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热门15篇)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对未来的展望。阅读是拓展知识、增长见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是宗教领袖对于信仰和和平的呼吁,希望人们能够和谐共处。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一
生:攒够70元钱,让非洲的孩子喝上洁净的水。
师:(师板书70美元)最初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怎样去做的?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层。
学生总结:他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妈妈洗吸尘器、帮邻居捡树枝,给家里的草坪剪草……很快,妈妈给他的储存盒里放够了70美元。
师:(板书力所能及)想象当他得到70美元时的心情/。
生:激动、兴奋/。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层。
学生总结:70美元只够买一个水泵。一口井需要2000美元。
师:(板书2000美元)2000美元对一个家庭来讲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仅靠瑞恩自己还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攒得这2000美元太难了,但是瑞恩没有泄气,没有放弃,正是他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使得事情出现了让我们惊喜的一幕:
生:他的行为和毅力感动了一位阿姨,阿姨通过媒体帮助他募捐,很快,2000美元就凑齐了。
师:(板书感动别人)让我们一起为瑞恩庆祝吧!(教室里想起热烈的掌声)。
生:老师,还不能庆祝,因为瑞恩的梦想还没实现。
生:2000美元打一口井需要20个人干10天,太辛苦了,工程师告诉瑞恩需要买钻井机。
师:买钻井机?太难了,放弃了吧,瑞恩!
生:瑞恩不会放弃的,他的老师也已经被他的执着感动,带动班级的同学,一起为他募捐,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
师:(板书梦想成真)梦想!这就是梦想的力量!默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体会瑞恩看到自己的梦想成真后的心情。谈一谈你看到瑞恩梦想成真后你的感受。
生默读课文。
生:当瑞恩和自己的父母来到第一口井旁边时,看到了5000多名健康的迎接他的非洲小伙伴,他幸福的流下了眼泪。
生:截至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在干旱的非洲凿取了30口井,这30口井仅仅来源于瑞恩的一个梦想。瑞恩太了不起了!
生:做行动的巨人!昨天“每日格言”里写着语言的巨人是行动的矮子。当我看到瑞恩的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我懂得了人要做行动的巨人。
师:你是一个细心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相信你一定也会成为行动的巨人。若干年后,你的梦想也会实现!
生:光有梦想不行动就会成为白日梦。
【反思】。
这是一篇篇幅比较长的略读课文,一改往常精读课文的有感情的朗读感悟,这节课我采用了大段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默读。课标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速度,但是平时在阅读教学时总不敢落实,怕学生默读不到位,总认为学生不出声读就是不会读,结果朗读占用了课堂很多时间,很多学生跟着别人书声琅琅,自己却不知所云,读后大脑依然一片空白。从今天这堂课看,学生在默读中很快就找到问题所在,并且很准确地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
静能生慧。静能致远。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加强默读训练。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二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师: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水无人不需,无时不需。对于我们来说,打开水龙头,就有许多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那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啊。然而,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人们排起长龙般的队伍,就是为了喝上这一丁点不洁净的水。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师:看到这些,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咱们在学习略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凭借快速的浏览来寻找到有效的信息,这就是有本事的表现。接下来,请你快速浏览全文,看看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看谁能在短时间内划出两句直接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
5、时间到,划出两句的请举手!那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两句,非常不简单。
老师也找到了这两句,再来读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孩子和每个人变红色)评价:你在读书的时候善于发现。
t: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大,他的梦想实现了吗?
t:学会看的快,想得快,脑子转的快,这也是一种本领。
t:可以交流了吗?第一步……。
同学们,从最初的挣足七十元到挣足两千元,到筹集钻井机的钱,到打出第一口井的钱,一直到打出三十口水井,瑞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我们不得不,由衷的发出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
t: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是我们接下来重点研究的问题,出示提示。
t:好,停下笔来。刚才同学们学的非常地投入,非常地认真,有不少同学一边认真地浏览,一边拿着笔在某些段落或者句子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真的非常会学习!现在咱们开始交流。
s:在这个自然段中写了瑞恩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激励自己,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务,赚足了70元钱。说说自己的感受。
t:我们再来仔细找找,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做了哪些事情?(为地毯吸尘擦窗户捡松果 捡树枝取得好成绩)。
t: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可以激励自己,(板书)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
t: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只做了这五件事吗?
t:会读书的孩子,在他的眼里,省略号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六点。他应该是浮现你眼前的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大家想象一下,瑞恩为了实现梦想还可能做了哪些事情,用上这个句式说说。这个6岁的男孩多么了不起啊。
引导:你六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接着用当你在干什么,瑞恩却在干什么说话。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啊,瑞恩为了实现梦想坚持不懈做了很多很多事。
这样的事情举得完吗?
t:既然举得完为什么不举完呢?
t: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写作文,知道要选择几件典型的事情来写,做到详略得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千万。不要像记流水账那样把所有的事情都列举出来,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梦想,但光有梦想可不行,还要象瑞恩那样为了实现梦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其实瑞恩也和你们一样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正是因为他的爱心,才让他有了梦想,有了梦想才激励他不断的去努力。
一个人有了梦想,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而且还可以怎么样,我们接着交流让你感觉到梦想的力量可真大的句子和段落。
t: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
s:可能是一位小朋友捐的,他是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和瑞恩一样)。
s:可能是一位穷苦的人捐的。是他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钱。
t:听了你们的话,我感觉到瑞恩的梦想感动了所有的人。他感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有钱人,还感动了那些穷苦人。瑞恩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加拿大所有人的爱心,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爱心,帮助瑞恩实现他的梦想。这25元是怎么来的呢?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找到了一段这样文字。看过之后,我深深感动了。
t:美国,德克萨斯有一个小女孩,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来了25元这一封信,她在信中写到: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但愿这些有用。
t:感动吗?
s:感动。为什么?
