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专业17篇)
总结是思考和反思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在总结中尽量用一些数据和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加说服力。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不同层次的总结,对我们写总结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一
新课改已经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组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我们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深入,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
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学校首先抓好通识性培训,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1、坚持每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我们始终以备课组为单位,实行分工协作,集体备课,切实把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标准之中。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达到在课改中,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之共享。其次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结合英语本学科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过去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最后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全体教师认真组织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把教学舞台全程交给学生,实现了student—center的教学模式。
2、同事相互学习,突出英语课改特点从新课程改革伊始,我们每位老师在课改过程中就积极撰写反思笔记和课改论文。并安排每单元一名教师上一节课改优质课,并组织全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我们还十分重视"活动课"的实施力度,充分利用活动课、节假日,组织英语班会、英语趣味游戏、英语演讲比赛、文娱汇演、手抄报比赛等一系列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的活动,达到了有设计、有组织、有过程、有实效的"四有"要求。
3、重视检测,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最现实、最有说服力的。我们英语课组还采取了集中检测和听课后随堂抽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然后全体老师一起从中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转变并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又需要理论来指引。伴随课改实验的开始,我们课组每位老师都要选定一科研课题,所有教师都参加课题研究工作,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并且每学期都要写出一篇新课改教学论文,以供交流、学习和讨论。既及时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也为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这项研究活动,对英语新课改实验在我校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牵动作用。
随着课改的开展,学校还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通过学生课堂行为评价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表、家长观察评价表和同学评价表来评价教改成果。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二
新课改在我区已走过六年多了,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校领导教师的积极努力下,我区的课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几年来我们采取了通识性培训、骨干培训、活动带训、竞赛促训、走出去、请进来等等多种培训形式,全方位地对我区教师进行新理念培训。让"以生为本"成为我区各校的教育理念。
首先建立学习型团队,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第一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标准来丰富教师的理论功底;第二组织教师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及相邻学科知识来提升教师的知识底蕴;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结合区情,开展了以校为本的"品味书香"教师读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已把读书做为教师的必备功课。
其次深化"名师工程",打造品牌,丰富课改内涵。
时代呼唤名师,课改需要名师,"名师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培养名师,造就名师是我区新课改的重要工作。我们经过"个人申报、集中培训、调查考核、结果认定"四步让一批具有献身教育精神,追求卓越教育境界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品牌。再通过开展品牌教师教学竞赛、品牌教师挂牌讲学、品牌教师校际间交流研讨、品牌教师"一带一"等活动来锤炼他们并发挥其辐射作用,从而涌现出一批在全市叫得响的品牌教师。如新安小学的史丽萍代表省参加全国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观摩、七道的高文兴、八道的迟立新代表省参加全国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金汤的姜晓坤代表省参加全国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等等。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6人,市级骨干教师48人,区级品牌教师60人 。这批强大的名教师群体为我区的课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奠定了基础。
我们通过开展"有效教学、状态教学"研讨、"有效教学、状态教学"教学竞赛、网上教研、"每周一校"听课活动。让全区教师真正学会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变"预设"为"生成",让教师的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 其实新课改最大变化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对学习感到有趣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因为以人为本,启发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根植于每位教师的课堂,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改以来我们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前一张卷定学生优劣的局面,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等特点。要更多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除卷面外、各学科都增加了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学习习惯等内容的综合评价。各校学生都建立成长记录袋,来记录学生的成长的足迹。特别是兴仁小学探索出"一个积累、三个阶段、一个汇报"评价模式。让学生自主管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受到与会同行们的认同。
