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信仰论文(模板18篇)
总结是一种有效地整理和概括信息的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写总结时要注意语法和用词,避免低级错误和不当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逻辑思维训练资料,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思维能力。
法治信仰论文篇一
按照学校要求,我从6月24日20:05开始守候央视综合频道直至《知青》播完,21:02准时收看记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第一集;于6月25日20:05准时收看了第二、三集。《信仰》虽然只有短短三集,却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镜头资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用信仰的力量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时刻准备用生命去捍卫中国共产党这面旗帜,要让这面旗帜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该片着重“有情、有义、有力量”的表达,用人的故事讲党的道理,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共三集,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50分钟。影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信仰》兼具了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根柴旦,献身教育,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争作为学生服务的表率、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为柴旦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学要求。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服从分配,团结同事,互教互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法治信仰论文篇二
__街道是一个全新的机构,在座的各位党员干部都是第一批创业者,你们在工作岗位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__街道在群众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内强能力,外树形象,这不仅是组织上对你们的要求,更应该是每位党员干部发自内心的党性要求。在此,我提几点意见。
一、勤于学习,乐于团结,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无论是机关、村居还是企业,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都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都是在现代社会激烈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后盾,而强大的团体凝聚力,则是我们集体发挥最大战斗力的坚实保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更是我们应有的党员本色。
要通过坚持深入理论学习,结合工作业务实践,求实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学法用法的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统一到__街道党工委、政府全局的工作部署中去,全力推进__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敢于探索,善于总结,准确做好新的定位和规划。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干部的思想政治观念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我们强调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事业观,就是要以“____“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坚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察民意,凝聚民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反对搞脱离本地实际和群众实际需要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__街道初成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沉下心下,勤下基层,深入群众,调研和规划好街道机关、村居、企业今后新的发展战略和建设规划,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勇于实践,诚于服务,努力提高执政行政能力。
__街道党工委、村居和企业的党支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按“发展强、党建强”的“双强争先”要求,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和践诺活动,以党建促机关效能建设、促社区经济发展,促企业生产关系和谐。街道办事处、陡门便民服务中心和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要将便民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便民服务即办制”的要求,积极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争做创业敬业先锋、争创服务管理品牌、让__街道广大党员和群众满意。
四是严于律已,敢于督促,切实加强党风作风建设。
广大党员干部的面貌作风,是群众前的一面镜子。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是每个党员干部党性的自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最近,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永委发[]74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机关文化为引领,扎实开展“责任型、服务型、效率型、学习型、廉洁型”机关创建。
__街道机关、村居和企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扎实开展党风作风建设活动,做到“规章制度到位、落实责任到位、管理监督到位”三到位,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四大环节,为推进__街道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我们要倍加珍惜__街道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__街道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七一建党节优秀讲话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抚今追昔,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经过了__周年的风雨历程,在__年华彩乐章中,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走的每一步无不闪烁着耀眼光辉。
作为一个老党员又是一个老兵的我,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无不饱含深情地回忆在党的领导下,在祖**亲的哺育下,又在人民解放军这座大熔炉里成长经历,以肺腑之言由衷的歌颂伟大的党和亲爱的祖国,并感谢党把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培养成了一名女军医,使我拥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当前,在习的领导下,党中央部署了“两学一做”教育,号召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及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我认为这是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首先,坚定信仰不动摇。从当前的国际势式看,世界根本不太平,社会上各种思想和思潮交在一齐,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对我们和平演变一刻也没停止过。“__功”等邪教组织采用各种手段,诋毁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尽我党采取了种.种有力措施,加强了正能量的宣传力度,打击邪恶势力,用铁拳反腐反贪,党风、社会风气正在日益好转,但是我们不难看到在党的队伍里顶风作案还有之,也有党员消极怠工、慢作为、不作为。还有的对当前的反腐败打老虎,拍苍蝇有法不责重的侥幸。
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深刻领会党中见面会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重要意义,自觉增强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清当前形势,一定要分清真假美丑好坏,要铁心跟党走,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走到底。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
其次,坚持建设不放松。几十年来我目睹了和亲历了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展翅腾飞的30多年,祖国大地上闪闪发光的最大亮点,就是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实现了万众梦想,如“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两弹一星”“南水北调”,在生命的禁区铺起了青藏“天路”。人民军队建设从无到有,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发生质的飞跃。
这些都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所创造的辉煌,是耀眼的星星,从而使我党我国的国际地位极大的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作为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骄傲和自豪。我完全相信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决心有能力有水平领导我们党抓好反腐倡廉这种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保证国家建设稳定发展。
最后,遵守纪律不放松。通过对党章、党规,及系列讲话的深入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脚踏实地,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政治立场方面政治言论政治行动等方面守好规矩,把好底线,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退休不退志,释放正能量,为党旗增辉发挥余热。
公司七一建党节优秀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20__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六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从我们公司33年的发展史就见证了这一点。虽说共产党内的极少数人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们的党永远是一个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伟大的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硬道理。
公司成立33年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立足行业要求、企业实际开展工作,用铁的制度规范管理队伍,用真诚关爱凝聚企业人心,引导公司秉承“蓝灯的士、文明使者”的服务宗旨,着力打造“蓝灯”品牌。长期以来,公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在长沙平息的士罢运**、迎接“五城会”、抗击08大冰灾和长沙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中,克服困难、屡创佳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各新闻媒体的赞扬,赢得了社会和市民的信赖。公司党委工作被编入长沙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读物《榜样的力量》一书中,蓝灯雷锋车队荣登中国好人榜,“蓝灯的士”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
今天,借庆祝建党__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我将公司党委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抓落实、正上梁、作表率。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公司党委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通过不断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建设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领导集体和党员干部队伍,正上梁、作表率。公司党委着力提升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公司党委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把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领导水平和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内容抓紧抓好,为公司未来发展谋划思路、创造业绩。初,公司适时调整经营方案,改大承包为租赁承包,使公司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目前,公司党委正根据“政府拟在出租车行业逐步推广公司化经营的思路”,围绕人员培训、干部考核及选聘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公司党委不断强化勤政为民、服务意识。公司强调建立“机关服务车队、车队服务驾驶员、驾驶员服务于社会”优质服务链,公司主要领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确定了联系点,既分工负责又团结协作,各级党员干部扎根于基层,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作用。无论是文明创建上路稽查、大雪期间铲雪开路还是车辆更新时的培训、检车、发车,公司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都做到吃苦在前、冲锋在前。
公司党委不断强化民主意识、坚持团结干事。公司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切实关心帮助员工特别是驾驶员。20,公司慰问因病住院驾驶员会员30人次,每人次慰问费200元,慰问驾驶员会员亲属去世21人次,每人次慰问费200元,帮助驾驶员调查调处各类纠纷6__起,为遇难驾驶员刘志强、李红军募捐20余万元。现正班驾驶员入会率已达100%,副班驾驶员入会率达10%。在党政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抓学习、重实效、求提升。
公司党委认真处理“工学矛盾”。不管业务性工作有多繁忙,公司党委都要组织职工进行学习。每年公司党委会确立一个学习主题并制定培训计划,比如今年年初我司就开展了“抓服务、促管理、图发展”的大讨论,每位管理人员都联系实际写出了心得体会,同时,要求每个支部、每个党员写出“创先争优”承诺,使大家从思想上、行为上深受启发。接下来,公司的培训学习将紧密结合当前庆祝建党__周年党史教育、长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反腐倡廉教育和业务培训等主题,不搞花架子、不走形式,切实提高干部培训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5月27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职工会员参观了韶山和花明楼。公司党委居安思危,自寻差距。虽然公司一直在行业内保持着领先,但公司党委居安思危,要求全司以长沙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对于驾驶员,通过每月营安例会、典训班等方式狠抓服务流程、职业道德培训培训;对于管理人员,则在业务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大范围、多层次的管理人员评议即驾驶员评议车队管理人员、车队评议机关管理人员、群众评议中层干部和公司领导,用制度规范队伍,用考核和评议保证工作落实,在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三、抓党建、重培训、严考核。
公司党委坚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发展党员,由车队、营运支部和党政办配合,加强对一线驾驶员党员的发展和培养,3年来,共发展的1__名新党员,其中有8名是一线优秀驾驶员,20将有彭友良、李韬等7位同志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其中有4名是一线优秀驾驶员,他们在驾驶员和一线员工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点带面、影响深远。
公司党委严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绩效考核制度。公司党委不断完善评议考核制度。在原有季度流动红旗评比、机关民主评议和考核、干部任用公示、考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层干部、管理人员评议办法和评议标准,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和作风转变。
公司党委加大机关与车队管理人员岗位替换与交流。这是个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公司逐步加强了岗位轮换和对后备力量的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能熟悉公司各个岗位工作流程、具备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能力,从而培养出全方位管理人才,推进企业持续向前健康发展。
四、严制度、重教育、惩违纪。
公司党委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公司党委利用党委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并将责任目标落实到个人和部门;同时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抓好效能监察、厂务公开工作和治理“小金库”专项工作;着力于厂务公开网站的建设,不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公司已多年未发生党员干部违规违纪现象。
公司党委奖罚兑现、整治工作作风。
年,党委、纪委为保证全司政令畅通、纪律严明也不遗余力、不徇人情,查处了3起因工作疏忽导致的工作失误,4名管理人员受到经济处罚、一个车队受到通报批评。
2010年,公司党委通过党员评议评选出1__名优秀党员、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机关、互利两个优秀党支部。同时,还向公交投党委推荐了30名好党员、王小林、曾新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营一优秀党支部。特别值得高兴的是,湘at3312李大庆推荐为市“好党员”,营二支部为市、局党委的“好支部”,湘at4567李郴被推荐为市“党代表”。借今天的表彰大会,公司党委将一并给予表扬,希望你们这些长年坚持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同志,继续发扬先锋模范作用,为蓝灯的发展壮大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五、创文明、建阵地、广交流。
