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情谊的意思 那一片林散文(大全1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一
江门的三月,天总是灰蒙蒙的,人的心情也很容易潮湿。蓦然发觉自己在割舍某种情感时会显得十分脆弱,譬如那片小树林的消失,我始终难以面对。
我习惯一个人静静地走在校道上,独自欣赏校园的每一角。从北区到主楼上课,这段路真是不短,但我仍坚持走路,为的便是独守一份别样的心情。走过开平桥,右边是曾住过女生们的“白宫”,而左边是葱葱郁郁的小树林。走过那儿,我喜欢往小树林望望,那棵棵的树都直立挺拔着,像一个个英姿勃勃的勇士在守候着纯洁的“白宫”。曾经,我对一位住在“白宫”的师姐说,真羡慕你,住在楼上,面对这样一片小树林,心情应该总是绿色的。师姐微笑。
夕阳下的小树林是最美的.。阳光斜斜地透过树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树影。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女孩在林中拍照,微微一笑,夕阳斜照在她脸上,显出她那灵动秀美的轮廓,相机“喀嚓”一声,定格了女孩与树林最和谐最美的一瞬。
这时,我总是在心里酝酿一种感觉,那样的感觉一旦滋长便不再淡去。我曾幻想着自己走进这片树林,让双脚与那一地安静躺着的树叶温柔接触,那沙沙的声音定会是人间最美的乐曲;我还幻想着我能踩着自行车“忽”地在林间疾驰而过,那卷起的落叶定会飘得很高很高,而我的心情也会飞得很远很远……一切都只能是幻想。小树林很安静,安静得让人觉得神秘,一种洁白无暇的神秘,就是这种神秘止却了我的脚步,也拒绝了所有情侣的向往。是的,纯洁的东西是不容亵渎的。
后来,“白宫”被男生们改写了历史,“白宫”如今是属于男生的了。走过那片小树林,不知为什么,我却多了一份孤单之感,小树林依然焕发着无法言喻的美。
三月,绵绵细雨飘洒下来,大雾罩住明净的天空,也让我们的视线模糊起来。终于,一群工人走进了小树林,我的心情忧郁到极点,去主楼的路上我总是绕道而行,远远的,似乎是树木倒下,我分明听到哭泣的声音。轰轰的货车拖走了一堆堆树木离去,剩下狼藉的一片空地,我的心也被掏空似的。
有人说,这儿要建起一幢新楼,也有人说这儿会种上一片草坪……我不想听任何关于这片空地的美好憧憬,因为我分不清什么才是最美的。改变需要理由吗?沉默中,我独自体味难以言状的失落与无奈。或许,改变真的不需要理由,只要最迎合人们的要求,发挥最应有的作用,便是最合适的,合适了就是最美。就像社会中的人,符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便是最美的了。
校园到处潮湿,我渴望有阳光的日子,那斜斜的阳光倾泻而下。何时再见那个女孩在林中莞尔一笑呢?只是,小树林不再有。有些东西注定了要失去,要改变就改变个痛快吧!
再见了,小树林,愿你的绿色能在我的梦中蔓延。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二
他是一位年且60的老人;他目不识丁,却赢得了大家赞美;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却用行动书写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路上,一位身着粗布大衣的老爷爷,正在清扫道路,扫把的起起落落,灰尘的飞落,和他脸上汗珠的滑落,赢得了大家的赞扬。太阳升起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条干净的小路。道路弯弯曲曲,通向的不是尽头的终点,而是人们心中的良知。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叫什么名字,只是亲切的喊他“愚公”。
生命是有限的,奉献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来诠释奉献的真谛。活出生命的色彩,才是真正的“活”!给他人一片阴凉,诠释生命真谛!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三
万物,应该都已经沉入梦乡了吧?只有窗外的车声和池塘里的蛙声还在相互辉映着。本想关上这扇窗子,可是关上了它,便吹不到那凉爽的晚风了。我想,即使关上了这扇窗户,也还是会听到车声,而那倍感亲切一片蛙声便也会听得不真切了。
我喜欢这睡梦中的蛙声,仿佛每个夜晚,都能回到儿时的故乡。躺在麦田边上的草垛旁边,同样是幸福的梦着,也在静静地等待着一场收获的喜悦。而这场梦,我通常是不愿醒来的。大抵是因为夏天太炎热,阳光太强,所以我才不愿意睁开眼睛吧。其实,在父亲起床开始农忙的时候,我的意识就已经跟着清醒了。只是我还在等待着什么,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母亲喊一声起床了的时候,我才渐渐的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母亲已经从家里带来了热腾腾的早饭,而不久后,便会看到父亲从热辣辣的太阳下面走到树荫下,端起饭碗……通常在这个时候,他都会长篇大论地跟我讲一些不要学坏之类的大道理,会声情并茂,告诉我说谁家的孩子因为偷了谁的车而被关进了派出所、谁家的孩子因为独自在外面跑而失踪、谁家的孩子因为喜欢玩水而溺死等等。这样的情节对我造成了一种坏人不会长久、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好奇害死猫等的印象。虽然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但只进了小学一年级一天的父亲却能够讲得绘声绘色,这一直是我最敬佩父亲的一点。这天他什么也没有讲,可能是夏天太炎热,又正值农忙吧。
