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专业22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需要真实和深入。要注意心得体会的结构,包括导入、主体和结论等部分的合理组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探寻其中的亮点和特点。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一
3月4日,县委书记黄波率队看望慰问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属和关岭县九头坡救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并送上慰问金,向奋战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表达敬意,县卫健局和县医院的相关负责人陪同慰问。
在县医院,黄波对九头坡救治医院的医务人员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前沿,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要求,医院要重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科学防护和疫情应对培训,医务人员在防疫工作中一定要加强自身防护,要注意劳逸结合,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渡过难关。
在与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属亲切交谈后,黄波表示,一线医务工作者是这场防控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默默奉献的家属就是一线医务工作者最坚强的后盾,此次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们迎难而上,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奔赴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的行为离不开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帮助解决困难问题,让前方将士心无旁骛与湖北人民并肩作战,努力战胜疫情,早日取得胜利。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了会议。会议强调,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的,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的,对不敢担当、作风漂浮、推诿扯皮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情节严重的还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对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惩处。这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问责提供了重要遵循,有利于提高疫情防控有关问责工作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进一步催发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忠诚履职、尽责担当的激情和动力,让有责尽责成为党员干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新标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知责明责,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更何况,还要明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各级各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面前都要明晰并履行好自己的定位和职责。承担一线救治病患任务的卫生、疾控部门,以及直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连轴转加班,唯恐不能满足基层群众需要或通过疫情新考验。并不具备一线专业技术但需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的领导干部,以及提供水、电、暖、汽、网、路等便利服务的公共服务部门,属于后勤保障“二线部队”,尽量靠前指挥,及时查漏补缺,能为前方“战士”及时排忧解难,方为称职。其他方面的单位和党员干部,要以比群众更高的觉悟和更严的标准,带头落实居家隔离不出门、听从指挥不添乱等各项防控措施,形成讲政治、讲科学、顾大局、求实效的生动氛围,努力在步调一致、众志成城中顺利通过疫情“大考”。
尽责负责,需要夯实作风保证。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疫情防控这项急重工程,都需要团队作战。加快作风转变,尤其是严打狠刹“四风”,为基层干部尤其是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施展抱负扫除障碍、减少阻力。比如,在划分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责任“网格”的时候,能不能避免出现对农村、城市村改居关注有余,而对商业开发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聚焦不足的现象?再如,对待个别单位疫情防控信息交流和工作推进机制繁冗混乱、领导干部能力不足不会为等现象,如何精简完善形成高效务实的抗“疫”机制,释放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这些问题,看似与问责工作相距甚远,但是如果不从作风和制度的根源上加以优化,直到拖到问题变严重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了,再去启动问责又有什么意义,何况代价也难以估量和挽回,可谓得不偿失。加快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作风建设和制度机制优化进程,刻不容缓,也是从根本上实现“问责是为了不问责”理想目标的捷径。
问责必须刨根问事、精准到人,让人心服口服,而不能寒了一线党员干部的心。想要避免“上面神仙打架,基层左右挨骂”“领导有病,下属吃药”“一群人监督一个人干活”等饱受诟病的现象,需要严谨、慎重地区分抗“疫”火线上领导干部和具体执行人员的责任。再就是,对问责启动之后,究竟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该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这是需要进行精准识别的必要环节。有权有责、权责一致,才能问责追责。如果一线干部无执法权限,亦或单位集体不提供必要的支持资源,强行问责则弊大于益,尤其容易打击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实施问责,要充分辩论、通盘考虑,慎重定论结案,注重多方面听取意见,尤其让拟问责对象从主客观角度对岗位分工和工作推进全程作出充分说明,在查究真相和本原的基础上,在全面评估其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前提下,平等地给人以辩护和发声的机会,再实施精准问责,保障公平正义,不能简单地以权压人、逼迫招认,或者“一棍子打死”。总之,问责既不能放过疫情防控大局中推诿卸责的“南郭先生”“甩手掌柜”,也不冤枉一线履职担当的“实干家”“老黄牛”,从而形成团结协作、干群齐心的战斗氛围。
问责处理干部只是手段,尽责防控疫情才是目的。问责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警醒和约束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所以说,在疫情防控中最理想的局面是避免和减少问责党员干部事项的发生。各级党委(党组)要在谋划部署具体一项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工作的伊始,就明确目标责任、详尽验收标准和失约追责的“量刑标准”,甚至还应包括过程中具体的区段责任,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党员干部都能清清楚楚地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责任边界和配合他人的义务是什么,以及不尽责的后果”等等,让疫情防一线履职践诺的意识深入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头脑和骨髓,将担当惠民信号传达到体内每一个细胞。
抗“疫”大战当前,正是用人之际。所以,问责要站在发现和关爱干部人才的角度,处理好问责惩罚人和保护积极性的辩证关系。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对经验不足、并非有意而造成工作失误的干部,根据后果情形酌情给予容错纠错,让疫情防控一线的干部敞开手脚、大胆作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条件相对较差,资源相对不足,做好群众工作着实不易。各级党委(党组)应强化换位思考意识,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多一些宽容、理解,多一些耐心倾听、物资支援,更多让“督战队”变为“战斗队”,更多关心慰问坚持奋战在一线党员干部的家属和子女,及时解决后方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解决前方英雄的后顾之忧,用上下同心、不懈奋斗迎接抗“疫”大战的胜利捷报。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三
为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充分发挥市民学校宣传xx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基地作用,促进街道、社区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全面进步,根据实际情况,现将20xx年市民学校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全面系统地对社区居民进行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科学知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不断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推动文明城区建设进城。
二、工作要求。
4、组织贴近群众生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就业技能培训,特别是结合实际开展流动人口法制与计划生育、进城务工人员、未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内容的培训。
5、以“唱红歌、诵经典、讲故事”和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为重点,结合各种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多形式的活动丰富社区市民的生活。
三、具体措施。
1、成立以街道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文明文化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和专家为成员的市民学校管理委会,建立市民学校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制定市民学校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
2、结合学校和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
4、加强指导和检查,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5、整合学校和社会单位的教育资源,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果。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四
看完短片,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会泪目,是感动、是敬重,也是喜悦。过去的一段时间,感觉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噩梦,还好有惊无险。我从未想到,有一天宅在家里会是对祖国最好的贡献,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透过短片,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我们看到为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而日夜赶工,不计辛劳的工人,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我们看到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大喊“不问生死、不计报酬”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缨,肩负起了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何为“医者仁心”,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冲锋“疫”线的“战士”,更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我们定会以她为榜样,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头,知重负重,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力量、发光发热。
