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触动读书报告大全(15篇)
编写报告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整理和总结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首先,写报告前需要对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在这里分享一份关于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一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这本书收集了14篇文章,根据他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农村社会学”的内容,分阶段连载,考察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是对社会结构本身及其性质的分析,偏向于一般性质,把它作为发展中国社会学的方向。
印象最深的是关键词“本土”,这至少是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线索。农村人是中国的基层。从基层来说,社会是地方性的;当地社会的本质是当地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这种乡土性改变了,文字才能下乡。作者在这一部分使用的分析方法似乎更为普遍,即从现象中看本质。人的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了社会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我们不同的秩序模式上:中西方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力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则是独立平等的个体,融入集体。秩序也有差异,包括礼治、法治、人治。就中国传统而言(可能受儒家影响),礼治更为明显,而西方秩序是法治的;另外,政治体制和权力结构要更上一层楼,这是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看完《世纪评论》,再看农村和城市,中国和西方,这两对差异或矛盾似乎是有道理的。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与人的特点,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
作为社会学入门书,《乡土中国》很容易被读者接受。看了之后真的感触很深,相信大家看了之后都会有一些体会。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二
于我而言,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并不陌生——在高中历史主观题的题干中,这本书的内容常常会被引用到。另外,老家在乡下,翻阅过程中,恍惚间能从字里行间里看到那个苏北小乡村的影子。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1943年所写,1948年出版,是作者在其乡村社会学讲稿的基础上撰写的,虽然写作时间距今已有63年之久,但并未随时间的推移不合事宜,相反,他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层面,对我们思考当下中国的法治及状况有着很好的启迪。
《乡土中国》一书包含14篇文章,是作者在广泛调查研究后所得成果,读起来并不晦涩难懂,14篇文章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作者运用功能主义学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社会影响深远。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个乡土中国、人情社会。何谓乡土中国,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写到“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三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而成,内容以费老在西南大学和云南大学的所授课程“乡村社会学”的讲义构成,以中国的基层社会为大背景,涉及道德体系、社会治理、民风民俗等方面,深究中国传统社会特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其中令我颇有感触的,莫过于整个社会经过了生活大变迁、制度大变革,中国的乡土社会依然是一个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处于乡土社会的每个个体,无需刻板的法律规章来进行自我约束,人们依靠着长期形成的社会关系纽带来规范自我,一代又一代的长辈们通过生活经验累积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每个乡土人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习惯与品格。换言之,以一个人为出发点,其长期生存积累的生活智慧、道德规范通过关系纽带影响到了家庭内的其他成员,由小家到大家,由大家到大国。数人成家,万家成国,个人与国家之间是心心相通,密不可分的。
当前严峻的抗疫难题,是国家大考亦是人民自考,考验国家的治理能力,也考验着每个人的人性品德。众志成城争跃进,万家移石断中流。感恩许许多多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用瘦弱的身躯支撑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国泰民安。生长于斯而感于斯,识人情事故而不世俗,情系小家,情系国家。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四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我有幸拜读了《党史》第二卷,再次走向中国共产党的过去,重温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颇深。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爆反,在混乱的年代为人民开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刘伯承等一批元帅运筹帷幄,在无数个不眠夜的灯下统领大军为百姓作战。工农红军从1928年起,不断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结合了不怕死不怕敌人的爱国战士,奋勇杀敌,不顾一切只为革命的胜利。
最难忘的是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横渡金沙;铁索桥再险,可以征服;饥寒交迫再苦,可以忍受。虽然牺牲了很多革命战士,可是我们最终以一支部队的名义克服天险,走完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路程上,只要回首长征就点燃了一种精神,照亮了一个民族。
我们的历史也有创伤,那惨烈的日军30万人南京大屠杀至今仍是我们心头无法抹去的阴影。1937年日本的侵略中国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惨无人道的行径毫无天理。可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反而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在全国范围内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这当中,虽然有优秀的爱国爱党人士牺牲,无辜的善良百姓受害,但是共产党也在艰苦的环境下,用实际行动,历经8年终于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回想共产党九十年来走过的历史,我感慨万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全中国并建立新中国,带给人民幸福的生活,一步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因此要倍加珍惜。
作为一名党员,一位资源保护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我认为只有干好工作,才能对得起革命烈士,才能对得起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提高政治觉悟,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其次,工作思路要从实际出发,必须十分清晰。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上级部门召开的工作调度会,把握好工作重点,分局要随着市局的指挥棒而动,国土所、科室要以分局的指挥棒为行动准则。哪些是重点工作,应该如何去抓,一项工作该如何开展,干到什么程度,都要理清头绪,把好脉络,分清工作轻重缓急。
