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大全(15篇)
读后感是将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与作者的思想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和生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一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题记
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
龙应台的《目送》,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淡淡的文字。生活中的琐碎那么真实,文字中带着真情。她的文字如青草,带着清新,扑面而来;她的文字,似灯塔,散发着光茫,照进心房。龙应台写尽了幽微处最颤人心弦的那种感觉。读起来,赏起来,品起来,悟起来,让我的心跳也充满着共鸣的激动。
不管你父母知不知道,你都要告诉他们;真正的爱我们,是让我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因为“有些事,只有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爱我们,就让我们自己去体验,就让我们自己去解决,因为有些路,只允许我们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说我们之间的缘分只是不断地目送背影,我说这短缘后面是我们自己与父母彼此之间都不知道的,深爱。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写母亲的老,写儿子的离,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诉诸文字,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过四十后,经历过许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场面,再读《目送》这类亲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别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平静中透露着的哀痛,让人不甘又无奈。永远记得儿子在第一次拿到学习成绩单时的情景,手拿奖状,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我地样子,那时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学四年,每次打电话时,即便是在脚骨折卧床时,他的声音是欢快的语调,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妈妈,我很好!”我很感谢儿子的孝顺,但心里也明白,儿子长大了,能自己担待所有的伤痛,对父母的依恋会越来越少,每每想到这,那种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无奈,瞬间会填满我整个胸膛。读《目送》会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亲走时的那种撕心裂肺的哀痛,也会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亲时,母亲那欢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唠的话语。世间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后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目送》所描写的都是人们所经历的,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读《目送》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就是记忆;读《目送》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是她个人的情感。写她与儿子一起逛街时,儿子不愿跟她牵手过街,儿子大了,有了疏离感;写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写她与母亲逛街,母亲的那个爱美样子;写她与父亲同样在过街时,要牵她的手,而她已经人在中年,写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时,由于佣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龙应台的文笔优美而细腻,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笔端,跃然纸上。只是让人不禁为之唏嘘的是,父母老后的情形。我甚至觉得在美丽文字的背后,龙应台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时的情景?由此,你不得不想到自己。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二
它是一杯香醇的咖啡,令人回味无穷;它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驱散整片黑暗;它是一棵参天大树,默默遮风挡雨……龙应台的《目送》给予我太多太多真挚的感受,时常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人啊,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这句话看似平凡无奇,但你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却能击中你柔软的内心。我深深记得那一幕:当作者目送华安上学时,看着华安笔直的背影,却并没有回头,作者却发现这无疑是自己年少时对待父母的模样,心中不免涌现伤感。当我看到这里,不禁鼻头一酸,正当十七八岁的我,是否也和华安一样?每当与父母离别,总是忘却背后那热切的目光,我们不知道的是:或许你的一个回头、一个微笑、一句话语,便可安抚他们那不安的心……人生不免有坎坷荆棘,有些难只能自己一个人闯,有些感受只能自己一个人体会,有些关只能自己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当你真正做到这些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慢慢成长了,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请务必记得关心那些陪伴你成长的家人与朋友们。
“我慢慢的、慢慢的明白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你和他的缘分在目送着对方离去,你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拐角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龙应台写在书本中最醒目的地方,也是令每一位读者最难以忘却的一句话。我轻轻将书本放回书架上,想等到自己为人父母时再次翻阅这本书,我相信我将会更加喜爱这本书,更能明白作者那看似简单的'话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
由笔直的背影变为佝偻的背影,当他目送着不舍你离去时,他的背影将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三
龙应台女士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喜欢他叙事的方式、很细密的用语、以及文章中缜密的心思,读它的书总让我有无限的想法,总让我灵魂在心灵深处摆汤,一面读著书,也一面思考,是否有哪里和我的生活中相同?所以这次选了很喜欢的龙应台的作品—目送,为我的阅读主题.
