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事迹材料(优质15篇)
总结是对过去所做的事情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为未来的行动提供参考。如何写一篇充满艺术感的古诗词,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美的敏感。希望下面这些范文能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一
王亮,男,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20xx年换届后,担任前大章乡永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亮同志年轻、有干劲,带领班子成员干实事、强治理、谋发展,村内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村党组织领导有力。20xx年村“两委”换届后,王亮首先对“村两委”干部进行明确分工,细化责任,20xx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5名,新发展党员3名,2名党员按期转正,村党支部积极调动党员、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等参与村内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发挥了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治理规范有效。目前,村内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务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党建工作年会”等制度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党组织领导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规范有序;进一步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出面调解,村内实现白事不穿白、不发烟、不放炮;红事不使用高价烟酒,有效抑制了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
乡村发展充满活力。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一方面村党支部依托村内2个家庭农场、4个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资源,实现对村内2250亩土地进行统一育种,村党支部统一购置化肥、种子,发挥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以此来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该村通过竞价的方式对村内238亩窑坑地进行承包,20xx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5万元,2022年预计达到11。2万元。
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首先对村内8条主道进行分包,每条街道由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村民代表分包,明确责任人;村内四个大坑实行村干部分包坑塘制度,每个大坑由一名村干部与一名党员直接分管,对大坑进行机械清理,并进行围档,杜绝垃圾进坑,分包责任人每周对坑塘进行检查,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目前坑塘状况维持良好;村内垃圾日扫日清,村“两委”干部带头清除街内墙体小广告,在主要街道书写人居环境、反邪教、除村霸等宣传标语,起到了美化和警示教育作用;开展绿化、亮化工作,新种植核桃树160余棵,更换太阳能路灯120盏,村内面貌整体提升;目前村内改厕率达到93。8%,争取今年标准化厕所改造完成率达到100%。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二
时全,男,198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王西章镇西洨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xx年“两委”换届时当选,换届以后,他牢固树立起“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与日常村务相结合,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开展。
作为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他迅速转换角色、进入状态,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落实“开门一件事”,以最快速度、最好氛围、最佳状态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以实际行动攻坚克难,迅速打开西洨洋村换届新局面。
抓党建、提服务、惠民生。上任后,他先从阵地建设入手,整修村委会院内水井及变压器,修建“为人民服务”党建文化墙,打造90平米高标准党员活动室,增添党员桌牌、电子屏、音箱等硬件设施,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带动党员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及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村民代表考勤制管理,党员群众的归属感增强,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组织阵地在建强,党员干部管理逐步完善,下一步就是变管理为服务。坚持坐班制,搭建村民议事厅,收集村情民意,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落实“两会一团”工作机制,建立《村规民约》,完善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实践在西洨洋村深入推行,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和谐善治水平不断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拆除危旧房屋及私搭乱建6处,治理坑塘1个,安装200余平米围挡及5个垃圾点监控,清理小广告50余处,清运垃圾587方,粉刷主街道外墙3000余平米,绘制文化墙5幅,修建小花园1个,全村卫生厕所率达90%,气代煤改造率93%,村级综合服务站功能优化,实现了小事不出门,人居环境有了质的变化,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立足于乡村振兴,他一方面带领“两委”干部对集体资产资源全面摸排,重新发包,使集体经济增收1万余元;另一方面,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引导发展特色种植,鼓励承包大户实验性种植药材150余亩、蔬菜100余亩,建姜窖2个,计划种植生姜30余亩,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村民致富。
同时,他还积极谋划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土地股份化,帮助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中药材、生姜、露天蔬菜等特色种植,开辟产业发展新路径;同有关企业开展有偿服务合作,在为农户提供化肥、农药、种子销售等便利服务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争取落实惠民超市建设项目,实现村集体直接增收。
“我做好了迎接考验、战胜困难的准备,一定会同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甘共苦、攻坚克难,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这是时全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心中所想,也是他对西洨洋村全体村民的一份承诺。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三
xx,男,x族,1967年9月生,初中文化,1984年7月加入.....。现任思茅区倚象镇踏清河村党总支书记。自来连续4年被评为倚象镇“优秀...员”,被评为“普洱市民族团结提高模范个人”。
勇挑重担做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创先争优做夯实基础的领头雁。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xx自担任村党总支书记职务以来,针对村里的实际情景,大胆地提出了对普通党员设岗制、工作记分制的农村党员激励机制,建立党员民情职责区、党员议事制度。经过制定学习计划,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进取开展党员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功能等途径,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本事。
注重党员发展工作,每年进取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使踏清河党总支从刚成立时的15名党员发展到79名党员。为了提高无职党员“上岗”本事,他突出抓好中青年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让他们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引导无职党员成为“发展经济的领航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科学技术的辅导员、勤劳致富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等,进一步带动党风、民风的根本好转,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四
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xx年任妇女主任xx年任村委委员xx年任计生主任当选为村支书记、村务负责人。现任米心镇岳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务负责人。该村位于米心镇东北面全村共户、口人是一个山区村。近年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她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他用那无私的情怀给每一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温暖和慰籍。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持续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各方面优势不明显,群众增收缓慢。上任之后,...同志经过和村干部、群众多方探讨,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新引来了外地客商,带动了经济发展。引进了重庆巴南区种植大棚蔬菜一户(沈永建),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同时引进养鸭大户一户,养殖规模在15000只以上,带动本村养鸭户一户,养殖规模在3000只左右;产业结构正在稳步调整中。
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地处潼南最北端米心镇。距离遂宁市仅有35公里的路程。以前道路崎岖,坑洼不平,村民外出十分不方便。...同志借上级村村通的有利时机,多方筹措资金。全村原9个社水泥路面已通7个社,碎石路面通达每个院子;,在县财政局结穷亲活动过程中,使2个组(原3个社)百分之七十的农户1.2米宽的水泥路面通到了院坝;道路硬化后,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彻底解决了这一带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通路那天,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感激蒋书记为他们解决了20多年没能解决的难题。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艰苦。...同志始终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近年来,新建、维修生产路1000余米,建堤灌站一座,自来水厂一座,国家投资180万元,此刻正在建设中。这些项目的投入,有力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截止目前,全村4个组80%的村民用上了天然气,全村有线电视覆盖率到达90%以上;
三是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谋利益。...同志是一名老支书,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群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的脚步遍布了村的每一片土地。做事公正、公平、公开,群众都很满意。每当村里的群众、老人在困难的时候,都能见到他们的蒋书记,逢年过节的时候、生活有困难的时候,...同志都能出此刻五保老人、烈军属、病灾群众的家里,送钱送物,帮忙解决生活困难,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老人们都说:“国应真是我们的好支书阿!”
同志就是这样,扎根山村、默默奉献,他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可是用自我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这,就是我们的蒋支书。我们的好支书!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五
20xx年11月,王焕军同志受组织选派到孝昌县花西乡广店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坚持以第一书记为纽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团结村委会一班人,克难奋进,广店村的社会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王焕军同志是花西乡广店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之子,对村里情况非常熟悉,但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村务资料,他通过各种方式详细了解了广店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广店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广店村位于花西乡东北部,交通闭塞,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属典型的贫困村。王焕军同志上任后,他立即投身村务工作。报道当天,他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村干部一起讨论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以先急后缓的原则干成几件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激发村民全面创业的热情。他特别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通过短信、谈心等形式,他与村支部书记交流自己近期打算、广店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勇于担当,很快进入了角色。作为第一书记,他能正确处理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解决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他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健全了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改变农村环境要靠建设项目支撑。广店村地势起伏不平,耕种方式还停留在肩挑背扛阶段,极差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着农田机械化作业的广泛应用;村里断头路多,各自然村与外界联系受阻,村民出门不便。针对以上问题,王焕军同志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四方奔走,积极寻找政策支持。一是将广店村纳入孝昌县20年度农村整体推进计划,今年上半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70万元,对广店村的交通、塘堰、田地进行了改造,村里农田成块连片,灌溉方便,农资可直接运送至田间地头,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一改村民肩挑背扛的落后耕作模式。二是争取国家农村道路硬化指标,将赵余湾至刺柳湾3.5公里的断头路接通并实施硬化,为村民出行、购物、走亲访友等提供了便利;下半年,还将建成村级水泥停车场,有效解决村里逢年过节交通拥堵难题;村里还将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届时各自然村都将亮起来。
广店村财力薄弱,需要投入资金的工作很多,王焕军同志多方奔走,筹措资金,为村里排忧解难。一是村委会办公环境极差,办公桌椅破旧不堪,没有会议桌凳,他为村委会配齐了办公设施。二是为了方便对村民宣传国家政策和下达相关通知,王焕军同志依靠私人感情,寻求财力厚实的部门的帮助,筹集一万元为村里安装了“村村响”。三是个人出资结对帮扶村里5名贫困户,助其脱困,残疾人王建军是村里手艺高超的裁缝。他动员王建军积极走出广店村进行创业,并帮他在城里租房开起裁缝铺,生意较好。
方严湾是个杂姓村,村里有两家因琐事经常闹矛盾,仇怨较积。王焕军同志到任不久就碰到了双方准备打架的突发事,闻听村干部电话,他一方面联系派出所,一方面给两家户主分别打电话,晓之以利弊,并及时回村制止了械斗。之后,积极深入两家做细致的协调工作,让双方进行有效沟通,达成谅解,最后请乡干部、派出所干警出面让双方签订和平协定,化干戈为玉帛。
一是指导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加强塘堰建设。去年冬季较往年暖和,他和村干部发动、指导村民将部分多年失修的塘堰进行挖深加固,他有时和群众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一身土,一身泥,但毫无怨言。二是全力夏收。坚持早协调、早谋划,他与村干部就夏收工作认真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制定了夏收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收割机,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了颗粒归仓,群众非常满意。三是认真防火。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他与村干部组建了有20人组成的防火小分队,昼夜24小时值班巡逻,确保万无一失。麦收期间,广店村没有发生一起火情,保障了三夏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王焕军作县第二高级中学的校长,任广店村第一书记期间特别重视村民的普法宣传和文化教育。他任职期间,广店村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创历史最好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100%,实现了大病统筹;文明创建、依法治村工作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王焕军同志就是这样心系广店村,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六
×××同志...x年x月生,...x年x月入党,...x年x月任××村党支部书记。
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状况和以往表现状况,注重把贴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
年可加工白灰600吨;开发生产的棉拖鞋加工夜年制鞋3万余双产值30万元。同时他利用自我路熟门广的优势当起全村群众的经济人为群众带给技术指导业务服务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目前全村从事棉拖鞋加工的个体户到达24家吸收就业人数25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80%。为加快滩区发展他筹集资金5万元元修筑公路7000米。
××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主任,并成功连任村党支部书记。
在他的竞选演说中,他提出今年再筹资10万元,让全村群众都走上水泥路,并透过用心努力,建立市级卫生先进村和文化先进村。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建设小康社会的而忘我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个...员的完美人生。综上所述,就我镇乃至邻乡镇而言,××村党支部书记×××同志在深化农村改革,带领党群共富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此经南张羌镇党委研究决定,推荐×××同志为县优秀...员。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七
社会持续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地处西部山区,距离222省道有3公里的路程,道路崎岖,坑洼不平,村民外出十分不方便。,同志借上级村村通的有利时机,多方筹措资金16余万元,硬化了村至宅科二村3.5米宽、1100米长的道路。道路硬化后,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彻底解决了这一带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引来了外地客商,带动了经济发展。
该村西部有一个自然居民小组,共有15户人家。由于地形复杂,距离中心村较远,一向以来,该居民组始终未通电,群众生活十分不便。同志多次协调供电所等部门,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阴历年前为该居民组架通了电。通电那天,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感激李书记为他们解决了20多年没能解决的难题。
村地处偏远,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艰苦。同志始终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近年来,新建、维修生产路6000余米,对3座水库、塘坝进行了除险加固,有力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各方面优势不明显,群众增收缓慢。上任之后,同志经过和村干部、群众多方探讨,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该村原有100多亩老板栗园,由于年代久远,品种老化,经济效益网一向没有气色。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实验,同志带领群众引进了外地优良板栗品种,对老板栗园进行了更新改造,目前已改造18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志带领群众用心响应镇党网委、政府建设“江北绿茶之乡”的号召,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发展茶园,新发展茶园120亩,茶园面积到达200余亩,实现了“户均1亩茶”的目标,茶叶已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叶子”。
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壮大群众经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群众失去经济来源,各项事业开展十分困难。应对这种状况,同志并没有为难发愁,而是用心带领党员群众,变劣势为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招商,实现了全村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该村地处山区,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优良,同志就利用这一优势,多方外出联系,寻找招商信息,引进投资60万元的“卧龙潭”矿泉水厂,目前工程已开工,正在建设中。同时,村还依托丰富的山场资源,引进石子厂、山场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目前已达成初步协议,近期即可开工建设。项目的引进,激发了山村的发展活力,壮大了村群众经济,也改变了山区群众的思想面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谋利益。同志作为一名女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也很重。可是她始终坚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群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村里进行“两田制”清理整顿时,她的儿子正在复习升高中,可是她顾不上照顾孩子,按时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男同志们早起晚归,走遍了村的每一片土地。地分好了,公正、公平、公开,群众都很满意,可是她却晒黑了、累瘦了。同志的家属在二中任副校长,工作也很忙,他常开玩笑的说:“我们真不像是两口子,有时好几天都见不上头。”可是,村里的群众、老人在困难的时候,却都能见到他们的李书记,逢年过节的时候、生活有困难的时候,同志都能出此刻五保老人、烈军属、病灾群众的家里,送钱送物,帮忙解决生活困难,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老人们都说:“宗修真是我们的亲闺女阿!”
