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组成教学设计(模板19篇)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在写作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关于总结的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写好总结的。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初步体会读数、写数的一般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经历估一估、想一想、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的过程,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类推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4.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尤其是“0”的读、写。
教学难点:1000以内数中关于“0”的读、写。
教学用具:课件、学生用的练习纸、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答。
预设:我知道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十10.
我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是十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我知道在数数时,数较小的数可以一个一个数,数较大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师:真棒,这些题大家能完成吗?(点击课件)。
(一)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
(二)开火车完成。
1.在二百八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6个数。
2.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二、民主导学。
1.数一数。
师: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生猜测。)。
师:大家猜了这么多书,到底准确有多少呢?我们怎么办啊?(数一数)。
下面就在自己的学习单上用你自己的办法数一数吧!
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拿着自己的练习纸在实物投影上汇报:我是这样数的,每一列有10个圆点,我一列一列的数,10、20、……100、110、120……200、210、220、230,后面还有5个点,合在一起是235,所以有235个圆点。
生:我是这样数的,每一列有10个圆点,我也是一列一列数的,数到100的圆点时圈成一圈,又数了100个圆点又圈成一圈,还剩下35个圆点,合在一起是235个圆点。
指生表述,教师随机点击课件,展示一百一百数的方法。
2.摆一摆。
师:你还能用这样一百一百数的方法,用小棒表示出这个数吗?(能)好,快用你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吧。摆好后和同桌交流。
生汇报:我是这样摆的,我的小棒每10根一捆,摆了10个十是100,又摆了10个十是200,接着摆出3个十,是30,最后摆5个一根,合在一起是235.
师再找一名学生汇报。
师点击课件,这就是235根小棒。那么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点击课件,二百三十五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指生回答。
3.拨一拨。
回忆计数器的相关知识(数位、各个数位表示的含义、)。
师:请大家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并在任务单上的计数器上画出珠子,写出它的读作、写作。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展示拨珠的过程,(235有2个百,在百位数拨2个珠子,有3个十,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有5个一,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这就是235.)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练习纸。
师:他的回答清楚而完整,大家表扬他。
4.探究数字中带有0的读数和写数。
师:老师摆了这些小棒,它是多少呢?点击课件。
生答:这些小棒由()个百、()个十组成,合起来是(),读作()。
生:不行,因为不写0就变成了46,0必须占位。
师:看这组小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答:由()个百、()个一组成,合起来是(),读作()。
师:我又想偷懒了,在计数器上我就表示成32,行吗?为什么?(因为不写0就变成数字32了,就不是302了,0也要占位。)。
师:大家说的真好,这也是我们在写数时尤其要注意的,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一定要写0占位。
师:在这里老师有个疑问,这个0真淘气,一会读出来,一会不读,那到底什么时候读,什么时候不读呢?请你多举出几个带0的数。
学生说数,教师随机有规律地板书。写出一些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
师:你发现什么规律了?
生:0在末尾时就不读,0在中间时就读出零。
教师把规律贴到黑板上。
师:大家真棒,把调皮的0在写作和读作中的难题都解决了,相信下面的题目都难不倒大家了。
三、检测导结。
1.二年级的人数由2个百,9个十组成,这个数是,读作()。
2.读一读,写出下面各数。
3.读出下面各数。
4.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多少?连一连。
5.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不错,现在总结一下,你都收获了什么?
生答。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课下可以自己去发现,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大的数,期待大家的更好表现。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过程:
第1学时。
一、利用简笔画,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
2.显示独体字:
小嘴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木、水、石……。
小手写一写:书空字的笔画。
我们读一读:复习学过的独体字。
3.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课件中演示两个木合成林,三个木合成森)。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独体字《合在一起成新字》。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月”合起来就念“明”?看课件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读儿歌,讲道理:
(1)教师教: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
(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
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
(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女:明。
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
《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
游戏:悄悄话。
三、学写字学笔画。
1.出示:从林。
观察:两个相同的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时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左边的偏旁中捺变成了点。
2.学写:从林。
(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
(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
四、齐读儿歌。
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
第2学时。
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找到就大声地说:“……合在一起就念……”
2.开火车认读合体字生字卡片。
3.小老师带读生词卡。
二、学写生字。
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生字,描出易错的笔画。
2.讲讲:甘中间的小横靠左不靠右。
尖小字的竖勾变成竖。
明日字旁变小、变窄。右边的月第一笔为竖撇,从竖中线的偏右的地方起笔,到左下格收笔。
3.教师范写学生描写。
三、读课文:
让我们再熟悉一下学过的字词,并想想你编了什么儿歌。
四、布置作业:复习生词。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三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讨论式教学法。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硝酸钾、水蔗糖。
第一课时。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板书]。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讨论]1、在14%中的100与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义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克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
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2、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本课知识小结]。
1、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根据溶解度求溶液中溶制裁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互换算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用品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
1、什么叫溶解度?溶解度强调哪些方面?
