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范文(21篇)
总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分析和评估自己的表现和成果。总结的内容要与实际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体现对工作和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优秀的总结样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发。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本学期我负责八年级四个班思品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勤学上进,为搞好政治教研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
1、教学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效果较好。虚心学习,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个别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5、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投影,这些手段展示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只要认真观看就会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重要的知识要点。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按我掌握的观点,我懂得的道理,我还存在的疑问的思路进行总结,达到知行的统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6、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大量的资料,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1、由于所带班级多,再加上学科的局限性,致使与学生交流不多,认识学生有限,对学生关注不够,影响了师生关系。
2、作业单一,本学期我在培养学生自学、复习总结方面能力增强了,但却忽视了学生专业术语和答题技巧方面的训练。
3、在作业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积鼓励学生的同时,对特优生的培养忽视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中、作业中暴露的问题。
4、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总是以教学任务重为借口,逃避研究,也没有深入进行分析,更不要说形成文字了,因而教研力度不够。
1、将教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搞教研,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真正做到以教研指导教学,以教学促进教研。
2、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样化,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师生关系和谐,人人乐学、爱学。
3、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准备得越细,课堂教学就越自如,学生就越容易学懂,课堂效率就越高。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有法,但无定法。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把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劳动,坚持不懈地去摸索和总结,我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接近十年。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我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进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有重点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到达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
1、深刻把握教材,依据课本设计问题;。
3、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课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课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我做到了:
1、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
3、及时供给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理解,将课本纳入心中;。
4、展示必须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一样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一样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课;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一样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本事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习工作,建立学习备忘录,全程监控,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这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写有教案36课时。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总体来看,这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开拓前进,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本学期以来我班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错。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经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都得以发挥,个性都得以张扬。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种本事的有效形式。
然而,我们又不难发现,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有些小组合作学习课,当教师布置了任务后,学生几人分成一组七嘴八舌地开始了讨论研究。乍一看起来课堂上气氛十分热闹、学生十分活跃,学生主体得到了充分参与。可是,只要我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这种流于形式的讨论只是表面热闹,一部分学生说的、做的都与教师的要求无关并且没有切切实实的功效。而讨论后真正进行交流的又仅仅是班级的几个“好”学生,大多数学生还在那里静静旁观。频繁的讨论让小组合作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使学科化学习淡化,另外我们又遗憾地发现,当小组合作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有的教师并未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忙,反而成了一个旁观者,没有参与其中,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出现混乱现象,处于无序状态。
针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一现象,我校思品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认为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有的教师往往不研究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用小组讨论,且讨论的资料不讲层次,使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却甚微。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却实如一盘散沙。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资料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究竟在什么场合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要依据教材资料的难易、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等诸多因素而定。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点往往也是难点问题,学生仅有经过发挥自我的潜能才能完成。应对疑难,我们就会发现,中上等程度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是半信半疑,没有十分的把握;而中下等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这时,如果采用讨论的形式,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解题的思路也就会渐渐明朗开来。这样就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和主动性。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广度有差异,意见往往不统一,这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这时,让学生互相说说理由,不仅仅问题会越辩越明,并且学生间的包容意识也会得到及时的培养,学生间的对话精神也会得到进取的发扬。意见由不统一走向统一,或者走向多元并存,这不仅仅是一个长知识、增本事的过程,更是一个小组合作、多方对话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疑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比如: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学习中的苦与乐》这一课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学习苦大于乐”和“学习乐大于苦”这两种不一样意见,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辩论。然后引导学生明白:学习是苦乐组合的,先苦后甜,苦中有乐,学习中有苦更有乐,仅有不断地发现自我的潜能,就能获得不断超越自我的欢乐。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能够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我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等。
