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论文(实用19篇)
总结是思维的升华,是对经验的提炼,是我们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真实记录。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案例,或许能给你写好总结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一
1.1传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下的研究模型。
传统开放性经济宏观经济学是以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为临界点,20世纪50年代之前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站在汇率的短期行为弹性分析法,60年代之后才出现了相应的建模分析法。运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更好地将研究过程中的琐碎、细小的问题进行数学上的模型数据,结合一定的分析方法,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传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模型有m-f模型、m-f-d模型和卢卡斯模型。这三种经济学研究模型分别产生于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对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都是里程碑式的研究意义。模型建立的侧重点不同,从重视在市场均衡利率作用下,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以及内外政策搭配的影响;再到多恩布什总结了汇率超调这一重要的经济现象;最后是卢卡斯在货币主义观点下,意料外的货币供给变动对实际经济的短期波动。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就是这样不断地出现瓶颈、创新发展,初建模型、推翻改进。在此基础上,坚持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效果,做到不断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最新发展,及时改变变量,推陈出新。
1.2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无论是否是经济学研究方向,现行的任何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都不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经济学研究更是如此。所以在现实生活的经济活动中,所有的.相关人员最明显的实质感受就是经济要素的流动性要远强于实物的流动性,这就是市场的流动原则,也是活跃市场的因素。但是进行宏观经济学研究时,认识到、感受到这样的流动现状并不是研究的最终目标,而是要发现其本质问题,究其根本后进行相关逆向的对策性研究。目前已有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中就有指出金融经济市场的调整速度要远快于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这就是上述流动现状根本问题的所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分析和汇率制度选择都是在资本控制在弹性汇率制度下,为了相应的减小由货币冲击引起的汇率波动而设立的。而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行为金融学理论和资产组合再平衡理论的综合性阐述,但是这并不能够代表传统货币有效性的创建模型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针对个人账户而言,经常账户的动态变化就无法解释,针对政府组织机构而言,政府的项目支出效用是无法解释的。
2.1名义短期刚性和价格黏性。
名义的刚性一般都是指名义的短期刚性,即名义黏性,但是其中的名义价格黏性是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名义变量主要包括商品价格和工资水平,是货币水平上的变量因素。每个国家为适应消费需求,其扩张性货币政策会有不同,价格黏性的相关问题也随之显现。因为不同而产生的问题,并不是说用同性、共性就能够解决,即使是多数厂商都实行一期黏性定价,但是经济市场的现实跳跃性就会和死定的定价产生不可操作的问题。名义价格黏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短期刚性的任其发展,出现贸易条件的恶化。商品价格黏性会直接影响本国的汇率,这中间的相关性也是比较清晰的。汇率、进出口商品价格、本国贸易条件这样层层递进的相关性直接而又严峻。遭受冲击的市场经济都会在一定的时期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或短期或长期。这样宏观经济在名义刚性一定要注意,结合菜单成本是基础条件,考虑市场需求是必要条件,解决价格黏性是应对条件,最终的实现目标就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降低外生冲击、保证准确性和合理性。
站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目前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模型主要是采用redux模型。这一模型的突出显著性就是创建者将经济市场的垄断竞争和名义价格黏性纳入动态均衡模型,这样不仅仅能够解决名义短期刚性的主要价格黏性问题,还能够从模型本身解决理论研究的静态缺陷。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下,有了科学的研究模型并不意味着前期工作的结束,还要对运用模型条件下的研究方式进行合理的选用。建立采用redux模型研究,相应的专家学者主要采用假设性研究,通过对几大问题的假设,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法。假设的条件是经济的主体、名义价格黏性、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国际交易成本、政府融资等牵涉甚广的问题。当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让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进程故步自封,在全球经济不断融合交汇的今天,适应当下的经济形势,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的因素牵扯甚广,上层建筑实力的后备力量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这样认知,更是让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市场分割。
现今的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依然存在。有实力的进出口商在不同的国家市场对商品定价进行差别对待,即歧视定价。歧视定价并不是弊端,但确实是当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在redux的研究模型中融入以国际市场分割和市场定价就是不错的研究成果。市场分割的表现可以从商品定价上就开始体现,再涉及两国之间消费需求的变动和国际汇率的浮动。市场定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际汇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消费共同变动减少,对本国贸易条件和国际福利上的限制也是存在的。
2.4消费偏好和国内偏好。
两种偏好最大的不同就是偏好假定的限制区域不同:消费偏好的假定是本国居民消费者对国内外商品拥有相同的消费偏好;国内偏好的假定则是本国居民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消费偏好要高于国外产品。但不管偏好假定限制是消费偏好还是国内偏好,采用的研究方式都是开放经济模型下的微观基础研究。我们要认识到针对于个人的消费偏好是有弹性的,并且动势非常明显,毕竟个人的消费意愿并不能从一而终。采用此研究方式就是充分认识到个人消费的弹性变动可能,在假设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偏好假定更为细致的区别研究。但是不论是哪种偏好,假定的预设最终都是在对国际货币联盟的作用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国际货币联盟的形势无论在哪种偏好假定上都优于各国货币政策竞争制度。
3.结语。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新意的体现是研究框架的根本性变化。微观基础上的科学建模,各种变量的不断增多,引入政府政策的结合。作为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研究经验的积累、研究深度的探讨都是相应领域的进行时。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二
摘要: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如何预测并防范金融危机的形成是宏观经济学争论不休的热议话题。本文就融危机时期宏观经济学理论受到的威胁进行反思,阐述各方学派的经济学观点,从辩证角度分析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
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都是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次拷问,而经济学家试图找到对金融危机的有效解决途径。然而面对不同学派与立场的研究中,对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发展的观点差异较大,尚未形成一个可以达到高度共识的立场。从西方主流学派的经济学观点中能够明确,沿袭凯恩斯主义的传统经济学派认为,金融市场产生的信贷泡沫是产生经济危机的关键因素,以宏观调控不力,导致经济行为逆向选择,最终形成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并引起经济倒退的现实危机。依据其学术观点能够明确,金融危机并未形成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实质性冲突,而强调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并非所有政府都能承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宏观调控是否有效受到质疑,而宏观经济学理论是否能够预见金融危机的产生,也是需要进一步深思的问题。如果失去对金融危机的预见性,单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采取的挽救措施来看,经济倒退是可以避免,但从中损失的经济效益却无法挽回。而且宏观调控也并非每次都能到达预期的效果,如果宏观调控失去力度,是否意味着金融市场就此萎靡不振,而无法前行。
2、金融危机的现实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进出口行业。一方面,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会从经济层面拓展到生产经营环节,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在金融危机中,美国支出的gdp总额超过70%以上,而国内消费高于10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消费支出也超过1万亿美元。当时国内需求无法弥补金融危机的需求减少,而相关调查显示,美国经济每下降1%,我国出口贸易下降6%。另一方面,次贷危机削弱了美元的金融地位,从出口产品的优势地位下行逆转,产生了贸易逆差。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基准利率,并未国有银行注入流动资金,与我国当时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在大量美金流入我国之后,人民币升值而美元贬值,导致我国的出口价格优势降低。金融危机过后,虽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不高,但是贸易出口额下降的事实不容忽视。虽然同比出口金额上升,但这种增长速度也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并非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海外企业频繁毁约,也造成我国企业外部信用环境一度恶化。
宏观经济学主流学派,认为自由市场的贸易环境并非宏观调控能够控制,而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客观存在的。当宏观经济学认定金融危机属于意外因素时,“黑天鹅事件”属于偶尔失效,并非金融市场体系存在根本问题。这样的思想认定政府干预的无效性,尤其对宏观调控比喻成为扭曲的资源配置,认为其金融影响力会对金融危机产生负面的消极作用。同时也要部分学者认为,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的宏观调控,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恶化,以及延长了影响时间。相对于主流经济观点,近些年来在非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活跃度异常明显,几乎完全倾向于政策观点,并就主流经济学观点的问题深究其责。但是非主流经济学理论也错综复杂,并非单纯诊断政府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实质作用。其中,奥地利学派以坚持极端市场化观念为主导,认为政府行为的宏观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金融市场混乱,而后形成了经济衰退的现象。而新制学派则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对金融交易市场的治理失误。而后凯恩斯学派却反对主流派对金融危机的解释,也不同意其他非主流学派对金融危机的现实观点。其经济学观点将金融济危机归纳为政府干预实效的偶然性,并视金融危机为突发事件和单纯意外,这样的非对称信息也未能触及金融危机的深层机理。
参考文献:
[2]方兴起,郑贺.萨金特: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到理性预期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84-90+163.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三
随着人类精神的普遍自觉和社会历史理论的日益发达,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方法论自觉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如何研究”(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和“研究什么”(研究对象和主题)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中东欧思想文化和理论的把握,研究范式的自觉尤其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审视20世纪社会历史理论的一些重要领域,就会发现其中围绕着研究范式或者方法论展开了许多争论,诸如微观史学对宏观(抽象)史学、微观政治学对宏观政治学、文化哲学(实践哲学)对意识哲学(思辨理论哲学)、后形而上学思想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挑战。从深层次讲,这些新的理论范式对原有理论范式的挑战构成了现代性反思和批判的重要内涵,它们共同指向现代性危机的一个重要病症,即理性和理论的普遍化与抽象化问题。具体说,受现代性逻辑支配的意识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习惯于按照自然科学的普遍化、抽象化的理论范式,在人类的历史理解和社会理解中剔除了生活世界、文化世界和个体活动的个体性、差异性、特殊性及历史内涵的丰富性。而缺乏人类鲜活历史体验和丰富文化精神的普遍化理论由此变得空洞、抽象,失去了与现实生活世界和深厚历史经验的本质关联。
在审视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理论成果时,如果任凭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哲学这种抽象化、普遍化的理论范式泛滥,那么,像中东欧这样在历史和文化上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的地区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在被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称作世界“心脏地带”的中东欧这片热土上,积淀了太多宗教的、民族的、文化的、文明的历史冲突和刻骨铭心的历史体验。而从19世纪后半叶起,中东欧地区不仅同许多地区一样经历了以民族复兴、民族解放运动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为双重主要内涵的社会转型,而且在20世纪中叶以浓缩和叠加的方式经历了人类社会最深刻的双重历史变迁,积淀了双重特殊的历史体验:一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西方理性文明的深刻危机即现代性危机的直接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二是对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进程的直接参与。这种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别的任何地区都不可比拟;但其带来的中东欧地区丰富、独特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尤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那些持“西方中心论”“西欧中心论”的抽象化、普遍化理论范式的`棱镜中却黯淡无光。
因此,为了克服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哲学的现代性危机,我们在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时,尝试着采用一种“精神史研究”的理论范式。我们的关注重点没有停留于所研究对象的理论逻辑体系和思想本身演变过程的完整,而是要把握特定的思想理论与特定的文化精神和历史体验之间的一种不可分的内在关联。从研究主题看,精神史研究的侧重点是建构起理论家、思想家的思想理论与他们个体的、民族的及人类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历史体验水乳交融的精神共同体;从研究领域看,精神史研究试图凸显的是特定的历史、文明、文化、文学、哲学相互交织的文化共同体。我们希望这样的精神史研究所得到的成果不再是抽象的、冷冰冰的理性逻辑体系,而是丰富的、鲜活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价值诉求。
应当说,这种以文史哲交融为重要途径的精神史研究范式并非一种独创,其本质精神和研究路径与20世纪许多思想资源一致或相近。例如微观政治哲学、年鉴学派微观史学、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文化哲学,特别是二三十年来影响力日增的文化记忆理论等,对于我们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找到通达理论背后人类真实的历史体验和文化精神的途径,都有重要的启示。本期我们翻译刊发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赫勒和文化记忆理论奠基人阿斯曼夫妇有关文化记忆理论的论述,以及温权博士关于精神史研究和概念史研究的论文,作为我们探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开端。我们相信,对此问题更多角度和维度的思考与探讨不仅会对深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四
