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文化论文(专业17篇)
总结是一种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的方式,可以提升我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总结时如何平衡客观陈述和主观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一
中国的茶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一直到现在,喝茶还是中国人的习惯。唐代是茶叶生产和贸易兴盛的开端。茶叶从唐代中期开始便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们喜欢,并从南方传到中原,再传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唐代都这么有名,那么其他朝代的茶就更加有名了!
在宋朝饮茶之风日益兴盛,宋代茶文化在唐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随着唐宋朝代的更迭,茶文化随着茶叶发展开始由兴到盛。
历史中元朝是一个平淡的朝代。但这个朝代对普洱茶很有研究。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由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二
中国素有“酒的故乡”之称。
据考证《吕氏春秋》和《世本》等较早的文献都认为酒为仪狄所造。
《战国策・魏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指出了仪狄造酒的时代;《世本》认为这是造酒之始“,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
但在同一本《世本》里又有杜康造酒之说,《事物纪原》也说“少康作秫酒”。
张华《博物志》也有“杜康作酒”,陶潜《述酒诗》序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仪狄,相传为夏禹时人;杜康,也叫少康,殷商时人。
后来,仪狄造酒之说渐隐,杜康造酒之说益显,遂使杜康成为酒的代称。
关于“酒文化”,萧家成撰文提出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
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
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
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联系。
同时,中国酒文化也是一种地道的社会文化,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
“酒食所以合欢也”、“饮食男女”等等,其中“饮”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国,“饮”与“食”同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把这一亲和力用之于人际交往,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
酒作为中国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与政治军事、皇权社稷、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性情风度等有着密切联系。
三、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渗透。
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
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
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
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
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
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
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
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
1、婚俗中约定盟誓功能。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有酒的参与。
酒固然有喜庆的含义,但同时酒还有约定盟誓的功能。
结婚的序幕是“订婚”,许多民族订婚的俗仪,都是酒字当头,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来拉开的了。
例如在东北,男女双方经媒人的中介议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亲酒”。
相亲酒宴上,被相的男女要出场敬酒。
双方无异议时,席面上由双方的主婚人交换酒杯一饮而尽,或由媒人举杯饮尽,谓之“端盅”,以示婚约已成。
而在陕西安康一带,新娘被送至男方家时,一进门,便有两个妇女向之递酒,名曰“喝迎门酒”。
随后拜完天地,进入洞房,新婚夫妇双方还要共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由“合卺酒”发展来的,“卺”是葫芦,一分为二成为两瓢,夫妻双方各执一瓢盛酒同饮。
酒在此便是约定盟誓作用,表达了夫妻双方合二而一、不分彼此、祸福同享的决心。
2、酒的交际礼俗功能。
在现代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喝酒应酬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时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以“酒”示仪的传统礼俗更是比比皆是,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真挚热忱的情感。
如广西瑶族的喝“三关酒”的礼俗,当有贺客来临之时,主人就在屋外组成三关,每一关都敬客人两杯酒,以示款待之诚。
瑶族有喝“笑酒”的习俗,当亲朋聚饮之时,或提出笑话佐酒,或边喝边唱“笑酒歌”或者吟“笑酒词”。
还有广西壮族喝“交臂酒”的礼俗,主人和客人喝酒时,要主客交臂,各饮自己所执的杯中之酒,以示情谊之深。
人们推杯换盏的举动,就是互敬互让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传统的汉族祭祀活动大都有三祭:春节祭、荐新祭(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清明祭,这些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酒的存在。
以春节祭祖的习俗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孙对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终追远”的悼念。
除夕前一日,家人都把“宗谱”悬挂在堂屋的北墙上,下设供桌,摆上供器、供品。
贴上对联吊钱等物,作为祭祖的神坛。
除夕的上午,家中老少要带着烧纸和白酒去先人的坟头烧纸奠酒,意为给逝者带去钱财、酒肉。
烧完纸,奠完酒,要点上一饼爆竹,意为请先人在此“喝酒拿钱”。
同时。
除夕十二点除焚高香、烧大纸、供酒、奠酒的祭仪外,还要添加供饭、子孙们磕头礼拜的祭仪,酒在这里又一次充当了主祭品的角色。
除祭祖的活动外,一些少数民族还有祭天地、川泽、山林、社稷、芒神、蚕神、财神、龙王爷、药王爷、牛王爷、马王爷等祭祀活动,寄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平安的愿望。
五、小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从不单纯的作为一种饮食,而是作为一种传达寄托情感的媒介,一种交际往来的手段和符合。
中国传统酒文化有着浓郁的精神文化特点,它被寄寓了丰富的个人希望和社会期待。
同时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酒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和价值都已经远远超出了酒自身所具备的内涵。
所以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把广阔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实际社会功能相统一的文化功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少华.中国酒文化研究50年.酿酒科技,,(6):15~18.
[2]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吴小如.诗词札丛[m].北京出版社,1988.
[5]韩伟.汉字所蕴涵的酒文化信息.河南大学学报.第44卷第五期.9月。
[6]杨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探微.邵阳学院学报.第4卷第2期.4月。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三
摘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文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探讨茶树起源、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茶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茶;茶文化;起源;内涵;研究。
我们祖先对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起源及原产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始于唐朝,兴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茶文化历史渊远流长,若依文献记载来看,可上溯至公元前2337年中古时代的神农氏。“传说始于皇帝时代《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唐代之前还无“茶”字,我国古代早期文献《尔雅》中,将茶称为“荼”。茶最早是被作为治疗的药物,《神农食经》中记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唐代陆羽《茶经》中有云:“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2]《尔雅》成书于汉代,因此,许多学者据此论证周代就已形成饮茶的风尚。《茶经》中的“苦菜”、苦茶、“茗菜”、“苔菜”皆指为茶。西晋时傅咸所著《司隶教》中曾提及蜀驱在南方小镇“做茶粥”卖的事例。现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以茶入味的习俗,无疑是古代食茶的遗风。竹筒茶加油盐食用,大蒜加茶炒菜,腌制茶可拌可炒,亦可佐饭食用。湖南洞庭湖姜盐茶,芝麻豆子茶很有名气。我国食谱中:茶汁虾仁、碧螺虾仁、龙井虾仁、碧螺鱼片、碧螺炒蛋、龙井鸡丝、龙井鲍鱼、樟茶鸭子、云雾石鸡、五香茶叶蛋等。
继《茶经》之后,古代茶书有蔡襄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多种。将茶叶专用于饮料,大约形成在西汉时期,西汉辞赋作家王褒所著《僮约》中记述去集市买茶,煮茶和洗涤茶具的细节。
中国茶饮文化的首倡者为唐代陆羽。由于唐代饮酒风日盛,因而以茶为主的茶宴、茶会亦与日俱增,兴盛一时。这种以茶代酒的茶宴不仅文雅,还可以“不令人醉,微觉清思”。陆羽的好友诗僧皎然写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愁看毕卓甕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至宋代,中国茶道、茶艺愈加充实完善起来。宋代茶学著作比唐代更多,内容更丰富。《茶录》子安《拭茶录》,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无名氏《北苑别录》等。宋徽宗赵佶也撰写了一部茶学著作《大观茶论》,此书虽不一定为皇上御笔,但也记录了一些不少的精微体验心得,从中可知宋徽宗是一个嗜茶、爱茶的帝王。《大观茶论》一书,对采茶工艺有许多精细入微的描述,宋代采茶要求“断芽心必以甲不以指,从甲则速断不柔,从指则多温易损。”制茶工艺要求“洗涤芽惟洁、洗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如菜茶制作过时,不合时宜,蒸压不当,焙之太过,是制作不出上等好茶的。
一代词圣苏东坡,把佳茗比作佳人,也有脍炙人口的咏茶佳作。他的《汲江煎茶歌》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明清时代,茶道、茶艺又增添了新工艺、新内容。明代钱椿年于嘉靖九年(1530)作《茶谱》一书,分茶略、茶品、茶艺等九部分,其中“煎茶四要”、“点茶三要”写得简洁实用。“煎茶四要”指:选择好水、洗茶、候汤、择品。煎茶的'水如果不甘美,会严重损害茶的香味;烹茶之前,先用热水冲洗茶叶,除去茶的尘垢和冷气,这样,烹出的茶水味道甘美;煎汤须小火烘、活火煮,活火指有焰的木炭火,煎汤时不要将水烧得过沸,才能保存茶的精华;茶瓶宜选小点的,容易控制水沸的程度,在点茶注水时也好掌握分寸,茶盏宜用建安的兔毫盏。“点茶三要”指:涤器、茶盏、择品。点前先将茶器洗净;茶盏是茶面聚乳的关键;烹点之际,不宜以能夺香、夺色的珍果香草杂之,……如此才能真正品味茶的清纯甘美[3]。
清代的茶艺、茶道还流行在茶中加入香花佳果,以提高茶饮中其香美味。无名氏的《调鼎集》卷八列举当时名茶外又叙述几种花茶,果茶的制作工艺。《清茶》一条下有:茶叶,石榴米四粒,松仁四粒,或加花生仁,青豆泡茶。《泡茶》一条下是:茶叶内加晒干玫瑰花、梅花三瓣同泡,颇香。《橄榄茶》一条是:橄榄数枚,木锤敲碎(铁敲有黑锈并刀腥),同茶入小砂壶,注滚水盖好,少停可饮。花红同。《暗香茶》一条是:腊月早梅,清晨用箸摘下半开花朵,连蒂入磁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经手。厚纸密封,入夏取用。先置蜜少许于杯,加花三四朵,滚水注,花开如生。
饮食是食品和饮品的合称。而饮茶较之食品,具有更加独特的社会功能。如饮茶作用于人生理和心理的微妙作用,尤其茶道、茶艺、茶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更为广泛、深刻。
文化思想深层次的内部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1]。茶文化的物态文化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1]”既包括茶树栽培、茶叶采集、加工、保存及茶叶中的化学成份和茶叶入药的疗效等,也包括茶道、茶艺、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茶花、工艺品以及桌、椅、茶室等物品和建筑物等。
茶文化的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1]”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
茶文化的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1]”通常是以茶礼、储茶、品茶、斗茶、点茶、茶点心、茶食、茶花、贡茶、书院茶、草庵茶等茶俗以及茶艺形式表现出来。
茶文化的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品茗饮茶过程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文人宴会上以茶代酒,标志着生活习俗的大改变。可以说,茶宴是中国文人的创造。
举行茶艺表演,开办茶艺知识讲座和培训,积极参与茶文化活动,显示出自觉的文化积极性,这是其他餐饮业所不能比拟的。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功能,也就是茶文化对社会文化教育功能独特的贡献。
[1]陈武英.唐宋茶道初探[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1).
