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读书报告(优秀21篇)
报告的撰写需要系统思考、逻辑清晰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在报告中,我们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图表和图像来直观地展示数据和研究结果。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XX的报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毛概读书报告篇一
“廉政建设第一个词出现在《晏子春秋》中·提出以下四个问题一个廉洁而长期的政府,它能做什么”我们现在谈论的是廉政建设主要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以权谋私,公正廉洁。后来,这个政治学它具有政治内涵。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营运处党支部召开支部书记讲党课,杨扬同志以《国家治理中国模式》为题,给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课。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和才出席。
党课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及重要意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要求全体党员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行提出的增强“三个能力”要求、同落实全行“三大战略”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所学所思所悟融入到中心党的建设和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
汪总强调,一是要认真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树牢“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全面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把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各项业务环节;二是要深刻学习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设力度,加强人员配置,更多更好地吸收新鲜血液向组织靠拢;四是党员同志要对标楷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仅要做业务的领头人,更要在生活等各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按照政治教育计划,安排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我主要结合中央、省市从严治党重要内涵,联系目前办公室内学习和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我办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何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面,我围绕四个方面,讲几点自己的,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等一系列“中国奇迹”,从1979年到2020年的36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仅为2.8%,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取得这一让国人自豪、世人瞩目的骄人战绩,关键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伟大复兴也将化为泡影。在这方面,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比如欧美国家有的至今还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而不能自拔;一些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有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国家政治持续动荡,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前段时间,我从相关媒体了解到,我们邻国朝鲜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基本上还处于我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发展水平,连民众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多方对照,我们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已经开始彰显。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撰写的《中国震憾》一书中写到:“过去30年中国稳步崛起,而在采用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国家中,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震憾,不得不反思许多问题,为什么采用西方模式的国家总体效果不理想,为什么从民主发源地的希腊,到金融危机的美国,无不面临着政治、金融问题,而中国依然高度发展”。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可以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每个党员都要从现实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筑牢理想信念灵魂,锤炼优良政治品格,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不忘初心,就要心中有党,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正是党的崇高理想、党的先进形象,吸引着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期待成为其中的光荣一员。既然通过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党员,那么不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这不仅是自我角色的不断暗示,更是价值取向的反复拷问。唯有忠诚于党,对党的宗旨主义和理想深信不疑,坚定不移,才能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利益统一起来,绝对不做有损于党的利益和名誉的事情!对党绝对忠诚,是“讲政治”的核心,也是办公室的生命线和做好工作的根本点。当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影响,我们要善于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我们党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时刻忠于党的理想,忠于党的组织,进一步坚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
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市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省市委和市委的权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老实人和虚怀坦荡的透明人;要始终把党中央这个核心力量,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定盘星”“主心骨”,做到思想上同心、行动上紧跟、工作上落实,努力成为推动小康××建设的一份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常扫思想之尘,常补精神之钙,充分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制定“两学一做”学习计划,加强对党章、党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提升精神区位,把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
三要牢固树立一个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左传》有句话,“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意思是我们每个干部,一定要把“为民”之事当作农事一样,夙兴夜寐、精耕细作,把惠及民生的事一件件抓实抓好。为人民服务是办公室三个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座各位党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服务员,要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的情怀,时刻对标焦裕禄等先进典型,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事业。
要做到“心中有戒”,就必须要搞清楚“戒”的内容和含义。查阅相关资料,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公认的、一致的解释是指戒律,“戒”就是要主动、自觉、经常地防止行为、语言、思想等方面的过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宗教、不同党派、不同社团可能对“戒”的要求不尽相同,比如佛教上讲的“五戒”,就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还有“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等,虽提法有不同,但内容大多都有关联性和承继性。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戒”的含义和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共产党人讲的“戒”就是敬畏,就是遵守,就是要从内心深处敬畏纪律规矩,从日常小事上遵守纪律规矩,让纪律规矩约束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让纪律规矩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让纪律规矩保证我们既要干成事,还要保证我们不出事。
一要严守纪律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纪党规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是刚性约束,是红线。大家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自觉用《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纪律,做到在任何时候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使管党治党没有空白、不留盲区。
二要自觉接受监督。195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避免脱离群众,因为我们如果关起门来办事,凭老资格,自以为这样就够了,对群众、对党外人士的意见不虚心去听,就很容易使自己闭塞起来,考虑问题产生片面性,这样非犯错误不可。”在座各位党员要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不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脱离党组织的监督、脱离党规党纪的约束。
三要始终严格自律。守纪律、讲规矩难在自律。周恩来总理一生不回家乡淮安,也是怕给地方政府添麻烦,他要回避这一点。还规定“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这种自律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办公室同志,要树牢自律意识,时刻“三省吾身”,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反省自己存在的失误,将他律变为自律;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纪律“底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要严守廉洁底线。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尤其办公室承担统筹协调职能,工作中必然有大量人际交往,要坚持原则、划清界限、谨慎交友,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过程中,不是让大家远离企业,不交朋友,而是坚持“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打交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同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无贪心私心。要始终在规矩的范围内干事,决不能以办公室牌子搞关系、谋私利,决不能打着领导旗号办私事,决不能借工作之便谋私利,全力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要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上,用“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三句古训以为佐证,警醒广大党干部。我们在座各位要切实在家庭角色中承担起“慈、孝、廉、敬”的责任和义务,管好配偶及子女,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责任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由此可见责任对于做人为官的重要性。结合办公室工作,办公室日常运转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到高效、有序、和谐、严密,保证上级政策、领导意图和基层要求顺达、畅通。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灵敏。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都要首先考虑政府有什么精神,领导有什么意图,怎样办才更符合政府工作要求和领导意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花再大力气,做了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益。
二是要高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注重时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做到及时、迅速、不误事,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要严格把关,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确保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从“文山”、“会海”和一般性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大事。
三是要有序。办公室的公文处理、会议安排、安全保密、后勤服务等日常工作,应进一步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上下功夫,努力做到高标准、高质量。
四是要主动。要在被动状态下主动做好工作,就一定要超前思维,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到前头,并随着党委工作的进展而推进,围绕党委工作的变化而调整。要积极探索日常服务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始终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五是要周密。日常运转十分琐碎繁杂,工作中哪一个环节、哪一个方面做不到位,都会影响党委工作的全局。党委办公室做每一项工作,都要着眼全局,顾全大局,环环相扣,搞好衔接,真正做到周全细致,消灭差错,避免疏漏。特别是对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要提前介入,做好预案,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明确责任,保证各项议程、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六是要有激情。应当充分肯定,我们绝大多数干部对工作是充满激情的。但是,也确有极少人对工作缺乏激情。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强调客观、埋三怨四,有的回避矛盾、畏首畏尾,等等。这些不良思想倾向是极为有害的。如果领导交代的事半天都没有回音,干什么事都萎靡不振,无所谓,那是不行的。干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有没有激情、愿不愿意、认不认真去干,这是态度问题。大家一定要有“紧起来、等不起,急起来、拖不得,干起来、坐不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倍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身份,真正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去闯、去拼。
七要讲奉献。办公室权力不大责任大,手段不多工作多,待遇不高要求高,可以说是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没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和情怀,就不可能履行好职责。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能够在政府工作,直接为领导服务,是很光荣,很崇高的,也是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一定要珍惜岗位,无私奉献,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办公室的工作既具体繁杂,又紧张寂寞,而且多是台下幕后的工作,客观上也需要同志们无私奉献、埋头苦干、淡泊名利、忘我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特别强调的是,大家离领导近,涉及的人、事和利益关系很多,廉洁自律尤为重要。
八要讲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是搞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大家一定都要树立办公室工作一盘棋思想,同事之间、科室之间既要各尽其责,又要相互团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把办公室的工作做好。科室之间协作要学会包容、补台。办公室有分工、有制度,但有时交叉内容多,有些科室同志不在,其他同志应主动替补上去,即使不是自己分管的事情,也应主动热情向人介绍。总之,通过主动、积极地协调工作运转的各个环节和功能,使各科室、各部门以及个人之间密切配合,避免出现推诿扯皮,使多数人的力量汇成一股合力,共同完成任务。
97年艰苦奋斗,97载春华秋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业,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习近平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有了中国共产党,近代中国才有了改天换日的大变化。“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生生不息,为了与贫困的命运抗争,一代又一代的先驱为之付出努力,为的是让我们的民族、让我们的国家能站在世界的前列,让我们的人民直起身、抬起头做自己的主人,过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历史远去,那些曾经的伤痛和民族的侮辱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但是。历史的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因此我们要感恩历史,感恩祖国、感恩我们伟大的先驱者给我们带来的荣光和和平,今天我们依然不忘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任务,中国在强大,国民素质在稳步提升,但我们庞大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和根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全面小康,共奔美好生活,脱贫攻坚开战即决战,这两年全国上下都在为之努力和奋斗,是当前国民的首要责任和任务。在这建党97周年之际,全国举欢,但也未曾忘却我们的任务;全面小康,共赴美好生活成了建党97周年的誓言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扎根。
党的伟大在于引领我们走向了正确的道路,2020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我们在努力,成果在显现,今日的成就在于我们何时脱贫,在于我们全国上下扭成一股绳,攻破脱贫攻坚的堡垒。庆祝建党97周年,庆祝我们今日取得的成就,预祝我们脱贫攻坚旗开得胜。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和教训,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建设成就,结合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是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的系统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尤其当下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复杂环境下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完整、高瞻远瞩的思想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才能持之以恒地守下去,走下去。