农忙的意义,就在于农民一直都很忙。进入芒种以后,就是收割、收割结束后,就要开始翻土播种下一季的农作物。我们那里以小麦、大豆为主,玉米、棉花、绿豆等其它农作物为辅。但无论是哪种,都需要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劳动者的细心呵护。很多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而我要说,民以土为天。农民们几乎每天都在与土地打交道,农民与土地之间,也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我的父亲和其他的农民一样,从春天的时候,他就开始犯愁,一直愁到下一个春天。几乎每天清晨,他都会往农田里跑一趟,仔仔细细地检查一下有没有害虫、杂草、缺肥生病之类。除此之外,和其他农民一样,他关注的更多的`就是天气了。一直以来,天气都是农民们心里最大的一道阴影!干旱了,就意味着颗粒无收,洪涝了,也预示着饥荒来临……因此在干旱时,很多家庭宁愿自己家少用水,也要优先灌溉庄稼。有些有抽水机的家庭便会借着这个机会发一笔小小的横财。而洪涝的时候,许多的农民就真的没办法了,家乡的水利建设并不是很好,而住在下游的不负责任的村庄,经常会干一些故意堵水的勾当。
每次洪涝总会有人死去。这也正是父亲跟我讲那些道理的意义,父亲的解释通常是水里有水鬼,父亲说,在他们那个时代经常能看到鬼,看到最多的,也就是水鬼。父亲所说的水鬼一般都潜伏在水底,一旦出现,通常是脸朝上,闭着眼漂浮在水面上,水鬼会在你下水的时候拖住你的脚,直到把你拖入水底。父亲说,水鬼喜欢把小孩子拖下水,并不是要害死小孩子,而是想让小孩子陪它玩,小孩子被淹死后,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水鬼……从小到大,家乡的洪灾我也经历了数次,但从未见过水鬼的影子,水鬼,也就成为了一个模糊的印象,永远的封存在了我的记忆里。有一天我好奇的问父亲,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鬼?父亲的回答饶有趣味:因为现在人多了,鬼都不敢出来了。
跟父亲的对话越来越少了,而在外面的那么多年,也让我的身上多少脱去了一些农民的气息。但我始终是一个农民,因为我坚信,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一切。而最令我感叹的,就是无情流逝的时光吧,父母渐渐地老了,而我们,也终有一天会老去,在依然贫穷,不能给家里太多帮助的年纪,我想我们能给的最大的礼物,就是多一些关怀和问候吧。
虽然还是一片蛙声,但这跟家乡的蛙声相比,却相差甚远!家乡的蛙声里能听到童年的欢快,收获的喜悦,而这里的蛙声,却听到了太多的伤感!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四
重庆的天已经无法捉摸,即使在远离120公里外的小城,每早的清晨,知了也耐不住寂寞,扯开嗓子向人们表现出酷暑带来的不悦,可它们哪里知道这样的呐喊更加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烦恼和忧愁,最近查看各区县的天气预报,开县竟已达42度,但我又庆幸自己身处牡丹之乡,至少燥热之时还可嗅着古城气息透支一点心底的阴凉。
当我把办公室简单打扫一遍,雨般的汗水顺着脖子打湿了我的衬衣,空调已被调至最低,桌子上摆的的几盆植物(原谅我只认识多肉)经受不住38度的高温,均已垂耷着脑袋,连着已经清除了两盘枯萎的植物,朋友告诉我植物经不住凉风。但人不一样,在夏天,我深信自己的命是空调赠与。
门突然被一把推开,同事刚进门便对着空调渴求阴凉,不断诉说着一早出外办事的见闻,而我就正好当她的听众。
“这个天要命喔,我们五点出门,现在十点钟,还没到正午,我还中暑了,鼻子也经不住光荣负伤。”
“中暑导致流鼻血这个算工伤,回头像老大申请给你个补贴。”我把藿香正气水递给她。
“别到时候给我一大箱藿香正气水,我不是自讨苦喝。”
哈哈哈哈哈……
办公室的水没了,昨天离开前也没注意这个问题,天气炎热,送水的师傅自然也会慢一些,决定去楼下买瓶水解渴。楼下经营着一家小便利店,门前放着几张桌子,为熟客乘阴纳凉,一棵树,一盘花生,一瓶啤酒,几段最近的家常,空荡的街头,即使没有空调,竟在这里感受另一番阴凉。回到办公室时,正碰上送水的师傅,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用他的衣服为自己取凉。
“师傅,辛苦了喔,喝口水嘛。”
“妹儿,谢谢你,我歇哈就走,送下一家。”他一仰头把纸杯里的水喝得一干二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午和同事讨论吃饭问题,最终还是定于老地方。如果说因炎热在街上看不到人,但一到中午,石磨豆花的门前一定人满为患,这似乎已成为这小城人的风气,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借着树荫,摆上一桌,如果好几个人就拼上两桌,冲着老板吼上一声:“老板,来碗豆花”。在这里你不再感到太阳的毒辣,因为这座小城的热情已经包裹了每个人,浓浓的融进了一碗豆花之中。