新课改以来我们坚持"重心下移,亲身实践,行为跟进,专业引领"的教研原则,协助各校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强化对基层学校校本教研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在具体的指导中我们采取"互动式"教研指导模式,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全程跟踪,一起交流。尤其是我们教研人员每天下校后都要写下校工作日记,这是我们每天的必备作业,主要是写下校后的感悟,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等,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使我区的课改工作跃上新的台阶。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各校的校本教研开展得扎实有效、各具特色。如八道小学、朝阳小学、新安小学将"诵读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金汤小学立足课堂,把握课程改革的中心地带,积极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等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其中数学姜晓坤教师的"猜想与验证"有效教学模式被省数学科研课题组作为开题示范课进行展示。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有效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校园文化、电视媒体、网络等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如中富小学利用多媒体每位教师开办博客,建立自己班级的主页,积极参与校园网进行的教育教学论坛、家校联系、教学反思、案例展示等。中富网站现有近百人注册用户,600多篇日志,7万多的点击率。网站成为体现学校教改特色的展示平台;师生互动、家校互联交流的平台。此外,哈小的足球小本课程、新源小学的推呼拉圈、九道小学的体操、新安小学的英语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突显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1、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存在差距。个别教师甚至学校存在着新理念形似而实非的现象。新理念仅停留在思想上的还大有人在,一部分教师还没有进入课改的实质。
2、课改的决战地是课堂,日常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有待加强。例如个别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学手段重"新潮"轻"重点"、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等等,个别学校的教学活动重"形式"轻"实质"等等。
最后我希望各校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吸纳别人的长处走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新课改之路,共创元宝教育的辉煌。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三
学生在新课改中占有主体地位,关注人更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们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新课改中既是接受者,又是实施者,接受者是因为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将决定教师们教学方法的使用,他们的表现在课改中尤为重要。
一、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合作学习,问题可以大家解决,心理压力要小得多,思维反而活跃了,答案经常是让我意外的、有见解的,感受到了学生潜力的巨大。与此同时小组式的学习,增加了学生对问题讨论的时间,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更增加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二、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部分学生不爱学习语文,但随着教材中课文类型的多样化,教学难度的降低,学生喜欢学语文了,把对语文的学习当作今后社会学习的一种铺垫。
三、在广泛地接触课文、人物的品质后,学生的心灵一次次的感动与震撼,当我再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注意道德表现及发展,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地位同样很重要,只有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解析,才能很好地贯彻课改,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已经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学生敢于在实践中、讨论中坚持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安排。
二、教师应该由原来高高在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去发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做人。尊重学生、赞赏学生,赞赏的过程,也是你在重新认识学生的过程。
新课改最终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反馈,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决定新课改的成败,因为再好的教学理论、教材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把语文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间的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发现教学方式不再是单纯的教和学,而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里师生间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认识,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它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敢于把学生放在和老师同等地位,敢于发言、敢于表达也许幼稚的感受,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想法。掌握学习语文课的方法,最终是喜欢学语文,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是这次课改的标志性变化,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学习。其次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与其它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但不能忽略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四
前言:从课堂师生表现来看课改工作: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努力从“讲”“灌”向“导”“引”转变;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活动明显多了,学生在“语言组织、思维逻辑、仪态展示、自信大方”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效果。
从质量数据看课改工作:七、八、九年级期中测试、每周验收测试数据来看,学困生比例在逐渐减少。
从学生行为习惯来看课改工作:小组建设的摸索使用、日检点日志的反馈小结、学困生日帮扶、周公益辅导的开展,学生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好转,学风、班风、校风朝好的方向发展。
一、本学期初预期的目标
1、“两个研讨”再“细”、再“实”,为课堂高效保驾护航,打造各年级各科最少一人的“课改引领课”,力争全校90%教师达到“课改合格课”。2、牢牢抓住、时时抓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七年级把学困生面控制在20%左右,八年级控制在30%左右,九年级控制在35%--40%。
二、主要工作
(一)两个研讨工作(学案研讨和课堂研讨)
1、教师行为
为了促进老师们能认真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我校建立“学困生转化工作日志”制度。也就是要求大家把每天对学困生的检点帮助情况简要的记录下来,目的是通过这一个有形的东西来检点大家,每天不要忘了给学困生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作为检点大家转化学困生工作日常化的一项具体措施。具体形式如下表。x班xx学科xxx日期是否检点月日……一日具体检点帮助情况纪要再者,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表》来衡量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对学困生给予足够的关注。
