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外活动计划范文(24篇)
计划是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行动进行安排和安排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控制自己的生活。计划是成功的关键之一,没有计划,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无法有效地利用时间,从而影响我们的目标的实现。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时间和资源,合理安排任务的优先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计划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别担心,制定计划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就可以轻松制定出一份完美的计划。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计划。以下是一些成功项目的计划案例,希望能为你的项目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一
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实践证明,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现总结如下:
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局限,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不利。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根据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按不同班级组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自愿参加活动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
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
开展课外活动,将碰到时间和经费问题,在时间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活动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学、自习课、周末等空余时间,学生方面以自愿和兴趣为参加原则,教师择优组建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同时必须报请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争得他们的支持和经济帮助。
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生物活动。对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大自然怀抱中去领略绿色美景等。使生物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生物课外活动总结
根据课改要求,要培养学生主动和独立的学习方式。分小组探究是最好的办法。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小组竞赛既可以增强学生组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教育要面向未来。从未来需求来看,科学教育要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价值放到和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实验中教师除教书外还要育人。从学生长远角度着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外,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也具有独特作用。如遵循实验结果的实事求是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例如,通过生物学的调查研究,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看待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验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等等。
总之生物兴趣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二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课外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实践证明,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现总结如下:
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局限,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不利。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根据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按不同班级组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自愿参加活动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
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
开展课外活动,将碰到时间和经费问题,在时间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活动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学、自习课、周末等空余时间,学生方面以自愿和兴趣为参加原则,教师择优组建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同时必须报请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争得他们的支持和经济帮助。
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生物活动。对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大自然怀抱中去领略绿色美景等。使生物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课改要求,要培养学生主动和独立的学习方式。分小组探究是最好的办法。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小组竞赛既可以增强学生组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教育要面向未来。从未来需求来看,科学教育要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价值放到和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实验中教师除教书外还要育人。从学生长远角度着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外,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也具有独特作用。如遵循实验结果的实事求是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例如,通过生物学的调查研究,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看待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验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等等。
总之生物兴趣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三
每个学生发一张生物实验报告,学生动手写:
1生物材料的采集:学生可以写某一实验时,自己认真准备的实验材料,如准备的植物叶片,花生和核桃,水果等,准备的材料是做哪一个生物实验的;你是如何找到实验材料的;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实验材料的。为什么这么准备。
2在生物课外小组活动中,你知道了什么?
a从理论上说
b从生物实验的过程上说
c从生物实验的结果分析上总结
d从生物实验态度上总结
3在生物小组活动中,你和实验小组成员的合作上说,针对生物课题《小组合作学生总结》
a你在小组合作中处于什么地位
b你在小组活动中是如何与小组成员合作的
c从生物小组合作实验中你的体会是什么
4在生物课外小组活动中你的收获是什么
abcde
5在生物课外小组活动中,你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
abc
6对以后生物课外小组活动的建议
abc
学生很认真的总结,并对以后生物课外小组活动提出比较中恳的建议。有时候,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多动脑筋,时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最后,我对于生物课外小组活动进行切实的总结,对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说明。对学生讲
“为什么要对生物课外活动进行总结,目的是任何一件事,既然做了,就要有始有终。从细微的小事可以年看出我们活动的进步。从中看出要培养学生一种做事认真的态度。生物实验是从许多特别细小的地方开始的,我们必须重视生物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如叶片临时装片的制作,用双刀片切叶片的过程是最为关键的,上一次做实验有二三个学生做成功。为什么呢?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对待生物课外活动实验,把它看成来玩来了。态度不端正。这就提醒我们,不论做任何事,只有认真,老老实实地对待,才有可能实现。如这次让学生准备青蛙,只有三个学生带来了青蛙。有些事,你自己认为很难,没有想办法去克服那些看似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同样道理,在学习上,在期末复习上,我们同样要提倡"认真"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任务,我们才有所收获!”
同样道理,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同样要注意对事件的总结和讲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他才会感觉到你的认真工作。
教师的才华不只是显现在你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的认真程度上。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四
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扩大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供机会,培养特长,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人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课外科技活动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三)丰富感知,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形,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
(五)有利于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增长期,需要健康的精神生活和体力锻炼。课外科技活动正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进行身体锻炼的有效途径。也使学生得到辩证唯物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1.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参加活动,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因材施教。
2.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既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增长知识和智能,又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教育学生立志为祖国献身、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锻炼坚毅、顽强的意志与性格。
3.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
4.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5.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种植一些种类的植物。
1、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这是校内活动的主要形式。活动内容主要配合课堂教学,也可扩大和加深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为保证活动正常进行,每周安排一定时间(每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
2、个人活动对生物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安排不同的工作,并种植一些易存活的植株,如仙人掌、仙人球、芦荟、月季、薄荷等。
3.举办成果展览会,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4.在本学期期末的时候召开活动汇报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也可起到总结交流的作用。附:
第十周-期末: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期末:展示小组栽培的.植物。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五
1、通过调查报告式活动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害虫,并了解各自危害及防治措施。
3、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学习精神。
4、熟悉调查报告的写法。
1、自由结组。
让学生自愿分成兴趣小组(4人一组),选举一名组长。并且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口号。
2、课下准备。
在星期五放假前的一节课布置任务让每一小组在周末通过询问师长、查阅资料、上网检索等方式调查一种以上害虫的详细生物分类及危害和防治措施,并以小组总结报告的'形式写下来(在综合实践课上讲过调查报告的写法)。小组长负责督促大家完成活动。
3、课上报告。
的不足之处等,以此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做调查)。
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害虫,了解其危害及防治办法。同时分析各组的活动过程及调查小故事,通过此学会做调查的方法。
5、评优奖优。
让学生根据各小组的调查过程及各自的调查结果评选出前五名,并发一个笔记本作为鼓励。
1、在活动前一定要先给学生讲调查中的安全问题。
2、小组分组以自愿结组为原则,确定小组长要民主。
3、在调查前提醒学生复习怎样做调查的知识,并提前制定调查计划书。
4、评优奖优环节要公平,让学生认识到付出就有回报。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六
按照学校课程的安排,2月28日下午,我们10级生物科学a班在胡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见习课,顺利观摩了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应元中学周老师讲解的初二生物----《鸟的生殖与发育》。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生物实验的创新课堂教学方面,我领悟很多,对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周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课堂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亮点,让人受益匪浅。
一、课堂的导入(5分钟)。
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周老师她先安排了同学们欣赏几张春暖花开、百鸟高飞的资料。
图片,这样通过事物的演示、直观的教具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和表象,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进而再巧妙地引出新课的题目----鸟的生殖与发育。一般而言,教师在引出新课内容都习惯用直奔主题式的导入,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容易让人感到厌倦和疲惫,还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周老师的这种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优点:
3、再者,老师的导语既不哗众取宠、繁冗累赘,又不喧宾夺主,很自然地转入正题。
