课文那树教案范文(17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教学活动而编制的一种书面指导材料。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应该安排得合理有序,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课文那树教案篇一
今天上《那树》,作者王鼎钧,台湾散文作家。
首先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然后要求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一遍,下来就是分组读和个人读。总之,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美,在读中感受作者的忧思。
接下来分组讨论,各小组至少贡献三个“话题”。
最后和学生一起筛选各小组“上报”的话题,精选出下面7个问题,作为我们的对话的话题。
2、“公共汽车站”和“幼稚园”在文中也出现了两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老树的“死去”,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或好处?
6、从全文看,作者对老树的态度是怎样的?
7、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课文那树教案篇二
1、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2、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
(2)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设想】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教学课时及辅助教具】一课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请学生观看展示图片。
2、导语: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板书课题:那树王鼎钧)。
(二)走进作者,注重积累。
1、展示作者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2、字词积累。
(三)朗读感知,赏析课文。
1、学生以深沉的语调、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1、根据时间顺序和标志性语句划分文章结构?
2、文章中大树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教师点拨提示,学生发言,共同明确。)。
2、速读课文,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思考:
(1)写早期的大树,作者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2)写近期的大树,作者着眼于“矛盾冲突”,写了几方面的矛盾?
(3)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叙述了几件事?
(学生读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提示,然后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补充,师生达成共识。)。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提示,师生交流,共同明确。)。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读“咬”“骨粉”“呻吟”这几个词有怎样的感受?)。
(3)你认为作者通过大树的遭遇想表达的是什么?
(学生读后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补充,师生达成共识。)。
(四)问题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叙述“蚂蚁国”里的事情?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提示,师生交流,共同明确。)。
(五)课堂小结。
课文那树教案篇三
1、积累理解并学会运用“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3、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三、教学模式。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预习思考题。
2、读读想想,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1)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2)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论,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3)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是详细。(可找语言标志)。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
熟读课文,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讨论: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明确:
1、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大树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总之,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2、大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即便如此,大树依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本性。
3、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
(三)总结。
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自己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了一种爱心。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再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情感。
明确:“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坏有满腔的热情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辞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2、揣摩关键语句,思考:大树身遭屠戮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课文那树教案篇四
教学构想:这篇散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值得认真揣摩和品味,然而由于笔者能力所限,不能挖掘其万一,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感受,准备学习一点皮毛而已,感到不胜惶恐。
本课的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缓的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设计了以下教案,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教师 做好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由两幅漫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文,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明确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文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
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屠杀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那么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屠杀的命运呢?不能。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后明确:“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和谐。这一段话也暗示着古树的悲惨命运。
2、找出文中伐木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表现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讨论后明确:动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1、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论交流明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文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交流认识,畅所欲言。)
为什么作者要关心一棵树的命运呢?因为关心树木就是关心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为了人类的幸福希望人类能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课文那树教案篇五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圣诞节卡片。
2.课前学生搜集圣诞节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圣诞节场景,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2.从预习已知的内容入手,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1.默读课文,个人自主探究,在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2.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3.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课文那树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理解本课词语。
3、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强大。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课词语,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强大。
教具:ppt、录像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
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二、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三、阅读课文,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的笔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识字2。
城楼红灯金水桥礼炮焰火。
狂欢夜神州腾飞中国龙大典检阅海陆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进一步了解国庆大典的盛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投影片显示)。
2、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3、学生评价。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
出示投影片。
7、指名读,评议,再读。
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
2、读读这些词语。
3、看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互相交流。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犭”(反犬旁)。
焰:焰字的书写笔顺。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5、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观察一下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
7、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
课文那树教案篇七
1、积累理解并学会运用“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3、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预习思考题。
2、读读想想,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1)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2)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论,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3)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是详细。(可找语言标志)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熟读课文,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讨论: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明确:
1、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大树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总之,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2、大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即便如此,大树依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本性。
3、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
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自己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了一种爱心。
再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情感。
明确:“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坏有满腔的热情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辞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2、揣摩关键语句,思考:大树身遭屠戮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课文那树教案篇八
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多媒体显示)正如歌中所唱,枝繁叶茂的树木用绿色装点着人们的家园,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树倒在人类的刀斧电锯之下。台湾作家王鼎钧就曾对一棵树的命运,慨叹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那树》(多媒体显示)。
二、简介作者、作品(多媒体显示)。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1925年生,山东兰陵人。1949年后到台湾,出书近40种,擅长散文、评论、剧本、小说。尤以散文见长,他的散文富有思辨性、哲理性、审美性,有着作家对人生深刻而独特的领悟。
三、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
1.把握课文内容,感知那树的形象。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检查预习情况掌握字词(多媒体显示)。
五、朗读课文(多媒体显示)。
六、理清思路,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
(一)提问:那树的生命经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现时的大树。
(二)学习第一部分(早期的大树)(1—5段)(多媒体显示)。
提问:这一部分写了树哪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树的什么品格?
