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模板20篇)
读后感是表达对一本书的读后所思所感的一种写作形式。读后感的写作需要先进行全面的阅读,对作品的情节和主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是一些网络上很受欢迎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一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全面分析了鸦片战争时期在遭到欧洲经济、军事和外交冲击时,中国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并从史学家角度,以冷眼旁观的心态,介绍了清政府体系化的缺陷。
天朝的崩溃,以历史事实再次揭开失败的伤疤,引人深思。天朝之所以溃败,并不是某几个历史人物的责任,也不是领导者决策是否正确的问题。器不如人、民心不齐、朝政腐败,也都不过是表象。真正溃败的原因,是一个代表着相对落后生产力的农业文明对抗一个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工业文明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当时的清朝,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是一个从文化、军事、制度、思想都停留在数百年延续的农耕文化模式里。面对外敌铁甲战舰,清军战略战术仍停留在冷兵器时代;面对列强入侵,百姓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意识保留在皇帝家天下的时代;面对工业文明,从皇帝到百官,思想里仍自高自大,重文理而轻科技,鄙视蛮夷之奇技淫巧。
科技与意识形态共同进步,才能造就新时代文明。思想上的落后,不接受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文明,排斥新兴科技,导致了清朝军事、文化、制度脱离了世界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即使清军抛弃冷兵器,使用了火炮;即使清军将士奋勇抵抗,以身殉国,面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意识武装的外敌,清军面对的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惨败,经历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悲怆。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种新的文明面前,无论上一种文明多么庞大(据英国学者研究发现,18世纪的大清帝国的gdp占世界三分之一,是英国的8倍、日本的9倍),也会瞬间土崩瓦解。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下一个知识文明的脚步声也已时隐时现。只有思想上积极准备,充分重视,及早跟上知识文明的脚步,才是中国复兴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给我的最深切体会。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二
本文作者对江苏省常州市六所高职院校体育拉丁舞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形式和考试内容形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探讨改善高职院校体育拉丁舞教学质量的对策,旨在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拉丁舞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课改革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吕秀娟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213164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80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拉丁舞教学质量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三
1842年的中国,仍处于落后的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中,面对已经步入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化英国,清朝统治者竟用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及外交策略与当时已纵横四海的英国进行对抗,鸦片战争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这场战争,清朝不仅输在了科技与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朝统治者傲视“四夷”的“天下”观,部分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优越和外传的历史传统,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并不低于西方水平的自信。
茅海建先生在书中,从为琦善卖国贼的平反到打破林则徐神话,从介绍清朝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到介绍英国的当时的船坚炮利,从战争的起始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看到的是腐朽制度的沦陷过程,是天朝崩溃的根本所在。但当时的统治阶级却完全没有觉醒,依旧沉沦于“天朝”的美梦,朝臣们关注自身利益,本来该为中国朝阳的年轻一代,也在延续着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昏暗时代,即便现在看来,我也止不住的颤栗。
仅仅到此,我已感慨万千。首先我羞于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犹记得高中时候历史课本中介绍的中国近现代史,我曾片面的认为林则徐是十足的名族英雄,琦善是恶劣的卖国败类,我曾“认真”的思考,如果当时的中国多出几个林则徐,关天培,斩尽所有的琦善跟耆英,林则除等人若不受到排挤,一心一意抗击英军,那么中国在鸦片战争之中的胜算有多大??当时的我在接受名族英雄们的熏陶之中,将战争之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制度,抛诸脑后。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不是多出几个林则徐,少几个琦善,耆英就能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厄运。天朝的崩溃,实质上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在面对先进的君主立宪制时的整体的崩盘。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朝的统治者在国家被瓜分之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进科技改造自己,使得日本从落后的德川幕府时代进入了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时代,最后到达了可以参与直至主导侵华战争的列强水平。其中原委,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我可以尝试说服自己,是因为日本没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缺少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没有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体系,使得日本更好的率先的做出亚洲国家由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达到了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或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段历史,用辩证的眼光去接受历史,以史为鉴,做出我国当代社会应有的改变,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阅读完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历史永远没那么简单,对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将历史的优秀描述成神话,把错误粉饰得壮烈,那么这样,将会使历史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绊脚石,一个民族想要获得不断前行进步的力量与动力,必须正视历史,尽管这段历史可能无比的沉重。而我在书中的收获除了更全面更辩证的了解的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认清历史之中“爱国”与“卖国”的道德评判标准,我更希望的是自己能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知行合一。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四
阅读完《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心中激荡起的无数反思的涟漪,难以平复。
1842年的中国,仍处于落后的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中,面对已经步入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化英国,清朝统治者竟用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及外交策略与当时已纵横四海的英国进行对抗,鸦片战争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这场战争,清朝不仅输在了科技与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朝统治者傲视“四夷”的“天下”观,部分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优越和外传的历史传统,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并不低于西方水平的自信。
茅海建先生在书中,从为琦善卖国贼的平反到打破林则徐神话,从介绍清朝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到介绍英国的当时的船坚炮利,从战争的起始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看到的是腐朽制度的沦陷过程,是天朝崩溃的根本所在。但当时的统治阶级却完全没有觉醒,依旧沉沦于“天朝”的美梦,朝臣们关注自身利益,本来该为中国朝阳的年轻一代,也在延续着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昏暗时代,即便现在看来,我也止不住的颤栗。
仅仅到此,我已感慨万千。首先我羞于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犹记得高中时候历史课本中介绍的中国近现代史,我曾片面的认为林则徐是十足的名族英雄,琦善是恶劣的卖国败类,我曾“认真”的思考,如果当时的中国多出几个林则徐,关天培,斩尽所有的琦善跟耆英,林则除等人若不受到排挤,一心一意抗击英军,那么中国在鸦片战争之中的胜算有多大??当时的我在接受名族英雄们的熏陶之中,将战争之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制度,抛诸脑后。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不是多出几个林则徐,少几个琦善,耆英就能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厄运。天朝的崩溃,实质上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在面对先进的君主立宪制时的整体的崩盘。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朝的统治者在国家被瓜分之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进科技改造自己,使得日本从落后的德川幕府时代进入了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时代,最后到达了可以参与直至主导侵华战争的列强水平。其中原委,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我可以尝试说服自己,是因为日本没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缺少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没有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体系,使得日本更好的率先的做出亚洲国家由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达到了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或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段历史,用辩证的眼光去接受历史,以史为鉴,做出我国当代社会应有的改变,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阅读完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历史永远没那么简单,对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将历史的优秀描述成神话,把错误粉饰得壮烈,那么这样,将会使历史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绊脚石,一个民族想要获得不断前行进步的力量与动力,必须正视历史,尽管这段历史可能无比的沉重。而我在书中的收获除了更全面更辩证的了解的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认清历史之中“爱国”与“卖国”的道德评判标准,我更希望的是自己能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知行合一。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五
