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群众心得体会(优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反思过去的经历。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文字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合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一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重要方式。我最近读了一本名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书籍,感受颇深,深刻体会到密切联系群众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正确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指导党的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书籍中,我了解到密切联系群众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其中包括深入群众、耳到民声、动员群众等。深入群众是指党员干部要走进基层,了解群众疾苦,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追求和需求。耳到民声是指党员干部要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动员群众是指党员干部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让群众真正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主人。
密切联系群众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可以及时了解基层的情况,把握真实的社情民意,为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密切联系群众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通过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提升工作效能。此外,密切联系群众还能够增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在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接受批评和教育,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
然而,密切联系群众并非一帆风顺。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密切联系群众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党员干部对于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和方法了解不够,导致有效沟通的难以实现。其次,一些地方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使得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大。此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给密切联系群众带来了新的挑战,党员干部需要适应新媒体平台,与群众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
第五段:进一步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200字)。
为了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首先,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只有具备正确的认识与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与群众交流和沟通。其次,党员干部要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实际行动,增长阅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党员干部要践行群众路线,时刻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
总结: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重要方式。通过深入群众、耳到民声、动员群众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党的各项工作取得成功。尽管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学习进步,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与群众交流和沟通,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二
人们常说,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务人民的。党员干部要很好地服务群众,就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做工作。
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当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广开言路、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
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指出:“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把群众放在很高的位置,把自己放在很低位置,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对待群众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坚持用平等的身份接待群众,不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摆官架子、说官话;坚持用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压人,让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
要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整天围着办公室转,围着上级领导转,而不围着群众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用群众的智慧推动当地发展。
要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我们的思想、情绪、愿望、要求,把这些作为制定和调整政策的第一信号和最重要依据,并在决定重大事项时,做到不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决策,不经过反复比较、鉴别、论证和必要的试验不决策,不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不决策,以保证决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积极拓宽民主渠道,巩固发展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从而使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能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勤政爱民。就是要牢固树立党的宗旨观念,以高尚的情操、勤奋的工作,常怀爱民之心,常兴为民之举。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态度、素质、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基本要求。勤政爱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共产党人手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地继承和创新。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就是党的宗旨的忠诚实践者,勤政爱民的光辉典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像他们那样经常地想一想群众在我们心中占什么位置,我们在群众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深情地热爱人民,视为人民服务为天职,自觉把党性觉悟化作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的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以呕心沥血、夙兴夜寐的精神做好工作。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特别是到艰苦的地区和困难的单位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勤政爱民,还要自觉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如此就谈不上真正的爱民。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坚持严于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有些群众可以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能去做。作为党的干部不仅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还要严治家、慎交友,带头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塑造公仆形象,赢得群众信任。
形成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同时,还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着力创建现代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稳定一方,就要为群众创造一个安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切实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四
联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就是要改进工作作,密切联系群众,教育约束广大干部把廉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实践锻炼,把规定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八项规定”是勤政、廉政,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是挥向“空谈”的利剑,也是党中央“实干”的强烈信号。八项规定要以文件制度的形式要求各级领导狠抓作风转变,提高执政为民实效,杜绝假大空,注重真实绩。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各种平民之举振奋人心。高层决策是行动纲领,如何抓好落实,体现成果,这才是最关键的,笔者认为,要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习惯,需要强化制度保障。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领导干部执行和落实的能力直接影响政府的高效形象。政策落实效果如何,往往看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得如何。只有吃透“上情”和“下情”,提升自身学用政策、结合实际的实践能力,针对优势和不足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才能把决策落到实处。
落实八项规定首先从改变会风开始,不能为开会而开会,应该是带着问题上会,最后解决问题散会。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不再仅凭书面形式了,而是要通过随机调研等方式,深入各乡镇了解落实情况,切实把改变会风作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来抓,强调在少开会、开短会的基础上,会前深入调研,会中强调效率,会后抓好落实。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关切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组织相关工作小组带着问题深入各基层党组织实地调研,现场开会,同时增设现场点评、现场提问、相关工作人员现场解答、部领导随机点名脱稿表态发言等互动环节。这样的开会形式才简朴、务实,既节省了会议开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实行项目绩效管理考评办法,做到“落实有回声”。根据项目实施的难易和重要程度分为部级、科级两个层次,赋予不同的分值,定期考评。对会议决定事项,要求各科室安排专人办理,办公室负责督办,及时将进度、结果及反馈信息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贯彻落实好八项规定,在改进党的作风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不仅要严格执行纪律,还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形成领导干部自觉加强作风建设的良好环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当前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滥用,防止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产生。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和行为,防止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二是完善公开制度。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不断扩大公开的范围和覆盖面,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不让老实人吃亏。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充分尊重民意,重视群众评价,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眼睛向下、立足实际、埋头苦干、服务群众,切实作出人民满意的工作实绩。四是完善领导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领导干部作风情况进行评价,把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把群众满意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标准,更多地把评价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更好地搭建公开倾听群众意见、受理群众诉求的平台,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党员,在学习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我深受触动,感慨良多。
