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初中范文(21篇)
总结是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利器。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下面是一些可行的建议书样例,供大家在撰写建议时参考和借鉴。
公开课初中篇一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
从设计的角度反思:
1.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设计时改变许多教师在探究前为学生提示或者出示探究步骤的做法,充分让学生感受跳起来摘苹果的乐趣。我认为那样看起来是学生自己探究,但是还是在教师条条框框的约束下进行的,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并不清楚。这样失败的几率可以说微乎其微,当然就谈不上分析失败的原因。积极主动的教学时间准确把握固然重要,学生探究的结果也很重要,但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失败经验更重要,我们没有必要害怕学生得不出结果。
2.敢于跳出教材。
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先画圆然后认识半径、直径并不合理,造成学生在交流中难以准确表述。所以就先认识再画圆,这样做也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肯定。
3.重视知识的自然生成。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找画图中的问题,自然引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设计新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次画圆要求学生画大一点的圆,学生自然会通过改变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或直接量地办法,尽管学生并没有非常清楚半径的作用,但实际已经有意识,所以教师一出示:半径决定圆的时,学生很顺利的得出。
从课堂效果的角度看:
整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勤思、勤动手中积极探究,课堂参与度较广。
几点不足:
1.教师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在课堂中出现了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致使课堂教学受到了影响。
2.细节设计不够合理。
在出示半径和直径的定义时,只是口头的进行描述,没有进行明确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对定义没有明确概念。
公开课初中篇二
我有幸参加了米易一中听课学习活动,倾听了十节示范课,历时三天,本次学习使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进而感受生活数学之美。现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二、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都能尽力做到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度、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使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方向倾斜。
数学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这些示范课中,教师举出太阳直射地面,火箭升空,追击问题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数学问题机智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找出教育教学中找到各方面与别人的差距,积极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公开课初中篇三
1、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
3、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
2、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读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特点。
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归纳能力,能够说出地图的方位和图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从知识上看,在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有所了解,这将便于学生准确地说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名称,理解民族分布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反过来也能加强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理解记忆;同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利用我国人口密度线,便于学生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理解和记忆。本节需要识记的知识内容较多,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设计抢答、连线、拼图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周恩来总理关于民族的论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动机。在落实第一个重点时,为了加深印象,对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特色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实现,让学生选取民族或自己所属民族进行介绍。需要注意,班级里可能会有学生不希望被当众说出自己是少数民族,此时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不宜强求。在落实第二个重点时,要结合地图,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每组选取3~4个民族,就其省区分布范围进行介绍,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民族分布特点的总结,突破难点。这样,既巩固了行政区划的内容,又掌握了民族分布特点。
1、引入。
教师:出示周恩来总理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各民族的灿烂文化。
学生:认识学习民族知识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
2、民族构成。
教师:讲解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提出问题:
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各民族大小不同,法律地位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回答问题,找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根据图文资料,选取一个少数民族的概况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了解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文化和分布概况,强化民族平等意识。
3、民族文化教师:展示人民币上不同民族的文字,让学生找出所对应的民族。设计学生活动:连线各民族和与之对应的服饰、节庆景观。学生:体会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性;完成活动,体会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设计意图: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落实重点。
4、民族分布特点教师:利用民族分布图,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不同民族,判读分布范围,提问其分布省区名称,引导学生说出民族分布特点,并归纳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学生:完成活动,理解记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说出民族分布特征,突破难点。
公开课初中篇四
9月29日,我有幸在我的母校____外语学校听课学习,观摩了几位老师数学优质课,一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从几个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
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要有些诙谐幽默的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内容,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增加了练习量,还激发了学生大脑思维的深度,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整堂课教师少讲,甚至不讲,都是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帮学生,学生带学生,学生掌握非常快。
整节课老师并没有直接在黑板上讲解、演示做题需要的方法、式子,而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让学生估算,再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计算,此环节是重点,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学生迎刃而解,重点第几种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很轻松地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学生掌握的轻松自如。整个过程教师没有挖苦心思、声嘶力竭去讲解,而是在指导学生的钻研过程中通过比较、探索、演示自主学会了新知识。整堂课教师引导得有序、有理、有法,学生经过思考、钻研、整理,整堂课过得轻松、和谐。
六、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将学生教会,而且还教学生会学,充分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听几位教师的数学优质课,使我亲眼看到他们各自的教学艺术风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打动了我的心。通过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直观的看到老教师在新课改中的模范作用,他们不守旧,与时俱进,认真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数学是有趣的、是简单的、是鲜活的。这次听课学习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的课堂改革以及课程改革是长久,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我自己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去,努力的做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
公开课初中篇五
一、合理设计课堂结构和问题。
新课程理念及新基础教育理念都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认为“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才是数学课堂需要的动。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因此,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一)、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经历动脑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得到“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结论。
(二)、分析结论。应用好命题的前提是理解好命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命题我设置了三个问题,并且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得到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思路“连半径,证垂直和做垂直,证半径”。
(三)、应用命题。根据活动二的两个结论,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例题。因为有活动二做铺垫,所以例题解决的很顺利。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明年就面临中考的现实,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认真分析每个已知条件,由每个条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要证明的结论及信息之间的联系,分析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再理清思路,然后整理出来。
三、注意多种评价手段的运用。
教学中面向大多数学生,并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的掌声、翘起的拇指、真诚的语言…让学生及时感觉到被认可,他就更有动力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不足:
1、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还不够充分,只是小组讨论、个别提问和全班齐答的形式。针对各个环节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板演、小组展示、互改纠错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所谓教无定法,一切以为教学服务为大前提,向学生展示并传递学习的快乐,无所畏惧,灵活变通。平时要多读多看有关的资讯,多开动脑筋,让课堂“活”起来、“有效”起来、“优质”起来!