3、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设问]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要件、找出区别和联系?
[投影]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条件。
一定温度。
不定温。
状态。
饱和。
可饱和可不饱和。
计算式。
单位。
克
无
[引入并板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投影]例题2(见课本)。
[板书]解例题2。
[投影]例题3。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变形,如何计算溶质、溶液的质量。
[板书]解例题3。
[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呢?
[板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
2、称量、量取。
3、溶解。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溶质质量分数及溶解度的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它们之间的换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有了初步的了解。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四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教学难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
(2)讨论交流学习法。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总结组成,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间得到交流。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
导入:我们的世界每一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计算机是当今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信息处理工具,今天老师将带你走进计算机的世界。
一、介绍计算机种类。
让学生先发言。
师指出按综合性能指标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
我们用的是微型机。
二、计算机硬件。
1、什么是计算机硬件?是不是计算机里面硬的东西就是硬件?软的东西就是软件?
学生讨论。
引出定义:在计算机系统里面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就是计算机硬件。
2、计算机硬件有哪些呢?讲出大家会知道的硬件。
学生抢答,同时教师用实物展示。
教师打开几个机箱,学生分组看看,动手摸摸,教师用多种方式补充介绍。
显示器、音箱、键盘、鼠标、光驱、软驱、硬盘、内存、显卡、网卡、主板、打印机、扫描仪等,师在讲一下i/o接口。特别展示cpu,相当于人的大脑。
多媒体展示各种硬件从过去到现在的图片以及现在这些硬件大概价格。
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
2、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流程。
看图2―2,对比与人处理信息方式。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2)输入电脑后计算机要先把信息存储起来,所用的东西叫做存储器。
教师展示内存、硬盘、软盘、光盘、u盘。
讲解它们的区别、应用,特别强调内存又分为ram和rom以及它们的区别。
(3)我们在输入信息、存储信息时都需要控制器的控制。看书找出控制器的作用。
(4)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让运算器处理信息,看书找出运算器的作用。
(5)最后结果由输出设备输出。那输出设备有哪些?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6)强调cpu。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人,那么cpu就是他的大脑。
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可以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形成现在的'cpu。
四、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课外知识有时间就讲,没时间学生自己课外阅读)。
今天,我们简单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原理,这只是刚刚掀起计算机世界的一个角,计算机从开始诞生到现在不过短短五、六十年,但它的发展速度却不是任何一个其它产品所能比拟的。几乎,几个月,便有一个新的硬件产品产生。“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用这句话来形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最恰当不过的。请大家阅读书本p23知识窗。
五、小结,布置作业。
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未来的世界会有更多的精彩等待同学们去体验和感受,只要同学们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并有正确的科学方法辅助,我相信未来的世界是永远属于你们的!
作业:利用周未时间完成p23试一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3个特点。
第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我采用先介绍主机然后引出主机内部结构这一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参与,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特别是主机部分的设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第三、利用课件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枯燥的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而且直观,通过实物与教学课件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能力:通过观察、解剖肾脏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泌尿系统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过程(1课时)。
[引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果在体内积聚过多,会妨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人体为了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每天都要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尿液是人体排出的一种废物,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怎样被排出体外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二、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感受]:请同学们用手指一下肾脏的位置。
[讲述]:人体的肾位于腹腔的背面、脊柱的两侧。肾的背面和腹面有肋骨保护。(cai展示)。
想一想:哪一个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你的理由是什么?
活动。
讲述:
(二)、纵剖面观察。
对照书本68页图11—2,观察肾的内部结构。
了解肾单位。
归纳:肾单位有哪些主要结构特点?