公司党委充分利用蓝灯网站和蓝灯报的宣传、引导作用。在加强自身媒体如《蓝灯的士》报、蓝灯网站、车队版报建设的同时,公司党委主动借助外界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公司改革与发展,推介先进个人优秀事迹,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这几年公司先后树立了“全国优秀驾驶员”、“全国工人先锋号”、“蓝灯雷锋车队”等典型。目前公司蓝灯网站已有注册网友8700人,既有公司驾驶员、管理人员,也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网友。与此同时,公司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涌现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2010年,公司两个效益显著,经济方面,公司完成总行驶公里1。5亿公里,实现营运收入4,4____。83万元,超额完成责任目标任务。社会效益方面,公司获得“市文明创建先进单位”,“蓝灯雷锋车队”荣登中国好人榜。公司接到乘客来电来访表扬1000余次(封),锦旗6面。新闻媒体报道30多次,专题报道3次,表扬驾驶员__人,其中12人受到公司经理嘉奖,全年蓝灯精神文明奖励发出奖金66,550元。营运安全、生产安全情况同样可喜,全年无重大事故,交通违法率为全行业最低。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与员工的平等交流思想疏导。为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方便驾驶员与公司交流沟通,公司公开管理人员监督电话84743310(8小时内)、8474330__(24小时),并在八个座套更换点设立了“经理信箱”,定期开箱收集意见、建议。至今收到(接待)驾驶员来访或投诉11件,件件得到妥善处理、获得驾驶员满意。公司关心爱护优秀驾驶员,2010年组织部分员工和全国工人先锋号驾驶员赴西安、厦门等地游览、学习。
全体党员同志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__,__年来,我们的党带领全体中国人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压力中求发展,使中国无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还是体育文化建设等等都得到巨大进步,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应该为身处这样一个优秀政党而自豪并不断为她的发展壮大而努力。同时,20__年,公司正全力以赴争取新的指标并面临较大的人事、机构调整,形势更紧迫、考验更严峻,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蓝灯人保持昂扬斗志,顾全大局、精诚团结,为蓝灯的发展光大、为长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七一建党节优秀讲话稿。
生日快乐”!回眸党史,__年的奋斗,__年的求索,__年的沧桑,__年的巨变,鲜红的党旗始终飘扬在我们奋斗的前方。是党领导全中国人民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穿越二万五千里长征;坚持八年抗战,打败日本法西斯;奏响三大战役的凯歌。在血与火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广阔胸怀,引领各族人民,团结各界人士,在血雨腥风中,终于写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辉煌篇章!新中国建立后,是党领导全中国人民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领导,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坚实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时的两弹一星更是让亿万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力强盛,任何外敌不敢悍然入侵。而今之际,国家仍在腾飞,在百废待兴之时中国共产党毅然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建设新国家的辉煌篇章。
然而今天的辉煌是共产党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守卫和争取到的。在那个时代,做一名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索取,而是随时准备牺牲。血雨腥风之中倒下了无数的真正英雄,击碎了许多无价的生命辉煌,他们以五千年长夜中亘古未有的荣光使历代风流人物黯然失色。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多少革命先烈的躯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在战争年代里的每一天,都会为每时每刻发生在战士身上的故事感动着。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刘胡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无怨无悔地奋勇向前。我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我以生在这样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和平年代里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对同志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热。雷锋的精神鼓舞着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雷锋的名字与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连在一起,雷锋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词,雷锋成了为人民服务最闪光的符号。他圆圆的笑脸同五星红旗下的晴朗连在一起,他二十二岁的年龄同中国共产党永恒的青春连在一起。
因此,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我,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知识的海洋,党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培养成为一名不断上进的大学生。在孩提时代,我心目中的党是神圣而伟大的七一建党节演讲稿多篇汇编演讲稿。当我从一名少先队员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时,共产主义成为我的理想信仰,她犹如心灵的翅膀,催我奋进。加入共产党成为我的人生路标,她犹如夜航的明灯、天空的星斗引导我走向理想的彼岸。我默默地为之努力,我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信仰,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新世纪的大学生们,让那只栖息在你心中的鹰,展翅高飞,掠过市井的硝烟,超越你曾有过的脆弱与迷茫,想着理想的高地升腾,向着蔚蓝的高空,向着我们主宰的明日无限翱翔!!!在这繁华似锦的四月,我们以永恒的忠诚和炙热奉献给你——我可亲可爱的中国共产党,愿你永葆青春活力,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在您的指领下,我们将满怀壮志豪情,迎接挑战,我们相信,新世纪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七一建党节优秀讲话稿。
同志们:
位优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听后很受感动,很受启发。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家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宝贵经验和可贵精神。值此,我代表县委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表示亲切的问候!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坚定党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已走过了__年的光辉历程,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风雨雨,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__年的沧桑巨变,使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最悲惨的境遇走向光明的前途的历史转变;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遭受压迫到当家作主、从饥寒交迫到总体小康、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这__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__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__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历史、应着民族复兴的曙光顽强奋进的__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意气风发地走向现代化的__年。
回顾我党__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我党之所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具有时代先进性和政治远见的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革命创新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具有严格纪律性和优良作风,为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英勇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及时修正错误、经得起各种考验,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无比坚强的党;是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开辟新局面、新境界的党。
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我们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因此,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相信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和美好。
二、全面总结党建工作,正确看待过去成绩。
近年来,我县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城市分行业创“五好”党组织活动为总载体,以推进创先争优、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围绕“整体工作升台阶,重点工作求突破,单项工作创特色,特色工作增亮点”的思路,着力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呈现新的较大提升。
(一)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出新举措。
我县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围绕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以强化班子、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为着力点,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突出“五项创新”。一是创新干部选任机制,选优配强了基层班子。在选拔任用乡科级干部中,实行了“三推一考”(群众推荐、班子成员推荐、单位负责人推荐、组织考察)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特别是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为填补职位空缺,调整和提拔了少量干部,在考察时,除了实行“三推一考”,县直单位还增加了竞职演讲环节,整个过程实行“阳光”操作。换届中,严格按照“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要求办事,确保了换届风清气正。二是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实行县乡党校、农技校、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和远程教育播放点的优势资源整合,探索实施了“课堂教学+视频+远教”和上门送教等培训新模式,加快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逐步使这支队伍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三是创新活动载体,促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
近年来,先后在村干部中开展了学专业、办实业、干事业的“三业”竞赛,在党员中开展“星级竞评”,在村党支部中开展“划类升级”等活动。特别是去年以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互动互诺,促进了“两个作用”的较好发挥,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四是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创先争优。
一方面对后进村实行预警和常态化治理机制,促使后进村及时防瘫、治懒;另一方面本着“两侧重两减少”(侧重当年工作实效,减少基础因素影响;侧重主观努力程度,减少客观因素影响)的原则,按照“五好”基层党组织标准,逐年对全县基层组织进行考评,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
依据考评和评议结果划优劣、定奖惩,极大地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积极性。五是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工作规范。全县相继建立了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农村党支部书记分级管理、大学生村干部公职化管理、基层党组织动态分类管理、党员星级管理、干部积分制管理等新的管理机制,形成了规范完善的管理体系,增强了工作的规范性。这些创新性举措,得到了中央及省、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其中,基层党建“四个分级管理”、后进村预警和常态化治理等创新性工作已成为我县党建工作的亮点和品牌。
(二)基层党建整体水平得到新提升。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乡镇、村党组织坚持把开发高效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富一方群众、维护农村稳定贯穿于组织活动之中,实行相融互动,合力联创“五好”
农村党支部通过划类升级和后进预警,营造了一类支部上水平、二类支部升台阶、三类支部转面貌的创建格局。县、乡机关党组织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党员干部素质,使他们能够立足岗位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协助和监督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城镇社区党组织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区域稳定作为工作重点,更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和“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按照“活动开展经常、活动内容真实、活动主题鲜明、活动组织严密”的工作思路,使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党员的政治文化生活更加充实,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日益凸显。据20__年年终考评,全县“五好”基层党组织、农村“五星级”。
法治信仰论文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xx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法治成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在美国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的所有论述中,这句话流传最广、影响最深,它揭示了培育法治精神对推进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
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的施行和法制宣传教育的开展,我国公民依法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信访不信法”局面初步扭转,“执行难”问题开始得到解决。要进一步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让法治成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
20xx年4月1日清晨,北京市崇文区花市的一条胡同里,63岁的黄振沄老汉在老屋前插了一面国旗,又从宪法中摘出一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在木板上放在门口,挡住了前来强拆的人群。
20xx年10月,福建石狮的黄环球老人因为遭遇强拆,将当地政府、国土资源局和行政执法局告上法院,一审获胜。
“宪法作为根本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细化和展开。应当说宪法和法律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莫纪宏说,“20xx年前黄振沄老人站起来用宪法维护自己的权益,20xx年后黄环球老人选择与政府‘对簿公堂’,这说明百姓心中确实有一杆秤,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宪法和法律是有用的,要依法维权。”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信访改革,从信“访”到信“法”
谈起“信访不信法”现象,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岳成直呼:“这是一种顽疾。”
“我在代理案件时碰到过,法院判决已经生效了,一方当事人不满意,不是依法申诉,而是不断地去党政机关上访。有的地方为了维护稳定,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安抚措施,甚至要求法院必须按上访人员的意愿来改判。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谁闹谁有理,谁闹谁得便宜’的局面,消解法律权威,使人们的法治观念更加淡薄。”岳成说。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是一场“重头戏”,既涉及广大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又直接反映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办事的能力。
事实证明,法律才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武器,法律问题也只能通过法律来解决。希望四中全会能在提高公民法治观念、使法律成为纠纷解决的基本方式等方面多出新举措。”
“执行风暴”,培育法治精神需要刚性约束。
9月29日,江苏南京,乘地铁出行的市民们发现一件新鲜事:地铁站台里的大屏幕上,不时蹦出一条法律“老赖”的信息,不仅列出了姓名、身份和大幅照片,还写明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事实。一个个被曝光的法律“老赖”,吸引了往来行人围观。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人介绍,这次晒“老赖”活动暂定为期3个月,地铁和公交车上每天循环播放16次,每次播放10个人的信息,每10天更换一次。
20xx年7月,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全国各级法院陆续开始了晒“老赖”的行动。在无锡,法院通过商场大屏幕及公交移动电视晒出“老赖”信息后,短短一个月就有20多人主动履行近20xx万元;在河南,全省有数千人登上老赖“黑名单”,其中一部分还被追究刑事责任……进入20xx年,曝光行动升级为惩戒,经多部门信息联网,“老赖”们在坐飞机、坐高铁、申请贷款、办信用卡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严格限制。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亚新表示:“20xx年全国法院受案量已有1400多万件,但与此同时,大量生效判决得不到执行、成为一纸空文。‘诉讼爆炸’与‘执行难’同时存在,是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说明公民的法治观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法院系统掀起‘执行风暴’一年多来,‘执行难’问题开始缓解。实际上大部分‘老赖’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就是觉得法律治不了我。这说明,培育法治精神不能仅靠宣传和倡导,还要靠刚性的约束措施和信息化手段,形成威慑力。这对全社会也是一种引导。”王亚新说。
长期研究司法制度的王亚新强调:“还要看到,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别的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法治观念要跟上发展的速度,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让法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从我们自身做起,最崇法律最高的权威!