2、教师的激情不足。教师在教学中的“导”不仅是“导学”在情绪上也有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精神抖擞的来学习。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上要注意的问题。
公开课初中篇六
根据学部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安排,为促进新任教师的专业成长,尽快适应学校工作,积极创设“团结学部,和谐学部,安全学部”深厚氛围,特举行初中部第一次教学教研活动,暨新任教师公开课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指针,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突破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瓶颈,促进新任教师尽快入位,提升教师备课、上课的水平,拉近师生情感距离。本次活动鼓励以现代教学设备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达到教学最优化效果。
一、活动目的
通过公开课活动,为初中部新任教师提供展示交流互动平台,充分激励并调动新任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新任教师尽快入行入位,转变角色,立足本职,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新理念,提升专业素养,适应课改发展需要,增强教研活动实效性,全面提高学部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实施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谢顺兴 副组长:凌勇军
组 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语文 范玉华
英语 雷雨
数学 吴忠玲
理化 李太建
政治 陈志辉
史地生赵海峰
(二)活动授课人员: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新加盟初中学部的22名文化科教师。(具体名单见附表1:新教师公开课安排表)
(三)活动时间、地点、授课内容(见每周公开课安排表)
要求说明:(1)新任教师必须提前备好课,要有详细教案学案或导学案,并在备课组集体备课时讨论通过方可上课。提倡在集体备课中做5分钟的说课,课后10分钟写好书面教学反思。新任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可以自制辅助课件,授课前必须上交教务处教学设计书面材料一份,复印好15份发给听课教师。(2)各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同学科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凡同组教师讲课,其他教师必须参加观课,有课要调课参加,之后由教研组长组织进行评课,并将评课记录用a4纸打印好),并做好记录,然后形成电子文档上交教务处存档。
三、评定标准
(一)备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能反映学科特色,环节齐全,过程紧凑,重难点确定合理,教学内容充实,符合学生实际等。
(二)说课:语言规范,精炼、简明、生动,预设得当,有完整结构,能解析课堂流程。
(三)上课:能够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较好地进行组织教学,根据课堂随即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容量适当,教学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板书设计合理,字体规范,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评分标准(见附表2:公开课评分表)
公开课初中篇七
在两次的公开课中,我都选择了学生喜欢的话题.“whatdoyoulike?”和“goshopping”在引题的过程中,我都选择了中学生们喜欢的食物饮料,比如说拿快餐作为话题.学生们一提到自己喜爱的话题自然的就跟着我走了.我先介绍自己的爱好,再征求他们的意见,在我引导的示范中,慢慢进入了教学过程.在两次公开课中,从自己喜欢的到家人喜欢的,朋友喜欢的,甚至后来小动物们喜爱的,都作为了话题.在购物一课中我采用了食物彩色图片,并作为奖励发给用于回答问题的同学,同样是食物,换一种设计,学生当然不厌其烦.
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3、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pairwork,groupwork,roleplay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informationgap),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比如说在谈论喜爱的东西时,采取竞赛的方式.而在“goshopping”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安排了去买东西这么一个环节.让学生们自演自导,分别充当售货员和顾客.甚至在巩固教学的环节中,插入的一个为好朋友朱迪准备的晚会也别有用心.同学们聚会,自己买菜自己做,我相应的给予他们一些饮食信息,让他们自己开购物单.在这个过程中,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能巩固他们这堂课所学的知识.而聚会又是他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很自然的他们就随着课堂的步骤把自己带了进去.
4、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的利用他们,让现代化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功用.
5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问题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例如,在一课中以食物快餐作为引题,问学生们“doyoulikeit?”“yes,ilikeitverymuch/alittle.”“idon’tlikeitatall.”找到学生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提问,马上就燃起了他们的表现欲.
