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的故事读后感(优秀13篇)
读后感是我们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其次,要从个人角度出发,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读后感范文涉及的主题广泛而深入,是对提升阅读品味和思考能力有所助益。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我是刘翔》的书,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自传体作品,生动地记述了奥运冠军刘翔如何从一个顽皮的男孩成长为奥运冠军、世界飞人曲折而多彩的过程,也展示了一个追风少年在现实世界中慢慢成熟的心路历程。全书文风亲切、坦率、幽默,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细节,展示了刘翔真实的想法,澄清了不少不实的误传和谣传,并配有近200幅精彩照片,其中大量为首次公开。可说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由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感情构成的中国式励志读物。
假期,我也怀着崇拜的心情读了《我是刘翔》这本书。原以为刘翔的成功有着辉煌的经历,但是通过书里刘翔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小故事使我看到刘翔其实原本是一个平凡的人,从他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没有谁生来就伟大,只要你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成功。刘翔小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顽皮的孩子,但是从小时侯打玻璃球开始,他的好胜心便十分的强。别人比他厉害,他就要比别人厉害,不知道这点是否影响了他以后的跨栏生涯。但他总是给他自己设立目标。他的训练十分枯燥,但他却一直以坚强的毅力刻苦地训练,比如,跨栏时的手臂挥摆练习,本来训练就很苦,师父孙海平还经常给他加大训练量,但无论训练有多苦,他都忍着。
刘翔还在书中提到:“我原本应该叫“刘吉”,显然,这个看似吉利的名字,因为与“留级”发音完全一样,被望我成龙的众亲戚一致否决……谁会知道,我的第一个全国冠军,是在手忙脚乱中诞生的……”
刘翔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我要向他学习,朝着目标,不懈地努力,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二
雅典奥运会上,尽管刘翔在赛前并不被广泛看好能夺取110米栏金牌,但是他在决赛中,完美地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以近三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并且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当时的世界纪录。7月12日,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沉睡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刘翔是第一位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获得金牌的中国男运动员,在获得这枚奥运会金牌时,刘翔仅21岁。
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并引发了争议。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三
上体校时,我是寝室年纪最小的,加上平时不太爱说话,很快就沦为被欺负的对象。室友训练回来,总会叫一声:“来,给我放松放松。”我就得上前,帮他按肩捶腿。
我的成绩冒尖很快,又不怎么和别人一起疯玩,所以,大家都把矛头集中到我身上,以拿我“开涮”为乐。有人把我的自行车轮胎戳破,有人在我被子上浇水,最过分的一次,师兄竟然把我的牙刷浸到小便池里。
一个周日,父亲开车送我到体校。见我闷闷不乐,他问我:“刘翔,你老实告诉爸爸,你是不是不想去?”我眼含企盼地望着父亲,半晌才吱声:“你肯让我放弃训练吗?”
我不想待在市体校,但我知道,我的文化课已落下好多年,只有运动这条路了。爸爸如果坚持让我呆在体校,我也只能继续忍受。
没想到,父亲很快把我从体校转到宜川中学,父亲对母亲道出了良苦用心:“刘翔成材固然重要,但成人是前提。孩子继续在被压抑的环境中忍下去,会个他留下心理阴影。不如换换环境,让他缓一缓,去普通中学读书。”
父亲的开明让我很感激,我在心中暗暗鼓劲:一定要为父亲争气。
在宜川中学读书的日子,我的文化课没落下,体育专长也没有荒废,比赛成绩不降反升。这段岁月对十五六岁的我而言,可以说是成长途中的一处心灵港湾。也正是父亲的这次“曲线战术”,让我等到了孙海平教练的垂青。