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老师选用了一些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爱好特征的资料作为导入素材,富有启发性。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授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学习的过程,而是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后动的统一。但是二者的统一并不等于二者的简单相加,只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才能有知识的获取和有效的吸收。所以,教师在教堂中充当的角色之一就是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的驱动者。在视频当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周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周老师又是如何做到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同时又不磨灭自己在这个舞台中必不可少的地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周老师的教学亮点:
二、新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
(1)资料的排序(3分钟)周老师从生活经验和实际案例入手,给同学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图片: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织布鸟筑巢、雌雄鸟交配、鸟在孵卵,母鸟喂雏鸟。然后要求同学们组成小队,各小组根据图片讨论分析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和行为特征,得出正确的排序。
(2)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老师指引学生分析各个图片中隐含的各种生物信息和生物行为,循序渐进,由深到浅,由简到繁,得出结果。在这个步骤中,老师鼓励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结论。
(3)穿插杜鹃的生活习性(2分钟)在课中插入一些新鲜的内容,缓冲了学生绷紧的精神,课堂气氛轻松起来,让学生疲累的头脑变得清晰,更好地吸收新内容。
(4)接着,鸡卵的观察(5分钟)她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鸡蛋和相应的教学仪器,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打破鸡蛋,观察里面的结构,思考各个结构的功能,同时提出了‘雏鸟是怎样来的?’的探究性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观察鸡卵而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而乱作一番。
(5)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
(6)板书总结(5分钟)周老师的板书: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七个阶段。总结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7)系统复习(5分钟)在结束新课之前进行系统的复习,把新知识整理化,使学生获得的新内容在头脑中的印象及时得到加深并便于记忆。
周老师在课堂上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各个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各个步骤如何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大的环节里又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种种细节问题她都全面考虑到,从而做到了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三、‘‘指导—自学’’式的教学模式,穿针引线。
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和‘学会学习’的学习观参加学习,并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周老师专业地把它应用到教学上来,就拿鸟卵的观察这个环节来分析吧。首先,周老师提出‘鸟卵有哪些结构?各个结构的功能?哪一部分可以发育为雏鸟?’一类问题-----然后,开展小组自学,进行观察鸟卵的实验---探究讨论---得出结果---老师及时评价---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堂课不再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毋庸置疑,这堂课给了学生广阔的舞台,老师则隐藏在舞台的后面,在适当的时机走出来,及时‘引导、点拨、补偏、补漏’。学生的潜能被挖掘了,教师的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想象的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细致的自学,在课堂上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才能经过老师的指导迅速地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而长期这样的学习过程,知识必然更加有效地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
四、教学目标全面。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部分教师忽略了情感价值观这一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能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机会,造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只教学不育人,也是造成现在学生难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了鸡卵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鸟的生殖发育过程,在讲解到亲鸟给雏鸟喂食的环节时,除了仔细地解释哺育的原因和意义,还自然地链接到生活当中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这种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朴实而贴近生活,使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形成热爱人、尊敬人、责任感、义务感等的道德情感,情感价值观自然得到了升华。
五、过硬的基本功。
周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简练到位,表达流利,嗓音清晰,内容的重点难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可见,她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另外,周老师整节课一直笑容可掬,给人一种可敬可亲的感觉,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向老师提出质疑,而且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健康的情绪,使教和学更加配合默契。
周老师教学上的亮点还有很多,我认为,没有哪一个课堂是毫无瑕疵的,真正有意义的课堂,是能留给听者启发和思考的课堂,这也是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得到的最大的体会。这些领悟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思考以后自己的教学历程,两年后,我也会像周老师一样登上三尺讲台,我是否能做到像她那样,在课堂上充满自信,给学生带来难以忘怀的讲课?而今后,我所要做的,是多学习多研究多练习,多听教学实例,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慢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将来自信地站在我的讲台上。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七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平台。20xx年9月18日——9月21日,在河南省教研室的精心组织和南阳市实验中学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20xx年的省优质课竞赛活动。我们有幸代表实验中学生物组参加了此次比赛的观摩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收获颇多,感触很深。参加竞赛课的教师,无论在个人素质上还是在教学设计上以及课堂驾驭上都有过人之处:绝大多数竞赛课教师普通话标准,语速掌控好;善于制作。
课件。
和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直观生动;而且许多参赛者上课富有亲和力,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带动学生。
现将体会罗列如下,有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一、导入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好的导入是关键。
参赛教师的教学导入设计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通过视频导入新课的,有通过精美的图片导入的,有通过一些游戏导入的等等,虽然样式繁多,但都是紧扣教学主题,并且生动形象,透过对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快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概念教学,关注知识的梳理总结。
概念教学是当前一个研究的热门话题,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教材重新进行调整和组合。能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原理,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适时进行渗透,使前面的学习为顺利地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一个最佳的认知结构。这不是一般地教给学生一个个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基本结构,更加关注概念的来龙去脉和知识的梳理总结。在本次教学竞赛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中用到了概念教学。
生: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样把学生本来极易混淆的,不是在同一时间出现的一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更易区分。
概念教学不仅表现在把不同章节的相似概念综合分析,还能把本节课概念重新整合,以得出新的概念。在《人类的性别遗传》一节中,将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和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分别以公式的形式梳理总结,由学生自己比较发现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
二、关注学科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实现学习目标,充分体现高效课堂新理念,并在实验中注重创新高效课堂核心就是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课堂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课堂,探究式的课堂,教师扮演了一个导演和导师的角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活跃的表现,他们完全脱离了被动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并把自己对新知识的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主要途径。如果能使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学到知识,就达到了高效生物课堂的教学目标。这在本次教学竞赛中也有充分体现。如:《运输作用》一节中,教师设计四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别探究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运输的结构基础”、“植物输导组织连成整体”。这四组实验环环相扣,知识之间相互渗透,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和交流共享中理解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部位和方向以及植物茎导管和筛管的结构,高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中合理安排的实验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被巧妙地用于解决抽象的、现有知识水平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节中,七年级学生没有物理知识基础,不容易理解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原理,老师为了助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加入了一组物理实验“蜡烛成像原理”,通过观察蜡烛透过凸透镜在白纸板上的成理解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通过调整凸透镜的凸度和白纸板与凸透镜的距离让学生理解近视原理,巧妙地化解了课本中的部分重难点。
但由于条件的制约,当前课本上的很多实验不够接地气,不易操作,很难通过实验达到教学目标,很难体现出生物科学的学科特点,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试验器具或实验过程进行创新,有时需要自制教具,辅助课堂教学。
在讲《动物的运动》一节中,为了观察运动系统的组成,老师以一只鸡翅做教具,依次剪除皮肤、肌腹、肌腱、关节囊,逐步向学生展示肌肉与骨的关系、骨的运动、骨与骨之间的连接,一组实验器材展示多组实验结果,使实验操作变得更可行,同时又让学生对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本次观摩活动,我们从参赛选手身上发现了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闪光点,也发现了很多以前被自己忽视的缺点,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从以下几点改进:1、把握课标,吃透教材,拓宽知识面。只有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对教材的良好把握,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有条理的安排实验探究,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2、关注学生,不仅表现在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还包括对学生参与过程中新生成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
我还认识到了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关键性和积极意义。《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情感作为生物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可见,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促使学生德、智、能、情、趣均衡发展,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今后教学中,我会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吸取他人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充实、更有效!
按照学校课程的安排,2月28日下午,我们10级生物科学a班在胡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见习课,顺利观摩了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应元中学周老师讲解的初二生物----《鸟的生殖与发育》。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生物实验的创新课堂教学方面,我领悟很多,对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周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课堂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亮点,让人受益匪浅。
一、课堂的导入(5分钟)。
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周老师她先安排了同学们欣赏几张春暖花开、百鸟高飞的资料。
图片,这样通过事物的演示、直观的教具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和表象,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进而再巧妙地引出新课的题目----鸟的生殖与发育。一般而言,教师在引出新课内容都习惯用直奔主题式的导入,这种开门见山的。
开场白。
容易让人感到厌倦和疲惫,还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周老师的这种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优点:
3、再者,老师的导语既不哗众取宠、繁冗累赘,又不喧宾夺主,很自然地转入正题。
