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十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1
古人有句老话,人生中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时”被放到最后,足见其重要性。而在题名前的漫漫时光,却是艰辛而不为人知的,古今皆是。
《小欢喜》正是把目光投向了“高三家庭”这个特殊群体,来讲讲他们的喜怒哀乐。
黄磊和海清继《小别离》之后再次扮演夫妻,这次要面临的难题是学习很差又异常调皮的儿子。陶虹和沙溢则扮演一对离婚夫妇,他们的孩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尖子生。还有一对是王砚辉和咏梅扮演的“空降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长期不在孩子身边,这回终于全家团聚但是却发现自己的儿子变成了“问题儿童”。
精心选角的“老戏骨”们演的真实自然,诠释出了三个家庭的不同喜乐。
一号家庭(黄磊+海清)夫妻感情和谐,唯一儿子方一凡的学习问题令人头痛。偏偏家里还来了也是今年高考的外甥林磊儿,更偏偏他是个超级学霸,更加衬托的儿子事事无成。
最重要的是,全家上下好像就只有妈妈特别操心这个事。儿子就不用提了,心根本不在学习上面,搞摄影、弄直播、追女孩倒是样样在行。而自己的老公呢,总陪着孩子一起瞎玩,出主意给班主任送什么乌龟当礼物,最大的兴趣是去逛花鸟市场。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这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中国家庭的常态。母亲通常是那个对于孩子更上心、也付出更多的角色。在我念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不少同学的妈妈全职在学校附近租房陪学陪考,却鲜少见到父亲的身影。
二号家庭里妈妈的存在感则更强。这位母亲是个严母,由于离婚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再加上前教师的身份,令她对于孩子有着极强的掌控欲。
在女儿卧室正对客厅的那面墙,被挖出了一块玻璃幕,妈妈不管是在看电视还是做饭,都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女儿的学习状态。而在高三开学前的誓师大会上,本已经在心愿气球上写好了自己目标的女儿,却被妈妈强迫必须要写上“高考700分”的字样。
这样的一位母亲,同样是我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家庭中父亲的缺位,会令母亲把大部分甚至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心愿替代了孩子自己的。她的女儿本来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了,但是在她那里,得到更多的不是肯定和鼓励,反而是一次次的否定。
三号家庭则有些特殊,尤其是在城市中比较少见。他们的孩子季杨杨是个“留守儿童”,在爸爸因为工作而不停更换着城市的时候,他独自留在北京,由姥姥、姥爷和舅舅共同抚养长大。
这样的孩子无疑内心是孤独的,带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也无法迅速跟父母再次产生羁绊。杨杨也对学习不感半点兴趣,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车场。而他的偶像是韩寒,因为韩寒不仅是个很棒的赛车手,更重要的是,韩寒并没有念过大学。
身为杨杨父亲的季胜利,则是一个刚上任的区长。在仕途上的春风得意,却无法消解家庭间的矛盾冲突,在跟儿子一次次的争吵后,他忍不住问妻子:“杨杨小时候是个多好多乖的孩子啊,怎么现在就变成这么浑不吝了呢?”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究竟什么样的是对的,什么样的是错的?也许没有标准答案,千百个家庭,都有千百种模样,高三家庭只不过是这些模样中的一个切片。
而这剧在我看来最好的一点是足够真实且接地气,剧中人物就像身边的同事、朋友或是家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酸甜苦辣也同样发生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不会都充满了欢喜,但同样也不会全都是苦难。而这一点一滴珍贵的小欢喜,构成了生活最本真的一面。苦恼有时,欢笑有时,但最终他们都跟生活达成了和解。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2
最近,黄磊海清主演的电视剧《小欢喜》正在热播。围绕“高考”这个主题,这部剧讲述了4个孩子、3对父母的备考故事。“一人备考,全家作战”是整部剧的主旨,也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父母们租房陪读,煲汤接送,鼓励监督,甚至为了不耽误孩子的时间特意早起1小时上厕所,做好一切后勤服务工作......紧张的高三生活,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兼顾不了的家庭和事业......这部在豆瓣收获8.0高分的高考“浮世绘”,为什么这么火?网友给出的评价是太真实了!
凡是参加过高考的人,对剧里演绎的高考生活都能感同身受!父母不惜一切为孩子付出,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样爱的绑架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学习路上,父母别做孩子的绊脚石!
中高考时父母的过度关心和焦虑往往就是孩子学习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有人说,其实教育就是在拼爹妈,没错,拼的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以身作则的坚持。教育之路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
都说父母分三个阶层:
三流父母做保姆: 传统的中国父母习惯做孩子的保姆,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催生出一大批生活上不能自理,精神上无法独立的“巨婴”。
二流父母做教练: 当今大多数家长热衷于做孩子的教练,不惜一切代价,逼迫子女学习,殊不知这样很容易适得其反,孩子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导致精神崩溃。
一流父母做榜样: 爱孩子,不是控制孩子,而是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给孩子留下深远的影响。律己之后再要求孩子,反观有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自己却拿着手机在孩子眼前玩,这时的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而且也不会从学习中找到快乐。
之前因高考成绩上热搜的国民才女武亦姝,参加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荣获冠军而走红。他的父母就是特别好的榜样,特别是武亦姝的爸爸,每天4.30以后就不会再看手机,专心地陪伴孩子学习,这样的父母才是最好的榜样!
备战中高考,父母必须注意的几个事项
在中高考路上,孩子的身心都很疲劳、脆弱以及敏感,父母除了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好榜样,还要关心孩子面临着学习压力、心理压力、时间分配、身体精力等等方面的困难,这时家长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
一、面对孩子学习的压力 ,不要盲目的给孩子补课,家长应先向孩子了解,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现在学校的复习计划和节奏,再多咨询下老师,判断是否需要补课。而且要尽量帮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漏洞,并有针对性地弥补。
二、面对孩子的心理压力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处于高压力、高焦虑状态时,要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孩子来说,而不是自己一味想表达自己的“关心”。当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以后,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会缓解很多。
三、面对孩子的时间分配问题 ,家长要跟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为孩子合理的规划时间,学习与放松劳逸结合,让孩子身心愉悦的尽自己最大力量,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学习到最多的知识。
《小欢喜》观看心得
最近热播剧《小欢喜》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一部作品讲述的三组不同的中产家庭的故事,而里面所围绕的重点便是孩子高考和教育问题。剧中最后磊儿考上了清华,英子考上了南大,都有了一个不错的归宿,回想之前因为高考压力和父母之间产生的矛盾,有了现在的结局也算是欢喜和圆满了。
这部剧自从播出之后就引发明星追剧,8月28日,李艾在微博发文:“今天很焦虑,感觉灯泡儿高考迫在眉睫,还有6610天”,后面更是配上了“小欢喜后遗症”的话题,妥妥的追剧达人了。
李艾还晒出儿子小灯泡的近照,照片中,小灯泡身穿白色T恤,上面还印着一个灯泡的卡通图案,真是画如人名,很可爱。小灯泡现在才一岁,虽然已经长大不少,不过距离高考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李艾已经开始为儿子的高考忧虑了,真是太幽默有趣了。
李艾是一位著名的主持人,和老公张徐宁之间的感情也一直都非常的好,在生小灯泡的时候李艾已经属于高龄产妇,幸好母子平安,如今还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操心,也是心真累。
很多的粉丝都纷纷评论:“还有六千多天呢,急什么呢”、““实名心疼小灯泡,灯泡儿上辈子可能是一道数学题”、“灯泡:我做错了啥?现在就让我想高考了?”、“来自妈妈的焦虑”。
不得不为灯泡儿捏把冷汗,才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施加了这么多的压力。想来李艾也是在家带灯泡没事干,所以也紧跟着热潮追了这部《小欢喜》,不过也因此产生了观影后遗症,想多了。
不过,毕竟有孩子的父母在看这种现实的家庭教育剧的时候,就难免会感同身受,李艾深处北京,毕竟北京人口多,竞争压力本来就很大,为孩子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高考一直以来就是很多学子的压力所在,经历三年的苦读,就是为了最后的高考,在这三年里面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保持一个最好的学习状态,最后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总是会费劲了心思,各种补课练习全都压在了孩子的身上。或许李艾在看了《小欢喜》的系列剧《小别离》的时候,还会焦虑灯泡儿的中考问题呢!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3
由鲁引弓原著,黄磊任总编剧,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小欢喜》今晚登陆东方卫视。作为热播话题剧《小别离》的续作,《小欢喜》延续前作温暖现实主义生活流,主创团队在原作的基础上,历时三年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采访了数百户真实高考家庭。《小欢喜》围绕了方家、乔家、季家三组不同背景下的家庭为备战高考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多维度探讨和挖掘了教育、两代关系等时下备受关注的现实议题。
昨天,该剧主创亮相开播发布会,身为总编剧,黄磊将自己的这部作品定义为温暖现实主义,因为他觉得在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里,其实没有什么太曲折、惊险的东西,以及极端的情节,“我们在一个很和平的年代,在这个时代大家过的都是很平和的生活状态,但是生活里面也会有那些小小的波澜,小小的曲折,孩子要上学,怎么找一个更好的工作,怎么样可以收入更高一些,而这些小小的东西,就足够支撑一部戏。”所以黄磊认为《小欢喜》是部很朴实的戏,三个家庭,一个普通家庭,一个离异家庭,还有一个是中层干部的家庭,“不管哪一个样式的家庭,都要回到最朴实的生活,看熊孩子们怎么样去跟爸爸妈妈斗智斗勇。”
《小欢喜》由《小别离》原班主创历时三年打造,方圆和童文洁这对家喻户晓的荧屏伴侣,即将在这部剧中展开全新的人生旅程。作为典型的“虎妈猫爸”家庭,方圆幽默达观,亲和力满分;而童文洁则在职场上精致干练,在家中又将“严母”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发布会现场,与《小别离》团队再次合作,黄磊感慨颇多,“《小别离》结束后,我们当时就针对是否拍摄续集做了很多探讨和议论,后来我想何不拍一个高考题材的作品,方圆和童文洁夫妇不变,他们从一个故事延续到另一个故事,这样的设定会让观众既熟悉又陌生。另外我们在《小欢喜》这部剧中也做了一些配合和调整,为这两部剧设定了一些有趣的连接。”在黄磊看来,方圆和童文洁就像中国万千父母的缩影,“他们代表了最普通中国家庭。”
此前在《小欢喜》的制作特辑中,黄磊表示,这部剧更多地是聚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蜕变,剧中的很多剧情都是他身处当下有感而发,“父母通常会觉得,他们对子女的好,是要子女以懂事、听话作为回报,一旦孩子叛逆,做出了违背父母原则的事情,他们就会觉得被‘背叛’。但其实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小欢喜》这部剧中,观众会看到有家长给孩子道歉的情节,黄磊认为这样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也会在两代关系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小欢喜》观看体会
暑假的热播剧《小欢喜》迎来了大结局,虽然这部剧是在高考结束后播出的,但剧中家长和孩子们所发生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在电视剧即将大结局的时候,乔英子终于去了心心念念的南大,方一凡也去了南艺,磊儿如愿考进清华,季杨杨去了慕尼黑,宋倩乔卫东破镜重圆。
这个看似圆满的结局,让很多人感动,家长们看待孩子总是不客观的,而属于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是要向前看的。孩子们的身影渐行渐远,而家长却依然停留在原地,偶尔他们回头,就会觉得很满足。剧中,发生在几个孩子的事也让很多孩子开始反思: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忽略了家长的感受,是不是应该抽时间多陪陪他们。
大结局后,黄磊发了一条感叹:今天小欢喜大结局了,我收到了最好的礼物,多多跟我说:爸爸,这部剧真的很好看,你真棒。
多多是黄磊的女儿,今年13岁了,原来多多也喜欢这部剧啊!还以为多多不会看爸爸演的戏,没想到这么支持,还跟黄磊说了自己看这部剧的观后感,还夸爸爸演得好,这个女儿很暖心。对于父亲来说,女人的认可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黄磊是这部剧的主演,也是这部剧的编剧,剧中很多情节都是根据黄磊的真实感受改编的,包括他的家庭理念核对孩子的教育,都可以体现。印象最深的就是方圆给方一凡讲解男女方面的知识,这段在很多电视剧中都是不曾说到的,可是黄磊却策划了这场戏,家长们看了后,也会受到影响,也会更重视这方面。
剧中,黄磊饰演的是方一凡的爸爸方圆,剧外,作为孩子们的家长,大家都对黄磊的教育观表示赞同。黄磊从来不会干涉孩子的喜好,多多从小就有很多兴趣爱好,黄磊都会满足她,比如写英文诗,自己设计衣服,T台秀,弹钢琴,多多的兴趣越来越多,成为了多才多艺的女生。
另外,黄磊不会阻止青春期的各种懵懂。女孩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喜欢化妆喜欢漂亮裙子喜欢打耳洞,别的家长觉得,这些东西接触的太早会影响孩子,就是不学习只想着玩了,可是黄磊不同,他尊重多多的爱好,让多多去尝试,多多也成为了多才多艺的女生。
黄磊不是“大男子主义者”,对孩子们并不是宠溺过度,也很尊重孙莉。对有些家庭来说,掌管经济大权的人会切断另一方的梦想,不过黄磊不同,虽然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很好,黄磊挣的钱可以负担得起家人们的开销,可是他还是决定放弃一些事情,陪伴在家人身边,让孙莉去实现她的梦想。
生活在这种家庭是很幸福的,家长们很恩爱,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孩子也知道感恩,理解家长的不容易。说到多多,可能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爸爸去哪儿》,当时多多和黄磊的相处模式很舒服,现在过去这么多年了,多多还是和以前一样爱说话,并不会因为青春期和父母的感情就疏远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的顾里是很重要的,孩子能够认可家长,对家长来说是很欣慰的。黄磊出道这么多年,很多都是观众们的认可,如今多多长大了,能够得到女儿的认可,对于家长来说是很欣慰的。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4
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吗?
父母凭什么决定孩子的未来?
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就该“亲密无间”吗?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使这个八月都躁动起来,不安起来。
明明是一部贴着「轻喜剧」标签的家庭剧,却让多少人流了泪,让多少人面上无光,又让多少青葱的少年时刻在记忆里卷土重来——
《小欢喜》
01
《小欢喜》是《小别离》的姊妹篇,当初《小别离》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网热议,而姊妹篇《小欢喜》更是首播拿下8.2的成绩,在一众国产剧里,遥遥领先。
而《小欢喜》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最大的优点,就是刻骨描髓的“真实感”。
这一次,《小欢喜》的镜头依然对准了三个家庭,截取了高三这一年的时光,讲述三个家庭在备战高考时各自的鸡飞狗跳。
当观众率先沉浸于方一凡家庭的趣味,以及季杨杨家庭的隔阂时,我却迅速被「乔英子」的故事吸引。
在这个只有两个人的家庭里,我看见了可怕的三个字:
控制欲
乔英子(李庚希 饰)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妈妈宋倩(小陶虹 饰)一起生活。
宋倩是前春风中学的特级教师,作风干练,性格强势。她的选择,决定了孩子能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
对前夫乔卫东(沙溢 饰)怀有敌意,宋倩的态度从来都是厌烦、嫌弃,于是英子也很难看到爸爸。
明明是三个人的合照,英子看到的时候却只剩母女两个,乔卫东早就被宋倩截掉了:
宋倩还专门制定了日程表,严密安排了英子的日常,而日常=无止境的学习。
宋倩与英子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不认同,却从来不沟通。一个施与,一个被动接受。
就像每次煮汤,宋倩都会做成药膳,至于英子喜不喜欢,并不重要;
为了让孩子专注学习,她在家里专辟出一个隔音间,英子要做的就是:走进去,关上门。
英子接受了。尽管,那扇门后,从此藏了许多她之前不曾说出口的抱怨。
英子反抗吗?
几乎没有。
同学送英子的乐高被宋倩看到了,于是简单粗暴地没收,之后再不痛不痒地问一句:「行吗?」,英子只是含着泪点头同意。
偶尔想脱离控制,乔英子的做法是:欺骗。
同学约着看电影,英子想去又不敢去,于是谎称在学校做听力,骗过了宋倩。
这真是个可怕的征兆——倘若父母不给孩子空间,每次都否定孩子的决定,孩子就不会再说实话,“我只要撒谎骗过你就好了。”
一次欺骗,尝到甜头,就是无止境的欺瞒。
这种教育方式的巨大弊端,乔卫东早就发现了。他在一次谈话里曾反对宋倩的教育理念:“一个女孩子,必须上清华、北大吗?”
宋倩回答得迅速、果断、毫不犹豫:“对,必须。”
她的决心让人心惊。
同时,这份决心被她强行嫁接到了英子身上,这意味着英子要承受的压力,远超其他同龄人。
誓师大会上,有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气球上写愿望放飞,乔英子写下CNSA(中国国家航天局)。
宋倩立刻泼冷水,逼着孩子在气球上写分数:别写这玩意儿了,写上700分。
乔英子不愿意,你来我往的推搡间,气球被不小心挤破了。
——这一刻,无论是梦想,独立人格,自我的个性选择,“啪”,全部被摧毁。
乔英子终于崩溃,哭着离开:
「那是您的心愿,不是我的心愿!」
等到放飞倒计时,镜头再切到英子的愿望,我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惧怕:如果这次写的是700分,世界上是不是再无乔英子,只有宋倩的女儿了?
宋倩永远都在控制着孩子的一切。
这里的「一切」,是真正意义上的泛指,包括学习,生活,思想,她都替英子安排完了。
这种控制是对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剥夺,每一次反抗失败都是对英子个性的镇压。
更可悲的是——
宋倩在控制中,也同时失去了自我。
和童文洁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时,她「教导」对方:你这想法怎么还没有端正过来呀——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瞧瞧,家长与孩子已经捆绑在了一起,再无法分清是谁制造问题,又该是谁去解决问题。
而在这种「畸形的控制关系」里,想讨好对方,也变得很难。
她们去看电影时,宋倩发现英子早就看过一次,愤然离场。
“让你高兴不是意义吗?”
“……我是要你高兴。”
“那我也是为了你高兴啊!”
最后宋倩吼出来的那句“我不用!”,把两个人之间的伤口撕到血淋淋。
我给的不是你想要的。
碰巧,你也是。
如果说乔英子的家庭算「极端」,那方一凡的家庭看起来是「最温和」的,他们展现的是绝大部分家庭的常态。
有一幕是童文洁对方一凡说:高考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打不赢终生遗憾。
普通得就像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家庭。
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想想,作为母亲的童文洁,同样是在「强行控制孩子的未来,试图慢慢磨掉孩子的选择权」,只不过,她的方式没有那么极端而已。
正如童文洁总对一凡说:我们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我们就是为了你。
以及:你先考上大学,给妈妈吃个定心丸——算妈妈求你了。
反复灌输。反复强调。
多少人和方一凡一样,在高考前听着这些话,茫然地被牵着鼻子走,恐慌到相信一场考试足以支配整个人生,然后为这不知道是谁的心愿而辛苦努力?
软硬兼施,亲情绑架。面对父母的哀求,有几个人能做到不妥协?
这两家的反面教材,是季杨杨的父母。刘静和季胜利在外多年,几乎不曾陪伴在孩子身边,被戏称为「空降父母」。
但是当季杨杨讲出“所以说,想要成功,也不一定非要上大学”的时候,有多少家长能像刘静这样,心平气和地说:“也不是不可以的。”
刘静的愿望是「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这其中纵然有愧疚,有不得已而为之,但,还是太难得了。这是中国式育子的模式下,几乎难以听到的回答。
这意味着,他们亲手把自由送到了孩子手上。
而在“失控”的状态下,季杨杨几乎是天然的、自由放任的。乔英子太软弱,方子凡尚蒙昧,只有他向来叛逆,会对不喜欢的事情大胆反击。
02
《小欢喜》中对亲子关系的探讨,让大众再一次思考起这个问题: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吗?
父母总是说:“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他们还喜欢把这句也挂在嘴边:“我是为你好。”
父母口中的「为你好」,是真正在关心孩子的诉求,抑或只是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在满足私欲?