在我成长境遇中最困难、最压抑时,父母无比体谅地“缓一缓”,让我拥有了“柳暗花明”的世界,让他们拥有了一个“先成人后成材”的儿子。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四
最近,我读了一个叫《刘翔的故事》的文章,有所感想。
文章的大意是:刘翔从小酷爱跑步,十岁就到了城市体育学校去上学,他常常在其他同学都走-光了还在练跑步。有一次,他的教练要回家了,还看见刘翔在跑步,便劝他早点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可是,当教练来到学校时,却见刘翔早已开始练跑步了。后来,刘翔去练跨栏了,他还是像练跑步一样勤奋、刻苦的练习跨栏。由于刘翔练习的时间比别人多,再加上跑步的基础,刘翔很快就超越了学校里所有练跨栏的同学。后来,刘翔去参加奥林匹克跨栏比赛,得了世界第一,并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了世界上一名伟大的跨栏运动员。
刘翔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成绩呢?就是以为他在平时用心、刻苦的练习,所以才能够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再有那么多高手的环境下得到冠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也应该学习刘翔这种刻苦、勤奋的精神,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真去在将来赚大钱,为世界做出贡献。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五
自从12秒91惊艳雅典以来,来自四面八方的荣誉与金钱飞向中国“飞人”刘翔,令他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刘翔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该拒绝就拒绝,该避让就避让,从容应对。
央视春晚是亿万中国人眼中的一道“饕餮盛宴”,为了上春晚,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又有多少演员、明星“打破头”挤着要上。按原定计划,刘翔将出现在200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组织者要求刘翔在晚会上献歌,刘翔表示,作为嘉宾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露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定要唱歌,那么他将放弃这次机会,最后刘翔婉言谢绝了邀请。他说:“我是一名运动员,我的职业是跨栏,不是唱歌。”他的不俗之举,赢得了众多媒体和“翔迷”的赞叹。
早在2004年雅典归来,刘翔在“同一首歌——为奥运喝彩”晚会上一展歌喉后,各大唱片公司就趋之若鹜,要为其出专辑,有的开价竟达到了500万元人民币,让人好不眼热。但刘翔非常清醒,他没有为金钱所动,去灌制唱片。随后在9月4日上海各界庆祝奥运健儿凯旋的仪式上,他又立下誓言:“2008年正是我创造成绩的黄金年龄,我唯一的任务就是打破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续写中国田径辉煌。”结果,清醒的刘翔在2006年7月11日晚举行的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提前打破了沉睡将近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的12秒91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
针对一些体育明星频频出场和走马灯似的作秀。有记者不厌其烦地问刘翔:“你会进入娱乐圈吗?”刘翔很清醒地回答道:“就算别人再怎么说我唱歌唱得好、人长得帅、广告拍得有型,我都不会加入娱乐圈。我很清楚。我只是一名运动员……”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换届改选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7年12月11日,国际奥委会传来消息,中国飞人刘翔的名字也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
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是运动员和国际奥委会官员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运动员一旦入选,任期将长达八年,等到任期结束后还有可能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难怪听到消息的刘翔父亲说:“成为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候选人是很大的荣誉,仅被提名也值得高兴。”父亲很想让刘翔今后往这个方向发展,争取在更高级别的体育舞台上,为中国体育多做一些事。但刘翔有自己的选择,面对提名,他宠辱不惊,在深深感谢国际奥委会厚爱的同时,表示一切荣誉都先放到一边,备战奥运会才是头等大事。