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老师选用了一些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爱好特征的资料作为导入素材,富有启发性。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授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学习的过程,而是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后动的统一。但是二者的统一并不等于二者的简单相加,只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才能有知识的获取和有效的吸收。所以,教师在教堂中充当的角色之一就是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的驱动者。在视频当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周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周老师又是如何做到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同时又不磨灭自己在这个舞台中必不可少的地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周老师的教学亮点:
二、新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
(1)资料的排序(3分钟)周老师从生活经验和实际案例入手,给同学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图片: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织布鸟筑巢、雌雄鸟交配、鸟在孵卵,母鸟喂雏鸟。然后要求同学们组成小队,各小组根据图片讨论分析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和行为特征,得出正确的排序。
(2)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老师指引学生分析各个图片中隐含的各种生物信息和生物行为,循序渐进,由深到浅,由简到繁,得出结果。在这个步骤中,老师鼓励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结论。
(3)穿插杜鹃的生活习性(2分钟)在课中插入一些新鲜的内容,缓冲了学生绷紧的精神,课堂气氛轻松起来,让学生疲累的头脑变得清晰,更好地吸收新内容。
(4)接着,鸡卵的观察(5分钟)她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鸡蛋和相应的教学仪器,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打破鸡蛋,观察里面的结构,思考各个结构的功能,同时提出了‘雏鸟是怎样来的?’的探究性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观察鸡卵而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而乱作一番。
(5)学生得出结论,老师做出分析和改正。(10分钟)。
(6)板书总结(5分钟)周老师的板书: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七个阶段。总结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7)系统复习(5分钟)在结束新课之前进行系统的复习,把新知识整理化,使学生获得的新内容在头脑中的印象及时得到加深并便于记忆。
周老师在课堂上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各个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各个步骤如何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大的环节里又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种种细节问题她都全面考虑到,从而做到了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三、‘‘指导—自学’’式的教学模式,穿针引线。
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和‘学会学习’的学习观参加学习,并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周老师专业地把它应用到教学上来,就拿鸟卵的观察这个环节来分析吧。首先,周老师提出‘鸟卵有哪些结构?各个结构的功能?哪一部分可以发育为雏鸟?’一类问题-----然后,开展小组自学,进行观察鸟卵的实验---探究讨论---得出结果---老师及时评价---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这堂课不再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毋庸置疑,这堂课给了学生广阔的舞台,老师则隐藏在舞台的后面,在适当的时机走出来,及时‘引导、点拨、补偏、补漏’。学生的潜能被挖掘了,教师的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想象的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细致的自学,在课堂上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才能经过老师的指导迅速地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而长期这样的学习过程,知识必然更加有效地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
四、教学目标全面。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部分教师忽略了情感价值观这一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能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机会,造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只教学不育人,也是造成现在学生难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了鸡卵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鸟的生殖发育过程,在讲解到亲鸟给雏鸟喂食的环节时,除了仔细地解释哺育的原因和意义,还自然地链接到生活当中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这种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朴实而贴近生活,使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形成热爱人、尊敬人、责任感、义务感等的道德情感,情感价值观自然得到了升华。
五、过硬的基本功。
周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简练到位,表达流利,嗓音清晰,内容的重点难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可见,她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另外,周老师整节课一直笑容可掬,给人一种可敬可亲的感觉,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向老师提出质疑,而且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健康的情绪,使教和学更加配合默契。
周老师教学上的亮点还有很多,我认为,没有哪一个课堂是毫无瑕疵的,真正有意义的课堂,是能留给听者启发和思考的课堂,这也是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得到的最大的体会。这些领悟让我在受益的同时也思考以后自己的教学历程,两年后,我也会像周老师一样登上三尺讲台,我是否能做到像她那样,在课堂上充满自信,给学生带来难以忘怀的讲课?而今后,我所要做的,是多学习多研究多练习,多听教学实例,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慢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将来自信地站在我的讲台上。
李佳惠。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和学校五位老师一起到太原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全国教育名家山西片区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这样一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年轻教师的培养。
在山西现代双语学校的报告厅里,我们观摩了张龙的《将相和》,罗才军的《临死前的严监生》,何捷和吴琳的。
作文。
课,王崧舟的《望月》及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和于永正的作文《学写对话》及讲座《语文老师要有目标意识、过关意识》。
真可谓大师!我欣赏吴琳的润物细无声;欣赏张龙的以学定教;欣赏罗才军的幽默风趣;欣赏何捷的抓特点加联想;更欣赏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于老的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还欣赏„„他们亲切的微笑、精准的语言、巧妙的引导、淋漓尽致的表演,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近距离地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使我更加深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于永正老师《学写对话》的教学,他气定神闲,生动活泼、不厌其烦地表演。特别是在练习写“小猴子和猴妈妈”对话这个环节,他先让学生分角色读对话体会人物心理,然后再和学生表演了这个对话。年逾古稀的于老师在和学生表演时,把小猴子表演的惟妙惟肖,诙谐有趣。学生们在哈哈大笑之余,看到情境的真实再现,调动了自己的写作兴趣,很顺利的完成、丰富了这个对话的写作。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作文课学生还会抓耳挠腮吗?我想这就是作文课的最高境界吧!在这次学习中,我想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怎样写对话,还掌握了一点表演的技巧。这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于老的简单有效、目标不高、要求不高、训练扎实。
在后来的讲座中,于老师的《语文老师要有目标意识、过关意识》对我以后的教学方向是一种很好的引导。首先,我们要有简单语文的教学理念,把握好目标---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于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看老师出身的教育家著作的书)其次,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简单、扎实。具体就是教学目标简约、教学内容简要、教学过程简洁、教学方式简炼、语文作业简化。还具体地告诉教师把好关,学生的阅读教学要“过五关”,作文教学“过四关”。在课堂中,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创造性的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探索知识进而掌握所学知识。最后于老希望教师做到;明确目标、落实目标,为学生负责,手把手的教、实打实地教。
总之,从这次活动中,我确实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明白了于老的“简单语文”并不“简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自身学习,真正做到简单有效,训练扎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不断进步、提高、磨炼,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八
有效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学生开阔视野,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且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我们感触很多:
一、制定计划、注重实践。
生物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因此每开展一次生物课外活动,老师都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老师提前对活动要周密部署,详细安排,决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以我们学生为主体,大胆让我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怕我们出错,不怕我们反复,让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耐心、表扬和鼓励。使活动真正体现以我们学生为主,充分调动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精心组织、形式多样。
组织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我们根据当地独特的生物环境,选择性地开展适当形式的生物课外活动。
1.结合校园绿化开展花木栽培等课外科技活动,美化校园,陶冶情操。成立生物科技小组,开展花木栽培、管理、繁殖等活动,同时渗透作物、蔬菜、林木栽培技术。介绍常见花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及嫁接、压条、扦插等繁殖技术,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使我们学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术。
2.利用本地区特色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撰写小论文。几年来我们共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近千件,撰写的小论文多次获奖。
3.结合课堂教学开展。
生物小实验,培养我们学生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如结合种子萌发教学进行种子萌发率测定;结合动物个体发育进行蛙个体发育过程的观察等。
4.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培养劳动观点、习惯、技能,如花木栽培、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及实践,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教学与实践,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
我们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通过以上课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兴趣和爱好得于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学习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活动课题确立的指导。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并获得体验的重要前提。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
1、从好奇心中发现。
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感知为基础的,是由学生的动机激励和指引着的过程,也就是在活动现象的后面体现着学生的动机,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因此要善于“积累”学生的好奇,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素材。例如:在开展与教材有关的鱼类探究活动之后,引发了学生想更多了解的课题,有“鱼有条件反射吗”、“鱼是怎样冬眠”等课题。
2、从生活中提炼课题。
要把课题的确立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利用生物学知识探索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生物问题、社会热点等,这也是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当学生家中发现老鼠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消灭,可寻找取材方便、用时短的捕鼠方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付幼鼠。为了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形成了“探究捕捉鼠方法”的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老鼠的生活习性出发,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用糖果“诱鼠入罐”的简单无害的方法。
3、在比较中发现。
