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优质16篇)
7.心得体会是将我们的思想和感悟写下来的过程,是一种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状态的自我审视与检视。写心得体会时应该注重哪些要点和细节?看看下面这篇心得体会,或许可以为你的工作或学习带来新的思路。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一
调查研究是政治机关履行抓基层、帮基层这一重要职责的基本途径,是政治机关提出意见、建议的前提条件,是确保政治工作有效落实与创新发展的必备基础。搞好调查研究,我认为要抓住以下三点。
发现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众所周知,必须讲究方法,才能掌握实情,发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讲,发现问题有“看、听、查、测、谈、访、考”等常用方法,也有的归纳出了“一看大门二看路,三看房屋四看树,五看士气六看内务,七看秩序八看制度,九看历史十看任务”等“十看法”。这些方法对开展调查都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分析感到,发现问题重点要做到以下“十二个不可放过”。一是勤杂人员宿舍、哨位、厨房这“三个部位”不可放过。因为这些部位是基层管理的薄弱环节,最能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比如,通过考察勤杂人员内务设置、物品存放、学习训练情况,就能初步判定一个单位或者整个基层建设的起点水平和突出问题;通过考察查勤登记是否正规、哨位周边有无杂物、食堂是否整洁卫生等,就能发现部队管理方面的问题。二是起床时、午休中、就寝后这“三个时机”不可放过。因为这些时候属于战士的私有空间,最能反映部队作风养成,也能折射基层的规范化管理程度。诸如手机充电的、吃零食的、发牢骚的、用花被盖的、抽倒床烟的、压床板的、生病的、不打开被子午休的等问题一般都会暴露出来。这三个时机,最能有效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支委会和干部会记录、官兵笔记、教育整顿原始材料这“三类资料”不可放过。因为这些记载能真实反映基层工作思路、过程和绩效,对发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四是民主测评、谈心座谈、隐患排查这“三个环节”不可放过。因为对班子、对干部、对士官进行民主测评,不仅能反映“一个班子、两支队伍”情况,还能反映部队风气和官兵关系;谈心座谈能深入了解官兵所思、所盼和实际困难;隐患排查能够全面掌握基层现实的、潜在的问题。作为调查者应亲自组织,亲自参与,亲自记录。
工作调查研究,是基于蹲点、跑面的一种调查研究,兼有考帮建的功能。即要对一个单位乃至基层整体建设水平作出定位估价,又要对现实问题进行梳理定性,还要对潜在问题的趋势作出预测。功夫全在于对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研究,找出本质和根源,形成结论,为理清思路、拿出对策指明方向。实践中,我感到尤其要用好以下四种方法。一是运用“纵横对比”的方法作估价。就是通过纵向看历史、横向看全局的对比,对某一单位或基层建设整体水平或某一类问题作出基本的定位或估价。比如,对一个单位建设水平的评价既看与过去相比,是进步了,还是下滑了;与其它单位相比,看它的整体水平处于什么层次,以此综合地作出评价。我们支队在季度考帮建中,把基层单位分为“先进的、进步幅度大的、发展平稳的、问题相对较多的”四个层次,这为我们分析定位提供了依据,十分便于操作。二是用“定量定性”的方法作结论。就是通过对数量的统计,对质量的分析,将“量”与“质”进行综合,作出结论。比如,对一个班子、一个单位作出是否放心的结论,既要看隐患的数量,更要突出班子团结、官兵关系、部队风气、安全隐患等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又如,干部不安心、士官不想当班长、战士不想当兵等结论的作出,必须通过对数量、所占比例、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才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三是用“挖根求源”的方法作判定。就是运用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方法,科学分析,从问题的本质和根源的角度作出判定。比如,指导员叫开会,队长不知道议题,说明主官之间的协调可能有问题;战士的毛巾都是新的、干的,说明形式主义在基层市场;哨楼周边有食品袋、起床后班上有烟头,反映出基层日常管理不严格;公物损坏无人维修,折射出官兵主人翁精神、集体荣誉感有问题等等。四是用“推理演绎”的。方法作预测。就是针对个性问题,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现实到未来,进行预测。由某一单位、某一现象向部队的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骨干作用等多个方面,向基层、机关、直属分队等多区域进行扩散思维,推理演绎并预测出问题的趋势。比如,由官兵吃零食、高消费现象,可以从伙食调剂、经费管理、价值观念、部队教育等方面找问题;从哨兵执勤打盹,可以发现执勤管理不严格、午休制度不落实、工作负荷过大、统筹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从战士想调离单位,可以联想到栓心留人的环境、内部关系、单位风气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根据这些问题的扩散性,预测在其它单位乃至部队面上存在的类似问题。
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包括工作调查研究在内的一切调研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针对发现的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我认为,在拿出对策的过程中,要注重紧紧抓住以下三点:
一要围绕解决思想问题拿对策。思想认识是一切问题存在的总根源。为此,我们提出对策措施,首先就要力求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在对基层建设的帮建中,就要针对基层的问题,重点从工作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统筹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上,就要着眼引导官兵认清重要性、危害性,从抓什么教育、以什么为侧重点、采取什么方法、纠偏正向等方面提出成套的对策措施。比如,总队提出的干部队伍“四个规律性”教育、以“三治”为重点的风气建设教育整顿,都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是围绕形成机制拿对策。制度机制对解决问题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因此,提出的对策措施,要力求将其上升为制度机制层面的东西。比如,最近总队党委研究制定的三个《议事规则》(征求意见稿),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示范。又如,今年,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大纲》,把每周三作为全支队“教育日”,从制度层面较好规范解决了支队集中授课和基层开展自主教育时间保证难、机关督导难的“双重”问题。