荣誉与金钱,曾让多少人迷失了自我,又让多少人忘记了自己的祖国。但刘翔,这个让全世界瞩目的飞人,却将一切荣誉与金钱都暂放到一边,而将备战奥运会看成头等大事,这种选择,无疑是一种大智慧。智慧的`选择来源于刘翔的清醒,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价值在跑道上,哪怕未来光明一片,但现在自己只是在路上,甚至可以说,才刚刚上路。在奥运重压面前,刘翔坦然面对,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卫冕”呼声中,他说:“顺其自然。运动员没有必要自寻烦恼,还是要开心一点,我希望能享受更多快乐。”
在一片喧嚣纷扰之中,我们看到,夺得雅典奥运冠军之后的刘翔没有变,他的脑子一直很清醒,心态一直很平稳,而且变得更加从容淡定。刘翔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了解竞技运动的规律,善于自己给自己减压,他注重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注重日常训练和状态调整,注重自我发挥,顺其自然,对结果并不强求,他的确称得上是一个享受运动快乐的人。
刘翔的这份清醒,对其他奥运冠军以及各行各业做出点成绩的人们,都有很大的启示:淡看荣誉,淡看成败,拒绝诱惑,拒绝浮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搞好本职工作上,沉下心来,继续为祖国的荣誉、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六
雅典,爱琴海的夜风轻拂古老的阿提卡平原。夜色中,灯光骤然聚焦在一张年轻的黄皮肤的脸上——中国的刘翔。
今天,他站在了奥运会短距离径赛决赛的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因为在1的奥运会历史上,他是第一位站在这里的中国人。
少年之星险夭折。
刘翔走上田径场是非常偶然的。前,少年刘翔就读于上海市普陀区的管弄新村小学,因为他个子比同龄的学生高,手大,力强,扳手腕从来不吃亏,而且脑子活络。教体育的钟老师让刘翔参加跑步训练,由此成了他田径生涯的起点。
一开始的那段日子并不顺利,少体校录取了他,家里的长辈都不同意。妈妈说:“我们翔翔是要读书上大学的。”
唯有父亲刘学根是刘翔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的理由是,小时候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好处。父亲年轻时喜欢体育,玩耍石锁、石担,知道好身体的重要性。
最初的几年里,刘翔练的是跳高。现在想来,那段“歧途”使少年刘翔对田径的栏架有了初步的感觉。一直到四五年级,刘翔赢得了市“跳高小能手”的荣誉,长辈们方才转变了态度。
初一时,刘翔的身高窜到了1.70米以上,在上海市的中学生比赛中100米拿了亚军。有人说,刘翔是跑步的料,他的爆发力强,冲刺好。这样他又进入了市体校,开始练跨栏,一年多就进入了全国少年前3名,然而这时的刘翔心理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排斥期”,少年星途差一点就此夭折。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七
在20xx年8月8日的上午,伦敦奥运会的会场十分激烈,这是中国队特别感到自豪的刘翔110米跨栏。赛场里透着从外面洒下的金色阳光,阳光温和地照着赛场里奋力训练的队员们。眼前闪过一道绚丽的光,往赛场中央望去,那是两个背影,两个高大的背影。再往近处看,是刘翔和他的教练。
刘翔正蹲在起跑线上,随时等待着教练手中的枪声响起。“砰!”那把样式老式的黑色在令人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出了震耳的声音,使得全场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那个如剑般飞速奔跑的男子――刘翔的身上。只见刘翔如兔子一般,飞快地跨过了第一个栏。随即又立刻跨到了下一个栏。他成功了!他的训练和准备一切都正常,所有人都期待着他下午的那场更为精彩的比赛。
中午,太阳十分刺眼,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仿佛要把一切期望和美好都毁掉。
正当刘翔所有的赛前准备都做好时,任何人的没有想到会发生特殊的意外。
当来自各国的选手统一站到起跑线上时,中国队的刘翔也坚定地站着,神情十分严肃。“砰!”声音从枪内发出,全场立刻肃静,选手们都纷纷努力地跑着。忽然,刘翔在跨第一个栏时,重重地摔了下去。全场死一般的基金,仿佛象征着希望的玻璃也在那一刻重重地摔了下去!谁知,刘翔竟然站了起来,不过他已经无法再继续参加比赛了。刘翔哭了,那种绝望而又深沉的眼泪浸透了他的衣衫,他咬了咬牙,最终单脚跳到了终点,全场人都沸腾了!
原来,刘翔的脚部跟腱没有彻底好,复病又复发了。而这一次的复发,却可能使他永远告别赛场!