[摘要]本文在重点分析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概念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物流工程高等教育开展的现状,进而分析了不同高校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异,提出了加强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额已步人世界前列,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但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级物流工程技术人才日益短缺。作为社会驱动器的高校也因此纷纷转向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但在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面,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一、物流工程内涵的分析。
(一)物流、物流管理及物流工程的区别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物流”、“物流管理”以及“物流工程”都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在借鉴国外物流理念更新的同时,要逐步形成我国的物流理论体系,其中就包括对这三个概念内涵的界定,这对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物流管理与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把系统工程的原理应用到管理之中,且把管理的范围超越了类似企业这样的社会生产单元。物流工程与工程的区别在于它指出了各类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与方向,其宗旨是紧密结合物流管理理念的要求,对各类物流设备、设施进行改进、设计、规划和使用等工作,并能及时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到物流中来,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物流工程概念的解析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的系统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其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因此物流工程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物流系统设施规划与设计,能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及管理的全过程研究,能进行物流技术的研究和使用。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物流经济活动中的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国际货运代理业、物流咨询服务业等诸多行业。
物流工程是物流管理与工程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工程技术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到了骨骼式的支撑作用,物流工程学科体现了工学与管理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反应了物流管理理论的不断延伸,表现出了由纯管理模式向软硬结合模式的转变,因此物流技术的研究是物流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而言,物流的运作已不是纯物流管理人才所能解决的。加深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不同专家对“物流工程”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需要人们进一步去认识和细化。
(一)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情况20,鉴于物流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教育部原则同意在目录外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从此,我国的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在仅有大连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到已高达3o所,这些高校都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在机械、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等传统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有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强力支撑,为开办“物流工程”专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必然也会加速我国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
(二)不同高校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差异由于高校对物流工程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造成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经过调查得出,主要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目标定位:
1.旨在培养物流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理工为主,工管结合。主要学习数学类、机电类、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物流系统工程、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智能运输系统、载运工具及运用、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网络系统规划、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设计与仿真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经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出掌握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的物流工程人才。如长安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
2.旨在培养物流方面的高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主要开设的相关课程有管理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宏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营销学原理、现代物流学、货物运输与配送、仓储管理与仓储技术、国际集装箱运输、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规划等。培养具有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物流工程人才。如大连海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
可以看出,物流工程高等教育向着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两个方向发展,说明不同高校对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目标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考量。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讲,不同高校对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满足了社会对物流工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同时也符合了不同高校在不同领域的办学强项和办学基础,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同时也必然给一些即将或打算开办物流工程教育的高校带来一些困惑,给全国性的物流工程专业的评估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物流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虽然物流工程的高等教育已经起步,但对社会对其需求而言,无论是在量还是在质都有差距,高校要站在适应未来需求的制高点看待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未来的物流业对物流工程人才的需求。当前,在开展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的实践中,表现出了对物流工程人才需求和培养的模糊认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1)传统学科的培养体系也能培养物流工程人才;(2)对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明确;(3)我国还处在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不需要高级的物流工程人才。
针对以上问题,为加强我国的物流工程高等教育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正确认识物流工程与传统工科类学科的关系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物流工程的关键。因此,固守原来的学科划分观念,把物流看做独立的领域或者纯管理学科都是不可取的,特别是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不但要充分认识到物流、物流工程是跨学科的新出现的交叉学科,还要认识到重整学科,设立物流工程学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大势所趋。在物流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机械行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现代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势必与物流相融合,形成新的物流工程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找到了这些工程技术的另一市场着眼点,抓住第9期了再次发展腾飞的机遇。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五
视觉传达设计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二战后,以商业信息传达为主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得到快速发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直至当今,以高品质的印刷媒介为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大众传播媒体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电视媒体的发展,为以视觉方式传达信息开辟了新的领域。视觉传达设计也由静态的平面印刷媒体扩展到综合视听艺术的动态媒体。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到90年代初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信息设计(informationdesign)的概念被提出。虽然,信息设计是基于网络媒体研究并以web为中心的信息架构、网站组织、链接工具开发和页面设计开始的,但这一术语很快流行于数字多媒体、数字通讯等其它数字终端产品的设计。由于,信息设计最终是以“可视化”的信息传播去实现“用户体验”的数字终端产品或服务,因此也进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视野。但是,信息设计与以往印刷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相比是一个全新的设计领域,是以“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ux)、“易于实用”(easeofuse)为设计目标的,不仅需要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架构技术的支撑,还需要更科学的方法和更综合的知识才能实现不同数字媒介的用户体验。
由于数字媒体的多元化、网络化、全球化、即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等特征,以空前的速度和广度得到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了当代社会信息传播和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视觉传达设计面对以数字媒体传播为主导,与印刷媒体、电视媒体共存的时代,媒体技术、传播方式、信息功能、视觉形式和设计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设计理论和当代设计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借鉴、继承延续、融和发展成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共性。
在日本《卡辞典》中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在尹定邦先生的《设计概论》中,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由于媒体的发展作用于信息传达至关重要,不同媒体有着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的技术支撑、不同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应包括视觉“符号”、“媒介”、“传达”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确切的讲,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是指利用视觉符号、视觉媒介传递信息的设计。
视觉传达是利用关于“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与识别;视觉信息首先表现为视觉符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在信息传递中通过对视觉符号的认知获得信息;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对图形、图像、文字、色彩、形式、结构、行为、空间等视觉符号的组织、创意和设计,以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信息传达的。这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质,也是所有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共性。
长期以来,视觉传达设计从设计策划、信息概念的视觉表现、媒介的选择到信息传达,都是以视觉形式的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它与当今以视觉方式传达信息的信息设计是有明显区别的。信息设计从信息媒介的特性、信息架构、设计策划到视觉表现,都是以清晰有效的信息传达为核心,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面对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观念,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和理论梳理。为了区分讨论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不妨称之为“视觉设计”和“信息设计”。
(二)视觉设计的基本特征。
所谓“视觉设计”,主要是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以视觉创意设计为核心,通过视觉表现的冲击力、吸引力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实现信息传达并激发受众行为的设计。如品牌标志、商品包装、印刷海报、各类广告、书刊装帧、企业形象、电视包装等。在视觉设计中,对特定信息的视觉化创意与表达是关键,图式化、图像化的视觉表现效果有利于营造视觉传达的氛围,增强视觉冲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由于图式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传达的往往只是一种概念的信息,传达的信息缺乏清晰度和准确性。因此,一般来讲,视觉设计在社会活动及商业活动中是引导受众行为的信息传达,是一种助推产品、服务或价值观念的视觉传达设计,而不是产品或服务的终端设计。通俗的比喻可以称之为“叫卖式”的设计。
(三)信息设计的基本特点。
何谓“信息设计”?在弗兰克.西森的《数字信息设计辞典》中明确提出“信息设计是对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现”;格林德?舒勒也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设计是将复杂的数据转换成二维视觉呈现,旨在交流、记录和保存知识。”从信息设计主要包括的图标符号、信息公告、网站网页、软件界面、电子地图、3g产品等数字终端交互设计等内容看,信息设计应该是指:视觉传达设计中以清晰有效的信息传达为核心,通过对复杂的信息梳理、架构和视觉化的创意表现,有利于特定信息的传达和易于受众的理解、接受,为受众提供信息终端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虽然,信息设计中的视觉化设计也是一个基本特点,但更重要的是信息传达的清晰、易于理解才能有效地实现用户体验,满足受众对信息资源的消费。通俗的讲,信息设计是可以叫做“信息终端产品设计”、“信息消费的设计”。
三、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主要区别点。
信息设计的概念引人中国已有十年左右,但近几年视觉传达设计界特别关注信息设计,一些高校办起了信息设计专业或开设了信息设计课程,设计企业也把信息设计作为了重要内容。但是,是否把握住了信息设计的本质特点还值得商榷。要了解信息设计的本质特点,我们不妨从信息载体、设计权利、检验标准、专业技能等方面与视觉设计加以比较,讨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点。
(一)信息载体。
视觉设计以图形、图像符号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在视觉设计中,是以信息传达和视觉感染力为主要目标的,图形图像符号的指向明确、形式直观、注重色彩,往往将文字也作为形式符号纳人图形化设计考虑,它有利于营造信息传达的氛围、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具有视觉传达的直观性和整体性特点,易于实现视觉信息的瞬间传达和增强视觉感染力。但视觉设计中由于注重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传达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信息设计以图表、图标、文字符号为主要信息载体。在信息设计中是以信息传达的准确有效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对信息的架构、信息媒介、信息功能、应用方式等更为关键,是把信息传达作为产品或服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设计。虽然信息设计中是把信息的准确有效作为第一位的,但良好的视觉化表现是实现易于受众理解和用户体验的主要方法。
(二)设计权利。
在信息传达设计中,一般包括了信息来源(发布者)、信息媒介(设计与媒体)、信息目标(受众)三种关系,这三种关系实际上反应了三种权利关系。在这三种权利关系中,受众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受众首先是信息传达的目标对象,是信息发布者追求的目标;其二,受众是信息需求者、寻求者;其三,受众是信息传达的“反馈信源”。
