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家上网课的心得体会(优秀11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正人可以明得失,青年是最具朝气与拼搏的一个大群体,五四运动,正是青年群体最好的证明。学分网帮大家整理了关于党史故事100讲之五四运动观后感800字,欢迎大家点击阅读。
党史故事100讲之五四运动观后感800字一
以史化风浊清扬。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用心研读方有收获,用心思考方可深入,用心践行方能提效。用心学党史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追求。所以,学党史贵在用心。
守“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百年奋斗史。不忘初心,要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在学史增信中增强奋斗精神。传承初心,要坚持重温历史与展望未来相结合,回顾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和谐画面,宣讲中国共产党在干群一心、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中形成的系列伟大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涵养担当作为的政治品格,深化实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梦的共识,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力量。
秉“专心”。党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想要洞察了解党夺取革命胜利、推动事业发展的历史密码,只有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学,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精心研读文献资料,认真观看影像资料,奔赴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接受现场教育,方能用心体会到经热血和生命浇铸而千古不朽、熠熠生辉的斗争精神,增强迎接挑战、战胜风险的能力。修史问道,以启未来。回顾百年党史,于浩繁史料中感知规律,于精彩故事中把握本质,需要细心捕捉、系统钻研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耐心开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甄别,切实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学史明理、学史知责中,获取人生智慧,焕发奋进力量。
动“真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一部党史就是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学习党史,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是基础,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关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要站稳群众立场,强化群众导向,把维护群众利益贯穿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的全过程,谋划阶段注意听取群众意见,攻坚时刻注重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总结环节邀请群众参与评价打分,以务实作风创造更多实际成果,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强化群众导向,关键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虚情假意,要竭尽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有“恒心”。党史学习,永无止境;实践发展,永不停息。只有克服浅尝辄止、流于表面的现象,学习党史才能不断深入,拨云见日、鞭辟入里,持续提升理论层次和认识水平,增强学习党史的定力,提升运用党史智慧指导推动实践的质效。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留心记录工作推进的新进展、新纪录、新规律,党员干部才能在总结经验中能够更好驾驭工作全局和风险挑战。同时,强化以古鉴今的思维方法,凡事多些前瞻性预判,健全完善回头看机制,深入研究、比对、研判党史上创造的有关经验方法,有效突破当下难点问题和梗阻环节,更好推进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融合并进,持续提升谋突破、开新局的能力。
党史故事100讲之五四运动观后感800字二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旋着欢快、美妙的律动。有人说青春是一支舞,摇曳着瑰丽、绰约的姿态。今日,我们恰逢盛世,正值青春,在这个如火的年纪正应该用拼搏去照亮青春,用青春去谱写责任。一百年前的今天,是每个青年心中不可言喻的伤痛,跨越一百年的光阴,隔着历史的山水,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故事。
1919年5月4日,3000余名北京高校的学生走上街头,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中国近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爆发了!在中华大地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危难之际,学生,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中华民族全体儿女以高涨的爱国热情,点燃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火种,为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百年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责任与使命已经在青春的脚步中产生了萌芽,可是反观我们自身,拥有优越的成长环境,但是内心的五四传承精神已经大不如前人,甚至有些人已经淡忘了百年前的历史灾难。每一代青年或许都有过这样的追问――那就是青春岁月到底应该怎样度过?其实这个最为困难的话题也最为简单,因为它的答案,就蕴藏在近代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就在这百年历史的缩影里。五四运动告诉我们,青年人要勇于担当,要有爱国心,更要有进取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人,青春的幸运,莫过于个人目标与国家命运同向而行。这就注定了当代每位青年的努力都不同寻常,这份努力既是青年人对历史的续写,同时也是历史对青年人的期待!
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需要懂得,青春就是用来拼搏的,唯有拼搏才能成就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个人的成功紧密相连,这必将需要建立在个人拼搏的基础上,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需要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一面永远不会过时的旗帜,在新的时代它有新的内涵,需要我们共同谱写。
时至今日,祖国昌盛,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那飘动的旗帜、那紧握的拳头、那冲锋的身影、那激昂的呼喊,早已被定格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传承,成为当代青年永恒的精神追求。
党史故事100讲之五四运动观后感800字三
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学习其以德为先的精神。青年人应砥砺品格,加强品行修养和道德操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弘扬文明新风,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把“青年梦”融入“中国梦”之中,接过五四爱国旗帜,建设美丽中国,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切有志的青年,只有积极投身于实践,自觉深入到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火热生活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的和困难多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无怨无悔地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才能创造出成绩,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正所谓“下得去,才能上得来。”
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学习其务实担当的精神。老一代革命家澎湃家庭富庶,有“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但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毅然投身革命。在“五四时代”,为什么那么多“官二代”、“富二代”主动放弃优越生活,勇于革命,关键原因就是有强烈的使命担当的精神。当代青年理应摒弃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不能站在父母肩上“摘苹果”,要在干事创业、先行先试中增长才干,在攻坚克难、跨越发展中积累才能,在锐意进取、勇于探索中创新创造。不等不靠不要,积极投身劳动事业,担当时代重任,在推动国家科学发展的新征途上发挥聪明才智,奉献火热青春,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有创造性的群体。“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年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深切厚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有知识、有本领。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人才,青年人应该冲击和荡涤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的广泛传播开辟道路,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以新的眼光审视中国,以新的视野观察世界,以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转化为持续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广大青年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理想与人民追求紧紧相连、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紧相连,中国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党史故事100讲之五四运动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