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范文(21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和课程标准,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教案的编写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下面是一份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一
《捏面人》是一首含有京剧中韵味的说唱歌曲,歌曲生动形象,唱起来朗朗上口。其中的念白部分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西游记》里的人物,且面人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小物件。大班幼儿已初步接触过京味的歌曲,对于京剧歌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对捏面人这项民间艺术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为活动中念白部分的创编奠定了基础。本次活动通过歌唱、创编等形式,使幼儿独特的表现方式得到充分的回应和赞赏,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敢于并乐于表现的艺术活动氛围。
1.按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带有京韵味的说唱歌曲《捏面人》。
2.掌握说唱的表现形式,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曲。
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与歌词内容相符的课件,圆舞板。
一、教师出示面人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有个老爷爷特别喜欢捏面人,他捏的面人可好看了。瞧!这是谁啊?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捏的什么呀?仔细听”。
二、用圆舞板以快板的形式说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念白节奏,学唱歌曲。
师:捏一个沙和尚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
师:捏一个孙悟空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孙悟空变戏法。
2.师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师唱歌曲提问:“你听到什么了?还听到什么呢?”
4.师再次范唱提问:你们仔细听听,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
提升: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带有浓浓的京味。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
5.师唱响一点,幼儿跟唱(2—3遍)。
师:谁来说说这首歌与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幼儿回答)。
三、分组进行,运用多种形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1.表演唱:要求说的'部分的幼儿要边说边做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3.男女生练习。
四、根据歌曲内容,尝试创编歌词。
2.开火车仿编,教师把幼儿仿编的歌词唱到歌曲里。
面人对于孩子们并不陌生,孩子们喜欢这种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形象,但面人怎样捏出来的,孩子们并不清楚,也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如果能有这样一位捏面人的老者亲身示范。更能为孩子提供探索空间。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二
1.能跟随伴奏表演戏曲或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感受戏曲曲调的特点。
2.丰富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3.知道寻找空处进行动作表演,动作的`幅度不影响周围的同伴。
1.邀请有戏曲表演特长或对戏曲表演感兴趣的家长志愿者来园,参与音乐区戏曲表演的指导。
2.选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习过的戏曲表演视频资料,如京歌《戏说脸谱》《龟兔赛跑》《大吊车》、豫剧《锄草》等,添加到音乐区ppt节目菜单中,便于幼儿自主播放。
3.提供扇子、面具、手绢等表演道具,如有条件可提供戏曲表演的服装。
幼儿自行播放想要表演的戏曲视频,选择道具及服装,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尝试跟随伴奏进行戏曲表演。
1.教师要提前与家长志愿者沟通,让家长志愿者了解大班幼儿在戏曲表演方面的学习内容及其学习特点,以便在指导时提高幼儿对戏曲表演的兴趣,丰富幼儿戏曲表演的经验。
2.家长志愿者可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进行适当的示范,引导幼儿表现出戏曲拖长腔的特点,并注意演唱的合乐性。教师要鼓励幼儿仔细倾听、认真欣赏、积极模仿。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三
在主题《秋天多么美》的《秋天水果多》活动中,小朋友认识了仙游的特产——文旦柚,由于文旦柚是幼儿在秋天常吃的水果,所以小朋友对文旦柚存在着极大的兴趣,许多幼儿都在活动后问我:“柚子这么大是怎么长在树上呢?农民伯伯是怎么把柚子摘下来的?……”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柚子圆舞曲》。
1、学习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柚子收成的劳动场景.
2、培养幼儿活泼向上的欢乐情绪,体验劳动的快乐。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文旦柚的妙用,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1、环境创设:柚子园场景
2、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子;
3、摘柚子劳动场景录象及flash课件。
创造性的运用动作来表现劳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感受摘柚子的劳动场景
师:“我们今天来到了柚子的故乡——美丽的度尾。(播放录象)看看摘柚子的农民伯伯是怎样摘柚子的?”
请小朋友拿起篮子到柚子园里,模仿录象采柚子,感受柚子园的美景,体会劳动的乐趣。
师:“你们刚才采柚子的时候,心里觉得怎么样?”