读完《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后,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是因为书的内容过于激情澎湃,而是又一次回顾了中国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从此刻开始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然而,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在高中的学习时段,我认为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清朝封建制度及思想的腐朽。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这种情况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君权专制形成的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这种万人之上的思想往往引发分裂混乱,造成宦官和外戚专权。当时中国封闭落后,思想保守,无法接受新生事物。在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中国当时掌握战争领导权的人,即以道光帝为首的一伙腐朽封建统治者,他们完全浸沉于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中,对世界大势毫无了解,就连在战争中,道光皇帝既无应战决心,又无明确的计划,战略被动多变,心态极不稳定。士兵们往往不知所措。如此多的弊端终究造成了中国在晚清时期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英军的胜利可谓易如反掌。
第二,清朝政府贪污无能。清朝统治者一向把清帝国自诩为“天朝大国”,有着传统的虚骄心理,不屑了解外国情况,对于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耻于学习。随自己的国家过于满足。虚骄与欺蒙,造成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不了解,特别是对英国及英军情况的无知、误解,使清廷对于战争进程很难有所预见,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们多是贪生怕死之辈,战斗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差,与英军打起仗来,成了畏葸卑鄙的懦夫。
第三,中英武器力量悬殊巨大。清军纪律败坏,平时驻守,游手充伍,聚赌贸易,其中有的还吸食鸦片,甚至抢劫百姓。加上清军将帅统率无方,不通兵法,不懂战术,毫无全局观念,难以发挥本来就已很低的战斗力。因此,在战场上往往指挥谬误,措置失当。英军却与此相反。他们文化水平较高,训练有素,指挥统一,战略目标明确。作战时,配合密切,能很好地运用战术。从双方的装备看,清军远逊于英军。以兵丁所用枪支为例进行比较,英军主要使用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射程分别为200和3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和3/4发/分种,清军所使用为兵丁鸟枪,射程100米,射速为1/2发/分钟。在清军看来,英军之师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这是一场两个时代的战争,当时英国在武器装备、作战方式上明显比中国先进,英国的军事力量明显比中国强,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
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分析,虽然清朝在国力对比上和进行了工业革命的应该过有一点的差距,但是清政府在很多方面都是占有优势的。首先,英国仅仅派出了万余侵略军,并且发动的是以迫使清王朝屈服为目的的局部战争其次,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是被侵略者,正义完全在中国一边,清王朝抵抗外国侵略,能够激发起官兵的敌心,并取得各阶层人民的支持。而英军则出师不义,遭到本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反对;最后,清军在本土作战,可以依托预先设置的国防工事,地形熟悉,补给方便;而英军远离本土,交通阻隔,指挥不便,补给困难,人地生疏,水土不服。而清王朝只要能正确地认识和估量敌情,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英国侵略者是完全可以被战胜的。
然而战争确实无情和残酷的,失败是历史,是铁铮铮的,不可改变。我们不妨去想一下其它的因素,比如人心,比如自信,比如团结等,但有了这些就一定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吗?这值得我们深思!毛海建先生在书中为琦善叛国平反,又评判林则徐并不是神人,他不过是清政府中受毒害较轻的一员,以他一人之力并不能力挽狂澜。我以为,在动乱的时代,谁叛国,谁忠贞,又怎能说的清楚。民族之强大并非一人或几人的因素,它是一个综合因素,很复杂。鸦片战争暴露出封建制度治理体系的落后,国家一盘散沙,国家没有一个有力的领导层。皇帝闭目塞听能力不足致使决策昏庸,官僚阶层腐朽昏庸丧失担当能力,像林则徐、关天培这样的但当危亡局面的军政官员凤毛麟角。各级封建统治者害怕人民,没有有效地组织动员民众,作战的军队各自为战,各地驻军没有充分的动员起来。
而动员民众确实是有必要的,因为中国进行的鸦片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应该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关于民众力量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民众起来了,几千名英军根本不是对手。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只可惜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这点,甚至认为民众是“乌合之众”。所以在战争中清政府与民众之间是分离的,政府没有动员民众,利用民众,民众也没有支持清政府影响。从而致使鸦片战争失败,英、美、法三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巨大屈辱,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转折性的影响。这些明显表明清王朝已经丧失了民心!
此次读完《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后,我最深的感悟就是,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问题,我们所能考虑到的因素有限。因此,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历史的真相是否已经完全大白于天下我们尚且不能万分确定,更何况导致历史发展的原因呢?故,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得出合适的理解并加之他人有力的观点即可。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六
前两天读完了茅海建老师的这本著作,他在书的开始写下这样一行字“献给我的导师陈旭麓先生”,不禁让我深受感动,也充分认识到这样一本书一定是严谨地、深刻地去重新分析那场发生在一百八十多年前的中英鸦片战争。因此,我也非常认真地阅读了茅老师写的这本书,茅老师很好地分析了琦善、林则徐、伊里布、道光皇帝这些历史人物在鸦片战争中的影响,也从战争的过程、武器、后勤等方面分析了鸦片战争中国必败的原因。整本书读下来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之情,确实鸦片战争给中国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以至于今天的中国人都始终有一种鸦片战争之殇……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反思鸦片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的影响。
茅海建老师是一位潜心做考据的历史学家,平时几乎不太抛头露面,在网上也很难看到他讲课的音频,但他写的书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过去我读过两遍陈旭麓先生的著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先生的语言十分生动,他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化过程的讲述使我受益匪浅。如今,读先生的学生茅海建老师的书,我也仍然是深有感触,不仅是钦佩茅老师那种沉浸于图书馆专心做考据的治史态度,也十分赞同他对于鸦片战争再研究后的一些新颖的观点。尤其是先生对于人物心理的揣摩以及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的分析方法,我非常赞许。琦善真的有那么坏吗?林则徐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就拿林则徐举例,他一直被历史书形容成一位伟大的、不折不扣的爱国民族英雄,但他在平定叛乱途中去世,临终前仍然牵挂的是道光皇帝,爱国是为了忠君,作为清朝臣子,林则徐对于道光皇帝的忠诚是无可厚非的,他顶住了各方压力,毅然决然地在虎门销烟,不也是秉承道光皇帝的旨意吗?只不过是在后来的舆论宣传下成为了一位英雄,林则徐虽然也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就像陈旭麓先生所述的那样“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改革有逸出旧轨的倾向,但其根本目的乃是维护满清王朝的统治,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历史往往使得动机与效果大相异趣。正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新军成为了后来推翻他们统治的主力军。”至于琦善呢,就更谈不上卖国求荣了,再与英人的谈判中妥协退让,甚至蒙骗道光皇帝,但是琦善这样做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至于英人用财贿赂琦善,这更是有违常理,琦善家境非常优越,绝非小利小惠可以打动,英人也不会在外交过程中采取这种手段来达到目的,这些在茅老师的书中分析都能一一看出。因此,后人在历史研究中往往容易强化历史人物的性格和作用,这往往背离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真相。我又想起了王国维先生那句话,“所谓哲学,不是可爱的就是可信的,可爱的不可信,而可信的不可爱。”对于历史来说也是如此,三国演义的情节谁不喜欢?但他有虚构成分,而司马迁写的《史记》也有夸大其词和虚构捏合的成分。历史人物也是人,人就离不开七情六欲,“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我们要明白的一个道理。西方一直以来妖魔化了希特勒,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责都在希特勒身上,这也是对于希特勒的一种妖魔化。英国修正学派历史学家a.j.p泰勒就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既没有英雄,也没有恶棍的故事,而是西方各国政治家忙中出错的结果。汉娜阿伦特在听完艾希曼的呈堂证供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术语叫做“平庸之恶”,即意识形态下无责任、无意识的犯罪。其实有很多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在分析历史事件时都会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我们也不应该仅仅把历史发生的原因归结到某一个人身上,记住是时势造英雄,而非是英雄造时势。可我们人类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国民党猛将胡琏往年潜心研究南宋历史,特别喜欢岳飞这个人,他认为当时国民党败走台湾和大陆共产党对峙的局面有点像南宋岳飞抗金的时候,而台湾的教科书上给诺曼底登陆这个历史事件的标题是“反攻大陆”。正所谓历史无情人有情,真实的历史其实就是像茅海建老师一样潜心做考据,是为治史之态度,所以才难能可贵!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七
历史研究读后感,以古鉴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历史研究读后感,欢迎阅读!
