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致辞(优质13篇)
在生活中,总结经验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关键。深入挖掘思考,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写一篇完美总结的动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写总结提供一些思路。
研讨会致辞篇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来自两岸四地和海外的华文工作精英欢聚在广州,共享文学时空,探讨加强海峡两岸华文文学界的沟通与了解,促进交流和合作,推动华文文学走向辉煌,走向世界,这是世界华文文学的一件雅事、大事。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决定发表之后,昨天全国第九次文代会和第八次作代会召开之际,我们这样的一个盛会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谨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对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精心筹办此次会议的两岸主办单位,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世界华文作家协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承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记忆,沉淀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文化是国家之根,是民族之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凝聚力和不竭的创造力,华文文学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伴随着先辈们的足迹,在全球广泛传播,吸收了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绽放的奇葩。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华文文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中国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台湾文化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这次研讨会能由两岸文学界共同举办,得益于两岸的交流,得益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丰富的成果。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0xx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为中华民族,为两岸中国人,携手开创全民族的繁荣、昌盛、和谐的未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机遇来之不易,值得我们两岸同胞共同的珍惜。当前,两岸同胞再次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新的关头,如何珍惜和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和面临的现实问题。两岸同胞都不希望两岸关系停滞甚至倒退,不愿意看到这些年来两岸关系取得的成果得而复失,更不愿意看到两岸关系回到过去的紧张对立。两岸同胞有责任,本着对民族、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念,正确把握好两岸关系前进的方向,共同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
各位朋友,古往今来,中华文化始终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建功立业。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牢固的纽带。两岸交流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两岸同胞增强了解,融洽感情的重要途径,是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座各位都是从事华文文化的优秀代表,衷心希望大家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两岸交流,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共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力量。祝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与会嘉宾身体健康,家庭和美,谢谢大家!
研讨会致辞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全国各地心身医学领域的专家、精英欢聚在富有深厚人文精神积淀的姑苏,美丽的太湖之滨,群贤毕至,何不乐哉!值此之际,我仅代表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四届常委会,并以我个人名义,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
今年,对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一则她成立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虽属弹指一挥间,但对分会来说毕竟也是标志性的,标志着她走向了成熟、壮大;二则今年是改选年,将选出新一届的领导班子,这将是中国心身医学发展中的大事,故我们预祝大会获得圆满成功,也预祝大家在苏州收获多多,心身愉悦!
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即致力于推动心身医学走向临床,如今看来,我们的心血投有白费,我们正在努力促进临床诊疗中的以“医生为中心”向“患者为中心”的重大转移;从只关注疾病这一焦点,转移到既关注“病”,更关注“生病的人”这两个焦点;从仅仅聚焦于病人的躯体障碍,转移到生了病或需求服务(帮助)的心身俱全的“完整的人”(即全人);从仅仅重视指标的改善或有形躯体障碍的消解,转移到同时提高其生存质量,以避免“疾病被‘治愈’了,但病人仍处于‘痛苦’之中”的尴尬;从仅仅关注病中状态到将病前、病后状态都纳入其重视范围,诸如亚健康,虚弱,衰老等都是。而且,不久前,我们与10多位资深院士一起,发起了“医学人文进临床”倡议,全国影响颇大。本次大会的主题就是:“重视慢性心身疾病患者的心身干预”;表明我们的视野进一步拓宽。
近年来,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的自身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地区分会进一步发展壮大,青年委员会从无到有,学会的杂志申报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同行的努力。希望本次年会能将学会的建设推向新的高度,能全面休现中国心身医学的发展水平,能激荡起一些新的思维,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中青年专家,能使我们每位参会人员从中受益。
本次会议由医学会和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办,由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大学承办。在此我谨代表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对大会组委会及全体会务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对为本次年会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企业表示衷心地感谢;也衷心地感谢您参加此次盛会,恭祝各位同道参会愉快!也再一次感谢各位在过去对学会工作及本人的支持。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并颂各位心身康健,心想事成!
