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数据时代一书 大数据的相关书籍(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数据时代一书 大数据的相关书籍篇一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浦东新区周浦幼儿园(秀康部)朱玲
《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面对着一群天真无邪、稚淳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又倾注了多少爱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2012-6-13
大数据时代一书 大数据的相关书籍篇二
“三证一书”与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许可,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建设单位或个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件,依法赋予建设单位或个人进行建设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我国自1990年4月1日起颁布施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的规划建设施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划许可证制度,即“一书两证”制度。2008年起开始施行的《城乡规划法》则增加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新规定,我国的规划许可证制度由此由“一书两证”演变为“一书三证”,这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根据1989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3号)第30、31和32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2008年,随着《城市规划法》调整为《城乡规划法》,乡村的建设规划也被纳入新法范畴。《城乡规划法》第41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由此,《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加上原有的“两证一书”,形成了现在的“三证一书”。由原先的“两证一书”到现在的“三证一书”可以解读我国规划许可制度的变迁,以及“三证一书”对后来城乡规划法的实施的重要影响。可由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引导、控制的第一道程序,主要审核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原有《城市规划法》第三十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而随着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土地二级市场的形成,获得土地除了原有的行政划拨方式以外,还可以土地出让的方式获得。后者为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只要其满足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即可,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因此,《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范围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管理所有建设工程到目前的只管理行政划拨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工程。
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
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核定建设用地位置和界限以及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如核定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规划管理要求)。原有的《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因此,《城市规划法》规定了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以行政划拨方式获得土地的管理要求。
而新的《城乡规划法》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获得土地的两种不同方式(行政划拨和土地流转)做出了不同的管理。《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早于现代城市规划制度的建立。建设工程分为:建筑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和市政管线工程。原有《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审定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图后,才能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只要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后,即可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简化了办理手续。《城乡规划法》还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这体现了《城乡规划法》向公众参与方向的改进,是我国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并不彻底,只是个知情权,没有规定公众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参议权力。
四、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原来在乡村规划区建设需要向规划主管部门领取“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和“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即所谓的“一书一证”。城乡规划法取消了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制度,今后乡村建设只要向规划主管部门申领一个证件,即“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这改变了乡村建设缺乏监督约束的状态,扭转了乡村建设无规划的现状,为改变我国城乡规划二元管理,统筹城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违反规划许可的法律责任
《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九、四十和四十一条规定了违反规划许可的法律责任,但规定只是描述性的,而且对规划行政主体缺乏监督和约束,实施起来较为有难度,并留下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进而易于导致较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如其中的第四十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影响城市规划,尚可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显而易见,该条款对罚款的规定非常不明确,在实际的执法中极易形成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或罚款过度的不当执法行为。
《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六十一、六十四和六十五条则对原有的条款规定进行了较大改进,处罚相对明确,缩小了自由裁量权,并对城市规划行政主体进行约束。如其中的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此条款与《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相比,由于对违法行为界定清楚、对处罚措施规定明确,从而便于执法人员实施,能够大大的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和准确度。
大数据时代一书 大数据的相关书籍篇三
三证一书
三证是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一书是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building permit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确认有关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包括下列内容:
(1)许可证编号;
(2)发证机关名称和发证日期;
(3)用地单位;
(4)用地项目名称、位置、宗地号以及子项目名称、建筑性质、栋数、层数、结构类型;
(5)计容积率面积及各分类面积;
(6)附件包括总平面图、各层建筑平面图、各向立面图和剖面图。
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 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城市土地利用与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实行法定许可证制度。为了体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法律严肃性,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因此,建设部决定制定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90年4月1日起施行。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具体使用要求是:
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一般程序:
1、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国家批准的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性行政主管 部门提出定点申请;
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地用地项目性质、规模等,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初步选定用地项目的具体位置和界限;
3、根据需要,征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用地位置和界限的具体意见;
4、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向用地单位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5、审核用地单位提供的规划设计总图;
6、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当包括标有建设用地具体界限的附图和明确具体规划要求的附件。附图与附件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配套证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附图与附件由发证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实际情况制定。
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般程序:
1、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单位与个人,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申请;
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要求;
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征求并综合协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意见,审定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4、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建设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工程施工图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包括的附图和附件,按照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以及个人建房等不同要求,诱发征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实际情况制定。附图和附件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配套证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市城市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1999年12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制度,此前,全国各地方政府也有类似管理制度,但名称及管理方式缺乏统一指导,如开工报告、开工证等。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与城市规划密切结合,科学合理,提高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编制、审批项目建议书和设计任务书,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了解建设项目建议书阶段的选址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议书时,对拟安排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要征求同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五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阶段的选址工作,对确定安排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从城市规划方面提出选址意见书。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
第六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主要是建设项目名称、性质,用地与建设规模,供水与能源的需求量,采取的运输方式与运输量,以及废水、气、废渣的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
1、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2、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协调;
3、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4、建设项目配套的生活设施与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5、建设项目对于城市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影响,以及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协调。
(三)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第七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建设项目计划审批权限实行分级规划管理。
县人民政府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地级、县级市人民政府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的建设项目,由该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中央各部门、公司审批的小型和限额以下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国家审批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并报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对符合手续的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在规定的审批期限内核发选址意见书,不得无故拖延。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大数据时代一书 大数据的相关书籍篇四
《大数据》一书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向广东财政干部推荐的。同为财政干部,我想这本书应该具有同样的启发借鉴意义,于是便从网上买来一“读”为快。全书通篇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讲明白了数据开放、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环环相扣,鞭辟入里,引人入胜。
