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植物教案(专业13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反复修改和完善,保证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编写要符合教学纲要和教育政策的要求,保持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藻类植物教案篇一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藻类植物的种类,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衣藻和水绵,比较衣藻和水绵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
二、学习重点:
水绵、衣藻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思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蓝。这些诗句描写的是____植物。
(二)学习任务:
1、(自学课本p24)完成下列任务:
(1)生物圈中已经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____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____,____,____,____。
(2)淡水藻类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观察衣藻和水绵(参照课本第5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并对照课本中衣藻和水绵的示意图,比较它们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3、自学课本p5,完成下列任务:
(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____,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____。
(2)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____,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能进行_____________,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____的分化。
(1)释放____,
(2)可做____。
与人类的关系:
(1)可供____,
(2)可供____。
4、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1)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
(3)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5)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藻类植物教案篇二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常见的藻类植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2、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等藻类植物的方法,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比较藻类植物与其他类群的植物的不同,继续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水绵、海带、紫菜等常见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选择了海带等作为藻类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们的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是我们了解藻类的知识基础。而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就能理解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低等位置,为今后学习生物进化知识奠定基础,故这两部分知识是重点内容。观察水绵并不难,但对它细胞结构的认识却不容易。对水绵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螺旋带状叶绿体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不易辨别,加上以前从未见过如此之大的带形叶绿体,难免形成错误的认识,不易掌握其立体结构,故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是难点。
三、教法建议。
藻类植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学生对藻类植物了解却又十分不够。原因是像海带、紫菜等食物同学都是了解的,但是海带、紫菜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又是不清楚的。建议可将海带、紫菜等用水泡后让学生进行观察,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看其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拿市场上出售的不完整的或经过加工的植物体来讲述时,要解释清楚以免学生产生误解。
另外,像水绵、衣藻等藻类植物学生更是缺乏直观了解。水绵的细胞具有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它的细胞很微小,液泡、细胞质、带状叶绿体和细胞核的位置关系,单凭口述是讲不清楚的,因此应该使用挂图或者自制的水绵细胞立体模型来讲述。有条件的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或演示水绵的细胞。在低倍镜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绵细胞的结构。观察时要思考它们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问题,特别是藻类植物为什么必须生活在有水、有阳光的环境中,要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可尝试让学生观察统计含衣藻水样的烧杯中向光面和背光面、水的表层、中层和深层不同位置衣藻的分布密度。)。
藻类植物与人类以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或教师收集资料后让学生讨论。讨论时要让学生体验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多样性,让学生知道藻类植物中许多种类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还应该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污染后出现的赤潮生物也是藻类植物,这样能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藻类植物。在讨论中更应该要让学生认识到如何保护环境,保护藻类植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1、常见藻类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水绵的细胞结构。
设计思想:通过观察多种常见的藻类植物,使学生对藻类植物建立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寻找它们的共性,得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手段: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出示一养鱼缸(水已变成绿色),提出问题:鱼缸中的水为什么会变绿,什么原因会使水变绿?组织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鱼缸中水变绿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存在着一种植物,即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种类非常多,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藻类植物。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干燥的海带、紫菜让学生辩认。从而介绍自然界中除了刚才鱼缸中存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藻类植物,还存在一些比较大型的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
2、组织学生按实验六的方法步骤进行观察,了解海带、紫菜和水绵的外部形态和颜色。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总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4、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点:
(1)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2)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海带、紫菜往往是不完整的。完整的海带、紫菜虽然个体比较大,但并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只是从外形上分为叶状体和根状物。
(3)虽然藻类植物的颜色各异,但都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4)水绵的细胞不仅具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同时具有带状叶绿体。(此内容如条件允许,可制成临时装片,利用实物投影或挂图进行讲解)。
(5)衣藻虽然可以自由游动,但它具有杯状叶绿体,可进行自养,所以仍属于植物。
(二)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及对大自然的意义:
提出问题:“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藻类植物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之处?”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藻类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进一步总结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教师应指出,藻类植物虽然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对大自然不利的因素。如赤潮,就是由于藻类植物和以这些藻类植物为食的单细胞动物大量繁殖,一些单细胞动物产生毒素,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当然这一现象也是由于人类大量的向水中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结果。
三、反馈:
提出问题:绿色植物都是绿色的吗?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以本节中的切身感受进行回答。
板书设计:
一、常见的藻类植物实验: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
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植物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是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藻类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及经济意义:食用、药用、鱼类饲料、制造氧气。
探究活动。
调查孢子植物。
调查学校附近生活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种类、分布特点。可分小组进行:1、写出所在小组如何进行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计划。2、该研究性课题做完后,每个小组以自己的形式,报告研究成果。
制作迷你池塘。
实验目的:培育藻类。
实验材料:透明的广口玻璃杯;池塘水(从湖泊、池塘、沼泽或要换水的金鱼缸内取水);水草(到池塘、湖泊等地方采集)。
实验步骤:1、往玻璃杯中倒入池塘水。
2、将水草放入玻璃杯中。
3、把杯子放在阳光晒得到的窗户边。
4、7天后观察杯子内的情况,14天后再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水的颜色变成了浓绿色。
实验原理:藻类约有3万种之多。多数的藻类都具有叶绿素,因此会呈现出绿色。藻类和其他绿色植物相同,会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是二氧化碳、水、阳光及叶绿素。藻类会在光照好的水中生长,并不断繁殖。随着藻类细胞的不断增加,水的颜色就会变得更浓绿了。藻类当中,有的会呈现茶褐色或红色。例如红海的颜色带有点红就是红藻造成的现象。
藻类植物教案篇三
发菜又称发状念珠藻,是蓝菌门念珠藻目的细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如中国、俄罗斯、索马里、美国等)的沙漠和贫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而得名,可以食用。适宜于肺热咳嗽、内热痰结中包括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痈且咳叶黄脓痰、腥臭痰以及高血压、肥胖症和佝偻病等患者食用。
藻体内的藻丝直或弯曲,许多藻丝几乎纵向平行排列在厚而有明显层理的胶质被内;单一藻丝的胶鞘薄而不明显,无色。细胞球形或略呈长球形,直径4~5(~6)微米,内含物呈蓝绿色。异形胞端生或间生,球形,直径为5~6(~7)微米。发菜大量产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全年降雨量在80~250毫米之间的、母质为第三纪红土地区生长较多。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美国、墨西哥、摩洛哥、索马里和阿尔及利亚等国也有。
发菜是中国特别是南方的传统副食品。发菜是一种陆生蓝藻,学名为发状念珠藻,它属于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是具异形胞的丝状体蓝藻,通常它成群聚生。如果把一根发菜丝用水浸润几分钟后,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它包含有几十到几百条丝状体。它们的外围是褐色的胶状物质,丝状体之间也充满着胶状物。用电子显微镜还可看到,除了蓝藻外,还有细菌共生在一起。发菜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荒漠草原。我国的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和河北北部都有发菜。在世界上除我国外,还在俄罗斯、法国、尼日利亚等国发现有发菜生长。
发菜。
发菜是一种能固氮的光合原核生物。它的丝状体中主要有两种细胞:一种是营养细胞,呈绿色,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释放、合成有机物质;另一种是异形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较厚,颜色较淡,主要进行固氮作用———把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合成氨基酸。由于发菜能用无机碳和无机氮合成有机碳和有机氮,对改良荒漠土壤,繁衍其他生物有重要意义。
发菜被誉为“开发荒漠的先锋”。由于发菜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每年在西北和华北各地对发菜进行掠夺性采收,已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几十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人工栽培养殖的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采集发菜会造成如此严重破坏的原因是,发菜只生长在易沙化的地区,而且它的卷须常与能固定土壤的植被根茎缠绕在一起。人们不是一根根地拔发菜,而是把视线内的一切植物连根拔起,稍后再加以分类。这样造成了土地松软,当风力加强时,沙土就随风飞扬形成沙尘暴。
本站知识扩展:
药用价值。
发菜性味甘寒,无毒。入肝、肾、膀胱经。可利小便,清热,软坚散结,理肠除垢,消滞降压。据中医书籍中介绍,发菜对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脚气病、鼻出血、缺铁性贫血、高血压和妇科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发菜的颜色很黑,不好看,但发菜内所含的铁质较高,用发菜煮汤做菜,可以补血。研究发现,发菜还具有驱蛔虫、降血脂功效。它还有清肠胃、助消化的作用。动手术后的病人,吃一些发菜,伤口能较快愈合。
发菜性味甘、寒。具有清热消滞、软坚化痰、理肠除垢的功效。发菜还具有降血压。调节神经等多种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病患者的理想食物。医药上用途甚广,民间常用发菜来治疗佝偻病、妇女病、痢疾、高血压、气管炎、鼻出血、营养不良等病,尤其手术后食用,对促进伤口愈合有特殊效果。所以发菜又是一种名贵的珍稀保健蔬菜。
藻类植物教案篇四
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是利用营养器官:根、叶、茎等繁殖后代。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有分根、压条、叶插、芽叶插、扦插、嫁接等。
(二)有性繁殖。
一般繁殖多用此法,不仅有大量种子产生可以繁殖较多的新苗,而今日所有名种名花,也多是利用有性繁殖的改良育种而来。
(三)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也叫无配子繁殖,是一种亲体不通过性细胞而产生的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的特点是参加产生后代的只有一个亲体。无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体繁殖等多种形式。