1、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两端都连着动脉;
2、肾小囊一端包裹着肾小球,另一端连着肾小管,两层细胞之间的空腔与肾小管相通;
3、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外面包绕毛细血管网,最终汇集成集合管,与肾盂相连。
总结:(略)。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六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我班共56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7人。我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表现好的同学会得到一颗星星。(展示100颗星星)聪明的孩子,请你试着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并说明理由。
揭示有100颗星星。(让孩子们说出估算的方法)。
想一想: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2、在具体情境中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草原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大草原看一看。
书本第33页百羊图,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小精灵聪聪和小伙伴在草原上玩耍,这时来了两群羊(20只),小精灵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同学们,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羊吗?(学生数完后点名回答)。
3.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在学生观察、估出小羊的只数后,请学生回答估的结果。
4、总结、揭示课题。
刚才有很多同学猜大概是100只,老师也认为大概有一百只,但是不是真的有一百只呢?你们会数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数和数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交流数数方法。
(1)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也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2)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100根小棒、100颗小石头、100颗花生、100个练习本、100块糖)。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准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可能出现情况: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师:怎样数出100的?(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3)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非常清楚。
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10个一是十,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4)小结:10个十是100。
2、做一做。
(1)完成教材35做一做第1小题。
学生边摆学具边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指导学生每数满十就扎一捆或放一堆,渗透组成知识。
(2)从七十二数到一百。(同桌一个接一个地数)。
(3)完成做一做第2小题。
数一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泡泡?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数泡泡。
反馈:一个一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讲授35页例2:
(1)师:手拿7捆小棒,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七十根。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一捆小棒是1个十,7捆小棒就是七个十,7个十就是七十。
说一说:七十是()个十组成的。
(2)师:那现在我需要46根捆小棒,应该怎么摆呢?请同学们帮我用你们的学具摆一下。
生:拿4捆再加6根。
师:为什么这样拿啊?
生:应为4捆小棒是4个十,6根小棒是6个一,合起来就是四十六。
说一说:四十六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完成35页例2的做一做。
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全班订正:三十五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三、巩固与发展。
1.数一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1)我们班有()人,男生()人,女生()人。
(2)我们班有()张桌子,()椅子。
2、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七
活动名称:
数数歌。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的学习绕口令。
2、学习读准诗中一些韵母相同的字(虎、鹿、猪、兔、鼠);能有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动物所在的位置。
3、锻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其想象力。
4、教育幼儿要保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录音机。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接龙法。
教学过程:
一、模仿动物,导入。
师:请你像我这样做!(师模仿猫、象、兔、猴)。刚才老师模仿了几种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谁吗?师模仿动作,幼儿说出是哪种小动物。
师:那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谁来说说。(指导幼儿用“我喜欢......”说句完整话。)。
过渡:今天呀,可爱的五兄弟也来到了我们中一班,想不想和它们见面啊?它们都很害羞,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闪亮登场,请你闭上小眼睛,它们就会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不许偷看哦!
(师将动物图片分别放在窗台上、柜子上、地上、黑板上、墙上)。
二、观察、说话。
师:请睁开小眼睛。你看到谁?它在什么位置?(指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所在位置,把话说完整。幼儿说对后,师将图片按虎、鹿、猪、兔、鼠的顺序竖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跟五兄弟打个招呼吧!(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打招呼)。
师模仿动物说话:“中一班的小朋友真是太热情,太友好了,咱们去野外捉迷藏好不好、”
师:想不想跟小动物玩捉迷藏?小动物要开始藏喽,你可听好哦!
三、学习绕口令。
2、师带幼儿念儿歌(重点读准几个动物的名字)黑板示儿歌。
(1)慢速清晰地(2)学大象伯伯粗声地(3)学小猫咪咪轻声地(4)师幼接龙。
(5)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
3、试编绕口令,体验成就感。
师:小朋友,想不想当小诗人,小作家,自己编儿歌啊?