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把每班的学困生分科组成一个强化辅导班,利用每天中午和下午自由时间进行帮扶。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分别从“安排辅导教师”“安排所辅导内容”“调查落实情况”“定期交流”入手,力争把学困生人数降到最少。
本学期利用周六上午,对七、八、九年级学困生进行公益辅导,力争通过这些“吃偏饭”的途径,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
2、学校领导行为
从本学期开始,领导进行包“学困生”工作,每位领导承包5名学困生,每天下午下学,进行一天的小结反馈,内容包括:学习行为,思想行为、行为习惯和所学习的内容。
三、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领导方面:
1、技术层面的问题
在课改中,有些课堂中出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问题,得不到实质性地指导和帮助。借鉴名校的处理办法,又情况不一,自身的业务水平不能很好地指导、帮助教师的成长。
2、杂事、琐事的缠身
1、思想态度方面
有部分教师思想还存在“懒惰”意识,自己能认识到课改的好处,也能在“课堂研讨”中中规中矩地进行课改,可为了省事,家常课仍然存在“我讲我灌”的现象。
2、行动中“偷懒”
“两个研讨”和“学困生帮扶”工作中,包科领导检点不力,还会存在“偷懒”现象,如:“学案研讨”中到位时间、活动时间、研讨质量等情况。“学困生帮扶”中课前准备、上课质量和课后追踪反馈工作。
四、努力的方向
1、业务领导多学习先进学校的课改成功之道,多想、多看、多琢磨、多积累、多总结,力争使自己在课改理论上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再者,能走进名校,蹲下来,通过长时间的看、想、发现名校课改的内涵。
2、继续牢牢抓好“学案研讨”和“课堂研讨”这两项工作,领导亲力亲为,教师认真有效。
3、加强学生思政建设,树立“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关,课改就是一潭死水”的观念。
4、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建立与学案式教学相适应的检查评价制度。校本教研以研学习目标、研学案编制、课堂实施评议为主要内容。研制与学案式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模板。课堂教学着眼点放在以学案为载体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等。通过这些来约束、促进和保障学案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行。
5、高频度地开展学案编制研究活动,以及课堂实施研讨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纠正偏差、不断完善。同时,开展大范围的课堂实操竞赛活动,通过活动、评价,调动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五
日月如梭,转瞬课程改革时日已近三年,回顾这搏击风雨的三年历程,是新理念扎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三年,是广大教师开拓创新的三年,是孩子们终生受益的三年,是师生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的三年,是教学园地旧貌换新颜的三年。三年中,在新理念的沐浴下,历经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与拼搏,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在扎实而有序地拓展开来。在课程改革这片沃土上,我们播撒下了粒粒课改的种子,已深深植根于课改的沃土中,并逐渐破土显露出勃勃生机,继而成长为一颗颗亭亭玉立的禾苗展示于众人面前。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劳作,换得了课改实验的壮禾期。为此我们感到欣喜、欣慰,但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着眼于秋的收获。为了那灿烂花枝的绽放,为了那秋实的丰硕,我们先将对三年课改做一回顾,以利再战。
课改理念锁定了课程改革实验的方向,并为其指明了图景,提供了方式和方法,因此在改革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把学习、理解、贯彻和实施这一理念作为课改的重中之重,在各年级、各学科教学中深植这一理念,勿有稍纵疏忽,为课改实验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课改伊始,我校从领导到教师,深入学习了课改新理念,对它在当今教育教学中的突显地位和重要意义做了纵深上的挖掘。至此,形成了上下的统一认识,做到了人心思进,人心思改,人心思创,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是众志所向,奉全校之力,为原本不想为之为,做触之陌生之做的课改实验中。鲁迅先生说过:“原本这世上并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课改实验的实践真切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且是越走越宽广。忆当初被束缚住手脚的、我们这些应试于教的忠实信徒们或在其中各领风骚十数年的高手们,当双脚刚踏入实验这片崭新的园地还真是有点手脚找不到要放的位置。但是教育的未来、孩子们的未来在昭示我们,我们的天地良心和责任在召唤我们,我们就不能坐以待毙,只有进才是出路,只有创才有生门。
“摸着石头过河”是对我们实验给予的最好启示,于是一场本照实践理念的课改实践就在摸索和闯荡的背景下轰然推进开来。开掘学生生活,引入孩子已有经验的举措坦荡荡的步入课堂,显示出了课堂教学的活脱;多元多样的评价,引来了学生源头活水、派生出了课堂教学的欣然生机;重过程、轻结论的探讨与实践,促生了孩子们对知识形成的切身体验,求知、求法、求得了孩子们主动活泼的健康发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信息传递中创下了探究式的合作空间,人际融洽、亲密无间和谐氛围托出了知识构建的崭新平台;主动参与、人人开口、各个动手,想象和创造的枝蔓爬上孩子们的心头我们要做得太多太多,我们好去的实践和精力同样是太多太多,但我们无悔无怨,因为我们深明烙饼是不会从天而降下的这句话的内涵。在全体员工集思广益、区测群里的血,课改的曙光在我校闪现成果初现端倪;课改丰满了教师的羽翼,让学生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事实对课改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回应,思变引发了教学的质变是对我校咬定理念永不松决策的最好说明。”学校全体员工深有感触地道出发自内心的心声。初战皆捷,把新理念深深的植入了课改园田的沃土之中,使他如种子般牢牢的在其间植根,为课改这株校园禾苗的长成铺就了坚实的基础。是年,课改理念深入人心,一种课改势在必行的'势头跃然于校园,诸多教师的建树可以为此提供佐论。教师自发写出的反思、一得计300余篇,在县级刊物发表二十余篇,获市二、三等奖十余篇。学校主办课改片活动三次,教师做县示范课5节,县级评优课活动中分获一等奖3人次,10人次分获二、三等奖。成绩是对以往的肯定,但它也可作为是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量度,在此面前,太平庄人并没有驻足去回首那漫漫的寻路,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横直在前头的漫漫长途。
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在伊始,我们就有心理上的准备,只是苦于没有前鉴,所以探索的路明朗化不高。可以说在课改元年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只是处于人自卫战,班自卫战阶段居多,这种孤单深入的战法,可想而知,其收效决不会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在翌年,我校提出了滚雪球战术,一是把参加实验的人组织起来形成年级组自卫战,这样教学信息反馈量加大,促进了信息流通渠道的畅通,与此同时学校做了与其相适应的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课程改革意识,这样就把往常的教师单打独斗的现象为之一扫,便个体智慧为集体智慧,以便资源做到共享,从而使雪球第一次滚大。雪球的第二次变大是在我校的教学管理改革之后,由于课改的紧迫需求,把课堂做大已经是火在眉睫之势,课堂非前展与后延不可,才能求得孩子们的真切发展。
为了上好课,孩子们要有感受,这很可能要让他们看、要他们做、促他们想、启他们思,这就需要课堂前移,为了促成孩子们对知识的用和通,就有必要有课堂教学的续,以使他们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有务实的课改,就出笼务实的教学管理。据此,我校在教学管理上,一改昔日的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为教师解除了身上的桎梏,让教师放胆在教学的天地间遨游,以此发展了教师,塑就了全新的学童形象。