t:由此可见这个女孩被瑞恩的梦想,被瑞恩的爱心感动。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不仅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别人!(板书)。
t请你关注后面的课文,当梦想实现之后,会给非洲人们带去什么?
s:会给非洲人们带去健康。有了水孩子就不会生病可以健康的生活。
s:带去了生命。
t:是啊!那位老人的肺腑之言,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带去快乐,指导学生读读,看有了井,有了水,孩子们多快乐和幸福。
知道吗,瑞恩的井在安格鲁地区投入使用两年多,这里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可以上学了,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背水了,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水而到处奔波。是谁改变他们的生活,是瑞恩,是瑞恩的梦想,是瑞恩的爱心,是许多人的爱心。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因为当梦想实现后,会给很多人带去幸福快乐……。
从瑞恩的圆梦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一颗善良坚定执着,金子般的美好心灵。
读瑞恩的话,你怎么理解他这句话?(他要把一生都献给这项事业,他把寻找干净的水源作为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梦想。梦想永远不会停止,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一个人有了梦想,就插上了翅膀。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吗?你们有远大的志向,我真的为你们高兴,但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加上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你们的梦想。但是我们也应该象瑞恩那样有一份爱心,多替别人想一想。
t: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勉:播下梦想的种子,去努力,去超越!(课件出示)下课!衷心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够实现。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三
1.以学生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习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敢于表达个人见解。
2.读写结合,加强课堂片段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略读课文。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快速阅读,培养在读中质疑解疑的能力,在质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梦想的力量”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精神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微课,背景音乐,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
1课时。
一.展示图文资料,引入情境。
1.配乐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由于常年饥渴缺少医药,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有专家估计,非洲的缺水问题仍将继续恶化或蔓延。
2.他们多么渴望能得到洁净的水啊,当我们了解到这一信息后,你有什么要说的?
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叫瑞恩,当他得知非洲缺水的情况后,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检查预习。
课文中有一些难读的词语,让我们来认一认。
2.第一次浏览课文,概览“梦想”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瑞恩。希里杰克。请大家浏览课文,说一说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从文章中找到两句能够直接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请你快速浏览全文寻找有效信息。
(1)。第一句很多同学都划对了,仔细考虑一下,第二句在哪里?生继续浏览。划出两句的请举手!
(2)跟他一样请举手!(学生举手)——真好!第二句在哪?你说——。
(3)。是这一句吗?这句在课文的第十二自然段,海老师把这两句话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是瑞恩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直接表白了瑞恩的梦想。
(4)。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5)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瑞恩的梦想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3、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了?
4.第二次浏览课文,四人小组合作,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填写读书卡。
(2)师生交流,分五步。
(3)小结:同学们,从最初的挣足70元,挣足2000元,再到买钻井机,直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此时我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1、激励自己。
梦想的力量为什么如此巨大呢?交流这些信息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微课。(播放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之圈关键词微课视频)。
学到这,我们明白了,当一个人有了梦想的时候,他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板书:激励自己)。
这是梦想的力量如此巨大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激励自己。
2、感动他人。
(1)第三次浏览课文。
第二个原因会是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
(2))在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同学们注意了吗?(出示第十段)齐读。
听了你们的话我感觉到瑞恩的梦想他感动了所有的人。
(3)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海老师得知了这25元的来历。请看大屏幕。你想说什么?
这个美国的小女孩用自己心爱的头发为瑞恩的梦想助力;一个叫珍妮丝的18岁女孩,放弃了去听后街男孩的演唱会,而她已为此攒了7年钱;我们中国沈阳的一位大学生捐了三百元。瑞恩的梦想感动了成千上万人,由此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大,他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这就是瑞恩实现梦想的第三个原因。(板)。
3、带来幸福。
同学们,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又为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的后半部分。
(1)。情境表演!同学们,有一个自然段肯定能让我们感受到,非洲孩子因为有了这口井之后的幸福和快乐!哪个自然段?十五是不是?咱们来模拟一下,感受一下这份快乐,好不好?这样吧,推选一位瑞恩,咱们班里平时谁像瑞恩这样,是个热心的、善良、经常做好事的人,大家的手都指向他,这是多么的光荣!(众笑)好,请起立!你走向教室门口,这个时候你满怀激动的心情。
t:咱们都是非洲的孩子!(对着其他孩子说)你的第一口井打好了,你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你现在乘坐汽车,跟随着父母要去看看那口井,当你下车的那一刹那,你发现哎呀,这个村的所有孩子都在村口迎候你,你可以下车了——(对着表演瑞恩的孩子说)。
t:咱们该怎么表现,咱么一起来——s:孩子们大声喊——瑞恩,瑞恩……。
t:你接着走!(表演瑞恩的孩子有点害羞)t:来,咱们一起打着拍子,有节奏地高喊,脸上绽放笑容!(生喊)。
(2)好,瑞恩做了好事有点腼腆。但是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非洲孩子那份快乐!
(4)瑞恩又会怎么回答呢?
4、小结。好感人的画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如此之大的三个原因,有了梦想就可以1--激励自己;2有了梦想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梦想实现之时,还可以给许许多多的人带去—幸福。
四、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憾心灵。
师:同学们,从瑞恩种下第一颗梦想的种子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他的梦想还在继续,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
2008年,“瑞恩的井”已在12个国家挖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获益;
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2、师:你最想说什么?(生说)。
3、师:一个美好的梦想可以激励一个人不断地奋斗。特别打动我的是瑞恩说的一句话:“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你能读懂这句话吗?把寻找洁净的水源当成一辈子的追求,一辈子的梦想。这一定会深深的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其实梦想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瑞恩用他的梦想和爱心唤醒了许许多多人们心底的那份爱心。
五.总结。
学到这儿,相信我们对梦想,对梦想的力量有了独特的见解。那最后咱们在《超越梦想》这首歌中写写你的梦想格言!把你的梦想格言誊写在书签上,压在书桌上,用它时刻激励你朝着梦想飞翔。作为中国人,愿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六.作业。自由选择其中一题或多题。
1、我被瑞恩的行动深深感动了,我想写首小诗赞美他。
2、这个故事一定感动了你,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跟瑞恩说,那就写一封信给远方的瑞恩吧!
