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3篇)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规律性,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情感表达需要我们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并尊重彼此的差异。以下是一些相关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供您参考。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周长的认识。课本44页“什么是周长”及第45页“练一练”中1、2、3题。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关键: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长方形纸一张。
学具准备:卷尺、小棒、彩笔、直尺、长方形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问:
(!)这些花坛是什么形状?
(2)如果有3只甲虫以同样的速度分别绕花坛走一周,你们猜哪一只先到?
2、学生观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看多媒体演示,思考:为什么(3)号先到?
教师指出:看哪只甲虫先到,要比较花坛的周长。(板书:周长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1)你认为周长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吗?
(2)如果花坛是圆形,你知道它的周长吗?
(3)(出示树叶)谁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课件演示蚂蚁运行图)。
2、视觉再次感知(课件演示):
(1)多个图形的周长。
(2)辨析:蚂蚁图。
3、操作感知。
(1)描一描:学生用彩笔描44页和45页题1图形边线,教师巡视,指学生操作。
(2)摸一摸:你能指出桌面、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吗?你还知道那些物体的周长,和同桌说一说。
(3)量一量:用卷尺测量自己的头围和腰围,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小组交流。
4、周长的概念: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1、口算花坛的周长。
师:(出示花坛图片)你们能想什么办法,知道这三个花坛的周长?
电脑显示出各边长度,学生逐一口算出周长。
2、45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度量计算,接着在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四、实践活动。
(1)摆小棒:(课件出示图形)你能移动小棒把下列图形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2)想一想:(45页第3题)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你怎样想的?
五、全课小结。
六、思维拓展。
撕纸活动:
1、先看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按要求完成撕纸。
2、想一想: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课堂引领者:店口一小:姚炜。
一、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他画画可有点特别!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他的作品吧!
〈多媒体演示:小画笔勾勒出乒乓球拍的轮廓〉。
师:猜猜,他画的是什么?
生:乒乓球拍。
〈分别演示:手机、国旗的轮廓〉。
请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小结:刚才小画家沿着这些物体所画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
二、实践中理解周长。
1、理解封闭图形。
师:谁听说过“周长”,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师:我们看看课本41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象有个词不常见?
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
生:四周都不漏缝的。
……。
师:那么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
〈多媒体演示:〉。
师:这些图形中那些是封闭图形?为什么?
生:……。
小结: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多媒体同时演示封闭图形首尾相接的过程〉。
2、指一指,从实物中找周长。
(1)师生合作。
出示钟。
师:谁能指一指钟面的周长?
生指。
师:你是怎么指的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是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
指叶片、粉笔盒、数学课本表面的周长。
引导理解周长在面上。
(2)生生合作。
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吗?
师:下面请和你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周长。
指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说的时候要说清是哪个面上的周长。
学生活动,汇报。
师:我们身边能指出很多周长,例如:操场上也有。
三、探究中体验测量方法。
1、创情境。
师:这段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忙着干什么呢?
生:做操……。
师:小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忙着锻炼呢?
〈多媒体演示:小动物们绕图形一周跑一圈〉。
师:怎么同时到达终点,那么他们跑得一样快吧?
生:……。
生:可以用线、用尺。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图形的周长评出冠军。
2、量周长。
师提出合作要求:每个小组长的信封里有这些图形,每人选一种图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绳子,你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测量。量的过程中有不满整厘米的可以选择接近的整厘米,最后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
对照测量结果,承认误差。
师:谁的周长最长?