教学设想:借助录象,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再现到幼儿面前,并创设多元化的情景空间,让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切的'体验中去了解采摘柚子的方法,做到了《纲要》中教育教学的情景化的新理念。
(二)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1、提问幼儿:“你刚才是怎样去采柚子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分段欣赏录象,自由创编采柚子动作及采柚子儿歌。
3、提取最美的动作,创编采柚子律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四
2.学说儿歌,学做笑脸。
3.知道笑的传递。
(一)、唱歌曲《笑一个吧》,并且引出笑脸.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咱们学的歌曲《笑一个吧》,现在跟着郭老师的琴声,我们大家一起唱一遍。注意听张老师的要求:用你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跟唱老师的琴声。
(二)、出示笑脸,并思考都是什么表情。
1、出示笑脸。
2、模仿表情。体验表情的.快乐。
(三)、什么时候最开心。
1、出示笑脸。
说:我喜欢笑,大家都叫我笑笑,你们喜欢我吗?我想听听你们最开心的事情。
2、教师带头说自己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说的积极性。
3、幼儿告诉笑脸娃娃自己最开心的事情,也可以说说家人最开心的事,高兴的时候喜欢做什么。
1、师:小小给大家带来个儿歌,我们来学学。
2、用肢体动作表述儿歌,带领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3、我的笑脸:
(1)出示粘贴笑脸,引起幼儿兴趣,出示粘贴材料。演示粘贴笑脸。
(2)幼儿进行粘贴。
(3)笑脸进行展示.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让别人高兴的。
1、幼儿想办法,思考,怎样做小哭脸可以笑起来。
情景一:小朋友抢玩具,小哭脸是玩具。
情景二:小哭脸是妈妈,我们怎么让妈妈笑起来。
1、分组笑一笑。
2、回家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妈妈做什么事你开心。
3、与笑脸再见。
4、与客人再见。
《哈哈笑》。
哈哈哈哈哈笑。
你唱歌我跳舞。
哈哈哈拍拍手。
哈哈哈摇摇头。
你也笑我也笑。
大家哈哈笑。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五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忆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
【活动准备】。
ppt课件、速度不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说唱,引发兴趣。
引出主题。
今天,我们要开一个超级歌会,大家和我一起嗨一下你们知道什么是嗨一下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唱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唱的不一样,他像念儿歌、说话的方式唱歌,说话的同时,再配上强烈的节奏,这样的唱歌方法叫做说唱歌曲。
二、根据画面的提示,记忆并创编歌词。
1、第一段。
(1)师示范,熟悉歌词。
今天我们说唱什么呢请你看一看,这是谁对了,今天说唱歌曲的题目就叫做《小鱼游》,小鱼游的第一段是这样子的,我先唱给你们听听,听仔细咯,需要我再唱一遍吗(示范演唱2遍)。
(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是一条鱼,水里游,他的心情怎么样歌曲里是怎么说的恩,歌曲里用了小鱼的心情一条鱼孤孤单单在发愁。接下来还唱什么了(请幼儿补充)好像还有一句哦。哟哟,在发愁。
(3)熟悉节奏,说出歌词中一样的地方。
星星这里一起带劲的念出来(幼儿说唱一遍:哟哟)。
(4)幼儿尝试练习说唱。
2、第二段,分组创编。
(1)创编两条鱼歌词。
我们这是唱的第一段,第一段的歌词是一条鱼,第二段的歌词呢是两条鱼,两条鱼,水里游,后面呢两条鱼找到了好朋友心情怎样恩,对的,开开心心孤孤单单要换成开开心心了,还能换成什么呢那两条小鱼在一起会做什么事情呢刚第一段是老师唱的,第二段请你们分组来唱,请你们4个人一组,分成4组,现在好朋友都站在一起了,请你们听仔细了,4个人好好商量一下,确定一个统一的答案,跟着音乐节奏好好的练习一下,红色部分歌词是可以相同的。红色部分是可以一样的,老师给你们3段音乐的时间讨论一下哦!
