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双师教学总结(优秀18篇)
总结并不只是一种形式,可以以报告、文章、演讲等多种方式表达。在总结中,可以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经验进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双师教学总结篇一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该学科不同于其他文科类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注重实务操作。因此在当前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专业方法和技巧解决社会问题及提供社会服务。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能够达到此目标的不多,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知识欠缺。目前很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并非社工专业科班出身,大多是从其他领域转换而来,缺乏相关的实务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解释、示范实务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务操作,需要有其他精通实务的人员协同指导。同时,社会工作许多课程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对此,一个教师的研究和掌握往往会有许多的欠缺,而双师合作却可以使这种缺陷得到有效的弥补。二是教学与实践的分离。我国当前社会工作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工作方法和技巧来源于西方,尚未实现本土化,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尚未全面形成,因此,学生无法将教师所讲授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也无法联系实践对书本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影响了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需要理论掌握者与有本土实践经验者合作教学。三是受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所限,专业社工机构数量较少(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尤其明显),故除了课堂学习,学生在课后没有合适的平台进行实务学习与运用,于是课堂中的实务教学便显得更为重要。
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数年的教学经验,以青少年社会工作这门课程为例,在实践中尝试开展双师教学。
2《青少年社会工作》“双师教学”模式探索所谓“双师教学”就是指在一间教室里有两个老师任教,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双师”皆是职业教师,但在本文中所指的“双师”则与传统有所不同,双师之一是社会工作职业教师,另一位则可是职业教师,也可是来自校外青少年工作相关机构的临时教师。两位教师联袂上课,利用临时教师的实务经验来进一步充实、丰富职业教师的课程讲述,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实务的学习。下面将对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的“双师”教学进行具体的陈述。本课程“双师”教学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即: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校园生活问题以及家庭关系问题。
2.1青少年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专业教师在此首先利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讲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代写论文历程与特征,让学生深刻了解青少年心理,为进行青少年心理辅导奠定基础。随后,在四个课时的时间里邀请心理学老师参与,社工专业教师和心理学教师一起开展后续的心理辅导教学。挑选数个学生为演员,扮演具有某方面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如:自我认识障碍,情绪控制与处理),双师针对有障碍人员开展心理引导,让学生从观摩中学习技巧。同时亦可将学生分成每十人一组,双师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利用小组工作方法来协助成员进行心理调适。
2.2青少年校园生活问题。
青少年校园生活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群体相处与逃学、旷课三个方面。在此可邀请学校社工人员或各级学校班主任、辅导员,利用两个课时的时间讲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对、处理这类事件。首先,专业教师充当穿插线,引导学生将校园生活中发生的最频繁的上述三个问题列举出来;其次,专业教师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社工专业技巧针对学习问题进行实务示范;最后,利用两个连续的课时请临时教师分别群体相处与逃学、旷课问题进行实务操作讲解,让学生从实践经验丰富的临时教师身上汲取具有强大应用性的实务知识。
2.3家庭关系问题。
青少年期又被称之为“叛逆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由于个性使然,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往往十分紧张、微妙,亲子问题、兄弟姐妹问题、及家庭变故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该内容的讲授中,专业教师在讲授基本的理论与工作方法之外,选取专业青少年社工人员和成功处理家庭关系的某个青少年家庭担任临时教师。在四个课时的时间内让社工展示工作方法,让被选取的家庭成员讲述成功处理家庭关系的经验,从而通过展示与讲述来达到使学生获取大量青少年家庭关系实务操作知识的目的。
在进行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的半年时间里,双师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该教学模式由于打破了传统的由一个教师上课的模式,两位甚至更多位教师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临时教师生动的实务讲授与示范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之情。并激发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运用到青少年服务中去。并对本专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再次,在双师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双师互相学习,不仅有利于专业教师实务经验与技巧的丰富,促进专业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临时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双赢,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4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双师教学模式尽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在日后的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以图使该教学模式发挥最大作用。
4.1临时教师的选取临时教师的选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优势互补原则。临时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教师所没有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实务操作能力,以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弥补专业教师的某些不足。严格筛选,防止双师知识重合现象的出现。其次是从实际出发原则。在选取临时教师时必须考虑学生实际,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和目的。最后是临时教师的来源问题,4.2临时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问题双师教学中,专业教师必须与临时教师在课堂保持良好的默契,从而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而现实中双方由于工作时间所限,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就所要讲授的知识和课堂注意事项进行沟通、协商,导致在课堂中配合度欠缺,也导致学生在某些活动环节上出现不知听从哪一方的混乱现象,这一缺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加以改进。
双师教学总结篇二
本人自步入职教已近八个春秋,这是第一次参加由中国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的“双师型”培训,有这样一次高规格培训机会很高兴。在八年的职业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苦苦追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在专业教学之中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逐步努力使自己从一名单纯的教书匠向一名专家型教师转变。通过将近一个月的网络学习,可以说使我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同时在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
通过认真仔细观看各位专家、名师的网络视频讲座,我深深体会到他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热情和信心。专家和名师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入浅出给予我们指点迷津,使我观看各位专家、名师讲座以后茅塞顿开。
全国非常有名的专家和名师们给我们学员上课,观看讲座视频。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
首先,使我们从思想上对当前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职教发展的现状和逼迫性,及对职教发展前景的展望,让我们从思想上彻底得到解放,从根源认识到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明智之举。同时反思自己对职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其次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为我们传授了机械专业的发展和课程设置,目的明确级结合自身的经验交流如何开展好一个专业,和做好一个专业。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讲座,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职业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所以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总而言之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对我本人来说也许不能做到立竿见影,但学习真的可以让我拓宽思路,让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同时也对自己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自己今后的长足长进和改善指明了方向。
双师教学总结篇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之间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学习即将结束,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真是感慨万千,专家们的精彩讲课吸引了我的眼球,同行们互动交流丰富了我的思维,置身其中,知识和情感一起升华。每一次培训带给我的是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教师该如何从一个教书匠向一名知识型、教研型、实践性的专业化教师转变的过程!通过这次培训,我的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惑迎刃而解。自从参加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后,在各位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下,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也在心中萌芽发展。在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这样有实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多层次,多领域涉猎知识,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到驾轻就熟。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全书。让学生超越了教师的搀扶和点化后,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育家顾玲沅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张迪、张小林、刘杰、申永康、王琦、高乐等每一位教育专家的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标和课程体系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使我们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领略了名师成长历程的艰辛和奥秘。培训期间,学院领导亲临班级,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极为关心,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尽一切可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中腾出时间,准时到位上课。他们不但有本专业深厚的知识而且有广博的知识群,各位教师有着宽厚的文学功底种种??,张迪、张小林、申永康、刘洁老师等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里进一步得到了验证。这么好的教师,这么多的领导的关心,我们又带着单位领导和同行的厚望,这一个多月应该说对我来讲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只有变压力为动力,不懈怠,才能不辜负所有关心、为我们本次进修提供机会的领导、同事的厚望。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课程观念影响下,我们把课程限定在狭小的学科课程的圈子里,从而人为他缩小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当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时,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的课程体系,都说要努力还学生一个自我,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却难以落到实处。
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地激起我内心的感应。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们喜悦地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指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自动特点,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在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课堂中能够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与促进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发展,让自己的课堂建立起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要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
双师教学总结篇四
自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按规定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参加了相关活动,认真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一个共产党员需要恪守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了组织纪律性,加强了对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认识。