明确:三方面的内容:生长环境、外形、对人类友善。
(多媒体显示)树的品格:坚韧顽强、富有爱心、无私奉献。
(三)学习第二部分(近期的大树)(6—8段)(多媒体显示)。
提问:大树生存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体现了树的什么品格?
明确:矛盾:大树与外界环境的冲突;大树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
树的品格:无私奉献、忍辱负重、胸怀豁达。
小结:从对这两部分的学习后,我们可以评定(多媒体显示)这是一棵通人性、讲人情,不见其利己,只见其利他,甚至有某种特殊神性,自久远的年代以来静静地、默默地庇护造福人类的大树(多媒体显示)。
(四)学习第三部分(现时的大树)(9—11段)(多媒体显示)。
提问:这一部分写了有关那树的多少件事?树最终有什么样的结局?
明确:四件:醉汉驾车出事;电锯锯倒树身;清道妇讲述蚂蚁国的故事;挖树根,平路面。
结局:惨遭杀戮。
课文那树教案篇九
这篇散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值得认真揣摩和品味,然而由于笔者能力所限,不能挖掘其万一,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感受,准备学习一点皮毛而已,感到不胜惶恐。
本课的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缓的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设计了以下教案,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教师做好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两幅漫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文,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二、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三、整体感知。
明确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文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
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屠杀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那么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屠杀的命运呢?不能。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四、研读赏析。
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后明确:“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和谐。这一段话也暗示着古树的悲惨命运。
2、找出文中伐木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表现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讨论后明确:动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五、拓展延伸。
1、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论交流明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文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交流认识,畅所欲言。)。
六、课堂小结。
为什么作者要关心一棵树的命运呢?因为关心树木就是关心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为了人类的幸福希望人类能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课文那树教案篇十
师:这是从我生活的那个城市拍摄的一张照片。这是一棵生机蓬勃的古樟树。它在这个地方生长了几百年,这地方也因了它而被叫做“大树下”。人们珍爱这棵古树,保护这棵古树,欣赏这棵古树。树的下面也早已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它宁静而安详地站在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里,站出了一道无比靓丽的风景,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赞歌。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读解却是另一棵树——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首先我想问同学们:那树,曾经是怎样一棵树?
同学们听了这个问题,目光会落在哪几个自然段?
生(各自):一到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一下一到五自然段,然后用几个词语概括,那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生:读。
生1(回答):那是一棵坚固的大树,“有笼起的枝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还是一棵老树,“露出老态”。
生2:“树顶像炸开的烟火一样繁密”,茂盛。
生3:被人欣赏和崇拜。
师:给人带来荫蔽(生“荫”错读,师纠正。)。
生:(杂说)。
师:大家把眼光落在了课文的哪一部分?
生:九到十二段。
生4:“这就是落幕了,他们来参加树的葬礼”,蚂蚁尚且有情,何况人呢。
生5:“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曾经给人们带来过荫蔽,到死的那一刻还没有任何抱怨。
师:人无情表现在哪里?
生6:大树经历这么多风霜雨雪甚至遭了这么一个结果,人们没有表示任何同情,却在为自已的利益考虑。
师:他们怎么说?
生6:说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材。
师:把两句话比较起来读,也是一种很多的方法。
生7:(用文中的若干句话)树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给一代又一代带来荫蔽,可是人们杀死了他,他死了之后,没有人对他有所纪念。
师:这个同学联系了前面的几段文字,也很好。
生8:“切断了所有的动脉静脉”,表现了人的无情。
师:同学们能不能读一下这句话(一整句),把人的无情读出来。
生9:读。
师:点评,纠正“刽”的读音,“切断”一句读得有力。
生:集读一遍。
师:这是最后把树挖走的部分,人杀树用了几个步骤?
