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0关于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9]4数字
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厅(局)、部属高校,部省共建高校:
2020中国高校招生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选拔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14]35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进一步加强考试招生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1、 做好高考组织实施工作
1. 加强组织领导。实行考试安全责任制,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是组织高考、管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整顿考试作风和纪律的主体行政区域。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省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省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高校是工作的主体考试和招生(包括特殊类型的招生)。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各学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级责任。严格执行“集体讨论、集体决策、会议决定”制度,对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报所在地省委、省政府批示报告,并及时向教育部报告。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一把手”,深入一线指挥指导,亲自检查、协调、监督考试招生重大事项,确保考试招生安全稳定。
2. 严格考试管理。坚持严格要求,加强从试卷准备、运输、保管、发放到考试实施的全过程管理,确保试卷的绝对安全。加强标准化考点的维护和升级,升级完善各项技术措施,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对考试作风和纪律的监督。充分发挥全国教育统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联防联控联管工作机制,重点开展净化考试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作弊器材销售行为,净化考场周边环境,严厉打击代课考试作弊行为,全面治理考场环境。健全高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舆论和突发事件的研究和预警,细化和完善应急预案,依法依规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2、 促进公平接受高等教育
3. 严格计划管理。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批准的本科招生计划和备案的高职(专科)招生计划,不得随意改变招生计划。继续实施国家中西部招生合作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央直属高校要合理确定省级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和大考生省份倾斜。
4健全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的专项计划,严格区域实施,进一步改善报考条件,加强资格考试,优化考生服务,推动专项规划优惠政策的落实。有关高校要统筹规划招生专业考生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积极采取学术指导和适当延长学习时间等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5. 实行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有关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高考报名政策,优化资格考试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户籍职工子女在当地政府参加高考。各地要加强高考招生政策衔接,组织中学在新生入学时开展政策宣传,采取考生和家长签字的政策意识书的形式,确保非户籍就业人员及其子女熟悉相关政策,及时办理高考所需的相关手续。对因特殊原因达不到高考要求的考生,流入地区省属高校招生委员会要积极配合流出地区解决,原则上,回到流出区参加高考。
6严厉打击“高考移民”。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按照当地高考报名政策,严格审核考生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录取情况。对通过非正常流动注册学生、伪造注册学生、发放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取得高考资格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加强高中招生和办学规范化建设,严格控制高中生学籍管理,严禁虚报、人名分离、非法招生、非法借阅等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同步对待“高考移民”,切实维护高考招生秩序。
3、 深化高考改革
7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上海、浙江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试点经验,有关省份要学习借鉴体制改革成果。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要全力做好新高考的实施工作,精心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加强模拟演练全过程,认真做好对考生志愿填报、报考等各个环节的指导,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扎实组织实施,深化高中教育模式改革,科学引导学生选课和考试。其他省份要按照“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的原则,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有条件的省份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抓紧开展基本情况评估,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开始实施。
8深化考试内容改革。2020年度高考命题要以道德和人文修养为指导,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重点能力考核,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适用性和创新性,引导中学遵循教育规律,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考试机构工作队伍和能力建设,认真做好命题、考试、考核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为考试内容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9促进招生综合素质档案的使用。各地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综合质量评价电子管理平台,规范和完善综合质量档案基本格式,为高校提供全面、规范、客观、简明的档案。继续探索综合素质档案在特殊类型招生中的运用。高校在学校评估面试中,应根据综合素质档案反映的情况,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估,并以此作为招生的重要参考。对建立统一平台的省份,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向高校提供考生综合素质档案。
10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各高校要深刻总结高职扩招工作经验,根据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的特点和受教育情况,实行单独招生计划、分类考核、单独选拔录取,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不同群体。加大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统筹,进一步扩大分类招生规模。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模式和选拔体系,促进形成符合高职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评价选拔模式。
4、 严格招生管理
11. 加强招生信息公开。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大、中学三级信息公开制度,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项公开的要求,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既促进招生公平正义,又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安全。
12加强招生信息安全。各地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护,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加强人防、人防、技防,及时堵塞管理和技术安全漏洞。在高考和招生期间,有必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加强对重要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站的运行监控和安全监控,进一步完善防病毒、防攻击、防篡改、防瘫痪、防窃取等技术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加强密码发放和志愿填报管理,鼓励使用短信验证码、动态密码等技术手段,加强考生身份验证,严防志愿被篡改。加强对考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严防信息泄露或被他人操纵。
13. 严格的招生工作指令。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严格遵守招生工作纪律,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工作。”30“八大基本要求”等规定。地方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督责任,与教育纪检监察部门一道,加强对地方高校过去、将来、将来的监督。省级招考机构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严格高校招生批次管理,不得擅自提前安排本科常规批次招生专业。
14. 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加强考试招生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严肃处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和《普通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规定,并对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对违反公职人员纪律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管理机关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严肃处理。对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严重作弊、严重违规招生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 优化招生宣传和考生服务
15坚持正确的高考舆论导向。各学校要加强正面引导,积极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媒体积极发声,做好政策解读、志愿填报、信息查询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完善信息发布机制,重要考试招生信息须经省级招考机构或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后发布。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不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录取率”、“高分考生”等,不在网上张贴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考试口号在校园里。加强舆论监督,防止传播助考犯罪、招生诈骗、虚假宣传等有害信息。
16加强考试招生诚信教育。进一步完善考试招生诚信体系,加强考生诚信档案管理,教育引导考生自觉抵制违纪、舞弊、失信行为。要加强对二读考生的教育引导,帮助考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上学成才观,科学合理地规划学业和职业生涯。
17做好考试招生服务保障工作。要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公安、交通、卫生、防疫等综合保障,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考试期间完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各地各校要积极开展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为考生提供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网络信息和市场监管部门,对填报志愿咨询费、面试咨询费等收费较高的中介机构、网站和应用进行专项治理,依法查处与虚假宣传、非法经营有关的机构。省级招考机构和高校要公开违规举报咨询电话,及时妥善处理信访,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请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将本通知转发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普通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