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模板15篇)
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是指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所产生的特殊情感体验。考虑到读者和目标的定位;下文是一些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由于受今年6号台风的袭击,__镇十四个村委均不同程度遭受了洪水灾害,面对灾情,__镇卫生院副院长__表现出了一个领导、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风范,昼夜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可敬可彰。
8月4日下午,在参加镇政府召开的抗洪救灾紧急会议之后,__马上协同院长部署了本院应急工作,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抗洪救灾小组,并亲自带队前往政府,参加到政府的抗洪救灾工作中去。当晚,带领医院小分队深入受灾村屯,同政府干部一起帮助转移群众,直到第二日中午才回到医院,回院后__顾不上休息,马上加入到本院的职工转移工作中去。
8月6日,劳累了两夜的__仍然没有下线,继续带领医院工作组,肩扛消毒物品到受灾村屯,指导群众进行水退后的环境消毒和饮用水消毒,并带领市卫监所人员到__街水厂指导水厂的灾后消毒,为__街水厂能尽快供水做了大量工作。
抗洪救灾的几天时间里__还负责分发全镇的消毒物品,指导群众灾后重建,召集全镇村医,培训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印发宣传资料等,作为党员,工作冲在前,作为领导,救灾身先士卒,表现出了一名党员应有的风范,顾大家、舍小家,时刻把单位利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____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党员突击队的一份子,在____遭遇持续性暴雨、洪涝灾害,在抗洪救灾过程中,不顾个人财产损失,奋不顾身地转移群众,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体现了党员践行“两学一做”的精神。
____社区紧邻____入长江口处,同时紧邻____的地理位置,持续暴雨,极容易发生圩堤破损,7月3日,紧急召开连夜会议,疏散群众,家住____王屋自然村的____同志,他的家同样存在被洪水袭击的危险。此时此刻,是回家抢运家具,还是抢救处在生命危险中的群众,对作为党员的____来说,是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观念的严峻考验。家近在呎尺的____同志毅然____党员干部一起从最后一户疏散,保证不漏一户。不仅为他们收拾衣服,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他用坚实的臂膀背起他们,一个个接着一个护送到安全点。
7月8日,为确保排水设施更加的完好,功能正常发挥,由____带领党员突击队对原排灌站的出口和原区域排水系统进行疏通清淤清障。他今年已经63岁的高龄却依然坚持下水进行疏通清淤清障排水管道暗渠,清理雨污清运淤泥污物,他时时刻刻都把群众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
7月15日,经过漫长值守,查险除险,在经历过洪峰、暴雨后,我们迎来了“尼伯特”号台风,在炎炎烈日,蔚蓝天空,____现场发挥“两学一做”精神,动员群众,做好宣传,对社区危房进行摸排,对住户人员进行转移。严格对圩堤上的树进行全面清障中。
在灾难面前,____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谱写了一首新时期共产党员抗洪救灾的壮丽乐章!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三
俞**,男,47岁,中共党员,鸠江区沈巷镇农村经济服务站副站长副主任,协调全镇农水工作,曾任农水办主任多年。
他常年工作在沈巷镇水利第一线,哪里出现状况,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给予技术指导,及时化解险情。
今年年初,根据专家预测,7月份长江流域将迎来连续的大到暴雨,防汛压力十分大。为了安全度汛,俞**未雨绸缪:3月初起,他开始带领相关人员将全镇的每一处涵闸斗门都进行检查和维修同时,督促每个村居对堤防进行清障清杂工作,并到现场查看指导。他还制定防汛演练表,督促各村居成立防汛队伍并轮流进行演练。
根据天气预报显示,6月30日夜里起,沈巷将进入连续的强降雨时期,此时的他深感职责重大,真正的大考验要来了。他当即到各个村居检查内位水系,指导村居做好清障工作。当天下午4点,黄山寺进水池内发现很多杂草,机站无法开机,他立即调运挖机进行清障,清理完毕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下一个村子。是日夜里11点,大暴雨如期而至,此时他还在村子检查,周围人劝他避避雨,等雨小了再检查,但是他说雨情就是命令,此刻是紧要关头,一刻也不能松懈。凌晨3点,暴雨大到让人看不见脚下的路,但是他没来停下,直到检查完最后一个村居的内圩水系,他才回到河堤的防汛棚里。此时的他浑身的衣服都湿透,由于防汛棚条件简陋,他顾不上换衣就已经坐着睡着了。
7月3日下午3点许,大蒋圩陈兴祝闸发现渗水现象,且有加重趋势,此时的他已经连续两晚没有睡觉,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第一时间带领水利专家赶到现场,专家分析认为是压顶橡皮变形导致渗水。他带头跳入水中,和村干部、群众们一齐用沙土混合袋将压顶橡皮压实。经过数小时的水中连续作战,渗水现象得到有效遏止,险情排除。晚上11点多,他又接到报告,裕溪河安丰圩金庄段发现渗漏,还没顾得上吃晚饭的他又立即赶到现场,带领群众一齐扛木桩、打桩、插竹篱、填土,眼镜掉进水里被冲走,他就眯着眼继续奋战,好几次撞上木桩,被铁丝刮到,他也不吭一声。安丰圩的排险持续了53个小时,这期间他还要关注别处是否有险情。当他最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6日凌晨4点多了。