生10:两步。
生10:先砍断,两个星期后挖走“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跤下去,嚼碎,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
生11:两组文字比较起来,我觉得原文更能表现人的冷漠无情。
师:你觉得哪几个词特别能表现这种冷漠无情。
生11:咬。嚼。撒,白森森的骨粉。肢解。割下。切断。刽子手。
师:作者为什么要把砍一棵树写得像一场屠杀一样呢?
生12:因为写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树的感情。
师:怎样的感情。
生12:热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其它人的冷漠无情。
生13:因为那树遮住了路灯,倒致一位驾驶员撞上了树,所以要被杀。
师:要是没有这一事件,那树就能幸免吗?
生14:不会。因为树和现代化建设不和谐。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4:读课文原话(两大句)。
师:同学说,他防碍了现代现建设的步伐,那是不是他的错呢?我想请同学读一下第八自然,同学们听一听。
生15:声情并茂,读。
师: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感想?
生16:树生活在这里,是上帝安排的。
师:死复绿是什么状态?(提示)。
生: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为什么不能“化作春泥更护花”呢?
生:被挖走了。
师:所以,树没有错,如果错,那就错在它信守了上帝的箴言,做了一个守信的君子。
师:如果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
生:讨论,写。
生17:难道我真的有过错吗?如果是我的错,我将用我精髓来弥补我的过错。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灰飞烟灭,可是我真的有错吗,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上帝付于我的使命,我将用我所有的精髓来哺育我深爱的人民。
师:一棵奉献的大树。
生18:我为你们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我为你们那么多,你们为什么还要杀我?
师:人,太忘恩负义了吧。
生20:我要对所有的人说,我只是一棵树,我的职责是荫蔽所有的土地,给人类带来凉爽,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能给生命带来生机,是一种和平的颜色,绿能使世界充满生机,使平淡的世界不再单调,不再乏味,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朋友,请珍惜绿色。
师:是啊,人类难道不需要绿色吗?
生21:上帝曾对我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尊从他的意念,你们说,我妨碍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只是本能的生长,这是上帝制造的悲剧,上帝是无情的,人是无情的,而我只是无情的一个牺牲品。
师:说得好,你让我几乎失去了点评的权力。
生22:杀吧,希望我的死,可以为你们赎罪。杀吧,只是我无法想象,以后你们每天一直面对现代现的白色,和臭气熏天的黑色。如果你们愿意,那就杀吧。愿上帝保佑你们,在白色和黑色之间还能生存。
师:读了这篇文章,我的脑中总挥不去昔日那美好的影子“老树用它的千掌万指托住阳光,隐蔽着人们”,“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然而曾几何时,树还是那树,人已不是那人,那树消逝了,但消逝的真的仅仅是一棵树吗?最后我想说,如果有一天同学们拥有了处置生命的权力,请同学们一定慎重地对待他。我们住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但人类的基本构造毕竟是血,是肉。
师读的部分时间较长,是希望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
沉默一段的效果是有的,可惜沉默的时间不够,此时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师不必惜时如金。
让学生畅谈感受,是学生初读文本的最初的发现。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发现虽不免肤浅但是真情流露,师在点评时应该倍加“爱护”。
读“切断”一句,感情比较难流露,所以学生读的时候不是太能感受人的残忍。于是在发现中教师的引领更显重要,他直接关系到学生下一步的发现。
用比较法,学生很容易“发现”语言的妙处。当然,在“比较”的设计中,教师的指向性不能太明确,不然学生的发现就不纯粹了。
“这树到底犯了什么罪过”,这一问是教师引领,意在让学生深入文本,对文章主旨进行发现。
这个环节,教师太急了,看似热闹,但问题没有思维强度,其实是以教师的发现代替学生的发现。如果时间允许,如果教师善于等待,学生应该是可以自己发现的。
这是对主旨的深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发现。从主旨的发现到自我的发现,我发现自我发现好象是语文的归宿。
这个阶段学生发言踊跃,教师的点评显得无力。点评的功力在平时。
教学反思:
若是在抨击“屠戮”的文字面前干着“屠戮”之事,岂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所以,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一个“鲜活的个体”(文本)该是本文的第一要著,而老师在设计之前也应有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一、 把课堂还给学生 。
个人以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应该是系着线的风筝,而不应该是系着牛绳的耕牛。在课堂上,也许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为发现寻找一片利于放飞的天空,让鱼跃于阔海,鸟飞于高天。
所以在《那树》的设计中的三大板块的内容就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包括:生读、听课文(自读、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师读生听),生说说让自己最感慨万千的句子,生写写“如果我是一棵树,我要对人类说什么”,这三个环节预计时间为33分钟(整节课为40分钟)。设计之初希望: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投入感情,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预设,那将是既符合现实又合乎理想的一种课堂形态。