这几年,支队形成的片区负责制、干部“日检查”、安全“日报告”、执勤工作“互管双促”、“两个十二小时后”查勤必报告等制度,都是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来的,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围绕应急防范拿对策。对个别特殊问题或无法通过教育引导、建立制度来解决,并有一定现实紧迫性、危险性的问题,要立足于加强防范,提出管用、有效的应急对策措施。比如,对一时解决不了的执勤隐患,采取加岗加哨办法;对有患有严重生理、心理病患的人员,采取送院治疗办法;对有现实危险的“个别人”,采取“五脱离”、“三包一”措施;对有遭投毒、遭袭击严重隐患和现实危险的,采取水缸养鱼、水井加盖、食物留验、应急小组前置等措施,严加防范,确保安全,防止边调查研究,边发生事故案件。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二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要转换角色、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调查研究是否能够取得实效,是检验干部能力素质的“试炼场”、反映工作水平的“温度计”、体现宗旨意识的“试金石”,年轻干部要以“披沙沥金”的勇气和“踏石留印”的韧性,勇敢迈出调查研究的第一步。
准备阶段:“见微知著、跬步千里”“小切口”也能出“大文章”。确定选题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基础,曾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调研选题的重要性:“调研选题就像搞科研,选题选好了就向成功走出了一半”。青年干部是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排头兵”,调研选题不妨就着眼“眼前人”“身边事”“手中活”,从“小切口”入手,“小中见大”为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青年干部要做足调查研究前的“准备功课”,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学习关于调研选题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头脑的“理论武装”。同时要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真正让调查研究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决策,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调查阶段:“身入心至、把脉问诊”“沉下心”去发现“真问题”。在《之江新语》中,曾谈及“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取得实效”。调查阶段就是要真正扑下身去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详尽、系统地占有第一手调查资料。调研农村要到田垄人家,调研工厂要到车间班组,调研行业要到工作现场,实实在在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吃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真正做到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要善于使用“倾听”这门技巧,掌握把握“细节”的能力,要敏感于谈话对象语气声调、情绪态度背后的“难言之隐”“弦外之音”。刨根问底、深挖根源,真正把问题分析透彻,找出主要矛盾。
研究阶段:“胸有炉锤、文成锦绣”“细打磨”探索出“好办法”。分析研究是对前期调查过程中收集的资料的提炼升华,是整个调研工作成败的关键,研究不到位,前期调查工作就成了资料的堆砌,无法加工出有高度、有观点的成品。《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强调:“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撰写调研报告的阶段说到底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个过程。要提高调研成果的“含金量”,关键就在能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找准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经过“反复打磨”总结出有价值的结论,最后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把调研成果细化为一条条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举措,确保最终的调研成果落地有声,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三
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和工具,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为社会决策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在我参与的一个社会调查研究项目中,深深感受到了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并对此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科学设计和严谨的实施。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了解人们对于某个社会问题的认知和态度。为了获得准确的信息,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和背景调查,从而确保对于该社会问题的认知度。然后,我们根据之前的研究结果,设计了问卷调查的问题,并对问卷进行了预调研。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组织培训了调查员,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无误地采集数据。通过这样的科学设计和严格实施,我们能够获得可信度高的研究结果。
其次,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灵活应变和善于处理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许多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出现。例如,有一些被调查者对于某些问题的回答表达了疑惑,我们需要解释清楚方能获得准确的结果。还有一些被调查者持有不同的意见,我们需要灵活地调整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以容纳他们的多样性。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沟通和引导,以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
