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优秀19篇)
教案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案的教学内容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的内涵。在下面的教案范例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一
说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2)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了大意。
三、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就使观察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
2、从图入文。根据低年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学生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看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味,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第二自然段,层层深入,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儿童有一定困难。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游过去”和“迎上去”换位比较),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及时追问: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这样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师小结,回顾学法:
(1)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只求领悟,不求硬记)。
四、自学点拨,灵活运用。
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逐步形成能力。
1、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投影出示思考题。
(1)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
(2)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时采取自己想、同座说、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如果学生体会心情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强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习,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数量样子干什么。
(1)有,大象。
(2)。
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二
目标: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3、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有一幅有小蝌蚪池塘的图片;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图片各一张;音乐《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1、做小火车的律动进入室内:
“小朋友们,春天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音乐起,做律动进入室内。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火车到站了,哇,这了好美啊,看!这是什么呀?”“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其他的东西了吗?”
3、引导幼儿自己创作小蝌蚪游泳的动作:
“好多可爱的小蝌蚪啊,他们在干什么呢?”“你们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游泳的吗?”请个别幼儿创作并表现出小蝌蚪游泳的动作。
教师清唱前半段歌词,并和幼儿一起做小蝌蚪游泳的动作。
“小朋友,你们开心吗?小蝌蚪好像有点不开心呢?我们来问问他怎么了?”继续放后面一段歌曲“原来他们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找妈妈吧。”
4、引入情景,角色扮演:
“现在我是蝌蚪姐姐,你们做我的小蝌蚪吧,让我们一起去找妈妈吧。”
(1)放前半段音乐,并跟着音乐做律动,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一张大嘴巴,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乌龟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4)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三
生:这说的是小蝌蚪。
生齐读课题。
(播放cai课件,学生看动画,听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告诉我们,你在故事里看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我看到了鲤鱼阿姨和青蛙妈妈。
师:(边贴图,边叙述)美丽的鲤鱼阿姨游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勤劳的青蛙妈妈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生:我还看到了小蝌蚪和乌龟。
生:喜欢。
师: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生:想)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生:可以看拼音认读。
生:可以问同学,或者是问爸爸妈妈。
生:还可以查字典。
师:大家说的都是好办法。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151页,自己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开始吧!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都读完了。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没有了。
师:那我可得考考你们。(课件呈现带拼音的生词)请看大屏幕,自己试着认一认。
生自由认读带拼音的生词。
师:谁会认?
邀请学生认读生字,师正音。
师:真聪明!再难一点还能认吗?(课件呈现去掉拼音的生词)。
邀请学生认读,师正音。
师:了不起!再难一点还会认吗?(课件呈现不带拼音的单个生字)。
学生分组认读。教师随机指导。
学生分男女生比赛认读。教师随机指导。
生:(情绪高涨)好。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动手玩拼字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帮生字找回了所有的伙伴。真是好样的!这些生字要对你们说声“谢谢”,还说不会忘记你们这些好朋友的,你们也一定要记住它们哟。
生全体再次认读生字。
师:小蝌蚪看到了大家的精彩表现,也想请你们来帮个忙。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生:愿意。
生交流讨论。邀请学生上台摆图。
师: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摆吗?
生:第一张照片是小蝌蚪刚出生的时候——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第二张是小蝌蚪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长出了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它长出了两条前腿,这就是第三张照片;接着,它的尾巴变短了,这是第四张照片;最后,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青蛙。
师:摆得对,说得也很好。你看,小蝌蚪在向你点头微笑了。鲤鱼阿姨、乌龟和青蛙妈妈看到同学们热心的帮助小蝌蚪,也喜欢上了你们,想跟你们交朋友。你们想跟他们交朋友吗?生:想!