法治信仰论文篇四
《论语》写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所见信仰于古之重于古之慕。所言大国之威,必先立起信,方可得民仰,否则法不责众,必覆大国之舟。
电影《隧道》中,我虽然无法真正体己李正洙(主人公)埋在隧道的苦楚,也无法明白身陷囹圄绝望,但我真真正正的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信仰。李正洙为什么可以在塌陷中坚持几十天?记住并不是韩国政府的作秀工程,也不是总统的寥寥几句话语,而是妻子的默默信任救援队,相信丈夫的意志,李正洙的坚信光明,救援队长的永不言弃的准则,方铸就了生命奇迹。可见人立信,必有仰,才有所信仰。唯信仰不灭,生命之火方可不息。
曾记否《道德经》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古贤修“善”便为信仰,为善治国,方能得人心巩江山。
等我真正见识了残酷与悲怆,是在电影《1942》,看过后我才知道,我欠它一张电影票。执政,河南大旱民不聊生,而政府却坐享其成,人民失去了信仰,同时也暗示了山河破碎的结局。记得电影中东家(主人公),在从腰缠万贯的地主沦落为饥不择食的难民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说什么也不信了,我只相信自己。”这东家苦闷与绝望的凝聚,没有公信力的政府,必遭沦丧之苦。不过同样的也正是因东家的自我信仰,才最终得到了救赎,获得了新生。
《菜根谭》有言:“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便知晓了,身正而有所信,得信必有所仰,以此为信仰。
曾记否二战的钢锯岭战役,战地医生德莱蒙德·多斯,以基督为信,坚持服兵役但从不带一枪一弹,却创造了勇救七十多人的奇迹,在每一次救助他都会以信仰为誓言,却贯彻了自己从不气馁的方针,真正做到了自己的职责。其实,我真正觉得若是没有多斯的冒死救助,相信真正的橄榄枝或滑铁卢也不一定倾向那方。
信仰并不是那种飞蛾扑火的冒死求寻,而是普罗米修斯火种的传世。
其实我并不反对,所谓以信仰为名的作为,但作为也分正与邪,正是理性思考,而邪则是走火入魔。理性可以提倡,但入魔必须摒弃。纵观世界格局,大国无一不是先立威信,而后齐家治国。曾说:“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其次我觉得若是失去了信仰的国家,那么此则话语不至于该从何处谈起,所谓信仰必先立“信”,而后“仰”。
“信”先写“人”而后写“言”,可知人言之重要,若是失去了“言”,便构不成“信”,不成信必是孤独的人,可知若是立人必先立信,无信不成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便是国人的信仰,“人无信,不知其可知也。”古语的谆谆教诲百年也难以褪色,而墨香则熏染了代代后世勃发。面对信仰惠特曼如此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国土疆土,必是以信仰为支撑,若无此山河必是空中楼阁般的幻想。
生活便是如此,作为学生谈及国家抱负感觉热血沸腾,作为师长提及栽培桃李也处处用心。鹰隼仰望天空,所以甘愿忍受折翼之苦;毛竹为求成长,所以宁肯坚守默默三年;蝶儿心系四月,所以敢于茧中挣扎。这便是信仰,便是力量正是因为如此信仰,才有了历练的苦中作乐,这苦是甘之如饴的。
听闻过:“寒梅凛冬炼傲骨,凤凰涅槃浴火生。”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经历这番苦楚才知道信仰的力量,因为生活中处处便是--农民工以家庭为信仰,所以外出打工;快递员以顾客为信仰,所以风里雨里;讲师以师生为信仰,所以才投桃报李。
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其实“爱”便是“信”,行径便是“仰”,所以方才有花开艳冠天下之美名。
信而后仰,所以“信”!“仰”!必定有所信仰。
法治信仰论文篇五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上,今天我在这里的演讲题目是:法律就是秩序。
有人说,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律。的确,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似乎它给遵守者带来诸多的“不便”,但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来讲,却给整个社会包括遵守者本人带来毋庸置疑的益处。正如交通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没有红灯的制约,便没有绿灯的畅通。”
有人说“法律”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平。当某人被证据确凿地证明有罪或无罪的时候,法律就得到了体现,正义就得到了伸张。
法律在这个社会中是一种权威,人们需要参照它来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温暖的家,他们的利益在这里得到了保障,他们权利在这里得到了自由;法律更是一条粗大的铁链,它紧紧地绑住犯罪分子,让他们无法在这个社会中胡作非为。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社会才能更和谐,人生才能更平安!所以,即使为了追求良好的目的,即使位高权重,也不能违反法律。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守法的典范。有一次,总理去开会,在路上,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批评司机却耽误了总理开会的时间。同车去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总理严厉制止说:“这怎么行?交通规则是政府颁布的,政府总理应该带头遵守。总理不遵守,就是带头破坏制度”。直到交警放行,总理一行才离开。
守法必先严于自律,这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我们国家多年的普法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原来很多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如今都能运用法律来寻求一个说法,就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样,普通人的法律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但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确实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
在现实生活中,像成克杰、胡长清等腐败分子无视党纪国法,恣意践踏法律,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坏影响的案例,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就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每次过马路,我们是否都走斑马线?每次开车,我们是否都能做到不超速、不抢行?在我们很多人的思想中,遵守不遵守交通法规仿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或许正是我国许多城市交通违法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法治信仰论文篇六
外婆家是我经常要去的,如果不是天气的原因,我就会隔一两个星期载着孩子去看看她的,一来就是怕她的孤独与寂寞,二来就是教育孩子从小要知道尊老与孝顺的道理。
外婆家的附近有一个基督教堂,教堂在前几年建好,但是,自从那个教堂建成以后我都没进去过,不是不关心外婆的信仰,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教堂建造初期我没有出钱支持过,第二,我本来就不是基督教徒,因此进与不进于我都无所谓。干脆就没有进去过。
教堂自从建成之日起,那里的人们每一个星期天都要礼拜,受身边人的影响,作为只有几十上百人的偏僻农村,精神与物质是相当匮乏的,因此大舅妈受人委托并授予“堂长”的称号,为此她觉得很荣幸。以前经常说她是如何相信主什么的,她的工作职责很简单,无非就是打理打理教堂的卫生以及接待来访的教友工作。由于太过投入,以至荒废了一些农活,而外婆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虽然大舅和小舅在前几年级已经分了家,外婆跟着小舅,可以不用理会大舅妈的事的,但是性格耿直的外婆就是要说她。年轻人哪个肯被老人无休止地唠叨?所以顶嘴肯定是有的,最后闹得满城风雨,婆媳关系也紧张了不少。
迫于压力,大舅妈终于放下了她喜欢的工作了,也卸下了“堂长”的称号和责任了。就在大家以为可以天下太平的时候,没有想到高中毕业没有读大学的表妹居然接了大舅妈的班!
表妹很信仰基督,受外公的影响,她很小时候就会唱歌,也喜欢跳舞。现在她已经长大了,虽然大家跟她说了做基督教传教士是很没有什么前途的,并且还用具体的事例给她分析了没有前途的原因,可是她就是不听,还是执迷不悟。如果有教友叫她到什么地方演出,她就会走,丝毫也没有顾及外婆一个人在家里。就这样,表妹就接上了大舅妈的位置,尽力地为基督教服务。
自从表妹打理了教堂以来,到外婆家做客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一个是因为表妹不用做农活,第二,教堂附近没有其他的人家,第三因为外婆都那么高的岁数了,顺便进来看看她老人家也是不为过的。
这次去外婆家,我见到了一个传教士,跟她寒暄了之后得知,她是个退休老师,在汕头那里,在表妹的介绍下,她知道了我也是个教师,就跟我聊了起来,讲了很多关于基督耶稣的神秘故事,也跟我说起了基督教和佛教的区别:佛教是使人知道只有行善才会得到神的庇护,只有先行善才能得到神的庇护,而基督教是神教你怎么行善,你没有行善,他就会叫你行善。还给我讲了很多有关她自己的故事,也说起了她丈夫也是个退老师。现在他也开始从事传教工作了。
正在我们聊天很少投入的时候,一个高大的男人走了进来,我站起来跟他打招呼,原来他就是那个女教师的丈夫,叫我不用客气,我认真看了看,这个男人面部很和善。
接着我们就开始了聊天,他说他现在很相信耶稣,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精力还是有的,经验更不用说。他说在他老家那里有老板叫他去给他们打工,也就是去私立学校继续教书,一个月都有六七千块钱,他不愿意去,他现在想的是如何传教,做好事。我也问了他们的孩子,女教师说,他们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毕业,是读音乐的,是个很有前途的人,有很多人都想请他做辅导老师,每个小时有500元,但是他不愿去,现在在广州的一个专门从事基督教会的歌曲的创作和制作工作,“现在在教堂里面听到的歌都是我儿子的作品”,她显得很是自豪地跟我说,“女儿最小,现在在美国留学,都是托神的庇护”。我明显地看出她的眼里说在说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时的那幸福的样子,感到了她内心的喜悦与自豪,我有些怀疑,但在这种自豪与喜悦中看不出破绽。我们聊的内容很多,也谈到了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的问题,他表示很无奈,但是没有办法,跟他的妻子不同的是,他没有把耶稣说成很神秘的那样,他强调的也是信仰的问题。
女老师说,她们的传教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在她的影响下,教会已经有了“已经帮一个有几年吸毒的人,在没有任何药物的治疗下,现在康复了。”的实际例子,“那个吸毒的人呢后来还给我发来信息,说是信仰耶稣真好,他曾经在政府开的戒毒所里戒了几次的毒,都无法戒掉,现在好了。”我对此原先有些怀疑,可是看她的样子却不像是在骗我,到最后,我也就相信了。精神的力量比任何物质的东西更加有效!