(2)幼儿尝试跟节奏创编歌词。
哪一组能说唱第二段歌词了请幼儿上来尝试。
3、第三段:创编并终极pk。
(1)尝试分组创编许多鱼歌词。
在看看第三段会有几条鱼呢(播放许多有图片,在加节奏图片)几条鱼恩,可以说许多鱼水里游,许多鱼肯定不会孤孤单单了,肯定是开开心心的,那他们开开心心会做什么呢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游戏(打篮球;捉迷藏;跳绳……)刚你们说的游戏都可以给许多鱼来玩。
(2)分组展示创编的歌词。
现在我们来分组比赛,4个人一组坐在一起商量商量,我给你10秒要找到你的好朋友。老师给你们3遍节奏的时间,你们要把许多鱼水里游,他的心情怎样,在干嘛要一起说唱出来。(师到组上指导,强调全组一起)。
(3)根据音乐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pk。
4、播放1—5星图片和音乐。
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有意思,可是这次会更难一些,编唱歌词好像对小朋友们太容易,老师给你们更难的,上面有1星2星3星,是比什么分别播放1—3星的音乐。1星2星3星什么意思(幼儿回答)所以速度有快慢,那组先来你们是要几颗星的选择一组尝试一星。两颗星能行吗真好玩,这组节奏又和得很好,真不错。不着急,等到后头,说不定是最能干的。(在请一组)你们是1星还是直接2颗星(鼓励幼儿选择2星或者3星尝试)还要挑战吗选择几颗星,有4颗星的哦,先听听。(请第三组表演3颗星或者4颗星)又好玩节奏又好,第四组不要输给人家哦。来,选几颗星好了孩子们,刚才这几组3颗星一点问题都没有。
三、结束。
(播放1颗星音乐)。
我们现在一起把三段连起来说唱给各位老师听,第一段唱我的一条鱼,第二段唱你们编的两条鱼。第三段唱冠军编的歌词。懂了吗想用几颗星来唱(1颗好吗,因为大家一起唱比较难)好了,要知道人越多唱起来就越难,我们回去可以继续练习,争取挑战更高的难度。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六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蔬菜的实物、音块。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七
1、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基本内容。
2、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3、学习词:太轻、太响、太快、太慢。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花猫。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呀?(小花帽)。
谁得了第一名呀?
今天,老师讲个故事,名称就叫唱歌比赛(幼儿学讲)。
二、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要求幼儿听清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谁得了第一名?
听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谁是裁判员。
3、谁得第一名,为什么?
(幼儿议论小猫唱得好在哪里,不下结论)。
三、听故事录音,老师按故事内容操作图片。
幼儿视听结合,听清小鸡、鸭子、小狗、小鸭是怎么唱的,不好在哪里?
小猫是怎么唱的,好在哪里?
四、老师边讲故事,边提问:
1、教师:“叽叽叽、叽叽叽”这是谁的叫声?
小兔说:小鸡唱的怎么样?(学习词:太轻)幼儿模仿小鸡的叫声。
2、教师唱:“呷呷呷、呷呷呷”这是谁在唱?
小白兔说鸭子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响)幼儿大声模仿鸭子的叫声。
3、教师唱:“汪汪汪、汪汪汪”这是谁在唱?
小白兔说小狗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快)幼儿大声模仿小狗的叫声。
4、教师唱:“咩咩咩、咩咩咩”这是谁在唱?
小白兔说小羊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慢)幼儿慢声模仿小羊的叫声。
5、最后轮到谁?(小猫)。
教师唱:“喵喵喵”,小白兔说小猫唱得怎么样?(学讲:不快、不慢、不响、不轻)。
谁得第一名?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模仿小猫的叫声。
五、幼儿分组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进行唱歌比赛,老师作评判员。
“小白兔”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并教育幼儿以后唱歌要向小猫学习,唱得不快不慢,不响也不轻。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八
1、能以情带声地演唱,注意歌曲连贯,断顿的变化。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妈妈的辛苦,增进母子亲情。
幼儿用书、钢琴。
1、律动《挤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
2、练声《小动物的叫声》、《国旗红红的哩》、《山谷回音真好听》。
1、复习乐曲旋律。
——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引导幼儿回忆歌曲的名称和旋律。
——提问:刚刚老师弹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的名字叫《雨中接妈妈》
2、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小朋友记不记得这首歌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提醒幼儿注意唱准字音。
3、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4、教师引导幼儿以情带声地演唱歌曲,并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提示幼儿注意歌曲连贯、断顿的变化。
(2)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3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5、创编歌词
(1)、妈妈已经接回来了,可是爸爸还没有回来,我们一起去接爸爸吧!(幼儿跟随教师创编演唱)
(2)、你还想去接谁?到哪去接?请你也把它们唱到歌曲里面吧!