第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我们党宝贵经验的传承。无论从早期革命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到历届党中央代表大会和不同时期形势下党的专题专项思想教育,一直贯穿于我们党的革命执政历程,虽然犯过一些错误,但这种制度使得我们党总能尽快发现问题,并在总结完善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再次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的集中教育更是持续蓬勃、有效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都是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一段时期以来,党的建设当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为保持我们党持续先进性、纯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们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刻不容缓。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就是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在新时代领导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党无时无刻,无论做何事,无论多么困难,都以初心为目标,以使命为重任。而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凡是依靠了人民群众,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就有生命力;凡是偏离了群众路线,忽视了人民群众的疾苦与呼声,事业就会陷入危机,遭受重大挫折。
第四,十九大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四个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对全中国人民的承诺,面对全世界立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党的每一分子,必须是信念坚定、头脑清醒、本领过硬,而所有这些精神之“钙”、理论之“泉”,动力之“源”,都要从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宝库中、党章中、十九大报告中不断汲取、认真思考、深刻领悟、砥砺笃行。
对于主题教育总要求的认识。
1.守初心是根本。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才能在“为了谁”,“根本是为谁”的立场上不动摇、不偏航,始终做人民群众的守护神、民族复兴事业的领路人。
2.担使命是责任。就是要牢记我们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中的历史责任,要敢于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中的一切困难。
3.找差距是方法。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对照一切科学的先进的事物,高标准地找出问题与短板,认真分析、严格要求、坚决纠正、奋力追赶。
4.抓落实是态度。要真心实干、抓铁有痕地把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总书记治国理政论述、党中央决策部署措施推进到各项工作、领域中,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日益进取,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力戒形势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对于主题教育目标任务的认识。
通过认真学习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和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以及冯局长的开班动员和党课,我结合自身工作及民航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
1.理论学习有收获,就是通过主题教育,对加强自身理论基础有推动。针对自身系统学习不够,尤其是学了没悟、学了少思、学了乏用、联系实际无措施的问题,这次把以往碎片学习、专项学习放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大背景、大格局、大目标环境下学,把理论连贯成一个有高度、有深度、系统的、有逻辑的有机整体,这样能够更容易地学懂、弄通、悟出原理,更容易自觉地联系工作实际。
2.思想政治有洗礼,就是通过这次主题教育,对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有推动。著名的马斯勒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毛主席也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中,无数先辈的革命壮举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引领和支撑。而真正的共产党员就是这样一群人,为了理想信念舍身取义、百折不挠,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中流砥柱。每当在工作中有松懈、动摇、打折的时候,就需要初心使命不断强化,持续巩固,让理想信念坚定地树立在头脑中。
3.干事创业敢担当,通过主题教育,对激发自身斗争精神有推动。民航局落实习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十九大确定的系列目标,无不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勇于直面矛盾,增强斗争精神,苦干实干才能完成,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要靠伟大斗争一步一步去推进去奋斗,中国民航现在已经到了需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斗争,向落后的思想、不适应的规章标准、安于现状的行为,眼睛向内,刀刃向里,向自身作斗争。
4.为民服务解难题,通过主题教育,对提升自身工作实效有推动。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对于民航人有最为现实的意义。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但却是我们民航人最崇高的政治担当。民航人通过对航空安全运行规律的探索、学习、总结,得出了一整套保证安全运行的规章、监管管理体系和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成为一个科学、有效、可持续管控的目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业中安全风险犹存,安全监管的效能还有待提高,我们还应继续奋进,一丝不苟,认真落实总书记对民航工作提出的每一项批示指示。
幸福感的体验和获得感的满足,是民航人落实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更高要求,是民航人在实现民航强国的道路上,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一个又一个高峰,实现现代化强国在民航领域的体现。
5.清正廉洁做表率,通过主题教育,对加强自身廉政要求有推动。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就成为终身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员最为纯洁的本色。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放松削弱,理论学习党性修养淡化忽视,无视党纪党规的事件不断涌出,体现在表面上的就是部分党员干部管不住“嘴”,管不住“腿”,管不住“手”。通过主题教育,我们深深的认识到,这实际上是没有管住心、管住脑的体现。所以,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洁的表率,就必须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服务,为什么服务的问题。不断加强信仰定力,用坚定的信念激励自己走在光明磊落的大道上。
同志们:
上节课,我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就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到“六个讲清楚”。并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组成部分、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深刻而又生动的专题党课,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今天的主题党日,我围绕“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大家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无疑是对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从理想、信念、宗旨、作风、能力等方面衡量党员素质高低的根本标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
一、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论述精辟、意义深远,对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创业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是通往成功的指路灯,理想信念关系党的前途命运,是灵魂、是方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保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率众之基。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名领导干部的基本规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把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终生课题。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一个共产党人思想的根基、精神的支撑、奋斗的源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理论体系才能越来越丰富,制度才能越来越完善。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理想信念的缺失造成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清醒地看到,面对形形色色的利欲诱惑,少数党员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偏差,导致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位移。因此,创新开展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理想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只有具有崇高价值目标的理想,才能引导、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共产主义理想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断地转化为现实。共产党及共产党员只有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才具有先进性。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严格按党章的规定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想方设法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样,就可以防止人民的权力发生蜕变,使人民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群众享受到了党执政为民的成果,就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对党和政府的热爱,衷心地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
二、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要求高度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务实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
做好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的就是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统一思想和行动。要以更宽的视野来深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深刻把握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辩证关系,深刻把握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特点趋势,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变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增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自觉,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要以更高的追求来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着眼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力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积极主动作为,狠抓任务落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的发展。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应树立“四破四立”。
即破除信心不足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敢于争先勇于进取的意识;。
破除墨守成规消极等待的思想,树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
破除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意识;。
破除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树立艰苦奋斗扎实肯干的意识。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
(一)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勇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理论的侵袭,进一步保持政治上清醒与坚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增强大局意识,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不折不扣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理论联系实际,补足精神之“钙”。志当存高远,只有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尤其学习和运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成就,才能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价值,才能牢固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前,我们最迫切的是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学习:一是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学习党章。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明确规定党员的权利义务和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要好好学习党章,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做到对党忠诚、爱党护党。三是学习法律法规。自觉学法尊法守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四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习总书记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应当从中国浩瀚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我们做人的思想支撑、文化支撑和哲学支撑。五是向革命先辈学,向焦裕禄、牛玉儒等先进典型学,激发自己内心的正能量,激发自己人性中的真善美,通过学习,给人以思想净化,给人以心灵励志。总之,通过学习、涵养浩然之气,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观念,切实把严和实的要求立起来,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强化道德修养,筑牢立身之本。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就强调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讲的就是德乃为官之要。习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强调:“治国先治吏,官清民自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当领导要以德服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成功,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密切联系群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例证。
提升综合素质,夯实发展之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要实现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硬”的良好态势。把日常工作与党建结合起来,在突击性、重要性工作面前勇挑重担、敢破难题,有意识地让党员在业务工作一线“亮牌、亮绩”,实现党员在一线起作用、受教育,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二)要坚持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始终聚焦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
必须始终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把握好“主义”、“道路”、“目标”三个关键词。“主义”,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矢志不移、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对党绝对忠诚。要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把中央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决不允许有不受党纪约束的行为,决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严肃处理违反纪律特别是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
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真正做到心中有民、执政为民。牢记群众观点,切实打牢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坚持民生为本,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守公平正义,更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要真心实意谋实事。
必须始终牢记肩负的责任使命,做改革促进派、创业实干家。每一个决策部署,都必须真正以科学规律为依据、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严谨具有操作性。要脚踏实地落实。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既要有“实干”的精神,更要有“不见效果不罢休”的劲头,努力让机遇在实干中释放,发展难题在实干中破解,美好愿景在实干中实现。领导干部要倡导说实在话、干实在事、做实在人,做敢担当、敢作为的表率,真正把担子挑起来。