研讨会致辞篇三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
我十分荣幸能够受邀参加20xx年两岸四地公民社会学术暨实务研讨会。
这是一次具有十分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就公民社会建设坐在一起,交流经验,研讨理论,展现了一种良好的学术合作机制,这是一种实在的合作,也是一种实效的合作;第二、会议主题特别强调“实务”二字,强调学术与实务的结合,处处昭示了一种新的学术发展方向。也正是这次会议所强调的“实务”两字,才能够吸引我出席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所强调的“社会创新: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和合作”的主题,以及会议所精心安排的许多形式的交流内容,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在学术和实务两方面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众所周知,大陆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发展的社会转型的历史性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使得大陆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可能完全照搬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社会许多问题在中华民族的开发史上没有发生和出现过,非常紧迫,需要我们来解决。我们不可能照搬几千年来的古训,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新的办法和措施,探索这样的办法和措施,客观上就是一种社会创新活动。因此,社会创新并不神秘,社会创新也不宽泛,它发生于每日每时的社会生活中。社会重大转型所产生的变革需求为社会创新制造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也为社会转型路径规划规定了基本的范围与时限。
在近代历史上,每当社会面临重大转型,出现重大社会矛盾之际,往往会出现群体性的社会科学家,提出创新性的经济、社会及至政治转型的理论模型,为国家、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出有效的办法,为社会的转型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为在大陆从事救灾与慈善行政管理的具体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具体组织社会转型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的经验不足,我们对社会工作者寄予了更多的期盼:学术界的各位同仁如果能够创新出社会不同领域转型的多种理论模型,为行政组织者提供更为理性的思考以及更为科学的政策选择,那么,社会的转型就会减轻较大的震荡并且付出较小的代价;相反,如果缺乏社会转型的理论模型创新,如果社会转型的理论工作者满足于手工式,神秘化的传统研究方式,那就有可能使社会转型的理论工作的成果脱离了社会创新的进程之外,从而使其丧失应有的社会功能。因此,整体性、系统化地研究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13亿人口的社会转型,开发和设计出不同社会领域的转型的理论模型,愿作为我和学界同仁的第一共勉!
同时,社会的转型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大量组织社会转型的“熟练工人”。为了成为这种类型的“熟练工人”,就要求部分社会科学的工作者对社会的各项要素进行精准的统计和测量;这种类型的工作,既要求制定出一定的标准,又要求能够娴熟地协调各类社会要素,促进各类要素的和谐互动。我们不能不看到,如同生产技术领域缺乏大量的技术工人一样,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领域也同样缺乏熟练的研究者、工作者;许多社会政策的落实,因为缺乏落实的行政技术,使政策目标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我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也特别易于将社会问题的解决政治化、道德化,从而回避其对于具体技术和程序创造能力的缺陷性。因此,提倡对社会具体领域的转型技术和数量指标进行更为精准的测量和制定,努力使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更为细致的规范,愿作为我和各位学界同仁的第二个共勉!
再有,社会创新,更多地体现为行政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范式的创新,从事社会转型的研究,需要将政府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需要熟悉行政管理运作的规则,需要与行政管理者主动交朋友,从而能够将研究出的成果向行政部门推介,与行政部门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样,我们的转型才有可能会付出较少的成本和更少的代价,社会科学的成果,才能发挥更大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承认,不善于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社会工作者还存在着一定的比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还比较严重。在这里,作为一名救灾与慈善事业的行政工作者,我愿意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一个联络员、服务员,诚恳地邀请各位有兴趣者对救灾和慈善领域展开系统的研究,作为一个试验田,努力将救灾和慈善方面的研究成果,成功地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制度、体制和程序,并以此作为我与学界同仁的第三个共勉!