刘翔赢了!他凭着他的坚持赢了。也许在当时换另外一个人,或许还不能接受现实,更不能凭着自己仅有的能力单脚跳向了终点。这一点是我们任何人都值得敬佩的。
而当天晚上却有很多网友发微博指责刘翔,认为他给中国丢了脸,其实不是。得不得奖杯,真的很渺小,重要的是,他能把这种坚强的意志坚持下去,这是非人能比的。
刘翔,虽然你没有得到最终的冠军,但你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的英雄,我为你感到骄傲!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八
2011年4月13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有关活动的“飞人”刘翔,向外界透露了他的一个惊人动向:起跑技术已经从原先的“八步”改为“七步”上栏,并且将在5月15日的黄金大奖赛上海站采用这一新技术。
所谓“七步上栏”或者“八步上栏”指的是从起跑到第一个栏架之间13。72米的距离中,选手所跑的步数。目前世界110米栏最快的两人:美国的奥利弗、古巴的罗伯斯,采用的都是七步跑———那是一种对选手身体素质及爆发力要求很高的技术。
刘翔小时候,他的爷爷为了接送他上学,在70岁的年纪去学骑自行车。这件事给刘翔的触动很大,他一直记得爷爷的教诲:“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你决定改变,就一定要做好。”
在去年亚运会夺冠后,尤其是今年2月参加完德国两站室内赛后,刘翔的感觉还不错,认为自己还是行的,但他同时认识到,要想突破和超越,光有这点感觉可能还不行。所以,在从德国比赛回来后,刘翔主动找到了师傅孙海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想从起跑上做文章,我觉得‘七步上栏’是一门技术,罗伯斯和奥利弗都掌握了,我也应该去尝试一下,通过‘八步’改‘七步’,去掌握新技术,去缩小前半程与他们之间的差距。”
孙海平一听,内心非常高兴,不过,孙海平十分清楚其中的难度,十几年的习惯,突然要改,能做到吗?他提醒刘翔说:“因为这个改变涉及神经系统,很多形成了条件反射,要改变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不料,刘翔回答说:“罗伯斯和奥利弗都能改成功,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最近我又发现一名身高只有180cm的跨栏运动员也可以采取7步上栏,那么我刘翔为什么不可以呢?”
“说改就改,必须完成!”刘翔给自己下达了死命令,马上付诸行动。除了按照师傅制定的“一整套改造计划”认真训练外,刘翔还非常注意从一些生活细节上来配合调整,他以前穿裤子是先伸右脚,然后左脚,而自从改七步上栏后,他现在则是先左脚,再右脚。
八步变七步,也许只有千分之一秒的差别,但是对于十几秒的110米栏来说,它却关乎最后的成败。孙海平在介绍这一新技术的“亮点”时说:“以前,刘翔八步上栏,中间要调整一步,就好比中间有个小碎步,不能太发力,否则就直接冲到栏架前了,那第一个栏就不是跨了,而是跳栏了,而现在改成七步后,就不用倒脚了,可以比较顺脚地跨第一个栏。这样一来,就可以相应缩短起跑到上栏的时间,起跑尤其是前3个栏好起来后,就可以更好地衔接后面7个栏,会越跑越快!这就是新技术的优势所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目前,经过两个月来的艰苦训练,刘翔的“七步上栏”技术已经初步练成,经过多次测试,效果不错,成功率已达到了80%。这也标志着,刘翔从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四能够使用该技术的运动员。
得知刘翔“七上八下”的成功,人们无不为他这种敢于挑战、勇于超越自己的精神所感动。一位翔迷说:“刘翔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在面临瓶颈的情况下,勇于转型,积极寻求突破,他的这种自信、敬业和不服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相信刘翔一定能重回世界巅峰,夺取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胜利!”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九
通过翻阅史籍,发现一个在跑步方面能与刘翔有一拼的人物,此人名叫杨大眼,生活的时代是北魏。
杨大眼,人如其名,给人第一感觉就是眼睛比较大。三国时期张飞的眼睛也不过大如铜铃,而他的却是“大如车轮”。除了眼睛大之外,杨大眼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跑步快,这一点和刘翔的特长一样。遗憾的是,杨大眼没有赶上好时候,当时正值封建社会初期,统治者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田径比赛,自然也没有奖金。普通人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去跑步——吃饱撑的人除外。
杨大眼家境很好,祖父杨难当,在南朝宋,先后被封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后来投靠了北魏,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牧、南秦王等职务。总之,杨大眼的家族算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豪门。