家庭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力,父母又是否意识到、并且认真思量过呢?
《钢琴教师》里,Erika在家庭的强压下逐渐扭曲了自我,她没有朋友,没有爱,没有自由,逐渐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人,最终崩溃自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单元剧《妈妈的遥控器里》里,孩子的人生被妈妈用遥控器不断地倒带重来,连死亡都成了无法解脱的循环。
而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你」成了一切伤害的挡箭牌?
有多少父母,还在把孩子当作所有物,在物质上肆意插手,在精神上严格禁锢。
他们又曾有多少次直接越过孩子,代替行使了他们生活中的所有决定?
你喜欢喝的咖啡,被换成白开水多少回;
你总是朝左放的牙刷头,有没有被纠正到右边;
你没上锁的日记,是不是被偷翻了好几遍;
你藏在抽屉里的外国文学,又被撕光了几本;
你新交的好朋友,有没有被问“这人成绩怎么样”;
你染了漂亮的发色,有没有被骂“不正经”;
你出去玩的时候,背后是不是总也有一双眼睛;
——即使成年后,你也有门禁吗?
如蛆附骨的控制欲,无所不在的高压监视,天罗地网一样扑来。
这种控制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父母其实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或者是,即使意识到了对孩子的过多干预,他们也仍觉得理所当然,“我给了你生命,我为什么不能决定你的人生?”
到底什么时候,这些拥有强烈控制欲的父母才能明白,孩子根本不是附属品,他们从来都拥有完整独立的人格,拥有高度自由的选择权。
从来没有谁有资格一手安排、甚至决定别人的未来。
父母是这样,其他任何人都是这样。
请不要再以亲情的名义,按照自己心意践踏孩子的人生了。
他们的未来,请让他们自己安排。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5
《小欢喜》电视剧观后感以及剧评
讲真,暑期档里玄幻武侠历史古装剧真的太多了,所以看到《如懿传》的导演汪俊最新回归现实主义题材的新作《小欢喜》开播,加上黄磊,海清,陶虹,沙溢,咏梅等一众我们熟悉的演技派演员加盟,就立马追起来,看了几集发现,汪俊这次的《小欢喜》非常贴近生活,影片中的细节非常到位,一个镜头是海清所扮演的童文洁听到孩子在学校打架的电话后,立马在工作的办公室里换下亮晶晶的可爱拖鞋穿上强势女人代表的高跟鞋火速赶往学校,这些细节把控到位的镜头表达了汪俊追求细腻,追求真实,追求品质剧的一如既往的态度,正如他采访中说的,希望通过这部《小欢喜》承载普罗大众最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几个孩子的身后分别代表着几个典型的中国家庭。
方一凡家庭——快乐教育与应试教育观念产生分歧的中产家庭
黄磊扮演的方圆喜欢花鸟乌龟,追求田园式的生活,他乐观,对待生活随遇而安,佛系,乐于当一个安居乐业的小市民,自嘲胸无大志,只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方圆在誓师大会气球上写的字是——考上还是考不上,小小欢喜才是好。虽然方圆在表面上一直顺着童文洁的教育观念走,但他在气球上写的字则显而易见的表明了他对于孩子未来快乐教育的态度。
而海清扮演的童文洁则与方圆不同,她强势,霸道,作风雷厉风行,她悲观,焦虑,面对这个竞争的社会给自己,给家庭太多的压力,不允许孩子没有走在她为他预设的最佳道路上,她认为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孩子最好,她最在乎的显然是孩子的成绩。这完全没有错,也反应了很多当代家庭父母的共同焦虑,常常为了孩子的高考,让孩子掉一层皮,父母掉十层片,甚至很多家长连工作都辞了,把所有的赌注都投在孩子的高考上。
学霸孩子磊磊的到来,让童文洁更加有危机感,更让她看到自己孩子的差距,这势必会进一步加深这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父母与孩子隐藏问题的显现。方圆和童文洁的这个中产家庭是社会广大人群中共情最大的家庭,所以看这个家庭如何解决一系列亲子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是广大中产阶级家庭在反思现实中的自己。如何将这一些列啼笑皆非的的小危机转换成小欢喜也是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接下来最大的看点。
乔英子家庭——让人窒息的关爱和失控占有欲的单亲家庭
小陶虹所扮演的宋倩对于女儿的爱是一种让人窒息的关爱,对孩子的高考过度期待,在誓师大会的气球上写着让孩子倍感压力的700多分。怪不得英子说我才亚力山大呢,英子的压力除了高考,更来自于自己母亲压迫感无比巨大的期待。宋倩对女儿英子的爱更是一种近乎失控的占有欲,面对前夫乔卫东的到来百般阻挠,无比反感,不允许前夫在孩子面前出现。
为什么宋倩会这样,因为离异独自带孩子的她已经把孩子视为她的唯一,看到前夫和他女朋友还有女儿在一起仿佛一家三口的画面,立马崩溃。怕前夫抢走孩子的爱,抢走自己的唯一。宋倩和童文洁抱怨说,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为了孩子我放弃了多少想干的事,我容易吗?这是一句很可怕的话,的确宋倩为了孩子放弃了在春风学校的正职,去做补习老师,为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有更多的收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做为一个孩子如果长年累月的听到这种“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不可以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你不可以离开我哪怕是一会会”这类的情感绑架的话,能不压力山大,能不成为一种巨大的负担,能不奔溃,能不哭吗?
陶虹扮演的宋倩和沙溢扮演的乔卫东对手戏的cp感,喜剧感十足,有不少让人捧腹的小欢喜。接下来乔卫东将如何修补与宋倩,与英子的关系,是与宋倩复合,还是走入一个新家庭,也是剧情接下来的看点。
季杨杨家庭——缺失父母爱与陪伴的富有阶层家庭
季杨杨无疑一个反叛的孩子,他不穿校服,一出场就是开豪华跑车,一言不合就打架。与同学格格不入,对自己所处的高三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更是漠不关心,一心只对赛车感兴趣。
他的处事哲学就是愤怒,抵抗,抱怨,逃避,拒绝与父母,与老师的对话和交流。
造成他这样的原因,当然从小缺失父母的.爱与陪伴,从小在姥姥在舅舅身边长大,太孤独了,你说他真的一点都不渴望父母的爱吗?当然不是的。一个细节是当父亲季胜利摸着睡着的季杨杨的头时,季杨杨是在假装自己睡着了,他也在享受着这父亲久违的关爱和温柔的一刻。
为什么咏梅扮演的季杨杨的母亲看到那家出租房中考入清华的前租客在墙上贴满的卷子上写着“我恨”,却还是定下了出租房?这里剧情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可能是一个伏笔和铺垫,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点。
季杨杨的家庭条件自然不用多说,玩赛车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父母和舅舅等长辈给予他的物质条件是足够的,但爱的缺失也是不言而喻的。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在成长中性格必然会收到影响,变得孤僻,变得怪异。刘静和季胜利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何弥补与修复与儿子的关系,也正是社会中广大因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群体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这部剧叫《小欢喜》,是通过高考来讲孩子的兴趣与热爱,讲孩子和孩子背后的父母的冷暖喜怒与共同成长,讲社会中一个个典型家庭里那些我们关注的矛盾与和解。
方一凡的小欢喜是游走在女神和女闺蜜之间的嬉笑打闹,是年轻气盛,是玩世不恭。
英子的小欢喜是她的航天梦,季杨杨的小欢喜是他可以逃避现实的急速赛车。
磊磊的小欢喜是隔空下棋,与质数作伴,沉浸在自己的高智商小世界里。
所以,不知道看这部剧的年轻的你生活中的小欢喜又是什么呢?
对于我自己来说,小时候的我以为,幸福是住大大的豪华别墅,天天派对舞会,朋友簇拥。现在长大了,踏入生活工作后,经历了一些喜怒哀乐的人生后才渐渐明白我的小欢喜,我所期待的小幸福就是天天能无事的心安度过,没有焦虑,没有等待,没有压在身上的重担,可以睡的安稳,父母健在,有一个好身体和一个了解你,可以说体己话的枕边人就足够了。
愿看这部剧的你也能找到你生命中的小欢喜。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6
《小欢喜》电视剧观后感以及剧评【1】
讲真,暑期档里玄幻武侠历史古装剧真的太多了,所以看到《如懿传》的导演汪俊最新回归现实主义题材的新作《小欢喜》开播,加上黄磊,海清,陶虹,沙溢,咏梅等一众我们熟悉的演技派演员加盟,就立马追起来,看了几集发现,汪俊这次的《小欢喜》非常贴近生活,影片中的细节非常到位,一个镜头是海清所扮演的童文洁听到孩子在学校打架的电话后,立马在工作的办公室里换下亮晶晶的可爱拖鞋穿上强势女人代表的高跟鞋火速赶往学校,这些细节把控到位的镜头表达了汪俊追求细腻,追求真实,追求品质剧的一如既往的态度,正如他采访中说的,希望通过这部《小欢喜》承载普罗大众最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几个孩子的身后分别代表着几个典型的中国家庭。
方一凡家庭——快乐教育与应试教育观念产生分歧的中产家庭
黄磊扮演的方圆喜欢花鸟乌龟,追求田园式的生活,他乐观,对待生活随遇而安,佛系,乐于当一个安居乐业的小市民,自嘲胸无大志,只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方圆在誓师大会气球上写的字是——考上还是考不上,小小欢喜才是好。虽然方圆在表面上一直顺着童文洁的教育观念走,但他在气球上写的字则显而易见的表明了他对于孩子未来快乐教育的态度。
而海清扮演的童文洁则与方圆不同,她强势,霸道,作风雷厉风行,她悲观,焦虑,面对这个竞争的社会给自己,给家庭太多的压力,不允许孩子没有走在她为他预设的最佳道路上,她认为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孩子最好,她最在乎的显然是孩子的成绩。这完全没有错,也反应了很多当代家庭父母的共同焦虑,常常为了孩子的高考,让孩子掉一层皮,父母掉十层片,甚至很多家长连工作都辞了,把所有的赌注都投在孩子的高考上。
学霸孩子磊磊的到来,让童文洁更加有危机感,更让她看到自己孩子的差距,这势必会进一步加深这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父母与孩子隐藏问题的显现。方圆和童文洁的这个中产家庭是社会广大人群中共情最大的家庭,所以看这个家庭如何解决一系列亲子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是广大中产阶级家庭在反思现实中的自己。如何将这一些列啼笑皆非的的小危机转换成小欢喜也是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接下来最大的看点。
乔英子家庭——让人窒息的关爱和失控占有欲的单亲家庭
小陶虹所扮演的宋倩对于女儿的爱是一种让人窒息的关爱,对孩子的高考过度期待,在誓师大会的气球上写着让孩子倍感压力的700多分。怪不得英子说我才亚力山大呢,英子的压力除了高考,更来自于自己母亲压迫感无比巨大的期待。宋倩对女儿英子的爱更是一种近乎失控的占有欲,面对前夫乔卫东的到来百般阻挠,无比反感,不允许前夫在孩子面前出现。
为什么宋倩会这样,因为离异独自带孩子的她已经把孩子视为她的唯一,看到前夫和他女朋友还有女儿在一起仿佛一家三口的画面,立马崩溃。怕前夫抢走孩子的爱,抢走自己的唯一。宋倩和童文洁抱怨说,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为了孩子我放弃了多少想干的事,我容易吗?这是一句很可怕的话,的确宋倩为了孩子放弃了在春风学校的正职,去做补习老师,为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有更多的收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做为一个孩子如果长年累月的听到这种“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不可以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你不可以离开我哪怕是一会会”这类的情感绑架的话,能不压力山大,能不成为一种巨大的负担,能不奔溃,能不哭吗?
陶虹扮演的宋倩和沙溢扮演的乔卫东对手戏的cp感,喜剧感十足,有不少让人捧腹的小欢喜。接下来乔卫东将如何修补与宋倩,与英子的关系,是与宋倩复合,还是走入一个新家庭,也是剧情接下来的看点。
季杨杨家庭——缺失父母爱与陪伴的富有阶层家庭
季杨杨无疑一个反叛的孩子,他不穿校服,一出场就是开豪华跑车,一言不合就打架。与同学格格不入,对自己所处的高三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更是漠不关心,一心只对赛车感兴趣。
他的处事哲学就是愤怒,抵抗,抱怨,逃避,拒绝与父母,与老师的对话和交流。
造成他这样的原因,当然从小缺失父母的爱与陪伴,从小在姥姥在舅舅身边长大,太孤独了,你说他真的一点都不渴望父母的爱吗?当然不是的。一个细节是当父亲季胜利摸着睡着的季杨杨的头时,季杨杨是在假装自己睡着了,他也在享受着这父亲久违的关爱和温柔的一刻。
为什么咏梅扮演的季杨杨的母亲看到那家出租房中考入清华的前租客在墙上贴满的卷子上写着“我恨”,却还是定下了出租房?这里剧情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可能是一个伏笔和铺垫,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点。
季杨杨的家庭条件自然不用多说,玩赛车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父母和舅舅等长辈给予他的物质条件是足够的,但爱的缺失也是不言而喻的。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在成长中性格必然会收到影响,变得孤僻,变得怪异。刘静和季胜利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何弥补与修复与儿子的关系,也正是社会中广大因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群体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这部剧叫《小欢喜》,是通过高考来讲孩子的兴趣与热爱,讲孩子和孩子背后的父母的冷暖喜怒与共同成长,讲社会中一个个典型家庭里那些我们关注的矛盾与和解。
方一凡的小欢喜是游走在女神和女闺蜜之间的嬉笑打闹,是年轻气盛,是玩世不恭。
英子的小欢喜是她的航天梦,季杨杨的小欢喜是他可以逃避现实的急速赛车。
磊磊的小欢喜是隔空下棋,与质数作伴,沉浸在自己的高智商小世界里。
所以,不知道看这部剧的年轻的你生活中的小欢喜又是什么呢?
对于我自己来说,小时候的我以为,幸福是住大大的豪华别墅,天天派对舞会,朋友簇拥。现在长大了,踏入生活工作后,经历了一些喜怒哀乐的人生后才渐渐明白我的小欢喜,我所期待的小幸福就是天天能无事的心安度过,没有焦虑,没有等待,没有压在身上的重担,可以睡的安稳,父母健在,有一个好身体和一个了解你,可以说体己话的枕边人就足够了。
愿看这部剧的你也能找到你生命中的小欢喜。
《小欢喜》电视剧观后感以及剧评【2】
最近常听人聊《小欢喜》,所以作为中考生家长的我也来追追剧,提前感受一下高考生的生活。
《小欢喜》主要讲述了几个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这一年发生的故事。这部剧演得非常真实,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身上的故事。
剧中的英子是个学霸型人物,只可惜父母离婚,妈妈又太过强势。妈妈对英子的爱变成了一种控制,什么都要按她的意思来,不让英子吃麻辣火锅、油条、豆腐脑……就连英子在气球上写梦想,妈妈也要干涉,最终导致英子患上了抑郁症。英子妈妈忽略了孩子是和家长有平等关系的一个完整的人。
环顾四周,又有多少个英子妈妈,许多时候妈妈们都是打着对孩子好的旗帜在设计孩子的人生,其实是在满足自己,完成自己的梦想。
孩子从来都不属于我们,不是谁谁谁的私有物品,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我们应该庆幸有了孩子让我们有机会全程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遇事多想想这是我自己的想法还是孩子的想法?相信生命向上向善的力量,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就足够了。
我很喜欢剧中的方一凡一家。方一凡,典型学渣,各种闯祸。可是方一凡性格好呀!阳光、开朗、自信、善良。方一凡的爸爸方圆可谓中国好爸爸,天天在老婆和儿子之间打圆场,总是能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总是那么理解儿子。方圆说的好,人的一生都在横着比,自己的问题却只有竖着比才看的清。横着比让我们自己少了很多的欢乐,因为横着一比就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而让自己否定掉了自己的进步,徒增许多烦恼。竖着比才能开到自己的进步,人其实只需要和自己比就好了,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所改变,今年的你比去年的你有所改变。方圆、童文洁相继离职,爸妈又被骗,欠了那么多钱,还要养两个孩子,这时候二胎来了,逼的卖了房子,可方圆和童文洁没有被生活压垮,乐观、积极,努力的把日子过好,一家人其乐融融羡煞旁人。
季杨杨,不差钱的主儿,官二代,又有个有钱的舅舅。可是季杨杨因为父母的疏于陪伴,性格内向,总是闷闷不乐,和父母的关系曾一度僵局。最终季杨杨在爸爸妈妈的努力下,打破了和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一家人又幸福的在一起了。季杨杨的妈妈可以说是所有孩子心中理想的妈妈,知性、温文尔雅,总是不急不躁。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季妈妈内心的那种宁静、坦然。我觉得季妈妈是所有妈妈的终极目标。
《小欢喜》最终的结局是欢喜的。英子的抑郁症好了,英子的爸爸妈妈复婚了,一家三口又在一起了。方一凡虽然文化课成绩不好,可是有艺术天赋,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季妈妈的病也好了,季妈妈、季爸爸和季杨杨的关系也改善了,一家人亲密无间。真好,皆大欢喜!
真心祝福每个孩子都能顺利通过中考、高考。祝福每一个家庭都幸福万年长!
《小欢喜》电视剧观后感以及剧评【3】
继《少年派》之后,有一部高考家庭大戏《小欢喜》上映,我本来就爱看家庭伦理剧,正好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黄磊、海青、陶虹。于是义无反顾的追了。
其实电视剧折射出了现实的生活,像极了我们每一个家庭,回想起来自己高三的时代的悲催,从中不得思考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部剧是以高考为切入点,用三个典型的中国家庭为样本,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孩子也自然不同,但是父母都有一颗同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高三,最重要的一年,人生的转折,于是就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他们苦逼孩子,学习学习学习,分分分。一切都围绕这些转动。于是,各种鸡飞蛋打,为了让孩子能考个好大学。各种斗智斗勇愈演愈烈。
这部电视剧几乎完整地还原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痛点,宝妈们不防去看看,我们应该深思,我们希望的孩子是什么样子,而孩子希望自己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呢!曾经看过一段话,孩子认为父母指手画脚干涉自己的生活,一直等待着父母的一句对不起,而父母却因为自己的管理让孩子少走了很多弯路,而等着孩子的一句谢谢。
怎么才算有一个不遗憾的人生,只有时间知道!
《小欢喜》电视剧观后感以及剧评【4】
戏剧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好的剧本加之优秀演员的表演方可才可以为我们呈现一出出的精彩演出。
我们以着局外人的身份,来评判着戏中人的生活,在小欢喜这部影片中,最喜欢的就是季胜利和刘静的片段,他们是爱人,但更多的时候给我一种两人一体的感觉。刘静是季胜利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帮手,虽然是夫妻关系,但相比一地鸡毛蒜皮的家庭来说我比较喜欢处理事情不慌不忙不骄不躁的刘静,对丈夫事业的绝对支持,这点从年轻时候跟随季胜利四处奔波就可以看出来。在对待父子关系上,刘静也起了润滑油的作用,使父子关系得到改善。
她的身上还有一种知书达礼的气质,这不单单是年龄决定的,更多来自自身的修养和生活的方式吧。这是我喜欢的一种女性。
更羡慕的其实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后面的剧情中,刘静患病,为了不影响儿子的高考,为了不让爱人担心。她选择独自承受这一切,以温柔的谎言来到医院进行治疗。我们的季胜利同学真的很爱自己的老婆,以细微的洞察力看出了老婆的不对劲,以简短的几个字“你在哪”。
问出了对老婆的担心,以匆忙奔跑的身影看出了对老婆的爱。。。。。。
看的入了迷走了心,我在幻想将来是否会也有这样的一个人来走进我的生活,我和他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个春夏秋冬。我们都在羡慕和憧憬完美的爱情,那么爱情到底时候是什么呢,折服于柴米油盐就算是了吗?