将两个或若干个研究对象放在一起,必要时放在基于条件相同或相近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从而寻找它们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或探求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进而发现造成或引发共性或差异的原因。在生物实验课外活动中,比较发现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以“鱼能在陆上呼吸吗?”为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鱼的鳃在水中和陆上的差异,进而在探究中形成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教学疑难点中选择。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科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体验,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积极探究和合作交流。而开展探究性教学,往往在课时上受到限制。因此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设法服务于课堂教学,可以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课外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例如:植物茎对水分的输导较容易在课内探究,而对有机物输导探究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组织“植物茎对有机养料的运输探究”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5、从知识拓展上选择。
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都作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巩固和发展学生课堂所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和进行探究,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载体。例如:在学习“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后,组织“蔬果保鲜方法”课题探究。
6、换角度法。
不同的学生由于对生活和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不同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多角度的探究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发散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创造品格。例如“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外界条件”等课题。
组织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适当形式的课外探究开展。
1、集体活动。
一般在野外自然环境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时,以班级集体活动较为适宜,视情况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尤其是条件充足或实施周期较短的探究活动。如气候对校园植物的影响、家乡生物资源的调查等,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野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
2、小组活动。
由于初中学生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因此应坚持积极引导与自愿相结合。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周安排二课时的活动量,小组人数一般十人左右为宜,选出组长,在活动中由组长实施组织工作。这是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的主要形式。
3、独立探究。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自由地、开放性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这类课外活动主要适用于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性探究。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九
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同时充分发挥人员、设备优势进行有效探索、实践的学生活动的有效方式。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生物兴趣、掌握生物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脉书签。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
活动方案
1、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这是校内活动的主要形式。活动内容主要配合课堂教学,也可扩大和加深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为保证活动正常进行,每周安排一定时间。
2、个人活动对生物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个别指导,组织他们进行阅读、观察、研究,指导他们撰写小论文,参加生物学智力竞赛等活动。
3.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4.召开活动汇报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也可起到总结交流的作用。
5.宣读小论文活动结束时,可组织学生写出小论文,并在一定会议上宣读。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
昨天上午,不到10点半,我和几位老师乘车来到了临沂翔龙金凤大酒店,每人交了200元钱,安排好了食宿,歇了一下。12点开始午餐,饭后休息了一会,步行来到临沂十五中,开始了听课学习,听了三节课,课题是一样的,是复习的第一个专题《生物与环境》。
今年我市进行了中考改革,八年级的生物和地理学科在六月份和九年级一起中考,下年的九年级不再考这两科。连续带了四年九年级和一年七年级,本来今年带的是八年级,想轻松一下,紧张的中考扑面而来,没有回旋的余地。
三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在讲台上展示自己,任凭他人评说,通过听课,受益非浅。
今天上午不到8点到达十五中,开始了上午的学习。
讲课的三位老师说了自己的讲课思路和反思。
然后其他几位老师进行了专业性评课和分析了去年的试题和建议。如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定位要准:目标明确,二轮复习专题要打破四本书的限制,专题不是分开,而是交集。本专题不仅要联系到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还要联系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教材要优化组合。
2、高效课堂,不仅容量大,还要有效果。课前导入和最后几分钟都要利用好,不要耽误时间。
3、精选题目,精讲精练,易综合不宜简单。
4、面向全体学生,提醒学生查阅资料。
然后听了临沂二十中的田总秀老师的报告:《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一名生物教师》,讲述了自己教学的做法。
最后密老师讲了课程标准和概念教学。中考变化是要用陈述句解释概念,而不是以前的填空的形式。
学习是伴随一生的活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积累和成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的人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一
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同时充分发挥人员、设备优势进行有效探索、实践的学生活动的有效方式。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生物兴趣、掌握生物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脉书签。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
活动方案。
1、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这是校内活动的主要形式。活动内容主要配合课堂教学,也可扩大和加深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为保证活动正常进行,每周安排一定时间。
2、个人活动对生物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个别指导,组织他们进行阅读、观察、研究,指导他们撰写小论文,参加生物学智力竞赛等活动。
3.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4.召开活动汇报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也可起到总结交流的作用。
5.宣读小论文活动结束时,可组织学生写出小论文,并在一定会议上宣读。
活动总结。
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实践证明,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现总结如下:
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局限,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不利。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根据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按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组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自愿参加活动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参加小组应有连续性,可从初一到初三。
是顺利开展课外活动的关键开展课外活动,将碰到时间和经费问题,在时间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活动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学、自习课、周末等空余时间,学生方面以自愿和兴趣为参加原则,教师择优组建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同时必须报请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争得他们的支持和经济帮助。
如植物栽培小组,实用菌栽培小组,标本制作小组,小型动物饲养小组等等。这些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生物活动。对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如遗传、嫁接、扦插实验,观察植物外行、解剖鲫鱼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做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大自然怀抱中去领略绿色美景,去到公园里观赏动物的生活习性,去农村参观农民伯伯们收获蔬菜水果,如此等等。使生物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二
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山区中学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旨在启发青少年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二、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如结合植物激素教学对生长素作用进行验证;结合再生教学进行涡虫再生能力实验;结合种子萌发教学进行种子萌发率测定;结合动物个体发育进行蛙个体发育过程的观察等。
三、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开展生物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培养劳动观点、习惯、技能,如花木栽培、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林木栽培、食用菌栽培的教学及实践,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教学与实践,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
四、利用爱鸟周、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计划生育宣传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举办知识讲座和黑板报、壁报、图片展览以及知识竞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生物学素质。
五、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
(二)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
(三)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生物学人才。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参加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学生,对生物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兴趣和专长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生物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励他们学好生物学,并把生物学与祖国的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联系起来,逐步树立起为祖国“四化”献身的志向和理想。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脉书签。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
七、措施:
1、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这是校内活动的主要形式。活动内容主要配合课堂教学,也可扩大和加深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为保证活动正常进行,每周安排一定时间。
2、个人活动对生物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个别指导,组织他们进行阅读、观察、研究,指导他们撰写小论文,参加生物学智力竞赛等活动。
3、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4、召开活动汇报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也可起到总结交流的作用。5、宣读小论文活动结束时,可组织学生写出小论文,并在一定会议上宣读。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三
我把目标教学引入初中生物实验课,对实验课实行目标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为例,说明如下。
1.1制定目标――注重实验技能明确、具体和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起着导教、导学和导思的作用,是实验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备课时,由教师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从认知领域(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步骤、现象和结论等)、操作领域(包括器具的使用、观察和操作技能等)和情感领域(实验的愿望、兴趣、习惯和理想等)3方面确定实验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本实验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明确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认知领域);2学会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操作技能);3画出显微镜下的上皮细胞图(操作技能);4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激发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领域)。其中2、3是核心目标,是达标教学的.主体。
1.2前提测评――兼顾知能两方面。
根据课题和教学目标及实验课特点,对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前提测评,目的在于诊断学情,进行差异补救,为学生进行实验铺路搭桥,使学生进入最佳准备状态。其方法是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按照“应知道的知识”、“应具备的技能”两方面命出测试题(教师课前完成)。由学生在实际操作前作答,根据反馈信息,对差异进行补救,扫清实验障碍。
如在上例实验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诊断题:1回答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特点;2如何画生物图?3临时装片的制作分几步骤?4回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中1为知识方面,2、3、4为技能方面的问题。
1.3展示目标――重点带一般。
展示目标时间为上课伊始。可采取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以重点目标带动一般目标,以核心目标带动基础目标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明确实验任务,而且带着问题去实验、观察、分析、达标。
1.4实施目标――指导与操作相结合。