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小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心去感受世界”。
我最近刚刚读完一本小说,名字叫《流萤谷》。讲的是:一个叫艾羽的女孩,她的爸爸被一场大病夺去了生命,妈妈为了摆脱思念的痛苦,跟随萤妖阿碧来到流萤谷,做了一只受奴役的萤火虫。艾羽为了寻找和拯救妈妈,在流萤谷经历了各种磨难。艾羽用她的心感动着萤妖阿碧,最终化敌为友。在萤妖阿碧的多次帮助下,艾羽和她的妈妈终于回到了人类世界,但阿碧却变成了只有十几天寿命的萤火虫。
在读的过程中,我几乎就把自己变成了艾羽,似乎是我来到了奇异的流萤谷,经历着各种困难!当读完整部小说时,我抱着书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为她们的友谊感动,也为艾羽对父母的一片孝心感动,也为他们对信念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而感动!假想一下,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有她那么强大的内心吗?想想自己在练舞蹈时,有时觉着压腿又疼又累,不想练;做作业碰到难题时,习惯的去找爸爸,妈妈帮助解决;在学校有时受点委屈,就掉眼泪------对比艾羽的坚强,我惭愧万分!在对待父母,师长,同学方面,我觉得做得不错!
有一次,妈妈病了,我还给她做了小米粥和西红柿炒蛋,当然也不忘记帮妈妈倒水和拿药。我还特别喜欢小动物,经常给小区的流浪猫和小狗带去食物,我觉得他们是我的朋友,他们需要我的照顾!
读完《流萤谷》,觉得自己长大了!用心去感受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善良,真诚,更需要坚强独立,持之以恒。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会向艾羽学习,多动脑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使自己成为一名自信,坚强,独立和充满爱心的女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高兴能在读书报告会上向领导和老师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悟。最近,一直在看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几本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野火集》。仔细把这几本书放在一起比较,《野火集》曾经一度在台湾军队中被列为禁书,写的是社会问题及思考,刀光剑影,寒气逼人;而另外三本,却是写孩子和亲人,缓缓道来,深情款款。
《孩子你慢慢来》,是龙应台写她的两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到上小学之前的事情,字里行间有一片珍惜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柔软心肠,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欢喜的,平和的,柔软的。没做妈妈的,看了这书会觉得孩子的纯真可爱;孩子已经长大了的,看了这书,会想起自己养育孩子时的无穷乐趣和无限欢喜。
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探讨了一个人青年时期的困惑,例如“为什么要用功读书?”“你十八岁的时候知道什么?”“如何接受平庸?”之类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东西方教育差异、文化沉淀和包容、道德与民主、社会贫富差距甚至还有政治敏感问题的探讨。
如果家里有中学生的话,这本书实在应该看,大人和孩子一起看,探讨沟通。不仅能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理解,更能使孩子开阔眼界与心胸,让他们知道——世界,不仅仅只有眼前,还有远方与梦想、家国与责任。
《目送》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是龙应台写于父亲去世之后。从序就漫出一股世事沧桑的无奈,看得人隐隐作痛。一篇篇的看下去,每一篇非要把人埋在心里的那些凄清悲凉扯出来才算。比如那篇《目送》中的那句出现了两次的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谁没有父母兄弟,老人孩子?这本书告诉你,这些离愁别恨人人都得经历,今天是我,明天,将来,是你。心爱的人,自以为离不得的人,一个个的,都将失去,求不回,得不到。以前平淡的每一天,其实都是幸福。
毛概读书报告篇二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作者:赵晓光,刘杰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这句话。这两句朴实无华的话,表露了一代领袖——邓小平同志伟大而崇高的心灵,这是他波澜壮阔一生的力量源泉。邓小平领导着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从此繁荣富强,人民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
当然,伟大的领袖必经一番磨练,方得今日之成就。邓小平一生经历过三起三落,那时西方媒体常称他为“打不到的小个子”,除了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坚韧的毅力,《邓小平的三期三落》这本书更加详细的阐述着邓老先生的平凡与伟大,阐述了他低调、坦诚、乐观、务实、吃苦耐劳的为人,以及如何度过这三起三落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一步的感受了这位伟人的风采,明白了邓老先生忍常人所不能忍之苦的用意,明白了这位领袖的决策、思想以及人生经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更进一步的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这本书分为了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名称都直接阐明了邓老先生的人生态度:1、我的一生问心无愧,让历史评价去吧2、我是一个军人,我正真的职业是打仗3、我是三落三起4、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这些都是邓老自己说过的话。平淡出奇的一生,经历了三大落起却依旧有着清晰思想,绘制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取得巨大成就却依旧的平淡谦虚务实,这是邓老这一领袖给我们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示范,留给我们的是思考。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分别为: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和其他一些领导人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可是那是的邓小平依旧保持着清晰的革命者的思路,始终坚守着寻求正确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期间,被诬陷为刘少奇之后第二号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而被下放劳动改造。可是此时的邓小平已经年纪大了,还得承受着劳动,并坚持着度过了这一时期。这让我想起了邓老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的时候。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前几年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度过那个时期,我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_”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正是这次落起,邓老先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深刻反思。这些经历使他失去了,也使他得到了许多。
虽然一次次的被打倒,可是这些痛苦的经历却使邓老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在他经历的这些逆境中,都可以看出他从不消沉,总是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出邓老先生的刚强无畏、求真务实、革新求变和赤胆忠诚。特别是最后一张节的“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邓老选择了一切都简化,简单的退休,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火化,却一直存活在了每个中国人心中。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已没有机会像这位伟人一样经历那么多,也没使命继续什么艰难的革命。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有着其他的重要事要做:学习邓老的务实,坚韧的精神,时时刻刻铭记着自己的使命,想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一如既往的做下去,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发展,让邓老先生的事业能继续壮大。
毛概读书报告篇三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日起,中国领导人,中国精英,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过去64年的中国,经历过挫折、后退,走过不少的弯路,“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形成了中国自己特有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绩。
现如今,“中国模式”这个词也逐渐在国外媒体中升温。这个承载着西方人复杂态度的概念撞击着国人的心坎,激起的是更加复杂难言的波澜。
郑永年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从中国历史和世界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建国60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别开生面,给人启迪。
在郑永年先生的书中,并没有给出中国模式的详细论述,而是将中国模式转为对中国发展的经验的论述与总结,更加具体,生动。
中国模式从哪里来?往何处去?它应该是中国本身的经验和世界经验的累积,但只能通过观察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来感知,否则就是空谈。在郑永年看来,中国模式的时间跨度为六十年,前30年为“试错”式发展,从某种角度说,前面的试错式发展,为改革开放的30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中国模式对中国发展本身的意义更不容忽视。
中国模式何去何从,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和谐、稳定。要弄清楚中国模式何去何从,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国模式是什么,在郑永年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中,给出了一些解释。
第一,国家制度建设是中国过去将近三十年的政治改革的核心。
国家制度建设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改革的渐进性,渐进性表明改革并非革命。它使中国有时间和空间来不断地调整政治体制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经济和社会。其次是中国把改革分成不同的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各方面的改革优先次序不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改革的主轴就是经济改革。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了,只是它们是辅助性的。自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已经进入了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改革阶段。社会改革的重点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
第二.社会的政治秩序不可缺失。
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最低限度的社会政治秩序。没有这个秩序,经济活动很难进行。
第三,通过政治与行政手段保护产权。
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的产权保护。产权保护关系到投资者的积极性问题,如果没有产权保护,就没有动力机制。由于中国缺乏一个良好的法治基础设施,很多法律和法规在执行的时候往往困难重重,在产权保护方面也是这样的,所以,未来保证经济的发展,中国主要是通过政治和行政手段来保护产权。
第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基本社会正义,或者说社会正义是持续发展的前提。
第五,民主化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结构。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关键问题并不是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如何追求“好”的民主而避免“坏”的民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好”的民主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
上述是郑永年先生在《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中对中国模式的内容的一些概括。中国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不成熟,仍然需要在不断地变化中不断地完善,这就关系到中国模式何去何从的问题。
首先,国家制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够完善,需要致力于建设国家制度,这样才能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民主化提供条件。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改革阶段。
其次,要坚定不移的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提供稳定的环境。
再次,要不断地健全法制制度,实现依法治国,用法律来保护产权,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的环境。
最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在转型,吸收着世界上一切先进而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比如,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具体而现实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中,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基调思想,而这个思想,本来就是欧洲社会主义思想运动的内核,意在修正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另外,在政策层面,以人为本把政策的重心放在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上,在用法律手段保护新兴社会阶层的同时,重新认定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利益,把注意力放在了追求社会公平方面。如果不能解决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农民问题,任何主义在中国都会难以生存,这是一个普遍真理。
同时,中国模式的何去何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社会经济整体转型的媒介,是中国模式的塑造者和推行者。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党的自身的转型是中国模式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虽然,在探讨中国模式的发展时,我们往往强调社会经济发展面,但是实际上很难离开党本身的转型来探讨中国模式的未来。这是因为,一方面,党要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党所确定的任何发展政策都需要通过党本身来推动;另一方面,党自身也必须加以改革来适应这种新的发展方向,就是说必须不断改变自己来适应这种转型。
在邓小平和江泽民时代,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革命党转型到执政党。进入新世纪,如何提高行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转型。
中国的经验和事实已经很好地证明,党有能力改变自身的不足,并领导着中国人民继续完善中国模式,发展中国模式,最终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看完郑永年先生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我对中国模式的未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就是,中国模式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转型程度,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能否适应中国发展新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中国模式的未来是完善国家制度建设、维持政治秩序的稳定、健全法制,实现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具体而现实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中,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基调思想,在政策层面,以人为本把政策的重心放在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上,在用法律手段保护新兴社会阶层的同时,重新认定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利益,把注意力放在了追求社会公平方面。
毛概读书报告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我们不能真正从书中寻找到富贵和美女,但书中自有我们所需要的。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精彩的报告,感觉里面确实有许多自己所需要的,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我想我们读书读的就是一种需要。我读的书并不多,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的有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书中自有你所需》。《班主任工作漫谈》我以前浏览过,寒假期间,我比较细致地读了读前125页,摘抄了14页的笔记,写了18篇读书体会,今天把我读书的点滴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
魏书生老师在这本书的自序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老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从魏书生老师的角度来看,他是建议我们当班主任的。当班主任累、苦,但更充实。
读这本书我有如下感受: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我的体会就是:摆在我面前的环境我无法改变,但我可以改变我的心态,去适应环境。与其埋怨,不如改变心境,以一种淡定的心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努力去做的心境去工作,就会感受到一种从容,一种满足。与其一味地埋怨,不如尝试一下改变,也许会是另一种境界。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
我的体会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努力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被学生所喜欢,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要打造和谐团结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班级的魅力所在,要让学生分清假恶丑和真善美,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敢于承担,努力付出。”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就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较好的过程中提高的。”
我的体会就是:我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做好学生的助手,帮助他们战胜自我。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两个我,一个是真善美的自我,向往完美,追求优秀,渴望进步;另一个是假恶丑的自我,虚伪自私,懒惰庸俗,贪小便宜。一个人怎样才能算是进步?那就是用真善美的自我战胜假恶丑的自我。