生:我喜欢青蛙妈妈,我要读好青蛙妈妈的话。
生:我喜欢乌龟,我要读好乌龟的话。
生:我最喜欢鲤鱼阿姨,因为鲤鱼阿姨很漂亮,我要读好它的话,和它交朋友。
师:行!同学们喜欢谁就读谁的话,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先自己练习一会儿。开始吧。
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的动物朋友们等得有点急了。咱们马上开始吧。谁先来?
生:我最喜欢青蛙妈妈,我读第五自然段。“小蝌蚪游过去,叫着……蹦到荷叶上。”
师:老师发现,你在读青蛙妈妈的话时,一直在微笑,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青蛙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们,很高兴。
生边读书边表演“蹬、跳、蹦”。
师:真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青蛙。还有哪位同学也想表演小青蛙的?(学生情绪高涨,举手踊跃)一起来试试吧!
生全体边读书边表演小青蛙的动作。
生:我想和乌龟交朋友,我来读写乌龟的这一段。“小蝌蚪游哇游……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不够好。小蝌蚪以为乌龟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要读出小蝌蚪很着急的样子。
师:说得非常好。你能试着去读好这一段吗?
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第三自段。
师:你读得真好。瞧,乌龟在向你点头微笑了,它一定会喜欢你的。还有谁想读书?
生:我最喜欢小蝌蚪,我来读写小蝌蚪的这一段。“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
师:老师发现你在读这一段话时,一直都在笑,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我喜欢小蝌蚪,而且小蝌蚪也很“快活”。
师:你是小蝌蚪的知心朋友,小蝌蚪也喜欢你。还有哪些同学想读小蝌蚪的?一起来试试,注意要读出小蝌蚪很“快活”的样子。
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
生:我想第二自然段读给鲤鱼阿姨听,希望她能喜欢我。“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师:从你的朗读当中,老师感受到小蝌蚪很有礼貌,鲤鱼阿姨也很有爱心,读得非常好。刚才,小动物们都欣赏到了你们精彩的朗读,可是它们还觉得不过瘾,还想看你们分角色表演。下面,就请大家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分角色演一演。呆会儿,咱们就请最棒的小组上台来表演。
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有的小组在分配角色时,出现了一个角色多人争演,而有的角色却无人问津,学生们为了争一个喜欢的角色各不相让的情况,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教师这时并没有责怪学生,也没有包办分配角色,而是充满爱心地说:“看,小蚂蚁没人理睬,都伤心地流泪了。你们说,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而然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不是,角色分配问题迎刃而解。)。
师:让我们来欣赏第三小组的精彩表演。(给学生分别带上动物头饰)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当导演,读叙述部分的话。
师生全体分角色朗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青蛙是蝌蚪变的。
生:我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生:我知道了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
师:大家说得对。那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面对面是“迎上去”。
师:(课件演示:乌龟在前面游,小蝌蚪在后面追)这应该怎么说?
生:这是“追上去”。
师:聪明。(课件演示:青蛙妈妈蹲在原地不动,小青蛙游过去)这应该怎么说?
生:(齐生回答)游过去。
生:我们也舍不得可爱的小动物们。
师:那么,就请大家回家以后,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听,让它们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下课)。
点评:徐学政。
黄老师的教学有如下特点:1、教师紧紧把握课标的主旨,有意识地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影响与改变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努力地尝试着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2、突出了一年级教学阶段识字和朗读两大特点,并且比较好地通过创设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走进情境之中,在情境中兴致勃勃地识字、诵读,并且教师非常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比较好地将识字和朗读落到实处;3、黄老师比较好地处理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突发”事件,体现出了较强的教学机智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和他们的独特体验,在交流相互不同体验的过程中,既巧妙地、适时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与情感引导,润无细无声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教育。4、黄老师将自己准确地定位于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以一颗童心与学生做心与心的交流,营造出了开放的、民主的、充满活力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四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来,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板块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识字。
1、听故事朗读。
这群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这个故事可好听了!仔细听老师讲,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
这个故事好听吗?那就赶快打开书本,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遇到生字宝宝就赶紧把他们圈划出来。
3、教学生字:
a.这些生字宝宝迫不及待的从课文里面跑出来了,我们能认出他们吗?来,读一读吧!(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卡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标准读音。
b.请同学们又轻又快的拿出自己的小卡片,同为的相互读一读字音,记一记字形。
c.小老师领读: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读对了咱们就跟着他读,不对,我们就及时纠正。指名一位同学拿生字卡片领着学生读。
d.教师重点指导:同学们记忆力真不错!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平舌、翘舌、前后鼻音。来,咱们再来试试吧!