初中生物对实验的总体要求大致有两个层次:“初步学会”和“学会”。“初步学会”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对照实验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并得出结果;“学会”是使学生独立地、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中出现的差错能识别和纠正。根据这两种要求,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达标模式。
1)“目标自达”:“学会”实验一般是学生易于操作,或学生过去学过的,因此,重点在独立性、准确性上下功夫,可采取“目标自达”的方式,即由教师先指导要点和关键,交代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完成学习目标。
如在上例实验中,在实验操作前,我告诉学生正确刮取口腔上皮标本的方法,并交代使用显微镜时视野光线暗些细胞结构可看得更清楚,指导观察细胞结构的顺序和方法:从外到内,然后整个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不规范的动作由学生自己纠正。
2)“目标助达”:“初步学会”实验多是学生初次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可采取“目标助达”的方式,即先由教师演示操作,将实验分解成几个步骤,详细交代每一步骤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然后师生同步进行。
1.5形成性测试――强化核心目标实验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及时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达标情况进行测试分析,方法是答卷和复述操作过程相结合,目的是巩固目标,反馈矫正补救,最终达到全体达标。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形成性测试如下。
1.填空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以前,漱口的目的是,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将盖玻片从水滴的一侧轻轻放平的目的是。
3人体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基本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细胞没有。
2.选择题:。
1人体基本结构的基本单位是:()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
2为了使视野中的细胞结构更清楚,应使用()a.大光圈b.小光圈3.简要回答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复述)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中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实验学会了什么知识,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等问题,完成实验报告,以深化学习。
2把反馈矫正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反馈矫正是目标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实现全面达标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及时进行调节控制,使教学反馈和调控补救共同贯穿实验教学的各环节。教师要通过一些高质量,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实质反馈。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一个简洁、精辟、深刻的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其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实验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3实验效果实行目标控制,调动了师生两个积极性,在目标控制下,教师可科学发挥主导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操作上,学生可在明确目标控制下完成学习任务。实行目标控制可使大多数学生当堂达标,学生可随时评估自己的达标情况,诱发学习动因,以达到目标。实行目标控制,把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融为一体,突出了实验课特点。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四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平台。20xx年9月18日——9月21日,在河南省教研室的精心组织和南阳市实验中学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20xx年的省优质课竞赛活动。我们有幸代表实验中学生物组参加了此次比赛的观摩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收获颇多,感触很深。参加竞赛课的教师,无论在个人素质上还是在教学设计上以及课堂驾驭上都有过人之处:绝大多数竞赛课教师普通话标准,语速掌控好;善于制作课件和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直观生动;而且许多参赛者上课富有亲和力,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带动学生。
现将体会罗列如下,有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一、导入灵活多变,引人入胜。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好的导入是关键。
参赛教师的教学导入设计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通过视频导入新课的,有通过精美的图片导入的,有通过一些游戏导入的等等,虽然样式繁多,但都是紧扣教学主题,并且生动形象,透过对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快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概念教学,关注知识的梳理总结。
概念教学是当前一个研究的热门话题,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教材重新进行调整和组合。能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原理,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适时进行渗透,使前面的学习为顺利地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一个最佳的认知结构。这不是一般地教给学生一个个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基本结构,更加关注概念的来龙去脉和知识的梳理总结。在本次教学竞赛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中用到了概念教学。
生: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样把学生本来极易混淆的,不是在同一时间出现的一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更易区分。
概念教学不仅表现在把不同章节的相似概念综合分析,还能把本节课概念重新整合,以得出新的概念。在《人类的性别遗传》一节中,将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和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分别以公式的形式梳理总结,由学生自己比较发现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
二、关注学科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实现学习目标,充分体现高效课堂新理念,并在实验中注重创新高效课堂核心就是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课堂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课堂,探究式的课堂,教师扮演了一个导演和导师的角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活跃的表现,他们完全脱离了被动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并把自己对新知识的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主要途径。如果能使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学到知识,就达到了高效生物课堂的教学目标。这在本次教学竞赛中也有充分体现。如:《运输作用》一节中,教师设计四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别探究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运输的结构基础”、“植物输导组织连成整体”。这四组实验环环相扣,知识之间相互渗透,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和交流共享中理解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部位和方向以及植物茎导管和筛管的结构,高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中合理安排的实验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被巧妙地用于解决抽象的、现有知识水平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节中,七年级学生没有物理知识基础,不容易理解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原理,老师为了助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加入了一组物理实验“蜡烛成像原理”,通过观察蜡烛透过凸透镜在白纸板上的成理解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通过调整凸透镜的凸度和白纸板与凸透镜的距离让学生理解近视原理,巧妙地化解了课本中的部分重难点。
但由于条件的制约,当前课本上的很多实验不够接地气,不易操作,很难通过实验达到教学目标,很难体现出生物科学的学科特点,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试验器具或实验过程进行创新,有时需要自制教具,辅助课堂教学。
在讲《动物的运动》一节中,为了观察运动系统的组成,老师以一只鸡翅做教具,依次剪除皮肤、肌腹、肌腱、关节囊,逐步向学生展示肌肉与骨的关系、骨的运动、骨与骨之间的连接,一组实验器材展示多组实验结果,使实验操作变得更可行,同时又让学生对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本次观摩活动,我们从参赛选手身上发现了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闪光点,也发现了很多以前被自己忽视的缺点,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从以下几点改进:1、把握课标,吃透教材,拓宽知识面。只有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对教材的良好把握,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有条理的安排实验探究,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2、关注学生,不仅表现在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还包括对学生参与过程中新生成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
我还认识到了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关键性和积极意义。《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情感作为生物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可见,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促使学生德、智、能、情、趣均衡发展,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今后教学中,我会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吸取他人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充实、更有效!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五
英文原著刚入手开始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一知半解,没有关系,一定要坚持读下去,读的多了以后理解力自然就上去了。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很重要,读原著最难的是完成第一本读物,当你读完了第一本,以后再读起来就会轻松很多,速度也会变快。刚开始的时候要保证阅读的速度,遇到生词不要急着去查,标注一下即可,如果实在影响阅读再去查阅,建议读完一整章内容统一查生词。
2.精彩篇幅细细研读。
如果原著中有一些吸引你的精彩段落可以标注出来仔细研读,弄通弄透,甚至可以背记下来。原著的篇幅一般都很长,我们无法精读每一章每一页,但是不做精读对阅读能力提升帮助有限,所以可以挑出一些内容专门做精读练习。
3.词汇和表达如何学习。
读原著的过程中,大家会分章节查阅生词,对于常用词,比如动词形容词等等要积累下来,一些地点类的专有名词不必做特殊背记,只要做到认识即可。上文中提到的精读材料,要学习其中的一些地道表达。词汇和表达是读原著时的附带工作,不要占用太多时间,在确保阅读进度的前提下适当做一些即可。
雅思阅读考试技巧合理利用时间。
其次,速度的练习需要考生在平时提高雅思阅读速度的意识,这就需要考生有计划的进行雅思阅读的规模练习。在雅思的考生中其实有一大部分考生都是已经离开学校一些年,或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系统持续的英语学习的。
最后,考生要活学活用懂得阅读“例句”来答题,懂得运用语法知识核对答案。答案中,无论是单词、短语或句子,都要符合语法。运用语法知识,可以查出答案是否正确。这对图表填空、简答题、填空题和完成句子这几种题型会很有帮助。
雅思阅读考试技巧难点大剖析。
雅思阅读到底难在哪里呢?
1.雅思阅读难主要是文章之长、学术性之强及生词之多导致的。学术性强意味着有些句子结构复杂,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语法基础很多时候是很难对付这些句子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很多考生会觉得时间不够。这就是大家会认为雅思阅读难点之一,童鞋们可以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收集一下各类的雅思阅读材料,总结一下雅思考试阅读技巧,这是很有必要的。
2.根据雅思阅读真题来看,近两年阅读题型的变化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图表题的减少、大意题和是非无题的增加使得考生光靠技巧是绝对行不通的;学生很多时候必须能完全理解某些句子才能准确答题。
3.其实,无论是哪一种题型似乎都存在大量的转述。我们知道转述的形式很多,可以通过不同词性、同义词、双重否定、近义词组、不同的句式和语态等进行转述。这一点意味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想在阅读中考高分是很难的。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六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和学校五位老师一起到太原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全国教育名家山西片区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这样一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年轻教师的培养。
在山西现代双语学校的报告厅里,我们观摩了张龙的《将相和》,罗才军的《临死前的严监生》,何捷和吴琳的作文课,王崧舟的《望月》及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和于永正的作文《学写对话》及讲座《语文老师要有目标意识、过关意识》。
真可谓大师!我欣赏吴琳的润物细无声;欣赏张龙的以学定教;欣赏罗才军的幽默风趣;欣赏何捷的抓特点加联想;更欣赏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于老的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还欣赏„„他们亲切的微笑、精准的语言、巧妙的引导、淋漓尽致的表演,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近距离地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使我更加深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于永正老师《学写对话》的教学,他气定神闲,生动活泼、不厌其烦地表演。特别是在练习写“小猴子和猴妈妈”对话这个环节,他先让学生分角色读对话体会人物心理,然后再和学生表演了这个对话。年逾古稀的于老师在和学生表演时,把小猴子表演的惟妙惟肖,诙谐有趣。学生们在哈哈大笑之余,看到情境的真实再现,调动了自己的写作兴趣,很顺利的完成、丰富了这个对话的写作。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作文课学生还会抓耳挠腮吗?我想这就是作文课的最高境界吧!在这次学习中,我想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怎样写对话,还掌握了一点表演的技巧。这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于老的简单有效、目标不高、要求不高、训练扎实。
