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论文(热门23篇)
8.总结可以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写总结需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推进。掌握写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人文地理论文篇一
伴随着广播、电视、报纸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闻专业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新闻教育也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新闻教育进行了不断的变革与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毕业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媒体需要,新闻专业就业率下降等众多问题已成为新闻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也为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作者:张燕丽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刊名:决策探索英文刊名:policyresearch年,卷(期):2010“”(6)分类号:g64关键词:
人文地理论文篇二
在古代汉语里,“通识”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学识渊博的人,二是指学识渊博”。《现代汉语词典》中释“通”作“没有堵塞,可以穿过,有路到达,普通、一般,整体、全部”等,说明“通”的本义是不限于或超出一是一物而与外物建立联系。该词典中释“识”,主要是“认识、见识”等义,是认识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通识教育的概念是19世纪初被提出来的。至今有代表性的表述已达50多种。比如,学者张寿松从哲学角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通识教育是引导人们追根溯源、求其问因,让人思考“人之所以为人”,思考生存之目的、生活之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活动,让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教育。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博士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景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等。尽管一直以来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表述不一,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所有表述都揭示出了一个本质内涵。即: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既应该包括专业教育也应该包括非专业教育,应该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等相结合,从而培养出能够服务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是针对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倾向提出来的。它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意志等,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道德、有思想、有责任的人;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职业技能,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能够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技能型人才。关于两者之间的争论,从总体上说,前者在理论上占上风,后者则在实践上占优势。
1.专业教育的不足与优势。
专业教育指的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其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自不用说。但是这样的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如果教育仅仅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某种单一的专业工作,那么就会培养出单向度的人,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何况专业划分过细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变得支离破碎,而生活本身是一个整体,并非像专业划分那样界限分明。其次,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专业划分过细导致知识过分分割,使各专业学生所学内容的差异过于明显,学生难以走出各自专业的狭窄圈子,从而缺乏比较广阔的视角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第三,从就业的角度看,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这就需要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去适应这种变化,而这种开阔是单一的专业教育很难实现的。并且,多变的就业环境也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职业经常变换的现实挑战。由此可见,仅仅靠专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的。
2.通识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人才”――“人”在先,“才”在后,所有的教育都应使学生先成“人”,再成“才”。高等教育自然不能例外。通识教育的最终追求就是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改变了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专业领域的做法,打破了知识之间的界限,给学生更加全面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培养学生,使之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通识教育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提高,而且在就业上也可以比较灵活,选择面会更宽,相应的,在求职时就更具有竞争力;再次,通识教育在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受挫能力等也都会给予适当的关照,这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但这样的教育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可能会出现一些门门都通但门门都不精的人。
3.通识是基础,专业是方向,全面发展是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就是“建立在普通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一批具有专精技术的各行各业的专门技术人员而已,他们的功用只是用来满足社会物质和技术的需求,人的主体性和存在价值被忽视甚至被抹杀。而通识教育则是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不是当作“工具”来培养。学校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广博的客观知识,而且应该让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目的、意义,懂得如何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等。从这个意义讲,通识教育应该受到重视。
但值得注意的是,提倡重视通识教育并不是要否定专业教育,也不是要削弱专业教育。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有利弊。因此,在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时就不应该割裂的把两者作为对立的双方来看待。而应该以联系的、辩证的眼光去审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让两者互相完善,共同发展。以通识为基础,以专业为方向,在通的基础上专,在专的要求下通。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人文地理论文篇三
藏山,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盂县城北十八公里处;因春秋时藏匿赵氏孤儿得名。境内峰峦叠嶂,古刹栉比;山间神祠祀赵家遗孤之位;中华忠义苑弘扬忠孝爱国之情;志士仁人视为圣洁忠义之地,千百年来留名篇佳作无数。山以史传,史以文传,汇中华儒家文化于此藏孤胜境,誉为晋东第一名山。
藏山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长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嶂中,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造化神奇,独钟灵秀。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程婴舍去已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藏山,千峰叠障,万壑含烟,危岩若削,洞穴幽奇,松柏参天,涧水潺湲,山光水色瑰丽,风景四季宜人;古刹建筑,格局绝妙,疏密得体;所有楼、台、殿、堂、亭均依山傍壁而筑,同自然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使人如在画中,似入仙境,故有晋东第一名山之称誉。古有“藏山十景”之称。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志士,文人骚客,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瞻仰凭吊,游览观光,台元好问、傅山、顾炎武、王珻等都曾莅临吟咏,当今政要、学界名流概莫能外,无不流连忘返。随着近年旅游人数增多,藏山知名度随日而增。1996年,县政府拨款增建春秋战国城,它反映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至公元前256年秦始皇并吞六国为止,前后500年的历史,生动地再现了烈国争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景象。
合在一起,形乱而神不乱,使人们既了解了春秋战国的整个历史,又能知道各种人物、学说、事件的来龙去脉,融知识性、教育性、学术参考性为一体,具有新、奇、特的特点,整个建筑宏伟壮观,成为藏山祠文物旅游区的重要景观。明代乔宇曾写过一首诗,盛赞藏山。诗曰:“两崖云起涧西东,庙貌长留烈士风。仇国遗虚秋草绿,盂山半壁晚霞红。存孤事往功何伟,食报深恩典并隆。况有英灵作霖雨,高名千古播寰中。”藏山祠自从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人数以万计,农历四月十五日为藏山庙会,每逢庙会期间,远近游人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成为藏山最热闹的时节。该景点地理位置优越,西向太原,东去石家庄,只半小时多路程;北达佛教圣地五台山、革命圣地西柏坡,也不过半天路程,即或到京津,也是朝发夕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实乃旅游观光之胜地。
