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优秀14篇)
报告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写报告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读者群体,以便于确定写作的内容和风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一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提升县建设局良好社会形象,县建设局围绕“提升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的总体要求,以实行人性化特色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行风建设水平为目标,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效能、严格工作纪律、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住建管理队伍。
(一)提快项目落地难。结合县情,依法依规,对工业项目的审批实行程度地并联办理,减少环节,缩短时限,“一站式”服务,对工业项目的审批实行双向催办制度。住建局审批大厅指导催促建设单位及时提供相关材料,督导催促内部股室加快审批。并为之开通专门审批通道,即绿色通道。
(二)提高服务效率。认真梳理对外服务的工作流程,制定更加科学、严谨、规范、合理的办事项目工作流程,严格审批流程管理,限度地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倡导高效服务。坚持落实一次性告知制,注重信息反馈。
(三)提高窗口质量、信息透明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办事结果、监督电话。要建立健全投诉处理和反馈机制,为服务对象反映情况提供方便。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采取在窗口公布投诉电话、填写征求意见卡以及开展社会评议等形式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督。
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制度,我局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制度,做好依申请的信息公开工作,敏感问题和无把握问题,做好审核把关工作,避免了过多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四)关注执法行为。执法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廉洁几率。坚持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干净做事,维护群众利益,不得从事违反廉洁纪律的活动。收费严格按照法律依据来收费,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行政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制;提高执法素质,积极探索理性化执法、人性化服务,努力做到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二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4年起,开始实施以工商注册便利化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要求部署,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相继实施了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改年报、简化住所登记、“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简易注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市场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为我市营造“六最”营商环境提供了源头活水。2014-2017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分别为120315户、138837户、159569户、175002户,稳步持续增长。
特别是2018年以来,实施了“三十证合一”、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证照分离”以及“双随机、一公开”等四项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今年前11个月,我市新设市场主体21633户,日均新增66余户。截至11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96635户,总量是改革前的1.63倍。
一是实施了“三十证合一”改革。“三十证合一”改革是近年来“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继续和深化。2015年我市进行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在内的“三证合一”改革;2016年整合了统计和社保登记证,实现了“五证合一”;2017年,增加至“十七证合一”。2018年7月1日,将13个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了“三十证合一”,减少了涉企证照事项,缩短了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
二是在全市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工作。“证照分离”改革,主要是针对行政许可类审批事项,通过清理取消一批、改为备案一批、实行告知承诺一批以及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办照容易办证难”和“准入不准营”问题。我市的“证照分离”改革于2017年12月份在高新区开始试点。根据统一部署,今年11月10日起,按照省政府《关于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在我市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工作。“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涉及23个部门的106项行政许可事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的有2项,审批改为备案的有1项,实行告知承诺的有19项,优化市场准入的有84项。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办理“证照分离”改革事项741件,惠及企业934家。
三是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开办时间。首先,围绕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办税服务三个关键环节,对其服务系统进行了优化完善和流程再造,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施了网上并行办理的工作模式。其次,推进名称登记制改革,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企业名称、和应当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的企业名称外,不再实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全面实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再次,在市政务大厅设置专门咨询区域、帮办指导区域,为企业提供现场咨询解答服务和登记指导,便利度有效提升,大幅缩短了企业登记时限。目前,市政务大厅已经实现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即工商注册1个工作日,公章刻制1个工作日,发票申领1个工作日),比国务院要求的8.5天缩短了5.5天。城区、高新区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比国务院的要求少了3.5天;其他县市区将于12月31日前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
四是“双随机一公开”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是国务院部署的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工商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均制定了“一单两库一细则”(“一单”指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两库”指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一细则”是指规范“双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并公示,开展了以“双随机、一公开”为监管模式的执法抽查检查。2018年截至目前,我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共计开展了14个批次“双随机”抽查,抽取各类市场主体10594户。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信息平台,对抽查结果处理信息及时归集,将涉企信息依法公示,逐步实现信用监管。截止目前,各相关部门归集公示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抽查检查信息等各类信息143616条,“双告知”认领率达96.15%,提高了事中事后监管效能,维护了市场秩序。
(二)开展“十项专项执法行动”,营造公平放心的市场竟争环境。
为了打击非法,保护合法,促进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营造公平放心的市场竞争环境,2018年,我们部署安排了“十项专项执法行动”即: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打击虚假宣传、打击合同欺诈、打击商标侵权、打击传销、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销售不合格成品油、打击流通领域销售不合格商品专项执法、“红盾护农”、网络交易专项执法等。截止11月底,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一般程序案件)669件,共计罚没款296.09万元,有力地净化了市场环境。
(三)打造“三个平台”,营造推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服务环境。
首先,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打造企业品牌创建平台,推进品牌兴市。加大我市品牌注册及培育力度,2018年,“潞城驴肉甩饼”作为地理标志商标已被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今年我市共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地理标志商标4件,目前“平顺大红袍花椒”、“平顺连翘”、“平顺马铃薯”、“平顺核桃”4件商标已全部被国家商标局受理。截止11月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到8310件,中国驰名商标12件,地理标志商标10件。发挥国家工商总局在长治设立的商标注册委托受理点作用,自商标窗口设立以来,共受理注册商标497件,接受咨询453起,为企业减负约98万余元,为方便长治企业办理商标业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打造企业融资平台,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扶持力度,发挥工商职能,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扶持力度,推进银企对接,以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等方式,盘活企业资产。2018年截止11月底,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72起、变更登记52起,共为企业融资76.8亿元。
再次,打造服务对接平台,建立企业困难快速解决机制。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服务企业办实事,服务基层强指导”为内容的“双服务”行动,细化了方案清单,确定了任务17类96项,形成了工商人员与企业长期对接、帮困解难工作机制,以实际举措服务企业和基层,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工商工作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目标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事制度改革各相关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需要进一步加强,存在部分部门市场主体认领不及时、涉企信息公示不到位的问题;二是电子政务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所需时间等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三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张网”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事项要求,重点推进以“证照分离”改革为主的商事制度改革。
1.继续抓好“证照分离”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按照我市“证照分离”改革方案和各部门制定的具体改革举措改革现有的审批方式,该取消的取消,该备案的备案,该告知承诺的告知承诺,该减少审批时间、审批材料的一定要减下来。结合实际,完善具体改革事项。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把“证照分离”改革作为“放管服效”改革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既要借鉴先进做法,也要结合实际改革创新,确保全市同步实施。