在后来的讲座中,于老师的《语文老师要有目标意识、过关意识》对我以后的教学方向是一种很好的引导。首先,我们要有简单语文的教学理念,把握好目标---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于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看老师出身的教育家著作的书)其次,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简单、扎实。具体就是教学目标简约、教学内容简要、教学过程简洁、教学方式简炼、语文作业简化。还具体地告诉教师把好关,学生的阅读教学要“过五关”,作文教学“过四关”。在课堂中,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创造性的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探索知识进而掌握所学知识。最后于老希望教师做到;明确目标、落实目标,为学生负责,手把手的教、实打实地教。
总之,从这次活动中,我确实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明白了于老的“简单语文”并不“简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自身学习,真正做到简单有效,训练扎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不断进步、提高、磨炼,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七
生物科学素养也被国家规定为公民科学素养中的组成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在新课程标准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育中,要做到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齐头并进,在教育的过程中完成育人。本文笔者主要根据现代大多数初中生物课程的开展情况,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
一、立足课本,深挖教材,推行探究式教学。
在当前全民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堂上学生围绕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了,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平台,顺应现在的素质教育背景。在初中生物教学阶段,课标中有一些探究性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立足课本,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哪些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哪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需要培养的,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景,让学生可以无形中根据问题来发现问题、做出假设,从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知识获取从被动强制变成主动探索,也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锻炼了学生科学发展观,使教学充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生探究性的学习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对探究过程形成浓厚的兴趣,去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慢慢培养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创造力等。通过长期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对科学问题可以做出合理的假设,设计一定的实验,并且通过亲手操作来完成自身的假设,让学生的生物素养可以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而得到全面提高。比如在学习完成光合作用这一章内容后,教师提出探究性实验:绿叶在光下是否制造了有机物。学生通过自身基础实验知识,自己做出假设:产生了淀粉。从而设计实验:立足于碘遇淀粉变蓝的实验原理,可以将同一片叶片在受光和不受光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从而探究实验。对于这个实验过程,思路正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某些不足的问题,比如如何将叶片之前存在的淀粉去除等,通过教师指出实验不足,让学生获得成长。
二、重视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生物素养。
初中生物的实验一般分成两种: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按照旧课程标准要求,只是让学生清楚实验原理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制定关于实验的课程计划时,也只是教师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对于验证性实验尚不可行,更何况探究性实验。所以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让探究实验真正发挥其该有的本质,让学生真正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究的过程,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生物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有正确的科学探究思路。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生物素养,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利用合理的思维和方法,从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自身获得知识的能力。要从探究实验中知识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生物的概念和各方面的规律,可以通过实验现象,自己总结和归纳出实验结果,从而升华到概念的层面上去。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首尾一贯地按照新课程的标准进行教学,按照各种水平的要求科学安排教学方法,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不尽相同,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达到新的课标要求,形成与之相关的科学素养。在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影响实验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这些非生物因素怎么影响?然后通过回顾后,让学生对生活环境中的鼠妇进行观察,利用单一变量原则来设计科学的实验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自然的完成的从现象的'感性认识过渡到鼠妇生活规律的理性认识。
三、利用生物学史,加强情感教育。
除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生物发展的教育史功能来强化学生对生物探究科学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树立正确地情感价值观。比如在孟德尔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创立了遗传学,达尔文通过漫长的探究和实验,建立了进化论,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虽然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几节课的时间,但是这其中含有科学家严谨和逻辑性、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品质,有着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独立思考的科学品质,不断创新的探究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理论和实际结合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生物历史内容来对生物基本概念进行情景再现,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本质内容。另外,教师可以设置具体情景将生物学史中的经典实验改成学生的探究实验,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最后,教师还可借用科学家在探究知识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总的来说,在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书、育人齐头并进,利用教学过程实验学生的探究,最大限度实现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八
生物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这是生物学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约束,不受传统教学程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动手,自己设计,教师只处于指导和辅助的地位。因此,在培养人才中具有下列作用。
由于生物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降低,严重影响了生物教学的教学情绪,生物教学质量显著下降。例如,我在辅导学生做植物原色浸制标本时,发现有的从初中升入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初一学过的最常见的蔬菜名称都不会写,如把“莴苣”写成“窝菊”,把“菠菜”写成“波菜”,把“荠(ji)菜”写成“齐(qi)菜”等,常见植物属于什么科,除了对十字花科的白菜较熟悉外,其他的几乎都不认识。我认为利用实物直观教学很重要,我引导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按教科书中的内容制作了一些常见的植物浸制标本,如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等常见的代表植物,将这些植物标本制成后,用5%的福尔马林保存起来作为直观教学的教具。今年初中生物教材和中等师范生物教材都有变动,教材中附了些图,有利于教学,但书中的图与实物教具是有区别的,图是平面教具,特别是植物,我们通过观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特征来识别植物。而这些器官的形态特征在图中不一定能反应出来,特别对一些较低等的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只看图是不能掌握的,如水绵,这是淡水中常见的绿藻,教材中附有图,但认识水绵的形态,生活环境,必须通过学科活动,叫同学们亲自去采集,通过实物观察才能巩固书本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采集的含羞草,很多学生喜欢用手去碰它,都知道它的叶子手碰后叶柄合拢下垂,有的学生问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解答:这种现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当含羞草受到震动刺激后,叶柄很快下垂,复叶合闭,这是植物表现出来的感震运动。学生又问:为什么其他的植物叶子没有这种现象?其实高等植物在受外界刺激或不受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不同的器官在不同的时间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形式:如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根的趋水、趋肥性等。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它的叶柄基部具有膨大的叶枕,叶枕上半部细胞壁厚,下半部壁薄,当它受到刺激时,上半部膨压不变,下半部质膜透性增高,胞壁收缩,把部分细胞液向细胞间隙排出,叶枕下半部的膨压降低,引起复叶闭合,叶柄下垂。同学们在学科活动中提出的问题,由于不受课堂教学的约束,知识面广,这说明生物学科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二、课外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质。
生物科技活动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有时在室内活动,有时到室外采集标本,因此学生都要具备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品质。1994年湖北省举办第三届中学生物奥赛中,××学校学生获省级一等奖,由于老师的培养和他自己的努力,才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当问他最终奋斗目标和专业是什么时,他说不想从事生物专业,原因是生物专业整天与农业打交道没“意思”。据调查这种思想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的衣、食、注行都离不开生命科学,中国在农业科技上将来还会不会出现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这都是生物教师应该深思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就是要把课堂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有理论,有实践,又有坚强意志的优良品质。我校在活动中开展了一次血型鉴定实验,开始有的同学怕痛,在别人身上取血也怕,经多次训练,能勇敢地在自己手指上取血。还有的在捕捉昆虫时不愿拿毒瓶,怕毒,采植物标本怕累,做鸟的剥制标本怕脏,做青蛙解剖实验胆小,越是同学们怕的,在活动中我们越要去做,最终使他们消除顾虑,认为生物学科活动很有意义。现在中学生物课时少,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学科活动,使学生片面理解学生物就是与“农”打交道。怎样培养有理论,有实践,又有优良的思想品质的生物人才,我认为中学教育很重要,在中学适当地开展生物学科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思想意志,而且有利于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
三、生物学科活动能促进美育、化学等学科的发展。
1.促进美育学科的发展。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学科活动,按自然美的规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我们将自然界的各种树叶做成腊叶标本后,再根据不同的叶形拼出各种不同形状,制作昆虫的贴翅造形标本,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美术才能,又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教具。
2.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
生物与化学是不可分割的,如物质的消化、吸收有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物质的组成是化学元素,同样生物学科活动标本制作也离不开化学知识,如做植物原色浸制标本要知道保色原理,叶绿素分子构造中的镁是叶绿素分子的核心结构,当叶绿素与酸作用时将mg分离出来,成为去mg叶绿素,由绿色变为褐色,再加cuso4其中的金属cu能使去mg叶绿素褐色变成深绿色。以上说明生物与化学不能分割。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十九
论文摘要:基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需要辅导员具备扎实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需要积极的人格品质,需要良好的角色协调能力。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协调;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
大学生心理辅导不仅是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的任务,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心理辅导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扩展到潜在心理问题学生,甚至是心理健康学生。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开展辅导员工作,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个人价值,深层次的心理动力不足的问题,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理念。
一、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psychologicalguidance)是指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养的人员,对需要得到心理学指导的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而学校心理辅导是为了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形成和谐完美人格,从而给学生提供心理上帮助的过程。
1.消极心理学对于心理辅导的影响。
当前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模式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被喻为“消防工作”或“心理垃圾处理站”,总是在做事后的补救工作。消极心理学取向也使得广大学生对心理辅导存在普遍的误解,似乎寻求心理帮助就是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这种标签效应造成的压力氛围使得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每年很多高校大学生自杀案例就是明证。