人文地理论文篇四
《电磁学》是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其基本原理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电磁学》的研究方法高度集中了物理与数学结合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与系统性,其基础理论对于学生今后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以及工程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都十分重要。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是摆在广大基础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近几年来已经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疏式”的现象基本上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本。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中的一次成绩评定等,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然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取决于其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在于人才,人才的根本源于教育。而具有严密体系和数理逻辑思维的高等物理教育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结合实际,在应用物理专业《电磁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研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电磁学》教学中实施研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从狭义上讲,研究式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获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对某一问题具有比较深入的掌握与理解。从广义上讲,研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的过程。根据上述对研究式教学的理解,我们认为在《电磁学》课程教学中首先应当对其教学内容做必要的调整和改革,特别是应当增加与当前工程技术领域密切相关的现代化内容。
《电磁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电磁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内容是经典电磁学部分,它主要包括静电学、静磁学、电磁感应和maxwell电磁场基础理论,课程内容多、学时少。教学中如何把与当前工程技术领域密切相关的现代化内容补充进来,是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将其课程内容做了如下的改革:绪论部分讲《电磁学》的重要性时,介绍一些它在现代科技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如从家电到高技术领域,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能源和材料科学到纳米科技等相关知识。第一章讲到电荷的量子化时,介绍分数电荷、夸克的发现和种类。在讲到作为静电理论基础的库仑定律时,介绍高速运动的点电荷之间不满足经典库仑定律的几种情况,并写出在相对论情况下库仑定律的具体数学表示式,介绍用矢量和标量来描述静磁场时讲矢量和标量描述的相对性。第二和第三章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讲物质电结构时介绍电子和质子的发现以及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研究是了解原子内部構造的重要手段。电介质物质分子的结构与极化过程和电偶极子的物理模型在现代原子与分子物理中的重要应用,如静电复印机和静电屏蔽等。
第四章讲经典电子论时讲其应用的局限性和现代量子理论对物质电导率的准确解释。基尔霍夫方程组仍然是研究似稳电路的基础。第五章静磁场一章中,讲非稳恒电流元的毕—萨定律的含时形式与磁延迟效应。第六章讲带电离子与磁场相互作用时,讲重元素质谱仪、同步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等。讲磁约束时介绍磁约束和惯性约束高温等离子体核聚变以及天体热核聚变等离子体,同时介绍离子体作为物质世界七种基本形态(固、液、气、等离子体、超密态、反物质和真空)之一,即物质的第四态是由足够数量的正负带电离子组成,其运动由电磁力支配的另一种物质状态。宇宙中99%的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由于地球的低温环境仅存在少量的等离子体,如电解液、电离气体、空间电离层等。在讲磁聚焦时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特别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简称stm),它是ibm公司苏黎世研究所的宾尼格和罗勒于1981年发明的,并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第七章讲磁介质的顺磁性、抗磁性和铁磁性物质的特性和磁化机理,介绍了各种磁性材料,如软磁材料、硬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光材料等基本特性与应用。在分析抗磁性时介绍超导抗磁性(迈斯纳效应)、磁悬浮和超导磁悬浮列车。超导体的零电阻效应及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
(29)半导体帕尔帖效应及应用(讲述半导体帕尔帖效应制冷原理及半导体冰箱);(30)场致发射的.应用前景(fed、pdp与lcd等显示器的分析对比);(31)同步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讨论了工作频率与离子质量的关系);(32)地球磁场是怎样产生的(回顾历史讨论地磁产生的原因);(33)弹性载流线圈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讨论弹性载流线圈在均匀磁场中的伸缩现象);(34)惠斯通电桥的研究(讨论非平衡情况下电桥的灵敏度与电阻的测量方法);(35)平面圆电流外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计算;(36)电子感应加速器的工作原理;(37)磁性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讨论磁光记录和磁记录材料的应用)。
上面仅列出了部分《电磁学》课程论文的题目及主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学生共完成课程论文203篇,内容几乎涉及了与《电磁学》有关的所有内容。通过四年来的研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1)通过课堂专题和讨论,学生从选题、查阅资料到完成课程论文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点可以从学生广泛阅读的大量相关资料中看到。(3)对《电磁学》中的有关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对《电磁学》课程教学中研究式教学探索的几点思考。
1.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当前高等学校物理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教学情况和我们几年来对应用物理专业《电磁学》课程教学中研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的总结分析,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1)以讨论式和启发式为主的特点。对专题中拟定讨论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发扬求知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对有关讨论的题目及时给出相应的参考资料的来源,方便学生课后即时地获取有关资料为及时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3)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通过教师引导进行课堂讨论。
2.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对课程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对应用物理专业《电磁学》课程教学中研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我们采用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的办法,即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为70%,课程论文20%,平时作业10%。改变了学期末一次考试评定学生成绩的办法,这种办法有利于研究式教学的实施,也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同时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评价办法。
3.对研究式教学实施可行性的一点思考。近几年来,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种改革所提供的良好氛圍为研究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但是,实施过程中还需解决以下的具体问题:(1)要建立全面而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2)图书馆,网络资源要保证学生能有效的得到有关所需的资料。(3)为学生的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上文对四年来应用物理专业《电磁学》课程教学中研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一些情况作了简单的总结说明。目前,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宏伟蓝图,极大地激发了高校广大师生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和勇气。而研究型大学作为高校综合生态系统要求有世界顶级的学术大师、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通过研究式教学获取知识和进行专门性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应用物理专业《电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所进行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梁灿彬,等.电磁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刘之景.经典电磁学与现代化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大学物理,,17(9):35.