同志就是这样,扎根山村、默默奉献,她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可是用自我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她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她用那无私的情怀给每一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温暖和慰籍。这,就是我们的女支部书记。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八
“门前潼溪水,村后雄鸡山,我家我村就在贺田。”浙江衢州市龙游县贺田村村民每次唱起“村歌”,都要自豪地说一句:我家就在青山绿水间。
领着大伙儿把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建成全国礼貌村、国家级生态村的,是在贺田村干了22年的“光荣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劳光荣。
“垃圾村”变身样板村。
走在贺田村错落有致的农舍间、绿树成荫的村道上、曲水清流的公园里,劳光荣很自信:“随时到村里来看,都是‘垃圾不落地’。”
当初,下决心从“垃圾”这件事着手,改变“脏乱差”村容村貌的劳光荣,被人戏称作“垃圾书记”。贺田村首创的“垃圾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农村保洁机制,在全国都出了名。为了坚持村容整洁,劳光荣想了许多管用的“土办法”:村民每一天上午8点前将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投放到指定点,村保洁员上午9点半之前清运完毕。每个垃圾袋都贴上了可识别的“身份证”。哪家乱扔垃圾,一查袋上的编码就明白。村里还成立卫生保洁测评组、监督组,卫生检查打分结果全部公布上墙。
几个月坚持下来,村民们真真切切看到了变化。就连城里人都头痛的垃圾分类,在贺田村却能分得清清楚楚。
共建家园,美丽乡村发展生态经济。
贺田村“家底”薄,当年是团体经济接近空白的“空壳村”。靠着劳光荣四处奔走争取来的各方支持,村里的“家业”一项项置办下来:修建了标准防洪堤,让溪滩两岸免受洪灾侵扰;新建8公里多林区道路,毛竹运下山每担能省下8元多的成本;原本住在破旧泥墙矮房里的老人,也迁入舒适的老年公寓,有配套的活动室、卫生室。
劳光荣一向寻思着,为村里保护好这方青山绿水。此刻的贺田村,不仅仅卖竹子,更卖生态、卖风景,给村民开辟出新的致富路。在劳光荣的构想中,“要让大伙儿真正从环境中得利,不离家乡就能赚钱,将村里纯天然的菜籽油、红提推介出去,把村团体经济搞上去。”
不负重托,带领村民共奔富裕礼貌。
这几年,贺田村每年都要办一场充满绿意、乡土特色鲜明的“村晚”。村民们自我砍竹子、搭布景,自我带着扁担、竹条等农具上台,节目也都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村里连年评选“和睦家庭”“卫生示范户”“庭院绿化示范户”“好公婆”“好媳妇”,被评上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婆婆、好媳妇、好孩子,也都在“村晚”上台亮相。“自打头一次办‘村晚’,村容村貌、村风民风都大不一样了。”劳光荣乐呵呵地说。
如今,劳光荣已年过六十,他一向牢记村民们的重托。当年,劳光荣的妻子患肝病住院,家里欠下40万元的债,刚当村干部的劳光荣辞了村里职务。可乡亲们舍不得他走,新一轮选举时,全村600多名18岁以上村民,有500多位在“心中最想要的村支书”选票上,写了劳光荣的名字。他一向没有忘记拿到厚厚一沓选票纸时的百感交集,这是500多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
妻子几年前离世,劳光荣总念叨,以前陪妻子进城看病,她总羡慕城里洁净的马路、优美的环境,“要是我们农村也有这么干净漂亮那该有多好”。此刻,如果妻子能再看看贺田村,必须也会为家乡骄傲、为乡亲们高兴。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九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带来温暖和慰籍。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持续了良好发展势头:
以上,带动本村养鸭户一户,养殖规模在3000只左右;产业结构正在稳步调整中。
有利时机,多方筹措资金。全村原9个社水泥路面已通7个社,碎石路面通达每个院子;
资180万元,此刻正在建设中。这些项目的投入,有力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们的好支书阿!
xxx同志就是这样,扎根山村、默默奉献,他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这,就是我们的蒋支书。我们的好支书!
称号。在同志带领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人均增收356元。农民收入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穷则思变。
村支部在同志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依托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发展林竹业、畜牧业及山木药材;大力改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一年有新发展,三年有新发展,五年有新突破。
二、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至2008年底,村支部、村委认真按照本村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观念的贫穷是最大的贫穷,思想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在张书记的带领下,两委在促进小农意识转变上狠下功夫,会同乡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利用村民会、户长会等形式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头敢想、敢试、敢干,让群众明白了发展是执政兴国、富村的第一要务,脚踏实地、因地制宜,让当地村民放弃等、靠、要思想,树立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理念,主动谋发展。
1、认真宣传退耕还林政策,确保退耕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全村高标准退耕还林。
430亩,栽竹1000余亩,造林上千亩。
牛羊。
3、大力发展药材。以鸿林集团为龙头,超多发展黄柏基地。几年来,张书记在飞龙关、
村的黄柏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千元增收工程。
4、以短养长抓增收。去今两年,村支部带领群众利用黄柏地内大搞增、间、套种,全村。
这两项全村就增收25万元,实现人均增收。
三.带领全村群众新修村道,打破发展瓶颈。
村地处偏远,交通条件十分落后,村民有农副产品卖不出去,生活条件难以改善。为了改。
了村交通条件,使群众得到了实惠,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转变观念,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群众增收。
在村支部的号召下,去年仅300余人的村到省外务工的就有30余人,县外务工的就有。
山西办矿,有的在买房,有的在办厂,有的买了车搞运输成天忙。
五、勇挑重担,全力搞好灾后恢复重建。
了解受灾状况,个人为灾区捐款2000元,资助本村4组孤儿高新月在名山读小学。在灾后恢复重建期,发扬5+2,白加黑精神,带领全村百姓全力建设茶马驿站新村,为新发展谋出路,致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新村。
社会持续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地处西部山区,距离222省道有3公里。
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彻底解决了这一带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引来了外地客商,带动了经济发展。
该村西部有一个自然居民小组,共有15户人家。由于地形复杂,距离中心村较远,一向。
为他们解决了20多年没能解决的难题。
村地处偏远,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艰苦。同志始终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近。
年来,新建、维修生产路6000余米,对3座水库、塘坝进行了除险加固,有力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到达200余亩,实现了户均1亩茶的目标,茶叶已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叶子。
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壮大群众经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群众失去经济来源,各项事。
的发展活力,壮大了村群众经济,也改变了山区群众的思想面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谋利益。同志作为一名女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
温暖,老人们都说:宗修真是我们的亲闺女阿!
同志就是这样,扎根山村、默默奉献,她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用。
她用那无私的情怀给每一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温暖和慰籍。这,就是我们的女支部书记。
群众努力工作,大胆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努力为**村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
如今在农村,征迁拆违已代替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然而征迁拆违在隶属**经济。
开发区的**村却不是什么难事。
样的征迁速度连心急的投资商也竖起了大拇指。
自20**年划入开发区以来,已有**个项目落户该村。全村原有总面积****亩。几年来,包括农田、水塘、道路在内,被征用****多亩,涉及***户。每个项目都能按节点拿到净地。
奇迹还在于,就是这样一个即将不见的村庄却不见一夜楼等违法建筑。更没出现因征迁引。
起的上访事件。
*书记来了就签约。到了签约的最后关头,村里的不少拆迁户竟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开发区派来协助村里开展征迁工作的**每次听到这样的要求,对村支部书记***的敬意便油然而生。**还说,到**村做工作,难度小多了,村民们能和颜悦色的接待你,还递烟敬茶。
其实,不用*书记到场,也会秉公办事。村里的公开栏里拆迁标准赫然在列,村民们可随。
么重?几位拆迁户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实质。
留期满释放的那天晚上,*书记亲自到拘留所去接,当时全家人感动的都哭起来了。
县医院急救。由于抢救及时,挽救了两条人命。最后,连汽油费都不肯收。
家人表示,家里再出什么事,也不能拖全村的后腿,不能给*书记脸上抹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村民的核心利益为己任。
织要他回村当书记。尽管明摆着是米箩里跳进糠箩里,他还是回来了。
在他的带领下,**村变样了。电路改造了,村民不再为电压不稳而烦恼;公路修通了,
村民们不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自来水通了,靠着长江吃水难已成为历史了。总投入***多万元。
如今,由于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延伸到村里,村民们已能享受到和城里人毫无二致的生活。
人在企业打工,去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所有拆迁户都享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100%,新农保参保率80%。
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能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求他人做到的,他自己率先做好,具有奉献精神,从不图个人得失,清正廉洁、秉公办事,急他人所急,处处为他人着想,关心群众疾苦,原则性的事不放松,领导有方,是我村的一个好带头人。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会再接再厉,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把**村建设的更加完美。
一个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心里装的只有工作,只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李元龙上任。
居全镇前列。李元龙同志也多次荣获区镇人大代表,区镇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二年来,李书记时刻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冷暖和疾苦,吃苦在先,不图享受,各项工作。
100多名劳务输送到沈阳、北京等城市,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然而他却没得到任何回报。
李书记十分乐于助人。自从他调到大泉村担任支部书记,不问大事小事,他都亲自带头,
上
李书记把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困难群众的孩子当作自己孩子一样看待。黄涧组农。
兄妹俩又搬回去。李支书还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娃一样,到镇民政部门跑申请,把俩人列为小五保,去年又把小男孩送北京去当兵了,女孩上学也全部免费。
如何让乡邻们脱贫致富,光靠农业不行,务必兴办工业。每个村办企业的兴办,都与李书。
利税12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60余人。
说话,之后事情搞清楚了,李云龙开导老弟说你哥虽然是个村支书,可这村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群众的,桥归桥,路归路,帐是必须要算清的。
干部和村民一到床前,他第一句话就是村里的工作。当市区领导到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却笑着说:没什么,等我病好后,我必须回到村民中去,继续为他们服务。
第八届人大代表。
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把有经济。
念新,带富潜力强的党员。
的果园,年纯收入15万元;党员xxx种养殖示范户,种植18。
0亩的果园,并饲养杂交牛7头,母猪4头,年纯收入5万元;xxx等50多户铁制品。
便了群众。用心争取上级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全村六个自然寨的便道硬化5000米。2011年里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990元,高于全**均人均纯收入200元。
全村无上访,民风得到了极大转变,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构成。xx村被评为2006-2010年xx市普法依法治市先进村和平安村寨建立示范。
农村建设的规划蓝图和实施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继续前进。
同志xxxx年x月生,xxxx年x月入党,xxxx年x月任村党支部书记。
十多年来,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
先入党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x年被县委评为一学三比先进个人。
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齐因村里。
贴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
经营,开办白灰粉加工厂。
年可加工白灰600吨;开发生产的棉拖鞋加工夜年制鞋3万余双产值30万元。
同时,他利用自己路熟门广的优势,当起全村群众的经济人,为群众带给技术指导,业务服务,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目前,全村从事棉拖鞋加工的个体户到达24家,吸收就业人数25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80%。为加快滩区发展,他筹集资金5万元元,修筑公路7000米。
同时,作为镇黄开办副主任的他,还大力支持镇里招商引资工作,在三毛杨基地建设、农。
在精神礼貌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开展了评选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手等活动,透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全体村民的精神礼貌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刻村里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构成。
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主任,并成功连任村党支部书记。
在他的竞选演说中,他提出今年再筹资10万元,让全村群众都走上水泥路,并透过用心。
努力,建立市级卫生先进村和文化先进村。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建设小康社会的而忘我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完美人生。综上所述,就我镇乃至邻乡镇而言,村党支部书记同志在深化农村改革,带领党群共富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此经南张羌镇党委研究决定,推荐同志为县优秀共产党员。
在青山如屏,烟波浩渺,鱼跃鸟飞的古丈湖畔,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村里有一位四十出头的农村妇女,一头利索的短发显得精明强干,微黑灵秀的脸上总是绽出让人倍感亲切的笑容。这就是全村人敬重的女能人同志。
xx至xx年同志在村担任村支书兼妇代会主任时,村还是一个区田少地少,经济落后,
了猪仔。养猪储粪,给沼气带给了燃烧的原料,沼液又能够来喂猪、养鱼、浇茶园,这种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致富线,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到达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产品的无公害化,同志认定走这条路必须能让村民们走出贫穷,她要用自己的成果来证实给村民们看,让他们也参与到茶叶、网箱养鱼、牲猪养殖产业中来。
在产、供、销上都有了保障。
只要村民们不再过穷日子,当不当官无所谓。同志带领全村人走向富裕,村民们对她的感。
发展,同志觉得带村民致富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也是对拥护和信任她的村民们最好的回报。xx年,同志成立了湖泖盆茶叶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了村的茶叶产业。
同志如湖畔的幽兰,用她的芬芳,用她对致富事业的执着,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如今的。
过日子的贫穷落后的库区移民村,一跃成为风景如画、礼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勇于开拓,创经济强村。
解吧,如何对得起村民的信任。
某不负众望,最终他还是走立刻任了。他向党支部、村民会提出了以工兴村、强工富民的。
大上、快上发展个私经济的氛围,使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现税利1188万元。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带给了就业机会,目前全村85%以上的劳动力进厂务工,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
某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集中力量把经济拉上去,增强本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
先进行列。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因地制宜,引村民致富。
1997年4月,民丰村先后合并毗邻的渔业、繁劳动、荣跃三个后进村。应对全村党员、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信任,某别无选取,一次次打消了卸任的念头,还忍痛割爱放弃了外地一家年薪6万元办厂聘请机会,义无反顾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
让村民富裕,是我的最大愿望!某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全村925户农户,户户奔小康,人人住新楼。
题。使原先的三个后进村很快由弱变强,共亨富裕。
去年,他又透过村、区、镇三级携手投资100万元,启动建设2500亩基础设施配套、农机化操作、装备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综合园区,引导农户以效益农业带动传统农业。此刻全村以大棚蔬菜、果木、特种水产养殖为主的块状特色效益农业已明显凸现,仅大棚蔬菜面积到达210亩,占了全镇半壁江山。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到达4.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到达5560万元,人均收入到达6125元。
村子富裕了,某又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件硬指标完成。此刻,农民饮用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已经普及,康庄公路贯通村、组,95%以上农户能通上汽车。今年又投入60万元,浇筑2.5公里村、组柏油路面主干道,使村组公路到达等级公路标准。出资5万元,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设计规划3.5公顷90幢民丰别墅区,目前已有80户农户乔迁新居。一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工业化、住宅别墅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美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已经展现。
三、真心为民,让群众实惠。