以上共勉,主要在于肯定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巨大社会功能。当然,社会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盼更多,包括案例研究,包括人力资源培训以及各项具体制度研究等。社会的转型,社会的创新,需要社会科学的全面创新,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全面转型,尤其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我特别建议,可以将本次大会的主题进行一个小的调整,即更名为:“社会创新: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互动与合作”。社会科学的研究者,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依托于各个研究机构,各个大专院校,完全有理由作为第四部门,探索未来,设计变革,使前三个部门的互动和合作更为科学,更为有序,更有成效。
研讨会致辞篇四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xx市卫生局,对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全省医学自考助学工作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是省厅考务中心的领导及同志们对我们工作的最大信任和支持,能够承办这样隆重的会议,我们感到万分荣幸,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认真工作、服务到位、协助省厅考务中心的领导把这次会议办得圆满成功。
古城xx,历史悠久;燕赵大地,风景秀丽。欢迎朋友们前去参观游览。希望各位朋友,像回到家一样,温馨愉快,有什么需要服务的'方面,请告诉我们,对我们的工作的不足,也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医学自考助学工作任务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它作为中国医学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走过了18年。我市的医学自考助学工作,在省卫生厅考试培训中心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适应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主管考务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多年医学助考工作,并做出积极贡献的各位同仁朋友,来xx交流经验,这为我们提供了向兄弟市学习的良好机遇,我们要虚心学习,认真总结,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省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以考生为本,全心全意做好服务,确保医学自考健康发展,精心打造医学自考教育平台,为我省的卫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朋友xx之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研讨会致辞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今天又到了10月1日这一天是我们伟大祖**亲的生日。伴随着风风雨雨我们的祖**亲已经xx周岁了这一天举上下都在欢度庆祝这一节日。
一大清早我们便起床。在家里伙伴们有的画画;有的做贺卡;还有的通过日记、诗歌等形式纷纷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国庆长假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走出家门游览名胜古迹领略祖国的伟大文化。商店门口悬挂着气球和彩旗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里面人声鼎沸原来都在打折、开展系列促销活动。街上人山人海就连坐车买票也要排着长长的队伍打的也要等好长时间。风景区的游人犹如长龙不计其数男女老少乐在其中人们都趁着节日出来游玩。停车几乎没有空位子饭店宾馆的收入一定十分可观。
远方北京饿叔叔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北京热闹非凡。我很想去北京看看北京天安门看看我们伟大首都的面貌我和叔叔已经约好明年暑假一同畅游北京。
国庆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人民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很快。我们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快乐的成长愿祖国妈妈永远美丽、永远繁华愿祖国一年比一年兴旺、发达!
研讨会致辞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好!金风送爽,淠水扬波。今天,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xx市xx小学4300名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老师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是一项高规格、高品质的学术交流活动,一直以来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和瞩目,在安徽省小学教育界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通过现场展示表达教育理念和情怀的舞台;这是一个通过生命碰撞产生教育智慧的平台;这是一个通过真情交流分享课改成果的园地;这是一个同仁互动催生教育梦想的地方;这又是一个通过切磋技艺、实现教育合作的家园。
群贤荟萃、精英云集。省教科院将本次活动安排在我校举行,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与厚爱,我们非常感谢,也深感荣幸。xx小学作为百年老校,拥有一世纪的文化积淀。与时俱进,谱就新时代的'育人华章,学校我们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为首、全面育人、教有特色、学有特长”为办学宗旨,办学效益显著。尤其是近年来,我校大力实施教科研兴校战略,一大批名师新秀脱颖而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办学品位。此次各位专家、各位来宾的交流研讨和示范引领,一定会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思想精髓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将借此机会,不懈努力,自强不息,以包容开放的胸怀与气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方向,将小数教育和小数课堂打造得多姿多彩、缤纷绚丽。欣逢盛会,借助各位专家的倾心指导,xx小学数学学科的发展必将达到新的高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我校作为这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将竭尽全力做好这次研讨会的接待、组织和服务工作,争取使这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深秋的xx,阳光明媚,天高气爽,秋色宜人,我衷心希望各位与会者在xx多走走,多看看,亲身感受大别山独特的神奇和魅力。最后,再次欢迎您来到xx,来到xx小学,祝您xx之行愉快,祝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圆满成功!
研讨会致辞篇七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来宾:
大家好!
我代表青海民族学院校党委以及全体师生,欢迎你们来到夏都西宁参加“第三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并预祝你们在健康、愉悦、团结、求真的气氛中x完成这次研讨会的各项议程!