第三,要严格组织纪律。要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的执行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的突出位置,把各项制度的落实作为机关管理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纪律、按程序办事,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第四,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把国土资源工作宣传出去,才能得到社会的公认,才能降低执法成本,并建立社会公信力。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有效地宣传国土资源工作,宣传本部门、本单位,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把宣传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学校、工矿和集市,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入脑入心,深入基层,扎根群众,进一步提升部门形象,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五,要树立五种意识。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大局意识,促进沟通协调;树立创新意识,开动脑筋,多闯多试,为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献计献策、尽心尽力;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重责任;树立服务意识,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土资源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国土资源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国土资源服务。
具体工作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力保障依法用地。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都需要用地。但发展不能盲目用地,更不能违法用地,必须在法律和规划的框架下运行。首先,要选准项目。项目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凡国家提倡鼓励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去发展;明文禁止的项目,坚决不能上;限制的项目,要视情慎上。
同时,要严格规划控制。要围绕规划上项目,所有新上项目必须符合规划要求,防止随意调整规划。确需调整规划的,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作为国土部门来说,要超前谋划,围绕政府开发目标和规划,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提前调查研究,制定项目用地计划,避免未批先占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
二是努力维护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首先,要严厉打击非法占地、非法出让、非法开采等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盯紧、盯死、盯住,切实保障合法人的权益。其次,要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重大信访案件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切实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强化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稳定的国土资源开发秩序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市区分局辖区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区执法工作任务艰巨。要继续实行矿业权招拍挂,全面推进资源整合。同时,严厉打击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良好秩序。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加强教育。通过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加强这方面的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在全局真正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科学发展。其次要完善制度。
加强对财务管理、车辆管理、政务公开、首问负责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等情况的监督,对制度中需要更新或细化的地方及时完善,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三要强化监督。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各科室(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严禁推诿扯皮,大家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对重要岗位及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第四,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觉做到廉洁自律。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动真格,敢抓敢管。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丧失原则,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五
印象之中,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还是第四次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悟。如果说之前几次读,只是纯粹出于记者工作的本能和探究中国发展变迁的兴趣使然的话,那么这一次细读,则已经建立在自己两次尝试社会学考博,对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因而此次阅读,才会对于费老的理论建构能力和“君子不器”的治学作风,有更为深刻的感受。
费老在后记中所说,如果把他的《江村经济》看作是社会学社区研究中典型的个案研究论著的话,那么这本《乡土中国》,则属于社区研究第二个层面的作品——比较研究。实际上,我对费老的这个界定是有疑问的,因为《乡土中国》一书篇幅虽小,但探讨的都是中西社会比较,或者说中国的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这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生态的比较这类相对宏大的内容,显然这本书,已经很难用社区研究的框框前去界定。如果套用现代社会学的分类话语的话,这本书更多可能应该属于发展社会学或者说比较社会学的范畴。从中西社会比较的内容来界定,则本书属于比较社会学;而从中国不同社会形态变迁的角度来看,本书则属于发展社会学。
实际上,用这类严格的学科分野话语来界定费老的这本书,如果在费老本人看来的话,多少显得有些迂腐和可笑。尽管在《江村经济》中,费老细致地展现了自己个案研究的能力、深度与广度,但对于他们那一代学人来说,融家国情怀于其中的宏大叙事冲动,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乡土中国》关注中西社会形态比较这么宏大主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与费老同时代的华人学者,黄仁宇提出了“中国大历史观”,吕思勉更是致力于中国通史的写作与研究。这些学者的家国宏大叙事冲动,跟身处一个动荡不堪的乱世,救亡与图强成为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命题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即便就拿《江村经济》这样的从小处切入的个案研究论著来说,费老其实也有着强烈的以此映证中国乡村整体发展状况与出路的潜在动机。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六
这是作品的整个讨论,前者为“书”的印象是,有很多故事,有情节。今天是这本书的纸张类型的第一次接触,在这个陌生的推理,实在太难看了。它的每一个字可以理解,因此,只有最冷静的思考在里面平静的时间阅读。我个人认为,对于这样一本书只读一次收获不够的,有重读的前几章,发现一个框架,还可以与作者的写作整本书的意图分析相结合,要表达的意思这句话的,因此,对于现在的小学,我也只能算做在书说话的一切。
佩服书中的说理,文字在乡下生活是否有作用研究本就已经很难论说,但作者可以通过将城里教授的孩子和乡下一个孩子形成对比分析清晰地让人理解:城里人只熟悉城里的事物,正像乡下人只熟悉乡间一样,乡下人会在城里的人因为一些无知受到人们嘲笑,城里人同样也会在乡下遇到很多不认识的事物,虽然没人嘲笑以及他们,但说彼此“愈”确实存在没有企业根据。城里孩子学习学得好成绩高,但捕蚱蜢不如乡下教育孩子,这都是一种平等的,文字在乡下不如在城里普及就像城里人不懂农家科技知识都是一样是很自然的。于是教师要想实现文字下乡,文字在乡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要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充分而有力。