还好,春回大地,一切都开始复苏了,我们的英雄们都胜利凯旋了。昨天,武汉离汉通道全部开放,封城76天的武汉也终于回来了。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像你我一样的无数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伟大成果。我为祖国骄傲,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沦陷为重灾区。危难时刻,4多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成为阻击疫情的主力军。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为了铭记白衣天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英雄形象,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策划并发起了“影像记录工程”:为每一个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拍一张摘下口罩瞬间的肖像。
看到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装备,经历了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很多人的脸颊都过敏红肿了;有的为了抢时间救护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剪掉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还有的鼻梁被口罩和护目镜磨出了血,着实令人泪目、心疼。但深深的压痕、疲惫的神态,挡不住医者之美;坚毅的目光,依然透射着必胜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着防护栏探望几天没有回家的护士妈妈;有的还是20岁刚出头的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便学着像前辈一样,“以我所学,尽我全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
多难兴邦。无论面对洪水、地震、sars疫情,还是遭遇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我们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一往无前,不懈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而不倒、濒临绝境而不亡,反而愈发强大,缘何?答案就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疫情发生后,北京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小汤山医院设计者黄锡璆主动请缨赴鄂支援建设;湖南近300名医务人员踏上援鄂征途,许多人在“请战书”里写下同一个理由:“我是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有一群斗士心怀大爱,慷慨请战,逆行而上,报名去抗疫一线:“我自愿报名参加医疗救助团队”“我执行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任务,经过实战考验,我申请加入防控疫情队伍”“我在感染科工作了,可以胜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汇聚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一份份请缨作战书、一双双满是伤痕的手、一张张布满压痕的脸,他们就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援鄂医疗队有序撤回,他们是最大的功臣,我们要铭记医者的荣光与奉献,用关爱守护医者仁心。
“若有战,召必回”“穿上白大褂,就要像战士的样子”……疫情发生以来,包括军队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身披白衣、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奔赴湖北和武汉。他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像“新兵”甘如意一样,每个人都在追逐爱党报国为人民的青春理想。他们用行动践行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在“方舱医院”,他们与患者欢歌起舞;在重症病房,患者就是他们的亲人,陪伴一起看日落,共迎美好的到来。他们将英雄气概和战士担当写满战“疫”之路。
在抗“疫”前线,在急诊抢救室,在隔离病房中,青年医生们身处高强度和高密度的工作环境,面对的是突发急症和高感染风险,守卫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疫情的严峻没有让他们畏惧,重如泰山的责任没有让他们怯步,繁琐辛苦的工作没有压垮他们的意志,他们同人民一起前进、一同奋斗,扛起使命和责任。
他们战疫情、抢时间、救病人,口罩戴得久了,鼻梁被压得生疼,脸上也勒出了红肿的斑痕,长时间的低头弯腰用力,加上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汗水爬满了他们尚显稚嫩的面庞,但在他们的认知里,没有苦和累二字,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秒针分针时针,因为他们知道面对疫情,时间就是生命!只有抢夺时间,才能守护好生命,他们用专业知识救死扶伤,用过硬素质冲锋在前,朝乾夕惕、靡有朝矣,用专业负责的医者仁心彰显青春本色,激扬青年精神。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五
黑龙江牡丹江绥芬河市因境外输出病例连日增多,其疫情备受关注。4月13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根据黑龙江绥芬河口岸输入疫情防控需要,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组派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当地。黑龙江省委赴绥芬河市疫情防控工作组也早已展开工作。
支援绥芬河人民医院的牡丹江市红旗医院医生张晓东4月13日晚告诉澎湃新闻,他是4月5日接到通知到绥芬河市支援,如今已在一线抗疫8天。
按照安排,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承担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张晓东说,目前医院疫情控制很好,患者都比较平稳,情绪都有比较明显的好转,常见的体征都恢复正常。目前来讲,情况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们是4月5日才到绥芬河来,医院内无症状感染者的观察周期至少2周,目前,暂无无症状感染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
牡丹江穆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王玉晶,是4月6日赶到绥芬河人民医院支援抗疫。王玉晶说,她的团队有5名医生,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救治工作。因为穆棱市和绥芬河市是兄弟县市,他们会一起并肩作战,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
据王玉晶介绍,她们团队按6小时进行排班,最开始在隔离防护的情况下开展诊疗工作有些不适应,曾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但现在已经适应了。每天,团队都会对患者进行医疗和生活护理,目前,病区的患者都非常稳定。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90后护士杨宁,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唯一一名绥芬河市医护人员。毕业于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她,已有9年工作经验。湖北疫情持续蔓延期间,杨宁瞒着父母支援抗疫,到湖北孝感应城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开展工作。
3月21日,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抗疫任务返回牡丹江。4月4日结束隔离观察后,杨宁返回绥芬河。4月6日,她又投入到绥芬河抗疫的战斗中。
杨宁说,“绥芬河是我的家乡,我去参加过湖北抗疫,更有经验,能为家乡尽一些微薄之力。”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六
2月20日,校党委书记王翠岗、校长熊磊、党委副书记郭平分别到附一院、附二院,看望慰问部分援鄂医务人员家属,给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通过他们向英勇奋战在驰援湖北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20日下午,王翠岗来到第一附属医院,亲切慰问部分援鄂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属,详细了解每家的老人子女情况,询问有何困难和问题,家属与身在湖北疫区医护一线的队员亲人沟通联系情况等。
王翠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的斗争。全校各级党组织、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指示精神,切实把保护关心爱护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做到位。
王翠岗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校附一院、附二院一大批医务人员响应党组织号召,不畏艰险、义无反顾参加援鄂医疗队,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们是全校教职医务师生员工学习的榜样,现在他们在湖北与疫魔短兵相接,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我们和家属亲人一样牵挂他们。
王翠岗代表校党委、行政感谢家属对亲人抽调援助湖北的医疗队员的理解和支持,叮嘱家属要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做好自我防护,让后方稳固,让前方安心,并特别交代家属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就及时向组织反映,组织一定会尽全力解决。
他说,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吃劲阶段,保护关爱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学校和医院不仅要密切保持与前线沟通,及时了解援鄂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动态和健康状况、需求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配齐防护装备、医疗物资和基本生活用品,提醒队员注意保障睡眠、卫生健康饮食,注重人文关怀以缓解心理压力,切实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校、院、科室有关负责同志要全面准确掌握援鄂医疗队员的家庭情况,并以安全适当的方式定期看望慰问医务人员家属,保证基本生活用品及防护用品供给,为援鄂医务人员和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渠道;要关怀援鄂医务人员的子女,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安排专人对家庭有困难的医疗队员家属实行对口帮扶,当好医疗队员的坚强后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不分心、不担心,以更强大的战斗力投入到疫情斗争中去;要认真落实医务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等待遇,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要及时宣传疫情防控一线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多渠道展现我校援鄂医疗队员风采,凝聚抗“疫”力量;要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医护人员,落实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绩效分配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王翠岗还与国家卫健委2月19日下午抽派驰援武汉参加中医重症专家组的我校附一院急诊科主任叶勇通电话,希望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云南、为我校和附一院争光,还叮嘱他注意个人防护。随后,王翠岗到发热门诊及部分门诊科室看望了一线值班的医护人员。
同日,熊磊与援鄂医疗队员在校本部的部分家属通电话表示慰问,亲切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及需帮助解决的具体困难,希望家属悉心照顾好家中老小,让亲人在湖北医护一线放心安心。学校将全力以赴做好后方保障工作,有关部门会及时跟踪了解一线医务人员和他们的家庭情况,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冲锋陷阵的队员解除后顾之忧,一起期待队员亲人平安凯旋。
当天下午,郭平代表校党委行政对第二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家属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倾力支持的奉献精神表示衷心感谢。他仔细询问了部分家属的生活状况、有无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叮嘱医院和科室负责人,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医务人员家属,及时解决实际问题,让身在湖北一线的医务人员放心,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
援鄂医疗队员家属对校党委、行政表示衷心感谢,他们为亲人代表学校和医院远赴湖北抗击疫情作贡献感到骄傲和自豪,纷纷表示要自觉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兼顾工作和生活,照顾好老人小孩,做队员亲人的坚强后盾,在前方和后方同舟共济,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作贡献。
党委组织部、附一院、附二院有关负责同志分别陪同校领导看望慰问援鄂医疗队员家属。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七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尽管疫情肆虐江城,尽管黄鹤楼笼罩乌云,但我们依然相信,太阳一定会升起!”
