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汇总18篇)
感悟是通过对自身的思考和体验,逐渐形成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感悟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让读者一目了然。我为您整理了一些感悟的佳作,希望能够给您一些灵感。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一
人类生命有许多奥秘,人类基因组中的长非编码rna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将人类的生命形式看作是一本书,科学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读这本生命之书的内容和‘创作’规律。”陈玲玲说,“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长非编码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功能rna生物大分子,其代谢的异常与很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它们数量繁多、类型各异,且不稳定,其产生、折叠与代谢的规律以及如何调控的分子基础等都不明确,因此被称为人类基因组的暗物质。”
今年44岁的陈玲玲是党的___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陈玲玲说话语速很快,十分干练;惜时如金,是她一贯的工作状态。在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实验楼里,她的办公室正对着器皿林立的实验室。十年前,她义无反顾回国组建团队,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与国外同行展开竞赛,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方小小天地间。
每个小小的细胞含有数以百万计的、维持生命运转的大分子,其中包括神秘的长非编码rna。如同天文学家艰难探索神秘宇宙一般,陈玲玲对生命微观世界的探究也充满挑战。
“研究重要和前沿的科学问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不拘泥于现有研究手段,要有创新和突破。”陈玲玲说。
秉持这种科学精神,她带领实验室团队通过艰苦摸索和不懈努力,独辟蹊径,创建了长非编码和环形rna研究技术体系,在揭示其生成规律、作用机制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联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
“小胖威利综合征”是高发遗传缺陷基因疾病,每一万到两万个新生儿中,就可能出现一个“永远吃不饱”的小胖娃娃。陈玲玲研究组发现了一类新型长非编码rna在“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中缺失,可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为及时干预疾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她带领团队成员还发现了环形rna在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如红斑狼疮)表达降低。引入环形rna可以降低患者来源细胞的异常免疫反应,提示环形rna可以作为新型rna药物。这些发现被国际认可和广泛引用。
“‘生命之书’非常神秘,我们不仅要读懂它、解析它,最终还要努力让它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保驾护航。”陈玲玲说。
陈玲玲还是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党委委员,曾担任多年基层党支部书记。她表示,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当选党的___大代表光荣而神圣,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站在科研前沿,要敢于领跑创新,勇于向上攀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做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是我们这代中国科研人的使命。”陈玲玲说。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二
在揭阳,也有这样一片水稻田,因与袁隆平院士结缘,凭借院士工作站的技术力量,成为创造“水稻神话”的“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时间回到2018年1月5日,市科协牵头揭阳市灿邦农业有限公司(简称“灿邦公司”)与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签订共建“揭阳市乡村振兴灿邦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采取“政府推动,院士参与,企业管理,市场运作”模式建站,开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同时,袁隆平团队计划在揭阳开辟超级稻试验田,筛选水稻品种,并对当地的产量、土壤、气候、抗性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估。
2018年10月26日,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协调推进乡村振兴院士工作站顺利落户揭阳。
2019年1月26日,广东山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赵伟携旗下子公司——广东灿邦农业有限公司领导班子一行,应邀到海南省拜访了袁隆平院士,双方就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和会谈。在本次会谈中,袁隆平院士表示:“揭阳是个生态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温控条件特别适合水稻生长,希望工作站和揭阳的农民、技术员合作,努力攻关,共同努力实现超级稻在揭阳亩产超过1000公斤,晚稻实现800公斤,两季一亩地能够产1800公斤!”