某深知,党支部威信高不高,关键要看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实惠。因此,它除了始终把增强实力作为村党总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外,还千方百计为民谋利益、办实事。
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办起了图书室、乒乓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还建立了村干部联系制度,要求每个村干部至少联系5户农户,其中1户为示范户,2户困难户,2户种养大户,经常到这些农户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为他们带给信息和服务。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十
xxx,男,现年56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自2018年1月起,担任永昌街道xxx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默默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务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永昌街道党工委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社区党建及其它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工作出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多次荣获“优秀党员”、“平安村(社区)”、“优秀社区干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为切实做好xxx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保山市隆阳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xxx长期坚持带领社区“两委”成员扎根疫情工作,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如同战情,关键时刻,党员应冲锋在前,我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带头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把居民的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疫情的责任抗在肩上,把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宣传、防控等作为第一职责,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根据疫情形势,永昌街道在xxx社区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自从疫苗接种到现在,他每天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很晚才到家,但只要接到有情况的电话,又匆匆赶来处理。排查是否有高风险地方入隆,对其严格管控、重点观察,及时掌握每日身体状况并上报上级部门。在防控第一线,他带头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消毒、逐户排查返乡人员、走访隔离家庭、进行消毒等等,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不管什么事,他都走在前、带头干,为了让居民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他亲力亲为给居民发放宣传单、粘贴公告,面对面给居民讲解防疫知识,引导居民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他的尽职尽责和主动热情,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在疫情防控紧要时期,因为天气逐渐变冷,工作任务重,他的左手关节疼痛病又犯了,疼痛难忍,但他咬牙坚持,从未放松一丝一毫,大家劝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却笑着说,与在各医院前沿阵地抢救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点疼痛根本不算什么,继续奔波在防控工作的路上。
多年来的社区工作经验,让xxx充分认识到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根本在人。他认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长”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更要培养一支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社区干部队伍。因此,他十分注重强化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提出了有创新意识的目标:以人为本创先进,服务居民做表率。即勤奋工作,做社区干部的表率;发挥作用,做党员的表率;创先争优,做同行的表率。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工作人员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复合型”的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居民了解民意,排查疫情,管控居家隔离人员,扎实练好“三套基本功”,即“会做、会说、会写”,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作用。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xxx社区两委班子及工作人员在xxx的带领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诺言,有信心、有能力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阻击战。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十一
xx村支部书记上任以来她扎根农村默默无闻地奉献自我的青春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她被评为贵州省“先进员”称号。
一、坚持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用学习搞好实践活动。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点。在学习中,她有两个坚持,第一坚持每一天阅读一小时党报党刊,坚持每一天写一篇学习心得。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类学习笔记达数万字,撰写心得体会数十篇。为了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知识,她学习了《理论热点应对面》、《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等书籍资料,不断提升自我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思想境界,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先后撰写的《努力构建和谐村:创先争优心得体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村工作可持续发展》等文章对村发展起到了必须的作用。
二、求真务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全程参与村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工作,对争取项目做了很多的软件资料,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一线参与其中。在基础设施方面,突通了村原始的通组公路,参与了中学的征地协调工作,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自我亲自监工从不言累,而乐在其中。
(一)去年全力参与十九油路建设--打造新天地。
我为村的定义是要打造“新天地”,村是乡各项工作的重点示范村,十九油路的贯通决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争取农家书屋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村是“贵州省农家书屋”建设村之一,从项目落实到最终的书屋整理用了一个月时间,省新闻出版局向村赠送了几千册图书,并赠送2个书架,整个上架、编号、书目的汇总、借阅登记册的`录入都全面把关,并按规定周一至周五定期开放,书籍涵盖面很广为村各年龄段的村民供给了相当大的帮忙,促使了部分村民有了走产业之路的构思和设想。丰富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今年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
在去年“通组公路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村参与并争取到项目有新农村建设项目、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村级计生室建设项目、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等。
经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为改观,看到一座座崭新的平房,熊熊燃起的沼气灶,涨势良好的庄稼,逐见成效的联户养殖场,已经贯穿的水泥硬化路。村民无不称赞村支两委为民做了实事、好事。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这是她对自我工作的要求,也是她对村人民的一份职责。在工作中,应对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她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经常加班加点,从不叫苦叫累,始终坚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人民调解庭的首席调解员,她不仅仅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调解纠纷方法,还利用休息时间研读我国各项法律、法规和《治安管理条例》,以便在实践工作中更好的运用相关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的与群众讲解矛盾纠纷深化的利害关系。她的平和理智的调解态度,专业合理的调解方法,使得由她负责调解的事件成功率高,调解协议执行率高。在平息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她琢磨出了自我的一套口诀:“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症下药讲实效,解决矛盾找关键,法理第一为人民。”从到此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调解各类居民矛盾80余起,成功率到达了100%。
按照“建网络、立机制、齐共建”的工作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推进村党建工作。先后策划了“我是党员我带头”、“倡导礼貌新风,共建完美家园”、“一名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献全村”系列活动逐步唤醒了全村党员主动投身村事务的自觉意识。经过搭建党员协管村、党员爱绿护绿岗、党员治安巡逻队、党员义务网管等活动平台,创立了“党员特色岗”。广大党员进取投身服务居民群众的工作当中,用自我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十二
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村支书先进。
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男1956年11月出生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起担任党支部书记。2019年来同志牢牢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村两委班子致力于加快的发展取得了特别突出的成绩。个人曾多次被县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所带领的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主要事迹如下:
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他积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得村里村务、财务、党务制度及村里的重大事务得到了及时的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再次,积极推进“三项制度”建设,不管天晴下雨、风吹雨打,除了下村办事、调解纠纷、到乡里开会以外,你都会在村室发现他忙碌着为群众办实事的身影,在与群众交谈了解中,不难发现,他的脸上时刻保持微笑,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首先为解决群众农耕困难,他积极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对村里的责任田进行了综合开发并修了水泥路5000多米,精建了42眼水井,地下管线30000多米,4台农业专用变压器,惠及全村村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千方百计增收入、千方百计谋出路”上动足脑筋、使足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同志经常说,“带领群众致富,是我做为支部书记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他始终将发展村里经济做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村规模小、人口少、经济基础较差,要想发展必须引进资金,而引进资金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他带领班子成员从土地开发入手,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为村修了路,他们相继引进塑料颗粒生产厂等大型企业,并组建了建筑装修施工合作社,不但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村经济正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为了保护环境,加大植树造林工程,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大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积极响应此号召,在乡党委的英明决策下,近几年共植树三万余株,已经初步形成了绿色林网,也切实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同志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他赢得了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好评,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荣誉,总是谦虚而诚恳的说,“群众选我当书记是对我的信任,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只有将建设的更加美好才能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男汉族1945年8月出生乡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月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38年。村在的带领下先后荣获省级荣誉3次、市级荣誉6次、县级荣誉8次个人在199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019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农村“双强”党支部书记。在农村长达三十八年的工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基层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该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办电打井,修桥铺路,筹建市场,在全县率先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引导全村走上了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截止目前,全村种植大棚蔬菜面积达到9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村内拥有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5000多万元,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仅大棚蔬菜生产和市场交易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辐射带动原、延、封三县50多个行政村大棚蔬菜种植2万余亩,成为大棚蔬菜行业的“引路人”。
1976年,村还是一个不足500人的偏僻小村,一条二米宽的土路,高高低低,崎曲不平,人称“三蹦村”,晴天时车在路上蹦,人在车上蹦,心在肚里蹦,遇到了下雨天,寸步难行。拉平车走,五个人拉不动千斤货物,推自行车没有步行快,大半截路还得扛着自行车。村里没有电,每到晚上,群众都在煤油灯下苦熬黑夜,田地里没有一根线,没有一根电线杆。浇麦靠人工水车,遇到了干旱年月,井水干枯,群众只有靠天吃饭,粮食亩产量只有200来斤。在那个拿工分吃粮食的岁月,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只是梦想着能用上电,家里的生活一切会改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年底用上电,让家家户户的灯亮,让田地喝个饱。村两委决定后,马上行动。拍板第二天,他就奔赴郑州,通过关系买到一吨铝线,在那计划经济的年代,一次条子只能买回一吨。这样,他五进省城,饿了啃玉米面馍,渴了就在街头饮口凉水,困了,就在街头露宿。尽管这样,他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的,总共买到四吨铝线,离全村的盼望近了。紧接着,又用半月的时间把低压杆全部栽上,三伏暑天,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大家的脊背晒得黑油油的,脸晒得黑红。拉线扛线,片刻不闲,浑身有用不完的劲,没有人喊苦嫌累,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就这样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村每一户村民都用上了电,灯亮了,群众的心亮了。他们说:“没有咱支书的辛劳,没有支书的带头,还不定猪年马月才用上电呢!”平凡的话语,诠释了党的领导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家里用电解决了,但庄稼地里的还不能灌溉。因为地里虽有动力电,但没有足够的水井,他就再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一鼓作气,再打20眼机井。那一年,适逢党的政策好,对农村办电打井有倾斜,全村青壮年劳力拉着平车到拉石料,大家自备干粮和水,五天五夜来回一趟。在打井的30余天时间,他与打井工人吃住在工地,时刻处理打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到12月底,全村水浇地共打机井22眼,村里的粮食再也不靠天吃饭了,第二年,他又托关系买来化肥,配合浇水,当年小麦亩产达500-600斤,麦垛堆积如山,产量翻了一番,交公粮任务完成了,群众分的粮食多了,集体也有了收入,全村群众欢欣鼓舞。
在年终的群众会上他宣布:从今以后,村结束了不通电的历史,点煤油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将一心一意为全体村民做事,不谋私利,与大家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努力使摆脱贫穷。
村种菜具有很久的历史,但多年来东一片,西一片,分散零落,形不成规模,生产技术也很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实践使他深深体会到,要想把全村经济搞上去,就要树立商品观念,就要把搞好全村的蔬菜生产当作重头戏来抓。他把村两委召集在一起,利用多种形式引导教育群众要想方设法挣钱,啥来钱种啥,啥值钱种啥,要克服落后守旧思想,要敢于创新。
1988年,他数次到农科院考察,又到寿光、扶沟等地学习经验,请教问题,下决心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让农民快速增收。建塑料大棚需较多的资金,购竹竿、石料、铁丝,许多群众手里的积蓄不够,他就发挥自己熟人多,关系广的优势,找乡领导,找县领导,磨破了嘴,跑细了腿,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从县工商行争取贷款20多万元,谁建棚给谁家贷款2019元,不用交利息,仅此一项他就给群众贴进利息2万多元,这样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村内又给予政策扶持,凡种棚户给予排灌便利的地块,在计划生育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宅基地划分上给予倾斜,减去两人义务工等一些措施。由于措施得力,当年,村就建起了由党员干部带头,群众部分跟进的近40多个大棚,当年人均收入达2019多元,诱人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观望者的眼球,第二年全村掀起了建大棚的热潮,达到每户一棚,规模种植引来了山西、湖北等客户前来驻村收购,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1997年,户均存款都在万元以上,当年,村获“省奔小康科普示范村”和“市农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他们用“走出去”的政策来扩大种植规模,将自己村的姑娘嫁出去在婆家建大棚,自己村的媳妇带动娘家人建大棚,这样,大棚种植到应举乡等50多个村庄,面积达3万多亩,菜农经济收入达1亿5千万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苦尽甘来,回想起卖菜难那段经历还难以忘怀。1993年5月20号,由于道路不通畅,还没有蔬菜批发市场,外地客户还不知道这里有堆积如山的瓜果蔬菜,菜农们看着一车车鲜亮的瓜果卖不出去,愁眉苦脸,大家把目光又集中到的身上,当天下午,他带领村干部将菜农的瓜果过秤装车拉到郑州蔬菜批发市场。第二天,瓜果销售一空,菜农绷紧的脸舒展了,他们和党支部贴的更近了。