首先,我决心坚决拥护八项规定,深入落实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八项规定的相关举措,下大力气,下决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其次,我们党员应该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树立新风,要求别人做到的我们自己先做好。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泛泛而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敷衍群众。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们不能抡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欺欺人。
第三,作为党员,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减少群众负担,不麻烦群众就是最大的实事。工作时不搞排场,不扰民,低调严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什么警察开道,交通管制,陪同成群,豪华接待都是浪费,都是摆官架子。有这种情况的我们要坚决抵制,严查其中的违纪行为。党员不应该高高在上,应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之中,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如此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最后,党员要改变思想观念,不要总是宣传自己的政绩,做了一点成绩就要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什么会议内容,文件简报,新闻报道全部都是这些。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你为人民群众做了实事,做了好事,人民群众自然会记得你,金奖银奖都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总之一句话,少说多干,求真务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
从这些小事做起,从这些细节做起,而这些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有这样才能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如果连这些小的细节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其他的,那些都是空口号,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我们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不然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浪费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八项规定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句话的具体实践。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改进文风,不谈没有实质的内容;出访,调研工作不讲排场,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严格按要求办事。这些都是“实干”的表现和严格要求。我作为一名党员,将坚持以人为本,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六
第一段:导语(100字)。
《密切联系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基本工作作风,是实施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国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积极解决群众关切是党的执政之基。因此,我将从贴近生活、倾听民意和引导群众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贴近生活(300字)。
贴近生活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核心。只有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和心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工作与群众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善于发现问题,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平时,我常常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和群众面对面地沟通交流。通过询问和观察,我可以实时了解群众的期望和需求,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贴近生活的联系不仅能促进我自身工作的提高,也让我们的工作更贴合群众需要。
第三段:倾听民意(300字)。
倾听民意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只有真正倾听,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期盼和心声,才能更好地回应群众的需求。身为党员干部,我常常利用访谈、座谈等形式倾听民意,通过调研和调查了解群众的关切。同时,我也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通过倾听民意,我们不仅能够得到真实和准确的信息,还能在政策制定和决策方面更好地考虑到群众的意见,使决策更科学、更贴近实际。
第四段:引导群众(300字)。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仅是了解和回应群众需求,更重要的是引导群众。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不仅应该满足群众当前的物质需求,更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要通过开展培训、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和素质水平,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公共事务,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引导群众,我们可以实现群众的全面发展,也可以凝聚群众力量,推动事业的发展。
第五段:总结(200字)。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要求,是党的执政之基。贴近生活、倾听民意和引导群众是实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与群众的沟通能力和工作水平。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推动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七
人们常说,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务人民的。党员干部要很好地服务群众,wen.白话文cn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做工作。
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当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广开言路、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
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指出:“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把群众放在很高的位置,把自己放在很低位置,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对待群众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坚持用平等的身份接待群众,不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摆官架子、说官话;坚持用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压人,让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
要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整天围着办公室转,围着上级领导转,而不围着群众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用群众的智慧推动当地发展。
要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八
一、领导干部提高联系群众能力需要正确把握三个方面的关系。
二、领导干部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树立群众观念。
二、恪尽为民之责。
三、拓宽群众思路。
摘下官帽,戴上草帽。
-
访民情何不来个三突破。
-
微时代需练就微语言。
-
三问于民关键要服务于民。
常到基层回炉补课。
善用群众这面镜。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九
联系群众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基础,也是加快基层发展的根基,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密切联系群众。
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人们常说,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务人民的。党员干部要很好地服务群众,就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做工作。
一是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当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广开言路、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
二是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指出:“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把群众放在很高的位置,把自己放在很低位置,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对待群众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坚持用平等的身份接待群众,不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摆官架子、说官话;坚持用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压人,让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
三是要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整天围着办公室转,围着上级领导转,而不围着群众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四是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用群众的智慧推动当地发展。
五是要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建党治党的一贯思想。近几年来,江在多种时机和场合,对这个核心问题作了反复的强调和论述。仅在《论党的建设》一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就有30处之多。这既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党内出现的一些脱离群众现象的深深忧虑。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任用多年的企业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努力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把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充分发挥职工在发展生产、增加业务收入、降低运营成本等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加快汕头电信发展的基础。
一、切实把加快发展和维护好群众利益摆在工作大局的第一位置。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业,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凡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都要摆到头等位置”。我们党之所以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靠的就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就是因为党始终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什么是群众利益,加快发展是群众的最大利益。汕头电信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各级党政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职工群众是满意的,但在个别单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摆在应有的位置,实质上是对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首先要考虑发展的大局、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群众利益的事多办快办,有损群众利益的事坚决不办。
二、切实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人民群众的呼声是其根本利益的综合体现。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是加强和改进政府作风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如果对群众的意见要求冷落旁置、敷衍塞责,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企业的诚信度就会降低。因此,作为广东电信地面局的领导,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客户、面向生产,不能只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处理日常工作,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邓小平同志曾经严肃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如果听不到群众的呼声,领导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掌握的情况就会“失真”,作出的决策就会走样变调,群众的利益就会落空。因此作为企业领导要深入到群众中间,知职工之所思,察职工之所虑,做到情真意切,透彻了解群众的心思,真切感受群众的情绪,确保“第一信号”的客观真实。必须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为人民群众表达愿望、反映情况提供方便,确保“第一信号”源源不断。如广东电信全面推行企务公开制度、汕头分公司实行分公司领导与基层单位联系制度以及每日基层信息汇报制度、企业网职工论坛等形式及时采集职工群众对发展生产的意见、建议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为企业领导指挥生产、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和研究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思路。