祖国建国已经64周年了,看到这些年新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地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我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工作,回头看看自己这几年走过的路,做过的事,也是感慨万千。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提高自己的觉悟,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政治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我们应该继继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体现自身价值,就要有先进的思想,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并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志向。
二、自觉学习理论,保持先进性。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有的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甚至失去辨别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平时注意素质的培养,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在重大事件上应时刻与党中央保持统一思想阵线,并要及时地学习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与政策。
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评价一个共产党员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实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学习能力。共产党员要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能手和专家。另外,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我要向优秀教师学习,认真听课备课上课,努力把自己任教的学科教好。同时,还要努力推行学校倡导的高效课堂,对高效课堂的教学不断探索。
五、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党员应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端正生活态度,处理好人际关系。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态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的生活态度应该更加积极,意志更加坚定,要正确面对现实,并对自己和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另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还要协助、引导身边的党员奋发有为、积极进取。
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到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与时俱进,敬业争先,团结民主,严守纪律。即要具有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般要求,也具有统一战线的自身特点,在每条标准下又有具体的要求,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从方法论的角度为我们保持党员先进性指明了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牢记“两个务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时常检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向措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高素质的工作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双师教学总结篇五
四年级。
和仕瑛。
2018年1月。
第一次听说双师是在一年多之前,那时就觉得这个模式很不错,好老师的利用率可以大幅度提高了。自己身为老师,真心感到成为一名好老师很不易,而且从一个新老师到成熟老师的成长期间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老师自己还是他的学生。
说的大一点,双师的普及能够提升社会效率。中国从来不缺老师,但是真的缺好老师。如果每一个好老师都能够教更多的学生,那么也能对教育资源均衡这一社会目标有所贡献。
什么是双师?
经过教学实践,现在推行的双师教学项目开展方式是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使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例如,课堂上教师播放一部分视频来引出问题,暂停录播,对学生进行提分,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回答结束后,继续播放视频中的老师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回答的不同之初,最后再由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
更为重要的是,双师教学项目开展前会对实验班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人大附中教育资源进行使用。因此,双师教学项目不再只是学生整节课观看全程直播或者全程录播,而是发挥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新的网络课程学习方法。
在双师的模式下,加上懂得管理的老师的方式,图文并茂的将一些知识点以图像,声音,和颜色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同时它也能够将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同时图像的形式给大家做一下说明,让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好容易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本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在视频课的激发下,自觉的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其涉猎的知识面非常的广泛,从而为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了基础。
双师教学总结篇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之间在xx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学习即将结束,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真是感慨万千,专家们的精彩讲课吸引了我的眼球,同行们互动交流丰富了我的思维,置身其中,知识和情感一起升华。每一次培训带给我的是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教师该如何从一个教书匠向一名知识型、教研型、实践性的专业化教师转变的过程!通过这次培训,我的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惑迎刃而解。
自从参加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后,在各位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下,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也在心中萌芽发展。在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这样有实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在这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加大了,因为时代在进步,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要想不被落后淘汰,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当今教师,我们要时刻为自己敲警钟,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多层次,多领域涉猎知识,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到驾轻就熟。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全书。让学生超越了教师的搀扶和点化后,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育家顾玲沅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xx等每一位教育专家的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标和课程体系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使我们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领略了名师成长历程的艰辛和奥秘。培训期间,学院领导亲临班级,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极为关心,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尽一切可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中腾出时间,准时到位上课。他们不但有本专业深厚的知识而且有广博的知识群,各位教师有着宽厚的文学功底种种。
xx老师等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里进一步得到了验证。这么好的教师,这么多的领导的关心,我们又带着单位领导和同行的厚望,这一个多月应该说对我来讲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只有变压力为动力,不懈怠,才能不辜负所有关心、为我们本次进修提供机会的领导、同事的厚望。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课程观念影响下,我们把课程限定在狭小的学科课程的圈子里,从而人为他缩小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当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时,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的课程体系,都说要努力还学生一个自我,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却难以落到实处。
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地激起我内心的感应。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们喜悦地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指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自动特点,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在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课堂中能够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与促进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发展,让自己的课堂建立起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
双师教学总结篇七
20xx年8月21日至22日我荣幸的参加了竹溪县20xx年“双师教学运用及运维团队”专题培训,此次培训的目标是深入学习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与协调能力,促进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进一步推进全县教育均衡相关工作。
从古到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一堂课只由一位教师主持,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主动意识和学产能力的增强,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同时,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缩小我县资源的不平衡,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我县特引进双师教学课堂模式,现将培训心得体会如下:
双师教学是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它不是学生整节课观看全程直播或者全程录播,而是发挥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新的网络课程学习方法。在双师教学的模式下,通过远程辅助教师,将名师的课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知识点以图像,声音,和颜色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那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该如何组织好一堂优质的双师教学呢?
一、是处理好主讲老师和远程助理教师的接轨。
1、是从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解读上接轨。
远程助理教师必须提前在竹溪县教育云平台下载ppt或导学案,熟悉了解教学设计,理解主讲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体会主讲老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自己的教案。
2、教法的接轨。
教师应研究主讲老师的教法,为主讲老师和学生架设桥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主讲老师的教法,跟上主讲老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达到主主讲老师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是主讲老师和学生间的接轨。
主讲老师面对的是无数未知的学生,他们无法选择学生,了解学生,作为远程助理教师就应该注意;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主讲老师的授课内容接轨。由于我们农村孩子知识面窄,尤其在知识拓展应用与能力训练上,很难达到主讲老师预设的.目标。因此,远程助理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的预习中提前补上这一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实现主讲老师的预设目标。
总而言之,此次培训我收获颇多,不仅学习到了新技术,新教学理念,更通过此次培训坚定了课改的决心。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与能力,积极参与到课改当中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够成为一名现代化的合格教师。
双师教学总结篇八
xx年x月——x月在xx大学我有幸参加了一轮信息安全高级攻防对抗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专家学者们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观念,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生习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结合这次培训的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无论什么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必然密不可分。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力推广新课程的实施的同时,我们的学生是否感受到我们这次培训的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呢?因此,作为高职教师,我们需要认识课改的意义,积极做到如下:
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大问题,实践使每个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通过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突显“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在这次的培训中,我们把课堂中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及信息安全高级攻防带入了具体的实践中,亲身体会了相关配置的操作,深刻地感到自己仿佛已踏入网络安全行业在工作。因此,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会乐意去学并且爱学,才能体现我们的新课堂,体现我们的教学质量。
短暂的培训即将结束,大家都很重视这次共同学习的经历,相信我们每一位在职培训的老师都收获颇多,就让我们把这次培训新学到的,有用的知识以及这样一份激情、感激与责任带到未来的工作中,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下一步!