第三,社会调查研究需要严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分析研究结果,包括统计学方法和内容分析。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然后,我们使用了一些统计工具和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进一步得出了研究结论。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细心和谨慎,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四,社会调查研究需要及时反馈和应用。在我们的调查项目中,我们及时向被调查者和相关机构反馈了调查结果,并邀请他们参与结果解读和讨论。通过这样的反馈和应用,我们能够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的社会决策和改进提供参考意见。在反馈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倾听和尊重各方意见,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最后,社会调查研究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在我们的调查项目中,我们意识到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例如,我们建议在下一次调查中加入更多的定性研究方法,以获取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数据。我们还建议加强培训和监督,提高调查员的专业素质和数据质量。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能够不断提升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和价值。
综上所述,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参与的社会调查研究项目中,我学到了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科学设计和严谨实施,需要灵活应变和善于处理问题,需要严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及时反馈和应用,以及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通过这次经历,我对社会调查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并将继续致力于这一有意义的工作。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四
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科研手段,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并解决各种问题。在我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明确研究目的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应细心谨慎。此外,有效沟通和合作也是调查研究的关键。最后,经验总结和反思是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的必经之路。通过这些方法和实践,我对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明确研究目的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首要任务。在开始调查研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确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目的,才能确保研究的方向正确,不至于偏离主题。在我进行调查研究时,我体会到明确目的对于研究的整个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明确研究目的可以帮助我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制定有效的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释。
其次,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应细心谨慎。数据是调查研究的基础,对数据的搜集和处理需要特别小心。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需要有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在选择调查对象和样本时,要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其次,在采集数据时,我会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最后,在整理数据时,我会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比如统计分析软件,以便更好地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此外,有效沟通和合作也是调查研究的关键。调查研究通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包括研究团队成员、参与者和调查对象等。在我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和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充分沟通的重要性。通过与团队合作,可以不仅减少工作量,还能够相互补充,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另外,与参与者和调查对象的有效沟通也至关重要。我会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确保调查研究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最后,经验总结和反思是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的必经之路。在进行调查研究后,我会仔细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我可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和提高研究水平。例如,在之前的一次调查中,我没有充分预估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准确性不高。通过反思和思考,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从而提高了我在调查研究中预估和处理主观因素的能力。
总之,开展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通过明确研究目的、细心谨慎地收集和整理数据、有效沟通和合作以及经验总结和反思,我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调查研究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五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开展调查研究,基础在调研之向、关键在调研之法、核心在调研之用。要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研方法,着力问题解决,推动各项工作,“水落石出”开展好调查研究。