众所周知,我们当今已经处在一个数据大爆炸的信息时代,数据之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量规模大。数据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可以用数据来记录和测量,无处不存在,无时不产生,无刻不在发挥作用,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以往我们选择的是记录哪方面的数据,如今我们选择不记录哪方面的数据。二是研究价值大。数据里既记录了事实,又蕴藏了商机,还反映了群众需求,因此数据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引导着企业的盈利和创新,改变着个人的思想和习惯。数据就像土地、能源和资本一样,成为支撑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资源。三是社会影响大。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研究分析,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潜藏的规律性知识,将这些规律性知识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对社会运行模式和人类行为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是数据密集型的综合管理部门,数据和信息一直都是财政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就我目前从事的绩效管理工作而言,作为近年来财政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其各环节的工作都是以数据为基础而展开的,因此在工作中更要结合数据的三大特征,以数为据,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改进管理,用数据推动工作创新。
一是高效收集数据。绩效管理工作线长、面广,纵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横向覆盖全部财政性资金,这就决定了既涉及来自本级财政内部各业务板块的数据,还有上下级财政部门的相关数据,以及其他业务主管单位的产出数据,数据规模不可谓不庞大。因此绩效管理的数据收集工作都务须要根据各环节的特定主题,明确数据收集范围,完善信息收集渠道,以保障所收集数据的客观性、实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要建立与局内各业务系统共享共联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并逐步建立与各主管部门数据系统的接口,以便在系统内直接抓取所需数据信息,提高数据收集的质量和效率。
二是深入挖掘数据。收集、挖掘数据的根本目的是要评估绩效、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升效益。这就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为了客观反映资金使用绩效,要对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梳理,认真的比对分析;并且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全面翔实的剖析原因,提出相应建议,以改进管理提升资金效益。同时也对各类项目产出数据进行归并汇总,总结内在规律,辨出因果关系,以指导和改进今后的工作,打破评价瓶颈,切实提高评价效率和质量。同样,对中介机构也能进行数据化管理,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指标,将中介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予以量化,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将此作为考核中介机构优劣的依据,通过数据管理,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是综合运用数据。数据既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也是绩效评价过程的记录,还是反映绩效评价结果的载体。评价过程中,在收集、分析运用数据评价效益时,难免会碰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学会从大局出发,从整体考虑,实事求是地权衡利弊,有所为,有所不为,综合运用数据,真正合规合情合理地进行评价,正所谓“立足数据做评价,跳出资金看绩效”,站在一定的高度看评价才能真正把评价工作做好。
数据驱动的工具,实时反馈中蕴含着辅助教师和学生的巨大潜力,但是依然存在障碍,美国政策研究机构brookings的报告如是说。
数据勘探和数据分析软件可以通过提供实时反馈学业表现来帮助学生。此外,教师可以使用数据驱动工具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模式并修正课程以便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
那是根据brookings机构(一个总部在华盛顿的非盈利公共政策组织)的一项新研究。该报告“教育中的大数据: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以及web指示板,”作者是darrell ,brookings的技术创新中心主管,他还是《数码学校:科技如何改变教育》这本书的作者。
在报道中,west解释了合并实时数据的教育工具是如何提供即使反馈给学生和教师的。举例来说,一个教阅读的程序控件可以收集关于学生阅读某篇文章所需时间的数据。小测验将马上告诉学生们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这就将教师从冗长累人耗时巨大的评分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能将学生的表现欲同班同学和全国范围内的学生相比较。
教师同样会受益,west说。实时工具可以制作报告,详细展现每个学生阅读时间和理解力,词汇技能,以及补充工具的使用(例如提供额外词汇细节和概念知识的网站)。这些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教育者评估学生们的表现,包括花在阅读上的时长,以及每个学生学习关键概念的速度。
“所谓的 大数据 使得查探关于学生表现和学习途径的学习信息成为可能。而不用依赖阶段测验表现,导师可以分析学生懂得什么以及每个学生最有效的技术是什么。通过聚焦于数据分析,教师可以用更微妙的方式研究学习状况,”west写到。
除了快速测定学生表现之外,数据勘探和分析软件还可以帮助教育者研究能够预测其他效果的学习模式。举例来说,卡耐基梅隆大学领导的实验提供教授用以建立某些科目(如化学和物理学)在线教学的工具,检测前和检测后评估,以及学生们与电子导师互动的记录。
“如果学生遵循的方法是错误的,该系统就会发出错误信号并根据该学生要求提供答案提示。导师可以获得一个详细的分析,不仅仅是该学生是否正确得出答案,还包括他们如何解决难题,”west写到。
一个由大量数据支持的技术驱动的教育系统可能看起来冷酷不近人情,但是研究显示真实情况恰恰相反。
比如webquest,它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教育工具,允许学生在线来解决具体问题或研究信息。它的意图是教学生们发现并评估在线材料。一项来自139个参加webquest教导讨论的教师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导师发现这些形式的项目都很有效率。
他们的学生,实际上,都很享受webquest的“合作式互动式本性。与他们自己寻找一般性互联网信息截然相反,学生们必须与别人讨论才能完成任务,” 数据驱动教育工具已经在美国很大范围内使用了,报道说。举例来说,16个州的学校,使用数据勘探技术去确认处于危险中的学生。通过使用关键因素(如旷课,纪律问题,课堂表现变化)预测模式,教育者可以确认哪些学生最有可能退学。
数据可视化工具也显示了良好的潜力。比如仪表盘,用一种简单的用户界面展示主要绩效指标,允许学校管理者看到他们的学生的总体表现。
但是要在学校中广泛启用大数据工具存在许多障碍,包括预算不足,不兼容的信息系统,对数据驱动技术潜力的缺乏理解以及对隐私的担忧。
“克服这些障碍并不容易,”west写到,“创建数据分享网络使得学生隐私的平衡和以研究为目的的数据访问都成为必要。”
大数据浪潮,汹涌来袭,与互联网的发明一样,这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围启动透明政府、加速企业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利器。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有言,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而“大数据战略”,则是当下领航全球的先机。
大数据,这一世界大潮的来龙去脉如何?数据技术变革,何以能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和社会公正?何以促发行政管理和商业管理革新,并创造无限商机?又何以既便利又危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google、百度之类搜索服务,何以会不再有立足之地?引领世界的数据帝国——美国和西欧,正在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我们中国,又当如何作为?
