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时能够有新的视角和方法?10.希望通过这些总结范文的分享,能够激发大家写作总结的灵感和动力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一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遇事不可随意主观臆断,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方法:教师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1.本课涉及石头运动的原理图。
2.多媒体课件。
3.总课时:2课时。
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作者简介:
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世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1.朗读课文。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是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3.就课文不理解处提出质疑。
4.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
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可看出来。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
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
不完全是的。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
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
2.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课文中几位主要人物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应该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应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6.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要通过实践认识事物,不可主观臆断。邓小平同志也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对“寺僧”和“讲学家”那样的人说“不”,对“刻舟求剑”的人说“不”,对“掩耳盗铃”的人说“不”。学习古人穷理不臆断的品质,用我们的慧眼,用我们的头脑,用科学精神去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初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断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和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人物寻找的位置理由结果。
寺僧求之下流以为顺流下矣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求之地中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
老河兵当求之。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分两个课时来完成,并且把重点放在理解字词、课文内容和让学生自己归纳课文中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上;把难点放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个故事后应该懂得的道理上。学生在朗读和理解字词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提问环节对于用几种方法找石兽时,很多学生都忘记了第一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以后要在如何引导启发上多下功夫,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侯晓旭。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部编本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
2、了解诗歌语言的精练、压韵和节奏的特点。
教学设计:
1、课前,学生认真预习,扫清阅读障碍。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明白词、句的大意,培养自读能力。
2、根据教材特点,采用朗读教学法,强调诵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3、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陈毅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戎马生涯的余暇,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其中不少是反映他坚毅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的革命理想的。《梅岭三章》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板书课题、作者)。
二、导读设计:
1、先听一遍课文朗读录音,请学生核准字音,欣赏朗读,整体感知诗歌意境。
2、提问:这三首诗饱含着怎样的感情?朗读时,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把握?
明确:这三首诗,饱含着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诗歌的感情基调: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
3、再听一遍朗读录音,请学生轻轻跟读,进一步领会诗歌感情。
4、齐读小序。提问:小序里表现诗人上述感情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表明诗人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强调小序不但告诉我们诗作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缘起,更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诗作的时代背景,这对我们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是很有帮助的。(板书:“小序——时代背景”)。
5、男生朗读第一首诗。提问:诗中哪些诗句表现诗人上述感情?
6、女生朗读第二首诗。提问:哪些诗句表现诗人上述感情?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三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清冷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两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人深夜泊舟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故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沙(纱)。
(二)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赏析:本诗借古讽今,意在借贾谊的遭遇,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纯粹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法,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余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诗人引而不发,并未点出其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浑然无迹。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心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了“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拦(栏)。
(四)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点油灯的灯芯结出的灯花。
赏析: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耳边响。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反衬)。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只好“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诗人所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蛙(洼)。
【练习巩固】。
1.《泊秦淮》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贾生》一诗中表现当权者表面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句子是: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4.《约客》一诗中表现暮春时节,江南鲜明的景致特点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四
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认识8个生字。
2、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4、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与同学分享。
5、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气象谚语。
6、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在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温暖。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趣味识字(夏夜乘凉图);
2、扩句练习;
3、标点的正确使用;
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读词语。
6、说说你的发现:这些词语跟什么季节的生活有关?
你发现这些词语共同描述了一幅什么图?
三、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例句,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照样说一说:看谁说得妙?
四、加标点(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己读一读句子,想一想每句表达了什么语气,该加什么标点才合适?
2、加一加,再读一读。
3、汇报交流,反馈。
4、加标点扩展练习。
五、当堂训练:
抄写最后一句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生活中识字;
2、学习关于学习的名言。
学习准备:各种食品包装。
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
二、展示台(第一次“先学后教”)。
1、看一看,这些东西是什么?
