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感(汇总16篇)
读后感是读者与书籍产生交流和对话的方式,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安排和逻辑的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梁家河读后感篇一
央视新闻客户端播放的系列片之《初心·梁家河篇》,再联想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远景规划,无论是作为普通党员干部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表现出来的初心,还是身为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所展示的雄心,其心中所装着的始终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点给我感触至深。
《初心》这部记录片对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当我们找不方向,或是疲倦的时候,就应该想想曾经说过的“要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要走到老百姓中间去,才能了解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为人民服务。
我们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投身基层工作,扎根祖国边疆地区,不应只凭满腔的热血,更应该踏踏实实的做些实事。很多老党员在提到年轻人工作是总是说“年轻人吃不了苦”,我认为这不是批评,这是提醒,是老党员对年轻人的鞭策和期望。投身基层工作,我们不应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更应该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要“低下头、弯下腰”,要“撸起袖子,挽起裤腿”,投身到实实在在的劳动中去,要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既然选择基层,选择了安图这片热土,就应当脚踏实地,脑中时时刻刻怀着理想信念、心中装着人民群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凡事不以自我为评判标准,而是要有利于我们党,有利于安图县的建设、有利于广大安图人民群众的福祉。
梁家河读后感篇二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反复翻阅分析了《梁家河》,得出了下面的结论——梁家河是块“沃土”,而习近平就是积极主动吸取这块“沃土”营养,茁壮成长起来的参天栋梁。
说梁家河是块“沃土”,习近平这样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村距延安不远,可以说是延安的一个缩影。1935年红军长征在这里落脚,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粉碎了敌人的数次封锁围剿,带领全国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延安精神早已在这里群众中深深扎根,鼓舞着他们顽强生存,不畏困难,奋勇前进。这种精神无疑会影响教育着来这里插队的知青。
梁家河的生态条件,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这里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腹地,是一个中国典型的偏辟、贫穷、落后的乡村。从培养锻炼人的角度看,越是穷苦的条件越能磨炼人,无疑是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铸造人生观、世界观的大熔炉。习近平在回忆在梁家河插队时说:“现在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在这个小村庄里,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
梁家河村民风淳厚,人憨厚老实,实事求是,顽强倔犟,纯朴得就像黄土,纯洁得就像冰山上晶莹剔透的雪水。这些人格品质,也对知青的人格、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和乡亲们同生活、同劳动,说自己是“延安人”,梁家河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友情,说自己无论走到那里都永远忘不了这里——梁家河。
离开梁家河四十年,两次去看望乡亲;四次给乡亲们写信;在延安调研因日程紧张,把梁家河四名“小伙伴”请到延安叙旧;在国内外访问讲话中都提到自己在梁家河锻炼的收获。念念不忘梁家河村,足见其对梁家河村的感情之深。
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走的是一条积极主动锻炼,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健康茁壮成长的道路。沿着他在梁家河七年的生活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以由被动到主动,由主动到带头的步伐阔步前进的。
习近平是1961年1月13日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从北京到延安插队的。与其说是响应“号召”,对习近平说来,更像是一种逃离和解脱。1962年因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牵连,被抓欲送少管所,因床位已满送不进去,习近平报名下乡插队。他们一看,是到延安去,基本上属于流放,就让他去了。在列车上,别人都哭他却在笑,庆幸自己逃离被少管的牢笼,倒是一种解脱。
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这是习近平插队迈出的第一步。运载知青的卡车到达延安,他们看到的革命圣地延安,竟然是一个很小黑咕隆咚的城市,美好的想象被现实击得粉碎,兴奋变成了失望。习近平一行15人被分派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该村隐于一条狭长的沟道里,全村60多户,200多口人,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们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山。“这不是山顶洞人的生活嘛!”习近平当时说。来梁家河住、吃和劳动使习近平看到了:城市与农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的鲜明对比,给他第一年插队生活蒙上了重重阴影。加上他扔了半个发霉变质的面包,而不被群众信任,感到十分孤独。又因去公社开会,先跟着别的大队红旗走,后归入梁家河自己的队伍而被诬陷为“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了”即不跟党走,使他感到迷惘、彷徨、不知该怎么办。几个月后,习近平请假回京探亲,因失去北京户口而被当地公安当作“倒流”人口,关进派出所四、五个月,强制干重活。现实的挫折,听了姨父姨母和父亲的教导,习近平找到了一个法宝——他的“团结观”。
习近平相信,黄土地养育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他。他向大队书记表明了心迹:“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习近平斩断了旧途,由被动转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习近平立志扎根农村,脱胎换骨,把自己从北京娃变成村里娃,勇闯吃、住、劳动三关,把自己融入当地群众。
先说住。习近平到梁家河先住在张青远、吕候生家,后搬进《知青院》。那时候条件很差,窑洞依山而建,只有窑洞面安有门窗,进门便是一排土炕,一边连着灶台,一盏小煤油灯,六个知青住在一个土炕上。然而,对习近平来说,最难忍最恼人的是跳蚤,陕北人叫它“虼蚤”。习近平皮肤过敏,跳蚤叮咬后用手一挠,就肿起了红疙瘩,越挠越痒,痛苦不堪。他身上到处有被跳蚤、虱子叮咬过的疤痕,小腿上满是被咬过后肿起的红疙瘩,有的结痂,有的渗着血水。习近平他们寻找着对付跳蚤的办法,给炕上撒六六粉,进门前抖裤腿,用开水烫衣服。两年后,才习以为常,适应了。
上厕所也不习惯,农家厕所非常简陋,在角落挖个坑,四周用石板一挡,又脏又臭,冬天四面透风冻死人,夏天蚊蝇飞舞。大家慢慢养成了快速上厕所的习惯。
农村没条件洗澡,天冷只得用热水毛巾擦擦。夏天到河里冲凉,被笑话是“光沟子”。就连刷牙也让群众感到奇怪,说“这帮知青不知怎了,早晨起来嘴里吐白沫哩!”