(3)将幼儿创编的歌词唱出来。
复习歌表演《让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九
根据幼儿喜欢游戏和通过游戏学习的特点,本活动以“猜谜”和“找图”这两类小班幼儿熟悉和喜欢的游戏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其中“找图”的范围不只局限于教具的大图,还包括幼儿的座椅、教师的衣服等,使幼儿感受到多种可能性。此活动环环相扣,游戏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幼儿在一遍遍的游戏中不断地倾听歌曲,努力保持专注力,逐步形成稳定的听觉表象,进而顺畅地进行集体歌唱和创编。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结合“猜谜”和“找图”的游戏,尝试用“小兔”“小猴”“小蛇”替换“小象”。
3.体验集体歌唱和游戏的快乐。
黑板,森林的背景图片(如图),小象图片若干(分别藏于幼儿座椅背后、教师衣服后背、大图下等),小兔、小猴、小蛇图片各一张如下图(分别藏在大图中的树旁、树上、草丛中)。
一、猜谜语听歌曲
师: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啊?
师:对,是大象。
师:我这里有一首歌,我们来听一听它唱的是不是“大象呢?(教师范唱第一遍。)
二、学唱新歌
1.倾听范唱,感受歌词和旋律。
师:你们听到歌里唱的是不是“大象”呀?
师:不是大象,那是谁呢?
师:哦,是小象。那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这样的吗?(教师范唱第二遍。)
师:歌里还唱了什么?(教师范唱第三遍。)
师:小象的鼻子怎么样啊?
师: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通过设置“找小象”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并为后续活动做铺垫,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师:仔细听听,我对小象唱了什么?(教师范唱第四遍。)
师:还有小象吗?请你们在椅子下面找一找!我来对小象唱歌。(教师范唱第五遍。)
师:我又要对小象唱歌了!如果你会唱,你可以轻轻地和我一起唱。对于不会唱的地方,请你仔细听听我到底唱了什么。
(教师加深幼儿对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的记忆,再次明确倾听的任务。)
2.学唱歌曲。
师:我们房子里还有小象吗?(教师转圈提醒幼儿)大家找一找,在哪里?
师:呀!在我身上啊!可是它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出来。如果你们唱歌给它听,它就会出来!
(幼儿集体歌唱,进入歌唱学习的检验环节。)
师:小象出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或提问:小象为什么不出来呀?)
(教师可根据幼儿歌唱的具体情况选择上述指导语,引导幼儿集体进入反思评价环节,时间控制在2分种内。)
师(出示背景图):森林里也有一只小象,它想请那些会轻轻地完整地唱歌的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三、创编歌词
1.将“小象”替换成“小兔”。
师:对了,是小兔。谁能在森林里找一找小兔?
师:你们会把“小象”换成“小兔”来唱歌吗?除了这个,还要把“鼻子”换成什么呢?(耳朵)我们来试一试。
2.将“小兔”替换成“小猴”。
师:刚刚是小兔的耳朵真呀真正长。那有着长长的尾巴、爱爬树的是谁呀?
师:好,我们来唱一唱“小猴”。请会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的小朋友来找一找小猴。
3.将“小猴”替换成“小蛇”。
师:森林里有长长身体、长长舌头的是谁呀?
师:它在哪里呢?谁来找一找?
师:我们来唱一唱“小蛇”。是唱舌头长还是唱身体长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分别演唱。)
四、扩展经验
师: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动物或者物品有长长的东西呢?我们来说一说、唱一唱吧!
(若幼儿说出其他特征,教师不要给予否定,而是要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当幼儿说河马很胖时,教师可以说:“这个小朋友说出了河马很胖,那河马有哪个地方是长的呢?”在幼儿讨论后,告诉幼儿:“河马的尾巴还挺长的,比兔子的长哦!”)