1994年,村在全省农村率先实行“协会+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刚成立时都是本村村民,为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菜农的优惠政策,规定协会成员购买竹竿、塑料布、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优惠5-10%,公司成员可以免费参加培训、免费赠送科技资料、免费收看科技录像带、免费借阅科普图书,成员在蔬菜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公司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进行技术指导。成员生产出来的蔬菜可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公司负责组织经纪人联系外销,保证不让菜农烂掉扔掉新鲜蔬菜,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公司每年都聘请省、市、县蔬菜栽培、植保、土肥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讲课,印发科技资料,播放科技录像带和光碟,公司还成立了科普学校,设立了科普图书阅览室、购置电视机、影碟机,购买科普图书1500余册,光碟100余盘,还安上机顶盒,发展远程教育,使公司成员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塑料大棚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费工费时,公司开高了6个生产资料门市部,竹竿、塑料布、肥料、农药、化肥、种子应有尽有,农户不用出村就可以购买建大棚所需的一切材料,并可享受优惠价格,仅此一项就使公司成员节省费用60多万元,菜农不怕生产,就怕销售,为解决卖菜难问题。公司一开始就组织一批业务员分赴郑州、洛阳、信阳、武汉、晋城、徐州等地跑市场,找信息,将外地客商引到我村蔬菜批发市场,由于村蔬菜品质好,市场管理好,从而吸引了大批客商进入村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交易。为了及时掌握国内蔬菜市场行情,公司还购置了一台电脑,开通了互联网,扩大了对外信息交流,提高了村的知名度。由于公司能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优化服务,所以大棚蔬菜发展速度迅猛。1996年全村大棚数量达200多个,平均一户一个大棚,1998年,全村大棚温室总数达700多个,平均每人一亩大棚,蔬菜面积达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专业村,公司成员达到了200多户,发展大棚数量基本饱和,为保证蔬菜数量,公司把成员范围扩大到外村、外乡、外县,并享受与本村成员同等的优惠条件,到2019年,公司成员达4000多户,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瓜果产品不均衡,造成蔬菜价格差别较大,公司又把目光盯在了提高蔬菜品质方面。他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制订了公司无公害生产标准,并从种子选用、土壤处理、肥料、农药施用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在2019年5月市农业局检查中,公司送去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检测合格率达9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村无公害蔬菜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蔬菜销售价格又趋回升,2019年5月,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验收。
村通过调整种值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涌现出不少由穷变富的典型。如本村村民周学胜,原来家里很穷,住的是破瓦房,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在的帮助下,他家建了两个塑料大棚,三、四年的时间,就住上了新楼,娶上了漂亮媳妇。村民赵岭原来家里也很穷,他通过发展大棚蔬菜积累了十几万元资金,一年时间盖了两座小楼,又增添了不少新家具,成为本村致富的典型。现在的村,家家户户住小楼,家居用品室内摆设一点也不比县城里的人差,而且村民还拥有了30多辆小汽车,全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近20年来,村先后三次获“省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五次获“市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八次获“县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本人先后获市劳动模范,农村“双强”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同志在领着村民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放松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首要的是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解决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当干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村委会上,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要想自己富,别当村干部,当干部就不能怕吃亏,怕吃亏就不能当干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理想信念教育靠正确灌输,集体学习,个别谈心,他不喜欢开会点名批评人,人都有自尊心,都要表扬的一面,要启发自觉,在教育问题上,“班长”要给干部带好头,干部要给群众带好头,言行一致,才有凝聚力、号召力。2019年,国家推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葬,他就带领自己家的几个侄子首先把自家的坟头平掉,这样,三天时间,村耕地田里的坟头全部平掉,在村务、党务工作会上,作为支部书记正确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既要让干部群众畅所欲言,反映民意,又要敢于集中,重大问题坚持集体决定,程序是两委提出意见,召开党员会通报,召开村民代表会决定,最后再召开村民大会,这样,既保证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又体现村民自治。
制度建设是长远性的工作,村在学习、工作、会议、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制度,保证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他们制定了村规民约,简易可行,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把遵守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认识到了就不感到约束,也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感觉到,村党支部是团结的,是一个坚强的堡垒。村干部队伍几十年保持先进性,保持良好作风,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为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物质富裕,精神更要富裕,村以远程教育、广播、标语、漫画等手段对全村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吃饱、穿好、精神更好,为了让村民每天生活都愉悦充实,村里投资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订阅各种报刊杂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下一步,村两委计划多方筹资将全村大小街道都修成水泥路,安装路灯,栽植景观树,并对过去的80多亩窑坑进行统一招标开发,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走工农商一体化发展道路,为村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生于1968年5月,现年46岁,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志曾任过村治安主任、村委主任。自1998年12月担任村支部书记至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级父母官,同志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来,他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践行基层党员先进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受到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实现了村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连续多年被乡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2019年党支部荣获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原村干部由于思想不纯,作风不正,工作不实,群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群众之间的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群众与群众之间,群众与干部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各类打架斗殴事件经常发生。同志接任村支部书记后常说:“当干部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为村民服务,只有这样村民才能支持我们工作”。村村两委在他的带领下,互相支持,把“两委”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团结有力的好班子,一心促经济发展,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调解纠纷到谋划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事事他都亲历亲为,以身作则,重塑了基层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新形象,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村原来交通闭塞,受出行难、灌溉条件差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导致群众致富难,经济发展慢。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同志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几年中,他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建改。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众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成为村两委的共识,但是资金方面实在是困难太大,直至2019年5月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村内主干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写了群众走泥巴路的历史,为了达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还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对村内道路定时清扫维护,彻底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
村两委干部在的带领,抓住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这一关键,跑资金,上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南水北调项目,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下大力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修复和新打机井63眼,整修田间道路3000多米,地下管线4000多米,使全村2200亩耕地达到了“田成方、渠成网、旱能浇、涝能排”,为农业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依托县城、对接县城、融入县城”的指导思想,村村两委在支部书记领导下拓宽思路,顺利完成平安大道段、人民路东延征地工作,改变了村离城区近,但交通条件闭塞的状况。总投资9000万元、占地13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村整村搬迁项目,也顺利展开,目前14栋楼计6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用于村整村搬迁安置用房。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居住条件,让群众也搬进适宜人居的文明和谐新社区。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朴实耿直的禀性。他一心为公无私利,言辞不多干劲大。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的领导下村无综治案件,社会事业进步很大。人民安居乐业,农民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书记表示:“自己做的工作还很不够,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将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带领村的群众奔向小康。”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十三
本文目录。
x年xx月生,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年x月任xx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十多年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xx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党支部连续六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xx、xx年被评为xx市"五好村",xx年被评为"xx市先进基层组织",xx年被评为州"五好基层党组织";个人多次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xx年被市委评为"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活动"先进个人,还当选为xx市第六届党代表、xx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一、狠抓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从1998年上任伊始,就着力思考xx村的发展大计,经过一番苦苦思索,最后,他得出结论:造成村里落后的原因,首先是"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于是,他一上任,就把村班子建设紧紧地抓在手上,一是在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入手,针对个别党员干部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认真分析、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在认识上找差距,在行动上找原因,使支部全体党员在耐心细致的工作中受到教育。二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他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他经常教育大家,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中央1号文件,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解说明。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他领导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村两委会学习、党员议事、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搞好班子团结。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村党支部先后制定了村务公开、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等20多项村级管理制度,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和老党员组成的村(党)务监督领导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村级纪检员,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听取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汇报,避免了以往各项制度贴在墙上得不到落实的现象。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把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年轻有为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入村两委班子。在他任支部书记以来,先后发展党员21名,涌现出了、等一批觉悟高、观念新,带富能力强的党员。
二、切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带领群众增收致富。xx村距xx市城区xx公里,距xx镇区xx公里,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条件优越。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落后等原因,该村发展一直滞后,群众增收困难,村里不仅穷,且治安混乱,民事纠纷多,村干部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调解民事纠纷上,计划生育、产业调整等工作难以推动。村民们长期延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生产效率极低,守着一坝好田土,过着贫困的苦日子。走马上任后,明确"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奔小康,身为党支部书记的他心里装的是群众,他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技术培训奔忙于农户家中进行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农村党员和群众"想干不敢干,想干不会干"的问题。他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针对本村特点,确定了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打造铁制品为重点,大力积极扶持铁制品加工户、种养殖大户发展。他利用自己任职前生意上路熟门广的优势,当起全村群众的经济人,为群众提供技术和市场营销指导,业务服务,大力培养示范户,很快带动了村民发展。据统计,村支部创办有养殖种植一体化场所两个,占地50亩,养殖了200余只山羊、斗鳮260只,种植42亩的果园,年纯收入15万元;党员种养殖示范户,种植180亩的果园,并饲养杂交牛7头,母猪4头,年纯收入5万元;等50多户铁制品加工示范户,年人均纯收入1.5万元。通过不懈努力,全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目前已有90%的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大山、半山两个自然寨一直以来未通公路,给村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加快全村各组共同发展,他多次发动村民,组织党员带头集资,其中副支书带头出资3000元,群众投工投劳,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修通了该公路,方便了群众。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完成了全村六个自然寨的便道硬化5000米。xx年里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990元,高于全均人均纯收入200元。
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不仅带领乡亲们走勤劳致富之路,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愿望与心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知民意、解民难、排民忧"活动,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针对村公共活动场所小、设备简陋,满足不了村民需要的情况,他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完成了村两委活动室新增35平方米的建设,增设了科普图书室,现有科普图书1000余册,有了社会治安值班室,完成了村卫生室建设,有效改善了村民公共设施。现在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建立健全了治保会、红白理事会、治安巡逻队,设立村组卫生保洁员,这几个机构和人员分工协作,各负其职,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心党员群众生活,他经常看望老、病、残党员,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计生困难户,凡有病故的党员,他都组织村支部前往悼念。现在村里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村民遵纪守法,全村无上访,民风得到了极大转变,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形成。xx村被评为xx-xx年xx市普法依法治市先进村和"平安村寨"创建示范。