一开始觉得要批判这本书实在很难,母子的亲情哪有批判的馀地?後来,当我在一次的仔细阅读,很惊讶的发现,这一次的阅读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以前的这本书,在心中是惊不起多大的波澜的,而现在,读完这本书,种种思绪却纷纷如潮水涌入.上了大学之後,离乡背景之後,对於一切的观感都变了,对父母的爱也不再认为是理所当然,很珍惜回家的时光,对於父母,总觉得对他们亏欠许多.
其实这本书中常常说的是父母对子女离去的叹息,可是,子女也和不是如此感叹?因为有自己的命运,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我们身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夜半人生尽绝时,默默的流下思乡的眼泪,每一次回家,都觉得父母为何以如此衰老?为何父母也是如此的渐渐离去?总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让他们觉得自己过得很好,游子在它乡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总是在告别时微笑的说再见,在上车时独自在心中流泪.
想讨论的第一点,这本书可能是叙述著父母的情感,以她有个倔强的青春期孩子做对比,却总忘了,世上多少孩子,有多少人是如此的目送父母亲的离去,对於孩子,那更是痛苦,又有多少人曾如此公开的表明孩子的想法?我知道有一些书有类似的想法,但是通常被归类为心理教育用途去了.相信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每次回家,最不忍心去面对的是父母又更白了的头发,而父亲因为工作产生了无尽皱纹的双手,每一次回去总是担心,是否他已渐渐垂下的肩膀也洩漏了她的苍老.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四
读完了龙应台的书《目送》,正如封面上的一句话评价:“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难以言尽的时候。”虽然龙应台用她那枝最犀利的笔描写人生,但在生死大问面前还是难以尽言。她的文章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逝去的人和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生和死的考量。在一篇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母亲对儿子长大的失落,女儿对父亲去世的悲伤,母女亲情的息息牵挂。读完她的书,我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人们在成长中总是会伴随着各种痛苦和悲伤的情绪,细心体味你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譬如《目送》这一篇写了儿子华安在6岁和16岁,分别因为上小学和作交换生而离开时的情景,还有父亲开车送作者去大学报到,倒车出巷口离去,和父亲去世火化时棺木飘入长廊的回忆。最后用一句话,深刻地写出了父母和儿女的关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作者怅然无奈的情感流露笔端,通常人们仅仅伤感于离别的情绪,作者却能看得更加透彻明白,果然是那支最犀利的笔,写下了深情默默的人生感悟。
又譬如《山路》这一篇讲到在耀眼的舞台灯光下和五万人的欢呼中,蔡琴深情地演唱着歌曲。人们都熟识她的歌曲,却并不了解她无奈的人生。而在别人尽情欢笑的同时,某位有名望的人也只能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加护病房里,独自承受寂寞和病痛。人生有欢乐也有落寞,有高兴也有悲伤,正如作者描写:“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读到这里,我似乎明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为自己人生负责的道理。正如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目送》的每一篇文章中,作者总能用一两件事把深刻的道理讲述出来,而我则需要反复揣摩才能逐步理解作者的深意。即使这样,每次读后体会都会更加深刻,似乎又明白了许多道理,好像又多了些许的成长。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五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抚过了父母、子女的亲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围世界的植物、动物、风景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读起来,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
她是这样优秀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象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的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