生:长方形。
那么青蛙就成为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纵观本课,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圆形、三角形、月牙形、五角星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探究、归纳,再到课末的汇报小结,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去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物理学中也有天书。
课本p47图片“对我们来说这是天书”
教师:我们的课桌上就摆放有小灯泡,你能让灯泡亮起来吗?学生分组实验:“怎样才能让灯亮起来”
教师:如果灯亮了,那么你已经连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板书“电路”二。
讲授新课。
(一)电路的组成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消耗电能,电灯通电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烙铁通电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有几种状态呢?
flash演示:通路、开路和短路。
介绍:。
1、通路:闭合电路中的开关,就有电流通过用电器,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2、开路:断开开关,或电线断电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了,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短路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且会烧坏电源,甚至造成火灾。)视频:印尼一夜之间两起大火电路短路是“真凶”
猜谜语:自相矛盾(打一物理名词)——开关。
捷径(打一物理名词)——短路。
(三)电路图。
学习要认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示画电路图的基本规则:
小结出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四。
巩固练习(试一试)。
1.下列电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2.如图所示,若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则电路是()路;若只闭合开关s2,则电路是()路;若断开开关s1、s2,则电路是()路。
3.动手动脑学物理。
[观察]:家用手电筒的电路结构是怎样的?画电路图。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1.请你给楼梯处设计一个电路。要求:上楼时,在楼下闭合开关灯亮,到楼上断开开关,灯灭;下楼时,在楼上闭合开关灯亮,到楼下断开开关,灯灭。(提示: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一盏灯)。
2发光二极管是常见的电子元件,当电流从较长接线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有电流通过,使其发光。如果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电流处于开路状态。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请制作一个判断电流方形的装置。
解说论文。
(二)说课稿。
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只管发、探究法等。2学法(1)设计理念。
活动空间。让学生分组实验,全体参与,是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
思维空间。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四教学过程(程序)。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情景的创造非常重要,它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课时,先播放《天书奇谭》的一部分视频,接着引导物理学中也有天书,播放课本47页图片“对我们来说这是天书”现在我们就试着来解密天书吧。
电路图中的这个符号就是灯泡,用它可以将夜色点缀的绚丽多彩。出示夜景图片两张。
1电路的组成提问:你的电路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参与进来。)。
接着提问:开关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组装电路时,有的用到了开关,有的用不到,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有开关和没有开关的不同,进而讨论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再次提问:其它的元件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实验时分别去掉电源、用电器进行实验,进一步讨论得出其它元件的作用,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正常工作)。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开关和电源2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师: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通过手里的器材讨论:什么时候是通路,什么时候是开路。他们的区别是什么,按你的理解给他们下定义。
由于短路不适合做实验,所以采用多媒体演示。并通过两段视频材料了解短路。
视频:印尼一夜之间两起大火电路短路是“真凶”
电源短路一定要避免,但有时候,故意将电路中某部分用电器短路(短接),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轻松一下:视频:耳机短路3电路图。
学习要认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示画电路图的基本规则:(1)导线横平竖直,图形呈矩形。(2)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处。
你能根据下面的电路画出电路图吗?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猜谜语:自相矛盾(打一物理名词)——开关。
捷径(打一物理名词)——短路。
1)请设计一把智能电子锁,画出电路图。要求:三个钥匙孔,三个人各持有一把钥匙,同时用三把钥匙才能将锁打开,缺少任何一把钥匙,琐不能打开。(电路图中锁用电动机符号表示)。
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出示学习目标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1“动手做:连接电路”
2.请你给楼梯处设计一个电路。(提示: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一盏灯)。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是学生对《电路》一课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4.1电路。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2通路、开路和短路3电路图。
以上是我对“电路”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我觉得我的设想是很好的,只是实践起来让我很失望。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找角、指角、折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直角。针对这几个环节,我做了以下思考:
首先,在教学导入的环节,我从学生已经认识的五角星出发,让学生说出老师本节课要给表现好的学生什么礼物?学生说是五角星。为什么你叫它五角星?谁能来找给我们大家看看。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的教学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另外我注意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礼物,因为我觉得正确的角的出示也有利于学生对角的概念的形成。角虽然出现了,但并不代表学生就已经认识了。