现在xx村是xx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正以百倍的努力,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蓝图和实施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继续前进。
返回目录。
在青山如屏,烟波浩渺,鱼跃鸟飞的古丈湖畔,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村里有一位四十出头的农村妇女,一头利索的短发显得精明强干,微黑灵秀的脸上总是绽出让人倍感亲切的笑容。这就是全村人敬重的女能人。
xx至xx年在××村担任村支书兼妇代会主任时,××村还是一个××区田少地少,经济落后,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的移民村。为改变现状,与村支两委一班人是挖空脑汁找致富门路,为村民寻找主导发展产业。农技专家建议××村发展茶叶,从那以后,农业、茶叶等涉农部门举办的茶叶培管和炒制的培训班上都少不了身影,要酏带村民们发展,自己的技术一定要精湛。有了技术,对××村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她大张旗鼓地发动村民们开垦荒地种植茶叶,因为不知道茶叶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村民们对种植茶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热情,大多处于观望疑惑状态,即便有一二户跟着种植茶叶,也不过是抱着给女村支书一个面子的态度参与的。村民们对茶叶开发的态度让有点沮丧,好在丈夫罗治勤非常支持她,和她一起上山开荒种茶。××村水多地少,仅靠茶叶就能让一个贫困村改变是不太现实的,在畜牧等部门的帮助下,根据××村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又搞起了网箱养鱼。在不断地增长致富技能的过程中,发现“养殖—沼气—种植”这种发展庭院经济的模式较适合毛枰村的实际。于是,和丈夫从农村信用社贷了一笔款,整修了自家的猪舍,买来了猪仔。养猪储粪,给沼气提供了燃烧的原料,沼液又可以来喂猪、养鱼、浇茶园,这种“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致富线,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达到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产品的无公害化,认定走这条路一定能让村民们走出贫穷,她要用自己的成果来证实给村民们看,让他们也参与到茶叶、网箱养鱼、牲猪养殖产业中来。
红火了,她没有忘记带领村民致富。和丈夫辛苦一年,仅养鱼一项收入就达到4万元,柑桔年收入1万余元,茶叶收入1万余元,养猪等副业还能收入5000多元,成了穷村里的富人。一些村民看到富了,也开始尝试着种茶、养鱼。没有忘记带村民们致富。她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养殖技术,为他们搞开发跑资金、找优惠政策。产业开发起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技术更新、鱼苗或树种供应以及销路等方面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成了制约××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才能让养殖和种殖的技术不断地更新和加强,让村民们不愁销路呢?寻找着有利于××村产业开展的新模式,xx年,大胆地成立了湖泖盆茶叶经营协会,吸收了一批懂茶叶炒制技术的姐妹入会,办起了茶叶加工厂。xx年,与丈夫联合张其惠等10多户养鱼大户,又成立了酉水移民养鱼协会,以协会的形式把村里种植和养殖技术精的大户捆在一起,为村民们传授技术、进行加工、提供销路,使全村的茶业、渔业在产、供、销上都有了保障。
“只要村民们不再过穷日子,当不当官无所谓”。带领全村人走向富裕,村民们对她的感激是记在心里的。xx年,丈夫在村务管理中出色的表现,以及组织和村民的高度信任下担任了××村支部书记,同年6月,在村民选举中,又以高票被村民们推选为××村主任。她和丈夫是不可能同时在村里担任这两个职务的,在这种情况下,想到丈夫当年对自己的支持,毅然辞去村主任职务,专心地发展茶叶和网箱养鱼。“没当官,我同样可以和村民们搞产业发展”,觉得带村民致富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也是对拥护和信任她的村民们最好的回报。xx年,成立了湖泖盆茶叶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了××村的茶叶产业。
如湖畔的幽兰,用她的芬芳,用她对致富事业的执着,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如今的××村形成了以水上养殖及茶叶种植、精制加工为主产业的良好经济发展形势。全村有网箱养鱼750口,其中精养120口,常规养鱼630口,茶叶450亩,柑桔210亩。这个过去靠救济过日子的贫穷落后的库区移民村,一跃成为风景如画、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返回目录。
女1959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镇党支部书记、村务负责人。一心为民好支书,同志1976高中毕业1994年任妇女主任1996年任村委委员1998年任计生主任当选为村支书记、村务负责人。村位于222省道以西全村共196户、559口人是一个山区村。以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地处西部山区,距离222省道有3公里的路程,道路崎岖,坑洼不平,村民外出非常不方便。,同志借上级村村通的有利时机,多方筹措资金16余万元,硬化了村至宅科二村3.5米宽、1100米长的道路。道路硬化后,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彻底解决了这一带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引来了外地客商,带动了经济发展。
该村西部有一个自然居民小组,共有15户人家。由于地形复杂,距离中心村较远,一直以来,该居民组始终未通电,群众生活非常不便。同志多次协调供电所等部门,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阴历年前为该居民组架通了电。通电那天,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感谢李书记为他们解决了20多年没能解决的难题。
村地处偏远,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艰苦。同志始终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近年来,新建、维修生产路6000余米,对3座水库、塘坝进行了除险加固,有力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各方面优势不明显,群众增收缓慢。上任之后,同志经过和村干部、群众多方探讨,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该村原有100多亩老板栗园,由于年代久远,品种老化,经济效益网一直没有气色。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实验,同志带领群众引进了外地优良板栗品种,对老板栗园进行了更新改造,目前已改造18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志带领群众积极响应镇党网委、政府建设“江北绿茶之乡”的号召,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发展茶园,新发展茶园120亩,茶园面积达到200余亩,实现了“户均1亩茶”的目标,茶叶已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叶子”。
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壮大集体经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失去经济来源,各项事业开展十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同志并没有为难发愁,而是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变劣势为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招商,实现了全村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该村地处山区,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质优良,同志就利用这一优势,多方外出联系,寻找招商信息,引进投资60万元的“卧龙潭”矿泉水厂,目前工程已开工,正在建设中。同时,村还依托丰富的山场资源,引进石子厂、山场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目前已达成初步协议,近期即可开工建设。项目的引进,激发了山村的发展活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改变了山区群众的思想面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谋利益。同志作为一名女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也很重。但是她始终坚持先公后私,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群众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村里进行“两田制”清理整顿时,她的儿子正在复习升高中,可是她顾不上照顾孩子,按时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男同志们早起晚归,走遍了村的每一片土地。地分好了,公正、公平、公开,群众都很满意,可是她却晒黑了、累瘦了。同志的家属在二中任副校长,工作也很忙,他常开玩笑的说:“我们真不像是两口子,有时好几天都见不上面。”可是,村里的群众、老人在困难的时候,却都能见到他们的李书记,逢年过节的时候、生活有困难的时候,同志都能出现在五保老人、烈军属、病灾群众的家里,送钱送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老人们都说:“宗修真是我们的亲闺女啊!”
同志就是这样,扎根山村、默默奉献,她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她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她用那无私的情怀给每一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温暖和慰籍。这,就是我们的女支部书记。
返回目录。
是村支部书记,上任以来,她扎根农村,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她被评为贵州省“先进共产党员”称号。
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用学习搞好实践活动。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点。在学习中,她有两个坚持,第一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党报党刊,坚持每天写一篇学习心得。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类学习笔记达数万,撰写。
心得体会。
数十篇。为了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知识,她学习了《理论热点面对面》、《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等书籍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思想境界,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先后撰写的《努力构建和谐村:创先争优心得体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村工作可持续发展》等文章对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程参与村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工作,对争取项目做了大量的软件资料,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一线参与其中。在基础设施方面,突通了村原始的通组公路,参与了中学的征地协调工作,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自己亲自监工从不言累,而乐在其中。
(一)去年全力参与十九油路建设--打造新天地。
十至油路是多年来人民的期盼,如今正式开工,我很荣幸成为协调工作组成员,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参与段的搬迁动员工作,参加街上公路改道工作,多次组织村组成员召开公路改道会议。我与戴主任多次走乡里、跑县里、进市里,在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改道计划顺利完成。
我为村的定义是要打造"新天地",村是乡各项工作的重点示范村,十九油路的贯通决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争取农家书屋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村是"贵州省农家书屋"建设村之一,从项目落实到最后的书屋整理用了一个月时间,省新闻出版局向村赠送了几千册图书,并赠送2个书架,整个上架、编号、书目的汇总、借阅登记册的录入都全面把关,并按规定周一至周五定期开放,书籍涵盖面很广为村各年龄段的村民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促使了部分村民有了走产业之路的构思和设想。丰富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今年以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
在去年"通组公路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村参与并争取到项目有新农村建设项目、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村级计生室建设项目、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为改观,看到一座座崭新的平房,熊熊燃起的沼气灶,涨势良好的庄稼,逐见成效的联户养殖场,已经贯穿的水泥硬化路。村民无不称赞村支两委为民做了实事、好事。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这是她对自己工作的要求,也是她对村人民的一份责任。在工作中,面对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她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经常加班加点,从不叫苦叫累,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人民调解庭的首席调解员,她不仅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调解纠纷方法,还利用休息时间研读我国各项法律、法规和《治安管理条例》,以便在实践工作中更好的运用相关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的与群众讲解矛盾纠纷深化的利害关系。她的平和理智的调解态度,专业合理的调解方法,使得由她负责调解的事件成功率高,调解协议执行率高。在平息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她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口诀:"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症下药讲实效,解决矛盾找关键,法理第一为人民。"从到现在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调解各类居民矛盾80余起,成功率达到了100%。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按照"建网络、立机制、齐共建"的工作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推进村党建工作。先后策划了"我是党员我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一名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献全村"系列活动逐步唤醒了全村党员主动投身村事务的自觉意识。通过搭建党员协管村、党员爱绿护绿岗、党员治安巡逻队、党员义务网管等活动平台,创建了"党员特色岗"。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服务居民群众的工作当中,用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十四
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67年11月出生1985年外出经商20**年返乡创业20**年11月当选为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村委会主任20**年11月起担任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书记。
20**年以来,...牢固树立“艰苦不怕吃苦,落后不甘落伍、再穷也要发展”的理念,将一个条件恶劣、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了全省闻名的先进示范村,闯出了一条在边远山区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科学发展之路,受到省委刘奇葆书记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走上“村官”之路,与其兄长密切相关。20**年9月,时任春风村主任兼派出所协警员的哥哥王中元正筹划修建春风村脱贫致富之路,不幸的是,他在执行抓捕逃犯任务时光荣牺牲,使群众心中燃起的期望随之破灭。为完成哥哥的遗愿,他毅然放弃了经营红火的生意,回家帮忙群众发展。20**年11月,在春风村村委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村主任。
要致富,先修路。...走立刻任立下军令状:“三年内修不通公路,我这个村主任主动“下课”!”。在资金极为短缺的情景下,要在海拔800米左右的石漠化山村修建公路,困难重重,一些群众打起了退堂鼓,于是,...组织党员、村组干部,带头捐资,带头示范,以实际行动感染了群众,纷纷加入修路的队伍中。就地取材缺乏爆破资金,...无偿将自我采石场的石料贡献了出来。为赶进度、抓质量,他成了一名“全脱产”的村干部,几乎整天都呆在工地上,连中午饭都要由家里人送,渴了,就趴在溪边喝两口山泉;困了,就倒在路上打一个盹。经过3个多月的奋战,一条能够通车的毛路最终在陡峭的岩石上凿了出来。20**年,春风村打通了两公里的断头路,硬化了7.8公里的村道环线公路,新建5.6公里的碎石组道。20**年,12公里的水泥便民路全线贯通。
春风村以前有三大特点:石头多、光棍多、荒山多。村里大部分地方是坡耕地,石漠化面积占三分之一,20**年全村人均收入不到1800元。为在石缝中寻求致富的门路...多次召开“诸葛亮”会议,问计于群众,问计于专家,问计于市场。最终发现,村里大部分岩石缝隙中都有黄泥堆积,适宜种李子树,且产出的李子水分充足、味道纯正爽口。作出种植李树的决定后,...挨家挨户做工作,给群众算经济账,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栽种。同时又联系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栽种、嫁接、修枝,村民的进取性陡然高涨,短短几年时间就在乱石缝里奇迹般地变出了上千亩李树,李子产业规模壮大了,可是价格极不稳定。“发展产业必须顺应市场规律。”他和几个李子大户商议,牵头成立了李子协会并注册了“春风李”商标,“春风李”所以一路走旺,远销云南昆明、上海等地。20**,“春风李”产量达60.52万斤,实现产值184.56万元。
20**年11月,...当选春风村党支部书记。他认为:条件艰苦山村要发展,仅靠个人的本事远远不够,必须锤炼一个有号召力、有战斗力的领头班子,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班子成员的管理上,...以身作则,不论亲疏,为治歪风、聚民心,因群众反映不好,他坚决罢免了幺舅的组长职务;为统筹调度所有村组干部,引入职责追究制,村里议定的工作分配下去后,实行倒计时制,第一二次完不成扣绩效工资,第三次再完不成就“下课”。严厉的制度,班子成员并没有怨言,因为他坚持率先垂范、公平对待。为加强村党支部和班子建设,...着眼“引领科学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从提高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入手,多次组织党员、村组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并选派部分发展潜力大的村组干部和后备干部到县委党校、县农广校进修大专学历。党支部还依托3个专业协会,建立支部与协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党支部和协会联系会议制、党员和会员(农户)结对联姻制、协会一事一议制和协会信息与技术共享制“五项制度”,构建“支部带队伍抓产业,干部带党员抓示范,人才带资源抓项目,党员带群众抓发展”的党组织引领发展格局基本构成。
李子产业让春风组村民率先实现了脱贫致富。但中沙、龙塘两组的土壤条件却不适合李子产业的发展。如何让另外两个组的群众也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摆在...面前的又一难题。从20**年开始,他动员群众每年定期举办李花节、品果节,大搞农家乐,发展第三产业,一个村的观光农业在三年之间迅速成熟起来,农家乐每年收入达60、70万元。同时,他经过招商引资,建立起了1000亩花卉苗圃基地,在中沙、龙塘两组建起1000亩优质良种茶基地,为弥补茶苗资金缺口,...三番五次作父母的思想工作,动用了他烈士哥哥被3万元抚恤金。如今的春风村,李子、茶叶、花卉三大产业竞相发展,构成了“春游李花、夏品翠李、秋赏白菊、冬尝乌鸡”的四季乡村旅游格局,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262元,5年时间内翻了两番,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20**年6月13日,四川省委刘奇葆书记视察春风村,对...的先进事迹给予充分肯定,并在20**年1月10日全省组织部长工作会上作出了“在全省广泛开展“乡学文建明、村学...”活动”的重要指示。...同志也先后被省委、市委表彰为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2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村支书事迹材料篇十五