2.深化部门协同,凝聚改革合力。发挥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商事制度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督查制度的作用,以提升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着力点,在登记注册、信息采集、事前告知、事中审批、事后监管以及信息推送、信息公示等涉及市场主体的各环节中,与全市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做好工作衔接,形成改革合力。切实贯彻“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强化信息共享,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加强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相关信用信息、违法违规信息归集共享,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3.坚持统筹推进,深化拓展改革。把“证照分离”改革与“多证合一”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优化服务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不断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持续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对于“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事项,原则上要通过“多证合一”改革尽可能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真正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进一步加快推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确保年底前实现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日常检查“双随机”方式全覆盖,检查结果全部公开。持续推进便利化改革,深化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简易注销等改革,更大限度地还权给市场、放权给企业,更大限度地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更大限度地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
4.继续开展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重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执法监管,继续开展“十项专项执法行动”,营造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大维权力度,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继续开展消费投诉公示试点工作,实施赔偿先付制度及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释放消费潜力。三是加大服务力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继续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发挥政务大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长治商标窗口作用,加大商标注册行政指导,特别是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力度,推动品牌经济发展。四是鼓励、引导企业通过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拍卖备案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题。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三
为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根据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精神,我镇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25项重点工作和9项专项行动的开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徐家坪镇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徐家坪镇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和《徐家坪镇营商环境专项整改台账》,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及保障措施。
1.简化行政审批。
我镇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一年多来高标准选配党政班子,自治以来集中对外办公。一是整合审批职能,将分散在民政、林业、农技、市场监管、合疗、国土、司法、环保、计生等9个业务部门的20项审批职责全部划转到一楼政务大厅集中办理;二是精简审批环节,节约了运行成本,盖章部门多、审批时间长等问题也迎刃而解。另外,在食药、民政等热点申报窗口实现临时ab岗,有效保证服务质量;三是打造多能审批队伍。按照“编随事转、人随编走”的原则,在全镇总编制不增加的前提下,协调区各业务部门原审批工作办理人员调入政务大厅,以保证审批业务正常开展。通过制度倒逼,不断提高审批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由原来的“术业有专攻”向“全能型通才”转变;四是再造优化审批流程,清单式服务,采取口头和书面形式一次性向服务对象告知所办理事项的条件、材料、程序、时限和需要补充所携带的材料等,不让服务对象做“无用功”。可一次办理的,绝不拖到两次,能当天办理的,决不拖到第二天。五是继续帮助朱儿坝田园综合体化解占地和道路加宽的纠纷协调工作、特别是顺利协调解决徐家坪辖区特高压输电线路沿途占地和搬迁及施工环境保障,协调做好社区污水管网改造和老街道路硬化施工环境保障。
2.开展市场主体帮扶专项行动,营造优越发展环境。
一是登记准入宽松化。围绕宽松准入、激发活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这个目标,大力支持个体工商户、返乡农民工、贫困户等群体创业,着力扶持民营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及小微企业落户发展,鼓励和引导个转企,有效促进市场主体较快增量。截止12月底,我镇市场主体总量为:303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3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公司15家,合伙企业1家。20xx年1—12月份新设立市场主体30家,与去年同比持平,略有下降。二是行政审批便利化。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登记业务的巨大增量,我镇采取增设窗口、业务分流、创建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重点项目,实行“事前介入、特事特办、全程帮办、后续跟踪”的无障碍优质服务和招商引资项目便捷服务。对个体创业上,坚持以“不设禁区、不设红灯、不设路障”理念,对简易业务采取现场受理、现场审核,简化证明材料,缩短受理时限,为创业者提供即来即办、即办即结的便民服务。全年共核查、受理新办食品经营许可证8家、新办小餐饮经营许可证2家、机关食堂办证1家、新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2家。三是推进企业登记电子化。有序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不断完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公示等功能。
3.下大力做好硬件环境建设,为入区创业者提供优良环境。重点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集镇街道景观提升、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实施了“社区工厂”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镇域创业承载能力。
4.从民生实际出发,让进集镇创业者安心。紧扣惠民生,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提升,实施惠民工程,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民解困、惠民利民,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教育惠民赢赞誉。做好小学生免费托管和普惠幼儿园的管理工作,3所小学实施免费托管服务,惠及小学生534人;普惠性幼儿园惠及幼儿100人;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对外来务工子女开辟绿色通道,与镇内学生一视同仁。二是医疗惠民树口碑。加强卫生计生和妇幼保健服务,;关爱计生特困家庭;三是文化惠民提素养。制定了全民阅读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实施方案,镇文化服务中心、基层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全年免费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四是阳光民政惠民生。按时发放低保金、救助金、优抚金、重残补、高龄孤儿和残疾人生活补贴等;“春节”分别走访慰问了辖区内老党员、重点优抚对象和困难户等,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
5.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常态化。一是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活动。认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涉及的项目实事求是、如实填报,重复清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保质保量做好各项清理工作。二是积极开展“主体党日+”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将每周五下午确定为“党员活动学习日”,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采取组织党员活动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虽然我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相比,在政务服务、安商扶商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落实,努力营造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营造引资利商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凡是上级明令取消或没有设定依据的,一律予以取消。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利用实体大厅、手机微信、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及时更新、发布各类政策信息,以及取消、下放、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进一步营造亲商扶商的公平市场环境。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信用奖惩体系,对于信用记录良好、信誉度高的市场主体,在行政监管、金融信贷、政府项目上给予倾斜。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坚决切断中介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与行政机关或挂靠部门的联系,着力解决垄断经营、服务效率低、收费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公示各类涉企收费的范围、标准和依据,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积极构建平等统一规范的政策体系。
三是进一步营造爱商护商良好法治环境。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惩破坏社会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整治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周边环境,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买强卖、欺行霸市、阻碍施工等不法行为,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活动,严肃整治破坏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
四是进一步营造尊商敬商的社会人文环境。在全镇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尊商敬商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积极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千方百计为投资创业者排忧解难。充分借助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宣传先进典型,曝光典型案件,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五是以强大合力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我镇成立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并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加大对营商环境的督查考核力度,充分发挥经济环境和机关效能监察、行政电子监察平台作用,扎实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开展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营商环境大家评”活动,用“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促进各部门优质高效服务。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一年来,我镇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为抓手,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为严格落实“放管服”决策部署,进一步营造我镇营商环境良好氛围,我镇从以下三方面开展了营商环境工作。