昨天,一首由上海推么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人民大舞台国际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出品的抗疫歌曲《四月去武大看樱花》在腾讯视频、好看视频和西瓜视频等各大网络媒体上线后即迅速被转发,引起热议。新浪微博上,《四月去武大看樱花》一个小时达到过万阅读,朋友圈有近百条转发。
“早晨出门的时候,我看到门前的樱花已经开放,它告诉我们,冬天已过去,春天来了,我想大家期待的那一天不会太远。”3月6日,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回答“武汉什么时候解禁?”时这样回答道。
丁向阳这一席话道出《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火了原因:期待武汉封城解禁,期待抗疫取得全面胜利,全国人民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能够自由出行(去武大看樱花),是大家的共同心愿。
“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还是一名军医,这次抗疫没有机会去前线,我们在后方要为抗疫加油鼓劲,文艺抗疫。”歌词作者、上海推么推文化传媒创始人涂建设如是说。据涂建设介绍,在《四月去武大看樱花》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中,从作词、谱曲、演唱、制作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鼓励和支持,这其中,有在武汉的老师、同学、战友,还有许多从未谋面的全国各地写手、歌手和音乐人。其中最令他感动的是原武汉大学学生合唱团团长李泉和上海东方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雷撼,他们不但亲自参与了这首歌的隔空录唱,还动员了校友和小伙伴们参与。
文艺抗疫,是位于“演艺大世界”的上海人民大舞台自疫情防控以来一直的行动。抗疫期间,人民大舞台的万众编剧上线了五部抗疫广播剧,受到了听众的好评。
“真的很感动,这么多歌手、音乐人和网友都义务参加这首歌的制作,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他们让我看到了人性发光的一面,让我受到了教育。”《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统筹、90后推么推文化传媒音像部小编欧阳丹感慨的说。
“这歌越听越好听,越听越有劲!”
“这个mv听得我浑身充满力量!”
“身在武汉的我,这首歌既让我泪流满面,又让我感到温暖和充满信心,我期待着大家能来武汉……”
“做着社区防疫工作,又参与了公益歌曲的制作,这个春天有点忙,只为每个人心中的樱花都能绽放……”
“一首歌温暖一座城,每个音符都是不能复制的感动,愿这一段段旋律,能凝聚一座城的信念,集合整个中国的力量,鼓舞士气、形成合力,全力以赴、众志成城。”
网络上、微信群、朋友圈许许多多的留言,与其说是对《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的赞誉,不如说传递了一个共同心愿:苦疫久矣,抗疫必胜!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八
就在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忙着抗击疫情时,1月27日20时24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从石家庄赶赴武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援鄂医护人员战疫工作心得体会5篇,希望能帮到大家!
2月20日,校党委书记王翠岗、校长熊磊、党委副书记郭平分别到附一院、附二院,看望慰问部分援鄂医务人员家属,给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通过他们向英勇奋战在驰援湖北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20日下午,王翠岗来到第一附属医院,亲切慰问部分援鄂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属,详细了解每家的老人子女情况,询问有何困难和问题,家属与身在湖北疫区医护一线的队员亲人沟通联系情况等。
王翠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的斗争。全校各级党组织、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指示精神,切实把保护关心爱护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做到位。
王翠岗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校附一院、附二院一大批医务人员响应党组织号召,不畏艰险、义无反顾参加援鄂医疗队,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们是全校教职医务师生员工学习的榜样,现在他们在湖北与疫魔短兵相接,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我们和家属亲人一样牵挂他们。
王翠岗代表校党委、行政感谢家属对亲人抽调援助湖北的医疗队员的理解和支持,叮嘱家属要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做好自我防护,让后方稳固,让前方安心,并特别交代家属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就及时向组织反映,组织一定会尽全力解决。
他说,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吃劲阶段,保护关爱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学校和医院不仅要密切保持与前线沟通,及时了解援鄂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动态和健康状况、需求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配齐防护装备、医疗物资和基本生活用品,提醒队员注意保障睡眠、卫生健康饮食,注重人文关怀以缓解心理压力,切实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校、院、科室有关负责同志要全面准确掌握援鄂医疗队员的家庭情况,并以安全适当的方式定期看望慰问医务人员家属,保证基本生活用品及防护用品供给,为援鄂医务人员和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渠道;要关怀援鄂医务人员的子女,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安排专人对家庭有困难的医疗队员家属实行对口帮扶,当好医疗队员的坚强后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不分心、不担心,以更强大的战斗力投入到疫情斗争中去;要认真落实医务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等待遇,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要及时宣传疫情防控一线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多渠道展现我校援鄂医疗队员风采,凝聚抗“疫”力量;要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医护人员,落实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绩效分配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王翠岗还与国家卫健委2月19日下午抽派驰援武汉参加中医重症专家组的我校附一院急诊科主任叶勇通电话,希望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云南、为我校和附一院争光,还叮嘱他注意个人防护。随后,王翠岗到发热门诊及部分门诊科室看望了一线值班的医护人员。
同日,熊磊与援鄂医疗队员在校本部的部分家属通电话表示慰问,亲切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及需帮助解决的具体困难,希望家属悉心照顾好家中老小,让亲人在湖北医护一线放心安心。学校将全力以赴做好后方保障工作,有关部门会及时跟踪了解一线医务人员和他们的家庭情况,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冲锋陷阵的队员解除后顾之忧,一起期待队员亲人平安凯旋。
当天下午,郭平代表校党委行政对第二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家属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倾力支持的奉献精神表示衷心感谢。他仔细询问了部分家属的生活状况、有无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叮嘱医院和科室负责人,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医务人员家属,及时解决实际问题,让身在湖北一线的医务人员放心,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
援鄂医疗队员家属对校党委、行政表示衷心感谢,他们为亲人代表学校和医院远赴湖北抗击疫情作贡献感到骄傲和自豪,纷纷表示要自觉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兼顾工作和生活,照顾好老人小孩,做队员亲人的坚强后盾,在前方和后方同舟共济,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作贡献。
党委组织部、附一院、附二院有关负责同志分别陪同校领导看望慰问援鄂医疗队员家属。
1月27日凌晨4:38,我们抵达武昌火车站。外面的空气有些阴冷,除了我们这些逆行者,站台上空无一人。
千里驰援刚刚开始,大家精神饱满。状态都挺很好的,请家人们放心。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到达住地,全体队员办理入住后就快7点了。稍做休整后,我们立即召开了专家组组长会议,要求全体队员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遵守组织纪律,有效防控,科学救治。
有效防控,科学救治,对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是沉甸甸的责任。来武汉前,我们就请两名省卫生健康委专家进行了培训。
在专家组组长会议上,我们与对口支援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负责人、各科室主任进行座谈沟通,详细了解医院现在的整体状况,以精准对接、有效安排。
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所有病床全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及确诊轻症病例。目前,300余张床位已经住满,20张重症病床还有8张空床。没住满的原因,就是医院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等我们的医疗队进驻后,病床马上就能收满,可以全面开展救治工作。
第一天总是会紧张而忙碌。11点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专程到住地慰问我们医疗队,给我们加油鼓劲,也给我们提出了要求,“打胜仗,零感染”;下午1点半,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两位专家,给医疗队全体队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这是每一支援鄂医疗队必修的第一课。疫情之下,容不得半点马虎,2个多小时的培训,每名队员都听得十分认真。
培训结束后,在医疗队队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带领下,专家组成员进入武汉市第七医院,实地了解情况。现在是晚上9点多了,但还没有结束工作。
根据各组情况,从明天开始,医疗队将分班次开展工作,确保病患救治24小时无缝衔接。
来到这座等候援助的陌生城市,我们也感受到了温暖。比如我们的住地条件很好,日常生活都能保障,往返医院都有专车接送。到这儿后,我们第一时间给亲人打电话报了平安。
其实,我们的队员中很多人都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和抗震救灾等,虽然武汉疫情严峻,但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疫情,每个人都是战士,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我们准备好了!