现在我想我找到了答案,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n年里,可以一起面对人生的风浪,遇事不无理由的责备,不瞎吵闹。不顺心的时候身边有那么一个人给你鼓励,身边有一个为你全身心操心的人。两个人保持着一定的步调,有着一定的节奏,从而向着自己人生理想和美好生活齐步迈进的人。
《小欢喜》电视剧观后感以及剧评【5】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恐怕并不是教育题材影视作品最“刚需”的受众;站在评论者的视点,这类作品的文化和美学探讨,其实也远弱于对其“现实主义”关切的价值。
都市情感剧《小欢喜》由汪俊执导,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等主演,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等几个高三考生家庭的故事,于20__年7月31日首播。
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貌似“事不关己”的立场,我也有了或许并不在我身份之上的一些思考。当现实中的“家长”和“子女”对一部教育题材剧集各执一词,它天然存在的两面性,究竟投射出怎样更“社会向”的启示?
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小欢喜》,就是这样一个值得被商榷的样本。今年其实是教育题材剧的大年,但上半年无论是《带着爸爸去留学》还是《少年派》,似乎都没能在这种类型中真正做到独当一面。作为“小”系列的续作,《小别离》的成色已经不错,《小欢喜》能否出彩在开播前还画着一个问号。眼下剧集即将进入尾声,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对这部剧形成一些初步的判断。虽然部分桥段可能存在过于戏剧化的建制,但瑕不掩瑜,《小欢喜》的亮色不少,更重要的是,它对当代中国式教育多方立场的“撩拨”,是有逼近性的,是耐人寻味的。
逻辑很简单,因为它“过于真实”。
当然,这个评价本身并不意在讨论艺术真实性的问题,而在于《小欢喜》切中了当代社会现状里某些具体侧面的肯綮。带出的相关思考,我们完全不必用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但这些看起来不言自明的现实状况,却在这部剧的放缩中引发了观众的丰富讨论——这是教育题材剧的价值所在。“一地鸡毛”不是最终旨归,剧里的三个家庭也不会是所谓的代表性缩影,重要的是让大家意识到从来没有什么解决成长问题的“万全之策”,于家长、于孩子、于老师都是如此。听别人的故事共自己的情,最惊天动地的感慨不过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比起此前很让人后怕的那部韩剧《天空之城》,同样聚焦高三、对准升学议题的《小欢喜》在气质上则会显得温暖明亮不少。方家、乔家、季家,一组群像、各有确幸和困境。看《小欢喜》的过程,体验上是轻松愉快的,不时有方一凡、林磊儿撑起的“名场面”逗趣荧屏另一端的普通观众;但随之而来的观后感却并不会那么一身轻松,至少在这个故事的情境里,太多人事都被我们曾经目睹或正在经历,然后无可奈何。
这部剧以上帝视角尽可能代入了较为丰富多元的教育观和家庭观。也是因为这样,如果不涉入在自身立场身份上的太多主观共鸣,这部剧释出的价值起到了对“纠偏”的一种普遍性照拂,这种厘清体现在三个要点上。
其一,是一个真正需要去承认和平视的现实。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教育这个话题本身就意味着各种“烦恼”,家长的、孩子的、老师的。所以,其实大家都缺乏成熟、都会犯错,也都在一同学会成长。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总是过于倚赖“过来人”的经验,于是,家长和老师在孩子面前的话语往往被奉作圭臬(哪怕不是自愿的),这种能量的输出并不一定站得住脚,甚至可能是一种过度期许。《小欢喜》里,主流的家长/老师或激进或温和,不论风格气质差异却大都缺乏一种最基本的对于子女/学生真正的体察和尊重,即便有,也几乎呈现出一种想象性的力量。由此,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张力随着时间推移不会被真正弥合,反而在反复拉扯里让嫌隙变得越来越大。
剧中方家的父亲方圆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反思视角,他会有自我审视,即,“不是我们,我们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要求他们”,又或者,“我们总是看到儿子做不到的我们的好,但却也会忽略他做到的我们做不到的好”,等等。但比较戏谑的是,如此温和看待家庭和子女的角色,自己也正面临着失业难寻方向的中年危机,面对属于自己的“成长”,他其实也束手无策;乔家在原生家庭层面的破碎,让父亲乔卫东和母亲宋倩走出了两条全然对立的教育思路,一松一紧,但却殊途同归——最大的问题是,乔英子在他们的眼里是“女儿”、是“高三考生”,却始终不是“乔英子”;季家的知性母亲刘静通达人情,就连别人家的女儿都要跟她来说体己话,可儿子季杨杨需要的不是心平气和,反而是一点横冲直撞的狠劲,她没有真正理解,作为官员的父亲更是无从谈起。
《小欢喜》给出了一个前提性的启示,无论长辈或者小辈,真正缺乏的“美德”在于,多问一句“你怎么样”,少强调一句“我怎么样”。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高三也不会仅仅是一个孩子的“人生战役”,是一家人、一群人的,每个人都在学习长大。
其二,也是《小欢喜》试图输出的比较集中的一种价值观: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身份角色不会有完美,也做不到完美,残酷的现实是我们要用漫长的时光来接受各自的平庸,并且与之和解。
这样的话语听起来很“丧”,但比起我们正在经历的诸多无所适从或者强人所难,我认为反而是积极阳光的。剧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组家庭关系——大概也是大家最侧目的那组——宋倩母女。她们对应试教育太过谨小慎微的追寻,害怕一步踏错步步踏错。宋倩跟童文洁不同,并不是实质上的“强势”,相反是一种“低到尘埃里”的对规则的“甘于”服从。中国式的“以爱之名”,在宋倩和乔英子的身上最典型。一个是坚定不移遵循一条必然造成不可逆伤害的强势逻辑却又对日常情感关系有极高期待的母亲,一个是一定程度上“被迫”遵循这种逻辑却又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女儿。她们彼此是热爱的,却没有办法去化解这种绕不开的不安。为了“完美”,她们都痛苦无比,哪怕这种结果可能会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是,我们反过来看看,她们之间害怕伤害却又不断在彼此伤害,很纠结也很反复无常的焦虑,游走在压抑和释放里的微妙气氛,这样的“草木皆兵”怎么也挥散不去。
她们过不去的“坎”是在所谓尽善尽美的追求里,忘掉了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尽善尽美。
这或许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所谓“优良传统”。在现实逻辑里,对美好生活富于掌控力,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是值得憧憬的世界观;落实到方法论,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缺点也是“更好的人”的一部分,宋倩也好、乔英子也罢,她们身上缺的那一点“快乐”,才是在这个家庭共同的“人生转折点”里最需要去补全的东西。
最后,追《小欢喜》的过程也是重新理解中国式教育的一段心路。站在理性审慎的立场上看,中国式教育当然有结构性的共性问题可以被普罗大众“提炼”然后“化约”;但更多数没被引起重视的难题恰恰是非结构化的,散布各处的。换言之,在教育的问题上,没有“大家”,只有“自己”。方一凡回怼母亲童文洁的“名场面”里有一句耐人寻味,“各个家庭状况不一样,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蹦出这个“真道理”,不免有些唏嘘;孩子都懂的道理,大人何尝真的无动于衷?然而反观现实,所谓的“起跑线”、所谓的分数,永远制掣着我们“做自己”的真正能量。
听过很多道理,却总是越来越不懂道理。
某种意义上,现实中的小朋友们可能过得远比电视剧里更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代价从长远看又是乏于意义的,是一个过两年就记不起的分数。但成人都明白,这些执念本身远没有一个独立、自洽、勇敢的人格更值得。教育题材电视剧的落脚点是要能有所纠偏,不是简单镜像;得有意识地相应唤起,就是比起这些所谓的领先和落后,18岁的快乐才是不能重回的意义。
我更乐于看到,当人们在观看《小欢喜》时想到的,不是“喏,你看别人家的高三比你苦得多,你为什么还不更努力”,而是“嗨,比起他们剪不断的烦恼,我希望自己负责任、很快乐地走过这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7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小欢喜,反正我看了,也不能说看,只能说是片段。
第一次看小欢喜是在爸爸的威诱之下。我记得很清楚,那次是爸爸打电话告诉我的,他鲜少给我通电话,次数屈指可数。
第一句先问好,第二句便问我看过电视剧小欢喜吗;我答没;他说看看吧,第四集;我听着就答应了。之后我也真的看了,只看了这一集,那是磊儿第一次来北京,看过后我就在想爸爸为什么让我看这一集,直到现在我也没问他,而自己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第二次看小欢喜真的是片段,9月20号,我没有看日历就清楚的知道今天日期,对于一个放暑假的孩子,日期什么的都是浮云,我记住,那是因为这天是我取档案的日子。
我看小欢喜的片段是来自微博热搜:丁一跳楼。我不知道丁一是谁,甚至不清楚具体内容,但我看了英子在丁一跳楼后不断失眠,也看了英子最后跳江的片段,我沉默了。
尤其让我感到深刻的是英子对她母亲回的一句话:我不是非要上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一个孩子到底能被逼到什么程度才能用逃离来决定自己的大学。
说实话,我每次写文章都是在内心受到冲击的的时候写的,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我在英子那里看到了自己,对,就是我自己。
我可怜英子,也可怜自己;我敬佩英子,却憎恨自己。
英子在丁一出事后的夜夜失眠,以及不停的录音来求得释放内心、寻找出口,一幕幕都刻在我心尖,她仿佛就是曾经的那个我,只是我没有勇气跳江,没有选择自杀的理由,但她有!她也这样做了。我不知道如果当时的我选择她的路,我会怎样。
还令我痛苦的是英子哭着喊道: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那个样子,对不起。
那一刻,我真的哭了。我只看了这一个片段,我抑制不住自己躁动的心,就好像是结了疤的伤口又被撕开了一样,你懂这种感受吗?我懂。
在我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瞬间我是心痛的,在我报了高职高专,父母一次次的劝我复读的时候我是心痛的,那种心痛无法用一句话来形容,英子的这一段拍醒了我,原来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呵。
我说这些不是在质疑父母对子女的爱,更不是阻止父母对子女的管理,我只是想着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不能换种相处模式?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句话是我想说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在爆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孩子在靠近死神。
我?你说我吗?还在沉默。
《小欢喜》观看心得
由鲁引弓原著,黄磊任总编剧,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小欢喜》今晚登陆东方卫视。作为热播话题剧《小别离》的续作,《小欢喜》延续前作温暖现实主义生活流,主创团队在原作的基础上,历时三年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采访了数百户真实高考家庭。《小欢喜》围绕了方家、乔家、季家三组不同背景下的家庭为备战高考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多维度探讨和挖掘了教育、两代关系等时下备受关注的现实议题。
昨天,该剧主创亮相开播发布会,身为总编剧,黄磊将自己的这部作品定义为温暖现实主义,因为他觉得在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里,其实没有什么太曲折、惊险的东西,以及极端的情节,“我们在一个很和平的年代,在这个时代大家过的都是很平和的生活状态,但是生活里面也会有那些小小的波澜,小小的曲折,孩子要上学,怎么找一个更好的工作,怎么样可以收入更高一些,而这些小小的东西,就足够支撑一部戏。”所以黄磊认为《小欢喜》是部很朴实的戏,三个家庭,一个普通家庭,一个离异家庭,还有一个是中层干部的家庭,“不管哪一个样式的家庭,都要回到最朴实的生活,看熊孩子们怎么样去跟爸爸妈妈斗智斗勇。”
《小欢喜》由《小别离》原班主创历时三年打造,方圆和童文洁这对家喻户晓的荧屏伴侣,即将在这部剧中展开全新的人生旅程。作为典型的“虎妈猫爸”家庭,方圆幽默达观,亲和力满分;而童文洁则在职场上精致干练,在家中又将“严母”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发布会现场,与《小别离》团队再次合作,黄磊感慨颇多,“《小别离》结束后,我们当时就针对是否拍摄续集做了很多探讨和议论,后来我想何不拍一个高考题材的作品,方圆和童文洁夫妇不变,他们从一个故事延续到另一个故事,这样的设定会让观众既熟悉又陌生。另外我们在《小欢喜》这部剧中也做了一些配合和调整,为这两部剧设定了一些有趣的连接。”在黄磊看来,方圆和童文洁就像中国万千父母的缩影,“他们代表了最普通中国家庭。”
此前在《小欢喜》的制作特辑中,黄磊表示,这部剧更多地是聚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蜕变,剧中的很多剧情都是他身处当下有感而发,“父母通常会觉得,他们对子女的好,是要子女以懂事、听话作为回报,一旦孩子叛逆,做出了违背父母原则的事情,他们就会觉得被‘背叛’。但其实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小欢喜》这部剧中,观众会看到有家长给孩子道歉的情节,黄磊认为这样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也会在两代关系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小欢喜》观看影评
家庭主妇的生活没有我计划的那么恣意,从早到晚的忙,一日三餐的吃喝拉撒、姐姐弟弟的纠纷嘈闹,消耗了太多时间…等孩子们睡着了,我才能追追剧休养生息。
最近看《小欢喜》,挺写实的,说的至少是中产阶级家庭,其实感觉写实可能也只是get到人家一些点,毕竟我们还算不上中产啊!刚才看着看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孩子18岁高考的时候,小欢喜里家长们基本上是45岁。
因当年农村上学要求我7岁上一年级,从未留级复读,正常年纪大学毕业,工作两三年开始计划找对象结婚,27岁终于嫁出,不早不晚,积极孕育,现在孩子不到六岁,自己一晃中年!时光太匆匆。设想孩子18岁时的自己,是件细思极恐的事情,莫名锥心、伤感。
小欢喜里A家庭男主人方圆是法务经理,45岁在众人吹捧升职中被解聘,原以为全部门被企业并购替换,结果只辞了他一个,面试机会寥寥,找熟人帮忙被嫌弃没有证书、年纪大、离退休不远、岗位低给钱少,就算这样都不愿意给他机会……童文洁是45岁财务副总监的位置上被以请假多为由降职,自己带了七八年亲如姐妹的小助理鸠占鹊巢,还被报复性的颐指气使、穿小鞋。这境遇透着多么真实的中年职场的现实和残酷啊。而他们的孩子不爱学习,每天只想着玩、追女神等,成绩倒数第一。
B家庭中,宋老师是原来的重点中学春风中学的老师,离异,为了女儿辞职出来进培训学校上私课只为更好的教育陪伴女儿。此时她已经在北京出名的学区房里有五套学区房了,光租金年收入近十万。而她的前夫,女儿的父亲,已经是投资公司的老板。他们的离婚原因和复婚过程,也是值得中年婚姻的我们深思。女儿学霸,宋老师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对基本上都是第一名的女儿仍然给女儿按着每天小时计数严格计划学习,只求清北。后面女儿却因过分的压抑而抑郁成疾。
C家庭,男主季区长和A家庭的男主方圆原来是发小,高考时季区长没有方圆考得好,复读一年才考上和方圆一样的政法大学,现在方圆没有人要,而老季已经是北京某区的区长。老婆跟她到处调动,现是北京科技馆的主任职务。孩子从小跟老人和舅舅长大,跟他们一点都不亲,成绩倒数第二,虽然后面因其妈妈患癌进行了心气大反转,但是现实中可借鉴的意义不大,因为普通人中癌症治愈、倒数的成绩得以补上变好太少。这个家庭让我们继续思考事业和家庭哪个更重要,也许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答案。
家庭的得失、教育的得失、人生的得失,都紧密围绕中年的我们。
我只想,孩子18岁时,我们会拥有什么?是否有立身之本?或会被职场pass?还是被儿女教育的失败后悔当初?身体还健康吗?容颜如何?彼时,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遇到教育、事业的这些问题,我们有这样的韧性、理智、包容的处理方法吗?…………
越来越认可“心态决定一切”。
心态让我们知道什么对我们重要、决定取舍、做善或作恶、开心或不快乐……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不能理解的行为,在别人哪里标准不一样、心态不同,你痛的他未必痛、你觉得羞耻的她觉得是个性自我追求真理、你觉得不可思议人家根本没放心上……错的人在错误中“正确”,对的人在“正确”中执拗。所以,不要想太多,摆好自己的心态,你的快乐与否、过得怎么样,只与自己有关!走好自己的路,不惧,不伤害别人不委屈自己,欲求得当。不然,如何小欢喜?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8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追看电视剧《小欢喜》,我一下也被剧情吸引住了。两天之内连看20集,仍然意犹未尽。为什么如此喜欢该剧?一是剧情是我熟悉并经历过的场景,所以能够感同身受;二是剧里面的中年人,无论是演员,还是演员塑造的人物,我喜欢。尤其海清和桃红那是我喜欢的中年女演员之一。
熟悉海清是从《蜗居》里的海萍开始的,直爽泼辣的性格是我喜欢的类型。桃红出名较早,代表作不少,可惜我都没看过。只是在杂志上,看过她演的《动什么别动感情》里的贺佳期,于是我喜欢起桃红来。刘静的扮演者咏梅,我是头一次听说这个名字,面相倒是有点熟悉,但没有什么角色能记住的。这次一下被她温婉的气质、温柔的性格吸引住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类型女人。
我不喜欢强势、霸道,野心大类型的女人。但这些往往是成功女人的性格标配。可能是我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所以有怕这种性格的人吧。例如当下最红最火的马伊琍,姚晨两位大咖,感觉性格都太强势,故我都不太喜欢。
不是说人家演技不好,只是不合乎我的审美和喜好而已。所以她们演的电视剧,无论怎么火,我也追不到头。尤其是《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咋咋呼呼,又作又闹的,心里就堵得慌。最后怎么逆袭成功的,等不到了,就弃剧了。
还有《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也是开始暴躁、强硬的性格,让我看不下去,弃剧了好几次,最后勉强看完,即使后来转变了,还是不喜欢这个人物。比较喜欢《潜伏》里姚晨扮演的傻大姐翠平的。
生活中我喜欢温婉,贤淑的女人。事业成不成功,不是我喜欢不喜欢的标准。其次我喜欢表面上,虽口无遮拦,直来直去,但心地非常善良,做事有原则和有底线的那种女人。不喜欢城府深,心机重的女人,不管她是啥地位,啥身份,看着就“害怕”,怕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咱智商可不是人家的对手,甘拜下风,惹不起,咱躲着点。
喜欢桃红的温婉,也喜欢海清的直爽。即使桃红该剧中扮演的宋倩,有些偏执,矫情,不那么可爱,但很真实,现实中,那样的妈妈很多。尤其单身且要强的妈妈,一般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她们带出来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海清扮演的董文杰针扎火燎的,也不太温柔,但她快言快语,不藏着不掖着,做事风风火火,也是我喜欢的类型。不管表面怎么吵闹,她的家里,各种关系是和谐的,氛围是温馨的,没有谁是被压抑的。还有她的善良表现在丈夫方圆失业了,她很包容,不数落丈夫,而是安慰丈夫。自己被心机下属顶替降职,也没大吵大闹,而是忍了下来。她儿子考试班级倒数第一,她也没气馁,依然爱护孩子,不断鼓励孩子。她儿子方一凡,虽是学渣,但有情有义,性格阳光,内心强大。妈妈说深说浅都没关系,还特别关照弟弟。除了学习有问题(老师、家长眼里),其他都杠杠地没问题。区长季胜利俩口子,夫唱妇随,恩爱有加,是模范夫妻。只是为了工作,孩子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所以孩子大了有些叛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人这一辈子,都是有舍才有得。记得看过这样的分析文章说,领导干部的孩子为什么没有他父辈那么出色(比例,不是全部)?原因之一是女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丈夫身上,做丈夫的贤内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对孩子多多少少有些忽略成分。
这就解释了单身妈妈孩子优秀的多,这一现象了。因为单身妈妈没有丈夫让她们分心,一心一意培养孩子。所以孩子成绩更容易优秀。区长夫人刘静就更不用说了。是我最喜欢,最崇拜,最愿意效仿的女人的类型。
这三个女人,这三个家庭,我都比较喜欢。沙溢演的乔卫东是“渣爹”,但沙溢演,我也挺喜欢的。乔卫东虽然和宋倩离婚了,但他还是那么滴爱女儿。因为我也喜欢女儿。现实生活中,多数男人一旦离婚,就不咋管也不太爱前妻的孩子。只管后妻的孩子,别说和后妻生的孩子,就是后妻带来的孩子,也比自己亲孩子对人家好的。不是有人说:亲妈在,后爹都是亲爹;后妈在,亲爹都是后爹。有人说,男人一般是先爱女人,再爱女人生的孩子。如果不爱这个女人了,连同她生的孩子也一块“嫌弃”。这方面,英达,张丰毅是最典型“渣爹”的代表。这一点从皇帝继承皇位就可见一斑。皇帝把皇位传给谁?如果皇后没儿子,就是看哪个皇妃更得宠。妈妈不被爸爸待见,儿子再优秀也继承不了皇位。没有妈妈的斡旋,爸爸根本就不给儿子机会的。所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在任何朝代,都是很微妙的关系。尤其母亲对儿子的感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藕断丝连。小时候是疼爱,长大后是依赖。这两个女人从心里上,都依赖这个男人。在很多老女人心里,丈夫远没有儿子分量重。丈夫一旦有她认为不对的地方,她直言不讳说出,甚至大吵大闹,不太考虑丈夫的感受和能否接受。但对于成年儿子,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有问题,出闪失,母亲都会义无反顾的向着儿子说话。她不问对错,只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奋不顾身去保护。前段时间看篇文章,说文章母亲出面替文章辩解。有人就说,你儿子出轨在前,你没教育好儿子,还有脸出来说三到四。这就是年轻女人的看法。老女人就能理解文章妈妈,谁的儿子谁不心疼啊,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他,骂他“渣男”,妈妈依然爱他没商量。
有这样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这个世界把心掏出来爱你的,只有你的妈妈“。我有个朋友就和我说过,她喜欢和她儿子在一起的感觉。即使不说话,心里也高兴,舒服。
《小欢喜》观看体会
《小欢喜》正在热播,黄磊搭档海清演出了一部孩子正在高三的家庭欢喜剧。第一集刚开始,简单交代主角一家三口的状况后,海清饰演的母亲就被儿子方一凡的班主任叫到学校。
关键原因不是方一凡和季杨杨两个人打架,而是他俩不光成绩不好,心思不在学习上,还经常惹事,也就是老师和其他家长口中的“影响同学学习!”于是班主任建议两人蹲班,也就是留级!