闯吃饭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粮食尚未过关,陕北还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梁家河一些村民一过正月十五就锁上门,全家出去要饭吃。刚到梁家河,习近平他们吃了一段派饭,吃的是玉米面馍馍、豆面馍馍,这些都是乡亲们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尽管和知青在北京的生活差距很大,但他们的生活仍比当地百姓好。当时梁家河每人每月人均口粮仅20斤,仅是知青口粮的一半,为填饱肚皮,就用糠窝头、苦菜、荞麦叶充饥。
后来,知青自己做饭,大多数时间吃野菜团子、玉米糁子,偶尔也吃小米饭。没有菜,就跟老乡要一点酸菜,以至于酸菜成为习近平想念的美味佳肴。自己做饭没有柴烧,常常吃夹生饭。打柴对知青就是一个大难题,光秃秃山上没有树木,到哪里打柴。老乡们平时收集牛糞晒干烧,山洪暴发时捞水冲下来的树枝,爬崖畔砍“狼牙刺”烧。知青们既不会捞水冲下来的树枝,也不会爬崖砍“狼牙刺”,只有到山上搂茅草,而茅草又不耐烧。后来,队里批准他们用储存下来的玉米杆烧火,才解决了他们的烧柴问题。虽然国家给知青供应的成品粮,但要将生米面做成熟饭,也让知青们体会到把食物吃到嘴里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后来习近平回忆说,我到农村插队曾三个月没见一滴油星子,买了几斤冻肉,切成片生吃了,那味道真是鲜美!还说,他在梁家河还吃过一顿白米饭,那是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仅有的一次。他在艰难中闯过了吃饭关。
闯劳动关。在梁家河,习近平干得最多的活是打坝。村里把不擅长田间耕作的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农田基本建设队,专门打坝、修梯田。打坝既能增加土地,又能存水保墒,是唯一能够增产的措施。
打坝是一项强度非常大的强体力劳动,一人一天要推200车土,八架子车才一方土。那时候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没有手套,习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全手都是泡。第二天再干,泡磨破了,开始流血,但不管多累多苦,习近平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乡亲这样评价。社员梁新荣说:“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一点书生架子。”
打坝一般在农闲的冬季,这时候打坝也最苦。炸掉冻土,掏土推车拉土、夯土,相当艰苦,习近平手上磨出老茧。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
人们对干活不惜力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好后生!”在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习近平和乡亲们在梁家何一共打了四处大坝。1969年梁家河玉米亩产400斤,坝打好后,亩产达到800斤。习近平的劳动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他也闯过了劳动关。
闯过了吃、住、劳动三大关,习近平逐渐融入当地群众。两三年后能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熟悉了梁家河的每一道沟、每一架山,熟悉了梁家河村子里每户人家,熟悉了梁家河的饭菜,渐渐地学会了农村各种活路,成了种地把式。他还学会了自己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有了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习近平说:“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了地地道道地“受苦人”、“村里娃”。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
读书修身,要求进步,带头实干。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锻炼中,一边进行着他的农民实践,一面读书修身,迫切要求进步,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
读书修身。那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现在只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习近平读书很刻苦,除了一边放羊、一边读书外,常常看书至深夜,用的是自制的煤油灯,为节省油,灯捻调得很小,为凑近那点灯光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怕看书时瞌睡,常以九分钱一包的“羊群”牌香烟陪伴。
习近平看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中国的四大名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肖洛霍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作家的名著,以及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浮士德》、《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等他都如饥似渴地一一拜读。带来的书读完了,就和插队知青交换书读,跟退伍军人、乡村教师借书读,是个书痴。
习近平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使我了解了历史、丰富了知识。”对习近平来说,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通过读书,习近平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养。
努力工作,要求进步,入团入党。
1973年初春,习近平被派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了八个月社教。他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联系实际、寓教于乐、教育群众,为大家办了四件好事实事。一是带领群众苦干修了神车沟大坝,增加了近百亩高产田。二是动员能人随娃(武刚文)出山重新当生产队长。三是办起了夜校教社员识字治愚。四是修了《知青林》。赵家河的社教工作成绩,是习近平初显才华的表现,是习近平真情回馈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一个序曲,也说明习近平从一个稚童经过锻炼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
习近平积极要求进步申请入团入党,但都因为他“黑帮子弟”、“可教子女”、“黑五类”的影响,道路变得非常复杂曲折。入团写了八份申请书,入党写了十份申请书才被批准。入党后习近平被梁家河村党员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成为梁家河村的带头人。习近平的政治天空终于露出了一道曙光。
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决心要为乡亲办好事、办实事。
第一件实事是在梁家河沟口打了一座水坠坝。他设法说服动员群众,跑县城找水利部门勘察设计,主动去水沟铲土、打夯、搬石头、抢着干重活苦活,一边指挥一边干。在他的带领下,终于把这个坝打成了,淤成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给梁家河留下一笔丰厚永久的财富。
第二件事是办沼气。习近平把办沼气做为推动梁家河发展的切入点,可一举三得。一是解决群众烧火做饭、大量砍伐树木、拉煤难的能源问题,防止因砍伐树木造成的水土流失。二是对厕所糞便利用处理,提高农村卫生水平。三是解决农业肥料问题,提高粮食产量。
这样一举三得的好事习近平下决心干定了。他争取了县上的支持,亲自到四川考察学习技术,动员说服群众,带头苦干,1974年7月中旬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习近平也因此被评为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大寨先进个人。