1月28日晚,上海第一批援鄂医队驻地三楼的会议厅,53位来自上海全市各院医疗战线的党员们齐聚一堂,上海市援鄂医疗队全体党员第一次会议在这里举行。党员们手握拳头,高声朗读誓词,宣告抗疫前线临时党总支正式建立。
上海援鄂医疗队队长、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郑军华教授,结合目前一线医护人员的具体工作,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课。郑军华表示,全体医护人员应当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防疫工作的讲话精神,发挥医疗队伍中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尤其要把担当与作为这两个当前工作亟需的理念深刻领会。上海医疗队迅速集结,来到武汉,人生地不熟,开展工作需要面临的挑战是必然的,有所担当,一方面体现在医护人员要有相当的适应能力和过硬的业务本领,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敢于亮剑的精神,勇敢地与病人并肩战斗,不抛弃,不放弃,在现有条件下,尽力而为。
专家组组长周新作为此次党员全体会议的另一位发言人,在会上表示,医疗队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正处在全民关注的舆论风口浪尖。自上海医疗队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以来,武汉当地对于医疗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交接都付出了极大努力,客观上也切实保障了春节这个特殊阶段,全国物资紧缺的状态下,上海团队可以高效、正常的运转。然而,网上不止出现一次有关周主任和医疗队缺医少药、缺乏物资的谣传,在不断辟谣的同时,也相应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因此党员同志更要提高对于舆论环境的认识,并且带动整个医疗团队,以一个客观、真实、健康的形象,展现在国人面前。
作为上海援鄂医生党总支第五支部的书记,来自上海瑞金医院重症监护医学科主任陈德昌教授,向医护人员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成长之路,以此来说明,光荣与胜利之路的背后,总是充满荆棘与挑战。
来自中山医院的徐璟是医疗队危重护理组的一员,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刚来到武汉,她就排入了救治危重患者的班次。口罩、眼罩磨肿了鼻子,脸也被勒变了形,动辄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在一线奋战,姑娘却总是抱着乐观的精神。她说:“今天,来自社会的爱心企业为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了奶茶,下班喝到熟悉的味道,她真切感受到了整个社会对上海医疗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而身边党员医护人员兢兢业业,不畏艰难的工作精神,也激励她不服输、不怕累的精神。”
上海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将从一线工作,到日常生活,以每一个党员为单位,关心一线医护人员,建立起健全的谈心制度,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需提供一个上通下达的通畅管道。
第一天总会紧张而忙碌。
1月27日凌晨4时38分,武昌火车站,空气有些阴冷,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了。
千里驰援,大家精神饱满,稍事休整后立即召开专家组组长会议,与对口支援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负责人、各科室主任进行座谈沟通,详细了解该院现在的整体状况,以精准对接、有效安排工作。
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赵晓亮说,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所有病床全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及确诊轻症病例。目前,300余张床位已经住满,20张重症病床还有8张空床。之所以没住满,就是因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等我们河北医疗队进驻后,病床马上就能收满,可以全面开展救治工作。”
第一天总会紧张而忙碌。
1月27日11时30分许,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专程到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驻地慰问,并提出了要求:“打胜仗,零感染!”
当日13时30分,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两位专家,对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这是每一支援鄂医疗队必修的第一课。两个多小时的培训,每名队员都听得十分认真。
培训结束后,在医疗队队长袁雅冬的带领下,专家组成员进入武汉市第七医院,实地了解情况,一直到当日21时多还没结束工作。
96名队员率先接诊。
就在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忙着抗击疫情时,1月27日20时24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从石家庄赶赴武汉。
1月27日21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进一步强调工作纪律,并根据武汉市第七医院病房分区实际情况,对全体医疗队员重新进行分组,调整为普通救治1组、2组、3组以及危急重症救治组和临床检验组共5个组,科学对接医院病区及科室,并在会后为各组配发了防护用品。
1月28日凌晨4时38分,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队员顺利抵达武汉,与第一批队员“会师”,安排入住宾馆、接收医疗物资10箱,并进行物资清点,登记造册。
1月28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5个医疗组96名队员分别接诊武汉市第七医院的3个病区和重症监护室,150张病床全部收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
“晚上,还将有49名队员接替上岗。”赵晓亮说,战斗已经打响。
1月28日19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再次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各组组长汇报当日病人收治情况、存在问题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诊治流程、药物选择、出院标准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1月29日,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批15名后备护理组队员组织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及防控。
3月2日,艳阳高照。转眼,唐山市首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疫情医疗队出征已37天。医疗队员近况如何?何时凯旋?带着这些家乡人关心、牵挂的问题,记者通过视频连线,采访了唐山市首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领队、开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晓岚。
李晓岚带领的首批援助队员目前依然奋战在武汉市第七医院一线。李晓岚视频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一切都好,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她告诉记者,每天进入病房前,都要层层防护全副武装,6个小时值班下来,手被汗水泡肿了,脸颊留下凹陷压痕,全身汗水浸透。尽管辛苦,但队员们没有一句怨言。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战磨合,目前救治工作忙而有序,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患者情况越来越稳定,随着治愈出院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现在已是床等人。医院的普通病房也由原来的3个病区合并成了2个,护理部还给重症科增加了人手,我们的压力大有缓解。医疗物资供应基本有了保证。”李晓岚说到这里,眼里流露出兴奋的光芒,她告诉记者,唐山医疗队队员之间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互相打气鼓劲。
提及在援助期间最担心的事情,李晓岚透露,就在前些天,武汉市第七医院还发生了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其周围人都要做核酸检测。“我们与感染医务人员一起共事,所以特别担心,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日子:首先要分析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感染。再有,就是考虑在没有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又是如何感染的?”李晓岚作为领队,还有着另外一份担心,就是说团队中还有“90后”年轻队员,如果真的发生感染,她们该如何承受?好在核酸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大家平安无事,警报解除,李晓岚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至今,李晓岚和队员们无一人感染。
“全国疫情防控出现向好趋势,估计何时能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回家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晓岚略加思索,给出的回答是:“现在正是把自己学科优势发挥出来的时候,疫情不退,我不退!我已请战,继续留在湖北坚持抗击疫情,直到战‘疫’取得最后的胜利!”