e.字音总算记住了,我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呢?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编故事。
板块三:在读课文,读正确流畅。
好了,生字宝宝们该给回到课文大家庭去休息了。谁来读读这些句子?(出示小黑板)注意读准字音。
3、你们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女同学一齐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老师想来看看男同学的表现,来,齐读。
5、我听出来了,同学们的发音很准。上面的这四个句子其实就在咱们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中,咱们再来把这三个自然段齐读一遍。再来仔细的把这一段读一遍,要把句子读得更流畅。
板块四:三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学们真不错,不仅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也读通顺了,现在请四人小组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是什么样子?把有关的句子在书中画出来。
2、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把课文中的句子找出来了?你是个读书认真的孩子!
板块五:写字。
感谢小演员们的精彩朗读,接下来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出示“有”、“条”生字卡片,读生字。
一、要学会写字,先要观察。一边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一边书空。
二、在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觉得要注意什么呢?“有”下面的月,撇要变成竖;“条”字上面是折文,不是反文。
三、请大家拿出笔,摆正姿势,在书上描红,注意格式。
四、师巡视指导。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3.能看单幅图,理解课文意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1.“迎”和“追”的意思,需强化理解。
2.青蛙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第一课时。
一、教学字、词。
1.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读)。
2.自学生字。反馈:学会了什么?
3.师重点教:
蹲——右半部笔画。
鲤、蹲——左半部最后——笔为提。
鼓——左上部上横长下横短。
碧——王大娘、白大娘,并排坐在石凳上。(谜语)。
4.生字连词读。
5.书写生字、指导。
二、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整齐。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
二、复习字词。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课文,还记不记得?
生:记得。
师:那好,我们来看生字卡片。
生:脑。
师:书空右半部分。
生:点、横、撇、点、竖折、竖。
师:不错,再看——。
生:袋。
师:书空它的上半部。
生:撇、竖、横、斜勾、点。
师:看,下面一个字可难了!
生:蹲。
师:数数,右半部分有几画?
生:12画。
师:它的右半部那么多,我们来写一写吧!(生写,师板书)。
生:鲤。
师: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左边这个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鲤和蹲有什么相同地方?
生:鱼和足作偏旁时,他们的最后一笔都变成提。
师:板书:鼓。
生:鼓。
师:给它组个词。
生:鼓气、敲鼓、打鼓、鼓声。
生:愿意。
师:我们来比比,看哪组“火车”最快、最好。
生:脑袋、蹲着、鼓着、蝌蚪、乌龟、鲤鱼、变短了。
三、引人课文。
师:读得真不错。你们谁来告诉我,小蝌蚪是怎么样的?你来说,我来画好吗?
生:小蝌蚪是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是这样吗?
生:不对,尾巴太短了。
师:噢,那就这样吧,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奇怪了,书上为什么不说“长尾巴”,而要多加一个“长”字,变成“长长的尾巴”。
生:因为长长的尾巴比长尾巴感觉还要长一点。
师: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怎么样是“甩着”,你们来做做看。
生:(做手势)。
(生写甩)。
师:字写得很不错,老师还有个本领,你想不想学。
生:想的。
生:会。
师:好,你们也试试2(卡片出示)大脑袋。
生:大大的脑袋;
师:宽嘴巴。
生:宽宽的嘴巴。
师:黑身子。
生:黑黑的身子。
师:你们学得可真快!看,老师画了多少小蝌蚪?