在一段听说后,我在对于喜欢与不喜欢的表格中设计了笑脸和哭脸两种图表.图标是学生钟爱的娃娃脸,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好胜心马上被提到了最高点.而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确定阅读的重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
公开课初中篇八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评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先进性原则。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化继承的需要,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独立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各项评价内容要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界定应力求准确。
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即实用性原则。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应简单明了。
(一)教学目标评价。
1.知识与技能。
实施素质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首位,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掌握具有可迁移的、生动活泼的知识结构。
(1)“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内容。
为呈现新知能提供包罗新知的本质属性的感知材料;引导是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未知探索;教师的点拨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顺利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助于学生省时有效地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
(2)“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否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2)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否是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3)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否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
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
(4)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否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形成初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及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2)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探索,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并通过相互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是否关注数学学习中认知、情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活动的选择与组织等方面,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1)是否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是否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善于质疑,变式思维,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3)是否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各负其责,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2.学生学习的效果。
(1)学生对数学课的喜欢程度。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能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既轻松又专注,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合作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状况。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提出并能解决数学问题,并能和同伴交流思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建立多边的、丰富的、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学生愿意互相交往,懂得尊重别人、取长补短,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索中充分发挥智力潜能。
(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生能否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达成状态,让不同的学生各尽所能,学有所得。
(4)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从收集整理的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在学习活动中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具体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分析信息,将所获知识再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与聚合思维统一,直觉与分析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等方面。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师素质。
(1)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如:板书、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到位、课堂评价合理,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比较强。
(2)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课堂用语规范、科学。能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
(3)具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适时捕捉和恰当处理生成性资源。
2.教学观念。
(1)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
(2)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普遍发展。
教师能对每个学生负责,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必要的数学素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对他们现有水平说最大可能的发展。
(3)是否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激活学生思维的“深”度上下功夫,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广”度上下功夫,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立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能力。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全面。
所谓“准确”是指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了解和把握教学的起点。教师是否根据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谓“全面”是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诸方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
(2)教学内容的处理恰当。
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并不等值对应,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活动的全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上,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同时要注意本学科与其他领域的联系,重视数学的应用。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侧重也要有所不同。新授课,要理清知识发生于发展的脉络,对关键问题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练习课,要灵活选择题目,使练习的难度和开放性成斜面上升;复习课,要引导学生将复习内容自主地进行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3)教学方法切合学生实际和内容要求。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则是教师在教的方式上要努力做到的。
(4)教学控制积极互动,灵活恰当。
公开课初中篇九
开展公开课,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做好评议记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初中地理公开课评议的范文,欢迎阅读!
距离我讲展示课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一想到之前准备时的紧张,讲课时的激动,评课时的忐忑,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当我得知要上展示课,第一时间就和我们组的老师探讨讲课的内容,大家帮我分析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2.2。
课件。
展示很出彩,3.1学生活动也很有看点。最后根据课程进度,选择了3.1。大家立马表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说。
终于在周二课时进度正好到了的时候基本成型,先是自己第一遍试讲,然后第二遍就邀请同组的老师们来听,当时仓促地调了节周三的第一节课,没想到大家都来了,我看见下面坐着组里的所有人,那一刻感谢的心情超过了紧张。
一节课终了,每一个老师的听课本上密密麻麻写的对我的建议,“你说得太多,要懂得放手”,“讨论次数过多,最好集中”,“有几张图片不清影响学生观看”,“大洲位置不是初中地理学习的范围”„„我一一记下,当时觉得像是推翻了我本来的所有设想,但细细一想的确都很中肯,直指要害。
第二天周四就是展示课了,当天我还有第四节第五节两节课可以试,我赶紧趁第二节第三节把课件调整修正好,回到办公室,大家继续集思广益帮我出谋划策。组长杨老师最后说,晚上让她再看一遍。
那天晚上我印象太深了,连天的阴雨那天晚上下得还是很大,在孙主任的办公室里,杨老师一张一张地看我的ppt,听我的思路,看我的教案,不放过哪怕是一个空格。最后我们就课时长度探讨了好久,因为我在后两个班试讲时,一个超了3分钟,一个提前了5分钟。杨老师帮我分析各种可能,最后找到了一个可控的环节背诵环节,解决了我的难题。最后弄完已经快九点了。
