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的教学设计(专业18篇)
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写作需要锻炼,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进步。以下是社会学者总结的实现社会公平的建议,请大家关注社会问题。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的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积累操作和思考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法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个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用具:白纸、尺子、三角板、水彩笔、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兴趣引入。
2、复习并引出学习主题。
师:请大家看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生:直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两端可以无限延伸。
一、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由1条直线过度到2条直线。
2、小组合作学习。
3、展示不同的画法。
师:谁能把黑板上的这么多种画法分分类?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结论,我们把两条直线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相交的,一种是不会相交的,并且不是暂时的看上去不相交,而是无论怎么延伸也永不相交。
二、平行与垂直。
1、平行。
师:对于永不相交的一组直线有一个特别的名称。
生:平行线。
生: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平行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能单独说一条直线是平行线。
2垂直。
师:这两条直线相交成一个什么角?
生:直角。
师:咱们怎么验证它是不是直角?
生:量角器、三角板。
师: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什么?
生:垂直。
师:一起来读一读什么叫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
1、、p57页做一做。
2、判断题。
3、摆小棒。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材分析。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学生分析。
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永不相交”比较困难;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和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未知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垂直和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会初步辨析垂线和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比较等环节,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感知生活中垂直和平行的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垂直与平行的应用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解说:对于一届奥运会来说,精彩的开幕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参加开幕式演出的部队官兵经过130多天的艰苦排练后,才形成了如此宏伟、壮观、盛大的场面。横成排、竖成列、整齐划一。实现了“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精彩绝伦”的目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其实在如此盛大的场面里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如果把每个人想象成一个点,你们看,这一排排、一列列像我们数学上的什么呢?(直线)。
沿着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找到许多条直线。把这个场面转化成一张平面图。
2、出示平面图,找出其中的一些直线。
这些直线都在舞台表面上,我们就可以说这些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两条直线。
(3分钟左右)。
二、观察分类,感受特征。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准备解决哪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大屏幕展示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
2、观察分类。
师:仔细观察这6种情况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把它们分分类吗?想好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生1:1和2、3和5、4和6分三类。
生2:1和2一类,3、4、5、6一类。
生3:1一类,2、3、4、5、6一类。
在学生说到交叉的分为一类时,告知学生交叉在数学上叫做相交。
板书:相交。
针对学生的不同分类引发学生的争议,在争议中统一意见,大致按相交、不相交分为两类。
3、认识平行线。
(1)观察、体会平行线的特点。
师:为何要把1号单列出来?1号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
生1、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不变。
生2、不相交。
师:延长后会相交吗?(不会)。
动画演示延长后不相交的过程。
小结:像这种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上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三
课文介绍了科学家们通过对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探究,并从中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全文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在教学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我首先创设了让学生来当一回科学家的情境,通过三次试验来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这是整堂课的第一个环节。
二、巧设质疑,激发兴趣,引发探究。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然后质疑: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现代交通工具,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有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一下子学生的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也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做铺垫。
三、注重自主学习,强化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的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好实践活动,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四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
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具。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学会自由发言。
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
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类方法。
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大家可真不简单,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现在,请迅速把这些纸收好。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练习:贴挂图69页7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课后作业:p651、2。
汇报分类方法及分类标准。
学生再次进行分类。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并提出问题。
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单杠、双杠等。
学生试着说概念。
学生展示作品,交流折的方法。
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后再折一折。
学生收拾学具。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讨论交流。
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
认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使学生掌握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含义。
通过动手折一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五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美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投影西湖春景图,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由图片及音乐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入课题。
2、引出白居易,简介作者。
3、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诗,知诗意。
1、给生字注音:啄没堤。
2、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朗读的节奏。
b、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古诗的要求学生集体读课文,四人学习小组互读课文。
4、请个别学生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
5、学生说出标题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地点:钱塘湖、季节:春、事情:出游)。
6、明确诗的体裁(七言律诗)。
7、学生读后讨论提出诗中难理解的字词:水面初平云脚低暖树乱花不足。
8、诗题说“春行”,说说作者的游踪:孤山寺—贾亭—白沙堤。
三、再读诗,赏美景。
1、学生自读后讨论:诗中所写的是春天的哪一个阶段,找理由说明:
写的是早春,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是“早莺”,而且几处,不多,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是不多的几家,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而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
2、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怎样写?