藻类植物教案篇五
做得好的地方:
教学目标明确,课前准备充分,学生观察材料比较丰富;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氛围融洽;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参与面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足之处: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不够及时、时间的分配上不够合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课堂小结不够全面等等。另因这部分内容时间安排不合适,室外温度太低,课前未能亲自带领学生到野外环境观察、采集这类植物,这也是一大遗憾。若能带他们就近观察、采集藻类植物,让每位学生亲眼目睹这些植物在我们周围环境的生长状况、生存环境。这样上起课来更有说服力。
有待探讨的问题:
1、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指导。
2、当学生讨论和发言偏离主题时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回归主题。
3、如何更好进行课堂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该怎样给予评价。
藻类植物教案篇六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一:学生直接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结合已有的知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二:学生直接阅读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四人一组讨论思考题,通过小组间的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适于吸水的意义。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实际上等于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二、水分运输的途径。
1、茎的结构。
学生四人小组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以及本节课最后一个自然段,经讨论、归纳,小组间表达和交流后,归纳出茎的结构。
2、茎各部分的作用。
学生通过看本节课的`后三个自然段,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小组间合作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
3、探究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实验,经同学间表达和交流,确认最佳方案。通过看课本上的p111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三、检测反馈:
1、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
3、将茎纵剖开,在纵剖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5、移栽植物时,如果根损伤大多,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6、扦插后的枝条如何处理,成活率会提高?
7、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树怕去皮,不怕空心这句话吗?
8、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
10、分析:将两株同样大小健壮的幼苗,分别培养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过几天,可看到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生长____,在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
11、导管存在于____,能输送____,输送方向是____。____筛管存在于____,能输送____,输送方向是____。
藻类植物教案篇七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常见的藻类植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2、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等藻类植物的方法,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比较藻类植物与其他类群的植物的不同,继续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水绵、海带、紫菜等常见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选择了海带等作为藻类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们的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是我们了解藻类的知识基础。而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就能理解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低等位置,为今后学习生物进化知识奠定基础,故这两部分知识是重点内容。
观察水绵并不难,但对它细胞结构的认识却不容易。对水绵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螺旋带状叶绿体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不易辨别,加上以前从未见过如此之大的带形叶绿体,难免形成错误的认识,不易掌握其立体结构,故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是难点。
三、教法建议。
藻类植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学生对藻类植物了解却又十分不够。原因是像海带、紫菜等食物同学都是了解的,但是海带、紫菜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又是不清楚的`。建议可将海带、紫菜等用水泡后让学生进行观察,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看其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拿市场上出售的不完整的或经过加工的植物体来讲述时,要解释清楚以免学生产生误解。
另外,像水绵、衣藻等藻类植物学生更是缺乏直观了解。水绵的细胞具有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它的细胞很微小,液泡、细胞质、带状叶绿体和细胞核的位置关系,单凭口述是讲不清楚的,因此应该使用挂图或者自制的水绵细胞立体模型来讲述。有条件的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或演示水绵的细胞。在低倍镜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绵细胞的结构。观察时要思考它们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问题,特别是藻类植物为什么必须生活在有水、有阳光的环境中,要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可尝试让学生观察统计含衣藻水样的烧杯中向光面和背光面、水的表层、中层和深层不同位置衣藻的分布密度。)。
藻类植物与人类以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或教师收集资料后让学生讨论。讨论时要让学生体验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多样性,让学生知道藻类植物中许多种类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还应该让学生知道海洋环境污染后出现的赤潮生物也是藻类植物,这样能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藻类植物。在讨论中更应该要让学生认识到如何保护环境,保护藻类植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常见藻类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难点:水绵的细胞结构。
设计思想:
通过观察多种常见的藻类植物,使学生对藻类植物建立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寻找它们的共性,得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手段: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鱼缸中水变绿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存在着一种植物,即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种类非常多,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藻类植物。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干燥的海带、紫菜让学生辩认。从而介绍自然界中除了刚才鱼缸中存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藻类植物,还存在一些比较大型的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