三年的课改漫步,提升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以使广大教师得以发展。一曲有声有色的交响曲,已在我校奏响。三年的摸索与探讨,我们取得了点滴成绩,有了一定的作为,终使课改有条不紊的步步推向深入,发展于纵深,这一切当归功于学校工作的远视与科学管理。课改初始,我校便清楚地认识到经验的积累和对过程的反复在课改进程中的重复作用。为此我校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改进程的同时便着手于对课改档案的管理,为每位教师和学生建起成长记录袋。其中载入了教师和孩子们的全部进步过程,为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以激励每个人的参与意识,并为做好经验总结和过程反思提供依据。进而作为一种对课改起到推进作用的助推器。三年建袋历经了一个创练与梳理的过程,得意处作为经验之谈,形成论文,亦可推动了科研课题的研发,为持袋人提供了开心与畅想的时刻,心灵的触动趋使了他们的努力与创造,至庸处促成了对失当出的更多反思,让人们去另辟蹊径。而新路的开辟,就是一种创新的诞生。袋的产生,留下每个人的成长足迹,而这足迹间浸透的是每一位参与者的心血与汗水,是诱发、是激励,是人生的写成,是与理念的共鸣,是师生发展的印证,一袋袋磁石般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述说着人们的心声,花儿在课改的沃土上现蕾、绽放。在春风中点头摇曳,仿佛是在点头向为他们捧掬春泥护花的人致谢,是一个小小的举措,引得了课改的钟情万种。三年课改,我校上下合力,心想一处,力使一向,在陌生的路上摸过一程又一程,正披荆斩棘努力向前。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去。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六
转眼间,开展新课改活动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理论上,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改理念,坚持上网观看优秀教师教学视频,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做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节课的教学反思;实际中,我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虚心向老教师请教问题。
经过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新课改理念丰富了我的头脑,开拓了我的思维,我的教育教学中也发生了一些转变,现将收获总结如下,以便为以后的教学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
首先,我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和师生关系的变化。通过学习课改理论使我明白,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课堂也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大家畅所欲言、进行讨论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原来教师的“说一不二”,而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大胆说,放心说。我深深的懂得,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育教学的前提,依据儿时的记忆,要使学生大胆说、放心说,就要使他们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对老师做到“敬”,而不是“畏”。
所以,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探索,和小朋友们谈心、交流、做游戏等,以至于在下课时小朋友不愿意让我走,和我说着说那个没完,这样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小朋友自然而然的上课时就大胆说,放心说了。并且我也不再仅是上课时的良师,更是下课后生活中学生的益友。经过一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还发现我的教学语言不再是生硬的表扬,而是发自肺腑的欣赏。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了,我们成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
第二,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我认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一定是知识的最后总结,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应该更重要;而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应反映在学生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上。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
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不能简单的以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我们要意识到能力培养才是学生长远的发展,让他们能够轻松、自由、健康的成长。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我有了不小的改进。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参与才能取得,只有教师的教是不行的,还得要学生主动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善于创设“学”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为此,我注意到了以下两方面。
1.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学”有机会。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者只能是学生本人。人的思维是不能代替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的眼、手、脑、口等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并留有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像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知识。
2.营造讨论氛围,让学生“学”有所见。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精神。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就“小学数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出实践、自主、合作的见解。这样以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创新能力。
第四,在教学形式上,我力求形式多样化,吸引学生注意力。一堂课四十分钟,让刚满十岁的孩子每时每刻都注意听讲,是不可能的。怎样能让学生玩得好,学得好呢?怎样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呢?这可以说是我每节课都要去考虑的问题。
课前我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自制教具、实物、故事导入等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并留有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验、计算中去探索和发现,学会知识。在新授中,我准备了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动物图片,水果图片。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也刺激他们的感官。在练习中,我尽量将练习安排成游戏的形式,虽然同样是练习但以游戏形式出现,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的情绪也被调动了。在练习加减法口算中,我安排了几种不同的游戏形式。同一种游戏做多了,学生也会失去兴趣。我安排了送信游戏,钻圈游戏,到小动物家做客的游戏。特别是去小动物家做客的游戏,每个孩子要学着小动物的样子走到前面来,再报出正确的答案。孩子们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学得很像,也非常感兴趣。这样的练习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情绪,也使枯燥的口算练习富有趣味性。我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验证才能记忆更加深刻。
以上仅是我在课改中的点滴转变感受,对于新课改的学习,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我会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完善自己。万千河流必将汇聚汹涌大海,我坚信,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必将有所收获与成功。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七