1、梁启超对史德的重视和学史、治史的认真态度是十分值得后人学习的。
在《史家的四长》一节里,他将史德摆在史学、史识、史才之前,并指出史家要有真正的史德要避免“夸大”、“附会”、“武断”的毛玻他认为“史家道德,应如鉴空衡平,,是甚么,照出来就是甚么;有多重,称出来就有多重,把自己主观意见铲除净尽,把自己性格养成像镜子和天平一样。”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梁启超学史、治史总是秉着忠实的态度。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他认为历史和其它学科一样,是有因果规律可循的,但在《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里,他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互缘’,不能说是因果”,后人评这是他“流质善变”的表现,我认为,这正体现了梁启超对治史的严谨与认真,他是真真实实地做到“发现自己有错误时,便应当一刀两断的即刻割舍,万不可回护从前的工作。”他研究历史正如他自己对后人所期望的那样,不是为了一时的名誉,而是尽史家责任,为人类的发展做真实的具体的贡献,即使这种工作是漫长或者没有尽头的,也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坚持到最后。
2、梁启超关于旧史的看法,对后人学旧史、治新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在《史之改造》一节里,他指出“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智识阶级。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一语道出了我国旧制度下的旧史的弊病,给后人学史一种重要启示:对于旧史,尤其是正史,不能盲目的信任;对于杂史等,也不能盲目的否定。
同时,他还给后人改造旧史,治新史指出新的方法:“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替死人本位的历史”、“重新规定史学范围,以收缩为扩充”等。
总的来说,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梁启超忠实于历史,认真治史的人格魅力,能够学习到治史的各种实用方法。
除了本书之外,他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都是极出色的论著,他确实是做到了“史之意义与及其范围”里所讲的,站在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在人类中的发展的高度来治史的'。
3.很感谢老师推荐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这部鸿篇巨制让我读起来颇有难度,但是把上中下三册卷帙浩繁的著作粗略的浏览了一遍,确实让我收获颇多。
在此同时看了一些有关汤因比《历史研究》的期刊论文,并浏览了其另一本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
可以说,汤氏的《历史研究》给我既已形成的“历史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其中,我对汤因比的“中国观”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研究兴趣,也一并作为读后感写出来。
当然,仅仅凭借对两本书的阅读,很难对某一个人的某些“观念”做出实质性的定论或者评定,在这里我也仅是通过书中看到的一些东西来浅谈自己的理解,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还请老师、同学指正。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八
阅读后的感觉是指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和一首音乐,然后将这种感觉和启示写进一篇文章,称为阅读后的感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纵观鸦片战争,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清帝国,为何如此惨败?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全面分析了鸦片战争时期在遭到欧洲经济、军事和外交冲击时,中国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并从史学家角度,以冷眼旁观的心态,介绍了清政府体系化的缺陷。
天朝的崩溃,以历史事实再次揭开失败的伤疤,引人深思。天朝之所以溃败,并不是某几个历史人物的责任,也不是领导者决策是否正确的问题。器不如人、民心不齐、朝政腐败,也都不过是表象。真正溃败的原因,是一个代表着相对落后生产力的农业文明对抗一个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工业文明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当时的清朝,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是一个从文化、军事、制度、思想都停留在数百年延续的农耕文化模式里。面对外敌铁甲战舰,清军战略战术仍停留在冷兵器时代;面对列强入侵,百姓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意识保留在皇帝家天下的时代;面对工业文明,从皇帝到百官,思想里仍自高自大,重文理而轻科技,鄙视蛮夷之奇技淫巧。
科技与意识形态共同进步,才能造就新时代文明。思想上的落后,不接受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文明,排斥新兴科技,导致了清朝军事、文化、制度脱离了世界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即使清军抛弃冷兵器,使用了火炮;即使清军将士奋勇抵抗,以身殉国,面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意识武装的外敌,清军面对的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惨败,经历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悲怆。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种新的文明面前,无论上一种文明多么庞大(据英国学者研究发现,18世纪的大清帝国的gdp占世界三分之一,是英国的8倍、日本的9倍),也会瞬间土崩瓦解。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下一个知识文明的脚步声也已时隐时现。只有思想上积极准备,充分重视,及早跟上知识文明的脚步,才是中国复兴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给我的最深切体会。
阅读完《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心中激荡起的无数反思的涟漪,难以平复。
1842年的中国,仍处于落后的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中,面对已经步入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化英国,清朝统治者竟用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及外交策略与当时已纵横四海的英国进行对抗,鸦片战争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这场战争,清朝不仅输在了科技与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朝统治者傲视“四夷”的“天下”观,部分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优越和外传的历史传统,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并不低于西方水平的自信。
茅海建先生在书中,从为琦善卖国贼的平反到打破林则徐神话,从介绍清朝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到介绍英国的当时的船坚炮利,从战争的起始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看到的是腐朽制度的沦陷过程,是天朝崩溃的根本所在。但当时的统治阶级却完全没有觉醒,依旧沉沦于“天朝”的美梦,朝臣们关注自身利益,本来该为中国朝阳的年轻一代,也在延续着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昏暗时代,即便现在看来,我也止不住的颤栗。
仅仅到此,我已感慨万千。首先我羞于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犹记得高中时候历史课本中介绍的中国近现代史,我曾片面的认为林则徐是十足的名族英雄,琦善是恶劣的卖国败类,我曾“认真”的思考,如果当时的中国多出几个林则徐,关天培,斩尽所有的琦善跟耆英,林则除等人若不受到排挤,一心一意抗击英军,那么中国在鸦片战争之中的胜算有多大??当时的我在接受名族英雄们的熏陶之中,将战争之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制度,抛诸脑后。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不是多出几个林则徐,少几个琦善,耆英就能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厄运。天朝的崩溃,实质上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在面对先进的君主立宪制时的整体的崩盘。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朝的统治者在国家被瓜分之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进科技改造自己,使得日本从落后的德川幕府时代进入了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时代,最后到达了可以参与直至主导侵华战争的列强水平。其中原委,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我可以尝试说服自己,是因为日本没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缺少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没有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体系,使得日本更好的率先的做出亚洲国家由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达到了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或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段历史,用辩证的眼光去接受历史,以史为鉴,做出我国当代社会应有的改变,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阅读完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历史永远没那么简单,对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将历史的优秀描述成神话,把错误粉饰得壮烈,那么这样,将会使历史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绊脚石,一个民族想要获得不断前行进步的力量与动力,必须正视历史,尽管这段历史可能无比的沉重。而我在书中的收获除了更全面更辩证的了解的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认清历史之中“爱国”与“卖国”的道德评判标准,我更希望的是自己能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知行合一。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九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今天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气愤,因为颠地把英国,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1835年,中国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害得无数无家可归,妻离子散,沿街乞讨。