其次,我设计同学们在教室里找角这个教学情境,通过让学生指角这个过程,我一味的让学生按照我的意愿来指角,其实这个时候学生对角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然后我又比较生硬的画出了几个大小不同角,让学生看看角的样子。这个环节我忽略了学生的一个认知过程。我应该把学生指出来的角画在黑板上,这个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然后,我又通过让学生折一个角,举起来大家判断是不是角。再通过摸一摸充分的感受一下角的特点,进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指一指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做练习判断是不是角。充分的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我感觉这个地方设计的比较好。如果在教学中,我对于自己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及时灵活处理,不是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设计的思路会更好。如: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我让学生在教室里找找哪儿有角,然后把自己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指的角都是物品上突出的点,我发现后,不急于纠正,而是让孩子们指完后,我故作认真地说:“噢,老师明白了,同学们眼中的角原来是这样的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角吗?”孩子们一看,都笑了.”见此,我马上追问:“那你们认为角是什么样的呢?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们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生再指,这次,孩子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点,同时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样一来,孩子们对角的特征可真谓印象深刻了。
再次,我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角,发现有两个角是一样的,这两个角就是直角,接着又认识的直角。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直角的特点,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认识直角符号。使学生清晰的认识了直角。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我的语言有时候表达不够准确。这个我以后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表达。
最后,通过说说生活中的角,让学生认识到角无处不在。练习其实只是一些很普通的判断、找角、比较和用身体表示角的习题,但考虑到如果这么平淡的出示,孩子们一定兴趣不高。所以我以学生们喜欢神话故事和乐于挑战为出发点,设计了“火眼金睛孙悟空”和“看谁速度快”两种形式,结果孩子们做得兴趣盎然。
对这节课我做了深刻的总结,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之处。我的失败在以后的路上要尽量减少,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更大的成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李教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串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连接串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积极主动找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别方法,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教学重点:
1、串并联电路的连接;
2、画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教学难点:
串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及电路图的画法。教学器材:
演示电路板、学生电学分组器材、课件。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讲练结合,循序渐进。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见导学案。
二、新课引入:教师事先连好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让各自两个灯泡都发光,然后分别摘掉一个灯泡,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现象(各自剩下的一个灯泡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引起学生的好奇,由此引入新课。
三、学生按导学案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和实验探究。
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自选出小组长。
2、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3、学生进行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四、师生研讨。
1、让小组长画出各自小组的实验电路,师生一起归纳出相同的电路。
2、对电路进行分析,指出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然后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归纳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五、巩固练习:见导学案。
六、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1、学生举例。
2、课件展示。
七、小结。
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他画画可有点特别!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他的作品吧!
〈多媒体演示:小画笔勾勒出乒乓球拍的轮廓〉。
师:猜猜,他画的是什么?
生:乒乓球拍。
〈分别演示:手机、国旗的轮廓〉。
请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小结:刚才小画家沿着这些物体所画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
二、实践中理解周长。
1、理解封闭图形。
师:谁听说过“周长”,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师:我们看看课本41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象有个词不常见?
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
生:四周都不漏缝的。
……。
师:那么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
〈多媒体演示:〉。
师:这些图形中那些是封闭图形?为什么?
生:……。
小结: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多媒体同时演示封闭图形首尾相接的过程〉。
2、指一指,从实物中找周长。
(1)师生合作。
出示钟。
师:谁能指一指钟面的周长?
生指。
师:你是怎么指的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是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
指叶片、粉笔盒、数学课本表面的周长。
引导理解周长在面上。
(2)生生合作。
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吗?
师:下面请和你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周长。
指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说的时候要说清是哪个面上的周长。
学生活动,汇报。
师:我们身边能指出很多周长,例如:操场上也有。
三、探究中体验测量方法。
1、创情境。
师:这段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忙着干什么呢?
生:做操……。
师:小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忙着锻炼呢?
〈多媒体演示:小动物们绕图形一周跑一圈〉。
师:怎么同时到达终点,那么他们跑得一样快吧?
生:……。
生:可以用线、用尺。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图形的周长评出冠军。
2、量周长。
师提出合作要求:每个小组长的信封里有这些图形,每人选一种图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绳子,你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测量。量的过程中有不满整厘米的'可以选择接近的整厘米,最后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
对照测量结果,承认误差。
师:谁的周长最长?