采访中,当记者告诉李晓岚,3月1日最新数据显示,唐山已经连续8天无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时,李晓岚非常高兴。但也特别提醒,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短短十几分钟的连线采访,记者感受到了唐山医疗队员在支援湖北抗击新冠疫情中的那份坚定与执着、乐观与向上。
勇敢面对,不负春光。让我们共同祝愿唐山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们平安顺利,期待他们早日凯旋!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九
自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来,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支援武汉抗击疫情。1月27日早上9点,市人民医院为四名即将奔赴武汉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举行出征仪式,他们将与武汉人民一道一起战斗,共克时艰。
此次代表市人民医院出征的四名医护人员都是该院的骨干力量,他们分别是: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孝飞、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护士张飞鹏、呼吸内科一病区护士唐佳佳、呼吸内科二病区护士刘璐璐。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四名医护人员将与省内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安徽省第二批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批次医疗队需要医务人员145名,后备护理人员50名。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邓华介绍说:“湖北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目前武汉各家医院人满为患,因此国家卫健委动员各省、市医护人员支援。我们医院的四位医护人员踊跃报名,希望他们能为湖北抗击疫情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希望他们能早日平安归来。”
目前,这四名医护人员已抵达武汉,投身于疫情防治工作。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
面对大家的请战要求,附属医院决定,选派共产党员、曾参与2003年抗非典战役、护理技术精湛的内科护士长刘涛同志出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援鄂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心得体会5篇,希望能帮到大家!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疫情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尽管疫情肆虐江城,尽管黄鹤楼笼罩乌云,但我们依然相信,太阳一定会升起!”
昨天,一首由上海推么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人民大舞台国际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出品的抗疫歌曲《四月去武大看樱花》在腾讯视频、好看视频和西瓜视频等各大网络媒体上线后即迅速被转发,引起热议。新浪微博上,《四月去武大看樱花》一个小时达到过万阅读,朋友圈有近百条转发。
“早晨出门的时候,我看到门前的樱花已经开放,它告诉我们,冬天已过去,春天来了,我想大家期待的那一天不会太远。”3月6日,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回答“武汉什么时候解禁?”时这样回答道。
丁向阳这一席话道出《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火了原因:期待武汉封城解禁,期待抗疫取得全面胜利,全国人民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能够自由出行(去武大看樱花),是大家的共同心愿。
“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还是一名军医,这次抗疫没有机会去前线,我们在后方要为抗疫加油鼓劲,文艺抗疫。”歌词作者、上海推么推文化传媒创始人涂建设如是说。据涂建设介绍,在《四月去武大看樱花》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中,从作词、谱曲、演唱、制作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鼓励和支持,这其中,有在武汉的老师、同学、战友,还有许多从未谋面的全国各地写手、歌手和音乐人。其中最令他感动的是原武汉大学学生合唱团团长李泉和上海东方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雷撼,他们不但亲自参与了这首歌的隔空录唱,还动员了校友和小伙伴们参与。
文艺抗疫,是位于“演艺大世界”的上海人民大舞台自疫情防控以来一直的行动。抗疫期间,人民大舞台的万众编剧上线了五部抗疫广播剧,受到了听众的好评。
“真的很感动,这么多歌手、音乐人和网友都义务参加这首歌的制作,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他们让我看到了人性发光的一面,让我受到了教育。”《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统筹、90后推么推文化传媒音像部小编欧阳丹感慨的说。
“这歌越听越好听,越听越有劲!”
“这个mv听得我浑身充满力量!”
“身在武汉的我,这首歌既让我泪流满面,又让我感到温暖和充满信心,我期待着大家能来武汉……”
“做着社区防疫工作,又参与了公益歌曲的制作,这个春天有点忙,只为每个人心中的樱花都能绽放……”
“一首歌温暖一座城,每个音符都是不能复制的感动,愿这一段段旋律,能凝聚一座城的信念,集合整个中国的力量,鼓舞士气、形成合力,全力以赴、众志成城。”
网络上、微信群、朋友圈许许多多的留言,与其说是对《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的赞誉,不如说传递了一个共同心愿:苦疫久矣,抗疫必胜!
集结队伍驰援武汉疫区。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03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03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20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
“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
“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
“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
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
2月9日凌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护士长刘涛随山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截至目前,中核集团已派出24名医护人员在武汉支援抗疫。
战役已经打响,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太原市卫健委紧急通知的第一时间,中辐院附属医院立即动员,内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申请书、请战书、决心书纷纷送到医院领导手中,坚决要求到防疫第一线参战,“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共青团员”……请批准让我上,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大家的请战要求,附属医院决定,选派共产党员、曾参与2003年抗非典战役、护理技术精湛的内科护士长刘涛同志出战。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刘涛同志领到任务后,没有迟疑,立即开始整理行装,准备驰援武汉。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刘涛同志即将出征之际,院党委书记王志恒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刘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叮嘱刘涛同志坚守职责、不辱使命,坚定信心、沉着应战,保护自己、早日凯旋。刘涛同志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平安归来,请大家放心!
刘涛的家人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认为在疫情面前,一线比我们更需要她。希望她能够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安全回来,我们在家等她。
附属医院领导、内科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刘涛的爱人、哥哥、女儿前往机场为她送行!
面对疫情,
她毫不犹豫去选择当一名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
她无私无畏、勇敢前行,
令我们每一个人肃然起敬!
据悉,刘涛已平安抵达武汉,将前往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你们在湖北要好好干,多向专家们学习!”“到了哪边,要做好自身防护,有空多联系!”“相信你们是最捧的,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在送完李红花、金玉梅作为江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征湖北后,于2月17日上午,在该院门诊大楼门口再次举行欢送仪式,又将送出2名医护人员作为江西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支援湖北。区领导徐平华、医院院长曾发林及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共30余人参加欢送仪式。
此次支援湖北的两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区人民医院肾内血液科血透室护师杨晓芙,急诊科主管护师陈英,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当得知此次支援消息后,她们主动请缨,加入湖北抗疫一线的队伍中。
在欢送仪式上,徐平华表示:“现在,我们送别杨晓芙、陈英2位白衣战士,我有6个字三句话要说,第一句是感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第二句是希望。此次支援湖北对于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展示我们赣县区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重要契机。希望我们2位白衣战士到岗后,服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湖北人民感受到我们赣南苏区人民的温暖;希望你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第三句是祝福。祝愿我们的白衣战士能征善战,你们要一个不少的平安归来!