周四的时候同事告诉我她会去黄水避暑,问我周末打算,我皱皱眉回答没计划。
朋友约我宵夜,夜晚的垫江逐渐躁动起来,赶往约定地点时路过体育场,大妈们跟着火热的旋律扭动着身躯,最近一两年流行的滑板也被孩子们玩在劲头上,运动场挥洒汗水的青年们展示着热血的风采。白天寂静慵懒的城市,此刻的一角竟已展现出蓬勃向上的魅力,是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朝气。
和朋友没点太多食物,几串烤串,一份小龙虾,要了两瓶冰啤酒。
一杯啤酒下肚,大家的话匣子也随之打开,聊聊各自的近况。一阵清风拂过,内心阵阵清凉,看看周围的人群,在这个属于垫江的夜晚,即使天气再热,人们聚集在火锅前,纵然汗湿了外衣,依旧遮盖不住内心的欢愉。
忽然想到前不久播出的电视剧《深夜食堂》,也许我现在可以回答同事的那个问题,我周末我哪儿也不去,因为我离开不了这小城,至少我爱这石磨豆花的味道。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五
蜗居县城十余载,城市生活纷繁芜杂,喧嚣浮躁,蒸蒸夏日,热浪不已,使我情不自禁地念起恬静淡雅、清新自然、闲情适意的故园。那里有父母含辛劳作的身影,有伙伴成群结队的嬉戏,有乡亲真挚友善的问好,有生我养我的水土,更有夏日蛙声不绝于耳。
炎炎夏日,子夜时分真想侧耳聆听蛙声一片,可惜蜗居小城这不过是一种奢望,是一种怀想,是一种神往。
故园村口古槐旁有一湾水塘,是一段早已淤泥的.池水,我的童年与之息息相关、纠缠牵绊,那里有同伴笑语甜甜,有伙伴戏水嬉闹,更有蛙声连绵成片。
故居的夏夜,皓月千里,晚风习习,乡亲们惯于闲情惬意的纳凉,让清风消除周身的疲倦不堪和仆仆风尘。月夜的我惯于侧卧凉席,在习习清风中小睡酣眠,院外蛙声此起彼伏,声声不息,给幽静的子夜带来一线生机,一种灵性,一段乐声。也不知何时才能归宁消停。而池塘边的蛙声嘹亮雄浑,如鼓声阵阵,蛙声雷动,美其名曰“蛙鼓”。
蛙声混匀交错,或尖利,或高昂,或流连,或清鸣,或亢亮如天籁之音,清婉动人;如交响声乐,此起彼应,这余音波动着朦胧月色,动静呼应,相映成趣,天然一幅夏夜闲逸美妙的水墨丹青,激荡着寥廓苍茫的帷幕,在寂寥无边的天地间滚滚轰鸣、不绝于耳,犹如集齐万架锣鼓,响彻苍穹。时而流连婉转,时而轰鸣雷动,时而清脆雄浑。形成夏夜中最具生机的主旋律,最具共鸣的交响乐,凄切悱恻,缠绵不绝。这是天然的乐声,动人心神,让人不由的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大自然真是包罗万象,天生神韵。就连蛙声都是那么风情万种,妙不可言。
伙伴们在蛙声中渐消稚气,由于生性好奇,对捕蛙兴趣盎然,我在蛙声悦耳中成长,却对河蛙肆意捕杀,正是为了一己之利,忘却善念,杀鸡取卵,或许是年幼无知,童心未泯。但我仍旧触目伤怀,惭愧至极。
青蛙是极具诗意的灵物,古今往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挥斥书豪,赋诗颂吟,国画宗师齐白石就有“蛙声十里出山泉”之真迹墨宝,南宋爱国词宗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连红楼梦中都有“隔巷蛙声听未真”之绝唱。
由此观之,蛙不仅具有诗情画意,而且是极具天赋的灵虫,或是天生百益无害,或是音如天籁,或是生机灵动,或是人类挚友。
蜗居闹市,耳边终日汽笛轰隆,鞭炮振振,嘈杂喧嚣,浮躁纷扰,不免惦念蛙声鸟语,天籁之美。
或是由于人类贪婪肆意捕杀,或是由于农田大肆施肥喷药,或是由于水草渐少河塘干涸,使青蛙剧减,蛙声也渐鸣渐消,如果人类就此与蛙绝别那是一件多么悲悯之事,凡事自有因果,人类一意孤行的同时给自己种下忏悔的苦果。
人类,但愿我们不再一味地盲目自大,人为破坏自然之和谐法则。但愿蛙声鸟语组成的天籁,不至于成为子孙后代无从聆听而成为奢望。人总要在贪心摄取的同时不能忘却生后的日子。
蛙声是一种自然和谐的天籁,蛙声是伴我童年的一帘幽梦,蛙声是天地间精灵所赋,蛙声是天然赋予它的宿命和尘缘,或许蛙声自有它的心声和夙愿。
愿乡村的夏日,蛙声鼓鼓而不绝,鸟语长鸣而不息。一派祥和恬静,清新闲雅之景长存于世,长存于心,长存于天地间。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六
每个人从小到大经历的第一次数不胜数,我的成长中有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坐车等等,今天经历了我成长中的第一簇雪花。
清早,我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院子里刷牙。突然,一阵寒风吹过,我隐隐约约看见天上飘下了东西,于是,我仔细端详了一番,才发现。“呀!雪!雪花!”
在我的呼喊声中,我的家人从房间里走出来陪我看雪。
时间差不多了,我背上书包正准备出门时,妈妈叫住了我,把雨伞递给我后,笑眯眯的转身走了。我心想:这么美的、这么纯净、洁白的雪花,我怎么忍心用雨伞将它与我隔离。可是,如果我不带伞,妈妈会很失望的。于是,我抬着雨伞出发了。
一会儿功夫,一辆小轿车从我身边行过,车尾灯照亮了白雪,“原来,雪一直都在我身边陪伴,只是我不知道。”
来到学校,我发现草坪上增添了许多白白的东西。我一碰,恍然大悟:“呀!是雪!”我不顾天气的寒冷,伸手捧起一些雪,我不是感到冰冷,而是感到了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喜悦。
天亮了,我突然发现田野里银装素裹,被雪染白了。花坛中色彩斑斓,洁白的雪掺杂着鲜艳的花朵。山野上白雪皑皑,放眼望去,只是树木的深绿配上银白的'雪花,真美!