坚持滴“水”穿石,涵养调研定力。调研之道,重在实,要在准。调查什么,研究什么,是开展调查研究前需要解决好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直奔问题而去,明确调研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调研的方案,保持调研的方向,做到眼睛向下,保持对问题的敏锐“嗅觉”,真正扎进问题堆,扎进矛盾和问题集中之地,不被问题表象所迷,不为问题“多头”而误,保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和定力,做到拔云见日,刨根问底,把问题找准、找实,弄清问题根源所在,为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着眼“落”地生根,遵循调研规律。调查研究是一种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的过程。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精准把握准调研的方向,充分了解上级要求、工作需求和群众需求,弄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搞明白调研的对象,合理安排调研时间、调研方式和调研群体,提升调研精准度。要坚持身入心至,多看“风景”不看“盆景”,多访群众少翻资料,多听“逆耳”少听汇报,真正走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真正把功夫下在查实情、办实事、出实招上,推动调研走深走实。
挖掘金“石”之策,把握调研方式。调查是为了认识问题,研究是为了认清问题。要准确把握事物规律,掌握问题的要害所在,对调研收集到的素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解剖麻雀”,抓住问题主要矛盾,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注重回应群众呼声,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谈问题、想办法,汲取群众好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带着问题下去,带着办法上来,建立问题台账,对症下药、科学决策,找到解决问题的实招、妙招,解决好群众所盼、所急、所需。
注重推陈“出”新,提升调研质效。调研,调研,最忌调而不研,也忌调而无果。当前,面对新时代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愈显紧要。要明晰调研责任、强化调研成果转化,杜绝“调研多,落实少”“深入基层调研不够”等问题发生,消除“空中决策”,防治“政策打架”。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消化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金点子”,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调研成果更具可行性、更有生命力。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六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下发以来,全国各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要弄清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敢于改变,做到“走心”不“走秀”,让调查研究结果能“说上话”“干出事”。
调查研究要有“求实之心”,避免“合眼摸象”耍虚招。“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办公室的资料“道不出”调查对象的实情,只是通过文字“闻”之、图片“见”之,必然一叶障目无法知其全貌,导致调查研究不能反映出实际问题。为了全方位全角度了解事物发展现状,要事必躬亲,迈开步子,走出舒适圈,走下基层,用自己坚实的脚步去“丈量”基层土地,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把大方向找对,让调查研究做到方向清楚、目标清晰。做好摸排工作,静下心去看细节,把小问题找出来,让调查研究做到一针见血、面面俱到,能剖析当前面临的问题脉络,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借以促进更好的发展。
调查研究要有“求深之心”,避免“浮光掠影”假把式。开展调查研究,出发点是摸清事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存在问题,落脚点在于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但是有一部分党员干部调研时不够深入,在做调查时内容浮于表面,无法深刻的剖析调研对象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无异于“假把式”。调研不可搞作秀,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探究、沉心思考、刨根问底,做一名“老中医”,找到“症结”所在,确保调查研究“言之有物”“货真价实”。调查研究要深入整改问题,把摸排的问题归纳好,根据现实情况确保对策的可行性、科学性、系统性,建立好问效机制,才能够真正深入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要有“求新之心”,避免“遵常守故”耍定式。“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虽然我们党多年来已经总结了许多的有用高效的调研方法,但是调查研究方法还是要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永远都是找“经典路线”,满足于勾画文件、照本宣科,然后就是等待基层单位规划好“观光路线”,这样的调查方法如同一出“双簧戏”,即便“四不两直”不按“观光路线”,可是双脚所及之地必是有限,数据的缺乏必定会导致调研的结果出现偏差,所以我们更加应该跳出“固定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的发展,调研形式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互联网+调查研究”的方式是搜集民众信息、加强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可以极大地提高调研效率,提升数据量与数据真实性,设立网络信箱,问需于民,利用网络大数据综合分析结合实地勘察,把问题钻研得深入、剖析得到位,做到思考有深度、方法有准度。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七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党员干部要想用好这一“传家宝”,还需下“绣花针”功夫,写“下马看花”报告。对于调查研究工作而言,实现“绣花”般的精细推进,关键在于要将“针尖”真真切切地对准“疑难杂症”,将“针脚”实实在在地织得更细更密,这样才能绣出政通人和的好前景。
思想认识突出“真”,杜绝重“表面”轻“源头”,在“走好群众路线”的“脚力”上下“针”功夫。“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需要在“顺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得民心”上下足“绣花针”功夫。“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只有抓住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点,树牢群众观点,才能突破难点、创造亮点。“经验在基层,智慧在群众。”我们要从群众手中获得“一手信息”,真正实现通过调查研究摸透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党员干部只有把利民小事当成是施政大事,听实话、察实情,才能真正让大兴调查研究依靠于民,惠及于民,让调研成果的分量更足,质量更高。
