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篇一
河北省河间市一中 白志敏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创新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
策略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一、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师生互动气氛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2、引导学生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竞争又合作愉快的氛围。
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如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
3、课堂上要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
创新教育也是一种“活”的教育。现在学校里的规矩很多,课堂上的规矩更多。如此之多的规矩,把天真烂漫的孩子训练成“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行为上的循规蹈矩导致思维上的亦步亦趋。思想上的框框条条太多,必然束缚孩子的思维,窒息孩子的创新精神。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发言众口一辞,甚至编造假话,哄骗家长和老师,使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和担心。我们提倡孩子“思维无禁区”,让孩子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二)教学主体凸现
1、要始终把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核心。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溜,让学生写作文,起 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2、要特别注重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3、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不同的决定。
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活动便难以进行下去。一次上《药》一课讲到写作目的时,一学生突然问:“鲁迅明知道国民愚昧不可救药,还写这篇小说作什么呢?”这个问题体现出了难得的“创新意识”,教师报以极大的热情,既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得出了答案,又保护了这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性。从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腐烂在泥土之中。
4、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
张扬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
5、教师要允许和接纳学生的学习错误,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坦然面对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接`纳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法学法创新
1、教法要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多变,尤其是必须反对“满堂灌”、“传送带”式的教法,尽量多给学生自由的时间空间去激发与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2、课堂提问形式要多样化,内容呈开放性。
3、课堂教学中,构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允许和鼓励学生利用绘画、音乐、手工、肢体运动等多种渠道,以喜闻乐见的或闻所未闻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维。
5、改进作业设计、评价方法,反对单
一、机械的抄写式、推演式作业。
二、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氛围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更新教学观念,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进行繁琐的课文分析,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较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变口若悬河的讲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2、改革备课方法,把传统教学的单一知识结构改变为认识和培养主体性人格双层面的教学结构。
以往撰写教案时往往把教学步骤、教师的提问及问题的答案作为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效果,说白了即考试时如何让学生少丢分,得高分,知识领域关注多,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少;教师抄写教案用时多,钻研教材用时少;钻研教法用时多,研究学生用时少;教学中教师以“灌输讲授”为主,课堂上很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创新性语文教学要求把备课教案改为从学生自学开始,注重学法的指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把课文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找出的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向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转变,努力构建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特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样,备课的重点就应放在学生学法的指导上,既发展学生个性,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就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现和肯定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和成绩。在教学环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逐步消除学生的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进行探索。
4、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调适,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环境。
希望获得成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内在本质,任何人做任何事主观上总是希望获得成功,成功了才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明显。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敢想敢说,敢有与别人不同看法的课堂环境。因为在同龄人中敢于坚持与众不同,也需要力量,老师要使学生心理上得到一种支持,即使有时他们想的不全,或错了,也要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勇于探求,才能发挥出聪明才智。
(二)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凸现课堂教学主体 1、启发激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有了兴趣,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渴望创新。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我们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创新性课堂教学的前提,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电教媒体等手段,都能提供特定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质疑交流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提倡“合作”
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 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自我反馈,二次创新
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反馈,主动巩固旧的知识,发现新的质疑点,寻找二次创新机会。在自我反馈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觉地用理性眼光去发现自己或他人课堂学习中的失误或缺陷,用自己新的“眼光”去寻求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再联想或逆向思维,完成第二次思维创新。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全方位、多途径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知识传授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要想激起创新思维,培养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否则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水准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或态度进行定向迁移,诱发创新思维。
2、在改进教法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要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变就范式教学为创新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双向互动,在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的同时,教师也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真实过程,相互交互,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思维的训练。
3、在参与语文实践性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火花。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据教育部最近一次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目前的教育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的真正知识。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谈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思想活跃,自由地、有选择地吸收知识,能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探索,以及对多种思维方式的借鉴。心理学表明,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 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活动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跨越世纪的语文教师,咀嚼过两千年仁德治 4 国礼仪之邦的滋养,秉承着中华数千年文化底蕴的熏染,接受了当今世界先进文化信息的浸育,理当勇于忍痛破除现成套路,着眼素养锐意创新。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篇二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例谈