经过一个下午的交流,他们说我有很高的悟性,我有什么悟性?我没有什么悟性,也许是我跟他们在交流中说了一些自己平时做公益事业的事吧?因为我从来都是把做公益的事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都把做公益的事当作是“好心有好报”的唯心主义的一种做法而已。他们很想把我拉进他们的基督教会,我也理解他们的用心,也知道加入他们的教会没有是什么不好,但是传统的思想却没有让我最终接受。
我知道,我的思想可能距离他们基督教会《圣经》里面的内容还相差很远,但是,我想,世界上的不论哪一种教会,它们的出发点还是好的,无非也是教人行善,教人积德,让人明白“好人有好报”的理论而已。
我们也谈到了现在社会中有很多人没有信仰,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现在就流行了打麻将,输钱了就心情不好,赢钱了就大吃一顿,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没有什么追求,这样的人,就是吸毒了也是很正常了。
我是个无神论者,我每天能够用平静的心情把日子过好,纯粹就是靠的我的“跟不上时代”去敷衍。但是你问我究竟信仰什么教,例如是佛教?还是道教?我都无从回答,因为我连自己都无从知道,我究竟信仰的是什么教,反正去到哪里旅游,看见有佛、有神像就拜拜,烧点香,祈祷的理由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祈祷一下自己,家人平安就好了,至于要达到什么死后要“升天堂”一事,我暂时还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为此,我也曾经思考过,我的信仰究竟是什么?有神论?那我究竟信仰什么神?无神论?我又为什么去旅游的时候,看见有庙宇我又去拜拜?总之我不得而知我的所作所为,也不知道那些不是基督教、天主教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有过我这样的想法没有。
那些教徒,可能要比“无神论者”要好一些,毕竟他们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教会书籍引导,例如《圣经》一书。他们有“耶稣”“天主”的信仰,相信“神永远与你同在”的道理。
我无从知道,究竟是相信那个“信仰”于人,于社会有什么好与不好,但是我相信信仰对一个人,一个社会有信仰是相当重要的。在革命战争时代,那些革命者不怕抛头颅、撒热血,不任何毒刑,连死都不怕的精神,就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如刘胡兰“怕死不是共产党员”,“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也有家人啊,可是为什么他们就不怕死呢?我想这就是信仰问题。
最后我才知道信仰是一个目标,信仰也叫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人的是很难成就大事的;国家没有目标就会出现“文革”时期的动荡与不安、荒谬与无知。
我不是在宣传教会的好与不好,我只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人精神食粮,就像基督教会一样,有明确的《圣经》作为指引和约束,有更多赋予社会精神食粮的输送者,如文艺工作者,只有这样,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才不会是一句空谈。
表妹的做法我们无法阻止,她有她有她的追求,为此,我也曾经致电给小舅他们,他们也表示无奈,“就由她自己决定吧。”我不知道她自己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但至少基督教不会教人做坏事。我祝福表妹以后能够安分守己,一生幸福。也祝福每一个人能够平安健康。
广东汕尾陆河县实验中学高一:彭涌波。
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法治信仰论文篇七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从一个国家的政权到个人的言行,它们都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运作。对现代中国来说,真正的法治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xx年是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检查考核年。近几年来,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绩效。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为了检验成果,总结经验,推动工作,这次会议研究通过了《池州市—xx年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检查考核办法》、《检查考核评分细则》、《检查考核实施方案》。会后将以文件印发。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组织搞好自查和迎检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依法执政的基础在于全民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知法守法,以法律作为衡量行为的标准,而法制宣传教育正是把法律普及给人民群众的一项社会工程,通过普法使干部群众掌握法律,依法管理国家,为依法执政打下坚定的群众基础、思想基础、能力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依法执政能力的提高,首先体现为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迫切需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然而我们领导干部中官僚作风、权本位思想还大有人在,如果说全民的法律意识是基础,那么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则是主干。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增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所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实现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需要。群众利益是相对的、具体的,要依法予以保护,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传播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分清合法与非法,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通过法治渠道解决矛盾纠纷和问题。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上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学习、宣传并在实践中很好地贯彻《信访条例》,对于我们促进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关部门今年应将《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放到重要位置上,认真抓好。
二、把握重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要紧密结合“平安池州”、“和谐池州”的创建,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应有的位置,广泛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根据不同对象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自觉依照法律程序解决矛盾纠纷。突出领导干部、公务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拓宽渠道,扎实抓好外来人口、城镇居民、农村村民、企业职工等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在喜闻乐见、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断提高法律素质。
(二)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能。要把市场经济法制宣传作为重点,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其相关法制宣传,诚信建设法制宣传等专项活动,宣传贯彻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宣传规范和服务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宣传管理经济行之有效的法律途径和手段等,使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在服务发展中得到充分实现。特别是要重视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促进环境污染、信用缺失、无序竞争、假冒伪劣、漠视安全生产和职工合法权益包括拖欠民工工资等重大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主体不断提高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法治环境、信用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坚决反对只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不求实际效果的做法,真正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每一项任务、每一项具体活动落到实处,以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检验工作质量。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继续办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各类栏目和专题。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运用生动、直观、形象的现代教育手段和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宣传效果。
(四)以依法行政为重点,全面推进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要坚持普治并举,一手抓法制宣传教育,一手抓依法治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形成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齐头并进的局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提高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的关键和核心是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法行政。国务院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对下一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文件。
要采取切实措施,认真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学习《纲要》及有关依法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学用结合、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上下功夫。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依法实施行政行为,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肃查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坚决克服行政执法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切实把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落到实处,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五)认真组织好全民普法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今年是我国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活动二十周年,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宣传法制宣传教育在我市经济发展、维护稳定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四个建设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法制宣传教育20年的辉煌历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推动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调的宣传态势,在我市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
三、务求实效,确保检查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一)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检查考核工作纳入年度工作内容,摆上应有位置。各级政府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检查考核工作,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党委宣传部门同是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密切合作,切实承担起检查考核的组织指导、监督协调的职责,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
(二)保证质量。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考核,把检查考核作为一个查问题、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保质量和争先创优的过程,作为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要认真研究怎样落实,并通过检查考核来促进本职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客观地检查考核和评价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成效,确保检查考核工作质量。各地在检查考核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和发现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以点促面,为“四五”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总结表彰和“”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启动工作做好准备。
(三)强化保障。要以此次检查考核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办事机构自身建设,配齐配强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落实相关经费,逐步改善办公条件,努力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的新发展创造多方面的条件。
十九大报告藉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不仅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和宏大目标,而且描绘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美好蓝图,字里行间跳动着法治的音符,彰显着法治的精神,闪耀着法治的光芒。我们必须站在新的战略高度认识法治在党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法治实践,以法治力量助推新时代发展。
以法治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并且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道路和任务进行了整体谋划和完整设计,彰显了我们党建设一个强大的法治中国的制度优势以及坚强决心和高度自信。
以法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路径。古今中外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都必须有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取得这场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各层次、各方面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推进并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以法治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在现代执政条件下,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法是不断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基本要求。十九大报告将法治思维纳入党的政治领导本领范畴,要求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同时要求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报告还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或者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些论断为我们党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新思维新标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完成好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光荣而神圣的执政使命。
总之,党的十九大开辟了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必将为我们谱写全面依法治国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铸就坚实根基、汇聚磅礴力量。
同志们: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工作安排,今天我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与大家共同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艰辛不易与非凡成就。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基本标志,更是现代文明强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利于深化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理解,有利于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与运用,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掌握法治建设发展规律和总结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是基本前提。
第一个时期是1921年至1949年,法治建设的开端期。本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零散到比较系统的过程,是党在局部执政的根据地进行的初步探索。当时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中央苏区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集中反映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参加国家管理的意愿,为后来建立革命政权和法治建设提供了经验。应抗日战争大势,《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产生,并提出边区政府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进一步巩固边区,发展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到坚持长期抗战、增进人民福利的目的,保障一切抗日人民(包括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治权利、财权及言论等自由权。”在解放战争时期,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是1948年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集中解决了民主革命最重要的土地问题,极大地激发了贫苦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党领导亿万农民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切身最大利益的满足让农民真心实意把共产党看做自己翻身求解放的引路人,并在党组织动员下,踊跃参加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根本的民心基础和物质基础。总的来看,以政策为主、以法律为辅,是当时党领导革命的一个特点。但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在处于被围剿、迫害的情况下,仍然通过法治来管理政权,这件事本身就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完全不同于旧式革命者的新型先进政党,对承担的艰巨历史使命有高度的自觉。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至1978年,法治建设的奠基期。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而又遭受挫折的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巩固的政权,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制建设选择了一条与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制彻底决裂、全新地构造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首先,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布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以临时宪法的形式奠定了新政权的宪制基础和框架。其次,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具有代表性的成就为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惩治贪污条例》,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最后者是公权力的约束。最后,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律制度,仅1949年到1957年,中央颁布的法律法规共有九百多部。但随着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发酵,匈牙利事件的冲击以及整风运动的变化,中共八大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被否定了,大踏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新中国又被拉回到了革命语境中,在不断革命论之下,群众运动全面取代了法制。在十年“文革”期间,司法机构受到严重破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开过一次会议,没有制定过一部法律。