1、加强领导,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身体力行者。学校在课改实施前就成立了课改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和全体教师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健全,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并对全校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备课、上课、评价、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和学校课程开发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有效组织学科指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和各学科教研组的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不同范围的学科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深入新课程实验第一线,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推广实验成果,发现、培养实验骨干教师,为实施教师提供工作平台,以点带面、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新课程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新的教学里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抓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此,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新课程研讨活动。
(1)抓好听课与评课制度的落实。课改实验领导成员深入课堂听课,重视对新课程实验年级指导与调研,实验年级的教师进行互相听、评课,交流教法与心得,取长补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开展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把课改工作不局限于实验年级,而是以课改为契机,让课改之风吹遍全校,使我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感受课改的气息,深受典范、优秀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正确导引,提高了教材处理能力,培养课堂管理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2、狠抓备课工作,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备课,同时要求教师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案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法灵活。同时,我校坚持备课时认真做到“五备一反思”。
3、教师在认真备课、上课的基础上,能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教学论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写一篇论文等,全校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将优秀作品打印装订成册供学校教师共同研讨。
4、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本校结合实际进行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我校教育科研的纵深发展。
5、重视学生的评价考核。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以口头评价为主,坚持正面评价,多用肯定指导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作业、单元练习、定向评比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6、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我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在不同年级开设了舞蹈、心理辅导、书画、篮球、乒乓球、电脑、科技等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1、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使得课堂成为素质较高的学生的表演舞台,部分学生成为无言的观众,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遭遇阻力,对学生的分层推进方法和效果还不太明显。
2、根据学科的特点和素质教育新课表理念,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实际出发,用爱改变学生的命运,使学生从爱中得到快乐的学习,让每位学生既要成才,也要成人。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八
首先,此次听评课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比拼精神。
其次,加强了备课组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有些老师宁愿调课也要参加听课,一是为了汲取他人长处,二是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通过评课给授课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教师在评课方面。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听课的水平——因为听课也是需要准备的,也显示了学科组老师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第四,调动教师积极反思。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们的授课老师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发现问题,反思失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有的老师的反思的非常实在,非常到位。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九
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学,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以高涨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现总结如下:
我把新课村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十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和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学习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习小数的除法时,计算“9.42÷2.7”,竖式上商3.5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9.42÷2.7=3.52。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时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5×2.7不等于9.47,得出余数2表示2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
教师作为教育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识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践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教和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材建构。
教师要创造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再如:蜀南竹海的门票每张50元,如果30人以上可以团购,每张40元,我们班共有28人,该如何购票?同学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许多解法:50×28=1400(元),40×30=120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答案。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十一