2、仔细观察图上的字,再说出来。
3、实物展示学习:
结合食品包装理解商标上字词的意思和食品的用途,边朗诵边识记生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4、小结: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三、日积月累:气象谚语(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1)指导学生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3)导学:这是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我们把它叫做“气象谚语”,它是劳动人民根据天气的变化总结出来的,比较通俗易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课件出示:气象谚语)。
2.课件出示另外三个谚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3.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能成诵。
4.小结:气象谚语有很多种,有像我们今天学的关于动物的,还有观风测天、观云测天、观雷电测天的,等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四、当堂训练:
背诵气象谚语。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阅读《夏夜多美》,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夏夜多美》。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谁帮助了小蚂蚁?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文中的谁值得你学习?为什么?夏夜为什么美?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四、拓展训练:
课后找写描写夏季的文章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集体备课个案补充。
一、导入复习:略(一)山中杂诗一.作者简介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独创“吴均体”,(描绘山水风光,文体清拔有古气)二.内容赏析: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能看到落日的余辉--这是头两句所描写的画面。“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巢,栖息在茅檐下;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这句诗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生动而不喧杂,安逸而不沉寂。三.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闲居山林的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山居闲适生活的热爱。四.拓展延伸: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二)竹里馆一.作者简介:王维:唐代山水诗人,字“摩诘”,其诗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内容赏析: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就意境而言,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三.思想感情:通过写诗人退居辋川的生活情景,表现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也流露出诗人孤独的心境。(三)峨眉山月歌李白一内容赏析:首联: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颔联:“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颈联: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尾联:“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二.思想感情:描写诗人初离四川时见到的蜀地月夜美景,抒发了对故乡山水的依恋和与友人的深挚情谊。(四)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写诗人客居洛阳时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后的心情与感受,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一.名句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诗人为施展才华,追求理想,离家赴远,听到这怀乡之曲,不免情怀波动,与吹笛人以及笛音产生共鸣。诗句妙在没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怀波动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经典试题】全国卷中的题目是: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牐牎敬稹俊罢哿”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五)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思想感情:表达诗人思乡怀亲之情。二.内容赏析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六)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同时也蕴含着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二:内容赏析: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七)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思想感情:本诗追忆诗人与李龟年往昔的交往,慨叹历经丧乱之后的重逢。寄寓了诗人无比深切的历史沧桑变迁之感。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尽在字里行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二.内容简析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一.思想感情:这首诗即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灵澈的深挚情谊,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二.作者简介:刘长卿(?--785?)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写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其长于写五言诗,自称“五言长城”。三.名句评析:前二句点明歇宿之地及时间;后二句写归去情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在青青竹林之中有一寺院,远远传来一阵阵晚钟的声音,您戴着斗笠踏着斜阳,一个人向青山深处走去!)这首诗四句都写到了景物,而且对灵澈上人的感情都含在诗的字里行间,都寓于“竹荷先说母星槎己在诗的字里行间,都寓于“竹林”“斜阳”“青山”这些景物之?nbsp;,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九)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二.名句赏析: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十)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二.名句赏析: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六
复习目标:(一)15课:熟记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熟背四首古诗,能准确默写,会赏析重点句子,并体会作者感情。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十首古诗,会默写,理解名句中包含的哲理,会活学活用。