[2]徐赛碌,肖雪珍.浅谈世界茶叶产销状况与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j].福建林业科技,2002,(增刊).
[3]詹梓金.福建茶文化纵撗谈[j].福建茶叶,2000,(增刊).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四
摘要:中国关于酒的起源历史悠久。
酒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酒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文化,更是一种社会文化。
本文试图从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的渗透,探讨中华民族中酒的文化功能。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五
:西餐是对欧美等西方国家菜点的统称。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西餐也以它独特的风味,美观新颖的外形,丰富合理的营养,在世界范围内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我国大陆,西餐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渗透与发展,已经逐渐地构成了足以冲击中国餐饮市场的饮食潮流。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多元的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西餐在中国的环境中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促使餐食,菜品的营养更加合理科学;在进餐环境方面,西餐更加注重适合中国文化的环境改造;在饮食模式上,经过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的西餐不仅涵盖了中餐的餐饮文化特点,而且将这种特点经过凝练,形成了西餐自身的创新特点。
西餐进入中国后,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其间,西餐在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地互生成一些不可剥离的共性:首先,两种饮食都是以补充人体膳食,改善人们营养结构为主要的目的,两种餐食都是采用蔬菜、肉食以及过制品来进行加工的;其次,中国饮食与西餐不仅是改善人体机能的填充物,而且在饮食文化上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它们分别承载了种族文化与国家文化的精髓,对于推进中西方文化建设与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再有就是中国饮食与西餐的用餐工具,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只是在用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在餐具的使用总量上,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同点;最后是中国饮食与西餐在追求营养价值,制作工艺精美以及改进和创新的方式上也有着极高的共同点。
1.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文化注重营养的搭配与手工艺的精湛,在制作中采用了煎炸烹炒的方法,尽可能的做到了色香味俱全,中国饮食文化在这方面体现出了提高营养,全面搭配的饮食观念;而西餐注重热量的汲取,在制作方面比较简单,色泽、工艺相较而言没有中国的那样考究,西餐在注重简约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与互补。
西餐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肉食为主,而食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成分的食物偏少,而我国则主要从谷物中摄取热量。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大多易患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而中国人不少营养缺乏、体质偏弱的原因。在烹调方式上,西方采用机器操作进行大规模化生产,要求营养、方便、快捷,中国饮食则注重细火慢温,把菜肴做得精细,以香诱食欲为特征,以调和五味为根本,以色彩艺术为精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求色香味形俱佳。
3.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表现着民族生活习惯,构成饮食结构的是民族习惯、地理气候、地区物产及烹调方法。西餐以肉类食品为主,蔬菜和米面通常用以佐餐,且菜肴多以大块和较整体出现,于是进餐工具为刀叉,同时促成了分餐的良好的进餐方式。从初级原始的切割食用演变成的分餐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十分科学的,它既有利于各人口味的选择,增加进餐的自由度,又可避免无谓的浪费,也避免了病菌交叉感染的机会。相对而言,中国饮食是以谷类纤维为主的膳食结构,大多菜肴工序长,制作手法深奥,进餐主要用筷子和勺子,也是比较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
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中西方迥异的饮食文化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中国饮食与西餐无论是个性变化多么丰富,总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共性。就当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西方都在扬长避短,逐步走上互补的道路。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国饮食文化与西餐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随着更多的交融合作,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西餐的经营,制作无论是膳食结构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已经融合了中国饮食文化,特别在中国大陆,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对西餐饮食观念的改善,更是对西餐文化的一次洗牌;其次,中国饮食文化在吃的过程中追求的气场,热闹,现在在更多的西餐厅也随处可见,人们往往把聚餐的地点选择在了肯德基、必胜客等这些西餐经营场所;再有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色香味俱全也在西餐中逐渐地得到了体现,西餐经营者在逐渐适应中国人的口味后,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应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膳食结构,比如最近在各地电视台中常出现的一句广告语“到肯德基吃饭。”这一理念的转变就恰恰迎合了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影响的基调。
随着西餐在我国发展趋势日益看好的局面形成,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研究者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在交流融合上创新,使之互补性更强,膳食的营养更加科学,从而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长远发展。
[1]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xx(05).[1]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xx(05).
[2]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01).[2]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01).
[3]万建中。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1995(03)等。[3]万建中。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1995(03)等。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六
摘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文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探讨茶树起源、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茶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茶;茶文化;起源;内涵;研究。
1茶树起源。
我们祖先对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起源及原产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始于唐朝,兴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茶文化历史渊远流长,若依文献记载来看,可上溯至公元前2337年中古时代的神农氏。“传说始于皇帝时代《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唐代之前还无“茶”字,我国古代早期文献《尔雅》中,将茶称为“荼”。茶最早是被作为治疗的药物,《神农食经》中记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唐代陆羽《茶经》中有云:“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2]《尔雅》成书于汉代,因此,许多学者据此论证周代就已形成饮茶的风尚。《茶经》中的“苦菜”、苦茶、“茗菜”、“苔菜”皆指为茶。西晋时傅咸所著《司隶教》中曾提及蜀驱在南方小镇“做茶粥”卖的事例。现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以茶入味的习俗,无疑是古代食茶的遗风。竹筒茶加油盐食用,大蒜加茶炒菜,腌制茶可拌可炒,亦可佐饭食用。湖南洞庭湖姜盐茶,芝麻豆子茶很有名气。我国食谱中:茶汁虾仁、碧螺虾仁、龙井虾仁、碧螺鱼片、碧螺炒蛋、龙井鸡丝、龙井鲍鱼、樟茶鸭子、云雾石鸡、五香茶叶蛋等。
继《茶经》之后,古代茶书有蔡襄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多种。将茶叶专用于饮料,大约形成在西汉时期,西汉辞赋作家王褒所著《僮约》中记述去集市买茶,煮茶和洗涤茶具的细节。
中国茶饮文化的首倡者为唐代陆羽。由于唐代饮酒风日盛,因而以茶为主的茶宴、茶会亦与日俱增,兴盛一时。这种以茶代酒的茶宴不仅文雅,还可以“不令人醉,微觉清思”。陆羽的好友诗僧皎然写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愁看毕卓甕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至宋代,中国茶道、茶艺愈加充实完善起来。宋代茶学著作比唐代更多,内容更丰富。《茶录》子安《拭茶录》,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无名氏《北苑别录》等。宋徽宗赵佶也撰写了一部茶学著作《大观茶论》,此书虽不一定为皇上御笔,但也记录了一些不少的精微体验心得,从中可知宋徽宗是一个嗜茶、爱茶的帝王。《大观茶论》一书,对采茶工艺有许多精细入微的描述,宋代采茶要求“断芽心必以甲不以指,从甲则速断不柔,从指则多温易损。”制茶工艺要求“洗涤芽惟洁、洗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如菜茶制作过时,不合时宜,蒸压不当,焙之太过,是制作不出上等好茶的。
一代词圣苏东坡,把佳茗比作佳人,也有脍炙人口的咏茶佳作。他的《汲江煎茶歌》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明清时代,茶道、茶艺又增添了新工艺、新内容。明代钱椿年于嘉靖九年(1530)作《茶谱》一书,分茶略、茶品、茶艺等九部分,其中“煎茶四要”、“点茶三要”写得简洁实用。“煎茶四要”指:选择好水、洗茶、候汤、择品。煎茶的水如果不甘美,会严重损害茶的香味;烹茶之前,先用热水冲洗茶叶,除去茶的尘垢和冷气,这样,烹出的茶水味道甘美;煎汤须小火烘、活火煮,活火指有焰的木炭火,煎汤时不要将水烧得过沸,才能保存茶的精华;茶瓶宜选小点的,容易控制水沸的程度,在点茶注水时也好掌握分寸,茶盏宜用建安的兔毫盏。“点茶三要”指:涤器、茶盏、择品。点前先将茶器洗净;茶盏是茶面聚乳的关键;烹点之际,不宜以能夺香、夺色的珍果香草杂之,……如此才能真正品味茶的清纯甘美[3]。
清代的茶艺、茶道还流行在茶中加入香花佳果,以提高茶饮中其香美味。无名氏的《调鼎集》卷八列举当时名茶外又叙述几种花茶,果茶的制作工艺。《清茶》一条下有:茶叶,石榴米四粒,松仁四粒,或加花生仁,青豆泡茶。《泡茶》一条下是:茶叶内加晒干玫瑰花、梅花三瓣同泡,颇香。《橄榄茶》一条是:橄榄数枚,木锤敲碎(铁敲有黑锈并刀腥),同茶入小砂壶,注滚水盖好,少停可饮。花红同。《暗香茶》一条是:腊月早梅,清晨用箸摘下半开花朵,连蒂入磁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经手。厚纸密封,入夏取用。先置蜜少许于杯,加花三四朵,滚水注,花开如生。
饮食是食品和饮品的合称。而饮茶较之食品,具有更加独特的社会功能。如饮茶作用于人生理和心理的微妙作用,尤其茶道、茶艺、茶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更为广泛、深刻。
文化思想深层次的内部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1]。茶文化的物态文化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1]”既包括茶树栽培、茶叶采集、加工、保存及茶叶中的化学成份和茶叶入药的疗效等,也包括茶道、茶艺、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茶花、工艺品以及桌、椅、茶室等物品和建筑物等。
茶文化的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1]”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
茶文化的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1]”通常是以茶礼、储茶、品茶、斗茶、点茶、茶点心、茶食、茶花、贡茶、书院茶、草庵茶等茶俗以及茶艺形式表现出来。
茶文化的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品茗饮茶过程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文人宴会上以茶代酒,标志着生活习俗的大改变。可以说,茶宴是中国文人的创造。
举行茶艺表演,开办茶艺知识讲座和培训,积极参与茶文化活动,显示出自觉的文化积极性,这是其他餐饮业所不能比拟的。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功能,也就是茶文化对社会文化教育功能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武英.唐宋茶道初探[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12,(1).
[2]徐赛碌,肖雪珍.浅谈世界茶叶产销状况与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j].福建林业科技,20xx,(增刊).