生:一只!一条!
师:看(打开投影),这儿有多少啊?
生:十二只!十三只:
师:有好多好多,数也数不清,我们可以用个什么词呢?
生:一群!
师:真能干!还有一道题,你会做吗?
生:什么题?
师:仔细看着!(师出示)池塘里有一群()、()、()的小蝌蚪。
生:池塘里有一群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的小蝌蚪。
师: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就读第一段。
生:(读)。
师:听老师读一遍,好吗?(读)你们也像老师一样,读一遍。
生:(读)。
师:这回读得不错,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师画)是这样的吗?
生:是的。
师:好,请你们自己研究下面的课文,想想,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都用笔在书上划出来。
生:(边读边划)。
师:学好了吗?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
生:鲤鱼妈妈!
师:(出示——鲤鱼)我现在来当鲤鱼妈妈,你们做小蝌蚪,你们向我打听。
生: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谁向我打听?
生:我!我!(抢着答)。
师:不急,一个一个来!
生:(一次又一次地练习)。
师:交换一下,你们念鲤鱼妈妈,我念小蝌蚪。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师: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进去!
生:(表演)。
师:来,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动作都到位了吗?
生:“迎”还没有做出来。
师:怎么样是“迎”?谁来试试?
生:(表演“迎”)。
师:嗅,原来这样面对面的走到一起,就是“迎”!(出示黑板)。
师:再请几个小朋友来演一演。(生演)。
师:他们这回表演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来: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会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他们的妈妈呢?
生:因为它们看见……。
师:快看看书上的图吧。
师:你说得真好!小蝌蚪在想念自己的妈妈了。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生:(读蝌蚪的话)。
师: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谁上来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余的小朋友在书上画。(请一人上来画)。
师:画对了吗?
生:可以。
师:为什么说是“又”长出两条前腿。
生:它已经长出两条后腿,后来长出两条前腿,所以称为“又”长出两条腿。
师:你真会学习。老师再请你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划出它们向谁打听妈妈,怎么打听的。读懂课文再请你自己表演表演,注意,一定要仔细地念。
生:(学习)。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连忙追?怎样才是连忙追。最后的那位小朋友你来追前面的这位小朋友。(生演)。
师:谁上来表演这一段?(学生表演)。
师:你们演得真好。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
生:都对!把它们俩的话合起来就通好了。
师:那你来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生: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被着绿衣服,捉起虫来顶呱呱。
生:青蛙。
生:(提问)。
师:请大家在课题下面写上蝌蚪的特点,在课题上面写上蝌蚪妈妈的特点。
(第三课时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六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适合托班宝宝对妈妈的情感表现。这篇童话中动物角色较多、趣味性强,童话中对话以重复式结构较多,是幼儿进行表演的典型教材。在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宝宝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
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小蝌蚪头饰每人一个。
师:宝宝们,我们上次听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蝌蚪好看的'照片,你们想看吗?老师配合ppt,进行故事欣赏。
(1)师:宝宝们,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很好听的《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播放一小段音乐)。
(2)提问:宝宝们,小蝌蚪去干嘛呀?(找妈妈)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泳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2-3个)。
(3)创编小蝌蚪游泳的动作,配合音乐进行。
(4)教师示范游,创编宝宝没有想到的动作。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我这只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1)教师示范游戏。
前奏部分,跟老师做简单的准备动作。
(2)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老师一起游。音乐停顿时,助教老师扮演(鸭妈妈)。鸭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鸭妈妈”
(3)继续往前游。音乐停顿时,鲤鱼妈妈出现。鲤鱼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鲤鱼妈妈”
(4)继续往前游。音乐停顿时,乌龟妈妈出现。乌龟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乌龟妈妈”
(5)继续往前游。音乐停顿时,青蛙妈妈出现。青蛙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你是我们的妈妈,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1)重复游戏一遍。
(2)角色游戏。请四位宝宝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宝宝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3)邀请客人老师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根据宝宝对游戏的兴趣来决定,是否再玩游戏。)。
师:“来蝌蚪宝贝们,跟着妈妈回家了!”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
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七
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认知准备)看过小蝌蚪;
(材料准备)图片、故事录音。
1、提问:小鸡的妈妈是谁?那小鸭的妈妈又是谁呢??