生:长方形。
那么青蛙就成为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纵观本课,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圆形、三角形、月牙形、五角星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探究、归纳,再到课末的汇报小结,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去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能正确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围一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利用四边形的特点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例2让学生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从而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让学生把这些四边形分类:有的学生按照有没有直角来分;有的学生按照边相等的多少来分;学生通过把四边形分类的活动,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进一步感受到了四边形的细微差别之处,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节课根据了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学生活动,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引出“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模式进行。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一行参照的数量都是“2”,并且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思明辨,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有舍才有得,一课一得足矣!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1.课件创设问题情景。
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追问中初识“圆”
1.结合学生作品,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2.课件动画演示。
3.研讨圆的特征。学生说,古人说。
4.质疑古人说法。“大方无隅”。
三、画圆中感受“圆”
1.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并标上半径、直径。
2.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3.追问“为何这样做?”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通过“玩”的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谁给大家说说,你去那些地方玩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游乐场的图片。(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
【设计意图】在“玩”的谈话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定义。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这边几道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一个一个算式的说如:3+3=6种加数都是3??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
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了解算式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的习惯和简单归纳的能力。也是认识乘法的必要过程。
2、教师说加法算式,学生写,有意识地说一个长一点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引出学习乘法的需要。如:100个3相加,归纳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
3、学生自己写算式,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并介绍乘法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学生自己写算式,一方面了解学生对相同加数的理解水平;另一方面,为后面改写算式创造素材,重要的是引出学习乘法的意义。激发学习乘法的兴趣。
4、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5、通过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初步体验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便。
三、揭示课题,体验生活。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乘法,(板书课题:认识乘法)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可以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如我们每只手上有5个手指头,我们的双手就有2个5可以有2×5=10或5×2=10来计算。
师:在生活中你还能举那些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四、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1、教师提出摆花片的要求,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操作,然后交流摆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写算式的情况,使下面的交流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3、交流计算方法。对直接写出来乘法算式的同学给予激励性、导向性评价,并让学生读一读写出的乘法算式。
4、乘法的简单应用,考查学生能否会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出示:同学们看小花猫也来为我们喝彩,谁会算一算来了多少只小花猫。
5、拓展练习,呈现算式并讨论。
师:3+3+3+3+2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五、反思回顾,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快乐重要,但学习知识更重要。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后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学习呢。学会了知识,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就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本节课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所以就显得十分重要,要为以后的分数学习打好基础。课本创设了野餐活动时分食品的情景,让学生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通过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时就产生了分数。这时就重点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可以怎么表示,结果是半个。
初步认识“半个”可以用分数1/2表示,在此过程中介绍1/2的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并教授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如:1/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分,每份表示它的1/2,让孩子们一一说说,同桌相互说一说。
但是,在教学分数含义的时候,我有点操之过急,没有让学生发现而是自己说了出来,我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的含义,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可以对其提示。而我却在教学中无形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这是对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不负责任。
在教学分数的比较的时候,我让学生准备的是两张圆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2和1/4,通过图片上不同的颜色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也通过举例分糖,有10颗糖果,分给10个小朋友,每人只能分得1个,若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5个,尽量引导孩子们总结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1份就越少。
之后通过练习,孩子们对于这部分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在教学中我仍然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理解知识,发展智力。
3、培养创新和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二分之一。
例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