2019年3月2日,灿邦公司以位于揭东区新亨镇大坪埔乡后的农场为实践基地,与当地农民签订关于灿邦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揭阳实施超级稻“湘两优900”的种植合作协议并交付种子,标志着袁隆平院士在揭阳开发实施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工作的落地。
2019年5月,广东省科协授予灿邦公司“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的牌子。
2019年7月25日,在揭阳“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基地里,金色稻浪一望无际,袁隆平院士提供的超级杂交稻“湘两优900”,品种优质,在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下长势良好,农户喜获丰收。尽管当时由于雨水原因,早稻收割比计划晚了近一个星期,但产量却没有受影响,湿谷亩产平均达1000公斤。
2020年,市科协推荐灿邦公司向省科协申报建立了“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继续与袁院士团队合作,为社会做贡献。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三
陆书记本名陆秀兴,2014年主动放弃企业高薪工作投身农村建设,现任古灶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我在农村土生土长,又是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为乡村发展做贡献。”陆秀兴说。
上任伊始,陆秀兴走村入户,摸清“家底”,决心从壮大村集体经济做起。她带领村里的党员和干部反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改造旧厂房地块,引入第三方建设产业园。
2018年底,古灶村探索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村里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2019年,化解科创园厂房土地纠纷,村民小组集体收入和村民分红大幅提升;2020年,通过司法拍卖程序,回购约5万平方米的物业并顺利出租,年租金收入近千万元……近年来,在陆秀兴的带领下,古灶村陆续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
闲置土地资源被激活,古灶村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增,2019年首次突破1亿元。去年,古灶村人均分红超过1.2万元。
有着近20年党龄的陆秀兴深知,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必须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只要广大党员带头,再难的事也不难。”
通过探索推行党员亮相、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楼长制等办法,古灶村推动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成功蝶变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这些年,陆秀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好人等。
当选党的___大代表后,陆秀兴自我要求更高。加快土地综合整治,科学规划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改善人居环境……平日里,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还要处理大量家长里短的琐事。
有人问陆秀兴:“图个啥?”她微微一笑,“服务村民,助推乡村振兴,我很有成就感!”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四
回忆起当年实习的一幕幕,方勤依然记忆深刻:“在谭家岭进行发掘的时候,严文明先生带领赵辉、张弛先生一起确认了125万平方米的城址和大型聚落。我非常有幸参与和见证了这一时刻,也坚定了我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初心。”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机构,馆藏文物24万余件,曾侯乙编钟及青铜尊盘、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文物享誉海内外。
20世纪70年代,“国宝”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发现引发了业界对于“曾国之谜”的探寻。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10余年来,方勤组织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等系列考古,接续“挖”出一个曾国。去年底,“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常设主题展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与观众见面,近500件文物串珠成线,娓娓道来未被史书所记载的曾国700余年历史文化。
在方勤的带领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在考古发掘研究、展览展示、传承弘扬等方面硕果累累。方勤带队远赴俄罗斯、意大利等地举办展览,介绍中国礼乐文明;持续挖掘荆楚文化内涵;10年间,湖北9个项目获得“十大”或“六大”全国考古界最高奖项。
回望2020年初,武汉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作为国宝的“守门人”,方勤和75名“战友”一起,在湖北省博物馆封闭值守80余天,24小时轮班,最终保护了全馆文物万无一失。
两年来,全球疫情带来出行和游览方式的改变,让文博界的有识之士开始深度探索“博物馆+”的未来方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我们应深挖馆藏文物内涵,让博物馆+文创、+旅游、+教育,把博物馆热融入当代生活。”方勤说。
多次亮相《国家宝藏》《考古公开课》等科普性节目,方勤频频走进公众视野。“如果把我们看作是文化推广的一个符号或使者,在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发挥一定作用,这样的‘网红’值得去做。”方勤说。
近年来,方勤先后获评2020年“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得知自己当选党的___大代表,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博物馆和考古工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自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身处这个好时代,我倍加珍惜,理应履职尽责,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五
凌晨0:30,李群结束了最后一场疫情分析会。走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这位“疾控人”在漫天繁星的陪伴下踏上回家的路。
先后两次深入武汉抗疫前线累计工作102天,有超过380天身处疫情防控一线,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李群的抗疫时间表。
作为党的___大代表,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的李群,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来临时,一次次义无反顾、逆行出征,诠释着“守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责任使命。
时针拨回到近三年前,新冠疫情突然袭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9年12月31日清晨,李群和中国疾控中心同事们第一时间赶赴武汉,迅速深入疫情一线,为后期流调工作、全国疫情监测与研判打下基础。
走访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开展现场调研……李群与团队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不舍昼夜地与疫魔较量,在“疾控人”的心中,人民的生命安全重于泰山,时间的意义就是挽救生命。
2020年1月27日,返京仅10天后,李群作为中央赴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再赴武汉,他还担任中国疾控中心援鄂前线工作组组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和122名队员一起,全力投入“武汉保卫战”。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李群难忘在援鄂一线召开的第一次临时党支部大会,8个党小组共同线上参会,在一声声齐唱“前进、前进、前进进”的国歌声中,队员们哽咽了、流泪了。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次派出精锐力量,参加全国各地聚集性疫情处置,成立日报专班,365天、24小时运转,截至目前,一直保持一级响应状态……“作为一名‘疾控人’,注定要承担不平凡的责任。”53岁的李群始终牵挂着中心队员们。