精细研判突出“准”,杜绝重“现象”轻“本质”,在“落实深查细究”的“脑力”上下“针”功夫。调查工作“千条线”,“绣花针”作用当下立现。党员干部要做到“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蜻蜓点水,要层层科学布局,以“点”的突破带动“线”的连接,以“线”连接带动“面”的探查。要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不拘形式地拿准“民声脉搏”;要听得懂“言外之音”、看得到背后的“风景”,敏锐接收好民生诉求的“第一信号”、精准定位到百姓需求的“第一导向”。坚决摈弃“开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找个现场站一站”的调查方式。要想看到真问题、听到好建议,就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在百姓地头说收成、炕头送冷暖、灶头悉富贫。
整改落实突出“深”,杜绝重“留痕”轻“实效”,在“突出问题导向”的“效力”上下“针”功夫。研究工作要深入分析思考,进行全方位“透视”,不让“调研之风吹之即散”。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不逃避、不遮掩;既报喜也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力求说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的观点。要把群众想法纳入工作谋划、将群众难题纳入工作课题,下“绣花针”功夫推进调研成果转化,促进大兴调查研究收获最大成效。党员干部要以绣花般的耐心、细心、巧心,久久为功,绣出独具一格、值得称道的“惠民实招”。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八
从入一中以来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前几项是作为一般研究成员,写一写论文,收集一些资料。由于不需要承担任何担子,感觉上还比较轻松。但《农村中学生课堂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这项课堂却让我感受非常深刻。
一是让我感到责任重大。我并不是这项课题的原创成员,是中途参与。但我知道这项课题从开题到现在,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当学校领导嘱咐我协助主持人聂老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是,我感觉身上担子重了,要思考的东西多了。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班子的优化组建,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等都需要思考。
二是收获很大。从这次做课题让我感受到了,只有用心做事,才会迅速成长。今年放寒假后,我与刘校长、聂老师因为课题的事,加了三天班。这三天所收获的比我之前三年学到的东西还多。每天我们8点在教务处集合,中午休息片刻,下午继续直到五点左右。我们一起读材料,做问卷,查资料,研究思路,制定方案。我们常常意见相左,但也就在我们否定对方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还记得那天由我主笔撰写中期报告,我拟好初稿之后,刘校长与聂老师一人一份,一边读一边修改。此时校外已是爆竹声声,人声鼎沸,办年货的,回老家的,此时我们还坐在办公室里正进行着课题研究,虽然如此,那时的我感觉上却很充实。因为这三天我学到了很多。虽然辛苦忙碌但我很快乐。
同时对于做课题我还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要不断学习。牛顿说过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只有。
多看理论书籍,充实自己,做起研究来才有底气。文献研究法是课题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向身边的人学习,刘校长、聂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课题研究主持人。我很荣幸能成为他们的助手,让我有机会向他们学习。
二、团队合作非常重要。没有最优秀的个体,却有最优秀的团队,我们课题。
组就是一个团队,在这个近二十人的团队里,我们汇聚了各科的骨干力量,大家各有所长,所以希望我们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帮助,加强沟通。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2013/2/27。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九
“踏破铁鞋”去调研,迈开步子察实“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我们选调生在村任职期间要完成村情报告和国情调研报告,要坚持把基层当作调研“常去之所”,用脚步丈量基层大地。大到产业发展,小到邻里纠纷,都应该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内容。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怀着“归零”心态,多听、多看、多问、多感受,把全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风文明等村情要素都尽收眼底,为调研添加有价之料,努力成为村干部的好帮手、群众的贴心人。
“融会贯通”长本领,扑下身子谋实“招”。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道:“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选调生作为基层“新鲜血液”,扎根在乡村振兴“第一战线”,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于解决问题,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拿出真感情、真行动,自觉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广泛学习各领域知识,在不断探索、总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