延伸活动:
1.在小班下学期可引导幼儿两两对唱。
2.进一步引导幼儿替换名词“小象”和形容词“长”,进行新的创编。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
1、会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渐弱得声音唱出跳音部分。
2、能表现小鸟清晨醒来后欢快愉悦的情绪。
3、懂得要礼貌问候及独立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鸟醒来了》歌曲磁带。
一、导入活动:
二、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手。
提问:小鸟醒来后都做了些什么(向妈妈问好、梳理羽毛、做早操)。
2、请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鸟表演相应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小朋友你最喜欢那一段歌曲?根据幼儿所述内容教师弹琴伴奏演唱。
三、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理解歌曲中小鸟欢快愉悦的情绪。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一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与教师同伴合唱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引导幼儿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并用不同的合唱方式的表现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趣。
教案重点:
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教案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歌词,演唱时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除、节奏要准确。
教案准备:
1、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充分感受到春天的变化。
2、与歌曲内容相应的“春天景象”的图片。
教案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放音乐《嘀哩哩》,引导幼儿边座优美的动。
作编进活动室。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那你们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阿?”“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们一边做出优美的动作,一边进活动室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好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寻找春天的足迹。
2、教师利用图片享有二展示有花、有绿草、小鸟的春景图。
3、在感受春天的基础上组织幼儿有节奏的朗诵诗歌《嘀哩嘀哩》,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
4、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表现春天的美好,演唱时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楚,节奏要准确。
5、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演唱,并创编动作表演歌曲,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教师组织幼儿伴随着《嘀哩嘀里》的歌曲,边唱边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走出教室。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二
培养幼儿迅速反应能力及规则意识。
小鱼的头饰若干。
一、情境导入。
二、幼儿扮演小鱼。
师:小朋友们看过小鱼是怎么游泳的吗?请小朋友学小鱼游泳的样子(任选2-3个小朋友),小朋友学小鱼游泳时放音乐。
三、询问。
哪位小朋友过去观察过小鱼如何吃东西,并请小朋友模仿。模仿时表扬模仿能力强的,并纠正模仿效果不好的小朋友的`动作。
四、利用故事。
(讲故事同时播放音乐)介绍游戏的玩法,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五、学习歌曲《捉小鱼》。
六、配合手势整体学习歌曲。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三
《一只小老鼠》。
2.宽敞的活动场地。
一
并配合做动作表情要夸张请宝宝欣赏。
鼓励宝宝跟着一起模仿小老鼠和老猫的动作。
老师扮演老猫边唱歌曲边玩老猫抓老鼠的.游戏。
1.开始几遍可以不抓住“小老鼠”,待宝宝熟悉游戏的玩法后再抓住他们。
2.注意变换从不同的方向抓小老鼠,如慢慢走、停下来、快跑等,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师:小老鼠跑得好快,老猫抓不到,要回家休息了。小老鼠也该回家啦!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四
1、通过开汽车的情景感知区分乐曲ab段,用刹车的动作感知音乐a段的休止。
2、通过观察教师正确地随乐做系安全带、刹车和加油的动作。
3、培养交通安全意识,养成开车前系安全带,遵守交规的良好习惯。
音乐、苹果树、围裙。
1、行进律动《我是汽车小司机》进场,入座。
2、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
(1)和幼儿谈话:
一一我们是哪个车队的小司机呢?
一一我们开心车队最喜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得到帮助的人很开心,我们自己也很开心。
(2)教师接听电话,引出开心车队的新任务。
一一您好,这里是开心车队,请问您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吗?哦您是熊大叔啊,您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啦!您一个人忙不过来?需要我们帮助您运送苹果?哦,好吧。我问问开心车队的小司机们愿意帮助您吗,好再见。
(3)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兴趣。
一一你们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吗?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一一想要帮助熊大叔运送苹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们要仔细看,认真的学。
3、欣赏音乐a段,感受乐句休止的特点。
(1)幼儿欣赏a段音乐,教师示范做系安全带、开车、踩刹车的动作。
一一刚才我是怎样开车的?
一一我都做了哪些动作?
一一为什么要先系安全带?(模仿系安全带的动作)。
(3)教师哼唱一个乐句幼儿感受,尝试在乐句最后的休止时做刹车的动作。
(4)完整地听a段在行进中的练习。
4、听b段尝试创编加油的动作。
(1)谈话,创编加油的'动作。
一一哎呀不好了,我们的汽车没有油了?怎么办?
一一加油站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给汽车加油的?