(一)加强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考核工作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组织镇村干部认真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营商环境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镇村干部带头践行,把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扛在肩上,将思想认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思想和行动上深入人心,为各类市场主体在我镇开展商业活动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加大宣传,营造营商良好氛围。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营造舆论氛围,我外公充分利用党建月会、村村响广播、坝坝会、微信工作交流群、led显示屏和十户联保宣传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和宣传标语,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发展创造正确舆论导向。及时搜集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信息,拓宽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反馈渠道,促使各项营商环境政策更加接地气、见实效。定期对辖区内环境卫生、道路交通、违章违建等进行集中专项整治,打造全镇整洁有序风貌,为各类企业在我镇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短板。一是部分干部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理解不够透彻,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大;三是政企沟通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今后,我镇将进一步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等文件精神的学习,不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责任担当。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拓宽营商环境理论学习领域,认真贯彻落实营商环境服务政策,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为企业服务观念,一切从企业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出发,始终把企业所需、所求和所急作为第一要务,把企业满意作为第一追求,用实际行动贴近企业、走进企业,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办好各项相关工作,切实做到情为企业所系,权为企业所用,利为企业所谋。
(二)加强监督,营造“绿色”营商环境。镇纪委加强监督审查,认真查找干部职工在思想、工作、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禁止干部职工插手民营企业、外地企业进入本辖区的准入门槛、标准等,重点查找干部职工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刁难企业和“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违规行为。积极监督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强制企业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指定服务,确保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绿色”营商环境。
(三)实行绩效考核,严肃追究责任。按照上级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把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各村绩效考核,建立追责机制,认真查摆工作中是否存在职责不清、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凡是违反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规定的行为,一律追责问责,严肃处理。同时,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企业加强对我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监督力度。
我镇将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企业主体关切,依托优化营商环境的扶持政策强力破除目前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让市场投资企业助力我镇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我镇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五
为全面落实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改革目标任务,我镇立足实际,以提升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为主抓手,不断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现将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组建专班。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负责人为组员的创一流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形成攻坚合力,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二是设置制度。我镇制定了《高桥镇便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考核制度》,将快速优质的办理质量和良好的服务态度纳入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主要内容,力争网上办结率、群众满意度达100%。
(二)提升“一网通办”能力。一是规范系统运行基础配置。行政区划调整后,完成了便民服务中心规范配置,设置了1名镇级管理员。按照窗口分类,创建工作人员账号6个,并完成了实名认证、角色权限配置;二是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全镇认领事项86个,实现事项全部认领,完成了对已认领事项的编辑;三是优化政务服务运行流程。为实现“最多跑一次”,我镇严格上级安排部署,对入驻事项全部认领,以即办件为主,减少承诺件,实现即办即结。
(三)细化疫情防控举措。疫情防控任务艰巨,为实现疫情防控和便民服务两手抓,我镇设置体温检测点,安排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信息登记,提醒群众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对无法扫“健康码”的老年人,由工作人员代为操作,完成健康码、行程码查验。
(四)落实常态化管理。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我镇在深化“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各相关责任人在思想上丝毫不敢懈怠,将最大限度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穿始终;二是坚持问题整改。对照目标任务和工作标准,我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梳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和弱项,逐一建立台账、整改销号;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示栏、院户会等多种渠道,宣讲营商环境“好差评”和推广使用“天府通办”app,引导群众参与政务服务“好差评”,努力提升“一网通办”软实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五)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我镇始终聚焦防范重大风险和信访矛盾化解。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成立镇村信访矛盾化解专班,实行领导班子包片,驻村干部包点,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到压力,彻底将信访矛盾消化化解。二是为净化市场环境,整治市场乱象。对违规经营、无证经营、占道经营、欺行霸市现象进行重点整治。同时,加大向经营单位普及依法经营理念力度,增强经营者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
通过自查,我镇营商环境的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行政区划调整后,个别村(社区)对标准化便民服务室建设和运行效能有差距,便民代办服务事项较少,深化“放管服”改革向村级普及效果不佳。
一是加快创建示范阵地。对照标准化便民服务示范化建设文件和《南江县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事项指导目录清单》,加快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梳理完善便民服务代办事项,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红利向基层延伸。二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引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监督,要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宣传报道成效,及时推广在规范执法、优化服务、转变作风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强力推进政务实效。对企业、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要紧抓不放,跟踪督办,直到企业、群众和社会满意为止,对在工作中存在敷衍塞责、有令不行等行为,坚决从严处理,要着力打造一只务实高效的政务服务队伍。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六
根据大理州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走访问效的通知》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自检自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一是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深入推进权责清单统一规范,清单之外不得违法实施行政权力。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已于20xx年7月1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xx年第1号公布废止,取消我局权责中对企业申请成品油经营许可时,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的处罚;根据《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险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云南发[20xx]5号)、《大理白族自治州商务局关于做好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险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大商通[20xx]61号)将典当行检查调整到县财政局(金融办)。二是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积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将职责职能与《条例》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外贸外资微信工作群开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原则,营造促进外商投资的浓厚法治氛围,不断优化我县外商投资环境,确保《外商投资法》在我县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三是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对我县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方面的现有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排查,并未发现我县现有政策措施中存在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
(二)抓实限上企业培育。
一是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指导企业做好数据申报,确保限上企业如实上报数据,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二是兑现20xx年度新升限11家企业(大个体)一次性奖励62万元,兑付20xx年在库企业工作经费和一次性奖励16.15万元。三是抓实年度企业升限工作,进一步优化在库企业结构。目前已锁定目标企业6家,争取做到应升尽升。
(三)促进外资、外贸进出口增长。
一是帮助外资、外贸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大理吉立茶业有限公司协调解决外来技术人员到巍的疫情防控相关手续,确保春茶顺利炒制。同时运用微信、短信等平台,加大对中央、省、州、县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企业享受各级各项财税和金融政策,通过减税费、增奖补、增贷款,进一步增强企业生产动力。二是帮助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积极组织参加“线上三月街”、“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等展销会,不断拓宽企业产品销路。三是积极培育进出口企业,今年新增2家外贸进出口备案企业。四是开展对农产品外贸企业国际认证(企业管理和产品认证等)情况摸底调查,报州局争取项目扶持。五是认真梳理排查辖区内已备案登记的外贸企业和外贸潜力企业融资需求调查,推荐参加全州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对接会,力争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六是及时兑付20xx年县级商贸进出口专项奖补资金2万元。