二、 把“背课”还原成“备课”
很多时候,当我们夹着备课笔记自信满满地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的自信来自于“预设完毕”,但是课堂并非完全靠预设,更多的是生成。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自然带来更多的生成的危险。所以在《那树》的准备中,我竭力作到备课而非背课。如自己对文本多方位揣摩,不放过一个读音,一个句子的理解。如竭力设想学生的回答,希望做到兵来将挡。
然而,预设是美丽的,生成却是危险的。
经过反思,问题的出现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始料未及。
一、 课堂活动形态和活动内容的不协调。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小组讨论,写下来,请发言人来发言”。这个环节设计的本意在于:学生在对文章主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加入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理解,进而做到自我的发现。然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深入的过程。而此时,学生对老树被杀一事,已经有了很感性的自己的理解,其实“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向个人的,这是一个学生个人对文本阐发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后来的书写也多表达了个人的意见。
所以,课堂上形式的热闹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教师要巧用课堂形式配合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价值的发现。
二、 学生发现以后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
在发现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
课文那树教案篇十一
教学构想:这篇散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值得认真揣摩和品味,然而由于笔者能力所限,不能挖掘其万一,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感受,准备学习一点皮毛而已,感到不胜惶恐。本课的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缓的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设计了以下教案,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教师做好有关课件。
由两幅漫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文,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明确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文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
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屠杀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那么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屠杀的命运呢?不能。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课文那树教案篇十二
1、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学设想】。
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探究讨论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碾压下倒下,王鼎钧笔下的那树就是其中的一棵。
师:课前读过课文吗,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挑出你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吧。
二、解读文本。
通过刚才的朗读,对本文进行了回顾,结合同学们的预习,按照故事的顺序说说那树的故事。
师:树就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师:大家都能对课文有一点的了解,根据同学的提问,同学们的阅读有价值。
师:问题一:那到底是一颗怎样的树?
生:老态,
师:用了什么手法。
生:拟人的手法。
师:这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其他呢?
生:是一颗坚韧的大树,许多树在台风来临时,依然坚固的立在原地。
师;除了坚固,还有什么特点?
生:稳定。
生:屹立不动。
师:用文中的词语坚固不动,令人难以置信,除了难以置信,还有什么?
生:很茂密,遮蔽了很多的光。
师:在这之前有这样的一段描绘,于是情侣止步,为什么?
生,情侣喜欢幽暗的环境进行心对心的交流,树把光遮住了,更好的进行交流。
师:树给情侣带来快乐,说的真好。
生:第三段,感觉树是人们的守护神,保护人们。
师:是人民心中的神,树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生:带来安全感,
师:换句话说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
生:吸。
师:做一下动作看来大树给人们带来享受,真厉害,用一个字,给人们带来这样的感受。
生:那树是人们的朋友,第四段,鸟来了,鸟和孩子……。
师:你能把这段话用诗的语言来朗读吗?
生读。
生:加!用敬佩的感情,无私奉献,用此标点表达敬佩。
师:同学们带着敬佩的感情,来挑选一段来进行朗读,
一生读。
师:用了排比句,排比句的作用增强语气,为什么要用排比句?
生:树在很久以前就在这里,
师:这样,我们读诗就要读出很久的味道,哪个字拉长?
生:很久很久。
师:齐读这句话。
师:这样一颗立在那里很久的树令人敬佩,树的结局却很悲惨。
我们一起来看那树的最后命运,树直接死于什么?
生:被车撞。
师:居然是一场交通事故?对于这样的原因你认同吗?
