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春寒》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学分网。(http://www.xuefen.com.cn/)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春寒》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春寒》原文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春寒》原文翻译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春寒》注释
选自《简斋集》。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宋代诗人。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胭脂:一种红色颜料。也泛指红色。
《春寒》鉴赏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春寒》原文翻译及鉴赏》,对于高考语文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学分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推荐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长安遇冯著》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边上闻笳其二》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送别》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野望》原文翻译及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