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刘海波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踏入教育这个岗位已有七个春秋。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初步突破了只重视知识传承的教育理念,不仅考虑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对于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形成了新的观念。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体会做以汇报: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考试考死知识多、灵活运用少的限制,教师重传授知识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就事论事和现实联系较少,让学生感到学习没有意思,只是为了考试硬着头皮学。但这次课改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由不爱学到爱学这些学科。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四点,一是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表、图像、文字资料,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三是突出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四是知识点不断循环往复,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温故知新”。学生由初期的不适应逐渐转变为接受,从不爱开口,到积极发言,踊跃参与。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们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课改的道路是漫长与曲折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不过我们只要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就一定会让新课改更加辉煌和灿烂。
1、20xx年9月,《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和《新课标下教师应树立新的作业观》两篇论文或包河区20xx年中小学数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2、20xx年11月,在包河区“国信杯”首届中小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获三等奖。
3、20xx年9月,《浅谈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在合肥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及教育叙事等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
4、20xx年10月10日,在六十一中学本部进行的区教研活动中,由本人指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听课教师一致好评。
5、20xx年6月,在包河区中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
6、20xx年11月,在教育部“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荣获区级二等奖。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十二
根据县局(xx)5号文件和xx年2月7日召开的全县新课程培训精神,乡教委为了搞好这次全乡教师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又按照教发(xx)3号文件安排,对本次培训工作又做了一次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培训计划,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培训任务.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有县支教老师精彩的授课示范,有全乡广大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我乡教师提供的几十节交流棵,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乡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吃苦、守纪律爱知识、爱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这次活动,有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有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有守旧观念和锐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时还有新教法的快乐有趣和传统教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融合,在这种状态下,也融合出了我乡教育工作现阶段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四、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教委设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聘请在新课程上有经验的外地、外校老师给我们的学生讲课,我们从中就可以学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验,或者也可以出外听课,学习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我乡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新课改理念下数学的自主学习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学方式研究的论文。
走出政治新课改的三个误区论文。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十三
《新课程标准》在无数双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更多的只是“披着羊皮的狼”:她的形式简单易学,几个人分成一组,七嘴八舌,谓之“小组合作学习”,一些公开课用之者更甚,以显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究竟是学生问题,还是教师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心,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1、虽“小组合作学习”的口号大家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许多教研活动更是将其作为研究重点来对待,但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我们教师本身是在比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做学生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就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势必造成合作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贫乏。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也不能为学生的合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只能简单地要求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
2、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家庭中的“王子”、“公主”,家庭环境过多地促成了其狭隘、自私、不善与人合作、不愿与人分享成功的心理,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找茬”、“挑刺”、互相埋怨,而教师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合作学习所必备的“互相包容”、“不嘲笑别人”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等没有真正树立,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3、组织形式依样画葫芦,别人的“拿来就用”。不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随意地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不经常变换成员的角色,不动态化地变更小组人数及人员的组成,没在一套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小组合作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研究,缺乏创新,是毫无生命力可言的,它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走向死亡。