生:不认同,树的大自然却被破坏了。
生:气愤。
师:试着给大家读读。
生读。
生:残忍。
师:老师觉得应该是相当残忍。
生:“搅碎”“骨粉”很恐怖。
师:说的很好,读的不太满意,既然残忍,就要把残忍读出来。
生再读。
课文那树教案篇十三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颗长年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学习本文,既要把它当作语文材料来学习,又要把它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因此,引导学生多角度揣摩、探究,进而理解课文主旨,从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本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另外,课文语言简洁而生动,内敛而深沉,且蕴藏着含蓄、丰富的感情,所以应当让学生在细细品读语言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一、从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方法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由于文明发展而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画面,然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由熟悉的环境遭破坏的场景,或者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象入手,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既能切中课文主旨,也能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自然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二、听课文朗读,感受形象
方法要求:学生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以“那是一棵
的树”说一段话,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做适当点拨,让学生从树的形态、品格、思想等方面入手,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对见解梳理、筛选,然后明确。
明确:那是一棵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树。它给人类带来浓荫,驱走烦躁,把生命之绿铺满大地。即使在高楼大厦,交通拥挤的今天也默默地奉献着。
那是一棵坚固顽强的树。“有一次台风吹了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树屹立不动。”
那是一棵能预知未来,富有爱心的树。预知自己将被砍伐时,先告诉体内的蚂蚁,让它们尽快搬走。
那是一棵可怜的树,为人类默默奉献那么多,到头却惨遭杀戮。
三、品读语句,体会感情
方法要求:让学生找出那树被砍伐的句子,进行朗读,体会语句中蕴藏的深刻感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散文深沉、悲愤的朗读基调,让学生把握好感情,朗读要深沉、有力度、有余味,并读准重点字词。
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丛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作者采用拟人化的笔触,赋予树人格形象。通过“咬”“嚼碎”“呻吟”“割”“大头颅”“动脉静脉”这些词,能够看出作者对那树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砍伐者的愤恨和悲哀。
四、分组讨论,探究主旨
方法要求:学生可做深入阅读,并思考这篇散文作者的立意是什么?文中有对人类文明快速发展作形象地描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者是否持否定的态度?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做适时启发。
明确:“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的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语句中“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形象地写出了人类文明发展速度之快。这和那树“一里米一厘米地向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就难以协调,那树的悲剧命运就难以避免。但作者并不是否定人类文明的发展,只不过是对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发深沉的思考和感慨。“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这正如作者所说的。
五、结合生活,体验反思
方法要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那树的悲惨结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交通专家的做法是否值得肯定?如果不值得肯定,那么是否有既保存那树又不妨碍交通畅通的办法。值得肯定!不值得肯定!教师通过为学生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思辨中激发心灵的火花,启迪思维、更新认识,完善观念。对学生反思的结果,教师都可作积极的肯定,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六、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方法要求:发放阅读材料《巨木之死》,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教师可做提示:这篇抒情意味很浓的纪实散文,表达了热爱环境和生命的人们带泪的沉重的呐喊,从主题的表达上,两篇散文有相近之处。
课文那树教案篇十四
教学构想:这篇散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值得认真揣摩和品味,然而由于笔者能力所限,不能挖掘其万一,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感受,准备学习一点皮毛而已,感到不胜惶恐。
本课的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缓的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设计了以下教案,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2、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教师做好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两幅漫画导入。
在地球村,自然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许多动、植物消失了,甚至遭到人类的无情的摧残和杀戮。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啊!人类的这种行为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许多事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那树》一文,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排雄伟的大树及标题。)。
二、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三、整体感知。
明确讨论后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在的大树。早期的大树是自然之树,近期的大树是临死之树,现在大树是悲壮之树。
2、文中记叙了大树的那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大树具有那些高贵的品质?