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它可能只能构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仅无助于并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仅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有效的发挥反思的作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会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改变,进一步理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主角及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除了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本事等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本事。教师不可奢望仅靠职前师范教育就可获得这些特征,而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掌握科学研究的本领。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这对于一直担任班主任、教了多年数学的我,确实是一种新的体验。
小学阶段高年级班级与低年级班级不一样,教授数学与教授品德与生活不一样。课堂上,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认真完成数学作业。而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知道你又不是班主任,爱动爱说,课堂常规不好,组织教学费劲儿,教学时课堂用语应该使用儿童语言,我还不会说小孩话,这往往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情况,我虚心向一、二年级教师请教,学习低年级组织教学的方法。采取下了措施:
1、加强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针对课堂常规较弱的一些班进行严格管理,对于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从握笔、坐姿等基本开始。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进行训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话完整。
2、让孩子们喜欢思品课。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得很好,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了解、去认识生活、明晰道理。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现在,我的思品课好上多了,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也轻松。但有时候的我,还是不知不觉说起大人话,忘记说小孩的话了。说实在的,要搞好低年级教学,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习,争取教好思品课。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六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因为中考的压力,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九年级的教学上。一个新教师,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学习,尽快成长。不能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影响学生,在学生的眼中你就是他的老师。那么,一个多月的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我对思想品德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那就得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上一次市教育局的督导到学校来听课指导,我觉得这种指导对教师的成长很重要。如果教师本身对知识都不能熟悉地掌握,又不知道怎样讲给学生,还谈何教学效果呢?在以政治教材为纲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舞台。不管教学方法怎么变化,没有扎实的基础是经不起考验的,因此必须夯实基础。每次上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但往往课堂上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需要今后的继续努力。在备课时要精心收集知识点,反复精练,把最深入浅出的,最便于记忆理解的知识教给学生,同时多做习题,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提高。
学生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作为新教师,我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然后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法是上好课的关键因素,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尤为重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努力钻研。
教学中,紧扣中考要求,提高学习效率,主抓课堂质量,强化训练阶段,在授新课课堂小结后加以练习,强化基础知识。一阶段后及时复习,串联知识点,形成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成体系,既有利于记忆,又有利于知识框架的形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多用案例教学,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调整课堂气氛,起到应有的作用,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针对学生缺少答题技巧、不会答题方法的问题,专门训练学生的答题方法,讲解答题模式,提高学生答题应试的能力。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多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大量的资料、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新教师,问题比较多,很多东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实践水平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自己不断努力。多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获得进步,力求站稳讲台,进而稳中求新,实中求精。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七
今年,我担任了三、四、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刚刚接触,没啥经验。鉴于这些现象,我除了向老教师请教经验外,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指出那些不文明行为》一课中,我因势利导,除了找出图中的错误做法外,还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文明的时候,从而分清是非,有利于今后规范自己。这样不但学会了观察事物,锻炼了表达能力,又进了文明礼貌教育,同时又培养了交流与合作意识,课堂氛围较活跃。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讲到《中国地图》一课时,通过对地图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有待于学生们去开发资源,振兴中华。
在讲到《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然后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理解了“家乡哺育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了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清楚看到:一切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现在的教师难当了。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做到: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相机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6、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格行为”不要过分要求。
总之,教育学生就要从正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你就能撑起一蓝天,用你的道德行为感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你,家长就会信任你,你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八
新课程改革的政治课教学要求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经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从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认真审视、研究课堂教学,剖析我们的某些教学行为,反思如下:
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忽略了知识目标,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贴合新课标的要求。的确,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论性知识,而侧重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资料,但每框题都包涵着很重要的养成教育知识点。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经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学科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进取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可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形式,可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当充分研究要到达什么目的、学生能够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资料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我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可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甚至有些问题书中是能够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会远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我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我毫无关系。记得听过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课堂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可是,当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我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教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资料,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与教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教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可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在这种情景下,我们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齐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更应当拥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我们的共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我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教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主角。例如,有这样一节课,教师在课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前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教师在小组总结时应当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教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把权利从一个小组传递到另一个小组,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忙。这个时候的教师就应当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供给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当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我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理解教师和教材供给的现成观点与结论。对于我们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经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本事是教师能否构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九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品德与生活》也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来。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凭借新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构筑生活化、有童趣、多形式、开放性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围绕低年级学生生活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主题向学生呈现了活生生的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科学常识、手工制作等生活素材,为学生回归生活、体验感悟提供了清新的源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地从教材出发,通过创设鲜活的载体来引导学生真情地走进并“点击”生活的精彩、享受生活的情趣、体验生命的价值。
1、融入生活——真心参与
新教材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层面设置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了真情拥抱生活的时空,如《我们的校园》《春天来了》《我们和太阳做游戏》等。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考察、调查、访谈、服务等自己乐于参与的方式去熟悉生活环境、体验生活情趣、感受内在价值。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校园、田野找春天——在沟崖迎春的嫩黄中、在山坡清新的草香中、在小河潺潺的流水中、在舒展腰姿的柳条上、在钻出泥土的小芽中,学生闻到了春天、听到了春天、看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他们情不自禁地用欢笑亲吻着大地、用歌声迎接着春天、用画笔描绘着春天……在生活气息浓郁的自然环境中,学生率真无忌地展露着情感、充盈着心灵、飞扬着个性——这就是生活化的课堂。
2、影像回放——激活真情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某些生活中完全逼真的场景往往难以迁移到学习中来,如《祖国妈妈的生日》一课中的“开国盛典”“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大阅兵”“各族人民欢庆十一节”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借助直观、形象、动态、多维的声像信息的回放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亲临其境”般回到了开国大典和国庆盛典的历史性时刻,听到了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看到了海陆空三军将士的飒爽英姿和中华儿女的欢庆振奋以及祖国处处花团锦簇的场景,学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由衷自豪,并纷纷情绪饱满地投入到下面的“我们也来用实际行动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这个环节中来。
“儿童对于活动的需求往往比食物更强烈”。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低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为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内化构筑了宽泛的平台。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冲破“先借助虚构的生活故事的演绎(激情、学文本)来阐释某一道德观念或价值规范(明理),后联系实际并通过虚拟的场景和情形来调节并考察行为效应(导行)”的传统的思品课教学模式,以真实性、多元化的生活实践活动为纽带,十分顺畅地将空乏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的说教和训诫融化为低年级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
期中考试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复习,从复习课中发现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有必要反思一下:
1、这一环节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从考试反馈看出,大部分学生比较认真,而且能按老师的要求系统复习,但是还存在问题。例如:家庭结构的类型,反复进行对比讲解,还有的同学不会,不学;孝敬父母的主要表现强调不要用自己话回答,要按书上知识点作答,从考试结果看还有一部分学生胡答乱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值得我深思、困惑。
2.根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单元复习。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讲究原则,与父母交往以及与老师交往都要讲究艺术及方法,分类记忆、整理、比较,学生能较为准确的回答出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3.基本概念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复习首先抓住关键词;其次,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4.查问质疑一环扣一环。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择问答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地讲解,帮助学生记忆。例如:面对文化差异,有两种态度:沟通和排斥,我们主张什么?学生容易和面对不同文化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两个问题易混,应区分开。
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这一环节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例如: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题:节日归类图表,整个学年我都进行了复习,将题延伸整合,连续设计了疑问,说出节日的概念、文化的特性、如何对待外来中华文化?对待中华文化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是什么?怎样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等等,这样复习效率很高,效果较好。