6月30日大暴雨以来,他已连续奋战了7天,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不能看一眼家中耄耋之年的老母亲。老母亲身体不好,这么多天见不到他回家,一向问儿媳和孙子“俞**这个不孝子,他是不是不要我了”,他每每和妻子孩子通电话总是痛心不已。自古忠孝难两全,在这全镇防汛的紧要关头,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他只能强忍着对老母亲的牵挂,把这牵挂化作动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的精神和作风。
在沈巷镇的防汛抢险过程中,还有许多像俞**同志一样不眠不休、持续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他们每餐啃着冰冷的馒头或是就着矿泉水干嚼方便面,他们靠着墙也能睡着,他们只能透过电话和家人报一声平安,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换来了全镇百姓的平安,才让我们有了战胜洪魔的决心和勇气。俞**,他平凡如许,却是沈巷镇抗洪防汛工作中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四
今年河流域发生了有史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涝灾难,境内的河、淠河、汲河等五条河流全线超保证水位,几十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要害时刻,县长、县防汛指挥长临危不乱,精心组织,科学决策,指挥有力,率领全县干群日夜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在短短半个月之内,抗御了河两次洪峰,保住了大堤安全,迁移安置40.8万人,其中行蓄洪区迁移安置19.9万人,实现了零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维护了群众的利益,铸就了河人民与天抗争的新业绩。
统揽全局科学决策。
位于河中游,县内有五河三湖,防汛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县防汛指挥长,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6月初,他就防汛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对领导组织、方案制定、责任划分、物资筹备等作出了具体安排。6月下旬以来,上游及区间突降大暴雨,汛情日益紧张。他审时度势,针对水情、雨情、讯情的形势,及时提出防汛抗洪和迁移安置两手抓,大堤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两确保的思想,一方面积极向上申请调拨大量的防汛器材和物资,请求部队支援,另一方面精心布置,科学安排,将主要防汛资源和力量放在重要部位,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群众转移预备工作。由于各种物资和力量预备充足,调配及时,抢险工作顺利进行,河等重要堤防在特大洪水袭击下安然无恙。7月10日,淠河暴涨逼近保证水位,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果断决定实施群众迁移,比省、市防指下达命令提前了2个多小时,为完成迁移赢得了时间。7月11日,省防指下达城东湖蓄洪的命令。城东湖蓄洪将沉没10个乡镇的23万亩土地,需迁移群众12.9万人,损失巨大,任务繁重。为了顾全大局,他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保证了河分洪目标的实现。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主体在姜家湖境内,为了确保大工程的顺利实施,××科学调度,一线指挥,倾全县之力,激战临淮岗,死守姜家湖,创造了姜家湖有水文记载以来最高水位不破堤的记录。作为县防汛指挥长,在全力以赴抓重点的同时,他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加强对全县防汛救灾工作的指导;作为县长,在不遗余力抓防汛的同时,他认真指导各地切实抓好灾民安置、救灾及生产自救,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大局稳定。
不惧艰险奋战一线。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五
面对61年不遇的严重雨情,柳德利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积极调动全镇各方力量,英勇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带领全镇人民渡过难关。
暴雨来袭后,作为镇长,柳德利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果断采取措施应对灾害。他及时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设立物资保障组、人员安置组、伤病救治组、应急值守组,第一时间组织了一支200余人的抢险队投入抢险救援第一线。随后,他又迅速召集全镇47个村“两委”负责人参加区政府防汛视频会议,要求各村专人值守,随时上报受灾情况,村“两委”全体成员随时排查人员伤亡、道路积水、房屋进水坍塌等险情,并立即组织自救。