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
春水初涨,春水淙淙;白云重叠,同湖面相连,水云相接连成一体;早莺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刚回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而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数量多,颜色艳,使人眼花缭乱,便有迷乱之感;草初生,刚能淹没马蹄印。
四、品读诗,赏妙笔。
1、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颜色之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眼花缭乱,便有迷乱之感;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2、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学生讨论找出并说说妙在哪里?
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
3、想象诗中优美的意境,教师配乐朗诵。投影钱塘湖的春景图。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五、精读诗,悟诗情。
1、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最爱”,表达作者对钱塘湖美景的赞美热爱之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例: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全班学生自由朗读,直到能背诵。
七、全文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荫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六
关注语文要素: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提问”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又一阅读策略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提问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单元共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四篇课文呈梯度式前进,逐步达成单元目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让学生学会从课文的局部或整体提出问题。《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达成前篇课文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提问,扩大提问范围,拓宽阅读思维。
关注体裁特征: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有趣的科学小品文,它主要讲的是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科学小品文的学习更加注重内容的解析、说明方法的习得、语言的体会等方面,而本篇课文则更加注重在学生已有的大胆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全面深入思考,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关注策略指导:
提问策略单元在编排和教学中更加注重提问策略的教授和指导。学生经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学习,初步具有了主动提问的意识,思维较为活跃,但提问还是较为零散,思维比较单一,提问策略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有必要,为此教师应在充分保护学生提问热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策略。
关注学法指导: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导语、批注问题、小组交流合作、借助问题清单等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同时,提问策略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让提问策略的学习和应用落到实处。
1.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多媒体课件、投屏软件、长纸条、马克笔、磁铁板书贴。
1课时。
一、回顾方法,课题导入。
1.回忆复习本单元前一课的提问方法。
(贴板书:“疑”)。
生:可以针对课文的部分或全文提问。
(贴板书:“部分”、“全文”)。
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用提问的方法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夜间飞行的秘密》。
讲解“达”字:半包围结构,注意“大”的捺变成长点。
2.针对课题提问。
齐读课题,带着思考再读一遍,说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第一课中已经学到的提问方法,学习接下来的课文内容,并尝试着边读边思考提出对题目的疑问,学生提问有了抓手。
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明确任务,提出问题。
带着对题目的疑问和思考,接着往下读文章。
读之前,出示阅读任务,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提醒:书中有个学习伙伴也像你们一样,边读边思考,提出了他的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你也可以像他一样记录在这里。
【设计意图】:在学生边读边思的过程中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如何将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记录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1)谁来说说你提了什么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
3、全班分享,解决问题。
小组分享问题,全班共同解决,在提问和思考中,通过再读课文,聚焦关键段落深入分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在共同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预设1:
为什么用“清朗”不用“晴朗”?(贴板书)。
师:你们有没有听清楚这个问题,这也是老师疑惑的地方,我更感兴趣的是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疑惑?(生答)这是个好问题,你们谁能帮他解答?——引导学生比较“清”和“晴”的两个偏旁,“清朗”强调清清爽爽。
预设2:
师: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评价一下。
生:好,从熟悉的事物引入让我们更有兴趣往下读。
师:是的,这就是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用通俗的事物来说明,引发我们阅读的兴趣和思考。看来这也是个不错的问题。
预设3:
蝙蝠的眼睛看得到东西吗?(贴板书)。
师:你能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吗,在第几段?
师:文章传达给我们的信息的确是它的眼睛不太好用,远不如嘴耳配合得好,老师补充小资料,蝙蝠不是全瞎,只是视力弱化了。
预设4: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贴板书)。
老师带领学生找到文中相关自然段(七八段),交流讨论:
(1)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无线电波?