正式上课,组里的老师们都来了,张校长和周主任来了,张校长进来的时候,我的脑袋一下子紧张得空白了几秒钟,但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组里老师们鼓励的微笑,我很快恢复了镇定,一堂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铃声响起,我正好也说完了最后一个字,我看到杨老师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只有我能理解这微笑,我们之前的探讨起到了效果,时间刚刚好。
最后评课,大家都是首先对我的课进行了正面评价,然后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也是让我这些天不停思索的问题。
一、语速过快。我已经有五年的教学经验了,这一点实际上一直困扰着我。后来我听了好几节新进语文老师的展示课,突然有点开窍,抑扬顿挫并不是简单的语速慢,而是蕴含着对知识传授方法的理解,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
二、学生活动组织不够顺畅。因为在学生讨论时,好几次打断学生补充说明,一是因为的确是在学生的讨论中发现了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学生活动准备不够充分。尤其是上周听了张革主任对于小组合作的看法,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小组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随性而为,而是应该基于课堂设计,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而客观严谨的制定的教学环节。
三、练习题效果不突出。设计练习题,一定要要审慎,题目的选择、要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详细考虑。
四、张校长特别针对本节课“海陆分布”的内容提出了“立体地理”的概念。提出要重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将地图立体的映现在脑海里,从根本上学习地理应用地理,受用终身。这一点我将会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认真贯彻,努力实现。
新世纪之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自己动手实践、校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在〈〈地图〉〉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让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从中得知,什么是比例尺,地图上有方向、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同时掌握绘制地理草图的技能,也能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了亲切感,有助于形成生活中主动观注和使用地图的习惯。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写观察。
日记。
记录地理现象。如让学生记录正午太阳照射的物体的影子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通过记录水表每天家庭用水量让学生既会读出水表的读数又能使学生尽量想出节水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这样在各种活动中师生有了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改变了师生的关系。
二、重视从生活实际中学习。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已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到“中国的气候特征”,“季风”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蓟县冬、夏季的风向情况,我问:“我们这个地区冬季吹什么风?”学生回答:“西北风。”我接着问:“我们这个地区夏季吹什么风?”学生回答:“东南风。”接着,我补充讲解:像我们这个地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就是季风。同样,在讲授“我国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冬季由于气候干燥,我们的手、嘴唇等特别容易裂口子”。在讲授交通运输中“枢纽”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蓟县汽车站的情况。此汽车站联系着我们蓟县与天津市、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公路运输。我们蓟县的汽车站就可以称上是蓟县公路运输的一个“枢纽”。这样通过举例说明,学生就可以把这些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重点及关键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注重在探索中学习。
20世纪50年代,从提高教育质量,改进科学教育入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所谓科学知识,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思维过程是可教的,且思维过程的学习比结果的学习更为重要。”他提倡的就是培养探究性思维学习方法。新课标同样提倡教师要使用探究式教学。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动脑筋、敢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为了培养和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制地球仪,说出—地轴、两极、赤道等概念。从而使学生既明白了这些地理名词,又使学生有了一个地球这个球体的空间概念。然后,在讲经纬网时,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的位置?并在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让学生边观察边议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然后叫几名学生报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又问学生当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怎样找座位。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再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南、北纬23.5°,南、北纬66.5°,0°经线,180°经线并在此地球仪上画出北京的位置。从而明白遇难船只怎样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了。又如讲“地方时”时,提问“20xx年雅典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播放刘翔的110米栏的决赛,是在凌晨1点多钟,难道刘翔是在半夜进行比赛吗?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即带着问题去学,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时时处处有地理知识。再比如讲“水资源”一节时提问“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讨论学习,有关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从而明白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四、注重合作学习。
新的地理学习方式提倡除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外还有合作学习,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更具生动,富有亲切感。例如:在学习《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这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记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歌诀。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学习,教师把已准备好的具有国家名字的卡片发给学生,然后教师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找到与卡片上的国家吻合的顺序站好,看哪一组用的时间最短。又如在学习〈〈收听天气预报〉〉这一节时,天气符号不好记忆。讲完后给学生十分钟记忆,然后按学习小组让学生做为天气预报播音员。把课本上的天气预报图从头到尾每个小组播报一遍,看哪一个组声音洪亮、准确、流畅。如有播报不准确的,有停顿的就坐下,后面的同组同学继续播报。最后看那一组报的最好,用的人数最少。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再比如学习〈〈设计旅游方案〉〉这节时,让学习小组自己设计旅游方案,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来完成本组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但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拓展完善,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五、重视地图的运用。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图象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如何利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图象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任务。首先,应该运用书中插图,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比如,在讲比例尺时,书中给出的三幅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运用插图。其次,还要积极运用板图,它既简便实用,灵活性大;又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还能动态显示,形象具体。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图,让学生说出主要走向的山脉后。教师在黑板轮廓图上画出这些山脉的简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地图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的丘陵的名称,并且填完每种地形区后让学生讨论说出它们的区别。这样师生共同完成,边讲边画。既简单、容易、效果好,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再比如,在讲,〈〈水资源〉〉这一节时,将水资源的形成过程中,边讲边画,把死图变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统一协调,在观察中获取知识。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课程改革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新旧观念发生剧烈碰撞,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期待着新的模式的出现。在这种形势下,不仅学生,甚至连许多教师都明显感到不适应,课堂教学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服务学生、服务学习的思想,对组织学生学习的本质理解不到位;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不能灵活变动;不能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中探究性学习时间安排偏少;对合作学习的本质——高度结构化的学习缺乏深刻的认识,只简单停留在课堂分组讨论上;教师收集、制作资源能力低下,导致地理课程资源相对缺乏;对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等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为此,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这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屏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要参透新课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内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论事,按部就班,错失“动态生成”的施教良机。