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所以,这样的文字,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六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但是意味着,你跟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写在书的封底的话,也是我看这本书的初衷。
不喜欢离别,更不用说目送,无论是送与被。总觉得亲友离别很难过,这个送别的形式更让人伤感。所以我远行是很少让人来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个转身会看到落泪的双眸;我也很少去送别人,我恐惧自己那种无奈的不舍。但龙应台让我对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龙应台已经年过半百,她的阅历要多过我很多。作为一个母亲,她在机场送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查;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最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其实这位母亲一向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
这让我想到我的母亲,在我年少离家求学的时候,她是否也期盼我远去的背影能回头看她;她是否会在我坐的汽车启动的时候追过来,跟我能多呆一会。但是我却跟龙应台的儿子一样,弃母亲的感受不顾,做着一切我该做的并且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次去机场送我母亲,我也是看着她排着长队去安检。我就这么看着看着,期望她能一切顺利,身上的化妆水不要因此被拦截。等她结束以后,微笑的回望了我一眼,仿佛是告诉我都ok了,我走了。原先目送中的一个回望会让一个人心安。
龙应台在经历父亲的去世时,是个雨天。她没有想到能够站的那么近,距离火葬场炉门也但是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里。她撩开雨失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期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他们父女的这一别,只有在下辈子才能再续前缘了。
这又让我想到我的父辈们,我此刻所经历的目送,都是很简单的凝望。虽然掺杂着不舍跟无奈,至少我们都明白归期,至少我们能够聚首,至少这都不是最后一次的目送。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看着龙应台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的一次次目送。突然发现,自己对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亏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们对我们的一次次目送。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七
对于龙应台的了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后来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里,满满的都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其中龙应台将对亲人真挚、又很复杂的情感表达得十分真实。
朱自清在《背影》中写道,因看到父亲为自己担心操劳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龙应台则写了两种背影。一种是目送父亲离开人世,另一种则是看着儿子慢慢长大。渐渐只能远望儿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发的是一种不舍,却又不得不舍的心情。作者身为人子,身为人母,经历了大半辈子,回首往事,内心泛起点点涟漪。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当作者倏地发现当年的小男孩已经长成大人、自己也无法随时随地的陪在儿子身边了,心里有几分落寞。全文的感情基调有些压抑,语言却十分真诚。如今我们也生活在父母庇护的翅膀下。却未曾报答过什么,小时候我们总自顾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险之路丝毫不艰险,我们去忘了回头看看保护着我们的父母。我们快要在社会中变得独立,在将来又会目送我们的孩子。或许真的像龙应台所说的那样,我们间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中行渐远——记得回头看看关心我们的人。
……。
这本书自始而终,像是人生的一个轮回。将人间酸甜苦辣一一尝遍。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八
龙应台。
散文。
多采用写实手法,把深刻的道理解释清楚。那么,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龙应台散文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大家好,我是孟老师,很高兴能在4月23世界读书日这天再次与大家见面,分享读书的感受。今天我同大家交流的作品是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一篇散文《目送》。