这可吓坏了两位妈妈,两人给出的理由是孩子因为一些原因原本就此同一级的同学大,再留级就会比同学大两岁,孩子会有心理阴影。
小编认为这只是一个借口,即便孩子和同学同岁,家长也不太可能接受孩子被留级的情况。留级代表的大概就是被放弃了,被学校被老师放弃了。
于是海清指出“还有一年”的情况。作为家长必定是对自己孩子抱有期望的。
一年的时间不长,到底能不能有所改变呢?
小编想起了上映的一部电影——《垫底辣妹》。十分烂片的名字却是一部良心佳作。关键是,它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个通过一年时间逆袭名校的学渣。
女主染发、抽烟、玩各种时尚,对读书完全不在意,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也只能这样了,自我放弃了。这种孩子一定是最让家长头疼的。
在中国,只要孩子愿意,不管是上补习班,请多贵的家教,买学区房,租房陪读…只要能提升孩子成绩的事都愿意做。
剧中女主的妈妈也是这样,对孩子抱有希望。在女主因为抽烟被发现后被学校停学,只要回去参加考试就行。这里要提一下女主的学校是配有大学部的,她们只要安分守己就能读本校的大学。所以老师对她们这种不思上进的学渣也很不耻,甚至称她们为社会垃圾。
妈妈不愿女儿就此颓废下去,因此给女儿报了一个专门的补习机构。在那里,女主遇到了改变她一身的老师。
老师十分特别,面对摸底考试得0分的女主,还鼓励她把试卷填满了态度十分好,并且答案还很创新。而在定目标大学的时候,顺着女主的话,两人一起定下考上帅哥最多的名校,日本庆应大学。就是这么随便!
庆应大学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有亚洲第一私立学府的称号。
定下这个目标的女主自然被大家嘲笑无知、不自量力。回到学校后被学校老师鄙视。两人甚至定下了如果女主考上了老师裸奔,反之女主裸奔的赌约。大家是不是想起了自己读书时有老师信誓旦旦说到类似如果某某某考上大学手心煎鱼给他吃的豪言壮语呢?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打脸”老师呢?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女主开始了她的学习。
有人说过学习是会上瘾的。女主在经历了无所谓,积极努力,被打击,放弃,重新燃气斗志。
在母亲的支持和补习班老师的帮助下,她终于成功了,她最后考上了庆应大学,所以请看下图。
看到这里了,请不要忘记,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所以,还有一年时间,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成绩到底能不能有所提高,又能提高到哪里呢?
小编认识一个邻居小哥哥,整个高中都在网吧度过,高考时考上一个二专学校,家里高兴坏了。因为他这样的网吧青年居然还能考上,二专好歹也是个学校呀。可是这个小哥哥居然想复读,老师家长同学都劝他别想了,这次能考上都是运气好,下次还不知道能怎样,一年的时间又能改变什么。可是小哥哥还是去复读了。一年的努力后,小哥哥考上了一个二本学校。然后小哥哥还要复读,再一年的时间,小哥哥考上了一所985高校。从二专到二本,再到985高校,小哥哥用了两年。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你不行!祝福还在奋斗的你!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9
继《少年派》之后,有一部高考家庭大戏《小欢喜》上映,我本来就爱看家庭伦理剧,正好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黄磊、海青、陶虹。于是义无反顾的追了。
其实电视剧折射出了现实的生活,像极了我们每一个家庭,回想起来自己高三的时代的悲催,从中不得思考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部剧是以高考为切入点,用三个典型的中国家庭为样本,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孩子也自然不同,但是父母都有一颗同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高三,最重要的一年,人生的转折,于是就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他们苦逼孩子,学习学习学习,分分分。一切都围绕这些转动。于是,各种鸡飞蛋打,为了让孩子能考个好大学。各种斗智斗勇愈演愈烈。
这部电视剧几乎完整地还原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痛点,宝妈们不防去看看,我们应该深思,我们希望的孩子是什么样子,而孩子希望自己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呢!曾经看过一段话,孩子认为父母指手画脚干涉自己的生活,一直等待着父母的一句对不起,而父母却因为自己的管理让孩子少走了很多弯路,而等着孩子的一句谢谢。
怎么才算有一个不遗憾的人生,只有时间知道!
《小欢喜》观看心得
这几天,我一直在和妈妈看一部电视剧:《小欢喜》。这部电视剧属于家庭教育类型的,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剧情以三种即将参加高考的家庭展开介绍,三种家庭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分别是:幸福满满和和美美,但却在工作和金钱上发愁;父母离婚,家长过于严厉教育孩子不对方法,最后一种是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爱,父子之间关系不好。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典型的。
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非常重要。但就在这时,总有许多繁琐的事。今天,我主要来讲一个孩子,那就是乔英子。
乔英子的原生家庭很不幸福,父母离婚,被判给了妈妈:宋倩。宋倩是一名老师,她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类拔萃,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却用错了方法。英子的爸爸和她们住在一个小区,英子喜欢去找爸爸,因为爸爸会让她吃零食,玩乐高,不给她那么多压力,她感到十分轻松,但是妈妈却不同意,认为这样迟早会把孩子教育坏的。便让他不要去找爸爸玩。每天就把课程排的满满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给了英子很大的压力。
马上就要高考了,好多人都在思索着上什么大学。英子喜欢天文,所以她想上南京大学,于是她就想参加南大的冬令营,妈妈不同意,英子恳求爸爸给她签字,但妈妈把英子去冬令营的资格给取消了。
其实到后面我们才知道,英子想上南大不仅仅是因为那里的天文学在教育上排名较高,最重要的是她想离开北京,一个人生活,逃离父母,不受拘束,因为这些年英子被包围的太紧了,根本没有自己的空间。可是,妈妈不同意,想让她在北京上大学,称绝对不可能让英子去上南大。就在这一刻,给英子的心上划上一道伤痕。而就在这时,她唯一的希望:刘静阿姨得了癌症,她心中那唯一一丝希望破灭了。她变得不像自己,当别人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时,她却坐在一旁发呆,上课时心不在焉,还因学习压力大,上课时产生幻觉看见有人从阳台上掉下来。每天晚上都失眠,都想哭。直至他一人跑去深圳,父母找到了她,英子终于崩溃了,她边哭边跑,跑到了海边,激动得爬到了栏杆台子上,大哭,可这时妈妈还在问她为什么非得上南大,她终于说出了自己憋在心里的话,就在她站起来时,爸爸一把抱住了她,英子脱离了危险。
回北京后,英子接受检查,发现原来英子得了抑郁症。
过了一段时间,英子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终于痊愈。
我虽然不能说我对乔英子深有感触,可是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相比较,我的家庭、生活都比乔英子幸福。每天都很自由自在,从不会感觉到有拘束感,压抑感,更不会抑郁。我的妈妈没有对我那么严厉,电脑、平板、手机一个不少。反而有时我会觉得我有些任性,让我深刻的反思。
这部电视剧非常真实,暑假中,我在这部电视剧中成长,也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以及高中学习的紧张。
《小欢喜》观看影评
《小别离》之后,终于等来了姊妹剧《小欢喜》的开播。汪俊导演执导,黄磊和海清这对夫妻cp继续出演,又有陶虹、咏梅、王砚辉、沙溢等一众熟悉的演技派演员加盟,为这部剧的高口碑奠定了坚实基础。登录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不久,《小欢喜》就频上热搜,收视更是连续登顶,豆瓣口碑突破了8.3。
《小欢喜》通过普通家庭的教育经历,以及关于亲情支撑的温暖记忆,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中国式教育”的关注与思考,其中,剧中三个截然不同的家庭,更是以“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方式,生动地演绎了中国式家长的众生相,反映出一些共同的问题。
高考是中国普通家庭的关键战役,但两辈人的沟通不能忽视,只有互相尊重,代与代之间才能求同存异,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就此而言,《小欢喜》对三个家庭有不同以往的细腻刻画,尤其是对乔家这条线的创新描绘,让整部戏跳出了观众的刻板印象。
通过《小欢喜》这部电视剧也许会让千千万万的父母感同身受,因为那份为孩子无怨无悔投入、付出和牺牲的爱,每一个家长都体会过。
但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呢?教育观念虽然不同,三家中国式父母的爱子初心如出一辙。
方家妈妈前面还在为孩子学习垫底大发雷霆,后脚就为了保障孩子睡眠的充足,搬进了月租过万的学区房;乔家妈妈为把女儿送进北大清华,不惜辞职照顾,发明了“生吞海参”的食疗方法以让女儿能多背20个英文单词,但窒息式关怀和兴趣干涉让女儿喘不过气;季家区长爸爸为不让儿子受冻,逼其穿上秋裤,为了跟孩子亲近,去尝试孩子喜爱的赛车……
我们爱子女,只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是否也要反思我们爱的方式是否正确呢?
当父母强制性地将自己的意愿寄托在孩子身上时,孩子不仅不堪重负,很可能适得其反;
教育并不仅仅体现在孩子的分数上,更应体现在孩子的品德、素养、良知上。可能很多人认为,教育问题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可实际上,教育问题与亲子关系紧密相关。
父母拥有怎样的教育观、如何对待孩子,都会深刻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观念、学习状态,乃至孩子的性格人品、身心健康。否则,如果孩子成绩上去了,身心却受到损害了,与自己的关系却崩塌了,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胡适曾在日记里写道:“我生了子女以后,从来不敢自居有什么恩情,虽然给了他生命,养育了他。孩子高兴,那我就心安理得,如果孩子生活的不开心,我就会很内疚,因为是我把他带到这个世界的。”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10
小欢喜的第一个名场面是誓师大会吧。
操场上,家长和孩子们怀着殷殷的期望携手放飞心愿气球。天台上,方猴儿、陶子卖力安慰与妈妈争执过后委屈啜泣的英子,三个脱离大的小伙伴后来终于也笑着放飞了他们的气球。漫天的彩色气球冉冉升空,背景音乐适时响起,少年气息的混声唱腔唱着“我无比庆幸此刻年少,青春正燃烧。哪怕这明天一路飘摇,也挥舞着骄傲。我无比庆幸梦远天高,却执意得到,愿再会如期不远万里,问近来可好……”至此,这一场隆重盛大的仪式迎来了它的高潮。
突然就想回到过去,再上一次学了。
也不是真的想上学,就是有一点贪心。身为社畜的我们,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每个月的工资要先拿来还信用卡账单,每天睁开眼七七八八的琐事看不到头。一个人通勤,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消化老板给的压力,一个人应付疲惫不堪的生活。似乎成长给我们带来了自由,但也带走了激情,带走了热闹,带走了我们年少时天真的友情和坚定不折的梦想,我们好像逐渐成为了一个有点用处但又十分无聊的大人。如果能穿越到剧中变回少年,如果能编排角色安排剧本,想要拥有这样的设定——
想要方一凡当哥哥
方一凡出场的时候,有点浮夸。举着自拍杆,叽叽喳喳地玩直播,自认为很帅,号称春风中学吴亦凡。
我的内心:???这位大哥,你谁啊?越级碰瓷了吧。
几集之后,星星眼:方猴儿,请问你还缺妹妹么?
方一凡很好呀,活泼自信,坦荡真诚。
妈妈施加的压力,会插科打诨地轻松缓解。
被喜欢的女孩儿各种拒绝,丝毫不放在心上,屡败屡战,迎难而上。
朋友伤心难过,会用超级无厘头的方式哄人开心,被嫌弃也还是继续。
学霸表弟来到家里,不吃醋妈妈的区别对待,不担心他瓜分父母的宠爱,反而给了性格内向的表弟另一份宠爱。
唯一被耳提面命的是不爱学习,成绩太差。
高二成绩突然下滑,这也许是个伏笔。我们机灵的方一凡同学在后面的剧集里大概率能摆脱学渣的身份。不过,这样的男孩子,即使是个学渣,也是个超级棒的学渣啊。
想要林磊儿当同桌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大概都希望有个学霸同桌。
林磊儿是完美人选。
戴上眼镜是一丝不苟的学霸,摘下眼镜是清秀挺拔的少年。
你把题放在他面前,甚至都不用开口,他就会去做,宛如一个没有感情的做题机器人。
正是贪玩的年纪却少年老成,拥有超高的自制力,作息严谨得像一个工作数年的老干部。
让人敬佩的同时又让人心疼。
到小姨家的第一天,安顿好后,他给过世的妈妈小声发微信。说他来的路上看到很多漂亮的楼,说表哥对他挺好的,说他会好好学习,努力考一个好大学,说他……其实想妈妈了。在爸爸重组的家庭里拘束久了,才会是这般谨慎规矩的模样吧。
如果林磊儿是我们的同桌,膜拜学霸的同时,也请多关心他呀。
想要英子和季扬扬当朋友
年少的时候总是会想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乖巧懂事的英子有一个航天梦。
身在离异家庭,面对精神紧绷的妈妈超强的控制欲输出,英子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
她在誓师大会的气球上写“CNSA”,妈妈问,这是什么东西,她回,这是我的梦想,不是东西。
在成年人看来,CNSA是即使听懂了解释,也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远不如眼前的高考分数来得靠谱。但在少年追梦的心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去尝试。
桀骜不逊的季扬扬有一个赛车梦。开着酷炫的红色法拉利出场,想要成为下一个韩寒。
常年混迹于舅舅的车场,把自己的热情和努力都留给了赛车,认为人生不是只有高考这一条路。
同样地,不被家长认可。
他当区长的父亲直言:世界上只有一个韩寒。他反驳的方式是愤怒以及出离愤怒,他的梦想成为了横亘在亲子关系中的一大阻碍。
很想和他们成为朋友,一起聊聊梦想这件事。
梦想的涵义是什么,其实说不太清楚。但梦想绝对不是对抗任何人的武器,也不是处理任何关系的障碍。
梦想是美好的、脆弱的,在它被风吹雨淋的时候,需要我们去呵护和照顾。
梦想不一定会成真,但请相信它会成真吧。
想要方圆和刘静当父母
对不起,拆CP了。
可谁不想要一个开明的爸爸和一个温柔的妈妈呢?