第三件事是习近平先后为梁家河办起了《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磨房》、《菜园》,为群众打了一口《水井》,办《扫盲班》,如果说习近平在赵家河成功社教是他初显才华的表现,是他真情回馈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一个序曲。那么,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为该村所干的实事好事,那便是习近平感恩梁家河父老乡亲对他七年来的教育锻炼、养育之恩的深情报答,也是习近平在梁家河锻炼思想政治水平、组织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体现。
1971年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1974年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只剩下习近平一个人了。1975年习近平才艰难地跨越了“政审关”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临走前安顿大队党支部班子,推荐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石春阳(随娃)接替了党支部书记职务。
离别《座谈会》上,习近平深情地说:“我来咱梁家河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多年以后,习近平对梁家河这片土地做了深情的回望: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他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困难都没有难到那程度。这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挑战的勇气,什么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他说:“15岁我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去做事!”
读完了《梁家河》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梁家河是一块沃土,有着丰富的营养,而习近平是一棵优秀的松树,他在这里努力扎根,如饥似渴地允吸着宝贵的乳汁,克服着重重困难,勇往直前茁壮成长为一棵劲松了。
梁家河的七年锻炼,为习近平的人生奠了基,壮了魂,立了志。离开梁家河习近平的步伐一直走得非常稳健。从基层一步一步地走到中央成了国家的栋梁。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工作踏踏实实,作风清廉,政绩突出,受到人民的爱戴。
习近平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制定了一系列治国安邦方针政策,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思想。这些无不体现着从人民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无不跟他在梁家河的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
梁家河读后感篇三
近日,在岗前培训期间研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学习体会到了习总书记梁家河知青岁月的点点滴滴,在梁家河父老乡亲的眼里,插队时的总书记就是一个好后生,没有城里人的书生气,刚来梁家河不久,就完全的融入当地生活,把自己看作梁家河的一份子,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干活,再糙的饭也吃得下,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和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心贴心,并且始终将带领梁家河人吃饱饭,过上好日子为奋斗目标,带头打坝於田,修沼气,挖水井,创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踏踏实实为梁家河人干实事,除此之外,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经历了白天繁重的劳动,总书记还能每天坚持读书,并且抓住一切机找书借书读书。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基层的选调生来说,总书记的在梁家河的这段岁月对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有着深刻的启示。首先,就是要转变身份,脚踏实地,做好扎根基层的充分准备,一颗树最终能长多大,取决于它的根扎得有多深。毛主席曾教导我们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初入基层可能会诸多不适应,所以我们要全身心的把自己放到群众当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时刻记得我们的初衷,运用自己所学帮助老百姓过生好日子,这样才能有等多的群众信任我们,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群众有着无穷的智慧,我们本着小学生心态,多向老百姓学习,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扎根基层,从群众哪里汲取智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初衷,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受到群众拥护,才有可能成长为新时代下的栋梁之才。其次,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心中有杆秤,一碗水端平。一碗水端平有两层意思,一是碗要端平,古人云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面对群众不能有私心,这并不是说要讲平均主义,要从每一位群众实际情况出发,保证效率公平和实际公平,二是碗里面要有水,空碗端平很容易,但没有意义,要抓住一切机会,给碗里装水创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奔小康的路上一碗水端平,实现共同富裕。最后,我们还应该不断学习,及时充电,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不学习很快就会落伍,年轻干部光有基础是不行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理论和实践学习双手抓,在理论学习基础上不断的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有远大理想,不为周边环境所影响,像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岁月里一样,以学习增底气,以担当显朝气,以奋进扬锐气,以磨砺蓄静气,坚持边学边干,学干结合,才能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梁家河读后感篇四
《梁家河》,我认真的进行了拜读和学习,书中有很接地气的方言,真实是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陕北生活的情景。