无论是立足之本的讨论,或从实际出发,中国是一个“原生”的国家,一个憨厚,用黄土样的国家性质的成分。中国人自己有一种“土气”,平静,诚实,没有心计,中国人含蓄,他们所面临的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否定”,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当地社会,传承至今。
曾经的乡土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复存在,正逐渐向着“浮士德式发展”。在当今我们中国,许多企业新型教育思想进行冲击着就有的传统,这是一个乡土社会工作面临的机遇,保持就有的优良传统的同时通过吸收新的文化,加快产业转型,这是当务之急。
根据作者对礼治的定义,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礼治社会,和谐社会,一直被视为主流,德法协调。正是因为礼治思想的准则,法律才是现代社会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并没有道德观念那么流行。笔者认为人的统治有时可以达到法治的效果,这是人的统治具有悬念和惩罚的灵活功能。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七
《论中国(onchina)》英文版于出版,中文版10月出版。全书617页。作者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是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任美国国务卿。是美国乃至世界着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他以根据40多年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50多次对中国的访问,以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撰写了《论中国》。
总体上说,尽管在汉唐元明清都有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但总体上是局部的,有限的,还没有那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在经济上、文化上如此深度、广泛、全面地融入这个世界。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将来将达到第一位。中华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同时也要知道世界在如何看我们。但是,我们毕竟刚刚开始融入这个世界。《论中国》提供了国外政治家,特别是从美国政治家的角度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思维的认识,为我们认识自己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更有益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同时为我们在处理与各国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对在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的文化如何面对,那些保留发扬,那些扬弃引发深深思考。
基辛格博士首先从晚清时期的中国谈起。揭示了几千年长期中国农业社会相对稳定、富足的社会之后,在外部世界已经现代化、工业化、全球化的情况下,仍旧坚持保守封闭、愚昧无知、妄自尊大、封建专制的社会状况。他力图通过清朝到当今时代社会在政治、社会、文化的沿革来认识、了解、揭开中国的神秘面纱。作为一个外交家,他不是仅仅陈述了朝鲜战争、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而是通过中美关系这一主线,这一系列现象,着重分析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和外交习惯。
读了本书以后几点思考:一是中美关系核心不是意识形态问题,核心是国家战略利益。上世纪70年代,中国比今天在意识形态上更加极左。但是由于当年前苏联构成对中、美两国的威胁,促进了中美走到一起。而今天,中国深度改革开放,前苏联的威胁不复存在,所以中美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而出现了经济利益、战略空间的争夺,则形成了今天的对抗。而人权问题、价值观问题等仅仅是借口。
二是一个国家要令别国信服,要引领世界,不仅有硬实力,更要有软实力。硬实力也就是经济实力、军力等,也要有软实力,例如一个国家的正义、诚信、包容。
三是在历史性转变的形势下,中国文化中值得传承的是什么?应该是勤劳、善良、坚忍不拔、含蓄缜密。而在中国文化中的糟粕是什么?应该是官本位,封闭、保守、小农意识。
四是从中国清朝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转变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清朝的封闭、自大,而全然不顾外部世界的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大趋势。不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主动全球化、工业化、现代化,就会被用坚船利炮被动地撬开国门,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八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活了十八年,对中国还是比较了解的。当读了《论中国》之后,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中国,与我以往的认知大相径庭。
基辛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对于中国的了解和接触不必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少。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9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劳。多亏基辛格,让中美双方搭建了友谊交流之桥。
多亏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在十多年间,我对中国的认识都是通过生活得来,却并没有深入探究自己的祖国。曾经,我也好奇中国为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弄不清中国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知道中国终将向何方发展。但是,这些突发奇想只是奇想,我并没有更进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后潜藏着怎样的缘由。许多问题在历史课本上,在人们饭后闲谈中,在电视节目的讲授里略有解说,只是不够具体完备,且带有很多主观色彩。
基辛格的《论中国》则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站在一个更加客观和宏观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中国的历史和价值内核。
在史实方面,基辛格是很负责的,冷静客观陈述了中国的历史,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还包括鲜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历史真相。比如,看完这本书,我不再简单地把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两国关系复杂多变相生相杀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再比如,对于美国出兵朝鲜,我也不再天真认为那是所谓的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实质上就是二战后全球两大正营的较量和角逐。
《论中国》的重点,自然在一个“论”字。通过漫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基辛格深入浅出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了中国的社会模型,呈现给读者一个全面清晰的中国面貌。在整本书的论证中,最触动我的就是对于中国建国后六十年建设进程的解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无疑让人难以看清,基辛格透过独到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由浅及深探讨了中国的转型过程,客观评价了中国的建设和改革,论证了中国在今后的世界中将成为一支独立的强大的力量。
当然,基辛格是令人佩服的。能够以宽阔的视野和严谨的方法研读一个人类历史中最复杂独特的国家,并能用宽广的胸怀辩证看待中国的当前与未来,实在难能可贵。