在视觉设计中,由于多数情况下是信息的推广或推销,信息发布者处于信息传达的主导地位,设计者与媒体的目标成为实现发布者的意图,信息受众的权益往往被忽略。视觉设计中是信息传达的内容决策在前,所谓对受众群的市场调研、设计策划也都是在受众不知情的状态下进行的,发布者、设计者和媒体也不需要受众对所传达信息的直接反馈,而是以激发受众价值观念的转变或消费行为作为检验传达效果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视觉设计中的信息传达具有发布者的强制性,受众本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然而在实际的视觉设计中,受众却处于非主导的地位,失去了主动寻求信息的权利和反馈信息的渠道,信息发布后就完成了信息传达过程。
在信息设计中,由于是通过信息传达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受众与消费者是第一位的,信息发布者的决策是以受众或用户的信息反馈为依据的,设计者、媒体或产品是以满足受众或用户的需求而实现用户体验为目标的。在信息设计中受众的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发布者、设计师与媒体、受众的权利是一致的,信息发布者首先考虑的是受众需要什么,设计者和媒体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是要尽可能把需求的信息反馈到发布者、设计者和媒体,以获得更好用的产品和更贴切的服务。可以说,信息设计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完整的循环过程,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三)检验标准。
视觉设计的检验标准一是设计是否适应了信息发布的.媒体;二是设计创意和表现是否具有视觉感染力的传达效果;三是能否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念或消费行为。这些标准都是很难量化的,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模糊性,所谓标准也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以带动的后续效益确定信息传达的成功与否。
信息设计的检验标准一是通过仪器设备对信息终端产品进行技术测试的;二是通过用户体验检验出是否好用,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三是可以对信息服务的受众满意度调查进行量化。因此,信息设计的检验标准是可以具体到每一件信息终端产品和每一项信息服务的。
(四)专业技能。
视觉设计长期以来以平面印刷设计为主,对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要求除了对市场的了解、受众分析和懂得印刷技术外,最主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活跃的创意思维和扎实的艺术表现能力。相对信息设计而言,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是比较单纯的。视觉设计中通过调研和策划程序,进人设计阶段后,往往设计师可以独立作业并完成设计项目,然后直接进人制作和媒体发布。
信息设计所涉及的技术层面远比平面设计更为复杂,面对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科技、新媒介、新工具、新环境和新的用户需求,信息设计需要各种不同的专业技能,需要相关领域的设计师组成设计团队共同完成设计目标。所谓信息设计师,在美国往往是指具备信息架构知识和掌握信息设计工具的平面设计师。而信息设计师仅仅是信息设计团队中的成员之一,设计团队中包括了数字技术、工业设计、人机工学、认知心理学、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程师、设计师和专家组成。设计团队应具备使用各种研究工具,调试研究方法,统筹研究过程,业务流程调查与分析,定性和定量的用户研究等,从最基础的调查研究开始设计行为的能力;具备使用文字、图形、图表以及各种信息组织方式重组信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能的信息转化能力;具备编辑信息内容,使之清晰、明确,能够被目标用户理解的沟通能力;具备创建初步的可视化信息模型,可以用于设计讨论或用户测试的原型设计能力;具备创建各种图形以转化信息形式,使受众更容易理解的信息可视化能力;具备设计信息产品的视觉感受,使目标用户能够迅速定位所需信息的图标与版式设计能力;具备掌握测试工具和方法,能够与目标用户共同完成信息产品设计的用户测试技能;具备能够与不同专业人员合作完成项目的协作与角色互换能力等。
四、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
在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实际上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除了从设计的媒介和功能上可以较明确区分外,在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上往往有许多交叉。比如包装设计中的主体设计面应该具备视觉设计的特征,而使用说明部分则应该是信息设计的内容;在网页设计中的信息架构和页面版式设计应该体现了信息设计的主要特点,但在页面形象设计上更强调了视觉设计效果等。因此,我们讨论视觉设计、信息设计的区别,并不是要把两种设计观念和方法截然分开,而是要从更新设计观念的角度,正确把握设计项目和设计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更好地发挥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六
目前居于主流地位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又被称为传统经济学,它以需求无限和资源无限虽然认识到特定资源的稀缺,但声称任何资源都可采用技术或其他资源替代,因而事实上认为资源最终是无限的)为两个“规范的假定”,追求经济永远增长的目标,这在人类自身规模较小,还处于相对“空”的自然世界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当经济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人类面临一个“满”的世界时,就带来了很多严重的后果、。事实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的gdi以平均93%的高速度增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代价、。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已不再是生产资本的缺乏,而是生态环境资源稀缺。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反思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更科学地处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6。围绕分析人地系统耦合的3种主要媒介物质、能量和信息,生态经济学运用生态足迹18~101-虚拟水111121、能值熵分析113141和上升性公式115161的方法,取得了重要的理论进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经济系统的日渐庞大,人类更应该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改善、结构的改进或系统的演化,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人类福利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或规模上的增长1171。生态经济学从热力学视角出发,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完全更新了传统经济学关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人地系统中两大结构性成分之间的平行关系。由于这一根本愿景的差异,它与传统经济学还存在很多基本的分歧1181,全面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反思和改进人类当前的发展模式。
1.愿景的差异。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需要有一个分析前的认知行为过程,它可以为分析工作提供素材,分析前的认知行为过程称为“愿景,,’在分析前的愿景中所忽略的东西,在后续的分析中不可能再获得。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异在于分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前的愿景不同。
1.1整体与部分。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视为包含森林、矿业、草地等自然或环境组成部分或部门的整体。但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系统才是包含内容更多、承受能力更强的整体。
假若经济系统是一个整体那么它就可以无限增长,因为它进行物质扩张没有替换任何东西,也不会产生机会成本,所以传统经济学指导下的发展无不追求无限增长的目标。但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只是部分,它的物质扩张会替换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机会成本。因经济扩张而失去的最重要的自然空间或功能就是扩张经济系统的机会成本,即增长是有成本的。当经济系统进一步增长的成本高于其产生的价值,此时的增长称为不经济的增长。
采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愿景,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只要经济子系统的规模非常小,就不需要停止增长。因为在“空的世界”中,环境不是稀缺的,经济扩张的机会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很明显,在有限而非增长的生态系统中经济的继续增长最终会导致“满的世界”其增长的机会成本将非常显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数据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下降了33%(生命行星指数),同期内人类对地球的生态足迹增加了50%,已经超过了生物圈的再生速率。人类显然已经处于一个满的世界,应该改变追求数量上或规模上的增长,而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结构的改进提高人类的福利。
1.2熵流和价值流。
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一个循环(如图1a)图中的经济系统有两个组成部分:生产单元(厂商)和消费单元(家庭)。厂商生产商品和服务并供给家庭,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同时,厂商需要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的价格由要素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图1a上部和下部的循环流量相等,二者一起构成了交换价值的循环流动,这是大多数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geogesuroegof1指出传统经济学认为所研究的循环过程是可逆的,循环流也不存在质量上的差别。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所有的生产最终都必须以自然提供的资源为基础。这些资源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产品,经济产生的废弃物不会轻易消失,它是生产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什么资源最终都会分解、腐朽、崩溃或者分散成某种无用的东西,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提供这些资源的支撑系统。因此,经济是一个将低熵原材料和能量转变为高熵废弃物和不可利用能量的有序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给人类提供满意度的“精神通量”最重要的是,经济系统的有序性,它生产和提供满意度的能力,只能通过稳定的低熵物质一能量流才能维持,而这部分高质量的、有用的物质/能量仅仅是地球总物质/能量很小的一部分。
熵是有用的资源和无用的废料在质量上差别的尺度,低熵表示质量或有序度更高。生态经济学观点如图1b所示,按照熵定律,熵流即物品质量上的变化,是单向而不可逆的。所消耗掉的低熵流,是维护经济过程的需要,也是该过程在依赖的环境中引起质变的补偿。取自于环境的原料(资源)经过各种企业分配到消费者,使用后变成废品,再回到环境中去。返回环境的东西,与当初取之于环境的东西在质量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而不是输入与输出相等。与之相比,传统经济模型忽略了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
循环流动图使人错以为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流能够直接再利用。这其实是把经济系统当成了永动机,忽视了补给的重要性。毫无疑问,理解它关键是需要认识到补给必须来自经济系统的外部,传统经济学家经常忽视这一点。
从交换价值流研究出发,传统经济学配置效率是在用稀缺资源产生最大的货币价值(对效用的衡量)实现的。这种配置效率往往只关注货币价值而忽略非市场物品和服务。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最终目的不是最大化生产,而是提供最大化服务即最大化人类精神流量的满意度,它不仅来自于人造资本,还来自于自然资本直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人造资本的创造是通过自然资本转化而来,因此,人造资本服务的生产需要牺牲自然资本的服务,这与生态经济学熵流的观点一致。
1.3三个关键问题。
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开放子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有限性、非增长性及物质封闭性。生态经济学的这一愿景立即引出了3个关键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经济系统的规模总量。
传统经济学中经常出现配置和分配的概念,不同的收入分配存在不同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及与之对应的优化价格集。传统经济学主要讨论配置问题,其次才是分配问题。原因在于给定的分配是定的物质规模相对于包含它的生态系统大小,事实上传统经济学并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区别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键点。
从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最优的配置价格不能保证规模就是可持续的,也不能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达到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是3个不同的问题。当然这3个问题不是孤立的,但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并不能同时解决其他的问题。一般来说,实现3个不同的目标需要3种不同的政策手段1171。以生态经济学家推崇的配额和交易体系为例,可以阐明需要3种政策并且顺序合理的行动才能解决3个问题。第一,设置可持续规模的数量限制,即将以前无限制或免费的物品看作是稀缺性物品,并且其使用规模也是有限制的;第二,新的稀缺性物品或权利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确定谁拥有它是一个公平分配问题;第三,在政治上做出规模和分配决策后,就可以通过自由交易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
传统经济学信奉增长优先,相信大馅饼总比小馅饼更容易分配|231,却完全忽视了馅饼的规模不能超过自然可持续的范围内,忽视了馅饼的分配是否公平,而单纯追求资源配置的高效。
2.微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传统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说明了无数理性的、非协作的个体行为如何自发形成秩序。然后描述了这个自发的秩序如何引导生产者有效地分配原材料、劳动和资本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引导消费者有效地分配自己的资源消费而实现福利最大化。当增长将空的世界变为满的世界,自然资本正日益成为生产的限制因素,而非人造资本。如今天的捕鱼业已经不受渔船等人造资本的限制,而受自然资本一--鱼类的数量限制。
但在满的世界里经济规律仍然一样,限制因素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投资。限制因素从人造资本变为剩余的自然资本有效利用的方式和政策也必须相应地改变。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确定经济最优性的主要工具,但生态经济学认为市场只对具有特定属性的物品和服务有效,所以从存量疏量和资本/服务的维度研究自然资本的属性(竞争性还是非竞争性,排他性还是非排他性)就十分重要。
2.1存量/流量资源和资本/服务资源。
传统经济学家常忽视不同类型的稀缺资源即资源与资本服务资源有重要的区别。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讨论了这个重要的区别,将原因要素)划分为“物质原因”(被转变的要素)和“效率原因”(p引起转变但自身在转变过程中并不发生转变的要素)。以制作食物为例,原料是物质原因,厨具和厨房是效率原因。
georgesa-roegerk22'用“存量,,和“资本,,来区别这些根本上属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存量疏量资源在物质上转化为生产的产品。存量可以提供物质流量,实际上流量的大小是任意的,即可以以任何速率使用存量资源。时间对该生产没有影响,因此可采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来测量存量疏量资源的产量,而且流量可以储存以供将来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物质原因,是存量疏量的特性,而“效率原因”是资本服务的特性。
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体现不同类型资源的重要差异,分析两者生产函数的差异,能更深刻理解这一点。
2.2生产函数差异。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
产出流只是被视为资本与劳动力这两种不能用尽的资本域存量)的函数。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模式中忽略了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必要作用。虽然传统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最基本的假定,主张对经济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但是传统经济学所主张的“资源稀缺”只是“特定资源的稀缺”特定资源的稀缺是可以靠技术或其他资源替代的,因而经济增长前提是资源无限这一假定。而并未认识到在有限资源的地球生态系统之“宇宙飞船,上|261,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把自然资源等非经济因素只看作是不变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乃至看作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经济系统外部存在因素,而无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整体性、有机联系性以及自组织、自演化和生态平衡与生态阈限等生态原理和规律,也无视自然生态系统内在的价值。