[4]陶力沛.电磁学教学改革探讨[j].青岛大学学报,,14(2):108.
[5]梁树森.研究性学习向物理学科教学的扩展[j].物理通报,,(04):6-8.
[6]李国栋.当代物理学与宏微介宇生观[j].现代物理知识,,8(1):38.
[7]赵见高.迈向21世纪的磁学和磁性材料[j].物理,,26(7):406.
人文地理论文篇五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探讨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一、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
成人教育狭义上是指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类教育形式,与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经考试录取,学成后发放统一的毕业证,而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习对象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可以扩展到非国民教育体系。所谓成人通识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识类知识的教育,并且此处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往往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内容,并有日趋增加的趋势。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价值取向明显,通识教育内容长期被认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人通识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一)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学校教育背景下的个人存量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长时间的应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再教育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化的知识培训外,通识教育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而且出于非就业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识教育则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电脑等高新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千家万户,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自主学习还存在一定困难,此类成人通识教育便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困境,以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1]。
(二)人们主动学习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接受教育已经不再完全是出于谋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恰恰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契合。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成人的学习已由原来为了学历和文凭的提高而逐渐转变成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过于注重专门化的职业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识性知识的传授,而这与人们时下的学习需要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离,恰当的成人通识教育知识能够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建国后至今,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供多种途径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目标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识教育无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向成人传授通识类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存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长远来看,起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
(一)生活相关性原则。
成人社会有成人社会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成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学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当然成人通识教育还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赘述,但从基本功用探讨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就应当具有生活相关性,因为与生活无关则意味着某种专业深度,而这与通识教育基本内涵并不相符。生活相关性知识在成人通识教育中有所体现,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摸索、甄别所花费的时间,同时,这也符合人们认知的一般心理规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综合性原则。
所谓综合性原则就是摒弃学科分化的偏见,从综合视角去学习知识,这也是通识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成人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学科专家,即便是学科专家其专业性教育也可以从非通识教育内容中获取。可以说,综合性原则既是通识教育的内在属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点,当然是成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广泛适宜原则。
广泛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对其教育对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应因学习基础差异而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呈现较大差别,这就需要成人通识教育内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而且教学方式等也应符合这一原则,比如说成人通识教育内容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过强的专业术语,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浅出,以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四、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探讨。
人文地理学也称人生地理学,它是探讨人文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故而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一点我们从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名称中就能够窥知一二,人文地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同时,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因此,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非常合适。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也有着同样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人文地理学侧重于从区域的视角探寻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现象,而这些事物、现象内容复杂,并且彼此间或与其环境间亦同样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当然也就遗传了这种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学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交叉,从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文理综合学科,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一个区域的内核将诸多人文、自然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科间的碰撞与融合又通过人文地理规律体现出来。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结构明晰,人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中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都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学深入学习的先前学习基础,人文地理学课程呈现也大多都是从直观到抽象,对于成人通识教育学员具有广泛适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一)广播电视中播放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及科教纪录片。
广播电视具有受众广泛,播放灵活的特点,是传播通识类知识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就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专门课程的方式加以体现。目前此类专门课程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已有所体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学习观的逐渐进步,这类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越来越高,电视台在获取良好口碑的基础上也能收获不错的经济效益。科教纪录片是人文地理学知识在广播电视中体现的另一种方式,并且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个国家通过有线网络等各种渠道播出,成为覆盖全球的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中国很多电视台也采购和播出《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节目,但是这些节目中涉及中国的题材很少。可以说,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科教记录片的制作,对于传播人文地理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也日益增多,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学知识推广的有效途径。网络课程形式各异,有各高等学校、初等学校的网络精品课程,也有各大网站推出的各类免费课程,还有个人自主开办的相关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学习内容是通过社交通讯工具、博客等传播和推广的,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的有效载体。当然,目前网络上一些课程资源的传播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比如很多网络免费数据库采取上传者自主上传的方式获取课程相关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内容的可靠性很难甄别,这样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内的网络课程的可持续供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总之,清洁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更符合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利益。
诚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学适宜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学习内容之一,而且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成人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特征,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属于通识课程,与一般学校地理科学相关专业课程应该有所区别,课程内容除了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人文地理学实践案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课程中设置部分实践课程,从而更好地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人学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主要是考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都比较大,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4]。
参考文献:。
[1]宋广伟.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科技咨询,2007(11):128.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文地理论文篇六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的最新发展理念。
二、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全球性人vi、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产生,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
当前,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成为地理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的全面落实和进一步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既是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
三、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中的地理学问题。
1.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研究。
人地关系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处于基础层次,是最根本的。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与“人”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扩大、革新。人地关系现已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而且与后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地关系中的“人”也不仅仅是指人类社会,而是多层面的“人”。因此,人地关系乃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人与人工产物、人与土地综合体、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成的物质关系系统。
2.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作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中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境况不同,资源、环境、社会历史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发展也极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扩大。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的统筹上,就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认真研究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际间的联系,正确处理好其间的差异与不平衡。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崛起等领域,地理学都大有用武之地。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
当前,中国城乡收人差距之大实为世界所罕见,“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步伐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发展问题,分别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任务,并较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该命题正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任务。
4.生态教育与环境保护实践。
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建立起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应当珍惜保护,有偿使用,避免浪费和破坏,从而采取正确的行为取向;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对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做无害化处理,使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少。在消费方面,要逐步形成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并且引导人们选择和支持绿色生产与消费方式,纠正浪费资源和能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等不良行为,参与宣传、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
5.全球化、地域联系与统筹兼顾。
从目前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现状看,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应增强本土化的观念,以多样化求生存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通过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及其资源的统筹利用,达到发展的目的。高中地理新课程将全球变化研究作为重要课题,课程标准提出“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教材则从自然地理角度着重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人文地理角度则探讨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必然又涉及到地域联系的问题,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这是对学习地域联系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在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及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我国改革开放策略方面的研究,高中地理均有涉猎,也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具体要求。
6.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发展。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发展最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其人本思想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友.地理学与科学发展观[j].地理教育,(04):1。
[2]刘艳燕.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3]袁书琪.地理教学中怎样体现科学的发展观?[j].地理教育,(11):11。
人文地理论文篇七
【论文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自然;区域;趋势。
【论文摘要】:
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就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就是其一。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就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就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就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就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就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就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就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就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就是在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2]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8).。
[4]赵建吉.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8).