(2)找出相关句子勾画出来。老师通过投屏,在屏幕上勾画。
(3)男生读超声波部分,女生读无线电波部分。
(4)说一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师:是的,超声波是蝙蝠这种生物发出的;无线电波是雷达这种机械发出的,发出者是不一样的。看来我们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还要作比较。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不仅让我们理解了七八段,还知道了作者在这一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
预设5:
蝙蝠探路的原理还应用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贴板书)。
师:你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生答)。
师:看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也能提出不错的问题。
预设6:
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贴板书)。
师:这是个好问题,但似乎没有那么容易一下解决,要想弄明白,必须深入去读课文,还要对蝙蝠和雷达作比较。
(1)明确阅读任务:
自读7-8自然段,思考蝙蝠是怎样做到夜里安全飞行的?雷达又是如何工作的?勾画出相关语句。
通过投屏画笔将学生勾画的内容呈现在课件上。
(2)老师通过幻灯片动画导图,引导学生明确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过程。
(3)学生仿照蝙蝠飞行原理的动画导图,对照雷达动画导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思考: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
(5)明确:两者的原理使用是一样的,蝙蝠的嘴巴相当于雷达的天线,蝙蝠的耳朵相当于雷达的荧光屏,雷达是受蝙蝠启发发明的。
师:看来好的问题,是能帮助我们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的。
【设计意图】:聚焦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通过全班交流分享,真正解决学生的疑惑,并让学生知道提问能不断深化自己的思考,提问是很有用的,进而提高提问热情,唤醒提问的主动性。
三、借助伙伴,梳理角度。
1、学生观察,提炼角度。
(1)老师整理黑板贴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关注书中学习伙伴的问题清单,说说有什么发现。
生:提问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针对课文内容提的,有从写法角度提的,还有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提出的问题,是启示角度的问题。
(2)聚焦学生提出的问题,思考学生的问题都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学生依次观察判断,将相同角度的问题的板书张贴位置调整在一起。
(分别贴板书:内容、写法、启示)。
2、回顾问题,分享交流。
学生学习了从不同角度提问,如果受到启发想到了新的问题或者仍有问题想要与大家分享,用课件中的句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从最开始的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到关注学习伙伴的问题清单发现提问可以是多角度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部分,此环节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了的从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继续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呈现课后材料,运用课上所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材料的呈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明确提问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让方法的学习落到实处。
五、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提问意识的培养和提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此环节旨在让多角度提问的方法帮助到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六、板书设计。
提问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强大动力,能提问,会提问,往往决定着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问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要的教学方式,老师针对教材中涉及的学习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开展学习、渗透教学,长此以往,必然容易导致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学。基于对提问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课堂教学现状的认知,新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旨在唤醒学生与生俱来,但又逐渐减弱的问题意识,把一种不自觉、无意识的探究转化成一种自觉、有意识的学习策略,指引学生真正积极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编排,以学习提问策略为核心,内容设置有层次、有梯度、互关联,自成训练体系。但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初步培养问题意识;二是学习提问策略,变无意提问为有意思考。《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便是在学生已达成前篇课文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提问,扩大提问范围,拓宽阅读思维。
为达成教学目标,我基本做到了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有力“抓手”理解课文内容,明确学习方向,关注教材中的“课文导语”、“旁批”以及“课后习题”等模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以趣开启,以思激趣,让学生有充足的兴趣去进一步的提问和思考。除此之外,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可能超出部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内容,如让学生直接从“写法”角度提问,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我便会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从内容角度提问作为起点,以教材中的问题范例为“支架”,通过对“写法”这一名词的通俗化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原来写法角度的问题就是作者写文章的角度,作者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可以是字词、句子、段落,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可以,来帮助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习层层递进。
本课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还应加以调整,要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讨论和思考,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根在思、精于问、贵以真,把握这几点,提问策略的教与学才有了精髓。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1、收集与春有关的资料;
2、收录机、磁带;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一、备读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背诵唐诗,说唐代著名诗人,引出白居易;
2、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课;
一、初读熟悉全诗:
1、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生齐读;
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师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二、熟读理清游踪:
1、谁能划出标题写了几方面内容,并说明理由;
2、读一读诗,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而非其他;
3、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
三、精读寻觅春踪:
师:请阅读全诗,想一想,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生:早春。
师: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归纳: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在具体分析时,结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写。