[3]詹梓金.福建茶文化纵撗谈[j].福建茶叶,20xx,(增刊).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七
我不喝酒,甚至讨厌喝酒的人。一个饮酒过度的人,浑身上下散发着颓废,糜烂的气息,这种气息渗透到肌肤里面,甚至连周遭的空气里都弥漫着这种气息。我不明白酒有什么好喝的,啤酒是苦的,白酒是辣的,红酒是涩的,爱喝酒的`是傻子。第一个喝酒的人大概与喝马尿的感觉是差不多的。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我喜爱的金庸先生总会让他笔下的英雄人物与天同饮,与地同醉,乔峰松鹤楼初识段誉剧饮千杯,令狐冲一醉累月轻王侯,郭襄二八芳龄宴群豪。
直至寒假中读到《大中华上下五千年――酒文化》。流传千古的文化艺术很多都是在酒精的刺激下产生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孔融,印象中是一个谦让恭顺的人,却嗜酒,他曾这样感叹:“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正因如此,这位喜欢思考与喝酒的男人成了一位思想家。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素有“酒圣”的雅号,对于酒有一种特殊的偏好,“吾常得醉于酒足矣”,由此写下很多了流传千古的田园诗,“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一生嗜酒,在他写给妻子的信中提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一首《将进酒》更是千古绝唱,以酒入诗,在他为后世留下的诸多作品中,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也是酒徒一枚,在他的诗词当中,散发着浓浓的酒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意自佳君不会,不杯当属水仙王。”从古至今,酒催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酒不仅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对于画家、书法家的思绪也有活跃的功能。画圣吴道子,每次挥毫泼墨前总先畅饮一番;风流才子唐伯虎酒尽阑珊后,诗文书画无一不能;张旭酒后狂草飘逸奇妙,逸趣横生,挥毫落笔如云烟。
因酒而出的酒器文化,陶酒器、青铜酒器、漆酒器、瓷酒器、金银玉制酒器,以及延伸出来的酒礼、酒令、酒祭、酒俗无一不渗透于中国千年文化历史中去。
饮酒,大约饮的是一种气氛,一种情怀吧。一种不适合我的情怀。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八
:我国是一个泱泱大国,而在时代的繁衍生息当中,不断孕育着全新的文化内容,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完善。现如今,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已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相应的文化价值全面地体现出来。尤其是其与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和渗透,使得体育文化具有了更加鲜明的色彩,能够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可。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与渗透进行了研究。
:茶文化;民俗体育;融合发展。
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当中,有很多的思想内容都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全新阐述,民俗体育文化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已然成为了人们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将其与茶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使得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加合理有效。而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民俗体育文化当中的融合,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基础的体育思想文化融合。茶文化当中有很多的思想见地与体育文化有着较高的重合之处,如茶文化十分倡导身心自然,而体育文化当中也要求身心上的自然一体化。其次,茶文化能够配合当前的民俗体育活动开展。将茶文化与体育文化进行融合,可以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运动体制更加和谐,满足实际的体育文化发展要求。
茶文化,指的并不是单一的品茶文化,其包含了一个巨大的茶文化体系,而在这一体系当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多,不仅有基础的品茶、泡茶文化,还包括了深层次的茶文化思想,而在众多的茶文化思想当中,和谐属于十分重要的茶文化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并且生成了十分合理的发展趋势,能够被人们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尤其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很多文化内涵进行了一定层次的融合,使得自身的文化更加合理明确。对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而言,其本身是对茶文化的一种阐述,但是这样的茶文化是不完善的,并不能完全彰显出茶文化的本质意义。到了现代,我国呈现出了思想文化一体化的趋势,而茶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与相当多的文化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和交流,并完善了自身思想内涵方面的内容。现如今的传统茶文化,已然被相当多的文化活动作为基础的思想内涵。体育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广泛地接触茶文化,以期与茶文化产生深层次的交流,接纳其中的优秀内涵,进而使得最终的体育活动处于较为健康合理的开展状态。
2.1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性。
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首先,其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多内容都表现得十分一致,尤其是在基础的文化理念上,茶文化的思想注重于自然的和谐,讲求在实际的发展当中,需要尊重文化自身的本质,并以文化本质作为实际的发展方向,而这样的文化内涵体现,需要完全地与实际的活动内容相结合。体育文化十分注重对人的身心健康教育,要求通过活动的形式积极开展一些特殊的文化活动,来改善当前人们对体育形式的不同认知。同时,思想观念的一致性,还体现在不同的民俗体育文化当中,都肯定了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如太极拳体育活动,其讲求呼吸的过程要较为平缓,做到与自然合一,才能够深层次地提炼身心。
2.2活动内容开展的有效性。
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时候,通常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为基础的支撑,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文化思想当中,大部分思想都强调了健身的重要性,却没有其他方面的文化思想内容。但是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求全面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和身心方面的,而体育文化过于偏重身心,转而忽略了对人们的思想教育。这样的状况导致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十分不健全,难以得到良好的思想文化支撑。在这一形势下,体育文化活动必然需要寻求更加完善的文化作为自身的文化内涵,并能够与当前的体育文化相结合。而与体育文化有着明显一致性的,首先便是茶文化,并且茶文化的中心思想十分强调和谐,因而与多种文化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够有较高水平的融合。
3.1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融合。
在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对民俗文化的合理倡导,而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其强调开展一些基础的文化体育活动,包括各种戏剧、舞蹈,但是其他方面则没有过多的强调。在这样的状况下,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便呈现出了一种消极的发展状态,与其他体育文化思想有着较大的冲突。为了切实改善这一状况,民俗体育文化必然需要与其他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融合,促使自身更加完善,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而茶文化由于本身的思想与民俗体育文化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因而融合起来更加有效。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融合,需要注重对思想文化内涵的强调,将茶文化当中的和谐,与体育文化当中的自然统一较好地融合起来。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体育文化当中的本质内涵。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内涵,都对自身的文化韵味进行了多个层次的凸显,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增添一定的茶文化韵味,会使得体育文化更加富有美感。而且这样的改变无疑是对体育文化的一种创新,可以保持民俗体育文化的活力,得到更多人群的接受和认可。
3.2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后的创新开展。
民俗体育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人们热爱的文化形式之一,而且它与其他的文化形式不同,在与茶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其本质内涵需要注重对茶文化的深层次讲解,要求尊重茶文化的主体性,与茶文化的各种基础理念和思想进行切实的融合,不能忽视其中的各部分内容。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需要考虑到茶文化的不同意境体现,比如对于民俗体育活动的各种彰显形式,茶文化思想在其中的运用不仅是一种创新,更多的是对其的一种尊重和渲染。但是现阶段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开展过于拘泥和传统,没有太多的新意可言,很难得到人们的切实认可和推广。而将其与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可以形成全新的文化活动开展模式,而这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必然会因为有了茶文化基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得到人们的切实认可。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后的创新开展,还需要包含一定的时代气息,如各种广场舞活动,便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全新阐释,其中的美感和意境都相当的高,可以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总而言之,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各项文化开始进行了多方面的融合和创新,而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种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倡导,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由于其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太高的重视,导致其与当前群众的观念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冲突。为了保障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重新迸发出全新的文化韵味和活力,需要对其加以合理的升华和改善,尤其是与茶文化思想内涵的合理融合,能够使得其中的魅力全面地凸显出来,以获得人们的认可。
[1]孙庆彬,凌颖,周家金.民族传统体育校园化改编的方法探析———以民间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编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xx,(05):78-82.
[3]兰玉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采茶舞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xx.
[5]王汭男.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构建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xx.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九
中国饮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化环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
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都有很多讲究和一定之规,概而言之,则是“精”、“细”二字,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所谓“精”,指所选取的原料,要考虑其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
刀功,即厨师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是成为烹调师需要的,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古代就重视刀法的运用,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各种各样的花色,还可以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雕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筵席的欢乐气氛。特别是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形象逼真的鸟、兽、虫、鱼、花、草等花式拼盘,如“龙凤呈祥”、“孔雀开屏”等。