复习重难点:通过赏析名句,体会诗歌意境,加强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初步学会品析名句的方法。
复习突破: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的感情,并由十四首古诗拓展开去,积累语言,在复习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
复习过程:
教师活动:布置复习内容,根据自愿原则,安排小组任务。
学生活动:(一)集体活动:背诵大比拼:限时背诵比赛,评出记忆之星。
温故而知新:由课文发散思维,展开联想。
(二)小组活动:准备抢答题(两组)。
品读名句(以15课为主)(两组)。
(三)达标测评。
课堂实录:
(一)背一背:导入语:中国是诗的国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古诗作为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深受人们的喜爱。这节课,就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诗歌,走进本册课本的十四首古诗,去感受,享受诗意课堂。现在进入我们这一节课的第一环节“背诵大比拼”,比一比,看谁在五分钟之内背得快,记得多。前后两排同学两两互查,单数排背,双数排同学计数,背一首计一分,评出“背诵之星”。
(二)考一考:会背不代表真正掌握,记忆只是基础,会活学活用才说明真正理解。课堂进入第二环节,考一考,看谁的反应快。请两个小组出抢答题。为使抢答有序进行,请出题的考官看清第一个举手的同学,点名回答,记分员为抢到机会并正确答题的同学加0.1分,到本节课结束小组累积分最高的加一分,第二名加0.5分,第三名加0.3分。抢答开始。
(三)品一品:通过前两个环节。我看出同学们喜欢诗,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这是成为一个文学大师的重要因素。会背会用,还要懂作者,理解诗人感情,现在进入第三环节,品一品,看谁理解的透彻,看谁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学生品读的过程中,穿插点评,引导学生归纳出品读的方法,抓住景与情的切合点,炼字,修辞,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并各举一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想一想: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在请同学们进入超联想环节,由十四首古诗展开联想,可以想到相同内容的诗句,也可以改古诗,唱古诗,讲故事,看谁的思维广阔。每回答一人次,为个人加0.1分,获得同学们自发掌声的三倍加分。小组累积分最高的为小组加0.5分。
(五)测一测: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要把同学们的翅膀收回课堂了。的确,我国的古诗浩如烟海,像一个繁花似锦的大花园,今天的学习只是把大家领到了花园的门口,园里还有无限的风光等着同学们去欣赏。熟读诗文受益终生,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诗歌,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学品位,打好做人的思想、道德、文化基础,这才是我们学习诗歌的终极目的。
发放测试题,学生自测,小组互评。
附:测试题。
1.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通过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诗句是:“,”
2.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5.正入万山圈子里,。
6.,天光云影共徘徊。
7.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8、《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9、《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1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11、“剪烛西窗”已成为朋友久别相聚的代用语。《夜雨寄北》中与之相关的诗句是:,。
12、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乐府诗,其中有两句表明了作者的志向,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能写出来吗?,。
1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代诗人。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14、任选角度,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精妙之处。
15、我从《》诗中,联想到了“”诗句。
复习设想:
诗歌学习应该是学生快乐的天地,它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自信的大门,领略美丽的风景。因此,我不想象以前那样,把各种类型的题目混在一起按照“讲练讲”的方式进行,总觉得那样复习,虽然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心力,可最后的得分总不是很理想,又累又沉闷,效果不好。于是就想到按照几个板块,步步为营,块块推进的方式设计诗歌复习。主要分为背诵,抢答,品读,拓展,测评五块,由浅入深,由背到用,让学生的心里紧张起来,大容量,高效率的实施复习。
成功之处:
1、把竞争与合作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活力,课堂紧张有序,学生学有所获。
课前布置,要求组长负责组织好准备工作。比赛内容分两项,一是诗词背诵,二是名句背诵。这种竞争的方式,直接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准备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上课时背诵环节的检测,学生背得熟练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
2、根据学生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诗句品读,读出个人的独到见解,从而体现阅读理解的个性化。特别强调的是,这个学习过程完全是学生自己做主选择诗句,具有完全的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人的聪明才智的舞台。而且,通过学生品诗,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增强其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真正使学生通过学习诗歌,起到了积累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反思不足:
1、总结方法与运用方法。
小组品读诗歌环节,大部分小组准备不够充分,与预期目标差距很大,但准备充分的小组,学生不仅品读了诗句的内涵,而且总结了品读的角度,讲解的效果比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如果课前能够过问一下小组长的组织情况,或者多进行督促指导,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经过学生的归纳和老师的点拨,学生明白凡是诗句赏析都可以从修辞手法、炼字、内容和情感、等方面进行。其实,要做好诗歌赏析,光靠方法是没有用的,还要告诉学生答题的思路,一、读懂题目的要求,二、弄懂诗歌意思,理解诗人情感,三、能够扣题回答,并能够紧扣相关的诗歌内容回答。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当然,在答题的时候也不能空对空,光说不练,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诗句中去,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从修辞上看是拟人手法,炼字角度可以抓住“生”和“入”的准确运用,并要结合描绘的景物去体会作者表现的感情。如果能把这个典型的例子写出来,并告诉学生赏析时修辞炼字内容情感四方面密不可分,这样,学生答题时就不会流于形式,只会说不会写了,只会学不会考了。
2、读“细”与涉“广”