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的关系。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上课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必然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屏弃强制性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动,淡化教师权威,允许多元思想并存。与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着精神交流与人格碰撞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
三、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新课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让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等,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在设计教学活动中,缩减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讨论、实验、观察及自主探究等等,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合作教学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合作交流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本质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学氛围,创设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时间和形式等;或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主动提出课堂合作学习的形式,自由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进”的合作观念下,实现师——生、生——生的共同成长。
四、处理好学习活动与地理双基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或深入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实践证明,只有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融于有趣的活动中,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五、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在“听”中学和在“看”中学。即学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音像,在听或看后思考、记忆,这是接受性学习。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即教师暂不把现成的结论给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进而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和以前相比,更加注重过程。实践证明,不管是重结论轻过程,还是重过程轻结论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合乎课改的观念。在学生经历了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还没有得出规律性认识时,需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讲授。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极端。
六、处理好创设宽松氛围与学生自律的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但所谓的“宽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上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调控能力,将课堂调控艺术与学生自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演绎到最佳状态。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律作用,及时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调整学习状态,以饱和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多交流、讨论有价值的或有意义的话题,达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的效果。
七、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师备课时设计教学的主要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
学习计划。
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即使教师深入调查,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新课程的教案应该是动态性的,灵活多变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课后要及时反思和总结,进而修订和完善教案。
八、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师生发展的平台”。要求教师应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用教材促进学生发展,教会学会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整合教材、教具、图书、资料、网络、教师自身、学生等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对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的实施。从周围地理环境和教材中优选整合教学策略,优选整合教学资源,从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发面,来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公开课初中篇十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3月
五、参与学科:所有学科
六、参加范围:全体教师
七、活动程序:
1. 设计教案。
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公开课后将教学设计上交教导室(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2、教学观摩。
要求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写好评课记录。
3、教学研讨。
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八、机构设置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邵金银
副组长:张-小平 潘云飞
组 员:杨寿礼 刘建成 李从峰 刘 冬 靖小春 胡鹤亭 管小玲
杜荣元 吴 婧 邵 丹 潘福平 严军 寇天驹 董道武 高见
陈国兵 周国芹 滕爱民 张宝龙
2、组织实施
教务处牵头,各教研组、备课组负责落实。
马甸中学教务处
2017 3
一、 活动目标
以“老教师示范课带头、新老师汇报课接力”为主体,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观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引导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对象、活动内容、地点时间及要求
(一)活动的对象:初中部全体数学(9名)老师。
(二)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
(三)活动内容
以备课组为单位,商讨下周课程安排和计划,确定讲课教师,老教师示范课,新老师汇报课1节,其余每位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评课记录。
(三)活动地点:
上课地点由各授课老师自定,评课地点定在初中部八办三办公室。
(四)活动要求
1、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标、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仔细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老教师带头上一节示范课;每位新老师准备一节汇报课,课题,地点,形式等自定,其余教师每人上一节公开课。
3、教研组长组织老师在规定的地点进行评课,先由授课老师谈对课的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再由主评人点评,各听课老师相继点评,分析该课堂教学得失,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4、全体数学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并做好听课记录,并填好听课评价表。
(五)初中数学听课评课活动要求
1、请各上课教师在上课前二天打印好教案,活动报告及会议记录由高到低年级教师撰写。
2、各上公开课的老师要认真准备课,其他老师可协助准备,要积极地给大家奉献一堂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回忆的经典课。
3、本科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及评课活动,评课要求听课教师全部参与,不得无故缺席。
洛阳伊河学校初中部数学组
2017.9
公开课初中篇十一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公开课活动。几位数学老师精心准备并展示的优质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让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初中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参加这次展示课的老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老师们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入手,有的以温故知新等活动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老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勇敢”“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板书已经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挈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优质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一笔清秀的板书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上一节好课不容易,做一名好老师更不容易。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公开课初中篇十二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联想,并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通过具体的实例指导学生展开联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学生堂上写作,分享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联想的方法,展开细致的描写,丰富的内容,提升语言的感染力。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打开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注意仔细观察)。