三、切实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的第一职责。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有多种职责,服务群众是第一职责。领导为群众多送一份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分情;干部多尽一份责,就为党多增一分光。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干部要像江要求的那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切实履行好关心和服务群众的职责。
四、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政绩的第一尺度。一是要扩大知情权,要有让职工有知情的勇气,认真落实企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增强企业工作的透明度,对出台的重要决策、所做的主要工作、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等,要采取多种形式告知职工,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政策措施的出台过程、重要工作的实施进度、热点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要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群众了解领导的工作情况有合理的方式、畅通的渠道、正常的程序。二是要增加监督权。要有让人民监督的魄力,认识到让人民监督是人民对自己的爱护,可以让自己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定期听取群众对企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群众满意的就坚持,不满意的要及时改正。三是要强化评判权。班子强不强,领导好不好,是否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广大群众心里最清楚、体会最深刻。
五、密切联系群众,加快汕头电信发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密切领导与员工、机关与基层的联系,是加快汕头电信发展的基础。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充分发挥群众发展汕头电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汕头电信生产的第一要务,做大做强是企业唯一的生存途径。这就要求企业干部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围绕发展生产,深入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引导市场,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我们要围绕贯彻省公司电信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一切为了市场、一切为了客户、一切为了效益”指导思想,不断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不断引导市场、激活增量。要树立一切为了市场观念,就是要巩固市场份额,不断拓展新领域,即是确保存量、激活增量。在注重市场分析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话务量分析,开发话务分析系统,认真分析话务流入、流出、流向、流量,引导用户使用、多用电信业务。为激活增量,组织精确放号、宽带会战、电话卡直销服务。要树立一切为了客户的观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树立一切为了效益的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长期效益、社会效益辩证关系,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网络资源管理,改变成本观念淡薄的意识,优化、控制运营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我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21项规定,让全省党员干部深受触动,赢得全省人民的热烈回应。大家一致认为,21项规定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决心,传递出实干兴省、实干富民的态度和魄力,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形象,这必将更好地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青海加快“四个发展”、推动“三区”建设、实现“两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增添助力。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的工作重心。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干部作风的转变,与时俱进地提出‘创造性地做好群众工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强调‘始终与人民坐在一条板凳上’。在历次全委会上,也屡次提出全体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冯锐强说,“来自人民、根植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将以更扎实的作风做好工作”。
的确,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持续深入地开展干部转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活动,万名干部下乡,下基层、接地气、办实事,万名干部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机关干部下基层、入农户、进厂矿,真情实意扑下身子,实打实地为基层解决困难,使我省各项事业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模范和表率。
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一出台,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级党委、政府负责人纷纷表示,省委、省政府为各级各界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昨天下午,省政府办公厅召开学习会,要求办公厅及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到基层调研工作,要围绕主题,提前谋划,当好参谋。要特别注意轻车简从,进行有效、适度的工作督查,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及宣传报道,严格限制文件简报和报道的篇幅。
西宁市也于昨天研究出台《西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15条规定》,并提出全市上下要牢牢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核心,把各项规定融入到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中。
海东地委要求牢固树立规定意识、纪律意识,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并使之转化为执政为民的行为准则。
海晏县三角城镇村民曹玉林说,我们老百姓从中看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郑重承诺,各级领导干部有了这样的表率,相信党群关系将会更密切,社会更和谐。“转变作风从我做起”
转变作风要求我们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都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见诸行动,实现“即时效应”。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提出要求,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求实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密切新形势下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海南藏族自治州决定从州委常委做起,严格遵守省委出台的“21条规定”,继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海晏县金滩乡乡长贾国武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规定》言之有物,细致具体,针对性强。作为一线干部,我认为转变作风要从我做起,要把身子扑在基层,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常到农牧民家走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在抓落实。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省委讲师团团长郭云甫说,贯彻落实《决定》,关键是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牢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带头示范,模范执行,以实际行动解决党风、政风、行风问题。
省教育厅厅长王绚表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规定,要深入基层,改进调查研究,到最基层调研,带着问题调研,多实地蹲点,走进学校了解办学存在的问题,走进课堂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走近师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省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张进京说,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上门调研、上门服务、上门现场解决问题,要当好“泥腿子”,问百姓之所需,急群众之所困,切实做到真深入、实服务、细调研。
海北藏族自治州干部王兵全说,21条规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倾力为民”上,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决心,这既是对中央要求的贯彻,也是对全省人民的承诺,只要《规定》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工作就能让百姓满意。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积极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与群众紧密联系,了解群众的需要和呼声。下面,我将分享我近期参与学生联系群众的经历,以及我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我参与了社区义务劳动活动。社区是人民群众的组织形式,更是相互帮助和团结的重要载体。在社区里,我参与了各种类型的义务劳动活动,如为老人服务、清理垃圾、维修道路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团结互助精神。老人们无私地与我们分享经验、故事,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增强了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相信,只有与群众紧密联系,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
其次,我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服务是一种无偿的服务行为,旨在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通过志愿者服务,我能够更直接地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例如,在社区中我参与了环保志愿者活动,与群众一起清理河道垃圾,宣传环境保护。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了解到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关切,也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志愿者服务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为他人服务,我们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高自己的组织、沟通和合作能力。
再次,我参与了社区调研活动。调研是一种了解和收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问题。通过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了解到了许多社区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例如,在调研活动中,我了解到一些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需求不足,提出了增加文化活动的建议。通过这样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众的期望和意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调研活动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通过参与学生党组织的活动,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学生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党组织是大学生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通过参与党组织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例如,我参与了“红色社区”建设活动,帮助社区提升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通过与党员们的交流和合作,我了解到了他们对于社区发展的期待和期望。通过党组织的活动,我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和群众。
总之,学生联系群众是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调研和党组织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与群众紧密联系的重要性,并成长和提高了自己。我相信,只有通过实践与群众紧密联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呼声,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一
提出的“八项规定”,就是要改进工作作,密切联系群众,教育约束广大干部把廉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实践锻炼,把规定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八项规定”是勤政、廉政,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是挥向“空谈”的利剑,也是党“实干”的强烈信号。八项规定要以文件制度的形式要求各级领导狠抓作风转变,提高执政为民实效,杜绝假大空,注重真实绩。领导以身作则,各种平民之举振奋人心。高层决策是行动纲领,如何抓好落实,体现成果,这才是最关键的,笔者认为,要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习惯,需要强化制度保障。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领导干部执行和落实的能力直接影响政府的高效形象。政策落实效果如何,往往看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得如何。只有吃透“上情”和“下情”,提升自身学用政策、结合实际的实践能力,针对优势和不足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才能把决策落到实处。