“跋山涉水”找问题,甩开膀子求实“效”。“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细读党的__报告,字里行间无不和调查研究密切相关。选调生在村任职期间要走遍全村农户,我们应该发扬斗争精神,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经验成效出自基层,问题矛盾也常见于基层。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用心倾听群众心声,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推动问题解决,做到串百家门、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十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对领导和机关来说,是一项基本任务;对每个机关干部来说,是一项基本功夫。这个功夫深浅,是衡量一个机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决定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的机关干部下不去、蹲不住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机关干部对下基层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自觉性不强。有的觉得自己职权有限,下去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下不下都一样;有的机关干部则认为与基层天天见面,不下去也能把基层的情况说个大概;有的整天忙于机关的业务工作,被事务性工作缠住了手脚;还有的害怕基层条件艰苦,不愿意下去。为了解基层情况,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今年4—5月间,我先后分别两次带部分机关综合科室同志深入24个基层分局进行蹲点调研,按照“了解情况到一线,指导督促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的要求,沉到基层抓基层,深入一线抓落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机关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成绩在一线创造。下面就下基层调研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
组织机关工作组下基层,是领导和机关了解掌握情况、实施科学决策、解决基层问题的常用方法。作为机关干部,参加下基层工作组,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抓基层调研工作组特别是综合性工作组,有利于机关干部跳出业务工作圈子,开阔视野,放宽眼界,从全局、从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机关干部反映,每参加一次抓基层调研工作组,思想和工作上都会有新的提高。根据一些机关干部的体会,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下基层的目的、任务,认真做好下去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级机关按照党组的要求和基层工作的需要,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一般来讲,每一次领导和机关下基层都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比如,集中帮抓基层党支部、对重大任务和阶段性工作实施重点指导、指导基层搞好半年或年终工作总结、指导基层做好专项工作,等等。机关干部只有正确领会下基层的目的和任务,开展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因此,下去之前,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有关文件,深刻理解本级党组、领导对工作组的有关指示、要求和意图;及早进入情况,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了解所要去的单位的基本情况,根据党组的意图、主要工作任务和所要去的单位的实际,订制下基层调研工作的计划安排,并征求带队领导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要及时通知所去单位,讲清启程时间、车次、人员、主要任务和活动安排,同时准备文件资料、生活用品等。
(二)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调查展开前,要根据工作任务确定调查纲目,明确主要调查什么问题、采取哪些方法调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又要防止先入为主、带着框框看问题、带着观点找素材。要注意调查对象的广泛性,既要注重从干部那里了解情况,也要认真听取普通群众的意见,还要听取其直接上级和友邻单位的意见。这样得来的情况才比较全面,否则就容易产生片面性。要注意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听汇报、开座谈会,这是最基本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还要善于把听、看、察、考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了解基层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弄清基层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帮基层所需。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是调研基层工作组的主要任务,也是机关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新形势给基层带来许多“难唱曲”,千头万绪的工作使基层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挠头事”。这些“难唱曲”、“挠头事”制约了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基层遇到的“挠头事”,机关干部要善于发现,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那些由于基层干部经验不足造成的问题,要着眼于强化基层“内功”,注意教方法、传帮带,通过激发内在动力,增强外部压力,提高其工作能力,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层解决自身的问题。对基层自身无力克服的实际困难,能帮助解决的要就地解决,不推诿、不扯皮、不拖延。对那些需要从政策上、全局上协调,本级本部门无力解决的,则应做好解释说明,等返回后如实地向上级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反映。
(四)搞好研究和汇报,善于总结和提高。工作组下基层除了帮助解决问题外,很重要的是要搞好研究,为党组制定加强基层建设的决策当好参谋,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一般情况下,工作组返回后,党组要听取下基层情况汇报。汇报成功不成功,关键在于研究深入不深入。因此,从下到基层一开始,就要把开展工作与调查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工作边思考边研究,善于站在队伍建设的全局上,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基层建设形势,准确地把握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汇报时应当把重点放在提出问题和对策上,既要实事求是地汇报所去单位取得的成绩,又要客观辩证地汇报存在的问题,更要提出能够进入党组决策、推动基层工作的对策和办法。同时,要搞好总结反思,细心琢磨和体会成败得失,珍惜每一次参加抓基层工作组的机会,力求每次都有新的收获,都有新的提高和进步。
二、下基层蹲点。