林则徐奉道光皇上指令: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所以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
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使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这位禁毒英雄――林则徐,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之情。他不为个人利益,不畏强权,不顾个人生死,坚决的打击毒品,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毒品对我们的危害,它会吞噬我们的肉体和灵魂,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喜有忧、有悲有痛。而最让我难过、让我触动最深的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疤、是中国人的一场恶梦。那时,中国封建社会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清王朝停滞不前、国势日下、萎靡不振,变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远隔重洋的西方列强看上了嘴边这块肥肉,通过各种手段向中国人倾销害人的鸦片,蚕食国人的身体和斗志,为武力征服做好准备。后来,果不其然的发动了鸦片战争,和无能的清zf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既赔钱又割地,我心情非常沉痛!
国土面积还不到我国十分之一的小日本,在1937年侵略我国,想把太阳旗插在我国的领土上。经过先辈英烈的英勇顽强抗战,小日本投降了。现在小日本又想侵略我国,痴心妄想地想把我国的钓鱼岛纳入他们的版图。我想:连我都不答应,全国人民能答应吗?现在的中国在gcd的领导下,无论是经济、军事,都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已经由羔羊变成了一头威武的雄狮。我不由开心地笑了!
我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克敌制胜的本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先烈的英勇斗志,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纵观鸦片战争,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清帝国,为何如此惨败?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全面分析了鸦片战争时期在遭到欧洲经济、军事和外交冲击时,中国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并从史学家角度,以冷眼旁观的心态,介绍了清政府体系化的缺陷。
天朝的崩溃,以历史事实再次揭开失败的伤疤,引人深思。天朝之所以溃败,并不是某几个历史人物的责任,也不是领导者决策是否正确的问题。器不如人、民心不齐、朝政腐败,也都不过是表象。真正溃败的原因,是一个代表着相对落后生产力的农业文明对抗一个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工业文明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当时的清朝,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是一个从文化、军事、制度、思想都停留在数百年延续的农耕文化模式里。面对外敌铁甲战舰,清军战略战术仍停留在冷兵器时代;面对列强入侵,百姓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意识保留在皇帝家天下的时代;面对工业文明,从皇帝到百官,思想里仍自高自大,重文理而轻科技,鄙视蛮夷之奇技淫巧。
科技与意识形态共同进步,才能造就新时代文明。思想上的落后,不接受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文明,排斥新兴科技,导致了清朝军事、文化、制度脱离了世界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即使清军抛弃冷兵器,使用了火炮;即使清军将士奋勇抵抗,以身殉国,面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意识武装的外敌,清军面对的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惨败,经历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悲怆。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种新的文明面前,无论上一种文明多么庞大(据英国学者研究发现,18世纪的大清帝国的gdp占世界三分之一,是英国的8倍、日本的9倍),也会瞬间土崩瓦解。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下一个知识文明的脚步声也已时隐时现。只有思想上积极准备,充分重视,及早跟上知识文明的脚步,才是中国复兴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给我的最深切体会。
1842年的中国,仍处于落后的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中,面对已经步入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化英国,清朝统治者竟用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及外交策略与当时已纵横四海的英国进行对抗,鸦片战争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这场战争,清朝不仅输在了科技与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朝统治者傲视“四夷”的“天下”观,部分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优越和外传的历史传统,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并不低于西方水平的自信。
茅海建先生在书中,从为琦善卖国贼的平反到打破林则徐神话,从介绍清朝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到介绍英国的当时的船坚炮利,从战争的起始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看到的是腐朽制度的沦陷过程,是天朝崩溃的根本所在。但当时的统治阶级却完全没有觉醒,依旧沉沦于“天朝”的美梦,朝臣们关注自身利益,本来该为中国朝阳的年轻一代,也在延续着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昏暗时代,即便现在看来,我也止不住的颤栗。
仅仅到此,我已感慨万千。首先我羞于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犹记得高中时候历史课本中介绍的中国近现代史,我曾片面的认为林则徐是十足的名族英雄,琦善是恶劣的卖国败类,我曾“认真”的思考,如果当时的中国多出几个林则徐,关天培,斩尽所有的琦善跟耆英,林则除等人若不受到排挤,一心一意抗击英军,那么中国在鸦片战争之中的胜算有多大??当时的我在接受名族英雄们的熏陶之中,将战争之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制度,抛诸脑后。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不是多出几个林则徐,少几个琦善,耆英就能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厄运。天朝的崩溃,实质上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在面对先进的君主立宪制时的整体的崩盘。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朝的统治者在国家被瓜分之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进科技改造自己,使得日本从落后的德川幕府时代进入了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时代,最后到达了可以参与直至主导侵华战争的列强水平。其中原委,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我可以尝试说服自己,是因为日本没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缺少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没有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体系,使得日本更好的率先的做出亚洲国家由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达到了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或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段历史,用辩证的眼光去接受历史,以史为鉴,做出我国当代社会应有的改变,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阅读完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历史永远没那么简单,对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将历史的优秀描述成神话,把错误粉饰得壮烈,那么这样,将会使历史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绊脚石,一个民族想要获得不断前行进步的力量与动力,必须正视历史,尽管这段历史可能无比的沉重。而我在书中的收获除了更全面更辩证的了解的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认清历史之中“爱国”与“卖国”的道德评判标准,我更希望的是自己能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知行合一。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中国人用了半个多世纪,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上,才忽然从梦中惊醒,惊醒之后却还想要睡个回笼觉。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一
1、梁启超对史德的重视和学史、治史的认真态度是十分值得后人学习的。
在《史家的四长》一节里,他将史德摆在史学、史识、史才之前,并指出史家要有真正的史德要避免“夸大”、“附会”、“武断”的毛玻他认为“史家道德,应如鉴空衡平,,是甚么,照出来就是甚么;有多重,称出来就有多重,把自己主观意见铲除净尽,把自己性格养成像镜子和天平一样。”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梁启超学史、治史总是秉着忠实的态度。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他认为历史和其它学科一样,是有因果规律可循的,但在《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里,他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互缘’,不能说是因果”,后人评这是他“流质善变”的表现,我认为,这正体现了梁启超对治史的严谨与认真,他是真真实实地做到“发现自己有错误时,便应当一刀两断的即刻割舍,万不可回护从前的工作。”他研究历史正如他自己对后人所期望的那样,不是为了一时的名誉,而是尽史家责任,为人类的发展做真实的具体的贡献,即使这种工作是漫长或者没有尽头的,也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坚持到最后。
2、梁启超关于旧史的看法,对后人学旧史、治新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在《史之改造》一节里,他指出“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智识阶级。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一语道出了我国旧制度下的旧史的弊病,给后人学史一种重要启示:对于旧史,尤其是正史,不能盲目的信任;对于杂史等,也不能盲目的否定。
同时,他还给后人改造旧史,治新史指出新的方法:“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替死人本位的历史”、“重新规定史学范围,以收缩为扩充”等。