落实八项规定首先从改变会风开始,不能为开会而开会,应该是带着问题上会,最后解决问题散会。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不再仅凭书面形式了,而是要通过随机调研等方式,深入各乡镇了解落实情况,切实把改变会风作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来抓,强调在少开会、开短会的基础上,会前深入调研,会中强调效率,会后抓好落实。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关切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组织相关工作小组带着问题深入各基层党组织实地调研,现场开会,同时增设现场点评、现场提问、相关工作人员现场解答、部领导随机点名脱稿表态发言等互动环节。这样的开会形式才简朴、务实,既节省了会议开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实行项目绩效管理考评办法,做到“落实有回声”。根据项目实施的难易和重要程度分为部级、科级两个层次,赋予不同的分值,定期考评。对会议决定事项,要求各科室安排专人办理,办公室负责督办,及时将进度、结果及反馈信息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贯彻落实好八项规定,在改进党的作风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不仅要严格执行纪律,还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形成领导干部自觉加强作风建设的良好环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当前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滥用,防止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产生。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和行为,防止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二是完善公开制度。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不断扩大公开的范围和覆盖面,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不让老实人吃亏。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充分尊重民意,重视群众评价,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眼睛向下、立足实际、埋头苦干、服务群众,切实作出人民满意的工作实绩。四是完善领导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领导干部作风情况进行评价,把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把群众满意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标准,更多地把评价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更好地搭建公开倾听群众意见、受理群众诉求的平台,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二
近年来,学生联系群众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动。作为学生的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和体验群众工作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我参与学生联系群众工作的背景,具体经历,收获和感悟四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首先,让我说明一下我参与学生联系群众工作的背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始终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有责任和义务为群众服务和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联系群众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能够了解并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此外,参与学生联系群众工作也培养了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因此,我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深入了解和融入到群众中,努力为他们提供帮助。
其次,我要分享一下我在学生联系群众工作中的具体经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参与了多个社区和农村的活动。其中一个难忘的经历是参与一个农村支教项目。在支教过程中,我与当地学生和村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交流生活。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困难,也增强了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心。此外,我还参与了社区的环保宣传活动和义务劳动,通过亲身参与,更加了解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和需求。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在学生联系群众工作中所收获的。首先,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接触和交流中,我也学会了尊重他人,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次,通过与群众的交流,我更加了解了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关切,也激发了我为之努力的动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联系群众工作,我逐渐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为他人着想,关注社会大众福祉。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学生联系群众工作中的一些感悟。首先,我体会到了跨界合作的重要性。学生联系群众工作需要与不同领域的人合作,需要有效协调各方资源,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其次,我深刻理解到了沟通的力量。通过与不同的群体进行交流,我明白了沟通是消除误解和矛盾的关键,只有用心倾听才能真正了解他人的需要。最后,我认识到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和付出。学生联系群众工作需要时间和耐心,而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起来,参与学生联系群众工作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通过与群众的交流和帮助,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迪。这不仅让我更加关注社会,还培养了我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和行动力。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奉献,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三
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也是革命和事业取得成攻的重要法宝。党的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是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直接联系群众,能够零距离地倾听群众呼声,有利于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对于群众而言,有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可以面对面地反映问题和诉求,直接寻求关爱与帮助。
因此,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要着力实现“两个全覆盖”。
一是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参与联系服务群众,通过包组联户的形式,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有联系点和联系户,实现干部参与的全覆盖。
二是让每一户群众都有党员干部联系,通过党员干部张钉联系牌、发放连心卡、入户听诉、定期接访等形式,让群众知道谁在联系自己,有问题、有诉求时可以找哪位干部寻求帮助,实现受众群众的全覆盖。
只有实现了“两个全覆盖”,才能让每一名党员干部从中得到教育和锻炼,让每一户群众能感受党的关爱与组织的温暖。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四
中小学时代,就能够熟记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对有的语句至今记忆犹新,如“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等等。但由于当时的经历所限,对其中的微言大意及深刻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
现如今,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历经了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人上过大学,当过教师,呆过工厂,进了机关,从一名农民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人民检察官,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日渐丰富,再回过头来重温《为人民服务》,认识大为不同。我理解,《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短小不过区区七百余字,但的确非常精妙,意境深远,不失为长期指导共产党人行为经典之作。毛泽东同志论著《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写在一九四四年,至今已过了六十余年,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对于我们的党,对我们每位共产党员而言,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且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一文至少提及我们要牢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或者精神:
一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最明白不过地表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该文开篇即开字明义的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就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人民的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成长历程和执政历史都证明了一点:即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成长壮大,为谋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执政,心得体会《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永远为人民而工作而服务。
二是牢固树立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群众,共产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必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比普通群众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比普通群众更加勇挑重担,先当骨干;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牺牲个人的生命。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同志进而指出:“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毛泽东同志这些话,是在革命战争时代讲的,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对于现在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谨记领袖教诲,切实发扬共产党员勇于牺牲的精神。当然,这种牺牲不必指生命的牺牲,更多地包含着对个人时间、个人利益的牺牲,即在具体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做到勇于牺牲,甘于奉献。
三是牢固树立接受监督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条极为重要。从历史发展规律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看,错误都是难免发生的,历史的每一点滴进步都是在纠错过程中实现的。从党的现代史看,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不断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不断成长壮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历经了“文化大革命”等重大错误走向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过程我们不断更新观念,从放弃计划经济到建立商品经济到建议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也是一个逐步的渐进发展过程。对于腐败问题,党的坚定反腐态度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对党而言,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样,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待自身不足和差距,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坚决改正的态度和行动,同时更要自学接受监督,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批评,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共产党员党性的要求。
四是牢固树立团结奋进的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共产党员首先心中要有大局,要有胸怀全局的意识,要立足共同的目标来规制自己,来团结同志;同志之间既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要互相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提高本领;既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又要有解决困难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团结,运用集体的智慧和结晶,来共谋大局,共谋发展大计,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五