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至2014年,法治建设的发展期。这是中国共产党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日益深刻并形成共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将之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重要目标任务。至此,新时期法制建设走上快车道。1978年3月宪法恢复人民检察院,1978年5月正式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1979年9月决定设立司法部,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相继通过了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新婚姻法在内的一批基本法律,涉及各个领域。其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使之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标志着党在治国理政方式上实现了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的根本转变;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经过30多年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第四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法治建设的完善期。本时期是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起点,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阶段。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第一次专门召开的研究法治工作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6个领域、30个方面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等各方面提出190项重大举措,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具体部署,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阶段。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审议通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面实践和辉煌成就,顺应党心民心和时代要求,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我们党经过100年摸索,从根本上找到的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有效路径。
第一,法治优于人治。人治与法治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两种对立的治国理念和制度。与人治条件下统治者个人意志至上及其多变性、随意性相反,法治则强调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以此作为社会治理的最高规则。纵观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史,由于在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领导,加之革命胜利后没有及时发展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并使之制度化,个人崇拜开始滋长,人治取代法治。195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政治上的一系列错误,都与此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在废除旧法统的同时,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后来,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逐渐对发展不那么重视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付出了沉重代价,教训十分惨痛!”实践表明,一般性地承认法律重要还远远不够,只有时刻警惕以人治取代法治,牢固树立法治的至高权威,在法治基础上发挥人的作用,才能把依法治国方略贯彻下去。
第二,“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阐述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一论断抓住了党和法关系的要害。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具体而言,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以党自居,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第三,法治与改革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南方谈话”、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等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彻底打破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制度的严重束缚,逐步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全体中国人民勤劳致富、创业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改革的红利就是制度的红利、就是法治的红利,改革和法治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既是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鲜明特征,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兴国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今之中国,正处于改革与法治的共生期、共进期、黄金期,做好改革与法治有机结合这篇大文章,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必须始终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产物,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一步的成就奠定了法治的基石。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忠实信仰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真诚信仰,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生动力,是建设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柱。要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正确理解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二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捍卫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坚固的路基、最鲜明的底色、最大的优势。只有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法治之力才能强化,法治之效才能彰显,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依法之治才能更好推进。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对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批驳,坚决同诋毁、攻击甚至妄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行为作斗争。
三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模范践行者。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道路的权威性在于践行。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按照全面依法治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等部署,加快推动应急管理领域地方立法、依法行政、社会治理等工作任务向纵深推进,重点解决好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不高、煤矿及工贸等行业(领域)行政执法不规范、政务信息公开频次和服务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
四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积极拓展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每成功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生产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提高《__省安全生产条例》《__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等立法质量,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逗硬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原则,用好用活法律顾问,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信仰论文篇八
第一段:引入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150字)。
法治信仰是指个人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和追求,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法治信仰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法治信仰不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每个国家快速发展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个人对法治信仰的建立和追求不仅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能促使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形成法治信仰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而宝贵的过程。通过参与各类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和价值。首先,法治信仰可以提高我对自身权益的保障能力。当遇到侵犯自己权益的情况时,我可以通过法律的力量,寻求公平正义的解决途径。其次,法治信仰使我明白个人的行为受到法律的限制,这使我更加懂得尊重他人权益,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注重职业道德。最后,法治信仰通过规范社会运行规则,确保社会和谐和秩序,使我更加明晰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加珍惜和维护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第三段:法治信仰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300字)。
法治信仰不仅在个人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法治信仰为社会提供了发展的框架和秩序。社会成员能够树立法治信仰,将个人的行为融入整个社会的法律规范中,这使得社会能够形成公平公正的基础,为各项社会事务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法治信仰对社会稳定和秩序的维护意义重大。在法治信仰的指引下,人们能够心存敬畏,充分认同和接受法律的约束,有效规避和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构建社会平安。最后,法治信仰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只有当整个社会形成法治信仰,个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各类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社会才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四段:建设和巩固法治信仰的途径和方法(250字)。
为了建设和巩固法治信仰,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首先,应该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通过学校、社区等场景开展法治教育,使每个公民能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而在实际生活中遵循法律。其次,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加强公正司法的建设。只有当法律权威得到有效承认,司法公正能够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公民对法治的信任度。最后,通过舆论宣传和道德教育,加强对法治信仰的引导和推动。社会各界应积极发声,宣传法治理念,形成舆论风向,进一步巩固法治信仰。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法治信仰的未来(250字)。
法治信仰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未来,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法治信仰的理解和认同,积极参与法治建设,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法治信仰的未来发展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不断的法治创新和法律体系的完善。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法治信仰一定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逐步实现目标。
总字数:1200字。
法治信仰论文篇九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是历届全会以来最鼓舞士气、激动人心的一次会议,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里程。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期,单位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活动,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在全社会营造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遵守法律,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要学深学透,靠上级安排不行,必须形成自觉、有序的学习习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领悟,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才能得到增强,自身法律素质才能明显提高。
二要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是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深刻内涵。随着法律条文逐渐变为社会行动,我们也应该把对法治的信仰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通过二十多年的全民普法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法律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运用法律解决身边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六五”普法阶段。弘扬法治精神,熔铸法治社会,就必须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使公众逐渐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护法”转变,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在整个社会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
三要坚定法治中国必然建成的信念。建设法治中国,是社会的共识,也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法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国家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目标。从历史经验上看,法治价值观的形成及实现,确实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发展走过弯路,也历经过波折,法治和人治的斗争,有时还面临重重困难甚至险境,法治要获得胜利,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必要的代价。我们要切实认识到,法治价值观念的构建和法治中国的建设,根植于人们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必由之路的信念和期盼之中。尽管坚守和践行法治,全面深化国家法治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法治,是必由之路,它既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和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加以推进。
醉驾被列为犯罪行为,写入刑法;执法与司法“无缝对接”“环环相扣”,让醉驾相关人员说情无门;加大执法、处罚和宣传普法力度……三年来,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运用法律手段有效治理酒驾、醉驾,证明陋习可以通过法治有效破解。严格依法办事,违法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法令行则国治。“喝酒不开车”已成为公众的普遍行为准则。这是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共同努力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也是全民普法取得成效的实证。
如今,我们从中央的决心、公众的关切和舆论的聚焦中,也已深深感受到了法治的不竭能量,看到了法治中国的光明前景以及它给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的新的希望。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却又这般千变万化,充满着离奇与诗意,梦想和传奇。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便需要寻觅精神的支点来站稳脚跟。人总是需要有信仰的,那是在万念俱灰的时候唯一支撑着我们活下去的东西,也是我们最后的立足点,最后的动力。因此人们信仰宗教,普通的人们将其当做心灵的慰藉,虔诚的人们则为之奉献终生,完成灵魂的超越。“基督教要求人们在一个充满邪恶和不公、痛苦和恐惧的世界里有担当地生活,其中真谛就在于承受苦难与爱他人。”历史上,马礼逊和柏格理,以及千千万万的传教士,不也正是为此而来到中国的吗?来到这个几乎未曾接受过宗教洗礼的国家,给苦难中的人民带来西方的信仰。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正因人是如此感情丰富而内心脆弱,很多时候,尽管我们外表看起来无比强大坚定,内心却早已是摇摇欲坠的玻璃瓶,而心中的信仰,就是它唯一的也是最后的立足点,只要拥有这个支点,我们就拥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拥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内心沉静笃定,无所畏惧;但同时也有人始终无法成为有信仰的人,比如托尔斯泰。他曾说,他也想皈依一种宗教,“只要它不要求我否定理性”。可是有哪一种宗教不否定信仰者的理性呢?于是这成了他的矛盾所在。最终他所找到的生命的支点,不是宗教,而是人民。他从劳动人民的身上,发现“生命是合理的”。这成为了他的信仰,他的精神动力。有了这个支点,他才能够正视人生,直面死亡。他克服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为生命寻找到了新的解释和意义。
曾在一部讲述战争与变革的作品里看到这样一段话:
“为何,人总会在无意识间产生恶意。
“为何,从不试图反省这份恶意。
“为何,有人会肆意践踏他人的人生。