师小结: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
四、品读诗中妙笔:
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生:看书,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归纳: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八
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并会写7个;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学生准备头饰(小男孩),教师准备头饰(老人),录音机、词条、教学挂图。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正对调(正确)。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放录音)请听一听你的朋友认对了吗?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走进“一休屋”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
(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
(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
(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三、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四、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2、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合作自由表演。
五、识字教学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词条:
长歌行、百川、何时、复西归、少壮、努力、伤悲、徒、海
2、学生读词,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字形记;(2)扩词记;(3)说话记;(4)换偏旁或取偏旁记;(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让学生写好“悲”字的“心”字底。
六、学习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九
1、通过预习能够正确认读“蝙、蝠”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明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整理问题,进而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
教师:预习单、小组问题清单、多媒体课件、平板电脑。
学生:完成预习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预习能够正确认读“蝙、蝠”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本课时重难点)。
一、对比课题引思考。
二、初读课文扫障碍。
1、检验预习成果。
第一组词语:归类正确认读“蚊子、苍蝇、绳子、铃铛”含有轻声的词语。
第二组词语:字理识字“系”并规范书写。
第三组词语:多种方法理解“超声波、无线电波”等词语的意思。
2、概括全文内容。
梳理文章要点概括全文内容。
预设: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航的安全问题。
三、质疑发问寻角度。
1、关注导语理发问。
关注课文导语,小组交流整理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2、问题交流寻角度。
从问题中主动发现有针对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小结第一个提问角度——内容。
3、聚焦实验寻角度。
作者质疑“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聚焦三次实验寻找第二个提问角度——写法。
4、继续质疑寻方法。
抛出教师读文时的质疑,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引出在文章写法上提问的不同方法。
5、课后习题寻角度。
文章末尾的两个问题和课后一个问题的集中展示,寻找第三个提问角度——启示。
四、总结方法明思路。
1、文本内容;
2、文章写法;
3、文本启示。
五、回读文本再质疑。
1、书写本课的生字。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提问方法,尝试再次从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提问,完善本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习得方法,使用方法,课上的学是为了课外积极使用,继续完善提问。]。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
彩笔、白纸、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发学习热情。
活动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图片:飞行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
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
二、探究解题策略.。
(一)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二)活动三: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1.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课间游戏:小朋友们,累了吧?咱们一起说个歌谣吧.。
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活动四:培养思维有序性。
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1-2=911-9=2。
11-3=811-8=3。
11-4=711-7=4。
11-5=611-6=5。
11-6=511-5=6。
11-7=411-4=7。
11-8=311-3=8。
11-9=211-2=9。
三、培养数学技能.。
(一)看图列式(出示图片:小鸟和小鸭子)。
(二)看图列式(出示图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教师谈话:周末了,小猫欢欢和笑笑到池塘去钓鱼,它们俩在为谁钓的鱼多,谁钓的鱼少争吵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们呀!
(四)出示图片:小熊射门。
教案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山行》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版块的第三篇文章。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意,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两个生字:径、斜;学会5个生字:远、亭、停、车、霜,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能区别亭、停,正确书写。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4、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在读中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感悟诗意。
1、教师出示一片枫叶,
请学生说出它的名字并看图一句说话。看谁说得好。
2、教师小结过渡:
1、学生多种形式反复读诗,体会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2、教师配乐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组成一幅画。
4、诗人杜牧只用了28个字,就把我们刚才看到的美丽景色全写下来了,景美,诗更美!你们还想读一读吗?跟着老师一行一行来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1、字理识字,学习行、径。
在课题中读准字音。
组词,理解字义。(行:走的意思)。
课件演示字理图,使学生把字义和字形联系起来。
书空,认识双人旁,在诗中找出径,理解他的意思。指导书写行。
理解诗题。
2、做反义词游戏,学习远。
师出示近、上、暖、白、有,让学生在诗的前两行中找他们的反义词。(远、下、寒、黑、无)。
说近引出远,并认读,说识记方法,扩词说话。
3、游戏区别学习。停、亭。
读后两行诗,出示停认读。做动作理解字义。
去掉单人旁再认读。
做看图举卡片游戏(课前准备一幅亭子卡片和一幅红灯图片)。
a、分别出示一座小凉亭的图片,播放一段汽车遇到红灯停车的动画片,请学生看图举不同的卡片,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b、根据动作猜词并举卡片。(例如老师做一个停车的动作,学生说出一个词语,并举出相应的卡片。教师还可以让一个学生来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但一定要围绕这两个字。)。
c、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亭(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说),教师教顺口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宝盖没有点,丁字底下藏。
4、学生自主学习车、霜后,汇报识记方法并运用。(师出示车的图片,说明与自然现象有关的字一般都有雨字头。)。
1、前两句诗。
指名一二句,思考:如果给这两句诗配画,应画写什么?