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拿来就可以用的,它看似简单,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教师首先要进行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精髓。还要通过各种活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只是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中间的小小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比我好的,我能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帮助他,内心是多么喜悦;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学生只要建立了这种意识,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2、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任何一种形式、方法都是由内容决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教师需根据班级规模与教室空间大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或“异质”的学习小组,原本秧田式的座位编排形式也随之变成“马蹄型”、“半圆型”等,以增加生生之间的目光交流,便于言语交流,这为更好地进行合作创造了条件。但是,仅仅做到这些对于“合作学习”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座位编排形式的改变,它更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如果仍沿用以前习以为常、得心应手的一套教学程序,而不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创造条件,那形式再变也是徒劳。可以说,构建科学的、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首先,教师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并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伟大的任务。反之,如果小组内有一人落伍、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第二,教师要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分配工作。这要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之上,强调组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合作,也可适当引进组际间的竞争。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沉下去,深入到每一个学习小组,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并适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第三,大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时,教师要积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个人的发言将代表小组,个人的成败将与小组息息相关,以增强集体荣誉感,促使其在今后的小组合作中全力以赴。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结论,教师要作出妥善的处理,切不可凭个人感觉决定一切,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与讨论与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模式不能走向僵化,如果把模式纯粹地模式化,那是与学生的心理特征不符的。因此,教师对小组的管理要做到动态化,进行教学时也不能一味地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旺盛的生命力。
3、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较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较之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去。与之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更是完全自然的现象,这也就决定了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发展较快,有的学生发展较慢,教师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为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个“水平线”,并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这条线,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这样的评价,不一定要形成文字,只要教师心中有一把可长可短的尺子。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合作二字,对于未来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而言,是必需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未来的课堂可能更是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作一些思考,哪怕只是瀚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也是有价值的。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十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与五(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十五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提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提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忙,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日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日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提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议: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教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并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我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日,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提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十六
新课改在学校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年,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幸投入到其中,我深深的感到了压力和挑战。新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大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身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课程改革的资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