房屋、汽车、田野、山间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地毯。
瑞雪兆丰年,明年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年成。
这,就是我从小到大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一次——成长中的第一簇雪花。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七
下班后回家,我的内心一阵的放松,顶着春天里的夕阳的那一抹余晖,感受着东风的那一份舒适,欢快地走进了小区。我没有着急上楼,认为那样会愧对满园的春光,先是在小区里散散步,看一看花园里的花,呼吸一下春天的气息,享受一下春天的馈赠。
当走到我们楼前的花园时,那一片金灿灿的,黄橙橙的油菜花吸引了我。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们重重叠叠,繁花似锦,铺满了半个花圃,那耀眼而炫目的黄冲击了我的心扉;每一株花穗上镶嵌着一朵朵小花,静静地站着,宛如纯净的乡村少女,身着朴素的衣裳,明眸善睐,特别动人;一阵阵微风吹来,送来缕缕清香,蜜蜂,蝴蝶等飞虫,也不闲着,在花丛中忙碌着,飞来飞去。在城市高楼林立的罅隙中,它们拼命地生长,绚丽地绽开,不得不让我感慨这样平常的花,竟焕发出那样旺盛的生命力和震撼人的力量。
每次看到金黄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铺满大地,都会让我想起杨万里的诗句:“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特别喜欢这首诗的意境,每到油菜花开时,都会诵读,心中就会闪现出一幅画卷,那是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几个顽皮的儿童扑捉蝴蝶嬉戏的画面。
回忆起在前年,那是命运对我的眷顾吧,有幸被学校安排去巩庄小学支教。那所学校远离城市,学校的周围全是村民种的菜地,春天来了,油菜花开,漫山遍野都是一片金黄,那馥郁的花香漫过学校的墙头,向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里袭来,飞进教室每一个人的心中。
正巧,我所教的班级正是二年级,将要和孩子们学习这首杨万里的古诗,面对着那一群稚嫩的面庞,我激动万分,想象着乡村的儿童追蝴蝶的'场景,他们放学后会去捉蝴蝶吗?一定会的,孩子们的那质朴和天真,一定会在这儿,在乡间的油菜花地里演绎。我不禁就和他们一起吟诵这首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朗朗的读书声又随着我的思绪飘出校园,在油菜花地里漫延,飘荡,这一切让我深深地沉浸在那一份美好与梦幻之中。
在油菜花丛中,儿童扑蝶透露的是一份天真与可爱,在牧歌田园的大自然中,是一幅多么欢快而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而在《红楼梦》中,最让我难忘的却是“宝钗扑蝶”了。写了薛宝钗蹑手蹑脚的,追着蝴蝶,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虽然宝钗性格平和稳重,但她毕竟是个少女,少女的那种天真活泼的情趣,也就自然会在她身上表露出来了!
可是文章中却没有表明是什么花,但我相信,一定不是在油菜花中,大观园中不会栽种这样寻常百姓家的菜花,贾府里栽的尽是名贵的花,像海棠,牡丹,芭蕉等等,供公子小姐们观赏,宝姐姐也是个“富二代”,她也不会去油菜花地里扑捉蝴蝶的,她在扑蝶的时候也没有忘记,陷害黛玉,嫁祸于人,让人不禁后背发凉。所以,“宝钗扑蝶”虽活泼动人,却没有在油菜花中“儿童扑蝶”的单纯与天真,少了那一份浓郁的纯真的乡间生活气息。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们都是名贵的花的化身,多的是一份高贵与纯美,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我只能从书中去品味;而在乡村田野间“儿童扑蝶”,在油菜花丛中嬉戏,却蕴含着寻常百姓家的生活与恬静,就会发生在身边。这不能不让我痴迷,感叹油菜花就是我们寻常百姓的花。油菜花开,散发出了乡村淳朴自然的气息,闻着这浓郁的花香味,我陶醉其中,回味着一段那一种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还有那一份对乡村土地的深情。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八
川端康成曾说:“一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初读到此语,我心田里,虽未像川端一样,装满月夜的美景。但记忆深处,那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声,终究是再一次穿透心灵,在这烦乱的城市的夜幕中,清晰地浮显了出来,嘹亮而宏阔。
真正的乡间的夜晚,其实是寂寥而冷清的。特别是早些年,物质生活尚不丰裕时。从末秋到初夏,在这段漫长而乏味的时光里,每入夜人定后,往往,就只有零落的鸡鸣犬吠,可聊作静夜里的些许儿点衬——犹如“蝉噪林愈静”一样,这“点衬”的结果,非但没能增添出一丝儿热闹欢快的气氛,反倒让乡村的夜晚,显得越发的漫长,冷清。