“今天终于要出发湖北了,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其实我现在的心情是比较平静的,因为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因为湖北那边情况也比较严峻,所以我希望能去了以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湖北那边的同胞一起共同的面对这个严峻的时刻,一起共度难关,在那边我会做好防护,尽力保护好自己,也请每一个关心我的朋友和家人,请他们不要过于担心。”杨晓芙对笔者如是说。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简短的欢送仪式上,她们告别家乡、告别同事、告别亲人,启程奔赴湖北,同全省其他地区的医护人员一道,将投身战“疫”一线。
在全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集中赴鄂的飞机上,陈英接受江西卫视记者采访时几次哽咽,感慨万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钟南山院士已经都84岁高龄,他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前仆后继,已经到了抗疫的攻坚阶段,也是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接力棒接过来,因为前面很多同志已经很辛苦了,日夜操劳、没日没夜,所以说到现在我就想流泪,相信我们到了那里,也会用尽我们的全力,支援湖北、支援随州!”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一
段落1:引言(150字)。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援鄂医生们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与病魔抗争、与时间竞赛。他们无惧风险、无畏困难,投身到救治工作中。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援鄂医生们开始回顾并总结这段特殊的经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援鄂医生们的心得体会,看看他们在这场战役中经历了什么。
段落2:适应与反思(250字)。
在援鄂的第一阶段,医生们面对着极端压力和巨大的工作量,与新冠病毒无声战斗。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身心适应和反思。第一次进入重症病房,他们既心怀敬畏又坚定着救死扶伤的心。他们纷纷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认识到一个医生的小可能也是病人的大可能,所以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在监护病房中,援鄂医生们见证了生死抉择的瞬间,开始深刻反思自己对生命的本真态度,鼓励自己要有更强大的信心和坚守。
段落3:协作与嫁接(300字)。
援鄂医生们表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协同精神是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核心。面对湖北医疗系统既陌生又复杂的环境,医生们需要快速地了解熟悉工作流程和相关政策法规,并与当地医生形成默契的配合。援鄂医生们也经历了与当地医生们的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互相嫁接的过程。他们深知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病魔,因此,他们表示在整个援鄂的过程中,看到了团队协作的巨大能量,也获得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段落4:担当与坚持(300字)。
援鄂医生们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无私地付出了许多。他们深知“为民请命、舍小家顾大家”的责任与担当,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赛跑。在这个过程中,援鄂医生们锻炼了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他们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惫,却始终坚持着救治工作。援鄂医生们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更加懂得担当,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的意义。
段落5:收获与未来(200字)。
经历了援鄂这段特殊经历,援鄂医生们无疑会受益匪浅。首先,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掌握了更多前沿技术与方法。其次,他们的医学素养和职业定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加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最后,援鄂医生们希望能够将他们援鄂的经验和所学带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为地方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论(100字)。
援鄂医生们的心得体会展现了他们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感悟与收获。他们适应并反思,通过协作与嫁接实现团队的统一和合作,担当并坚持救死扶伤的使命,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变得更加成熟、坚韧与珍惜。援鄂医生的心得体会是他们在这场疫情战役中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二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范围内援助湖北的行动持续进行。作为一位普通人,我有幸亲眼目睹了看援鄂的情景,深感这一精神凝聚的力量。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爱心、勇气和担当的真正含义。以下是我对这次援鄂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援助湖北的爱心所感动。在疫情期间,各地纷纷向湖北捐款捐物,援助人员也从四面八方前往湖北支持抗击疫情。这种爱心的表现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在我参与的一个援助活动中,我看到了很多志愿者拿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无私地为湖北做出贡献。这让我深感人间仍然有真爱存在,它是支持我们度过难关的力量。
其次,援鄂行动展现了人们的勇气和担当精神。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许多医护人员毅然决然地选择去湖北支援,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疫一线,为抢救生命而努力。我看到了许多医生和护士穿上白大褂,奋战在前线。他们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但是仍然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微小力量为疫情的最终胜利贡献着一份力量。这种勇气和担当精神令我深感敬佩。
同时,援鄂行动也让我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全国人民携手并肩,共同抗击疫情。我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佩戴口罩,遵守防护措施。各地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捐款捐物,为湖北提供援助。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各地之间的合作和支援。湖北遭受疫情的打击是全国的悲痛,各地的人们无私地伸出援手,共同为湖北的抗疫工作做出贡献。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为我们打破隔阂和分歧,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最后,援鄂行动也让我深刻反思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生命是脆弱而宝贵的,而面对疫情,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生命。在援鄂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和对健康的珍惜。疫情让人们更加懂得了生活的可贵,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次援鄂行动让我们认识到,爱与关怀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总之,援鄂行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心、勇气和担当的力量,看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次援助行动展现了国家和人民对抗疫工作的坚定决心,也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和坚强。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三
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湖北成为了全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作为湖北的大力支援者,山西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援助湖北,并派遣了大量医疗队伍前往抗疫一线。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有幸参与了山西援湖北的行动,亲身体会到了这段特殊时期的感人事迹和深深的情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并展示山西援鄂的连贯故事。
第一段:传递山西人民的关怀和爱心。
援鄂行动的第一步是组织医疗队伍,向湖北派遣医生、护士、药剂师和其他医护人员。我有幸参与其中,亲眼见证了山西人民的关怀和爱心。在整个派遣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全省各地的关心和支持,各种医疗物资和捐款纷纷涌向湖北。这些来自山西人民的支持让我们倍感温暖。
第二段:逆行而上,無畏的精神。
抵达湖北后,我们目睹了疫情的严重程度。患者日益增加,医疗资源日益匮乏,但我们并没有退缩。我们立志要保护好每一个生命,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日夜奋战在一线,并严格遵守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无论是白天的高温还是夜晚的凌晨,我们都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援鄂使命。
第三段:展现团结协作的力量。
在抗疫一线,我们领略了团结协作的力量。我们与湖北的医护人员一道,共同战斗,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形成了紧密的团队。每天我们都参加例会,讨论病例,分享经验,共同解决护理中的问题。我们之间的合作无间,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士气,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疫情挑战。
第四段:深情厚意感动无数。
在抗疫一线,我们被患者和家属的深情厚意深深感动。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信任让我们倍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有一位年迈的患者,每天都为我们准备自己所能负担的最好的食物,以表达他对我们的感激之情。还有一位患者的家属为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多的能量去对抗疫情。这些点滴细节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援鄂的信念。
第五段:援助之后的感慨。
援鄂行动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山西。回想起援助的日子,我的心充满了自豪和感慨。身为山西人民的一员,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山西人的团结和奉献精神。我为能够为湖北疫情做出一份力量而无比自豪。
总结:
山西援鄂行动是我们共同战胜疫情的有力支持,也是体现了山西人民的关爱和奉献精神。这次行动让我收获了许多,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人间真情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共创美好未来。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四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看援鄂心得体会活动由公益机构举办,旨在记录参与者们在湖北支援一线的真实感受和所思所想。此次活动使得广大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疫情一线工作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让众多参与者借机表达他们对于国家抗击疫情的信心和自豪。在参与此次活动之前,我对于援鄂工作了解甚少,但此次经历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和体验,使我加深了对于抗疫工作的认知和感悟。
第二段:援鄂行动中的实际感受(200字)。
援鄂行动中,我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们的日夜奋战。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充满勇气地治疗病患。每当看到他们紧张而又专注的目光,我倍感敬佩。同时,他们对于病人的关怀和尽职尽责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负起更多的责任。援鄂行动还展示了医疗设备的重要性,应重视提高医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在面对突发疫情时能够更加迅速地投入使用。
第三段: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思考(200字)。
此次援鄂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关键环节,只有每个人都严格遵守防护措施,才能形成强大的防线。疫情发生以来,我进一步加强了个人卫生习惯,并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我了解到疫情防控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责任,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为疫情的最终战胜做出贡献。只有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我们才能共同筑牢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安全保护网。
第四段:对于国家凝聚力的思考(200字)。
在此次援鄂行动中,我看到了社会各界的团结与支持。捐款、捐物激增,志愿者纷至沓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自发地行动起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无私奉献和团结一心的凝聚力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国家与人民紧密团结,同舟共济,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困境,我们都能够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彼岸。这是一个相互关心与相互支持的时代,而这种凝聚力将成为我对于国家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第五段:对于未来的展望与感悟(200字)。