分别找5名幼儿上前,按顺序发猫、鸟、鸭、马、蛙的图片,师提问其他幼儿这些小动物生活的场所或环境,来引导启发幼儿编绕口令。
四、思想教育:爱护小动物。
今天,我们跟小动物们玩得高兴吗?我们应该怎样和小动物相处呢?(师结合幼儿回答,点拨要爱护、不伤害小动物)。
五、播放歌曲《我爱我得小动物》,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八
1、通过观察,认识几种常见矿物,知道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初步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
3、阅读资料了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知道一些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4、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
了解花岗岩的组成,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
三、教学难点。
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培养认真、细致的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
每组四种不同的花岗岩、每人一个放大镜、赤铁矿、记录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岩石,先请同学们观察几张照片(课件:铺有花岗岩的不同场景)。
这些地方都用到了一种岩石,它是什么呢?(花岗岩)。
花岗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岩石,由颜色不同的.颗粒组成,它们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观察一下。
二、研究花岗岩。
1、观察。
学生观察,教师随机指导。
2、学生汇报,教师分类板书。
3、分析。
虽然我们观察的花岗岩颜色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由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看图片,观察石英、长石的形态,阅读文字资料了解它们的特征。
分组观察云母,说说你们的发现。
结合图片、补充云母的特征。
分析自己观察到的三种颜色的颗粒分别是哪种矿物。
4、小结。
单独的石英、长石、云母与花岗岩中的形状不太一样,矿物很少单独存在于自然界中。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三、观察矿物。
1、不仅是花岗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近4000种。矿物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让我们来认识一些矿物。
看课件或书本图片。
2、阅读关于石墨的特征介绍,想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一块矿物?(颜色、形状、软硬、光泽、透明度、作用等)。
3、分组观察赤铁矿。
学生汇报,交流,阅读课后资料库看看对赤铁矿的描述,有哪些补充。
4、阅读课后矿物特征卡。
四、练习。
1、思考:矿物和岩石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矿物?
2、判断题。
1、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
2、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
3、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矿物有近百种。()。
板书: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九
又是一轮的课旅,又是一次收获学习的时期。本次课旅,我们大班级部的课程是选择的科学课《数数的本领》。我们上的虽然是一节成熟课,但是上好这节课,还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看了吴老师的视屏课,我的感想很多。吴老师的教学活动相当精彩。吴老师的课没有半句话是不必要的,可见她的教学态度是多么严谨,活动中孩子们和观看教师的阵阵发自内心的欢笑声又说明了吴老师上课是多么的幽默。听完这节课感觉活动非常成功,并且很有意义。所以我在翻版这节课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有压力的,但是我也相信我能够完成好!
要翻版这次活动,首先要吃透原教师的设计意图,理解活动目标,熟悉活动的基本环节。因此,我借助网络资源,在网上继续观摩吴老师的这一节精彩的教学活动。将原执教者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进行剖析,她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她是怎么问的,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她是怎么说的,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在一句句的理解基础上将之转变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转变成自己的语言。我也给孩子们准备了教具(ppt),为的就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增加孩子的积极性!
这节课完整的上完,自己也在不停地反思中。有的地方还是处理的不够搭档,比如说在说面包有几种的时候,这个就没有处理好。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数学课就要老师的语言精练准确,有一个环节我就是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有点点小乱,但是在我的引导下,最终还是有孩子能够回到我的思路上的。(这是比较庆幸的)。
整节课感觉自己还是可以的,但是还是需要多研究多思考。这样才能上好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
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
8.《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10.关于《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节课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学生初步理解了几十几的意义,会数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学生经历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计数单位“个”和“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二十九添上一根是多少根?”这个问题时,使学生明确9根添上一根是10根,和原来的几个十合起来就是接着数的数。
围绕“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几十几”的数的广泛应用认识到学习本课的意义。最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几十几”的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在数教室里课桌椅数量时,没有用到十个十个地数,而是从一数到最后(四十二),也没有利用好本班的优势,每小组正好10人,数完10个数之后应该停一停。这样就能和本课结合,充分结合本课内容。
在复习1根小棒,1捆小棒的过程中,用来略多的时间。在播出的生活中与数有关的场景时没有让学生说说感想。这些都有待今后的反复琢磨和改进。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二
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产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好习惯;
1、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1、从微观上理解溶解现象;
2、溶液与溶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件、板书等手段;实验探究、课堂讨论、启发引导、合作与交流等方法;
板书溶液。
特征:均一、稳定。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三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1.电解水的实验
2.确定水的组成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提问]1.你知道哪些有关水的成语?
2.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诗句?