2、组织学生按实验六的方法步骤进行观察,了解海带、紫菜和水绵的外部形态和颜色。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总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4、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点:
(1)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2)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海带、紫菜往往是不完整的。完整的海带、紫菜虽然个体比较大,但并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只是从外形上分为叶状体和根状物。
(3)虽然藻类植物的颜色各异,但都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4)水绵的细胞不仅具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同时具有带状叶绿体。(此内容如条件允许,可制成临时装片,利用实物投影或挂图进行讲解)。
(5)衣藻虽然可以自由游动,但它具有杯状叶绿体,可进行自养,所以仍属于植物。
(二)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及对大自然的意义:
提出问题:“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藻类植物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之处?”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藻类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进一步总结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教师应指出,藻类植物虽然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对大自然不利的因素。如赤潮,就是由于藻类植物和以这些藻类植物为食的单细胞动物大量繁殖,一些单细胞动物产生毒素,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当然这一现象也是由于人类大量的向水中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结果。
三、反馈:
提出问题:绿色植物都是绿色的吗?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以本节中的切身感受进行回答。
板书设计:
实验: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
1、植物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但是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藻类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及经济意义:
食用、药用、鱼类饲料、制造氧气。
藻类植物教案篇八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重点是植物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及在生物圈和人类的关系。教材的知识编排是从生活环境、基本特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的,既可以对前面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意义打下基础。本章节安排两节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第一节,这三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无种子,三类植物放在一节内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特征进行横向的比较。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和展示,培养团队协作和归纳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通过展示交流,树立自信自强心。
2、认同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本节课以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交流为主。
1、直观教学法。
在充分准备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注重观察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教学法。
通过设计任务促进学生小组合作,以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组长优先安排后进生在全班进行展示,使他们参与交流的机会增加。
1、使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片、观察与思考、讨论等活动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等获得直观认识。
2、根据学情,设计深浅适宜的小结表格,学生通过表格比较加深对三大类植物认识,并渗透植物进化的观点。
3、合理利用课本练习。如设计任务二探究为拓展题,由苔藓能监测环境的例子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
1、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对归纳植物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基础。学生虽然经常见到绿色植物,但很少对其进行系统观察。
2、苔藓慢慢消逝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利用这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将会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3、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会存在不自信,声音不够洪亮清晰等现象。这需要帮学生树立信心并适时给予鼓励要预习准备充分才能展示精彩。
1、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安排。这种学习方式,能促进合作能力的发展;刺激学生优势互补;帮助学困生提高信心,达到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教学要求。
2、利用多媒体课件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图片、辅助学习如学生利用浸泡的海带了解藻类植物的结构,利用葫芦藓生活史标本探究苔藓植物的特征等。对于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应注意图文结合,通过图片提示想到更多的内容。
老师以ppt形式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分成四个类群。对前三类归为无种子植物引出本节课课题。
1、检查预习案。
完成导学案自研自探环节内容,一对一对学,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2、完成合作探究。
探究案由浅入深,分层设计探究题:
(1)苔藓形态结构的特点是。
(2)某地修建一座火力发电厂。
(2)学生独学后进入群学,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探究题,实现小组内的互助达到共同进步。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探究材料、用具进行充分的观察、讨论、动手实验,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求答案。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进入小组,询问后进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进行点拨、指导。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教师分配各组展示和点评的任务,在组长组织下,“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要在点评过程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大大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表现欲望,也提升了小组的竞争力。进行即时性评价,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4、总结反馈,当堂测评。