摘要:语文课堂,是展示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阵地。情感渲染的教学艺术是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设疑激趣的教学艺术是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诱发想象的教学艺术是利用课堂语言、直观教具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机智幽默的教学艺术通过随机应变地调控课堂,使教学充满智慧和乐趣。
关键词:语文;语言艺术;情感渲染;设疑激趣;诱发想象;机智风趣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罗伯特·特拉弗斯也说:“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和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是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以下几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一、情感渲染 走进作品
新课标规定,语文教育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情感渲染的教学艺术,是借助语文教材本身的思想情感因素和声情并茂的课堂语言,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途径。
1.再现作品的情感原貌。教师扎实的朗读功底(普通话标准、语音清晰准确、声音洪亮悦耳等),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是前提条件。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在执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首先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读了整首长诗。当他深情地读到“大堰河,今天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盖着的„„”的时候,热泪夺眶而出,听课的师生也被他的真情实感深深打动了。这段朗读再现了作品的感情,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为整堂课的展开奠定了情感基调。
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情感特征,如《白杨礼赞》描绘西北黄土高原的开阔雄伟,《最后一课》表达韩迈尔老师对祖国的热爱等等。这些作品为教师提供了再现作品感情的平台,而运用情感渲染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以感情的纽带把教师、作品和学生凝聚在一起。
2.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多的是讲述。许多教师或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深刻体验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展现给学生,或是将作品含而未露的感情融进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感化学生。于漪老师也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
一位教师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先在黑板上挂上一副镶着黑纱的周总理遗像,使学生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然后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到了周总理逝世的日子——“那是1976年的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高山在恸哭,大海在涌泪,周总理啊,周总理„„,您在哪里啊,您在哪里!„„”课堂里一片肃穆,同学们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中。一张周总理的遗像,一段哀悼总理的动情话语,引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渲染,要注意适时、适度。第一,把握好教材的情感区域,切忌滥用。第二,把握好时机。以启发学生自悟为主,当学生被带入情境,欲罢不能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升华感情。第三,教师的情绪要适可而止,既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又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
二、设疑激趣 理解作品
疑问是兴趣的开始。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潜能总是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学过程中的设疑置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其学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设疑激趣是通过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设疑激趣的关键在于怎样设疑。设疑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激趣是教学的目的与效果。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反向设疑。反向设疑是教师设计若干与正确答案相矛盾的问题,或者提供一个问题的错误答案,让学生通过读书、思辨、讨论,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又叫做问误答正法。如鲁迅的小说《药》。师:“很多人都认为,作品中写的最多的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公,你们认为这种说法对吗?”有同学认为对,理由是:“大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文中描写较多的人物,如《阿q正传》中阿q写得多,阿q就是主人公;《孔乙己》中孔乙己写得多,孔乙己就是主人公。”教师接着问:“那么,在《药》这篇课文中,华老栓着墨最多,因
此华老栓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对不对?”
生:“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小说的主人公应是作品中表现主题思想的人物,而不能以着墨多少来决定。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夏瑜而不是华老栓。”
他的看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也受到了老师的赞扬。这个教学案例中,老师精心设疑,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带动他们相应的学习活动。大家积极地阅读和思考,课堂生气盎然、活泼有趣。相反,如果老师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提问:“《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你认为是华老栓还是夏瑜?”显然不能达到先前的课堂效果。
2.比较设疑。比较设疑是运用正比、反比、类比等方法,选择相似项设计疑问的方法。在《阿房宫赋》一课中,可提问:“《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写秦国灭亡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教《故乡》时可提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教《社戏》时,可根据迅哥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设疑:“迅哥两次吃豆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天吃的那么好?两次吃豆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设疑可以让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激起思维的火花,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语文能力。
3.搭梯子设疑。《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意思是说,一个善于提问的老师,就好像攻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易后难,逐步理解,带领学生享受这个愉快的过程。
搭梯子设疑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
案例:讲授《故都的秋》的前两个自然段段,教师问:“这两段主要写什么?”通过阅读,学生容易得出:第一段写的是北国的秋,第二段写的是江南的秋。
紧接着问题二:“在作者的眼里,北国的秋怎么样?江南的秋又如何?”字里行间可以找答案:作者认为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让他“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问题三:“这两段文字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的?”由于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同学们很容易得出问题的答案:作者把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比较,采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问题四:“通过对比,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秋天,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选择性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作者要表达“对故都北平的秋天的深深怀念”之情。
教师先后设计了四个逐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轻松理解了作品。反之,如果改变了问题的先后顺序,教师一上来就问:“同学们读了第一、第二自然段,认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肯定会使大部分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无法激起看书和思考的兴
趣。
三、诱发想象 放飞梦想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阅读教学,读者通过作品的文字符号再现某一个生活画面或人物形象时,离不开想象;作文教学,作者搜集头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进行再创造时,同样需要想象。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诱发想象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诱发想象。一般来讲,诱发想象的语言都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讲,生动的信息能使人兴奋,从而产生兴趣。魏书生认为,“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的柴在每一个同学的脑子里存在着。”
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魏老师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文字变成图画。在引导学生想象时,他提出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细致、更逼真。魏书生讲张志和的《渔歌子》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引导学生说:“这是一首景色描写极其鲜艳美丽的词。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打开大脑电视机,在大脑计算机的荧屏上放映。”“先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再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为彩色电视,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加鲜艳美丽。”这段诱发想象的课堂语言真是精
彩极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形象地描摹出一幅幅山水交映,鸟“鱼”花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美景,身在教室,心却早已飞到了大自然,乐趣无穷!