(2)听b段音乐示范加油的动作。
(3)教师唱b段幼儿做加油的动作。
5、完整听aba段的音乐,出现情景苹果树幼儿摘苹果。
(1)幼儿完整听aba段行进中完整的进行练习。
一一刚才我们开车遇到了红灯和没有油的问题,我们的小司机们都解决了。
一一现在我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帮助熊大叔运送苹果。
(2)幼儿跟随教师排成车队运送苹果。
(3)将幼儿捡到的苹果收集到箱子里。
一一你们都捡到苹果了吗?让我们一起数一数我们一共捡到了多少个苹果。
(4)幼儿再次玩游戏,出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五
2、对歌的挂图。
3、壮族音乐《小金风》、《什么水面打筋斗》。
1.复习壮族舞蹈《小金风》。
2.欣赏影片《刘三姐》片段,讲述刘三姐与阿牛哥、莫老爷、秀才们对歌的故事,了解广西壮族人民爱对歌的风俗习惯。然后讨论对山歌的形式以及壮族的服饰、道具等。
3.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
(1)听录音,要求幼儿安静仔细地听。
(2)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4.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1)整体教唱歌曲,要求幼儿唱好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师唱领唱部分,幼儿集体唱齐唱部分。
5.学习创编歌词。
(1)教师示范创编歌词,例如“什么有脚不走路”……。
(2)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六
1.尝试跟随音乐拍点,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姿态。
2.跟随绘本故事,感受一个跟着一个走的乐趣。
1.经验准备:认识动物,能够跟着音乐拍手。
2.材料准备:绘本《一步一步走啊走》,ppt课件,小动物走路的音乐。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到草地上去散散步!小朋友走走走,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来了。
一个小弟弟,让我们听一听他在说什么。
画外音:今天天气真好,我要和动物朋友一起做游戏。它们是谁?
1.大乌龟(尝试跟着音乐重拍一步一步走)。
(1)重点提问:谁来了呀?
小结与过渡: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大乌龟,让我们拍拍手来欢迎它吧!
(2)重点提问:大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引导幼儿做出背着乌龟壳、摆弄爪子等动作)。
小结:大乌龟慢吞吞,一步一步慢吞吞。
过渡:快听,又有朋友来了1。
2.大白鸭(表现大白鸭的走路姿态,尝试一个跟着一个走)。
(1)重点提问:这是谁的叫声呢?大白鸭是怎么走路的?
小结:大白鸭真神气,脖子伸伸长,屁股翘起来,挺起胸抬起头,走起路来摇摇摆。
过渡:大白鸭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
(2)重点提问:瞧瞧,好朋友们是怎么走路的?
小结:一步一步走啊走,一个跟着一个走。
过渡:一个跟着一个走,它们玩得真高兴。
3.小灰兔(尝试跟着音乐调整小兔跳的轻重,一个跟着一个跳)。
(1)引入:一跳一跳的音乐会是谁来了呢?
小结:兔妈妈要去菜地里摘萝卜,兔子宝宝在家中玩,大老虎来了就轻轻跳。
(2)集体音乐游戏。
小结:兔子宝宝们也一个跟着一个跳吧。
1.教师站位应恰当。
本次活动中,需要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对于教师的站位应该面向幼儿还是背对幼儿,出现了疑问。我在上课时曾试过背对幼儿,作为排头第一个走,效果不太理想,虽然许多幼儿跟随着我,可是我却看不见幼儿,他们在我的背后。因此,教师应面向幼儿,才能更好地观察幼儿,并且给予幼儿适时的语言或动作支持。
2.音乐游戏的步骤如何步步递进。
音乐游戏必定有游戏规则,当幼儿欣赏一段完全陌生的音乐旋律时,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遍听完音乐,幼儿可用拍节奏的方式再欣赏一次。教师与幼儿一起拍节奏熟悉旋律的重拍点,然后再进入规则的梳理,由在位子上游戏逐步变为离开位子进行音乐游戏。这是一个从听开始的活动,脱离了旋律,幼儿就游离在音乐之外,音乐游戏的目标就难以达成。
3.小班幼儿的'第一谁来做。
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自尊心逐渐增强,对于做第一名、站第一个的渴望逐渐强烈。本次活动中,教师站在了第一个,给幼儿的信息是“我要紧紧站在老师身后”,于是出现了争抢第一个位置的情况。教师应该在逐个环节中,慢慢地退到幼儿后面,鼓励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下面,将围绕“一步一步”活动的两个目标设定以及教师的实施过程怍一分析。
1.把握年龄特征,挖掘绘本内涵。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易转移,兴趣短暂。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更好地开展音乐活动,使其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有效促进其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一步一步”活动源自《一步一步走啊走》绘本故事,从活动名称就能感受到小班幼儿那种摇摇摆摆的动态,年龄特征把握恰当。绘本中的人物形象可爱、生动,教师通过画面就让幼儿喜欢上了这些角色,再通过一步一步走将规则意识融入音乐活动中,让小年龄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体验快乐,有效学习。
2.依托绘本情节,巧妙结合运用。
(1)音乐性。