七.板书。
巨大感动他人。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四
1、凭借初读,学生能够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在列举选材时,通过选材比较,明白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有说服力。
4.能够感悟瑞恩的这种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体会题目的含义,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多媒体课件。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并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浏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谁能从中很快的找出我们学习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课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把它们再认真地默读一遍!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这样的设计,能很大程度的锻炼学生自己质疑的能力,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目的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概括梦想。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2、汇报。
预设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预设2: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梦想十分坚定。
预设2: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实现了)。
请你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20xx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是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过渡语:瑞恩在他通往梦想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5、默读课文,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1、挣足70元钱。
2、挣足20xx元钱。
3、筹钱买个钻井机。
4、打出第一口井。
5、打出30口井。
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使学生知道人不仅仅要有梦想,还要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真)。
三、板块探究,理解题目含义。
学生自学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然后交流。
(一)激励自己。
有些同学特别关注了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1、快速浏览,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
: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
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
2、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
3、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情来写好不好?
哪种选法好?
预设:全是家务活。
师: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要全写出来,要选典型事例,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4、你觉得瑞恩累吗?从哪里看出来了?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干呢?
5、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巨大。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梦想的力量能激励人不断的努力)。
(二)感化他人。
1、这20xx元瑞恩是如何筹到的?
2、学生结合句子谈感受:
预设:一周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小结:营造冲突:既然是捐款,为什么才25元这么一点点呢?有什么地方特别疑惑?不可思议?这个25元,有可能是谁捐的?怎么来的?(一分一分积攒的)。
3、补充阅读:了解捐款背后的故事;谈感受。
课件出示: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去来25美元,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
读着这些,你想说什么?
4、小结: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其他更多人的帮助。)。
(三)带去幸福。
1、同学们,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如果我们就是安格鲁小学的孩子,瑞恩来到了我们的这里,你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课文在哪一段进行了描写。
课件出示:车子开进村庄时,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边,他们热烈地鼓着掌,有节奏地高喊着:“瑞恩!瑞恩!”瑞恩羞涩地走下车去,不好意思地向着大家打着招呼。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了一口井前。并被鲜花包围起来,水泥基座上刻着:“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为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对瑞恩的感激之情。
演一演。
梦想的实现,会给非洲人民带去什么?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预设:带来了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生命等。
请你读一读这段文字。
2、补充阅读:“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不要再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人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到20xx年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中学生。清洁的水源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粮食和肉类市场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大量迁入,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工人。
3、小结:梦想,可以给人们带去幸福。梦想的力量真大啊!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梦想的实现,可以带给人们幸福。)。
四、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撼心灵。
梦想还在继续,请看:
课件出示:20xx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20xx年,“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助非洲挖了70口水井;20xx年,“瑞恩的井”已在12个国家挖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获益;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看了这个资料,你的心里激动吗?有什么想说的吗?
讲到这里,故事结束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
2、这个梦想的力量的故事读完之后,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有怎样的感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课后作业: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五
1、凭借初读,学生能够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在列举选材时,通过选材比较,明白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有说服力。
4.能够感悟瑞恩的这种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体会题目的含义,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多媒体课件。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并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浏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谁能从中很快的找出我们学习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课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把它们再认真地默读一遍!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这样的设计,能很大程度的锻炼学生自己质疑的能力,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目的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概括梦想。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2、汇报。
预设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预设2: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梦想十分坚定。
预设2: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实现了)。
请你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20xx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是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过渡语:瑞恩在他通往梦想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5、默读课文,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1、挣足70元钱。
2、挣足2000元钱。
3、筹钱买个钻井机。
4、打出第一口井。
5、打出30口井。
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使学生知道人不仅仅要有梦想,还要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真)。
四、板块探究,理解题目含义。
学生自学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然后交流。
(一)激励自己。
有些同学特别关注了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1、快速浏览,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
: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
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
2、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
3、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情来写好不好?
哪种选法好?
预设:全是家务活。
师: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要全写出来,要选典型事例,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4、你觉得瑞恩累吗?从哪里看出来了?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干呢?
5、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巨大。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六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美好的心灵以及产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我主要围绕“梦想”与“力量”两个主题展开设计。教师以学定教,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力求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教学流程:
一、理解梦想。
(一)板书“梦想”。谈谈什么是“梦想”。
1、教师:“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激情入文。
教师: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二、感知梦想。
(一)请走进课文,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并读一读。
(二)说话练习,整体感知。
1、出示文中重点词:非洲水井额外水泵钻井机瑞恩的井。
攒钱募捐流泪放弃簇拥辛辛苦苦。
指名读词、纠音——齐读!
2、说话练习。
要求:自由选择五个以上词语,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三)教师小结:是的,瑞恩有这样一个梦想——。
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齐读)。
教师:瑞恩的梦想也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
课件出示: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齐读)。
三、追寻“梦想之因”
过渡语: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让我们走近瑞恩,走近非洲。
(一)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说说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三)找出文中老师说的话并读一读,重点读好“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说话:我觉得这里的孩子,因为。
(预设:可怜、悲惨、艰苦……)。
请你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
(四)现在,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去看一看非洲人们的生活片段。
1、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图片或录像)。
同时教师感情述说: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2、拓展想象:在这么一个缺水的环境中,非洲的孩子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3、教师:怪不得一位老人这样说道:——“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课件出示,齐读)。
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再次齐读)。
四、走进“梦想之路”
过渡语:瑞恩又为他的梦想做了些什么呢?