2.结合直观教学诱发想象。教育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所以,结合直观教具,培养想象能力,效果会更好。如边想象边把想象的内容画下来,想象的内容会更直观。一位教师教《蜜蜂引路》,请学生回答“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结合想象和绘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3.结合作文教学诱发想象。写作过程中的想象叫做创造想象。我们常常能欣赏到这样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诱发学生的想象,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收到阅读和作文指导双赢。二者结合的方法很多,如指导学生对课文或阅读材料进行改写、续写和扩写等等。对原材料想象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体验过程,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需要想象的学习材料中,才能产生丰富合理的想象,写出有特色的作文。
《卖炭翁》一课,可以在课文的结尾处,结合续写课文,就卖炭翁的命运何去何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教师可首先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卖炭翁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才去卖炭的。他大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去卖炭,可是他唯一的财产(一车炭)又被如狼似虎的官差抢走了。下一步卖炭翁该怎么办?他以后又怎样生活?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给卖炭翁指出一条出路。”接到任务,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生甲:卖炭翁无可奈何,欲哭无泪,只好回到自己的寒窑生气,然后把牛卖掉,换些银子再去烧炭。
生乙:他呼天抢地地哭过一阵之后,感到生活无望,“半匹红绡一丈绫”既不能御寒,又不能充饥,干脆找一棵树自尽了。生丙:他愤怒到了极点,拼命反抗,和官差扭打在一起,最后被官差活活打死。
生丁:官逼民反,他组织一帮穷苦百姓造反了,走上了杀富济贫的道路 „„
大家充分想象,畅所欲言;教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教师最后收起渔网,抛出作文的题目:“请同学们以《卖炭翁被抢以后》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从阅读到想象到作文,教师的指导不露痕迹,水到渠成。
四、机智幽默 艺术升华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课堂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灵活调控,使之适合教学的要求。机智幽默的语言往往能产生意外的课堂教学效果。正在上课,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一只麻雀飞进了教师,东撞西撞,后来被一位同学抓到了。老师笑了笑说:“小麻雀没上小学就想上初中了?可惜它听不懂咱们的课,送它回大自然吧!”