《梁家河》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讲述了习总书记2月13日回到梁家河,看望梁家河的乡亲们,询问乡亲们的生活状况,和乡亲们亲切交谈,拉家常,回忆过去艰苦奋斗的地方。习总书记曾四次给梁家河写信,希望乡亲们早日能过上小康生活,不管在哪里习总书记总是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乡亲们曾经的艰难困苦,更忘不了为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讲述了习总书记办学校、带领乡亲们大坝修田、建沼气池、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第三部分:“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当年的小伙伴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我们走在阳光路上”梁家河经过40多年的发展,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为大家展现了梁家河翻天覆地、日升月异的巨大变化,如今的梁家河,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新征程中破浪起航,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彼岸。
通过学习《梁家河》从习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努力寻找力量源泉,多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摸爬滚打,用苦难磨砺自己,在基层干出一片天地。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时时处处事事向核心看齐,在情感上忠诚拥戴核心,在政治上坚定维护核心,在行动上自觉紧跟核心。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练就过硬本领,自觉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努力工作,树立当代青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梁家河读后感篇五
《梁家河》一书真实再现了____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工作生活,生动讲述了__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成长历程,是深入学习贯彻____的鲜活教材。通过认真的阅读学习,我深受教育和感染。
作为一名公司中层管理干部,要带头学、深入学、扎实学,从__的梁家河岁月中,感受他的成长奋斗历程,学习他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意志品格,做到学思践悟、慎思笃行,学以致用,更加自觉地锻炼党性、提升素质,完善自己。
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当时的梁家河,生产生活落后,村民吃不饱穿不暖,辛勤劳动一年还要靠讨饭接济才能为生。面对这样贫瘠的黄土地,受苦受难的人民,__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信念激励着他读书修身充实自我的斗志,坚定着他劳动造福村民的决心。__的奋斗故事告诉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守初心绝不动摇。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就是__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产劳动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个人品质的凝练以及以__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是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梁家河精神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围绕梁家河精神所传播的故事也是感人至深的。
通过学习,我深受感动和教育,更加坚定了做____的忠实践行者的决心。从而更好地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坚定信念,提高党性意识,从小事做起,做一名合格党员。作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应锻造勤奋好学的进取之心,砥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培养勇扛在肩的担当精神,发挥出一名中层管理干部的带头作用。在____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梁家河读后感篇六
第一次接触到“梁家河”,是在公司微信公众号上听了转载的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梁家河的故事及其所承载的“梁家河”精神,吸引着我去聆听、深思和探究。七年的知青生活、七年的人生磨砺,__从15岁懵懂知青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其间的艰辛可见一斑。感动和激励我的是年轻时期的__非但没有向命运屈服,反而养成和锤炼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吃苦耐劳的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敢于担当的气魄、言行如一的优秀品质。
人的一生漫长而又短暂,跌宕起伏,选择屈服还是选择奋进,关键是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也要付诸行动,要做行动的巨人,要有“学海无涯苦做舟”的决心,只有这样才有毅力和信心去面对挑战,不断提升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1969年__响应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远离北京,同时受其父亲冤案的牵连,被贴上了“黑帮子女”的标签。即便如此,还是不忘随身带了存满书籍的大箱子,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学习新知识上。工作中,他扎根群众,处处为村民着想、谋福利,做了很多包括打井、修坝造田、兴建沼气池等实事、好事,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拥护。
岁月不居。我加入中远海运化工已有三年多,回想起刚进入公司时的场景,历历在目。中远海运化工作为专业的化工仓储运输企业,秉持着“本质安全、安全发展”的理念,在我加入公司的那刻起,我就深深的感受到不同于在外企工作的一种感觉、一种信念。作为公司安技部的消防安全专员,立足于自身岗位的职责和公司的需要,认真尽职履责,扎根于一线员工,扎根于作业现场消防安全。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好安全工作。这两年通过自学,相继通过了消防安全高级管理员、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核;今年我也正在学习注册消防工程师的课程,通过学习不但开拓了知识面,提升了业务能力,也更加有自信,更加有担当,未来也必定能为中远海运化工的持续发展发挥自己积极的作用。
党的__报告中提出的“____”与“梁家河”精神一脉相承,注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需要“梁家河”精神。我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新时代“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读后感篇七