人文地理论文篇八
我报考的是南师大人文地理,南师大人文地理专业全国排名靠前,知名的教授如张小林,杨山,陆玉麒,黄震方等等自不必说,所以每年报考人数大家可想而知,而且人文地理这几年日趋火热,故而分数也水涨船高,一般来说340+或350+才能进复试,最高分能到370+或380+,所以拼命二字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首先是关于高数603。
南师大数学是自主命题的,出题范围就是那两本高数书,5版或6版都可以。很多人都是冲着南师大只考高数这个优点去的,但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书一定要仔细的过,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要觉得看之前的真题从来没有考到那个知识点就不去看,这样是会吃大亏的,这是我自身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什么关于三重积分,向量等等之前没有被大家重视起来的,以后会逐渐出现。
但是我个人认为,关于傅里叶级数等很靠近工科方面的,出现概率不是很大。这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自我斟酌,如果不放心可以全看。总的来说南师大数学是越考越细,越考越活,越考越难。今年和我一起考人文的两个同学都是挂在数学上了,数学是最能提分的一科,但也是拉分的一科。大家一定要重视,多做题,注意总结归纳。
其次是关于专业课。
备考资料。
论述题,出的都特别活,大家可以从真题里看到,这就要求自己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复习的时候把握研究问题的脉络,形成一种思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复习到一定阶段就会有这种体会,厚积薄发吧。
冲刺阶段的复习要有所侧重,不能再全面撒网了。经过前期的强化学习,各科的基本知识都有了较熟悉的掌握。这个时候,一方面要强化记忆、理解、重复重要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要补齐自己的薄弱环节。让复习有的放矢,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效益。同时还要注意转移复习的注意力,加强专业课与政治课的复习。特别是政治,应该开始细致地记忆知识点,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考前模拟测试成了复习的必然。之前已经进行了专项性的强化复习、练习,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牢固了,可能每道题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轻松的环境,都有可能解出来。但是真正的考试,时间与环境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在真正考试前要进行考场模拟,使自己融入到考研的现场当中。此时要完全按照真正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测试。测试题主要来源是没有做过的比较旧一点的考研真题和其他的模拟试题。通过现阶段的模拟练习,找出考场上最佳的状态。
最后是关于导师。
南师大报名之初的时候不报导师,只是在复试笔试完以后会给你发一张纸,会让你写上三个你想报导师的名字,然后让你填是否愿意调剂什么的。
最后送上一段话,是我考研期间贴在床头上的,每天早上睁眼就可以看见:
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只能靠自己。没什么背景,没遇到什么贵人,也没读什么好的学校,这些都不碍事。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对自己的懒惰下黑手。向前走,相信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证明自己,找到你想要的价值。
人文地理论文篇九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自身数学学习实践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性课题学习将会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颖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一节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
在课堂上要形成“问题中心”,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进课堂内进行研究,使课堂成为问题展示平台、讨论与辨析的场所。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带着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积极活动之中,他们所得到的知识就比较深刻、扎实。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反思;促进学生讨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精神;促进学生自觉地把问题专题化。
我们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身体验问题。数学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研究的方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
1.在数学的应用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传统教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能将学到数学知识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也是我们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数列知识解决购房、购车分期付款问题,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最佳方案问题,等等。带动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真正的做到使学生学以致用。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问题,建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一方面能用所学的数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抽象成数学的模型,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推进。
2.在数学开放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高考命题专家也敏锐地觉察到开放题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近几年在全国和各地的高考试题中连续出现具有开放性的题目。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
a、接触扩散: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4.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5.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7.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代表人物:拉采尔、森普尔和亨丁顿。
8.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代表人物: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和白吕纳。
9.适应论:是英国地理学家p.m.罗克斯比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10.生态论:是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他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11.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12.文化决定论: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13.和谐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虽然在各国的重视下,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得到解决,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是有所加重。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即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
14.汤恩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1.经验主义方法论:其基础是归纳法。有以下两个特点:一,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断定,得出结论。二,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它和逻辑实证主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它的引入有了很多的变化:一、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二、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彩了演绎逻辑。三、加强发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但是又有着很深的不足:(1)经济决定论的。趋向。(2)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3)地理系统是开放我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
3.人本主义方法论: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而且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趋向,把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解释人文现象。但是它还不完善,不系统,影响力小。
5.遥感技术:是指使用各种传感器,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经加工处理获得地物的图像和数据信息,从而揭示地物特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6.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从而建立起来的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3.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4.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5.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6.种族:即人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7.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8.种族主义:是指一种以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
9.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个历史范畴。
10.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2.敞田制:是指庄园内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长条份地,在作物收获以后,各农户均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牲畜。
3.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3)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单位面积产量高;(4)农场规模大;(5)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
5.现代农业类型:(1)种植园: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如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2)谷物农业: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3)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4)乳品业: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5)市场园艺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6)大牧场: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
6.农业景观:是人作用于自然的综合表现和积累。既包括农田景观、农村聚落形式和建筑形式,还包括土地利用形式等。
7.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形式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
2.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全球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
3.第四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
5.第五产业:即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
6.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7.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一
与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具有内容多而“散”、知识更新快、各章节间知识逻辑性较弱、案例的选择随机性较强等特点。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联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优化的主要方法是“增补”“纠偏”和“重组”。下面以人教版为例具体谈谈。
一、适当增补,扫除学习障碍。