2.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辅导的诠释。
积极心理学开始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关心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其二,关注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其三,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心理辅导的内涵和外延被大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关注帮助学生挖掘心理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并将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辅导的对象不再是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都需要激发起积极成长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自我完善人格品质。心理辅导也不再是消极的识别和治疗,而是营造积极和谐的群体氛围,从而达到主动预防的目的。心理辅导的形式不仅包含心理咨询室的高度保密的心理咨询,而且更融于心理游戏、班集体活动、辅导员班主任的个别谈话等一切教育契机之中。
二、开展心理辅导对辅导员的要求。
1.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
高校辅导员正在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甚至专家化,辅导员不仅需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是高度专业化的技能,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但是绝大多数辅导员没有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很多高校采用的专家讲座式的培训形式,培训形式零散,并且由于与职务、职称晋升联系较少,培训效果受到了很大限制。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系统的心理辅导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可以极大地提高心理辅导的能力水平。如果能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与高校辅导员的职称、职务晋升联系起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辅导员学习心理辅导知识技能的主动性,从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
2.需要积极的人格品质。
心理辅导要求在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辅导过程需要咨询师真诚、热情、接纳、宽容、尊重、通情达理。辅导员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其自身积极的人格品质对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十分重要。积极的人格品质既来自于自身的积极修炼,同样来自于关心辅导员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关心他们的成长,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引导辅导员发现自身的美德和优势,让每一位辅导员都能体验到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工作流畅感,拥有自尊、自信、乐观和求知激情及创造力,从而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用自身的优势和美德去感受生活,积极工作,关爱学生,教育学生。
3.需要良好的角色协调能力。
教育管理中,辅导员虽然可以运用人格影响力,但是难免需要运用权威影响、纪律强制、批评教育等手段,因而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经常是不平等的。而心理辅导中,辅导员运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心理辅导技术,强调辅导员和学生的平等性。再者,心理辅导要求对学生隐私严格保密,而学生则担心辅导员是否会将自己的隐私作为教育其他学生的素材。因此需要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角色协调能力,将教育管理和心理辅导两种角色协调起来,角色协调性包括角色统一性和角色转换的合理性。
角色统一性。如果一个学生出现厌恶学习、违反纪律、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传统意义的教育管理往往浮于表面,简单地摆事实讲道理,并未深入学生的心灵,教育效果受到很大限制。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出现问题背后往往有深层的原因,他们的故事需要辅导员来倾听、接纳、理解。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辅导员,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深层次开放自己,帮助他们疏导堆积在心灵深处的负性情绪,调整不合理认知,达到深层次教育转化。此时,教育管理和心理辅导两种角色就是统一的。
角色转换的合理性。不可否认不少学生存在着贪图安逸、自由散漫等消极心理,组织的纪律规范、活动效率需要一定的强制性,违反纪律给予批评、惩罚也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充分的教育在先,适当的批评、惩罚在后,对事不对人,尊重学生的隐私,让学生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绝不利用职权宣泄个人的消极情绪,这样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当需要心理辅导时,学生也能敞开心扉,此时的角色转换就是合理的。当然心理辅导尽可能地远离办公场所,营造一个平等、温暖、安全、隐私的环境更有利于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
三、辅导员如何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全体同学,可以促使其发现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融洽群体氛围,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更好地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为活跃班级氛围,让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大学生活,可以将成员按照生日所在的季节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组,小组内部互相做“串糖葫芦相识法”的自我介绍,小组之间做“心有千千结”的游戏,可以开展如“绑腿跑”趣味竞赛。还可以做一些“相见欢”、“找朋友”等热身游戏,活跃团体氛围。再如针对学生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学习适应、宿舍人际关系、恋爱、考研、就业等发展性问题,将团体辅导融入主题教育之中。笔者曾就大学新生生涯规划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第一步,“说说高中的苦”,宣泄负性情绪;第二步,描述“你眼中的大学生活”,将不合理认知显现出来;第三步,“理想与行动”,互相交流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进行自我教育;第四步,辅导员通过正反两面生动事例教育和优秀学长的交流分享,阐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通过团体辅导形式的主题教育效果远远好于被动灌输的讲座、报告等形式。
2.治疗性团体心理辅导。
治疗性团体辅导就是将存在同类问题的学生组成治疗性团体,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一个领导者可以同时指导多个成员,相比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节省时间和人力,更为重要的是团体心理辅导是多向沟通过程,对每一成员来说存在多个影响源。在团体情境中,成员更容易模仿学习同辈群体的适应行为,达到行为训练与人格塑造的目的,它所创造的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的情境,实践结果容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笔者就人际退缩的学生组成治疗性团体,人际退缩的学生往往缺乏人际温暖的体验,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针对缺乏人际温暖体验,做“蒙眼睛摇晃”、“盲人之旅”游戏,通过受助和助人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和接纳,缩短人际距离。针对自我评价低,做“我说你的优点”游戏,通过他人的积极评价,改善自我意象,增强自信。人际退缩的大学生往往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导致负性情绪的人或事件,使他们感到自卑、委屈、愤怒,这种负性情绪如果长期压抑在内心世界,将会导致人际交往的困难。团体指导者引导成员交流,在情绪宣泄室中采用打沙包、打橡皮人宣泄负性情绪。还通过做一些户外拓展训练,发掘自身潜能,重新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四、辅导员如何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辅导员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优势在于辅导员在一线直接从事学生工作,一方面可以直接疏导学生情绪,调整不合理认知,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参与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和生活困难,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心理辅导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这是辅导员的优势所在。其不足在于辅导员毕竟承担着教育管理的角色,营造温暖、平等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显得相对困难。而专业心理辅导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空间和氛围,咨询教师不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活动,来访者很少有心理顾虑,良好的咨询关系更容易建立。辅导员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分三个等级,心理健康学生、潜在心理问题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
1.第一级心理辅导针对心理健康的同学。
引导学生获得学习中的快乐、兴趣、挑战性,心理辅导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成功感和学习乐趣,而不单纯是克服对学习的焦虑。其目标是建构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一方面可以将个别心理辅导的倾听、接纳、共情、理解等技术运用于心理健康的同学,通过尊重、信任、欣赏、委以重任,促使其成长,通过探讨社会需要和人生价值激发其高级需要,提升人生幸福感;另一方面可以将个别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用来培训学生骨干,通过学生骨干的辐射和引领,发展学生的社会智力、人生智慧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专业之外的素质。
2.第二级心理辅导针对潜在心理问题学生。
潜在心理问题也可以称之为心理亚健康,虽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心理问题,但是自卑、焦虑、自我中心、生活缺少方向感和精神动力不足让他们体验不到生活的幸福感,由于没有达到十分痛苦的程度,学生缺少主动求助的意识,因而需要辅导员主动识别并提供心理帮助。具有心理辅导素养的辅导员可以通过学业不良、人际关系障碍、生活贫困、对自己苛刻完美要求等途径发现出来。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桑志芹老师在辅导员困难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强调“不批评”观点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表面化的批评没有深入学生内心深处,学生在教师的权力面前只是表面的服从,内心深处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个别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如尊重、同感、真诚、体谅、忍耐、关心、重视和信任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深层次的情绪疏导和认知转变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而且有利于对后进生获得深层次的教育转化。
3.第三级心理辅导针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
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是辅导员关注的重点,辅导员采用心理辅导的技术进行初步访谈,了解心理问题的大致程度。如果辅导员和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则可以深入进行辅导,如果由于辅导员的角色身份,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顾虑则应该及时转介给心理咨询中心。在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辅导员对这些学生要适当宽容,要求切合实际,对取得的进步积极关注,激发其成长的内在潜能,增加其主观幸福感,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二十
雅思课外训练材料有很多,比如英文的报刊,英文原版的杂志,以及一些英文类的其他读物。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英文原著呢?一方面是英文原著含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让大家透过书籍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英文原著一般会有很强的故事性,相对于报刊杂志之类的读物更有趣味性,也更容易坚持下去。英文原著的种类有很多,大家可以找自己感兴趣的类型去读,比如喜欢侦探类的,可以去看福尔摩斯,喜欢爱情类的,可以去看《简爱》,《傲慢与偏见》等等,读完原著以后不仅能学到新词汇,学到地道表达,还能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等。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二十一
1986年以来,我在学校领导和市科协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2―1997年,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活动奖3项;省级奖39项,其中省级一等奖9项。在活动中也获得了一些体会,下面谈一下个人进行科技辅导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组织学生采集和制作标本。这一项是按照课本实验课要求而组织的。我刚上初中课时,凡初一、初二的有关实验课,我都组织学生制作标本,有时还给予评分,在学期期终评分时适当计入。后来教上了高中课,还是和科组老师一起,指导学生制作标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提高制作标本的技能。多年来,我们制作出一大批标本。制作出来的标本有许多有所改进、创新,不少获得了奖励和推广。如1994年有3位同学制作的`“过塑和快速制作植物保色标本”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三等奖、海南省二等奖。另有2件获省发明创造二、三等奖。1995年有1件获省生物百项活动三等奖,1996年有2件获省发明创造三等奖。有一部分存放在生物实验室,作为教具用。这些标本,受到来访的各校同行、省教育厅领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办公室主任的称赞。制作方法先后被《生物学杂志》、《生物实验教学与仪器》、《生物报》等杂志发表推广,《中国教育文库》编委也拟把这些方法经验选入该书。
2、组织学生开展培育花卉和繁殖花木的活动,曾先后在生物园进行了红桑、木扶蓉等花卉的扦插繁殖,还组织学生在家自养盆花,后带来学校进行评比奖励。通过活动,繁殖出一批花卉、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观点、学到了一些花卉繁殖的技术。
3、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活动。我们曾进行了草履虫、果蝇的饲养实验,还进行了“卫星搭载番茄种子科学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了一些科学实验的方法,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卫星搭载番茄种子科学实验活动”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海南省一等奖。最近,我还接受中科院交给的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卫星搭载白菜种子”的实验活动,并取得了成功,被评为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4、组织学生外出调查访问和参观考察。方法主要有(1)结合高中课本《生物与环境》这一章实习课,要求学生外出调查,了解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环境污染的现状、自然保护的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2)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科技夏令营,参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3)配合科协、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珍珠养殖尝螺旋藻养殖基地等了解高科技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让同学们看到科学技术的威力和作用。每次活动之后,都认真地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科技小论文。这些小论文质量颇高,其中有4篇获得了国家级二、三等奖。有27篇获得了省级一、二、三等奖。有3名同学还分别于1992年、1993年、1995年代表海南省青少年赴沈阳、北京、长沙等地进行论文答辩,获得了好评。