这毕竟只是一课时的内容,必须在四十五分钟内考虑诗歌学习的应试与学习的延伸问题。于是我遇到了这样的窘况:怎样分配五个学习板块的时间?均匀分配是不可能的,多分点给课外拓展?但由诗句进行超联想,学生可能要读要唱、要讲要演,少说也要十五到二十分钟吧,剩下给课内诗歌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来分钟,够吗?这样面面俱到反而会变成面面未到啊。这就涉及了“读细”与“涉广”的关系。“涉广”在学生的知识面上有其积极意义,但这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相当诗词积累与赏析经验及技能的基础上,而我以为,在初中阶段,过多的拓展,只会造成学生学习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与其贪多,不如努力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读出诗文名句的妙处,读出层次,读出滋味,读出“再去欣赏其它诗词”的兴趣。打个并不恰当的比方,眼前放五六个不同品种的苹果,如果是每个都咬上一口,味是有了,但味是不足的;而吃的人却会以为自己已经“知味”了。而如果要他择其一二慢慢吃,细细品味,则不仅此味得知,彼味也欲知了。
所以,与其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的课内到课外的完整性,不如把重心放在课内,把握好“细读”,忍痛割爱掉“涉广”。
3、关于复习过程的安排。
课堂流程的安排是从背诵到活用到品读到测试,细想想,这样的过程实际是不科学的,没有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由熟到升(升华)的整体结构。诗歌赏析的关键还是在于阅读诗歌本身。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经完成了从初步感知到语言、意象、情感的理解,那么复习课堂的结构应该从品一品环节开始,先由学生进行口头陈述式赏析,再归纳赏析的方法。有了自己的解读,学生自然会有新的感悟。于是素质教育的能力训练和应试教育的应变能力就应该结合在一起了。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歌出考察的题目,把学生由被动考察的沉闷推向主动探究的新天地。同时,自己出考试题更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在大脑兴奋、动力兴趣并存的条件下,再去让学生用小作文的形式,自己选择一首诗歌,并用一定的的篇幅对它的意象、语言、技巧进行评价,或者自己尝试创作一首诗歌。把它当作一次写作训练。或许学生作品显得稚拙,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诗歌后的体会以及创造能力。因为想象是桥梁,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再造想象,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如果写一写这个环节能够作得扎实,学生不仅培养起了读诗的兴趣和方法,而且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课上扩展到课后,由说到练,从而把课内外读诗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基于以上的反思,课堂结构的安排就应该这样才合理:品一品,考一考,写一写,测一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这门功课,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前行。
2、读“细”与涉“广”
这毕竟只是一课时的内容,必须在四十五分钟内考虑诗歌学习的应试与学习的延伸问题。于是我遇到了这样的窘况:怎样分配五个学习板块的时间?均匀分配是不可能的,多分点给课外拓展?但由诗句进行超联想,学生可能要读要唱、要讲要演,少说也要十五到二十分钟吧,剩下给课内诗歌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来分钟,够吗?这样面面俱到反而会变成面面未到啊。这就涉及了“读细”与“涉广”的关系。“涉广”在学生的知识面上有其积极意义,但这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相当诗词积累与赏析经验及技能的基础上,而我以为,在初中阶段,过多的拓展,只会造成学生学习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与其贪多,不如努力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读出诗文名句的妙处,读出层次,读出滋味,读出“再去欣赏其它诗词”的兴趣。打个并不恰当的比方,眼前放五六个不同品种的苹果,如果是每个都咬上一口,味是有了,但味是不足的;而吃的人却会以为自己已经“知味”了。而如果要他择其一二慢慢吃,细细品味,则不仅此味得知,彼味也欲知了。
所以,与其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的课内到课外的完整性,不如把重心放在课内,把握好“细读”,忍痛割爱掉“涉广”。
3、关于复习过程的安排。
课堂流程的安排是从背诵到活用到品读到测试,细想想,这样的过程实际是不科学的,没有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由熟到升(升华)的整体结构。诗歌赏析的关键还是在于阅读诗歌本身。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经完成了从初步感知到语言、意象、情感的理解,那么复习课堂的结构应该从品一品环节开始,先由学生进行口头陈述式赏析,再归纳赏析的方法。有了自己的解读,学生自然会有新的感悟。于是素质教育的能力训练和应试教育的应变能力就应该结合在一起了。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歌出考察的题目,把学生由被动考察的沉闷推向主动探究的新天地。同时,自己出考试题更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在大脑兴奋、动力兴趣并存的条件下,再去让学生用小作文的形式,自己选择一首诗歌,并用一定的的篇幅对它的意象、语言、技巧进行评价,或者自己尝试创作一首诗歌。把它当作一次写作训练。或许学生作品显得稚拙,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诗歌后的体会以及创造能力。因为想象是桥梁,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再造想象,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如果写一写这个环节能够作得扎实,学生不仅培养起了读诗的兴趣和方法,而且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课上扩展到课后,由说到练,从而把课内外读诗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基于以上的反思,课堂结构的安排就应该这样才合理:品一品,考一考,写一写,测一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这门功课,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前行。
尤兴广。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七
1、反复诵读,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以及乐观豪迈的革命情怀。
2、体会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
教学难点。
借代与借喻。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背景。
这组诗诠释了为理想而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这组诗赞扬了为自由而奉献头颅的豪迈情怀,
诗歌学习,朗读为本。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队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
二、反复朗读,把握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诗,要求借助注释理解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结合朗读指导品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一致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的朗读体味是不一样的。
生自由读。齐读。
2、比赛读。
下面我们来一段朗诵比赛。咱们班朗读最好的女生和男生各出一名。我们女士优先吧!