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初心使命铭刻于心。sars、甲型h1n1流感、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北京冬奥会卫生保障……一长串的急难险重任务单和应急处置时间表的背后,李群胸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当公共卫生安全的护佑“急先锋”。
在繁重的应急工作之外,李群承担了多项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站在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的高度,牵头制定《全国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提高我国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作出贡献。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李群说,沉甸甸的荣誉令他感受到重责在肩。
“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织密筑牢防护网,为人民生命健康撑起保护伞,这是全国21万多名‘疾控人’的职业信仰。我会为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李群说。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六
医者,怀悬壶济世之仁心,行救死扶伤之仁术。
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是重症患儿生命“临界之地”。在钱素云30多年从医生涯中,长达26年守护在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为一个个年幼生命托举希望。
钱素云是党的___大代表,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内科教研室名誉主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领头人。
钱素云一直忘不了这一幕。一名叫小颖的12岁女孩因严重肺结核、真菌感染,同时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当地医院治疗了半个多月不见效,病情持续恶化,最后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当时,身高一米六五的女孩体重只有35公斤,最严重的时候全身上下插着8根管子。
作为小颖主治医生的钱素云,每天和同事仔细研究小颖的病情变化和影像学特征,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阅读文献,调整呼吸机等仪器的参数……经过整整98天的精心治疗,小颖奇迹般康复了。
1年多后,小颖的母亲来到医院,给钱素云带来了孩子最新的照片,一个如花似玉、笑盈盈的姑娘映入眼帘。钱素云说:“看着孩子们带着最纯真的笑脸走出重症病房,是我最大的幸福。”
1983年成立的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承担着重症感染、中毒、创伤、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危急重症儿童救治任务。在钱素云看来,重症监护病房是其他临床科室的坚强后盾,掌握高级生命支持技能是对这支团队的基本要求。
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珺说,儿童重症监护专业风险高、强度大,孩子的病情瞬息万变,一个决策可能决定一个孩子的生死,钱素云始终强调医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水平。
近年来,为培养后继儿科人才队伍,钱素云还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本科阶段儿内科的开篇讲者。她从“小儿科”实为“大学科”讲起,让学生们感受儿科专业的重要性和魅力,鼓励大家投身儿科事业。
从课堂到病房,从模拟到实战,钱素云的每堂课都是用心设计、精心准备;带教时,她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有时寥寥数句、几个问题,就让学生脸红、冒汗,感到自身存在问题和不足,产生强烈的紧迫感。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王荃是钱素云的第一个研究生,她对导师的执着、严格、果敢深有体会。
“钱教授带教查房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总是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关注每个细微的环节,不能浮于表面。工作中,她总能让你有一种成就感,从而理解重症医学科对于生命的意义。她的每一个果敢的决策背后,都是出自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这是让我触动最深的。”
“党的___大代表这个身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着30年党龄的钱素云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我将一如既往专注儿科临床中最迫切的问题,永葆初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七
32年前,年轻的刘伯鸣走进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如今,已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的刘伯鸣,依然奋战在厂房里的国产1.5万吨水压机前。
32年,他只做了一件事:和团队专心打造大国重器。
在他师傅范友国眼里,“伯鸣是个急性子,肯钻研,天生就是个‘打铁人’”;他的徒弟张欣宇说,师傅“胆大心细”,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青年职工。
记者日前走进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的厂房采访,刘伯鸣正在指挥操作手通过水压机把烫得发红的巨大钢锭塑成轴、辊、筒等各类锻件,这些锻件将被应用到核电、石油、化工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水压机每一次锻压的时间、强度、角度,都分毫不差。
就在这间厂房,刘伯鸣带领团队突破外国技术封锁,为中国核电锻件制造擦亮了招牌。
核电锻件是核电机组建设的关键部件。彼时,核电锻件制造是世界范围内绝对的高精尖科技,也是我国急缺的关键技术。
“造出来,我们不仅能突破封锁,更能降低成本,赢得广大的市场!”刘伯鸣和工友们立志要为撑起中国制造业脊梁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支撑国家重要核电项目的关键部分,核电锻件吨位大、质量要求高,制造工序相当复杂,从冶炼、锻造、热处理到机加工、无损检测、性能检验……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前功尽弃。
刘伯鸣带着十几个人吃住在单位,进行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里,加热炉内最高温度可达1250摄氏度。高温炙烤下,刘伯鸣常常大汗淋漓,有一天下班他发现当天体重减了好几斤。
揉着面团反复模拟锻件形状、深夜两三点打电话和技术人员讨论模拟结果、反复计算板坯厚度和直径……刘伯鸣“着了魔”,在火花和热浪的“陪伴”下修炼着“铁上绣花”的功夫。
终于,当重锤最后一次落下,硕大的锤头精确地控制着锻件的每一丝形变,核电锻件一次锻造成功!刘伯鸣和工友们首创了同步变形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随之而来的,是一段凯歌频传的日子。世界最大715吨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华龙一号”主泵泵壳锻件、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伴随着一项项成果产生,刘伯鸣团队也探索出了刘伯鸣不同步走步法、关键点控制法等核电锻件制造技术,保证锻件制造一次合格。
近年来,刘伯鸣团队已设计创新课题86项,研究成果为中国一重降本增效2亿元以上。中国一重制造的锻件远销国内外,锻件制造水平迈向世界前列。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第五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这些年,荣誉纷至沓来。刘伯鸣说,培养接续奋斗的大国工匠,是他的迫切心愿。现在,“刘伯鸣技能大师工作室”会定期开展业务研讨,“传帮带”蔚然成风。
“创新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琢磨,就没有什么咱攻克不了的东西!”接受完采访,刘伯鸣又重新迈进重锤起落、铁臂穿梭的厂房。那里记录着他的创新与坚守,也见证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的火热年华。
刘伯鸣,是共产党员,是打铁的人,更是“铁打的”人。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八
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水利战线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九
“滴滴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icu病房里,心电监护设备不停传出紧张的声音,医院急诊三部icu护士长徐芙蓉正紧张忙碌着。14年来,她精心护理危重病人,用自己的专长和爱心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icu护士是在生死边缘守护生命。”徐芙蓉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句话:责无旁贷!”