1.生产、生活中的常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受其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当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时,就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人文地理内容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看来是“常识”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往往是生疏的,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如不同农作物(或果树)的生长习性,对生活在山区农村的学生来说可能是常识,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学生来说就是陌生的。反之,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如开发区、大型超市、地铁等对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地理事物,对农村学生来说很可能是生疏的。2.对已经过时的内容。知识的更新速度快是人文地理内容的突出特点之一。人类的生产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应对这些旧有内容做适当的补充说明。在必修2中,教材把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放牧业作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进行重点介绍。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冲击,这里的大牧场放牧业已风光不再,大部分草原已被开垦为耕地以种植大豆,许多牧场名存实亡,但教材并未提到这些。此外,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的“活动”栏目,结合设置的问题,直接或间接从生产环节的联系、地理条件、经济与生态意义以及在全国的。推广等几方面介绍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但事实上,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里的基塘农业面积大幅减少,多转为都市或工厂用地;基塘作物也由原来的桑树、甘蔗改为花卉、蔬菜和水果。3.课标或高考有要求,但教材没有体现的内容。目前高中地理教材有多种不同版本,它们虽然都是根据课标编写的,但在内容选择、难度及深度上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内容在课标中有明确的要求或在高考中经常出现,但教材中没有体现,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就应该做适当的补充或拓展。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人教版教材却没有相应内容,应进行补充,如补充地域文化对城市区位选择、城市空间的布局形态以及对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此外,区位的选择与评价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而教材中涉及的区位只有农业、工业、城市与交通,其他如航天基地、水电站(或太阳能电站、风力发电站)的区位等,课标中虽没有明确要求,教材中也没有体现,但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中,教学中应成立专题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拓展。
二、大胆纠偏,体现学科的科学性。
高中地理教材是由多人共同编写的,各单元的行文风格有比较大的差异,再加上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在内容的选择、知识的呈现方式方面有时会出现一些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在教学中需要加以纠正。1.脱离现实的内容。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在“阅读”材料中以“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为题,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西双版纳地区人工多层热带经济林”:“以橡胶为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在灌木层之下再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了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可实际上,由于橡胶树具有独占性的特点,在橡胶林内其他植物是无法生存的,必须在教学中对原知识点加以纠正。2.错误或观点片面的内容。(1)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中,教材对“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未作具体分析,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却用了很大的篇幅,相关插图都是显示负面影响的,如果教学中不做适当纠偏说明,就难免会使学生形成“城市化弊大于利”的错误认识。(2)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对“大牧场放牧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的阐述是:“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但实际上,阿根廷、新西兰的大牧场放牧业却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3)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谈“关于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决定因素”,教材一开始就点明“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事实上,无论是河流的利用方式还是流域的开发方向,流域的自然背景只是为其提供了可能性,而实际上河流如何利用、流域的开发侧重于哪些方面,则与人类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早期与1933年以后开发方向和开发模式的不同其实就是一个否定教材观点的例证。3.不严谨或不符合逻辑的内容。(1)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中的荒漠化定义是:“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该概念表述前后有不合理之处,因为石质荒漠化(也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发生在湿润地区(如云贵高原),而不仅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2)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在阐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时,配有“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该图给出了各种造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精确比重,却没有显示时间,这是不严谨的。因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程度是不断变化的,不可能是一个固定值,教学时教师应向学生指出。(3)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在阐述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时,提到了“内部交易成本因素”,这与必修2中关于工业区位因素的阐述不一致,容易造成误解。首先,“内部交易成本”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如政府建立出口加工区,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改善交通条件吸引外资,可以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但按必修2中区位因素的分析,应将其归为“政策”因素和“交通运输”因素,也就是说,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与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的外延是有交叉的,是不宜并列的。
三、灵活重组,提高教学效果。
1.前后联系、融会贯通。高中人文地理内容中,一些内容有重复或有交叉,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优化、重组,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如下表:2.贴近生活、、重选案例。高中人文地理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多以案例的方式呈现,学生需要掌握的并不是案例本身,而是案例所体现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各地生产、生活实际,重新选择更贴近生活现实的案例。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能够充分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如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谈“流域的综合开发”,教材选择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作为案例,如果是我国两广一带的学校,就可以用红水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来替代。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文地理的一些相关理论、观点也会有发展和变化(如区位理论);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如我国的人口政策、土地利用政策、城市化方针等)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在教学中都要予以关注。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二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自然、行为、政治等诸多内容,是高等学校地理学本科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紧随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空性,涵盖当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城镇一体化、新经济技术开发、旅游开发等诸多热点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范围广、知识面宽、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具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在现阶段,综观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采取“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适应性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
课程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适应性的课程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
人文地理学需要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宽口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gis、测绘等实用技术教育的传输,还要使得学生具备人文历史、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学、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素养。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人文地理学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
2.加强启发式教学,培养综合素养。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导精神。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通过设问、指导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发挥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得益彰,课堂气氛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开展课堂与课后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去思考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给他们创造发表不同见解的环境和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师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都能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或进一步的指导,使学生们能够抓住兴趣点,促进学习。
3.强化实践教学,密切联系产业。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人文地理学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解决诸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价值评估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用到调查、模拟、考察、比较和模型分析等多种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研究方法的训练过程。很多基本概念存在于课本中,它们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大多都比较抽象,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或课件演示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其效果去远远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体验、探究、理解与总结。通过实践学习,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因此,相关的高等学校教学机构不能把师生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花力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研究合作基地和建立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校外的研究基地能够给学生提供调查与考察的环境,校内的实验中心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模拟。