这篇文章是非常具有女性作家的特点的。语言朴实自然,舒缓轻柔,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女人在母亲、女儿这双重角色中的经历和情感体验。
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惊艳之笔,从头到尾,作者都在淡淡地讲述母亲与儿子的故事,讲述女儿与父亲的故事。我想,若是尚未为人父母者或者父母长寿健在者,不一定能耐心地读完此文。而只有我们,这些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已经送走父母的人,才能被这些淡淡悠悠的文字拨动心弦,勾起心中的丝丝情愫吧。好的作品,一定是可以引起读者共鸣的。龙应台就是这样一个心思细腻、思想灵动、善于感知和捕捉的优秀女作家。
大家看,文中所讲的故事和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呢?哪个妈妈没有牵着孩子的手送过孩子上学、出门?哪个妈妈没有抱过自己的孩子?哪个妈妈没有唠叨过孩子?没有在心里为孩子与自己逐渐拉长的距离而惆怅失落过?而人到中年的我们,很多人都陪伴过生病住院的父母,更有人亲自送走了年迈的爹娘。作者的轻声叙说,将你带入的深深的回忆中。很多人一定深有同感,也会眼眶湿润,回想起父母是怎样将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又是如何陪伴孩子成长。这点点滴滴的情怀,充溢着我们的心田。我想,若是你愿意,你能耐得下心来,也能像龙女士一样写出如此深情动人的文字。写作其实并不深奥,也就是真情真意的抒发表露,就像我常常告诉学生的: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我们这个书友会中,都是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参加的。男人,必然会承担着父亲也是儿子的角色,而女人,则是母亲,也是女儿。
也正是身上的这两种角色,让我们真切体验了从小长到大又到老的完整的人生旅程,缺失任何一个环节,人生都是有遗憾的。我们常常会毫不犹豫地说:做儿女,我能孝敬我的父母,做父母,我也能爱我的儿女。这样,也就很满足了。
但其实,“爱”,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父母之爱,儿女之情,也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品味去思考的。
龙应台女士作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她在平凡的人生经历中的思考和感悟。文中的点睛之笔是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感悟,深刻、真切,也带有一丝伤感和忧愁。却句句在理,字字入心。能够让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一直沉醉其中或者我们一直迷茫不解的“亲情”。对于我来说,这段文字,有着醍醐灌顶的功效。其实在读《目送》全文之前,这段话已经在微信里很流行了。我刚刚读到时,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因为那段时间,我正处在人生最痛苦的阶段,痛到经常夜里哭醒,无法自拔。最疼爱我的父亲的去世让我无法接受,唯一的女儿即将上大学也让我不忍放手。看到这段话时,我沉默了许久许久。是的,你和他今生的缘分已经完成,就让他渐行渐远吧,不必追了。。。从此,我释怀了,再也不纠结了。
教育,真的是一门学问。如果我们不学习、不思考、不进步、不专业,我们的教育就会适得其反,甚至贻害他人。
做父母的,只是一味地爱孩子,抓住孩子,而不懂得适当放手,那么,你和孩子之间就不一定是一场善缘,也许会演变成一段孽缘。我当老师二十多年了,见过很多不舍得放手的父母,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后面送作业、送课本、送衣服送水送学习用品,可一边还要埋怨孩子自理能力差;每天唠唠叨叨就像祥林嫂,可还埋怨孩子不听话;每天给孩子零花钱买垃圾食品,却埋怨孩子经常生病。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又忙前忙后张罗工作、对象、婚姻、房子等等,一边叫喊自己劳心劳力,一边埋怨孩子不争气没能力。其实,回过头来想想,这都怨父母不舍得放手,或没有放手的能力,才导致孩子始终离不开父母。你越是想追上孩子,孩子越是离你远,所以只能把孩子攥在手里,你就不用追了。把学习飞翔和自主飞翔的权利交还孩子,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所以,做父母的,要敢于对自己说:放飞孩子吧,不必追了!不管是父母子女,还是老师学生,哪怕是陌生人,若想结成善缘,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最近有几件事很让我苦恼,网上传播着几段中学生殴打老师的视频,网络中充斥着人们对那几个孩子的斥责和讨伐,也有对家庭教育、中国教育的不满:以前的孩子老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多好管呀。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没素养?中国现代教育把学生都教成流氓了,老师成了弱势群体。更有很多老师发帖声援被打老师,还说学生就应该狠狠教育,更有甚者哀叹在中国当老师没人权没尊严没安全感,我们老师们一见面就唏嘘:保不定哪天就被学生给欺负了,这老师是没法当了。
作为老师中的一员,我却是要当叛徒、唱反调了。
口口声声埋怨学生脾气暴躁,那么老师们,你们给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了吗?