(一)自由学习3——13自然段,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感受感受。
(二)学生自由讨论,师适时点拨梳理。
(预设如下)。
1、为筹齐70元钱,瑞恩所做的努力。
(1)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2)逐句朗读,想象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身影。
(3)除这些外,瑞恩还会做哪些劳动?(想象省略号的内容)。
(4)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6岁的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对非洲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为了心中的梦想)。
(5)师小结:整整4个月,为了这70元,他不怕辛劳;为了这70元,他不畏严寒;为了这70元,他不断地努力……他的心中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当听到需要20__元时,瑞恩的表现。交流后出示:
(2)“尽管如此,瑞恩并没有放弃。”他不放弃的是什么?
(预设:干活挣钱、对梦想的追求、努力……)。
(3)他的这些努力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再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默读课文、补充介绍背景等了解瑞恩的梦想及梦想产生的原因。
2、通过认真读文,明白瑞恩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
3、感受梦想给瑞恩的力量,体会瑞恩善良、坚定执着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梦想的一篇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2、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认真地去默读这个故事。根据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边读边划一划圈一圈。(屏幕出示)。
问题一:文中介绍了谁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
(1)那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追问:板书:瑞恩。(几岁的瑞恩,板书:六岁)刚才这位同学找到了这一句做为他的梦想(出示第一句)。那,对于他的回答,谁还有补充?。出示第二句(我发现同学们很会读书,对,你们找到的这两处都写到了瑞恩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还有没划出来的同学请补上。那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两句话,通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你的观察真仔细!出示另一组。
(2)是呀,他的梦想从为非洲的的孩子挖一口井,到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他的梦想在不断的变大。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3)那瑞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呢?是呀,非洲是一个缺水大国,由于常年干旱,用水问题不断的恶化和蔓延,就如书上介绍的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随着屏幕让我们一起去非洲感受一下吧!
(4)面对此情此景,让我们清晰得看到非洲的人们是多么需要洁净的水啊!
正因为这样,年仅六岁的瑞恩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也正因为这样,年仅六岁的瑞恩才有了这么一个梦想。让非洲的人们能(板书:喝上洁净的水),这就是瑞恩的梦想。那通过这两句描写小瑞恩梦想的句子,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小瑞恩有一颗怎样的心?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5)面对年仅只有六岁的瑞恩,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样的梦想,那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
问题二: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
(6)引:70元只够买一个水泵,这里能看出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2000元的一口水井,应该说这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为安格鲁小学社区挖的一口水井同样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觉得文中还有更具有说服力的地方。
你真能干!好,那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起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是呀,一年左右的时间……8个国家……30口水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指),那又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读题)一年时间就为非洲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我们有理由相信,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终将能够实现,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这段话。(再读这段)。
问题三: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瑞恩做出的哪些努力深深感动了你?
(是呀,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呢?那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同学们可以边找边把你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边。)。
(8)请同学汇报,并课件展示。
(课件演示: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为了帮助瑞恩实现他的梦想,母亲为他准备了一个饼干盒,并画上了一个积分表,上面有35个格子,每增加两元就可以涂掉一个空格,就这样为地毯吸尘让瑞恩挣了两元钱,一个格子被涂掉了……除了这些,瑞恩还可能做了哪些努力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是呀,小瑞恩就是这样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在瑞恩的努力下,35个格子终于都被涂掉了。
2000元,对于一个年仅六岁的瑞恩是多么大的一笔钱啊,瑞恩放弃了吗他依然……?
是什么让瑞恩这么执着地为了实现他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呢?其实,这就是……读题。
(10)梦想的力量不仅仅激励着小瑞恩(坚定不移)地努力着,他同样也感动了许许多多这样有爱心的人们,那在瑞恩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一段)。
(11)当妈妈的一位朋友将瑞恩的事写成文章发表后,在报刊上许多人看到了这篇报道,互相传诵着瑞恩动人的故事,白发苍苍的老人知道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身患残疾的叔叔知道了……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都知道了,那他们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展开自己的想像写一写。(小练笔)相信你也是一个有着同样爱心的孩子。
(12)就这样,梦想的力量将爱心在慢慢地传递着,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传递的队伍中去。(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小结:是呀,梦想的力量,激发了瑞恩善良、执着的内心,梦想的力量,唤起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关心和热爱,梦想的力量,更促进了非洲和加拿大人们之间的友谊。
(13)那就让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一起去感受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一起把文章14到16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同学们也有美好的梦想,那希望你们能像小瑞恩一样,在自己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中,梦想成真。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八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小黑板、生字卡片。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板书:梦想:
师:梦想是什么?
生:梦想是指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
师: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
生:(老师、科学家……)
2、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将它化作动力,在你的生活中不断激励你前进,并且能创造出无法想象的美好的奇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梦想的力量》。(补完课题)
二、阅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词。
3、解决不理解的生词。
三、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最后打出了30口井,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
四、读自读提示,解决问题
1、快速浏览自读提示,说说自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提出了什么要求,要解决什么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联系实际说说读后的体会,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2、师: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回答)
生: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
师:文章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呢?(生答:课文第一段)
师:你们觉得瑞恩的梦想怎样?
生:伟大……
师:是啊,是什么让瑞恩会产生这种梦想呢?
生:(课文第16自然段)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师:是啊,对非洲人来说,水,就是生命。(全班齐读这句话。)
3、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叙述顺序去读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在旁边做批注。
4、全班交流。
(挣70元钱、筹2000元钱、筹钱买钻井机、成立“瑞恩的井”基金会。)
5、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我们到文中找。
生:2001年3月,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为非洲的8个国家挖了30口井。
生:因为有很多人帮助了瑞恩。
师:为什么会帮助他呢?