但到春末夏初,天气渐渐地暖热起来时,情形就大不同了。首先是各种鸟儿,麻雀、布谷、斑鸠、喜鹊之类,从早到晚,都在房前场院里,或屋后竹林中,切切烈烈地歌吟着,翩舞着。那样地喧嚷,富于生气和活力,逗惹得那各色的花儿,也要不甘寂寞地裂嘴含笑,纷纷绽放了。桃红,李白,菜花黄,你先我后地撵着趟儿。便是到夜晚,也还有此伏彼起的悠悠虫鸣,不知疲倦地响吟着,还有盈盈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落寞的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那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其实,早在春风初拂,春水甫暖时,蛙们就已从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洞穴里钻出来,抬脚动手地四处活动了。只不过,那时,它们多半沉滞着,静默着,像破晓时的一段残梦,混含着酣眠和骤醒的恍惚,却终究还是悄无声息。但在池塘边,或沟渠畔,那一茎茎水草,或被水浸濡着的树枝上,已能见到一团团密密麻麻的黄褐色的籽粒了:被一网似有若无的膜状物,粘连着,浮拥着,仿佛正藏孕着一个个梦幻般的未来——那便是“蛙卵”了。再过些日子,就会有一群群墨黑墨黑的小蝌蚪,破卵而出,在乍暖微寒的水中,娇憨可爱地摇摆着尾巴,游来游去。阳光很好,水也静净得不着一尘。蝌蚪们倏停倏游的动作,看起来,便格外的真切,像一枚枚逗号。我们就叫它们“摆尾子”,或“摆逗子”,现在想来,还是很“象形”,也很写真的。
记得那时,在野地里玩耍之后,总喜欢捧捉一些回家,养在盆或瓶里,想看它们如何在那狭小的天地里,嘬水,嬉戏,一点点地长大。但往往,刚见着它们要褪尽尾巴,长出双脚,一眨眼,或一转身,再看,就不见了那熟悉的影踪。小蝌蚪到哪里去了呢?我们那时,是颇觉疑惑的。后来,读了书,才知道,是“找妈妈”去了。
这时节,走在旷阔的野地里,便随处可见鼓突着晶亮眼睛的蛙们,蹲伏在路边的草丛中,或树荫里,老僧入定一般,冥思玄想着。偶尔,也会怯怯地唱几句,零零散散地,不成气势。一旦听得人的动静,便倏地蹦跃而起,在空中,划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咕咚一声,潜入水中。只在平静的水面上,留下一圈圈微漾着散开的涟漪。
惊蛰后的第一声蛙鸣,极像时令的“揭幕鼓”。猝响在煦暖的阳光中,或微温的夜色里,是颇能让人恍悟出季节的更迭和变迁的。印度人在其上古诗集《梨俱吠陀》中,曾以“默默地沉睡了一年/似婆罗门守着誓言/青蛙现在说话了,说出/这雨季最潮湿的语言”这样动情的抒叙,来表达他们初闻蛙鸣时的愉悦和欣喜。字里行间,饱含着物的启悟,心的悸动,和物心混忘,天人感应的“东方式的智慧”,令人每每读之,都不免迷离惝恍,沉吟沉醉。
但是,真要听取那成片成片的蛙声,却得在更为暄暖的夏天。那正是割麦插秧,抢收抢种的大忙时节。“乡村四月闲人少”,连蛙们,也会自昏至晨,热情昂奋地呐咕着,喧噪着,似欲为这大地上的节气和农事,鸣鼓添威,助阵加油。
凡亲近过乡间的人都知道,蛙们并非只是被“拟声”了的那般单调的呱呱,或咕嘎。细细辨听,蛙鸣其实也颇丰繁,缤纷。有唧唧呱,也有咕咕咚;有阁阁阁阁,也有咣咣咣咣;还有唧咕唧咕,阁呱阁呱,咣咚咣咚——或独奏,或合唱,或粗亢,或清越,或远或近,或高或低,都沉雄嘹亮,澄澈明朗,疏密有致,意趣天成。再与田园之清翠、沟渠之潺潺、星月之辉光,融溶汇集着,其境界之恬静、纯粹,意蕴之深邃、迥阔,是再高妙的乐师,也难以合成的天籁。而如此丰繁、缤纷的声音,充斥于原本寂寥的乡夜里,又随着暖暖荡荡的水温、水汽,在满满盈盈的旷野里,铺排开去,再弥散开来,也是很容易让人沉醉动心的。
有时,夜梦中恍惚醒来,谛听着窗外,如鼓乐般响响歇歇的阵阵蛙鸣,想象着沟边渠畔,或一株株正拔节、含苞、孕穗的稻棵间,那一只只正摇其长舌,鼓其白腹,尽情尽兴地吟唱着的乡间歌手——总觉得,它们,似乎只有它们,才是那寂寥田野的真正主宰。而那广袤的乡村大地,其实更像一个襁褓中的幼婴,正浴浸在那恬恬生动的翠绿色的蛙声里,做着自己甜暖的酣梦。
早年在乡间,还听说过“蛙声如潮带雨来”的谚语。那往往是久热苦旱,万物望雨之时,闷热已极,骤雨将至的夜晚。蛙鸣声比起平常,就更其激切,喧腾。那四野遍响的气势,也真是闻之惊心:如鼓,阵紧一阵,似不可止;又如潮,浪高一浪,摇魂荡魄。
父亲就说:“是青蛙,在向天求雨呢。”起初,我是颇不相信的。但很快,大雨果真就在蛙声喧响中,雷鸣电闪间,挟风而来了。瓢浇桶倒一般,如泼如泻,淋漓酣畅。蛙们便悄然沉寂了,仿佛正和那一株株渴雨的禾苗一起,静心享受着甘露的淋洗,滋濡。直到雨歇风住,凉意渐生,才蛙声再起。先是东几句,西几句,清晰可数,似在试探动静。紧接着,便汇聚成片,又是密不可分的如潮蛙鼓了。
我因此自小就知道,在农业中国,蛙是益虫,又是祥物。古人曾筑庙祭之,作诗颂之。宋人赵师秀《有约》一诗中,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之句,对仗工稳,寓意涵咏,向来为人称道。但最令我动情喜爱,感慨系之的,却是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寥寥数语,不仅描摹出了一幅800年前的田园风景,更藉此述说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渴望丰收和成熟的话题。它也不仅是在咏诵蛙声,更是在表达一种真诚的祈愿,一份对土地和农事的深广而善良的关怀——这种关怀,我以为,正是诗人道义和良知的体现,也是那两句素朴简洁的诗句,能让我怦然动心、愀然动容的根本原由。
我固然明白,在不少文士诗人眼里,那翠绿的蛙声,是有着浓郁的诗意和音乐的禀赋的。而倾情于蛙声,也便是倾情于那份恬淡、善美的诗意,倾情于那种祥和、雍容的感怀。但我,却始终不能超然于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它们与那片寂寞旷阔的田野,总是贴得很紧、很近),超然于节气、墒情、庄稼和农事之外,带着禅意和虚静,去聆听或欣赏那成片的蛙声——事实上,每当蛙鼓如潮的季节,我总是以一颗虔诚的农人的心,甚或,以一株水稻、一杆苞谷的纯朴的'心,去观望天地,虔敬地祈愿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或许只有我知道,这一点,对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珍贵。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九
是出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名句。