本书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的雄心、公共财政透明的曲折、《数据质量法》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街头警察的创新传奇、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以及云计算、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媒体、web3.0与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图景等等,为您一一细解,数据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
许倬云[史学大家、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讲座教授] 在极权的国家,他们手上拥有足够的资讯,足以利用这资讯,掌握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老大哥”的影子,可以无所不在„„涂子沛先生《大数据》这部书,清楚地叙述了资讯时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与社会的控御力。他讨论的范围方方面面、极为广泛。我们要对涂子沛先生致敬与致谢,因为他为华文世界提出一个重要的话题。
托马斯·h·达文波特[哈佛大学商学院访问教授、巴布森学院总统杰出奖教授、全球顶尖的管理咨询大师] 在很多领域,中国政府和中国的企业都有雄心勃勃的计划,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些雄心和计划,现在应该拓展到大数据的领域。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这本书,将在这个重要的领域,为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提供引导和帮助。
无论是对中国政府,还是就中国的商业组织而言,《大数据》都是一本重要的书。
杨叙[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大数据》这本书讲述了数据技术浪潮的兴起过程,回顾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开放历史,气势磅礴。从书中可以看到,美国的发展动力,正是开放和创新。我们正在向个性化的智能互联网时代迈进,计算力的扩展正在不断加速,数据将成为我们最强大的创新动力。
薛海培 [奥巴马总统大选亚裔事务顾问、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会长、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大数据》从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出发,描写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数据对美国社会政治、商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谈及了1930年以来历任美国总统,可谓波澜壮阔。涂子沛作为科技业的精英,并没有将自己眼光和生活局限于技术之上,他对美国社会的独到观察和理解、对华人社区工作的积极参与和贡献,都是促成本书成为一本佳作的重要原因。
郭巍青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大数据》是一本视角独特、取材新颖、别开生面的好书。它以数据为轴线,描绘了美国走过的开放创新历程。从该历程中我们看到,数据挖掘是一种知识生产过程,从中产生创新,产生管理,产生推动社会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政治的发展,公民权利的实现,以及各种自由与福利的保障,都和对数据的创造性应用密切相关。这对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的中国,尤其有借鉴意义。趋势所在,数据乃大。涂子沛先生的专业性分析和介绍,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ramayya krishnan [卡内基梅隆大学海因兹学院及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终身教授] 大数据具有催生社会变革的能量。但释放这种能量,需要严谨的数据治理、富有洞见的数据分析,以及一个激发管理创新的环境。涂子沛的《大数据》这本书总结了美国的经验和实践,并为中国提出了一个路线图。我为他的成就感到骄傲。这本书完整地融合了技术、政治、商业三个角度,体现了我们学院师资教学的独特优势。我相信本书会在中国激发新的思想和讨论,帮助中国迎接大数据的挑战。
薛华成 [中国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开创者、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用近似新闻评论的笔法,《大数据》这本书以美国为例介绍了由经验管理到数据管理这场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革,通俗形象地讲清楚了科学的道理,实属难得。这对学者们扩大视野,对管理干部深化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施伯乐 [复旦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上海(国际)数据库研究中心主任] 《大数据》这本书揭示了数据在未来社会中的革命性作用。大数据将是下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石油”和“金矿”。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谁能更好地抓住数据、理解数据、分析数据,谁就能在下一波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关于数据的知识,将成为个人知识结构中的必备要素和基础。