魏书生老师说了这样一个故事:独木桥上两人相遇,谁也不肯相让,不愿先退回来让对方过去,于是两人在桥中对立着,坚持着,都想当胜者,其实此时,他们已经都是失败者了。首先他们都已成了鼠目寸光、低层次的人;其次,他们都已失去了想要得到的东西——抢先过去的那段时间,并且不知已失去了几倍于那段抢先过去的时间。
我的体会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我们有了宽容的心胸,多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就不会斤斤计较,就不容易和别人产生矛盾,就会和领导、同事、学生和谐相处,心情就会舒畅,工作就会高效,生活就会愉悦。
魏书生老师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平时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干活,少闲着。这样,体力就好,适应能力就强。
我们应该储备能力,增强能力,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即使不是为了明天,仅仅为了使我们今天活得有价值,活的少一点懊悔,多一分自豪,我们也应该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我的体会是:是自己的责任一定要勇于承担,必须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否则,推卸责任,只会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活总有人干,是自己的就要去认真做好,否则没法进步。做人做事都要做到问心无愧,面对自己的工作要努力做好,做人要做得坦荡。
魏书生老师说“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工作,为了集体,也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或不发脾气。”
他对如何笑对人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要多做实事。
2.对别人要一片好心,与人为善。
3.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特别要少想一些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
4.要看到自身的渺小。
5.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
我的体会是:笑是最甜蜜的字眼,是最动人的表情。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剂良药,即使是陌生人,也能化解彼此之间的尴尬;即使有矛盾,也能化解彼此的隔阂。在教育上,教师的笑对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笑也是乐观心态的一种体现。愉悦教育就是让我们多一丝发自身心的微笑。
魏书生老师说:“我属于愿意当教师的这一类人。这样,我们这些愿意教书的便常常聚在一起,谈我们这一行又穷又苦的事业中的乐趣,以激励自己更踏实、更认真、更有效地做好本质工作。”
我的体会是: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我们就要寻找这份工作的乐趣。
1.我们收获了各类人才,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在。
2.我们收获了学生真挚的感情,这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
3.我们收获了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我们的水平和素养在不断提升。
美国的学生品德守则对培养怎样的学生从思想和道德方面提出了很有内涵的要求:
1.把自律作为动力,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即使我们不愿意。
2.做到值得信赖。当我们说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别人能相信我们。
3.讲真话,尤其是在讲真话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更要这样做。
4.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要诚实。
5.当有人要我们做自己应拒绝做的事时,要顶得住压力。
6.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正当方法达到个人和集体的目的。
7.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谦恭有礼,包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8.要像自己所希望收到的对待那样对待别人。
9.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那些看起来纯粹是属于个人范畴的行为,实际上常常会影响到自己周围的人或影响到所处的集体。
10.牢记我们深处逆境时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意志和是否成熟的最好考验。
11.不论干什么都要干的出色。
魏书生在提到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时说:
1.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一千次,也坚信下一次的努力是走向成功。
2.意志坚强。遇到失败、打击、挫折、逆境能不退缩,不屈服,将此看作磨练自己的机会。
3.胸怀开阔。不陷入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之中,更不陷入窝里斗的怪圈,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有吃亏思想,有容人之量。
4.能做实事,有潜心实干的精神。
魏书生老师说:“把脚踏在实实在在的'地上,一步步地前进,一点点地做实事。不要吊在空中做梦,不要用梦想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一个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勇于承认自己的弱点,认清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
我的体会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不管我们有多少不足,我们“要有勇气面对现实,人一旦企图掩盖自己的弱点便要付出一系列脱离实际的努力,进行一系列维护自己面子的浮夸,采取一系列不友好的言行对待提出忠告的朋友,结果会使自己的弱点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成为落后而又可怜的孤家寡人。”
很喜欢这本书里魏书生老师说的一句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
读书就是学习,就是反思,就是进步,就是成长。
毛概读书报告篇五
《恰同学少年》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至今仍与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而我对于这本书,却有另一种认识。
一.首先我想说说我认识的毛泽东。
(一).从小意识。
从小我们被教育的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学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的是《长征》之类带有明显政治色彩教育意义的文章,这种类似于日本侵略中国推行的奴化教育,在我逐渐长大,通过对周边事物的自我认识与判断而逐渐坍塌,甚至是毁灭性的,让我对于共产党,对于之前对历史的一切认知,对于认识的可亲可敬挥斥方遒的毛泽东的态度,都产生了抵触。说得俗气一点,就是一个小愤青。
如果说转变,可能还是从《恰同学少年》开始。纵然我清楚的知道,这仍然是一部以宣扬某些党派正面形象为主的书籍,但是,我还是被其蕴含的积极的精神所感动。那个拙朴的年代,那种拙朴的精神,虽然现在看来看似相当可笑,但却是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朝气,以及质朴的精神。当他们一起自发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時候,当他们在橘子洲头对天呐喊的時候,当他们又做了一件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時候,我感到和他们同样的意气风发和充实。
不管之后的毛泽东如何的犯下了错误,而我也不想讨论之后的是非功过,但是,我认为,毛之所以能在日后带领共产党在内战时候打几个胜仗和日后写出《沁园春雪》,必定与其少年时期的自身修养有莫大关系。虽然不知道毛少年时候如何,但我主观的希望应该和书里一样。毕竟从毛主席的身上,我确实学到很多。
(二).学习方法。
像学习方法,毛泽东很有自己的一套。闹中求静,静中求学。他知道自己性子躁是个坏毛病,于是他在最吵闹的地方学,以求得改进。他看书喜欢圈点批注,只要是他看过的书,边边角角,上下空白之处,都有他的手迹。他认为,看书不做笔记就想没看过一样。他精通国文、历史、地理、哲学等社会学科,但对于数学、理化、美术、音乐这些课程兴趣不大。这是他的一个特点。而当时,他遇上了开明的老师,老师们对他因材施教。我想,这一点,他是很幸运的。
他也提出,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应该强健体魄。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重视体育锻炼,自创毛氏六段体操。踢足球,只要是他守的门,就没有失过分。当然,这都跟他的理想和抱负关系很大的。他以中国为己任。他说:“我们学生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他喜欢《少年中国说》,认为中国之命运在我少年。这种勇于将社会责任最为己任的风格,更是与现代社会的主流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是让我这个已经20岁了少年,仍在象牙塔里安心学习偶尔关心关心窗外事的人自惭形秽。
此外,在我仅仅知道的几个毛主席的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对于毛主席来说,与天地人,或者说是与命运的斗争当中,他是快乐的。而这种快乐是基于其远大的抱负。所以他不惧怕狂风暴雨坚持锻炼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他珍惜着一分一秒专心读书立志博览群书,所以他大胆游学坚持到底。
(三).我学习毛主席。
这一系列的作为,将毛泽东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展现出来。而我也学到:你想要做,就可以做到。书中的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向警予这些人,也都是农村出身,抱着救国图存的理想在当时的中国奋勇前行。他们能做到的原因,就是他们心中的志向比我们大罢了。
我希望我现实中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就是这样吧。纵然我知道这种红色电视剧里的形象都有美化伟人的臭毛病,纵然我知道他之后的各种作为,在我心中,他的少年时候就如电视剧里所描述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把社会责任作为己任。这个形象不仅仅在书中,更是在我心里,也算是这些年来,我不断前行,或者说是在前行中不断思考自省的一个目标所在。
二.关于学习之道。
除了关于毛主席的讨论之外,我还想额外的说说通过《恰同学少年》,我对于学习的再认识。
其实,第一次看到这个是在电视剧里,是因为高中时候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放松而在课上播放的。当时正值高三复习的紧张时期,偶尔能有点休闲活动,大家总是乐意关注的.我就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开始看这部电视剧的。而自从看了第一集,我就完全沉浸进去了。现在回想当时的自己,完全被电视剧里的精神感动了。对于那时的自己——一个内心焦灼、无所依托精神层面的高中生来说,这部电视剧,完全就是一个高三复习时用来励志的精神食粮。而长远来说,对于我自己,还产生了治学方面的改变。
抓紧分秒读书学习,在看过的书报上做一堆的记号,秉烛夜读,凉水澡后的晨诵,不懂就问,自主发动读书团体,建立读书会,召集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读书讨论学习„„他们立志,他们修身,他们的眼神中透出锐气,透出坚定,透出果敢,这才是青年人应该有的素质。
我也不想说现代教育如何的弊端。我只是现代教育的受众,周围的学生也是,但有的人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过着一种类似于这种令人诟病不已的教育体制一样的令人不齿的浪费生活的生活,对于这种一边批判一边堕落的人,我最是鄙视的。而这种教育对于我的意义,是在于逃离。我不想做这种教育的单向受众,而是积极主动的面对它,我的方法是逃离。这种逃离,在精神上,是把我精神层面的大脑中那种教育体制带给我的消极影响有意识的剥离,而在肉体,也是行动方面,我是把那种严谨治学的人作为榜样,学习他们,同时,我的另一个想法是逃离这种体制,我想去国外看看。我希望在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享受《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时代毛泽东等人享受的学习氛围,那种一种精神的放纵,更更是一种精神的放松。
三.总结。
纵然写得这么多,感觉还是写不出我心中所表达的感觉。我是一个用语言表述不出心中想法的人,所以也只能写成这样了。有个朋友称呼我为少年,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称呼了。这个称呼让我想起了少年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我总觉得被称呼为少年的时候,我就是他们,一个恰少年时期激进、自由、果敢的少年。
毛概读书报告篇六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犀利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生前其思想即受到人们热情的颂扬和真诚地学习与运用,去世后更得到深切地尊重和广泛地传播。巴基斯坦前布托说:“毛泽东的思想将继续指导世界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不再升起。”美国前总统福特说:“毛泽东的确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体系。“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从各个方面的反映,各个角度的透视表明: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她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萌芽。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时间上为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关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已初步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这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基本形成;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领导全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毛概读书报告篇七
去年寒假在家,央视一套播出了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毛泽东》,该剧由高希希执导,唐国强等知名演员主演,为的是纪念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0周年。起初对该戏并没有十分的关注,但在家里父母都坚持每晚必看,我也因此断断续续看了一些。本学期在第一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老师便是以此剧作的引子,在对历史的探索和对伟人的仰慕两种动力的驱使下,我将该剧的上半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观罢,我不敢说自己有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内心的震撼还是不小的。
该剧上半部共49集,由毛主席出生演绎至新中国的成立,此间无论是中国大地还是毛主席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大小事宜我也不能一一列举,但剧中的两件事让我在观后将近一个学期回想起来仍然被深深触动。其一是青年毛主席走出湖南韶山,外出求学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农民家庭出生的孩子来说,读书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那时,小小年纪的毛泽东也难以逃脱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砍柴、牧牛、刷锅、洗碗的命运,他的父亲在务农的同时也会做些贩粮食的活儿多挣些钱补贴家用。在毛泽东强烈读书愿望的驱使下,他父亲最终同意他去读私塾。六年的私塾读罢,在他父亲指望着身为家中长子的毛泽东能挑起家中大梁之时,他在表哥的劝说下,又坚持外出求新学。在瞒过严父的看管偷偷溜出家门时,他留下一首小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来到东山书院,刚好赶上学校的毕业典礼,会上,校长公布了推荐至湘乡驻省中学的优秀学员人选。这极大地激励了毛泽东努力学习,一定要争取到这个唯一的去往外面世界念书的名额。但进入到学校之后,毛泽东才发现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有多么浅陋。仅仅读了6年私塾、会打一手好算盘的他,若不是仗着他表哥的推荐信,年逾十七、站着比老师都高的他可能连学都入不了。老师说没有任何新学基础的他只能读一年级,但一年级的班中都是些七八岁的娃娃,老师也是怕他在班中坐着丑的慌才出言劝他另做打算。但毛泽东坚定地说:“我不怕丑,不懂就学,没什么丑不丑的。”见他对知识如此的渴望而且能抛开面子虚心求教,老师便允了他的请求,将他安排进了一年级从基础学起。在教室最后一排坐着的毛泽东,没有任何顾虑,认真跟老师一字一句地读黑板上的内容。
在学校期间,他跟班上同学谈论世界伟人的一次谈话最为引人深思。他的同学问他仰慕哪位名人,毛泽东反问他的同学所钦佩者何人。对方认为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华盛顿、在欧洲攻城略地的彼得大帝都很伟大。但毛泽东却认为这些伟人之所以有过人之处并非是因为天生就高人一等,也并非上天就注定了他的丰功伟绩,相反,他们所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靠一件件身边小事累积起来的。他还说只要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先把眼前能做的小事做好,虽未必能成伟人,但终究是能成一些事儿的。正是凭借着这般脚踏实地的发奋与努力,在1911年春,毛泽东进入东山书院仅仅五个月之后,这个一级一级跳着的一年级学生顺利毕业了,并且在毕业之时,光荣成为了进入湘乡驻省中学念书的佼佼者。
回头来想一想我们自身,羞愧的真的要无地自容了。现如今的生活条件、受教育条件,那样都比那个时代好上一百倍,但我们的所作所为真心对不起我们所享有的教学资源。就拿大学课堂来说,求知若渴基本就是个外星文字,在本该自由交流学术的地方,不少人精心计算着的却是手机电量和本月流量,还有一些是唯有下课铃才惊的醒的梦中人。每到学期末,这些人便挣扎着从通宵宿舍走进通宵教室,潜心研读两三个日夜便奔赴考场。老师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说他在考试前三个月教给我们的,我们最多只保存到了考试后三天。其实我们学生当中倒是有这样一种玩笑话——每年给学校的学费都白交了,因为所有课程基本都是自学的。
谁都知道这种突击式学习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的,因为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功夫下到才能水到渠成。不少人抱怨教育体制和考核方式的时候有多少人从自己出发反思一二?又有几人能理解百年前的中国社会状况?在那般艰苦与动乱之中,我们的先辈们尚且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读书,怎么现如今教育条件上去了,读书本事却下来了呢?或许又有人会说大学的课程对将来工作没什么帮助、跟社会脱轨等等,但是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我们又拿什么去建设祖国,又如何成为祖国的栋梁呢?况且通过读书学习,我么能明白道理,提高自身修养,对个人发展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倘若当初毛主席也是个顽皮孩子,那么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因为不读书就不会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么又何来中国化一说呢?倘若当初周没有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那么他又如何能在一张张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呢?……如此实例不胜枚举,但这一例例伟人事迹都在告诉我们——与其为自己找一百个退步的借口,不如给自己找一个前进的理由。
另一个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关于毛主席和蒋介石在一些小事当中的对比。从苏联留学归来的毛岸英,没能在主席身边呆几天,就拖着旅途劳累的身躯去往最艰苦的农村基层参加劳动,纵然主席对儿子疼爱有加,但他不宠着他,穿的是主席穿过的旧衣服,虽然他有英气逼人的军官服;吃的是战士吃的大灶,虽然他是正儿八经的连级干部;住的是跟别人搭伙的窑洞……尤其是在毛岸英提出和刘思齐的婚事后,毛主席因刘思齐年龄未到违反了当时的婚姻法而坚决反对,不论毛岸英怎么说,毛主席就抱定了原则问题不容商量的态度,最后都闹到要断绝父子关系了,毛主席丝毫不松口,而且任何人的劝说都不奏效,“爱之深,责之切”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吧。