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后明确:大树有着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过渡:这样一棵高尚而伟大的树,为什么会被屠杀呢?直接原因是什么?是醉汉驾车出事而连累了大树。那么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大树是否就可以躲过被屠杀的命运呢?不能。这样看来,大树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四、研读赏析。
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后明确:“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而自然界的生命却生长缓慢,自然界的各种物种在人类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和谐。这一段话也暗示着古树的悲惨命运。
2、找出文中伐木工人砍伐大树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于是这一天来了……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表现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讨论后明确:动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情……(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五、拓展延伸。
1、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论交流明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文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交流认识,畅所欲言。)。
六、课堂小结。
为什么作者要关心一棵树的命运呢?因为关心树木就是关心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关心地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为了人类的幸福希望人类能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课文那树教案篇十五
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作者在这部分写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从“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描写近期的.大树。在这一部分里,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对大树生存的负面影响,造成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第三部分(从“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到结束):描写现时的大树。此前是对大树的一般性叙述;到了这一部分,文章转为具体描写,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恨之情。
课文那树教案篇十六
通过自叙的笔法,提出了积极用世的人生观:首先追溯世系,表明自己是楚国宗室之臣;详纪生年和名、字的由来,强调禀赋的纯美。这和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就成为屈原生命中进步的动力。奠定了他那种坚强不屈的战斗性格的基础。接着叙述他对待生活的态度。由于热爱生活,所以特别感到时间的易逝,生命的短暂;因而孜孜不倦地培养品德,锻炼才能,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在楚国政治改革中,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第二段。
承接上文,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以及事君不合的经过。首先述三后以戒今王,接着陈尧舜以示典范。在古代社会里,凡是具有政治抱负的士大夫,他们的理想都必然寄托在最高统治者的身上,因而屈原就必须争取楚怀王的合作,首先是取得他的信任。可是怀王的态度是不坚定的。这一矛盾的存在,就展开了屈原和“偷乐”的“党人”之间的剧烈斗争;同时,怀王的听信谗言,也就决定了屈原政治上的客观遭遇,为下文提出张本。
第三段。
叙述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客观遭遇,并分析其原因。综合起来,有下面几层:第一,政治上的改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除了争取君王的合作,必须培植人才,广结同志,共赴其成。屈原在这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可是想不到“众芳芜秽”,致使他的计划落空,陷于孤立。第二,指出了他和“党人”之间的矛盾的根本原因。他们之所以勾心斗角,排除异己,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屈原的坚持理想,则是为了“恐修名之不立”,“哀民生之多艰”。这里,他强调法度绳墨,进一步提出他的法治思想;这和腐化没落的贵族势力绝不相容,因而这一斗争是不可调和的。第三,在这样不可调和的斗争中,怀王的昏庸糊涂,“不察民(人)心”,不辨黑白,助长了邪气的高涨,造成了群小进谗的有利条件。第四,从邪正不能相容,预测自己前途遭遇的必然性;强调不屈服、不妥协的顽强精神,并准备为此而不惜作任何牺牲。下文展开了剧烈的思想斗争而终于取得胜利,就是确立在这样一个坚实基础上的。
第四段。
承上文说,既然理想不能实现,则退隐可以独善其身;为个人计,又何尝不心安理得?可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的逃避现实的态度,和屈原的个性是绝不相容的。这使他暂时宁静下来的情感又掀起无限的波澜;在波澜起伏中,一层一层地展开了内心深处的矛盾、彷徨、苦闷与追求,以及在这种心情中的斗争过程。从这段起,所写的都只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反映,并非事实的叙述。