[1][2]。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二十二
自从92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曾两次辅导学生参加行式各异的生物竞赛活动,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94年11月四川省举行第七届中学生自制教具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辅导的周剑、魏冬同学制作的“肌肉收缩装置”获得了省三等奖,唐凡垒同学制作的“鱼的血液循环装置”获得了市二等奖;6月四川省举行了第四届中学生生物知识竞赛,在这次竞赛中,李袁守同学获得了省三等奖,王洪沫、孙羽同学获得了市一等奖,田勇同学获得了市三等奖。成绩的取得与队员的选拔、培训辅导有关,下面就谈谈我是怎样进行竞赛辅导的。
一、运用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学生对生物竞赛不够重视,参加生物竞赛的学生往往成绩中等,而且有些学生参加生物组的活动后,由于担心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不够积极主动,当然参加自制教具活动不需要成绩拔尖,而应选取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但参加生物知识竞赛,则还是应选取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
通过初赛对于选上的同学首先应给他们作思想工作,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不可能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研究生物,于是便将他们带到实验室,通过实验室所陈列的各种标本,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介绍丰富有趣的生物知识,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向他们宣传在竞赛中获奖的同学,会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成绩突出者还会在升学中给予适当的加分。
二、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学和自已动手为主。
1、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对于参加自制教具的学生,首先我给出各种可行性计划,让参赛同学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选择,选定题目之后,我便一个一个给每一位同学讲解他们所制作的教具适用于哪部分知识内容,所制出的教具应达到怎样的演示要求,具体应该选用什么材料制作,则由他们对教师语言的理解而自行设计制作。首先让学生做出样品,我根据样品,提出修改意见,再由学生做出成品,并写出制作过程和演示方法的报告。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参加知识竞赛的同学,首先向他们介绍竞赛特点。生物知识竞赛主要以中学教材为依据,同时也涉及一些课外知识,主要表现为题量大,灵活性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更好地辅导学生,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化教学手段,将学生领到电教室,利用各种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其次,在辅导中采取设疑、引导、归纳等方法,努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前者有助于帮助他们准确解答选择题,后者帮助他们顺利地解答分析说明题,而这两种题型在竞赛中都是最常见的。再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因此在实验辅导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实验中,我首先让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其次注意仔细观察,要求学生即全面观察又仔细观察,既按顺序观察又进行对比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求学生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解释观察的对象,对实验要进行总结,使学生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进来。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二十三
摘要: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且体系庞大的工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资源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扩充与发展,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不能离开的重要部分。但凡是都有两面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虽然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为企业管理提供资源信息技术载体等,但也给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造成了信息资源丢失、信息资源被恶意篡改、被泄露等问题。本文阐述大数据的含义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具体内容,对管理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提出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应采取的对应策略与利用方法,以期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现状分析;策略分析。
1前言。
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数据环境,虽然提高了人们生活与生产活动的效率与质量,但也正因为网络信息资源的强大,信息数据的成倍增加,无法对信息资源来源进行严格筛选,考究与编辑,使得毫无营养,负能量,甚至传播人性丑陋的信息大量充斥,造成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出现障碍,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因此,在这样的大数据环境下,有必要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问题等进行分析,从而给出应对的策略建议,以便于网络信息资源能得到更好的利用,以便于人类生存发展在依赖大数据网络环境下,得到更健康更有效的信息资源载体的支持。
2大数据的含义。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大数据环境指,网络上经过一定程序优化,具有多元化性质及很强适用实时性的信息资源数据的总和。对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管理等都离不开云技术。大数据的主要特点是需要信息资源的不断扩充,然后利用云计算对信息资源进行分布排列,归档和储存,具有信息海量、传播快速、价值深远与形式多样四个特质。目前世界各行各业都引进了大数据并与之相融,尤其是在企业的决策方面,大数据扮演者提供资源参考的角色。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人类生活方式水平的提高作出突出贡献。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范围较广,包括以人员、信息、技术、环境、资金等为基础的信息资源挖掘、收集、筛选编辑、信息资源布局分配、传播、利用等所有信息要点。对这些信息要点进行业务规划,组织、调控,以便于达到信息资源满足网络环境要求的需要。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根据其管理信息的内容、中间媒介等的不同,采取不同层次的管理方法,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形成不同的管理阶段。然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具体的信息内容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实现的管理手段也因此而不同。但是无论网络信息内容如何演变和发展,终归是对这些要素进行管理,以满足信息网络资源适用于网络的要求。
4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4.1数字化的储存形式。传统信息资源,以文字形式储存保留下来;而网络信息资源则以光信息或电磁信号等方式进行储存,具有储存空间大,储存信息量多,及重复储存更新等特点,使得信息储存,传播,与查询更加便捷,具有很大灵活性。网络信息资源这种数字化的储存形式,还能使得其在信息系统中运行的速度更快,并实现信息的远程输出与传入。4.2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传统信息资源主要以书面的文字,符号或图像形式表达,而网络信息技术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例如:视频、软件、数据系统等形式。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将网络信息资源应用到教育、医学、法律、科研、经济等各行业领域。其应用到具体行业中的表现文献有电子化书刊,电子商业工具书、电子新闻、电子目录、电子地图等。4.3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传统光信息资源以报纸,书籍,光盘等媒介将信息储存传播;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以网络为媒介,将具体实在的传统进行用虚拟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资源实现共享,再也不需要通过磁带出租转借等方式来获取资源。
4.4数据海量且高速增长。据记载,我国在提出网络信息资源是由一个独立的整体,逐渐分裂并得到信息的同步扩充,最后发展为趋近与人脑结构的组织系统。,我国在网络资源数据海量并成倍增长的基础上了,迎来了网络资源的大数据时代。这足以证明网络信息资源信息量大也随着高速的传播速度,实现了数据的超速增长。据相关报告显示,目前为止,我国的网站数量已达到上千万个,近年来兴起的手机网络app数量已超百万。
4.5动态的传播方式。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资源,对社会公众刺激直观,使得其反应迅速。不同的信息资源热点,营造不同时段的反馈效果。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是适时性的,也是动态性的。电子信息资源传播的工具,比如,电子邮箱,电子社交软件已彻底取代书信,文件物流,手机短信等,为增加人们之间的联系,加快了速度。有时网络资源的传播,只需短短数秒就能做到家喻户晓。
4.6复杂的信息源。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门槛是开放的,没有具有现实意义的报刊编辑审核等部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的储存优势及传播优势,去表达或宣扬自己的信息观点。这些具体信息没有经过严格审核,便公布于众。因此,大量不量信息或垃圾信息涌现各网络终端,影响网络环境的健康,同时也给信息资源管理带来了思考与挑战。比如,最近网络热搜上甘肃女孩不满社会现状,在自杀过程中,因为手机频频震动,手机网络中大量希望她结束生命等信息迅速传播,使得她对社会决绝,挣脱了消防员的手,毅然离开这个世界。这此事件,足以证明网络信息来源复杂的可恨。
生物课外活动计划篇二十四
谈小学美术课的课堂辅导。
小学美术是操作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学环节分配的时间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一节课40分钟中有20―30分钟是学生自己动手绘画制作的支配时间。因此,美术课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发挥创作灵感,完成课堂美术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影响到学生作业的质量,关系到一堂美术课的成败。下面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板书格式,抓要点辅导学生。
每一次课堂辅导的中心意图要明确,对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也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一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作业中避免同样的错误产生。例如教学江西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多彩的郊外风光》这课中,学生在画风景画中很难表现出一幅作品的主色调。那么,教师在学生做作画前,就必须出示一些失去重心的不和谐的图画效果与多展示一些名家名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借鉴、对比。并且在学生欣赏过程中教师把握好时机对学生演示色彩的相貌、色相。如红、橙、黄、绿、蓝、紫、黑的运用。注意用色彩画出风景中的远景、中景、近景的层次感。涂色时要注意色彩的倾向,每幅作品都有主体色相控制画面的基本色调。让它时刻提醒学生。我们还要全面考虑板书格式和设计,做到图文并茂,以简练的图形和文字,明确指出重点和难点。此外还要明确步骤,在具体辅导时,板书一般要保留到本课结束,以便提醒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二、利用范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让学生观看老师作画过程,这的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做法,但往往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并不能长久地集中,更糟糕的是把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束缚了。例如教学江西版六年级第十一册《亮丽的'城市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学生由于要接触调配色彩的明度,比较感兴趣。老师讲解完景物在不同的光线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和调色方式后,如果还要不断的讲如何画,如何涂色,这必定使学生的思想无法集中到老师的讲解上来,而是跃跃欲试的想着去自己动手绘画。如果这时老师出示一张预先画好的铅笔淡彩绘画过程图,请学生上黑板涂色,让他们自己来总结涂色要求,并请在坐的同学当评委,通过学生的实践和观察,并加上教师的总结,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思想,又达成到了预期的效果,还避免了学生对教师的范画产生的畏难情绪。
我们还可以在作画过程中出示学生作品,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年龄特点、思想状况相近,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重视作业评议,及时纠正错误。
一般情况下都是下课前几分钟,用几句话品评一下学生作业上的问题,那印象并不太深刻。如果等老师批好作业再进行品评,那要到下一次,同学的印象则更少了,而且也没有当时那么注重,有错误不能及时纠正,而且改画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一节课的内容,最好是当场解决,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在课堂辅导的过程中,及时的指出,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
第一,教师在巡视学生创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绘画时出现构图上偏差或是色彩运用模糊,为不影响其他学生创作的灵感。这时,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如果只是个别现象那就不必打断其他同学创作的思路。
第二,可以随时把学生有创意的、优秀的作业展示给同学欣赏(好与差),这样对照可达到及时以好促差,教师品评语言一定要以鼓励语言为主。如,这幅作品画面安排合理,色彩丰富,但如果把房子画清楚一点,背景画模糊一点,那整个画面的层次效果会更美。
第三,还可以用优秀的作业和教师的范画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了解不足之处,这时老师应让学生们能看到优秀作业的优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进行到关键步骤时,可多抽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作业放在黑板前,要求全班学生观察比较,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总之,课堂辅导是美术课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辅导中有目的地进行辅导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求知的紧迫感,不断提高学生形象的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