火候,是形成菜肴美食的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但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好处,因而掌握火候是中国厨师的一门绝技。中国厨师能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悉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控传热物体的性能,还能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
烹调技法,是我国厨师的又一门绝技。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贴、烩、扒、烧、炖、焖、氽、煮、酱、卤、蒸、烤、炝、拌、熏、以及甜品的拔丝、蜜汁、挂霖等。
调料,也是烹调的百味香。
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了这六方面,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
关中,即渭河平原,关中之名始于战国,因位于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而得名,形如枣核,号称“八百里秦川”。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关中沃土,受益于渭河。渭河滔滔,从甘肃渭源县鸟鼠山奔涌而下,东流入黄。北有六盘山屏障,南有秦岭横亘,犹如大河的两岸,夹峙着渭河。唐代张藉在《登咸阳北寺楼》中写道:“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即是对她的写照。渭河大德,“三源出鸟鼠,一水兴八朝”,相传华夏礼貌的始祖黄帝和炎帝既诞生于此。《国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史家考证,姬水在武功,姜水在宝鸡,都是渭河的支流。西北荒寒,不可谓地利,但周秦汉唐等封建王朝标榜史册,能够说渭河的作用不可小觑。
从大禹导渭开始,无论是郑国渠,还是白公渠,正是它们的滋养让八百里秦川多了一抹大国气象的红润。犹如母爱的臂膀,变贫瘠为肥沃,变荒凉为葳蕤,于是“仓禀实而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脱胎于蛮荒,向着礼貌的珠峰一步一个台阶迈出坚实的脚步。渭河由此成为秦川的一条绿色丝带,河岸的每一根芦苇都是一个传奇。渭河通衢,当年晋国大旱向秦国乞粮,秦的粮食“以船漕东转,自雍相望至绛”,能够沿渭河而下,又溯黄河、汾水而上,直达晋都。作为一国之都的长安,人烟阜盛,每年需要漕运的粮食多达数十万石数百万石,这些都要仰仗渭河。渭河之水阿,她亦曾载着李白将诗意的经纬穿针引线在华夏的布衣之上,让这儿的人们在躬耕之余眺望那轮思念的月亮。所以当你站在渭河边上,听那潺潺之音,即是这些诗句的吟哦,嗒然入心。
渭河成就了关中,“山水清丽,林跨数郡”。除此之外,关中还有地理上的优势,北有陕北高原,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连绵,东有华崤诸山,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河环抱,气势团聚。关中险要,有一个说法叫“百二秦关”,意思是说百万人攻关中,两万人足以拒之。当年范雎入秦,游说秦王:“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自秦以降,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关中的地位为经营天下者所首重。关中,多少个封建王朝枕流而栖?无需走进发黄的书页,我们也能目穿古今,那滔滔渭河淘走了无数的英雄往事,却无法吹散两岸的袅袅炊烟,那覆压大地的村庄只有听着她的呼吸才能走进睡眠,仿佛母爱的臂弯,与她在同一个脉搏上心跳。即使我们远走他乡,也会记得这条村头的长河,她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柔软,那柔软中却又有着一根坚硬的骨头,于是振作起来,遥追周秦汉唐的光芒,作弄潮儿的长吟。
酒是一方水土的物化,或浊或清,或醇或寡,或烈或淡。饮了这杯酒,似乎就以某种方式融入了当地的山山水水,继而神往不疑,反认他乡是故乡了。关中酒就是这片土地的味道,空杯余香,意犹未尽。看似寻常,其实奇崛。正像北国的冬天,以一色作墨,翩跹天地之间。当你饮了这杯酒,即是把汉唐气象吸纳于胸襟之中,眼前是霓裳声色,耳畔是金声玉振,这就是关中酒的魅惑,也是每个喝了关中酒的人庶几能够抵达的彼岸。
作者:孔金泉。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一
马邑文化提出已有十余年,一些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朔州人,我们对马邑文化也很感兴趣,但由于长期从事理论工作,对历史比较生疏,资料少,基础差,现只能谈些粗浅的看法。目的是为了引起更多学者关注马邑文化,研究马邑文化。
1.地理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生产力的发展还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时,地理环境起着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就是指特定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河流、地形、自然资源和矿藏资源等。
朔州地处山西省的北部,大同盆地的西南端。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大雨少,气候干燥,一年四季有风,春季大风多,沙尘暴频发。年降水量400多毫米,多集中于夏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山西缺水,朔州同样如此。境内有数条河流,最大为桑干河,流量7立方米/秒。其它像恢河、元子河、浑河、沧头河流量都比较小。这些河流河深岸高,不利于用来灌溉。直到明清之际才出现了一些小型引水工程。
朔州属黄土覆盖的高原地区,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26.5%、34.3%和39.2%,平原地区有不少盐碱地。山地和丘陵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桑干河两岸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以粮为主,种植单一,而且是广种薄收,正常年景亩产也不足100公斤。
明朝中后期,随着人口增长和做饭取暖的需要,植被遭到了彻底破坏。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只有1%左右。一半以上土地存在水土流失、沙化严重、土地肥力下降的现象。
朔州是一个多灾地区,仅明清两朝的史书记载,旱灾、风灾、霜灾、虫灾就多次造成全境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明朝兵部尚书王越的一首诗反映了雁门关外荒凉的自然环境,“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清朝前期,朔州地区经济仍然相当落后,康熙皇帝路经朔州,见地瘠民贫,曾免当年和次年应征地丁银米。
山西分晋南,晋中、晋北三大部分,地理环境差异明显,社会文明的发展也呈现出由南向北的态势。
2、悠久的历史。
古人类很早就生活和繁衍在朔州大地上,考古资料显示,位于朔城区桑干河上游的后圪塔峰石器遗址,距今约10万年,属旧石器中期,与阳高县的许家窑遗址属于同一体系。后圪塔峰人来自何处?与许家窑人是什么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许家窑人和后圪塔峰人同为某地(很可能是北京人)古人类的两个分支,一支到达了许家窑,另一支到达了后圪塔峰;二是许家窑人和后圪塔峰人同为某地古人类的一支,他们先到达许家窑,随后不久便有一部分人来到后圪塔峰。后圪塔峰人在朔州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了朔州的历史已有10万年之久,而不是有些史书所说的近3万年。
旧石器晚期的峙峪人,距今2.8万年,可能是后圪塔峰人的后代。峙峪遗址出土的石器小巧玲珑,北方细石器的特点基本定型,是细石器文化的直接先导,被考古学家称为“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或“北京人文化—峙峪人文化。”峙峪遗址在我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被写入不少史书和大学教科书中。
新石器早期遗址有怀仁鹅毛口遗址,距今近万年。鹅毛口遗址是我国华北地区发现的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场,它与内蒙古大窑和广东的西樵山合称为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三大石器制造场。新石器中晚期遗址在应县、平鲁、朔城区、右玉均有多处发现,这说明六千年前的古人类的足迹已遍布朔州各地。
朔州三面环山,多条河流贯穿其中,山上茂密的森林,山下广阔的草地,是古人类采集、捕鱼、狩猎的理想场所。
大约在五千年左右,中国人类社会开始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据《史记》记载,黄帝“北逐荤粥(薰鬻)”(北狄先期的称谓)。传说中的黄帝不一定确有其人,黄帝应该是部落联盟的称号。黄帝部落联盟同北方的荤粥部落相邻而居,发生“北逐”在所难免。
黄帝之后,有《墨子》尧“北教乎八狄”的记载,说明炎黄尧舜时代,朔州地区一直有人类生存。
朔州地区在夏商时期属冀州,西周时归并州。春秋战国时代,晋国的势力最早进入朔州地区,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破林胡、楼烦,置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古城)、雁门(治所在今右玉县)、代(河北蔚县东北)三郡。秦置马邑县,北齐置朔州,此后的历朝历代,朔州地区都有各种不同的行政建置。
3、频繁的战争。
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大概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战争总是要发生。人类社会最初的战争发生在原始人群与原始人群和部落与部落之间。黄帝与蚩尤之战,黄帝与炎帝之战,时间之久,规模之大,远古时代实属罕见。
当汉民族在中原地区形成后,同四周的其它民族冲突就接连不断,特别是同北方民族的冲突更是频频发生。
古代北方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东北地区的肃慎系统、大漠南北的各族、西北新疆一带的西域各族共三大系统。狭义是指大漠南北的各民族,大体可分为三个族系,一是匈奴族系;二是突厥族系;三是东胡族系。古代北方各民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但他们概源于上述各大系统。
汉民族与其它民族的区分,大概最早源于新石器时的不同区系文明,炎黄时代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时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部落率先进入农耕文明,而四周的其它部落却还基本上生活在捕鱼狩猎的原始状况,于是中原地区的部落成为最早的华夏民族(汉朝称为汉族),四周的其它部落分别称为北狄、西戎、东夷、南蛮。
古代北方民族同汉民族的战争最早发生在黄帝时,传说黄帝“北逐荤粥”。商朝时北方的土方和鬼方被武丁征服,成为商的方国。当商朝后期国力衰退,朔州一带的燕京戎曾战胜商的王师。西周时康王、穆王也曾多次征伐北方的戎狄。春秋末,戎狄在河北北部和朔州地区建代国和楼烦国。公元前458年,赵襄子灭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东胡、林胡、楼烦,置云中、雁门、代三郡,赵国的版图北达阴山。从此,朔州地区成为北方的主战场,朔州古城成为军事要塞。赵国名将李牧守边,秦始皇筑长城,蒙恬北征匈奴,西汉的白登之战、马邑之战,东汉的马邑战役,唐初的新城突厥之战、定襄之战,裴行俭朔州击突厥之战,宋时的陈家峪之战,元兵占领朔州城、俺答进犯朔州,李文忠马邑抗元等战争波澜壮阔,震撼华夏。纵观发生在朔州地区的战争有三大特点。(1)时间长。从赵襄子灭代算起,到清朝灭亡,在近2400年的时间里,战争相当频繁,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根本无法统计。在中原新的王朝诞生后,为了巩固北方领土,要同北方民族发生战争;当一个中原王朝没落时,北方民族南下攻城掠地,建立自己的地方政权;就是在中原王朝的中期,北方民族也常常侵袭不断,掠夺人口,枪夺钱物。(2)规模大。战国时李牧驻守代郡和雁门郡,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秦时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西汉初刘邦亲率32万大军同匈奴作战,被匈奴40万精骑围困于白登山;十六国的诸强之战,兵力常常多达10万以上;唐初李世民10余万兵分四路大破突厥:宋时的宋辽大战;明初同残元的战争等,大战之多难以计算,为全国所少见。(3)参与民族多。以汉民族同北方民族的战争为主,北方各族之间也互有战争。南北朝的多民族混战;宋元时的辽金,蒙古同金与西夏之战,尤为突出。在朔州这块不太大的土地上,几乎所有北方的民族都参与了战争,真可谓蔚为壮观。
4、长期的胡汉杂居。
当汉民族在中原地区形成后,便有了胡汉杂居的问题。胡汉杂居始于炎帝和黄帝时期。传说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东),为羌人氏族部落的宗神。传说匈奴和南方的“蛮夷”为黄帝之后。北魏鲜卑族拓跋氏自认为其始祖为黄帝,“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资治通鉴》卷140,《齐纪六》)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1976年版)认为黄帝是北方部落的袓先,而在北方部落联盟中有不少戎狄。不论传说或史书的记载,它反映的事实可能是炎帝和黄帝时期胡汉之分刚开始,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中就有一些四夷的部落;或是炎帝部落和黄帝的初期时,一部分人到了中原地区,逐渐形成汉族,一部分人仍生活在原地,被视为四夷;或是溶入汉族后,一部分人又迁往东、南、西、北各方,与四夷杂居,成为是四夷的首领。胡汉之分没有确切时间,炎帝和黄帝是否是四夷的共主无需深究,但炎帝和黄帝时期就有了最早的胡汉杂居应该是事实。
炎帝和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代也是胡汉杂居,尧“北教乎八狄”就是当时情况的反应。
春秋时期,周王朝国力衰微,北方戎狄日渐强大,大量南下进入晋地与华夏杂居,晋国立国时所处今晋南“河、汾之东,方百里”(《史记·晋世家》),“晋四面皆狄”(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晋卿族废兴》)。晋悼公时,采用了大夫魏绛的“和戎”之策,与分布在大同、朔州一带的北戎友好相处,形成了汉民族与戎狄接壤或插花杂居的状况。
从赵武灵王设三郡到秦汉设马邑县,大量军队进驻朔州,朔州地区现存的许多战国墓和汉墓就是证明。此后胡汉杂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北方民族南迁。有的北方民族被汉王朝征服,臣服于汉王朝,导致大量内迁;有的是朔州地区被北方民族占领,成为其居住地。二是汉民族北迁,汉文帝即位后,就曾幕民充实边境。以后的历朝历代,新王朝初建立时,由于战争的原因,朔州地区人烟稀少,都需要大量移民充边。不论是南迁还是北迁,规模之大在全国少有,有时是几十万,多达上百万。小规模的,自发的迁徙不计其数,而且持续时间竟长达二千多年。同时,几乎所有的北方民族都进入了朔州,先秦有戎狄,秦汉有匈奴,南北朝有柔然、鲜卑、羯族、氐族等,隋唐时有突厥、回纥、沙陀、吐谷浑等,宋元明有女真、蒙古等。
在马邑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转变。第一是马文化向牛文化的转变。马文化是对游牧文化的形象命名。因为马在游牧民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是游牧民族放牧、交通、运输、战争、体育活动的重要工具,马的作用渗透到了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牛文化是对农耕文化的形象命名。牛是农耕民族的重要生产工具。用马命名游牧文化和用牛命名农耕文化自然十分确切。