总的来说,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梁启超忠实于历史,认真治史的人格魅力,能够学习到治史的各种实用方法。
除了本书之外,他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都是极出色的论著,他确实是做到了“史之意义与及其范围”里所讲的,站在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在人类中的发展的高度来治史的。
3。很感谢老师推荐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这部鸿篇巨制让我读起来颇有难度,但是把上中下三册卷帙浩繁的著作粗略的浏览了一遍,确实让我收获颇多。
在此同时看了一些有关汤因比《历史研究》的期刊论文,并浏览了其另一本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
可以说,汤氏的《历史研究》给我既已形成的“历史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其中,我对汤因比的“中国观”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研究兴趣,也一并作为读后感写出来。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二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体育权利的概念及内容入手,概括介绍了各专家学者对于体育权利的认识及内容,并探讨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保护现状,进而提出实现大学生体育权利的三个途径,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消费,达到健身和实现学生体育权利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体育权利大学生途径。
一、体育权利的概念及内容。
现代法学的核心是权利,著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法学即为权利之学,作为一门法学学科的体育法,也必然会涉及体育权利这一核心概念。体育权利是体育法学的一个基础问题,而具体何为体育权利,其概念界定出现在各种文献中,各种观点均有。比如陈华荣在《我国体育权利概念认识:困境与发展》一文中,对体育权利做了如下界定:“广义的体育权利包括所有在体育运动中产生或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权利。狭义的体育权利是指社会认可或法律承认的,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参加体育竞赛、接受体育教育、享受体育生活的资格和可能性。”方燕在其硕士论文《体育权利及其法律保护研究》中指出,体育权利可分为明示的权利和推定的权利,前者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优先录取权等,后者则是由宪法等法律所规定公民所享有权利的推定或引申权利。刘毅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也对此做了描述,这三位学者在其论文中详述了各个专家学者对体育权利的看法。此外还有很多学者都以自己的观点对体育权利做了认定,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在众多对体育权利的界定中,笔者认为胡冠佩等在《体育法的权利制度及其完善》一文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部已经颁布的法律中的规定来限定体育权利更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体育法》在第一章总则中规定了了发展权、管理权与参与权三项基本体育权。其中,第二条指出国家要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第三条进一步说明除国家自身要发展体育事业外,还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这是体育发展权;第四条则指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需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此为体育管理权它属于公权力范畴;体育参与权是指权利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三种权利中,可以说体育参与权是《体育法》立法之重点向所在,因此除在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明确体育工作应全民参与之外,接着在第二章至第五章中又进一步详细规定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社会团体中的体育发展权和参与权等权利内容。
二、大学生体育权利保护现状。
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应当是一种能力或资格,即大学生依照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事务中,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主要体现在《体育法》第三章的学校体育中,在这一章中,规定了学校应当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要开设体育课,学校应当为学生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创造条件;为使学生的体育权利能够实现,学校要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还应当建立学生体格健康检查制度,加强对学生体质的检测。体育权利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权利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学生的自主意识,而我们目前的现实是,学生对自己体育权利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我曾经问过我所教授的某一班的学生这一问题,知道大学生有哪些权利吗?学生能够回答出我国的教育法中所规定的权利,但当我问什么是体育权利吗?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不知道。由此可知,体育权利在大学生中间仍然是一个新名词。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愿意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很无聊,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也不会自觉地从事课外体育活动。
目前各高校都按照体育法的规定安排有体育课来保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也有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来保证体育课程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体育课只是运动课,却没有学习体育法律法规的课程,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学习体育也有法律的保障;第二,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配备不够齐全,只是用于体育课教学,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第三,因为学生意识的缺乏,没有学生感觉自己的体育权利受到了侵犯,大部分学生不认为自己有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而是服从老师的安排,而且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很少。要想解决这些缺陷,需要加强对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对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管理,转变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使他们的体育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推动体育权利实施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之途径。
如何能够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我认为,除了各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体育课来加以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一)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目标。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目的是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并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社团多种多样,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学生社团的建立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组建学生社团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空气,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引导学生成立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以交流思想,增进友谊。每年可以根据学生社团情况组织一些社团比赛,提高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使学生社团成为保障大学生体育权利的有力武器。
(二)合理利用学校体育馆,加快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举行。这些体育赛事仅仅是一个短期事件,但为了使体育赛事能够完满举办完成,每一次的体育赛事都会建设一些保障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目前几乎各个高校都有了自己的体育馆,而赛事结束后,体育馆的使用问题就成了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可以结合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兴趣找出能够合理利用体育馆的方式和方法,使学校的体育馆不至于闲置下来,而且也能够使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场馆,在奥运会赛事结束后,就得到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目前农大的体育馆已经成为了体育与艺术教学的重要课堂,可以说除了周日外,每天的课程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三)加强与校外体育俱乐部的联合,扩大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范畴。
由于高校体育课时间分配有限,课外体育活动就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需求打下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实现途径是学校的社团,还有专门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活动手段,而且因为有及时、专门的引导者,可以提高活动锻炼的质量,并且能够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但因为学校体育老师的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不能满足校内俱乐部的课外活动模式,因此学校可以考虑加强和校外体育俱乐部甚或健身房的联系,引导学生健康消费,而非盲目的听信某些健身俱乐部的广告,结果白花了钱,却没有达到健身和实现自己体育权利的目的。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三