生:因为他们都被瑞恩的行为所感动。
师:他感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找一找。
师: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他们呢?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九
1.以学生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习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敢于表达个人见解。
2.读写结合,加强课堂片段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略读课文。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快速阅读,培养在读中质疑解疑的能力,在质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梦想的力量”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精神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微课,背景音乐,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
1课时。
一.展示图文资料,引入情境。
1.配乐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由于常年饥渴缺少医药,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有专家估计,非洲的缺水问题仍将继续恶化或蔓延。
2.他们多么渴望能得到洁净的水啊,当我们了解到这一信息后,你有什么要说的?
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叫瑞恩,当他得知非洲缺水的情况后,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检查预习。
课文中有一些难读的词语,让我们来认一认。
2.第一次浏览课文,概览“梦想”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瑞恩.希里杰克。请大家浏览课文,说一说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从文章中找到两句能够直接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请你快速浏览全文寻找有效信息。
(1).第一句很多同学都划对了,仔细考虑一下,第二句在哪里?生继续浏览。划出两句的请举手!
(2)跟他一样请举手!(学生举手)——真好!第二句在哪?你说——。
(3).是这一句吗?这句在课文的第十二自然段,海老师把这两句话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是瑞恩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直接表白了瑞恩的梦想。
(4).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5)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瑞恩的梦想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3.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了?
4.第二次浏览课文,四人小组合作,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填写读书卡。
(2)师生交流,分五步。
(3)小结:同学们,从最初的挣足70元,挣足2000元,再到买钻井机,直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此时我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1.激励自己。
梦想的力量为什么如此巨大呢?交流这些信息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微课。(播放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之圈关键词微课视频)。
学到这,我们明白了,当一个人有了梦想的时候,他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板书:激励自己)。
这是梦想的力量如此巨大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激励自己。
2.感动他人。
(1)第三次浏览课文。
第二个原因会是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
(2))在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同学们注意了吗?(出示第十段)齐读。
听了你们的话我感觉到瑞恩的梦想他感动了所有的人。
(3)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海老师得知了这25元的来历。请看大屏幕。你想说什么?
这个美国的小女孩用自己心爱的头发为瑞恩的梦想助力;一个叫珍妮丝的18岁女孩,放弃了去听后街男孩的演唱会,而她已为此攒了7年钱;我们中国沈阳的一位大学生捐了三百元。瑞恩的梦想感动了成千上万人,由此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大,他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这就是瑞恩实现梦想的第三个原因。(板)。
3.带来幸福。
同学们,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又为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的后半部分。
(1).情境表演!同学们,有一个自然段肯定能让我们感受到,非洲孩子因为有了这口井之后的幸福和快乐!哪个自然段?十五是不是?咱们来模拟一下,感受一下这份快乐,好不好?这样吧,推选一位瑞恩,咱们班里平时谁像瑞恩这样,是个热心的、善良、经常做好事的人,大家的手都指向他,这是多么的光荣!(众笑)好,请起立!你走向教室门口,这个时候你满怀激动的心情。
t:咱们都是非洲的孩子!(对着其他孩子说)你的第一口井打好了,你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你现在乘坐汽车,跟随着父母要去看看那口井,当你下车的那一刹那,你发现哎呀,这个村的所有孩子都在村口迎候你,你可以下车了——(对着表演瑞恩的孩子说)。
t:咱们该怎么表现,咱么一起来——s:孩子们大声喊——瑞恩,瑞恩……。
t:你接着走!(表演瑞恩的孩子有点害羞)t:来,咱们一起打着拍子,有节奏地高喊,脸上绽放笑容!(生喊)。
(2)好,瑞恩做了好事有点腼腆。但是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非洲孩子那份快乐!
(4)瑞恩又会怎么回答呢?
4.小结。好感人的画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如此之大的三个原因,有了梦想就可以1--激励自己;2有了梦想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他人;梦想实现之时,还可以给许许多多的人带去—幸福。
四、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憾心灵。
师:同学们,从瑞恩种下第一颗梦想的种子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他的梦想还在继续,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
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2、师:你最想说什么?(生说)。
3、师:一个美好的梦想可以激励一个人不断地奋斗。特别打动我的是瑞恩说的一句话:“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你能读懂这句话吗?把寻找洁净的水源当成一辈子的追求,一辈子的梦想。这一定会深深的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其实梦想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瑞恩用他的梦想和爱心唤醒了许许多多人们心底的那份爱心。
五.总结。
学到这儿,相信我们对梦想,对梦想的力量有了独特的见解。那最后咱们在《超越梦想》这首歌中写写你的梦想格言!把你的梦想格言誊写在书签上,压在书桌上,用它时刻激励你朝着梦想飞翔。作为中国人,愿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六.作业。自由选择其中一题或多题。
1.我被瑞恩的行动深深感动了,我想写首小诗赞美他。
2.这个故事一定感动了你,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跟瑞恩说,那就写一封信给远方的瑞恩吧!
七.板书。
巨大感动他人。
瑞恩。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十
1、凭借初读,学生能够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在列举选材时,通过选材比较,明白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有说服力。
4.能够感悟瑞恩的这种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体会题目的含义,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多媒体课件。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并自然的导入新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谁能从中很快的找出我们学习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课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把它们再认真地默读一遍!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这样的设计,能很大程度的锻炼学生自己质疑的能力,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目的的学习)。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2、汇报。
预设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预设2: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梦想十分坚定。
预设2: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实现了)。
请你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20xx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是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过渡语:瑞恩在他通往梦想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5、默读课文,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1、挣足70元钱。
2、挣足20xx元钱。
3、筹钱买个钻井机。
4、打出第一口井。
5、打出30口井。
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使学生知道人不仅仅要有梦想,还要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真)。
学生自学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然后交流。
(一)激励自己。
有些同学特别关注了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1、快速浏览,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
: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
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
2、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
3、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情来写好不好?
哪种选法好?
预设:全是家务活。
师: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要全写出来,要选典型事例,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4、你觉得瑞恩累吗?从哪里看出来了?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干呢?