直观演示,学生操作。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来表示。
用新的数来表示。
二、认识四分之一四分之三。
例2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一份图上颜色。
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没有图颜色的就是3个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三。
三、学习各部分的名称。
例3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挂图。
由学生说出是几分之几。
师板书,介绍这些数就是分数,上面的叫分子、下面的叫分母、中间的线叫分数线。
四、课堂活动。
1、1题。
先用纸折一折,问: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填空。
2、2题。
同方同学,你读我写,互相交换。
3、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分数?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书107--10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代本课的任务。
完成练习十九的1--7题。
二、基础练习。
1、1题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2、2题在每个图里选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他下面的分数。
三、发展练习。
1、3题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注意是否平均分。
2、4题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此题的阴影部分不是连续的。
3、5题看图填空。
4、6题写出下面的分数,并指出分母和分子。
5、7题。
1个面包切成同样大小的10片,爸爸吃了4片,爸爸吃了这个面包的()分之()。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二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5、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等。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欣赏照片时,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给学生提供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2、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构建数的模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体育馆”的主题图。
(2)师: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师:用100以内的数能表示吗?由需要引出。
3、学习p68页主题图。
学生独立数数,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从一个一个地数,到10以后由10个10个地数,到100以后,一百一百地数,做适当地板书。如下: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4、小结: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讨论。(如果数的数量非常多,要继续往下数,怎样数比较快?)让学生会在操作中感悟到数较大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做一做(强调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法)。
(1)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
(2)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注意学困生的辅导。
出示例2。
出示计数器上的数请学生读出来,再试着学生试写,再集体讲解。
师:哪一位上没有珠子,应该怎么写呢?用0表示。
怎么读?哪里的0读,哪里的0不读呢?(中间的0读,末尾的0不读)。
上面的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做一做。
三、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一是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二是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三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4—65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4题。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并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2.经历角的大小变化过程,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
掌握角的概念,比较角的大小。
:ppt演示课件。
:活动角,小棒,棉线,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1.引出角。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
2.找找角。
情境:角可调皮了,这不,它现在已经悄悄藏起来了!你们有信心把它找出来吗?
3.提取角。
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下面就请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角“角”,闪亮登场。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一)认识角。
1.说一说。
知道角由哪几部分组成?请学生介绍角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分别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结: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板书“顶点、边、边”)。
两条边夹着的部分就是角,一般我们用小弧线做上记号。
2.找一找。
认识了角,找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上也藏着角?(黑板,书本,窗户,门,三角尺,房角……)并让学生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小朋友们可真会发现呀!角摸上去该什么感觉呢?
3.摸一摸。
拿出三角尺,自己摸一摸它的角。谁来说说你摸角后的感受?
(摸角,感觉角的顶点尖尖的;摸两条边,感觉直直的。)。
反思:
4.画一画。
感受了角,你们能在纸上画一个角吗?自己画一画。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老师相机示范画角后以儿歌小结: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学生再画一个角)。
5.做一做。
画出了角,你能用小棒、圆形纸片或者一根棉线做出一个角吗?选择一样或者几样学具做一个角,和同桌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选用不同道具的三小朋友展示自己做出的角。)。
过渡: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朋友,还得看你们的表现呢!
6.判一判。
判断是否是角?说说你的理由。
7.数一数。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观察第二排的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像这样的几边形,有几条边就有几个角。
老师有几道题考考大家,像这样的八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十边形呢?
小朋友们的表现可真棒啊,角决定和你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啦!
(二)认识角的大小。
1.拉一拉。
请出你们的好朋友活动角,任意拉一个角,举起展示。告知学生:这些角还有大小呢!
2.比一比。
同桌之间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点名比角的大小,学生演示比角的过程。(角大小不明显的可以将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再重合其中的一条边后再比大小。)。
3.变一变。
怎样把这个小角变成大角呢?一名学生示范拉角。
每个孩子举起自己拉出来的角,一起将它变大,一起变小。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大,角就大;两边叉开的小,角就小。
4.想一想。
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两边所画长度不同的.角。
想一想:这两个角大小又是什么关系呢?(课件演示)。
5.看一看。
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少呢!(挖土机、指甲钳、扇子,剪刀,打开的门)。
角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角的大小对我们的生活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课后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去生活中找找,看角的大小对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作用!
猜一猜,剪一剪。
角和我们玩的特别高兴,它还想和我们玩个游戏呢!
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今天我们和角成为了好朋友,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