双师教学总结篇九
摘要:实地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朝向现象本身”。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标贴或称号(being)的人员都要经历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一个过程。针对苏南某(些)职业学校的实地研究表明:至少在目前的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达成“双师型”教师的过程容易成为“拥有双证书”这样的“纸上文章”,并与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相去甚远。
一、为何及如何进入实地的研究提示。
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靠教师。“教师作为一门专业”,这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报告的提法,并且很快得到了进一步的共认。应当说,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一门专业,既有社会专业分工的要求,又有工业技术隐喻的“殖民”。所谓工业技术的隐喻,指人们对可操控的物化世界的分解总是基于分解后各个部分(或领域)具有彼此可以区分开来的技术手段与要求,而“殖民”表现为将这种首先作用于物化世界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探求倾向,“主动”延伸到作用于社会或人化的世界中来。虽然人文学者们常常会对此表现出审慎或批判的态度,尤其物化分解适用于人(包括教师)的行为(对教师来讲,即教育教学行为)时更是如此,但作为一种需要反思却难以阻挡的趋势,一切专业化所要求的标准化无疑在推动当今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界对职业学校教师标准问题的探讨。可对照起来,在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界,人们对职业学校教师标准问题的探讨,却大多基于对“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的延伸。这些研究和探索促进了职教教师理论的发展,拓宽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及素质(或素养)的认识。但在围绕这一概念的研究与探索至目前已建构出复杂的多义语境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一是重的是结果,轻的是过程(即关注教师是否是(being)“双师型”教师,如有没有“双证”或“双职称”,而不是重视其如何成为(becoming)“双师型”教师);二是重的是职前培养,轻的是职后培训(即对职业教师有“毕其功于职教师范培养一役”的想法,而对其任职其间通过各类培训、自我提升等方式使其再社会化重视不够):三是重的是外部要求,轻的是内部发展(即多的是行政提要求,学校提目标,研究人员提“建议”,而职业学校教师似乎“无话可说”)。
上述“三轻”的表现无疑使已有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在“朝向现象本身”的真实旨趣上大打折扣,因而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愿”就难免变成“某种误导”。而要克服这“三轻”就必须在研究中“让‘双师型’教师自己说话”。要能把他们的话听真切,并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社会人类学倡导的实地研究应当说是一种比较现实的研究策略。所谓实地研究,大体是指研究者在调查对象所在处直接搜集社会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又称现场研究或田野工作。从方法来讲,实地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访问法,其中以参与观察法运用最多。从步骤来讲,大致分为六步:一是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二是取得进入现场的资格;三是进入现场并和当地居民建立友好关系;四是搜集资料;五是分析资料;六是撰写研究报告。与其他研究方式相比较,实地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能搜集到第一手资料,研究正在发生的现象或行为,以及这些现象或行为发生时的特殊环境和气氛;其次,它是在一个自然环境里研究人们的行为,较少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再次,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研究者更能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情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比较准确地分析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再次,对于非语言行为的研究有着特殊的作用;最后,有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纵深的考察,从而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和规律。
笔者对苏南某职业学校进行实地研究的便利条件,是缘于四年前参与了由该校组办的一次科研活动。正是通过这次活动,笔者结识了该校作为中层干部的科研工作负责人。之后彼此多有交往,以至于彼此可以真正发自内心地以朋友相称。可对于笔者来说,要说明“如何进入实地”远比说明“为何进入实地”困难得多。不只是研究经费的限制,也不只是对常赴研究对象生活地收集信息,而导致生活习惯不适应的恐惧,而主要是笔者作为中国社会“单位人”的研究者在研究其他“单位”的“单位人”时,能否做到尽可能独立、真实、全面地呈现“自己(个人)认可”而非“单位(集体)认可”的信息与资料。更坦率地说,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即作为个体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之所以愿意“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往往不时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基于对研究者本人近乎友谊式的信任,他们愿意说;另一方面,基于现实的单位利益影响到自己个人利益的考量,他们又不愿意多说。对于前者,他们相信研究者所陈述的“研究必须基于事实才会有价值”的研究信念,他们表示“因为与自身真实的教育生活距离太远,很少有关于职教研究的是他们所愿意读到的”;对于后者,他们认为“说好的方面还行,说不好的方面容易招惹是非或不必要的麻烦。”我相信,将发端并发达于西方学界(包括教育研究界)的实地研究方法,移植到我们中国本土时,都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矛盾。这种研究的客观性与伦理性的矛盾,常常为我们的教育研究者所忽略。为避免“对号入座”给研究对象带来预计的种种不便,笔者只得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实地”及“个体教师”做适当的匿名处理。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标贴或称号(being)的人员都要经历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这样一个具有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这一假设的提出是基于四点现实的认识:一是我国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是相同的,即都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二是我国职业学校任课教师大致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上岗之前,前者往往是普通师范培养的文科或理科师范生,后者往往是(职业)技术(或工程)师范培养的工科师范生;三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兴起较晚,现代企(行)业制度至目前仍显不够健全,加之,近二十年来在办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上企(行)业的缺位,使职业学校教师获得相关企(行)业经验变成长期难解的“瓶颈”问题;四是我国人力资源跨行业流动总是缺乏支持性力量,这其中既有“干一行爱一行”这种鼓励终身从事某种职业的道德训戒的舆论影响,又有因人口众多而导致“僧多粥少”岗位不足的现实无奈。如果对这四点能达成基本的认同,那么不管如何定义“‘双师型’教师”,我们大致可以认定,职业学校教师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应当是在职业学校工作之后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角色转变。那么,他们是怎么完成这一转变的?这是笔者对下列作为个案的三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下面除了简要的介绍部分,尽量以被访教师自己的话来陈述。
(一)个案一:考职业资格证,成为“双师型”教师。
接受访问的是一位男教师。据了解,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某技术师范学院的机械系。如今他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已达二十多年。他由于教学成效显著,并发表了多篇教研,学校为其设立了“名师工作室”。他说:“首先声明,虽然我被称为一名‘双师型’教师,但与我认为的或我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我其实还有很远的距离。你说的‘变成’用‘becoming’很有意思。对我来讲,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趋向理想状态的过程。什么是我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我认为接近于德国职业学校教师那样,他们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的前提性条件是要有3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他们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后,理所当然地能更好地教给学生将来所真正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我说,我被称为‘双师型’教师是因为我有两个证,就是一个教师资格证,一个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现在省里搞职业学校星级评估的指标里,就有‘双师型’教师的规定比例,这个比例要求是70%。检查的时间就只看这两个证,其他好像什么都不看。对我来说,教师资格证是我工作几年后,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我们在岗的教师通过申报就全部获得了这项资格证。这个证是国家教育部发的。我的职业资格证是获得的,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的。我报的职业工种是制图员,考核内容分成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两部分都考了七八十分,评定成绩为‘合格’。当初之所以要考职业资格证,其实并没有强烈的动机。这种考试是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因为我们市里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那年在我们学校设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分支机构,我就想考个证也有很多方便,考个证放着也不是坏事,因而就考了,也考过了。虽有了这个证,但对工资收入并没有影响。而且,我仍一直从事相关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操作实训课我没上过,那另外有专门的老师上。每人都顾自己的这一块。说实在的,上理论课对我来讲容易的,我也主编出版了相关教材,课上完就完了,平时并没有多大兴趣到操作实训车间去,一方面我只负责理论教学,另一方面我也不喜欢那有些吵杂的车间环境。”
(二)个案二:下企业签协议,成为准“双师型”教师。
接受访问的是一位女教师。据了解,她是日语教师,曾在日本留学,刚工作不到两年。她说:“职业学校教师常常分为文化课老师和专业课教师,而且教机械、电子等技术类学科的老师往往才被称为专业老师,并在出国考察、进修、晋升等方面得到更多地重视。但你说,哪个老师不是在大学里学了某个专业才毕业的?我们文化课老师其实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并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教学,却与被称为‘专业课教师’之间拉开很明显的距离。学校大会宣传说,人人都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而且每个教师都要下企业。学校领导层似乎盛行这样的看法,就是专业课教师有了教师资格证,再考个具有中级以上技术等级的职业资格证,那就是硬碰硬的‘双师型’教师;而文化课的.教师只要下企业,也可以算是准‘双师型’教师。什么叫下企业?落实到纸上就是每个老师要有一份与企业合作的协议。当时,我们这些文化课教师的反响都很强烈。我们想,技术类专业课的老师确实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我们找谁去啊?当时都很纳闷。从学校的行政安排讲,似乎对到底怎么和企业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好像并不关心。关心的就是有没有这方面的协议书,协议书上有没有企业的公章。我个人原来对周围的企业是两眼一摸黑,根本不知哪跟哪。后来一位老教师提醒我到网上搜本地的日资或中日合资企业,然后再上门去找。这样做,真找到了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我去联系,巧得很他们有许多日文资料需要我帮助翻译。当然,这样的劳动也有不菲的报酬。我想这样的合作,应当算是真正的合作吧,我帮助他们翻译资料,他们给我报酬,并开具合作协议证明给我。但我想,像我这样的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对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生学习日语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我是仍有疑问的。”