疫情期间,有幸拜读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这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包含了对以往的研究的批判。阅读这本书,使我更加的了解了那个时候的历史,感觉与更真实的历史接近了。
阅读这本书,感觉茅海建治学非常的严谨,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让我了解到了我以前未曾知道的历史事实。看到此书,兴奋之余还会和我的朋友分享,给他讲述书中的精彩之处。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三元里抗英描述。三元里今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1841年5月29日至31日,英军占领城北越秀山时期,爆发了一场以三元里为中心的抗英活动。三元里抗英今天的地位,已经被人为的夸大了很多次,那么当时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三元里抗英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这本书里给了回答。
但是,从以后裕谦在定海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当时天朝上国和儒家传统思想的指导下,当时的人们把战争的失败都归结于将领和士兵的不作为,不努力,归结于奸臣害国。而不是自身的实力不足,自身的兵器太弱。他们觉得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民心团结,将士拼命。因此,也不难理解当时的人们为何会把三元里抗英神化了。
而后,茅海建先生又对三元里抗英的影响做了区分,这也是让我最为赞叹的地方。三元里抗英客观上是一次爱国行为是毫无疑义的,但主观上绝不是在爱国精神的影响下行动的。三元里抗英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国历史数千年,中国的老百姓早就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习惯了改朝换代。对于老百姓来说,谁当皇帝谁坐江山都是无所谓的。因为谁当统治者,他们都是被剥削的那个,他们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只不过是交税的人从满清皇帝变成了漂洋而来的白人。只要不触碰他们的利益,他们便会成为最好的子民。因此,三元里抗英是值得百年称颂的事情,但不应该将其上升为爱国精神的高度,这与当时的时代不符。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误解的地方,也学到了很多研究历史的方法,今后定会学习茅海建先生治学严谨的精神。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四
也许是前段时间读《曾国藩传》的影响,让我渐渐对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了兴趣。为了更加透彻、详细地了解这段历史,我便又读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翻阅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段时间的历史,那段历史让人触目心惊。列强们一次又一次的入侵,人民群众生活水深火热,仁人志士们殚精竭虑。“1840”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这个数字,曾经强大的王朝开始走向衰败。那年,列强用中国人自己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却仍然没有打开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的愚昧之心。他们依然沉浸在“天国上朝、地大物博”的狂妄自大中,殊不知自己早已成为别人眼里的“碗中餐、盘中肉”,实属可悲可恨。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每逢乱世之中,总有才人涌出。谭嗣同,站在了时代的逆风口,主张维新变法,力行改革。他深知中国要强盛,只有向列强学习,发展民族工商业。终于在1898年,他领导了历时百日的“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他力辅光绪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终仍回天无力,在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歌中,愤然离去。变法失败,但却为日后的辛亥革命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不管前路多坎坷,中华民族绝对不惧分毫。13年后,腐朽的封建王朝终于推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华民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弱国无外交”,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被拒绝,而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仍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消息一传回国内,当时的学子们无不捶胸顿足,愤慨不已,当日便在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全体学生临时大会。他们慷慨陈词,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第二日他们便开始示威游行,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就此展开。
回顾往昔,艰苦岁月,我无法用一篇简短的文字将这厚重的历史一一道尽。只能以史为镜,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可是偏偏有人忘记了今天的一切是如何的来之不易,甚至不惜成为跳梁小丑。看看如今的“港独废青”们……历史上,只有民不聊生见革命,未曾有自称革命而搞得民不聊生!原本繁华的“购物天堂”,却被废青们弄得乌烟瘴气,可悲可叹。
现在的中国已非往昔的“大清”,中国的发展速度正令世界瞩目,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都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正如先辈们用青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一样,如今我们也要用自己的青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此才能不悔青春。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五
《哲学研究》讲述了: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唯一创造了两种不同哲学而又各自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者则以《哲学研究》为象征。《哲学研究》告别了传统西方哲学以理想语言为基础、试图探索语言本质的静态逻辑构造论,重新将语言哲学捡回到日常语言中,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的功能作用作为出发点。他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类似”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基本。《哲学研究》译者陈嘉映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译者。《哲学研究》直接译自维氏的德文原本,因而是迄今中国最贴切、最准确的这一哲学名著的译本。
人的思想封闭自锁,在意识内部进行,和这种封闭比较,一切物理上的封闭都是敞亮的。
发觉一种不熟悉不自然的感觉比较容易些……我突然停下来,审慎地或不信任地打量事物或人们,说,“我觉得这一切都很陌生。”——但并不因为存在着这种陌生之感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熟知的.、不感到陌生的每一样东西都给我一种熟稔之感。——我们以为,一度由陌生感占据的位置似乎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总要被填充上。为这种气氛而设的位置就摆在那里,不是这种感觉占据它,就是另一种感觉占据它。我说了“我现在要欺骗他”这话并不使得我的意图变得比它原来所是的那样更确切些。——但即使你说了这话,你就一定十分认真地意谓这话吗?事物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方面由于其简单平常而掩蔽着。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六
琦善、奕山、牛鉴是著名的卖国贼,如果把鸦片战争搬上京戏的戏台,他们必是曹操般的大白脸。而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则是一个个正气凛然的名字,虎门硝烟、三元里抗英,一派全民族上下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架势。从现在的历史书里,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会失败,败在昏聩的皇帝、腐朽的社会制度、无耻的卖国贼。
但是这本书却有不同的观点:关天培、林则徐的红脸,奕山、琦善的白脸,其实是经过后人的描画,是为了意识形态的统一认识而特别实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种。关天培自己未必以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更多的可能是坚守了职位的本份;林则徐不一定是了解了世界局势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御敌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坚持为官操守维护天朝体统;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战派,惜命、爱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说他们都为一己之私欲卖国求荣恐怕有失公允;连道光这个老皇帝,他当不好这个皇帝、眼界不高、谋略不深都是有的,但国是他自己的,总谈不上自己出卖自己。作者通过此观点进而引出主题:鸦片战争的失败,究竟应归结于中国的落后和保守,还是应归结于琦善等人的原因?本书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这是一场胜或负的结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战争,还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如果战争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作者不断地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下,提出假设,因为已经发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发生之事,历史学家会注意到历史可能出现但未能出现的转机。
《天朝的崩溃》从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证明当时的清军无论如何抵挡不了英国侵略军的进攻。文中关于中英双方使用武器、舰船、军队的编制以及作战方法,都有很细致的描述。例如对英国军舰的载炮门数,更是不厌其繁一一例举;对英军采用的战术,即战舰攻击正面陆军抄袭背后的近代军事学术,也是做了具体的分析。
首先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战斗力相当差劲。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而且在大部分战场,清军迎战的兵力仅比对手略多或持平。其次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类似,式样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铸造技术也落后,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射程、准确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最后制海权的丧失,我觉得是清军战败的另一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的海军力量一直称雄世界,而在近代的战争中,谁取得了制海权,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这就是在50年后的甲午战争中日本首先要歼灭北洋舰队的根本原因。从这几点来看,清军实力实在无法和英国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侵略者大的毫无还击之力时仍然做着天朝美梦。这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