淳朴的人们围着这昔日的伙伴后生,丝毫没有距离感,大家走在宽敞的柏油路上一块看着家乡的巨变,追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做为农家孩子的我,看到这一幕突然觉得十分的感动,以前所学所听所讲突然觉得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事,而不是仅仅讲讲而已。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我们都是人民的孩子,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极大的改善。在这之中,有些党员同志和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变,成了唯利唯权唯我为中心的奴隶。完全把人民的诉求,人民的需求抛之不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贪图享受、不作为、乱作为等等怪像。国家也能及时出手,严打这些歪风邪气,看到这一幕作为一名党员的我对加入中国共产党充满了自豪感,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细细读完梁家河,那时那景仿佛历历在目,人事物的慢慢变迁,就是祖国改革开放、发展壮大的缩影,但是这其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总书记对梁家河的赤子之心。虽然离开了梁家河,但是那里的人和事他都记在心里,当地的发展以及受到危险灾害,总书记都挂念在怀。尽心帮助大家走出困境,鼓励大家把生活过得更好。心系百姓,想百姓之所想,念百姓之所念,有这样的领导人带头,吾等又有何惧祖国又有何惧!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我觉得我们应该记住总书记说的这句话,做为座右铭也不无不可。无论我们在何方,从事何种职业,做何事;我们都应记得,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的目地又是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梁家河读后感篇八
《梁家河》_一本承载着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及优良品德作风的“情景式”教科书。
书中以一曲澎湃畅淋的知青乡村奏响曲,向我们娓娓道来习总书记四十多年前在梁家河的峥嵘青春,它带给我们无比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了历史时空共振共鸣,震撼了心灵洗礼精神,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我们,引领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把激昂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
梁家河的研读,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苦难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它不仅磨砺了青年习近平的意志,丰盈了他的人生经历,更锻造了他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感染激励着身边的人,更为我指明了前进方向。他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挫折和磨难在人的生命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课题。而我们发电党支部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从小我做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更要将习总书记吃苦耐劳的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形成拼搏奉献、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梁家河读后感篇九
一部《梁家河》生动展现了***坚定理想信念、勤政为民的心路旅程与成长轨迹。读后我深切感受到***那份一心为民的初心,那份求真务实的担当,那份虚怀若谷的格局。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这是习总书记切身的体会,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不忘初心、求真务实,浇灌出***宽宏的格局以及深切的为民情怀。
梁家河是初心的发源地,***为人民奉献的信念来源于梁家河。2015年10月,***访问美国,在伦敦金融市长晚宴上,***回忆起梁家河:“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七年青春时光。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青年时期的***在梁家河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七年的大好青春时光。对一个充满青春激情的灵魂来说,身处当时的政治氛围和艰苦贫瘠的生活环境,面对理想和现实的激烈碰撞,该有多么绝望和孤独。然而,优秀的人是很难被埋没的,青年时期的***内心充满力量,不怕吃苦、不忘修身、攻坚克难、一心为民。正是这样的初心、这样的信念、这样的坚持,才使得***为梁家河的发展做出一件又一件实事。
梁家河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知青插队、当农民的经历让***深切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老百姓需要吃饱穿暖、需要住者有其屋、需要医疗保障、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对于***来说,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为民勤政的信念的原点。
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青春正是用来奋斗的。青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历程。读完《梁家河》,令我的思绪回到了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年。那些年,我从一名普通工程师一步一步做到业务骨干,后又成长为部门管理者。曾经经历过项目的艰难困苦,无数个夜晚加班解决疑难问题,最终豁然开朗、攻克难关;曾经与部门兄弟姐妹们为了订单交付,放弃周末、放弃休假,齐心协力,最终达成客户需求。这些过往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基层岗位的工作经历,锻炼了我的业务能力,也锤炼了我的意志力。在工作中难免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关键是我们要知道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达成客户需求、为了客户满意、为了企业发展。明确了目的,坚定了信念,就会积极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工作的结果最终也会不一样。
人生因梦想而不凡,因奋斗而精彩,因奉献而伟大。“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在《梁家河》的精神指引下,我将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初心不渝,坚持勤勉工作,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改进,不断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梁家河读后感篇十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七年正好印证了孟子所言!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被命运的专列运送到大西北荒凉的黄土地上,来到延安市延川县的这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彼时的梁家河,住户不足60家,村民大约200人,地僻荒远,贫穷落后,生活原始,他也曾经失望过,迷茫过,与这个山村久久对视后,他下定决心,立身此处,尽己所能,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他和村民一起打坝造田。陕北地区,山多地少,干旱少雨,打坝造田不仅能增加土地,而且有利于保墒,提高粮食产量,这是当时唯一能想到的增产办法,寄托着人们对吃饱饭的渴望。因此,每到农闲时候,习近平就和村民们一起炸冻土、掏土、拉土、夯土,他干活从不惜力,手上磨出了血泡,血泡磨破了流血,血结成了痂,痂长成了茧,他从不叫苦叫累,因为心里装着让村民吃饱饭的信念!