(三)个案三:对付星级评估,“被”成为“双师型”教师。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诸多进步或光彩的一面,这些自不用说,但亦有不少明显怪异甚至落后的一面。在这怪异的一面里,人们提到一个字就会有感到一种完全受操纵而绝无自主性的尴尬或无奈。这个字就是“被”。比如未经行使自己选举权的群众有“被代表”说法,比如没有就业(或上岗)的人公布在高校高就业率的统计之列而“被就业”。在笔者的实地访问之中,捕捉到“被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一信息,完全出于偶然。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笔者带着研究问题初次进入实地时,向该校的一位中层干部谈及自己开展研究的设想,即打算将学校列入省里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材料名册的所有“双师型”召集起来做一项调查,并在一段时间里尽可能逐一进行访谈。出于私下的信任关系,这位中层干部如实相告有部分教师的职业资格证并不是真的。当笔者表现出惊讶时,对方立即表示:“这样做对学校的发展有好处,可以争取较多的社会资源。而对学校有好处,就是对每个教师有好处。我想,这些老师也不会反对学校这样做的。”当笔者不识趣地想进一步追问某些职业资格证如何地“不真”时,对方显出有些为自己“说漏嘴”而懊恼的神态。似乎为了尽快摆脱这种不适感,对方嘴角向对面的一台复印机一努说,“这还不简单啊!”访谈到这里,便不由地进入了职业学校对上级部门对各项检查评估的闲聊。有一句话值得一记,“最近几年,每年我们对付上面的检查评估就有近百个项目名堂,光光对付这些得耗费我们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研究结论与反思。
任何实地研究之为研究的价值取决于能否收集到尽可能多的客观信息,并能从中整理出逻辑或理性的线索来给予人们以思考的空间。实地研究虽然有前面提及的优点,但作为一种研究方式与其他任何一种研究方式一样,都会有自身较难避免的研究局限性。对于实地研究来说,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参与程度较高,研究者易受同化,所获资料不免带有主观成分。二是对于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三是难以进行定量研究。实地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多且杂,很难系统地进行编码和分类,无法有效地综合资料,以验证同假设有关的结论。这些容易产生的局限性,当然不应成为笔者用来抵挡他人怀疑本研究的借口,而应是对可能得出的研究结论采取较为谨慎而开放的态度,以避免大而无当和绝对化。可以说,本研究通过实地观察和多次访谈,笔者收集到的信息与研究之初提出的研究假设之间其实存在着较大的偏离。这一点多少出乎笔者的预料。具体来说,职业学校教师在成为(becoming)“双师型”教师过程之中,其内在动因的欠缺是普遍而明显的。这使得“成为”的过程在丰富性方面大打折扣。
当然,针对本研究来说,最值得反思的问题恐怕是:“‘双师型’教师”作为一个多年被人们广泛热议的概念,它对职业学校被称为“双师型”教师的人员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他们又如何成为“双师型”教师?我们的职业教育研究似乎一直在回避这些问题。如果本研究呈现的三个案例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研究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笔者的初步结论就是:作为一个有歧义的概念,“‘双师型’教师”它无法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那样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具有提升性与可操作性的理想追求或目标,因而其达成的过程便容易成为“纸上文章”(即简单地以证件或协议书等作为裁定的依据),并与学校职业教育根本宗旨(即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相去甚远。因为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教师必须首先是这样的,并且是更优秀的人才。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
通过本次的培训和学习有很大的收获,使我陈旧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升,也学到了学院老师的技术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新的,了解了很多新知识,收益匪浅,现作总结如下:
我深知这次学习机会难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全身投入,丝毫不能松懈,争取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自己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和吸收更好先进经验,体悟各位老师在教育工作岗位的敬业精神和热爱教育工作的责任心。这期间,除听自己应听的教学实习课学习外,还积极地申请向其它优秀老师学习,听他们的课,观摩他们的精品教案,学习他们授课的先进方法,运用授课技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率上好专业课。
同时,还听了省高级教授的讲课,虽然我们平常也能听本校优秀老师讲课,但那比起这些老师来还有些差距。而这种课是原汁原味,更加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进而通过他们的方方面面能找到我们的差距弥补我们的不足。因此,我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毫不浪费争分夺秒抓住有利时机,在不妨碍他们工作的前提下,听、看、思考、问,特别是专业课老师他们那种敬业精神和热爱工作的责任心值得我们学习。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之路,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秉持“不进则退,无功为过”的哲学理念,坚持“以实为本,以人为本,以机为本,以质为本”的“四大为本”办学理念,实施以“符合‘高’的标准,凸显‘职’的特色,形成‘软’的优势,拥有‘精’的品牌”为主要内容的“四大精品”强效工程,稳定办学规模,注重内涵发展。这都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在这学习期间我深深领会到了他们的勤奋,务实敬业的精神,才能出现最高的效率。
1、在学校方面:
办学理念是办学实践的内在动力,学校教育改革和进步要以理念的更新和突破为向导,高品质的学校教育需要,正确的理念办学先进为向导,而他们学校以“四本”为理念,全面发展。其中,我认为他们较好的就是系统多元化,对学生来说是很有利的方面,因为学生存在差异,个性各不相同,在学校管理中不搞单一管理模式,努力给学生个性长短的发展空间,这样,我感到很好,能够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也能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完成作业,甚至使每个学生能够认识到发挥自我,学知识,学技术创新发展才能与时俱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在教师方面:
我主动要求听老师讲专业课,在课堂上,老师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有声有色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清楚易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认真听讲,仔细分析问题。同时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踊跃积极主动回答,师生互动性特别强烈。这充分说明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正确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可见,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做的很细,很实,很到位。
3、在学生方面:
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他们在上每节课时,教师的课堂接凑非常快,容量也大,我在记听课笔记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而他们学生每天都会面对这样的课堂,这是理论课。实习课更是学生们在理论课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三个人一个工位,大家动手,互相分析原理及老师所演示的方法。就这可想而知他们的课堂是怎样的投入的,课后他们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和吸收。
1、学理念的提升。
此次学习使教师们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教授、专家们用他们多年来研究的成果让我深刻认识到现阶段职业教育从某种角度上看实际就是一种就业教育、饭碗教育,是造福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教育,而且这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态势,它必须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中才能体现其价值的教育,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掌握相关的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和教育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今后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2、专业学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我们的专业特点为我们精心安排各门课程,为我们聘请了既懂教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教授为我们授课,师生与学员边学习边交流,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我们更新了知识结构,深刻的认识到了数控技术的迅猛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已深深的根植在我们的思想中。各位老师娴熟的专业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动手实践。
我们所从事的教学专业都是会计,但实际上我主要是理论教学,实践课上的少,只是在理论上能做相应的解释和指导。在动手实践方面经验不足,学院根据这种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教员还抽出自己的业余休息时间为为我进行补课,我个人的收获非常大。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他们相比较有一定差距,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觉醒,才能立足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生学习就好像孩子在妈妈的怀抱一口一口地喂吃饭,妈妈能细心地呵护孩子,那么,他们就能吸收充分的营养身体就健康,也就是老师能认真备课,关心学生,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孩子来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想方设法去探索他们的心理活动,去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他们就能学到一定的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我们工作也能顺利进行。总之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可收获是丰硕的,在那里我感受了教授们的讲课,还有在以前没有见到的新科技产品也看到了,是我深知不学习就会落后,不进步就会淘汰。这次学习,不但使我认识了很多同行,也给了我锻炼自己的平台。是我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学习,来自全省的中职教师有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增进友谊的平台。通过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掌握了操作技能,更新了思想观念,坚定了努力向“双师型”转变信心。最后我建议一定要走出去,引进来,为我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一
我有幸被评选为安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自200_年1月起,任期三年。光阴似箭,三年的骨干教师时日悄然过去了。回首这三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我知道,过去能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是学校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是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