赵嘉敏 [东西网总裁、译言网创始人之一] 子沛兄的《大数据》这本书,帮助我们形象地了解信息自由、技术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我最感兴趣的是美国信息自由制度建立的过程。它让我看到,一个社会、一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自省式的努力,认清比自身存在更本源的客观规律。这种制度一旦建立,就如同打开了控制某个基因群组的开关,后面所呈现的演化,虽然眼花缭乱,反而显得平淡无奇、顺理成章了。】
董洁林 [苏州大学企业创新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8世纪启动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20世纪中启动的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也将产生巨大的冲击,而这个进程刚刚开始。涂子沛先生所著的《大数据》一书,用有趣的故事带我们回顾信息时代的里程碑,使我们透过未来的变幻不清的迷雾,展望和畅想信息革命的大趋势。
汪小帆 [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大数据》值得仔细阅读与思考。要让数据更好地说话,既依赖于数据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更需要政府、机构和公民的数据意识的不断提高。
张晖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数据科学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和领域。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大数据浪潮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这种技术进步对政治、经济、文化的种种影响。希望读者从本书中获益,以积极的态势应对中国的大数据挑战。
《大数据》读后感。
老师们从:何谓大数据;立足国情对大数据进行探讨;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等几个方面畅谈了自己的感悟。
张萌老师说:大数据体量庞大、结构复杂、是产生巨大价值的数据集合。大数据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国情下需要以更加科学、合适的方式进行实践,不可生搬硬套。
董译雯老师说:在你我感叹《大数据》里深植于美国民众血液中的自由、民主、严谨的价值观的同时,可否想过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们身上还残留多少独立与自我意识?作为典型的八零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最缺失的便是独立思考能力。但愿,我的学生哪怕是因为我所做的一点点努力而开始思考“我”这个字的含义,足矣!
张红杰老师说:很感谢校长给我们推荐了《大数据》这本书。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有大数据意识,创新意识。学习一些专业的教学统计法、数据分析法,从中发现一些教育现象,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少一些随意和盲目,多一份严谨与科学。
白媛媛老师通过文中的三个事例,结合教学实际,谈了自己教学中对数据使用的价值;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了如何实现工作的最高境界。
交流活动尾声,身为阅读《大数据》的倡议者、发起者、以及忠实的读者韩校长幽默风趣的同大家分享了他读后的感悟:我们心中要装着学校,因为我们个人的命运依赖群体的命运;工作要追求精细化,不能做胡适书中的“差不多”先生;尊重数据,拥有数据意识,建立数据团队!
此次活动从寒假期间倡导读《大数据》一书,到开学伊始的分组沙龙,再到今日的阅读共享,现已圆满告一段落。相信此次活动定会增强我校全体教师的数据意识,掌握大数据,运用大智慧助推我校的教育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真棒,这个月读了两本书。涂子沛的《大数据》从民主和国家战略的层面介绍了大数据的影响力,其中的内容虽不技术,但非常值得深思。
ps:我觉得涂同学这个文章是为了宣扬美帝的xx和xx的,其用心有点险恶哦:)试将有触动的部分记录如下:
好的数据结构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数据结构和一个糟糕的代码,比一个糟糕的数据结构和一个好的代码强多了。——埃里克。雷蒙 美国软件开源运动的领导者。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在这里,数据可能比软件还要重要。——蒂姆。奥莱利 奥莱利媒体创始人、技术活动家 2007年。硬件->软件->数据
最小数据集
1973年,首先在医疗行业的信息收集中被提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小数据集”在美国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一般性的概念,它指代国家的管理层针对某个业务管理领域强制收集的数据指标。不少领域的“最小数据集”甚至被上升到立法的高度。
大数据战略