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尤以小堡、宋庄两个村部分地势低洼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共计103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柳德利闻讯后,确定了“先救人”的救援指导思想,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到受灾群众家中进行安抚,正确疏导群众情绪,赢得了群众的充分信任。在全面掌握村民受灾情况的基础上,他迅速协调部队、武警、消防、公安等单位派出200余人参与抢险救援工作,把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儿童转移出危险地区;及时将受灾群众安置到运河苑、园中园酒店、宋庄宾馆等镇内宾馆,并妥善安排饮食;对于不愿意转移的群众,他又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看护帮扶,确保每一名群众的生命安全。
7月22日清晨,暴雨刚过,柳德利就带领受灾村的村干部深入各村,查看受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到重建家园的行动中去。随后,他看望了被紧急转移到镇内各宾馆的217名受灾群众,并妥善部署了他们的安置工作。最后,他又返回受灾各村紧急部署了灾后防疫等工作,杜绝次生灾害的发生。与此同时,立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组织制定了改善低洼地区群众居住条件的工作计划,力争在明年汛期到来前,彻底消除洪涝灾害发生的隐患,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在抢险救援的第一线,柳德利不顾个人安危,与全体救援人员一同浸泡在齐腰深的雨水中将近6个小时。面对被漂浮物击伤划伤的危险,面对被抽水泵卷入水中的危险,面对被破损电线电击的危险,他毫不畏惧,勇往直前,临危不乱,处置得当。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他积极践行党的宗旨,把全镇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始终站在抢险救援的第一线,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六
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特别是6月中旬__县遭遇两次特大暴雨袭击,山洪爆发,群众被困,民房倒塌,农作物被淹没……__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抗洪救灾医疗救治组组长__同志率先垂范,乐于奉献,坚持把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带领医疗组出色地完成了前阶段抗洪救灾的医疗救治任务,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灾区群众的赞许。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洪涝灾害发生后,根据县抗洪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医院迅速启动了抗洪救灾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并从有关科室抽调了业务骨干组成医疗救治组。作为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中共党员的__同志,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主动要求担任了抗洪救灾医疗救治组组长。__同志每天带领医疗救治专家组深入重灾区最前沿开展医疗巡回救治服务活动。
在抗洪救灾的一段时期里,__同志不讲条件、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__县抗洪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在__同志的带领下,__县人民医院抗洪救灾医疗救治组共免费诊治病人500多人次,发放各类感冒、腹泻以及皮肤病等药品价值1800多元,保障了灾区无疫情发生,群众身体健康,生活稳定,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七
自6月30日以来,我市遭受连续强降雨天气,新东村一周内降水量累计超过400毫升,境内长江、高安河、东山河、西山河,水位猛涨,部分河堤渗漏滑坡,形势严峻。全村党员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结一心、冲锋在前、不怕吃苦、拼搏奋斗。
胡安银,现年52岁,83年参军,86年退伍回乡,现任新港镇新东村党总支书记。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的拼搏精神和甘于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
在收到上级洪涝灾害预警后,胡安银便立刻组织起新东村防汛队伍,新东村党员抗洪抢险突击队,暴雨持续了多少天,胡安银就守了多少个日夜。在暴雨侵袭的一周内,胡安银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顶着磅礴大雨到村内抗旱排涝站、河道、堤岸查看灾情,随时做好险情排查、隐患灾情上报,有效处置突发情况,积极组织村上党员和群众开展抗洪自救工作。
胡安银常说:“我是村书记,守土有责啊。”在他的带动下,新东村党员干部高度警惕,把人民群众的人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尚未出现一例人员伤亡的状况,做人民群众合格的守护者。
沧海恒流,方显共产党人英雄本色;。
恪尽职守,以现平凡岗位责任担当;。
无私为民,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践行党旗下的宣誓,谱写朴实绚丽的人生篇章。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八