[总结]这么多有关水的成语和诗句,足见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点:体内水的质量和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一般都在60%以上。
成年人鱼类水母、藻类香蕉、生菜等
65%-75%70%-80%90%以上90%以上
[引入]可以看出水是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资源,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料等知识了解多少呢?本单元将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对水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
[分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水曾被看作一种元素,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分解。
[设问]谁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设问]一、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3-1],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现象](1)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分析]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我们用实验来探讨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1.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但对氢气不太了解。
[板书](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提问]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回答]学生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四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8个小五星,9个小圆片。
练习八的第4、5题。
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8是怎样组成的,并且学会了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五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怡人、精美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
课始我以新颖的故事创设情境,巧设疑问:10比9大吗?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然后让学生通过数、摆、拨、写、比等实际操作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汇报及评价比赛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认识10,首先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又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让学生动口用10说一句话,最后抽象出10。这样通过初步感知――深刻感受――抽象内化三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后面的练习设计我力求做到有层次、有深度、有特色。通过“游戏+智力”的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10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此内容要掌握的知识是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数字1--10,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和外来工的家庭,家长的素质不是很高,大多数孩子虽然上过学前教育,但是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和难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0――9的各种动物的头饰;小棒。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故事引入:这些数字宝宝决定成立一个数字队。9最大,当上了队长。9当上队长后很得意,有一天,9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地,表示一个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实在是太小了,真没用。”0听到9这么一说,伤心地哭起来,1在旁听见了,就很有礼貌地对9说:“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呢!”。9一听,觉得非常吃惊,小朋友,数字1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和0站在一起,就组成数字几呀?师出示1和0两个数字卡片。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这个数字宝宝。课题板书:《10的认识》。
师:10和以前学的0---9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索,求异创新。
1、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来上台现场数数,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争先恐后。这时师适当点拔:“谁能有不同的数数方法?”请生数出图上的小朋友、老师、鸽子的个数。并告诉学生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
2、师手拿一捆小棒,师摆一根生跟着数。老师共有多少根小棒?师把这10。
根小棒扎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十。
10个脚趾)。
4、用10说一句话(同桌互说,再汇报)。
5、教学数序。
比9多1)10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的后面是几?
(3)请生分别按从小―〉大、从大―〉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6、比大小。
听到小朋友们都说10比9大,9可不服气了,就把10单独找来比大小。师板书10○9、9○10,10和9的大小关系可以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生齐读式子。
在这里师创设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首先创设故事情景:1号娃娃去旅游,顺便从家里带10瓶饮料去和小朋友一起喝,它把饮料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1号娃娃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请你拿出10个你喜欢的学具代替10瓶饮料,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并把你想到的方法填在书上65页。
为了巩固10的组成师适当穿插了“儿歌手指操”具体内容是“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五五凑成一双手”。
8、写10比赛。
师设计写10的比赛。师先让学生观察10的写法,师在小方格里范写然后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板演,学生在比赛中明白了10的书写方法,提高了写字兴趣。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做书本练习九第1、2、3小题,第2题是火箭发射前倒数时数数的情景。
最后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师拿出一个写有0的动物头饰说:“我是0,谁是我的好朋友?”学生讨论回答:“我是10,我是你的也朋友。”师说:“对对对,老师就是小朋友的好朋友!”让学生带上可爱的头饰找朋友,学生的兴趣高昂,课堂教学也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四)总结评价: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六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熟悉的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引入。学生对水的最直观的认识是水的物理性质,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生活中水的应用和水的物理性质,在探究中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认识水,强化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等相关知识,理解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试验探究,明确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1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氢气(h2)的制取与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水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的确定。
2.2过程与方法:通过h2的制取与燃烧、电解水等探究实验,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了实验是化学探究的基础,明白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1h2燃烧的现象及其产物,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2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进一步探究水的组成,通过实验产物的体积比是v(h2):v(o2)=2:1,进一步理解水的化学式――h2o。
h2燃烧,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理论上的推断,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充分证实了推断是正确的,探讨并确定了水的化学式。
5.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烧杯盛装的水)说出水的重要性,你们对水的了解有多少?
[学生]回答。
[教师]这是从那个角度对水的认识?