附录全诗如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诗歌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述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正因月光明亮,因此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必须时刻的。夜间的鸣叫声不一样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个性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资料,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但是,词人所描述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那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个性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但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此刻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正因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资料但是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那里,读者也能够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十
云有很多种,却有相同的象征。这样的感受是从一条夏天的街道上得来的。我不会百无聊赖地倚在街门上,去看云。我是在充沛的日光里,走在夏天的那条街道上,感受云。日光忽明忽暗,闪烁不定的原由,全是云。
记忆中的云该是在夏天的乡村。从外祖母的瓦房朝上看,那一团团饱满的棉花状的云,闲适地贴着天,如同蓝布衬绣上的白荷花。跑到山顶上,巨大的天穹已不可抗拒的姿态裹挟着大地,在一碧如洗的背景下,云低得如此空灵,又有些逼迫。我相信一举手就能触碰,就能撕下一朵。那种想象如奔流的河水横贯于我的身体,从此云让我无比喧哗。
不过,云是寂寞的。在那膨胀的云体里有着什么呢?是水,是汽,是飞上天空的眼泪。任由云如何壮大自己,如何在天上无穷变幻,如何向我演绎悲和喜,如何让我崇敬。我知道,它是寂寞的`。它贫乏,它虚落,它空泛,它挣扎。一如我们朝着山谷狂怒地吼叫,山谷却把叫声层层地偷去。我们站在山谷里,抬头看逼仄的天,那时我们知道自己还剩下什么呢?于是寂寞蜂拥而至,像是山谷里闯进的风。天上的风把云吹散了,在蓝布上无法寻觅。云把寂寞留给了蓝布,蓝布也寂寞了。乡下的孩子不懂寂寞吗?他们最懂。在麦地里躺着看天的时候,他们就懂了。因为天上的云永远以寂寞的目光俯瞰他们,双方面面相觑,却从来不说一句话。
没人能追逐云的脚步,因此没人知道云归何处。总以为云的步伐缓慢,慢得叫人生气。于是想着去追云,乡下的孩子最爱追云。他们跑过水田,跑过香樟树,跑过玉米林,他们跑到了最高的那座山,甚至越过了最宽的那条河。但抬头看天上,在奇蓝的天幕上,那片云已经飞到了天际。乡下的孩子无法理清其中的奥秘,他们只是感到难过,他们无法跑赢那片迟缓移动的云。不过他们的难过很快在日光下蒸发掉了,去追逐下一片云吧,他们相信能够超过它。于是在一次次地追逐中,乡下的孩子渐次长大,某一天他站在云下,回想起追云的日子,竟然声泪俱下。他哭的不是输给了云,他是在哭追云的时光从此黯了下来。于是他用一只碗盛满水,站在云下,云就掉进了碗里。他看着手里捧着的那一碗云,觉得那就是曾经追逐过那片云,那一刻他感到恍然,原来从来不曾失去什么,追云的记忆早已在身体里地老天荒。
站在云端上会怎样?乡下的孩子不止一次这样想。在那条夏天的街上我也这样想。听说诗人是最该站在云端上的,但乡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诗人。他们的想象早已逾越了诗人的范畴。他们嘴里衔着狗尾草,望着天上簇簇蓬松的云絮,想象着孙悟空踩在上面的感觉。一定是软软地,轻轻地。一定是梦幻的。站在云端上会怎样?他们再一次想着。就去河里吧,整个天空都落到河水里了,云再轻再软也会掉下来。于是他们跑到河边,看到整个河床里都铺满了厚厚的云絮,在河水的冲刷下,无比明净透彻。乡下的孩子真是高兴极了,一个个朝河里疯跑,却不料双脚把一河的云统统搅碎,整个天瞬间断裂。他们猛可间呆住了,立在日光下感到水面泛出的光,如水般不断流过脸庞。一个小孩说,原来云端这样凉呀。
云和冬天里地上的水不同。水里生出的冰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只会让人尖锐地感到寒冷、死亡,它不会让你追忆往事,它只会把你的记忆冰封,于是你的记忆在冬日地上的水洼里消竭了。云却是灵动的,有情的,从小在天上把你看到长大,云里收满了你全部的记忆。你的记忆在天上。看云长大的孩子,最爱追忆。云在什么时候都有,在什么地方都有,你只需抬头望天,云就在天上,如此静谧。但你不知道这朵云是不是童年的云,是不是外祖母瓦房上的云,是不是乡下宽大树叶间瞥见的那朵云,是不是你朝思暮想的那朵云。追忆往事就像追云,你看见它在天上,却从来无法触碰。你无法想象往事糙砺的质感,你只能感受它柔软的内心。在蓝布的衬托下,它看着你,熨帖着你追忆的眼光,如同黄昏潜入山的背后,如此静美而动人。你追忆的往事就在云里,而我们都是在云下长大的孩子。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十一
朋友托我帮她家孩子还书,以为我常到图书馆呢,其实我很早都没有去了。但既托负于此,也只当我要去逛逛图书馆吧,早饭后收拾完毕慢条斯理里拎着一摞书出了门。在图书馆门口等红灯过马路时,身边有位戴着墨镜的妇人,穿着宽松的水绿色上衣,带着粉色碎花的九分紧身裤,一双平坡跟米色凉鞋;笑逐颜开地扬起手臂朝着马路对面挥动着,我跟她一道过了马路。但见马路的这边迎上来一位满面春风的男士,当有五六十岁的模样;他们一接近便做出要拥抱的样子来,男人爽朗的笑声里,充满了对妇人的赞美和热情。随着他们的笑声,几米之外传来更多的热情和欢呼!才发现还有几位年龄相仿的大叔大妈,妇人欢呼着上前和他们一一作拥抱状;但听妇人响亮的声音说道:“不能和他抱太紧!夏天穿是少,抱太紧他就吃亏了!”旁边的几位都被她的话都逗得哈哈大笑,空气中充满了欢快、豁达、风趣、幸福的味道。