感谢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读完整本书,对中国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虽然很多内容我都只能囫囵吞枣,但这番阅读确实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祖国。
读罢《论中国》,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怀和眼界。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九
读《中国震撼》有感近一段时间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每天忙于连队的工作,只得利用平日空闲时间每天翻上几页,最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份报纸看到过专家学者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文章,这本书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带着这个是问题我不由多看了几页,发现作者张维为作为走过100多个国家、专注研究现实政治的作者,对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深刻的理论总结,对中国道路的发展模式有着独特的见解,文字通俗易懂,叙述清晰,许多论断不乏精辟独到之处,我是边读过联想我身边的事实,联想最多的是身边现实物质生活进步发展,以及部队的这几年条件改善,让我倍感自豪,透过这本书让我理解了中国的发展来之不易,民族崛起的艰苦历程。
心。树立强大的信心是我们发展的思想基础,做为一名军人,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变化,特别是我们目前周边安全环境并不乐观,像台海问题、钩鱼岛争端、黄岩岛冲突等时刻提醒我们,军人的使命还很重,军人的责任重大。随着这些年祖国的发展,我们要对祖国充满信心,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去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我们平时看新闻读报对于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这些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比较关注敏感,就我们连队来讲很多战友平时比较喜欢谈论这些问题,对此,我通过看阅读这本书之后,我自己不但明白了这些矛盾产生的问题由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我的学习,可以给战士讲课时引用其中,做好官兵的思想引导工作,让官兵们明白这些现象在是发展中存在矛盾必然性,通过引用书中不同国家的对比分析,告诉官兵这既是发展中的矛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寻找心理的平衡。
“半杯水”,很多人只看到空的一半,而看不到满的那一半。殊不知,困难是要解决的,但需要一步步来。正是有了发展,才能有谈下一步问题解决的资本,殊不知,中国才发展多少年,美国和西方国家发展了多少年,中国发展这么快的速度完全证明了我们的发展模式是正确的,因此,读完这本书后我要告诉我身边的战友、朋友你们应该对我们国家要留有足够的信心。不肯定这一点,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过去承认中国落后是实事求是,今天承认中国的巨大进步也是实事求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做一些未雨绸缪的长线思考,我们需要新的大国意识,需要自己的话语权,需要更加理性从容的国民心态。中国崛起至今日,我们应该确立自己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文化自信。
法国学者高大伟2009年2月在《亚洲时报》曾发表一篇评论文章写到:“中国公民正在向世界公民转变。”当我看到这么一段时,我非常激动认为,中国军人也正在向世界军人转变,你看看中国派出的多国维和部队、世界反恐部队、中国走出国门参加的索马里护航海军等等事件,充分表现了我们军队一步步向向世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无不在展示出我们中国军人向世界的转变,体出我们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自信,也是我们中国军人的自豪。
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
线,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崛起已不可阻挡,中国发展的道路虽然还会有曲折坎坷、充满风险,但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利用好自身优势前景依然一片光明。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十
费正清道:“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这句话,就是对蒋廷黻先生所著的《中国近代史》的评价;蒋廷黻先生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堪称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步“皇皇巨著”,也许书中的内容并不如其他书一般详细,可以称为简明,但是其书中透出的观点却在今天看来都十分先进。
蒋廷黻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与外交家,1923年带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担任南开大学史学教授,与梁启超称为南开大学的史学奠基人;1935年受蒋介石赏识担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被誉为国民党“最知外交的”;1965年溘然长逝,享年70岁。
回到蒋廷黻这本“皇皇著作”,我们可以首先发觉本书围绕的中心是“近代化进步救国”,这也是他自身思想中心的映射;从书中,蒋廷黻先生虽为明说,但是字字句句中都透露出了“近代化”的必要性,而书中表达的“近代化”却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近代化,然而还有教育的近代化、治学手段与工具的近代化,从书中的历史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通过这样催化近代化历程,中国才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近代史》以中英订立“邦交”为开端,从鸦片战争到国家自我复兴的尝试;蒋廷黻对那个屈辱岁月的思考也同时带动起来史学家们对于中国前途与出路的集体思考,并且也影响了相当一代中国人对于“西方现代化”的思考与尝试;并且,书中蒋廷黻先生对于中国近代的人物的介绍与评价也同时刷新了我对他们的认识。
“天朝上国,无奇不有”
书中的开篇,蒋廷黻先生就讲述了关于中英两国订立“建交”的历史事件。从这些历史事件中,从英国皇室派马嘎尔尼勋爵率使团前往中国企图与中国建立国际关系,一直到最后英国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强制打开中国闭塞多年的大门;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受到明朝与前清的影响所根治在心的“天朝上国”的顽固思想导致了对自己的高估与对西方各国的蔑视,并且也同时限制了中国在近代开端的工业发展。
以书中1973年,英国皇室马嘎尔尼勋爵率使团前往中国希望订立邦交的事件为例。当马嘎尔尼勋爵带着贡礼见到在西方素有“模范的开明君主”乾隆皇帝并表明了自己到来的目的后,乾隆皇帝却因自己对于国家“天朝上国”的自大顽固,拒绝了英帝国送出的贡礼,并责令其出京回国。这就是中英建立外交关系的第一次失败。
从这次建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近代初期因闭关锁国而产生的对于自己的错误高估与对于西方各国的盲目蔑视最后导致了中国近代化历程遭到限制与搁置,最后才会有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大英帝国到列强瓜分。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间的这近二十年时间来,恰恰是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国家的国家生产力、工业实力受到其催化也慢慢发展了起来,最终导致了英国等国的经济指数的快速增长;这也激发了欧洲各国开拓国外市场的欲望,而版图巨大、历史悠久的古老中国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并没有吸取教训,而与大英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只是像蚊子叮一样使大清王朝无动于衷。中国的闭塞腐败面对英国的空前强盛,就像是待宰的羔羊般任人宰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欧洲其他国家也意识到了中国市场与其贸易潜力的巨大,从而都起了攻打中国的念头。
然而这一时期的大清王朝仍然深陷“上朝天国”的固执中无法自拔,没有意识到在中国之外的国家都陷入在工业革命进步的水深火热中。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史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源于我们古代清朝人的无知与腐朽,还有那深植于内心的“天朝上国”的顽固不化;我们对于外交的无知也相应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古代大清王朝的覆灭与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十一