(四)支持各类会展产业发展。
支持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云品入沪”工作,以电商平台为载体,加大巍山名特优新商品推销力度。积极开展县级优质农产品“名“名食“名企”评选活动,深入推进“三品一标”3个农产品申报工作,助力“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发展,精心打造“南诏尚品”区域性公共品牌,加大“巍山红雪梨”地标品牌推广及应用,以示范带动,加快推进巍山“绿色食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
(五)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用地、物流和用能等成本。
提升改造完成600平方米的县级物流中心1个和200立方的冷库1个。新购置4辆物流运输车和1辆冷藏车、1台安检机,各类仓储用货架、叉车、电子板称、快递打印机、消防、监控等物流设备已配备齐全并投入使用。实现县域内二段物流整合,韵达、圆通、百世、德邦四家物流企业入驻县物流中心,开通县城到五印专线,配送范围辐射全县。管理集约化、网络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村物流综服务平台初步建成,解决从县到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问题,形成农产品进城与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县到乡村二段物流全面提速降费。
(六)持续提升市场监管环境。
一是统一抽查监管工作平台,积极配合我县市场监管局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结合我局职能及我县实际情况,按相关要求制定了本年抽查计划,计划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对新车销售市场的新车销售市场经营主体进行抽查,并及时反馈相关工作情况,公开抽查结果。配合我县市场监管局按照相关要求在“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云南)”录入相关信息。二是动态跟新“两单两库”,安排专员,根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法律法规规章“立改良”和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我局的权责清单,对部门及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及时通过政府及部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善与抽查事项、部门职责相对应的检查对象名录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的工作。三是科学制定年度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抽查工作方案,明确抽查内容、抽查对象、抽查时间、检查方式、检查流程、结果判定等内容。
一是消费持续保持高增长压力较大,限上企业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总体规模偏小,中小企业仍是商业主体,限下企业及个体经营仍占较大比重。目前我县共有限上企业总数39家,限上大个体15家,占比小,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不高。
二是受疫情影响大。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国际形势严峻,经济低迷,进出口受限制,主要涉及到全球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出口、零部件运输到销售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外经贸管制措施涉及到上百个国家,从人员管制到商品管制都受影响,生产销售无法进行。
三是外贸企业总量不足,企业实力不强,缺乏大的进出口企业支撑,今年受国际疫情影响较大,我县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仅有1家且出口额持续下滑。传统的外贸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出口份额持续下降,外贸增长有较大压力。
四是电商物流道路交通条件较差;我县大部分乡镇地处山区,人居分散,运送费用高且运送时间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效益和消费者购买欲望;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部分乡、村地区网络运行速度较慢,影响了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平台的正常运营;乡村物流配送滞后。全县无统一的大型规范仓储集散中心,物流支撑体系建设滞后。
(一)全面推进内贸流通发展。一是提升城市消费。积极落实省州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学习先进地区消费升级经验,积极争取小吃产业打造提升项目,以南诏镇为重点探索推进城市社区便利化,结合美丽县城、棚户区改造布局实施一批消费设施项目。进一步完善市场布局,发展批发交易中心、市场零售、生鲜超市、社区便利店为一体的生活消费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消费供给品质化、便利化。二是拓展农村消费。要结合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特别是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和乡村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要进一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渠道,引导农村消费,扩大消费供给。三是发展新型消费。主动适应新消费时代变革的需要,立足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加强数字商务发展研究,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的融合。进一步引导支持消费新业态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四是拓展国内市场。结合云品入沪进京行动,着力在一线城市的消费融入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推动大理的绿色食品和名特优产品进入一线城市的供应链,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展会组展参展,组织巍山县绿色食品为重点的企业和产品参与展销对接活动,不断扩大大理绿色食品的影响力,促进消费扶贫发展。五是发展服务消费。主动谋划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绿色餐饮品牌。探索开展巍山家政服务标准化示范建设,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业发展。利用传统节庆和民族活动,积极培育会展产业,吸引全国性和部分国际性会议和展览落地巍山。六是升限纳统形成支撑。重点要在保存量、扩增量上下功夫,通过升限纳统、优化结构,做到应升尽升、应统尽统、当退则退,力争年内新升限3家以上企业。紧盯全年经济工作目标,精准指导应报尽报,确保完成社消目标。
(二)着力扩大进出口规模。一是落实外贸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促进外贸外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实重点乡镇和重点企业的服务指导,巩固扩大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有所增长。二是培育外贸主体。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扶持发展一批外贸企业,加快激活僵尸企业,引进新的外贸主体,加大与税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服务,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外贸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洲、澳洲等市场。巩固特色农副产品的出口,突破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的出口,年内争取形成一定增量。四是探索发展服务贸易。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建筑建造、跨境物流等业务。五是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剔除或激活一批僵尸企业,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以“争”和“抢”的精神加大外商的招商引资力度,年内争取形成新的增量。
(三)抓实电商物流产业
1.加大投入,不断夯实电商发展基础。一是充分整合我县物流资源,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拓展县、乡、村物流运输渠道,打造“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切实解决县城到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改进或转变传统流通模式,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系统,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与物流公司形成物流、金融、采购等领域的合作。参考京东发展模式形成自家物流体系,将部分县、乡、村服务网点添加到农村服务大网络中。
2.积极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升级建设项目工作。积极争取升级建设项目落地我县,如果我县申报成功,将进一步发挥优秀典型示范作用,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落实、扎实推进,将巍山县农村电子商务及物流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七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我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交通服务水平,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精准发力,迅速行动,争创最优的交通营商环境,为全区的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xx至xx324线xx段改扩建为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该项目对于缓解xx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城市对外形象具有重大作用。我局不断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今年实施、明年竣工的要求,明确时限、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同时,服务好xx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根竹至平天山林场二级路、居仕至樟木三级路和精准扶贫道路等项目建设,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二是规范交通执法行为。推行交通路政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实行阳光执法,依法向社会公开法规依据、工作程序、处罚标准、处罚结果等相关内容,确保执法对象享有“知情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并自觉接受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监督。
三是提升交通窗口服务水平。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办理制度,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着装上岗、使用规范文明用语,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对全区11个渡口码头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乘船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xx渡口被评为20xx年xx“安全便捷文明”示范渡。
1、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建设方面,安防工程、窄路加宽等项目要求区本级配套资金都较多,尤其是乡道安防工程,本级配套占大部分,上级才补助30%,区本级需配套70%,我区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工作确实难以开展。公路养护方面,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大量重型汽车驶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损坏严重,同时管养里程不断增加,而养护资金没有相应增加,造成公路养护压力增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大中修和水毁等紧急情况投入大,资金难跟上。
2、我局目前还没有交通运输职能,对运输企业的服务工作不便开展。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八
20xx年,我县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系列讲话精神,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中心,利用专项行动求实效。