早在新石器时期,即距今六七千年前,朔州先民就开始定居,也就开始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业。
朔州的马文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重要的养马基地。马文化是指人类把野马驯化为家马。中国的马文化形成新石器晚期。朔州的养马从现有的资料看,大概在春秋战国时规模已很大。《左传昭公四年》有“冀之北土,马之产地”的记载,朔州为冀之地。赵国的祖先原为游牧民族,擅长养马、御车,打猎,故被赐予赵城。(王崇德、王纪山主编《文明街流》卷)战国时战马名驰天下。秦建马邑大规模养马。古代朔州的养马,既有官养,又有民养。秦时班壹“致马牛羊千群”而富极一时(《汉书.叙传》),北魏时尔朱荣以牧为业,富甲一国,为其放牧人多达数千。第二阶段从唐到清末为养马和买马的混合期。从唐代开始在北方设马市,用高价买马。唐代、辽代和元代时,朔州仍然养马,畜牧业很发达。但开设马市原因有两点,一是养马已不足国用,需要买进;二是朔州马的质量不如北方少数民族的马。汉武帝时就从西域引进汗血宝马,可见马的质量问题确实很早就存在。这两点都表明从唐开始,朔州的养马规模不如从前,这可能与隋唐时的“转牧为农”政策有关。唐以后,朔州的马市规模越来越大,明清时期,每年交易数量多达几千匹。
朔州的农业始于新石器的中晚期,起步较早,但发展比较缓慢。大体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石器到隋唐时为混合型农业,即畜牧业和农业并重。晋国时魏绛和戎,开创了北方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大转变,但直到隋唐时期,朔州农业发展总是时好时坏。在政局稳定、政策鼓励下发展就快,当战乱开始或在豪强掠夺下就倒退。农业始终难以成为主业。第二阶段为屯田制农业。曹操最先在北方屯田。从隋唐时实行屯田政策一直到明清,朔州的农业一直以屯田制为主。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屯田仍占总耕地面积的76%,私田只占24%。大概到了清末屯田才被私田所取代。这可以从民国初年的土地占有情况间接证明。据《朔县志》载:“民国八年(总耕地面积)为1187893亩”,而“全县农户为1252户,户均占有耕地94.5亩”,总耕地面积同农户占有面积相一致,可见屯田已不存在。屯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唐初,粮食产量不仅可以满足驻军的需要,还可以“岁剩粟万余石”(《隋书·郭衍传》),清朝末期,朔城区是有名的“雁门关外的米粮川。”
由农牧并重转到以农业为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了明朝这种转变基本完成。
第二是从胡汉杂居逐步向以汉民族为主转变。胡汉杂居是北方民族融合为汉民族的主要途经,无论是通过战争进入汉民族地区,还是经过迁徙进入汉民族地区,杂居的结果是北方民族慢慢被汉化,融合为汉民族。东夷首领蚩尤同炎帝和黄帝发生战争,东夷族很快融为汉族。西戎的一部进入河南一带,也被较早地融为汉族。商王文丁赐燕京戎以国姓子姓,揭开了北方民族融为汉民族的序幕。春秋战国以后,朔州地区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冲突的主要区域,自然也成为民族融合的主要地区。南北朝时期,多个北方民族进入黄河中下游,形成民族融合高潮,唐末和辽金元时期出现又一次民族融合高潮。大概到了明代,汉民族和北方民族以长城为界,胡汉杂居基本结束。
这里还需要讲一下什么是民族融合,也就是融合的标准。斯大林曾给民族下过一个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四个共同”就是民族融合的标准。达到了“四个共同”的标准,就说明北方民族已经融合为汉民族。当然,我们对标准只能相对地理解,北方民族的一些非本质的东西还会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
民族融合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人数少的民族会被人数多的民族融合;二是文化落后的民族容易被文化先进的民族融合。此外,政治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比较短暂。文化的先进更具根本性,汉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融合,归根到底在汉民族的文化先进。
民族融合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主动融合。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力度大,手腕硬,影响广,是主动融合的典范。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反复,但改革效果显著。二是自然融合。由于长期在同一地区生活,北方民族不断吸收汉族文化,慢慢融合为汉族。大规模的主动融合并不多见,自然融合是一般的常见形式。三是通婚融合。相互通婚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形式,可以造成种族血缘的混合,直接引起语言和习俗的变化。据史书记载,晋国率先冲破“华夷之别”同戎狄互相通婚。此后汉朝的“和亲”,隋唐皇室同少数民族的通婚时有发生。一般老百姓之间的通婚就更为普遍了。四是战争加速融合。在古代,战争成为民族杂居的主要推进形式,不论是中原王朝的北征,还是北方民族南侵,最终形成胡汉杂居,北方民族逐步被汉化。
(1)峙峪猎马人。生活在距今约2.8万年的峙峪人心灵手巧,制造了无数件打击石器,发明了精美的弓箭,大大提高了捕获猎物的能力。在峙峪人捕获的动物中,最多是野马,故被考古界称为“猎马人”。
峙峪人只是捕获野马,还不会驯化野马为家马。但峙峪人在大量捕杀野马的过程中,最早掌握了野马的习性,为后人驯化野马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所以,李元庆先生把峙峪人的猎马现象称为原始马文化或史前马文化。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发现了许多石器遗址,但只有峙峪人被称为“猎马人”。是峙峪人首创了中国原始马文化,昭示着朔州马文化的源远流长。
峙峪人大量捕杀野马,那么比峙峪人更早的后圪塔峰人主要捕获什么动物呢?是不是也是野马呢?野马化石最早发现在山西丁村遗址,丁村人同后圪塔峰人同属于旧石器中期。丁村在山西南部,峙峪在山西北部,这是否说明在原始社会的山西,生存着很多野马,尤其北部野马更多。依此推理,后圪塔峰人捕获得野马数量一定不少。峙峪人猎马的经验可能就源于后圪塔峰人。后圪塔峰人极有可能就是原始马文化的最早奠基人。
(2)马邑古城。随着朔州的建市,朔城区的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原来的西古城和北古城已被无知毁坏。考古证明,朔城区的古城就是秦时修建的马邑城。秦马邑城的修建,流传着一段神奇的故事。《晋太康地记》曰:“秦时建此城辄崩不成,有马周驰,驰走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之筑城,遂为马邑。”循马迹而筑不崩,此马乃神马也。神马指引筑城,筑城是为了养马,真是妙趣横生。
(3)尉迟恭擒海马。神头因海而名,因海而兴。当你望着那海水波光粼粼,望着那鱼虾自由漫游时,一定会想起尉迟恭擒海马的故事。
传说在神头海的金龙池内住着一匹海马,每当夜深人静时就出来吃老百姓的庄稼。一年夏季,当绿油油的麦苗再次被海马糟害时,力大无穷,胆量过人的尉迟恭决心把海马制服。一天夜里,当海马一跃上岸之际,尉迟恭瞅准机会,猛地一下骑在了海马背上,这时海马四蹄腾空,想进入海中,尉迟恭一只手死拽马鬃,一只手搂住岸边的一棵大柳树不放,海马无法挣脱,绕着柳树转了三圈,把柳树扭成了麻花。精力大减的海马猛然向东一跳十几里,(朔城区的马跳庄村名由此而来)向洪涛山头而去。被驯服的海马从此成为尉迟恭南征北战的坐骑。
(4)用马命名的村庄很多。
村名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或小群体的行为色彩,蕴涵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朔州从古到今畜牧业发达,长期以来一直是养马和马市重地,这些都给朔州留下了难以消失的印记。全市用家畜命名的村庄共有60多个,其中用马命名的村庄多达40多个。
朔州的马文化多姿多彩,缤纷异常。神马和海马的传说反映了朔州人对马的深情,反映着对马文化的升华和超越,使朔州的马文化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和境界。
2、别具一格的边塞文化。
(1)特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边塞古城。
朔州地处内外长城之间,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外围,如果说外长城为第一道防线,内长城为第二道防线的话,那么朔州既可以驰援外长城,又可以藩卫内长城三关,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被称为“南北咽喉”(清雍正《朔州志·方舆》)“全晋之巨防也”。(《读史方舆纪要·朔州》)。
马邑古城因边塞重镇而名,她经历了太多战争的考验,阅历了两千多年人间沧桑。秦筑马邑城,养马防边;汉代韩王信都马邑;刘邦32万大军战匈奴,被困白登山;汉武帝拟设伏兵袭击匈奴的“马邑之谋;北魏时的群雄争战;隋末刘武周起义,称帝马邑;宋辽大战,杨业兵败朔州;明代蒙古铁蹄屡次进犯;明末李自成大战宁武关;清光绪四年熊振德起义;清初人民的抗清斗争。无数的战争渲染着这座古城。
(2)名将辈出,彪炳青史。
从三国算起到清末,朔州地区名留青史的重要将领40多人,一般将领近250人。三国张辽,北魏的庾业延、尔朱荣、尔朱兆、朱瑞等,北齐的斛律金、斛律光、斛律羡,唐代尉迟恭,五代周德威等,名声显赫。特别是尉迟恭被尊称为门神名传天下。在中国武将中,被广大人民普遍认可而尊为神者,大概只有山西的关公和尉迟恭。明清之际随着晋商的崛起,关公由武圣人被尊为财神;而尉迟恭因护守唐太宗李世民防鬼而被尊为门神。
无数的战争,演义出许多故事,其中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杨家父子血染金沙滩、老令公撞死李陵碑、杨六郎镇守三关口、杨家将大战李元昊、金沙滩上“荒粮堆”、六郎神箭、六郎城、五爷庙等等。杨家将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激发着人们保家卫国的热情。
(3)众多的边塞遗迹。
特殊的地理位置,频繁的古代战争,为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古关、古城、古堡、古长城、古战场和汉墓群。
在冷兵器时代,人们把城墙可以有效御敌的作用延伸,修筑了长城。朔州境内的外长城西起平鲁北墩村,经右玉到左云、全长约125公里;内长城由偏关老营丫角墩入境,经利民、阳方口、由山阴东南到平型关,全长约128公里。右玉的杀虎口是闻名中外的重要关城,它不仅是内地通往内蒙古地区的交通要口,更是重要的军事要口。除关城外,内外长城还有城堡30余座和许多烽火台。
内长城的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史称外三关。位于朔州东南的雁门关,与朔州境内的内长城和关前的防卫重镇新旧广武城形成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古城遍布朔州,大约有20多座。朔州的不少村庄的村名为铺、营、所、堡、寨、卫等,带有明显的军事色彩。大型的古墓群有金沙滩汉墓群、马邑汉墓群、梵王寺汉墓群、平鲁汉墓群、威远汉墓群、广武汉墓群等等。小型的古墓遍地都有。仅广武汉墓群就有汉墓293座,到2004年底,马邑汉墓群共挖掘战国和汉代墓葬3000余座。
3、特色鲜明的融合文化。
朔州长期处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结合部,马文化和牛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交流、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融合文化。融合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马文化和牛文化结合产生的新文化,另一部分是朔州人独创的民俗民风文化。
(1)新文化。
姓氏:分两种情况,一是朔州人不少姓氏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古姓,如安、米、狄、党、单、查、戈、八、哈、劣、缶、库、那、茹、善、凌、俎、勾引、索、脱、逮等;二是不少姓氏为汉化改姓。如匈奴独孤改为刘姓,北魏时鲜卑拓跋改为元姓。尉迟改为郎,贺鲁改为周、叱罗改为罗、柯拔改为柯,步六孤改为陆等等。唐代皇帝赐姓党项羌族为李,到了宋代皇帝又赐姓党项羌族为赵。明代时有些少数民族把复姓改为单姓,如公孙、叔孙、长孙、士孙、王孙改为孙;司徒、司空改为司;获狄步丁改为丁,清朝的满族后来改为金、罗、洪、富、荣。(据雷云贵整理的资料)。
民间音乐与歌舞:以大小洪拳为形式,表现梁山泊英雄故事的踢鼓秧歌;颇具塞外之风,粗犷刚健,广阔奔放的民歌和大秧歌;与元曲有联系的耍孩儿。
语言:一些地方土语深受蒙古族语言的影响,如“嘎渣子”(不走正道,干坏事的人),“忽辣盖”(奸滑、骗子手)、圐圙(围起来的草场)、不浪(木棒)等。
饮食:大漠草原之风的盐煎羊肉,嗜饮砖茶,涮锅子,喜饮烈酒等。
衣饰:历朝历代变化很大,赵武灵王改穿胡服,是对汉服的第一次大改革。后受蒙古族的影响穿毛鞋、皮袄,戴瓜壳帽、狐皮帽等。
村庄:受民族交融影响的村名,如薛圐圙、察罕铺、吴儿城。
祈雨:个别地方的祈雨民俗是两大文化融合的产物。“神头三大王庙的祭祀仪式是在拓跋氏原始祭天仪式的基础上,经过道教、佛教的渲染,在汉化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范金荣《古代朔州祈雨民俗》)。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朔州人根据自己的自然特点和经济条件,吸收其它文化的有益因素,慢慢形成了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
饮食:朔城区的粉浆、黄儿;应县的石子饼、牛腰;怀仁、应县一带的糖干炉;朔州地区的杂各、羊拐弯、凉拌莜面,烂腌菜、豆面蘸糕、菜滚水,醋糊糊、沤酸饭、沤苦菜等。朔州是著名的杂粮之乡,粗粮细作,吃法多样是饮食的一大特色。
十四、神头五月初。
五、井坪镇六月初。
六、利民镇六月初。
一、凤凰城七月。
十五、古城镇三月。
十八、新城镇七月初。
一、怀仁七月初。
十、应县四月初八等。
语言:地方土语很多,尖舌音、超尖舌音和入声多,形成了许多地方语言的谚语、趣语和所答非所问语。
文化:多种形式的民间游艺、民间歌舞曲艺形式的喜乐,起源农业生产劳动的歌舞小戏发展而来的秧歌剧。朔城区大秧歌在省内外有很高的声誉。右玉道情委婉动听、深受群众喜爱。
马文化、边塞文化、融合文化三大特点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只讲其中的一点,不能反映马邑文化的全貌。
文化就是人的创造,人创造物质文化、也创造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把这三种文化条理化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为表层文化、制度文化为中层文化(包括风俗、礼仪、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为底层文化。精神文化就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观念、思想、理论等。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表层和中层反映着底层的内涵,底层引导并制约着表层和中层的变化。
1、主要思想。
马邑文化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尚武习拳。朔州自古以来多战事,为了自卫和保家,尚武习拳渐渐形成风俗。朔州名将辈出并非偶然,就是一般老百姓也喜欢舞拳弄棒,会武术的人往往很受人尊重。直到民国年间,朔州仍有不少武术高手坐坊传业。
(2)勤劳俭朴。朔州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环境中,农作物的收成如何,辛苦很重要。广大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仅需要精耕细作,而且要利用空闲时间饲养一些马、牛、羊、猪等家畜。由于干旱少雨,风大灾多,收成好的年景不多,人们的生活普遍比较贫寒,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成为当地民风。