人们常说“皮相好的人惊艳,骨相好的人耐看”,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读此书,让我感叹此书“皮相和骨相”都甚好,初读惊艳,再读仍是为之叹服。我“正正经经”地学习历史六年,虽对历史甚是喜爱,但也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对他“枯燥、乏味”的评价。尤其中国近代史,从初中开始反复学习,那些历史事件早就烂熟于心,应试教育下的强行记忆更添乏味。堆砌罗列的方式讲述历史的史书,会令人没有翻阅的欲望。先生此书,让我耳目一新,且受益良多,知晓了以往许多我所不知的历史,亦更新了我一些观念。曾为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沉醉,但该书加入了小说的手法,多了许多趣味幽默,却少了一丝历史的厚度沉稳。先生此书既比一般史书生动但仍是历史纪录的方式,中和二者,正当好。
一
读书不可不知作者。
蒋廷黻先生幼年入学,从小学习新学,少年时赴美留学,系统学习过西方近代科学文化。青年时赴法国进行战地服务,当时便体现出对国民的关心,组织类似茶馆的俱乐部,举办学习班,教授中国工人法文和中文,替他们写家信,寄钱回家。后回美国先后修习新闻、政治,后主攻历史。可见先生对政治是有专业知识的,这对其后来研究历史自当有大助益,毕竟“政史不分家”。获博士学位之后同年就回国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出任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长,并在北京大学兼课,主讲中国外交史及法国革命史,并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和研究,凡11年。蒋廷黻先生是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后弃学从政,欲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特定历史时期,蒋廷黻先生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台湾学者李敖由此评价说,蒋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清议’以外,是与小百姓同一呼吸”,“这种真正的民胞物与经世致用的精神,才是蒋廷黻的真精神,才是蒋廷黻要求于中国知识阶级的真精神”。我们已可从先生生平可以看出其是一个有真才实干、有科学知识、有深厚文化基础、有一副爱国心肠的人,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
二
借浅谈此书之特点论吾所知所感。
特点一,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并不仅仅只是讲述“近代之历史”,先生惯于联系久远的历史,也常常以后来的事实为据,使读者可以更加通透的理解历史。
如本书开篇就以往的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清人与英、美、法诸国相比,提出“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找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来阐述其所言“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
又如此《中国近代史》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的第一节“旧社会走循环套”讲太平天国起因,并不像通常那样讲“政府苛税”“天灾人祸”“民心不稳”“外敌入侵”,而是从中国惯有的历史走不出的“循环套”。中国历史惯常是“大乱之后有大治”,大治之后又走向衰败,衰败后大乱起,遂新朝建,大治起,历史又进入怪圈进行下一个循环。明末大乱,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乱之后的大治。“在大乱之后,大治之初,人口减少,有荒可垦,故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略为提高,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一天,而且新垦的地不是土质不好,就是水源不足,于是每人耕地的面积减少,生活程度降低。老百姓莫明其妙,只好烧香拜佛,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只好听天灾人祸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人民更不能生产,于是小乱变为大乱。”“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圈套,演来演去,就是圣贤也无法脱逃。”
如此讲解不仅让读者很好的把握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必然性,也一并解释了中国几千年的起义,单刀直入,一针见血!
又如第二章第四节“洪秀全失败”中讲发挥重要作用的曾国藩的湘军,蒋廷黻先生联系了几十年之后的北洋军阀。
先生先讲其组建的文化基础与现实条件。其一,湘军是民间的“团练”所组织起来的一支军队,这种武力保存了乡民的勇敢朴实,加之农民对“匪祸”有切身利益,军队便更加团结勇敢。其二,“曾国藩不但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为军队的精神基础,而且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他选的官佐几全是湖南人,而且大半是湘乡人。这些官佐都回本地去招兵,因此兵士都是同族或同里的人。这样他的部下的互助精神特别浓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才干,但这两点虽然是湘军之所以骁勇善战在清朝腐败的军队中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其弊端之起因。湘军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私有军队的起始,其流弊延续下去并对民国建立后的中国影响甚大。因为湘军的特殊组建方式,所以湘军“充满了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兵士都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对于国家的概念很是淡薄,遵从长官而不是国家。“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于此也可看出旧法子的毛病”。如先生所言,这自然不能归咎于湘军,这是中国几千年“熟人社会”“家族观念”“乡土情怀”所留下的,其在发挥精神纽带的有利作用的同时也阻碍着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而这种军队形式对中国最大的冲击莫过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的四分五裂,北洋军阀的士兵将领们并不知什么的国家天下,他们也不是中华民国的国有军队而是袁世凯的私军,都听从自己的直接领导者。所以在袁世凯去世之后,他手下的将领们便失去了领导者纷纷做了“小袁世凯”。先生此书的讲解解答了我对于“为何袁世凯死后便出现军阀混战”的疑惑。
中国在民国初建后正逢列强忙于备战无暇顾及中国,又加上国家新建,革命之威尚未散去,本应是一鼓作气奋起直追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袁世凯一死军阀混战把国家再次拖入混乱。容我们设想,这错过的十年光阴若用于建设国家上,后来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巨大悲痛耻辱是否可以避免呢?中华民族在近代一次又一次错过崛起发展的良机,今日想起,国人仍不免心痛。
特点二,人物、事件立体,“有血有肉”。
此书短小精悍,用六万字诉说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但较之历史教材,增添了许多细节,叙述与议论并重,人物更加突出,事件更加连贯与丰满立体,引人入胜。特别是人物的记叙与分析,使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更加立体真实,使读者更好的把握了这些人物的性格思想,也就进而更好理解他们的行为。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也就没有历史事件便不成历史。当我们理解了历史中的人物所作所为之后,也就理解了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始,理解历史中的大大小小事件也就是理解历史。读完此书,令我触动最大的人物是李鸿章。
李鸿章,晚清重臣。大多数没有去了解过的人,对他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或是“西太后的代言人”“晚清政府的走狗”“卖国贼”等,甚至于其曾外孙女张爱玲也常被提及她与李的这层关系。特别是上个世纪邓小平同志的一句“我们不是清政府,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更是将李鸿章推向了罪人的刑台。
但走进历史,李鸿章当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臣吗?