而生态经济学生产函数中嵌入了自然资源,并区分了自然资本一流量的关系:q=f(nklrk和1表示资本和劳动资本表示自然资源流量。资本与流量之间基本上是一种互补关系,不同类型资源之间通常不能替代。n表示的是自然资本它既可以以提供资源流量的存量形式存在(如提供木材的森林)也可以以资本(如提供流域保护和野生动物栖息等服务的森林)的形式存在。由于已经包含了提供资源流量的存量功能,所以这里n只代表提供促进1转化为q的间接服务(资本功能)与k和1提供直接服务一样。如灌溉农业中利用的森林植被涵养水源、重新补充蓄水层的功能与灌溉管道和喷灌装置等资本给农业提供的资本一服务一样。
基于后面这种思考,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将r纳入到他们的生产函数中,但采用的形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大多数生产函数都是采用乘积的形式(如cobdougla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意味着,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替代性,包括与琢r和l之间的替代性(资本与流量之间的替代)乘法形式的生产函数隐含这样的事实:即使一种生产要素无限少,只要其他要素足够多,也可以维持总产出不变。这里唯一的限制就是任何要素不能为零,但却可以接近零,这完全忽视了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
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关注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视所有的投入一劳动、资本和资源等同并可替代。而生态经济更强调互补性,认为各生产要素性为产出流的资本,它们自身并不以物质的形式进入到产品中去。劳动和资本是转化的媒介(效率原因)而资源是转化的内容(物质原因)。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忽视了效率原因和物质原因的差异。很明显,通常各物质原因(资源)之间、各效率原因(劳动、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效率原因和物质原因之间,即转化媒介和被转化的物质之间,主要是一种互补关系。
3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人类经济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将自然中的低熵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提高人类福利的形式。不同的是传统经济学单纯强调用更优的资源配置获得更多的产出,追求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而生态经济学强调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改善、结构的改进或系统的演化,提高人类的福利,追求发展而不是数量上或规模上的增长。
3.1增长与发展。
传统经济学追求的增长是规模数量或吞吐量的增加,它是经济系统产出物质规模数量上的增加。由于地球和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种增长无法无限地继续下去。增长必然会停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也会停止。生态经济学强调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吞吐量下物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质量是指改善人类福利的能力。发展意味着质量的完善,潜力的实现,向改进(但数量规模不扩大)的结构或系统的演化在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根据增加人类福利的能力来衡量质量)比如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停止了身体的生长,但仍然可以通过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吞吐量的数量增加不超出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满足人类需求(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得到质的改进。尽管增长和发展有显著的区别,但要转变人们对增长的狂热追求则需要整个社会对发展的各个目标及其次序的认识有一个革命性的改变,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3.2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
强调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最容易想到的建议就是给经济模型加上一个外部约束,反映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限制。以传统经济学中的isim模型中均衡状态为例,可以假设存在一个固定的吞吐量强度,给定的y(卩gnp)对应一定的物质吞吐量(如图2所示)。接下来可以估算最大的生态可持续吞吐量,然后将其转换为等价的丫并将其作为模型的外部约束。用经过y点的垂线表示最大可持续吞吐量,它不受利率的影响。这条垂线ec称为“生态承载力”它反映的是生物物理均衡,而不是经济均衡。
现在考虑图2中描述的生物物理均衡相对于经济均衡的3种可能位置。第一种情况反映的是“空的世界”情景,生物物理的限制并没有产生约束。y*c可以看作是剩余的承载力。如果确实考虑了ec那么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使用经济均衡模型时采用的是这种情景。如果yc足够大,那么对短期政策的实际应用目的来说,构思和画出ec点没有什么意义。经济均衡点超过了生物物理均衡点。对这个超额的cy可以给出2种解释,但都不能反映真实收入。第一种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即通货膨胀。实体部门在到达ec之后,就停止了增长。即使货币部门继续影响,它只是引起的同样的真实收入c的价格增加。另一解释假设实体部门通过不可持续地消耗自然资本继续进行生产。因此,cy反映了计为收入的自然资本消耗。随着更一步消耗自然资本,ec还认为第二种情况准确地描述了目前世界面临的现实状态。大部分传统经济学家不担心长期资本消耗和ec进一步向左移动,因为他们相信知识正在驱使ec向右移动,并因此恢复到空的世界的状况。
第三种情形表示在假设条件下出现的完全巧合。要使生物物理均衡与经济均衡一致,要么是有特别好的运气,要么有目的地进行协调和规划。
假设y的吞吐量强度恒定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尽管不随资本储备(提供吞吐量流量的)的要素替代而变化,y的吞吐量强度也随技术、y的组成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关于y的吞吐量强度的不同假设至少可以由垂线ec的移动反映出来。然而就实际政策建议而言,最好的方法也许是简单把生态约束用来限制吞吐量。在任何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限制吞吐量也会限制y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以及物品和服务的不同组合可以使y在不增加吞吐量的情况下增加,从而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撑功能的威胁。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试图为学科发展和反思和改进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生态经济学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提出了很多创见。它与传统经济学在基本愿景上的差异是二者根本的差异。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视为包含自然环境这个组成部分的整体。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经济学的物质/能量熵流的研究视角比传统经济学交换价值循环流更基本,并分析了二者在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3个关键问题的差异。
(2)在微观经济学方面,在介绍了生态经济学关于资源类型的划分后,分析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的差异,指出要在生产函数中考虑不同资源类型的替代性和互补性。
(3)从宏观经济学方面,本文分析了传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对增长和发展两个概念的不同认识,生态经济学认为发展是在一定的吞吐量下物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向改进(但数量规模不扩大)的结构或系统的演化,在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最后介绍了生态经济学考虑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经济系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规模约束。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七
·对我国民间资本大变局的经济法探究。
·创业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文化性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与传承。
·论积分在经济建模与分析中的应用。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管理方略。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
·手工diy店经营模式的竞争优势分析。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八
二十世纪代结构经济学诞生,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便是对经济结构进行研究的先驱,他最早提出产业结构的理论学说,并且第一次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演变阶段,经济中制造业的生产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资本品工业的生产比重则越来越高,直到最后阶段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基本上实现工业化。来自英国的经济学家克拉克(1940)指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移动规律,出现劳动力移动的原因是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差距,他们共同成就了“配第——克拉克定理”。
发展经济学的早期思想旧结构经济学派是二战后的拉美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该学派大都强调结构变化的重要性,将结构变化的缺乏归为市场失灵,建议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纠正这些市场失灵,其中最主要的战略是进口替代[1]。发展中国家多次对进口替代的尝试都失败了,因为它们的目标产业与国家的比较优势相背离;优先发展产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中往往不具备自生能力;它们的投资和持续经营更多的是通过依赖政府进行多种与经济规律相违背的保护和补贴来实现的。
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带来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的思想浪潮。在经济界普遍关注世界经济如何稳步复苏,以及国内新一轮增长应注重拉动内需之时,他“不合时宜”地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四年世界银行经历的“毕业论文”[2]。
新结构经济学产生华盛顿共识之后,华盛顿共识是主张发展思想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以及之后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给出的政策改革的结构调整方案,此方案主张鼓励发展中国家政府消除市场扭曲,彻底改革社会计划,避免使用产业政策,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最小的参与,因而更多体现由市场来发挥作用。华盛顿共识同样未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精髓在于:对各国经济增长过程的现代分析。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技术革新和结构变化[3]。经济体在任何时点上的最优产业结构是能够让其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最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最优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经济的比较优势决定的,而比较优势又是由该时间点的经济要素的禀赋结构来决定。
由于基础设施条件的约束,政府应该发挥作用来提高基础设施条件以便于比较优势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新结构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包括:它包含了对一国比较优势的理解,且这种比较优势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在发展的任一阶段市场都可以作为最优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林毅夫同时为实践提出了两轨六步法,依次是选择正确目标,消除约束障碍以利于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吸引全球的投资者,支持成功自我发现的企业壮大规模,用工业园模式解决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的不足,政府向正确的产业提供有限的激励措施。
国内外同样出现了很多新结构经济学的反对论点。国内刘海影提出政府本身不存在于理论的真空中,政府及其代理人拥有自身利益考量。政府不能保证自己对投资项目选择具备经济合理性,政府主导投资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滥用,其资金的来源将挤占民间资金的利益。他还提出,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一个单一的加总值,政府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往往是发展的障碍而不是动力。他认为制度与政策导致的扭曲和政府导致的宏观管理失败是阻碍欠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刘胜军同样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政府主导往往逃脱不了腐朽,同时,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是目前社会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的重要原因。他提出根本的发展动力还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是民营企业追逐利润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刘远举提出:“中国模式”这种政府主导并不擅长创新型超越,政府应该通过建立一个有稳定预期的制度来导向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并不需要新的“强势政府”理论。张夏准与林毅夫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比较优势虽然重要,然而只是一个基线,国家想要产业升级,就需要违背其比较优势。考虑到要素积累过程的性质和技术能力的建设,一个落后的经济几乎不可能在新产业中积累起技术能力,除非违背他的比较优势,并在他拥有“正确的”要素禀赋前进入这个产业。
国外对于新结构经济学的争论点也很多。世界银行凯闻提出,中国式的`经济决策方式需要政府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是这要求政府有善意有能力且不腐朽。中国社会严重的“信任赤字”可能导致政策的执行与初衷相违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安妮·克鲁格认为新结构经济学的实施较为困难,新结构经济学似乎支持工业和城市偏向,而这个偏向本身在许多国家就是很大的扭曲,并且林毅夫把单个企业或产业卷入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又赋予了它们过大的影响力[4]。哈佛大学的丹尼·罗德里克认为林毅夫推荐的政府政策旨在抵消市场扭曲,然而预期效果则是诱使企业做出背离比较优势的选择,事实上,政府不是总能准确地甄别出市场失灵,也不是总能找到有直接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他基本同意林毅夫的观点,只是在某些细节有争议。哥伦比亚大学的斯蒂格利茨认为市场的局限性比林毅夫认为的更加严重,即使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体本身都既不稳定又不有效。他与林的重大分歧在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方面,他觉得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增加,即技术的革新。宾夕法尼亚大学霍华德·帕克认为,林提出的选择富裕的参照国再甄选出比较优势产业是有问题的,较富裕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可能是因为扭曲性的政策产生的,成功的政策往往是一个庞大的政策集,需要解决这么多问题可能会超越政府的能力。
综上,反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大都表现为对政府能力的不信任,对当今腐朽状况下政府作为的堪忧。然而,新结构经济学作为旧结构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之后的新理论,依然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参考文献。
[2]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林毅夫.2012: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annekrueger.“commentsonnewstructuraleconomics”byjustinlin:theworldbankresearchobserver26(2):222-226.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九
《宏观经济学》是统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该课程在统计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开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当增加课程学时,增开数学课,增厚学生数理基础功底;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考试方式,建立全面健全的评价体系等对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引言。