“为何,人类支配和被支配。
“为何互相伤害,却又为何,拼死挣扎求生。”
作品中的主人公否定宗教信仰,用他的'一生在寻找人类的未来和出路。最终他找到的答案是:“相互理解”。而这正是他曾经否定和抛弃过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了墨子的“兼爱”,想到了柏格理、弘一法师和托尔斯泰,也想到了《人间草木》一书中周宁的这一句话:“信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在信仰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入世的使命;信仰生命无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同样在信仰中获得安宁与出世的使命。”
拥有自己的精神支点,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无论世界在眼前怎样动荡,前方的道路多么扭曲和摇晃,我们也要永远保留着那份重新站起的力量。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校园和谐。“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只有我们学法、懂法,才可以使法律在我国普及,因为我们知道天平是衡量权利义务的信物;法槌是惩恶扬善的利器;法律是社会主义的保障。所以,我们应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坚决扫除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才会使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法治气息,我们才会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这里,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1、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打架,不斗殴,不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行为不端的人员交往,必然会受到他们错误的人生观、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影响,所以,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多一点遵纪守法的光荣感,少一点违法不遵的行为;多一点违法乱纪的耻辱感,少一点违法乱纪的侥幸心。
2、遇到违法乱纪的事情,应及时举报揭发,而不是任其发展,以致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严重危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学会用法律解决。
3、平时多看法律书籍和法律节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普法活动,增强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学会用法律武装自己,我们只有知法,才会懂法,用法。
“法律”可以说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罪犯面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也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平。所以,我们中学生应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得用法律来维护我们自身的权利。
只有遵纪守法,我们学习、生活的校园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从现在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学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平安校园。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国税》。
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成风尚,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一种法治理念,只有通过法律人的执法实践,才能深入人心,成为规范执法行为的力量源泉。党的_大提出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的要求,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赋予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加崇高的责任和使命。落实‚_‛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就要把弘扬法治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与时代的脉搏、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回顾过去,我们欣喜的发现:从‚一五‛普法到‚_‛普法,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每一次推进,无不伴随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展望未来,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国税这更是对新时期的法制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谐社会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需要由各个层面的和谐来共同构成。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离不开依法治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离不开依法治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依法治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更是离不开依法治税。
在依法治税进程中,不仅要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而且要全面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尤其要落实好国家有关支持西部大开发、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缓解就业压力,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作为国家执法部门的基层税务机关,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从来都充满艰辛和坎坷。我们在依法治税过程中,就有被纳税人误解的时候。一户企业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经审核,该企业专用发票抵扣联不符合规定,不予抵扣,这却被纳税人看成是故意刁难,尽管工作人员反复地向她宣传税收政策,但他不但不听解释,反而破口大骂,语言不堪入耳,这样的例子在办税服务厅数不胜数,虽然我们忍受了屈辱,但我们从来没有气馁,因为我们要用一言一行向纳税人传递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依法治税。
我局征管的企业宏声纸箱厂吸纳残疾人就业,得知消息后,我局工作人员主动到该企业向其宣传社会民政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核实其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依法为其办理税收减免事项。五年来,共为宏声纸箱厂减免税收近一千万元,这样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使社会弱势群体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税部门肩负着‚聚才为国,执法为民‛的神圣使命,这份使命要通过科学管理、高效管理来实现,这份使命更要通过依法行政、依法治税来实现。我骄傲,因为我能够成为税务队伍中的一员!我自豪,因为我可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镌刻对税收事业的热爱!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把我们的力量聚集在一起,这力量就是无限的,让我们做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共同筑起法治的长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三
自古以来,法治一直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对法治的信仰和体会是我不断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深切感受到法治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法律意识、法治教育、法律环境和法治实践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坚定的法律意识是法治信仰的根本。作为一个公民,我始终坚信法律是保障人们权益的最好保障。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和纪律。在一次参加社区义工时的经历中,我亲眼目睹了一个邻居因为驾驶时闯红灯而受到处罚的场景。这一幕让我深感法律对于维护交通秩序的重要性。从此以后,我更加坚定了对法治的信仰。
其次,法治教育是法治信仰的重要渠道。要让人们对法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必须进行普及与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通过选修法律课程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在法律课堂上,教授生动有趣地向我们阐述了法治的理念和实践。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一些法律实践活动,例如法律辩论赛和模拟法庭,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锻炼了自己的法律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教育和实践的机会,我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提升。
第三,法治环境对于法治信仰的形成和巩固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在一个公正、透明、严密的法治环境中,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公平正义。我所在的城市一直致力于推进法治建设,并积极提升司法公正程度。例如,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法院审判过程的监督,提高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效率。在一次参观法院的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了法官严肃认真的审判态度,以及对案件公正处理的行为。这种法治环境的塑造,让我对法律权威和公正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法治信仰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强化。单纯的口头上的崇尚法治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将法治的理念付诸于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比如,我经常参加法治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大众的法律素养。此外,我也关注社会问题和不公正现象,并积极参与相关的法律维权行动。通过这些实践,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己的法治信仰。
总之,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和保障,而法治信仰又是坚定的法律意识、深入的法治教育、健全的法治环境和积极的法治实践的综合体现。在法治的引领下,我们的社会必将迈向更加公正、文明和繁荣的未来。因此,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深化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树立起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并通过自身的实践行动,为法治的发展和完善作出自己的贡献。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四
摘要《法律与宗教》一书是美国学者伯尔曼教授的著作。
这本书不仅讨论了法律与宗教的复杂关系,而且在分析了法律与信仰之间的联系。
本文试图从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一书入手,指出其所倡导的法律的信仰问题在我国当今推进法治的进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从理论上对法律如何信仰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法律信仰法治。
一、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一)西方传统文明的危机:法律与宗教关联的断裂。
笔者认为,宗教和法律并非像一般所理解的那样是截然对立的,宗教和法律的隐喻正是西方社会共同体的传统表征。
在最近的2里,由于西方传统社会的二元论思维范式的影响,宗教逐渐地失去了它的社会性,慢慢退回到私人生活领域去,同时法律不断失去它的神圣性,日益变成为纯粹功利的东西,正义与神圣之间的纽带逐渐割裂。
宗教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断层。
人们由此对法律与宗教的信任开始出现动摇。
这种危机预示着整个西方文明的统一性与共同目的性的衰退。
(二)法律与宗教的隐于一旦断裂,必将两败俱伤。
针对法律和宗教的关系,伯尔曼的观点是,法律和宗教之间密切联系、互相依存。
法律和宗教相互渗透,而且相互需要。
伯尔曼对宗教与法律的关系的总结是:二者是相辅相依赖、休戚相关的,“法律给予宗教以其社会性,宗教则将其具有的方向、精神和法律赖以获得尊敬的神圣性赋予给法律。在宗教与法律相互分离的地方,法律自然容易退化为凝固的教条,宗教则易于变为狂信。”
(三)超越法律,超越宗教,树立一元思维观念。
在最近两百年里,方法律正日益变为纯功利的东西而慢慢丧失其神圣性,宗教也逐渐退回到私人生活中去而在不断失去其社会性,正义与神圣之间的纽带开始断裂。
为了克服法律与宗教的断裂,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克服渗入了一切分析形式的二元论思维模式。
伯尔曼认为,新的时代将是一个“综合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亦此亦彼”取代“非此即彼”。
不再是主体反对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不再是意识反对存在,而是意识与存在同在;不再是理智反对情感,或者理性反对激情,而是整体的人在思考和感觉。
宗教携同法律,信仰伴随劳作。
……正义便是神圣的,否则就是不正义的。神圣的便是正义的,否则就不是正义的。”
二、法律为什么必须被信仰。
(一)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宗教赋予它的“神圣性”。
法律对宗教的需要是神圣性。
在信仰宗教的国家里面,或者信仰宗教的民族里面,人们首先要服从神,其次才来服从世俗社会的这一套规则。
神就是正义的化身,人们所理解的神的旨意和世俗订立的规则是一致的,这就是对终极的正义性的信仰。
没有这个神圣性,法律不过是呆滞的、机械的教条,是对人心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外在的东西,立法和执法的人可以通过暴力手段强行地制定法律、实施法律,但是,这样的法律不在人心中,只是统治者纯功利的考虑。
法律信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民族身体力行的法律实践中生长出来的,它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不是精英们写文章呼吁的,是人们有一种终极价值观的信仰产生出来的。
对法律来说,需要有一个人民对之尊敬、服从的原因,这个原因必须是人民自己所承认和接受的终极信仰,否则,法律将是苍白无力的。
(二)信仰的缺失造成法律的工具性移植和低效。
如果撇开法律的宗教性,仅凭国家机器的暴力来保证法律的实施,法律之终极价值就被放到了一个边缘的位置,因而人们对其的信仰也自然弱化和式微,忽略了法律宗教性的人或者不信仰法律的人,总是会找到规避法律的漏洞。
这也说明法律不可能是尽善尽美完备的,不应该强调对法律完备的要求,而应该从法律本身是不是具有价值来考虑,如果仅靠刑罚来威胁的话,有时候起作用,但有时候并不能使得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最重要的是,还要为上帝尽责的人的提供指南、肯定价值,法律在社会中要得到有效的执行,人们对其的信仰程度和内心认可度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因素。
三、法律如何被信仰。
(一)法律和宗教重新融合。
法律规则或者程序制度,包括那些所谓正义的一套理论,这些东西重要,但是它不足以唤起人们对它的信仰,只有当法律与人们所信仰的东西发生了难以割舍的联系的时候,只有当法律能够给人们提供某种符合其根本需求的东西的时候它才能够被信仰。
只有体现和蕴含正义的法才能人们接受从而被信仰。
然而评价法律是否正义的标准是多元的,不仅包含法律规则和正当程序,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法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中的评价体系,从最终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道德和宗教传统以及社会效果等等。
树立对法律的信仰需要借助人们对生活的终极目的和神圣事务的意识,即宗教。
要使法律获过的人们的内心信仰就必须摒弃一种思维,那就是仅仅把法律看做是一种进行统治的工具;是通过权利义务的分配解决来纠纷、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制度;是具有国家强制性的一种权威;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一种规则。
而是取而代之树立这样一种思维,即法律不仅是一种工具、一套制度、一种权威,它还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终极意义和目标的追求与关切,是内在于人的全部生命和人类精神生活的一方面。
法律不仅从外部通过分配权利和义务,解决纠纷,从而保障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实现,而且法本身也必须有对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精神追求,它具有其神圣性。
(三)倡导良法之治。
法律的善恶是决定人们对其是否信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点。
亚里士多德曾有云,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氏的这一解释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近现代法治观念的核心内容。
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治,主要就是包括这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不仅是民众而且所有当权者,一切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违反,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另一方面是被遵守的法律本身应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所谓良好的法律,应当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力、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
只有良善之法,才能获得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才能使法律具有权威,法律信仰方能成立。
只有良法之治才能使人们接受它,进而形成遵循法律的习惯,以至产生对于总体法律的信仰。
(四)法律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众所周知,法律具有历史延续性,是要解决现实问题的,而一国与一国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现在我们的法律基本上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因此,我们在实行移植过来的包含着他国民族情感、渗透着他国历史、解决他国现实问题的法律的时候,就必须考虑我国现实的和历史的特殊性,考虑我国独特的民族感情,使这种法律在实施过程中能与我国的历史传统、社会现实及民族情感相接轨,以减少实施的阻力,从而使人们从内心接受并信仰这种法律。
四、结语。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不仅应该得到人们的信仰而且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仰,而对法律的信仰并不仅仅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口头上的决心,而必须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社会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也不应该仅仅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专属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问题。
尤其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时期,要使人们信仰法律,就必须意识到法律的精神实质,赋予法律以高尚性与神圣性,体现其对人的目的关怀,使所立之法能够切合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使法律能够在社会上得以合理、准确的实施,使人们真正地能从遵守法律中得到实际利益和好处。
只有这样,人民才能认识到遵守法律是好的,实现人们心中普遍公认的正义,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要求,也只有这样,我国的法治建设才能早日完成,我国的法治也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7.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199.