2020年2月11日,在新冠疫情的紧急关头,徐芙蓉主动请战驰援湖北黄冈,“我有十几年的临床工作经历,我先上!”
抵达黄冈后,徐芙蓉临危受命,担任湖南医疗队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短短3天,她和同事们建起一个“战地icu”,接收了首批15名病情最危重的患者。
“我有经验,我来!”面对吸痰、气管插管等与病毒“贴身作战”的危险操作,徐芙蓉总是积极承担。
42天里,徐芙蓉和队员们一起完成了49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事故的目标。
离开那天,看着夹道送别的黄冈人民,徐芙蓉热泪盈眶,“我们再辛苦也值得。”她说。
2020年5月11日,从黄冈归来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徐芙蓉再次主动请缨,还是那句话:“我有经验,应该去。”她作为中国(湖南)抗疫专家组成员、护理专家,远赴非洲抗疫。
在非洲,徐芙蓉和队友们先后走访了津巴布韦和赤道几内亚的70多家机构和单位,与专家组成员一起下基层、访社区、进医院,指导他们改善分诊流程、优化诊疗方案,深入隔离病房与当地医务人员讨论病例。
回国之前,徐芙蓉和专家组成员向两个国家各提交了长达一万二千字的《新冠疫情防控国家建议书》,“这是我们留给当地群众的礼物。”徐芙蓉说。
“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医护人员请战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世卫组织代表加沙西拉博士向徐芙蓉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她从容回答:“在中国,国家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会主动冲在最前面,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这应该是已经融入血脉的一种自觉。”
“这次你摘下呼吸机坚持了一个半小时,希望明天表现得更棒!”这是徐芙蓉为在icu治疗的患者记的日记里的一段文字,她记录了患者汤先生与死神搏斗的95个日日夜夜。
2021年2月,34岁的汤先生因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住进徐芙蓉所在的科室。陌生的环境、严重的病情一度让他感到无助,甚至产生了放弃治疗的想法。
在徐芙蓉的带动下,icu的护士们每天鼓励他,给他积极治疗的信心。出院那天,汤先生拿到这份特别的日记感动地说:“这本日记写到我心里了。”
如今,徐芙蓉和团队已经为19名患者记录下icu日记,这样的关怀让icu病房有了温度。“把病人放在心中,就会时时刻刻落实到行动中。医院的服务怎么样,病人最有话语权。”徐芙蓉说。
记者了解到,徐芙蓉和团队还在探索互联网医院建设,把服务延伸到医院外,为一些有需求的老年人、慢性病和肿瘤病人提供服务,在长沙的患者只要在手机上“下单”,就会有网约护士上门服务。
得知自己当选党的___大代表后,徐芙蓉说:“党代表对我来说是无上光荣,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
秋到草原,牧草渐熟,牧民们忙碌起来。
清晨,党的___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早早起床,备齐工具,驾驶着打草机来到自家草场,娴熟地收割牧草。
“这些割下来的草就留在草场上,通过少养、精养,让存栏的牲畜越冬时吃,这样更省人力”“散落下的草籽来年能长出更多新草,这对草原生态也好”……忙活了一上午,廷·巴特尔顾不得拍掉身上的草屑,就对几位来访的牧民叮嘱起来。“乡亲们愿意来我这儿聊聊这些干活儿的经验。”
廷·巴特尔1955年出生于呼和浩特。1974年,高中毕业的廷·巴特尔离开家乡,到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
在蒙古语中,萨如拉图雅的意思是明亮的霞光。可在廷·巴特尔的记忆里,当时那里的生活却说不上明亮:牧民住的蒙古包黑黢黢的,毛毡上打着补丁,很多人家里连像样的被褥也没有。“乡亲们却把家里最好的吃食都给了我们这些城里娃,晚上睡觉怕我们挨冻,还脱下皮袄给我们盖上。”他说,在与牧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一定要帮大伙儿过上好日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那些年,年轻的廷·巴特尔很快适应了牧区生活。他一边向牧民虚心求教,一边刻苦钻研,很快学会放牧、打草、剪羊毛、修围栏等本领。因为能吃苦、善学习、爱思考,他在21岁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世纪70年代末,廷·巴特尔有了回城机会,他却毅然决定留在草原。“草原太需要建设了,我留在这里能为草原多做些事。”他说。
1993年,廷·巴特尔开始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他号召嘎查“两委”班子成员齐出力,通过“流动扶贫羊群”项目帮助收入过低的牧民增收。为带领乡亲们进一步增收,2003年,他牵头成立扶贫公司。之后的十几年里,公司用经营所得给考上大学的牧民子女奖励,给盖房子、建棚圈的牧民发补助,还为嘎查每名牧民缴纳医保费用。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萨如拉图雅嘎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多年来,在沙化较严重的地方,廷·巴特尔带头植树造林,建成了一处沙地柏保护区和两处黄柳基地。他还带着牧民“围栏轮牧”,让草地得以更好地休养生息。
2010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廷·巴特尔居住的房屋附近,建起了蓝顶白墙的农牧民培训中心。室内摆着图文并茂的展板,既有他发展畜牧业的经验介绍,又有牧场生态环境和附近出没的野生动物照片。
每当有牧民来,不管多忙,廷·巴特尔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带牧民参观培训中心、棚圈设施和机械设备等,用通俗语言和现场演示介绍他的经验——努力做到收入高、支出低、劳动强度小、牧场生态好。
“只要他带头,我们跟着学、照着做准没错。我家现在一年纯收入30多万元,牧草长势也不错。”嘎查牧民云亮乐呵呵地说,“他带着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哩。”