女生读。男生读。
三、了解内容,体会革命精神。
1、这几首诗的前面有一段小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写作缘由,从“旋围解”可以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虑不得脱”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勉励战友,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2、每首诗各写了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1)解读第一章:
——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2)解读第二章:
——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小组自学,读中理解,读中想想,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古时儿童生活场景,师生共同做有关的背景介绍,提问“同学们想了解更多古时儿童的生活情况吗?”那今天学了古诗二首你就会有更多的了解。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读诗解题、做背景简介。
1.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解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这句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疏疏)一径(深)。
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小组内说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心情。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三、学习《清平乐.》。
(一)原型启发,感知词文。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背景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
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5.学生练读。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老师要郑重纠正刚才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
(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
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请同学认真看,可能会对大家理解词有所帮助。(出示图并范读)。
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够理解,
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理解,来探讨一下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师请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8.词语都理解了,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整首词是什么意思。(说得非常通顺连贯,老师相信你能读得和说的一样好。)(太美了,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三)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请同学上台表演。
4.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补充,并随机板书。(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向往,我们就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吧!)。
四、作业:
根据诗中描绘的景色,结合自己的想象任选一诗写一段话。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角色,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注重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注重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时抓点带面,点上着力,次要内容以读代讲,重点内容反复朗读,读中感悟。
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更好的体会作者情感。
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学生讲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学生读辛弃疾的《清平乐.》就要让学生了解辛弃疾本人,了解他生活的时代,从而为学习文本做好准备。
不同形式的朗读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为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
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学习,是开放性学习,本课运用请同学上台表演、连环画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不仅是为了增加学习兴趣,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九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十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
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
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7、感情朗读。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2、练习背诵。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
3、学生练写。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十一
【望江南】(温庭筠"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1][2][3][4]下一页。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认读、书写的生字。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4、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独坐敬亭山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光辉。同学们喜欢古诗吗?那我们来开一个古诗的交流会,怎么样?你喜欢哪首古诗就马上站起来背,由你开始!(学生背)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看来咱们班同学平日里特别注意积累!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教师板书)请同学们跟我齐读一遍课题。
(教师引导:坐,对坐;意思就是诗人独自对坐在敬亭山)
这首诗就是李白独自对坐敬亭山时的所见所感。同学们想不想看这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谁能来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声音真响亮!那现在我们同学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好多读几遍。开始吧!
1、录音听读:
同学们读得真流利!那你想不想听听播音员是怎么读的?(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件录音)谁能说一说播音员读得和你有什么区别?(学生说:有感情、有拖音、字读得有起有伏)你想不想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那我们就小声地随着播音员一起来读一读?(学生看大屏幕读)刚才我们是随着播音员一起读,你能单独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吗?(能)我们先来练习练习。谁想读?还有谁?想读得我们就站起来一起读!
你读得已经很有味道了!
你的声音真好听,就像一只小黄鹂!
老师认为你就是我们班的小播音员!
你的朗读水平进步很大!
2、读中领悟: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行吗?那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眼前仿佛都看到了什么?教师范读。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来说一说,你仿佛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相应板画。
同学们读得非常有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老师相信同学们在读得过程中对诗已经有了自己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对照着图片(课件扫描)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你都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古诗的?(学生交流)在这首古诗中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同学们说得这么好,看来你对这首诗理解很深。
同学们,假如你是李白,就坐在这高高的敬亭山上,你想不想看一看当时景色?(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教师播放课件。一边讲解:同学们我们就是诗人李白,让我们带着孤独、寂寞的心情,独自坐在敬亭山的对面吧!一群群的鸟儿都全部飞走了,就连一片白云也飘然而去;诗人静静的看着这敬亭山,也只有敬亭山望着诗人,怎么看也不厌倦。)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不能带着与诗人同样的孤独、寂寞的心情来地感情地读一读。(读得形式多样)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读诗、画诗、唱诗,那你想不想来当个小诗人来作一首诗呢?(想)课件播放:老师这有四幅图画,它们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来作一首诗。开始吧!
老师找学生到台前来展示一下,你能大声地来读一读你所写的诗吗?(学生读)
你真棒,真像一个小诗人!
你写得诗太美了,真让老师大吃一惊!
看了你的诗,老师仿佛看到秋天就在眼前!
从你的诗中,让老师感觉到春天真美!
老师相信同学们还会写出更多更好的诗句来。可是这节课的时间到了,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交流或者与爸爸、妈妈一起来写一写。下节课我们就来开一个自编诗的'展示会,好不好?谢谢同学们的合作,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