1、强化了《条例》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后,县委、县政府带头,各乡镇、园区和部门均组织开展了《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让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扎根全县党员干部的心中。2月20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了县发改局起草的《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针对《条例》条款进行了具体的责任分工,明确了任务、时限。
2、开展了现行政策专项清理。2月20日至3月17日,全县各乡镇、园区和县直单位对涉及营商环境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共清理营商环境有关文件25个,均未发现违反《条例》有关条款的内容,其中保留文件18个,启动修订文件4个,废止文件3个。
3、推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3月16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发改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改革举措推动我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通知》,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改革举措的专项行动,现文件要求全国复制推广的13项改革举措已基本完成;供全国借鉴的23项改革举措,大部分已基本完成,剩余6项正在推进中。
4、组织开展了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印发〈益阳市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后,我县积极行动,由县发改局及时起草了我县的《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方案》,4月8日经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4月13日印发到全县各单位,对22项工作任务列出了《重点任务清单》,进行了具体的责任分工,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细化了责任落实分工。同时,由县纪委监委牵头起草,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印发了桃江县《“作风建设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活动实施方案》。5月份,县纪委、县委办、县组织部、县政府办、县发改局联合开展了专项督查,从督查情况反馈,两项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提升主动服务理念,努力做到“有求必应”。
1、努力营造复工复产兴业环境。
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桃江县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政策意见》(桃政发(2020)1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同时在企业社保等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指导复工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和《关于选派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协助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了复工复产企业的“十二个有”工作要求,推出了“专员指导,现场解决”的新举措。明确对每家申请复工的企业派出3名干部、规模企业派出1名副科级指导员,共选派15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坐镇173家企业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帮助企业处理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各乡镇企业办联合各村(社区)帮助用工企业物色本地健康的劳动力,开具健康证明,组织员工前往企业了解各项防控措施,并对外地员工单独建档,不安排在聚集性车间,安排单独的食宿,以这种既不耽误工作,又不影响疫情防控的方式完成14天隔离。2月18日下午,由县人社局组织,通过桃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桃江新闻网、桃江融媒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fm105.2无线调频广播和农村广播“村村响”等六大平台,以网络直播形式举办了2020年“春风行动”招聘会,协助企业招揽人才,共计为全县86家企业招聘员工2660名。
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干货”政策。今年1-3月,各项税费减免合计2972万元;除高耗能行业外,现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按原到户电价水平优惠5%;工商业用户2月底至4月共用气21万立方,每立方气价优惠0.4元,为企业节省成本84000元;1-5月为275家参保企业阶段性减免养老保险费1571万元;减免工伤保险费710余万元;失业保险所有参保企业已落实1%费率,目前38家企业已全部申报2019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截止5月底,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我县11家企业申请缓缴,缓缴金额达232万元;授信企业复工复产贷款2.47亿元,发放工业企业贷款36笔1.18亿元;“助保贷”为企业提供贷款额度60%的信用增信,不收取费用,累计发放贷款68笔、4.72亿元。
同时,我县还在有限的防疫物资储备中协调出部分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企业疫情防控提供物资支持,为复工企业消除后顾之忧。
截至3月上旬,全县198家规模工业企业、10家规模服务业企业、161家商贸流通企业、15家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复产;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复工。
2、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坚持以制度管事,把权力关进笼子。今年我县修改完善了《窗口服务绩效考核办法》,首次将乡镇和分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质量纳入考核范畴,以全面提升服务理念,改善政务服务环境。在全市率先出台《桃江县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方便投资者和群众办事,目前已公布首批容缺受理事项81项,涉及17个部门。推行《桃江县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好差评”制度落实情况纳入个人和窗口服务绩效考核范畴。
强化教育培训。县政务服务中心将《营商环境条例》及其解读、中心出台的各项制度挂到桃江县政务服务旗舰店,组织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和学习;编印《便民服务手册》4000本和《政务服务通联挂图》1000份,发放到各乡镇、村(社区)、医院、学校,让企业群众能利用app等现代工具网上办事、呆在家里问询所办之事。
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材料清单减了再减。今年3月,我县所有进驻窗口又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应提交材料清单开展了地毯式排查,在法规、文件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仍有城管执法、人社等8个部门从方便群众实际出发,减掉了15个事项的23项应提交材料。对所有“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行相同材料只需提交一次。办结时限缩了再缩。针对全县重点项目,对涉及的每个事项办结时限在承诺时限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压缩。如不动产登记、抵押对重点项目承诺缩减至3个工作日;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事项,对重点项目承诺缩减至8个工作日;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都改为了即办。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则比承诺时限还要提前,如入园的高胜模架项目办理项目核准、用地规划许可实际用时仅2个工作日,比法定时限提前了87.5%。办事流程优了再优。把多个事项当成一件事来办,对一件事只设定受理、审查、办结三个环节,县政务服务中心共确立“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213项。针对重点项目,还按照工业投资类、商贸物流类、旅游文教类制定了分类告知书,项目业主可自主选择需办的所有事项组成一个套餐,县政务服务中心则予以一次性受理,分头派件,“串联”审批、“并联”审批相结合,以最简的程序、最短的时效来为企业服务。开展全程帮代办服务。县政务服务中心主动与园区、乡镇、重点项目落地单位对接,开展服务认领活动,对各认领项目开展全程帮代办服务,提供延时、预约、证书邮寄、上门等服务。
加强考核监督。县发改局开展了行政效能监管工作,及时提醒各单位临期办件,行政效能电子监管系统运行以来,我县无一件逾期办件(除因系统技术原因外)。县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一月一评”“一季一通报”,加强对窗口业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了特聘监督员制度,让更多的眼光监督政务服务工作,更多的“金点子”促进政务服务工作。
3、部门深入园区企业问需解难。
4月21日,县优办、县司法局主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桃江经开区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专项法治宣传活动暨“法治体检”座谈会,现场为企业答疑解难。
5月13日,市生态环境局桃江分局在园区组织召开了桃江工业园区91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登记培训会,上门指导企业申报。桃江经开区联系了多家中介公司,通过竞争性谈判,为企业降低中介服务收费50%以上。
县人社局、县税务局也深入园区为企业宣讲了复工复产有关税费、社保优惠政策。
4、组织开展履约践诺专项督查。
5月份,县优办联合县纪委开展了政府履约践诺专项督查,发现惠企政策兑现不到位问题3个:
《桃江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设立的搬迁费补贴暂未到位;
《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设立的工业企业财税增长奖未落实;
《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政策意见》规定的贷款政策未完全落实。
上述问题已上报县“作风建设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处理。
及时处理了营商环境相关投诉咨询和上级交办事项。上半年受理营商环境咨询投诉10起,均已及时调查并回复,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市优办交办的国南矿业用电增容问题及市优办测评、座谈收集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整改和回复。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管,力争实现“无事不扰”。
1、落实了涉企检查备案制度。4月17日,县优办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涉企检查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涉企检查单位按时上报年度涉企检查计划和分次检查备案相关事项。截止5月底,已有14家行政执法单位上报了涉企检查计划,3家单位进行了分次备案。
2、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备案审查制度。二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县、乡两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情况、查处结果全面公开。三是加大涉及民营企业行政复议维权力度。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对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复议案件及时受理、抓紧审理、尽快办结,并做好释法工作。县司法局还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通知》,要求执法单位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减轻行政执法对企业的影响。
3、开展了重点企业营商环境整治。县公安局对聚众扰乱企业秩序、寻衅滋事、封门堵路、敲诈勒索、欺行霸市、非法阻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了严厉打击。今年已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刑事案件立案2起,查处行政案件5起,行政拘留2人。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九
20xx年以来,大元边境经济合作区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专项整顿等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审批服务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园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20xx年底,园区内含有福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大元沙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大元兴荣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建大元汇隆食品有限公司等45家企业进驻,较去年同期增长137%,总投资额约18亿元人民币,总注册资本约135万元人民币,企业从业人员约5000人,用工满员达到90%以上。外资企业有两家,包括福建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越合资股份制企业)、香港祥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余均为内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抱团取暖,降低用地成本,有6家企业签订协议租用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东区标准厂房,2家企业租用西区标准厂房进行生产建设,4家企业租用园区内丰源肥业公司厂房进行生产建设,主要生产体育用品、纺织服装、门锁执手等产品。