5、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巨大。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梦想的力量能激励人不断的努力)。
(二)感化他人。
1、这20xx元瑞恩是如何筹到的?
2、学生结合句子谈感受:
预设:一周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小结:营造冲突:既然是捐款,为什么才25元这么一点点呢?有什么地方特别疑惑?不可思议?这个25元,有可能是谁捐的?怎么来的?(一分一分积攒的)。
3、补充阅读:了解捐款背后的故事;谈感受。
课件出示: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去来25美元,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
读着这些,你想说什么?
4、小结: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其他更多人的帮助。)。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十一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状况。
师: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水无人不需,无时不需,十分珍贵。我们生活在西施故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只要打开水龙头,就有许多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比如在非洲,(屏幕播放缺水图片)没有足够的水源,人们喝不上水,他们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也只是为了喝一丁点儿不洁净的水,许多儿童因为喝了不洁净的水而生病,甚至悲惨地死去!
师:(朗读资料)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能够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师:了解了这一信息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1:我想为他们捐款.
师: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生2:我想发动许多人去捐款.
生3:我想为他们买一瓶矿泉水.
师:你们都是由爱心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叫瑞恩,当他了解到这些后,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这天要学习的课文,一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自己去读去感悟去发现。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找哪些句子承载了瑞恩的梦想。
生自由读文,划找句子。
2、师:哪几句话承载了瑞恩的梦想?
生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告诉同学们是在第几自然段?
生1:在第一自然段。
生2:我找到的是第三自然段的句子:“他们不就应过那样的生活。”“我必须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师:还有吗?
生3:我找到的句子在12自然段:“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师:在刚才的浏览中,你们的速度很快,这会很有用。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师:老师把最有代表性的两句呈此刻大屏幕上: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师:读这两个句子,上下比照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句子中“孩子”、“每一个人”字体颜色变红。)。
生:第二句多了“每一个人”。
师:你在读书的时候善于发现细微之处。
4、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十分直白地告诉我们了?
生:第17自然段。
5、师:请大家凭借读书卡,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生借助读书卡梳理梦想实现之路。
交流,分五步: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哪几个自然段作了描述。
1
挣足70元。
1至6自然段。
2
挣足2000元。
7至10自然段。
3
买钻井机。
11至13自然段。
4
打出第一口井。
14至16自然段。
5
打出30口水井。
17自然段。
师:从最初的梦想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灵。在座的每一位都会由衷的发出这样的感叹:“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板书:巨大)。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师: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找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并在旁边写写你的阅读感触。
生再次默读课文,自主划找、品读、批注感悟: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板块一】激励自己。
1、师:许多人都个性关注第6自然段。这是个性值得关注,因为它蕴含着第一个原因。
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明白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师:说说为什么说这段话能体现梦想的力量很大?
生1:梦想能够激励自己。
师:有了梦想之后就会激励自己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你六岁时在干什么?
生2:玩。
生3:我必须在玩。
师:都在玩?那也不见得。但是你们肯定不会像瑞恩那样一件一件地做事。
2、师: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圈是一门学问,要圈关键词,可圈可不圈的我们坚决不圈。
生圈关键词。
生交流五件事: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好成绩得奖励。
师:看屏幕,虞老师是怎样圈的。
(课件出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有的一齐圈,有的分开圈。
生举手示意。
师:“落下的”三个字为什么可不圈?
生1:删去了意思一样的。
生2:是可圈可不圈的,所以不圈。
师:看屏幕,有什么疑问吗?我们要善于发现。
生:第五件事没圈。
师:猜猜为什么没圈?
生1:因为前几件事他自己做的工作。
师:考试取得好成绩不是他自己做的事?
生2:因为没有能够直接圈的词。
师:很好!那么当遇到没有能够直接圈的词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办?
生:自己概括。
生:省略号。
生闭眼想象。
师:把刚才浮此刻你眼前的画面说出来,用上句式说说,你仿佛看到了……。
出示句式:当(谁)在(干什么)的时候,瑞恩在(在干什么)。
生用句式交流。
师:像这样的事列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
师:可不能想当然。要从课文中找依据。
师:为什么不把35件事都罗列出来呢?
4、师:我们都是有水平的读者,哪怕不写出来,能够从哪个标点想象出来?
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要全写出来,要选典型事例,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5、师:一个六岁的男孩为了实现梦想,自觉地做着一件又一件这样的事。我们不得不感叹:梦想的力量是多么巨大!那是因为,一个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不断激励自己!
【板块二】感化他人。
生浏览后交流。
生1:感动了妈妈的朋友。
生2:还感动了他自己的一些朋友。
生3:瑞恩的老师。
生4:加拿大所有的人。
生5:有关部门。
2、师:读读第10段,你有什么疑问?(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外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能够打一口井的钱。)。
生:25元这么一点钱,为什么要用支票?
生1:可能是一位小朋友看了报纸后,擦桌子得来的。
师:像瑞恩那样辛辛苦苦干活攒来的。
生2:可能是一个穷人省下来的。
是:并不富裕的人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
……。
3、师:不猜了。关于这25元,我去查了资料。当我看完了这个资料后,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课件出示资料:美国德克萨斯有一个小女孩,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来了25元和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忙那些可怜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
师:你想说什么?
生交流。
4、师:“人之发肤,授之父母,不可损毁。”女孩却为了帮忙瑞恩实现梦想,卖掉了头发。虽然只是改变了发型,但她的这一举动必须感动了你!了解这一资料后,我在心底不停地感叹:“梦想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因为它不仅仅能够——激励自己,还能够——感动他人。(板书:感动他人)。
【板块三】拯救生命。
1、师: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还有第三个原因。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的后半部分。个性是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出来后,又为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生交流:带来了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生命……。
2、补充阅读:“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不用再每一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到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名中学生。清洁的水源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粮食和肉类市场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超多迁入,为企业生产带给了更多的工人。
3、师:想不想体验这份快乐?我们来演一演瑞恩和非洲的孩子们。
情境表演。小结。
4、小结:梦想,能够拯救生命,带去期望。(板书:带去期望)。
四、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状况,震憾心灵。
师:刚开始我们说过,梦想就像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浏览下面一段文字,相信你会又一次被震撼。
课件呈现:20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忙非洲挖了70口水井;,“瑞恩的井”已在12个国家挖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获益;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师:你最想说什么?