作为一名党员,在学习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我深受触动,感慨良多。首先,我决心坚决拥护八项规定,深入落实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八项规定的相关举措,下大力气,下决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次,我们党员应该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树立新风,要求别人做到的我们自己先做好。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泛泛而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敷衍群众。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们不能抡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欺欺人。第三,作为党员,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减少群众负担,不麻烦群众就是最大的实事。工作时不搞排场,不扰民,低调严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什么警察开道,交通管制,陪同成群,豪华接待都是浪费,都是摆官架子。有这种情况的我们要坚决抵制,严查其中的违纪行为。党员不应该高高在上,应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之中,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如此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最后,党员要改变思想观念,不要总是宣传自己的政绩,做了一点成绩就要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什么会议内容,文件简报,新闻报道全部都是这些。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你为人民群众做了实事,做了好事,人民群众自然会记得你,金奖银奖都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总之一句话,少说多干,求真务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从这些小事做起,从这些细节做起,而这些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有这样才能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如果连这些小的细节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其他的,那些都是空口号,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我们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不然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浪费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八项规定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句话的具体实践。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改进文风,不谈没有实质的内容;出访,调研工作不讲排场,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严格按要求办事。这些都是“实干”的表现和严格要求。我作为一名党员,将坚持以人为本,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部分干部缺乏主动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和应付上面的考核。由于平时政治理论不扎实,对上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彻,与工作联系结合不紧密,上级政策很难在群众中得到有效地宣传和贯彻,做群众工作中甚至出现了理屈词穷的局面,工作中很难说服群众,让群众理解上级意图。在业务学习方面,不少同志满足于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习惯于按常规办事,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二是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意识。有时下村只在面上走一走,到村干部那里谈一谈,而直接到农户,访贫问苦就更少,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也是能推则推,不能一抓到底。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意见置之脑后。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有些干部存在着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散漫,服务意识淡薄,接待缺乏耐心,不够热情。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优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切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一)坚持民主规范,推进决策科学化。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作风,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杜绝重大决策“拍脑袋”、“一言堂”等不良现象。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制度。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面对基层工作中,机关干部要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开展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深化民主恳谈制度。在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决策前,由村干部、利益相关方等参加的民主恳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中群众智慧,促进科学决策。
(二)坚持奖优罚劣,推进管理制度化。建章立制,形成奖罚分明、令行禁止、高效有序的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考勤、值班、病事假等日常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确保机关内部有序运行。深化新乡镇干部成长规划,坚持“拜师认徒”制度,提升年轻干部应对一线工作的能力。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以“德、能、勤、绩、廉”为考核内容,“领导评议、组织督评、干部互评、群众测评”为主要方式的机关干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便民化。遵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做到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一是健全联系群众渠道。坚持机关全员驻村联企制度,全体驻村干部每周下村企、进农家时间不少于3天,全面落实以“发民情联系卡、绘村情民情图、记民情日记、坐民情接待岗”为主要内容的“四民”举措,真正做到以脚步丈量民情,切实为村居、企业和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加强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便民服务示范单位”和“便民服务之星”评创活动,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优化便民服务质量,力争群众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三是深化镇村联合办公。规定每周一为镇村干部联合办公日,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在村部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项事务,共同讨论研究村里的大事要事,合力化解群众信访问题。
通过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学习,我感觉规定的内容十分务实,充分体现了本届中央政府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现将个人的一些学习感想和体会阐述如下。
规定的针对性很强,涉及到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都是群众极非常关注、各级领导干部需要重视的问题,这些方面做好了,工作作风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更适合近民、亲民,因此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会议作出的“八项规定”,已向全党全国清楚明确的昭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规定不仅仅是主要涉及到高层的领导干部,对我们乡镇基层工作的同志们,同样非常贴切适用。
这八项规定的表述看起来很简单,也都不是新的提法,但却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感受最深就是一个“实”字:一是措施实。每条规定都不是蜻蜓点水的泛泛而谈,而是扎扎实实的具体举措,既便于执行,又便于监督,这种务实的态度让大家感到非常振奋、非常提气,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二是内容实。“实”和“虚”针锋相对,形式主义就是“虚”的一种表现。规定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接下来的两条规定也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会议实效”,文件简报要有“实质内容”,特别是两次强调“切实”:“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可以说,规定中“实”的要求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论断。三是语言实。八条规定的语言表述上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追求对仗的工整,但语言简单明了,好理解,易操作,更加显示出真抓实干的态度。
其次是一个“严”字。制定规定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所以在规定中也是“严”字当头,出现了四次“严格”。可以说规定中提到的很大一部分事项,目前都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但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却很难令人满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一来,制定的制度规定往往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所以八项规定再三强调“严”是有其鲜明针对性的,显示的是中央狠抓这项工作的坚定决心。
三是一个“真”字。从这八项规定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的真诚态度,看到了中央情为民所系、密切联系群众的真情流露,看到了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下大气力改变风力的真切愿望。
当然,一切制度的关键在落实。没有切实的落实,那制度也只能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起不了半点作用。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新一届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已经率先垂范,李克强、王岐山同志先后在不同场合鲜明地提出要求,不念讲稿,不说空话,切实改进会风,开始认认真真地把这八项规定落到实处。毛泽东同志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八项规定,掷地有声,展现的是党中央认真审慎的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从容不迫的信心。
常言说:“风”不可见,“气”不可见,但“风气”可见。实际当今人民群众普遍反感、反映强烈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往往是风气的问题。与反腐败的大案要案比起来,风气的问题往往反映出来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但又是对干群关系甚至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的大问题,其改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党的工作作风对于整个社会的风气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上任伊始,便率先垂范,从改进党的工作作风为抓手,提出这八项规定,犹如一阵清新的风迎面而来,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党的工作作风的改进必将为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做好自己,在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县的道路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使我深刻认识到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
中央政治局从八个方面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做了详细的规定,具体包括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要从严治党的决心。一个地区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地区的各项发展,抓作风建设,首先应该高层领导干部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以什么样的作风开局,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在党的十八后近半个月时间内,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密集发声,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转话风改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此基础上,中央政治局又专题召开会议,并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党的作风建设确立了新的“风向标”。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求真务实、亲民的执政新姿态,是凝聚党心得民心之举。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是这一传统和作风,在一些地方、个别干部那里,不同程度地被淡忘或遗忘了。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作风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令人欣喜的是,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将会导致决策失误,把党的事业引向歧途;工作作风有问题,将会脱离群众,乃至走向腐败。后十八大时期的党中央及时出台关于作风建设的八项新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党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党高度的政治清醒和责任担当。中央政治局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方面的规定,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这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习近平主席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八项规定”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再深入、再部署、再动员。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六