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勤垦垦,兢兢业业。我爱每一个学生,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钻研、勤学来引领每一个学生。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我深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经常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阅读。通过重读那些文学名著,增强了我对名著内容的深入了解,也更增加了我的知识养料;通过学习教育专家的理论文章,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我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学生爱戴的老师,提高了我的做人修养。我还经常关注安庆市教育博客的内容,在同行的博客中学习经验,探讨不足,及时把握当前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并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积极去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争取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然后,又把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写成文章。《我的语文教学观》一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篇文章在2010年3月《安庆师训》(2010年第1期,总第24期第39-40页)发表后,受到同行一致好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艺术在于鼓舞和唤醒”,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作为教师的信条。任职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进行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学生,我总是特别的关注。2007年4月,我所写的关于留守学生的《空巢,谁在留守》一文,荣获二00七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案例评选一等奖,受到人民教育编辑部和安庆市教育局表彰。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走进课堂之前,总要细心研究教参和教材,向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并针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20__年8月5日县级典型课例公开课评比中,我所教学的《伤仲永》获得了总评86.67分,受到县教研室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学生成绩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进,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在_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全乡统考中,我所带的八年级语文获区级第二、校级第一的好成绩。在20__年12月太湖县《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中,我所辅导的学生孟海燕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和三等奖,我也获得了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教育局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
教师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思想者,一个探索者,所以本人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科研活动,20__年4月,我作为一个骨干教师,参加了市教研室在枞阳召开的安庆市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会上,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科研成果,力求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日渐成熟。勤奋积累,笔耕不辍,我把我的教学心得和生活中的感受形成文字,写进我的博客。在20__年8月安庆市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我的博客----亭湖熙客,获安庆市_年度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二等奖。在2010年元月安庆市优秀教育博文评比中,我的作品《师恩永远》、《我带学生爬雪山》分别获得安庆市_年优秀教育博文“感悟人生”一等奖和”和“教育叙事”一等奖,并享受安庆市教育局特邀参加第二届市教育论坛大会的荣誉,并接受市教育局颁奖。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20__年6月,我成功申报了中央教科所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并获得子课题立项通知书。根据中央教科所该课题组要求,我已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太湖县赵河农业中学历史》的写作。20__年6月该文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教育史志唯一专刊《教育史志研究》(20__年第6期第15-16页,下转第97页)上获得发表。这在安庆市教育史志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以上是我三年来的个人工作总结,很肤浅,也很不全面。作为首届市级骨干教师,我知道自己的工作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作为激励自己的鞭子,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出更多的贡献。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二
[摘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文章针对高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提出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实行“校内—校外”一体化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双师型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既懂理论又能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实践教学能力在整个高职教师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探索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是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高职教育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5号)明确了判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既需要具有教师资格,又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或者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或者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抑或者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由此可知,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已经逐步摆脱了“双师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的错误认识,更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对教高[2008]5号文件的解读,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必须具备宽广的行业职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能够把行业知识及职业能力融合于实际的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二,教师能够主持或重点参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并能承担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指导。第三,教师能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了解本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和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了解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行业发展和教学改革发展。同时教师深入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沟通,让本地的企业了解学校的状况、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招新工作。第四,教师主持或者参与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独立或者与企业联合进行项目开发,改进企业运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的技术更新和科技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以校内资源培养为根本,因地取材。
1.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内培养教师成本低,节约时间、人力和财力,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一是学院应挑选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手把手地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和水平。二是依托本校的实训教学基地,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促使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的科技信息,将企业最新的生产工艺成果应用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去,使基地建设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2.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站工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技能鉴定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另一种途径。教师通过担任考评员,深入系统地研究所处行业的职业能力,同时与来自企业的其他考评员有了更多的接触,通过对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标准和试题、考试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时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切实际的意见,在担任实践教学任务时有更强的针对性及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3.指导或者参与各类实践技能竞赛。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或带队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组织的各种技能比赛活动。通过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加强与兄弟院校专业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让教师在参赛的准备、实际比赛的操作实践,以及与同行交流过程中,促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如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高职技能大赛,教师在自身参与竞赛或者带队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提高”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
(二)利用校外社会资源,巩固提高。