第五段。
叙述女媭的劝告。她指出处于没有是非曲直的社会里,屈原如果不改变他那种孤忠耿直的作风,是不会见容于当世,而且会遭到杀身之祸的。她是屈原人世间唯一的亲人,她所说的也是娓娓动听的人情话;可是她的话仅仅是单纯从爱护屈原、关心屈原出发,提高到思想原则上来说,她对屈原却缺乏本质上的认识。女媭尚且如此,那末屈原内心深处的痛苦又向谁去申诉呢?于是诗人就不得不把他生平的政治见解假托于向他所最崇拜的古代圣君帝舜来倾吐衷肠了。他征引了丰富的史实。主要是为了证明他所坚信不渝的一个真理,一切不合理的政治,必然归于覆亡,只有“义”和“善”,“循绳墨”“举贤能”才能使国祚昌盛;而他所坚持的,正是关系楚国国运兴衰的根本问题,他自然不能听从女媭的劝告,作明哲保身之计了。“陈词”中的反复论证,即第二段“彼尧舜之耿介兮”四句的基本内容的具体发挥。这种认识所构成的理论上的完整体系,就使得屈原更进一步表现出一种“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的顽强信念。和其他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一样,他是“百变而不离其宗”,决不可能放弃他的主张的。这种主张在现实环境中既然找不到出路,于是下文就进入了“上下求索”的幻境。在精神活动的领域里开拓了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把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内心矛盾,一步步推向高潮。
第六段。
写幻想中的境界,借求爱的炽热和失恋的苦痛来象征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综合它的内容,有下列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由于屈原爱国之深,尽管在上述恶劣环境中备受各种打击,但耿耿此衷,他仍然是锲而不舍的。这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强烈情感,亦惟有爱情的追求能仿佛其万一;因而就产生了以“求女”为中心的幻想境界,并形成这种上天入地驰骋幻想的表现形式。第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首先必须争取统治者的信任,正如爱情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必须有其具体的追求对象一样。屈原所追求的,有九重的天女,有高丘的神女,有人间的佚女,她们的身份不同,但在她们的身上同样可以寄托爱情;也如楚国统治集团当中的任何一员,都有可能通过他们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旧说,以求女喻思君,基本上符合于屈原当时的心理状态。可是所谓“女”,决不仅仅是象征“君”。张惠言认为这一段是说“以道诱掖楚之君臣卒不能悟”,最为切合原文文义。至于哪一类的女性是影射哪一种人,则文学作品里的艺术形象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思维,是不可能刻舟求剑机械地加以分类的。第三,屈原求爱的心情是炽热的,可是他选择对象的条件则是极其苛刻的。他不仅追求美丽的容貌,更重要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质。那就是说,政治上的结合必须建筑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同时,即使有了适当的对象,又必须通过媒介的关系。那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他决不肯枉尺直寻,不择手段以求进身的。爱情的炽热和求爱条件的苛刻,正是矛盾的焦点;失恋的苦痛,就是在这个焦点上形成的。因此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回答他满腔热情的只是空虚和幻灭,怅惘与彷徨。他在幻觉中的一切感受,正是“溷浊不分,蔽美称恶”的丑恶现实的反映。
第七段。
屈原在极度苦痛的复杂的矛盾心情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去和留的问题而加以分析。战国时代,是中国大一统局面出现的前夕,当时所谓士,为了实现其理想,政治活动的范围并不限于本国。求谋个人功名富贵的“朝秦暮楚”的苏秦、张仪之徒固不用说,就是儒家的大师孟轲也是终身过着“革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的生活。荀卿则以赵人终老于齐。法家的韩非、李斯也都不是为故国效力。以屈原所具备的卓越才能,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当他在政治上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理想不可能在本国实现的时候,考虑到去留的问题是非常自然的。这一段分三个部分:首先是问卜于灵氛,接着取决于巫咸。巫咸和灵氛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所得出的两种不同的结论,再一次地引导屈原把楚国的现实和自己的处境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指出问题的症结是在于整个环境的日益恶化。尽管自己能坚持理想,决不动摇;但留下来,希望又在哪里呢?结果,灵氛的劝告在他的思想上取得了暂时的优势;于是他就冲破了楚国的范围,进入了“周流上下”,“浮游求女”的另一幻境。
第八段。
屈原考虑接受灵氛的劝告以后,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展开了最后一次的幻想。幻想终于破灭,这样就结束了全篇。综合其内容,有下列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表现在本篇里,屈原的内心矛盾正如蚕的作茧自缚一样,愈来而愈益错综复杂,无法解脱;而这错综复杂的矛盾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沿着一条线索逐步向前发展的。那就是个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求得统一的问题。假如单纯为了不忍去国,则留下来而采取一种消极逃避的态度;尽管在极端黑暗的现实环境里,又何尝不能作和光同尘,明哲保身之计?但这是屈原所万万做不到的。假如单纯为了抒展个人的'政治抱负,则屈原的主张正符合于大一统前夕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本传赞)但这又是他心所不忍的。