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提出,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良好的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能熟练使用和开发精算软件,具有较强的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及对保险、银行、证券、社会保障等领域有关问题进行观察、计量、精算和预测的综合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统计类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新规范中给出的一般经济类基础课程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如经济学、财政、金融等)有所不同,要求普遍开设的课程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三门课程,可见宏观经济学在统计类专业中的重要性,但是宏观经济学在统计类专业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问题入手,为《宏观经济学》课程在统计类专业中顺利开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统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对象与传统教学对象存在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实施效果肯定就会大打折扣。具体来说,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经济理论基础认识不足,对经济理论学习重视不够。从统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统计类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而应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经济学,只有有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入地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才会正确,才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现有社会经济统计专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环节,对经济理论基础重视不足,并且不同统计专业方向对经济理论基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这些都没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环节得到体现。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统计类专业毕业生不论是从事经济管理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宏观经济学》教学,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第二,数理基础不够深厚,数理分析方法应用不足。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学科,数理分析方法在其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数理分析方法不仅运用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而且在初级、中级课程中大量涉及。统计类专业开设的数理基础课程主要以概率论为主,并且授课教师是从纯数学角度(包括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讲授的,由于学生数学功底相对薄弱,并且所学内容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设置次序上,本科阶段高等数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基本同步,而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相关课程甚至晚于宏观经济学的开设,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探索和改革。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根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统计类专业学生应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因此,统计类专业教师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然而,现有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统计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纯经济学学科背景,他们的数理基础薄弱,统计思想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理论与统计方法脱节,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清晰及制约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能力培养。
三、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当增加课程学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学时基本都是54课时左右,甚至更少,只有36课时。这样的学时安排使宏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基本理论平均每部分课时只有不到十个学时,这样的授课学时只能保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国内高校统计类专业经济类基础课程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没有其他如政治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统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会显得更吃力。因此,如果教师要在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那么这样的学时安排显然不够,谈不上课堂作业讲解,更谈不上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阅读经典文献能力的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因此,为了引起统计类专业学生对经济理论基础的重视及更好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教学课时应该适当增加,争取达到每学期72学时。
第二,增开数学课,增厚学生数理基础功底。随着数理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加强学生数理分析基础显得愈加重要。虽然初级宏观经济学没有太多数学方法的使用,但是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则会涉及非常多的数学工具,如动态优化、拓扑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本科生开设的数学课只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因此,增开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等部分数学专业课,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调整数学基础课程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顺序,在学生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宏观经济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学。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互动,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大量引用国内现实宏观经济案例,鼓励学生进行课前小组讨论,有效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合理设置考试方式,建立全面健全的评价体系。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衡量教师教与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考试形式单一,一般为闭卷考试,同时,考试内容单调,无非就是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基本是确定的,学生即使没有深刻领会吃透教材内容,靠死记硬背、照搬公式,同样可以取得好的卷面成绩,而且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及格率,会在考前划所谓的重点,有部分短时记忆较好的学生靠考前的突击冲刺,也能拿到很好的成绩,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根本不能真正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针对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多元、更加全面。一方面,考核时间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可以延伸到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总结评价等。另一方面,考核能力要求不再是单一的概念理解记忆,包括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对课外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及课堂集体讨论等,对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专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鼓励宏观经济学专业教师转变专业方向,增厚数理统计基础。现阶段,从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基本本硕都是经济类专业,使他们在从事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领会统计类专业培养目标,把统计类专业学生按照经济类专业学生培养,结果就是不能突出统计类专业的专业特色。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鼓励经济学背景的教师攻读数理统计学,加深对统计学学科的了解,弥补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不足,增厚数理统计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统计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立,是对人们享受公共服务权利的尊重和保障。用现代规范的法律用语讲,享受公共服务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和地方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公民实现享受公共服务权利,这也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的法理依据。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享受公共服务权利,既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又有经典理论可资参照。国外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的经典理论对于享受公共服务权利实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义务分担说。亚当·斯密的君子义务说是从经济学角度立论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至今仍旧影响显著。就是在这部著作中,亚当·斯密指出,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必须提供给某些公共产品。亚当·斯密在论述分担义务时,提出了三方面内容,保障社会安全、建立公正的司法行政机构、维护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在封建社会,君主的义务事实上就是中央政府的义务。到亚当·斯密写作《国富论》的时候,保障社会安全的费用,无论平战时期,一律由君主负责,也就是有国家承担。亚当·斯密认为:凡是为地方兴办的公共福利事业,就应该用地方财政收入安排支出,而不应当让全社会承担成本,为了地方局部利益,增加整个社会支出成本,是不正当的。道路和交通费用可由全民负责,最直接受益者,可以完全承担费用。“维持良好道路及交通机关,无疑是有利于社会全体,所以,其费用由全社会的一般收入开支,并无不当。不过,最直接地受这费用的利益的`人,乃是往来各处转运货物的商贾,以及购用那种货物的消费者。所以,英格兰的道路通行税,欧洲其他各国所谓路捐桥捐,完全由这两种人负担;这一来,社会一般人的负担就要减轻许多了。”在当代中国,义务教育由国家负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则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负责,同时也让受教育者承担部分经费,以学费名义缴纳给学校。公益设施由受益者负责维护支撑,受益者财力不足的部分可由公共财政予以弥补。“凡有利于全社会的各种设施或土木工程,如不能全由那些最直接受到利益的人维持,或不是全由他们维持,那末,在大多数场合,不足之数,就不能不由全社会一般的贡献弥补。”
公共产品私人供给说。罗纳德·哈里·科斯是当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斯在《经济学上的灯塔》主张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产权思想。17世纪初期,英国领港公会(trinityhouse)建造了两座灯塔。这个历史悠久的海员公会组织逐渐成为隶属政府的机构,专门管理航海事宜。虽然领港公会有特权建设灯塔,向船只征收费用,但这个公会却不愿意在灯塔上投资。在1610年至1675年间,领港公会没有建造任何新的灯塔,而其他私人却投资建了10个。建造灯塔是领港公会的特权。私营的投资者要建造灯塔必须向政府申请特权,准许他们向船只收费。其申请手续的前置条件是要多个船主联名签字,说明灯塔的建造对过往船只有益处,同时表示愿意支付过路费用。过路费用的高低是由船只的大小及航程上经过的灯塔次数决定的。船入了港口停泊了,海关代征员就根据船的航程及经过的灯塔的次数来收费。到后来,不同航程的不同灯塔费用被印制装订成册。通过私人建造灯塔的例证,科斯认为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提供。但到了1842年,所有私人灯塔都被领港公会通过政府法例全部收购。
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供给说。1956年,查尔斯·蒂布特发表了《一个关于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一文,认为“地方政府代表了一个在公共产品的配置上,不逊色于私人部门的部门”。查尔斯·蒂布特以七个假设为基础,设计了公共产品地方供给模型(tieboutmodel):假设居民具有消费者和投票者双重身份且能够充分流动,那些能够最好满足其公共产品偏好的地区将成为最好的流向地;信息完全、流畅,居民充分了解各地公共产品收入-支出模式;可选地区广阔,居民面对众多地区举行抉择;股息成为居民的主要收入,足以维持人们日常生活,就业机会对人们选择居住地区无法形成限制;各地区的公共产品外部特征消失;城市管理者根据该社区原有住户的偏好来设定社区服务模式;降低平均成本成为社区管理新的追求,使处于最优规模的社区则力图保持其人口数量不变。查尔斯·蒂布特凭借这七个假设,描述了居民选择居住地的准市场模式。居民选择居住地看重对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类似于在市场上的选择商品行为。公共产品提供完善,居民优先向那里流动;反之则从那里流出。由此查尔斯·蒂布特提出著名的“用脚投票”理论。查尔斯·蒂布特指出“用脚投票”能够实现各地区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并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查尔斯·蒂布特主张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供给,这样可以促进地方间的竞争,从而平衡资源配置。他强调的是地方政府义务。
二、经济学经典理论对享受公共服务的观照。
义务分担说今用。亚当·斯密的理论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仍然具有借鉴价值。享受公共服务平台是社会福利设施,有的面向全民的文化事业建设,有的面向区域的文化事业建设,有的面向行业的文化事业建设,有的具体企业、具体社区、具体乡村的文化事业建设,实行财政投入分担办法是必要的。面向全民的文化事业建设,纳入中央财政预算是适当的。比如国家图书馆,由中央财政支持运作合理合法,迄今为止很少听到反对声音。面向区域的文化事业建设,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是适当的。比如省、市、县的图书馆,于法于理都应当由地方财政提供支持。但是一些偏远地区,享受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服务有困难。城市社区比起农村虽然便利许多,但也存在到公共图书馆阅读图书、期刊不便利的情况。即使在城市,我国公共图书馆仍然存在服务半径过长的问题。群众借阅一两本图书中间换乘一两次公交车、穿越半个乃至一个城市的情况不是个例。这就需要建立社区图书馆。社区没有文化事业建设费用,目前许多地方用城市图书馆建分馆的办法解决经费难题。企业的情况比较特殊,即使企业离公共图书馆距离很近,由于工作和阅读时间分配有较大难度,企业职工很少有时间到公共图书馆借书、看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己创办图书馆为职工提供阅读服务。因为只是为本企业职工服务,所以经费只能由企业自身承担。哈尔滨市图书馆建有企业分馆,既为企业职工享受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也为企业减轻了经费负担。
公共产品私人供给说是否可行。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同于当年的英国港口灯塔建设,港口灯塔可以向过往船只收费,虽然做不到足额收费,但毕竟有费可收,可以支持灯塔运行。图书馆不同于租书店,从其开门那天起,图书馆就是无偿服务机构。在这样的前提下,私人投资图书馆建设,除了慈善、公益目的别无他求。黑龙江省延寿县青川乡兴隆村春江农家书屋最初由个人创办。创办人王春江原来是国有粮库职工,1983年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和5000余亩山林,家里盖起了40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他在自家富裕后,在家里办起了农民夜校,为村民致富、成长“加油充电”,填补知识和技术空白。2008年年初国家正式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他便和老伴商量,腾出自家120平方米的房舍,自费购置40张桌子、80把椅子和部分图书,办起了农家书屋。目前书屋藏书2000册。私人免费提供公共产品,需要两个前提,一是要具有充足的财力,二是具有强烈的公益愿望。两个前提同时具备颇不容易,因此私人免费提供公共产品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这类优秀典型令人称道,但大面积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能依赖私人提供。
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供给说的当代价值。就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投入问题,地方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解读义务分担说时我们也谈过这个问题。地方居民受益,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这是天经地义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蒂布特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供给理论是有当代价值的。但是我国地方间发展并不平衡,东、西、中各部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地方政府的财力也有很大的差别。发达地区承担当地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本压力不大,欠发达地区承担当地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本就有一定的困难。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属于民生项目,但苦于当地财力捉襟见肘,独力承担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实力不足,需要中央财政给予一定的支持。这也是农家书屋建设中央对中、西部地区支持较大的重要原因。这看上去对发达地区似乎不公平,同是公益项目建设有厚此薄彼的意味。事实上是公平的,东部地区发展得力国家优惠政策,得力于其他各地区的支持。现在让发达地区为国分忧合情合理,即使让他们对欠发达地区实行对口援助,也有法律和伦理依据。