(3)包容性强。朔州从古到今,人口流动较大,北移南迁常有发生,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需要互相谅解、包容、尊重。尤其是朔城区,地处交通要道,县州治所,人来人往,接触广泛,养成了不排外的思想。这种好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建国六十多年,朔城区从未发生过排外事情。
(4)民风淳厚:朔州人老实忠厚,乐善好施,与外人打交道,不怀戒备之心。历史上南方人哄骗朔州人,把朔州的宝物盗走的传说很多。当村里人有困难或需要公益事业建设时,人们量力而行,慷慨解囊。
(5)经商意识差。北方地区经济长期落后,重农轻商,工商业不够发达。在明清时,晋商在山西纷纷崛起,朔州的工商业总体上规模小,数量少。手工业多为一些季节性的木、铁、石、皮等简单加工业,农村隔三差五来个乡间货郞。以朔城区为例,民国年间县城商铺共45家,由外地人经营的占到38家。这些店铺经营资本最多五、六千元,年营业额最高超不过三万元。
(6)因循守旧。古代社会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出行主要靠双脚,活动范围很小,不过方圆二、三十里,许多人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再加上商业不发达,更显封闭。按老规矩种地,按旧习惯生活,接受新鲜事物迟缓,缺乏敢闯敢创的精神。“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俗语就是朔州人心态的真实反映。
2、正确认识马邑文化。研究马邑文化,是为了传承和弘扬马邑文化,做到“古为今用”。这就需要正确认识马邑文化,辩证地把握马邑文化。
(1)马邑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马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是一般,马邑文化是个别。“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个别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马邑文化既有特殊性的一面,也有与中国文化相同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为主体,特别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在朔州的影响很广很深,时至今日,“求神拜佛”、“宗族思想”、“重男轻女”、“人体依附”等封建思想在朔州仍然很有市场。讲马邑文化,一定要看到马邑文化中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只有勇于同这些东西决裂,才能真正做好传承和弘扬马邑文化。
(2)马邑文化特殊性中也有消极因素。研究马邑文化,可以不讲马邑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同的一面。但马邑文化特殊性中也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像勤劳俭仆、包容性强就是积极因素,经商意识差,因循守旧就是消极因素。只有勇于同这些消极因素决裂,才能真正传承和弘扬好马邑文化。
(3)传承不是盲目继承。马邑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生成的,它体现的是传统思想的价值观。必须经过改造和加工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部分。像“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需要继承发扬。但古代的“孝”文化是在“三纲五常”的伦理环境下生成的,“父为子纲”是其核心。现在讲孝顺父母,是建立在父母与子女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再如“尚武习拳”,过去兵荒马乱不断,“尚武习拳”既可防身,又可保家卫国。现在是和平年代,社会主义年代,“尚武习拳”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研究马邑文化,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取舍,合理扬弃,才能真正做好传承和弘扬马邑文化。
1、马邑文化的上限和下限。
马邑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古文化,大家对此没有疑义。作为历史文化,就有上限和下限。李元庆先生第一次对马邑文化的上限作了界定,他在《马邑文化三论》一书中说“所谓马邑文化,大体上可以说就是以马邑为总称谓的今朔州之地的历史文化,或者说以今朔州为地理载体,以马邑古城为中心蔓延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秦设马邑县,距今2000多年,马邑文化的上限以秦设马邑县为始。
我们认为以秦设马邑县为马邑文化的上限是欠妥的。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简单讲就是人化。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有了人就有了文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并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人类创造的最早工具是石器,就是说,石器是最早的文化。考古已经证明在朔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旧石器中期就有人类活动,从目前来看马邑文化,至今已有十万年。
把朔州地区存在的古文化命名为马邑文化,跟马邑建置是两回事,文化的存在不取决于行政建置,取决于人类活动的存在。所以把朔州地区存在的古文化命名为马邑文化,是因为其它概念都不如马邑这一概念确切。不把马邑文化命名为朔州文化除马邑建置早于朔州外,主要在于马邑文化恰如其分地显现了朔州古文化的特点。马邑县因马而建,马是马文化和边塞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朔州地方文化的重要特征。马邑文化形象地写照了朔州的古文化。
确定马邑文化的下限有两种分法。一是按照中国历史分期的办法,把古代的下限定在1840年,另一种是按传统习惯划分,把古代的下限定在清朝灭亡的1911年。这两种办法对马邑文化内涵的界定关系不大,但在朔州人们的眼里,古代就是民国以前的旧社会。为了同人们的看法相一致,把马邑文化的下限定在1911年为妥。
2、马邑文化的地域范围。李元庆先生给出的界定是“以今朔州地理为载体,以马邑古城为中心”。应该说不论古马邑还是古朔州其所辖范围大体相当于今朔城区,都没有达到今朔州全境,但今朔州其它区县存在的地方古文化同今朔城区存在的古文化并无多大差别,同属一类型,以马邑文化为总称谓来体现今朔州地区的古文化是恰当的。由于古马邑和古朔州大体相当于今朔城区,今朔城区就自然成为了马邑文化的中心地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期以来人口的迁徙、流动,马邑文化还影响到了朔州邻近的忻州、内蒙的一些市县。
3、马邑文化与三晋文化和雁门文化的关系。李元庆先生在《马邑文化三论》中对三晋文化、雁门文化、马邑文化三者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马邑文化是雁门文化的亚型文化,是三晋文化的次亚型文化。按照李元庆先生“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次的方法论,三晋文化属宏观,雁门文化属中观,马邑文化属微观。从宏观的层次讲,马邑文化同三晋文化没有明显的区别。从中观层次讲,马邑文化同雁门文化在马文化、边塞文化、民族融合文化方面是一致的,但在表现方式上和程度上有差别。从微观层次讲,马邑文化的地区特色非常明显,自成一体。
最后说一下马邑文化与朔州文化的关系。朔州文化可以分为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马邑文化就是朔州文化的古代部分。
主要参考书目。
高海编纂:《朔州通史》。
高海著:《朔州历史沿革》。
五崇德、王纪山主编:《文明衍流》卷。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谭明武、支立新主编:《朔州历史与文化》。
杨善群、郑嘉融著:《话说中国》。
李元庆著:《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马邑文化》。
李元庆著:《马邑文化三论》。
熊国章著:《马邑与马》。
钱穆著:《黄帝》。
[清]汪嗣聖纂修:《朔州志》。
钟声扬、李尧主编:《朔州民间文化》。
朔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朔县志》。
雷云贵选编、熊国章订补:《古代朔州军事资料辑录》。
赵向东、蔚文彩主编:《印象朔州》。
林翰著:《东胡史》。
张传玺著:《中国古代史纲》。
(文/张改梅刘文新)。
(编辑:康晓玲)。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二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借鉴儒家的“仁爱”伦理,激发“仁爱”情怀,使“以人为本”成为人们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能够自发去尊重、关心他人,使人们守望相助,患难相扶,使“仁爱”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觉行动。若能做到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三
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系统的紧张组成部分,此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民间文化艺术的进修中,孩子们能够感遭到艺术的魅力,能够感遭到现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能够感遭到一些深入的人生哲理,更有利于造就幼儿的审美才能,这些上风与幼儿教导造就幼儿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代价观的目的相一致。但是在幼儿园教导中,受教导者的年纪比拟小,教师纯真死板的讲授民间艺术文化,幼儿很难懂得此中的内容。是以,教师要依据幼儿园教学的内容,将民间艺术文化有用的渗入渗出在此中,到达预期的教学后果。
幼儿教导教学的工具一样平常是针对年纪比拟小,认知水平还不成熟的幼儿,教导教学方法不能够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对付幼儿的进修来讲,课程内容必要具备增强的趣味性,只要具备趣味性,讲堂教学的效力才会赓续地晋升。是以,在幼儿教导中渗入渗出民间艺术文化,就有了一个紧张的代价与意义,即有利于晋升教导教学运动的趣味性。比方幼儿在进修折纸、泥塑等常识的时刻,好奇心比拟强,这些常识对付幼儿来讲也加倍具备吸引力,幼儿在进修的时刻投入更多的精神,有利于赓续进步教导教学后果。
在幼儿教导教学中渗入渗出民间艺术文化,是对教导运动的一种升华,将教导教学运动上升到民族的高度,让幼儿从小就接收到民间文化艺术的陶冶,让幼儿感触感染民间文化艺术的紧张性和此中包含的魅力,有利于造就幼儿对民族的酷爱之情,晋升幼儿的汗青义务感,会更好的承当起民间文化艺术的义务。教导与文化之间的互相渗入渗出,在教授常识的同时,能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幼儿的思惟与行动,这是民间文化艺术教导的基本目的,要侧重进步幼儿的文化水平。
在汗青满漫长的发展中,很多的民间文化艺术都由于得不到传承而衰败乃至是消散。是以,在幼儿教导中渗入渗出民间艺术文化,不单单有利于教导教学运动,还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如果一个人从幼儿阶段就懂得民间艺术文化,对民间艺术文化就会发生更多的情感,对其掩护事情会加倍看重,乃至此中一个幼儿便是民间艺术文化的继承人。有的幼儿园将戏曲文化渗入渗出到幼儿教导中,很多幼儿发生浓厚的兴致,就会停止业余的进修,而且在一些业余的比赛中获得优良的成就,在以后的事情与进修中就会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
幼儿园的教导教学运动,与教师的教学领导有着很大的干系,教师可否停止准确的教学事情,很大水平上决定了教学后果的好与坏。是以,为了增进民间文化艺术更好地渗入渗出,就要对幼儿教师停止培训与练习。很多幼儿教师是方才卒业的大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懂得也不敷深入与透辟,要支配他们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地与观摩与进修,对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懂得,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点,进步幼儿教师的民间文化本质,晋升其教学才能,以便在以后的教导教学运动中将之协调常识与思惟更好地创收给幼儿,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模范,晋升民间文化艺术渗入渗出的有用性,到达良好的教学后果。
幼儿园的教学运动相对来讲比拟机动,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渗入渗出民间文化艺术。教师能够在上课以前,用一段民间文化艺术作为导入,引发幼儿的`进修兴致。比方,咱们漳州市剪纸艺术异常的著名,在教学中咱们可借用幼儿比拟认识的剪纸艺术,在认识数字教学运动的时刻,经由进程民间文化艺术中剪纸的情势,将数字做成漂亮的剪纸展示给幼儿,幼儿在认识数字的同时,更好的感触感染剪纸这类民间艺术文化。或许教师在讲授一些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时刻,教师能够依据故事内容,让幼儿经由进程竹马戏的情势演出进去,幼儿感觉到异常的别致,更好地记着课程教学内容。是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联合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拔取一些本地的民间文化艺术情势,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进修运动中来。
情况对幼儿的影响照样比拟大的,一个丰富多彩、活泼风趣的进修情况,有利于幼儿在进修的时刻坚持踊跃的、豁达的、愉悦的心境,对付晋升教学的有用性具备紧张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咱们的先生常联合儿童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化艺术文化展开响应的主题运动,比方我县是九龙璧之乡,咱们展开了“九龙璧一条街”的运动,孩子们自小生活在华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遭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对付这个运动的热忱异常的高。在运动中,家长踊跃共同,赞助幼儿查阅相干的材料,探求林林总总的玉雕产物,教师则建立并展开了“九龙璧展览馆”、“九龙璧加工厂”等游戏运动,率领幼儿踊跃的介入到民间艺术文化的运动中。同时,咱们还在运动中经由进程多媒体,展示玉雕的构成进程,玉雕师的精深身手,玉雕品的精彩绝伦,领导幼儿对玉雕文化和玉雕师的聪明有深入的懂得,从而建立民间文化艺术渗入渗出的情况。