近期我阅读了因明方面的相关资料,对因明这一博大精深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明系世界三大逻辑系统之一,它发源于古印度,公元4世纪至12世纪时,先后传入中国内地和藏区。传入内地的因明此刻被学术界称为“汉传因明”,传入藏区的因明被称为“藏传因明”。汉传因明自构成以来,几经沉浮、历经沧桑,到20世纪70年代时,几乎成为我国的绝学,到了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国家把因明列为抢救项目之后,汉传因明才有了复苏发展的新局面。在座的大家都明白,到目前为止,全国性的因明研讨会已召开两次,国际性的一次。
与汉传因明的发展状况相反,藏传因明自公元12世纪成型以来,始终处于蓬勃发展、竞相研习的良好态势之中。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藏传因明领域内出现的因明大家和因明论着,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这是藏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的一大贡献。但据说,由于藏语是小语种,学习藏语的其他民族的人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因明自身固有的艰涩性,使藏传因明的很多优秀成果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而有力度的挖掘和开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就应如何消除这个憾事,我想这就是在座与会者的光荣职责。
青海民族学院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承办者,我想借此机会对这所青海省的民族院校的基本状况向与会领导和各位代表作简要介绍。
青海民族学院始建于1949年12月,是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建校56年来,学院将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扩大优势,突出重点,加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院构成结构相对合理,此刻具有优势的六大学科(系),九大门类,本科专业发展到43个,15个二级学院,24个硕士授予点,并与中央民族大x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青海民族研究所、青海法学研究所、青海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格萨尔史诗研究所等省级科研机构和17个院级科研机构;校园目前在校生规模约10316人,来自全国27个省区;先后吸收了2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留学生来我院学习。当前,青海民族学院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目前,全院上下团结一心,正在为建立青海民族大学而奋斗。
藏学院是我院专门设有因明课程和因明专业硕士学位点的院系。该院现有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精品课程1门;专职教师23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3人,硕士和在读硕士生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获全国名师奖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院级学科带头人2名,准学科带头人1名,是我院研究生比例、师资力最为雄厚的学院。
藏传因明学自1979年起,开始在我院培养研究生教学中作为一个培养方向进行建设,也为我院藏学院本科生的必修学科。20余年来,我院藏学院不仅仅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必须因明知识的本科大学生,而且为社会各学术单位及各大专院校输送了素质较高的教学和研究人员。随着我院规模的不断壮大,建设特色学科规划的不断深入,至20xx年,藏学院已正式获得“逻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重点培养藏传因明专业研究生。并且在20xx年,我院藏学院联合中央民族大学,以联合培养的方式开始招收和培养藏传因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首届1名博士生已x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藏传因明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学科,研习它的主要基地是藏区各大寺院,因此,为了提高因明教学水平,20余年来,我院从各大寺院聘请格西到我院藏学院授课,为我院因明教学的发展和研习增添了活力。透过这次研讨会,我们今后将会重新审视我院近年来的因明教学和因明学术研究,为因明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更高的'台阶带给管理上和学术交流上的更大空间和方便。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挖掘,这对建设和发展这一学科带给了很好的机遇。20xx年11月,中国逻辑学会又成立了“因明专业委员会”,这预示着汉藏因明学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第三届全国汉藏因明研讨会”在我院的召开,不仅仅是因明学界的一大盛事,同时也是我院全体师生的一大幸事,它的召开必将对我院与各位与会者在今后的因明学术工作中的交流与合作起到桥梁作用,同时也必将会对我院今后的因明教学和因明研究产生用心的影响。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来宾,我院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承办者,将竭尽全力做好这次研讨会的接待、组织和服务工作,争取使这次研讨会取得x成功。6月的夏都西宁,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温度宜人,它有它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衷心期望各位与会者在青海多走走,多看看,亲身感受高原独特的神奇和魅力。也真诚期望大家多了解青海民族学院及青海民族学院藏学院的工作,并提出你诚挚而宝贵的意见!
最后,预祝研讨会x成功!祝各位专家、学者、来宾在与会期间身体健康、情绪愉快、扎西德勒!