1.依托师资培训基地。职教师资培养基地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特点提出来的,培养的目的性明确,培训经验和资源丰富,在“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截至3月,全国8个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28个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5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按照要求共提交了514个培训项目计划。各高职院校应依托职教师资培养基地的优势资源,有计划分批次派专业教师出去培训,促使培训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实践教学能力快速提升。
2.依托校企合作。《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突破口。第一,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对口、专项短期实践。通过专项的短期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熟悉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就可以及时更新内容,发掘现有的新技术。另外,教师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从而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二,每年选派一部分专业教师,特别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未在相应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从事过实践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在挂职锻炼期间,鼓励学院将教师顶岗实践与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实训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使教师在完成组织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实践锻炼。教师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前期需要结合实习单位的实习条件,会同实习单位的有关人员,拟订出具体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实习进行中,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计划的要求,配合实习单位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指导学生,组织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学习,这些经历可以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
第三,要鼓励教师参与或者独立承担企业、社会的科研项目工作,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课题,共同参与企业的攻关项目,在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技术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让专业教师成为实践教学能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更全面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素质,接受到最新的实践知识,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的先进技术接轨,最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三
九江职业大学中专部杨鹏20xx年1月16号我们来到江西师范科技大学,进行了20天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收获颇多,现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聊城大学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
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和学者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课程比其他学科更有条件为学生提供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在共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展开学习,变革教与学的模式,可以为师生共同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数字化学习要求师生是互动的,它对我们学生的要求更高。如果我们要做信息技术教师,用数字化的观念进行教学,那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有所启示,将今日之所学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第二,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在培训班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来自导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学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阵阵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而又艰难曲折的,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之间在xx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学习即将结束,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真是感慨万千,专家们的精彩讲课吸引了我的眼球,同行们互动交流丰富了我的思维,置身其中,知识和情感一起升华。每一次培训带给我的是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教师该如何从一个教书匠向一名知识型、教研型、实践性的专业化教师转变的过程!通过这次培训,我的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惑迎刃而解。
自从参加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后,在各位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下,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也在心中萌芽发展。在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这样有实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在这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加大了,因为时代在进步,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要想不被落后淘汰,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当今教师,我们要时刻为自己敲警钟,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多层次,多领域涉猎知识,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到驾轻就熟。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全书。让学生超越了教师的搀扶和点化后,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育家顾玲沅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xx等每一位教育专家的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标和课程体系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使我们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领略了名师成长历程的艰辛和奥秘。培训期间,学院领导亲临班级,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极为关心,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尽一切可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中腾出时间,准时到位上课。他们不但有本专业深厚的知识而且有广博的知识群,各位教师有着宽厚的文学功底种种。
xx老师等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里进一步得到了验证。这么好的教师,这么多的领导的关心,我们又带着单位领导和同行的厚望,这一个多月应该说对我来讲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只有变压力为动力,不懈怠,才能不辜负所有关心、为我们本次进修提供机会的领导、同事的厚望。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课程观念影响下,我们把课程限定在狭小的学科课程的圈子里,从而人为他缩小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当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时,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的课程体系,都说要努力还学生一个自我,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却难以落到实处。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五
201x年8月1日至5日期间,有幸参加了联想集团培训事业部在潍坊举办的“山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活动,此间了解到了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及运作流程、管理制度与通用的工作方法、员工规范与it服务流程等内容,真可谓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是磨炼!”,在第一天上午的“开班典礼”上,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之一——解明玲老师的一席话就预示了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可能会遇到的课题与挑战。开班仪式结束后马上进行了“能力测评”,这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下马威”式的考试,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测评才能体现出平时的真实水平,此举值得学习与借鉴。
教室的课桌椅被布置成了“鱼骨形”与平时常见的“排排座”大相径庭,而且还很精心地为大家准备了印有自己名字的桌签,一切都是那么的井井有条。我们落座后,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在黄诚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拼图游戏随机进行了重新分组,每组由8至9人组成,一共5组。然后是为我们所在的小组命名,并推举出组长。从互不相识,到组成团队;从独立的个人,到找到组织的归属感,这些活动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新颖的,对接下来的授课内容充满了期待。
黄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技术课老师,从pc通用维修方法,到pc维修技术规范,再到联想工具的使用,黄老师的讲授详实细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直观又具体。静电的危害与防护、维修的诊断思路与方法、验机的工具与软件等等都一一为我们进行了介绍,相信这些内容在日后的实践实训中得到应用与提升。
课间,班主任孙老师还为我们准备的茶歇,矿泉水、小点心、水果,如此的细心与体贴很令人感动。
沟通技巧、如何高效地与人进行沟通;联想5p文化是什么;什么是3a激励法;怎样运用smart原则进行目标管理;pdca原则来达成目标;服务意识与团队精神还有联想的服务规范,这些技能类课程的讲解来自于风趣幽默、风华正茂的孟广晨老师。孟老师不仅展示了他独具魅力的授课方式,还为大家传授了他在温习旧知时所用到的“独门秘籍”——魔方复习法,令我们深受启发。
感谢联想集团提供的此次学习机会,感谢我们的团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有效地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201x.08.06。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六
我曾经在双溪小学实习了一个月.那紧张、美好的实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那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和同学们以及带课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走之前,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是我知道,人生中这样的分离还会有很多次。
第一天去实习学校的时候,我们几个住宿的同学去得非常早,因为那时对从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感到很新鲜的.于是,有种迫不及待想去体验当教师滋味的冲动.