在幼儿教导中,师生之间的交换是最紧张的也是作为频仍的,教师不单单要指点幼儿停止进修,还要存眷幼儿的日常生活。在师生交换的进程中,教师就能够应用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加深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懂得水平,晋升教学运动的有用性。比方,当两个小朋友由于争抢一个器械而打起来的时刻,教师必要停止调理,这个时刻严格的批驳与说教都邑起到负面的感化,乃至会在幼儿的心坎深入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个时刻教师必要为幼儿讲授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进修孔融的精神,启迪幼儿的思想,幼儿意想到本身的差错,增进幼儿思惟的赓续发展,更有用的渗入渗出民间文化艺术,咱们将满族“抓嘎啦哈”游戏改编成益智游戏;将“小猫钓鱼”“下五道”“石头和小井”等棋类游戏,投放在益智区。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换。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导教学中渗入渗出民间文化艺术具备极端紧张的地位。是以幼儿教师必需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内容,赓续进步本身的本质,建立民间文化艺术的情况,增进民间文化艺术的有用渗入渗出,晋升幼儿教导的后果。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四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奔放洋气有深度,简约时尚国际范,低端粗俗甩节操,土憋矫情无下限,装模作样绿茶婊,外猛内柔女汉子,卖萌嘟嘴剪刀手,忧郁深沉无所谓,狂拽帅气吊炸天,冷艳高贵接地气,时尚亮丽小清新,可爱乡村非主流,贵族王朝杀马特。
杀马特是什么意思。
第一次看到杀马特这个词,是在下面这段微博中,顿时觉得的“杀马特”好厉害。杀马特是什么意思呢?微博原文:
杀马特是什么意思。
杀马特一词源于英文smart,可以译为时尚的;杀马特在中国的发展源于超高的人气,是结合日本视觉和欧美视觉的结合体,简称杀马特,喜欢并盲目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的衣服、头发等等,是网络中最有代表性的网络家族。
杀马特(smart)是结合日本视觉和欧美视觉的结合体,国内年轻人盲目模仿崇拜视觉系的衣服、头发风格等等。从而确立的一个新的时尚体系,简称杀马特。杀马特错误病态的街头文化的兴起源于杀马特家族的超高人气,杀马特是网络中人气最高的最有争议的网络家族。
杀马特里的人思想、行为上都表现出一种还很幼稚的状态。在某某杀马特文章上写道:“本家族是唯一一个在百度上可以搜索出来的家族,并且上过一次南京新闻,两次新闻网。”他们或许知道自己这些都是些负面新闻,但是他们却好像当作荣誉一样在炫耀。
杀马特特征:
杀马特成员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很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仿照香港电影古惑仔的造型配戴夸张饰物,例如金链,金色等器具。不停以耍酷的动作吸引别人注意,走路的方式很嚣张,例如双手插袋,却还要昂首挺胸。、博客、空间、随处可以看到“杀马特”这3个字,空间里有很多头发五颜六色的视频截图,和visual图片.画着很浓的妆,经常使用火星文,现时当中夸张打扮。(例:個子矮小而配以很高的髮型;胡亂配搭一身的名牌衣著),穿戴一些自认为很有个性的衣服与首饰,(如:lv和gucci的斜背袋和全身著上adidas。),喜愛穿著全身黑色衣物,喜欢模仿(visual)着衣.杀马特来源:
所以中国的“杀马特”演变至今,既不是vr,也不是纯粹的视觉系。
而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一种生活形式和一股文化潮流。杀马特的老祖宗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
原始的大部分杀马特都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很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喜欢自拍,.在网吧的摄像头前做些奇怪的动作;qq、博客、空间、随处可以看到“杀马特”这3个字,空间里有很多头发五颜六色的视频截图,和日韩视觉系图片自称是是:一个集潮流、视觉、杀马特为一系的群体,经常使用火星文,现时当中夸张打扮。(例:个子矮小而配以很高的发型;胡乱配搭一身的名牌衣著),穿戴一些自认为很有个性的衣服与首饰,(如:lv和gucci的斜背袋和全身著上adidas。),喜爱穿著全身黑色衣物,喜欢模仿日韩视觉系,至于中国的“杀马特”家族,也与摇滚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喜欢模仿视觉系的服饰、化妆罢了;而真正视觉系的fans们根本不屑于与“杀马特”为伍。所以中国的“杀马特”演变至今,既不是视觉系,更不是vr。而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一种生活形式和一股文化潮流。看不惯的网友们将他们称为“山寨系”,与非主流、脑残族并列。
杀马特是一个争论很大名词,因为作为病态的“流行”,已经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批评和鄙夷。虽然来源于流行文化,但是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呈现出低俗的状态。
杀马特,反映了部分中国青少年价值观取向的畸形,更加说明中国国民的素质有待提高,在另一个方面,努力提高公民普遍的受教育程度是很必要的。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五
中国茶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门类不同,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茶文化特点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从古到今天,我国与日本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历史。但是,因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造成两国人们在语言表达中存在着过大的差距。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从我国向其他国家传递,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导入日语教学传统文化更是发挥着巨大效益。
:高校;日语教学;茶文化思维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国高等院校纷纷设立了日语专业,以期能够强化我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育教学内容过于滞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词语口语学习,却并未从文化互动性层面上了解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结合高等院校日语教学中引入茶文化思维的具体方法深入分析,这对于促进我国与日本的友好交流意义重大。
1.1注重茶的礼节
从古到今,我国茶文化中就有着丰富的茶礼茶俗内容。如:在我国清代,有关记载就有“端茶送客”的惯例;在我国《红楼梦》名著中,也描述了很多中国茶文化,有很多章节都将我国古代饮茶风俗传递出来。在日本茶道文化体系中,也有很多茶道传统,在主人邀请客人进入茶室时,就代表着主人十分欢迎客人的到来,并在茶道中的推门、跪坐以及寒暄等环节中,都体现了主人待客之道。
1.2重视茶文化的内涵
无论是我国茶文化,还是日本茶道,都将自身审美文化积极融入,提高茶文化整体文化内涵。日本茶道中彰显了日本民族的观点,如冈苍天心所言一样,日本茶道就是审美的宗教,可以为广大人们带来美和乐,并体现了其清寂以及古朴的魅力,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有着重合之处。在我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识体系中,也体现了淡泊以及自然的审美情绪,这些都体现了茶文化中的美学观点。
1.3赋予茶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
在我国茶文化中,被广泛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我国民族独特的灵魂,并由独特的趣味性活动成为了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一种文化内容。“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髓,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茶道中注重“怡、和、真、美”,并以儒家文化中的“和”思想为主,提倡中庸思想,推出“以和为贵”的传统观念,传递我国渴望和谐与统一的希冀。
虽然日语与汉语间有着诸多共同点,但我国高等院校在日语教学中还是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导入文化这方面,不但缺乏导入日语文化,而且也十分缺少我国传统文化元素。高等院校日语教育教学只是从语言表达上入手,其专业设置也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日语口语这方面知识,但却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方面,日语教师过度注重从语言教学层面上进行日语教育教学,并没有从我国传统文化与日语文化层面上来针对性导入日语文化。并且很多日语教师所导入的日语文化都是以日本地区文化为主,并没有从我国传统文化层面上来进行日语教学。如:日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内容必然会牵涉到日本茶道文化,但是高校教师却并未从我国传统茶文化层面上来比较和分析日语中的茶文化。另外一方面,在高等院校日语教学中,教师并未准确认知语言与日本文化二者的关系,分割性对待日语以及文化,从而造成日语教学与文化形式相互脱离,从而与日语教学的本质背道而驰。此外,通过调查分析,我国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日语教学这门课程,认为学习一门英语课程就已经让人有些烦躁,而日语课程的学习实属没有必要,这也是我国高校日语教学质量始终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3.1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寻求茶文化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日语与我国文化有着很大联系性,虽然日语作为日本的民族语言,但是究其根本,其还是一门语言工具。众所周知,无论哪一种语言,都需要依附相应的文化形态。因此,高等院校日语教师应从文化视角上入手,联系起汉语与日语,并高度注重日语与文化二者的共性。一是,在日常教学中,日语教师应明确了解到汉语与日语教学中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文化层面来针对性日语教学。融合日语教学与我国文化的密切性,从传统文化层面上深入分析日语教学模式。如:日本茶道文化尤为丰富,其“和、清、敬、寂”等等茶文化思想对于塑造日本民族精神有着巨大的影响,也从很多方面上促进着日语文化健康发展。而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发挥着积极效用,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以,高等院校教师在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从茶文化入手,结合日本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日语教学开展针对性的文化导入。同时,高等院校日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需要以某一具体文化现象为主,不能只是简单的'讲解文化。如:高等院校日语教学过程中应以茶艺表演为入口点,以我国与日本不同的茶艺表演手法为主,对高等院校中的文化导入策略深入分析。
3.2对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积极发挥,树立起学生终身学习日语知识的意识
日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形式,其应该在日常练习中得以加强。而高等院校日语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中所能够导入的文化内容也是不多的。首先,高等院校的日语教师应充分运用茶文化来导入日语教学文化,并积极发挥其效用,引导广大学主动利用平日时间来参与各种茶文化活动。如:日语教师可组织广大学生举办茶文化日语大赛,以讲座方式或者演讲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拓展学生日语学习的知识面,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茶文化的导入。其次,日语教师也能够大力支持以及鼓励学生在对日本报刊以及文学作品阅读下,来强化自身对日本文化的充分了解,让学生能够主动利用平日里时间来弥补所缺失的日本社科文化。再次,在日语教学开展中,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对于日语知识学习的兴趣,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并引导起学生终身学习学习日语知识的意识,从而为学生成为一名跨交际能力较强的人才而做好各方面工作。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日本与我国文化的不同有所感知,并逐渐在深入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与日语文化二者的精髓。同时,教师还能够以教学情境模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以自编自导方式来深入认知日语教学过程中的茶文化价值。
3.3日本茶道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训,注重针对性的引导和点评
在日语教学中融入日本茶道,还能够以实践教学方式来开展,让学生在相应演练之下,对日本茶道的知识积极掌握,并对日本茶道的精髓全面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以茶道礼法来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对入门点茶法有着基本的认识,在学生集中式学习下,积极点评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日本茶道以及我国茶文化的不同有所区分。日本茶道既要求着火候、茶味以及茶香等,也要求着点茶仪式,在复杂的茶道规则下,达到可以锻炼人们心智的目的,让学生在实践课程学习中,对仪式中的禅意深入领悟,并对日本茶道中潜藏的文学内涵有所体会,进而增加我国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深程度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总而言之,在我国日语教学过程中渗透茶文化,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日语知识发挥着极其作用的作用。在高等院校日语教学中将茶文化思维引入,让学生对茶道文化深入了解,通过演示与实践日本茶道文化,让学生对茶文化丰富内涵深入领悟,进而对我国民族文化进一步继承和传扬,强化我国与日本之间的茶文化交流,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以及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六
【论文摘要】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利契机,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世博科技,和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因此,把握世博契机,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成为眼下迫切任务。