将绘本故事《一步一步走啊走》与音乐动作相结合:旋律节奏适合幼儿走步的速度,便于教师带领幼儿玩“一个跟着一个走”的情境游戏;乐曲选择与幼儿喜欢的故事《一步一步走啊走》的情境匹配,也符合幼儿喜欢的故事人物——大乌龟、大白鸭、小灰兔的动作特点。
(2)趣味性。
模仿动物走路容易使幼儿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本次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乐曲与角色的特点,不是让幼儿简单地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而是紧抓“趣”字——大乌龟重重的壳、大白鸭昂着的脖子等,动作源自幼儿,从教师的引导、提升中看得出“挖”的过程。活动过程变得有趣、生动和自然,活动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
此外,本次活动还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形象、音乐、动作相结合。通过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有效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推动了幼儿的互动动作与创编。
(3)游戏性。
整个活动都是在《一步一步走啊走》的故事情境中展开。活动中教师变换角色,带领幼儿在游戏中一遍遍地熟悉、练习小动物的走路动作。
第一,发挥幼儿主动性,角色出现可适时。教师可以通过问“谁来了”,让幼儿有一个想和思的过程,从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一神音乐不仅局限在一种形象,它可以代表多种形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听大乌龟音乐的环节,教师做到了听、问、动、个别、集体,在“听”和“问”之间可补充一点“想”,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第二,“听”在前,“做”在后。在模仿小动物走路时,教师引导幼儿听的环节还可以增加。
例如,可将“小兔跳”细分为五个环节:
1.听“小兔跳”音乐,幼儿自由拍手。
2.教师和幼儿共同感受音乐节奏,师幼互动,拍出“小兔跳”的节拍。
3.幼儿在座位上尝试小兔跳。
4.在中间场地轮流小兔跳。
5.开展游戏。
第三,教师在音乐活动中的站位要准确。教师在音乐活动中的站位也是需要思考的:如何关注到每个幼儿,站位怎样服务于音乐活动的开展。教师的站位应随着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表现而变化,有时在前位,有时在中位,有时在后位;有时站着,有时蹲着。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角色们一个跟着一个走时,教师站位就很关键,要能观察到每个幼儿是否是一个跟着一个走。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七
1、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并按节奏的变化拍手。
2、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及帮助他人的幸福感。
小青蛙图片、图谱、音乐。
一、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客人出示图片(小青蛙)。请大家先跟小青蛙打个招呼吧。
二、教学过程:
1、模仿小青蛙的走路与叫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是如何叫的吧(呱呱),再来学学小青蛙是如何走路的。(跳跳)。
2、幼儿感知歌曲。
师:今天呀,这只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听吧。(播放歌曲)。
3、设置任务,帮助小青蛙回家。
任务一:拍手打节奏(教师带领幼儿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按照音乐的节奏去拍手打节奏,我们一起去试试吧。(再次播放歌曲)。
任务二:看图谱学唱歌(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出示图谱,并讲解规则:一个荷叶代表“跳”,一个嘴巴代表“呱”。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谱一起唱歌。
任务三:合唱团表演(幼儿看教师指挥手势,表演大合唱)。
教师将小朋友分3组,每组5人,三小组分别代表“小青蛙”、“跳”、“呱”。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手势完成大合唱。
三、活动总结:
小朋友太棒了,完成了三个任务,也帮助小青蛙回到了家里。在帮助小青蛙的过程中你们快乐吗?能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多帮助他人哦。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八
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二、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花灯图片,鼓、打棒。
三、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四、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十九
尝试不同的手腕转动动作,根据节奏转动手腕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音乐《小星星》,星星图片经验准备:会唱小星星活动过程:
出示星星教具,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2)师:今天老师有一位好朋友来到小儿班做客,你们猜猜是谁呢?(教师出示小星星图片)师:小朋友们,我们跟星星宝宝问声好吧!