通过对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学习,我感觉规定的内容十分务实,充分体现了本届中央政府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现将个人的一些学习感想和体会阐述如下。
规定的针对性很强,涉及到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都是群众极非常关注、各级领导干部需要重视的问题,这些方面做好了,工作作风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更适合近民、亲民,因此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会议作出的“八项规定”,已向全党全国清楚明确的昭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规定不仅仅是主要涉及到高层的领导干部,对我们乡镇基层工作的同志们,同样非常贴切适用。
这八项规定的表述看起来很简单,也都不是新的提法,但却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感受最深就是一个“实”字:一是措施实。每条规定都不是蜻蜓点水的泛泛而谈,而是扎扎实实的具体举措,既便于执行,又便于监督,这种务实的态度让大家感到非常振奋、非常提气,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二是内容实。“实”和“虚”针锋相对,形式主义就是“虚”的一种表现。规定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接下来的两条规定也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会议实效”,文件简报要有“实质内容”,特别是两次强调“切实”:“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可以说,规定中“实”的要求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出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论断。三是语言实。八条规定的语言表述上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追求对仗的工整,但语言简单明了,好理解,易操作,更加显示出真抓实干的态度。
联系群众。
其次是一个“严”字。制定规定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所以在规定中也是“严”字当头,出现了四次“严格”。可以说规定中提到的很大一部分事项,目前都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但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却很难令人满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一来,制定的制度规定往往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所以八项规定再三强调“严”是有其鲜明针对性的,显示的是中央狠抓这项工作的坚定决心。
三是一个“真”字。从这八项规定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的真诚态度,看到了中央情为民所系、密切联系群众的真情流露,看到了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下大气力改变风力的真切愿望。
当然,一切制度的关键在落实。没有切实的落实,那制度也只能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起不了半点作用。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新一届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已经率先垂范,、先后在不同场合鲜明地提出要求,不念讲稿,不说空话,切实改进会风,开始认认真真地把这八项规定落到实处。毛泽东同志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八项规定,掷地有声,展现的是党中央认真审慎的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从容不迫的信心。
常言说:“风”不可见,“气”不可见,但“风气”可见。实际当今人民群众普遍反感、反映强烈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往往是风气的问题。与反腐败的大案要案比起来,风气的问题往往反映出来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但又是对干群关系甚至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的大问题,其改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党的工作作风对于整个社会的风气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上任伊始,便率先垂范,从改进党的工作作风为抓手,提出这八项规定,犹如一阵清新的风迎面而来,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党的工作作风的改进必将为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做好自己,在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县的道路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七
从根本上说,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应当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关键在于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改善民生。
一要体察民情。与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成熟的重要标准。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鱼水深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奋斗、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的这些好传统、好作风不但不能丢,而且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最好办法,也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与工农群众交朋友,关心基层和群众的困难,了解基层工作中的新情况,这既是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要求。
二要了解民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首先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把各项决策和工作建立在了解、顺应、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无视、偏离、违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不可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
党员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精选3篇)党员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精选3篇)三要集中民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是领导干部的力量源泉。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和发挥出来,形成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伟大创造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进行决策和推进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大。党员干部只有真心实意的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学生,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要珍惜民力。民力,毁之易,聚之难。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不体恤群众、不珍惜民力的事情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推进工作和事业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五要改善民生。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解决好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等问题,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医疗是民生之需,要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安居是民生之愿,必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房制度建设,使各项住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低收入家庭,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八
通过党员联系群众活动,要自学接受监督,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批评,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共产党员党性的要求,在此分享。
心得体会。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这既是对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党执政60年来宝贵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形势下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却是一项长期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党将一事无成。推翻“三座大山”、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次次历史性巨变,都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我们党为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同最广大人民血肉联系而作出的历史抉择。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从工作思路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坚持用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思想教育党员干部,要求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既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们的既定目标共同奋斗。能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衡量党员干部群众观点强不强、工作实不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好不好的重要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指南。我们党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认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抓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才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落到实处。而抓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要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归结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来。
从提高个人素质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保持先进性和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直观判断就是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中得出的。党员干部的威信说到底是建立在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基础上的。保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一些党员干部所以出现这们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脱离了人民群众。实践证明,党员干部花架子越少,作风越扎实,人民群众就会离你越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就能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保持党员和干部本色,各种不正之风就无隙可乘,我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战斗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从根本上说,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应当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关键在于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改善民生。