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他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在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更严一分,只有这样,共产党才能领导群众完成同反动势力的斗争。反观蒋介石,倒有几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风范”。可是,他所领导的国民党与他自身的宿命与他的如此风范不无联系。
1948年的某一天,其子蒋经国在蒋介石的办公室向其展示了重量远远超过一升米的五百万法币却买不到一升米的事实,并希望能获准采取一些措施,割肉补疮,为时不晚。当时正挣扎在战局上的蒋介石无瑕顾及其他,但其子所述状况确实不容小觑,因此命他全权督办此事。随着币制改革、冻结物价、打击投机等一系列措施的施行,物价确实得以暂时稳定下来,百姓也能买的到米、买得起米,但随着清查的深入,涉及的势力集团越来越庞大,最终查到当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孔家大公子时,说好了让蒋经国放手去干的蒋介石不得不出面干预了,于是,为了孔令侃一己之私,辛辛苦苦取得的经济改革成效顷刻间化为泡沫,次日,物价又如点了火后的火箭一般飞涨起来。不过,蒋介石的国民党势力最终也没能在四大家族的“鼎力支持”下抵挡多久。
由此看来,一个代表少数人利益的政党是不会得到中国老百姓支持的。只有以身作则的共产党才是值得相信和依靠的,只有代表着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这是发生在两党领袖身上的小事,但正是从这细枝末节中,我们才得以窥见两党的本质差别。共产党人永远都是从细节入手,一心一意做着身边的点滴小事,得道者多助;国民党人看似独掌大局,实际握住的不过是一副空壳,失道者寡助。
现在,我们的党经过建国后60余年的发展,在历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物质财富极大发展的今天,党内渐渐也出现了一些难以把持自己的同志,他们藐视法律法规,不顾党章党纪,对于这一类人,我党绝不会像国民党包庇当初四大家族那般纵容他们,近期一些重要官员的落马也正是向世人表明历史的错误我党不会犯,大处着眼的同时,肯定不会忘了小处着手,对违法违纪之人绝不姑息。
当初,黄炎培在延安曾向毛主席发问,政权的建立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毛主席自信的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的方法——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人人都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才能避免“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现如今,我们又一次重申群众路线,不正是再次重申民主么?真的希望这一举措不仅仅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能深入基层,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忧人民群众之所忧。虽然这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惟有做好这些细节工作,才能实现宏观上的调控。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是我们必须学会的准则。祖国建设、民族复兴事大,打牢基础、学好本领事小,但惟有在学校里踏踏实实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兢兢业业探求相关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我们才有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资格,只有完成了手头边的小事,我们才有可能去涉足我们目光所及的远方。
毛概读书报告篇八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报告范文毛概,仅供参考。
1976年10月,在胜利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决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并于1977年4月正式向全国发行,内容包括1949年9月至1957年的著作70篇。这八年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头八年,是我国社会制度大变动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毛主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领导我党和我国人民,在国内同地主资产阶级、高饶反党联盟和刘少奇修正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伟大斗争,在经济基础上和上层建筑领域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毛选》第五卷,就是建国头八年中这些伟大的斗争的胜利记录和科学总结。我读了《毛选》第五卷,边读边做笔记,现在对其中一篇作简要分析。
《事情正在起变化》是毛主席在1957年5月15日写给党内干部阅读的一片文章。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1日这一指示在《人民日报》发表后,遵照党中央的部署,各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学习文件,进行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有关部门,各高等学校党委都分别召开了有党外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听取批评,以便整顿作风,改进工作。
这时,资产阶级右派却以为时机已到,打着“帮助党整风”的旗号,向党向社会主义大举进攻。他们以提意见为名,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夸大党的工作的缺点和错误,集中攻击党的领导,提出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讲“平等、自由、独立”,甚至煽动把党委赶出高等学校。党内那些修正主义者和他们一唱一和,打着反“教条主义”幌子,攻击马列主义,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党的领导作用。一时间,在我国上空乌云乱翻。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这时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高潮,他们还混在人民当中,他们的反动货色还没有全部抛出来,因此许多人还不清楚。为了使党的干部认清阶级斗争形势,明确斗争策略,毛主席写了《事情正在其变化》。
一、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和资产阶级右派的反动实质与罪恶阴谋。
此文开头的两段中阐明了全文的指导思想,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产党内部是这样,整个人民的内部也是这样。这就再次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就必须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开展斗争,创设种种条件,促进矛盾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观察形势,指导斗争,夺取胜利。
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了党内的状况,指出我们党内马克思主义者是大多数。但是,存在着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和修正主义的错误思想,而后者比较危险。他们打着批判“教条主义”的幌子,反对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抹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原则区别,贩卖资本主义的货色,推行资产阶级的路线。他们跟社会上的右派互相呼应,联成一起,亲如兄弟。他们是“括号里面的‘共产党人’,即共产党的右派—修正主义者”,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和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正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党内的集中反映。因此,“现在应当开始注意批判修正主义”。这就把反对修正主义的战斗任务明确地摆在了全党的面前。
毛主席又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生动地分析了社会上各派势力的动向,着重揭露了资产阶级右派的反动面目。
毛主席指出:“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社会上的人们依其政治南京理工大学态度分为左、中、右三派。“右派的特征是他们的政治态度右。”主要表现是他们假装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一有机会就企图摆脱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在这次整风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他们错误地把中间派看做自己的人,极力和我们争夺中间派。他们的批评是恶意的,怀有敌对情绪。他们的阴谋是:先争夺局部,后争全部。所谓局部就是他们还有相当优势和影响的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比如新闻、教育、文艺和科技界等。先夺取这些部门的领导权,进而夺取全部政权,复辟旧中国。但是,党内外右派都不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为了达到复辟的目的,“他们不顾一切,想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刮起一阵害禾稼、毁房屋的七级以上的台风”,结果反而使群众认清他们“是一小撮反共反人民的牛鬼蛇神”。对于他们,我们必须如实地扣上右派这顶帽子,坚决揭露和批判其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罪恶活动。
总之,阶级斗争的新形势表明,党内的和社会上的右派已经大批暴露出来了,并妄图把中间派争夺过去。据此,毛主席指出,我们的任务是“争取中间,孤立右派”。只要我们用“是否真正要社会主义和真正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的标准去鉴别它们,就一定能赢得胜利。
二、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策略。
毛主席指出,现在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们正在兴高采烈。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越做得不合理,对我们越有利。当他们把人民激怒了,使人民充分认清他们是些牛鬼蛇神,那时,他们就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把自己埋葬起来。
我们必须分化右派,但是这要在右派感到孤立时才有可能。为了分化右派,毛主席向右派发出以下警告:“右派有两条出路。一条,夹紧尾巴,改邪归正。一条,继续胡闹,自取灭亡。右派先生们,何去何从,主动权(一个短期内)在你们手里。”
毛主席的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反右派斗争胜利的重要文献。“四人帮”是比当年右派还要右的极右派,他们篡夺了相当一部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并且在不少地方和单位结成了阴谋篡党夺权的帮派体系,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欺骗性。学习这篇重要文献,有助于我们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极右实质,团结大多数,孤立一小撮阶级敌人,实现天下大治。
读后感。
悟:所以我们对待问题时都始终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因为这个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迫使我们认清矛盾的主体,以及矛盾存在的条件。而当代某些人却并非如此。
近一个月以来,人们都在批判郭德纲的徒弟打人事件,打人不对,打完人为徒弟极力辩护也是不对,而且还骂btv记者是婊子,这都是不对的,对这种错误的言论我们要坚决予以批评,但这归根结底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要在人民内部解决,不要乱扣帽子。btv的记者被打了,他们有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btv是新闻媒体单位,在这些事情面前应该学会克制,而不是动用手中的权利进行打击报复,并上纲上线,很有“整人”之嫌。btv本身也是有责任的,不要因为自己是新闻媒体就肆意的闯入别人家里,要学会尊重采访对象,btv要在这件事情中认真总结,要告诫记者同志们不要沾染了小资产阶级的狂热观点,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媒体,要学会尊重人民群众,要让大家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ccav排比式的不点名批评直接把郭德纲及德云社定性为“三俗”事件。郭德纲也就是个说相声的,嘴有时候说话损点,也得罪了一些人,但这终究是人民内部矛盾,和“三俗”有什么关系!由于他们没有正确,深入地理解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这是极其可危的。总之这帮煽风点火的只有两条出路。一条,夹紧尾巴,改邪归正。一条,继续胡闹,自取灭亡。
毛泽东思想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将千秋万代铭记这一点。
中国模式,何去何从?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日起,中国领导人,中国精英,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过去64年的中国,经历过挫折、后退,走过不少的弯路,“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形成了中国自己特有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绩。
现如今,“中国模式”这个词也逐渐在国外媒体中升温。这个承载着西方人复杂态度的概念撞击着国人的心坎,激起的是更加复杂难言的波澜。
郑永年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从中国历史和世界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建国60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别开生面,给人启迪。
在郑永年先生的书中,并没有给出中国模式的详细论述,而是将中国模式转为对中国发展的经验的论述与总结,更加具体,生动。
中国模式从哪里来?往何处去?它应该是中国本身的经验和世界经验的累积,但只能通过观察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来感知,否则就是空谈。在郑永年看来,中国模式的时间跨度为六十年,前30年为“试错”式发展,从某种角度说,前面的试错式发展,为改革开放的30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中国模式对中国发展本身的意义更不容忽视。
中国模式何去何从,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和谐、稳定。要弄清楚中国模式何去何从,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国模式是什么,在郑永年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中,给出了一些解释。
第一,国家制度建设是中国过去将近三十年的政治改革的核心。
国家制度建设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改革的渐进性,渐进性表明改革并非革命。它使中国有时间和空间来不断地调整政治体制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经济和社会。其次是中国把改革分成不同的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各方面的改革优先次序不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改革的主轴就是经济改革。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了,只是它们是辅助性的。自中共xx大以来,中国已经进入了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改革阶段。社会改革的重点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
第二.社会的政治秩序不可缺失。
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最低限度的社会政治秩序。没有这个秩序,经济活动很难进行。
第三,通过政治与行政手段保护产权。
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的产权保护。产权保护关系到投资者的积极性问题,如果没有产权保护,就没有动力机制。由于中国缺乏一个良好的法治基础设施,很多法律和法规在执行的时候往往困难重重,在产权保护方面也是这样的,所以,未来保证经济的发展,中国主要是通过政治和行政手段来保护产权。
第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基本社会正义,或者说社会正义是持续发展的前提。
第五,民主化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结构。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关键问题并不是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如何追求“好”的民主而避免“坏”的民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好”的民主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
上述是郑永年先生在《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中对中国模式的内容的一些概括。中国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不成熟,仍然需要在不断地变化中不断地完善,这就关系到中国模式何去何从的问题。
首先,国家制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够完善,需要致力于建设国家制度,这样才能为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民主化提供条件。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改革阶段。
其次,要坚定不移的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提供稳定的环境。
再次,要不断地健全法制制度,实现依法治国,用法律来保护产权,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的环境。
最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在转型,吸收着世界上一切先进而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比如,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具体而现实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中,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基调思想,而这个思想,本来就是欧洲社会主义思想运动的内核,意在修正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另外,在政策层面,以人为本把政策的重心放在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上,在用法律手段保护新兴社会阶层的同时,重新认定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利益,把注意力放在了追求社会公平方面。如果不能解决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农民问题,任何主义在中国都会难以生存,这是一个普遍真理。
同时,中国模式的何去何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社会经济整体转型的媒介,是中国模式的塑造者和推行者。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党的自身的转型是中国模式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虽然,在探讨中国模式的发展时,我们往往强调社会经济发展面,但是实际上很难离开党本身的转型来探讨中国模式的未来。这是因为,一方面,党要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党所确定的任何发展政策都需要通过党本身来推动;另一方面,党自身也必须加以改革来适应这种新的发展方向,就是说必须不断改变自己来适应这种转型。
在邓小平和时代,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革命党转型到执政党。进入新世纪,如何提高行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转型。