1、播放歌曲,请幼儿合着音乐节奏拍手。
师:师:小朋友们都会唱小星星的歌,那么我大家一起唱给星星宝宝,来欢迎星星宝宝吧。(教师引导一边唱,一边按节奏拍手)
2、随着音乐示范其他的手腕动作,请幼儿合着节奏模仿练习。
师:星星宝宝说啊小朋友唱的'很好听,拍手的动作也很好看,但是星宝宝想看到小朋友们用小手做出更漂亮的动作。因为星星宝宝的家要举行一次舞会,哪个小朋友的动作做得漂亮,就要邀请谁参加,你们有没有信心做得很漂亮啊?(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方式转动手腕,教师可以先示范,幼儿模仿,再让幼儿自己创造,强调要跟着节奏转动手腕)(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
3,加入一些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形成舞蹈动作
师:我们要参加舞会,我们除了小手可以做出漂亮的动作,小朋友们想想看,我们可不可以再加上其他身体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带上小铃铛,跟着音乐转动你们的小手吧三、一起来表演(5分钟)
师:那我们就跳着小朋友自己编的舞蹈一起去星星宝宝家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二十
1、培养幼儿保护树木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幼儿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歌曲的旋律自编动作,真切自然地进行扮演。
3、引导幼儿唱出叙事歌曲流畅的特点。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点:能够比较连贯、自然的演唱歌曲。
难点:理解歌词的内容,乐意为歌曲自编动作,进行扮演唱。
知识:简单了解有关环保的'知识。
物质:录音磁带和录音机,与歌曲内容相符的图片两幅。
集体与分组结合。
一、导入:请幼儿倾听歌曲的录音磁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请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好吗。
二、展开:
1、提问问题,理解歌词:
2、出示图片,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引发幼儿的模仿兴趣。
引导语:"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倾听一遍,请你把最喜欢的一句记下来。"问:"谁来学唱自身喜欢的一句?,对模仿出的幼儿和时褒扬鼓励,颁发小奖品,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
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幼儿完整跟唱歌曲第一段。
4、播放录音伴奏,集体完整跟唱。
5、播放录音演唱,请幼儿完整欣赏,并大胆歌唱。
6、幼儿集体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示自身的感情,可以自编动作进行扮演唱。
7、讲解歌曲特点,两人面对面,以叙事的形式进行演唱。
三、结束:播放一段摇篮曲请幼儿欣赏,动静交替,结束活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篇二十一
1.在熟悉歌曲《龙船调》的基础上,尝试用合乎情景的动作来创编和表现。
2.大胆地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并进行合作表演。
3.感受湖北民歌的趣味性,体验音乐表演的快乐。
龙船调音乐、地面点位、幼儿座位摆成“八”字形。
重点: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大胆表演。
难点:创编符合歌曲中人物形象的舞蹈动作。
(一)练习歌曲中有趣的对白。
1.复习歌曲《龙船调》
2.练习《龙船调》中的对白。
1)妹娃来到河边看见远处有一个艄公,她会喊什么呢?
艄公是怎么回答的?
2)妹娃和艄公离得很远,他们怎样喊才能让对方听见呢?
(练习用拖长音喊话、创编动作)
2.分角色练习
(二)创编前奏及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艄公的动作。
创编妹娃动作。
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
创编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走到河边的动作:妹娃是怎样开开心心来到河边的,听着音乐学学妹娃做一做。
教师指导重点: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2.创编艄公动作。
1)妹娃高高兴兴出门的时候,艄公是怎么划船的?
指导重点同前
3.分角色表演。
(三)创编歌曲第二部份妹娃艄公动作
1.讨论妹娃上船的情景。
2.创编妹娃上船、艄公搀扶、推船过河的动作。
3.集体表演。
4.个别表演,分享交流
(四)完整表演1-2次,结束。(苏州新区新升幼儿园刘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