(一)创新服务,推行“代办”制度。大元边合区不断加强园区企业服务,创新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在园区内大力实施企业、项目“代办”,在企业备案、签约、注册、入园审批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推进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事项,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例如,在引进兴荣食品加工项目和汇隆食品加工项目时,大元边合区落实专门人员前往工商部门办理相关入园审批备案手续,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总计为企业办理手续5项,节省50%的人力,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二)抢抓机遇,推动企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利用大元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结合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强烈心理,进一步深化就业扶贫协作,帮助更多当地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企业在招工用工方面优先录用当地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户,招聘的岗位涵盖了普工、厨工、保安、保洁员等20多个工种,提供的就业岗位近20个,月薪均在2000-3000元左右,且多为包吃包住,大大减轻了应聘人员的生活负担。例如,福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成功招聘3名贫困户普工,福建大元安派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招聘5名贫困户普工,八人均为中石户口。其他企业也在招录当地贫困户,预计有30名贫困户在园区内务工。
(三)联手联动,推动企业生产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微信、qq等智能化管理手段,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零成本增加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项目尽快完成建设。如在越南酸奶乳制品项目中,面临着产品销售淡季、产品积压的问题,大元边合区通过建立微信、qq群,拓宽网上销售渠道及朋友圈,传达销售信息,积极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推动了公司销量大幅增长。
(四)积极探索,协助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问题。充分用好用足跨境务工管理等相关办法,借助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设立的境外边民务工管理服务中心等平台优势,探索为园区内企业聘用境外边民务工提供入境务工业务“一站式”服务,边民出入境证、中国临时居住证、务工证等证件办理。截止20xx年底,已累计为园区办理跨境务工手续300多人次,为园区口岸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缓解了当地用工紧缺问题。
(一)用地指标存在不足问题。
20xx年以来,园区以实施项目建设落地年为号角,大打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一批重大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但目前存在着建设用地和林地指标受到限制等问题。由于大元、福满建设用地存量少,城市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可供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非常有限,严重制约项目推进。另外,有些项目建设用地还涉及基本农田问题以及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土地指标缺乏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制约园区扩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园区产业优势不明显。
一是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有待延伸,新的经济增长点需加快培育。例如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西区之前定位为红木加工园区,受市场因素影响大量红木加工厂房因无力继续开发而导致闲臵,目前闲臵的红木厂房23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此外,一些从事农副产品初加工的企业仅停留在仓储、分选、包装等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业效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无大型或支柱工业支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仍需加快。
二是边贸加工业规模小。通道经济特点较为突出,本地加工制造发展明显滞后,进出口商品落地加工能力较弱,加工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能力亟待提高。截止20xx年底,我园区积极推进的边贸加工业项目共13家,其中仅4家已建成投产。受整个经济形势影响,园区现有的工业企业扩大生产的不多,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鹏源食品、金正食品、果然美项目在开工建设后迟迟不能竣工投产,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西区红木加工项目大部分已建好厂房闲臵多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新开业的福建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因技术及设备调试问题,于9月初才正式投产。兴荣坚果加工、汇隆坚果加工、山东沙土坚果加工、恒标变性淀粉加工等项目投产时间推后,影响工业指标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
(三)发展环境不够优化。
一是投资环境不够优化。目前边境经济合作区仍沿用2012年《关于规范和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意见》中的10项优惠政策,已滞后于国发201572号文件、“一带一路”等优惠政策。受政策的制约,园区发展速度缓慢。同时,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优惠政策只能套用大元市和福满县两地政府政策,因地方政策、园区发展方向专注点存在差异,出现政策多却不适用的状况。
二是厂房竣工验收手续繁杂。厂房竣工验收所需资料和手续过于繁琐,厂区企业有时因不了解相关办证手续问题,重复工作,耽误太多时间,影响企业投入生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一)对园区项目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是协调加快批复土规调整,增加用地指标,同步办理用地预审工作。协调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解决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调整臵换难题。
二是协调军事部门、供电部门、通信部门等大力支持军事设施、国防光缆、光纤线缆迁改的难题,进一步加快迁改速度、降低迁改费用,确保项目加快落地。
三是指导申报各类专项资金,以拓宽贸易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以支持贸易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议国家对边境经济合作区企业在扩大企业投资、项目用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支持,尤其在跨境劳务需求等方面适当给予政策性放宽支持,通过更加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企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建议省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环境。建议省鼓励企业在与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以发挥当地职校、院校资源,由针对性的培养技术人员,拓宽用工渠道。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十
根据《沧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化三项联动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工作部署,财经工委组建执法检查督导组,于7月份、9月份对青县、东光和市审批局、高新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在7月23日、25日对青县、东光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基础上,于9月27日对市审批局、高新区相关企业再次组织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重点监督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及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工作情况。
(一)制定方案,建立组织。依据“十步工作法”要求,结合财经委工作重点,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三项工作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的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专人、专门、专业、专攻”原则,成立了由两名市人大代表、一名市人大财经委委员,一名市人大聘任专家以及财经工委工作人员参加的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工作组,对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的决定》进行分工,明确了人大代表执法检查重点内容。
(二)前期调研,动员培训。9月上旬,财经工委与市发改委就优化营商环境先后进行两次专项汇报交流,聚焦了开办企业、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破产企业税务注销等问题,及时反馈给人大代表和专家,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9月26日,邀请市发改委主管人员讲解20xx年“双创双服”活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有关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财经工委工作人员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有关决定进行了专题培训,同时人大聘请专家对人大代表进行专业帮扶指导,打造了学习专业法律,专攻一个领域,实行专项检查的人大监督队伍。
(三)实地检查,听取汇报。9月27日,执法检查组到市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窗口和高新区航天园、明珠隔膜、金达塑业等单位开展了实地看和对照查,分别召开涉及行政审批的市审批局、公安局、税务局、自然规划局、供电公司和高新区有关部门及企业两个交流座谈会。10月16日,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等三项工作汇报座谈会,与会人大代表就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依法提问和发表检查意见,人大聘请专家,财经专委委员相继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执法检查情况看,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的决定》,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的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积极推进“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按照《省人大常委会三项联动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扶贫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以及联动监督工作问题清单及典型案例等工作部署要求,启动了政务服务规范建设、推进审批事项“一网通办”、投资项目审批、土地和资金要素保障、中介服务管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整改提升工作,积极推进“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行政审批效能得到了提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对照《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十条第三款有关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实行审批标准化,不得擅自增设或者减少审批条件和环节,落实首问负责,首办负责,一次性告知、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领办代办、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做到同一事项同等对待。我市在开办企业审批中,没有实行工商注册、刻章、领取发票等审批条件一次性告知,仍然由市审批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三个部门分别告知,实行串联审批。