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先进事迹材料写作属于应用写作范畴。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蒙土养同志,男,46岁,高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现任平乐县源头镇珠山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该同志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身体力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珠山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党支部多次被平乐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蒙土养同志为人勤劳诚实,乐于助人,敢做敢当,很受村民们的信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积极投入工作,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党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特别是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使村干部和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使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和执行。在新农村合作医疗收费参合过程中,做到发动群众、积极宣传、家喻户晓,做到了人人了解“新农合”。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该同志能充分发挥好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带领珠山村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深入总结、讨论解决问题。学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了镇党委的高度赞扬。
二、不断增强带领群众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主要经济指标在全镇各村中处于领先水平。
1珠山村委位于平乐县源头镇中心西部,辖5个自然村。共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3756人,有劳力2569人,768户,全村总耕地面积4692亩,其中水田2860亩,旱地1800亩,粮食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发展经济主要以柑橙、马蹄、月柿、板粟为主。现种植早柑1682亩、马蹄457亩、月柿142亩、板粟216亩、其它杂果168亩。全村建沼气651座,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
蒙土养同志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努力带领群众走致富路,全面推进珠山村经济发展:
1、人均收入比上年增收3200元,主要依靠的是水果收入,今年中5、6、7月份的水果尤其是李子类水果收入,受到车辆限载运费提高,外地老板不来收购等因素影响而减少不少,但是中秋以后的水果,尤其是柑橙类水果随着宣传的加大,很多外地老板直接到地时收购,价格也有所提高,并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稳定价位,人均收入比上年增收了200元。
2、选准一条路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村里经过充分讨论,认为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不仅是本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经过多次比较及多次论证,决定明年早春进一步加大水果的种植,种植早柑和马蹄200亩以上。
3、提高人民群众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我村农业的竞争力。准备分别在珠山自然村建立了农产品销售协会以及水果蔬菜种植协会。通过农产品销售协会提高水果和蔬菜的流通质量。
三、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团结和带领村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蒙土养同志能够正确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对于村里的一些重大决定和决策,他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经村委会和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2决不私自定夺。在工作中,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和搭配,使得珠山村形成一股上下同心合力的力量,开创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能够听取群众意见,善于做群众工作,切实解决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蒙土养同志认真按上级要求,把各阶段的工作做好,结合村村实际,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把他们提出来的意见,列到议事日程,加以整解,真正做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五、以身作则,带头廉洁自律,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蒙土养自当村干部以来,能够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依法行政,实现村务公开。带头将村干部的收入和支出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真正作到廉洁自律。
六、坚持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推广实用技术,推进科技致富;坚持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群众有安全感;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坚决制止封建迷信活动,村风民风良好。
蒙土养同志自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无怨无悔,带领珠山村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他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充分认可,面对荣誉和成绩他没有自满,更没有陶醉,反而以此为新地起点,立足工作岗位,自觉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意义而工作不止,奋斗不息。
×××同志xxxx年x月生,xxxx年x月入党,xxxx年x月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二街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党支部连续三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x年被县委评为“一学三比”先进个人。
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请帮助宣传本站:)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2014年中央1号文件,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座。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开展了以“做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做一个合格人”的活动;村党支部每年召开两次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理、讲文明,开展了以宗旨教育为核心的“讲传统、比奉献”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一位老党员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学习教育,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为本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抓经济促发展,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台阶,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同志心里装的是群众,他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大力积极扶持个体企业发展。他本人开展多种经营,开办白灰粉加工厂,年可加工白灰600吨;开发生产的棉拖鞋加工夜,年制鞋3万余双,产值30万元。同时,他利用自己路熟门广的优势,当起全村群众的经济人,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业务服务,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目前,全村从事棉拖鞋加工的个体户达到24家,吸收就业人数25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80%。为加快滩区发展,他筹集资金5万元元,修筑公路7000米。同时,作为镇黄开办副主任的他,还大力支持镇里招商引资工作,在三毛杨基地建设、农场土地租赁流转上积极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元余元,群众人均纯收入3500元,高于全镇平均人均纯收入110元。
抓民心树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几年来,在他的眼里,钱可发花,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为全村百姓办事花钱值,但把钱用在迎来送往就不是我们这届村干部应该作的。所以,近几年来,该村招待费一直压缩在千元以内。但想为村民办实事,他就舍得花钱。2014年,在原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筹集资金2.2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灯光球场,定期组织篮球、乒乓球等文体活动,引导村民参加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积极与广电局联系,拿出资金3万元余元,为每户群众补助有线电视初装费150元,让全村群众看上了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同时,建立健全了民调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治安巡逻队,这几个机构分工协作,各负其职,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开展了评选“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手”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在村里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主任,并成功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竞选演说中,他提出今年再筹资10万元,让全村群众都走上水泥路,并通过积极努力,创建市级卫生先进村和文化先进村。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建设小康社会的而忘我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综上所述,就我镇乃至邻乡镇而言,××村党支部书记×××同志在深化农村改革,带领党群共富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此经南张羌镇党委研究决定,推荐×××同志为县优秀共产党员。
闫修全,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1992年12月加入中共共产党,高中学历,梁山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1988年10月起在村“两委”工作,2011年4月至今任闫集村党支部书记。服务群众三十年来,他始终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带领村“两委”班子与广大村民一道,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惠民生,为闫集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员学习教育。首先,学习内容做到亦“新”亦“专”。立足“三会一课”制度,积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等理论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光辉历史,作为支部书记,他每月为支部党员讲授镇党委、政府相关文件、村日常工作业务等相关知识。其次,学习方式力求灵活多样。带领村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专题讲座等载体,不断提高学习广度深度,同时对行动不便的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做到学习教育全覆盖。第三,学习成效确保入脑入心。每个月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一次专题学习,着重提高党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季度组织党员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学习和义务劳动,同时在学习中,积极引导党员们畅所欲言、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形成共识,确保每一次学习都能入脑入心,取得实效。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支部组织专题学习近50次,开展主题研讨会20余次,梳理党员个人问题及整改清单340余条。
(二)加强后备干部培养,搭建锻炼平台,优化党员队伍。首先,支部班子成员在走访访谈的基础上,为村党支部培育新的力量,切实把常年在家有知识、有干劲、有带头示范作用和奉献意识较强的年轻人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2018年,新发展积极分子4人,其中致富带头人2名。其次,该村党支部建立了致富带头人、后备干部培养台帐,立足划片定岗机制,设岗定责引导他们村庄经济发展和村内公益事业建设。近年来,后备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和扶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很大作用,累计300余人次参与到村“急难重”工作中,8名后备干部队伍为村班子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充实了队伍力量,使得村各项工作开展的更顺畅。
每年年初,闫修全带领村“两委”开展走访摸底,调研商议,第一时间完善村庄发展规划。为了真正让村庄变化、让群众满意,闫修全同志坚持每月向镇党委汇报工作,谈想法、争项目,同时,在村里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引导村民积极投身到村里各项建设发展中来。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一直以来,闫修全同志多方争取政策,促进村庄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2015年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投入资金7.4万元新打286米的深水井一眼;利用上级水利抗旱专项资金及扶贫资金10万元打灌溉用机井10眼,解决了群众浇地难问题。为有效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2016年,争取市环保局投资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集资38.114万元,对全村胡同进行了水泥硬化,硬化面积22000㎡,同年,发动广大党员、后备干部带头筹资,在一份干渠西侧、邱堂自然村后街建设一座桥,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2、推进村庄环境建设。2016年,在市环保局的大力帮助下,利用扶贫资金19万元,将西闫集村总面积1000㎡的坑塘进行彻底的治理,栽种荷花、进行养殖,并进行了发包租赁,使废弃的坑塘变成了漂亮的一道风景线,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同年3月,投资9万元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在村内主要街道、路口安装了路灯、监控,闫集村治安状况得到极大改善,高标准推动“硬化、亮化、绿化”,极大的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针对红白理事会、村级广场舞队伍等服务群众组织运行不规范、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他积极推动村民代表会议的召开,重新选举人员、完善工作条例和村规民约,促进新风尚在闫集村的发展。立足镇党委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召开党员与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婚丧嫁娶的有关规定,并将明白纸发放到户,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与称赞。
在闫修全同志的推动和争取下,2014年闫集村投资21万元建成面积1200㎡的综合性“文化广场”,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2016年村党支部又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投资13.4万元,分别在邱堂、田垓、王换徐三个自然村建设文化广场。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闫修全同志号召全体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责任书》,要求党员身先士卒,主动担当起倡树新风尚的主力军。在广大党员的带领下,闫集村率先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
闫修全同志将村“两委”班子在服务群众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固定下来,逐步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比如:每年重阳节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党员、独居老人理发;每年最少一次联合卫生院举办便民服务活动,包括测血压、测血糖、医疗咨询、理发、修理小家电、法律咨询等。村党支部自2016年起,每逢农忙,就会组织“党员先锋队”,帮助鳏寡孤独农户春种秋收。此外,亲自挂刷成立“党员治安巡逻队”配合镇政府“镇巡逻、村打更”秋冬季治安巡逻工作,村治安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纷纷为党支部的主动担当点赞。今年以来,支部共有50多名党员参与村党支部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帮扶对象近120名,为群众解决难题43件。
闫修全同志自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信念,促村庄发展、促群众致富。30年如一日的不改初心,终于换来了闫集村容村貌、民俗民风的全面向好,其本人也多次获得“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委员”、“梁山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真正在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担当。
男,汉族,1945年8月出生,乡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月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38年。村在的带领下先后荣获省级荣誉3次、市级荣誉6次、县级荣誉8次,个人在1994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019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农村“双强”党支部书记。在农村长达三十八年的工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基层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该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办电打井,修桥铺路,筹建市场,在全县率先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引导全村走上了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截止目前,全村种植大棚蔬菜面积达到9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村内拥有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5000多万元,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仅大棚蔬菜生产和市场交易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辐射带动原、延、封三县50多个行政村大棚蔬菜种植2万余亩,成为大棚蔬菜行业的“引路人”。
。