洗衣机的场景――联想到海洋世界。由此达到广告的目的――洗衣机容量大、无磨损。这时候,我们不禁为设计者超凡的创意所折服。这奇妙的创意源于设计着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联想)联想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美妙的感受,在写作中,联想可以使我们的.内容更丰富,让我们的语言妙笔生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作文指导课――《张开联想的翅膀展开细致的描写》。
二)、联想思维训练,明确联想的特点。
请同学们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黑板的板书)茄子――海豚;草莓――小鱼;椰子――小熊;豌豆――蜻蜓;辣椒――海马;由此看,什么是联想呢?某一事物(人)想到另一事物(人)。简单来说,联想的特点是由此及彼。(板书)。
三)、举例教授写作中运用联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1、荷叶图。
同学们请看这幅荷叶图。我们联想到什么?联想前,先要对眼前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你观察到了什么?荷叶有什么特点?这里运用了两处联想:荷叶联想到舞裙,整体的形象联想到翩翩起舞的少女。
由此看:运用联想的方法:1、细致观察。2、抓事物特点,联相似物(人)。
2、荷花图。
同学们请看这幅荷花图。为了把描写荷花的内容写得更丰富些,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联想呢?(颜色、形态、气味、给人的感受……)。
至少从两个方面以上进行联想。由此看,运用联想的方法:3、调动各种感官,多角度联想。
四)、堂上练笔,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写作。
以“春雨”为描写对象,运用联想的方法,写一段文字。要求:1、细致观察。2、抓事物特点,联相似物(人)3、调动各种感官,多角度联想。
五)、小组交流,推荐分享。
六)、范文共赏。(全班朗读)。
七)、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八)、作业布置:
1、摘抄《荷塘月色》选段并背诵。
2、以“水”或者“杨柳”为描写对象,展开联想,写一个片段。
五、结束语:还记得联想电脑的广告语吗?“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老师化用这句话:我们失去联想,写作将会怎样?为了让我们的内容更丰富,语言更有感染力,请同学们张开联想的翅膀,展开细致的描写。
公开课初中篇十三
为落实我校大力发展初中战略,推动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校决定从20xx年10月开始,在全校初中范围内开展“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为使此项活动顺利开展,特制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使此次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特成立珠海四中“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梁柏健。
副组长:于发书(数学)。
工作职责:
1、全面领导和组织本次公开课活动。
2、组织开展组内评课活动,并及时总结上报评课材料。
二、公开课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开展“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是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活动将以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为载体,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使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都能上公开课,天天都听公开课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活动范围、活动内容及要求。
在岗并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初中教师(男:55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
(二)活动内容。
2、各科组长示范课。
3、骨干教师示范课。
4、青年教师优秀课例展示课。
四、活动安排。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中旬。
任务:确定示范课讲课教师,明确公开课所要突破的重点:一是教学案设计合理,二是学生完成教学案质量高,三是学生合作参与性强。
各科长周四下午之前上报科长示范课内容到罗彩华处。具体包括:上课内容、地点、时间。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1、主要内容:做好教师公开课开展。做好开展公开课活动的档案管理工作。
2、具体工作:(1)重点加强开展校内公开课。校内公开课活动分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科任教师三个层面展开。学校要在校内公开课基础上评选校级优秀公开课,获校级优秀公开课人数不低于本校教师总数的15%。
(2)在评选校级优秀公开课的基础上,选部分学科,公开录像参与省市级优秀课例评比。
(3)加强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活动方案、活动计划、教师教学案、听课材料、评课材料、优秀课评选材料等。
五、活动要求。
1、各科组及备课组、相关教师要切实重视本次活动,深入开展组内讨论和准备工作,按时上报公开课教师名单。
2、参与讲课教师要认真作好准备,认真设计教学案,课前印制20份交听课老师。
3、要求所有科任教师均要按时参加听评课。
4、授课结束后,各科组和备课组要开展扎实有效的评课活动,评课时间可安排在科组活动期间,也可自行安排。一方面要做好记录,另一方面要将评课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教务处,要求人人有发言,严禁走形式走过程,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公开课初中篇十四
1、教师语音标准,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英语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
2、巧妙地运用了语言描述及提问等方式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入。
景动情,使其受到感染,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示会个性及能力,同时教师也很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4、纵观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好,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5、这次教学活动是一次单词、短语、句型的组合教学活动,教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6、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
7、教师在实施本节课教学中,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教法灵活科学,讲课时思路清晰,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驾驭能力强。
8、学生的活动充分,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师生全面互动的教学模式生动地诠释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
9、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自始至终渗透德育和人文主义的思想;教师英语素质优秀,时时体现出英语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理念,牢牢把握了英语学习的本质——用中学。
10、本节课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善于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为本节课堂的精彩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
11、课堂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感染了学生,调动了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振,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显著。
12、教师准确地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设置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
公开课初中篇十五
初中生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对生活、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
1.作文训练命题的形式范围很狭窄,多数仅限于学校或家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从写起;老师对这个问题又往往是命题的同时交给学生题材,让学生按范文依葫芦画瓢,培养的是学生的惰性,独立写作能力始终没有得到提高。
2.应试教育的体制,升学的压力,呆板的教学形式,毫无创造力可言的作业,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认识性和实用性作文较少,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为主,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模糊不清。
3.在不同文体的训练形式上,大多数语文教师目前仍采用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单线文体训练,彼此之间仿佛是独立的学科。没有把学生置入社会、大自然之中,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宣泄的快乐,变成言不由衷、动辄被咎的痛苦。
在我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作文教学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触,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在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作文教学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识字、讲读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内容,它是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一种手段,具有再创造的特性。在学生方面,让他们树立“为学习而写作”的学习指导思想,即把写作当作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教,要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使他们自己去感知生活确实离不开作文。在思想上对“为什么写”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很快被调动了起来,“怎样写”“写什么 ”的问题就解决了。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我们应该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对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