黄磊扮演的方圆可以说很开明了,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像朋友。乐观随性,凡事不上纲上线,孩子犯些小错误的时候,会帮忙打圆场做掩饰。处理家庭关系的时候也是一把好手,该认怂认怂,该道歉道歉,该安抚安抚。情商高,性格通透,是家庭里很好的润滑剂。
咏梅扮演的刘静,讲话温温柔柔,气质娴静。第一集里开车熄火束手无措,还以为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太太,但后来租房、搬家、做饭全都不在话下,令人刮目相看。
她知道孩子“吃软不吃硬”,会买来气球假装是爸爸买的,来修补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在爸爸不让放气球,孩子又渴望放气球的时候,揽下挂气球的活儿,再假装脱手放走气球。
这个女人看上去柔弱,实则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方圆和刘静,特质很相似。这样的两个人,也许走不到一起。但每个家庭里都会有一地鸡毛,希望每个家庭里至少有一个佛系的方圆或是柔软的刘静吧。
写到这里,梦做完了。
剧里的人物自然真实,真的很想跟这样可爱的大家一起生活啊。
真好,在小欢喜里做了一个欢喜的梦。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11
《小欢喜》这部剧的一个重要亮点,是饰演学生的几个青年演员之表现都可圈可点。这几个演员中,我以为乔英子这个角色又更胜其他三人一筹。
其他三个人——方一凡、季杨杨、林磊儿,其性格都不甚复杂,方则调皮而温暖,季则外酷而内柔,林则单纯而腼腆。这三个角色的性格有一定的层次,这三个演员也拿捏得比较恰当,并无矫作过份之处,这当然值得赞许。
而乔英子这个角色,比上述三者还要复杂一些,其层次几乎是上述三者的叠加。而乔英子的复杂,源头在哪儿?在陶虹饰演的母亲宋倩。乔英子的复杂性格,全都能一一映射到她对宋倩的复杂情感里。
在一个离异家庭里,宋倩对女儿无微不至,又严格要求。女儿始终感激她的母亲,又始终畏惧她的母亲,她始终都想让她母亲高兴,但又始终想摆脱母亲对她的控制。
乔英子明明成绩已经很好,但母亲还是不断地敲打她。乔英子明明心里更在乎妈妈,但母亲对于女儿与父亲接触太频繁还是不高兴。乔英子每做一件事情,她都要掂量这件事情宋倩会不会同意,会不会发火,自己需不需要隐瞒,形成一种矫枉过正的“自我审查”。
在一开始的几集里,我们就看见好几次乔英子小心翼翼地向母亲说起自己的一些近况、一些想法,当她发现母亲原来没有想象中那么不爽的时候,英子一下子如释重负,好像捡到什么宝一样。
母女慢慢积累的矛盾,小型或大型地爆发时,总是英子最先去向宋倩道歉。而宋倩则会对女儿施以“冷战”,这对女儿来说简直是折磨。
在这样的背景下,乔英子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呢?她表面上活泼调皮,心里却十分敏感。这种敏感使得她特别懂得察言观色,她会在与父亲吃饭时迅速察觉到父亲女朋友的不快,并劝说父亲进行一些缓和的措施。她会在母亲将发大火之前迅速道歉,先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生怕殃及旁人。她的这种察言观色几乎成了本能,因为她特别怕出现“僵局”“争吵”“冷战”,这种本能的出现,可以推测她过去多年的生活是怎样的。
这一种敏感使得她又十分善解人意,当季杨杨的母亲刘静与英子偶然成为忘年交时,刘静惊讶于这个孩子如此暖心可爱,但刘静不知道,英子的这种善解人意,也是多年来为了讨好宋倩而练就的。英子会不自觉地讨好大人、为大人考虑,但并不是每个大人都像她的忘年交刘静这样让她觉得安全。
乔英子这种讨好母亲的惯性,使她处在一种巨大的矛盾中。她既觉得母亲是她最亲的人,想要与母亲分享她的志向和兴奋,但又害怕自己所认可的东西被自己最亲的人所否定,所以她许多事情都忍不住要先隐瞒母亲。她明明有自己坚定的志向,但她又怕自己没有成为母亲期望的那个人。
这样复杂的心理,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在某一个方面演过火,但乔英子却拿捏得极好。哭也好,笑也好,在什么时机,该怎么哭 ,怎么笑,怎么小心翼翼,怎么暗自尴尬,一一到位。我相信这一来是演员有天分,二来则是导演与其他演员有用心指导之功。
我如此赞许这个角色,是因为这个角色使我看到了许多并没有在戏里演出来的东西,如同诗歌里的留白空间。我看了二十几集,一看到这个角色,我就会想到她过去的生活,还会想到她将来长大会因为这种性格而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会在这个人物里看到我的朋友,也看到我自己。
一部戏里,三个家庭,最使人欢乐的是方一凡一家,但最显功力、最叫我有触动的,则是乔英子母女。我相信这部剧最终会有一个“欢喜”的结局,但乔英子的生活并没有结束。我十分相信生活中就真真切切地生活着这样的人,恐怕还不少,她将来还会在这一种从小形成的惯性里走很久。一声叹息。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12
《小欢喜》观后感
现象热播剧《小欢喜》追了一个月,迎来了大结局。
《小欢喜》故事时间放在,坐标北京,三个中产阶级高考家庭。
很多人会质疑这三个家庭中产阶级的定位,说他们其实已经算是高产阶级了。
但当我研究过中产阶级标准以后,恰恰认为这三个家庭混合起来看,正是中产标准综合体。
中产阶级在我国范围标准跨度很大,从职业到收入,从社会地位到自由程度,从地域划分到幸福指数等等。
所以就中国超一线大城市,还是首都的北京,这三个家庭从各方面来看,都算是大康中产阶级水平,他们不用考虑温饱,但也没有完全财务自由,他们所操心的事情,其实也正是我们普通中产阶级所要面对的难题。
《小欢喜》围绕着三个典型高考家庭展开,每个家庭都贯彻了一人高考,全家都跟着高考的方针,描绘了国内普遍家庭的欢喜和焦虑。
片中的每一个家庭,都对原生家庭教育理念提出了一个探讨性的话题,同时也瞄准了我们生活的一块共情阴影。
1 方圆一家
方圆一家的问题,突出的是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性。
方圆夫妻俩职业普通,收入普通,有一套房,家庭和睦,家中最大的问题是孩子方一凡学习成绩垫底。
但我们也能看出,方一凡在和父母的关系,在性格成长上,在对社会认知接受度上,都是健康而且积极的。
而方一凡对学习的联结态度也是最自由的,方一凡随父亲方圆,认为人生应该分横竖对比,而高考虽然关键,但不能强求。
母亲童文洁则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认为高考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并强势的用别人家孩子的努力方式,强加到方一凡身上,父子俩也和童文洁斗智斗勇,最后童文洁终归被父子俩同化,认可了方一凡自己选的求学之路。
方圆这一家最后对教育的探讨是,他们认为高考固然重要,但也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建设,在孩子追求热爱和走固化教育的路上,他们最后选择了呵护孩子心中的理想。
所以方一凡也是这些青少年角色中最自信,最活泼的孩子王,就方一凡的性格,未来的人生路,似乎可以在以后的人生和职场上,大有作为。
而方一凡的性格和心态,像极了父亲方圆,而方圆的事业,并不能成为大家心目中成功的事业模范。
方圆的为人处世,是一套不愿意逃出舒适圈的佛系人生观,说话做事一套一套,有着自己自圆其说理论,看起来很美,但其实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并不适用。
也正因如此,片中方圆只是一个小小的科长,后来还没了工作,低落过的他,还好有一个体量他的童文洁,一直做着方圆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最后方圆做了一名滴滴司机,副业做起了兼职配音,也算是在劳苦的工作中,找到了用自己的爱好赚钱的方式。
在中途童文洁遇到了职场性骚扰辞职,方圆也反过来支持童文洁辞职,夫妻俩在感情上的稳定和互补,着实让人羡慕。
如果说成功没有标准,开心快乐最重要的话,方圆一家算是从开始相对最幸福的家庭了。
2 乔卫东一家
乔卫东一家的问题,突出的是家庭自身性。
离异家庭现在俨然已成为国内家庭剧的原食材,当然这也是国内众多家庭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构成。
就如片中所说的,离异家庭真的能做到理性离婚的,全世界范围都少之又少。
当乔卫东三天两头要来看女儿时,母亲宋倩极力阻挠,并在女儿面前举一反三数落乔卫东,从而造成了亲子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
如果说这是导致英子的抑郁的外部原因,那么来自最核心的源头,则是宋倩作为母亲控制欲太强对孩子的管理。
宋倩为了英子的高考,小到饮食起居,大到高考志愿,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时间单位恨不得以分钟计算,但作为小大人的英子,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当压迫来得越强烈,埋下反抗的种子养料就越充分。
英子从一开始对母亲的察言观色行事,再到撒谎隐瞒抵抗,最后到抑郁自我放弃,这一路走来,观众看在眼里,真的没法说出这是孩子心理素质不过关这样的话。
而宋倩这样人设的母亲,在国内还算少吗。
或许宋倩的个例比较极端,但真实生活中,或许还有比宋倩更奇葩的父母。
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就在宿舍看到父母在教自己的娃如何叠被子,洗衣服要用洗衣粉之类的对话。
甚至有些新闻还报道过,大学新生报到那天,父母在教孩子如何挤牙膏。
父母过度超额的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父母自己不愿走出和孩子的依赖关系,这样的惯性,父母一直保留到了孩子成年,甚至是孩子成家后,父母也依然保持着高严格的管控。
依然是真实的新闻报道,说一对夫妻离婚,就是因为老公有次发烧,老公的母亲陪着一起进厕所,为老公把尿,而老公觉得理所当然,这个画面想想也是够崩溃。
所以说,宋倩和英子之间的关系,也是本剧最具话题性的,宋倩不光在亲子问题上没有做足功课,在教育英子的问题上,还利用了道德绑架。
我们听过宋倩最多的台词,大概就是“我都是为你好”。这或许也是全中国父母最最最常用的一句话了吧。
但是谁又能知道,真正为孩子好的父母,有多少是能对症下药的呢。
3 季胜利一家
季胜利一家的问题,突出是家庭命运的不确定性。
相比较于宋倩对孩子的管教太多,季胜利夫妻对孩子则恰好相反,他们对季杨杨成长的缺席,让季杨杨成为了变相的留守儿童。
在季杨杨童年时期,季胜利夫妻就因工作离开孩子,把季杨杨托养给舅舅,季杨杨在成长最重要的时期,父母的缺席,导致季杨杨对父母产生强烈的误解和憎恨。
虽然说剧中描述的是中产家庭的留守儿童,但面对国内现实的众多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根源的本质是一样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已经听过,甚至听腻了。
但如今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自身对职业理想的追求,有很多家长对家庭和孩子的忽视,让家庭出现了各种裂痕。
季胜利一家的裂痕问题,是两代之间缺乏的沟通,让亲情纽带变得敏感和脆弱,但毕竟血浓于水,这样的关系在父母回归后,在时间的催化上,得到了很好的缓和。
但就在这时,命运给了这个家庭不小的打击,刘静患了乳腺癌,让这一家人再次乱了分寸。
季胜利一家不仅要面对亲子关系改善和高考的难题,更上升到要一起面对癌症的威胁,面对生老病死的话题。
但好在,当面对命运的磨难时,这个家庭更加稳固和坚韧,并一起度过了鬼门关。
4 小欢喜
正如季胜利一家最终战胜了癌症,乔卫东和宋倩最终复婚,方圆和童文洁幸福而紧张等待二胎的到来。
《小欢喜》圆满的结局,让整个故事往更积极的方向收尾。剧集给观众呈现更多是美好的一面。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的不幸”。
这句话似乎放在《小欢喜》不太合适,因为片中三个家庭遇到的难题和不幸,都给万千真实的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很多我们都能感觉到似曾相识。
而三个家庭感受到的幸福,却离我们并没有那么近,国内中产阶级的焦虑和困境,虽然《小欢喜》已经做得很丰富,但真实的情况,始终比剧集要复杂千百倍。
因此主创在采访中也曾经提到,我们不希望大家看了《小欢喜》能感悟和解决什么,但是如果《小欢喜》能作为大家在解决类似难题的一滴润滑油,那《小欢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小欢喜》在片中并没有刻意去卖惨家庭中的问题,而是相对用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去柔化,这从而也导致一些看似很尖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深刻的下沉探讨。
当然,作为一部名字都叫《小欢喜》的家庭剧,主创本来就没有想把剧集往《万箭穿心》,《狗十三》这样的类型去靠。所以片中出现不少的幽默轻松的桥段,来给剧集注入更多观看娱乐效果。
《小欢喜》所要表达的,并不是要对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和出口,相反的,剧集的目的是想让有着同样烦恼的家庭,找到一个宣泄通道,不管是开心或伤心的。
在宣泄和释怀的同时,如果能在片中学会尊重和成长,那么《小欢喜》的功劳就更欢喜了。
最后我想用一句很俗的话来结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往往很多问题是无解的,但至少,我们要试着看明白这些问题的无解,并试着去接受和积极面对。
2019《小欢喜》观看心得
前天晚上,《小欢喜》迎来了大结局,三个家庭,四个孩子终于“欢喜”了。
乔英子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南京大学,而方一凡被南京艺术学院录取,林磊儿实现了妈妈的遗愿,考上了清华大学,而季杨杨也考到了德国慕尼黑大学,开始他的留学生涯。
虽然这只是一部电视剧,可能某些情节有夸大或者不真实的成分,但它同时也揭露了很多家庭的教育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逐一聊聊这三个家庭的相处方式,以及他们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
1、掌控欲强的妈妈+缺席的爸爸
上周,我在《年度最佳家庭“恐怖片”《小欢喜》,里面藏着孩子的眼泪》里谈过宋倩和乔英子之间的关系。
宋倩是一位掌控欲特别强的妈妈,在她以为丈夫出轨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跟丈夫离婚,独立抚养女儿英子。
而丈夫乔卫东则是个生活很随性的人,他对女儿的期待就是希望她快乐。但由于将女儿判给妻子,导致了他在女儿的成长过程里是缺席的。为了补偿女儿,他经常会满足英子各式各样的需求,甚至不惜向学校撒谎,帮助女儿逃课。
妈妈的强势让孩子没办法和她分离,而爸爸又没有很好地去完成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功能,所以后来不堪重负的英子患上了抑郁症。
我们说抑郁症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是,他无法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意思就是,一旦跟别人建立关系,我们就会害怕自己被淹没,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就像一个跟妈妈关系过度紧密的孩子,他永远只能是谁谁谁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他自己。
我经常说,被爱的孩子未来可期。
所谓的被爱,就是我们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给予他适度的空间去做自己。而这个做自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需求被满足,第二就是攻击性得到释放。
很多父母会以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就是简单地提供他物质上或者生理上的东西,但其实我们还需要满足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就像我之前回答一位妈妈关于“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问题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穷养男孩,富养女孩”),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被很好地满足,那么他长大后会特别渴望得到某样东西。
对英子来说,她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自主的权利。她希望能自己选择未来的大学,能自己决定未来的方向。所以,她后来才会装病不上学,试图逃离妈妈的掌控。
另一方面攻击性得到释放,是指我们能够提供他一个机会去释放他自己的攻击性。很显然,英子之所以会得抑郁症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攻击性无法得到表达,没有机会去释放出来,她就只能将攻击性转向自己。所谓的转向自己,就是我会很糟糕地对待自己。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对他人是没有任何贡献的,自己的存在就是别人的累赘。
二、典型的虎妈+猫爸
董文洁和方圆就是典型的虎妈猫爸组合。
虎妈董文洁是一家公关公司的小领导,性格比较火爆,每天上班就要处理职场上各种勾心斗角的事,回到家后还要兼顾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租下一套价格昂贵的陪读房,她认为孩子做错了一定要骂,而且要狠狠地骂。
猫爸方圆则是一个“老好人”,对于事业没有太多的追求,在一家公司做了20多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法务。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也是抱着比较宽容的态度,就算孩子跟同学打架,他的第一反应也不是指责孩子,而是害怕孩子受伤。
但无论是虎妈还是猫爸,他们都是在根据自己的需求雕塑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每位父母心中都会有一个完美孩子,而这个完美孩子则是来自于,他们对幼年时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者所缺失的东西的补偿。所以,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培育孩子。
比如,董文洁认为孩子要骂才能成长,为了孩子好,她必须要纠正孩子所有的错误。
成绩下降?骂!
跟同学打架?骂!
骂了孩子就会变好,变好了就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可以证明“我真棒”。
爸爸方圆则是过度包容孩子,每次孩子做错事,他都在一旁帮忙“擦屁股”。尽管后来两夫妻失业,家庭经济陷入危机,他都选择不告诉孩子。这也导致孩子缺乏一种自我负责的心态,而且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逃。
其实,董文洁和方圆的做法都是在过度承担。妈妈董文洁是严厉的过度承担,而爸爸方圆则是宽容的过度承担,他们把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或处理的事都全部包办了,让孩子失去了承受挫折的机会。
但过度承担本身就是一个虚假自恋的游戏。无论我们有再多再大的能力,都无法去承担另一个人的一切。
三、事业型爸爸+润滑剂妈妈
最后一个家庭就是季杨杨的家。
爸爸季胜利是在某个区的区长,因为身居高位,每个人都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所以凡事他都得处处谨慎。但也由于过度在意工作,导致忽视了自己的家庭,忽视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连母亲去世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着。
妈妈刘静是个温柔贤惠的女性,就算是在生气的时候,也能控制情绪,保持理智地跟人探讨问题。多年来一直随着丈夫四处调动,把唯一的儿子留在弟弟家,所以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生疏。
季杨杨对于父母长时间的缺席,一方面感到很愤怒,憎恨他们为什么不陪自己,另一方面又很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这也导致季杨杨在面对父母,特别是当高官的爸爸时,会表现得很叛逆,甚至当众奚落父亲,让父亲下不了台。
同时,因为爸爸季胜利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而且平时习惯了自己高高在上跟下属谈话的方式,导致他一下子不知道应该如何和孩子相处。
刘静觉察到这一点,所以她充当起家庭中最重要的调和剂角色。
电视剧里有两个很经典的场景,第一个就是为了弥补孩子缺席誓师大会,导致没得放气球的遗憾,刘静买来了气球,但骗儿子说是爸爸叮嘱买的。后来,还悄悄“违抗”丈夫的指令,放飞了气球,满足孩子的愿望。
第二个就是刘静知道孩子很喜欢赛车,为了让丈夫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她把丈夫带去赛车场,体验了一次赛车的感觉。
在她的调和下,儿子季杨杨跟丈夫季胜利的关系有所缓和,孩子更是从叛逆不懂规矩,逐渐变得乖巧懂事。
我们说被爱的孩子未来可期,其实更多是需要建立在孩子被尊重的基础上,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所以类似季杨杨的这种叛逆,是一种正常现象,只是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叛逆是个不正常的现象。
但在什么样的年龄段,它就一定有这个年龄段要完成的功课。父母能做的就是尊重,并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刘静在这一点就是做得非常好,她知道孩子的叛逆源于缺乏足够的爱,缺乏跟父母相处沟通的机会,所以她带着丈夫一起去主动了解孩子,靠近孩子的世界。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有一个尊重他的父母,那么这会让孩子更加认同自己。这种认同不光是单纯地想成为自己,更是想去成为父母所传递给我的那个人。
一句话总结就是,什么样的父母关系,或者什么样的家庭相处,就会培养出来什么样的孩子。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人,哪怕是到了中年仍然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还一直停留在幼年的某个时间段,他有一些东西并没有被很好地满足或者表达出来。
所以,与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成长,还不如让他们成为自己。
身为父母的我们,只需要做好三个角色:支持者、陪伴者和合作者,就足够了。
2019《小欢喜》观看剧评
作为主演、监制,甚至编剧,《小欢喜》最大的成功,在于既真实地表现出当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终极焦虑,同时又努力试图化解这些焦虑,从个人而不是社会的层面去告诉为人父母者,尽管人生难过的时候十有八九,但总有那些“小欢喜”等着我们!这是一种很传统,很中国式的思路,说穿了,或许很犬儒,很消极,但确实有效!
同时《小欢喜》作为剧集,最大的好处,就在于鸡汤的浓度调配得恰到好处,既让人看到了问题所在,又不至于伤筋动骨。这是剧集这种体裁类型的优势,因为它并不需要过度地营造刺激的情节,只要恰如其分地展现出生活中的尴尬和苦难就行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欢喜》故事走到后半程,其实很多情节和人物命运的编排,也都有点要走偏的意思,不过幸好都拉回来了!
比方说刘静患癌这个事,当然黄磊老师已经在采访中说到过,这是真人真事,但是按照故事的推进来说,用父母罹患癌症这种事件来强行扭转孩子的思想,也未免太硬了,尤其是在这一整部戏都是比较轻喜剧的氛围下。所以,尽管刘静是整部《小欢喜》里最讨喜的一个妈妈,但季杨杨显然不是最讨喜的那个孩子!
再比如乔英子抑郁寻死这一段,通过之前在季家住过的丁一的死,来引出她的抑郁。从情节铺排上,其实已经算是非常草蛇伏线了。同时,从宋倩一贯的强势,用爱绑架女儿,把自己的不幸转嫁到女儿身上,这种人物设定显然是有特点的,也很能出戏。但是乔卫东忽左忽右,一会儿爱女成痴,一会又说其实还是想回家,一面勾着小梦,甚至马上要跟人结婚,一会假戏真做搞复婚。这些情节桥段的安排,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完成,很明显就太有编剧人为制造的痕迹了,明明可以做得再高级一点,再不动声色一点。
当然,这些都是吹毛求疵啦。作为一部戏剧作品,追求戏剧效果,而且确实写出了不错的戏剧效果,既表现出问题,又能完善人物,还能打动观众。《小欢喜》已经可以说是从概念到完成度都非常出色的剧集,也是黄磊近年来投入最多,表现最好,最能证明自己的一部电视剧作品了!
但是,戏剧始终是戏剧,它来自于生活,却并不能完全代表生活!所以《小欢喜》代表的并不是现实中国教育的出路。甚至,在中国,教育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其实就是个成功学的问题!父母无论自身成功与否,都寄希望于孩子取得成功,高考是可见的,唯一在这个阶段能够代表成功的办法!至于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是否顺畅,心智是否成熟,是否真的能够过好这一生?父母替代不了,解决不了,更教育不了!
所以从这个本质上来说,《小欢喜》本身还是悬浮的,跟现实并不息息相关的。当然,如果非要强求紧贴现实,那也别看剧了,每天看新闻不就够有“意思”了吗?
回到剧集本身,在大结局后,英子如愿以偿去了南大学她的天文,一凡也跟着去了南艺,说实话,南艺在艺术类院校里可真算不上好的,别说中戏北影了,比另一个选项川音也不如,好歹川音出了不少快男超女不是?所以这个安排,到底是为了最后凑一个不成CP的CP呢?还是另有打算呢?磊儿上了清华,完成了母亲的梦想,杨杨去德国学车了。这有个问题啊?不知道为什么季书记这会儿不问“超不超标”了呢?当然,杨杨是凭自己本事考出去的,但是最后却偏偏让他去了海外,而不是更应该去海外留学的两个学霸出去,这一点是不是有点欠考虑?
对于《小欢喜》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对于现实中已经面临到孩子升学甚至高考问题的七零后、八零后家长来说,这其实就还只是一座空中楼阁。中国的教育资源确实很不平均,非京、沪籍的家庭,子女就学难度远比剧集里描写的要高。然而对于家长来说,帮助孩子努力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完成他们人生中或许是最重要的一关,这已经是当下父母能做到的极限!至于后续在人生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那就只有留给《都挺好》剧组去解决了吧?