下基层蹲点是领导和机关了解情况和集中帮助基层单位解决问题采取的一种常用工作方法,在机关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转变领导机关作风,增强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领导反复强调领导机关要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我们各级机关干部都应当身体力行,认真抓好落实.同时下基层蹲点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慎选蹲点的时机和去向。蹲点首先要选好点。无论是负责组织协调下基层的部门,还是要到基层蹲点的机关干部,都需要合理、慎重地选择蹲点的单位和时机,以收到窥一斑知全豹、抓一点带一片、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要围绕市局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党组的主要意图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本着业务对口、突出重点、适度分布等原则安排确定。一般在基层任务转换、执行重大任务或发生重大转折、工作总结等时机安排。有突出主题的专项蹲点,需要根据蹲点的目的和意图慎重选定:抓先行试点,一般要选在编制比较健全、客观条件比较适中的单位;帮助赶队的要选择问题比较明显、对面上有指导意义的单位;工作研究性的则宜选对反映主题最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此外,还要重视到直属和小、散、远等容易被忽视的单位蹲点。
(二)掌握蹲点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由于蹲点的任务、时机、单位不同,蹲点抓基层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也不尽一样。就一般情况来讲,有以下五个环节。
1.熟悉情况。首先,要透彻了解上情。当确定下基层蹲点时,要通过动员部署、翻阅文件和报刊、请教领导和机关有关部门等途径,把握上级精神,了解工作规划、工作重点,领会好党组的意图,熟悉蹲点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详细掌握下情。要留心了解基层单位的历史概况、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党员骨干队伍素质,了解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总体工作安排,当前任务和进展情况,单位的主要矛盾,亟待解决的困难、实际问题等等。掌握基层真实情况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五个字:一是“听”,听听所在单位本级或上一级的情况介绍,听听友邻单位的反映。二是“谈”,深入到群众中间进行谈心、谈话,可集体座谈,也可个别交谈;广泛听取多方面的看法。三是“看”,通过查看各类登记记录,观察工作、学习等,看基层的精神面貌、单位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完成的标准。四是“干”,与基层实行“五同”,直接参与基层活动,从中感受基层的生活、情感和苦衷。五是“析”,把了解的情况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把基层的形势、经验教训分析透。
2.确定方案。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党组的总体意图,从实际出发,研究确定蹲点期间的工作安排及帮助重点。根据需要还可以制订蹲点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指导基层,一步一步地抓落实。
3.开好头局。打仗需要慎重初战,蹲点也要从某一方面开好头局。可从自己最拿手的同时又是所在单位弱点的某项工作抓起,这样容易迅速见效,赢得基层信任。如业务部门的同志帮助攻克一两个办案难点,综合部门的同志帮助搞个教育、组织个活动等。
4.重点帮带。蹲点指导和服务基层的内容很多,应根据所在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重点,但无论蹲点的时间长短、所在单位基础如何,一般都应当从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着手。一是帮助基层理清抓工作、搞建设的思路,帮助基层党支部认清形势,确定工作路数,选好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二是帮助基层搞好班子建设。帮助基层建好支部班子是蹲点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对班子运转不力的,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驾驭能力;对组织不够健全、制度不够落实的,要帮助他们尽快上轨运行;对班子内部有隔阂和矛盾的,要帮助他们搞好谈心交心,消除思想疙瘩和误会。三是帮助基层扬长克短。对蹲点单位的强项和优势,要帮助他们开动脑筋,让强项更强;对缺项或弱项,要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研究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四是帮助基层解决难题。对基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跟基层一起研究解决的对策。对基层无力解决的,能通过自己做工作的尽力帮助,包括向上级反映请示。五是搞好传帮带。在具体工作中,要一点一滴地帮,一招一式地传,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带,言传身教,讲评示范。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十一
经过这次小组调查,我感触颇多。作为一个山西人,我为山西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抗日战争中所作的贡献表示自豪。
太原会战大约持续了三个月,包括忻口会战,平型关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我军在正面战场的节节失败,我国人和国军鼓舞了士气。此次战役取得了重大战果。
在太原会战中也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其中就有中央兵团总指挥、第九军军长郝梦龄。郝梦龄军长在阵前对士兵的讲话:“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就不算完。我出发前,已写下遗嘱,不打败日寇决不生还。现在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先退,你们不论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论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大家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全体士兵齐声回答:“誓死坚守阵地!”他说:“好,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然后挥笔疾书:“站在哪里,死在哪里”八个字,晓谕全军将士。在忻口阵地前沿,他对军官作战前动员,他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国活我死。”
可见,郝军长是何等慷慨就义,是何等舍生救国!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华儿女始终不会丢掉的民族精神!