4.注重案例教学,提高技术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已发生的问题个案,把现实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教师案例讲解、学生讨论、撰写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将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旅游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性。同时它还是一个与多学科理论交叉、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机构要下大力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设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和使用教学设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人文地理学教学要加大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专业动手能力与时代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类活动的某些具体过程或内容,才会明白人类活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或受到什么条件的影响。比如,不知道农业生产是什么,怎么会明白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呢?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合理或不合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归纳各种人类活动所受到的影响因素的基本共性进而建立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式。例如: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就考虑四个因素就可以了:地形、气候、水源、土地。
其次,我们要明白,人类活动与人自身的思维方式有关。而思维方式往往取决于人对客观环境的认知程度。而这个又与人口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有关系。人类活动最合理的方式当然来自于高素质的人口对客观规律的高层次的认识和相对完善的思考。因此,作为学科发展和解决问题就是向着最高层次最高要求去追求要达到的目标。当前人类的最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以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全面而准确,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去分析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最后,要提醒两点:思考人文地理的时候,一要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二要知道这个世界存在地域差异和等级差异。站在人的角度思考就是要克服套用公式化的结论。例如餐馆不能设在垃圾场附近;巴西迁都的原因要站在管理层针对国家均衡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原上气候凉爽才迁都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要出现的现象,不能回避也不能抑制,只能面对。世界存在地域差异就是要我们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去看待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而等级差异则包括城市中心地的等级、媒体的等级、行政管理的等级、社会群体的等级。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正确方法。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四
我叫xx,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xxx地质大学,专修人文地理专业,本人在大学期间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熟练掌握了人文地理学、地图与测量、水文水资源、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学、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地质地貌学等课程,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本质层次去看待大气、水文、土壤等和专业相关的事物。同时,为提高视野和素质,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和选修了法律,国际贸易、中西道德论比较、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非专业的知识。能使用office、photoshop、visualbasic、mapinfoarcviewgis等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操作。在校期间,曾担任地理科学专业学习委员,参与组织领导班里各项活动。专业团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组织开展的摄影展、书法比赛和其它各种活动深受好评,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特色活动“石头记”(岩石矿物展览)更深受学院领导赞扬。同时,多次以个人和代表学院身份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乒乓球、合唱、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为自己取得了自信,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肯干、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锻炼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信心胜任将来的工作。社会,迎接挑战,本人将在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自我提升!
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五
(一)补充鲜活的社会、经济素材,弥补地理考察的不足。
由于经费的限制和对学生人身安全的担忧,当前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地理考察缺失的现象。原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体会、感悟到的鲜活的人文社会事项,却只能通过传统课本中的文字来“想象”。即便是在有限的地理考察中,由于地理学所涉及的现象宏观性较强,在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中所能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比如对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查,若能在发改委等宏观战略决策部门进行考察,并结合对区域内知名专家和决策者的访谈,则学习效果将大幅度提高。而由于种种原因,上述考察根本无法在现实地理考察中实现。往往仅仅是在产业园区内乘车浏览或者在厂外大致参观一下,充其量可以参观一下产业园的展览馆,看一下宏观规划。这无疑使考察的深度和效果大打折扣。
(二)借助多学科专家视角,拓展知识面。
由于目前媒体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财经类节目的采访深度在逐渐提高。视频资料中有一些记者针对著名经济学家、文化学者等相关领域专家的'访谈类节目,若能根据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观看,则能起到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认识深度的效果。毕竟,在知识高度专业化今天,要求人文地理教师能够无所不知是不现实的,只能借力其他专家弥补本身的知识缺陷。此外,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使学生在观看中体会到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对地理学视角的独特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调节课堂氛围,形成多感官刺激,优化学习效果。
虽然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但纯粹听觉的刺激,时间久了易造成“刺激疲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会通过改变声调、改变话题来解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若能在学生产生“刺激疲劳”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刺激的方式,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视频资料具有听觉、视觉综合刺激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视频多媒体资料,可以形成对学生的多重刺激,有效避免“刺激疲劳”。
二、基于视频资料的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本研究对笔者所教授的大二及大三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了95份无记名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3份。其中,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28人。在这些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均穿插使用了相关的地理教学视频。
(一)使用视频资料的必要性。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必要,51.6%的被调查者认为必要,也就是说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视频资料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使用视频资料教学的有效性。
80.6%的被调查者认为效果非常好或好。感觉效果一般的占18.3%。
(三)视频资料的使用方法。
6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在课堂中间穿插播放片段,34.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集中时间完整播放。
(四)视频资料的选取。
81.7%的被调查者认为纪录片帮助最大,44.1%的被调查者认为行业调查类视频资料帮助最大,3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访谈类视频最有帮助,而只有15.1%的被调查者认为讲座类最有效。当被问及哪一类视频资料的教学效果最不好时,66.8%的被调查者认为讲座类视频教学效果不好,15.1%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访谈类视频资料不好,而只有5.4%的被调查者认为纪录片类视频资料效果不好。
(五)开放性问题。
问卷还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关于学生对视频资料参与教学过程的建议”。结果显示,学生对视频资料参与教学过程普遍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于视频资料的使用方式提出了建议,如视频资料不宜过长,视频要注重时效性,教师应根据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对应的讲解以及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等。
三、结论。
(一)结论。
1.视频资料对于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理论层面的逻辑推导和实践层面对实际授课效果的调查表明,视频资料对于人文地理课堂教学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地理考察的匮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观察分析能力具有较大帮助。从反馈来看,学生也普遍欢迎这种教学形式。当然,视频资料的课堂教学只能是辅助地位,不能取代教师课堂讲授的主体地位,即便是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对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点拨,并阐明与本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否则教学效果将不会太理想。2.视频资料时效性要强,播放时间需简短,播放方式需灵活穿插。从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对视频资料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这也与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发展实际有关。此外,视频资料的播放一般不宜占用整节课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播放的形式采用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好。3.视频资料应以纪录片、行业调查、专家访谈类为主。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纪录片、行业调查类以及专家访谈类视频资料较为欢迎。而对于讲座类则不感兴趣,或许是与视频讲座的形式与教师课堂讲授的形式基本无异,容易造成学生“刺激疲劳”有关。
(二)待研究的问题。
首先,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仅为地理科学大二及大三学生,且以大二学生为主,因此,后续研究将继续加强对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的调查分析。其次,本研究所用于调查的课堂教学内容仅限于“人口地理学”及“中国经济地理”,因此,对人文地理其他课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高鑫黄佳妹廖家丽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六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熟练掌握了专业学科的各方面知识,主修了人文地理学、地图与测量、水文水资源、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学、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地质地貌学等课程,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本质层次去看待大气、水文、土壤等和专业相关的事物。