(一)“世博效应”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系统主要辐射源之一,具有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但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性和负面性的“二重性”,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构建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感召力,另一方面带来世界其他各民族的优质文化,“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域外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博会将民族文化致力于世界性的格局中加以观照,以平等的态度和全球的眼光对西方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加以吸收,彰显民族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思路,消解在过去单一封闭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负面性因素,突破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和狭隘主义的藩篱,在坚持民族性和发展时代性的双向互动中,创生中华民族文化的新活力、新品格、新状态.
(二)“世博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世博会“博”的就是科学技术文明,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明力量决定了世界的主流文化,它对文化产业促进作用也必将是全方位、多领域和深层次的。首先,“世博科技”作用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不仅能有效提高我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变革,促进高端文化产品的发展,提升文化生产的信息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其次,“世博科技”有利于构筑文化产业新的流通方式,创生新的流通符号,扩展新的流通空间,促进我国文化产品的全球流通和世界认同。最后,“世博科技”有利于催生更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驱动新一轮的文化消费动力。通过世博会对普通群众的展示,实现高端文化产品和广大消费者的有效对接,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刺激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世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
从自然辩证法来看,一个系统要在某一环境中良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是开放的系统,远离平衡的系统,并不断同其他系统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2010年上海世博是提升我国群众文化主体实力的难得机遇,不同的异域文化激荡和冲击着文化主体原本保守而封闭的精神气质,文化的广泛交流和碰撞激发了文化主体的参与欲望,提升了文化主体的鉴赏水平。其次,以最新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世博科技”带来了全球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多元景观,许多富有创意的文化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参与型的文化活动被我国人民广泛接受,有效丰富群众文化的建设资源.再次,世博会独有的开放视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科技传播方式,推动群众文化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全新的虚拟世界转变,变革固有的文化传播模式,拓宽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群众文化的发展涌现出新领域、新路径、新层次。
(一)发挥世博效应,积极发展民族文化。
1、强基固本,自强不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是整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国内资源。在世博效应的推动下,通过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优化配置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次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保护中开发,获得更多形式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层次的文化消费者,从而创造良好的保护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最后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反哺,创设特色文化基地,加强对独特的、珍贵的、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资源的扶持力度。
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支撑和动力,因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首先,通过多样化途径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认识,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民族精神实践活动,培育新的更具时代性的民族精神。
2、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培育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一是注重输出,创新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决定文化力量不仅包括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在于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的力量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实现.首先,通过与科技元素整合,创生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中包含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时代魅力.其次,通过建立中华民族文化的立体传播体系,综合运用媒体的力量,提高文化产品的时效性,提高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完善文化传播的反馈系统,增强文化交流的互动性,提升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二是注重输入,推动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交流。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与当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才能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加强文化外交,以开放的姿态应对文化的全球化,提倡各民族之间平等的对话,一方面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非凡和生气,另一方面,避免走狭隘民族主义的保守道路,注重吸纳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总之,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既要保持一定张力以求发展,又要警惕过分的冲突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
(二)抓世博契机,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1、抢占文化产业发展高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实施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工程。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口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加大对相关研究人员的扶持力度,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对文化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构建一套人才培养的长期有效模式和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资格认证机制,放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效应,实现“创意核的层层扩散”。
二是启动高端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集群优势”,2010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了人类最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因此,要充分利用世博会对我国高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催化作用,推动高端文化产业的集聚,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联动,形成新兴科技高端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我国高端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2、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一是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要以中华文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具有区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东方风格气派的文化标志和形象;重点整合民俗特色、戏剧表演、文化旅游和武术文化等有比较优势领域的资源,推动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二是制定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相继颁布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积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国或本地区在知识创新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要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分析制约文化品牌的因素,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内部的关联度,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品牌体系.
(三)乘世博东风,提升群众文化水平。
1、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带动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实现群众文化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
二是加强对群众的文化熏陶,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水平的根本出路。社会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因此,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以高尚文化引领群众文化的旨趣,提升培育群众主体的文化欣赏能力。其次,着力营造积极的文化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完善.最后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稳定的、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持体系.政府部门要健全扶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相关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单位要积极加强文化资金的管理和核算,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类文化团体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协会力量、企业力量是对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有益补充。
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转换政府角色,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公共服务机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设群众文化服务场所,其次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形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要,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七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对我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这些优秀民俗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他们能够对学前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应当从娃娃抓起,学前儿童对这些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将成为中华民族传承优势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在学前教育当中应将民俗文化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并且对融合的方式和理念还应当结合时代因素给予必要的创新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从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处细节着手,将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前教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