中国的经验和事实已经很好地证明,党有能力改变自身的不足,并领导着中国人民继续完善中国模式,发展中国模式,最终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看完郑永年先生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我对中国模式的未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就是,中国模式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转型程度,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能否适应中国发展新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中国模式的未来是完善国家制度建设、维持政治秩序的稳定、健全法制,实现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具体而现实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中,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基调思想,在政策层面,以人为本把政策的重心放在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上,在用法律手段保护新兴社会阶层的同时,重新认定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利益,把注意力放在了追求社会公平方面。
《恰同学少年》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至今仍与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而我对于这本书,却有另一种认识。
一.首先我想说说我认识的毛泽东。
(一).从小意识。
从小我们被教育的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学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的是《长征》之类带有明显政治色彩教育意义的文章,这种类似于日本侵略中国推行的奴化教育,在我逐渐长大,通过对周边事物的自我认识与判断而逐渐坍塌,甚至是毁灭性的,让我对于共产党,对于之前对历史的一切认知,对于认识的可亲可敬挥斥方遒的毛泽东的态度,都产生了抵触。说得俗气一点,就是一个小愤青。
如果说转变,可能还是从《恰同学少年》开始。纵然我清楚的知道,这仍然是一部以宣扬某些党派正面形象为主的书籍,但是,我还是被其蕴含的积极的精神所感动。那个拙朴的年代,那种拙朴的精神,虽然现在看来看似相当可笑,但却是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朝气,以及质朴的精神。当他们一起自发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時候,当他们在橘子洲头对天呐喊的時候,当他们又做了一件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時候,我感到和他们同样的意气风发和充实。
不管之后的毛泽东如何的犯下了错误,而我也不想讨论之后的是非功过,但是,我认为,毛之所以能在日后带领共产党在内战时候打几个胜仗和日后写出《沁园春雪》,必定与其少年时期的自身修养有莫大关系。虽然不知道毛少年时候如何,但我主观的希望应该和书里一样。毕竟从毛主席的身上,我确实学到很多。
(二).学习方法。
像学习方法,毛泽东很有自己的一套。闹中求静,静中求学。他知道自己性子躁是个坏毛病,于是他在最吵闹的地方学,以求得改进。他看书喜欢圈点批注,只要是他看过的书,边边角角,上下空白之处,都有他的手迹。他认为,看书不做笔记就想没看过一样。他精通国文、历史、地理、哲学等社会学科,但对于数学、理化、美术、音乐这些课程兴趣不大。这是他的一个特点。而当时,他遇上了开明的老师,老师们对他因材施教。我想,这一点,他是很幸运的。
他也提出,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应该强健体魄。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重视体育锻炼,自创毛氏六段体操。踢足球,只要是他守的门,就没有失过分。当然,这都跟他的理想和抱负关系很大的。他以中国为己任。他说:“我们学生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他喜欢《少年中国说》,认为中国之命运在我少年。这种勇于将社会责任最为己任的风格,更是与现代社会的主流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是让我这个已经20岁了少年,仍在象牙塔里安心学习偶尔关心关心窗外事的人自惭形秽。
此外,在我仅仅知道的几个毛主席的。
名言。
中,有这么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对于毛主席来说,与天地人,或者说是与命运的斗争当中,他是快乐的。而这种快乐是基于其远大的抱负。所以他不惧怕狂风暴雨坚持锻炼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他珍惜着一分一秒专心读书立志博览群书,所以他大胆游学坚持到底。
(三).我学习毛主席。
这一系列的作为,将毛泽东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展现出来。而我也学到:你想要做,就可以做到。书中的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向警予这些人,也都是农村出身,抱着救国图存的理想在当时的中国奋勇前行。他们能做到的原因,就是他们心中的志向比我们大罢了。
我希望我现实中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就是这样吧。纵然我知道这种红色电视剧里的形象都有美化伟人的臭毛病,纵然我知道他之后的各种作为,在我心中,他的少年时候就如电视剧里所描述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把社会责任作为己任。这个形象不仅仅在书中,更是在我心里,也算是这些年来,我不断前行,或者说是在前行中不断思考自省的一个目标所在。
二.关于学习之道。
除了关于毛主席的讨论之外,我还想额外的说说通过《恰同学少年》,我对于学习的再认识。
其实,第一次看到这个是在电视剧里,是因为高中时候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放松而在课上播放的。当时正值高三复习的紧张时期,偶尔能有点休闲活动,大家总是乐意关注的.我就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开始看这部电视剧的。而自从看了第一集,我就完全沉浸进去了。现在回想当时的自己,完全被电视剧里的精神感动了。对于那时的自己——一个内心焦灼、无所依托精神层面的高中生来说,这部电视剧,完全就是一个高三复习时用来。
励志。
的精神食粮。而长远来说,对于我自己,还产生了治学方面的改变。
抓紧分秒读书学习,在看过的书报上做一堆的记号,秉烛夜读,凉水澡后的晨诵,不懂就问,自主发动读书团体,建立读书会,召集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读书讨论学习„„他们立志,他们修身,他们的眼神中透出锐气,透出坚定,透出果敢,这才是青年人应该有的素质。
我也不想说现代教育如何的弊端。我只是现代教育的受众,周围的学生也是,但有的人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过着一种类似于这种令人诟病不已的教育体制一样的令人不齿的浪费生活的生活,对于这种一边批判一边堕落的人,我最是鄙视的。而这种教育对于我的意义,是在于逃离。我不想做这种教育的单向受众,而是积极主动的面对它,我的方法是逃离。这种逃离,在精神上,是把我精神层面的大脑中那种教育体制带给我的消极影响有意识的剥离,而在肉体,也是行动方面,我是把那种严谨治学的人作为榜样,学习他们,同时,我的另一个想法是逃离这种体制,我想去国外看看。我希望在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享受《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时代毛泽东等人享受的学习氛围,那种一种精神的放纵,更更是一种精神的放松。
三.总结。
纵然写得这么多,感觉还是写不出我心中所表达的感觉。我是一个用语言表述不出心中想法的人,所以也只能写成这样了。有个朋友称呼我为少年,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称呼了。这个称呼让我想起了少年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我总觉得被称呼为少年的时候,我就是他们,一个恰少年时期激进、自由、果敢的少年。
毛概读书报告篇九
1976年10月,在胜利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决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并于1977年4月正式向全国发行,内容包括1949年9月至1957年的著作70篇。这八年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头八年,是我国社会制度大变动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毛主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领导我党和我国人民,在国内同地主资产阶级、高饶反党联盟和刘少奇修正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伟大斗争,在经济基础上和上层建筑领域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毛选》第五卷,就是建国头八年中这些伟大的斗争的胜利记录和科学总结。我读了《毛选》第五卷,边读边做笔记,现在对其中一篇作简要分析。
《事情正在起变化》是毛主席在1957年5月15日写给党内干部阅读的一片文章。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1日这一指示在《人民日报》发表后,遵照党中央的部署,各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学习文件,进行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有关部门,各高等学校党委都分别召开了有党外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听取批评,以便整顿作风,改进工作。
这时,资产阶级右派却以为时机已到,打着“帮助党整风”的旗号,向党向社会主义大举进攻。他们以提意见为名,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夸大党的工作的缺点和错误,集中攻击党的领导,提出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讲“平等、自由、独立”,甚至煽动把党委赶出高等学校。党内那些修正主义者和他们一唱一和,打着反“教条主义”幌子,攻击马列主义,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党的领导作用。一时间,在我国上空乌云乱翻。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这时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高潮,他们还混在人民当中,他们的反动货色还没有全部抛出来,因此许多人还不清楚。为了使党的干部认清阶级斗争形势,明确斗争策略,毛主席写了《事情正在其变化》。
一、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和资产阶级右派的反动实质与罪恶阴谋。
此文开头的两段中阐明了全文的指导思想,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产党内部是这样,整个人民的内部也是这样。这就再次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就必须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开展斗争,创设种种条件,促进矛盾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观察形势,指导斗争,夺取胜利。
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了党内的状况,指出我们党内马克思主义者是大多数。但是,存在着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和修正主义的错误思想,而后者比较危险。他们打着批判“教条主义”的幌子,反对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抹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原则区别,贩卖资本主义的货色,推行资产阶级的路线。他们跟社会上的右派互相呼应,联成一起,亲如兄弟。他们是“括号里面的‘共产党人’,即共产党的右派—修正主义者”,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和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正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党内的集中反映。因此,“现在应当开始注意批判修正主义”。这就把反对修正主义的战斗任务明确地摆在了全党的面前。
毛主席又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生动地分析了社会上各派势力的动向,着重揭露了资产阶级右派的反动面目。
毛主席指出:“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社会上的人们依其政治南京理工大学态度分为左、中、右三派。“右派的特征是他们的政治态度右。”主要表现是他们假装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一有机会就企图摆脱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在这次整风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他们错误地把中间派看做自己的人,极力和我们争夺中间派。他们的批评是恶意的,怀有敌对情绪。他们的阴谋是:先争夺局部,后争全部。所谓局部就是他们还有相当优势和影响的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比如新闻、教育、文艺和科技界等。先夺取这些部门的领导权,进而夺取全部政权,复辟旧中国。但是,党内外右派都不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为了达到复辟的目的,“他们不顾一切,想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刮起一阵害禾稼、毁房屋的七级以上的台风”,结果反而使群众认清他们“是一小撮反共反人民的牛鬼蛇神”。对于他们,我们必须如实地扣上右派这顶帽子,坚决揭露和批判其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罪恶活动。
总之,阶级斗争的新形势表明,党内的和社会上的右派已经大批暴露出来了,并妄图把中间派争夺过去。据此,毛主席指出,我们的任务是“争取中间,孤立右派”。只要我们用“是否真正要社会主义和真正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的标准去鉴别它们,就一定能赢得胜利。
二、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策略。
毛主席指出,现在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们正在兴高采烈。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越做得不合理,对我们越有利。当他们把人民激怒了,使人民充分认清他们是些牛鬼蛇神,那时,他们就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把自己埋葬起来。
我们必须分化右派,但是这要在右派感到孤立时才有可能。为了分化右派,毛主席向右派发出以下警告:“右派有两条出路。一条,夹紧尾巴,改邪归正。一条,继续胡闹,自取灭亡。右派先生们,何去何从,主动权(一个短期内)在你们手里。”
毛主席的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反右派斗争胜利的重要文献。“四人帮”是比当年右派还要右的极右派,他们篡夺了相当一部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并且在不少地方和单位结成了阴谋篡党夺权的帮派体系,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欺骗性。学习这篇重要文献,有助于我们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极右实质,团结大多数,孤立一小撮阶级敌人,实现天下大治。
读后感悟:所以我们对待问题时都始终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因为这个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迫使我们认清矛盾的主体,以及矛盾存在的条件。而当代某些人却并非如此。
近一个月以来,人们都在批判郭德纲的徒弟打人事件,打人不对,打完人为徒弟极力辩护也是不对,而且还骂btv记者是婊子,这都是不对的,对这种错误的言论我们要坚决予以批评,但这归根结底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要在人民内部解决,不要乱扣帽子。btv的记者被打了,他们有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btv是新闻媒体单位,在这些事情面前应该学会克制,而不是动用手中的权利进行打击报复,并上纲上线,很有“整人”之嫌。btv本身也是有责任的,不要因为自己是新闻媒体就肆意的闯入别人家里,要学会尊重采访对象,btv要在这件事情中认真总结,要告诫记者同志们不要沾染了小资产阶级的狂热观点,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媒体,要学会尊重人民群众,要让大家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ccav排比式的不点名批评直接把郭德纲及德云社定性为“三俗”事件。郭德纲也就是个说相声的,嘴有时候说话损点,也得罪了一些人,但这终究是人民内部矛盾,和“三俗”有什么关系!由于他们没有正确,深入地理解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这是极其可危的。总之这帮煽风点火的只有两条出路。一条,夹紧尾巴,改邪归正。一条,继续胡闹,自取灭亡。
毛泽东思想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将千秋万代铭记这一点。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多少了一些了解。很多的时候,感觉这位中国的创始人的思想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睿智,真的让人莫名的崇拜。是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是他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潜移默化中,他的思想已被我们所接受,他的理念在延续,影响着中华儿女。
就所学的知识,我谈点具体的感受吧!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目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具有中国作风的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完全是中国的东西。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历史是真理的最好注解。毛泽东为我们党作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义基本原理,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作了科学分析,毅然抛弃了苏联“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并最终依靠这条新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改造。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用和平方式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理论观点。尽管这一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却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上述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毛泽东在党建的学说上也有深刻的体会。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内容,主要有: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培育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解决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建国前夕和建国以后,鉴于我们党是领导全国的执政党,他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上述毛泽东的建党学说,对于今天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一
——题记。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情节----至少在我看来----在《不能承受生命之轻》里没有太大魅力,很俗套的故事,但他似乎也并不想以情节取胜,尽管在一些事件上的构架很精巧,却似乎根本就不想达到情节上的高潮,他只是悄悄的让那个叫做托马斯的男人默默的死去,尽管这种悄然静默几乎震惊了世界,让读者自己达到了自我想象的高潮。我更喜欢看米兰昆德拉的讨论,他总是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讨论里,把正反两方都发挥到极致的高度,然而语言的尖锐并不能到达情节的彼岸,他把不认识路的人从迷途中带出来,人们以为他会把自己带到终点,但事实是他仅仅把读者带到终点前的岔路口,之前之后的路途都明晰了,就在这个时候,米兰昆德拉,他,竟然悄然静默地走了,如同托马斯一样。
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并且从一开始就在永不停息地向终点奔走,人生没有存盘,也没有读档,如同时间一样,无法回头,今日之事明日将不复存在,我们可以因此不必认真对待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么今日之错明日将无法更改,所以我们的每一步必须要小心翼翼。矛盾的人生,人生的矛盾,由此带来的是模糊,让我们茫然不知人生为何物,这种无措加重了我们的痛苦,并且无法摆脱。轻痛苦重痛苦还是茫然痛苦?至少我们的茫然让轻变重,让重更重,于是我们安慰自己说:没有认真对待的人生,要比一个沉重的人生更难以承受。虽然米兰昆德拉的题目如此,但我认为他的本意并非如此。