______同志是____镇农业服中心主任,农经干部,在____镇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抗洪救灾过程中,不顾个人财产损失,奋不顾身地转移群众,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体现了农经干部一切为民着想的高尚情操。
6月21日凌晨四点多钟,山洪暴发,____镇立教村中涧寨处在一片汪洋之中,大部分民房倒塌,此时尚有40多名群众正在尚未倒塌的房顶等待救援,这些群众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灾情就是命令。家住立教上架小组的______同志,他的家同样存在被洪水袭击的危险。此时此刻,是回家抢运家具,还是抢救处在生命危险中的群众,对作为农经干部的______同志来说,是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观念的严峻考验。______同志想: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在群众处在生命危险时刻,应以人为本。家近在呎尺的______同志毅然和其他镇政府干部一道赶到中涧寨抢救正处在生命危险的群众。到中涧寨后,______同志和其他镇干部一齐想办法,透过扎木排,组织水性好的群众进行抢救,最后把被洪水围困的全部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得到了营救,但______同志的家却遭到了较大的损失,家中房屋倒塌了7间,屋内小型耕田机、电动打谷机、小型碾米机各一台,21寸彩电2台、电风扇5台、缝纫机2台、摩托车1辆、自行车3辆及其他家具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被洪水冲走小水牛一头、猪3头、大米约200斤,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元。
______同志还来不及对自己被洪水冲毁的家具进行清理,于22日和其他两位镇干部又到受洪水危害较大的善政村____寨慰问灾民,了解灾情,并担任工作组组长。从公路到____寨虽然仅是隔江相望,应对涛涛的洪水,到____寨只能绕道走山路。由于对路况不熟悉,并且当时还正在下雨,山陡路滑,他们到____寨足足走了四小时。当他们一身泥水走到灾区时,群众感动地说: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们带来了党、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感谢党委、感谢政府。到了____寨后,他们顾不得休息,立即到农户逐户逐项登记受灾状况,按时完成了镇党委、政府交给他们的任务。
23日晚,处在____镇上游的良佑二级电站坝肩渗水,电站出现了险情。电站一旦垮坝,后果将不堪设想,务必立即通知下游的群众随时做好转移的准备。已经两天两夜都未休息的______同志,于当晚十一点多钟又连夜下到农户,逐家逐户通知群众做好转移的准备,一向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才回到镇政府。
洪水退后,______同志又投入到灾区协助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帮忙房屋倒塌的灾民解决临时住址,帮忙他们搭建帐篷,为灾民分发救灾物资,协助供电部门尽快恢复用电,______同志所负责的灾区点是重灾区中最快恢复用电的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九
xxx,男38岁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秘书长。他在身上,既有退伍军人的果敢和献身精神,又有做人的良知和博大的爱心。他经营的林璋茶庄是公益服务协会的办公地点和灵魂所在。应对抗洪救灾,xxx既是调度员,更是战斗员,连续7天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今年6月被评为邢台市最美志愿者。
电话打爆了。
7月19日和20日,特大暴雨,山洪肆虐。邢台部分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严重灾害。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迅速行动,多次召集并带领志愿者们一齐投入到救灾行动中。
“几点出发”
“9点。”
7月26日6时许,xxx接打了第一个电话。草草吃了口早餐,挎上包、拿起表格和笔就开始琢磨:“要用多少车,要去多少人……”
xxx今年38岁,是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秘书长。7月26日这天,他要带领部分志愿者,给邢台县受灾群众送物资。为了把这次活动做得圆满,前一天23时30分,他还在研究方案。
7月26日9时许,xxx跟和志愿者们,满载爱心向目的地进发。在车上,xxx手持对讲机,随时调度车辆。“打开双闪,头车要控制好车速……”他路上多次叮嘱,生怕出现闪失。
其间,xxx的手机也响个不停。
“统计下物资总量。”
“记着买水。”
……。
从当日8时至11时,xxx的手机通话已达41个,最忙时,一分钟内接打电话四次。“已经习惯了,有时候电量都不够用。”xxx说。
断桥边,爱心接力。
炎炎烈日,热浪蒸腾,任汗水浸透衣衫。站在断桥边,38岁的xxx用毛巾不时擦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脚下是流淌的河水,为了爱心物资能够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他连弯腰洗把脸都顾不上了。7月26日,这位“老”志愿者前往受灾地区,有开始了一位志愿者抗洪救灾的紧张一天。
当日11时许,志愿者一行到达邢台县城计头乡政府。xxx指挥志愿者卸下部分救援物资,又马不停蹄地带着另一部分物资,沿着山间小道,向该乡马峪村挺进。
在距离马峪村1.5公里处,一座断桥挡住了大家的去路,水流不大,但断桥两端间距也有百余米。与马峪村村支书简单进行了沟通后,xxx说,“把车停在路边,人扛。”
酷暑中,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任凭汗水湿透衣衫,也未休息片刻。随后,又用同样的方式,在另一个断桥处传递物资。