2019《小欢喜》观看体会
电视剧《小欢喜》完结了。在这部取得广泛好评和优异收视率成绩的热播剧中,沙溢扮演的乔卫东,可以算是最受欢迎的角色。而小姑娘王一笛,可能是最不受观众待见的。
在《小欢喜》里,扮演王一笛的是年轻演员钟丽丽。北影表演系在读的她,在这部戏中的表演可圈可点。把王一笛这个个性突出的年轻角色,塑造得惟妙惟肖。
很多观众不喜欢王一笛,是因为这个角色的设定。在剧中,王一笛自负、自恋,自我感觉极为良好。
按照《小欢喜》剧中的设定,王一笛也确实有资本。剧中所有孩子,数王一笛人长得最漂亮,学习成绩还不错。虽然自信心过于膨胀,但在人品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
其实王一笛之所以成为这样,完全是源自她妈妈的教养方式。
正是因为王一笛的妈妈,从小对女儿褒奖宠爱,才让王一笛自信满满,也有些过于自恋。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像王一笛一样过于自恋,自然是会招人反感。但是像王一笛这样的孩子,她们自信、乐观、开朗,情绪稳定、意志强大。这些优点,也是源于从小的教育,与和父母的相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或多或少的,都走向了王一笛的反面:缺乏自信、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目光,将自己人生的意义,构建在别人的价值观念之上。
比如《小欢喜》剧中的林磊儿,就是这样的典型。而乔英子,多多少少也存在这种问题。
从心理学上讲,王一笛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而乔英子,则只能得到“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这个“有条件,无条件”,是什么意思呢?比如父母从小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成绩好了,就是个好孩子。如果学习不好,你就狗屁不是!”
这就叫做有条件积极关注,只有你满足了“好好学习”这个条件,才给予你积极关注,给予你褒奖鼓励。
相信大多数孩子,都是在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而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家长会肯定孩子作为个体的存在。学习成绩好了,固然值得嘉奖;但是除了这些外在条件、他人评价之外,作为一个人,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足以得到肯定和积极关注。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得到了足够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会对自己这个个体充满自信。而不将自己的价值,构建在他人评价上。
反之,如果缺乏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特别在意身外之物,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用名声、金钱、社会地位,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很显然,缺乏无条件积极关注,会造成一个人自信缺失、安全感不足、患得患失、焦虑、忧虑。
在电视剧《小欢喜》里,王一笛这个人物形象,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着力展现了她的自负与自恋。
不过在现实生活里,通常这样的孩子幸福感更强,在生活中更坚强、更快乐。
2019《小欢喜》观看感想
《小欢喜》大结局了。
曾有人说,
名叫《小欢喜》的这部剧,
其实一点儿也不欢喜。
它演出了家家户户的难。
01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
如果「羡慕」是一个闭环链,
《小欢喜》会不会应该是这样的:
他叫方圆,妻子叫童文洁,
家中的孩子方一凡即将经历高考。
如今,他们来到了人生最困惑的阶段:
先是自己失业、失去营收,
紧接着妻子被骚扰后被迫辞职,
一家都没有收入来源的时候,
又得知 父母因为误信别人,
被庞氏骗局骗走80万……
看着家中即将高考的孩子,
租着的学区房。
还没还完房贷的房子……
他们不得不把贷款还没还上的房子忍痛卖掉,
正在这时,妻子又怀了二胎……
一个原本在北京光鲜并充满希望的家庭,
经历这一连串打击,突然就变得暗淡。
他们有点失落。
比起方圆一家的拮据和不争气的方一凡,
他们的好朋友宋倩一家就轻松多了。
夫妻都有投资眼光,
一口气买了五套学区房。
女儿英子在学校出类拔萃,
不像自家的孩子,差点面临留级。
这一切,都好像是很让人羡慕的事。
她,羡慕宋倩。
02
她叫宋倩。
她是身边很多人仰望的女人。
在北京拥有多套学区房,
光收租就已经保证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还有个懂事优秀的女儿,次次考试名列前茅。
可是她也不快乐。
她因为老公疑似出轨,
跟他离婚很多年了。
她的女儿英子,
在高考前成绩突然下滑,变得贪玩脆弱。
眼看着离清华北大的分数线越来越远,
女儿跟她的争吵越来越多,
还患上了抑郁症 甚至轻生。
唯一能打开女儿心结的,
不是她这个最亲密的人,
反而是楼下的租户:
高考生季杨杨的母亲刘静。
刘静的老公是区长,
为人正直,夫妻关系和睦。
岁月静好的刘静温柔如水,
不像她总是「撒泼」咆哮。
连自己的女儿,仿佛都跟刘静更要好。
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女儿,
她卑微地问刘静:
“英子为什么跟你那么好,你能教教我吗?”
她,羡慕刘静。
03
她叫刘静,
是区长季胜利的夫人。
也是天文馆的主任。
体面的工作、优渥的家境。
可是她也有烦恼:
儿子平时张扬跋扈,整日翘课去开赛车,
面临着留级的危险。
儿子和父母的关系也很紧张。
她尽力去修补着濒临破碎的亲子关系,
却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
善良的她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丈夫的工作,
自己偷偷来医院做穿刺的手术,
在医院听着歌,流眼泪……
她的丈夫季胜利与发小方圆重逢,
她看着和睦相处的方圆一家,
打打闹闹说说笑笑。
她突然又在羡慕他们,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家庭……
04
这样一个视角的小欢喜,你们有想过吗?
或许我们人人都在羡慕别人,
却很少有人审视自己如今得到的一切。
这就是生活中你羡慕别人,
可能别人也在羡慕你。
故事的最后,刘静治愈了癌症,
一家人终于明白:
人生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健康更重要。
健康和陪伴,就是他们的小欢喜。
故事的最后,宋倩和乔卫东复婚了,
经过婚姻的变故、英子的抑郁。
他们才懂得:沟通和包容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人生要走一段错误的路,才知道珍惜身边人。
失而复得,就是他们的小欢喜。
故事的最后,方圆一家也很快乐。
他们挨过了艰难的日子,
发现房子没了可以再买,
只要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
方圆和童文洁几十年如一日地相爱,
他们用有爱的家,
浇灌出活泼温暖的方一凡。
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爱,
就是他们的小欢喜。
05
其实人生,不就是起起伏伏吗?
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规划顺利一路绿灯,
也不是所有苦难都日复一日看不到希望。
人生的常态不是甜,而是苦涩的。
只有在每一段苦涩路程的尽头,
才会为你带来一点甜。
但也就是因为经过了那段苦涩难走的路,
这一点甜,才来的那么珍贵。
在商场、写字楼低着头打扫的环卫们,
有时打开消防通道的门,
发现疲倦的睡去了。
在大雨天奔跑的快递小哥、外卖员,
全身湿透、跌倒摔得满身是泥,
可能还要被投诉。
无数写字楼的灯, 凌晨一点钟还亮着。
那些打了一天字的人,
回家来不及享受生活,
匆匆睡一觉,
第二天狂奔到公司开早会。
但还是有那么一点小欢喜:
比如这个月的努力换得了几百块的奖金、
比如得到了客户的表扬的成就感、
比如开了工资在商场买一件平时舍不得买的裙子、
比如回家后看到孩子的成绩单……
尝到了小欢喜的生活,
突然就值得了。
这所有的小欢喜,
不仅仅是快乐本身。
它背后的名字,
有的叫希望,有的叫爱。
这些,
才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动力。
06
有人说,如果生活那么苦,
我又看不到希望和爱怎么办?
我的原生家庭没有给我足够的安全感,
我在感情中受过伤
我觉得我每天都在生气
……
出演《小欢喜》的陶虹,
曾经讲了一个关于她和老公徐峥的故事。
她说徐峥是慢热的人,有时生气了也不哄她,
第二天可能才会想到要怎么哄她。
可是有时候十分钟后陶虹自己就高兴起来了。
徐峥问:
「为什么我还没哄你你就高兴了?」
陶虹说:
「我的喜怒哀乐凭什么要你来决定?
为什么我一定要等到你道歉才高兴,不道歉我就不高兴?
我不应该吧?」
我觉得陶虹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
不是为了和别人赌气的。
即使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人爱过我们,
起码要做到尊重自己,爱自己。
如果感受不到阳光,
就把自己活成太阳。
有人说成熟,就是从不可一世,
逐渐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过程。
而幸福,就是从接受自己的普通后,
还依然能热爱生活时,
才会来到我们身边。
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
只有一点小欢喜
我认清了,
但我还是决定,深爱着它。
愿我们都有自己的小欢喜
并,一直喜欢着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13
由鲁引弓原著,黄磊任总编剧,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小欢喜》今晚登陆东方卫视。作为热播话题剧《小别离》的续作,《小欢喜》延续前作温暖现实主义生活流,主创团队在原作的基础上,历时三年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采访了数百户真实高考家庭。《小欢喜》围绕了方家、乔家、季家三组不同背景下的家庭为备战高考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多维度探讨和挖掘了教育、两代关系等时下备受关注的现实议题。
昨天,该剧主创亮相开播发布会,身为总编剧,黄磊将自己的这部作品定义为温暖现实主义,因为他觉得在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里,其实没有什么太曲折、惊险的东西,以及极端的情节,“我们在一个很和平的年代,在这个时代大家过的都是很平和的生活状态,但是生活里面也会有那些小小的波澜,小小的曲折,孩子要上学,怎么找一个更好的工作,怎么样可以收入更高一些,而这些小小的东西,就足够支撑一部戏。”所以黄磊认为《小欢喜》是部很朴实的戏,三个家庭,一个普通家庭,一个离异家庭,还有一个是中层干部的家庭,“不管哪一个样式的家庭,都要回到最朴实的生活,看熊孩子们怎么样去跟爸爸妈妈斗智斗勇。”
《小欢喜》由《小别离》原班主创历时三年打造,方圆和童文洁这对家喻户晓的荧屏伴侣,即将在这部剧中展开全新的人生旅程。作为典型的“虎妈猫爸”家庭,方圆幽默达观,亲和力满分;而童文洁则在职场上精致干练,在家中又将“严母”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发布会现场,与《小别离》团队再次合作,黄磊感慨颇多,“《小别离》结束后,我们当时就针对是否拍摄续集做了很多探讨和议论,后来我想何不拍一个高考题材的作品,方圆和童文洁夫妇不变,他们从一个故事延续到另一个故事,这样的设定会让观众既熟悉又陌生。另外我们在《小欢喜》这部剧中也做了一些配合和调整,为这两部剧设定了一些有趣的连接。”在黄磊看来,方圆和童文洁就像中国万千父母的缩影,“他们代表了最普通中国家庭。”
此前在《小欢喜》的制作特辑中,黄磊表示,这部剧更多地是聚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蜕变,剧中的很多剧情都是他身处当下有感而发,“父母通常会觉得,他们对子女的好,是要子女以懂事、听话作为回报,一旦孩子叛逆,做出了违背父母原则的事情,他们就会觉得被‘背叛’。但其实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小欢喜》这部剧中,观众会看到有家长给孩子道歉的情节,黄磊认为这样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也会在两代关系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14
2019《小欢喜》观后感
人到中年,生活中各种压力事件激增——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爬坡,身体机能却又开始衰退。平衡好这个阶段的首要因素,就是学会多为自己着想。
电视剧《小欢喜》讲的是一群高考陪读父母和高三孩子们的故事。剧中,海清饰演了一个遭遇困境的中年母亲童文洁,工作上不如意,人到中年的老公又被公司辞退。而她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她的儿子方一凡,学习成绩很差。在班级里,“方一凡”这三个字基本上就代表了倒数第一。本人是学霸的童文洁,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大学,于是这对母子经常产生一些矛盾。
我的人生怎么好像是替别人活的?
我们成年人的烦心事,大多是因为家庭,而家庭中的烦心事,大多是因为孩子。拿童文洁举例,老公失业,她没有被压垮;自己被降职,她也可以再从头做起。但是因为儿子学习没有进步,她瞬间就了。
papi酱曾经在综艺节目中谈论过心目中家庭成员重要性的排序。她的排序是自己最重要,然后是爱人,孩子,老人。在她看来,除了自己之外,能陪伴自己最久的就是爱人,然后才是孩子,父母则是最后。
但是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家庭中第一位的永远是孩子。在《小欢喜》中,童文洁给老公的手机备注是“他爸”。对于她来说,要陪她走过后半生的老公,第一标签不是自己的爱人,而是儿子的爸爸。
在中国,很多父母的一生都特别劳累,在有了孩子之后就全都是为了孩子。孩子成年后,操心孩子结婚。好不容易结婚了,又要帮忙带孙子。等到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了,身体却不中用了。
当他们回顾这一生的时候,或许会有种感觉,我这一辈子,怎么好像是替别人活的呢?
不爱自己的人其实最“自私”
方一凡在学习上其实下过一些工夫,但是成绩还是没有提高,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他确实对学习没有兴趣,另一方面,来自他的妈妈。
童文洁对儿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对得起我吗?”在她看来,自己的付出应该得到回报,而这恰恰也成了方一凡不爱学习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学习都是为妈妈学的,因为不好好学习,妈妈会生气。
把孩子的地位排在自己前面,有时候也是一场灾难。不爱自己的人,其实是最“自私”、最容易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就像一个黑洞一样,他会把周围的能量全都吸进去。如果他们此后的人生不够圆满,就必然会怨念丛生:“要不是当初为你付出那么多,我会混成现在这个样子吗?”
自己的人生,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带孩子坐过飞机的父母,一定会知道这件事。在飞机上,如果出现意外需要佩戴氧气面罩的时候,一定要先为自己佩戴,然后才能为小孩佩戴。因为如果父母自己都是处于缺氧的状态,是根本没办法去拯救孩子的。想要救孩子,必须先救自己。
在家庭关系中,想要收获快乐也一样。如果连自己都不快乐,又怎么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呢?
尤其是人到中年,生活中各种压力事件激增——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爬坡,身体机能却又开始衰退。人很容易在这个阶段感到精疲力竭,诸事不顺,想完成的事情很多,却似乎都分身乏术。
心理学家丹尼尔莱文森认为,人生就如同四季,每一个季节风光不同,并且都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但是中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个体要面临4个重要的问题:依恋,分离,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以及更多的内省和关照自我。
如果女性在这段时间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外部,不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不去舒缓自己的压力,适当放松,甚至适当放弃,或者不去关注自己身体变化,根据自己身体、精神承受力重新调整自己的目标,她们不仅会非常疲倦,还会对周围充满不满,将自己内在压力倾泻到其他人身上。
其实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调整好现实与理想,根据自身状态平衡精力,选择放弃一些目标,重新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很多女性能够顺利度过这段焦虑期。在此期间获得更多智慧、同理心,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家庭满意度也会提高。但能够平衡好这个阶段的首要因素,就是学会多为自己着想。如果过去都将别人放在人生第一位,特别是将孩子放在人生第一位,此时,他们都该退位。
2019《小欢喜》观看剧评
《小欢喜》在今晚即将迎来收官,但是这部电视剧所引起的讨论还远未平息。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大的关注度,就是因为《小欢喜》团队用极其写实的手法详细描述了北京三组家庭高考这一年的生活变化,其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家庭问题,堪称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样板。
《小欢喜》虽然剧名字叫《小欢喜》,但是内容却一点儿也不欢喜。婚姻危机,财务危机,健康危机,孩子学习问题,早恋问题每件令家长头疼的事情,《小欢喜》照单全收,一个也没落下,被网友戏称为《大悲伤》。这三个在北京有房有车,可以住得起学区房的家庭都过得这么艰难,方一凡他们这么让家长头疼,但是相比于更多的小城市的孩子,他们已经很幸福,很欢喜了。
小城市的孩子相比于方一凡他们,最缺的可能就是教育资源了。北京上海有着全中国最顶尖的中学和老师,而且北京上海的本科录取和重点高校的录取率都是远远高于其它省市的。例如,北京的一本录取是30.5%,而湖北只有北京的一半。全国39所985高校,北京上海就占了12所。对于方一凡他们来说,可能不会考虑一线城市之外的大学,就像乔英子想去南京大学,因为地域问题,都被宋倩(陶虹 饰)严厉阻止。但是南京大学也并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啊,虽然比不上清华北大这种顶尖高校,但是在全国也能排进前十,想要考进南京大学,即使在江苏都要全省前名(40万左右考生)。
同样要想获得这么优质的教育资源,所取得花费也是不少的。北京上海的学区房就要动辄500万以上,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天文数字。而且现在外地人要想在北京上海落户,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点真才实学加上真金白银,根本就不可能。
其次,孩子所在的平台也不一样。在县城的孩子只有玩命似的学习,枕戈达旦。笔者所在县城的晚自习通常要到晚上十点左右,衡水中学就是县城中学的缩影。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所在的县城一年运气好才会有1-2个能考上清华北大,很多孩子能考上本科就已经是令整个家庭非常开心的事情了。在县城除了公务员群体,事业单位群体,国企和部分私企员工是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相当部分的群体还是初中高中专科的学历。而他们的父母不会像宋倩(陶虹 饰)给他们辅导功课,也不会像刘静(咏梅 饰)能这么耐心的支持孩子的梦想,很多东西都要靠孩子自觉地完成。
即使在大学毕业之后,方一凡们和县城的孩子所遇到的挑战也是不同的。乔英子随便在北京的一套学区房,都可以让一个大学生去奋斗三十年了。方一凡再怎么纨绔,上个南艺,家庭还有四五百万的存款,也是吃喝无忧。但是县城的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大多都换了一个城市,毕业后还要在一个城市异地打拼,家庭可能也给不了太多的支持。他们面临的困境要比乔英子方一凡大得多
《小欢喜》的主创们也都是业界的精英了,他们认为的方一凡的家庭就已经够底层了,导演汪俊也在采访中说过,黄磊在此剧的角色比《小别离》更加底层。但是这也只是相对于北京来说的。《小欢喜》展现了大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状态,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观众们也不必为他们而揪心了,他们已经很幸福了!
2019《小欢喜》观看有感
《小欢喜》终于开心了,孩子们开心地去参加高考,父母紧张地送考试,孩子们去了理想的大学,磊儿上了清华,实现了母亲的梦想,季杨杨得到了大学的录取,并被理想的北京电影学院录取
孩子们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父母也很棒,给了他们最好的爱和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做了N个选择,并且有足够的经济手段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在最近的采访中,黄磊也提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剧中的人物都是以黄磊的朋友为原型,而黄磊在剧中的女明星,是娱乐圈的一个顶级神奇女侠。
在《小欢喜》中,黄磊扮演了油滑的爱开玩笑、乐观积极的方圈,中年失业,从白领法律到司机,方接受现状,努力挣钱养家,这部戏扮演的方圆的妻子是海清,可能是因为海清和黄磊有太多的夫妻相。
海清原名黄怡,她的家是南京著名的书乡门弟,她的母亲姓甘,在《小欢喜》中童文杰曾经提到过一个甘溪屋,这个甘家大院,是南京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住宅,现已成为南京民俗博物馆,海清自从踏入演艺圈以来,从来不依靠家庭的力量,她也很少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而是依靠自己高超的演技获得了飞天奖、金鹤奖。
在《小快喜》中,扮演宋玉的陶虹是一个对观众并不陌生的演员,陶虹起步很高,当这位女演员在她获得全国花样游泳冠军之前,在影视圈之初,她获得了中国华表奖、金鸡奖、飞行奖和百合奖等重量级奖项,事业井喷时期,洪涛认识徐峥,然后她竟然在自己最红的时候从娱乐圈退休结婚。
婚后徐峥也被拍到花边新闻,洪涛没有离开徐峥,相反自力更生,在《演员的诞生》舞台上,陶虹出演了婉容,这一表演再次让观众惊叹不已,小欢喜邀请陶虹出演宋玉一角,陶虹最初拒绝了,她担心自己离开得太久,角色找不回来,然后电影一再邀请,陶虹接任了角色,事实证明,即使撒了灰尘,珍珠仍然是珍珠,能够被宋玉如此刻板的角色演绎得血肉模糊,这是一个能给角色注入活力的好演员。
在这部电影中,刘静的原型是黄磊的邻居刘静的剧本,是刚刚拍了柏林电影之后的咏梅。咏梅也是娱乐圈的传奇女性,她在草原上长大,父母为她安排了工作,当单位有了地方,咏梅因为成绩好被送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习,这所大学当时的声誉并没有失去清华、北京大学,当时,咏梅非常漂亮,黑豹乐队只是为了挑选一名男演员作为MV的女主角,咏梅被选中了。
可能是因为这部MV拍摄,咏梅遇到了她的丈夫,当时是黑豹乐队的主唱,然后他们坠入爱河,结婚了,转眼间,半百多岁了,两个人的感情还是一样的,刚刚拍了柏林电影后,咏梅几乎成了娱乐圈的一股潮流,她承认自己不崇拜黄金,不买一千多件衣服,不住豪华住宅,普通住宅已经很多年了,因为不想花丈夫的钱,所以咏梅才会去拍电影。
这出戏的角色是李庚希,李庚希的出场时间短,作品有限,最著名的作品,还是小欢喜是徐静蕾的签约艺人,因为他的父亲和徐静蕾是老相识,徐静蕾对李庚希格外用心,亲自指导演的技巧,在老徐的教导和策划下,李庚希从小就已经有了老戏骨,这个行业的演员,除了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是有才华的,正如陶虹所说有才华的演员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没有才华的人能真正考虑做别的事情,李庚希只是属于那种有才华的人,李庚希和这些老一辈人在一起的原因,因为漫长的道路,徐静蕾的支持,再加上年轻女孩的精神,未来是不可估量的,只要不走弯路,未来必将成为影视圈的中心力量
2019《小欢喜》观看心得
小欢喜播出是在亲爱的热爱的之后,其实也是有压力的,毕竟李现都成了国民老公了,但没有想到小欢喜也火出了新高度,就连编剧兼主演的黄磊都觉得意外,但其实小欢喜的火是必然,戏里太多共鸣的因素,再者高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是一个关注度非常高的题材,当然小欢喜也要结局了,观众在期待着方一凡和英子的续集,但其实小欢喜没有续集了,剩下的就只能是脑补了。
最新黄小厨FM237期黄磊,整整一期讲的就是小欢喜里的事情,并且解答了小欢喜为什么不叫“老悲伤”了,还开玩笑的说下次再写一部戏叫老悲伤,虽然是玩笑话,但其实黄磊也透露了正在写新戏,叫什么名字还没有确定,但题材似乎在说的时候透露了一些线索,因为黄磊说想写,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或者是初为人父母的戏。
并且剧本已经在筹备中,从中可以解读出来,黄磊的新戏已经在准备了,所以小欢喜之后观众又有了期待,只不过有一点不是特别的惊喜,那么就是题材,小别离和小欢喜都是教育题材的,从黄磊说的情况来说,应该是八九不离七依然还是教育的。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都写了,现在还要写小学升初中,幼儿园升小学。难道就不考虑一下大学之后考研的群体了吗?