来学校的第一天确实很兴奋,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实习,这是我们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在校园里。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分别听了一下教学主任和政教主任的讲话,并看了看学校的环境,算是对学校的初步了解吧。
真正的工作是从第二天开始的,10月6日,星期六。前几天“上班”,只有两种感觉:忙,累。每天早上都要看卫生区,看早自习,晚上也要等学生做完值日,一切都打点完毕才能离开。就这样,我们几个住宿的同学过上了披星戴月的生活,早上5:15起,晚上8:00多才回到宿舍。
我们的教育实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班主任工作,另一部分是教学工作,说白了就是既要带班又要教课。无论是带班还是教课,作为实习老师,都会有一个该校的正式老师带我们。带我班主任工作的当然就是我带的班级的原班主任,而带我教学工作的则是我们学校80届的毕业生,说来也算是校友了。
前段时间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课,看其他老师是怎样讲课的。这种听课和我们上学时听课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听课的重点是观察老师怎样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而并不是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
我第一次上讲台时,自我感觉并不紧张,只是课讲得有点快,总体感觉还可以。后来的课,越讲越熟练,越讲越流畅,同学们对我讲授的知识都能吸收。对于教学工作,最后要请教学主任听一节自己的公开课。我的公开课,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而且课堂纪律非常好,同学们也非常配合,我的讲课也很受学生欢迎。有了前几次讲课的经验,我认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授课时间,也能够适时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一阶段的课程结束以后,全年级进行了一次统一考试。作为实习老师,我也参加了监考。从同学们的考试成绩看,授课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比教学工作更重要的就是班主任工作。在学校里,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琐碎。一名真正尽职尽责的班主任,在学生身上下的功夫比学生的父母还要多。我觉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一个标准”,就是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则常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如果处理有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和骄傲的性情,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所以做到一视同仁很重要。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带我的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待学生,要打一巴掌揉三揉。”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同学上课玩小动作,放学后我留下他谈了将近一个小时。起初是非常严厉地批评他,让他知道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不对的,随后语气渐渐缓和下来,开始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了解到了这名同学的家庭及经济状况,也听他说了自己毕业后的打算,对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来我又从侧面了解到,这个同学是班里的“典型”,是班里最“活跃”的分子。有了对这个同学的全面了解,对我今后开展班级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我再对这个学生进行教育和实施管理就能做到对症下药了.
在这次教育实习中,我们这些实习老师都非常幸运地赶上了一个大型的活动,就是冬季体育运动会在两个星期的训练时间里,,我带领我实习的班级在午休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刻苦训练,我班级的学生在我的积极带动下,也非常配合,非常努力..在这次体育运动会中,我们班有多个项目进入了前三名,并且还被授予”道德风尚”奖.,这种大型活动对全校师生都是品质的陶冶,身体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在这这次大型活动中,我的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
在我们实习期间,学校召还开了一次家长会,我作为实习老师在家长会上也对自己的工作和班级的情况做了总结,会后也和个别家长进行了谈话,培养了自己作为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能力。
在那次实习中,我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也对我后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从教这么多年,我其实一直都在努力。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七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并结合我校的现状和设想来阐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如何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则在师资。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成败,具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已是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专业要求的特殊性,使卫生职业教育相对其他行业的职业教育凸显明显的“个性”特征。本人从事临床教学22年,仅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谈一下初浅的体会。
1“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和特殊要求。
1.1“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职业学校通常将课程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根据所教学科不同,又将教师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对专业课教师(非文化课教师)而言的。目前对“双师型”教师含义在职教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双证书”。既取得普通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又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职称”。即取得教师职业技术职称,又取得其他职业的技术职称;三是“双素质”。既要求具备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具指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多素质”。既要求具备教育家的素质,又要求具备工程师、技师的素质和能力。这些观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但有些观点如“双证书”、“双职称”过于简单化。有的观点如“多素质”又过于神秘化。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在教学中,能够把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他们应该具有在本专业临床一线工作的经验,有能够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在于教师的“双素质”。“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特征是把专业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按照上级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达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不是获得证几个证书或几个职称就能解决的问题。证书或职称只表明具备某种单项职业资格或能力水平。“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是各种单项知识、能力、经验结合和综合表现,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双素质”。应该说证书或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但绝不是证书或职称的简单叠加。道理很简单,单项素质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完成综合性的任务。
1.2“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我国《教师法》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法律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这是《教师法》对教师的一般要求。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除符合《教师法》对教师的一般要求外,还应该有以下特殊要求。
1.2.1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等。
1.2.2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通常采用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具有知识、技能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双师型”教师既能在教学岗位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生产岗位完成生产任务。他们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1.2.3具有本专业临床一线的工作经历。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和书本上有着许多区别,只有在本专业一线的经历。才能获得本专业实践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经历。
目前,虽然从国家、省、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实践能力的要求,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办学机制和人员调配机制的制约,致使教师比例、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仍然不高,整体素质不强。据有关部门统计,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4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0.36万人,占15.4%。由于对“双师”的理解有岐义,统计中有拼凑的因素,实际情况未必达到这个比例。以我校比例,学校建校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现有专任教师196人。其中专业课教师100人,占教师总数的50%。绝大多数为大学毕业后(有很大部分是成人本科)直接分配到我校工作。没有在医院工作经历的教师。且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50%,这些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乏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按上述标准统计,我校有“双师型”教师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l%,离辽宁省“十一五”师资培养计划提出的“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的比例应不低于60%”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双师型”教师行业经历普遍不足,“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以我校为例,约95%的“双师型”教师是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来自临床一线的专任教师凤毛麟角。并且,职后锻炼的机会少,有临床实践经历的教师只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左右,绝大多数教师的行业经历呈空白状态,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导致专业课教师从教时间越长,临床实践能力越弱,尤其是与行业动态接轨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当匮乏。导致只会按课本内容“讲疾病”而不会真正看病、治病、护理病人。