研讨会致辞篇八
各位领导,各位长老大德,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
今天,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与专家学者,相聚古都西安,隆重举行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祖庭文化,分享思想成果,弘扬祖师精神,共续法缘道谊。这是一次佛法盛会、学术盛会、文化盛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汉传佛教界,向出席研讨会的海内外长老大德、青年法师、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
八宗并兴、交相辉映,同源异流、殊途同归,是中国汉传佛教鲜明而光辉的特色。佛教传入中国后,秉承契理契机的弘法原则,历经五六百年的传承发展,在隋唐时代诞生了律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密宗八大宗派。八宗兴起,是汉传佛教发展史上的高峰,是对印度大乘佛教的全面继承与创造性发展,代表着中国佛教徒对印度佛教的整体把握、对经典理论与修行法门的研究体证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佛教中国化的程度达到了圆融的境界。
祖庭承载见证了汉传佛教八宗竞秀的光辉历史。祖庭作为各个宗派的发祥地,是祖师大德修行证果、译经传教、开宗立派、弘法利生、传灯续明的根本道场,是各宗派海内外传承弟子与广大信众常怀于心的精神家园与信仰圣地。祖庭文化,是以各宗派祖师大德的悲智愿行与各具特色的教理法门为核心,以寺院道场为空间载体的佛教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及其在当代的传承发展。祖庭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具有高度的宗教价值、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
祖庭文化彰显了汉传佛教尊崇祖师、重视传承的精神。祖师是佛法传承、法脉延续的核心。祖师的悲心宏愿与殊胜功德,使我们得以亲身领受佛陀的教导与加持,永远为我们归敬、铭记、颂扬、效法。汉传佛教在弘扬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认到祖师与传承对个人的解脱觉悟与佛教的传承弘扬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尊崇祖师、重视传承的精神传统,而以祖师与传承为核心的祖庭文化正是这种精神传统的集中彰显。
祖庭文化具有联通心灵、促进交流的纽带作用。祖庭是同宗同脉海内外弟子的信仰家园与精神故乡。祖庭文化具有拉近心灵、消弭隔阂、凝聚共识、增进情谊的重要功能,是促进国际汉传佛教界交流合作、心灵相通的文化纽带与精神桥梁。
此次,中国佛教协会与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发起主办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鉴于祖庭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希望联合海内外汉传佛教法门兄弟与学术界有识之士,共同推动汉传佛教祖庭文化的整理、传承与弘扬,促进国际汉传佛教界的交流合作。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汉传佛教界表达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促进国际汉传佛教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的汉传佛教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帮助汉传佛教重新认识了自身传统,并推动了汉传佛教向全世界的弘扬。时至今日,汉传佛教研究则面临着材料、方法、框架、交流等多方面的挑战。希望祖庭文化能够成为一个切入点,以促进东西方佛教界、学术界的分享与交流,促进国际汉传佛教研究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深化与创新,从而让全世界有机会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理解汉传佛教。
二是希望促进祖师精神的传承弘扬。祖师精神是祖庭文化的核心与支柱,是祖庭文化研究弘扬的重点。我们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国际汉传佛教界与学术界从生平、思想、贡献、影响等各方面深入研究各宗派祖师大德,以彰显他们的巍巍功德与悲智愿行,促进各国各地区各宗派汉传佛教在不忘初心、继承传统中,谋求新发展,开创弘法利生新局面。
三是希望促进国际汉传佛教界的交流合作。祖德流芳,共续胜缘,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祖师精神与祖庭文化是国际汉传佛教界的精神财富,是海内外法门兄弟的心灵桥梁,也是佛教界与学术界对话交流的共同主题。我们希望以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发挥祖庭文化的纽带作用,以祖庭为平台,积极开展参访、修行体验、对话交流、合作共事等活动,重视佛教青年交流,在尊重、分享、合作的氛围中,促进各国各地区各宗派汉传佛教界各放异彩、交辉互映,为弘扬佛陀教法、增进众生福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一切众生的解脱觉悟贡献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至诚祈愿三宝慈光加被,本次研讨会诸事顺遂、圆满成就。
祝愿在座诸位身心轻安、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研讨会致辞篇九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高质量学徒制培训国际研讨会”即将结束。我首先要向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嘉宾和会议代表和所有为本次培训研讨会作出贡献的有关方面及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各位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让我们本次培训研讨取得了很大收获。
在2天半的培训研讨会中,我们来自政府、企业和院校的40多名代表聆听了国际劳工组织专家的演讲,并且交流互鉴,围绕“高质量学徒制培训”这一主题,共同研讨社会对话及沟通协调机制、监管框架、各方作用和责任、资金管理、技能人才需求与评价、社会包容性等共同关切的问题,分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验,分析了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挑战,形成了很多富有创见性的思想观点和成果。并且针对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搞好中国学徒制培训、制定下一步的方案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培训研讨会时间虽短,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效果显著。