对和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轻和重何尝不是如此?米兰昆德拉把一切看得很透,所以他不可能把读者引入高潮,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是一个媚俗者,他自己,他的小说也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更多的是能让世界多产生点能卖的文字。而他,正是用了他独特的生命视角、冷峻且蕴涵智慧的思虑,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审视了人类灵魂的空虚与充盈、灵肉与轻重,通过"他们"对世界的描写、"自我"的反讽和"媚俗"的质疑,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他让我们倾听了上帝的笑声,诠释了生命中不曾泯灭的真理。
杨早曾说过:米兰昆德拉诠释了生命的四重奏。在英雄的史诗时代,人们开拓空间、征服自然,显示出任何其他动物难以企及的巨大力量。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最适合用交响乐式的作品来表达。而一旦对外界的探索和征服达到一定程度,人类的眼光开始投向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人性的自身批判时,规模宏大的交响乐就未免显得有些大而无当,再难与这个时代的节拍相契合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出不了荷马、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然而米兰昆德拉出现了,昆德拉他穿透变幻莫测的政治云障,直刺人类深层本质的劣根性。在从共时性的阐述过渡到历时性的诠释中,昆德拉对生命本质进行形而上的批判,从而接触到人类内宇宙的最核心部分,完成他对内宇宙的理性探求历程。
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然而外周最沉重的负担时时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可是,不要忘记,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也便越真切地存在。等有一天,当负担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慢慢飘起,直至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成了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或许,生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活得更难——无压则寸步难行!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二
为深入贯彻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文明风尚,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九月份我校开展了争当书香校园、争当读书标兵“兰台读书月”活动,为总结经验,开展今后的读书活动,特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兰台读书月”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开放了图书室,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晚自习自学的活动,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从读书中增长知识,成长起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兰台读书月”活动的主旨是“倡导全民读书,共建文明钟祥”。引导教师认识、体味、畅谈读书与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倡导“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书籍,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理化五个教研组中评选出了五篇优秀征文,挂在学校开办的洋梓中学兰台读书月活动交流博客上,由老师们推荐评选出两篇征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坚强的面对一切》作为活动的一等奖征文。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网上专栏、好书推荐活动等。教师共推荐好书50多本,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80多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三
书,像慈母一样哺育着我们;书,像细雨一样滋养着我们;书,像一位良师教导着我们。它滋润我们的心田,净化着我们的心灵,修养着我们的身心。书是个宝贝,我们应该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就爱读书,“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都是名人读书的名言名句,再看看自己,一天最多也就一个多小时的阅读时间,平时才30分钟左右,阅读量还远远跟不上,必须加强阅读。
当然,诗词也不能少,今天活动中渗透了这方面的知识,如“飞花令”“击鼓传花”等,这也让我收获颇丰,积累了许多诗词。
读书光多还不够,还要注重质量,要有科学的读书方法,今天的活动中有关于分享读书方法的,统计表有涉及到这一方面。通过对比,我发现我为什么读的书不少,可读书的效果不佳。
1、读书时遇到的好词佳句没有进行积累。
2、遇到读不明白的,读不懂的也没有想方设法弄明白,借助工具书等解决。
3、读书时囫囵吞枣,不细读。
4、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不喜欢的走马观花。但通过大家的分享,我学到了很多读书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调查,大家读书的时间少,有些同学只是偶尔读读,或者为了完成任务而读,目的性强,没有自发的去读书,效果达不到最佳。再者,每次读书时间短,大多数同学每次读书也就10—20分钟,其实时间都不多。
大多数同学读书都只读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书目,不感兴趣的不读,因此知识面很狭窄,我们要拓宽阅读面,多方涉猎。其次,很多同学喜欢漫画,但我认为那种数目应该少读。多读一些有营养的书籍。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读书之事远远没有结束,让书伴随我们一生,让读书成为我们自己的一种习惯。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四
《西游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我想应该每个人都看过,对里面的故事都能如数家珍了,我特意去借了本原著来看,又有一番别的体会。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在其书房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遥远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伏魔歌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小说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的写作背景取自真实的事情,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送给玄奘一匹白马和一些文书,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了长安,并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故事由一块仙石开始,据说是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吸取天地灵气一久,便孕育出了生命,我们的猴王就诞生了,姑且不论这石头里面蹦出个猴子出来合不合理,但就这个创意绝对是吸引人,让人对后面的故事情节更感兴趣。接下来就写了这猴子为何去学道,由于看到生老病死,他不想这些同伴一个个死去,所以他就根据老猴子的传说而踏上了求取长生不老之法的道路,可以见得他还是很善良,有情有义的。来到人类的世界,历经了千辛万苦,他终于学到了本领,回到了花果山,愿望达成好不快活,所以他有点肆无忌惮,狂妄自大了,但这又何尝不是他可爱的一面,当然作者也是希望通过这样来表达人们受到上层压榨,想奋力反抗的这么一种情形。不过最后这美猴王还是抗争不过,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受尽了风吹雨打,说明了抗争总是要受尽磨难的。这时候唐僧出现了,他是作为统治阶级的一个缓和性的人物,他救了美猴王,然后就出现了一个孙悟空,但是又担心他会继续抗争,所以又给他带上了紧箍咒,使得他不得不屈服。在一次次的危难中,总是孙悟空的及时化解,才使得唐僧化险为夷。而后高老庄大战原先的天篷元帅,收服了他,就有了猪八戒,他整天吃吃喝喝,没事就喜欢和孙悟空对着干,一路上也是不少乐趣,但他也是一种跟着猴哥混的心理,我想如果就他自己一个保护唐僧,估计老早就跑了,当然观音菩萨也知道他的性格,所以也许诺了他好处,毕竟原来的天篷元帅成了现在的猪悟能,他也想着能恢复往日的荣耀,所以带着这样的心情他也成了取经的一员。来到了流沙河,以前的卷帘将早已等候,虽然费了点功夫,但也是比较顺利。这位沙和尚,就是任劳任怨,谁让他最小呢,现在的猪八戒更是落得逍遥自在,整个取经路上我看也就是他最悠闲了,完全是个搭顺风车的感觉。当然他们之间也还是有矛盾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体现了,师傅的不信任,猪八戒的落井下石,沙和尚的事不关己,造成孙悟空的出走。最后观音出面做和事佬才化解了,不过从这件事,不难看出他们几个的矛盾,以及孙悟空的悲哀处境,他表面上很光鲜,是个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但是在几句紧箍咒下他还是无法反抗。后面误会解除了,他们表面和好又继续上路,但我想大家各自心中是什么想法也只有自己清楚了,也许我的想法比较偏激,但是联想到作者写此书的背景,我不得不多做考虑。表面的歌舞升平是统治者一贯的风格,后面四人终于到达了取经的地方,但是又受到管理经书和尚的刁难,按照道理,出家人四大皆空,为何会故意刁难,这本身就是个问号,只能说明佛祖代表的就是统治阶级,虽然你完成了他交代你的事情,但是他不会这么轻易的让你得到他许诺的好处,他会故意设置障碍,想让你知难而退,这中间暗藏了多少尔虞我诈,多少的利益纠纷,在这里可以看出端倪。过分的还不在于此,当他们最终取得了真经,打道回府时,却突然失去了法力,从天而降,经书全都湿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滑稽的事情呢,就因为佛祖掐指一算,九九八十一难还差一难,所以他一施法术,就让你们统统掉进河里,真是世上所有人都逃不出如来的五指山啊。可悲啊可悲,即使你们再怎么抗争也逃不出统治阶级的控制,书中想表达的我觉得主要就是这么个意思。
作者生活的年代本来就是处于封建统治的时代,他本人也是期望着功成名就,但是现实是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老母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由此可见,《西游记》中人物都有他特别的含义,我觉得作者把他自己化身成了孙悟空,因为在现实社会很失意,所以他就在书中找回安慰,把自己的感情都投注于孙悟空这个形象中,他的直率,一开始对社会美好的认识,应该都是他年少时的心情写照,那时候意气风发,充满了昂扬的斗志,但后面遭受了挫折,他也像孙悟空一样抗争,斗天斗玉帝,天兵天将不放在眼里,但是最后还是不得不屈服在五指山下,对现实的一种无奈油然而生,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所以他让孙悟空被压了500年,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煎熬。接下来唐僧的出现让我们以为孙悟空终于得到了解脱,但是到最后我们才会悲哀的发现,原来他又落入了另外的囚禁中,这种囚禁比身体上的更加可怕,他是一种精神上的蚕食,让你心甘情愿的被奴役,充当他的奴隶。这和读者的遭遇何其相似,他到北京分配官职,没被选上,后面有机会做了县丞,他满以为可以有一番作为,结果没想到后面遭人诬告,他认清了这个社会的事实,愤然而去,从此在书中寻找他的抱负。不过看到最后结果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还是看的出,作者终究是逃不过对封建上层的向往,可惜他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命运,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书中的人物。回想下孙悟空的经历,从大闹天空的美猴王,接着在唐僧思想的灌输下,慢慢的就变了乖乖的斗战胜佛了,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哀么,象征着统治势力的不可取代,而且人民也愿意活在这种统治剥削之下,一种奴性的悲哀。
看完原著,翻阅了作者的资料,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认识,远离了电视还有动画片的那种娱乐的感觉,也许我以上的想法有点偏激,但是作者写这本著作时的心情,不得不让我这么理解书中的人物。也许作者开始是想表达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但是到最后却转变成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妥协,并且有种眼红的感觉,猪八戒的心态应该也是他的一个写照,当然到最后他还是甘愿做沙和尚,老老实实的受奴役受安排。不过也不能说这本书就很消极,他也有很多积极的地方,比如他们一行4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了目的地,这其中的勇气和耐心我们应该学习,特别学习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对我们的身心是一种锻炼,我们要不断的强大自己,从而达到自己的理想。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五
《红楼梦》中人物数量之多,人物关系之复杂,让我感到惊讶。因此,目前我对一些角色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楚。这就是为什么花了几十年才完成这项伟大的工作。但后来,由于借款人的损失,另一个版本说,它是禁止禁止书籍和故意烧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能享受最初的80次。
在《红楼梦》的人物中,我喜欢的人物在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起初,我很厌倦林黛玉每天的哭闹。但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人物性格也变得丰满起来。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些文字被写进了这个画面。在《大花园》的众多人物中,林黛玉的才华最为突出。
我对《红楼梦》的文学鉴赏没有太多的评论。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知识潜力有限。理解这部小说不够深刻。对我来说,只要看看情节。这部小说所谓的反封建性质尚不清楚。我个人认为,作者是想通过一点点勉强来反映他对封建社会的厌恶。我讨厌读书,因为他生性爱玩。贾只是个孩子。哪个孩子不好玩?而不愿读书的有钱弟弟也是可以想象的。没有生活的压力。阅读有什么好处?读书还是不读书,生活都是一样的。在官园有姐妹,也有无聊的私立学校。我不认为大多数人会有阅读的心情。
我读了一些关于红色研究的书,说实话,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研究红色研究,因为这本书确实有它的原创性和美丽,但我也认为一些研究是过度的。这是一个主观的假设,而且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实话,老先生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谁知道他在想什么?虽然他的作品能反映他的思想,但我们不能把一切都写进去。
毕竟,他只是一部小说。但却有生命在艰难地寻找生命的原型。我觉得有点牵强。毕竟,这只是一部小说。这不是回忆录。或传记。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六
《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它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的背景是东汉末年。它从太监起义和黄巾起义开始,讲述了在动荡的年代,父子三人如何争夺天下的故事。俗话说,英雄出乱世。《三国演义》使英雄出现在我的心中。勇敢,霸道,野心勃勃,孙素,忠诚的曹红,强壮的老人。想象一下卫国和卫国的巨大悲剧,守卫着村门,长桥上漫长而激烈的战斗,火和五元钱的幸福。三国时代是英雄的时代。我想就以下几个重要的数字谈谈我的看法:
他说。他从小就崇拜耶稣。也许他有太多的军事天赋。也许他太迷人了。他为统一乱世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通过田制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董卓被暗杀后,他没能开创自己的事业。他白手起家,董卓、陶潜、伐林、张绣、锤击、袁叔、袁绍,甚至从西铁军手中救出了韩显,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有许多缺点。他杀了韦大师和他的长子,他的侄子,因为有好女人。为了报仇,他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平民。但毕竟,他是如此的悲伤。“白骨在野,千里无鸡叫”是乱世的写照。他有结束动荡时代的决心,有世界和平的远见。这就足够了。他充分利用他的权力来赢得人民的心。他扮演了皇帝在世界上的角色,他的'气质成就了他的霸权。
他说。小说中的善良太多了,简直是虚伪。当我想到它,我想到关于他的两个著名的词:“借用别人”,“兄弟就像手和脚,妻子就像衣服”。他是我讨厌的主要角色之一,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韧性。他和张这样的兄弟关系很好。他可以有失败的勇气和不断的战斗。他虽多次落水,但从未放弃称霸世界的决心。他的眼泪的力量不小,“刘备的山都哭了。”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七
内容大意:
一零三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在四川的一栋房屋里,一个婴儿踢着襁褓的包布,啼哭着。苏洵家的长子出生了,起名为轼。一家人慈祥的望着他,殊不知,他们怀里抱的,是才气凌人的文学泰斗,人民喜爱的伟大诗人。
苏东坡为人友善,写的诗有豪放,有柔情,有悲伤,更不是浓烈的感情色彩。
苏东坡一家,是个小康之家,苏东坡有一个弟弟,名为苏辙,字子由,也是才气横生,却远不及他的哥哥。
苏东坡一生下来就注定不平凡,十八岁考取进士,同年丧母,六五年丧妻,六六年丧父,苏东坡一生充满坎坷,经历无数悲欢离合,却留下不尽传奇色彩,他一生都在奋斗。
他留下了许多文学巨作,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伟大哲理,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刚硬豪放,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柔情,也不失“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狂妄。有这等能力,历代诗人远不及!他曾为中秋不可与弟弟相见,无奈惋惜之下,写出了震撼全世界的巨著《水调歌头》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至今津津乐道的佳话。
苏东坡因救济穷人,光景也一天不如一天,苏东坡为了穷人只身奋斗,改革史治的打算终究是落空了。一一零一年,七月十五号,他病情恶化,夜里常发高烧,可苏东坡在最后,还自信道:“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终于,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出了最后一口气,便在世上只留下一具空壳了。
读后心得:
阅读使我成长,阅读使我进步,阅读使我学有所为。我爱阅读,阅读本是一件好事,《苏东坡传》全文通过写了苏东坡童年,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几个阶段,写出了苏东坡生活的不易!在我读了《苏东坡传》时,阅读变成了我人生的一大乐趣,读《苏东坡传》,只是老师留的作业,但我读着读着,便感觉身临其境,好像在和苏东坡一样嫉恶如仇,救济穷人,读这本书的起因虽不是自愿,但读着读着我也被苏东坡感动了,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深感感人,同时也受益匪浅。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坎坷,却有不尽的传奇色彩,他写下无数首文学著作,部部堪称完美,他几乎成了文学史上第一人,无数的词,无数的诗,充实了他的生活,也长了我们的视野。苏东坡对人们的贡献可非一星半点。是啊,我读了这本书,也是被它深深的熏陶,读了他,我是真正的爱上了读书。
书中苏东坡那潇洒的身影总是时不时闪过我的大脑,我想,我一定是被他的豪情壮志吸引了。素食更吸引我的还有后人对他的称赞: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四大家”,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合称的宋代四大家。都处处昭显了苏东坡为人们立下的种种丰功伟绩。
纵观苏东坡一生,好像都在为了大家,为了人民,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他一生清廉节俭,两袖清风,不负天下人,苏东坡他面对朝廷的错误,勇于指出,他嫉恶如仇,不肯安度晚年,全心全意为了全社会奋斗一生。
苏东坡的这种精神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我们在和平时代,没有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没有随时面对死亡的危险,我们过得安适,没有顾虑,却没有奋斗的心,满足于现状。若我们人人都有一颗勇于奋斗,不畏艰险的伟大心灵,那么我们的学习,做人等各个方面,都将是质的飞跃!