一年来,我积极的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从暑假的课改培训到一年的教学实践,从自己的亲身攻行到大家的经验交流,从思想的误区到渐入“正途”。自己在一年的实践当中也有了很多的收获,也走了许多的弯路。当然,世界上一切的改革都始于思想,新课改也不例外。应试教育在中国几千都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即使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但传统的教育却始终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在开始的时候,对新课改的理解全部都局限在一个“新”字上,却忽略了“新”可不是彻底的抛弃,在教学中往往丢弃了传统教学的优势,致使在教学中走了不少的弯路。如在教学口算的时候,鼓励的算法的多样性却往往忽视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少了比较,少了分析,也就少了借鉴。渐渐的我发现新课改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不能盲目追求表面的形势,做表面文章。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思想来指导自己教学,才能从传统的封闭的教学中摆脱出来,找到教学的新方法。
教学生之所想学,传学生之所疑惑,这就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在是独占课堂的“霸主”,教材也不是课程的唯一内容。新课改中是这样形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的教是永远也代替不来学生的学的,我要做的只是打翻知识的“五味瓶”,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其中的味道。科学无非在于实践,我想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的去实践,去探索。哪怕是自己发现的一点点小小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就是莫大的刺激。在教学《位置》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让学生自己设计电影票,然后在拿出一张准备好的我自己做的电影票,让学生自己评比自己的电影票和我的电影票的差别。学生发现自己的电影票少了日期和座位,(学生按照自己座位的顺序写上了座位号)但同时也说出了自己设计的理由。然后我选了一个售票员,学生交换电影票对号入座,学生在一片欢笑中大都找到了位置,这节课也达到了它应有的效果。但是有个学生提出了疑问说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座位号,也没有对号入座……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强的,在他们看来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很新鲜的,对他们来说很多东西都需要一个感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灌入的过程,这就必须体现学生在感知过程中的主体。把时间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充分的实践中做会学习的主人。当然,任何东西都是有尺度,在教学中对于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认真的聆听,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新的课改让人精神一振,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创造空间,确实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愿意为它不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大胆的创新,让学生走在“阳光下”。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篇十七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换了。我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新课改使课堂氛围变活了,知识点降低了,教学涉猎的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们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与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时,课堂便会出现敏锐的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蹦出创造的灵感。
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让学生乐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体验、感悟课程。感悟不是分析,不是告诉,更多的是体验。
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多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空间,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感悟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热情,从多个角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改进与激励;淡化对结果的评价,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1、评价内容多样化。
即单元达标、阶段性考察、古诗文背诵、大阅读、课本剧表演、手抄报、电脑报等。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2、评价方式多样化。
(1)口头评价。如“你读得一个字也没有错。”“你读得真好!你是怎么读的,能说说吗?”“你真会动脑筋。”等。
(2)作业评价。如:“有进步”,“你真棒”,“我真佩服你”等。
(3)及时评价。如建立家校联系簿,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强调激励、关注过程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进步,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1、评价体制的脱轨。我们的评价改革,只是小范围的评价改革,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评价体制。在贯彻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和旧有的评价体制进行正面的交锋。好像大家都能感觉得到原体制的强大,而且似乎有坚不可摧的态势。对于正面的交锋,每一位新课程的实施者都会有思想准备,但课程实施到今天,同是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的课程改革与旧有体制的力量如此不成比例,确实让人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甚至严重地削弱了参与者的信心。评价体制的改革,才是改革的关键点。
2、对教师工作方式的改革。新课程要求教师做研究型的教师,做反思型的教师,应该说,新课程对教师,尤其是对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文化修养,专业知识等诸多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课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师为了推进语文课改,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理念,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可惜我们的评价机制在越来越重视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却总是忽视教师这个群体,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了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却总是记不起我们还应该对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越来越强调人文化的同时,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却正在逐渐失去应有的人文。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在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中,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我们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也正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离目标还很远。我们的课程改革工作,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也许最恰当不过了。
课改是事业,意义在奉献;课改是科学,价值在求真;课改是艺术,生命在创造。课改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奠基工程。课改与我同行,课改与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