走进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读着那清清浅浅、淡如荷香的文字,我们浮躁的心便会平静: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就如龙应台所描述的: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是的,孩子慢慢来,我们把耐心的目光投向我们的孩子,同样,我们更要把耐心,包容的目光投向我们的学生。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中安德烈试探地问母亲,能否容忍他的平庸。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是这样对安德烈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中,什么样的工作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利,而只是为自己找心灵的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段文字有让我流泪的冲动。在那一瞬间,我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被触动了。
谁听见过像龙应台女士这般豁达而从容的回答?我为什么会流泪?是质朴而真诚的文字中流淌着的对苦难人生最强烈的感知和怜悯,直抵我的内心。“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龙应台对儿子说的这番话,一次又一次地浮现我脑际。
是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苛求我们的孩子呢?亲爱的老师们,下个学期,就在暑假后的新学期,请我们带一种柔和的慢板走近孩子,怀着一颗等待的心呵护这群小毛头,四年时光,陪着他们成长,给予他们成长的快乐;接新班的老师请尽快融进孩子,让孩子们从心底里接纳你,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对家长说“我喜欢我的老师”;带着孩子升班的老师请回过头看看,你对哪位孩子急噪过,你是否过于注重孩子们的表现,而忽略他们的心理需求,那么你就要放慢脚步,拉着他们的手携明媚前行……而当我们怀揣着欣赏,怀揣着打磨的心情,怀揣慢工出细活的耐心,怀揣着爱的慢板来关注他们,我想,我们孩子的目光将会变得越来越纯净,成长的心灵将会溢满快乐。
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龙应台撷取了育儿生活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教孩子认字,说话,给儿子讲故事,对孩子的知识启蒙,育儿过程中的艰辛……字里行间温柔婉转,纯真喜悦的情感扑面而来,仿佛微风吹过金黄的麦田。
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龙应台把自己和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往来汇集成书,可以说,这是一部母子书信集。
一个知性的中年母亲,面对着自己曾经熟悉但又陌生的18岁的在异国长大的儿子,敞开心扉,像朋友一样地探讨人生;一个自以为长大,也正在长大的德国青年,三分调侃,二分幽默,五分认真,像成人一样地与熟悉而陌生的母亲对话。
话题无所不包。信仰,阶级,国家,家庭,责任,职业,情感,友谊,失恋,困惑,抽烟,喝酒,理想……没有说教,没有遮掩,两颗真实的灵魂在真诚地诉求。
讶异于安德烈的率性而大胆的表述,钦佩于龙应台率真而深刻的探讨。
《目送》则可以说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里面收集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可以说,她写尽了幽微,如书评上说:如烛光冷照山壁。
这样的三本书,带给我的思考与启迪,我想,将会持续很久。怎样做一位真正的好母亲?怎样看待周围的一切?怎样对待自己的职业?这个夏日,我随龙应台的文字作了一次心灵远足。一直以来,和大多数的母亲一样,对孩子有太多的期望,总希望孩子学得好,长得高,成绩门门优,乖巧懂事,长大有出息。我们抱着迫切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为他们加油助威。怀着爱孩子的心高喊着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掉队。殊不知,对孩子而言,他们已失去了自我,只能在我们预设的轨道上亦步亦趋。变成了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的无奈选手。而我们,又常常为孩子达不到预设的目标而心焦、郁闷不堪。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九
与己共老的,不仅仅只有自己的爱人可以,而且还会有爱自己的人,或许是时间上会有错合,但在情义上,这关系像运输带那样的平稳、安静。
挤一个时间一起回家吃饭吧。长大后的我们,不像昔日整天粘连在一起玩耍的孩童,而是各自沿着属于自己的轨道走,仿佛我们之间并不存在交集。忙、忙、忙,各有各自忙的理由。
“我们不会像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长相厮守,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但在一年的某几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会聚首,并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我们拥抱我们共同爱的人。
我们的关系确定了我们会聚首,那次的聚会我们不会缺席,并且会格外的珍惜。相视而笑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双眼证实对方是否一切安好。谈,谈家常,谈开心的事,却很少会谈到自己。
想去当初的当初,那般孩童般的天真无邪,而今的相视而笑,却信心和心意都未曾改变,改变的只有那表达关心的方式,用心去倾听。还记得小时候,妹妹最喜欢吃的是红枣桂花糕,哥哥弹的钢琴真可谓是“对牛弹琴”,那嘻嘻哈哈的笑声只留在那时光隧道里。每每回到这隧道里,每一个装满记忆的小匣子都光亮光亮,挂在那锁套上的锁头仍旧像记忆里的一样崭新,没有锁,只是轻轻的挂放在那里。脚下留下的是母亲每一个蹒跚的脚印。
我们和世界上所有其他人都不一样,能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到当初。当初的当初,是我们共同拥有父母亲的回忆,流着含有父母基因的血,是那血浓于水的情缘。在那匆匆的一生,我们兄弟姐妹相称,珍惜,并留言于此,献给我们共同拥有最亲爱最敬爱的人——父母亲。
谢谢你让陪伴我们终老的不仅仅有爱人还有我们的手足。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十
每当此时我就特别想知道,儿子的早晨是否也有过温馨,想想一定也会的吧!那份温情……也许,若干年后也会在他的回忆里开出最美的花!