“作为党的___大代表,我身上的责任光荣且重大。”廷·巴特尔说,他将继续专注于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跟大伙儿一起保护好草原、过上好日子,我会不改初心,一直努力下去。”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一
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水利战线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如河的岁月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英雄。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爱着祖国。
今年,我看了一本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书,看完以后,我心中思潮起伏,深受鼓舞。书中,袁隆平在小时候就萌发了长大要当一名农业学家的念头,而他也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着。在那个时候,祖国母亲备受战乱之苦,亲眼目睹了饿殍满地的惨景,袁隆平患者自己童年的理想,他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有一次,袁隆平培植水稻的地方地震了。明明他可以去安全的地方居住,但是他放弃了宝贵的机会。依旧在已变成了废墟的房子旁盖草棚,住了下来,他要看着芽长大。袁隆平几经风雨,几经考验,终于以响当当地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但有能力养活中国人,而且,还可以昂住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说:“我就是一位知识农民,我的根在中国。”
“袁隆平”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他救活了十三亿中国人民。
我有许多的梦想:画家,书法家,外交家,我从小就一直为了这些目标而奋斗着。有人说:“人的梦想可以有许多,但实现一个就够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人需要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生才有动力,才有希望。因为有了实现梦想的过程,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充满意义!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二
我采访过不少先进事迹报告会,这次,第一次从台下采访改成了台前宣讲,向大家介绍我认识多时的采访对象毛卓云。
老毛的战场没有刀光剑影,却也凶险无比,他的课堂没有讲台话筒,却也教化心魂。高墙铁门,是要锁住邪恶与流毒,却并不遮挡他将正心正行的光亮照进人性的黑暗。即使这样的过程,如行走于坚冰,他也要破冰而行。
自从宁波市看守所设立专门的艾滋病犯监区以来,我就想去采访,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直到20__年,才得到许可,走进禁区,也认识了老毛。老毛质朴、健谈,平实的语言里透着邻家大哥的亲和力,给人很强的信任感。在这坚壁高墙中,他像一股暖流,他那并不伟岸的身躯,总是散发着强大的磁场,有一种无形力量。
我们媒体的报道采写一开始定位在设立艾滋病犯监管的角度。但几次接触,我发现这个被大家亲切地唤作“老毛”的质朴警官,才更应成为焦点。
老毛是一位警营里的学者。在12年的工作中,他几乎每天都要和艾滋病在押人员谈心,每次谈话和心理疏导后,他都会将对方的心理反应、情绪变化等记录在册,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研究素材,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而可操作的“五心法”。他五大本十几万字的工作笔记,无论从所耗费心血来看,还是作为可资研究的一手资料而言,都弥足珍贵。
老毛也像一位医者。他用学到的知识首先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做通了身边相关人士的思想工作。他更在工作中,为每一名监管对象寻找和研制独门“药方”。
老毛还是一位师者,对在押人员,既授业又解惑。比如有一批艾滋病犯是文盲和半文盲,老毛就给他们准备了纸笔和课本,还手把手教他们写字认字,给他们讲道理说文化,监室成了文化补习班。
老毛更是一位善者。病犯对老毛如父如兄如师如友的信赖,称老毛为“毛校长”“毛老师”“毛爸爸”,无疑是因为老毛的善心和善行。无论是拥抱狂躁,安抚哭泣的病犯,还是陪着病犯尽孝,善心和善行总是相辅相成。而每一次接近病犯,都如同接近黑色的魔障啊。
当然,老毛用时间和实践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忍者。12年来,监区里的在押人员一茬茬地换,不换的,是老毛。他很喜欢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几乎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践行初志的最佳总结。
老毛无私无畏、坦诚质朴、真心善行,他也正是千千万万普通警察砥砺前行的代表。记录这样的人民警察是一个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我很庆幸,能认识他,用我的笔记录讲述他的故事。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三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689名全国劳动模范,804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隆重表彰。
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国劳模”第一次被写进历史。
“这次参加全国劳模会,是咱们工人阶级的光荣。过去咱受尽压迫、剥削,谁把咱工人阶级还当人;有了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咱们工人才有了今天!”