(二)对照《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三十四条有关要求,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通信等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公用企业,应当建立优化环境服务规则,将服务标准、资费标准等法定条件向社会公开,并按照规定向市场主体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稳定和价格合理的普通服务,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市场主体接受不合格的条件。电力部门高压用电报装时间较长,应加强内部科室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提前介入自主施工电力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断提高电力服务水平。
(三)对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的决定》第三条第二款有关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运输车辆等办理量大,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审批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不动产登记受理窗口只有三个,明显偏少,不能适应不动产登记涉及环节多办事人员多的状况;自查环节办事群众人员多等待时间长,应按照减环节要求,并入财产登记审批环节,避免二次提交和查询。
(四)对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的决定》第一条、第二条有关要求,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模式,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进行有效的审批制度体系,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减行政审批时间,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审批职能调整划转工作,20xx年完成审批职能、审批权限、审批人员全部向行政审批局划转。目前,市审批局会同大数据办建设全市一体化在线审批与服务平台和智慧沧州app,虽然市审批局全市140大项258项小项行政审批事项可以有条件网上办理,但是全市一体化在线审批系统存在申请信息不能自动存储问题,仅实现与部分垂管部门系统的对接,推动网上审批仍然存在瓶颈制约;截止目前,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占全部行政审批的74%,市政府确定的第二批22项行政审批事项尚未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
(五)对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的决定》第七条有关要求,对各类开发园区开展环境影响、土地勘测、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区域评估评审,评估结果开发区内全部共享使用,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企业共享,降低企业成本的规定。在执行检查中发现,高新区区域环境等评估工作还不完善,尚未实现评估结果园区内项目全部共享使用的问题。
(一)切实做好“条例”“决定”贯彻落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决定》,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改工作要求,确保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地落实,结合沧州实际情况,推广东光县“集中办公、现场办公、并联审批、双向承诺”经验做法,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主动对标先进,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积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二)强化服务意识,加快项目建设。要把服务群众和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改变过去重审批轻服务工作模式,进一步增强行政审批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涉及多个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细化相关部门责任,建立和完善责权明确行政审批集体决策机制,提供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对接机制,重点项目重点事项代办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开办企业、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获得电力等方面的服务水平,转变政府及相关单位的服务职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三)加快“一体化”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审批职能调整划转和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尽快实现应转必转,应进必进。进一步加快全市一体化在线审批与服务平台和智慧app项目建设步伐,完善信息存储功能,加快垂管系统对接工作,尽快实现“一网通办”,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让群众企业切实感觉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探索实施单一窗口、综合受理、部门协调机制,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推行服务窗口公开办事全流程、公开服务承诺、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公开办事结果“四公开”制度。各类开发园区开展环境影响、土地勘测、水土保障、文物保护等评估评审工作,评估结果开发区内项目全部共享使用,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四)全面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把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落地落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对减税降费工作实行政策清单管理,各级各部门要对标对表,逐项盯准制度落实措施,跟踪跟进问效。注重加强财经形势分析,提高收入质量,做好财政收支均衡,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平稳落地,为全面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做出积极贡献。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十一
今年以来,县商务局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深入实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服务效能,扎实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工作。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的各项规定。在负面清单以外未设置新的准入限制,不存在门槛高、审批多、手续繁、审批互为前置等问题。认真执行《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简化备案程序,严格落实国家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对已调整出的货物目录商品不再进行监管。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与兰州海关的协调沟通,推广实施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模式,精简需在进出口缓解验核的监管证件和单证数量,大力推行无纸化通关作业,积极协调服务进出口企业,提升我县进出口企业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鼓励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行动。紧抓“互联网+”等政策机遇,以促进农产品销售为主导,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引领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并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开展经营服务。
积极深入企业纾困解难。按照年初制定的《服务企业包企包抓责任制度》,深入23户限上企业,逐企分析营业收入回落原因,及时纾困解难,并对今年以来的账务进行规范,督促企业应报尽报、应统尽统,不断提高指标核算水平。促进企业规范运营达标入库。由我局牵头,联合税务、统计等部门对全县达限近限的62户批发企业、22户零售企业和18户餐饮企业开展摸排培育,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宣传支持政策、完善财务账目、健全纳税申报,促进企业规范运营,及时达标入库。通过调研摸底,确定华盛工贸、富民源八一沙葱产销专业合作社、禾悦电商等12家企业作为入库培育对象。并对2020年新注册的15家有潜力的商贸流通企业逐一摸排,不断增强限上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积极稳定外贸出口市场。疫情期间,督促指导外贸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并利用客户面广的优势,购买防控物资,为复工复产做好防控物资储备。组织宣传国家疫情期间的金融、税收、社保、用电、用工、项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信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县10家有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正常生产经营。同时积极动员金仓公司、鑫源棉业、小林、富源春等企业继续抓好生产及外贸出口工作,协调出口运输方式,办理出口货物绿色通行证,全力保障外贸出口。组织金武、宇海、正元、永生等10家外贸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并及时参加展会培训。加大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为鼎力公司和民生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争取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资金7.65万元。疫情期间,为全县符合补贴条件的电商企业及网店19家,审核补贴金额11.52万元。积极协调为小林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在农行北街支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申报省商务厅内陆运输补贴项目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项目600万元。申报促消费项目12家企业60万元。目前,正在协调省厅及早下达资金。
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由商务局牵头,组织管辖的中小微企业人员认真学习和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真正掌握《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质内涵。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印发政策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等,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成运营,开工建设县福欣源瓜果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恒温气调库建设项目,县蔬菜集散市场、县蜜瓜交易市场等5个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咨询评估和项目报批。推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及时公开各类物流项目收费目录清单,大力整治物流市场的乱收费、不合理收费等行为,切实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十二
根据王清宪书记的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20xx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xx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xx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xx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十三
优化营商环境自全县开展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根据县委(x办字[2020]x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我镇制定了《**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在全镇范围内扎实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活动。经过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知度,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履职意识和发展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现将工作开展汇报如下:
(一)营造政令畅通的政治环境。