他尝试打水坠坝。这是一项新技术,建成后,一定会解决村民的粮食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一是怕山洪暴发,冲破坝梁,前功尽弃;二是那地方也是一户村民的祖坟所在地,那家人坚决不同意!想想也是啊,挖人家祖坟,任谁都不会轻易答应!习近平想尽千方百计,最终他找到了在村里很有威信的人——王宪平去做这家人的工作,王宪平三番五次、十次八次,不厌其烦,金诚所至金石为开,那家人终于被说服,还主动参与到打水坠坝的劳动中,水坠坝最终建成了!直到现在,水坠坝仍然是梁家河重要的粮食产地,更是这儿一道亮丽的风景!
他办起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1974年,习近平当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更是为梁家河的发展殚精竭虑。念念不忘,终有回声,灵感不期而至,他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大办沼气的报道后,热血沸腾,步行40里去县城,向县委汇报自己的想法,说如果能用上沼气,那么村民的烧火问题就解决了,就不用再去上山砍柴了,水土也就不会流失这么快了,而且还很干净!得到同意后,他立即借了路费,进川“取经”,学成归来,他大力宣传,让村民了解,然后选址、开挖、试验,凡事他都带头苦干,终于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
他领导村民建起了手工业社。梁家河地处偏僻,村民买卖东西很不方便,习近平就指导村民办起了铁业社、缝纫社、磨坊、菜园,还在村上办起了农产品代销点,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村民无水可吃,习近平就想着在村里较高地方打一口井,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他身先士卒,亲自下井,没穿过一次干净衣服,最终挖成的这口井,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直到现在还是村里自来水的源头!
他办成了扫盲班。梁家河绝大多数人不识字,习近平说如果一个人不识字,不学习,以后是没有出路的,他提议办一个扫盲班,得到大家的拥护,社员们积极参与,习近平亲自做些卡片,教他们识字、算数,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是艰苦卓绝的七年,是埋头苦干的七年,是不懈奋斗的七年,也是才华初绽的七年!他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是啊,他在这里看书学习,劳动锻炼,为民办事,在实干中增长智慧,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磨难中坚定信念!梁家河,开启了习近平人生的第一步,从15岁到22岁,走过少年的短暂迷茫,走到青年的坚定自信,回望身后踏实有力的脚印,他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不负青春不负民!
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经历还告诉我们:人生低谷也要永远仰望!习近平在父母遭遇政治迫害时,被“流放”到这样偏僻荒凉的地方,但是他没有垂头丧气,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争取,努力上进:八次入团申请,十次入党申请,这种倔强执着的内力,是心中的阳光灿烂,心若向阳,天地明亮!
梁家河,让我读懂了荒寒中的温暖,寂寞中的丰富,奋斗中的喜悦,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习近平,身处江湖之远,依然忧民爱民,今居庙堂之高,更是心怀天下!