1950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我对大会的感想》的文章。文中的“大会”指的是当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从这一天起,“全国劳模”这个称号成了见证中国劳动者汗水与荣光的勋章。
1950年的中国,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取得了全国范围的伟大胜利,大规模的恢复经济建设已经开始。为了表彰英雄和劳动模范,鼓励全国人民共同建设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于9月25日同时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为了赶赴盛会,各地英模纷纷登上去北京的专列。9月22日,全国代表们成功会合,同乘“毛泽东号”专车,从丰台站抵达北京前门车站。列车进入车站时,喧天的军乐声与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这趟“毛泽东号”机车上,来自吉林的李永有着“双重身份”——他既是列车的司机长,也是被奖励的首届全国劳模,《我对大会的感想》一文就出自他的笔下。
在李永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中国首批劳模的风采——解放战争期间,他冒着被轰炸和扫射的危险,以娴熟的驾驶技术同敌人周旋,有时一个月出车20趟,每次都出色完成军运任务;担任司机长之后,他推行包乘负责制、新行车制和循环运转制,研究出省油的新办法,使“毛泽东号”首创每月安全行车7500公里的全国最高纪录。在30年铁路工作中,他成功避免了三次恶性事故。
和李永一起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还有463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他们之中,有面对爆炸危险,挺身保护国家财产的大连建新工厂的普通女工赵桂兰;有率先在企业建立严格生产责任制,依靠工人和工会组织迅速恢复供电的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厂长刘英源;有勤学苦练,迎难而上成为我国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的辽宁大连铁路机务段“三八”号机车女司机田桂英……这些代表身上体现的劳模精神,引领着全国人民奋勇前行。
15次大会31515个闪亮的名字。
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生刘文清在报纸上看到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科学大会,826个全国先进集体和1213名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接受表彰。24岁的刘文清对他们充满了崇敬,但当时的他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在这一年,刘文清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带领科研团队专注做好“一件事”:将专业知识与国家对环保领域的需求结合,特别是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了光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集成创新研究。刘文清团队研发了20多种常规污染物、污染源,vocs,颗粒物,环境安全,水质污染在线监测技术设备,为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环境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发挥积极作用。
当知道自己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之际,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文清百感交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中国梦’是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
从1950年至,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了15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10667个先进集体,31515位先进个人。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咱工人是码头的脊梁,一定为中国人争口气”“当看到我们生产的火箭把一颗颗卫星发射升空,这种自豪感无可比拟”……几十年来,无数劳动者在岗位默默奉献:有“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也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工人发明家”包起帆等。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四
“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他们在用生命“描绘”祖国万里河山,他们是——国测一大队。
“奉献还是家常饭。”国测一大队建队以来,有多少人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不论是茫茫的沙漠,还是寒风刺骨的高原,他们总是冲在前头,誓死描绘祖国的壮美蓝图。例如吴昭璞,面对缺水情况,他独自坚守在沙漠,只有漫天黄沙与他作伴。他吃尽了牙膏,喝干了墨水,他1米7的身子干缩到不足4尺,他将长眠于沙漠。他的青春从此淹没在黄沙中。假如时间能倒流,我相信,他依然会选择这岗位;我坚信,狂沙埋没不了他的意志,他的灵魂会永久徘徊在上空,指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探险家。
寒风吹不散他们的意志,他们甘于吃苦。几千米的高峰极度严寒,为了操作方便,摘下羽绒手套,双手暴露在寒风中工作近10分钟的任秀波;因工作劳累过度昏迷不醒,经过20多天抢救才苏醒的郁期青。他甘愿吃苦,他甘愿奉献生命,他是暴风雪中的逆行者,他是珠峰上空璀璨的明星。
56年来,他们上高山,下平川,走沙漠,踏雪山,足迹踏过祖国千山万水:六闯“生命禁区”;24次进驻内蒙古草原;28次大规模进入世界屋脊、深入西藏无人区;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总计5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00多圈。他们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
山河将会记住你们的功业;珠峰会为您们折腰;黄河会因为你们改道;沙漠埋不住你们的意志!六十年付死生,你们是天空中的启明星!但是当他们用生命换来数据时,我们却还在床上看电视,还在碌碌无为。所以我们要警醒自己,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少年当自强!