跑步快不能用来吃饭,杨大眼就利用这项特长当敲门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当时正值乱世,北魏孝文帝准备南伐,兵蛋子可以随便抓来一些充数,领兵打仗的人却不能这么做。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所以很多人都来应聘,竞争十分激烈。然而选了一大圈,李冲发现,人虽不少,但合格的并不多。杨大眼知道后,认为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就前去毛遂自荐。
杨大眼没有利用家族的影响托关系走后门,在面试的时候,他除了眼睛大些之外,长得也不比别人粗壮,根本不被重视,尤其是负责这件事的李冲。但杨大眼并不气馁,恳求李冲给他一次机会来展示绝技。李冲很好奇就答应了。杨大眼的绝技就是跑步,但不是绕操场转圈圈,而是从腰里抽出一个三丈多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向前奔跑,竟然“绳直如矢,马驰不及”。李冲看完后大喜说:“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魏书·杨大眼列传》)遂以杨大眼为将官。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知道,身怀绝技有时候并不能直接转换成生产力。比如刘翔,如果他不通过比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即使跑得再快十倍也没有什么意义。杨大眼依靠自己的特长当上了将官,但真正领兵打仗的时候他的绝技对胜利的作用不大。杨大眼利用自己的特长当上了将官,刘翔自然也可以借助自己的优势成为教练。
杨大眼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这一点与刘翔在体坛取得的成绩很相似。然而,杨大眼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弱点——文化水平不高,基本上是目不识丁。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为了甩掉大老粗的帽子,他努力学习。利用战争间隙,“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日积月累,倒也听会了不少字,后人称他的读书方式为“耳读法”。别小看他只认得几个字,在文盲普及率极高的古代,他已经算是正宗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杨大眼作为一名将官,十分够格。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
读了《名人故事》里面的《亚洲飞人――刘翔》这个故事后,让我受益匪浅,希望长大了像刘翔一样,跑起来像风一样快,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有一次,刘翔出国比赛,有两个黑人运动员看见刘翔,嚣张地对刘翔说:这是黑人的比赛,黄种人是不行的,哈哈!刘翔第一次见有人如此嚣张,便不服气地说:谁说我们黄种人不行?将来你就会发现你们在跑道上永远也赶不上一个中国人!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激励着刘翔,让他发掘无限潜力,使它不断走向世界的前列。
还有一次,发生在20xx年11月,在法国里昂一次大赛中,刘翔在第五跑道,他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准备大显身手。发令枪一响,刘翔就像一只猎豹追食物一样冲了出去,没想到刘翔跑到了第三名。裁判宣布刘翔没有成绩,因为他们以为黄种人不会跑出好成绩的。幸亏教练拍下比赛过程给裁判看,这成了刘翔获得第三名唯一证据。这也给国际田径提了个醒:中国人也可以在短距离跑出好成绩的,有所作所为的,不要小瞧中国人!
在20xx年7月12日的日子里,刘翔艰苦的训练又得到了回报。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英国杰克创造的12秒9的世界记录。
看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我们要向刘翔学习,不怕苦,不怕累,为国争光!
刘翔!你是中国人的骄傲!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一
4月15日,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在上海举行,最吸引我目光的不是获奖的李娜、姚明,而是刚刚退役的刘翔。怎样评价一个公众人物才比较公正?也许,是站在未来的立场上去看。对待刘翔,就该如此。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并且喊出“中国有我”“亚洲有我”。他面对电视镜头挥泪竖起大拇指的情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然后是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他以12。88秒超越自我。此后,纽约锐步大奖赛、大阪田径大奖赛……刘翔把冠军统统收入囊中,所向披靡。此后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退赛;4年后伦敦奥运会上因伤未能完成比赛;2015年4月,宣布退役。