其次, 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再次,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 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多练精炼,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进行复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值得深思的问题,做一反思,有待于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一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纵坐标“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内容标准中提出了35个“活动建议”,并且说明“活动建议和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活动建议仅具有参考价值,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虽然各地的教学情况与活动方式不尽相同,但是要实现的课程目标都是相同的。
为此,笔者在解读、领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后,认为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可以按四个层次(参与、体验、感悟、内化)、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十二个目标(即四个层次中每个层次的每个维度目标)展开进行,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活动教学课程目标。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特别是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就会变得毫无价值。相反,如果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活动教学,才能“将学习材料中的有意义的内容与学生的'个人的意义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意义学习”(罗杰斯),这种具有主体参与性的学习才有可持续性,才能成为生命不竭的源头活水。如在七年级《学会承受挫折》活动教学中可预设在课中让学生参与如下的“问题情境”:“前不久,有位同学给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玩具,我做了许多次都失败了,至今仍然没有成功。今天,我把这个游戏玩具带到了课堂,希望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游戏”。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二
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指出那些不文明行为》一课中,我因势利导,除了找出图中的错误做法外,还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文明的时候,从而分清是非,有利于今后规范自己。这样不但学会了观察事物,锻炼了表达能力,又进了文明礼貌教育,同时又培养了交流与合作意识,课堂氛围较活跃。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讲到《中国地图》一课时,通过对地图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有待于学生们去开发资源,振兴中华。
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 也使用一首古诗开始学习,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
出的”。所以在教学时又要注意到平凡的、普通的劳动者,只要有“可爱”之处,那都是值得赞美的。把握了这一点,我在学生明白“家乡人”是一群可爱的人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从身边家乡人做过的平凡事说起,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家乡人的认识,捕捉到家乡人的“可爱”之处,激发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三
1、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从本身的思路上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激发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回归自然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又强化了理论观念。
2、有利于理论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从方式上注重了学生的相互关注和合作。学生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和合作,锻炼能力,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本节课的缺点:由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同,致使一小部分同学,没有自己的主见和主观感受,使学习出现沉默现象;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时对自己的情绪难以做到真正的把握和控制。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四
思想品德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思想品德教学又是充满乐趣,总有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
1.坚持联想式教学: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2.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互相尊重作为课堂教学的基准。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强烈愿望,因此课堂教学要增强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前沿科学知识,并从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对每一门学科始终充满一种神秘感,保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4.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活动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抛弃“等”“靠”“畏”等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始终考虑怎样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激发探究动机,并努力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
总之,教师尽可能联系实际开辟多维互动的课堂,多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少一些条条框框,让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就涌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五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在教学中,我自始至终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让他们自己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就是学生有了思想上困惑或错误的认识也不急于把正确的东西灌输给他们。正是这样学生才有了充分的、反复的讨论交流机会,种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反复的分析中进行了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碰撞中,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楚、观点更加明朗,学生的选择也会更加的理智。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体验出课堂教学的乐趣。
学生是一个有独立的思想、见解和情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正在成长、需要指导、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人。学生受方方面面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有些学生的“见解”有些离谱,让人觉得可怕;我在教学中,没有立刻给予否定,只是说“这也是一种选择”,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行为后果”;在分析中,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这样是不对的。有些学生的问题可以说是她深思后的困惑;对于这样“深刻”的困惑,我首先是表扬“问题问得好”。这些都说明我是在小心翼翼地“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而难以预设的,具有极强的生成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许多教学情形是预料之中,但也会有一些是出乎意料的。个别学生的问题是我在备课中并没有预计到的。对于这些问题,我开始着实“惊”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冷静了下来,妥善地处理了。我觉得这些偶发因素其实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正是这些偶发的、生成的教学资源“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增添了亮色。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实现“备学生”的要求。
同时,在处理偶发的、生成的问题中,我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的“见解”正反映了当前存在的不健康的思想品质和错误的观念,虽然这已经超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在课堂上加以澄清,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对这一错误观点的默认,很有可能会使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这样做了。那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何以体现?我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引导分析其错误性之后还特意进行了小结。这些其实都是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用时过多、我在课堂上全体学生的调动还不够、我的教学机智有待进一步提高。创造课堂教学的最大值,应该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在不断的教学积累与教学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效能与素养,实现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六