[3]刘旺红.法律信仰与法律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60.
法律信仰研究【2】。
摘要法律信仰p问题是整个法律理论的最高问题,它是法律的实施、功能、价值以及效益能否真正实现的文化支撑点。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五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法治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法治信仰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信仰之一,对于个人成长、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法治信仰是实现公正的关键。在法治社会中,法律被公正、平等地实施和维护,为每个公民提供了公正的制度保障。法律不分人种、贫富、地位高低,它是所有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规则。而法治信仰恰恰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前提。只有人们内心深信法治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才能自觉遵守法律,并且主动参与到法治建设中,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其次,法治信仰是守护权益的保障。无论是个人权益还是集体权益,都需要法律来保护。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权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治信仰使人们在面对侵权或者遭受不公正对待时,能够选择依法维权,而不是采取违法行为或者采取私力救济的方式。正因为有法治信仰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庇护下,自信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第三,法治信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一个社会的稳定与法治程度密不可分。只有在法治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每个人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自己在法律框架下的权利和义务,才会对社会的秩序和公平性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能够加强公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意识,从而促使人们遵守法律,自觉尊重社会规范,为社会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法治信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在一个法治的环境下,商业交易和投资能够得到保护,合同法律关系能够得到明确和稳定的界定,商业活动的预期和风险能够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这种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稳定的法律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了法治信仰,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更加有底气,社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也将得到释放,这对于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法治信仰是实现公正、守护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和践行法治信仰,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并教育下一代培养法治意识与信仰。只有在共同信仰法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追求社会的幸福和繁荣。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六
论当今大学或缺乏信仰,故丢弃诚信、崇拜权钱、追求功利、信奉“关系”、学术造假、道德沦丧、斯文扫地。大学作为国家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要出人才、出队伍、出思想,须将“求真求实、创新开拓、诚信善行、公平正义、法治天下”视为宗旨,把信仰及道德纳入目标导向机制、动力激励机制、规范与创新机制、环境保障机制,将政治底线、学术底线、组织底线、人格底线等纳入质量预警机制。
信仰是自觉的、虔诚的、全身心的投入,以信仰引导行为,尤其切合学校、军队等高度组织化社会实体的定向有序运行。从理论上讲,人皆有信仰。心理健康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信仰。在乡村,经历千万年的社会动荡,草民像麦子一茬一茬被消灭,可是他们的信仰体系,他们的精神世界坚不可摧。他们表面上对于统治阶级推行的新信仰唯唯诺诺,心底,他们依然用一万年前的宗教原则生活。乡村社会,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城乡,哪怕在大学,有些人缺乏稳定的人生愿望、人生追求、人生信念,或者说,曾经有过信仰,但飘忽不定,易受干扰甚至放弃。这样的人,他也会被认为“没有信仰”。
另一种人,有学历,有体面身份,但随波逐流,追求的是权利、财富,他们的信仰已异化为另类。
1.信仰是稳定的、持久的、终身的选择。信仰的对象具有理想性、功德性,理解愈深信念愈强,哪怕奉献理想、青春,乃至生命,毫不动摇。信仰具有辐射力、感染力与号召力,信仰先驱的行为样板性吸引更多的人去仿效体验。信仰是感情融入与理性认同的结合,它不受时空条件、身份地位、财富学识的限制,内心认同即行为趋之。在信仰面前人人平等,其凝聚力与向心力是任何一个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活力无限的动力源。只要树立了信仰,就具备以信仰引导行为的巨大能量,尤其切合学校、军队等高度组织化社会实体定向有序的运行,这也是本文,强调大学信仰的初衷。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留学博士黄万里1937年归国,主张从江河流域地貌生成历史和特性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治河,依据研究结果讲真话,对建三门峡水库等国家工程提出反对意见,挨斗挨批终不悔,科学信仰使然。
伊斯兰教义把诚信作为后世功德考察,严禁伪证、说谎、诬蔑。曾在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事告诉我:某民族学院有寝室失窃,调查到个别学生,让他发誓“不是我拿的”,该学生脸色彆得发红发紫,最后说“我不能向真主说谎”……乃宗教信仰之力。
1.大学“对学校未来及自身发展目标的追求及信念”与“大学人的基本信仰”互为因果。大学信仰,一是指一个大学所具有的信仰,即大学对“学校未来及自身发展目标”所坚持的追求及信念;二是指大学人的基本信仰,既包括师生员工对自己大学的信仰(我们学校应成什么样的学校,学校能给我们什么),也包括师生员工对自身内在追求(我在这个学校应该成什么样的人)的虔敬坚守。
“师生员工对自己大学的信仰”与“师生员工对自身内在追求的虔敬坚守”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大学“对学校未来及自身发展目标的追求及信念”与“大学人的基本信仰”也是互为因果的。这为大学管理将信仰纳入运行机制使之定向有序地可操作化提供了可能。
2.学校树立了信仰,就具备以信仰引导师生行为的巨大能量,这正是大学尤其需要信仰的动因。大学信仰涉及政治信仰、科学信仰、人生信仰、人格信仰、制度信仰、宗教信仰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阶级斗争、信仰民主自由等,属政治信仰。凡致力求真、求实、求知,对事物及其规律进行不懈研究,并捍卫其研究成果,为科学信仰。是“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还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创造、创新、创业,还是“靠父母”、“傍大款”;是诚心实意、善行助人,还是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为人生信仰、人格信仰之分也……。
可见,信仰不同,追求的目标、动力、过程、结果均不同。为什么同班同学,其学业成绩、品性人格大相径庭;同为教授,有的教书育人、以身作则,有的`趋炎附势、学术造假。师生均有天壤之别,根在信仰不同。
3.重视并运行“大学信仰”,才能使大学“上规范,上水平”。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虽有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历史渊源、人文风貌等差异,但最根本差异是国家哲学、国家信仰、国家道德,即正统文化、主流文化差异。如果说国家哲学是国家灯塔,那么,国家信仰则是点亮国家灯塔的动力源。无论是国家、民族、学校,还是家庭、个人,在解决了“自己是谁”、“自己怎么来的”、“自己往何处去”等问题后,“确立并坚持什么样的信仰”便成为自己“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在正统文化、主流文化中,“我”或“我们”应该有什么信仰,正成为任何一个社会实体寻找自我的安魂之举。
今天的中国大学,从教育体系到办学模式,几成定局。如何把大学办得“上规范”,符合教育部林林总总评比检查的要求,各大学已驾轻就熟。如何使大学“上规范”又能“上水平”呢?须从大学信仰抓起。
4.大学作为国家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要出人才、出队伍、出思想,就须让信仰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在精、气、神。大学的一般职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要实现这些职能,大学必须“出人才”,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专业通才;“出队伍”,锻炼出一支教学科研双肩挑的高水平教授队伍;“出思想”,即追求真理、探究规律、寻找终极关怀(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人有思想,人能主动思考人生问题。大学生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是:大学就是学习并锻炼思考,尤其是创造性思考、反思性思考、逆向性思考、跨界性(跨行业、跨专业、跨门类)思考、穿越性(穿越时空)思考的最佳之处。"。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万物的原始元素。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把信仰比喻为人体生命的精、气、神,强调在大学教育的终端成果中,无论是毕业生还教师,都应成为有坚定信仰、高尚道德、创新精神与完善人格的人。
5.大学信仰从失信到失位:市场经济下的大学已失去神圣的光芒。当今大学或缺乏信仰,故丢弃诚信、崇拜权钱、追求功利、信奉“关系”、学术造假、道德沦丧、斯文扫地。吉林大学学生王太拓记述了与学校挑战杯比赛中一个贫困山区女生的对话,当问及她是否相信公正时她回答说,她并不相信公平,也不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她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吉大的学生,农村孩子啃馒头吃咸菜,城里高干,子弟开着跑车追女孩;同样毕业,农村孩子蜗居在城市角落,而城里孩子拥有豪华住宅。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人压抑得太久就会有各种不正常表现。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无论革命领袖还是拾荒大妈都有着伟大革命信仰,所以,纵然地位悬殊也不会出现对社会的不满和质疑。当我们的信仰从“为人民服务”转向“为人民币服务”,处在底层的草根不再相信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了。市场经济下的大学已失去神圣光芒。可怜的农村学生在各种“潜规则”和“公理”的影响下更加疑惑了,大学忙着盖高楼、搞腐,败,教授忙着做项目、抄论文,同学忙着谈恋爱、找工作,在一个没有大师的高校里,学生们忘记了读书,老师们则忘掉了学生。大学的教育,让我们失去了对信仰的追寻,多了一份对公正的质疑。
曾几何时,大学曾是信仰共产主义、信仰雷锋精神的热土!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指出当前的危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大学失去了理念,失去了正确方向,失去了严谨学风……我们年轻的时候还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民服务,信仰奉献精神,现在什么信仰都没有了,就是信钱。”
2.重建大学信仰的目标导向机制。“机制”,指事物内外结构关系及其功能以及凭借此种结构关系和功能在运行过程中消解内外矛盾,使自身定向有序发展的方式。
目标的理论导向。先要确立大学信仰。这需要发动师生广泛讨论,提倡并组织辩论,专家讲学,平面媒体与网上交流,师生互动,领导“下海”……总之,人文启蒙与校史研究、现状反思、发展趋势研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校的信仰及其表述。例如,可将“求真求实、创新开拓、诚信善行、公平正义、法治天下”视为大学信仰的建议之一,供师生讨论。