[学生]这是从物理性质的角度认识。
[教师]导入新课:水的组成。
5.2h2的仪器介绍和制取原理。
[教师]在了解如何制取氢气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手中的这套仪器————启普发生器,(讲启普发生器的作用)。实验室是用锌片和稀硫酸反映制取,现在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不用稀hcl来制取氢气。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不用稀hcl的原因正是同学们分析得到的结论,因为hcl有挥发性,制得的h2中会混有hcl气体而是氢气不纯。(将锌粒和稀h2so4装入启普发生器中,准备制取h2)。
5.3h2的爆炸实验。
[教师](实验)大家观察看到了什么?
[学生]肥皂泡快速上升。
[教师]这说明什么。
[学生]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教师](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h2难溶于水。
[教师]你们总结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难溶于水是氢气的什么性质呢?
[学生]是物理性质。
[学生思考讨论]点燃前要对氢气进行验纯,而老师在点燃氢气前没有进行验纯,所以发生了爆炸。
5.4h2的验纯。
[教师]氢气如何验纯呢,如何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呢?
[学生]根据课本描述h2验纯试验的操作过程。
[教师](按试验要求进行验纯试验)根据同学的描述,大家判断现在氢气是否纯净,是否可以点燃了。
[学生]爆鸣声小,说明氢气纯净度高,可以点燃了。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点燃其他可燃气体时是否需要验纯?
[学生]需要,点燃可燃气体时都需要进行验纯。
[教师]那么点燃可燃气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呢?我们需要知道另一个名词————爆炸极限。(解释)我们现在已知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4%(体积分数)。
5.5h2的安全点燃。
[教师](点燃导管口的氢气)同学们观察火焰的颜色。
[学生]火焰的颜色是淡黄色的,与课本上描述的不一样,为什么呢?
[教师]释疑。
5.6h2燃烧的实质。
[教师](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请同学们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烧杯上有水雾生成。
[教师]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说明h2燃烧产生了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师]这正好说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大家能否写出h2与o2通过燃烧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呢。
[学生](板书)氢气+氧气燃烧水。
[教师]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这个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呢?(在下面写出)。
5.7电解水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解水实验)让学生观察。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的是什么气体,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交流。
[学生]是化学变化,
[教师]在这个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元素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电解水的表达式是h2o电解h2+o2。
[教师](总结)。
5.8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学生]学生举例。
[学生]学生举例。
[教师]我们在实验中还接触到象h。
2、o2这样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我们把它们叫做单质。同学们总结一下单质的定义。
[学生]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6.1本课为《自然节的水》一章的第一节“水的组成”,课程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了水的组成。改版前的课程中将氢气的燃烧做为选学内容,认识水直接从电解水入手,改版后将氢气的燃烧改为必学内容,让学生从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方面去认识水的组成。我认为是这样设置更科学,更合理,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接受知识。
6.2引导学生探讨液化气、天然气使用中的安全防范知识,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用理论去指导生活实践,体现了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理念,培育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价值观。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七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重点: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教具: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88817263544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反思:
优点: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不足:在刚开始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数量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老师将这一环节直接给出幼儿答案:蓝蝴蝶有几只,黄蝴蝶有几只,天空中飞的有几只,落在花上的有几只。在幼儿操作圆点卡片的时候,部分幼儿直接将8的组成式摆出来了,并没有按照操作圆点卡片的步骤进行摆出。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八
《6和7的组成》安排在一个课时,教学6和7的组成,是为了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准备的。教材先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地说出6的组成。7的组成教材是通过分正方体去体现的,但教材只给出了三种分法,其余的通过学生的联想得出。
学生已经有“5以内数的组成”的学习基础,而且6和7的.组成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应该结合给小圆圈涂色的画面,让学生边涂色边填写6的组成,但是重点应该讲解5和1、4和2、3和3组成6,其余三组让学生通过类推、联想直接推出。学习7的组成,方法是一样的。
1、让学生在涂色、摆学具的过程中,去感受6和7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能想到另一组组成;
3、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
2、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3、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复习旧知。
1、导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随意选择两个你喜欢的数比比他们的大小。
2、猜数:一个数比5大,这个数可能是几?一个数比5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和的组成教学设计篇十九
1、认识水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2、电解水所得出的结论。
3、了解化合物,单质的区别。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问题。
难点: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强化学生的“现象论证-结论推理”的能力。
2、加深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学生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讲课的过程中加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物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