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2021年考研政治必备知识点:马原常考概念

文/admin

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依据、形势与现实五个部分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

2021年考研政治必备知识点:马原常考概念

马源的政审是什么概念

1哲学

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的理论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展望

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观点。

三。方法论

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无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都会有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

存在与思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哲学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的基础;第二个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存在同一性,这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础。

5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现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理想主义

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哲学学派主张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关于自然的。社会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

由对世界原始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流派。认为世界的起源是一元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哲学。二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两个独立而独立的起源:物质和意识。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由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流派。所有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流派都属于可知性哲学。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

标记客观现实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实在。

11体育

物质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中一切事物和过程发生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

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或不可逆的特点,即时间只能朝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

运动物质的广度是指事物的体积、形状、位置、距离和次序。空间的特点是三维的,即任何物体都有三个方向:长、宽、高。

14意识

人类大脑的功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形象是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15人工智能

机器思维,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

凡是把世界万物的起源归于物质的人,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不同形式的精神和意识。

18主观能动性

也被称为有意识的主动性,人们具有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和积极的活动的能力,以了解和改变世界。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

本义是指认真对待学习和追求真理的态度。毛泽东对其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用它总结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也就是说,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也就是说,它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寻求就是学习。

20练习

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由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

21主题

从事实践和认知活动的人。

22对象

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指向客观事物。

23自由世界

人类诞生前的自然和人类实践尚未深入的自然。

24人类世界

它又称为人的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与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理论是从联系性、发展性、全面性和矛盾性的角度审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个规律,即对立统一律、量变质变律、正负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26形而上学

世界观和世界方法论应该从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角度来审视。

27联系人

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

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最本质的意义是新生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消亡。

29肯定的

一个事物保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也就是说,决定它是它自己而不是其他东西的方面。

30否定

否定可以用在三个方面: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使事物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统一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三是否定阶段,即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31辩证否定

对事物本身的否定,又称为扬弃,是事物自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战胜和保留旧事物。

32数量变化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地点的变化表明事物并不是显著的变化,反映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33质变

从一种种质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本质的变化。它是一种重大的变化和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34度

量的范围是物质与数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量稳定性的哲学范畴。区分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的标准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程度。

35规律性

事物发展中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6必要性和偶然性

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性和固定性的趋势。它在一定条件下是必然和必然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一种不确定的趋势,它可以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出现。

37现象与本质

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和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

38矛盾

事物的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

39同一性与矛盾斗争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依存、同一统一的;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性质,反映了矛盾双方分裂的倾向和趋势。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斗争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

40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第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一个矛盾运动。总之,矛盾无处不在,总是存在的。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人格,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41基本矛盾

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它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过程。

42主要矛盾

在由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矛盾处于主导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是一种从属性的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

43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双方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它是由矛盾主导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4内因

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坚持内因论也把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看作是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

45外因

事物的对立统一是外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考取已故父亲学位的政治应该如何检讨

1继续刷1000个问题

完成前1000个问题后,需要刷两次甚至三次1000个问题。1000个问题是早期复习的重点。在后期,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错误问题、模糊问题、模糊选项、从未见过的选项等等。这些地方很脆弱。我们需要在第一次复习后集中复习,教材中的知识点需要定位到本质上让我们看看课本上的知识点。如果你觉得1000道选择题的错误率有点高,我们推荐杨亚娟老师的视频,小思和小芭的选择题和分析题也会一一讲解。

2关注当前政治热点

热点问题是政治考试的重中之重,几乎都是以时政热点的形式出现的。在前期复习政治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关注热点。这里,我推荐萧秀荣的《形势与政策》。这本书将于10月底出版。你可以买一本,你只需要每天读半个小时。前面有一些热点的总结,后面有相应的练习,便于及时复习和掌握重要的热点话题。

三。主思维导图

很多人在考研最后两个月复习。他们并不急于记住问题,而是先掌握思维导图。原因很简单。在掌握思维导图时,我们首先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形成知识点的网络,便于记忆,避免遗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章涉及到哪些内容,解决了哪些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回答问题时应该使用什么知识知道内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