这场战役也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在这场战争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一致应对外来入侵,我军在此次战役中共歼敌两万余人,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虽然此次会战失利,但打破了日军不败的神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为民族大义英勇献身的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气节。
其实细细想来,我们当代的青年对先烈的那种崇敬之情已没有同经历过抗战的先辈那么强烈。我们往往看到的是那些大明星,很少去关注国家大事。就连清明祭祖为革命先烈扫墓的时候,态度都不是那么端正。因此,我认为一些去革命老区的活动也应该让学生去学习,去了解先烈的事迹,而不单单是领导。
因此,我认为当前当代的青年应该要做的就是培养一种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坚韧态度!
测控111201班201112020117。
王刚。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十二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始终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才能不断有效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难题,才能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奔着问题去,是搞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前提。:“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中办近日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重点突出了这一观点,指出调查研究必须“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奔着问题去,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所盼,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解决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突出重点、直击要害。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十三
岗位调查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从而为改进和优化岗位提供决策依据。我在最近参与的一项岗位调查研究中,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还认识到了自身对于岗位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方法与步骤。
岗位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步骤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研究并获得准确的数据。首先,我们需要仔细制定研究目标和问题,明确调查的重点和范围。然后,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面试或实地观察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第三段:团队合作。
在一份岗位调查研究中,团队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团队成员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调查计划和分工,并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其次,每个人需要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团队成员之间还需要相互协助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段:发现与分析。
通过岗位调查研究,我发现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不同岗位在职责和工作流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要求高度的责任感和承担能力。此外,岗位调查研究还揭示了一些问题和隐患,如资源不足、效率低下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五段:心得和反思。
参与岗位调查研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首先,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岗位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加深印象。其次,团队合作是成功完成岗位调查研究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岗位调查研究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研究方法和步骤。
结语:
岗位调查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工作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改进不同岗位的情况。通过这次岗位调查研究,我不仅深入了解了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还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反思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十四
坚持实事求是,实化“调查”文章,做“敦本务实”之功。李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时分享了他在地方工作时的生动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做实“调查”文章讲究一个“热乎气儿”,“查资料、听汇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调研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真正科学服务决策。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做到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秉承系统观念,深化“研究”文章,寻“入木三分”之法。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基层工作的对象种类多、工作要求细、利益涉及杂,因此,调研获得的素材也存在碎片化、分散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学会“捡芝麻”的工作方法,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准确把握问题要害和内在规律,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分析研究,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等问题。要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结合实际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调查研究成果能够落地见效。
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运用”文章,求“移山填海”之效。调查研究是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的成果是否高效转化、问题是否彻底解决,决不能“一调了之”“一研了之”,让调查研究成为“空中阁楼”。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带着问题来,奔着问题去,奔着实效去,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按期整改和持续整改,真刀真枪解决好调查研究发现的实际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调研成果回应党和人民群众的期待。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十五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会选择进行岗位调查研究,以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需求。通过对岗位调查研究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意义。下面我将从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应用四个方面,总结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进行岗位调查研究的目的十分明确。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需求,为进一步的组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调查还可以探索员工对于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想法和建议,帮助单位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而且,通过建立员工调查研究机制,可以让员工感到单位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其次,岗位调查研究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岗位调查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问卷调查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因为它能够提供广泛的调查对象和全面的数据。而访谈和观察则能够深入了解员工的真实感受和行为表现。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帮助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
第三,岗位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和应用。通过对调查研究结果的仔细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例如,在岗位分配方面,调查研究可以帮助单位了解员工的技能和兴趣,从而更好地适配岗位。在绩效考核和激励方面,调查研究可以帮助单位了解员工的工作欲望和需求,制定出更科学和公正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此外,调查研究还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和借鉴经验,从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最后,岗位调查研究的应用还需要做好宣传和沟通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将调查研究的结果和分析意见反馈给员工,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处境和需求得到了关注,并且单位正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要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和利用调查研究的结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改进和创新工作,并将调查研究的成果与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做好宣传和沟通工作,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效果和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岗位调查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通过深入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需求,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然而,岗位调查研究也需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分析,才能产生实际的应用效果。同时,做好调查研究的宣传和沟通工作,才能使调查研究成果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方面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希望能对单位的发展和员工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开展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篇十六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应取自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积累的资料和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性资料。
分析研究。这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踏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的分析整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定性到定量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决定性因素,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是制定城市规划方案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