每个人对家都会有不同的情怀吧,不同的细节不同的环境,一样的难忘。一定都会有着深深地记忆吧!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十一
好多年没有拿起一本这样精致的,写尽了作者的深邃、忧伤和美丽的生死笔记,这个夏末,读了龙应台的《目送》。扉页上“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一句,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许人到不惑,至于父母姐弟的亲情本已是极其浓烈醇厚的时节,偏偏我又是有些敏感于情感的人,于是,这本书我也读的尤其的心苦。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作者用尽了温柔婉转,写尽了人生的深沉幽微。读每篇,我都觉得是一次修炼。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淡淡地叙说,罩着淡淡的忧伤,这也更符合于作者人到中年的`意境了。我也跟着走进这忧伤,更深切地思念我的每一位亲人,身边的,异地的,过世的。想说的很多,还是先来谈谈《共老》这一篇吧。
第一次读《共老》,直到中篇我还在疑惑:那三个立在树下,静静的凝视野鹦鹉啄食杨桃的人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心疼他们眼神里不经意流露的风霜,那么——他们想必也对我的流离觉得不舍。”如此的情深,又是如此的轻浅飘浮,决不是文学里通常手法描述的友情、爱情、恋情。接着,作者用三个“如果我们是……”,和三个“我们不会跟……一样”,告诉我:他们是兄弟姊妹,更告诉我什么是兄弟姊妹。不需要殷勤探问,不需要常相厮守,也不需要同船共渡,“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为了父母才聚首,也不必促膝,也不必谈心,“一切已经了然在心”,把这份亲情的默契、淡然描绘得如此直白、透彻。下一个段落,又是峰回路转:“然而,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和这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亲情里浓浓的血脉,又在字里行间铺洒开来。“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尺,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文章戛然而止,余下的是你无尽的思量。
中秋节的下午,我们一大家子驱车到苏沪交界的定山湖郊游。傍晚时分,我与姐姐在湖边促膝而坐,没有谈心,甚至没有交谈,只是静静的坐着看落日,用相机记录对夕阳、湖面的印记。晚上一起翻看相片,发现各自有几张最为成功的,居然取景、构图大致相同,我想:原本血脉是相连的,因而心也是相通的,对美的认知也有诸多共性。
姐姐大我两岁。总想起儿时一个场景:四岁多的姐姐,站在田头的沟渠里,极力的岔开双腿,侧弯下腰,伸手来接站在渠边的我;刚刚蹒跚而行的我也尽力的侧着腰伸出手,好让姐姐把自己接住,抱过渠。我本没有这一段的记忆,父亲绘声绘色的描述,把这一幕定格在我的脑海。父亲每每讲到这里总是眉飞色舞,他把姐弟俩的本能看作了这对儿女的天生的聪慧。前几年看过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一幕,我才深深的理解这一份本能。电影里一对双胞胎姐弟,方登之所以为姐姐,也许就是比方达早几分钟出生。方达的冰棍被小伙伴抢了,他本能的求助于姐姐,面对高出自己几个头的男生,小小的方登使足了劲把那小子推倒在地,拉着弟弟飞快地跑回了家。放映到这一幕,影院里传来笑声,我却笑不出来。小小的方登哪来的力气和勇气?就因为“姐姐”的头衔,注定了保护弟弟的责任,即使自己同样弱小。我的近四十年的人生中,也得到过姐姐无数的庇护:自行车载着我上学,把落水的我拉上岸,几次关键的时候给与我的经济、心理上的支撑……。这种庇护,对姐姐而言,是一种本能、一种责任,对于弟弟又该如何言报,只希望来世继续做兄弟姊妹,但要让我来作兄作姊。
儿子上小学之后,姐姐也总是拿我小时候的种种调皮讲于他听,说我如何的不肯做作业,说我如何的耍小聪明,说我如何的捉弄她,说我如何的和她吵架怄气,等等,那些我已经羞于印象的陈芝麻烂谷子,她总是娓娓道来,记忆犹新。这便是龙应台说的:“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成长过程里一点一滴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是啊,每个人都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种种丑事、趣事。因为他们本就是你那段生命的一部分,只是成长之后,沿着不同的分叉,走向了树冠的不同端面,开始人生风雨中体会不同的甘苦,慢慢淡出彼此,但总有一段与生俱来的惦念、默契牵挂着。这便是同树同根,与树雨共老了。
行路至此,信与不信,亲情就在这里了,可以对时间无言,却无法对亲情无言。我更相信这亲情,更明白这亲情,我的姊妹。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十二