1976年,村还是一个不足500人的偏僻小村,一条二米宽的土路,高高低低,崎曲不平,人称“三蹦村”,晴天时车在路上蹦,人在车上蹦,心在肚里蹦,遇到了下雨天,寸步难行。拉平车走,五个人拉不动千斤货物,推自行车没有步行快,大半截路还得扛着自行车。村里没有电,每到晚上,群众都在煤油灯下苦熬黑夜,田地里没有一根线,没有一根电线杆。浇麦靠人工水车,遇到了干旱年月,井水干枯,群众只有靠天吃饭,粮食亩产量只有200来斤。在那个拿工分吃粮食的岁月,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只是梦想着能用上电,家里的生活一切会改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年底用上电,让家家户户的灯亮,让田地喝个饱。村两委决定后,马上行动。拍板第二天,他就奔赴郑州,通过关系买到一吨铝线,在那计划经济的年代,一次条子只能买回一吨。这样,他五进省城,饿了啃玉米面馍,渴了就在街头饮口凉水,困了,就在街头露宿。尽管这样,他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的,总共买到四吨铝线,离全村的盼望近了。紧接着,又用半月的时间把低压杆全部栽上,三伏暑天,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大家的脊背晒得黑油油的,脸晒得黑红。拉线扛线,片刻不闲,浑身有用不完的劲,没有人喊苦嫌累,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就这样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村每一户村民都用上了电,灯亮了,群众的心亮了。他们说:“没有咱支书的辛劳,没有支书的带头,还不定猪年马月才用上电呢!”平凡的话语,诠释了党的领导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家里用电解决了,但庄稼地里的还不能灌溉。因为地里虽有动力电,但没有足够的水井,他就再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一鼓作气,再打20眼机井。那一年,适逢党的政策好,对农村办电打井有倾斜,全村青壮年劳力拉着平车到拉石料,大家自备干粮和水,五天五夜来回一趟。在打井的30余天时间,他与打井工人吃住在工地,时刻处理打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到12月底,全村水浇地共打机井22眼,村里的粮食再也不靠天吃饭了,第二年,他又托关系买来化肥,配合浇水,当年小麦亩产达500-600斤,麦垛堆积如山,产量翻了一番,交公粮任务完成了,群众分的粮食多了,集体也有了收入,全村群众欢欣鼓舞。
在年终的群众会上他宣布:从今以后,村结束了不通电的历史,点煤油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将一心一意为全体村民做事,不谋私利,与大家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努力使摆脱贫穷。
村种菜具有很久的历史,但多年来东一片,西一片,分散零落,形不成规模,生产技术也很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实践使他深深体会到,要想把全村经济搞上去,就要树立商品观念,就要把搞好全村的蔬菜生产当作重头戏来抓。他把村两委召集在一起,利用多种形式引导教育群众要想方设法挣钱,啥来钱种啥,啥值钱种啥,要克服落后守旧思想,要敢于创新。
1988年,他数次到农科院考察,又到寿光、扶沟等地学习经验,请教问题,下决心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让农民快速增收。建塑料大棚需较多的资金,购竹竿、石料、铁丝,许多群众手里的积蓄不够,他就发挥自己熟人多,关系广的优势,找乡领导,找县领导,磨破了嘴,跑细了腿,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从县工商行争取贷款20多万元,谁建棚给谁家贷款2019元,不用交利息,仅此一项他就给群众贴进利息2万多元,这样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村内又给予政策扶持,凡种棚户给予排灌便利的地块,在计划生育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宅基地划分上给予倾斜,减去两人义务工等一些措施。由于措施得力,当年,村就建起了由党员干部带头,群众部分跟进的近40多个大棚,当年人均收入达2019多元,诱人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观望者的眼球,第二年全村掀起了建大棚的热潮,达到每户一棚,规模种植引来了山西、湖北等客户前来驻村收购,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1997年,户均存款都在万元以上,当年,村获“省奔小康科普示范村”和“市农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他们用“走出去”的政策来扩大种植规模,将自己村的姑娘嫁出去在婆家建大棚,自己村的媳妇带动娘家人建大棚,这样,大棚种植到应举乡等50多个村庄,面积达3万多亩,菜农经济收入达1亿5千万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苦尽甘来,回想起卖菜难那段经历还难以忘怀。1993年5月20号,由于道路不通畅,还没有蔬菜批发市场,外地客户还不知道这里有堆积如山的瓜果蔬菜,菜农们看着一车车鲜亮的瓜果卖不出去,愁眉苦脸,大家把目光又集中到的身上,当天下午,他带领村干部将菜农的瓜果过秤装车拉到郑州蔬菜批发市场。第二天,瓜果销售一空,菜农绷紧的脸舒展了,他们和党支部贴的更近了。
1994年,村在全省农村率先实行“协会+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刚成立时都是本村村民,为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菜农的优惠政策,规定协会成员购买竹竿、塑料布、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优惠5-10%,公司成员可以免费参加培训、免费赠送科技资料、免费收看科技录像带、免费借阅科普图书,成员在蔬菜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公司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进行技术指导。成员生产出来的蔬菜可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公司负责组织经纪人联系外销,保证不让菜农烂掉扔掉新鲜蔬菜,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公司每年都聘请省、市、县蔬菜栽培、植保、土肥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讲课,印发科技资料,播放科技录像带和光碟,公司还成立了科普学校,设立了科普图书阅览室、购置电视机、影碟机,购买科普图书1500余册,光碟100余盘,还安上机顶盒,发展远程教育,使公司成员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塑料大棚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费工费时,公司开高了6个生产资料门市部,竹竿、塑料布、肥料、农药、化肥、种子应有尽有,农户不用出村就可以购买建大棚所需的一切材料,并可享受优惠价格,仅此一项就使公司成员节省费用60多万元,菜农不怕生产,就怕销售,为解决卖菜难问题。公司一开始就组织一批业务员分赴郑州、洛阳、信阳、武汉、晋城、徐州等地跑市场,找信息,将外地客商引到我村蔬菜批发市场,由于村蔬菜品质好,市场管理好,从而吸引了大批客商进入村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交易。为了及时掌握国内蔬菜市场行情,公司还购置了一台电脑,开通了互联网,扩大了对外信息交流,提高了村的知名度。由于公司能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优化服务,所以大棚蔬菜发展速度迅猛。1996年全村大棚数量达200多个,平均一户一个大棚,1998年,全村大棚温室总数达700多个,平均每人一亩大棚,蔬菜面积达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专业村,公司成员达到了200多户,发展大棚数量基本饱和,为保证蔬菜数量,公司把成员范围扩大到外村、外乡、外县,并享受与本村成员同等的优惠条件,到2019年,公司成员达4000多户,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瓜果产品不均衡,造成蔬菜价格差别较大,公司又把目光盯在了提高蔬菜品质方面。他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制订了公司无公害生产标准,并从种子选用、土壤处理、肥料、农药施用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在2019年5月市农业局检查中,公司送去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检测合格率达9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村无公害蔬菜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蔬菜销售价格又趋回升,2019年5月,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验收。
村通过调整种值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涌现出不少由穷变富的典型。如本村村民周学胜,原来家里很穷,住的是破瓦房,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在的帮助下,他家建了两个塑料大棚,三、四年的时间,就住上了新楼,娶上了漂亮媳妇。村民赵岭原来家里也很穷,他通过发展大棚蔬菜积累了十几万元资金,一年时间盖了两座小楼,又增添了不少新家具,成为本村致富的典型。现在的村,家家户户住小楼,家居用品室内摆设一点也不比县城里的人差,而且村民还拥有了30多辆小汽车,全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近20年来,村先后三次获“省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五次获“市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八次获“县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本人先后获市劳动模范,农村“双强”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同志在领着村民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放松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首要的是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解决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当干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村委会上,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要想自己富,别当村干部,当干部就不能怕吃亏,怕吃亏就不能当干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理想信念教育靠正确灌输,集体学习,个别谈心,他不喜欢开会点名批评人,人都有自尊心,都要表扬的一面,要启发自觉,在教育问题上,“班长”要给干部带好头,干部要给群众带好头,言行一致,才有凝聚力、号召力。2019年,国家推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葬,他就带领自己家的几个侄子首先把自家的坟头平掉,这样,三天时间,村耕地田里的坟头全部平掉,在村务、党务工作会上,作为支部书记正确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既要让干部群众畅所欲言,反映民意,又要敢于集中,重大问题坚持集体决定,程序是两委提出意见,召开党员会通报,召开村民代表会决定,最后再召开村民大会,这样,既保证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又体现村民自治。
制度建设是长远性的工作,村在学习、工作、会议、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制度,保证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他们制定了村规民约,简易可行,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把遵守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认识到了就不感到约束,也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感觉到,村党支部是团结的,是一个坚强的堡垒。村干部队伍几十年保持先进性,保持良好作风,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为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物质富裕,精神更要富裕,村以远程教育、广播、标语、漫画等手段对全村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吃饱、穿好、精神更好,为了让村民每天生活都愉悦充实,村里投资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订阅各种报刊杂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下一步,村两委计划多方筹资将全村大小街道都修成水泥路,安装路灯,栽植景观树,并对过去的80多亩窑坑进行统一招标开发,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走工农商一体化发展道路,为村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聪富同志出生于1965年8月,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担任黄坦镇培头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努力学习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在发展本村农业,巩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改善村级经济状况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他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严格以“三个代表”的要求规范自己,以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认真领会并坚决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理政能力。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对全体党员定期进行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议,,坚持学习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坚持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
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了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积极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促进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台阶,身为党支部书记的他他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文章,千方百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他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是致富能手,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扶持发展养殖户。同时,他利用自己路熟门广的优势,当起全村群众的经济人,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业务服务,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2012年,他带领全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积极打造畲乡风情园建设,新建停车场,拓宽培头公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畲家农家乐建设,使培头村村容村貌大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时刻关注关心并深入本村所有三无、五保、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在各种自然灾害来临时,亲临现场,排查险情。春节期间,代表组织关心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家庭,对本村矛盾纠纷及时排查、调解,任何矛盾上报不上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在他的影响下,村党员中形成了积极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党员的党性得到了提高,党员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现在村里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张聪富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起了一个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平坦交错的柏油路通到家门口,长势旺盛的风景树随处可见,农房错落有致,庄稼地里纵是块块、横是行行,苹果树密织成林,等等。这些都是新台镇遵化村的真实写照,村民们说起这些年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嘴里总离不开一个人—刘旭。
2009年以前,该村集体无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欠50多万外债,村民收入低下,村屯环境脏乱差,村委会办公条件极其简陋。当时,作为村致富带头人的刘旭心中始终装着全村百姓,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全村老小告别贫穷与落后,于是决定竞选村党支部书记,听说他要竞选村党支部书记时,亲戚朋友和家里人都劝告他,村上条件这么差,集体可用资产只有一个破旧的村部,实在个烂摊子,你有能力发展自己的企业挣大钱好不好,千万别往火坑里跳,到时候干不好,群众会戳你脊梁骨的。但刘旭却说:“邓小平同志有一个话叫先富带动后富,村民收入上不去、村里条件这么差,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义务、有责任帮助乡亲们走出困境,拔穷根、奔小康。”亲朋们和家人们的好意劝说反而激起他不服输的劲头,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遵化村党支书记、遵化村村主任的岗位。
一个村改变落后面貌,首先要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刘旭就给村组干部定下了“五不准”(不准在公共场合喝酒,不准打麻将,为民办事不准吃拿卡要,不准公款吃喝、不准酒后上班),告诫班子成员我们是群众选出来的,就要对村上和群众负责。并制定了“四要”(要时刻不忘学习、办事要公平讲公道、工作要有责任心、要有集体荣誉感)。话“接”地、身“粘”土、脚“沾”泥,用一颗公心干事是他的工作原则,很快他雷厉风行的作风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支部书记是关键。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不学习、不充电,你就掌握不了新政策,你的能力就无法驾驭全局,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提供新技术、新信息。”因此,任职以来,他积极主动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培训外,自费外出考察,自己抽时间、定计划、学知识、悟道理、搞实践,十年如一日。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遵化村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了,常住人口以“三留守”人员为主,这些村民文化程度底、思想观念陈旧,“扶志启智”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做好这项工作,刘旭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一是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为了切实破解群众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他组织党员及致富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举办经验交流会。他先后组织干部群众深入黑山县小东镇、盘锦市高升镇莲花村等地参观学习致富经验。二是将专家、农技人员请进来。利用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平台,组织群众通过网络学习,邀请市县农作物种植、苹果种植、鹅、肉牛养殖、法律法规等各行专家来村授课,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知识面广泛,不但有党的基本理论、农业科技知识,更重要是有法律知识等,目的是让农民在提升综合素质、掌握致富技能的同时,更要遵纪守法,避免矛盾纠纷和刑事案件发生,为本村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环境。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极大转变,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愈加强烈,禁锢思想的牢笼一旦打开,百姓发家致富的智慧就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要致富,先修路”,刘旭决定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为此,他东奔西波,不辞辛苦,经过多方努力和各级领导支持,依托“一事一议”、交通、扶贫、对口帮扶等项目,拓宽整修硬化村组道路40公里,其中柏油路10公里,砂石路面30公里,为了解决农民运输粮食急需,刘旭还自掏腰包5万元修建砂石路面3公里,每次修路,刘旭都带领村干部日夜坚守在工地上,一步不离。目前,村组之间道路全部实现柏油路,户户之间都能做到砂石路,新建绿化带2000多平,新建垃圾池48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453户村民全部喝上了自来水,村部办公、村民活动场所均装有空调,村卫生室、村级阅览室已建设完成,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为了搞好村环境整治工作,告别脏乱差,实现美丽乡村目标。他亲自带领村干部、党员上门宣传讲解党中央环境整治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化村近年来鹅、肉牛养殖发展很快,不少养殖户收入翻番的同时也给环境卫生带来了很大压力,粪便处理不及时的话周围就会恶臭熏天,所以必须要各养殖户自觉及时清除,加上以往堆放的秸秆垛,柴火垛等都需要农户尽快清除,刚开始村民不愿配合,觉得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不仅费力,还找不到合适地方堆放,所以工作难度很大,为了做通群众工作,刘旭带领村干部、党员同志带头干,对那些有困难的家庭,村里出人出力进行帮扶,对于那些思想一时想不通的,刘旭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耐心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通过不断地沟通与疏导,目前,遵化村的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都能自觉地维护好村屯环境卫生,各家各户不但院子干净美丽了,室内也更整洁了,消除了垃圾乱扔、污水粪便乱排、秸秆乱堆等现象。现在的遵化村,一条条乌黑的柏油路宽敞整洁,一排排风景树端庄秀丽,一簇簇油葵迎风盛开。看到这些变化,村民们由衷的表示“环境美了,人的心情也更舒畅了”。但村民们可能不知道,为了搞好村环境,刘旭可没少操心,没事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在村里转悠,各条路上都走走看看,垃圾堆旁经常能看见他的身影,有时晚上躺在床上还在考虑哪家哪户厕所入没入院,秸秆堆挪没挪好,五保户家问题有没有解决,所以,经常能看到大晚上刘旭还在微信群里布置安排工作。