诚然,李鸿章大约算不上功臣,一来洋务失败,北洋覆灭,甲午战败,二来大多丧权辱国条约都签自他手下,算是卖国的代理人。于历史进程而言,李鸿章的确没有什么功劳,即使是图强的洋务运动也因为让晚晴苟延残喘了几年而贴上了耽误的标签,至于当时或许万般权宜后签订的条约,放在历史里,后人却未去细细体会当年的为难,只看条约给国家带来的伤害。
但我从这本书中看见了他的另一面,一个有才干,有远见,在种种艰难中苦求国家富强的臣子。
李鸿章曾对恭亲王上书说,中国到了十九世纪唯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然后能生存,还看出日本的快速发展,从明治维新种看出日本的威胁,并认定改革必须先培养人才,呼吁改革科举制度,让新学子学习科学文化。在1864年李鸿章就已经看出了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意义,并且深感中国所受到的威胁,大声疾呼要当时的人猛醒与努力。像蒋廷黻先生所言,“这一点尤足以表现李鸿章的伟大。”
在洋务运动上,李鸿章无疑是有功的,既然我们承认了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所发挥的重大影响与积极作用,那便不能够以洋务失败否认其贡献。况且洋务失败更多的是历史社会原因,洋务派的努力是不能否认的。
至于北洋覆灭,甲午战败,其自然是要负责任的。《辛丑条约》的签订丧权辱国,却也不是其一人之过。邓小平说“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但李鸿章能称得上是清朝的领导人吗?中国人一向惯于给人物定性,将人物脸谱化,用事件定功过,只看结果。又或者,一过毁前功,李鸿章一生,且不恰当地说,算是“前功尽弃”吧。
历史纷纷扰扰,武则天尚留无字碑,后人难以复制历史,对古人的评说也就始终隔了岁月的隔阂,终究是难以完完全全定下结论。
“好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写得好的史书更是如此。“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总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明鉴。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十二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梁启超先生在__多年前就向中国青年一代发出如此期盼,__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青年更应大声回答: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少年唯有更强。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这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党的__大提出,20__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我们青年一代,到20__年风华正茂,到2035年正值壮年,到本世纪中叶仍年富力强,将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同生共长、命脉相连。当代青年生逢强国时代,肩负强国使命,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传承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奋勇投身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奋力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自己手中变成现实。这是当代青年千载难逢的历史荣光,更是咱们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能够生生不息得以传承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一代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历朝历代基本都推崇儒家思想,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因此文人士大夫们常以“为天地立民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到了近代,中国处于水生火热之中,那个时代的青年便抛开世俗礼教的束缚,敢为人先,救中国与水生火热。粗略看来,但凡在历史上能称得上是英雄豪杰的才俊们,都是少年而立壮志,并且为了理想坚守了一生奋斗了一生。“身不满七尺,而雄心万丈”的李白年少便有了大济苍生的壮志,仗剑出蜀为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穷尽一生;印象中的那位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也曾展现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政治眼界,《画鹰》中写下的”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又展现了他强悍的男儿胸怀;翻开近代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周恩来总理12岁立下的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历史后来也证明他做到了。那一代人的胸怀是多么的令人佩服。总的来说,无论是李白杜甫还是周总理,他们身上都有着一股劲,一股为远大理想不辞劳疾病的劲。回到青年本身,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更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身处如今这个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勇于砥砺奋斗于我们青年一代的重要性。
在刚刚过去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我们青年一代提出了六点要求,这六点要求的精神内核于当代青年自身发展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事实上,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回信中,“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他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寄语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才寄予的殷切期望,也是习近平青年成才观的重要内核。“六点要求”同样体现了习近平青年成才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核心要义,揭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成才的规律:坚定理想信念,并怀揣激情,不怕苦、不怕难的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奋进。如此即可。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当代青年生逢强国时代,咱们应怀抱正确理想信念,肩负起强国使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荣光!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十三
在那艰难的战争年代,我们渴望站起来,于是我们就搞革命,最终站起来了;在那和平的年代,我们渴望富起来,于是我们就改革开放,真正富起来了!我们中华民族似乎从来不惧怕任何天灾人祸,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有韧劲去解决一切问题!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愈发展愈不自信,我们似乎比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还没自信,我们的自信心哪去了呢?我记得之前看过张维为教授的一个演讲视频,最后一句话就是:中国人,你要自信!简短的七个字,道出来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弊端所在——自我认同感低。换句话说就是:盲目追随西方模式,认为中国模式必将走向西方模式!我看《中国震撼》这本书,就是为了驳回这句话,就是为了树立起作为中国人应有的自信,这本书似乎给了我很好的解释,给了我立起自信心的理论源泉!
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的一句话。普通人说这句话我们也许不会相信,但这是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坚信不疑!因为这是他站在160多年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的角度上说的!这是他以唯物史观统观全国发展模式提出来的!这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话我信,张维为教授说的话我也信!因为他做过伟人邓小平的翻译,走访过100多个国家,他所见到的,他所涉猎的,都比我们开阔的多,也更有说服力,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的迅速崛起的原因让我对祖国的发展大势以及曾经对此的疑问有了全新的认知与释然。《中国震撼》这本书从8个角度向我们证明了中国----这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力量与震撼,也向我们提供了自信的源泉!这8个角度分别是:不再误读自己、中国的1+1大于2、一个“文明型国家”得崛起、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印度、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东欧、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东亚。
读《中国震撼》,要了解一个新的名词---文明型国家。我们一直以来,都说我们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但我们对文明的实质内容却不是十分清楚,而这本书开篇就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文明国家,并且给它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文明型国家。张维为用“四超”“四特”来概括: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这“四超四特”就足以让我们自信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这种文明型国家不需要别人认可也可以独立存在与发展,它的政治和经济模式在很多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过去不一样,将来也与众不同,今后也还是自成体系的。就像《孙子兵法》不需要克劳塞维茨来认可,就像孔子不需要柏拉图来认可......而更可能发生的倒是前者逐步影响后者的问题:《孙子兵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西方军事思想的发展,孔夫子和柏拉图都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作者用这么一大段话,向我们说明的是,我们与众不同不是卑微,更多的时候会是优越!