当然黄磊也提到英子和方一凡同在南京的生活,他们可以约着去逛逛夫子庙,可以一起爬爬紫金山,一起溜达溜达吃个鸭血粉丝汤,作为编剧来说这难道不是石锤了方一凡和英子这组CP了吗?只是可惜没有提到季杨杨和陶子后面怎么样了,毕竟在小欢喜里大家都懂学霸陶子对学渣季杨杨的心。当然这都已经不重要了,虽然黄磊没有说拍续集,但也没有说过不拍对吧。
虽然续集的希望渺茫,这样理解也算是给自己一种安慰吧,之前已经说过刘静是有现实中有原型的,黄磊也确定的这事,刘静的原型就是他的左邻,而剃光头的不是他们的儿子,而是刘静原型的丈夫。并且说到了小欢喜里他自己最像谁,没有想到的居然会是英子,当然像的最多的是方一凡,并且他的父亲很像方圆。再解读一下黄磊的话,像英子和方一凡,难道不是又在说方一凡和英子是一个整体吗?毕竟现在只有一个黄磊啊。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童文洁这个角色也是有原型的,童文洁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而这词话就是他亲姐姐和侄子的对话,真是没有想到的是灵感居然是来源一句话是不是很意外。当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了,小欢喜是真的非常贴近生活,非常容易引起共鸣的电视剧,或许这就是他能大火的最主要的原因,虽然新戏不会叫老悲伤有点可惜,但至少从黄磊的话中,已经得知了新戏在准备了,剩下的就是好好期待就行了。
2019《小欢喜》观看体会
电视剧《小欢喜》今晚将在东方卫视播出最后一集,结局虽在网上基本被“剧透”得七七八八,但仍不妨碍该剧在网络上的高热度。热播近一个月的《小欢喜》围绕着三组不同类型的高考生家庭展开故事,要说当中哪组家庭讨论度最高,恐怕当选的还是沙溢饰演的乔卫东、陶虹饰演的宋倩所代表的离异家庭。
剧集播至中期时,一度还有网友针对乔卫东、宋倩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站队和辩论。近日,陶虹和沙溢先后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们是怎么看待这对父母的教育呢?
陶虹:宋倩对孩子的培养有成功之处
《小欢喜》里不仅有时隔7年重回荧屏的咏梅,还有差不多4年没拍电视剧的陶虹。与咏梅饰演的“完美妈妈”刘静截然相反,陶虹饰演的单亲妈妈宋倩很难让人喜欢起来。剧中,宋倩是一位金牌老师,她对女儿乔英子的学习既有严格规划又有着高要求;因为离婚后与女儿相依为命,她把全部重心放在宝贝女儿身上,导致这个母亲形象严格、强势,控制欲超强。陶虹也透露,接这样一个角色,当初心里当然犹豫过,“这个角色显然很不讨好,但我觉得宋倩是难得写得非常立体的角色。一个好人形象的角色做到立体通常很难,因为她没有特别大的浮动。宋倩这样的人物,其实会更真实一些。”
如何看待宋倩的教育方式,陶虹则说道,虽然剧中英子对妈妈又爱又恨,后期也做出了一些极致的行为,但她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从这一点看,我觉得宋倩对孩子的培养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她培养了一个善良的孩子,培养了一个能够感受到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指导、帮助,怎么样才是“适度”的,这是每个妈妈每天都要纠结的事情,陶虹认为,其实妈妈和孩子一样都在学习成长,“妈妈是从生下孩子那一天起开始做妈妈的,她做妈妈的年龄和孩子生下来的年龄是一模一样的,从这个角度讲,‘妈妈’并不比孩子大,也不一定会更有经验。”
《小欢喜》播出期间,陶虹也有留意观众的一些反馈,让她欣喜的是大家没有一味批判这个角色,而是会去理解她的立场,“有一件事情我觉得很好,就是观众都会有独立思考能力,去判断宋倩这个妈妈,除了偏执焦虑的那一面之外,她还有什么。这个可能对于孩子来讲会比较难以理解,但是一旦成为妈妈,很多事情不用解释就会懂了。很多人评论说,5年前我一定站英子这边,但如今我是妈妈了,会毫不犹豫地站宋倩这边。因为成为妈妈后,我开始理解,但是年轻的时候我真的是不能理解。这些评论我觉得很好,很有共鸣。”
回到现实生活中,陶虹和徐峥育有一女。对于女儿,陶虹表示和女儿的沟通方式一直在调整变化,“我女儿会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这是妈妈教我的道理。无论是人与人的交往,还是家庭中的分工,还是我们每个人事业的变化,都不可能是一开始计划好,以后都不变了。我觉得变化是正常的,不变是不正常的,变了以后我们一定会有应对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清楚你的初心在哪里,这个比较重要。”
沙溢:做严父还是慈父,有时挺矛盾的
宋倩和乔卫东的教育方式在剧播之后引起站队,主要是两人的做法确实有很大区别。女儿进入高三之后,宋倩不仅时刻监督她的学习,还禁止了她的一切娱乐活动:不准玩乐高、不准接触天文,就连二刷电影也是浪费了时间;反之,乔卫东则时刻想着帮女儿减压,怎么能让她开心怎么来,甚至专门为她设置了一个“秘密基地”,在这里火锅零食任吃,乐高任玩。对于乔卫东的行为,沙溢认为是出于离婚后对于孩子的愧疚心理,所以他对英子采取了投其所好的方式,“一直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心头肉,因为父女间的这种感情,他对孩子一定是很愧疚的,加上英子学习又那么优秀,所以可能就会对孩子特别的疼爱。况且宋倩是比较高压的一种状态,他更希望倾其所有地去给予孩子他的全部。”乔卫东这个爸爸不仅讨英子欢心,不少观众也说“这个角色长在了我的笑点上”,承包了剧集里许多欢喜场面。
谈到当初加盟《小欢喜》剧组,沙溢透露道,黄磊本来想找一个年纪更长的人来饰演乔卫东,自己虽才四十出头,但有人跟黄磊举荐了他,“其实我应该算是黄老师的学生,因为黄老师当时带的是电影学院97本科班,我也是97军艺本科班,其实我应该也算是他的学生。”再加上太太胡可之前和《小欢喜》导演汪俊也合作过《如懿传》,大家一拍即合。
现在许多教育题材的电视剧多数是“虎妈猫爸”的设置,像这次《小欢喜》里方圆和童文洁、乔卫东和宋倩两对父母也算是。虽然认可“虎妈猫爸”的搭配,但沙溢则透露生活中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挺严厉的,“其实我有的时候挺矛盾的。我有两个儿子,有时候我希望对他们像哥们一样,有时候又想做一个严父,有时候又觉得是不是严得有点过了,是不是应该再往回做慈父。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你完全经历了,才有这个发言权。我现在做父亲也是一年一年摸索着,感觉着去做。反正就是做爸爸也好,做妈妈也好,这都是个挺值得思考的问题。”
导演汪俊之前曾在采访中透露,剧中几个演爸妈的演员黄磊、陶虹、海清、沙溢等经常会在片场交流下育儿经,沙溢则表示自己最没有经验的,“海清和陶虹是两个妈妈。大家都知道在育儿方面,妈妈太有权威性了,因为孩子真的大部分都是妈妈一手一点一点带大的。黄老师也是经验丰富,我也真的是没法比。黄老师特别的细致,大家也都知道黄老师外号黄小厨,照顾家人、做饭,真的是太全面了,而且太优秀了。我觉得我只能是吸取他们的经验,然后学习。
从《小欢喜》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篇15
2019《小欢喜》观后感
追了将近一个月的《小欢喜》终于在昨天完结。
在剧中的几个家庭都等到圆满的大结局的时候,也想聊聊我们对这部剧的看法。
《小欢喜》播出的这段时间里,关于剧集的各种话题不仅隔三岔五地上热搜,剧集的豆瓣评分也保持在8分以上。
毫无疑问,《小欢喜》就是《都挺好》之后,本年度最有话题性的国产家庭剧。
在《如懿传》之后回归家庭剧的导演汪俊,用《小欢喜》证明了自己在现代家庭剧这一块,可以说是拿捏得死死的。
即便如此,开播之初《小欢喜》得到的评价,也不能简单地用“形势一片大好”概括。
选择讲述中国家庭高考故事的《小欢喜》将故事背景安排在北京。
剧集以白领工薪家庭、离异家庭、公务员家庭三种家庭模式作为参照,去呈现高考之于父母和孩子的影响。
对每个经历过高考和即将面临高考的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和它背后承载的压力都不言而喻。
《小欢喜》的选题,无疑戳中了许多人(不夸张的说,可能是几代人)的痛点。
但在《小欢喜》刚刚开播时,基于地域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家庭收入差距等现实因素,也有很多人开始质疑:
相比于收入更低或者面对更激烈竞争的高考家庭,剧中三个北京中产家庭的焦虑真的有必要那么夸张吗?
剧中,单亲妈妈宋倩(陶虹 饰)虽然是一个人带着女儿乔英子(李庚希 饰)生活。但她名下坐拥四套房产,英子还是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
来自另一个家庭的季杨杨(郭子凡 饰)学习垫底,但他还有做区长的父亲季胜利(王砚辉 饰)和温柔体贴的妈妈刘静(咏梅 饰)。
三个家庭里,“硬件条件”最差的可能就是方一凡家。
方一凡(周奇 饰)不仅成绩吊车尾,他的爸爸方圆(黄磊 饰)和妈妈童文洁(海清 饰)还在他高三这一年先后丢了工作。
但即便如此,方一凡家还是有一套市价上千万的房子垫底。
只从经济收入、父母教育背景等硬性标准来看,《小欢喜》中的三个家庭在当下的语境中显然不是底层。
但这也给了《小欢喜》更好的前提去探讨家庭教育的话题。
对这类家庭的父母来说,他们每天已经不再为如何揾钱发愁,但也没有达到所谓的“财务自由”状态。
这些中产家庭的父母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投资,可他们也没办法让下一代真的随心所欲。
特别是再考虑到,剧中的父母都是通过高考,真的改变了人生的70后一代。高考在这些父母心中的意义也就更加突出。
父母们连孩子要不要穿秋裤都要管,更不要说高考这件大事了
在他们看来,高考是真正可以改变人生的一次考试,是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必经之路。
尽管性格、职业各不相同,几位父母都不断地在子女面前强调高考的重要性。
他们会跟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高考经历,希望他们可以复制自己的成功。季胜利甚至还拿出了自己二十多年前留下的复读秘籍跟儿子分享。
剧情推进的过程中,这几个家庭的对于高考这件事情的重视是核心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小欢喜》播出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于剧集的讨论还是回到了教育问题上。
虽然现实中各个家庭的状况千差万别,但许多家庭对于高考这件事的关注度的是一样的。
源于高考压力的共情最终超越了家庭之间的差异性,让大家找到了共鸣。
也可以认为,剧中家庭面对高考时所展现出来的焦虑不只是中产家庭的焦虑,更是许多中国家庭在面对高考时所有焦虑的集合。
除了高考这个大背景,《小欢喜》最终能够超越差异性,让更多人产生共鸣的另个一个重要原因则是,
它将故事的重心安排在家庭中。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部分情况下,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是学校教育难以匹敌的。
如果说,学校教育教人掌握了一些方法论的话,那么家庭则决定了一个人会用这些方法论成为怎样的人。
《小欢喜》中,高考的压力所造成的矛盾,主要爆发在家庭内部,而这也绝对不只是因为剧中的学生念的是走读学校。
剧中,几位父母对于高考的重视已经毋庸置疑,但最终要参加高考的则是他们的孩子。
这中间,就涉及一个他们的孩子如何看待高考这件事以及父母如何跟子女沟通高考这件事的问题。
绕来绕去,我们还是说回两代人的差异以及两代人应该如何沟通的话题。
《小欢喜》这个故事里最基础的,其实还是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问题。
季杨杨和方一凡最初都属于学习成绩垫底的学生,但他俩各自垫底的原因却大不一样。
因为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从小在外婆家生活的季杨杨显得敏感又沉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里,他时常表现出来一种置身事外的疏离感。
他的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学不会,而是因为他不知道成绩好的意义何在。
当季杨杨跟家人建立起情感联系,找到了归属感之后,他很快也就找到了方向。
方一凡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他跟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父母和他之间保持着还算良性的沟通,这样的亲子关系让他有足够的自信去表达自己。
某种程度上,他还遗传了父亲方圆对于文艺的热爱。最终,性格活泼的他也走上了艺考这条路。
不过,相比于“疏离式”跟“和谐式”的亲子关系,《小欢喜》中引发讨论最多的还是宋倩和女儿乔英子之间的“控制式”母女关系。
扮演宋倩的陶虹说她看完就觉得,“宋倩作为单亲妈妈和女儿是一种恋爱关系。”
而恋爱关系的特质,就是唯一性和排他性。
与前夫乔卫东(沙溢 饰)离婚后,宋倩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养育女儿身上,为此还辞掉了公办学校老师的工作。
乔英子的衣食住行、学习、玩乐,全都由宋倩一手安排。她甚至在女儿卧室的墙上开了一扇窗户,方便观察女儿的一举一动。
付出全部关注的同时,宋倩也需要女儿将所有的爱都给她。
她需要女儿对她言听计从,也不能接受女儿对别人的爱可能超出对她的爱——无论那个“第三者”是乔卫东还是其他人。
当乔英子排斥或者反抗这种控制时,宋倩就会说,“我这是为你好。”如果宋倩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她就会在女儿面前,怨怼“第三者”。
宋倩的这些“为你好”和她对于乔卫东的怨恨,投射到英子身上,却让英子潜意识中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她自己——她没能理解妈妈的用心,她没能拒绝父亲对她的爱。
在这种控制的过程中,英子从最初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到最后变成了沉默地压抑,最后还得了抑郁症,差点跳了海。
虽然,宋倩和乔英子的母女关系也有不少戏剧化的设定,但类似这样控制式亲子关系,在中国家庭却是普遍存在。
再直接一点说,除了被忽略和被尊重,更多的中国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被压迫”。
而这样的压迫,一部分因为于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另一部分大概就是传统家长式的权威在作祟了。
可怕的就在于,这种掺杂了的爱的控制和压迫,往往是孩子无法分辨也无从反抗的。
《小欢喜》通过宋倩和英子这对母女关系,把这种压迫式的爱和给予对于两代人造成的困扰,毫无掩饰地呈现了出来。
单是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
当然,《小欢喜》最后还是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剧中的父母们和儿女们各自都在成长,都找到了除了彼此之外的人生方向。
在主演、总编剧黄磊看来,父母才是亲子关系中更大的获得者,因为“孩子把他更美好的一部分给了你。”
所以,黄磊觉得《小欢喜》讲得其实是父母们的成长。或者就像汪俊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可能。
无论如何,这种共同成长的前提都是尊重、理解和爱。
最明显的一点是,《小欢喜》中的几位父母,都会在做错的时候主动向孩子道歉。
可是在现实中,许多家长并不会对孩子说对不起。在他们的概念中,大概“吃饭了”就约等于是对不起。
《小欢喜》对于高考的关注,对于亲子关系的探讨包括从父母辈到孩子辈的演员们表演,都是它无限接近现实生活,引起大家共情的原因。
但很多时候,也就是父母们会不会道歉这样的细节,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它讲的其实是应然,而不是实然。
或者说,《小欢喜》还是选择了一个更加温和、理想化的方式,把中国式家庭的幸运和不幸讲了出来。
现实只会比剧中所呈现的更沉重、更复杂。
就像汪俊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家长对于孩子的那种诚惶诚恐的情绪是《小欢喜》缓解不了的,或者说,根本就是无解的。”
他对于《小欢喜》的期待是,它能成为“一滴有效的润滑剂就足够了”。
对观众来说,《小欢喜》或许可以成为一面镜子,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关于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做怎样的儿女以及如何成为自己。
而这样的剧,我们可能真的还需要更多。
2019《小欢喜》观看剧评
每隔一段时间,荧屏上就会出现一部关注现实题材的剧集,因为剧情贴近生活,引发无数话题,成为现象级作品。今年年初的《都挺好》就因为赡养老人、重男轻女等话题,在网上刷屏无数。到了暑假,又出现了这部《小欢喜》,因为聚焦高三生活,塑造了三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频繁登上热搜,口碑和收视也是一路走高。
不仅在中国,这部剧同步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小欢喜》的原著作者、杭州作家鲁引弓,这段时间正好在美国、加拿大度假,有时候待在旧金山姐姐家里,有时候去加拿大陪陪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他发现,整个旧金山湾区的华人全在追,几乎周围碰到的人都在谈论《小欢喜》,甚至比国内还要热闹。
为什么《小欢喜》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度,引发全民话题?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这部剧不仅切中高考痛点,而且,教育焦虑、亲子冲突这样的剧情“太过真实”。
快报通过微信采访了还在美国休假的鲁引弓。从他的话里,我们了解到这个剧为什么那么真实——鲁引弓是个采访型作家,他写的《小欢喜》原著本身就是根据真实案例改写的。虽然电视剧《小欢喜》把城市背景安在了北京,但实际上,鲁引弓实地调查和采访的学校,几乎全在浙江。
90%的故事和人物都有原型
绝大部分来自杭州的真实案例
鲁引弓是杭州作家,本名鲁强,曾在媒体从业多年,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教授。几年前聚焦低龄留学潮的现象级大剧《小别离》,就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有爆款《小别离》在先,黄磊和出品方柠萌影业就琢磨着再出一部更贴近大部分中国家庭的高考题材剧。身为编剧的黄磊在创作口述中透露:“有了题目和大纲后,柠萌建议增加一些采访,我们就找到了《小别离》的原著作者鲁引弓老师,鲁引弓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实地调查和采访,专注地写了部纪实小说。我们从这部小说中提取真实案例,重新组合来丰富剧本。比如剧中季杨杨他们家,那个官员家庭,就取材自鲁引弓笔下的真实故事。”
“《小欢喜》里,90%的剧情和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鲁引弓说,“除了和学生、老师交流,还有家长,粗略算算,加起来走访的人物已超过300人。”记者出身的鲁引弓,身上没有传统作家的疏离感,作品的特点就是“贴着地皮写作”。虽然电视剧的故事发生在北京,但鲁引弓实地调查和采访的学校,几乎全在浙江。光杭州就占了十几所高中,另外还有他的母校宁波镇海中学,也是一所盛产高考学霸的传奇高中。
也就是说,《小欢喜》里的故事和人物原型,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杭州。不夸张地讲,这部剧就是“浙江高考众生相”。比如,电视剧开头,高三学生季杨杨把红色法拉利跑车开进学校,网友一度评价这个剧情太过夸张。其实这个情节不是虚构的,就来自于杭州一所学校的真实事件,鲁引弓把它写在了原著引子里。
高考已经不是学生自己的事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如果没有调查和采访,光凭想象,说实话,我根本写不出《小欢喜》这样的小说。”鲁引弓承认,“今天的高中校园,和我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已离开高中校园30多年的鲁强,加上女儿当年没有参加高考,而是选择去了海外留学,他自己其实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今天残酷的高考战役。
之前做媒体时,鲁引弓在科教线口跑了多年,接触了无数校长、老师,让他对当下教育的改革和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写作调查中,鲁引弓不仅走访杭州省城内的多所学校,浙江县城、农村的学校,他都有去调查。