机智幽默的语言是课堂语言的高境界,不仅能扭转教学的尴尬局面,还能体现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教育智慧,使课堂趣味无穷。钱梦
龙老师说:“我觉得我们老师不妨有点幽默感,不要把自己打扮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从心理学角度看,幽默进入课堂,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大脑皮层细胞的活动,产生兴奋源,从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创造愉悦的情绪,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6-177.[2]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6.[3]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张志勇.活动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改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23.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篇三
探、谈、弹出语文课堂的青春活力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既然是教育改革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不妨从潜心经营课堂开始,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进行探“疑”、谈“智”、弹“乐”的碰撞,绽放他们的“活力多彩”。
【关键词】
深思善问 智慧生成 亲师乐道
“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绽放弹力青春的年轻光采。”这句丸美眼霜经典的广告词,很是俏皮、可爱,相信大家都已耳熟能详。近日,反思课堂管理的时候,耳边总是想起这句广告词,突然觉得亲切起来,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课堂也需要的三个字吗?“探、谈、弹”,弹走“生牵硬拉”,绽放“弹力多彩”的语文课堂。
一、探“疑”,弹走“牵引”,让学生擅于“深思善问”
《礼记》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清朝陈宪章也提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都表明需要重视“问题”,所以语文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进而才能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增长智慧和才干。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通过预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品析。这虽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它却暴露了另一个很大的不足,那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显然,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该课文从遣词用语到故事的细节描述,从故事的线索人物小弗朗士的前后表现到主要人物韩麦尔先生的神情举动,都为师生深入质疑、探究提供了空间。我在教学本课时,在分析人物时,及时引导学生从“反常中”、从“强调处”寻找问题。有一名学生就质疑:韩麦尔先生说的“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句话,不是贬低了我们的汉语吗?这一质疑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反复讨论后,尤其是对这句话的“前言”“后语”――“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记了它……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两句话作深入探究;同时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当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像韩麦尔先生那样抓住一切机会,抒发赞美祖国的情感……学生从质疑到探究的过程中,既培养了思维、解读、品析、合作的能力,又充分自主的完成一次精神成长之旅:韩麦尔先生并非贬低他国语言,而恰是他爱??激情的流露。
教学实践说明,一些浅看、粗看,似乎无处“可疑”,无“疑”可“探”,其实不然,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从“无疑处生疑、探疑、解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疑”激“思”,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主要途径;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会愈加迸发闪烁。
二、谈“智”,弹走“拉拽”,让学生敢于“智慧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课例:一位教师执教《甜甜的泥土》的公开课上,该教师从文体着手,设计“梳理故事情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用小标题概括,一分多钟后,学生发言:送糖―吃糖―藏糖―化糖,而老师所预设的是:送糖―分糖―埋糖―融糖,于是,老师当即更正学生的观点,一边板书,一边强调用词的准确性。于是,由于这位教师的“粗暴、强制”,使后面的课堂明显压抑起来,学生都怯于交流展示。
“因势利导,巧妙点拨”,才能让学生的智慧成为课堂的亮点;“强制规范,生拉硬拽”只能让学生越来越怯于教师的“标准”,而变得沉默安静,不敢言语,直至惟命是从。所以,我认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谈”起来,这样,课堂才会精彩纷呈,将不仅拥有精神的愉悦,更会有思维的力量,这样的课堂,是生成、互动的,更是精彩、鲜活的。
三、弹“乐”,弹走“威严”,让学生乐于“亲师乐道”
《学记》中云:“学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也曾说过:“一个在学生眼中,人格平庸的老师,很难会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者。”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执教者,我们应该不同于古时“古板”的老夫子,让人“敬畏”的教书匠,而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亲近学生,与他们平等交流,与他们共同成长。
曾听过市级一位骨干教师回母校上的一节公开课,上课伊始,师生问好时,便郑重地提出“厚望式的鼓励”,神态很是威严冷峻:我很为自己能成为从××学校走出的学生而骄傲,今天很有幸重回母校,和校友们(学生)一起学习一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展示出我们××学校的风采,大家说能不能啊?当然,学生的回答很是响亮:“能!”,待学生坐定上课,入课,研课,课堂上气氛很是压抑,没有学生的妙语连珠、精彩品读,只听得学生一声弱一声的独字回答“能”“好”“是”……也许是这位教师在开始的“鼓励”时无形中施加了压力,更是因为教师严肃的表情,让学生胆怯,敬畏,而不敢与之交流,致使师者“教”的淌汗、生者“学”的小心,观者“听”得无味。相反,如若教师面带微笑,如沐春风,用幽默机智的语言真诚地携手学生徜徉文本,课堂必是欢悦的、动态的、精彩的。
“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幽默是教师个性的展现,是教学过程中哲理和情趣的统一。只有让学生的精神获得自由,那么,智慧就会在高峰体验中绽放绚丽的花朵,充满青春的活力。
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正值洋溢青春活力的少年花季,情感、智慧、能力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们充满着求知的渴望、成功的愿望以及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独特个性的放肆张扬……相信只要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勇于、乐于去探“疑”,谈“智”,弹“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悬念丛生、动态生成、轻松愉悦,那么必将让孩子们处处轻舞飞扬,张扬青春的活力,智慧之花定会越开越广!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j】.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6)
【2】赵国忠.透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j】.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03)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5)
【4】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09)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