5、布置作业,预习新知。
分层布置作业,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
藻类植物教案篇九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树立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1.教法: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归纳法等。
2.学法:实物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熟知教材。
学生熟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自学检测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小组讨论完成讨论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互动,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师生互动交流。
五、知识竞答,感悟提升。
知识竞答——三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导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熟知教材。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教材p72—77页本节内容,边看边做好记录,尤其要注意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分钟)。
(一)熟读一下教材内容。
(二)自学检测。
1.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中或________环境中。它们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的分化,能靠全身进行________作用。
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___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_______和___________。但是,茎中没有__________,叶中没有_________,根非常简单,被称为_________。植株一般都很_________。
3.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_________环境中,蕨类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它的根、茎、叶中有专门的_________。
二、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对比观察三类植物,分析讨论,先组内交流,后组间交流。)。
学习任务一:探究藻类植物。
观察藻类植物,小组讨论:
藻类植物和你平时见到的植物有什么不同?这些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
学习任务二:探究苔藓植物。
观察苔藓植物,阅读教材,分组讨论:
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哪些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学习任务三:探究蕨类植物。
观察蕨类植物,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蕨类植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相似,可为什么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多?
【知识链接】。
赤潮和水华。
大量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由于单细胞藻类的生长周期较短,藻类的大量繁殖后,很快就会死亡。就会造成遗体在水中堆积。产生许多有毒的物质,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发生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
苔藓植物矮小的原因。
苔藓植物之所以矮小,主要是没有疏导组织的原因。苔藓植物没有真根,只有假根,不能很好的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这就决定了它要生活在潮湿背阴处。这样才能满足水和无机盐。因为没有疏导组织的缘故,叶制造的有机物无法向根运输。正是由于没有疏导组织的原因,所以它们都长的很矮小。
藻类植物教案篇十
营养繁殖是指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藻类植物的营养繁殖常有以下几种类型。细胞分裂有些单细胞藻类植物是通过细胞分裂来进行繁殖的。母细胞分裂为两半,子细胞逐渐成长,并具有母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裸藻、硅藻、绿藻门中的原球藻属和蓝藻门中的色球藻属等是通过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断裂一些群体、丝状体或叶状体的藻类,由于动物摄食,流水冲击或细胞间胶质膨胀分离等作用,使藻体断裂或破裂成小的断片、小块或小段。每一断片、小块或小段能再生成一个成熟的藻体。在绿藻门的丝藻属、裂丝藻属、蓝藻门的粘球藻属以及褐藻门的马尾藻属等藻类植物中,藻体断裂是普遍发生着的。出芽有的藻类植物,如原管藻属(绿藻门),其泡囊状的气生部分常生出一个侧芽。小芽脱离母体后发育成具有自己假根的.另一个新藻体。
2、珠芽。
有的藻类植物,如轮藻属,在其藻体基部的假根上或茎基节上可长出小结节,称为珠芽。珠芽内含有淀粉,类似种子植物的块根或块茎。可由珠芽生长发育成新的轮藻体。
藻殖段是丝状体蓝藻的繁殖小段。藻殖段的形成是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或形成异形胞、或在两个营养细胞间形成双凹形的分离盘,或动物取食以及机械作用等将丝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称为一个藻殖段。每个藻殖段发育为一个新的丝状体。繁殖枝在黑顶藻属中(褐藻门),有某种变形枝,通常为楔形,具有两个或三个短的或长的突起,含有丰富食物。这种结构称为繁殖枝。每个繁殖枝脱离母体后生长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3、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生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直接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在藻类植物中,最普遍发生的无性生殖方式是产生具鞭毛、能游动的游动孢子。在不同的藻类植物类群中,游动孢子的形态是各具特色的。此外、藻类植物还产生多种无鞭毛、不能游动的特化细胞、也能起无性生殖体的作用。这包括:不动孢子、似亲孢子、休眠孢子、厚壁孢子、外生孢子、内生孢子、中性孢子、单孢子、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等。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是单细胞、无细胞壁、具鞭毛的结构,能迅速运动。游动孢子通常具两根鞭毛。但在有些属中,如丝藻属、拟竹枝藻属等,其游动孢子具四根鞭毛。而在另外一些属中,如鞘藻属,游动孢子前端产生一圈鞭毛。游动孢子可在普通的营养细胞中产生,或在特化的孢子囊中产生。形成游动孢子时,母细胞内的原生质体收缩形成一个游动孢子(如鞘藻属),或是母细胞内的原生质体经过分裂形成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放出后,游动一个时期,便附着到适宜的基质上,缩回或脱掉鞭毛,分泌一层壁,成为一个营养细胞,继而发育成为新的植物体。不动孢子不动孢子无鞭毛,不能运动,外周分泌一层细胞壁,是对干旱环境条件的适应。它们是以和游动孢子相同的方式产生的。它们可以有一个或几个载色体。在绿藻门的丝藻属、绿球藻属和黄藻门的黄丝藻属等藻类中,无性生殖有时产生不动孢子。似亲孢子这是一种和母细胞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特征的不动孢子。有的藻类从一个母细胞内产生的全部似亲孢子可连接为一个似亲群体。在绿藻门的小球藻属、栅藻属、十字藻属等属中,似亲孢子是普遍发生着的。休眠孢子这类孢子无鞭毛、不能运动,细胞壁变得很厚,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它们是由母细胞内原生质体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的。这类孢子发生在原管藻属和一些其它绿藻中。