留既不能,去又不可,最后所接触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个人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不但无法统一,而且引起了正面冲突的问题;这样就把矛盾推进到最高峰,而无可避免地使得驰骋在云端里的幻想又一次掉到令人绝望而又无法离开的土地上。第二,在这段里,极驰骋想象之能事,浪漫气息非常浓厚。这是屈原灵魂深处苦痛的绝叫,生命活力最后的颤抖,这种精神活动,尽管迷离恍惚,空阔无边,但它所反映的现实心情并不是不可捉摸的。在准备离开楚国的大前提下,屈原究竟想到哪里去呢?他所飞翔的幻想始终是指向西北方,而且明确地说,“指西海以为期”,这决不是偶然的。中华民族来自西北高原,蒙昧时期,我们祖先的活动是以西北地区为起点。因而远古的神话传说,绝大部分集中于以昆仑为中心的西方和西北一带。这是从我国最早的民族发展史上所形成的一个古老的神话系统。到了战国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疆宇的开拓,东方文化中心的齐国,以阴阳家邹衍为代表又出现了一支以瀛海、蓬莱为中心的新的神话系统的萌芽。秦汉以后,有关神话传说才渐渐由西北转向东南。楚国在当时是保存远古文化最完整的唯一的国家,因而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屈原的创作,自然是详西北而略东南。这仅仅是从文章的取材的地域性和历史意义而言的。就作品本身所表现的语气结合着当时的客观现实,则其中透露出一个作者所不忍明言的隐约心情。那就是它所指向的西北方,正是秦国所在地。李光地曰:“是时山东诸国,政之昏乱,无异南荆。惟秦强于刑政,收纳列国贤士;士之欲亟功名,舍是莫适归者。是以所过山川,悉表西路。”(《离骚经注》)这话是不错的。七雄并峙的局面,到了后来,大势渐趋统一,山东六国必然被强秦所吞并,已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和屈原同时的荀卿在他所著“强国篇”(见《荀子》)里就有具体的分析。屈原也不可能不是从这一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因而出现在他思想里暂时的幻境,不但要离开父母之邦,而且是适仇讐之国,这样就使得矛盾的冲突表现得更为尖锐,更为剧烈。这段一开始,屈原驱役龙凤,挥斥云霓,表现得如何的活跃和愉快!他的精神似乎已经超越现实境界,而离开了苦难的深渊;可是当他忽然临睨到故乡的时候,血肉相联的情感,又立刻粉碎了那一刹那间所呈现的美妙幻境;也就在幻想的破灭里,放射出强烈的万丈爱国主义光芒;而这种骏马注坡,帷灯匣剑的表现手法,和他当时真实心情是完全相适应的。
最后五句。
是全篇的总结和尾声,在上面八段外具有其独特意义。它高度地概括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简要而深刻地阐明了屈原以身殉国这一伟大悲剧的真实历史意义。五句分两层:龚景瀚曰:“‘莫我知’,为一身言之也;‘莫足与为美政’,为宗社(祖国)言之也。世臣与国同休戚,苟己身有万一之望,则爱身正所以爱国,可以不死也。不然,其国有万一之望,国不亡,身亦可以不死;至‘莫足与为美政’,而望始绝矣。既不可去,又不可留,计无复之,而后出于死,一篇大要,‘乱’之数语尽之矣。太史公于其本传终之曰:‘其后楚日以削,后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言屈子之死得其所也,是能知屈子之心者也。”(《离骚笺》)死,在今天看来是消极的,但两千年前屈原所采取的这种行动其中却包涵着极其严峻的积极的现实斗争意义。王夫之日:“原之沉湘,虽在顷襄之世,然知几自审(预见未来,考虑到自己所应该采取的态度),矢志已夙(早)。君子之进退生死,非一朝一夕之树立,惟极于死以为志(在思想上能作最后牺牲的准备),故可任性孤行也。”(《楚辞通释》)先大父(名其昶,字通伯)曰:“死,酷事耳;志定于中,而从容以见于文字,彼有以通性命之故矣(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岂与匹夫匹妇不忍一时之悁忿而自裁者比乎?”(《屈赋微》序)这些,不但说明了为什么屆原在沉湘前二十多年的《离骚》里会出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样的句子,而且有力地驳斥了一般封建正统文人们有意诬蔑屈原,毁谤屈原,像汉朝班固所说“露才扬己,忿怼沉江”之类的谬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文那树教案篇十七
1、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
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一课时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二)赏析文章。
1、每个都会有自己的容貌特征、个性、经历,每个事物也会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先来看看文中那树有哪些特点?(学生齐读第1—3段)。
提示:很久很久(破败荒凉,远离现代文明)。
坚固稳定(虽老但生命力旺盛,甚至被奉为神灵,人们敬畏老树)。
2、那确是一棵老树,他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呢?(功用)。
提示: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
用一个词概括——荫庇。
提示:被伐(用电锯、利斧及美制十字镐等现代化的工具,还将断根闷死在层层石子柏油之下。)。
作者的感情:对树——同情、怜悯、敬重等。对人——愤恨之情溢于言表。(此处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赏析品味,读出其中的感情。)。
提示学生自读文章第5—8自然段。进一步挖掘老树惨遭屠杀的必然因素(根本原因)。
学生根据文章有关语句讨论回答。可分为客观原因(人类的急功近利和对老树的漠视);视主观原因(树没有脚,他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为人类无私奉献是他的职责)。
学生自由朗读第8段,体会老树的情怀,引起学生对老树命运的共鸣。
5、教师小结。
(三)讨论启发。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用大屏幕出示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