3.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青少年学生思想开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幼稚,看问题容易片面、肤浅。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育他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才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
4.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
5.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
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开展课外活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陶行知的“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
我认为以下两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1.校外课外活动
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多样灵活,有全校性的、有班级的,有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2. 校内课外活动
校内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阅读、练笔、办报,或开班会、听报告、搞竞赛,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 问题,我们就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开展课内外结合的活动,更好地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公开课初中篇十六
为了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给我校教师成长搭建锻炼的平台,同时也为了更好落实“精讲精练清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内容和形式。
结合我校教师结构实际,以“展示一批、选拔一批、培养一批”为思路,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公开教学活动。公开课的内容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公开课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展示课。
2、汇报课。
3、竞赛课。
三、开课说明及安排。
1.展示课是指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课,由学校精心推荐3-4位老师面向全校教师公开进行教学展示,展示其对精讲精练教改模式的把握,展示其丰富的教学内涵和特色,被选为展示课的老师应遵循课改理念,结合本校课堂教学特色,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要成为第一学期的公开示范课,不仅是全体教师观摩学习的榜样,对青年教师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对其他学科的全体教师具有启迪影响作用。展示课的第一阶段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学后的两三个星期内;展示课的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二学期开学后的两三个星期内,开课人员在学校骨干教师中选择。
2.汇报课一般是指青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基本了解我校教学要求后所执教的公开教学。执教老师需要先在教研组内进行教学公开,在此基础上,由本人反思、结合本组反馈意见、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教案,反复磨课后再进行的公开教学。被选为执教汇报课的青年教师,在同一批青年教师中具体有代表性,需认真对待,抓住机遇,快速成长。汇报课一般安排在第一个学期的后半学期。
如果有可能,我们还可以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进入课堂听课,直观地了解课堂教学各环节,观察其子女课堂表现。
3.竞赛课是我校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开展的涉及多学科、面向全体教师,尤其是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为了展现青年教师的教学功底、课堂的教学组织能力、研究教材能力,探寻教法能力、关注课堂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深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构筑高效课堂的先进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公开教学活动。竞赛课的组织视实际情况而定。
四、组织领导。
组长:陶正新。
副组长:张健游大庆张倩。
成员:薛俭吴娟严志慧王志峰。
评委:张健张倩游大庆薛俭张建芬及特约评委。
五、活动要求。
1、开课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标、教材、教法,深入了解学生学情,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开课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工作计划,以大局为重,积极完成任务。
3、听课教师要积极参与,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写好评课材料。
4、展示课、汇报课均安排点评老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面向全校教师作点评。
5、活动技术后,相关教师要将教案、练习、反思、评课等过程性材料上交教务处做资料存档。
6、学校在校级优秀公开课的基础上将向市一级做好公开课的推荐工作。
7、学校将克服困难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硬件支持和奖励,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
太仓市陆渡中学。
20xx年10月。
公开课初中篇十七
一、活动目的:
为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提升各备课组教研水平,突出集备教研的时效性,充分体现“一人主备,全组集备修正”的团队合作意识;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根据学校教学部署特制订集备公开课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教务处、科研处、实验处及各集备组长。
三、活动时间:9月~~10月中旬。
四、活动形式及要求:
1、每科集备组选出一位授课教师,该授课教师课前自主进行备课、准备教案;准备充分后在集备组进行说课,之后在集备组全组深入探讨、研究后上公开课。
2、公开课后全组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全校观摩。
3、讲课教师要根据本课题实际情况,钻研教材教法,努力创建激情高效课堂,使课堂成为人文的课堂、有生命力的课堂、“真”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4、每位授课教师按指定时间上课,教学内容根据本备课组教学计划确定。
5、课后授课教师向教务处上交教案、反思、小结各一份,集备组上交集备教研记录一份。
6、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在保证教学秩序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做好上课调整,及时参加活动。凡同学科教师开课,本学科教师必须参加。其他学科无课教师自行参加。
7、听课者积极参加,认真学习,记好听课记录,撰写评课意见。
五、活动日程安排。
五、活动日程安排。
9月5日(周四)召开各科集备组长会议。
关于开展“集备公开课”的有关要求。
9月10日~13日。
9月17日~20日。
政、史、地、生集备公开课。
9月24日~27日。
八年级语、数、外、物集备公开课。
10月8日~11日。
九年级语、数、外、物集备公开课。
10月15日~18日。
九年级化学、七年级语、数、外集备公开课。
六、活动细化表。
(略)。
(略)。
公开课初中篇十八
上课时间:3周星期一第6节高三6班。
教师:xx。
目的:
1、通过学校的体育器材自备开展课堂拓展练习。
2、让学生掌握拓展练习中的技术技巧,从新认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自主完成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拓展练习的步骤:
一、体育机械器材拓展练习的项目:
1、支撑移动走(男)2、鱼跃前滚翻(男)3、爬行过架(男)4、引体向上(男)。
5、运球绕杆(男)6、云梯走(女做,男保护)7、双人背靠背夹球走(男女配合)。
8、双人跳绳走(男女配合)。
二、拓展练习闯关。
1、自主练习闯关(5分钟)。
2、分组闯关比赛(3男3女为一组)。
第一关:双杠支撑移动走(男1号)鱼跃前滚翻(男1号)。
第二关:爬行过架(男2号)引体向上(男2号)。
第三关:运球绕杆(男3号)。
第四关:云梯走(女1号做,男3号保护)。
第五关:双人背靠背夹球走(男3号,女2号配合)。
第六关:双人跳绳走(男3号,女3号配合)。
3、个人闯六关表演(每组选出代表2男2女)。
四、跳绳闯过:名称:双人跳大绳闯三关。
方法:两人一组为一体,连续跳过三个大绳。
五、趣味拔河:名称:横线拔河。
这节公开课应该说是我经过近一个月的前期准备才出炉的,可以说花了我很多的心思。在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与器材等各方面都下了一番工夫。上完这节课后,本人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
1、在尝试分层教学上,做得还算成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以此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各自有其不同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成功。
2、对学生要达成的目标、要求上设置合理、可行、有效。对a组学生以引导自学为主,给他们以挑战,超越自我;对b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让他们体验自主、快乐,体验团队协作;对c组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个别辅导的方法。给予趣味性的练习,让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整节课的设计较为流畅,先从技术学习入手,而后递进至拓展练习(先抑后扬)。
课堂中能有效地使用自制教学卡片。
当然,这堂课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在拓展练习阶段,感觉时间上有些不够,因此在讲解时有些着急,讲解时条理不够清晰,学生未能完全领会。比赛开始后,有些组就未能按教师的设计意图去完成,有违反规则的现象。而我担心课堂剩余时间不足,就未停止比赛。课后反思,如在出现违规时,坚决地停止比赛,而后以一规范动作的组进行示范,应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能更好的实现最处的设计目标。由此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做反思(特别是课堂意外反思,对问题怎么解决的思考,寻找最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多做总结,以加强临场应变能力,加强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努力达到对课堂组织教学驾轻就熟。