做好事,心里踏实。
救灾物资最后送到马峪村乡亲的手中。当日16时,志愿者一行告别马峪村,20余名乡亲在感动中一路把志愿者送到了村口,向着车队久久挥手致意。
据了解,7月26日当天,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共组织了50余名志愿者,将财达证券、华赢集团等邢台市多家爱心企业捐助的方便面、水、油、面包、消毒液等爱心物资,分别送到了邢台县营里村、城计头村、宋家庄等多个受灾村庄。
在身边的人看来,xxx不善言谈,却是一个踏踏实实干事的人。一位同行的志愿者说,为了支援灾区,xxx这几天晚上12点前就没睡过觉,“多次到邢台县送物资,7月25日还去开发区带领我们清淤。”
对于这些,xxx说,志愿服务的最大价值就是感受到自身价值所在,感受到被别人肯定。自参加协会以来,他将“爱心传递期望公益承载梦想”的信念记在心中,在志愿者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来,“看到需要帮忙的人真正得到帮忙,志愿者们别提多高兴了。”
谈到这些年自己志愿服务的心得,xxx憨憨一笑说,“没什么。就是做点好事,心里踏实。”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鲜花掌声,最美志愿者xxx,就像一面流动的红旗,一向走在公益最前列。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是他孜孜追求的目标。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十
男31岁共产党员xx区xx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分工负责本镇的防汛工作。
200*年5月26日-6月8日,我镇全境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降雨量达448mm,全镇遭受巨大损失,出现断电、断路、断水、断通讯,据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万元。面对这突然其来的天灾,镇党委政府把全镇的中心工作放在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工作上,作为负责本镇防汛工作的更是身先士卒,带领镇干部驻村工作队深入挂钩村了解灾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并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无发生人员伤亡。
一、树立防汛意识,思想认识到位。
作为我镇防汛工作主要负责人,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本次暴雨袭击,果断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启动镇总体防洪预案,及时转移群众。根据防洪预案,下令从5月29日起我镇进入重要防御状态,5月30日凌晨进入紧急防御状态;他还要求各村根据本村的防洪预案,及时做好住在低洼地带的群众和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地带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并妥善安置群众,共转移群众3100多人次,确保无发生一例人员伤亡;将湖面上网箱养殖户全部撤离上岸,要求湖水库所有船只禁航。
二、准确察看险情,指挥到位。
灾情发生后,及时组织镇、村干部分片巡查,并对发现的险情及时处置。片干部在6月1日巡查时,发现中)心小学学校边坡出现200多米长的新裂缝,得知情况后立即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并赶赴现场察看实际情况,果断决策,立即组织干部把394名师生和山坡下的群众34户162人转移到林业站、采育场、镇政府、中学等安全地带,避免险情发生。
三、紧急抢险,科学调度到位。
为获得第一手雨情、水情,时时关注xx市水利信息网和省市气象局网站,密切关注雨情和湖水位情况,综合分析后,及时下达转移命令;并密切保持与水电公司的联系,根据该公司的泄洪通知,提前通知下游群众做好泄洪准备,转移人员和财产,手摇报警人员在岗在位,及时报警。
四、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
灾情发生后,启动了全镇防洪预案:一是周密部署,落实责任。按区明传电报和上级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汛情实际,适时召开4次防汛抗洪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全面落实防汛安全责任,实行包片包村包干责任制。二是驻村包干,加强指导。在防汛过程中,他要求各驻村工作队立即组织干部群众防汛抗洪,加强对危险地带的安全巡查,同时指导群众做好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工作。三是强化值班,在岗在位。镇、村全体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上传下达的渠道畅通,保证整个防汛救灾网络正常运行。
五、灾后重建,指导到位。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十一
6月19日,xx镇遭遇强降雨天气,12小时降雨量达178毫米,致使河水上涨,多处遭受房屋受损、水毁农田、道路冲毁、桥梁中断、堤坝冲垮等灾害。面对严峻的灾情,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精诚团结抗洪魔,携手同心保家园,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的壮丽凯歌。