下面是我读完书感触最多的几个部分:
1、经济发展。
如果以gdp来衡量的话,我们已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来算的话,2015年我们已经超过了美国!我们中国人习惯以静制动,以退为进,我们习惯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使我们不会因为乐观的评价而得意忘形,但我们也不能老在那谦虚推让,适时地向国人展现我们的实力,是很有助于树立起国人自信的!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一连串的数字,足以体现中国崛起震撼人心的力量!
2、良政vs劣政。
在张维为教授的《中国震撼》这本书中,出现最多的还有良政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良好的政治治理。我们要反腐,于是有了全国纪律检查委员会,我们要深化改革,于是有了2015年出台405个改革方案,2016年出台419个改革方案,我们要脱贫,于是有了精准扶贫的政策......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当今中国一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推进改革!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从现在这个国际背景下看,我们中国这种治理模式足以压倒性走在世界前列!
3、实质民主vs形式民主。
西方一直吐槽的就是我们中国的选举制度,他们一直认为中国没有民主,只有西方才会存在民主,但我们似乎可以反问,为什么民主的西方选出来了小布什,选出来特朗普?真正的民主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历届领导人,哪个没有管过上亿人口?!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国家领导人上台前,都治理过相当于几个欧洲国家人口规模的地区,这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张维为教授总结出这样一个论点:西方仅仅是选举,而我们中国是选拔,这一点是比美国优越的!这就是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的区别!
前篇我主要写了《中国震撼》给我带来的自信源泉,当然这种自信是理性的,不卑不亢,换句话说:这种中国自信是与中国谦逊兼容的。下面我就要简短的说一下:中国震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
在我的理解中,震撼,就是做出能够产生社会轰动效应的事情!但我绝不这样定义中国震撼!因为中国震撼显然已经高出这一层面。比如说中国震撼是一种不可阻挡但又不用阻挡的震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震撼带来的益处是社会共享的,是世界共享的,也就是说这种震撼背后深刻融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充满和平。这种震撼不仅是因为其爆发的强大动力,还有其背后展现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这种震撼没有恐惧,更多的是感动与赞赏!(也许只有那些背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家才会担忧吧!)为什么说他比普通的震撼要更深层次呢?其实一比较就知道了,自从特朗普上台,各种退群,各种贸易战,各种秀肌肉,各种任性,给国际环境带来多大的动荡,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震撼,我们不妨叫他为“美国震撼”!所有人都会明白,历史也会证明,这是哪一种震撼,相信更多的国家会选择中国震撼吧!(当然,这里更偏重于国家治理层面,美国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震撼依旧有很多我们中国可以借鉴的)。
这种震撼是国际各个层面的震撼,是一呼百应的!我们中国政府做事,绝不是做秀,我们一切的行为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民谋幸福,广一点,为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记得习总书记说过,我们不仅要中国人过得好,世界各国人民都要过得好,这也充分反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正是基于这种政治初心,所以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期望的,并且是哪个国家越不发达,越认可的中国震撼。
所以综上所述,我这样定义中国震撼:是一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于世界和平的,伴随中国和平崛起的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震撼!这种震撼往往会带来一系列带有中国标签的特殊名词轰动世界!
显然,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为全球治理提供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信心!向世界证明中国雄狮正在苏醒!我相信,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治国理念,依靠着文明型国家的自信,加之我们每个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的中国一定会不断地给世界带来新的更大的震撼!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十四
《中国震撼》是由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张维为所著,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普通的崛起,而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大国的崛起——能够汲取其他文明的精华,但同时没有失去自我特点。
这本书全面深刻的概括了“中国模式”,其中张维为先生归纳的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可以说是对近些年来渐渐盛行的“中国模式”的最佳概括。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具有高度文化底蕴的优秀书籍,更是一本拓宽我们视野的百科全书。
本书刚开始就通过介绍西方国家近些年来的看衰中国来反衬初中国模式的优越性,但同时作者也提出当前我国仍有很多问题,我们不能错误的看待这些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后曾提出“中国梦”的伟大宏图,在我看来中国梦不是一代两代人励精图治就可以实现。而是在一个优秀的发展模式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去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在本书的开头,我们通过一位美国记者的视角,清晰的看见了“中国梦”在渐渐实现——“我很不愿意对我女儿说,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对未来的憧憬,即是梦,而毫无疑问“中国模式”正是实现这个梦,让人看到未来的必要途径。
这个崛起不同寻常——。
这点毫无疑问。遍观世界各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没有哪个大国是像中国这样和平崛起,没有采取任何武力手段。在大航海时代,西方国家人民所掘出的第一桶金,往往都蘸着殖民地人民的鲜血,而改革开放到现在,可以说我们国家的第一桶是国人的辛劳所获得的的。
不仅如此,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14亿人口大国的崛起。我们发展中的问题,西方国家也曾遇到过,社会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这些西方国家也曾经历过这些问题。而作为志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人口大国,这些问题无疑更复杂,但我们仍然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成功及其模式的意义非同寻常。中国人靠着自己的智慧、苦干乃至牺牲,闯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了这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也就可以从容的面对各种困难。
关于gdp——。
坦白来说,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也错误的认为,中国的gdp总值高平均值低,谈不上富裕,但作者用一个个例子告诉了我正确答案。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是2万美元,但那里的城市连简单的自来水都不曾享受过,原因很简单,那里的gdp主要由石油开发堆积而成,而所创造的财富掌握在了少数人手里。因此,我国虽然人均gdp并不算高,但确实是享受到了发展所带来的福利。我们的发展也有当初的加工厂式发展,慢慢进不到如今的科技带动发展,不得不说,这种改变是一种量和质的飞跃。
言论自由——。