小结:每个宝宝都有一位喜欢自己的妈妈。他们长得真想象。那小蝌蚪的妈妈又是谁呢?
2、师:我们都快乐地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是小蝌蚪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这一天,他们决定去找妈妈。
1、插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
小蝌蚪遇到了谁?是怎么问的?
青蛙妈妈到底长的怎么样?
2、玩表演游戏。
幼儿扮演小蝌蚪,教师依次扮演其他角色,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表演中鼓励幼儿发问:妈妈在哪里?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三、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八
2.宝宝回忆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知道请别人帮忙时可以使用礼貌用语。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添画小蝌蚪的快乐。
图片、青蛙、虾、乌龟、螃蟹,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黑色墨汁,黑色彩笔等。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学会帮助别人,并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引导语:
1、现在是春天了,动物们都要出来活动了,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2、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呢?(小蝌蚪、青蛙)。
3、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教师又指着小蝌蚪说,小蝌蚪正在找妈妈。
2图二,小蝌蚪又游啊游啊,遇到了谁?大螃蟹又是怎么回答它们的呢?
4图四,最后,小蝌蚪们找没找到妈妈?它们的妈妈到底是谁?
三、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
3、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
4、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5、完整的再听一遍故事。
四、让我们一起动手画画小蝌蚪。
1、在老师画好的图片上,添画一些小蝌蚪,使画面更完整。
2、评价幼儿作品,鼓励添画添的好的宝宝。
3、最后,青蛙妈妈来了,带着蝌蚪宝宝们一起去田里捉害虫去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九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ppt、图片等。
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故事录音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呢?
3.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妈妈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谁?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
4.回忆故事情节,将故事图片进行排序。
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活动准备:故事录音、ppt、图片等。活动过程: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了让孩子对妈妈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指压印作画,以及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事物的细致观察。
2、掌握曲线添加的方法。
3、对蝌蚪各种动态的表达。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呱呱呱、宝贝们听一听,是谁在讲话呀?”(课件里呈现青蛙妈妈)。
老师:“原来是青蛙妈妈呀!可是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不开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是怎么回事吧!”(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贝在到处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原来青蛙妈妈担心它的宝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紧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呈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乐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课件里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游动的。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多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示,把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老师这里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资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假如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
(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四周环境的整洁。
(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资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
教学反思。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一
2.宝宝回忆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知道请别人帮忙时可以使用礼貌用语。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添画小蝌蚪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青蛙、虾、乌龟、螃蟹,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黑色墨汁,黑色彩笔等。
活动重点(或难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学会帮助别人,并能培养幼儿的。
动手操作能力。
2、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呢?(小蝌蚪、青蛙)。
3、,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
1教师展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谈谈想想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龙虾公公是怎么回答它们的?
2图二,小蝌蚪又游啊游啊,遇到了谁?
大螃蟹又是怎么回答它们的呢?
原来是大乌龟,大乌龟又是怎么说的呢?
4图四,最后,小蝌蚪们找没找到妈妈?它们的妈妈到底是谁?