赶赴现场亲自指挥救援,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队员46名,出动指挥车、运输车各1辆,携带橡皮艇2艘,救生衣40件,火速赶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当xx村村民余某某被冲锋舟救出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叹到:“如果不是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过来救我,我今天可能再也回不去了”。至12:30分,被困群众全部被救出。
镇村上下一心。险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灾情发生后,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分别带领由30名镇村干部组成的防汛抢险小分队,白天分赴各村,查看灾情,安置受灾群众,晚上通宵值班,集中待命。在连降暴雨等重点时期,对5个村1个社区实行24小时坚守巡查,密切关注水位险情,确保全镇居民安全。xx镇防汛办xxx同志迅速行动,带领民兵预备役10余人连续奋战三天,始终驻守在灾情一线,坚守着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灾情现场显亲情,中湖村书记xxx同志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6月19日10:10分左右,xxx村xxx小组旁的河水涨幅已经超过河岸,xxx10余户居民房屋即将被水浸没,xxx接到通知后,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滂沱大雨,蹚着半米深的河水,将在危房受困的2名不能行动的残疾老人背到安全地带,并立即把他们送至在集中安置点。
以险情为令,在主汛期备战中运筹帷幄。
6月19日强降雨过后,xx镇又连续两天不同程度降雨,连续降雨使土壤处于超饱和状态,防汛形势十分严峻。xx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立即召开全镇紧急防汛工作会,确保防汛工作做到“五个到位”。即:隐患排查到位。对全镇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点和坝、旧危房等危险地段采用拉网式排查,消除隐患,并做好加固等防范措施。汛情通知到位。各包村领导干部第一时间深入所包村组,利用喇叭、锣鼓号等多种途径,动态播报雨情、水情和灾情,及时向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切实提高群众的防汛意识,把防汛工作安排部署通知到每家每户每人。人员撤离到位。对全镇1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房屋再次逐一排查,察看是否仍有群众回来居住,对他们及时进行疏导和劝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汛准备到位。全镇共准备沙袋5000个,铁丝100捆,铲车2辆,钩机2台。手电筒,雨衣雨鞋,麻绳等防汛装备全部准备到位。警戒通讯到位。镇防汛办坚持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各村设立汛情巡逻员,每天向镇汇报两次,所有机关干部坚守岗位,全镇干部汛期不放假,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群众利益至上,在灾后重建中尽现真情。
灌区、xxx灌区等灌区受毁,xx至xxx水泥路路基冲空,村小组路多处毁坏,桥梁3座(其中xx村xx村小组小桥冲毁、xx村xxx村小组的水泥桥桥墩之间卡住一棵大树,随时会出现危险,镇内下桥桥墩冲空、桥面与桥墩移位),自来水设施、管网多处冲毁,浸泡农用物资16.5吨,日常生活用品价值50000元,家电82台。截止21日,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水利设施经济损失280.1万元,农作物经济损失690.15万元,公路、桥梁经济损失71万元,烤烟81.2万元,自来水设施及管网损失38.5万元,共计人民币1166.95万元。
众共度难关。
同时,全镇成立6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奔赴所包村进行灾情核查,详细核查登记每一个村的受灾信息,核准基础数据。积极和受灾群众交谈沟通,鼓励村民生产自救,发放救灾物资和消防药品,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这次抢险救灾中,xx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重中之重,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在危急紧要关头,镇党委率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顾全大局,忠实履行入党誓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站在抗灾第一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抗洪抢险中,他们又一次在鲜红的党旗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人民心中永远不倒的靠山!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十二
“xx,洪水很快就涨到家里和店铺来了!立刻要被淹了,邻居都开始搬东西了,我们家里那么多货物和家具电器,我和儿子来不及搬那么多阿!你在水东那么近,赶快回来帮忙阿!”胡灿扬的妻子在电话里急切地对丈夫说。“此刻是关键时刻,我那里根本走不开阿,洪水越来越大,水东村还有很多群众要转移,再不转移很危险。我是水东的包村领导要以身作则,职责重于泰山阿。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有人就有一切,你立刻通知邻居一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短短的几句对话,体现了一个纪检干部心系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