当前全球经济仍呈现复苏乏力和低位运行态势。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破解世界经济增长发展瓶颈的途径和模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都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推动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动能。在此大背景下,我们举办“高质量学徒制培训国际研讨会”,完善学徒制培训体系,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平台,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及劳动者的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这对加快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技能无国界,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着眼未来,希望本次培训研讨的经验能够为各位代表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我们也期待以此次培训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学徒制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探索学徒制培训体系建设,促进政府、企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应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给职业技能带来的新挑战。相信将有更多企业、院校及培训机构加入到推动中国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来。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研讨会致辞篇十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踏着秋天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九年级和赫然醒目的战书——即将到来的中考。同学们,它是你们人生旅途的第一个加油站,意味着你们的希望,你们的前途,甚至是命运,要打好这场仗,必须要有明确的升学目标,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我仅代表九年级全体教师送给大家几点建议:
第二,树立积极端正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我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学习、生活完全从应对明年的中考角度去想,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要去做。要以一颗热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要热心于听课,热衷于解题,热爱自己的学习事业。
第三,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
首先,要重视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我们学习的主渠道,老师的教学是很有针对性的,是针对中考和你们的实际,具有极强的实效性。
其次,要合理分配时间,如果时间不能合理分配,那是一种变相的浪费,我希望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一个切合自身实际的时间分配表,尤其是针对自己的弱势学科,要多下功夫去钻研,争取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提升。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每一个学科都要准备一个题错本,将自己平时考试中做错的题或容易混淆的概念记在这个本子上。平时或考前再从头到尾翻一翻,算一算,记一记,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到考试时就会胸有成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了。关于心理品质方面,我主要讲三点。
假如这个水杯连一颗曲别针都装不下了,那还能放进去什么东西呢?(一滴油、海绵、头发丝、头皮屑…)。
假如水杯已经满到了极限,还能放进什么呢?(月光、阳光等等)。
这个实验说明,许多看来似乎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其实不但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还有多种多样的可能。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永远都有发展的机会,所以永远都不要轻易地对自己说“不可能”这三个字,不要轻言放弃。
最后是恒心。有了信心和决心,更重要的是恒心!坚持到底,方能成功!
同学们,播种了,才会有收获;奋斗了,才会问心无愧;坚持了,才会获得成功的人生!每一个人,每一时期都应该是奋勇拼搏的时期,都应该有我们拼搏的记录,否则他的一生也一定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必须拿出意纵蓝天舍我其谁的勇气,以超强的约束力、令人敬佩的意志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求取最大的进步!最后祝愿我校的明天更美好!祝愿同学们在明年的中考中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研讨会致辞篇十一
尊敬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十一月的花城广州,花团锦簇,清新爽朗。今天,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华文作家朋友们,会聚“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共襄盛举,更是喜气洋洋。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代表李海峰常务副会长,对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各位新老朋友,对来自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的华文作家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
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样,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在发展。中华民族是勤劳而又智慧的伟大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用辛勤的汗水与聪明才智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从近代到当代,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不仅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带到海外,更把灿烂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肯定地说,遍布世界的华侨华人,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友好往来做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
无论是早期漂洋过海、最终依依、恋恋不忘、落叶归根的老一代华侨华人,还是生于海外、长于海外、落地生根的新一代华人,无不激励于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不鼓舞于关心担当设计的民族精神,无不承受着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中华智慧。他们崇尚厚德载物,追求高尚的人格,怀抱着一份思乡恋土、期盼团圆的乡亲、乡谊。这些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灵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民族记忆和心理体验,无论身处何方,总会不失时机地发酵,带给海外华侨华人拿起笔踏入文学的冲动,以诗抒怀,以文发声,讲出自己在异域的情感和经历。所以,华文文学是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自觉的真实体现,更是海外华侨华人生存意志的鲜活的体现。这次大会,我们专门编辑了一本世界海内外华文作家的论文集,大概有三百二十一位海内外华人作家讲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诗歌、散文、微型小说和平稳的各种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说明了对中华文明、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义。大家可以看看,这么厚厚的一本,非常生动,代表世界各大洲华侨华人的心声,非常地生动感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华文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愈得到海内外读者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加深和扩大,现在国际上很多重大的问题,如果没有我们中国人在里面参与,可能都会解决不了。所以,现在很多重大的国际问题,我们中国在里面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热、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独特的机遇,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建设,早已成绩斐然,日趋成熟和繁荣。我们欣喜地看到,时至今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也逐渐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学科。