在作者看来,中国应该向日本一样,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而应当尽快签订和约,再走自强之路。对此我不赞同,我认为当时,中国的改革势在必行,而签订合约后的安逸并不适合中国,抵抗、牺牲是一个必然付出的代价,直接投降的作法从中国人民的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虽然这样一定充满了鲜血,但也只有鲜血,才能激励国人的觉醒;只有鲜血,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中国发展到这个样子,应该说被列强的炮火打开国门是一个必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似乎也是无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战败后的中国没有能够及时走上自强的道路。
正如书中所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史为鉴”,正确的看待历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我们要吸取教训,不断地鞭策自己,不在重复那些错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七
本书的基本结构是以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中心展开历史图景。作者不同意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条线索作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而坚持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主体来论述中国近代史。笔者认为,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正是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起义,把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推向高潮,给国内外敌人以沉重打击。
作者认为,就连戊戌变法这场由社会上层演出的历史剧当中,“历史的真正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大众。”
正文:近日粗粗阅读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此书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同外国侵略者、国内汉奸英勇战斗,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开始在中国得到弘扬和赞扬。农民站起来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农民斗争打了国内外的敌人,建立了太平天国。宗教迷信虽然是他们的一大弱点,但在当时却起到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他们坚决不承认不平等条约,坚持禁烟,与清政府的外在奴性形成鲜明对比。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始终环绕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作者评论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时指出,拜上帝会的创立“并不是俘虏了洪秀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农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压下的中国农民革命取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摘自原文第76页)”尽管宗教迷信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但这在当时对激发群众和组织群众是起了作用的。
这本书列举了历史实实,说明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并没有因为外国侵略者和他们自己共同信仰一个上帝而放弃爱国立场,也没有麻痹他们的战斗精神。与清政府对外叩头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坚决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持严禁鸦片,最后,“现实的斗争迫使革命的农民不能不拨开宗教的迷雾而同联合起来的一切内外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摘自原文143页),表现了农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挞伐,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不仅是反对封建势力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
这本书对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评价。笔者认为,戊戌维新运动基本上是一场爱国运动。改革者虽敌视农民革命,只主张改良,但当时却面临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危机,改革者打出了救国的旗帜。他们对国势危急的大声疾呼,对改革主张的有力的宣传,“唤起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因而使他们所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
(摘自原文302页)”本书还给予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应有的历史地位,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及其同志们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他们提出的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又专门叙述了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并指出在当时条件下,“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社会在其发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摘自原文422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正是打击了站在它背后的帝国主义。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摘自原文533页)。
作者在热情赞扬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也鞭挞了被困在中华民族水火之中的丑恶人民。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和外国人“代表中国”出使外国的滑稽剧等史实时,激起了对侵略者和卖国贼的强烈的义愤。作者的笔墨不多,笔锋上尖锐的爱与恨,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诲。
怎样才能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革命才能成功,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得救!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者和党的领导。
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挞伐,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不仅是反对封建势力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它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致命的打击,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辛亥革命还是失败了,它是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只是剥削制度的更替。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作者在热情赞扬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也鞭挞了被困在中华民族水火之中的丑恶人民。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和外国人“代表中国”出使外国的滑稽剧等史实时,激起了对侵略者和卖国贼的强烈的义愤。作者的笔墨不多,笔锋上尖锐的爱与恨,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诲。
1919年5月4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五四学生运动得到工人阶级的大力支持。学生罢工、商人罢工、工人罢工和革命胜利了。红四运动后,中国近代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袖。从那以后中国真正开始走上改革发展的道路。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革命才能成功,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得救!
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者和党的领导。
现在我们已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使我们在世界信息交流的大环境中发展经济,开始增长。而这段历史对我们走出封建主义只有重大的意义。历史证明,脱离封建社会的出路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发动群众,进行武装革命。
总结:《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革命才能成功,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得救!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者和党的领导。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八
夏洛克·福尔摩斯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一个人物,《福尔摩斯探案》是以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的视角,记叙了福尔摩斯让世人惊叹的推理。福尔摩斯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名侦探之一。
柯南道尔一生写了福尔摩斯很多的故事,比较著名的有《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最后一案》等等。在《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和宿敌莫里亚蒂教授在瑞士的莱辛巴赫瀑布决一死战,双双落下了悬崖。后来,柯南道尔又应读者的要求,让福尔摩斯奇迹般地复活,又接办了很多著名的案子。看过《福尔摩斯探案》的人,都会被他完美的推理所折服。我通过阅读《血字的研究》这个案子,对福尔摩斯的办案推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小说开篇记叙了华生从阿富汗战场归来,因为合租房子而认识了福尔摩斯。两人第一次见面,福尔摩斯就推理出了华生曾经在阿富汗战场待过。这让华生惊叹不已。随着剧情的发展,当福尔摩斯详细得说明了他推理出这个结论的全过程时,我被他的推理能力所折服了。没有一丝线索和背景,只见过第一面,仅仅凭着第一眼的印象和观察,在不到1秒内就得到了准确的结果。这是一个吸引人的开篇,使我们对福尔摩斯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还有一段推理让我印象深刻,这来自于对劳瑞斯顿花园街的惨案的调查,福尔摩斯观察完现场后推论道:“这是一件谋杀案。凶手是个男人,他高六英尺多,正当中年。照他的身材来说,脚小了一点,穿着一双粗平方头靴子,抽的是印度雪茄烟。他是和被害者一同乘坐一辆四轮马车来的。这个马车用一骑马拉着,那骑马有三只蹄铁是旧的,右前蹄的蹄铁是新的。这个凶手很可能是脸色赤红,右手指甲很长。”这番话搞得大家一头雾水、将信将疑。