3、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
4、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5、完整的再听一遍故事。
1、在老师画好的图片上,添画一些小蝌蚪,使画面更完整。
2、评价幼儿作品,鼓励添画添的好的宝宝。
3、最后,青蛙妈妈来了,带着蝌蚪宝宝们一起去田里捉害虫去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二
1、 在有困难时能进行语言求助。
2、 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胸饰魔法场景,配班教师扮演魔法师
学说“请你帮帮我。”能力弱的幼儿学说“帮帮我。”
一、 引题
“小小蝌蚪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妈妈、妈妈在哪里,宝宝找你不停留。”(念儿歌进场)
“咦?妈妈是谁呀?我们去找找吧!”
二、 过程
1、 教授咒语“请你帮帮我!”,并讲解游戏规则。
“找妈妈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门,要从门里的魔法师手上拿到妈妈的画像,可是想通过魔法门要先学会一句咒语‘请你帮帮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通过三道魔法门拿到三张图画拼在一起就能看见妈妈啦!准备好了吗?出发。”
2、 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第一道门:请幼儿一起说,并引导幼儿说出想帮什么忙。
第二道门:请部分幼儿一起说,并引导幼儿说谢谢。
第三道门:请个别幼儿说,并继续引导幼儿说谢谢。
3、 拼图
“三张图片都拿到了,我们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现在把图片拼起来看看我们的妈妈是谁。”“看!她是谁?”(幼儿回答)
“对,原来我们的妈妈就是能干的小蛙。”
三、 结束
“我们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能在有困难的时候请人帮忙。现在我们一起去妈妈那里吧!”(念儿歌出场)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三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宝宝学画小蝌蚪的基本技能。
2、让宝宝在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我们应该帮助它们。
二、活动准备:
1、宝宝认识过许多小动物,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故事里的所有动物。
3、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油画棒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宝宝,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小青蛙、小蝌蚪等)。
2、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教师又指着小蝌蚪说,小蝌蚪正在找妈妈。(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小蝌蚪)。
妈妈妈妈你在哪?宝宝一起帮助它。
啊,青芫褪悄懵杪琛?
4、画得又像又好的宝宝。
5、评价作品与儿歌一起讲述,奖励画面好的宝宝。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四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青蛙的特征。
环境创设:
1、春天到了,妈妈们带着宝宝在水里开心地玩耍,看,它们是谁呢?(显示画面,引导幼儿看看、听听、说说有谁。)。
2、你能分出哪些是妈妈哪些是宝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个子的大小来区分)谁愿意来帮助妈妈们找到自己的宝宝?(引导幼儿根据体型特征,一一对应)。
4.小蝌蚪的妈妈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帮小蝌蚪去找一找它的妈妈。
1、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水里生了许多宝宝,宝宝们还会变呢。看,变成了什么?(许多小蝌蚪)。
——看,那是谁?(鸭妈妈和小鸭)我们一起问问鸭妈妈。
教师问:鸭妈妈,鸭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鸭妈妈:你们的妈妈头上有两只大眼睛,一张宽宽的大嘴巴。
刚才鸭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的什么样?
幼儿:谢谢鸭妈妈!鸭妈妈再见!
又有谁来了?(鱼妈妈和小鱼)。
幼儿跟说对话:鱼妈妈,鱼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鱼妈妈:你们的妈妈长着四条腿。
鱼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着几条腿?
幼儿:谢谢鱼妈妈!鱼妈妈再见!
——咦,那是谁的`妈妈?
请个别幼儿来问:乌龟妈妈,乌龟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乌龟妈妈: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
我们的妈妈有白白的什么?(肚皮)。
幼儿:谢谢乌龟妈妈!乌龟妈妈再见!
——我看到白白的肚皮了,那是我们的妈妈吗?
幼儿齐问:鹅妈妈,鹅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大白鹅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
哦,原来我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呀。
幼儿:谢谢鹅妈妈,鹅妈妈再见!)。
——刚才几位妈妈告诉我们了,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啊?(头上有两只大眼睛,一张宽宽的大嘴巴,还有四条腿,露着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
——我想出个好办法:我们把小蝌蚪的妈妈画出来,这样小蝌蚪就很快能找到妈妈了。该怎么画小蝌蚪的妈妈呢?(引导幼儿小结青蛙的特征)。
老师操作多媒体画出青蛙。
1、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游走了,它们去干吗了?青蛙妈妈最大的本领是什么?