《人文地理学本科生的'自我鉴定》()。能使用office、photoshop、visualbasic、mapinfoarcviewgis等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操作。
在校期间,曾担任地理科学专业学习委员,参与组织领导班里各项活动。专业团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组织开展的摄影展、书法比赛和其它各种活动深受好评,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特色活动“石头记”(岩石矿物展览)更深受学院领导赞扬。
同时,多次以个人和代表学院身份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乒乓球、合唱、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为自己取得了自信,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肯干、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锻炼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信心胜任将来的工作。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七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1.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
a、接触扩散: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4.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5.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7.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代表人物:拉采尔、森普尔和亨丁顿。
8.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代表人物: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和白吕纳。
9.适应论:是英国地理学家p.m.罗克斯比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10.生态论:是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他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11.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12.文化决定论: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13.和谐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虽然在各国的重视下,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得到解决,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是有所加重。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即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
14.汤恩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1.经验主义方法论:其基础是归纳法。有以下两个特点:一,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断定,得出结论。二,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它和逻辑实证主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它的引入有了很多的变化:一、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二、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彩了演绎逻辑。三、加强发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但是又有着很深的不足:(1)经济决定论的.趋向。(2)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3)地理系统是开放我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
3.人本主义方法论: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而且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趋向,把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解释人文现象。但是它还不完善,不系统,影响力小。
5.遥感技术:是指使用各种传感器,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经加工处理获得地物的图像和数据信息,从而揭示地物特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6.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从而建立起来的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3.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4.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5.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6.种族:即人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7.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8.种族主义:是指一种以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
9.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个历史范畴。
10.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2.敞田制:是指庄园内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长条份地,在作物收获以后,各农户均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牲畜。
3.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3)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单位面积产量高;(4)农场规模大;(5)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
5.现代农业类型:(1)种植园: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如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2)谷物农业: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3)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4)乳品业: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5)市场园艺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6)大牧场: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
6.农业景观:是人作用于自然的综合表现和积累。既包括农田景观、农村聚落形式和建筑形式,还包括土地利用形式等。
7.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形式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
2.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全球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
3.第四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
5.第五产业:即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
6.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7.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八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是山西师范大学城市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将于xx年7月毕业,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我首先注重专业基础的巩固,系统地学习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知识、经济地理学、gis及其地理学应用等专业课程,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硕士论文的准备阶段,本科的经济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是我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的重要保障,实地进行问卷调查,使我的论文研究撰写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其次,注重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书籍,并联系实际问题展开思考,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体系。
此外,在校期间参加了区域经济论坛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报告活动,并且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制作了地理学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将理论知识与文化实物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参与专业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年的求学历程,是不断总结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我诚实守信、沉着踏实的工作态度与原则。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期待您的消息!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人文地理论文篇十九
【论文关键词】:
【论文摘要】:
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就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就是其一。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就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1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就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就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就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就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就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就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就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就是在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2]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8).。
[4]赵建吉.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8).
人文地理论文篇二十
我叫xx,0x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xxx地质大学,专修人文地理专业,本人在大学期间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熟练掌握了人文地理学、地图与测量、水文水资源、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学、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地质地貌学等课程,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本质层次去看待大气、水文、土壤等和专业相关的事物。同时,为提高视野和素质,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和选修了法律,国际贸易、中西道德论比较、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非专业的知识。能使用office、photoshop、visualbasic、mapinfoarcviewgis等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操作。在校期间,曾担任地理科学专业学习委员,参与组织领导班里各项活动。专业团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团支部,组织开展的`摄影展、书法比赛和其它各种活动深受好评,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特色活动“石头记”(岩石矿物展览)更深受学院领导赞扬。同时,多次以个人和代表学院身份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乒乓球、合唱、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为自己取得了自信,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肯干、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锻炼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信心胜任将来的工作。社会,迎接挑战,本人将在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自我提升!