想先把孩子的书还了,可发现少儿馆的门还没有开,便先到成人馆去了。偌大的馆里,一排排书安静地码在书架上,一张张桌椅安静地摆在那儿。进了馆我便先把手机拿出来调成震动,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当我进入一个需要安静的公众环境下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把手机调成震动。每次进图书馆都有种被淹没之感,因为面对林林总总的书籍,可能没有一本是自己真正通读过的。就象进入ktv,听别人唱,似乎所有的歌曲都能跟着唱,但其实没有一首真正自己拿手的。想随性而取,但立在书里面,又会想起老师曾叮嘱过我的一句话:“多读读大师的书”。可怜的是,没有哪一本书是被我读透过的。
因为《月亮和六便士》的缘故,便挑了一本毛姆的《随性而至》。坐下来,环顾一下周围,对面有位女孩子桌上有瓶果维c饮料,有摊开着的一本书,手里翻着手机,白色的耳机线挂下来,沉浸其中。远远地在最后一排,有位黑衬衫男子在玩着手机,散开坐着的还有几位在认真地看书,只有借书机提示借书还书的'操作声音不时地响起。我翻开书来,从目录中选定了‘忆奥古斯都、侦探小说的衰亡’两个篇章来读,对于没有读过的书,总喜欢根据题目去选择而读。所以从来没有哪本书我是透彻地通读过。恰如这个书名般,随性而至!一会,旁边来了一位耄耋老人,满头白发,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他小心地把黑色的背包取下来放在桌上,缓缓地坐下来,慢慢地从包里掏出一个金色边框的放大镜,打开书,透过放大镜他读了起来,我并听不到他读的是什么,但是那声音很象虔诚的基督徒在读着圣经。
还有几分钟少儿馆就开门了,当我去到门口已排起了一个队伍,但竟然都是大人们,才明白孩子还都没放学呢。原来大人是可以到少儿馆帮孩子借书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还夸张地去排队,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顺势在馆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旁边也有几位家长坐在那儿看书,都是孩子的书。我翻翻手上要还的几本书,有本《曹操的秘密日记》,因为儿子喜欢看的书有《小屁孩日记》,我想一关于日记方面的,应该都算是好看的,果不其然,确实很好玩很有意思。旁边的两位家长也在交流着心得,说哪本书很好看,哪本故事孩子爱读呢。在大人的世界里呆久了,也许天空都是一如既往地灰暗着的;不妨到孩子的世界呆会吧,在那里也许你能看到一片五彩斑斓的天。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十二
长理的冬天不紧不慢地到来,校园里的银杏却抓紧褪色,留下一地黄。在我初中的校园里也有棵银杏树,也只有那一棵硕大的银杏树。尽管只有一棵,但仅凭那一树繁华也不输给校园里的其他成群簇拥在一起的植物。那满地落叶,一片黄,以至于几年后在长理的我,仍在回忆、感叹。
那棵银杏树直立在综合楼旁,像是在比着综合楼量身高似的,挺得笔直。每次上课去的时候,不用刻意去看,就能看到银杏树,只不过平时绿色的银杏叶把银杏隐匿于众树之中,大家都从树下匆匆走过,而今黄色的银杏却能一下吸引了人的注意,不少人想把这满地落叶一片黄的场景留在自己的手机里,就算是急着赶课行色匆匆的学生也放慢了脚步,偏着头看着银杏树慢慢地向前走去。
那树是学校里最古老最高的树,好几几年前已和我们学校六层的综合楼一样高了,挺立在校园里,就像是学校的一处标记了一样,以至于这棵银杏树载进了我们的校歌里。和其他树不一样,这棵银杏树的树尖开了个叉,光看上半部分,就像有两棵相依在一起的银杏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在那个想象力丰富的年纪的我们,创作出了许多有关银杏的传说,其中有一个我至今深信不疑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电闪雷鸣的下雨天,银杏不幸被击中,树尖被劈成了两半,从那时以后就那样生长了。每年冬天,褪去秋衣,只剩树干孤寂地立在那儿,像是两棵苍老的生命树依偎在一起,相互支持着过冬。
十一月是银杏换装的时间,也是银杏最好看的时间。
初中时,最爱在这个时节,在银杏树下捡银杏叶,不,是等银杏叶,已经落在地上的银杏叶我们不会捡,而是等一片片离开树干从天上飘落的银杏叶,然后迫不及待地跳起来在空中捕捉它,带回家,放在厚实的书中,做书签。银杏叶做书签最好不过了,黄黄的叶子连着短短的树茎,叶子呈扇形,像鸭蹼一样(所以银杏又称鸭脚树),那叶子黄得那样彻底,透彻,纯净,就像是被人里里外外的涂上了黄色的颜料,没有了一丝绿色,那样的得人注意,引人喜欢,夹在书里也好看。银杏树就好像是一个晚上就能换上新装,迅速地从绿色变成黄色,还没让人来得及看看她渐变的过程,一夜之间,黄到树尖,但又马上褪下着一身黄,就像是起义的农民成功推翻政权后,穿上了黄色的龙袍,还没过够瘾,便迅速下了台。地,堆积了一地落叶,灰色的水泥地被淹没在一片黄色之中,有的叶子,随着人们的脚步,被带到校园的每一处,四处都有银杏的痕迹。那棵尽管只剩树干,但却留下了一地繁华。
至今我都只爱唱校歌中的那一句“银杏历经了风霜,丹桂吐露着芬芳,美丽的四中校园,花儿朵朵绽放。”
因为喜欢那满地落叶一片黄。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十三
去过一片湿地,是近几年才建造的。有着大面积的湖水,水色灰绿,远远的水面上总像有雾,缭绕而轻漫,水波很细小,湖面就没有光泽。游艇载着人们在湖中飞驰,身后就翻起灰白的浪花,呈人字形慢慢散去。湖心平静了,波浪却涌向岸边,你追我赶的,很有海浪拍岸的感觉。
岸上是灰白的沙石,湖水很柔软,浪花就噗噗地往上爬,一浪退下了,又一浪还往上爬,总是爬不过最初的印迹。湖心的平静终于延伸过来,岸边就趋于平稳,然而湖水的边沿处,竟聚起成团的泡沫,灰白色的浮在沙石上。有一股咸咸的味道,却没有海水的鱼腥气。