通过参与援鄂行动,我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国家在这次疫情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应对能力和团结精神,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更加从容应对任何挑战。同时,这次经历还加深了我对于生命和健康的珍惜,让我有了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关注他人的需要。只有坚守初心,时刻关注社会,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我们才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总结(100字)。
通过参与看援鄂心得体会活动,我对于援鄂工作的了解更深入、对于疫情防控的认识更深刻、对于国家凝聚力的信心更坚定、对于未来的展望与感悟也更加积极。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打赢抗击疫情的战役,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五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国都在为抗击这场疫情而进行着自己的努力,而我作为一名援鄂医护人员,也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历练。援鄂的经历,教育了我许多关于人类生命的重要理念。在疫情期间,我看到了无数英勇无畏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孜孜不倦的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
第二段:援鄂让我了解到什么是响应社会责任。
在我援鄂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很多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行动,用极佳的方式传递出了责任和爱。他们的出现证明了每个人都可以和应该承担起保护我们这个社会的责任,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响应社会责任,如何在任何场合都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三段:疫情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2020年,疫情袭来,导致了全球许多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而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更是亲力亲为,经历了太多的伤痛和无数来不及说再见的依依惜别。这个过程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认识到护生命摆在第一位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生命都十分宝贵和可贵,所以我们要以热爱和敬畏的态度面对它,争分夺秒去抢救每一个生命。
第四段:援鄂让我更进一步理解了团队精神。
无论是救援队、志愿者团队、还是医疗队,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领导者。但是,这些团队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协作和沟通,以及每个人的互相信赖和互相扶持。在援鄂期间,我亲身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无价之处。在团队中,不仅要注重个人能力和自主性,更要学会合作和贡献,这才是真正的团队精神。
第五段:援鄂是我人生中的难忘历程。
援鄂,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可贵历程,这个经历让我体验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珍贵。在人类最为脆弱的关头,我和那些抗疫的战友们,一起走过来了。这个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智慧,也让我体会到了团结、勇气、信任与爱,真的少了这段经历,我的人生必定会有遗憾。
总结:援鄂为我带来的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曲线,让我明白了有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真正的付出和努力之下,都是可以实现的。在今后的人生中,我一定会保持着这次经历带给我的勇气和团队精神,秉持着责任和使命,为了时代的前进与人类命运的发展而努力拼搏!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六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援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击疫情的行列中。这次援鄂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和收获。
第二段:战友奋斗的场景与精神面貌。
援鄂期间,我见到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在病房里,每当我们穿戴好防护服,进入患者身边,亲身感受到战友们的紧张和专注,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他们不计个人的安危,勇往直前,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精神。
第三段:危机中的团队合作与坚持。
在援鄂一线,我亲身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医疗队的配合下,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患者。大家紧密合作,齐心协力,解决了许多紧急情况。在艰苦的抢救中,我们也鼓励着彼此,坚持到底。正是这种团队合作和坚持精神,才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第四段:疫情面前的人性与深情。
在与疫情抗争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在援助的路上,我看到了无数自发成立的志愿者组织,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战疫尽一份力量。也看到了无数农民工和企业家纷纷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之手。这些都是人性的光芒,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第五段:援鄂后的成长与坚守。
回想起这段援鄂的经历,我不禁感慨万分。这次疫情,让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学会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危机。我决心在援鄂后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同时,我也坚守着初心,坚信医者仁心,将继续为人们的健康而努力奋斗。
总结:
援鄂是一次殊死的抗击疫情的战斗,也是一次视角的转变和眼界的开阔。在援鄂的过程中,我很幸运地能够见证着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相信,只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援鄂后,我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继续为疫情的结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七
援鄂,是指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进入湖北省,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这次特殊的援鄂行动让我受益匪浅,心生无限感慨与体会。
第一段:初到武汉的感受。
来到武汉,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城市的沉寂,街上行人稀疏,车辆寥寥。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医院内的繁忙和紧张。病房内,患者接连不断地被送进,病床紧缺,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尽管这里是一个生死线上的战场,但我却看到了医护人员的顽强和坚韧,在他们的面庞上从不缺少笑容与坚定。这种乐观积极的工作氛围也感染了我。
第二段:与患者的亲密接触。
援鄂期间,我有幸与很多病人进行了接触。他们或因疫情感染,或因其他疾病住院。在我的工作中,我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帮助他们完成日常活动。与患者的亲密接触让我更加理解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是治疗疾病的人,更是患者的家人、朋友。在防护服的“外壳”下,我们和患者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亲切感与友谊将永远铭刻在心中。
第三段:面对巨大压力的精神力量。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考验。从长时间的戴口罩、穿防护服到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沉重的负担。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坚守与拼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坚守在一线,不曾退缩。这份精神力量不仅仅来自于职业使命感,更来自于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第四段:调度协作与团队合作。
在援鄂期间,我亲身体验到了各部门之间紧密的配合与高效的协作。在医疗队的工作中,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在这个团队中,我学到了如何与他人共同工作、协调与沟通,这对我以后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第五段:坚持与信心。
援鄂经历有限的时间,我深深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坚持与信心在抗疫斗争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工作中的困难,还是面对死亡和伤痛,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次特殊的援鄂经历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需要有坚守和责任,需要相信自己的实力,用拼搏和付出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通过此次援鄂行动,我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成长与锻炼。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责任和担当。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共同奋斗,彼此鼓励,共同书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援鄂篇章。我相信,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坚持和信心,用爱心和责任去奉献,我们都能战胜困难,捍卫生命的美好。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八
近期,武汉地区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场危机不仅考验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气,也促使了国内外人们的关注和支持。身为一个普通大学生,我有幸成为了援鄂志愿者中的一员,亲身经历了援助武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东西,下面就从心态、责任、奉献、团结和感恩五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首先,这次援鄂让我深刻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援鄂的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专业,我们几乎是临时组成的一个团队,这意味着我们没有很多时间去磨合和适应。然而,大家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对疫情有清醒的认识,并且充满希望和勇气去应对困难。这种正向心态不仅能给自己注入动力,还能传递给他人,带来更多的力量。通过这次援鄂行动,我深刻认识到心态对于战胜疫情的重要性。
其次,援助武汉让我对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接受了任务,就要尽一切努力去完成,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在这次行动中,我们不仅要尽力保护自己的安全,还要关心和照顾被援助的人们。这个责任并不轻松,但我们义不容辞,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通过这次援鄂行动,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责任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义务。
第三,这次援鄂也让我明白了奉献的重要性。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志愿者,大家都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计报酬地帮助他人。通过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能够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是一种无私的行为。通过这次援鄂行动,我明白了奉献的意义和力量。
此外,援鄂行动更让我深感团结的重要性。这次行动中,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更好地应对疫情。志愿者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医疗队与当地医务人员紧密协作。更广泛地说,国内外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共同抗击疫情。正是因为大家的团结,才有了抗击疫情的良好效果。通过这次援鄂行动,我深信团结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这次援鄂行动让我更加感恩。在这次行动中,我亲眼见到了无数的援助物资和捐赠款项,这些都是社会各界为了抗击疫情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感谢那些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他们虽然冒着极高的风险,但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通过这次援鄂行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爱和关怀。