学生说,教师画。并在诗中找依据。(重点理解径)。
结合图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看图配乐朗读这两句诗。
2、后两句诗。
看图说一说诗人在干什么?
他为什么会停下来观赏枫林呢?指名读一读第三句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理解坐的意思。
诗人是如何赞美枫叶的呢?齐读最后一句诗,说一说。
如果你看到这样美丽的枫林美景,你会怎样赞美?
带着感情齐读这两句诗。
3、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今天我们随着诗人杜牧领略了深秋时节枫树林的美丽风景,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也会发现它的美!
1、把这首诗背诵给你的家人听,注意要有感情地背诵。
2、画一幅自己眼中的秋天图,并写几句话。
3、收集描写秋天的诗歌,读一读。
以实物导入,可快速地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随诗句认识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积累诗词。
3、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想象深秋山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随诗句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积累诗词。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想象深秋山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挂图)。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山行》。板书课题,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介绍诗人杜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将生字读三遍。
(3)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4)同桌互读课文。
2、检查自读。
(1)抽读生字卡(指名、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3)教师示范读课文。
(4)齐读课文。
三、导读,初步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
(3)教师讲解:
“寒”寒冷,点明季节是深秋。
“石径斜”高而缓的山势,坡度不大,所以可以乘车游山。“生”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说明山很高。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里描绘的景象。
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地方有一处人家,炊烟袅袅。
(5)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三、四行。
(1)指名读。
(2)生自由读。说说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3)教师讲解:
“坐”因为。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里描绘的景象。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是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3、分组读第三、四行诗。
4、指导朗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女生读。
(4)男生读。
(5)齐读。
四、指导背诵全诗。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试背。
(3)指名背。
(4)对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进行指导。
(5)男女生背诵比赛。
(6)齐背。
五、作业设计。
背诵全诗。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1、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感悟古诗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自读、讨论、想象相结合。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有的文学体裁,它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格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古诗语句优美,意境深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自由朗读。
2、简介诗人杜牧。
3、指导学生画出诗句的朗读节奏。
1、学习文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读音和难写的生字:寒霜。
2、学生齐读古诗。
3、学习古诗第一、二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学生解词,说说诗句的意思,课件出示风景图,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后感受到的风景的特点。
4、学习诗句第三、四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齐读并解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发挥想象,说说诗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并动手画一画。
1、学生试背古诗。
2、学生说一说:古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材分析:
《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激情导入。
2、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感受杜牧眼中的秋天。
3、师配乐读。
4、揭题解题。
板书:行,谁能用“行”字组一个词语。
板书:山行,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
5、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6、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自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结合季节特征,选择悦耳的音乐,配乐朗读,意境更唯美。让学生介绍作者是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外鼓励学生大量搜集资料,阅读资料,使学生对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古诗和诗人有更多的了解,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有效利用语文资源的意识。再次配乐地朗读,关注学困生,要求人人熟读,为理解打下基础。
二、理解读――领略美。
(一)“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设计意图】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环节中“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碧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背诵古诗。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板书设计。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雷达、蚊子”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重点)。
一、识字导入。
1.教师板书“我会写”中的“蝙蝠”,出示蝙蝠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它吗?”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字音,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1)“蝙蝠”二字都是虫字旁,它是昆虫吗?
(2)蝙蝠会飞,那它是鸟吗?
(3)蝙蝠是什么类的动物?从哪得知呢?
2.刚刚我们认识了蝙蝠,那么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学习“系”的读音、“即”的书写。学生读词、写字,同桌互查。
(2)解说一个重要的双音节词:根据课文内容阐释“秘密”一词的含义。
2.了解课文大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吗?