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人文地理论文篇二十一
考研终于结束,一段忙碌的生活立即开始。我考了两年,都进了复试,并且第一次的名次和分数都高些,特别是名次高很多。可是,第二次上了。发此贴的目的:一为回馈论坛里面前人的帮助;二是有关中大人文地理的帖子,一直感觉蛮少,所以我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交流;第三、纪念下我考研的那些日子吧。
一战,我是大四开学,9月份准备的,认为这个时间还是够的。我觉得自己一直还算认真的吧,除了10月份老师让我保研时就结了一阵子,没学习(好吧,承认是自己坐不住)。本科是所211部属师范学校,人文还是可以的,主要是高考为自己没报中大的遗憾以及想换个学习环境,就没保研。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专业出题灵活,就只说说我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吧!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我自开始准备考研时就直接看专业课的书,《人文地理学》这本是重点看了n遍(实在记不清了,越多越好),再是《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区域规划》等看了2、3、4遍不等,因为有很多内容是交叉的。没做好的是,《自然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只看了两遍,加上自己以前学的时候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这部分得分不多。这个,还是早些复习多看几遍的好。另外,我打印了近几年中大本专业老师的文章,有50多块钱。
一战初试主要是数学没发挥好,我的数学成绩还是不错的,可能考试时抱的期望比较大,思想负担过重,很多会的题都没写出来或是写错。可见,考试时心态非常关键。根据中大考数学的特点,我复习数学主要是三本书: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上、下册和浙大概率。看和做了三遍吧!没用别的资料了,上次108,这次考了130+,呵呵,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澹已经写了好多,却没说到重点。
二战,很多人会觉得我思想负担很重,我的回答是没有,可能我就是没心没肺的额毕业后,独自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生活、复习,没认识的人,觉得一个人默默地学习还蛮好的。感觉第二年,自己的心境很平和,静下心思考了许多问题,成长了许多。初试成绩第二年没第一年的好,主要是数学上去了,别的下去了。说实话,这次该是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复习也更有针对性,考得更好才对,有点难以接受。不嗦啦,下面进入重点。
复试。
第一次,主要是英语考的不好,也是许多人深恶痛绝的英译中。再则,专业课表现平平,结果被后面的同学挤掉了。考试总是这样几家欢喜几家愁,当时也没顾得上伤心就联系调剂。华南师大的一个老师让我过去他们学校,说问过愿不愿意跟着他做学习,我的分数在他们学校蛮有优势的,听说那个老师很不错的.就去了。可是,准备了他们学校的复试大半个月,结果告诉我:同样是中大调剂过来的,比我低30多分可以去复试,而我不用去了。这时候,别的学校的复试大多已经结束,没机会调剂到别的学校了。
我说这些并不是诉苦抑或是责怪那个老师,没有意义,我想说的是:调剂的做多手准备。这时候,我也不愿意回自己的学校,毕竟保研都没去,现在回去也太・・・那个啥了。接着,要毕业了,忙着和同学聚会,也没机会伤心,时间久了感觉也淡了。直至毕业,我都没真正下决心要再考,只是偶尔说说,想着去工作吧!我是喜欢学习、看书,可是实在讨厌一天到晚坐在同一个地方看那几本书,苦逼的很。就去一公司上班,在广州还是好找事的,当然前提是要求不要太高了。早上八点上班,晚上转钟两点睡,不要问我是啥破公司,我只上了一天班。
所以,还是读书好啊!接着考,分数线下来:300,进入复试。
这次考试也没啥好说,3月复习直至考试,主要是专业书(初试看的书看一遍)和英语口语话题准备(用笔记本写了很多,可惜没用到),还有论文(注意英文部分的摘要哦)。看到很多人对复试抱怨很多,我心里反而平静起来,一路下来自我感觉可以,所以最后被录取也没感到奇怪(呵呵,我的分数并不高)。
写得有点凌乱,但是我想还是有一点思路的。我想,有人看到我写的东西有点小小的感想,也就不费我这一个多小时了。
祝好!
()
人文地理论文篇二十二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生活化、人文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中职人文地理教学应将人文地理知识接受、知识探究、知识创新以及学生自身专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情境—探索—认知—质疑—活化”模式来搭建学生人文地理知识生成的阶梯。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才能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以《商业选址的案例调查法》为例,该课内容牵涉到门槛人口、商圈理论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就市内、校园及周边某超市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调查,如周边人口数量、构成职业、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地理因素分析,如周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位数量、交通管理情况等。待到正式课堂时,教师即可将这些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市场饱和指数运算等。这种调查数据的应用,加上教师的有效讲解和重要知识点板书,可将抽象的时间、空间、经济活动思维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点的把握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重难点的理解、思考和探究。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人文地理教学需加强课堂的生动性、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着力于学生的课堂参与、知识生成、自主探究水平的提升,重点培养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多元教学方法的开发运用,强化地理的人文性和生活性;学生要切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问题时,师生间有机交流,只有不断探寻、努力积累,才能使中职人文地理教学变得有序、有效。
人文地理论文篇二十三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
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
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
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
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
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
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1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
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
(2)认识论。
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
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
(4)方法论。
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
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
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鸦x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
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
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