一要体察民情。与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成熟的重要标准。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鱼水深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奋斗、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的这些好传统、好作风不但不能丢,而且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最好办法,也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与工农群众交朋友,关心基层和群众的困难,了解基层工作中的新情况,这既是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要求。
二要了解民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首先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把各项决策和工作建立在了解、顺应、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无视、偏离、违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不可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
党员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精选3篇)党员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精选3篇)三要集中民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是领导干部的力量源泉。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和发挥出来,形成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伟大创造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进行决策和推进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大。党员干部只有真心实意的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学生,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要珍惜民力。民力,毁之易,聚之难。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不体恤群众、不珍惜民力的事情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推进工作和事业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五要改善民生。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解决好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等问题,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医疗是民生之需,要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安居是民生之愿,必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房制度建设,使各项住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低收入家庭,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中小学时代,就能够熟记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对有的语句至今记忆犹新,如“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等等。但由于当时的经历所限,对其中的微言大意及深刻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
现如今,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历经了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人上过大学,当过教师,呆过工厂,进了机关,从一名农民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人民检察官,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日渐丰富,再回过头来重温《为人民服务》,认识大为不同。我理解,《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短小不过区区七百余字,但的确非常精妙,意境深远,不失为长期指导共产党人行为经典之作。毛泽东同志论著《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写在一九四四年,至今已过了六十余年,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对于我们的党,对我们每位共产党员而言,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且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一文至少提及我们要牢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或者精神:
一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最明白不过地表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该文开篇即开字明义的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就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人民的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成长历程和执政历史都证明了一点:即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成长壮大,为谋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执政,心得体会《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永远为人民而工作而服务。
二是牢固树立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群众,共产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必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比普通群众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比普通群众更加勇挑重担,先当骨干;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牺牲个人的生命。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同志进而指出:“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毛泽东同志这些话,是在革命战争时代讲的,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对于现在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谨记领袖教诲,切实发扬共产党员勇于牺牲的精神。当然,这种牺牲不必指生命的牺牲,更多地包含着对个人时间、个人利益的牺牲,即在具体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做到勇于牺牲,甘于奉献。
三是牢固树立接受监督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条极为重要。从历史发展规律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看,错误都是难免发生的,历史的每一点滴进步都是在纠错过程中实现的。从党的现代史看,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不断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不断成长壮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历经了“文化大革命”等重大错误走向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过程我们不断更新观念,从放弃计划经济到建立商品经济到建议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也是一个逐步的渐进发展过程。对于腐败问题,党的坚定反腐态度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对党而言,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样,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待自身不足和差距,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坚决改正的态度和行动,同时更要自学接受监督,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批评,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共产党员党性的要求。
四是牢固树立团结奋进的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共产党员首先心中要有大局,要有胸怀全局的意识,要立足共同的目标来规制自己,来团结同志;同志之间既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要互相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提高本领;既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又要有解决困难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团结,运用集体的智慧和结晶,来共谋大局,共谋发展大计,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十九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走群众路线要求以人民的利益为主体,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联系群众心得,希望能帮到大家。
领导干部肩负着组织领导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必须切实增强联系群众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领导干部提高联系群众能力需要正确把握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正确的权力观,摆正“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要把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上。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掌权,如何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从政理念。要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切实履行领导职能,及时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上级的要求和本地的实际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把服务寓于领导和管理之中,及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快群众致富的步伐。二是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摆正领导与引导的关系。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不依靠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正确的群众观,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追求。一方面要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相信群众,真心实意地依靠他们,努力寻求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相信群众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甘当群众的尾巴,必须充分认识到群众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认识上的差异。要把领导群众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在相信群众的同时,注重抓好对群众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训,统一群众的思想,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凝聚群众的力量。三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群众谋利益是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根本目的。但群众的利益有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之分。实现群众的利益也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妥善处理好显绩与潜绩,近期效果与长远目标,前任与后任的辩证关系,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在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经济与生态等诸多方面的最佳结合,不断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坚决杜绝政绩工程等短期行为,使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互统一协调,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领导干部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基本途径。第一,坚持情为民所系,准确把握群众工作的理念。要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使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对增强联系群众能力的认识,把握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充分认识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不断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学习谷文昌、郑培民、朱玉儒先进事迹,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增强联系群众的主观愿望。第二,坚持权为民所用,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要善于为基层解难,结合日常工作,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善于科学决策,积极实践,注意掌握第一手资料,汲取思想营养,广泛集中群众意见,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和集体研究,制定合乎客观规律,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正确决策。要善于引导群众,适应形势的变化,主动转变职能和服务方式,努力用谈心谈话、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优化服务等方法,加强沟通、交流,主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第三,坚持利为民所谋,努力创造群众工作业绩。一是加快发展经济,保证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也为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二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干群沟通联系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继续推行职工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三是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保证群众利益不受侵犯。认真执行党的政策,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强化法治意识,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避免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行为的发生。此外,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就业、医疗等难题,充分体现党的温暖。