生在《超越梦想》歌声中畅谈“梦想格言”,激活梦想。(略)。
3、师:把你的梦想格言誊写在书签上,压在书桌上,用它时刻激励你朝着梦想飞翔!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十二
1、 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下旬、募捐、水泵、筹集、吭声、颠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将引导他们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实现梦想的艰难与漫长,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梦想,并在梦想的指引推动下完成自己的梦想。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
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比:课件出示两组非洲缺水的图片和另一组有水的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图片内容(有水时会怎样,雨水充足时又会怎样),并谈谈感受,教师相机介绍有关非洲缺水的资料。
2、再次出示: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指导朗读。
师:是谁的梦想让非洲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下旬 募捐 水泵 筹集 吭声 颠簸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走进课文,了解梦想。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2、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知道非洲的孩子处境是这样的艰难,水对他们是这样的重要,6岁的瑞恩才会有这样伟大的梦想。请大家与老师一起依次读好这三句话:
师: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在学校里,他下定决心对自己说
生:“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生:“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
四、研读课文,探究梦想实现的过程。
1.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还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谈何容易?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那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梦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是怎样实现的呢?
生:筹集70元打一口井,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3.课文哪一段介绍了他为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呢?指名读。
4.课件出示: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师:他都做了哪些家务活呢?
生: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取得好成绩……
师:除了这些,让我们设想一下,小瑞恩为了筹集这70元钱,还做了些什么呢?
生:捡废纸、、捡塑料瓶、发传单、拖地……
生:爸爸、妈妈、爷爷、邻居,他们被瑞恩的行为感动了。
师:让我们齐读这一段,去体会瑞恩的辛苦。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生:筹集20xx元。
生:他还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支持。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
生:(1)妈妈的朋友;
(2)寄支票的好心人;
(3)老师与班上同学;
(4)还有爷爷、邻居和爸爸。
师:他们又为什么帮助瑞恩?从他们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被感动了,感受到参与瑞恩梦想的人越来越多。
7、师:当瑞恩得知人工凿井工作非常艰巨,而如果有一台钻井机速度就快多了时,小瑞恩又有了他梦想的第三步,那就是:
生:筹钱买钻井机。
师:我们猜测一下一台钻井机要多少钱呢?
生:5000元,10000元……
生:坚定执着,坚持不懈…...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瑞恩与工程师的对话,感受瑞恩的坚定执著。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生: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除了事情发展顺序,本文还按什么顺序来写呢、
生;时间顺序。
师: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1998年、4月下旬、20xx年7月......
师: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故事更清楚明了,结构更为清晰,平常我们写作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生: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8、从70元,到20xx元,再到买钻井机,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变大,难度也在加大,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用“越来……越”说一句话。
生:筹集的钱越来越多,瑞恩的梦想实现起来困难也越来越大。
生:被瑞恩感动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瑞恩梦想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五、感悟“梦想的力量”
1、默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功的喜悦。
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20xx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2、说话练习。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
生:真是太好了,你们终于能喝上水了!
师: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你太棒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师: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谢谢你让我们喝上清澈的水,是你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3、课件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齐读,想一想都有谁流泪了,为什么流泪?
生:瑞恩,瑞恩的父母,所有的非洲人民,他们被彼此感动着。
(2)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体现在哪里?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多口井。
(2)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还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3)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为了梦想而努力坚持不懈的人。课件出示两句名言,让学生在名人事迹的影响下,树立自己远大的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小结、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1、梦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梦想是勇往直前的源泉。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吧!
2、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十三
1、凭借初读,学生能够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在列举选材时,通过选材比较,明白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有说服力。
4.能够感悟瑞恩的这种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体会题目的含义,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多媒体课件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并自然的导入新课)
3、 揭题:梦想的力量
齐读课题:梦想的力量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谁能从中很快的找出我们学习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课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把它们再认真地默读一遍!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梦想的力量是什么?
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这样的设计,能很大程度的锻炼学生自己质疑的能力,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目的的学习)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2、汇报
预设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预设2: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梦想十分坚定。
预设2: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实现了)
请你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20xx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是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过渡语:瑞恩在他通往梦想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5、默读课文,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1、挣足70元钱
2、挣足20xx元钱
3、筹钱买个钻井机
4、打出第一口井
5、打出30口井
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使学生知道人不仅仅要有梦想,还要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真)
学生自学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然后交流。
(一)激励自己
有些同学特别关注了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1、 快速浏览,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
: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
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
2、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
哪种选法好?
预设:全是家务活
师: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我们写作文时,千万不要全写出来,要选典型事例,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4、你觉得瑞恩累吗?从哪里看出来了?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干呢?
5、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巨大。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梦想的力量能激励人不断的努力)
(二)感化他人
1、这20xx元瑞恩是如何筹到的?
2、学生结合句子谈感受:
预设:一周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小结:营造冲突:既然是捐款,为什么才25元这么一点点呢?有什么地方特别疑惑?不可思议?这个25元,有可能是谁捐的?怎么来的?(一分一分积攒的)
3、 补充阅读:了解捐款背后的故事;谈感受。
课件出示: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去来25美元,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
读着这些,你想说什么?
4、 小结: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其他更多人的帮助。)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十四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梦想的力量之所以巨大的几个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1、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师: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水无人不需,无时不需,无比珍贵。我们生活在这个南方的城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要拧开水龙头,就有许多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却非常缺水,比如在非洲,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品和药物,更可悲的是他们喝不上洁净的水,他们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为的是喝一丁点儿康脏不堪的水,所以有儿童因为喝了不洁净的水而生病,有的甚至悲惨地死去!