林语堂先生通过种种办法去了解苏东坡,只为了让更对的人来了解历史,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苏东坡,我看了此书是真正的爱上了他!他笔下的苏东坡,让千万人愤慨不已!他笔下的苏东坡,清廉好学,两袖清风,为人朴实无比!他笔下的苏东坡,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里程碑!我爱苏东坡,他是人民的榜样,更是我一生追溯的目标与榜样!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八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的渠道来充实自己,而读书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本学期,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两本书,收获很大。
读书让我明白了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自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智力、体力还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就会觉得生活暗淡无光。
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对于那些学习差、纪律松懈、思想落后的学生教师没有歧视他们,而给予更多的爱。使他们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消除失落感,使他们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奋发向上,而不是讽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无私的爱心温暖冰冻的心灵,会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读书让我们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让我们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而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读书让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读书,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充满激情。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每天读书一小时,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毛概读书报告篇十九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今天,我读完了《伊索寓言》这本书,心里的感触十分深刻。
《伊索寓言》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的最后,都有一句点睛之笔的话语,教会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传说,伊索的一生非常的不好,因为他不会说话,所以大家都排斥他,他被一位富豪开走,变成了奴隶,一天,他梦见有人把舌头安在他嘴里,第寓言二天,他就会说话了,就这样,编出一个又一个的寓言故事。
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喜欢偷盗的儿子与他的母亲》这篇寓言故事,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天,有一个小孩在他的学校里面偷了一个苹果,回到家,母亲没有批评,还说他能干。第二次,他偷了一件大衣,他的妈妈很满意。就这样,因为母亲的纵容,小孩长成小伙子时,便去偷东西,有一次,他被捉住,送到了刽子手那里,他说,要和母亲说句话,却一口咬下她的耳朵,母亲骂他不孝,可他说“我当初偷的时候,如果你打我一顿,我就不会这样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小错起初不惩罚,必酿成大错。对这则道路我太熟悉了,因为父母的放纵,让我们养成了坏习惯,而如果把一些小小的错误和坏习惯放大,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应该要好好的面对这些错误,习惯和缺点,并把它们给清除掉。
我平时也有一些做错的小事,马马虎虎地写作业,有时总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开始写作文,总是写错别字,我也不重视。结果,那次我考得好差,东一个错误,西一个错误,如果一些小缺点不重视,那么就会是你前进道路的`挡路石。我还在电视上看到过一篇手抄报,上面有:四岁时,我在工地拿了一堆小小的钉子,六岁时,我在家里拿了几个小小的钱,十岁到十五时,我在超市里拿了几个小苹果,长大后,我就开始偷东西了。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看见的一篇报告,上面说,有一个小孩,他天天都偷东西,可—妈不知道,后来,那个小孩就变成了小偷。你看,如果他能及时的面对这些坏习惯,并把它改正的话,那么,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伊索寓言》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教会我们的道理至关重要,我一定会牢牢地记在心里。
毛概读书报告篇二十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作者是路遥,他出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他做过许多工作,遇到过许多挫折,但最终当上了著名作家,谱写了那个时代,以及那一代人的青春。
孙少安与田润叶是这本书里的两个主角。他们两个人离感情那么近,却离婚姻那么远,终究也没个结果。“那时我们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一齐吃饭要,一齐睡觉,一齐穿着开裆裤在广阔的天地里无忧无虑地乱跳,乱跑,唱着婉转的信天游。他们上了同一所小学,同一所高小。之后,润叶在省城上了中学,少安却因为家境贫苦自愿回家务农。他明白,这是他的职责,是他要走的路…他们两个人的差距愈来愈大。距离愈来愈远。长大成人后,润叶成了教师,少安成了农村社员一队队长。润叶与少安也互相看望,只是,没有小时候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了。直到田润叶的二妈坚持促成她与李向前的婚事。润叶这才明白,他一向都爱着少安,他却不明白。
润叶向少安证明心意后,少安一时没反应过来竟有些挪不开步子。他不明白,润叶是不是那个他放在心尖儿上的人,他只明白,他与润叶不可能。那个时代的婚姻,不只是需要感情那么简单。若是他给不了她幸福,不能把她当做宝一样捧,他便不能娶她。于是,他开始冷落润叶。润叶坚持,却无济于事。
最终,润叶还是没能摆脱与李向前结婚的结局,尽管她不愿。少安也与山西姑娘秀莲结为连理,生活看似安宁。
在这世上,或许注定,有些我们最初的追逐,不能陪我们到底。把那断旧事放在心底即可。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孙少平是孙少安的弟弟,他敢于打破旧思想,旧牢笼,不限于农村这一方小天地。起初,因家境贫穷,在学校受人冷眼也只能吃得起两个黑面膜。何曾想到有个叫郝红眉的女孩和他一样,每一天避开人群最终两个领自我的食物。或许是他们对自我内心一方小小自尊的维护,他与郝红眉的关系微妙起来,他从心底喜欢上了这个女孩。誰料郝红眉是个无比现实的主儿,在与孙少平传绯闻后依然离开了他寻到了家境优裕的新欢。孙少平陷入了悲伤,或许,他对郝红眉,只是对遭遇相似的人的同情与悲悯。
在他萎靡时,又遇到了田晓霞,那个改变他人生的女子。他们一齐讨论国家大事,一齐阅报,一齐看书,倒也长了不少见识。
之后的之后,孙少安听从小学同学张根民的提议,用牲口拉砖,一天能够赚三四千。孙少安与家人商量后接下了这笔生意。之后野心促使他建了砖厂,开得越来越红火。谁料天灾人祸降临到他身上,他破了产。这仿佛晴天霹雳,但好在他们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他们也曾想过放弃,但一家人的生计迫使他从头开始,成了一名颇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感情,不一样于孙少安与秀莲,也不一样于田润生与郝红眉。他们更像知己,却高出知己。
她爱他,忠贞不已。他爱她,矢志不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路遥的笔下,刻画了几个不畏挫折,不屈不挠的青年主人公。他们敢爱敢恨,不惧命运,闯荡出了自我的一片天地,创造了一个时代。
路遥的笔,已经停驻。他们的故事,没有结束…。
夜那么长,月光那么凉。他们的身影,宛如我心头的白月光。
我明白,这月光,此经多年,尽不能忘。
毛概读书报告篇二十一
《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名人传》是他的得意之作。他一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单核全人类的伟大情怀。
这本书分别写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人物。他们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却都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傅雷先生先生说:“在阴霾遮弊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杯具,才能帮忙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我们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吸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
在这三个人物中,贝多芬是最令我感动了,他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童年和少年的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他被整天的绑在洋琴面前,或和一架提琴一齐关在家里。他创作了举世闻名的《英雄交响曲》。《特来莎奏明曲》。《命运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可是,命运总是和他开玩笑,他的耳朵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是并没有放弃创作音乐。任何时候他都绝不向命运屈服,任何事情不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身体健康带来的痛苦,都不能使他停止前进,放弃自我钟爱的事业。
一个不幸的人,贫苦,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困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是能够总结他一生,能够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句古训被贝多芬的:“在悲痛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基罗的“愈爱哭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所很好的印证。
我们应学习这些伟人在应对悲惨的命运时,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当我们遭受挫折时,应当想到他们——战胜痛苦的榜样。坚定自我的信仰,好好的活着!
贝多芬:长相丑陋。渴望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却总是遭受失败,所以要承受打击。他同时又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创作出易系列辉煌的作品。他不会向命运屈服,不会放弃自我的事业。他给世界创造欢乐!
米开朗基罗:他对待自我的艺术工作追求尽善尽美;对待感情纯洁;对待困难他不会绝望;对待危险他不会逃避。他只明白夜以继日的工作,别的什么都不想。他是一个悲剧人物。
托尔斯泰:他是一个文学巨匠,永远不会放弃自我所热爱的艺术。他有时又因自我的贵族出身而骄傲自大。不会相信别人。他的容貌丑陋使他感到自卑和绝望。他愿意为了自我的祖国而奉献出自我宝贵的生命。他是一个英雄!
一本《名人传》,我看完之后,为列夫·托尔斯泰的命运而惋惜,也为米开朗琪罗的天赋而惊叹,更为贝多芬双耳失聪的天才而敬佩。他们之所成为流芳百世、为后人奉为楷模的名人,其共同点,正如一生横跨两个世纪的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所说的那样:“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一个宏远的目标,并下定决心实现它”,也就是说,他们都有为之奋斗终生的梦想,并经历无数磨难才得以实现。
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列夫·托尔斯泰,从读书时起,就选定了写作作为自我的目标,无论是在故乡的土地上耕作,还是在高加索军队上服役,他都没有离开写作。在他去世前两年的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贝多芬从小就立志做一名音乐家,12岁的时候已能自如地演奏。178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从而奠定了其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他不怕困难,自我努力用音乐来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在生命的最终的10年,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健康情景恶化、生活陷入贫困、精神受到折磨的情景下,仍然以巨大的毅力,创作完成了流芳百世的《第九交响曲》,以不朽的音乐总结了他一生完美的愿望。他以往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这些名人的一生,让我们明白:人生,总得有必须的目标。也许,一辈子都得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奔波;也许,实现目标的道路不会很平坦。即使想是平凡的生活,也会让你摔跤,可能会疼,甚至可能会受伤;但,这就是挫折,是人生最宝贵的收获。他们的一生,又让我们懂得:挫折,只是五彩斑斓生活的一部分色彩。看到自我辛勤付出却不可能有所回报,平添几分遗憾,或许会悲痛;但,风雨过后总见彩虹,几经挫折的人,将与成功相伴一生。
试想一下,如果人生没有目标,那这个人注定一世活得十分平淡,像一潭死水一样没有波澜,没有生气。到头来碌碌无为,虚度人生。或者是胸怀轰轰烈烈的梦想,但又不愿意脚踏实地辛勤付出,不思耕耘只想收获。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畏缩不前,或者一门心思寻找捷径。到头来无所作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生活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找到一个宏远的目标,并下定决心去实现它”应成为我们年轻一代的座右铭。马克思曾说过:“人要学会走路,先得学会摔跤,这样他才能学会走路。”在实现自我人生目标的旅途中,总有坎坷,总会摔跤,但我们不怕,就像那勇敢的海燕,在狂风暴雨来临的大海上,高傲地、自由自在地飞翔。
让我们迎接人生的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