地震突袭,我们为死难者哀悼。突然的灾难也更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而生命旅途上的亲情和友情更是多么值得珍惜!这几天读到龙应台先生一篇文章《共老》,感到抒发了心中所想,摘一些语句,送给我亲爱的妹妹,只小我一岁,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
“这是一个阳光温煦、微风徐徐的下午。我看见他们双鬓多了些白发,他们想必也将我的日渐憔悴看在眼里。我在心里心疼他们眼神里不经意流露的风霜,他们想必也在感叹我的奔波忙碌。”
“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信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嘘寒问暖,百般牵挂;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如影随形,偶尔争吵,然后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然而,又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我们清楚的记得彼此的儿时——老榕树上的刻字,雨打在铁皮筒上咚咚的声音,夏夜里的萤火虫,父亲念古书的声音,母亲快乐的笑,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那一段生命初始的美好时光,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你在哪一棵树上折断了手。
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钟罩。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地从叶隙落下,所以树冠虽巨大且茂密,树下的小草却茵茵依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相交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有距离,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此时此刻,很多很多记忆涌上心头。似乎从小,都是妹妹让着我的。小时候,我和妹妹身体都不太好,我看上去更瘦弱些,妈妈经常是背着我,领着妹妹,而小小的她从没埋怨过。
上初中,妹妹比我低一级。但是,她的个子已经比我高过一头。我们两人骑一辆自行车上学。一直都是妹妹带着我。那年秋天,我上初三了,秋假没放,继续上课。一个下午,天在突然间阴下来,狂风突然刮起,沙石乱飞,让人睁不开眼睛,豆大的雨点啪啪落地。然而,在这样阴暗难走的路途上,我的小妹正骑车艰难地走在路上,——父母忙着秋收,她赶十五里路,去给我送饭。那时,她有十三四岁吗?想起这些,我的泪水涌出眼角。
工作后一年夏天,我意外受伤,只好躺在家里,迷迷糊糊的睡觉。那天从睡梦中醒来,看见妹妹坐在我的床边,正用口琴轻轻吹着一支曲子,《祝你平安》。那支曲子,像一缕淡远的花香,飘在我永远的记忆里。
妹妹从来不是善谈的,安静的她总是默默的向我们传达着她细腻的情怀。妹妹如果是一种花,一定是那种纯洁美丽又散发着馨香的。
妹妹,祝你平安。
共生,共老。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十三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之爱是为了别离”,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绵长的目送,以及转身的怅然。
从前母亲与我不习惯相互陪伴,每次假期回家,她要么忙碌着,要么得空能坐下来陪我坐坐说说话的时候,她宁愿到邻居家去闲聊或者打牌。母亲与我也不习惯互送,从小到大外出上学她从不曾送。而她每次来武汉,我总是安排好行程告诉她怎么坐车然后自己去上班她坐车回家。然而有了孩子后,这些却开始发生变化,每次离家母亲在车窗镜里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看不见,每次相聚母亲絮絮叨叨说不完的七大姑八大婆和街坊邻里的八卦,有时候甚至嫌她重复的嗦让她去打牌都不去,起初我以为是为了孩子,后来我发现原来是她老了。
是的,母亲老了,越来越像记忆中的外婆,头发花白,每一次在离开时的村口看着我,走了很远还在身后喊,要听爸妈的话路上要小心。外婆这样送母亲离家,也这样送我们每一个做客的孙辈,年复一年。我体会不到老人久久站在那里,我们从来不回头,母亲兴许回头去说回去吧别送了的情景。如果说父母之爱是为了别离,那么这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便把别离的滋味尝了透。
而怀中稚子,不曾离开半步,时时刻刻都粘着妈妈,无论走到哪里都带在身边。连断奶和上幼儿园这两次本该初尝父母之别离滋味的时刻,我都没有机会感知。感谢生活和孜孜不倦的自己,让这番滋味自觉的推迟到孩子的小学阶段。有一天我也会习惯送他一次又一次,而他不回头也不给我拥抱,任我原地惆怅。那又如何?生命,原就是一种延续,一场轮回,于是有了这亲子间对父母恩的感知和对子女情的感触。我们或许在父母那里得到的爱是粗糙不精致的,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或许并不是她们想要的。但是,无论是为别离还是为相聚,就像隐瞒不了的咳嗽和贫穷,爱是从来掩饰不了光芒的。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十四