总之,参与援助武汉的志愿者经历了一场磨难,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在这次行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感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这次援鄂既是一次艰辛的奋斗,也是一次对人性的检验。通过这次行动,我更加坚定了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持续奋斗的决心,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十九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湖北成为了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此时此刻,全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迅速组织了大批医疗队赶往湖北进行支援。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援鄂行动。在回家的路上,我心头涌动着太多的体会和感慨,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援鄂回家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援鄂行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方人士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医疗队员们坚守在一线战斗,为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很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捐款捐物,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普通市民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这一切都展现了人间大爱,让我深感团结一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人心向着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其次,这次援鄂行动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时刻准备着的重要性。援鄂回家的路程虽然较长,但我从一开始就心怀着对于疫情的担忧和对患者的关怀。我及时准备好了所需的物资和装备,保证自己在一线工作期间能够有所作为。这让我体会到了“时刻准备着”的重要性。我们不能等到危机来临时再临时应对,而应该时刻关注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在平日里进行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立竿见影,应对突发状况。
第三,这次援鄂行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疫情严重的地方,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更好地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我所参与的医疗队,由各个专业的医疗人员组成,每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大家紧密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治愈患者,控制疫情的扩散。团队合作让我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可以将个人的能力扩大数倍甚至更多,只有相互支持、互相信任,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第四,援鄂回家之旅让我深感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医疗队的一员,我肩负着为患者提供医疗救助的责任。每天面对患者,我不仅要用心治疗疾病,还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与支持。我深知自己的工作对患者的生死有时至关重要,这让我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回家的路上,我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并立下了更多的誓言。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后,这次援鄂行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在疫情期间,我亲眼目睹了许多生与死的瞬间。每当看到一个患者经过我们的治疗康复出院,我都感到无比的喜悦与骄傲。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让我更加重视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所拥有的一切。援鄂回家的路上,我时常反思自己的人生,并决心将这次经历视为生命中的一次重要契机,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加珍惜和感恩所拥有的一切。
援鄂回家,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在这次经历中,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时刻准备着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个人责任与担当的意义,以及生命的可贵。我相信这些体会与经历将会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次疫情成为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强大的契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二十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中国迅速爆发,武汉成为了全国的疫情重灾区。此时,我所在的医院接到了国家医疗救援组的援助请求,派遣医疗队前往武汉支援。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带着初心和信仰前往这个风险极高的战场。这一援助行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的温情和团结,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医者仁心的信念。
到达武汉后,我们意识到任务的艰巨。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我们的行动必须要有严谨的计划和防护。观察、筛查、隔离等流程必须要严格实施,才能确保医疗队的安全。同时,由于疫情爆发的突然性,武汉市内的医院、药房等医疗资源已经不堪重负,我们需要快速建立起专门的救治设施,并带来足够的医疗防护物资。这项援助任务需要我们尽可能地迅速行动,以切实地减轻武汉的疫情压力。
疫情暴发时,武汉的许多人和事让我痛心。有的患者在拼命挣扎,却因床位紧张、缺乏药物而眼含泪水;有的家属以生命为代价,为重症患者寻找救治设施;还有许多医务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坚守在第一线,守卫着生命的希望。这一切心酸的事情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在整个援助行动中,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就是因为有了无数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的协同配合,才让这场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此外,有时我们还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自豪,因为这项援助工作只是中国医生为世界做出的贡献的一小部分。在援助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破浪前行的战士,把病毒打回到它的本土生长地。
第五段:坚持医者仁心。
这场援助行动让我更加坚信了医者仁心。在恶劣环境下,我们的任务是为每一位患者争取时间,也是为社会的安定、为人民的健康而战斗。回到医院后,我开始更加珍惜每一个病人的生命,每一个血肉之躯背后的心灵。我的身体和心灵都被莫名鞭策着,前进着,热爱着。我相信,在所有援鄂志愿者们心中,都有一份庄严的誓言,我们将铭记这场灾难,保护好每一个生命。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二十一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抗疫战争。无论是政府部门、医务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积极投身到这场战斗中。其中,援鄂的行动无疑是最令人敬佩的。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我也参与了这次援助活动,并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二、
援助湖北的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我们组成了一个紧密的团队,在艰难的条件下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我们一起面对困难,克服了一个个的难题。没有人冷落任何其他人,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退。这种团队精神不仅让我们在行动中充满勇气,也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力量。
三、
援助工作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困难时刻的珍贵。湖北的疫情爆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见证了人的伟大和善良。我们看到了很多志愿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牺牲了休息和休闲的时间,投入到一线抗疫的工作中。我们还看到了很多企业和个人捐赠了大量物资和资金,尽己所能地支持鄂地抗疫。这一切都让我们明白了在困难面前,人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四、
援鄂工作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在我和其他援鄂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为湖北的病患提供了支持和照顾。我们用心倾听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那些病患的笑容和感激的眼神,让我明白了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是我们人类最宝贵也最强大的武器,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更加闪耀。
五、
通过参与援鄂,我还深刻了解到了责任的意义。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有着肩负责任的义务。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我们应该积极行动。在援鄂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起习总书记在疫情初期的讲话中所说的“万众一心”。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守护大家庭的安全。只有扛起责任,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战胜疫情,实现胜利。
总结:
通过参与援鄂,我深刻理解到了团结、困难、爱和责任的意义。这些体会,不仅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也让我明白了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为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
援鄂医护人员心得体会篇二十二
援鄂是指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各地医疗队伍前往湖北省支援抗疫工作。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大战,也是一次对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巨大考验。加入援鄂行列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援鄂让我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抗疫行动中,每个医疗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紧密合作,共同战胜困难。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在团结的力量下,我们才能迎难而上,取得胜利。团结协作不仅能够使我们凝心聚力,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
其次,援鄂让我深刻理解了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专业使命,为病患和社会健康负责。援鄂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面对患者还是自己的工作,都必须全力以赴,尽心尽力,顾全大局。在艰苦的环境下,我们要秉持“舍小家、顾大家”的原则,将自己放在更广阔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信任。
第三,援鄂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奉献精神的力量。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奔赴抗疫一线。在那里,我们日夜奋战,舍小家为大家,不分昼夜地救治患者。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我,也使我坚定了热爱医学事业、服务人民的决心。在援鄂行动中,我看到了许多医务工作者用真情和关爱温暖了那些失去亲人的患者,用勇气和智慧战胜了疾病。这种奉献精神将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最后,援鄂给予我了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在湖北的那段时间,我亲眼见证了疫情的严重程度,也目睹了医疗队员们的努力与付出。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宝贵和脆弱,了解到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援鄂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为人民的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
总而言之,援鄂的经历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团结协作、责任与担当、奉献精神和人生体验,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继续秉持这些精神,努力发扬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为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援鄂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磨砺,援鄂的经历将成为我一生宝贵的财富,时刻激励着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