2010年12月,总统行政办公室下属的科技技术顾问委员会,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向奥巴马和国会提交了《规划数据未来》的专门报告,该报告把数据收集和使用的工作,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如何收集、保存、维护、管理、分析、共享正在呈指数级增长的数据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从网络摄像头、博客、天文望远镜到超级计算机的仿真,来自于不同渠道的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如潮水一般向我们用来。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现在、将来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我们棉铃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则是另外一个挑战。。因对好这些挑战,将引导我们在科研、医疗、商业和国家安全方面开创新的成功。” 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又进一步推进了其“大数据战略”。奥巴马的高级顾问、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席霍尔德伦代表国防部、能源部等6个联邦政府部门宣布,将投入2亿多美元立即启动“大数据发展研究计划”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以推动大数据的提取、存储、分析、共享和可视化。
数据发布的作用
如果认为网上的数据发布仅仅是为了社会监督,那就大错特错了。监督仅仅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交通安全管理局在介绍他们循数管理的经验是,特别强调了通过网络发布数据的重要意义。
在网上发布数据,将会吸引一大批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来,足够多的眼睛,将会使所有的问题都无所遁形,更多的问题将被发现,更多的细节将被讨论,更好的方案将会被激发。还有,通过发布这些数据,一项具体的政策的执行效果能够被量化,各个州之间分方便进行实时对比,新的政策如果更加有效,很容易在全国范围内被接受、复制并推广,形成一种良性的“政策竞争”氛围。
数据可视化
美国联邦政府也意识到“数据可视化”的战略意义。2004年,联邦政府在国土安全部成立了国家可视化分析中心,专门推动该项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特别是情报分析领域的应用。
发布数据的质量
omb(管理预算的,有点像我们的计划部)制定的3个指导原则:
一是质量要有标准,各部门必须制定衡量数据质量的统一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客观性、实用性和完整性
二是质量管理要有流程。各部门必须针对数据质量,完善信息管理的流程,防止地质量的数据的出现。
三是要有质量救助机制。政府各部门必须建立一个行政机制来应对社会、公众对于数据质量的质疑和挑战;如果政府发布的数据质量确实存在问题,必须有一个相应的纠错机制来补救。2001年,美国国会甚至通过了《数据质量法》data qualilty act
集中的数据仓库对客户隐私的影响
反对方自然是隐私之上的信奉者。他们认为,在信息时代,无论是个人的日常消费等琐碎小事,还是事关健康、教育的重大决策,都会在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当中留下“数据脚印”。这些“数据脚印”,保存在不同的系统中,可能无伤大雅。但如果建立起中央数据银行,通过数据整合和信息贾总,就可以再现一个人生活的轨迹和全景,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彼此印证、互相解释,个人隐私就会无所遁形。
隐私学学者认为,这种信息加总和数据整合,无异于一种监控,准确地说,是一种“数据监控”dataveillance,其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无异于《一九八四》中的电幕。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甚至有专家提出:大数据就是老大哥!big data is big brother
统一身份证与客户隐私近几十年以来,美国也对统一身份证这个问题做过很多次民意调查,但除了珍珠港事件之后的昙花一现,每次都是反对意见占了绝对上风。1942年,民意调查的创始人乔治。盖洛普曾经在《纽约时报》上对统一身份证这个问题做过一个很好的总结。他认为,统一身份证是管理社会、控制公民的一种手段,在美国,这种手段被视为是警察国家的做法,是集权社会的象征,是违反美国精神的。
万维信息触角计划与建言计划
万维信息触角计划。total information awareness。追踪恐怖分子的“数据脚印”。将各种数据连接、集中到一起,提高管理、查询和统计的效率,并进行数据挖掘。
建言计划。analysis,disseminaton,visualization,insight and semantic enhacement。在“交易空间”的数据基础上实施数据挖掘技术,以发现潜在的恐怖威胁。这一次,国土安全部声称,他们已经把隐私保护的技术预先嵌入到系统中,例如,自动屏蔽个人的姓名和社会安全号码。
政府扶植软件业
在软件业的发展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软件的可通用性低,整个软件产业最早是由个别大项目推动的。这些大项目,基本上都是由联邦政府认购、买单。。他们帮助ibm成为软件产业的巨头,也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程序员。类似的大项目成了程序员的摇篮和“西点军校”。在这些项目中成长起来的技术中坚,后来散布到各个行业,成为各个领域软件开发的带头人。正式联邦政府这些大项目带来的人才优势,几十年以来,美国的软件业一直在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