目标的实践导向。“信仰”是精神产物,所以,应该让信仰回归应有的载体。选择合适载体,将大学信仰标识化、可操作化:载体之一,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史的表述。载体之二,大学人。一是大学党政领导,理应在政治信仰、道德人格信仰,进而在科学信仰、人生信仰上成为师生员工的榜样。二是教授队伍,理应在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科学信仰,进而在人生信仰、道德人格信仰、政治信仰上成为学生的榜样。三是大学生,每个人都是大学信仰的宣传者、实践者。载体之三,教学、科研与社会活动。其计划、组织、实施与评价,都应想想“信仰什么、追求什么”。大学信仰反映时代要求,又超越时代条件,引领时代人文精神。有了“载体”,大学信仰就成了可观察、可描绘、可评价的“实体”。
3.重建大学信仰的动力激励机制。重建大学信仰的动力主要来自精神动力、信息动力,而不是物质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榜样从内涵上讲是精神动力,从外延(传播)上讲是信息动力。
许子东说:在中国内地的许多大学,老师稍稍出了名,就基本不上大学生的课了。而且有些风气很不好,以不上基础课为荣。但是在美国的许多大学,恰恰是那些最有名的老师在上大学生的课,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整天夹着一个破书包去给二十来岁的学生上课,用自己的行动,给美国大学的学生们树立起一种对学术的信仰[注:参见2010年1月15日凤凰卫视《香港教授:内地大学为什么没有信仰》。]。
大学是世上最讲理的地方。因此,好的思想理论及行为榜样一经提倡终被社会接受,又内化为大学精神文化之精品,成为信仰坚挺的佐证。因此,重建大学信仰,须重视:精英之士大力提倡某种思想理论及行为,使之普及并被社会接受;学校重大变革启迪广大师生思想感情,并使之主流化、正统化;某个或一批时代人物平地跃起,以其智慧与能力赢得拥戴,其认知、倾向性、行为特征被推行或被强行推广,强化了信仰的说服力;突遇不可抗拒的灾害,在战胜灾害的过程中形成的共识及行为方式成为一种习惯定势,之后普遍适应下来,其社会效应迁移为大学信仰之花;从个案到普及,从局部到全局,从提倡到普及,从经历到经验,从经验到理论,又从理论提倡引导教化,不断地循序渐进,大学信仰可以逐渐成为大学主流文化。"。
4.重建大学信仰的规范与创新机制。一定环境决定了一定要素,要素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要重建大学信仰,发挥信仰的文化导引力,就要改变大学的管理要素,进而改变运行结构。
重建大学信仰需要法律规范。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写入宪法的。大学是国家上层建筑中灵敏度极高的社会实体,凡是成为标识性文字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这是常识。
重建大学信仰需要制度规范,大学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实体,数千乃至数万高学历、高智商、高能力的人聚集一地,这么大的高能量活性实体,决不能无章无序。因此,建立起科学管理制度,将信仰的制定、宣传、运行纳入制度约束,建立起常规管理。学校内部各级各类活动,从提出计划起,每一步都要衡量是否符合学校的信仰与道德。
重建大学信仰需要道德规范。信仰,隐蔽性极强,知人知面不知心。用信仰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组织学校活动,让师生个体或群体自由自在地生活学习,让信仰的内化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就应该把法律规范与制度规范建立在高水平的道德规范基础上,或者说,应该在道德规范的伴随中执行法律规范与制度规范。
在美国大学里,研究有严格的学术规范。例如,参加学术研讨会,组织者会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传递给几个其他大学的与会者评判,评判者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对该论文写出评语及其修改建议。修改建议又及时反馈给论文撰写人,在会前根据众评委提的问题进行必要修改,然后在研讨会上宣讲,即用程序控制保证论文质量。如果是两个学校合办一个某专业学术研讨会,那么,这个专业所在系的老师们都应参加。最近某高校系里有些教师因故不能参会,于是,两校商定推迟会议,另选了时间召开,即用条件控制保证研讨会的信度与效度。
重建大学信仰的创新机制,在于鼓励创造、支持创新、促进创业。大学生青春朝气,大学总是处于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因此,大学直接出人才,已成规律。盖茨与乔布斯在美国大学产生,是大学创新机制成功运行的最佳典范。
总之,办学、教学与科研,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行为。无论苦攻专业还是善学做人,都是主体意识水平充分激发、创造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过程。有信仰,有追求,就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就有主动的进取精神。
5.重建大学信仰的环境保障机制。大学信仰中的主流文化及其包容性,这是大学信仰能否广泛被师生员工认同并顺应其导向的基本条件。
第一,组织环境保障。整顿大学的党、政、教、研、后(后勤)的管理队伍。那些做官当老爷、把为教学科研服务“当官做”,随意干扰教学科研活动的种种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大学行政化、学校官本位有百弊而无一利。信仰不相信权力,也不相信金钱,革命历史上,一批批英雄蔑视权威、拒绝利诱,喊着信仰的口号笑赴刑场。
第二,校园环境保障。整顿大学校园文化。大学不是市场,不能让教室、图书馆与科研场所商业化;大学不是军营,不能用简单的命令式对待学术问题、教育科学问题与教育艺术问题,校园的每处生活场景,应该都是清新、明快、阳光、生态和环保的。
第三,心理环境保障。在经历了30年的阶级斗争和30年的市场竞争之后,中国人的信仰将会走向更理性、更宽容和多元化发展。认识心理大环境趋势,是重建大学信仰的环境保障机制的大前提。在学校,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学校、人与自身,种种关系都应趋向和谐。“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应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大学信仰的阳光下,“官二代”、“富二代”、“娇二代”、“贫二代”之间的权力隔阂、地位隔阂、财富隔阂、交往圈隔阂都应逐步消除。向这个方面努力,是重建大学信仰的淮海战役。
6.重建大学信仰的预警机制。将政治底线、学术底线、组织底线、人格底线等纳入大学信仰的预警机制。
大学既是做学问的天堂,也是惹麻烦的是非地。此政治底线。
犯知识性错误,是水平问题,可以理解。不求真、不求实,抄袭他人成果、沽名钓誉,搞假数据、假材料、假论证,学术做假,是学术底线。
假,文凭、假,证件,结党营私、拉帮结伙,是组织底线。
道德败坏、男盗女娼、不孝父母、污辱师长、财迷心窍、投机取巧,是人格底线。
总之,当信仰对象由抽象的精神世界转向可见的权利、金钱、地位与“关系”,当对信仰的虔诚变为势利,当信仰的目的性变得极其功利,当把信仰从精神追求转为谋取功利的手段……这就是大学信仰的底线,反映大学信仰之衰败,大学是可忍孰不可忍之也!
一旦大学危机的警钟敲响,重建大学信仰箭在弦上,任重道远!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七
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基础,确立一套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秩序,是现代国家政治的一种基本制度,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治信仰成为人们追求公正、维护权益的核心价值观。在学习和实践法治信仰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法治的重要性,更是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领悟。
以前,我对法律不以为然,认为它只是一种约束和限制。但在法治信仰的引导下,我开始深刻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价值。我明白了法律并非束缚,而是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利,让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个公平的斗争环境。同时,法律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实践中,法治信仰并非只是口号,更要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中。我们应该认真遵守法律,并且不断学习法律知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弘扬公正和诚信,不以权谋私,不违规违法,共同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
当今社会,法治信仰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维护。我们应该支持国家法律制度,抵制黑恶势力和腐败行为,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法治信仰的行列中。只有弘扬法治信仰,才能保障每个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和稳定。
第五段:结语。
法治信仰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让法治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法治信仰必将在未来持续深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法治信仰论文篇十八
段落一:引言(200字)。
法治信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坚定基石,我对此深有体会。法治信仰是对法律权威和社会正义的认同,是个人自觉遵守和信任法律的信念。在我个人经历中,法治信仰既是法律的保护伞,也是我心灵的寄托。下文将从尊重法律、守规矩、公正判断、法律意识教育和法治实践等方面论述我的心得和体会。
段落二:尊重法律和守规矩(240字)。
法治信仰最根本的体现是对法律的尊重和守规矩。人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不仅是因为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护,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始终注重严守法律规定,不敢有任何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都应该以合法守法为行为准则,积极践行法治信仰。
段落三:公正判断(240字)。
法治信仰不仅要求我们遵守法律,更需要我们具备公正的判断力。正义的力量源于公正的判断。在面对争议和纠纷时,我始终坚持公正原则,善于从法律的角度看待问题,客观公正地进行判断和评估。在既定法律框架下,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纷争,确保公正与公平的实现。同时,我也积极参与法律意识教育,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导更多的人树立法治信仰,提升社会公正水平。
段落四:法律意识教育(240字)。
法治信仰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法律意识教育的不断加强。在我参与的法治教育活动中,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积极关注法律事件和案例,加深了对法治的理解和信仰。法律意识教育不仅要在学校开展,还需要在社会各个层面普及。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法律、尊重法律,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有序的社会环境。
段落五:法治实践(240字)。
法治信仰不仅停留在信仰层面,更应体现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法治建设,通过守法和倡导法治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作为一名法律从业人员,我将法律精神贯穿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切实履行法律的使命和责任。同时,我也鼓励身边的人树立起、坚守法治信仰,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有序的社会。
总结(80字)。
法治信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心里既有对法治的守候和敬仰,也有对法治教育和实践的积极参与。我深信,只有通过加强法律教育,促进法治实践,社会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发展。我愿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法律素养,与更多人一起共同推进法治进程,共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