课文大意:科学家在反复试验中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三、提问角度: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生1:为什么文章一起笔就写“清朗的夜空”中飞机在航行呢?(这是一种对假设的情景进行描写作为文章开头的方法,既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笔法,又顺利地引出了“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话题。)。
生2:文中两次设问“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两个设问重要吗?(是的,它们很重要,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这两处设问前后关联,逐层深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生3:怎样结合“蝙蝠”的生理特点来解说“雷达”的科学原理呢?(原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提问角度。”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2.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
一、复习旧知。
1.齐读词语。
蝙蝠雷达蚊子即使灵巧敏锐科学家横七竖八绳子苍蝇。
证明研究障碍改变模仿显示驾驶员。
2.多媒体出示蝙蝠图:
师:同学们,你了解了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介绍:蝙蝠、雷达)。
3、师:蝙蝠和雷达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科学故事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理解课文。
1.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夜行?(吸引读者、引出问题)。
2、过渡: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那么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生答)。
3.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4、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画出有关句子。
5.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6.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实验,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顺序目的方法结果证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指名说。
b.先了解“证明”。你能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用“证明”一词说话吗?
c.检查:假如你就是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7.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8.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读读第7自然段。
a.完成填空。
b.赏读: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了解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
9、读第8自然段: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10、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我们再来欣赏下雷达探路示意图。
d.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e.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11、学完了课文,你能说说课题为什么要用“和”来连接蝙蝠、雷达吗?
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1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了动物启发?(出示图片)。
四、总结拓展。
五、作业巩固。
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演一演。
【】。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课文,课文层次清楚。
1.“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利用电教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容易遗忘又是孩子的缺点。让小学生牢固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进入自我探索的角色。
山行的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内容:《山行》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版块的第三篇文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意,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认识两个生字:径、斜;学会5个生字:远、亭、停、车、霜,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能区别“亭、停”,正确书写。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4.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在读中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感悟诗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片枫叶,
请学生说出它的名字并看图一句说话。看谁说得好。
2、教师小结过渡:
二.初步感知古诗。
1、学生多种形式反复读诗,体会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2、教师配乐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组成一幅画。
4、诗人杜牧只用了28个字,就把我们刚才看到的美丽景色全写下来了,景美,诗更美!你们还想读一读吗?跟着老师一行一行来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三、以“趣”为导,学习生字。
1、字理识字,学习“行”、“径”。
在课题中读准字音。
组词,理解字义。(行:走的意思)。
课件演示字理图,使学生把字义和字形联系起来。
书空,认识双人旁,在诗中找出“径”,理解他的意思。指导书写“行”。
理解诗题。
2、做反义词游戏,学习“远”。
师出示“近、上、暖、白、有”,让学生在诗的前两行中找他们的反义词。(远、下、寒、黑、无)。
说“近”引出“远”,并认读,说识记方法,扩词说话。
3、游戏区别学习“。停、亭”。
读后两行诗,出示“停”认读。做动作理解字义。
去掉单人旁再认读。
做看图举卡片游戏(课前准备一幅亭子卡片和一幅红灯图片)。
a、分别出示一座小凉亭的图片,播放一段汽车遇到红灯停车的动画片,请学生看图举不同的卡片,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b、根据动作猜词并举卡片。(例如老师做一个停车的动作,学生说出一个词语,并举出相应的卡片。教师还可以让一个学生来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但一定要围绕这两个字。)。
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亭”(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说),教师教顺口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宝盖没有点,“丁”字底下藏。
4、学生自主学习“车、霜”后,汇报识记方法并运用。(师出示车的图片,说明与自然现象有关的字一般都有雨字头。)。
四、精读课文,感悟诗意。
1、前两句诗。
指名一二句,思考:如果给这两句诗配画,应画写什么?
学生说,教师画。并在诗中找依据。(重点理解“径”)。
结合图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看图配乐朗读这两句诗。
2、后两句诗。
看图说一说诗人在干什么?
他为什么会停下来观赏枫林呢?指名读一读第三句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理解“坐”的意思。
诗人是如何赞美枫叶的呢?齐读最后一句诗,说一说。
如果你看到这样美丽的枫林美景,你会怎样赞美?
带着感情齐读这两句诗。
3、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诗人杜牧领略了深秋时节枫树林的美丽风景,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也会发现它的美!
六.兴趣作业。
1、把这首诗背诵给你的家人听,注意要有感情地背诵。
2、画一幅自己眼中的秋天图,并写几句话。
3、收集描写秋天的诗歌,读一读。
以实物导入,可快速地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