三、结论。
首先,应当进一步争取中央的重视。关于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成本责任分担问题,就我国现阶段国情来看,很多时候应当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农家书屋建设中央财政担当主力,这也是农家书屋建设在较短时间内覆盖全国的坚实基础。农家书屋乃至整个享受公共服务平台的后续发展,还需仰仗中央财政的继续侦查支持,民生投入还需加大。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需要财力做后盾。农家书屋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作为民生工程还进一步支持完善,争取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关注。
其次,希望地方政府切实担当起责任。在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成本责任分担问题上,地方政府重任在肩。近年来农家书屋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地方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成效有目共睹。今后享受公共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发展,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财政投入这一块,作为民生成本只能增强不能削弱。
再次,调动一切责任方的积极因素。在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成本责任分担问题上,行政村、社区、企业都需要担当一定的责任。农家书屋建设发展中“屋”的问题,就需要行政村自身解决。社区、企业建设图书馆(室),馆舍问题也靠自身解决。因此,要调动起行政村、社区、企业积极性,鼓励他们切实履行责任,促进享受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完善。
最后,积极吸纳更加广泛的赞助者。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是公益事业,除了要求责任主体积极履行责任外,还需要建立与完善社会赞助接受机制。要建立制度保障,规范操作,社会赞助者无论提供资金或者实物赞助,都必须接受有序,使用透明,感激真诚,合作愉快。
综上所述,从经典伦理学和经典经济学两个学科视角对享受公共服务权利进行观照,一方面明确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的道义责任,另一方面探求享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的财政投入责任分担。高屋建瓴,呼唤人们建立道德情感,明确使命,敢于担当。脚踏实地,明晰各方财政投入责任,明确作用,善于担当。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一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规定,经平等协商一致,订立本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限。本合同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期限为________年。
2、无固定期限。本合同自日起。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为期限,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工作(任务)完成时即行终止。
4、合同期限内,试用期自____日止,期限为______________个月。
二、工作内容。
1、乙方同意甲方根据生产(工作)任务的需要,安排在部门承担工作任务(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双方可另签订岗位协议)。
2、因工作需要并与乙方协商后,甲方可变更乙方工作岗位。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甲方实行工作制,每日工作时间_______小时。每周工作时间_______小时,因生产(工作)需要加班加点的,按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补休。
2、乙方在合同期内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休息、休假的权利。
四、劳动报酬和支付时间。
1、乙方试用期的工资标准为______________元/月。
2、乙方试用期满后,甲方根据本单位的工资制度,确定乙方每月工资______________元。
3、甲方按有关政策以货币形式每月_______日支付乙方工资。
4、非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停工、停产、歇业、未超一个月的,甲方应按本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乙方工资;超过一个月,未安排乙方工作的,甲方应按不低于当地____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支付乙方停工生活费。
5、甲方可执行依据公布的工资指导价位、工资增长指导线经企业与工会(职代会)集体协商确定的工资分配办法,并向本单位劳动者公布。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1、甲方依照国家规定为乙方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个人缴纳部分,甲方从乙方工资中代扣代缴。
2、甲方为乙方提供以下福利待遇。
六、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1、甲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保障乙方的安全和健康。
2、甲方不得聘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按国家规定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七、职业培训。
2、乙方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八、劳动纪律。
甲方应将依法制订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及时告知乙方,乙方应自觉遵守。
甲方依法制订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管理。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据本单位规章制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理、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直至解除本合同。
九、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续订和变更。
1、甲乙双方共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至三十二条的规定。
2、本合同依法订立后,不因承办人或法定代表人变动而解除。
3、双方约定的其他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十、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按有关规定执行。
2、甲乙双方一方违反合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依照法律、政策和本合同规定向对方支付违约金______________元。
3、其他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附则。
1、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依照国家规定处理。本合同未约事宜,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
2、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方双各执一份。约定事项违背国家规定或涂改、或未经合法授权代签无效。
3、乙方确定下列地址为劳动关系管理相关文件、文书送达地址。如以下地址发生变化,乙方应书面告知甲方。
(特别提示:以上条款内容甲乙双方在签署本合同前,均应事先仔细阅读,并详细了解本合同以及附件内容,双方签字后即行生效。)。
甲方:_________(盖章)乙方:____________(签名)。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二
以下题目仅作为选题的大致参考,具体题目自己可以重新定: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研究
(2)社会主义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研究
(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
(5)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研究
(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
(9)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
(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
(11)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
(12)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3)企业管理创新及其机制研究
(14)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15)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
(16)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17)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18)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
(19)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20)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2)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23)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
(24)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25)农村费改锐问题研究
(26)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2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28)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
(29)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
(3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三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资产管理,这种资产包括人、物、钱的使用方式和具体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质量以及效益问题。
关于企业资产配置效率,当前研究甚少,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我国许多学者做出过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财务隐含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末路的主因。王胜利(2007)通过剖析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现许多公司财务核算非常不规范,导致资产浪费现象严重。李志宏(2008)认为企业应该从资源配置的特性、作用及原则,建立资源配置评估体系来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熊筱燕(2007)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反应企业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和谐程度,关乎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财务管理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当前还是研究的空白,但是在许多理论中已经间接提及。笔者希望通过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探索企业的发展对策。在本文中,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企业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发展生产时所实现的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一般就是指企业的生产效率。
财务管理对资源的作用非常大,首先表现为会计核算为资源配置提供最基础的资料和数据。会计核算反应企业对资源配置的内容和效率,反应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为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最准确的数据报告。在企业中,产品生产成本需要依靠会计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成本需要会计核算和反应,资源浪费需要财务去审核和发现,资源配置的情况也是财务进行统计核算,其利用情况及效率也是财务进行分析得出。因此,会计核算的情况直接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能保证所有资源的利用情况都在被统计范围内,这直接影响整体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会计核算的方式是否科学,结果是否正确,结果显示的方式是否科学,是否能为资源配置提供最可靠、最科学、最基础的材料;第三,会计核算是否及时、迅速,是否可以满足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随着财务管理的完善,预算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依据。企业通过预算后,各个部门需要根据预算分配合理配置资源,在有限的预算下发挥更多的效益。同时,预算为整个企业资源的作用进行了核定,其不只是分配作用,在分配的过程中已经对其使用过程的效率进行了假定和核定,因为财务预算必须保证在利用最优先的资源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样资源的量必须降到最低,资源必须得到最大利用,这样企业成本就会降到最低。因此,可以说预算是资源配置的依据,而预算也是以日常会计核算为依据的。
财务管理除了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核算外,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资金运营。资金运营只是企业的资金活动,是企业进行筹资、投资等活动的总称。资金运营的表现就是对资源的再配置,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资金运营能力首先表现在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反应了资源运营的水平。资金运营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运营的结果就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无论是购买、出售还是转移资源,其表现都是为了加大对资源的利用效果,即配置效率。第二,资金的运用情况离不开资源。资金的运用情况一般涉及三个方面: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如果资源运用到物质资源,那么必然涉及物质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资金用到人力资源,那么也涉及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人力资源的作用也需要依靠物质资源来表现。如果资金用到非人力也非物质资源,那么其作用的效果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都需要依托物质或者人力资源。其实,现金本身也是企业的资源。因此资金的运用情况离不开企业的资源。
财务管理流程一般是根据资金的取向更新编制,而实际上流程上的资金已经表现为企业资源,因此财务管理流程首先是资源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流程管理是否全面。企业的生产是庞大的,既包括资源涉及大的固定资产,也包括了小的办公用品。其管理流程必然涉及到企业所有资源以及其使用的各个方面。保证管理流程的全面性是流程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的不全面直接影响没有进行管理的资源内容的利用效率,甚至直接被浪费。第二,流程管理是否及时。管理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资源体现的是企业的资本,其管理水平及利用涉及的是企业成本。许多资源虽然可以重复利用,但是时间是不可以重复的,而时间是企业的生命,因此时间本身也是一种成本,无论管理属于哪一种都必须考虑时间成本,所以流程管理是否及时也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流程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例如对货物的进出管理,如果流程管理不当,过于复杂,这样人力资本会被大量浪费,货物进出速度也会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就会增加,这在采购到生产环节应用特别多,并且许多企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许多企业为了明细物资的来龙去脉,全面掌控资源的利用情况,加大了对物资流程的复杂度,特别是在审批程序上严重限制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成本控制是企业必须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也可能是劣势,是企业效益的生命源泉,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财务成本控制首先必须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才能减少购买和降低成本。成本控制水平即成本控制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如果成本控制措施科学、及时,那么无疑对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能在降低资源的情况下提高配置效率维持原有生产水平,或者在原有资源水平下提高配置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果成本控制措施和过程不科学,那么就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产量不变,但是资源投入比原来更高,利用效率更低;二是资源投入没变,但是产量降低。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反应了成本控制的失效,即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问题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财务风险控制除了要对企业资金的取向进行有效把握之外,企业的资源也是企业的风险来源,也是财务风险控制的要点。资源风险控制主要包括控制企业的库存,防止资金积压在库存成本上。由于企业生产总是需要预先购买原材料以及其他易耗品等等,所以对于材料、易耗品等成本的控制也是企业风险控制的原点。