xx同志,男,1955年出生,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85年参加工作就从事纪检工作,担任两届乡镇纪x书记,至今任旧县乡副科级干部。在旧县乡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抗洪救灾过程中,不顾个人财产损失,奋不顾身地转移群众,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体现了纪检干部一切为民着想的高尚情操。
6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旧县河上游及旧县乡全境连降特大暴雨,旧县河水位暴涨。上午7时接到险情后在乡里值班的胡灿扬同志立刻乘车赶到受灾的水东村。到达水东村后胡灿扬同志立刻召集村干部商量对策,启动村防洪抢险预案。随后胡灿扬同志立即带领村干部用心投入到通知转移群众的工作中。
上午9:10左右,31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在梅溪村堤田坝机砖厂,此时205国道水东段路面已被淹没,车辆无法通行,对面就是梅溪村堤田坝机砖厂,四周都被洪水围困,水位有1米多深,接到通知后胡灿扬同志立刻带领干部赶赴抢救现场,用心协助抢救工作,直至12时50分,31名被围困群众全部安全解救出来。胡灿扬同志随即回到水东村组织群众转移。
下午13:10,坝上电站通知放水,流量到达每秒2500立方米,地势较低的水东村状况万分危急,接到通知后,胡灿扬同志再次进家入户,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动员他们立即转移。就在胡灿扬同志转移群众的过程中,在河对面梅溪村的胡灿扬同志家中同样存在被洪水袭击的危险,从水东从到梅溪家中也只有2公里,骑摩托车3分钟即可到,家人先后焦急地打了5个电话来催促他回家帮忙搬东西。和胡灿扬一齐的村干部和群众也劝他先回家抢救家当。此时此刻,是回家抢运家具,还是继续转移处在存在危险地带的群众,对作为一名老x产党员的胡灿扬同志来说,是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观念的严峻考验。胡灿扬同志想: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在群众处在生命危险时刻,应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政安全为重。家近在尺的胡灿扬同志毅然带领乡村干部继续转移处在危险地带的群众。至14:30分,在胡灿扬同志的带领下乡村干部共转移183户计963人,并让转移的群众及时得到安置。
处在危险地带的群众得到了安全转移,但胡灿扬同志的家却遭到了较大的损失,家中房屋倒塌了4间达60多平方,围墙被冲毁30多米,屋内电动机、小型碾米机各一台,水泥8吨、农药14箱、肥料10吨、烟花15件,谷种3袋,彩电、冰箱、洗衣机及其他家具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超多生活用品被洪水冲,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元。
在得知家中的损失后,胡灿扬只是简单地在电话里安慰了下家人,他依然没有离开水东一步,继续留在水东村,坚守岗位。傍晚7:00左右,胡灿扬同志接到通知:因洪水猛涨,有20多名群众在家中被洪水围困,胡灿扬同志立刻组织乡村干部及部分水性较好的群众前往营救。到达现场后,胡灿扬同志亲自来回4次跳入1米多的水中,在水中艰难前行到被困群众家中,救出群众4名。
晚上9:00左右,胡灿扬得知水东大桥项目部还有工人被围困在洪水中,由于水势太大,无法实施营救,胡灿扬同志立刻打电话向上级汇报。县政府及时派来武警战士帮忙抢救,胡灿扬同志带领乡村干部前往协助,直至凌晨2:30营救工作顺利完成。完成营救后,胡灿扬同志和乡村干部彻夜未眠,关注灾情状况。
16日一早胡灿扬同志连近在咫尺的家中都没回一趟,就和其他乡、村干部又到受洪水危害较大的村民家中走访慰问灾民,了解灾情,并用心动员村民开展生产自救和清淤清障、消毒防疫工作。直至上午9:00才回到乡里,参加乡救灾工作会议。广大干部和群众得知胡灿扬同志家中受灾状况后,都被胡灿扬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所感动。
在严重的灾难面前,胡灿扬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谱写了一首新时期共产党员抗洪救灾的壮丽乐章!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十三
在抗洪救灾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娇弱、贤淑的女干部们,身穿迷彩服,头戴红帽子,或卖力地用盆子将居民房屋内和院落中的泥水泼洒到道路渠道里,或挥动着铁锹清除泥浆。她们的衣服上、头发上、眼睛上、手上全是泥浆,但她们却毫无察觉。饿了,就在路边吃点馕;渴了就喝点矿泉水;累了,就坐在路边枯树枝上休息一会;就连单位的几个孕妇也都加入了这个队伍中,成为了所有抗洪救灾一线后勤保障组的成员。
她们,没有一个人,喊累嫌脏;她们,没有一个人,逃避退缩。不同年龄段的她们,平时都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爱“臭美”,但此时,他们完全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昔日的“女神”们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女汉子”;面对百姓家中尤其是孤寡老人家中50多公分深的积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她们心里都有一个念头,就是早点把这些积水和淤泥清理干净,让叔叔阿姨们有个干净的地方睡觉、吃饭。
经过两天的奋战,她们终于将老人家中的积水和污泥全部清除干净!看着老人脸上感激的笑容,这些“女汉子”们觉得再脏再累都值了!在抗洪救灾行动中,女干部职工的表现尚且如此英勇,何况是男干部职工了。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十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何况受灾者是本土的父老乡亲!据不完全统计,7月1日至7月10日间,麻城市8个乡镇17所中小学共计安置灾民4140人,512名教职工用心参与抗洪抢险、安置灾民、心里咨询等工作。