我真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平凡的小事,细心的观察,微小的心理活动瞬间,然后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浮想联翩的深深思考。她能说出许多我们也有同感但却说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我们这一代人兄弟姐妹之间,虽然是同根生,在一个家庭里长大,虽然能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但随着求学、走向社会、结婚成家,各自后几十年的境遇、生存状态不同,因此造成了思维状态各异,看问题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每当过年、过节,每当父母生日或祭日,兄弟姐妹汇聚在一起,东拉西扯地谈着一些不不疼不痒的话题。心灵的交流,精神上的共鸣往往还不如与自己很说得来的朋友。尽管如此,但我们之间毕竟血管里有着一脉相承的的东西,因此互相之间的牵挂又无处不在。
龙应台在《共老》这篇散文中,对兄弟间的关系如是说“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询问,打电话、发短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因为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黏合。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耳提面命,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缭绕。”
“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朋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妻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母亲。聚首时即使是促膝而坐,也不必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会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承受,我们这个年令,已经了然在心。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的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龙应台在文章的开始,有这样一个镜头:兄妹(还是姐弟)三人,相约走进一个公园,都暂时放弃了个人的忙碌,决定一起出来走走。那是一个微风徐徐的下午。各选一个角落,坐了下来。一个仰望天,一个俯视地,一个看一株树。龙应台自己说:我看见他们两鬓多了白发,因此他们想必也将我的日渐憔悴看在眼里。龙应台还在这篇散文中,描述了兄妹(还是姐弟)三人,立在一棵树下,仰着头,屏住呼吸看一只野鹦鹉吃杨桃的全过程,她把它比喻成好象三人刚经历了一个秘密的宗教仪式,生动而有趣。
龙应台最后用南美的一种树来形容同根生的关系: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缝落下,所以叶冠虽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象同一棵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
龙应台回家的读后感篇十五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题记。
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
龙应台的《目送》,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淡淡的文字。生活中的琐碎那么真实,文字中带着真情。她的文字如青草,带着清新,扑面而来;她的文字,似灯塔,散发着光茫,照进心房。龙应台写尽了幽微处最颤人心弦的那种感觉。读起来,赏起来,品起来,悟起来,让我的心跳也充满着共鸣的激动。
不管你父母知不明白,你都要告诉他们;真正的爱我们,是让我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因为“有些事,只有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爱我们,就让我们自己去体验,就让我们自己去解决,因为有些路,只允许我们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说我们之间的缘分只是不断地目送背影,我说这短缘后面是我们自己与父母彼此之间都不明白的,深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