梁家河读后感篇十一
《梁家河》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反复看了部分章节。习近平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的自信心,为他的成长起了特别大的作用。我读后感受很深,启发很大。
习近平在学习中的钉子精神和倔强的性格,值得我学习。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时,除了劳动,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看书。在梁家河人的印象中,习近平看砖头一样的厚书,吃饭时看,上山放羊时,手中都不忘拿着书看,在地里干活,闲下来就拿出书看。村里没电,他自制煤油灯,村里人都睡了,只有他的灯还亮着。第二天早上起来,脸都熏黑了,吐出的痰也是黑的,大家说:“习近平是书痴”。为看一本《浮士德》的书,他跑几十里地,跑了几趟借来看。他在插队期间看了许多书,有外国的小说、散文,有中国的名著,连字典他都每天翻看,记每个字的几个意思。在习近平看来,好的书籍和文艺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方式。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习近平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这种“钉子精神”使他在基础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由于父亲的历史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黑五类”,还经常受欺负,他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多次被送到派出所、少管所。他的倔劲儿促使他想摆脱造反派的管制,习近平报名下乡,来到父亲当年闹革命的地方——延安。来到梁家河,他适应了梁家河的生活。三年后,他会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虚心向村里人学习干农活,渐渐熟悉了所有的农活,成了种地的好把式。被抽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社教,他的领导才能和实干精神充分发挥了出来。可在他要求进步时,如同劳动时走的山路一样蜿蜒曲折,而他的倔强性格帮了他。当时他想入团,他写了入团申请书,交给村支部书记,村支书说:“上面说你是可教子女,与父亲没划清界限”。习近平说:“一个人有问题要有结论,中央有文件吗?”村支书把申请书递上去了,村支书却被骂了回来。习近平不认输,就不停地写入团申请书。他坚信父亲是个好人,他也是好人,公社团委干部找到他,和他谈了好长时间。在第八份申请书递上去之后,1972年冬,他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1973年8月,村党支部书记梁玉明介绍他入党,公社一名副书记看到习近平的入党申请书,说:“你胆子真大,敢介绍‘黑五类’入党”。梁玉明替习近平辩解说:“上面有文件,父亲有问题,不影响孩子,关键在表现。你不批是你的事,但我不能不对他负责。”习近平听后倔劲儿上来了,拿起笔一份一份地写申请书,直到写第十份时才获得批准。实际上,习近平入党也不是因为不断写申请,而是延川县委书记申易是一位老红军后代,作风务实,有见识,有担当。他认为习近平有能力,社员拥护,又多次写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74年10月批准习近平入党申请,接收他为党员。他不服输的倔强劲,使他变得更加坚强。
习近平一心为人民做实事的劲头决定他一定能干出大事。梁家河山多地少,干旱少雨。修坝田、建梯田不仅能增加土地面积,而且有利于保墒,提高粮食产量。村里成立基建队,习近平是其中之一,习近平干活很实在,在打坝时他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再干,磨破了泡开始流血,但他不管多苦多累,一直拼命干,从不惜力。习近平手上磨出了茧子。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从清晨到深夜,人们对干活这么不惜力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习近平在当选支部书记后,一个让全村人吃惊的计划出炉了,在梁家河打一座水坠坝,这是一项新技术,村子人有意见的多,但这是一件造福为民的好事。美好的憧憬激励着他,他和几个村干部分头做村民工作,人们被他说动了,同意了他的计划,梁家河第一座水坠坝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习近平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一边指挥,一边劳动,不分白天和黑夜。在抽水泵出水口铲土是最苦的活,习近平主动去水沟旁铲土、打夯、搬石头。这些苦活、累活他抢着干,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拿出冲天的干劲,终于把这个坝打成了。在他的感动下,村子几个从不干活的村民都参加了劳动。接着,习近平看到村里没柴烧,有人为打柴摔坏了腿,有的还送了命,他不远万里去四川学习办沼气,解决了人们煮饭问题;看到村民为了买日用品,每次耗费一天的时间,他想办法办起了代销店;看到村子里还有许多人不识字,就办扫盲班,他亲自教村民识字。还为村里打了一口甜水井,又为村里办了铁业社、缝纫社等。他处处为村里人着想,还为村子培养了像石春阳、武晖、刘永辉、王宪平这样的好干部。习近平已经离开梁家河了,村里有人看病需要帮助,他寄来钱让坐飞机去他那里看病;村里人找他办事,他从不摆架子,帮助解决。如今,习近平当了国家主席,还是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记在心里,他每次作重要报告离不开为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政策,总是把人民的事放在首位,他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办好事。
看了《梁家河》这本书,认识到习近平是一个让全国人民敬仰、信赖的国家主席;更是一个造福于全国人民甚至造福于世界人民的好领袖。我很幸运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一定听党的话,跟党走,加强学习党的各项方针、路线,紧跟形势,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在建设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余热。
梁家河读后感篇十二
2017年10月19日,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弘扬党的先进作风,完善支部组织建设,以及把专业知识与支部建设工作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第十设计所党支部积极组织并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逐梦圣地延安”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期间,带领大家先后赴延安学习书院、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到梁家河村感受习主席当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恪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信念。
在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我深深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比自己在那个年龄的表现,真的是自惭形秽,相差甚远。我们为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以及梁家河的每一个村民所建立的血肉联系而感动着,为习近平对这里每个村民的真挚情感而感动着,为习近平的人民情怀而感动着,为习近平的爱民、亲民、为民的一举一动而感动着。
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
我们要服务农村,要心系农民,不怕苦,不怕累,到农民群众中去,要多向农民学习,拜农民为师,要注意倾听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到在老百姓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要把自己当成农民看,把农民当成亲人看。当我们做好了本职工作,我们也就了解了村情、民情,变成了村里的一份子,就要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服务农村,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是我们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最终目的。