你们为国家苦行,你们的身影遍布全国各地。你们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精神,留在你们走过的地方,久久不会散去。你们的名字也许会不被人所熟知,但是你们的精神一定会被我们所铭记!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五
“一个移动充电枪覆盖6个车位,如果安装5个,就能覆盖30个车位。”在创新工作室,党的___大代表、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同两名工程技术人员围坐一起热烈讨论,身旁的一叠纸上画满了设计草图。
讨论间隙,张黎明向记者介绍他最新的创意——“移动共享充电桩”。
“开展电力志愿服务时,我发现基层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便想到设置固定充电桩,再配上可移动的充电枪,尽可能满足更多老百姓绿色出行需求。”
“努力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多高层次智能化成果。”在创新工作室显眼位置,悬挂着张黎明写的这句话。这是他30多年如一日矢志创新、锐意进取的真实写照。
张黎明说,从他工作第一天起,师傅就反复叮嘱,“抢修工作,‘抢’的是时间,‘修’的是技术”。长期实践中,张黎明练就了电力抢修的“火眼金睛”,可以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和线路状况等,迅速准确判断出故障成因、确认故障点,为及时恢复送电争取宝贵时间。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
高压刀闸新型防护装置、可摘取式低压刀闸……今年8月举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张黎明携这些年的创新成果参展,向世界展示中国工人智慧。“虽然我只是中专学历,但只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一样能取得成绩。”张黎明说。
创新工作室摆放着张黎明带队研发的“拳头产品”——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尽管我国已经实现机器代替工人开展高空带电作业,可抢修工人还需要进行高空辅助。瞄准更智慧、更轻便的目标,前几年,张黎明反复试验修改,第四代机器人终于问世并实现产业化,推广到20个省份。
“工作是快乐的,创新使工作更快乐。”张黎明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勉励更多年轻人创新。
目前,张黎明的创新阵地已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基地,带领63个创新工作室、2000余名“电力创客”“蓝领创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已发展成为由30个分队、400多名队员组成的常态化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这几年,张黎明始终奔波在急难险重一线。2021年初,河北省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张黎明主动请缨,带领17名队员成立“抗疫保电突击队”,星夜奔赴河北;去年7月,他又前往河南支援抗汛。
“能够当选党的___大代表,我感到光荣而神圣。”张黎明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创新,要坚持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奋斗目标,立足工作岗位,坚定不移走好创新之路。
“我将继续扎根一线,为不断推动自主创新尽力,为创造美好生活充电。”张黎明说。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六
11月24日上午,20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与来自全国各行各业两千余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一起出席表彰盛会,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授勋与接见。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杰出劳动者的最高褒奖与鼓励,是劳动者的最高荣誉。从1950年至年,中央先后召开了16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70沧桑巨变,劳动模范始终是时代的领跑者,是引领时代奋发向上的中坚力量。在此次表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再次强调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目标。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劳模精神。
新时代下,“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此次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黄立始终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践行企业家的劳模精神。
在2020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黄立积极履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以身示范,深入公司生产一线,带动和感染着高德团队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指引奋战在抗疫一线。在抗疫初期,他紧急联动高德各部门成立应急工作小组,24h加班加点轮班生产,克服了封城物资短缺、人员物料调动难、感染人数激增等重重困难,保障红外人体测温防疫物资按时生产交付。他们说“选择不过节,是为了让更多人过好节!”他们选择以一己之力与公司共同奋战。在武汉封城的76天里,黄立将红外技术运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带领着高德人奋战在全国抗疫最前线,为公众筑起第一道安全防线。
追求极致,弘扬工匠精神。
“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作为民营企业家,黄立为实现“一流企业”,与研发团队追求红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匠心研发之路仍感染着每一个高德人。
从高德红外创立初期,他便开始将全部事业、积蓄及青春投入到国家红外成像“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他不满足于某个环节的单方面创新,致力于打通整个红外产业链。从原材料的提纯,到红外探测器的成品,中间是上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以黄立为首的研发团队日复一日,追求极致的匠心精神。经过十年如一日的科技攻关,他带领团队攻克红外探测器核心芯片研发生产技术并达到了国际一流先进水平,摆脱西方多年封锁,解决了红外芯片“卡脖子”问题,实现了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填补了国内空白。