这期间大部分时间,刘翔都在顶着各种非议乃至辱骂,被冠以“演员”“刘跑跑”等骂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曾提出“近因效应”,它的核心是“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一个总是守时的人,会因为最近的一次迟到,导致人们的印象改写;一个总是勤勉的人,会因为一次疏懒,而导致人们的评价改变,刘翔正是这种效应的例证,体育评论员杨华曾说:“对于跨栏运动来说,刘翔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是史上对于突破黄种人极限贡献最大的运动员,刘翔之后再无刘翔。”但对急功近利的'国人来说,他曾经的贡献都会被奥运的两次失利覆盖了。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或许能消减人们心中的急躁。因为距离过近而格外触目的各种瑕疵,也都可以忽略不见。一站在未来,我们才可以“见好”,不只看到才华、能量这些具象的东西,更可看到他们在整个时代中的位置,对我们精神生活的贡献。
而对于当下来说,这并不容易。一个现实是,我们很难看见同时代人的好,很难领会同时代人的贡献,我们的神话,往往都投向从前的人和事。像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巨翅老人》中的坠落天使,落到人间之后,待遇非常糟糕,一直要到他振翅飞走,人们才怅然若失。同时代人的重要性,往往在他们告别舞台后才显现出来,比如《速度与激情》里的保罗·沃克,比如刘翔。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中国,不能善待同时代的人类精英,是一种世界通病。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总是懒惰,更愿意盯着那些已经完结的神话,去附和已经有了共同结论的事;另一方面,是因为鉴赏力欠缺,不懂得鉴赏那些尚没定论的人和事,而热爱、膜拜,却一定要有个去处,那就投向以前的时代、以前的人站在未来看刘翔,不只意味着,看到他过去的贡献,肯定这种贡献;更意味着,要期待他的可能性,期待他转身之后依然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刘翔的未来,甚至对他过去、现在的评价,都会被这种可能性刷新。我们也在等待另一个刘翔的到来。
人生如江河奔流,在江河汇入大海之前,一切都没有定论,没有哪段江河,就是最后的江河。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二
在2008年之前,我崇拜的是刘翔。在2008年之后,我依然崇拜刘翔。应为刘翔在2008年前带来的胜利,在2008年后带来的崇尚。
2004年的雅典运动会,刘翔以12:91的成绩夺冠。在2008年他虽然退出比赛,给我们留下啦遗憾,但那是因为他受拉伤,而且很严重,严重到他不得不满怀遗憾的退出比赛,严重到他不得不为啦下一届奥运会退出。我想他退出的那一霎那心里的痛苦。纠结。以及伤痕累累,恐怕没有人知道有多深吧。
我并不理解他内心的想法,但我知道一点,他很痛苦很哀伤,毕竟是一百年的奥运,百年难得一次。在奥运会之前,我们经历啦雪灾。地震,终于盼来啦奥运,刘翔的退出,必定是下拉很大的决心,很大的勇气的。刘翔的退出,使他的很多fans都对他失望,对他厌恶,可是我没有,因为刘翔他坚持啦,他已经战胜拉自己,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奥运会之前,我们都在紧张着,希望运动员们取道一个好成绩,期盼他们不要退出比赛,期盼他们不要受伤。可是老天似乎没有听到,奥运会开始啦,我们的心提到拉嗓子眼,好不容易松啦口气,却传来一个噩耗——刘翔因腿伤退出比赛,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我开始也很气愤,后来看啦刘翔召开的新闻会,才站在他那里想想他的心情,是啊!是该替他想想,他是努力啦,却没有成功。
刘翔——坚持不懈,却没用成功的人。哀伤是他退出比赛的唯一心情,祝福是他对国家的唯一方法,他没办法参加比赛,为这个哀伤的人,默默的祝福。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我看了《谁说飞人刘翔是折翅?信念的翅膀永浩翔》这篇文章。
内容讲的是:今天上午11点50分,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哥哥因脚受伤而退出比赛。他很痛苦,他的老师孙海平更是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就连在场的很多观众和记者都失声痛哭。人们的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我看完这篇文章的感想是:如果我是110米栏运动员,我就会替刘翔哥哥去比赛,我就会努力为他、为中国争夺第一名。刘翔哥哥,中国人为你骄傲和自豪!我也为你骄傲和自豪!你一定要战胜心中的痛苦,勇于面对自己的。伤痛。刘翔哥哥,你不会折翅的,你会在辽阔的天空上永远的飞翔!
刘翔哥哥,你说的你一定会东山再起的,所以你不要放弃。我想给你送一束鲜花,但是太远了,因为你远在北京,而我身处甘肃省的白银市,所以我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的心意——别哭,刘翔哥哥,你永远是我心中最棒的运动员!谁说飞人刘翔是折翅?信念的翅膀永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