人们常说,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务人民的。党员干部要很好地服务群众,就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做工作。
一是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当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广开言路、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
二是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指出:“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把群众放在很高的位置,把自己放在很低位置,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对待群众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坚持用平等的身份接待群众,不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摆官架子、说官话;坚持用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压人,让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
三是要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整天围着办公室转,围着上级领导转,而不围着群众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四是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用群众的智慧推动当地发展。
五是要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建党治党的一贯思想。近几年来,江总书记在多种时机和场合,对这个核心问题作了反复的强调和论述。仅在《论党的建设》一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就有30处之多。这既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党内出现的一些脱离群众现象的深深忧虑。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任用多年的企业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努力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把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充分发挥职工在发展生产、增加业务收入、降低运营成本等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加快汕头电信发展的基础。
一、切实把加快发展和维护好群众利益摆在工作大局的第一位置。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业,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凡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都要摆到头等位置”。我们党之所以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靠的就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就是因为党始终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什么是群众利益,加快发展是群众的最大利益。汕头电信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各级党政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职工群众是满意的,但在个别单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摆在应有的位置,实质上是对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首先要考虑发展的大局、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群众利益的事多办快办,有损群众利益的事坚决不办。
二、切实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人民群众的呼声是其根本利益的综合体现。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是加强和改进政府作风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如果对群众的意见要求冷落旁置、敷衍塞责,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企业的诚信度就会降低。因此,作为广东电信地面局的领导,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客户、面向生产,不能只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处理日常工作,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邓小平同志曾经严肃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如果听不到群众的呼声,领导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掌握的情况就会“失真”,作出的决策就会走样变调,群众的利益就会落空。因此作为企业领导要深入到群众中间,知职工之所思,察职工之所虑,做到情真意切,透彻了解群众的心思,真切感受群众的情绪,确保“第一信号”的客观真实。必须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为人民群众表达愿望、反映情况提供方便,确保“第一信号”源源不断。如广东电信全面推行企务公开制度、汕头分公司实行分公司领导与基层单位联系制度以及每日基层信息汇报制度、企业网职工论坛等形式及时采集职工群众对发展生产的意见、建议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为企业领导指挥生产、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和研究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思路。
三、切实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的第一职责。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有多种职责,服务群众是第一职责。领导为群众多送一份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分情;干部多尽一份责,就为党多增一分光。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干部要像江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切实履行好关心和服务群众的职责。
四、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政绩的第一尺度。一是要扩大知情权,要有让职工有知情的勇气,认真落实企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增强企业工作的透明度,对出台的重要决策、所做的主要工作、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等,要采取多种形式告知职工,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政策措施的出台过程、重要工作的实施进度、热点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要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群众了解领导的工作情况有合理的方式、畅通的渠道、正常的程序。二是要增加监督权。要有让人民监督的魄力,认识到让人民监督是人民对自己的爱护,可以让自己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定期听取群众对企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群众满意的就坚持,不满意的要及时改正。三是要强化评判权。班子强不强,领导好不好,是否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广大群众心里最清楚、体会最深刻。
五、密切联系群众,加快汕头电信发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密切领导与员工、机关与基层的联系,是加快汕头电信发展的基础。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充分发挥群众发展汕头电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汕头电信生产的第一要务,做大做强是企业唯一的生存途径。这就要求企业干部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围绕发展生产,深入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引导市场,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我们要围绕贯彻省公司电信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一切为了市场、一切为了客户、一切为了效益”指导思想,不断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不断引导市场、激活增量。要树立一切为了市场观念,就是要巩固市场份额,不断拓展新领域,即是确保存量、激活增量。在注重市场分析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话务量分析,开发话务分析系统,认真分析话务流入、流出、流向、流量,引导用户使用、多用电信业务。为激活增量,组织精确放号、宽带会战、电话卡直销服务。要树立一切为了客户的观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树立一切为了效益的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长期效益、社会效益辩证关系,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网络资源管理,改变成本观念淡薄的意识,优化、控制运营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篇二十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这既是对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党执政60年来宝贵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形势下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却是一项长期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党将一事无成。推翻“三座大山”、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次次历史性巨变,都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我们党为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同最广大人民血肉联系而作出的历史抉择。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从工作思路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坚持用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思想教育党员干部,要求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既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们的既定目标共同奋斗。能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衡量党员干部群众观点强不强、工作实不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好不好的重要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指南。我们党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认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抓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才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落到实处。而抓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要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归结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来。
从提高个人素质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保持先进性和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直观判断就是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中得出的。党员干部的威信说到底是建立在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基础上的。保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一些党员干部所以出现这们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脱离了人民群众。实践证明,党员干部花架子越少,作风越扎实,人民群众就会离你越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就能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保持党员和干部本色,各种不正之风就无隙可乘,我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战斗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