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增长才干,学习国家政策方针,提高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学习农业农村知识,提高服务基层水平;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好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农民与基层党组织、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在陕北那艰苦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基层是大舞台、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养分,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梁家河》这本书,我们广大青年不仅要阅读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党务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梁家河读后感篇十三
当年的陕北乃至全中国生产力落后,劳动基本上全靠"使蛮力",生产工具落后,也没有劳保用品。在打坝造田时,没有手套保护,习近平和老乡一样,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还得照旧干,泡磨破了就开始流血,直到后来手上磨出了老茧。我们很难把这样的劳动场面与一个插队的稚嫩知青联系起来,但这就是年轻时的习近平。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刚融化,气温依然很低。当时习近平在寨子沟打水坠坝,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最忙时要从清晨干到深夜。人们对干活不"撒奸儿"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好后生"!当时的陕北窑洞里,不仅有虱子、跳蚤、老鼠、蝎子,甚至还有蛇出没。露天厕所,夏天有蚊蝇,冬天寒风刺骨。贫瘠的土壤,干旱的气候,落后的"老镢头"、没有弹性的木扁担,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粮食不够吃,柴火经不住烧。在极饿极馋的寒冬腊月,习近平和他的小伙伴生吃过猪肉。就是这么苦,习近平都曾经做好长期在梁家河生活的准备。
与今天的生活进行对比,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高质量的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培育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为学院质量强校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家河读后感篇十四
读完《梁家河》后让我陷入深思,我们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封面写的话是: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百十页书里淌着坚韧的力量,这股力量渗透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骨子里,也正在这万里河山中生根发芽,并终将在这无垠的土地上蓬勃生长。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岁月,再对比梁家河的今非昔比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人们深深感受到这个坐落在陕西北部的小村庄,深深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成为了每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年轻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我们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更应该有学习的精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忙碌的工作中细水长流的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软件,只有不停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跟上社会快速前进的步伐。
我们应该有实干精神。笃行务实,切实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面对困难我们不应该被环境左右,应该迎难而上,跟困难正面战斗,在失败与错误中积累,在拼搏与奋斗中沉淀。
梁家河读后感篇十五
书中讲到,习近平主席在梁家河知青的岁月,从北京特意带了两箱书到延安,在那个年代,下乡当知青是去吃苦的,没有功夫去读圣贤书。这在当时很多村民都不理解,但就是因为这些书,成为了他融入当地小伙伴的敲门砖,书中的内容给村里的娃娃们走向美好前程的向导。读书带来很多快乐,从书中收到启发,通过读书开拓思维,正是这些书籍给梁家河带来很多新的思路。习近平回忆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他在乡村教师那儿惊喜地发现了《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和明清时代的课本;从退伍军人那里借到了《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他还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事实上,他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书就不少。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母亲》等,看完这些书,他并不知足。习近平曾在采访时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其实,习近平无形中也教了梁家河很多东西。
梁家河读后感篇十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梁家河,习近平首先要过的就是“吃苦”关。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等。担粪、担麦把肩膀压的又红又肿,背上风吹日晒,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在陡得连牛都站不住山上,他还能背上一大捆柴往回走。他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砺,过“跳蚤关、饮食观、劳动关、厕所关、洗澡关、思想关”,从一名“北京娃”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村里娃”。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坚强的意志,为将来的工作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习近平总是秉承“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好学求知精神。不管白天干活多累,他总能挑灯夜读,读书到深夜,常常脸被煤油灯熏黑,连吐的痰都是黑的。为了借《浮士德》这本书,他步行30里地。上山放羊时,他总是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广泛涉猎,刻苦钻研。作为企业职工,我们更应该有“学而时习之”的精神,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学习,要系统,全面掌握知识,掌握各项业务技能,要从周边人和事中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勤政爱民接地气,一心为民办实事。习近平从当年一位十五六岁的北京知青到如今党的总书记,他的信念从未改变。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带头打造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缝纫社、经销社、磨坊等,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我们一定要学习习总书记“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踏实肯干精神,在工作岗位上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的干事,真正了解职工所需所求,真心实意为职工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