二、财务管理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路径。
(一)通过对资本的控制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财务管理包括了资本的运营,因此对资本具有控制权力,而资本则表现为物资。控制资本的措施可以是购买新资本,这可能是因为通过财务管理发现资源配置的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因此希望通过增加资源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也可是售卖资本,即企业过多或者不必要的资源导致资源浪费,或者企业对部分资源的驾驭能力不足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从而通过售卖资本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是转移资源,即当前资源的组合方式不合理,无法达到最优配置效率,因此通过转移资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二)通过对流程的管理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财务管理会涉及对物资使用过程的流程管理,以保障物资的来去都能记录在财务管理的范畴之内。流程管理首先是保障物资的运行,即通过流程管理使物资跨人或者跨部门进行流转使用,从而实现物资的使用目的。第二,流程管理使得物资都在财务管理部门的监控之下,防止物资出现被浪费或者遗失等现象,达到监控的目的。第三,流程管理产生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资源顺利流通,得到充分使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同时流程管理自身也在不断的优化,其优化过程必然也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通过会计核算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会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首先表现为通过统计,统计出资源被使用的情况,了解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会计核算通过核算分析比较资源本身的最大使用效率以及实际效率与理想效率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资料。第三,会计核算在计算的同时,也能起到监督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即对每个会计期间的核算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得知资源配置的效率。会计核算的监督是非常完备的,因为会计核算必然是完备详细的。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主要通过资本运营、流程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路径进行影响。基于此,为了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企业资本运营能力,并将其与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分析。企业进行资本运营也是为了提高现有资源的效益,即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企业将资源配置效率列入资本运营,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提高企业的流程管理能力,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衡量目标。流程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流程管理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源,因此将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流程管理的能力指标,是结果为导向的衡量指标,有利于结果的实现,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第三,完善会计核算,并分析资源的配置效率。会计核算不再只是简单的统计分析,企业应该根据会计核算分析的内容获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资源现有的配置效率情况便是其中能够反映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最全面反映资源配置效率的资料。获取资料,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资源配置的不足,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期工作。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四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本论》选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说史等。
经济管理专业下面又有各种相关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计算机系统与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统计学、会计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消费心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广告学、商务谈判、推销理论与技巧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有经济贸易和管理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技术,掌握电子商务运作管理、开发技术,从事电子商务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法、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与风险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化管理、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计算机系统与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五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本文的内容是信息经济学论文,欢迎大家参阅。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论文关键词:信息经济学;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
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1]娄策群,桂学文.信息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陶长琪.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六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分析工具。正因为其重要性,1998年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本科生阶段,除了经济、管理专业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外,不少高校将其作为全校性选修课程。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当前普通高校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老师教学,个性是对商科背景的本科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作为一门以经济与管理基本理论为基础,综合数学、统计学分析工具,以现代电子计算技术为依托的计量经济学,其知识面涉及之广、综合应用潜力要求之强,是经管类专业课程中所罕见的,这也是计量经济学难教、难学的根本原因。李均立、许海平归纳了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资料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研教改推荐。马成文、金露、魏文华强调案例教学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并指出了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张柠认为在教学中就应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透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潜力,提高学习效果。已有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带给了很好的借鉴,但是透过对有关文献仔细地梳理后发现,现有文献存在一个特点:将焦点聚焦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上。上述文献既存在合理的地方,也存在必须的偏见。
(一)学生本身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计量经济学需要超多计算与演算,学科本身与其他一些学科相比显得枯燥乏味一点。在安徽省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3jyxm240):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这一研究中完全不喜欢,不太喜欢以及持中立态度的同学占比59%,超过半数的同学是不十分喜欢这门课程的,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高。
2.数学基础薄弱。
商科学生有大多数是文科生,数学基础薄弱。而计量经济学需要良好的统计学,运筹学和数学基础,这就导致了商科学生难以学好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
(二)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过于死板。
目前,国内教学很多教师只进行理论教学,而没有实验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理解理论知识,而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还有一些教师先讲理论和方法,最后留下几个学时来讲软件,又或者根本不讲软件操作就直接让学生上机操作。这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很好地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学习理论时不能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学习软件时理论知识又忘得差不多,最后,不能很好地结合这门课程。
(三)校园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
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时偏少。虽然我国已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学与相关课程的必修课程,但很多校园设置的课时都普遍偏少。在如此短的课时内,要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十分困难。教学条件差。现代计量经济学十分重视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对软件操作与训练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学院拥有配套的实验室。然而,在一般校园中,为计量经济学设置一个专门的实验室被视为是一项成本很高的投入。因此,很多高校基本都没有这方面的实验室建设。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改变原先被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进行自主性学习是课程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就应促使学生更多地进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参阅和学习课外相关材料、自觉地上机实践。
(二)问题导向型教学———研究型和案例型教学法有机结合。
对于各章节,教师透过多媒体教学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理论教学部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多媒体教学完全照抄课本资料的弊端。对于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经济现象,模拟采集经济数据的全过程,透过统计软件运行演示,注解分析统计结果,并以此来指导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
(三)合理安排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课时偏少,教学效果不佳。而且鉴于计量经济学的难度系数,学习掌握计量经济学需要比一般课程多的时间。因此,要提高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时。注意课程安排的衔接合理。在安排这门课程的前一学期安排统计学,运筹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的课程学习计划,使学生在数理方面的知识得到提升强化,为学习计量经济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升教学设施水平。
挖掘数据的商业价值是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最直接的价值体现,而最大化发挥其价值的前提是拥有先进的专项实验室。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计量经济学并发挥它的价值。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七
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该课程的教学定位是理论课,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谨性,以数学课的讲授方式为模板,且课程国内教材过分偏重于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的推导,逻辑性强,内容紧凑,数学公式多,并且教材内容与经济学理论的结合不紧密。再加上农林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起来更为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缺乏热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多学校增设了“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实践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得当、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操作过程是否切实得到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目前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验证式实践教学模式为主,通常采用先讲授后实验与边讲授边实验两种教学方式。对于前者这种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脱节,无法及时消化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后一种方式,尽管能够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但也是一种“填鸭式”的向学生展示软件如何操作,验证书本内容,从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应内容,亦步亦趋地模范教师所展示的内容。并且学生的实验作业大多是教师结合典型案例或者书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而这些案例难免有些过于陈旧,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缺乏经济热点。这些显然都不符合计量经济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教学要求。完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一般步骤:
(1)模型理论设计—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和模型的数学形式;
(2)样本数据的收集;
(3)模型参数的估计;
(4)模型的检验—统计检验、经济意义的检验和预测检验。但目前实践教学中实践内容都是典型案例或书本的例题和习题,因此实践中只需要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检验和估计方法的操作,忽略了变量的选取,数据的整理和理论模型的构建,这使得学生不能全面掌握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步骤,更不能将所学的计量模型准确的用于实际生活案例,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动手能力不强。
2.1提前让学生做好软件学习准备工作。
包括安装eviews、阅读eviews软件中英文操作手册和相关参考书。在授课的前半学期,每2周采取一次“1节理论课+1节软件操作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即学即用”的方式,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对理论方法能进行基本的实践操作。
目前,国内教材的案例过于陈旧,样本数据偏少,模型解释变量个数偏少,使用这样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使用软件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潜力;作为计量经济学的主讲教师,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案例库。案例素材可以从本科生的优秀论文、教师的学术成果、专业期刊的学术论文中挑选从而建立有特色的案例库,并注重选取与农林经济研究密切相关的案例素材。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分析、讲解和讨论,传授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应用能力。并且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3推行课程论文。
主讲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经济热点给出课程论文的题目,也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的拟定论文题目。通过推行课程论文,学生根据研究内容来确定变量,整理变量,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并进行估计和检验,最终撰写规范课程论文,完整了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激发学生做定量分析的兴趣,积累了建模的检验,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并对今后的专业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八