2.1.2“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职业学校专业门类繁多,参差不齐,组织“双师型”教师的专门培训操作困难,运作成本高,且培训专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合学校需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往往教学任务较多,专业课教学的替代性差。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专业课教师外出培训与交流的机会很少,部分教师从未外出参加过培训学习,参加“双师型”教师专门培训不足,导致教师不了解新的职教精神,缺乏现代职教理念。2.1.3“双师型”教师的人才调配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职业学校人事分配体制仍然建立在传统的师资配备观念与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源的独特性。卫生学校一直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教师定期到关系医院进修学习制度在主管局(卫生局)未形成政策性文件,教师只是进修生的身份,这种年年进修的状况不光增加了学校的费用,对“双师”的影响也很大,某种程度降低了双师,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工作的热情。(况且我校高级讲师占专任教师的46%)。
2.2.1开展师范类学生和医学院校学生的“双证书”教育。就目前来看,卫生学校教师的来源仍然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因此,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工作母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应进行“双证书”教育,即学生在毕业时既获得学术性证书又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这样既缩短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周期,又能从源头上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2.2.2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建立灵活的学校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措施之一。其次,吸纳高职院校的初步具备“双师”素质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现在的许多毕业生在高校已取得了高级和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今,把他们接收到职业学校中来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然后在工作岗位上再对他们进行培养和培训,使他们较快地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2.2.3对专业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点。
2.3教师拟订个人的双师素质的培训提高计划专职教师都要定出个人的双师素质培训提高计划。计划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要写明:每学期在什么时间进行技能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争取在何时考取何种技能技术证书。计划经教研室讨论,上级部门审核,严格执行,每学期检查。
2.4利用没课的时候或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以往教师进修都是以医生的角色,随着我校以护理专业为重点的转变,面对着新的教材模式、新的思维语言环境,应在进修时以医生、护士的双重角色,来身临其境,适应教学。因为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只能依托关系医院进行合作,由于医院对学校师资的渴求度不同、以及教师的层次不同,所以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如:主管局的某个科室专门有人管理学校“双师型”教师和医院所属科室的协调关系,保证双师教师能和临床很好的衔接,是主人而不只是进修生)和周边医院的大力支持。
2.5加强进修培训。学校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级或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为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培训,拓宽了专业教师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双师”素质。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报考研究生等),提高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2.6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根据办学实践,校各科多组织多参与教研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参加各类教学基本功(如护理技能大赛、专业课的操作比赛等),以此直接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7通过教师间“拜师结对”,以老带新等方式,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
3畅通医药类教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的渠道。
目前,我校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也参加临床实践,但还无法直接报考执业资格,报考的教师必须通过非正式渠道才能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报名考试,但注册就没可能了。这成了制约卫生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构成的瓶颈;上级要求“双师型”的百分率,主管局就应该开通绿色通道,上下达成一致。
(1)学校成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督促、检查与考核。(2)学校每年预算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学校把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作为个人和单位学年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4)学校拟定教师“双师素质”和“双师型”的认定标准和认得程序。每学年进行一次认定和统计,及时落实相关待遇。
总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双师型”教师的知识及职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铁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新铁岭、大铁岭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做出更大贡献。
双师教学总结篇十八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课本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全方位的学习,无法切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一词,所谓“双师型”教师,目前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双师型”教师应能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等。
一、现阶段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资方面。在高校引进师资的过程中,仍存在重学历轻经历的现象,部分年轻教师缺少行业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照搬课本,不能很好的结合行业的发展进行实践教学,对于教学体系的建立欠缺科学性。另一方面,对于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由于缺少业界的实践经验,教学理念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单调、案例陈旧,无法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
2.实践环境方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对教学环境的软硬件要求较高,由于实习单位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不能得到切实的实践练习,只局限于学校的播音教室,即使播音教室的硬件设施到位,但由于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缺少行业经验,就导致在练习的过程中主观臆断,对节目定位、市场定位考虑不全。
1.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是建设“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手段。本人到在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是一档美食节目《吃在石家庄》的节目主持人,在工作期间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因为现在的传媒行业再也不需要空能播音的话筒架子,而是采编播控销的全能主持人,而我在实践工作中这些方面都得到的充分的锻炼,对于市场采访、稿件编辑、节目播音、机器操控以及广告营销方面都有涉及。同时今年3月我也刚刚到石家庄网络广播电视台进行实践工作,对音视频上传、广告配音等方面也有一些涉及。通过这些实践工作经历,将专业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改进。
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塑造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俗话说的好,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老师没有实践经验,又何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呢?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于泛泛的知识脉络梳理和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他们更加迫切的需求具有创新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而这一切就是“双师型”教师所能给予的。
1.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学校应创造条件送专任教师参加传媒一线的实践工作,真正的让教师实践起来指导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势,聘请一批“懂理论、技能强”的省市电台电视台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定期的让外聘来的一线教师给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从整体上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2.“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的课堂呈现。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革新以老师讲和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下边谈谈我的实践教学法:首先在课堂上,每节课开始的前15分钟都是由一位同学进行主题演讲。主题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在这个环节中从选题、策划、编排到ppt的制作及自我演讲都是由同学自己完成。这不但锻炼的学生的自我编排策划主持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同学的知识模块。本学期到现在共有66位同学参加到实践中,涉及的主题有历史类、科普类、旅游类、养生类等。其次在课后,每周我会针对教学内容留下实践的音频作业,在本学期同学们制作的音频包括曲艺类、音乐类、故事类、广播剧类、美食类、导购类、访谈类。那么这些类型的音频制作,让同学们积极的接触社会实地采访、内容编辑、音频录制、后期包装剪辑全部是同学们自己完成。大大的锻炼了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把课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最后我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由于传媒行业的现状,很多同学去电台和电视台实习很难真正的接触播音专业,只是一些专业基础的皮毛,要不就是看着或者听着,回来后学生们的收获并不大。所以我抓住了我校现有资源,利用河北传媒学院的新闻在线这个网络平台,根据学生的主持特点进行分组,让学生们真正的实践起来制作自己的节目。这样学生音频成品的听众就不仅仅是同班同学和老师,有个更多的收听群体之后,各方意见和建议的汇集,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快速提高。除此之外,我的下一步实践教学计划是以班级为播出频段,一班30个同学全天15个小时的节目联播模式的实践。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双师型”教师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应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组.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旭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