农村有一句俗话“宁带一个军,不领一个村”,说的就是领村比带军还难,尤其是在调处邻里纠纷时,更会让人焦头烂额。然而刘旭却凭借一颗为民的赤诚之心,赢得了百姓的一致拥戴。近10年来,他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谋富裕、办实事、保平安,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真心拥护以及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刘旭说:“做事公平、公正,村支部的核心作用、核心凝聚力就容易发挥。”在原则问题面前他大公无私,有事当面说,不搞阳奉阴违,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大事公开。正是由于他这种“一碗水端平”的工作态度,让他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多年来,他一直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依靠自己总结的矛盾调处“四法”(刚柔并济法、二人转法、民主管理法、倚势借力法)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了村组一级,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自他上任以来,遵化村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村容村貌改变了,但村民增收致富才是关键。通过几年的多方考察学习,发展鹅、肉牛养殖在他内心悄然萌生。他多次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大胆提出了鹅、肉牛养殖的产业发展思路。刚开始,对于种惯了庄家的村民们来说,搞专业养殖让他们心有顾虑,一来缺乏启动资金,二来有句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所以寻求安稳的村民都敬而远之,于是刘旭就带领部分村干部率先搞养殖,拿自己做实验,讨经验,自费聘请市养殖专家到村上举办培训班多期,学习鹅、肉牛养殖知识。牛棚鹅舍,无处没有他的身影,同时他利用多年的经商经验,把握好各个经销环节,让第一批鹅、肉牛养殖户赚得金盆满满。有了好的示范效应,遵化村很多村民都加入到鹅、肉牛养殖业。目前,遵化村肉鹅年出栏量达30多万只,肉牛年出栏量达2000多头,经济效益高达1000多万元,仅只一项就可使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鹅、肉牛产业优势在遵化村基本成型,群众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他还是觉得单打独斗发挥效益有限,合作共赢发展才是出路。目前,在刘旭的指引下,遵化村已成立了多个鹅、肉牛专业合作社,将来他还打算带领村民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种苗育雏、养殖、产品深加工等一体化,村级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一句承诺,十年付出。今天遵化村所取得的成就,是一名支书的丰功业绩,更是一个共产党员兑付的庄严承诺。刘旭说:“我们当支书就是要讲奉献,要多做自我牺牲,只有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堂堂正正、心地无私,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党一天村干部,我就会努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早日实现共奔小康目标”。近年来,经过刘旭和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将一个2009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的落后村,发展为现在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的产业强村,村部也早早还清了50多万元外债,现在除去每年村部办公活动开支外资金还有部分结余,成了新台镇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张聪富同志出生于1965年8月,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担任黄坦镇培头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努力学习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在发展本村农业,巩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改善村级经济状况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他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严格以“三个代表”的要求规范自己,以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认真领会并坚决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理政能力。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对全体党员定期进行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议,,坚持学习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坚持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
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了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积极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促进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台阶,身为党支部书记的他他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文章,千方百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他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是致富能手,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扶持发展养殖户。同时,他利用自己路熟门广的优势,当起全村群众的经济人,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业务服务,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2012年,他带领全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积极打造畲乡风情园建设,新建停车场,拓宽培头公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畲家农家乐建设,使培头村村容村貌大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时刻关注关心并深入本村所有三无、五保、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在各种自然灾害来临时,亲临现场,排查险情。春节期间,代表组织关心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家庭,对本村矛盾纠纷及时排查、调解,任何矛盾上报不上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在他的影响下,村党员中形成了积极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党员的党性得到了提高,党员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现在村里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张聪富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起了一个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xx,男,中共党员,汉族,大专学历,现任xx镇xx村党总支书记。他一心为民,乐于奉献,十几年如一日。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在他的带领下,xx村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居”、“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老龄工作先进村”、“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村”、“平安创建先进村”等。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十几年来,作为村里的“一班之长”,xx同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认真履职,积极带领一班人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一班人,抓班子、带队伍,凝心聚力强堡垒。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当作村级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从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和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为突破口,打造了一个团结务实高效的村班子和党员队伍。他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制定出台了全县首部囊括了村干部坐班制、活动室卫生责任区划分制、财务开支实名报销制、周一例会制、村民会议代表制、计生工作岗位责任制等六大类,而且每类的背后都配以相应的监督机制并由专人负责执行落实的《村干部管理制度》,此制度的有效落实使得村级活动场所的卫生变得干净整洁,村干部的坐班变得正常规范,村级财务开支变得更加透明规范,每周例会定期召开效果显著,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明显增强,使得村班子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水平和不断开创了村级工作新局面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了全村人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他时刻注意每位党员的思想动态,认真执行党的规章,使每个党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待每位党员,他创新性地变“管理”为“服务”,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积极兴建活动场地、配备活动设施,定期通过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资源、聘请农业专家等手段,对党员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很多党员都成长为农村的致富能手,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作为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创新活动载体抓党建,特别是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创新引进公开承诺项目化管理机制,对支部、党员在活动中的承诺采取预算、公示、实施、监理、决算等有效地引导和监管手段,并紧密结合村情和党员同志的自身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活动与服务村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维护和谐稳定、促进科学发展等有机结合。在他的努力下,xx村真正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党建工作目标。作为村支书,他清醒地意识到,工作应以大局为重。因此,在平时工作中,他始终能够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群众利益的事不做。对村里重大事项的决策、群众的重大事情,能够充分发扬民主,及时征求村班子成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多年来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
xx镇xx村地处江淮分水岭的脊背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土质盐碱化、沙质化程度严重,极不利于耗水型农作物的生长。加之当地农民固守落后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农业产量低,收入低,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xx同志从小就生长在这片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富裕生活的土地上,他深知传统的耕作模式和现有的产业结构已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极不匹配。于是,他便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一次无意中,他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农民靠种冬南瓜致了富,他便有了在家乡种植冬南瓜的想法。于是,在与家人协商后,他毅然拿出了家中唯有的x多亩田地开始试种冬南瓜,探索产业结构调整。没想到第一年就大获全胜,他种的冬南瓜上市后很受市民们的欢迎,售价平均每斤在5毛钱左右,毛收入每亩就达到x多元,每亩净利润高达x元,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尝到了甜头。第二年他又一次性租下了村里x多亩闲置抛荒的土地进行扩大种植规模,建起了冬南瓜示范种植基地。由于他善于学习,经常买书藉、到外地参观考查、向有关专家请教,结果试种成功,并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就这样,几年下来当别人还住着小平房的时候,他已经拿着种瓜赚来的钱盖起了小楼房。
xx同志自己富了还不忘关心帮助村里的群众。他于20xx年初开始对本村的xx等x多户进行引导,手把手的教他们怎样种植冬南瓜,给他们无偿提供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材料配制等技术服务,到现在他们已完全掌握了所有的技术,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超过全年村人均收入的x%,使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过上了幸福生活。附近的农民看到了种瓜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于是积极行动起来,由过去种小麦和油菜转向种瓜,现已形成了冬南瓜规模种植基地,并辐射带动了xx村周边的x个村发展瓜类种植。在xx镇镇政府被聘请为冬南瓜种植技术指导员期间,他共为镇上培训瓜农x多户,这些瓜农尝到甜头后,纷纷逐年增加种植面积,拓宽就业渠道,现已走上致富之路。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是比较可观的,所以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然而,随着面积逐年增加,销售却成了农民收入是否能够逐年增加的关键,这也是瓜农们所忧虑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不让农民种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xx同志又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办法,把市场搬到了家门口,方便了农民,解决了瓜农的后顾之忧。
在任职的十多年时间里,xx同志始终不忘为民谋福利,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落实民生工程,改善基础设施,关注弱势群体,努力改善并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通过筹资筹劳等方式,为村里修通道路x条,总长度达x余公里,较好地为全村群众解决了出行难、卖瓜难、运输难等问题。为了解决村民群众农业灌溉用水难问题和完善村内水利设施建设,他又先后组织力量为村里挖了当家塘x口,并对淤塞的渠道进行了清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在村内先后建成家庭户用“沼气池”x座,完成改水改厕的卫生厕所x户。在村庄间隙和道路两侧,进行见缝插绿,完成绿化面积x亩。加大了垃圾的清理力度,并建立了垃圾清运长效机制,新建了x个固定垃圾池。为了给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良好环境,他多方筹资,修建了占地约x平方米的村民健身广场,并为其添置了各类体育器材x套,大力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体育事业。他时刻关注村内困难群体,先后在村里开办了留守儿童之家和老年之家,经过他的长期不懈努力,现在村里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了提高为群众办事的工作效率,改善村干部工作作风,方便村民群众前来村里办事,他积极整合资金x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x多平方米的为民办事服务大厅,并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每位村干部在大厅内做到面带笑容接待、耐心接受询问、承诺办结期限。通过xx同志的长期不懈努力,现在全村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使村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张初炎同志自任公平镇赤坭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努力学习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在发展本村农业,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和改善村级经济状况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严于律己,努力树立党员形象。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有一颗赤诚的奉献精神,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在日常生活中,他坚持不断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用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工作上,他爱岗敬业,务实重干,每做一件事都要深入到群众当中去,调查研究,吃透实情,力求实事求是。同时,还注重自身学习与本村发展有一定联系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抓好班子,努力提升工作合力。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张初炎同志自从当村干部起就深刻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凝聚力量的前提,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尽力维护班子的团结,遇事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域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努力奔波,努力办好村民实事。由于赤坭村地处公平镇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0多公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一直困扰着村民的出行,更不要说致富了。为让村民们能够走上干净的水泥路,拥有整洁的居住环境,张初炎下定决心,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了筹集建设资金,这些年他积极奔走,每天找领导,跑单位,用他的信心和热情感动了包村单位和各级领导,争取到上级支持,在近几年陆续争取到资金完成村通镇公路和3个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共计13.3公里;筹资25万元新建村部办公楼;筹资100多万元分别修建了自来水管网、水泥面村町1650平方米、池塘砌石780多立方米、整治排污管道1800多米、绿化村道0.8公里。这些民心工程的陆续建成,既凝聚了民心,形成了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又为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打造了通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