有人好奇,有人就讲,这里原本是块盐碱地,草木不旺,自从有了这湖,才绿草丛生。原来这泡沫是盐碱所为,就想到湖中是否有鱼,那人讲:有鱼,而且鱼肉很香,鱼也很大,属咸水鱼。
湖水之外,有着大片的土地,高低错落,有洼处也就有高处,高处便有了亭台楼阁,低洼里常见观湖的平台。路是绕着湖水走,路边花草丛生,绿树成荫。说是湿地,却少了芦苇水荡,看不到丛丛苇荡中的水路,也见不到苇中的鹭鹚,感受不到湿地应有的一种荒野。遗憾的人为建造的石人石柱痕迹浓厚,人是到湿地中寻觅荒境,这里却现代造园的况味十足。
去过洽川湿地,也去过浐灞湿地。一个在黄河边,一个在灞水旁,两地的水系不同就造就出不同的地域风貌。黄河之水如历史的刻刀,将厚厚的黄土层雕出千壑万韧般的奇妙纹线,这里的湿地就苍黄万象,悲怆、宏阔、深重之感特别浓郁。而浐灞之域,滩浅水漫,荒草丛生,斑斑驳驳的河滩苇淤里,鹭鸟野鸭水中戏鱼,能叫人领略到洪荒之态,感受到历史的踪迹,这踪迹与人的距离很近,能查阅到古今人类生存环境的变迁。
这样的湿地,总能告知人们一些东西,或荒蛮、或清幽、或浑厚凝重,或广阔飘逸,尽管总是或多或少有着人为的痕迹,却也抵不过自然的重围,人在其中就能感受湿地带来的.苇荡水气,白鹭麻鸭的自然情态,人与自然就很近很近。
其实,人与自然的距离本该很近,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却使这个距离不断加大。蓝天是越来越少了,月亮愈来愈暗了,星星没了,就连人类居住的城市也因为雾霾的浸漫而越来越看不清楚了。这种距离是可怕的,人一旦远离了自然,也就失却了生命的基础,就像失去了阳光和水,人的生存必然成为一种危象。
城市湿地的产生,是人类追求接近自然的美好开端,也是人类归还自然本身的权利。人们渴望湖泊,喜欢森林,愿望着各种各样美丽的生命与人类共同又和谐地生活在这座星球上,让人类所居住的城市不在那么枯燥、繁嚣,甚至成为危机生命的恶梦。人们的这种努力是可喜的,是人类生存史中的千秋大业。
尽管这片湿地盐碱深重,自然不足,但它终究是有了一片广阔的湖泊,有了湖中的鱼和水间的鸟儿,有了这片土地上茂盛的草和树木,也就有了人类接近自然的伟大希望。
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十四
常常有人人问:“叶的飘落,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追随?”
每一天,有多少树叶在飘落啊???
有的说是叶想去千姿百态的世界里走一回;有的说是叶把自己贡献出去,肥沃它的这株老母亲;有的说是树的无情,而抛弃与树叶;有的还说……太多太多了,每一个人说的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
起先,我也觉得是树的无情,而不挽留树叶。如果树挽留了树叶那风叶怎能追随的了呢?所以说树是冷漠无情的。如不是它那树叶也不会随风而飘落了。
可是我错了,这种想法对树太不公平了,树是无辜的,它并不是冷漠无情的,是因为他挽留不回来,因为它们各自有着各自的命运!
不是树的冷漠无情,也不是风的追随,只因为叶的无奈……所以选择了离别。它知道选择离别,让它的老母亲伤心难过,让它的老母亲被别人说成了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但是它也没有办法,它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因为从它长出来一后,它就被上帝安排好了命运,上帝的使命,无人能改变。
人生亦如此,不是他冷血无情,而是他更本就无能为力去改变这一切,要走?要离,你也阻拦不住,挽留不回,因为从他一落地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不能改变了,生生死死都得经历,只是比我们早了一步罢了!
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你的生死已被定了,所以在有生之年,就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吧!!!
叶的飘落,只是因为它的无奈……
初二:孤忆雪缨
上一篇:友谊,爱一般的香气
下一篇:我的天真小弟一片情谊的意思篇十五
借风问一句:“你来自何方?为何让我感觉如此长远深邃?”
借地问一句:“你生于何时?为何让我感觉这般高大威武?”
借天问一句:“你归去何处?为何让我感觉莫名阴凉坚强?”
所有问题的起源,发自于你――父亲!所有我要寻找的答案,也都归来于你――父亲!
若你为深山之巅的一块磐石,我可为你庇护下的一株花草,为我的空谷幽香,你已经为幼时的我遮去太多暴雨雷霆;我亦为你关切下的一只鸟禽,为我的振翅翱翔,你已经为幼时的我抵抗太多洪水猛兽;我还为你教育下的一粒细沙,为我的积淀壮大,你已经为幼时的我承受太多的酷暑寒冬……不管我为何样的小孩,你总是如磐石的父亲,所有的爱意温暖都是静默着,静默着看着我少年长为暮年,静默着予我阴凉以慰我浮世焦躁!我成熟了,你却老去了,当年的细沙成了如你一般的磐石,而你却化为我幼时的细沙,只因岁月的刀痕锋利,风雨的鞭笞狠毒,时光从没由我们做主,快的慢的最终都逝去得无影无踪。我所能做的唯有承担起当初你给予我的坚强成长,化作陪你厉过风烛残年的扶手长栏,越过你的苍老,去看正好的傍晚夕阳!
年少时,我总爱轻狂与放纵,向往着不羁与自由,曾经的时光总不愿像囚禁在鸟笼里的雀鸟那般,只知“一笼即天下”。因为那样就算有再华美的羽毛,得玩赏之人再深的宠溺,却始终不得选择的权利,而山丘那边是什么颜色,那更加无从得知……于是,不论父亲是严格肃然的模样,还是眼里透着关怀疼爱的柔光,我也是一知半解,总想着挣脱出去,去携三五少年伙伴,浪迹天涯,逐梦远方!殊不知,我们这个年纪解得了风情,却解不了父亲那爱得深沉的心意。我想,也许在属于他们的年少时代,也幻想过无数次浪荡天涯,去漂洋过海,可能是抱着吉他,且吟且唱;又可能是,穿上军装,守卫边防。但他们年华消逝后,热血早已平淡,只是平凡着爱着家人,拾得一份稳定工作,供着孩子读书做人,好让他们的曾经的理想在下一代再次容光焕发,相信那一刻,欣慰的笑容会爬上他们眼角,淡去许久的血液会再次涌动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