藻类植物教案篇十一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体的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来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生物圈中比较低等,但分布较广泛的植物类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是学生认识绿色植物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七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对采集植物实验材料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具有采集植物材料的技能和能力,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具有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对植物类群的调查、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观点。能够将所学到的一些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解决一些生活问题。通过这节课的设计,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具体反思如下:
1,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要求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植物,并且了解这几种植物的作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刻的认识。
2,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且做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加上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和谐,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最后的总结使得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并且意识到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从水生逐渐到陆地的,而且结构是有简单到复杂的,这样进化是植物更有利于适应环境。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欠缺,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多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帮助理解。特别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藻类植物教案篇十二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教学重点和难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植物,很多同学见过却并不知道是什么植物,这节课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几种绿色植物。介绍三种植物展示三种植物的图片,让学自由讨论,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生活环境、形态特点…)列出比较三种植物的表格,让学生阅读书本,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学生根据老师的图片作出判断,初步了解三种植物的不同点练习利用本节课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2、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为什么?3、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长着一些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这是为什么呢?4、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形成大片的森林吗?为什么?总结:这三种植物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人类再无视自然界的天然作用,很快使我们的家园受到破坏。教学后记: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要求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植物,并且了解这几种植物的作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地方现在看不到苔藓?看不到大片的蕨类植物森林?引起学生对我们生物圈环境反思。
藻类植物教案篇十三
藻类植物是一大类原始植物,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和湿地等各种环境中。在我的生物学学习中,我对藻类植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藻类植物具有巨大的生物多样性。藻类植物分为绿藻、褐藻、红藻和黄藻等许多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物种。例如,绿藻中有海藻、细胞藻、丝状藻等;褐藻中有海带、裙带菜、岩藻等;红藻中有衣藻、颗石藻、红海藻等。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藻类植物世界。这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万物的美妙。
其次,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藻类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量,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来源。同时,藻类植物还能够释放氧气,并吸收大量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维持着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和水质稳定。此外,藻类植物还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通过学习藻类植物,我深刻认识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另外,藻类植物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也对人类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人们常常以各种方式利用藻类植物。例如,海带和裙带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蓝藻可以用于提取食品添加剂、药品和化妆品;油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生物来源。同时,藻类植物还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利器,它们能够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通过了解藻类植物的应用价值,我深刻认识到保护藻类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对藻类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
最后,藻类植物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生物知识,也提高了我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藻类植物相对比较简单,培养和观察相对容易,既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测,也可以通过肉眼进行观察。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各种藻类植物的培养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类藻类植物的细胞结构以及细胞分裂、有性生殖等现象。这让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构造和功能。同时,藻类植物实验还培养了我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增强了我实验操作的技能。
总的来说,藻类植物是一个广阔而神奇的世界,通过对它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藻类植物在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同时,藻类植物的学习也开拓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的科学素养。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积累会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指引着我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