基本公共服务具有福利性、对经济的依赖性和实现过程的渐进性等特点,基本公共服务从均衡到均等的递进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是从初级到高级、从窄到宽、从浅到深的递进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与均等化的区别是,均衡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是存在差距,且我们承认差距的存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缩小差距,同时在推进的过程中,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是有差别的;而均等化从原则上考虑则是每个人享受平等的、无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但西部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牺牲没有得到合理补偿,资源的大量开发产生的效益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还很薄弱,尽管近年来政府一直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西部地区自身财政供给能力的限制以及区域、城乡等差异,政府对西部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拟从经济学视角探索研究西部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可行性路径,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对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远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目前,我国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界未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给出一个统一准确的定义,并缺乏就此问题做深入的理论分析。有利于从理论上更深刻人数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学论文怎么写国内外从理论上对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的非常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多选择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为研究对象,鲜有涵盖基本公共服务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结论的说服力。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文献综述。
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公共产品一般是和私人物品相对而言的。其概念最初是由林达尔提出的,后由萨缪尔森等人加以系统化发展。尽管公共产品的概念已经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要对公共物品下一个精确的定义确实相当困难。[2]考察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历史,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定义最具有代表性:早在1739年,大卫?休谟给“公共物品”下了一个直观的定义,即公共物品不会对任何人产生突出的利益,但对整个社会来讲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公共物品的生产就必须通过联合行动来实现。萨缪尔森将纯公共物品的概念定义如下:“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萨缪尔森还指出,公共物品具有两种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曼库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中的任何个人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该集团中的他人消费,这类物品便属于公共物品。
2.2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按照公共服务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即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与民生问题有直接且密切关联的公共服务,与之相对的,除去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公共服务都属于一般公共服务。根据公共服务的具体实现形式又可将其分为:基础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几种具体的'实现形式中,基础性公共服务是指那些公民、组织等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等都需要的,有政府行为介入的基础性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是那些通过政府行为的介入为公民、组织、企业从事经济或生产活动所提供的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则指通过政府行为的介入为公民的生活、娱乐等社会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是指通过政府行为介入为公民提供的安全保障的服务。
第七章实现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7.1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显示自己政绩,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十分注重gdp的增长,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考核自己工作的标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所作一切都是值得的,而对于与民生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却很少,认为其投入高、见效慢无法彰显自己的政绩,所以把经济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立起来,使经济社会增长与人民幸福指数相背离,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学论文其实经济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经济增长可以带动政府部门提供更多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增长可以为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政府就有能力把建设引入社会服务领域,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样可以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充足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可以满足社会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减少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发展空间。
7.2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健全中央地方的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根源。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制度要先行。要扫除制度障碍,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平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即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等。
结束语。
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地区发展问题,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更是关系民生发展的重点区域问题。现阶段,由于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较大,无论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还是西部地区自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都处于全国中、东、西及东北部四区域中最低的位置,经济学论文范文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并且是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事实。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在基础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和阐述了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较弱,尽管中央的转移支付力度和结构都有所进步和调整,但整体上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存在区域差距、城乡差异问题较为突出,本文的最后尝试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如何从广度、深度上提高提出了可行性路径。本文希望通过上述的分析,探索一条科学合理、具有可持续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路径,使西部人民也能同东部、中部地区人民一样享受到改革成果,不但可以改善西部经济落后局面,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减少社会矛盾,而且可以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略)。
经济学理论论文篇十九
摘要:经济学的数学化和定量化是经济学迅速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以计量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应用为着探讨点,通过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现状分析与背景意义、最终提出启示与展望。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二十多年来,计量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以数学化和定量化作为经济学迅速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数学模型的应用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作为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本质。但是正是这种工具,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的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论证。要实现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科学化的这一目标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先进的研究分析方法。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正是一个具体体现。
二、国内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笔者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归纳了计量经济学应用的20余年的发展。通过对《经济研究》近10年间刊载的计量经济学文章统计分析,目的在于对这期间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过程有一个粗略的归纳,同时也能够初步探索中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转换与研究技术规范的转变。本文则通过计量经济学论文在《经济研究》刊文中的变动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内在的技术规范的形成历程。
近些年我国主要经济学期刊发表的计量经济学文章主要以应用研究型文章仍然占主导地位,数量远远大于理论研究。但应用研究所采用的计量模型和方法却呈现出多样的趋势:例“经济转轨中的企业退出机制”采用了cox比例死亡模型和条件概率方法[1];“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用到了二元选择的logit模型[2];而就相同的问题也可采用回归模型和协整分析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已经用到了现代很多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曾经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方法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是研究一般问题的首选方法:如“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3]、“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我国股市换手率与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4]”。无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还是大样本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仍然是计量经济学研究应用最多和最主要的方法。
三、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类型分析。
在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经典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paneldata模型、离散被解释变量模型、受限被解释变量模型、非参数模型、非线性模型和其它模型。对这些模型应用研究在清华大学霍玲对1984-20xx年《经济研究》刊登的全部计量经济学论文模型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时得出以下结果[5]:经典单方程模型仍然是计量经济学论文最常用的模型方法,占总数的63.8%;其次依次是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宏观paneldata模型和其它模型;最后还有一些新型的计量模型方法,例如微观paneldata模型、经典联立方程模型、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简单非线性模型、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完全非参数模型等[5]。她认为之所以经典线性回归方程仍然在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占主导地位,直观原因是这个方法比较容易直观使用,另一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论文主要是因素分析对研究的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程度,而这背后的经济理论是不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模型假定为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四、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启示和展望。
1、在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data模型为主。
从以上综述中得知,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应用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data模型,这两类模型从需求性和实现的可能性两个方面解决我们面临的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需求性上来说,例如金融市场时间序列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协调分析等,都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说,一手数据的是否容易获取对研究的成败起决定作用。
2、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将涉足计量经济学模型。
3、以传统模型为主,加强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
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研究方法,它所采用的经济数学模型是用来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具有其他经济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我们要加强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如:我们采用非线性模型所作的预测和分析就比线性模型效果好;对于研究随机性、非结构性的所有问题,采用仿真(模拟)技术;用于研究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在利益方面冲突就采用对策论模型。由此可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学者研究出不同的模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这是由于这些新型模型的不断涌现,对我们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完善作用。(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金全,张鹤.经济增长风险的冲击传导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xx,(10)。
[2]刘莉亚,任若恩.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共生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xx,(10)。
[3]张建琦,黄文锋.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xx,(10)。
[4]晏维龙等.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xx,(11)。
[5]苏东蔚,麦元勋.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我国股市换手率与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xx,(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