当然,以黄立为首的高德红外企业匠心发展之路,远不止于已获得的成就。随着国内ai、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新兴民用领域的应用需求十分迫切。为了让红外科技惠及大众,黄立又带领公司科研团队研发团队攻克了晶圆级封装关键技术,实现了红外热成像的低功耗、小尺寸和低成本,为与公众息息相关的创新领域的合作集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作为企业的党委书记,黄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发扬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以“科技立国、产业报国”的使命感带领企业战胜困难,取得丰硕的发展成果,引领企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公司党委获得“湖北省双强百佳党组织”荣誉称号;个人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民营企业家100位杰出贡献人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湖北省优秀企业家(金牛奖)”等称号。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黄立会后感言:“这次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高德红外的荣誉,更是武汉市民营企业的荣誉,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崇尚劳动、崇尚奉献。我们伟大的国家就是靠广大劳动者,一点一滴辛勤建立。今年,武汉经历了一场大疫,同时体现出武汉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我们在伟大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在抗疫过程中,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实际上有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比我们做的更好,但是这份荣誉给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勤奋,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紧跟党中央,为这个国家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添砖加瓦,用劳动来回报国家,建设国家。”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是榜样,也是一面旗帜。正是以劳模为杰出代表的亿万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才有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今天。
作为先进生产力推动者的民营企业家也是新时代劳模组成部分之一,无数实业报国的民营企业家用自己实际行动演绎着新时代劳动者的本色,谱写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风采。董事长黄立获此殊荣,不仅是对他个人贡献的充分肯定和褒奖,也代表着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未来,高德红外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牢记“科技立国、产业报国”的使命,深耕红外技术,践行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知识面也需要不断的扩大,寒假来临,我便买了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中国明代长篇小说,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小说通过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我国历这次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水浒传》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并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火星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读了这本书,令我感触很深,令我懂得了忠、义两个字的意义,那一百零八个的反抗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热情洋溢的歌颂。在众多英雄好汉中,李逵和鲁智深最为璀璨夺目,把我深深吸引。当我读到,鲁智深听到一位妇女在那里哭哭啼啼,十分生气,但后来听到原来是因为镇关西要逼她还债,听完后,镇西十分恼火,便马不停蹄的去找他。镇关西去到后,他没有立刻的修理镇关西,而是存心刁难他,而镇关西呢?他看到鲁智深是提辖,所以不敢违背他,但后来他越来越生气,便忍不住心中那团无名火,和鲁智深打了起来,可镇关西的武功不够鲁智深的高强,于是便败在他的手下,据说之后,镇关西就了半天还是救不活,一命呜呼了。他的家人十分气便去报官,官府决定全城追捕鲁智深,鲁智深急急忙忙的离开了渭州。读了这段,我觉得鲁智深为了百姓,不惜让自己被捉,可以看出他乐于助人。
读了这本书,我学会了不少,学会了要乐于助人,学会了要忠和义······。
人物风采事迹心得感悟篇十八
那个患眼疾的孩子目前不方便来宁波,我把刚刚获得的5000元奖金都给了他们校长,托他带孩子到长沙或怀化先去治疗看。”12月26日晚上,应邀出席宁波市湖南商会2020__年会的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周秀芳,一见面就这么说道。
周秀芳老师刚刚参加了怀化市年度十大道德模范的颁奖晚会,却把所有的奖金,都给了需要帮助的溆浦学子。这已经是她三年支教以来的一贯做法。在支教期间,周秀芳老师经常把身上的钱掏出来,给那些贫困学生。她的本子上记录着来自爱心人士的一笔笔捐助,却从来不记录自己每一笔的付出。
“去考察了5所学校,看见由张刚团队捐助的两丫坪镇磉基冲希望小学地基基础开始动工了,我非常高兴,还去了这个镇的顿脚水村和当家村,这两个村小校舍已经没了,要重建希望小学,这是我下一步要去找爱心团队的,将会是19所、20所。”周秀芳说。当天晚上,现身湖南商会年会的周秀芳,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宁波市湖南商会副会长李显伟老家就在溆浦县低庄镇,周秀芳老师的事迹感动了他:“今年春节回老家,我会好好去看看周老师牵线建造的那些希望小学,也非常希望孩子们在新的教室里,能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在他和商会其他一些负责人的发动下,为建造第18所希望小学筹款成为此次年会的一个项目。
年会活动中,通过爱心义拍、捐款接龙等方式,当晚共筹集善款11万余元,其中,10余个来自溆浦的老乡,在4小时里共募集捐款4万余元。
宁波市湖南商会会长李迎春告诉记者,热心公益是商会成立以来的一个传统,4年前设立了爱心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助学、帮困、慰问、救助等慈善活动,今后,还将以“精准扶贫”为导向,在湖南和浙江两地开展帮扶活动。
“年会是筹款的开端,我们会继续发动老乡们捐款,最后将筹集30万元建宁波市湖南商会希望小学,校址还在确定中,我们将会组织人员到溆浦去实地考察,此外,还会开展贫困学生结对,组织两地学生交流和体验活动。”李迎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