师:(朗读资料)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师:了解了这一信息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1:我想为他们捐款、师: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生2:我想发动许多人去捐款、生3:我想为他们买一瓶矿泉水、
师:听了三位孩子的情愫,老师真的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你们都是富有爱心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瑞恩)。
当他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生齐读课题《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咱们在学习略读课文,如果能够凭借快速的浏览,来寻找到有效的信息就是有本事的表现。接下来,咱们来试一试,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请你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能不能在30秒钟之内画出2句直接能够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30秒钟,计时开始。
生自由读文,划找句子。
师:第一句很多同学都画对了,仔细考虑一下第二句在什么地方?时间到。画到第2个句子的同学请举手。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两个句子真不简单。好,谁来说第一句。
生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跟他一样的请举手,好的第二句,在哪儿?
生:“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生:坚定(相信这一点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师读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梦想上升了。
生:17自然段。
(课件出示:20xx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师:这一段告诉我们,瑞恩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同学们,瑞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这2年的时间内,瑞恩经历了怎样的不平凡之路,他的梦想又是如何实现的?请师友配合凭借读书卡,再次快速浏览全文,试着填写这张阅读卡,结果黄老师已经帮你们填好了,就是刚才的最后一段打出了30口水井。
生借助读书卡梳理梦想实现之路。
(师巡视:学会看得快,想得快,脑子转得快,这也是一种本领,咱们要学会抓住最简要的字填写,你不需要把这句话写完整,这样太费时。)。
师:好,哪组师友来交流一下。(师友合作汇报)。
师:同学们,从最初的梦想挣足70元到挣足20xx元到买钻井机到打出第一口井再到打出30口井,瑞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不得不由衷的发出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巨大)。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
师: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呢?这是我们接下来重点研究的问题。请大家第三次快速浏览全文,你觉得从哪些自然段或哪些句子当中让你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你把这些自然段或这些句子画下来,做上记号,试着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开始。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篇十五
1、通过快速默读课文、补充介绍背景等了解瑞恩的梦想及梦想产生的原因。
2、通过认真读文,明白瑞恩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
3、感受梦想给瑞恩的力量,体会瑞恩善良、坚定执着的美好心灵。
课件 作业纸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梦想的一篇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2 、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认真地去默读这个故事。根据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边读边划一划圈一圈。(屏幕出示)。
问题一:文中介绍了谁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
(1)那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追问:板书:瑞恩。( 几岁的瑞恩,板书:六岁)刚才这位同学找到了这一句做为他的梦想(出示第一句)。那,对于他的回答,谁还有补充?。出示第二句(我发现同学们很会读书, 对,你们找到的这两处都写到了瑞恩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还有没划出来的同学请补上。那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两句话,通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你的观察真仔细!出示另一组。
(2)是呀,他的梦想从为非洲的的孩子挖一口井,到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他的梦想在不断的变大。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3) 那瑞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呢?是呀,非洲是一个缺水大国,由于常年干旱,用水问题不断的恶化和蔓延,就如书上介绍的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随着屏幕让我们一起去非洲感受一下吧!
(4)面对此情此景,让我们清晰得看到非洲的人们是多么需要洁净的水啊!
正因为这样,年仅六岁的瑞恩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也正因为这样,年仅六岁的瑞恩才有了这么一个梦想。让非洲的人们能(板书:喝上洁净的水),这就是瑞恩的梦想。那通过这两句描写小瑞恩梦想的句子,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小瑞恩有一颗怎样的心?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5)面对年仅只有六岁的瑞恩,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样的梦想,那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
问题二: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
(6)引:70元只够买一个水泵,这里能看出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20xx元的一口水井,应该说这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为安格鲁小学社区挖的一口水井同样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觉得文中还有更具有说服力的地方。
你真能干!好,那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起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是呀,一年左右的时间……8个国家……30口水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指),那又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读题)一年时间就为非洲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我们有理由相信,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终将能够实现,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这段话。(再读这段)
问题三: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瑞恩做出的哪些努力深深感动了你?
(是呀,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呢?那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同学们可以边找边把你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边。)
(8)请同学汇报,并课件展示。
(课件演示: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为了帮助瑞恩实现他的梦想,母亲为他准备了一个饼干盒,并画上了一个积分表,上面有 35个格子,每增加两元就可以涂掉一个空格,就这样为地毯吸尘让瑞恩挣了两元钱,一个格子被涂掉了……除了这些,瑞恩还可能做了哪些努力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是呀,小瑞恩就是这样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在瑞恩的努力下,35个格子终于都被涂掉了。
20xx元,对于一个年仅六岁的瑞恩是多么大的一笔钱啊,瑞恩放弃了吗他依然……?
是什么让瑞恩这么执着地为了实现他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呢?其实,这就是……读题。
(10)梦想的力量不仅仅激励着小瑞恩(坚定不移)地努力着,他同样也感动了许许多多这样有爱心的人们,那在瑞恩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一段)
(11)当妈妈的一位朋友将瑞恩的事写成文章发表后,在报刊上许多人看到了这篇报道,互相传诵着瑞恩动人的故事,白发苍苍的老人知道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身患残疾的叔叔知道了……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都知道了,那他们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展开自己的想像写一写。(小练笔)相信你也是一个有着同样爱心的孩子。
(12)就这样,梦想的力量将爱心在慢慢地传递着,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传递的队伍中去。(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小结:是呀,梦想的力量,激发了瑞恩善良、执着的内心,梦想的力量,唤起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关心和热爱,梦想的力量,更促进了非洲和加拿大人们之间的友谊。
(13)那就让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一起去感受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一起把文章14到16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同学们也有美好的梦想,那希望你们能像小瑞恩一样,在自己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中,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