2、律动:小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五
1、观察画面中小蝌蚪的变化及周围背景的变化,想象故事的情节,并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句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的内容,并用想象填补画面空白,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3、感受探究生长过程的乐趣。
3、视频。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听!什么声音?是谁在哭?
师:它是谁?它长得什么样?
我们来问问它为什么哭?(小蝌蚪:我找不到妈妈了。)。
3、师:它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它的妈妈是谁呢?
我们一起陪它去找妈妈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故事的情节。
1、出示幼儿用书。
师:请你们自己来阅读这个故事吧,看着画面试着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幼儿自主阅读。
3、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大胆讲述。
师:小蝌蚪发生了什么事?谁来大家介绍它的故事?(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对应的画面)。
(1)鸭子。
师:它找到了谁?是它的妈妈吗?
(2)大鱼。
师:它们在说什么呢?
(3)乌龟。
师:乌龟是告诉小蝌蚪什么事情?
(4)大白鹅。
(5)青蛙。
师:找到妈妈了吗?小蝌蚪心情怎么样?妈妈会说什么?
4、完整阅读故事。
师:让我们看着大书,一起来阅读这个故事吧。
三、引导幼儿讲述小蝌蚪生长的过程。
2、幼儿讲述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六
1.了解小蝌蚪成长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故事讲解法。
2.问答互动法。
3.小组讨论法。
1.教师先介绍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先了解故事大概。
2.教师让学生阅读故事,然后进行问答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教师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表达,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问答互动和教师的观察,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教师的评价,评价教学效果。
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2.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七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课件、动物图片和头饰。
1、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说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蝌蚪)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和小蝌蚪有关的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回答:为什么找?怎样找?找到了吗?)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1、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词。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指名学生开火车带读,要求每个词语读一遍拼音,读一遍词语,读对了全班跟读,读错了举手帮助他。
(2)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读。
(3)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4)学习多音字“教”。
(5)学习“皮”字,讲解皮字的演变过程,给皮字组词。皮字加一个提手旁就是“披”,把兽皮盖在肩背上就是披。
2、检查和巩固生词。游戏:我会读。
1、这群小蝌蚪忍不住想见大家了!播放视频,它们生活在哪里?
2、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就是这样写的?(第一自然段)
3、谁来读一读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指名读)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蝌蚪的样子?(从头到尾)
4、课文中这两个词语是用来形容小蝌蚪的,给你什么感觉?(生答)对,用来强调小蝌蚪的脑袋特别大,尾巴特别长,这样的词叫叠词。
5、句子中哪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
6、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样子的可爱,在池塘里过得很快活。
过渡:这群快活的小蝌蚪要去找妈妈,它们为什么要去找妈妈?
1、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时,在路上遇见了谁?教师板书:鲤鱼、乌龟。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
(2)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它是怎么做的?(迎上去)假如我是鲤鱼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面对面主动打招呼,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小蝌蚪。所以,你有什么问题就说吧!
(3)小蝌蚪是怎样问的?鲤鱼是怎样回答的?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答:长出两条后腿)板书:长后退,贴小蝌蚪图。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继续向前游,接着它又遇到了乌龟,它是怎么做的?(追上去)假如我是乌龟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为什么是“连忙”追上去呢?(小蝌蚪很着急)
(3)看图理解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1)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2)戴上头饰进行一至三自然段的表演。
小蝌蚪还没有找到妈妈,不知道它又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一找小蝌蚪和青蛙的科学知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八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a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b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c蝌蚪尾巴不宜太长。d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幼儿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篇十九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n,不要错读成q0n。
捕:读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一群脑袋黑灰色甩着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