我镇始终坚持一切工作服从***总书记和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对***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落地,各项工作均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保证了政令畅通。
(二)营造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
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由镇行政执法大队牵头,自然资源、卫健、农业综合等部门参与,开展综合执法、联合检查,严禁出现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粗暴执法,严禁以检查之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规范执法部门对企业的执法行为,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惩处力度。
(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镇扎实开展综治民调、民情恳谈活动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深入摸排涉黑涉恶线索,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掌握矛盾纠纷的动态和发展情况,及时地做好调处化解。推动镇村综治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抓好矛盾风险源头防控、公共安全管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我镇严格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实施“一支部、五创建、八协会”,即建设坚强党支部,确保“五化”标准全覆盖,开展“三无”、文明、廉洁、平安、美丽乡村创建;全镇x个村党支部均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孝善理事会、老年协会、禁赌协会、禁毒协会、志愿服务协会,发挥了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四)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x月份,各村成立“红袖章”小分队,着力解决庸懒散拖、互相踢皮球、揽权不揽过等现象,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随意摊派、故意刁难等行为。x月x日,我镇制定并下发了《**镇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的工作方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政绩观树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脱贫攻坚、基层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方面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设立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集中办理,切实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
推动廉洁单位创建,培育清正廉洁理念,规范权力运行,正肃党风政风,纯化民风社风,促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遵规守纪、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推进廉洁渣坪建设。今年x月份以来,我镇在内的x个村和镇机关单位申报创建“廉洁单位(村)”,现正在按照创建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持续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提篮子”“打牌子”、违规放贷等专项整治,严查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项目工程行为,目前尚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
(六)营造创新创业的人才环境。
不断完善和落实人才激励扶持措施,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村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人领办创办企业,帮助支持一批有项目、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和初创型企业家出科研成果、见经济效益,不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今年x月份,我镇与两家大型养殖企业签订合同,镇成立了工作小组,由政协联工委主任与武装部长带队分别在**村与**村开展征地工作。
(七)营造正面向上的舆论环境。
大力宣传**良好对外形象。弘扬我镇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改革发展故事,宣传和谐稳定、包容开放的乡风形象。建立部门公开承诺制度,不断加强利企便民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的宣传报道。
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报告篇十四
根据省、市、县关于《关于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我乡及时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层层分解任务,对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现汇报如下:
为了打赢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这场硬仗,成立了乡营商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乡实际,由乡人大**同志担任组长,人大副**为副组长,副乡长、宣传委员为成员,制定了具体的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乡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将任务分解到村。同时,强化督导力度,采取联合巡查、一案一督、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村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结合形势任务需要,加大问责力度,对问题查找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的村,启动调查、通报、问责程序。在此基础上,多形式广泛宣传,利用政府微信群广泛宣传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学习动员,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
在工作指导上,我们通过深入查找和攻坚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倒逼营商环境改善。重点针对我乡市场主体在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全过程存在的政策落实打折扣、项目落地不快、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整治的重点是各村和电力、通信、消防等公共服务单位,做到同步开展、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其目的,一方面,通过切实解决一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对标赶超先进乡,让企业办理同样事项在我乡做到提供材料最简、跑办次数最少、办结时限最短。把我乡打造成聚集优秀人才、先进要素、优势产业的高地。最终把集中整治行动的成果固化下来,形成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形成各级干部主动服务、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风气。
(一)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政策落实、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园承接、政府诚信、政务窗口服务,以及市场主体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等七个方面。着力整治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落实不到位、项目落地要素保障不给力、行政执法不规范、政府承诺不兑现、窗口办事不透明等问题,切实解决省级以上开发和高新招商政策不优惠、硬件设施不完备、配套功能不完善、人才资本项目吸纳能力弱、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
(二)方法步骤。主要采取了五个步骤,即动员讨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建章立制、总结巩固五个阶段,以便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整治行动,确保实现“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重点难点明显突破、基层群众明显受益,打造全乡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
(三)正在开展的2项重点工作。
1、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一是加强办事大厅管理,提高中心标准化水平。大力推行规范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明确专人,分时间段在大厅进行不间断巡视,对中心大厅办件情况、服务质量等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服务精细、规范、高效。二是建立“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在大厅设立咨询服务台,实行值班人员负责制,负责处理好服务对象的投诉举报,督促协调检查进驻部门在中心大厅开展工作,代表单位履行审批、服务类事项的办理和管理。三是实行办件回访机制。对在中心大厅办件人员进行回访,并列入日常考核。四是加强考核评比。每月开展红旗窗口、党员示范岗和优秀服务标准评选活动。通过选树标杆,对标先进,在中心大厅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五是开展现场评议活动。在进驻部门办事窗口安装了电子评价系统,对办件质量和服务态度时时进行评价,全面、主动接受企业监督和评议。
2、建立重点项目落实保障机制。一是实行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实行“工程式推进”“挂账式督导”。重大项目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促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收费检查等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把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规定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外来投资企业“绿色通道”制度,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心全意为招商项目建设服好务;三是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对签约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全乡重点招商项目,落实项目责任单位,每月一督导,每季一交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乡位于河北省平乡县北部,东邻广宗县,北依巨鹿县,西连节固乡,南与丰州镇接壤。西距邢台市区53千米,南距平乡县城3千米。投资潜力巨大,发展优势独特。但是,在营商发展中,我乡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是营商环境要素缺乏竞争力。创业意识淡薄、与先进地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较大,“走出去”意识不强,忽略科技、依赖资源等观念阻碍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二是政府支持企业力度还缺乏实打实举措,一些文件规定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招商引资缺乏一盘棋思想观念,各级各部门推动签约项目的后劲不足,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成为地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一是找准找实问题。指导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对我乡营商环境进行客观评估,以民主生活会剖析问题的态度和标准进行自查,同时广泛征求全社会各方面对我乡营商环境意见建议,找出找准我乡营商环境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二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公开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引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意见征集、问题整治、满意度评价等活动中来,广泛征集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我有问题要解决、我有建议要说、我要投诉”三个专栏广泛征集相关问题。三是坚持边查边改、边找边治,对征集到清单上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像化解信访积案攻坚一样,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件一件销号、一个一个突破。四是坚持标本兼治,用制度固化整治效果。指导好各乡镇、各部门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集中规范,做到管用、实用、见效,以强力推进政务诚信制度建设,完善统一高效的市场主体咨询服务投诉平台,并建立营商环境第三方机构跟踪评估持续发布机制,推进长效化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