“给我触动最大的是,今天的高考,已经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一个家庭的文化积累和视野,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太大了。”鲁引弓感慨,“都说‘寒门难出贵子’,这里存在一个‘信息寒门’。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家长经验不够用了,同样是高考,又分很多路子,什么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等,这些信息,家长不掌握,就会错失很多机会。”
剧中最催泪的人物要数方一凡的学霸表弟林磊儿。母亲去世后,他不得不只身一人投奔海清饰演的小姨童文洁一家。母亲留下的遗愿就是希望他能考上清华。但磊儿知道小姨家经济出现困难,主动放弃了清华的冬令营,去给学生补课赚钱,他懂事地说出:“虽然那个清华冬令营很重要,但是您和这个家更重要。”让无数网友飙泪心疼,一度“磊儿上清华”还上了热搜。
如果重写一次
我一定让磊儿考上清华
原著里,小说的大结局,磊儿没有考上清华,而是去了江南大学读学费全免的农科系,为同时有两个高考生的小姨家减轻负担。这个情节不是杜撰的。鲁强透露,这是来自宁波一个外甥寄居在小姨家的真实故事。
冬令营也是从杭州一所学校采访得来的真实案例。“参加冬令营,结束后通过考试,高考会有加分。当时北大冬令营来杭州招生,一所学校把名额给了一位优秀学生,但这位学生父母因为家中经济条件以及对冬令营认识不足,纠结飞去北京还要机票、住宿一大笔费用,就放弃了。学校把名额给了成绩排后一点的另一位学生,这个家庭立马全家出动,毫不犹豫地送孩子飞去北京参加。最后,第二位孩子因为冬令营的加分,成功考上了北大。”鲁引弓说,“所以,家长的认知和视野,真的非常重要。”他至今还记得老师描述的那个画面,那个因父母放弃没有去冬令营的孩子,得知别人考上后,把自己关在机房,喃喃自语:那个名额本来是我的。
读过原著的人都发现,小说比电视剧来得更虐心更残酷。这些天,很多00后都涌到鲁引弓的微博下面,求让“磊儿考上清华”。鲁引弓苦笑:“如果让我重写一次,我一定让磊儿去读清华。我发现,这个世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太需要放糖了。现实世界可能会有各种不如意,但大家都希望能在影视作品或小说里得到安慰。每个人都需要一点‘小欢喜’,来为生活解压。回望高三一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恰好是他走出家门前的一个关键节点。无论考试再苦再累,一家人在一个屋檐下依偎生活的最后时光,却是温暖珍贵的。”
鲁引弓说,这就是《小欢喜》想传达的,抛开分数重新看待高考,两代人之间彼此学会倾听,好好珍惜家人相处最宝贵的时光,你会发现“玻璃碴子里也能找出钻石”。
《小欢喜》之后还有《小舍得》聚焦“幼升小”和“小升初”
继《小别离》《小欢喜》后,鲁引弓又一口气写了《小舍得》和《小痛爱》。去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推出“中国教育四重奏”丛书。
《小别离》关注低龄留学,《小欢喜》讲的是高考,《小舍得》聚焦的则是当下最热门的幼升小、小升初话题。鲁引弓透露,为了写作《小舍得》,鲁引弓也走访了杭州不少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还跑去培训机构卧底。
2019《小欢喜》观看心得
早些年,豆瓣上有个小组叫 “ 父母皆祸害 ”,这两年又有一句阿德勒的金句大火,他说 “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无论是 “ 父母皆祸害 ” 还是 “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都在阐述一个老话题: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
昨晚宣告大结局的《小欢喜》,就是在探讨原生家庭的异同得失。故事情境放在高三前夕,以黄磊 & 海清、陶虹 & 沙溢、咏梅 & 王砚辉这三对当今社会家庭为缩影,呈现一幕中国式家庭的成功与渺小、失败与伟大。
风风火火女强人与佛系父亲
方圆和童文洁的家庭代表着一种理想,家境中产收入稳定,为了孩子上学近,一个月多花一万块钱租房也不眨眼。
方圆是慈父,自己活得随性,对孩子也随性,比起成绩,更看中人格的培养。当孩子萌生艺考的想法时,他也会背着老婆在背后默默给与支持和帮助。
童文洁是严母,工作上风风火火独当一面,回家一心奔着儿子的分数,但严厉之下也有柔情一面。如果说严厉的一面给了儿子方一凡,那么柔情便分给了丧母的侄子林磊儿。
这种父母大概是每个孩子都想要的父母,能和孩子平等对话,能合理安排孩子劳逸结合,还有本事,能赚钱。
他们的儿子方一凡虽然不是多数家长理想型的孩子:成绩太差、调皮贪玩,但幽默随和,知道关心人,在得知父亲失业后也会担起作为男人的责任。
理想终归是理想,这样的家庭不多见。在意识到自己有不足时,主动给孩子道歉,这样拎得清的家长确实属于奢侈品。
“ 空降父母 ” 与都市里的 “ 留守儿童 ”
季杨杨则像极了留守儿童,只不过他生活在都市里,不愁吃穿。父母早年为了仕途全国各地奔波,他从小随舅舅长大。
高三这一年,父母归来,试图补救破裂的家庭,却忽略了他早已不是牙牙学语的婴儿,已经过了一哄就能好的阶段。
家庭冲突、高考、母亲患癌 ...... 可谓是一地鸡毛。
想给子更好的生活,不能给他陪伴,等生活确实变好了,互相之间却开始陌生了。
这也是当代很多家庭面对的难题。
离异家庭里的虎妈猫爸和学霸女儿
英子的家庭关系让网友纷纷感慨:太真实了!
父母离异后英子跟着母亲宋倩生活,一周见一次的父亲乔卫东像个嬉皮士,天塌下来都无所谓。觉得对英子有歉疚,疯狂讨好,甚至给英子布置了一个 “ 避难所 ”,里面摆满了各种型号的乐高。
身为物理老师的母亲十分严格,对英子的成绩和生活步步紧逼:早上起来喝燕窝生吃海参、没收乐高和玩具以及干涉大学志愿,就连英子的书桌前,也是一个大大的玻璃窗,刚好方便随时监督学习。
为了放松一下,宋倩带英子去看电影,结果英子无意间透露出看过这部电影的信息,宋倩当场就火了,认为英子纯粹是浪费时间,拉着英子就走出了影院。
女儿一顿委屈,她这样做只是为了陪陪妈妈,想让妈妈高兴啊。
可妈妈丝毫不领情,看过一遍的电影再来看一遍就是浪费时间,闲的吗?
英子从小爱好天文,梦想是考取南大的天文学专业。宋倩却不希望女儿离自己太远,希望英子可以报考北京的大学,甚至阻止英子参加南大的冬令营。
每一个看似是把英子留在身边的手段,实则把二人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
英子被逼到跳河,大声喊出心声: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小欢喜》是现实的缩影。
俗话说:“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这就是生活,既简单又复杂,既幸福又烦心。
一部剧,三种家庭,四个孩子,最多的评价是感同身受,因为这部剧你看着看着就要冒出一句:这不就是我吗?
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不理解父母,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彼此都觉得 “ 为什么你就是不理解我?” 这就是每个家庭的常态啊。
此前,北大生物学博士王猛给父母写了一封长达一万五千字的决裂书,与父母断绝关系。
行文间言辞激烈,满是父母的 “ 肆意操控 ”、“ 冲突 ” 和 “ 炫耀 ”,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
据报道,2012 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接着,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 “ 家 ” 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
全国未成年犯的一项调查显示,42.3% 的未成年犯表示 “ 恨过自己的父母 ”。
其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不理解、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分析认为,这一结果折射出父母对孩子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
△不够关心我的心理感受 “ 占比很高 / 《漠视儿童权利是亲子冲突之源——从孩子 ” 恨父母 “ 说起》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的确是一门学问,电视剧《请回答 1998》中有一句话戳中很多人的泪点:”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教育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单单是父母的单方面付出,而是父母与儿女之间共同的沟通与理解。
生活中不会都充满了欢喜,但同样也不会全都是苦难。而这一点一滴珍贵的小欢喜,构成了生活最本真的一面。苦恼有时,欢笑有时,但最终他们都跟生活达成了和解。
正因为有了太多无奈琐事,才显得「欢喜」是那么的重要。
” 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 ,只有一点小欢喜。"
2019《小欢喜》观看体会
《小欢喜》大结局了,一切都很圆满,孩子们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父母之间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都有了缓解。一路看下来,方圆失业,刘静患癌,童文洁怀二胎,宋倩崩溃,这部剧聚集了很多家庭的矛盾,让人深受感触。
哭过,笑过,闹过,也崩溃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就是生活!
电视剧《小欢喜》刚一开始,我就特别不喜欢海清饰演的童文洁这样的妈妈,这种母亲嗓门大、脾气爆,火一点就着,一惊一乍得特别不沉稳。
但越往后面,我却越觉得童文洁的好。虽然她看起来凶巴巴的,对孩子的教育也特别“直接”,但是她有话就说的个性,还真把方一凡教得挺好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她从不把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虽然她其实也希望方一凡能够跟乔英子一样成为学霸,但比起成绩,她觉得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最关键的。
相比较恬淡如菊、知书达理的温柔型母亲刘静,童文洁情绪的“不可控”反而显得更加真实。说实话,最开始,我也像很多人一样,被剧中的刘静吸引,同时也非常羡慕有这样的母亲。
可能对于年少的我们而言,好脾气的母亲确实会让我们更容易亲近和交心,在这样的妈妈面前,我们不忍叛逆或顶撞。另外,刘静是理想型的母亲,她的身份很特别,既是母亲,也是良师更是益友。
可刘静真的没脾气,没有委屈吗?不,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我觉得她是有的。只不过因为她的个性使然,以至于很多不好的情绪她都学着自己消化,看起来这样的母亲很伟大,但是隐瞒自己的喜怒哀乐何尝不是与人保持一种距离感?
我认为母亲善于隐藏自己的脾气其实挺不好的,因为长期的坏情绪积压后,人会抑郁,也更容易引发疾病。别看童文洁整天笑呵呵的,虽然和方圆经常斗嘴,和儿子方一凡也常嚷嚷,但这种脾气的人不容易生病,四十几岁还能怀二胎,说明身体机能还是挺不错的。
再看看刘静,无论发生什么事永远看不见她脸上的波澜,儿子读书成绩不好,她表面不急,其实心里想的很多,丈夫和儿子的关系不好,她嘴上说分开这么久了这样也正常,可实际上为了缓和他们的父子关系,她做了很多。
刘静为这个家牺牲了很多,她觉得自己不重要,家人对她来说才重要。虽然她有疼爱的丈夫,体贴她的儿子,但她并不快乐,或者说其实她可以更快乐,但她放弃了,因为她没有真正做到和家人之间完全敞开。
妈妈的情绪稳定,对孩子来说是一颗定心丸,但相比较而言,如果母亲拥有真性情,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反而更好一点。因为对于成年人而言,除了克制之外,学会表达也很重要。
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我们的情绪,甚至表达内心的期望,因为你的勇于表达,才能让身边人知道你的想法,知道该怎么去迎合你的需求,该怎么努力成为彼此理想的人。
剧中童文洁在面对方一凡想艺考的事,起初她直接表示:不行,不能,不可以。那时候的她,是出于对孩子前程的考虑,怕他因为艺考而错过大学,从而遗憾一生。但当她得知自己儿子真有这个天赋,并且也不是一时兴起时,她的态度就变了,不但积极配合方圆给儿子找老师,还不计前嫌和小梦和解,其实她的骨子里是个能屈能伸还懂得变通的女人。
这件事如果换成刘静会怎么处理呢?我相信依照她的性格,一定会尊重孩子的任何决定,她从一开始就会给予肯定,告诉孩子:妈妈支持你,我觉得这样很好,你自己喜欢最重要。
鼓励式教育虽然很好,但也得看孩子的个性,像方一凡这种孩子,虽然在唱歌跳舞上是有天赋,但他自己也没想过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往这条路上走,即使他的才华被得到认可后,他也是抱着艺考文化课分数更低,更容易考的思路去选择的。
如果不是童文洁的打压,不是让他在受阻碍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可能他会与艺术擦肩而过也说不定。所以童文洁的反对,反而让他看清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为什么刘静这样的母亲这么圈粉?仔细想想,可能是因为,对于中国的孩子而言,刘静这样温柔的母亲太难得了,无论是童文洁还是宋倩,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总是想掌控,她们其实代表了大部分的中国式母亲:为孩子付出很多,牺牲很多,可因为沟通不当,理解不同,以至于孩子并不能够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好。
尤其是学业、就业甚至情感上,母亲的参与过度后,更让我们期望能有刘静这么一个能够理解自己的母亲。就拿我自己说吧,我妈就是那种嗓门很大,脾气很爆的中年妇女,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别人家的妈妈,说话总是轻声细语,不仅很少打骂孩子,还会经常给他们鼓励。
而我姑却是和我妈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她讲话特别温柔,我姑父说什么她都笑眯眯的,对我表姐和表哥说话从来都是轻声细语,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姑妈家,因为每次姑妈会拿我爱吃的食物,我说任何事她从不批评我,她的与世无争让我觉得生活好像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充满了美好与真实。
但是长大后,我反而庆幸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因为越长大我越明白,其实生活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了,工作上的勾心斗角,感情中的算计,都是我们应该学会的一种能力,强势的母亲教会你以牙还牙,温柔的母亲告诉你要忍让,到底哪一种更好呢,其实不好说,但前者肯定更爽。
有时候,你的不好欺负,反而会让别人觉得是一种“能力”,相反,你越温和,受到的排挤却越多,因为人都这样,欺软怕硬。
对于孩子来说,刘静这样的妈妈固然很好,但童文洁这样的母亲也不差。一个人教会他学会尊重和感恩,而另一个人则告诉我们人生要努力和去争取。就能力来说,努力和争取才是一个人最不应该放弃的东西,而尊重和感恩,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如果你心善,自然会拥有。
而对于夫妻关系来说,主张“夫唱妇随”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一味的迁就和忍让,会失去自我,让另一半忽略你的需求和渴望,有时候,敞开心,和你的家人,孩子,聊聊彼此心里的话,才能真正促进一段关系更加亲密与和谐。
另外,那些“我不重要”“我没事”背后,所代表的也许并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在生活面前,把自己放到第一位,敢于说“不”的人,才能活得更潇洒。
2019《小欢喜》观看有感
电视剧《小欢喜》是一部都市情感家庭剧,讲述了季家、乔家、方家在孩子高三这一年发生的故事。这部剧从开播到现在,口碑和收视率都很好,而这部剧也在昨晚迎来了大结局。不过一直备受好评的《小欢喜》在大结局却意外地受到了很多吐槽,甚至有人吐槽《小欢喜》结局崩了,跟《都挺好》一样毁在了大结局,甚至还认为国产剧都逃不过烂尾的道路。那么,这部剧的大结局中观众不满的点在哪里呢?
不满一,童文洁怀二胎。当时方家经济状况并不算好,夫妻没有工作,没有房子,两个孩子还都要高考,生活算是比较不稳定的。很多观众都觉得没有必要非要二胎,还有观众认为是为了响应国家的二胎政策。
不满二,乔卫东和宋倩复婚。乔卫东和宋倩离婚多年,宋倩又是控制欲很强的性格,很多人认为乔卫东和宋倩复婚是为了强行圆满大结局。
不满三,林磊儿没考上清华物理系。林磊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次次稳拿第一,即使一模心态很差也能考735,结果最后高考却是刚刚过了清华分数线,这也让很多观众表示不满,认为这个结局有问题。
不满四,季家人设崩了。季家父母是属于那种“父母才是真爱,孩子就是意外”类型的,季杨杨是排在父母的爱情和理想事业之后的,而剧中的表现让很多人表示季家人设崩了。
那么,这部剧的大结局真的崩了吗?其实也不尽然。
首先,童文洁为啥要二胎?来看看童文洁怀孕要二胎,童文洁怀孕这件事完全是意外,并非是他们专门要二胎的,而且作为母亲,如果要把孩子打掉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童文洁这样性格温和的人,更不容易。而且剧中方圆对于响应二胎之类的话可能就是当时逗乐缓和气氛的话。至于经济问题,虽然相比之下,方家的经济状况算是比较差的,但其实也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他们房款也到手了,父母也可以帮忙带孩子,磊儿和方一凡上了大学也可以自己兼职,方圆和童文洁也可以出去赚钱,虽然生活质量会下降,但是生活也还是过得下去的。更何况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方圆和童文洁更看重家庭和爱,所以哪怕没钱没房子也要生二胎,这也无可指摘。
其次,乔卫东和宋倩为啥要复婚?其实,乔卫东和宋倩复婚是很早就有铺垫的,乔卫东当时也是因为被设计了,并非主动出轨,他对宋倩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因为宋倩控制欲太强了,有些无法忍受。而宋倩对乔卫东也是有爱的,她对乔卫东的恨大多来自于乔卫东的背叛和离开的干脆。而乔英子就成为了中间的那个纽带,乔英子的抑郁症让全家人都得到了反思,宋倩也有在克制她的控制欲,此时的乔家把乔英子摆到了第一位,宋倩第二位,乔卫东第三位,家里达到了共识,所以能得到家庭的和谐,这也是乔家的小欢喜。
再次,林磊儿没考上清华物理系。其实,高考看的不仅仅是实力,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以前林磊儿心中有压力,但这个压力是来自学业上的压力。而此时的林磊儿不仅仅有高考带给他的压力,还有家庭中的压力,当时方家的家庭状况林磊儿也是能感受到的,更何况他还是个心思细腻的男孩子,难免会多想,这也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发挥失常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加上,虽然没考上清华物理系,但是对于林磊儿这样的学霸,要想转专业还是很简单的,这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最后,季家人设真的崩了吗?其实季家人设并没有崩,季家父母虽然看起来温柔开明,是完美的父母形象,但其实在他们二人心里,他们的爱情和理想要比对季杨杨的爱重要得多。高考这一年父母能够在身边陪伴其实就是他们为了季杨杨所做出的让步了。对于他们来说,理想和爱情比儿子重要,所以他们去追逐在自己心里更重要的东西了,在他们家,并非一家三口待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相反,他们总会为了更重要的东西分开,没法做到事事圆满,所以追逐更重要的,这也是他们家的小欢喜。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意,所以必须要做出选择,这是他们在人生中的选择,虽然有失去的东西,但得到了的正是真正的小欢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