2、在运动量的安排上,有教师反应本节课学生的运动量还不够。我想有以下三个原因:a、当天天气较冷。b、学生在完成拓展练习时,未能完全按教师教学意图去完成,在运动量上有所降低。c、拓展练习设计上对学生要求的运动量还不够。因为这一环节应是本课的高潮所在,学生应在这个环节的心率水平达到最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还应更多的考虑运动量这一因素。
公开课初中篇十九
新世纪之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自己动手实践、校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在〈〈地图〉〉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让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从中得知,什么是比例尺,地图上有方向、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同时掌握绘制地理草图的技能,也能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了亲切感,有助于形成生活中主动观注和使用地图的习惯。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地理现象。如,让学生记录正午太阳照射的物体的影子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通过记录水表每天家庭用水量,让学生既会读出水表的读数又能使学生尽量想出节水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这样在各种活动中,师生有了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改变了师生的关系。
二、重视从生活实际中学习。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已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到“中国的气候特征”,“季风”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蓟县冬、夏季的风向情况,我问:“我们这个地区冬季吹什么风?”学生回答:“西北风。”我接着问:“我们这个地区夏季吹什么风?”学生回答:“东南风。”接着,我补充讲解:像我们这个地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就是季风。同样,在讲授“我国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冬季由于气候干燥,我们的手、嘴唇等特别容易裂口子”。在讲授交通运输中“枢纽”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蓟县汽车站的情况。此汽车站联系着我们蓟县与天津市、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公路运输。我们蓟县的汽车站就可以称上是蓟县公路运输的一个“枢纽”。这样通过举例说明,学生就可以把这些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重点及关键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注重在探索中学习。
20世纪50年代,从提高教育质量,改进科学教育入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所谓科学知识,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思维过程是可教的,且思维过程的学习比结果的学习更为重要。”他提倡的就是培养探究性思维学习方法。新课标同样提倡教师要使用探究式教学。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动脑筋、敢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为了培养和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制地球仪,说出—地轴、两极、赤道等概念。从而使学生既明白了这些地理名词,又使学生有了一个地球这个球体的空间概念。然后,在讲经纬网时,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的位置?并在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让学生边观察边议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然后叫几名学生报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又问学生当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怎样找座位。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再自制的地球仪上标出南、北纬23.5°,南、北纬66.5°,0°经线,180°经线并在此地球仪上画出北京的位置。从而明白遇难船只怎样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了。又如讲“地方时”时,提问“雅典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播放刘翔的110米栏的决赛,是在凌晨1点多钟,难道刘翔是在半夜进行比赛吗?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即带着问题去学,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时时处处有地理知识。再比如讲“水资源”一节时提问“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讨论学习,有关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从而明白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四、注重合作学习。
新的地理学习方式提倡除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外还有合作学习,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更具生动,富有亲切感。例如:在学习《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这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记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歌诀。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学习,教师把已准备好的具有国家名字的卡片发给学生,然后教师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找到与卡片上的国家吻合的顺序站好,看哪一组用的时间最短。又如在学习〈〈收听天气预报〉〉这一节时,天气符号不好记忆。讲完后给学生十分钟记忆,然后按学习小组让学生做为天气预报播音员。把课本上的天气预报图从头到尾每个小组播报一遍,看哪一个组声音洪亮、准确、流畅。如有播报不准确的,有停顿的就坐下,后面的同组同学继续播报。最后看那一组报的最好,用的人数最少。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再比如学习〈〈设计旅游方案〉〉这节时,让学习小组自己设计旅游方案,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来完成本组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但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拓展完善,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五、重视地图的运用。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图象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如何利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图象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任务。首先,应该运用书中插图,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比如,在讲比例尺时,书中给出的三幅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运用插图。其次,还要积极运用板图,它既简便实用,灵活性大;又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还能动态显示,形象具体。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轮廓图,让学生说出主要走向的山脉后。教师在黑板轮廓图上画出这些山脉的简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地图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的丘陵的名称,并且填完每种地形区后让学生讨论说出它们的区别。这样师生共同完成,边讲边画。既简单、容易、效果好,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再比如,在讲,〈〈水资源〉〉这一节时,将水资源的形成过程中,边讲边画,把死图变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的统一协调,在观察中获取知识。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课程改革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公开课初中篇二十
听了倪娟老师的课,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英语的教学。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
第三,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公开课初中篇二十一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思以“同课异构”形式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参加范围:全体初中部教师。
五、活动程序:
1.设计教案。
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初中教学处(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要求按照“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备课、上课,构建学习小组,授课体现精讲精练。
2、教学观摩。
由两位以上老师执教同一个课题,要求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写好评价。
3、组内研讨。
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4、教学总结。
通过观摩了三位老师的课例后,把自己的认识、收获写下来,可以是设计的理念,也可以是教学环节,甚至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处小技巧等等。上课老师完善教案,整理修改成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择优推荐参加各类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六、活动安排。
1、语数安排在周三、理化英安排在周四、其他学科安排在周五进行同课异构活动。
2、其他科目结合本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3、学校初中部教学处组织不同年级的同学科教师进行一次同科同课异构活动。
20xx.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