公共数据开放的8大基本原则
1、数据必须是完整的;
2、数据必须是原始的;
3、数据必须是及时的;
4、数据必须是可读取的;
5、数据必须是极其可处理的;
6、数据的获取必须是无歧视的;
7、数据格式必须是通用非专有的;
8、数据必须是不需要许可证的。
数据混搭器
是阳光基金会举办首次公共数据程序员开放大赛(app for america)的金奖作品。它不仅仅是一个应用程序,还是一个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在它上面选择需要整合对比的公共数据组,然后产生以地图为基础的数据可视化分析。
圣人治国
当我们放大历史上的种种细节,把很多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就很容易发现:历史的每一步发展,都相当的错综曲折。其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根本没有谁总是“伟大、光荣、正确”。理解美国总统,既是能干人,更是普通人,他们在以一己之力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同时,无法面面俱到,甚至犯下了不少错误。但因为存在一个比较完善的制衡制度,这些错误,可以被纠正,也往往成为另外一些人建功立业的奇迹。美国的这些历史也证明,圣人治国是一个无法企及的良好愿望,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一个无稽之谈。
公共利益缺乏代表的困局
利益受到侵害的大众,由于其分散性,很难有效地组织起来;而公司、资本家一方,由于其利益高度集中,很容易结盟,形成游说的势力,左右政府的政策。(所以需要非政府组织参与。)
资费套餐的选择 在英国,有几百种手机套餐可供消费者选择。到底哪款套餐最适合呢?这取决于消费者上网、发短信、听音乐、下载、传送图片以及网内、网外通话等各种活动的长短和多少。英国一些手机运营商已经开放了用户消费的明细数据,而第三方立即设计出专业的算法,迅速为用户在几百个套餐当中找到最贴身、最经济的方案。
大数据
在全球经济的很多领域,大数据在以很多的方式创造价值。事实上,研究表明:随着消费者、公司、各个经济领域不断挖掘大数据的潜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浪潮的尖峰,这个浪潮,就是大数据驱动的创新、生产效率提高、经济增长以及新的竞争形式和新的价值的产生。——《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 2011年5月
数据就是直接的财富
和互联网时代相比,大数据的时代,不仅意味着更广泛、更深层的开放和共享,还意味着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的管理革命。在大数据的时代,数据就是直接的财富、就是核心的竞争力,很多行业,都要相继跨入一个数据兴则企业兴、数据强则企业强的竞争时代。
手机数据的应用
埃森哲正在开发策划一个新的项目以量化告诉公路上广告牌的效果,其核心手段就是分析手机数据。通过手机产生的地理位置数据,可以计算每天有多少行人经过某个特定的广告牌、从什么方位经过、什么时候经过,行人中有多少当地的、又有多少外地的等等。通过这些数据,确定广告的效果,为不同用户找到最佳的广告地点和时间。
大数据时代的这些新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影响改变全球每一个人的生活。
对学习的研究:大数据与教育
如今,上到大学,下至幼儿园,众多科技帮助并提升了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过程。获取学习资料、观看授课视频、评价教学活动、进行团队合作、完成家庭作业、参加课程考试,这一切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
这些基于科技进步的工具与平台给予了学生与教师更多的可能性。仅需数代的革新,这些工具就能提供实时的评估来使学习资料能够按照学生的接受速度来进行演示。不仅如此,教育技术还能扩大受教育人数、增进学生间的互动并使教学内容的持续性反馈成为可能。
除了个性化的教育,新的数据类型的运用使得研究者对于学习行为的研究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等基于科技的学习的平台上获取的数据可以被精确跟踪,借助这些数据,我们能够进行对远超传统教育方式的探索,对学生学习轨迹的移动进行更为准确与广泛的研究。具体包括: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接收效果,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并进一步地运用这些数据帮助那些处于相似状况的学生。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如何运用这些科技,并已开始整合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下在线教学平台所产生的数据,并计划成立虚拟学习实验室,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教育领域的大数据革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科技日益深入课堂教学,我们如何最好地确保学生的隐私不受侵犯。一方面,各州与本地社区历来都是教育的主要提供者;另一方面,大量的在线学习工具与课程都是由盈利性企业提供。这就导致了在谁有权获得线上教育平台产生的数据及这些数据应当如何被使用的问题上备受争议。对于这类教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