今天,在场的除了我们来自海内外的世界华文文学作家和专家学者以外,还有我们暨南大学的华文学院的学生。我想开会的过程,各位专家、作家的讲演对他们来讲都是一次很好的教学经历。此次研讨会是由大陆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祖国宝岛台湾的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首次携手合作举办的。来自海峡两岸四地以及海外三十多个国家的四百多位华文代表作家与会,规模空前,这无疑是两岸文学界的一大盛事。我有幸参加了两届在中国大陆举行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那么,两年一届,前面一次是在广西的南宁,去年是在湖北的武汉和三峡。那两次盛会,我印象大概只有三百人左右的规模。所以说我们这一次研讨会人数的规模,人数的层次,对外的影响力,以及在海外报名的踊跃程度都是空前的。刚才我们讲,(与会代表作家)将近五百位,四百多位。如果不是由于场地和名额的限制,我想这个数目还要突破六百、七百。所以这一次大会,是我们有史以来召开的世界华文文学界规模空前的一次聚会。
研讨会以“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为主题,富有时代意义,更富有文化意义。我相信此次研讨会将进一步总结世界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总结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推进和提升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创作和研究水平,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尽一份责,发一份光。
近年来,我们中国政府和涉侨部门非常关注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在文化、教育、媒体这些方面事业的发展。大家知道,今年的九月份,我们在中国的重庆召开了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刚才讲“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世界华文文学”,同样,有我们海外侨胞的地方,就有我们世界华文媒体的存在。我们海外侨胞有三宝:一个是社团,华侨的社团以及各种同乡会;一个是侨校,华侨的学校,教育我们海外华人的子女后代;再有一个就是侨报。今年九月份重庆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也创造了近年来华文媒体盛会的人数之最,规模之最,它的气氛热烈之最。大概全世界将近90%的华文媒体的领军人物都参加了此次论坛。来的不是普通编辑记者,来的都是主编、社长、董事长,领军的人物。
那么,接下来的十月份,我们又在中国的西安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与会的)也是全世界,就及海内外,也包括我们台湾宝岛的从事华文教育的校长、董事长、理事和领军人物。涉侨的侨领,比如我们菲律宾的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崔永斋先生,也是将近八十高龄从头到尾参加了华文教育大会的。九月份的华文传媒论坛,十月份的华文教育大会,和我们十一月份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我想这几次大会的相继召开不是一次偶然的巧合。它表明了我们海外侨胞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需求的日愈增长。无论是汉语热、中国热,还是媒体热,我想这对扩大我们的话语权、扩大我们中国的影响,促使世界客观公正地认识我们的中国,意义都非常重大。
这次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是提高华文文学的创作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重要阶段,这与我们国内的整体布置和安排都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昨天,我们中国作协在进行换届会议,中央的领导几乎全部参加,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对华文艺术、华文文学界的极大关注。我想我们今天的会议也是对北京召开的作协会议的一个呼应。
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以激发人们艺术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研讨会后,主办方将安排与会代表,这个主要是指海外的几百位代表,深入生活,参观广州的辛亥革命史迹,接着还到福建的闽南、厦门,还有漳州、泉州参观考察。今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以及海外侨胞都以不同的形式纪念辛亥百年。广州拥有丰富的辛亥革命的史迹,各位代表身临其境,必会深受激励与鼓舞。而闽台之间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源久,我们80%的台湾同胞的祖籍地都在福建。闽台之间本来就是同根、同祖,亲密无间。其中包括乡音在内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定会让各位代表不虚此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时也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化,并保留着各个民族自身文化丰富多彩的特色。中国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等省区,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一直吸引着海内外关注的目光,欢迎海内的作家朋友们,你们有机会也到西部去深入生活,旅游观光,亲身感受西部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有和共同创作的。有关的专家经过调研,讲得非常地生动,就是:没有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没有我们中国的文明史发展,就没有我们的中华文化。新疆占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六分之一的领土,西藏、内蒙、广西、宁夏、云南等少数民族,如果这些民族都从我们中国的版图中分离出去,中国将支离破碎,几千年形成的中华民族将不复存在。所以,我们民族的团结和民族的强盛对我们中国至关重要。我想这是我们这次能够开展这次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我们才吸引了全国、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作家参加了这次盛会。
我想,今后,这种活动的平台,还会继续地举办下去。也许今后的规模会更大。我们会搭建更多的平台给我们海内外的作家、学者,特别是海外的侨胞,提供更多的联谊、沟通、合作和发展(机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今天,在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节点上,中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继续保护好中华文化,并将它发扬光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责任与神圣使命。
海外华文作家是华夏儿女中的一员,你们作为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吸收世界各民族有益文化的文化实践者,将对提高文化科学化水平,完善中华文化,开放格局,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历史会永远铭记你们,中华儿女会感谢。