离开凶杀现场后,华生询问福尔摩斯如此推论的其中缘由,福尔摩斯回答道:“一到那里,我首先便看到在马路石沿旁有两道马车车轮的痕迹。由于昨晚下雨以前,一个星期都是晴天,所以留下这个深深轮迹的马车一定是在夜间到那里的。除此以外,还有马蹄的印子。其中有一个蹄印比其它三个都要清楚得多,这就说明那只蹄铁是新换的。这辆车子既然是在下雨以后到那里的,同时根据葛莱森所说,整个早晨又没有车辆来过,由此可见,这辆马车一定是昨天夜间在那里停留过;因此,也就正是这辆马车把那两个人送到空房那里去的。”听完分析后,之前感到惊奇的华生马上表示:“这看来好象很简单”。柯南道尔很好地在之前作了伏笔,他写福尔摩斯来到现场时提前下了马车,走了一段路,并不急于到尸体躺着的房间,结果发现了脚印和车痕,这才有了上边的结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福尔摩斯是多么的心细,那些印痕之所以能让他发现到,不在于他“未卜先知”,而在于他的细致。
打算把警察引入起途”,而并非早已规划好的策略,故他没有及时想到弯下腰来改变血字的位置,以达到进一步搅乱警方调查,因此福尔摩斯以血字的高度来推测凶手的大致身高,是很有科学性的。
接着华生又问到凶手的年龄,福尔摩斯回答到:“假若一个人能够毫不费力地一步跨过四英尺半,他决不会是一个老头儿。小花园里的甬道上就有那样宽的一个水洼,他分明是一步迈过去的,而皮靴子却是绕着走的,方头靴子则是从上面迈过去的。这丝毫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大多数老人没有练“太极”,小孩一般也不会干凶杀,所以不出例外的话,这条结论也比较合乎情理。
还有就是凶手的手指甲,福尔摩斯又如此推论:“墙上的字是一个人用食指蘸着血写的。我用放大镜看出写字时有些墙粉被刮了下来。如果这个人指甲修剪过,决不会是这样的。”凶手要是修剪过指甲的话,他也不会刻意地用指甲去刮墙壁。
《血字的研究》是非常短小的一个案子,却充分地表现出了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正因为它短小,所以它更说明福尔摩斯推理能力的高超。不过从福尔摩斯的分析看来,他是结合了不少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他对华生职业的推论是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而并非适合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死规律。所谓的推理,很多时候毕竟是经验之谈,并非是绝对唯一的铁定答案,犯罪事件总是富于变化的,而没有实践的推理就只是猜测而已,推理本身就带有推论,高明的推理就是比别人分析得更准确一些。但再高明的推理也只能办到相对准确,而不能办到绝对无误,凡事都有例外,有些平时我们认为顺理成章的事儿,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就会被否定掉。所以推理最重要的是“合情合理”,能够令人信服,而不是“先知”、“预知”、“神算”。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十九
翻阅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段时间的历史,那段历史让人触目心惊。列强们一次又一次的入侵,人民群众生活水深火热,仁人志士们殚精竭虑。“1840”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这个数字,曾经强大的王朝开始走向衰败。那年,列强用中国人自己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却仍然没有打开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的愚昧之心。他们依然沉浸在“天国上朝、地大物博”的狂妄自大中,殊不知自己早已成为别人眼里的“碗中餐、盘中肉”,实属可悲可恨。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每逢乱世之中,总有才人涌出。谭嗣同,站在了时代的逆风口,主张维新变法,力行改革。他深知中国要强盛,只有向列强学习,发展民族工商业。终于在1898年,他领导了历时百日的“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他力辅光绪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终仍回天无力,在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歌中,愤然离去。变法失败,但却为日后的辛亥革命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不管前路多坎坷,中华民族绝对不惧分毫。13年后,腐朽的封建王朝终于推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华民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弱国无外交”,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被拒绝,而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仍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消息一传回国内,当时的学子们无不捶胸顿足,愤慨不已,当日便在北大法科礼堂召开全体学生临时大会。他们慷慨陈词,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第二日他们便开始示威游行,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就此展开。
回顾往昔,艰苦岁月,我无法用一篇简短的文字将这厚重的历史一一道尽。只能以史为镜,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可是偏偏有人忘记了今天的一切是如何的来之不易,甚至不惜成为跳梁小丑。看看如今的“港独废青”们……历史上,只有民不聊生见革命,未曾有自称革命而搞得民不聊生!原本繁华的“购物天堂”,却被废青们弄得乌烟瘴气,可悲可叹。
现在的中国已非往昔的“大清”,中国的发展速度正令世界瞩目,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都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正如先辈们用青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一样,如今我们也要用自己的青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此才能不悔青春。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篇二十
今年是甲午年,一提到这个年份,我想华夏儿女想到的一定会是100多年的甲午战争。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茅海建先生写的《天朝的崩溃》,在读完这本厚达600多页的书之后,我同作者写完书的感受似乎有几分相似,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反而更加的沉重。这是一本记录那段晦暗历史的战争回顾,它承载着国人耻辱的记忆。甲午战争的意义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消逝而日渐减少,反而更加的厚重。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让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悲惨记忆。这本书真正的给我揭开了战争的这一段历史,用严谨的史学作风阐述了中国为什么会失败?中国的路究竟该如何走。
在学生时代,老师讲到过这段历史,当时年少轻狂年纪的我恨那些反对禁烟、反对抵抗的人,恨他们的丧权辱国,但是看完了这本书,我突然觉得那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那个朝代、甚至是整个古代封建帝国的问题。那是整个封建帝国“一言堂”的悲剧。那个时代在皇帝的思维里,中国傲视“四夷”,甚至对英国的印象只是船坚炮利,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崛起引起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人一直处于麻木之中,一直在“天朝”的旧梦中难以醒来。之所以中国会被侵略,其实真的不应该去怪任何人,甚至是任何朝代。那是时代造就的悲剧,那是多年延续皇帝“一言堂”的悲剧。古代社会一直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如果皇帝有才学、想发展,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清明、昌盛的,但如果皇帝是昏庸、荒唐的,那么这个朝代最终会走向极端的衰败。历史已经用事实告诉我们“一言堂”的悲剧,而在当下,在这个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刻,我们更要以史为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扎紧“一把手”在人、财、物权力管理制度的篱笆,杜绝“一支笔”、“一言堂”。
我认为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拒绝“一言堂”,约束自身行为,善用手中的权力,不断自律、自省、自励,真正做到慎独、慎己、慎微。
第一,民主决策,群策群力。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我们应该主动拒绝“一言堂”。实行民主决策制度,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由大家集体讨论决定,坚决杜绝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个人的独断专行,谨慎用好手中的权力,不做“土皇帝”。
第二,慎思谨言,一心为政。古人云,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领导干部应当慎言、慎行、理性地考虑得失,要做到诚信而不失信于民,言必行,行必果。领导干部必须在需要面前要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要学会坚守,才能突显其公道正派、品行端正、廉洁自律、两袖清风的优良品德。领导干部自身良好的品德就是政府公信力的一面镜子,更是大力弘扬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思想。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人民给的权力造福于民,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良好习惯。
第三,以民为本,全心为民。人民群众永远是为政的基础和根本,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需要明确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要建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工作中才能时时刻刻有为人民谋利之心、为人民造福之意。
历史的教训至今还深深地烙在那古老的铁炮炮身上,波涛拍打着炮台,其石壁上也会清晰地刻着这段惨痛的历史。历史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去书写。记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要真正能够走出历史阴影,实现社会和解与和谐,要做到的是“不计前嫌”,绝非“不记前嫌”。“不计”是种选择后的宽恕,“不记”是对历史的谋杀。
“当历史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又是一个甲午年,我国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我们要真正吸取甲午战争的教训,真正的做到杜绝“一言堂”,还百姓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