民主建设——。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发展进步需要的便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每一位领导人都反复提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领导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而若想进一步的持续发展,增加民主权力无疑是必要的,中国是14亿人口大国,民主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不能靠简单的换血来实现民主建设,要靠的是渐渐将民主权力给予人民,实现国家发展。
国外——。
评论一个国家不应该,仅仅只看内部发展,更应横向与其他国家作对比。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同样发展这么多年,为何仍然有很多贫困人口?对此张维为教授总结为“散、软、短、泛、粹”五字原因。40年前我们即将进入改革开放时,东欧发生了“东欧剧变”,而时至今日,东欧国家仍然困难重重,可以看出中国模式的巨大优越性。
张xx教授曾经当过邓小平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因此所具备的的眼光也让人称道。这本书中,他首先提到中国的巨大建设成就,然后再举出当前的社会问题,目的很简单,告诉国人必须有信心,一种“文明型”发展国家成员的信心,确实如此,我们曾站在世界巅峰,如今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无所畏惧。
陈x教授曾说,《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西方教育的强烈的思想震撼。对于我这本书也给了我巨大震撼。100年前,西方国家的酒店门口会写“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100年后的现在,他们在店内专门安排人员为中国游客解答。
如今中国已然崛起,会继续创造震撼,终有一天,会让世界西服口服。
中国触动读书报告篇十五
第一次见到《中国震撼》这本书是在大学本科一年级的时候,当时我还是一名新生,是因为参加迎新活动游戏环节得到的奖励,第一印象就是“红”,中国红,当天晚上就开始读这本书,一个星期后,军训结束了,书也读完了,当时只是感觉书中充满正能量。现在四年过去了,我是一名研究生,老师推荐读一本书,所以我又重温了一遍,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读书体验,写此读书笔记。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本2011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张维为。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张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复旦大学兼任教授、清华大学特邀研究员。著有《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英文)、《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英文)、《重塑两岸关系的思考》等学术专著。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模式、比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两岸关系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张维为亲历百国现实,从全球视野中比较“中国经验”,对“中国模式”做出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中国震撼》是“中国模式”论的最坚实有力的理论著作,其归纳的“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是“中国模式”论精辟的理论总结,它将丰富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让国人以及世人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部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中国问题‛。比如,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他讲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情况后,又以亲身的经历写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从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的国际组织‘透明国际’的历年报告来看,还是从我自己的实地观察来看,与中国可比较的(如人口在5000万以上)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腐败程度都高于中国,又比如,有人说,中国的房价那么贵,大学毕业生根本买不起房子,甚至连婚房都没有,这能算国家崛起吗?他写道‚坦率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达到这种水平。电视连续剧《蜗居》引来无数国人对房价高涨的感叹,其中女主人公有句台词:‘咱俩加在一起,都快70岁了,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这种话在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没人敢说。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岁前就拥有自己的房子对绝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都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的。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恰恰这个“和”是很多中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就拿我自己说说吧,作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不长的人生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变化的巨大。而这一切却又这样平和自然。我们的发展正是“和”的发展的体现,没有如西方崛起的战争和掠夺,没有对异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生活在国内的人,无论自己是否承认,眼界的狭隘是无可避免的事实,我们毕竟没有设身处地的生活在西方国家之中,我们只是看惯了西方最美好的东西,而忽略了西方最差的黑暗,也难怪,我们更习惯享受好的东西,即使有讨论西方赤贫阶级的问题,他人之事,自己又何必自寻烦恼,还是看看好莱坞大片里帅哥美女更加养眼罢了。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接触的西方,确实没有太多描写赤贫题材,穷人阶级的内容。从电影里找,唯一能晃过我大脑的就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哦,还是描写印度的。我曾经看过一品文章,是一名美国的留学生写的,残酷的事实就是,在中国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在公司底层拼搏的白领蓝领,在中产阶级中对上流社会贵人集团望眼欲穿又无缘踏入的愤青们,及时到了美国,到了欧洲,依然是民工,是白领,人收到现实的压迫,自然会将希望寄托在他物上,而中国和西方巨大的政治体质差异,恰恰为幻想提供了温床。更可怕的是,西方国家的隐形阶级更加等级森然,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黑人和白人从来是玩不到一起的,一个黑人在白人中的扎眼程度,堪比一群中国人中的日本人。而大量的美国中低产阶级,除了一日三餐有保障,其他的也不过尔尔,美国食品安全,但是翻来覆去都是汉堡,三明治,匹萨,句号。与其说中国人的地沟油盒饭,吃上去貌似都没有那么不健康。都说中国人生存环境恶劣,但是中国人平均寿命并不低。当然中国不及美国的地方也非常多,只是我想说,如果你在中国没有过上幸福生活,是因为你不努力,而你即便来到美国,来到欧洲,你的生活依旧不会幸福,放眼望去,中国的富豪都在移民,确实,美国作为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可以开飞机,当总统无所不能,但是你既然不是富豪,即便来了梦寐以求的美国,依旧那个平凡的你。骂中国,骂共产党,是因为你看到了黑暗,你接触到了黑暗,与其接触到西方国家一样残酷的黑暗面,还是在心中留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吧。
中国正在以一个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建设祖国的任务。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犹存,信心与勇气同在,只要我们继续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为中国发展迈向新高度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