最后我们衷心地祝愿,海峡两岸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都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为弘扬中华文化,繁荣世界华文文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预祝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研讨会致辞篇十二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
由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中共抚州市委联合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富有文化传统的江西省抚州市开幕了。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化热”,文化史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期。20多年来,史学界对中国现代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关于通史性的著作,有史全生主编的《中华民国文化史》,傅长禄的《中国现代文化史略》,汪澍白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论》,萧效钦等主编的《抗日战争文化史》,张顺清、李金山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靳德行主编的《当代中国思想史》丛书(10卷)等。各方面的专著就更多,其中关于现代思想史的著作最为突出,例如关于近现代思潮的,就有冯契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思潮研究丛书”,吴雁南等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四卷)等,丁守和的《中国近代思潮论》及其主编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等。关于现代思想史的,有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许纪霖的《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郭双林的《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等。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文化史的,有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刘文江的《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等。关于社会文化史的有刘志琴主编的《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薛君度、刘志琴主编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等。关于地域文化的有黄建荣的《临川近现代文化史》等。这方面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也很多,如郑先兴的博士论文《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李少兵的《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陈亚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启蒙运动研究》等。更为可喜的是,这个时期还出版了不少电子文献资料。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在1999年制作了分类电子资料库之后,又于20__年制作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重要报刊光盘资料库》大型电子文库,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相对于现代史的其他领域来说,现代文化史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中国现代史学会成立26年来,开了很多次学术研讨会,也没有专门召开过关于现代文化的学术研讨会。因此,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加强中国现代文化以至整个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必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加强中国现代文化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与现实是紧密相连的、研究清楚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都是很重要的。
在抚州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抚州自古以来名人辈出,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号称“才子之乡,文化之邦”,出过王安石、汤显祖、曾巩以及晏殊、晏几道等文化名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许多重大的战役战斗发生在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在当代,抚州的文化也十分发达,在文化建设中取得很多突出的成就。因此,在这里开会,不仅可以互相交流,还可以对抚州的深厚文化有亲身的体验,这对于加强中国现代文化的研究,是有特殊意义的。
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耿云志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系主任陈廷湘教授等,本来是准备来参加会议的,但因为有其他事情不能前来。耿云志会长专门写了贺词,张宪文、陈廷湘教授发来了电报,祝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这次学术研讨会准备采取国际研讨会的惯例,凡有论文的代表全部安排大会发言,每一组发言之后请专家进行点评。因为会议安排得很紧张,请各位代表集中精力开好会议。
祝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研讨会致辞篇十三
欣闻“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召开,我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
白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白族语言文字是白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下,州州委、州政府和各级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民族平等和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不断开展白族语言文字研究和文试验推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丰富了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容,也为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白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相信,在州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白族语言文字研究和白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一定会再创辉煌。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xx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xx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