7月1日,当黄土岗镇中作为安置点后,该校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出了安置点工作方案,成立了安置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了接待、登记、安置、保障、安全、联络等六个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参与本次安置工作的所有教职员工,都倾注了情感和力量。工作细致入微,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关怀和体贴。如每一位灾民报到时都会接到一杯热茶,登记时该校就会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受灾状况,他们情绪不稳定时,有教师耐心地劝慰;受伤的灾民,有人将他们引导到医疗室免费就医,连厕所都有人指引。寝室干净,床铺整洁,洗刷用品,乃至蚊香、卫生纸都已齐备,就寝尽量以家庭为单位,并反复叮嘱老人小孩睡下铺。一日三餐尽可能调配,这天该校食堂没有停火,灾民随到随吃,厨房的师傅这天共做了十顿饭。正是安置点从细处着手,关心备至的服务,让之前还寄住在其他地方的灾民都主动转移到此。
黄土岗镇中校长付兴业,从接到任务开始,就是安置点上最忙碌的人。从人员的召集、方案的制定到各组工作的督查,从各种会议的召开到具体落实,从各种协调到每个细节,事事思考周全、处处身体力行。熊楚伟老师自己家里本来就受了灾,黄庆成老师的亲弟弟家受了灾,他们还是直到7月2日午餐时间才抽空回家看看,下午又返岗工作。副校长邹远飞和食堂管理的严道勋教师都是家里有重要事情都只能推辞或延期。还是否有接到任务的何国静等教师也主动赶到校园,参与安置点的工作。该校教职工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受灾村委及市各救灾单位开展救灾安置工作,受到人民群众一致赞许。在党的生日之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两学一做”的真正含义。
水火无情人有情,本次的洪水是该市的一场灾难,同时也是对该市教育系统的一次考验,更是教育系统与父老乡亲情感的又一次升华!
消防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篇十五
22日晚,顶着每小时五、六十毫米的降雨,一辆应急抢险车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前停下,一双沾满淤泥的雨鞋踏入车身下的积水中,只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大踏步地向前,突然一个不留神跌坐在地上。
随后他迅速起身走入门厅,但紧接着又是一个趔趄,这次他没有迅速起身,表情有些痛苦地缓慢站了起来。两分钟后,他站在了全区防汛应急指挥会议室内,介绍起城区积水和抢险情况。他就是刘树才,自任区水务局城镇水务所所长以来,就兢兢业业奉献在城市排水第一线,在无数个雨夜,他都是这样与雨为伴、奔波不眠。
7月20日,在接到暴雨预警后,刘树才迅速带领干部职工进行了思想动员、汛前物资准备和汛前巡查等工作。7月21日下午14时左右,特大暴雨倾盆而下,通州城区平均降雨达到152毫米,由于瞬时降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城区内的运河大街、玉带路、新华大街、新华南北路、通惠南北路、朝阳北路等主干道积水深达50厘米,道路上积水点31处,立交桥下顷刻间水位暴涨,平均水位达到3米深,路面交通已经中断,眼看大雨就要冲进城区低洼处的平房屋内,形势异常严峻。
此时,刘树才突发急性肠胃炎,正忍受着闹肚子的折磨,浑身毫无力气,几名所领导均劝他留在所里坐镇指挥,防止淋雨加重病情,但他动情而坚决地说:“下雨就是命令,同志们都在一线抢险,我作为所长怎么能躲在房子里休息!”顾不上好好养病,刘树才就带领抢险队兵分三路,一路奔赴立交桥下护送行人过桥,并着手排除桥下积水;一路奔赴街道主干线,实施人工助排;一路为低洼地区的居民送去沙袋,阻挡洪水冲击,并帮助居民排除积水。
就在抢险紧张有序进行时,南小园地区突然断电,造成玉桥中路立交桥下水位快速上涨。刘树才得知情况后,立即冒雨奔赴现场,组织技术人员迅速启用备用发电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排水。
由于有的路面积水很深,汽车无法通行,在一次次的道路巡查和抢险过程中,抢险队员全靠两脚趟水前行。在前往一个又一个抢险点时,好几次刘树才都因疲乏劳累体力不支,摔倒在雨水里,但他爬起来之后,又咬着牙坚持前进。同事们纷纷劝他休息一下,他坚定地说:“灾情这么严重,抢险救灾就得拼着命上!”
22日凌晨3时左右,一名醉酒行人趁抢险队员不注意,正要从潞河中学立交桥下过桥,当时桥下积水已深达3米,情况十分危急。刘树才顾不上身体劳累,带领抢险队员立即赶往现场解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救下了那名醉酒行人。经过刘树才和全体抢险队员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立交桥下的积水和道路积水在22日中午12时前全部排除,城区交通得到了全面恢复。
“大雨无情人有情”,在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城区的危急时刻,刘树才用一名水务干部的职业担当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付出,一直战斗在救灾最前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感人的表现,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谱写了一曲浓墨重彩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