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进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有重点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到达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
1、深刻把握教材,依据课本设计问题;
3、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课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课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我做到了:
1、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
3、及时供给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理解,将课本纳入心中;
4、展示必须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一样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一样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课;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一样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本事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习工作,建立学习备忘录,全程监控,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八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 “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以下是自己在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
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
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所谓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让学生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适度的探究。我们之所以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其理论依据是:
1、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思考。
2、学会学习的思考。
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讲解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再次阅读课本,进一步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度,问题的分析、直至解决,自主得出结论,使知识咀嚼消化,滋润心田,强身健体。
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得再周详,教案写得再完善,课堂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这样那样各种意料不到的问题,导致我们不能完整地实现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深入进行反思,思考其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本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指导预习,夯实课堂教学基础。二紧扣课标,展示课堂教学。三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十九
一、学情分析:现在的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对他们来说承受太多的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产生爱的麻痹。他们往往认为所有人对的关心、帮助、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对父母都难说一声“谢谢”,更难对其他给予自己帮助(或服务)的人真心诚意地表达。本课重在引导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了解社会各行各业中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辛勤工作的人,在发现、体验中有所感悟,激发他们尊重并感谢劳动者(包括身边的人)的情感。学习参与社会,做有爱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习惯的人,并以良好的文明行为回报他人。
二、针对以上分析本节课我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六个活动:
(一)播放儿歌,导入课题;
(二)回忆生活,说声谢谢;
(三)体验感悟,认识谢谢;
(四)真情放送,表达谢谢;
(五)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六)总结生活,心存感谢。这些活动都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兴趣、需要、体验和能力基础上设计出的活动方案,这些“活动”力求很好地为实现“目标”服务,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儿歌导入,引出谢谢这一环节,我用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引入,孩子们边唱边做动作,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而且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使得课题在孩子们的交流中很自然的引出。
2.在回忆生活,说声谢谢这一环节,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亲身经历入手,引导学生梳理往事,学会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和关爱,让学生感到在接受别人帮助和服务后需要说声“谢谢。
3.在体验感悟,认识谢谢这个环节,我主要抛出两个问题,“你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和有没有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没有得到感谢的时候呢?”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体验到得到别人的感谢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同时也懂得了帮助别人不一定要得到什么,提高了人的文明素养。并且通过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告诉学生说谢谢的重要性。
4.在真情放送,表达谢谢这一环节,我注意了学科整合,把用于美术课制作感谢卡用在品德课上来抒发情感,将美术课与本堂课联系起来。孩子们真实的情感在美丽的卡片上尽情挥洒,表达的谢意更加细腻、感人。最后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师生合作配乐朗诵《感谢你》,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美的熏陶,懂得感谢是一种美德,学会谢谢,心中有爱,世界才更加美好,更和谐。
5.在挖掘课堂资源方面,我灵活运用教材,如文本中的图片,并且搜集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图片,还配上了有关感谢的歌曲和诗歌,这样既能活跃课堂,又能让学生体验、感悟、学会谢谢。我还特别注重课堂生成的资源,把自己的在课堂的亲身经历,对班级老师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忘记谢谢补上谢谢。对小组长帮忙分发卡片忘记说谢谢,也补上谢谢。从而影响了学生,当学生说忘了对自己班的同学说谢谢时,我马上给他机会,叫他主动补上谢谢。把握好这些课堂生成的资源,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孩子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设计了提前留心观察、小组合作交流、创设情境发现、做感谢卡、诗朗诵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动心”到“动情”再到准备“行动”,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深情的话语。
7.三年级的孩子是低年级刚到中年级的第一年,他们的注意力的时间还不长久,所以也要注重课堂的组织教学,所以在课的始终,我用小组竞赛的手段调动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在课的结束,也有总结奖励。
存在的问题:
1.《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教学时感情投入不够,缺少教学激情。一节成功的课首先肯定是教师要能在教学时自己打动自己,特别是品社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如果不能百分之百感情投入,不能打动感染自己,也很难打动感染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我觉得我这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不积极主动,影响了我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后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改正。
3.在制作感谢卡时,我只定格在一张感谢卡,所以学生也定式思维,大多都只写给父母,思路不广,所以在这里边听音乐,边制作时,可循环播放几张给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感谢卡,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4.学生如果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效果就更理想。如在体验感悟,认识谢谢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在现,学生的感谢就更加深刻。
5.教学评价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个得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学习,总结,提高。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二十
初中以升重点高中中考为指挥棒,高中以升大学高考为指挥棒,这种现象不知还会持续多久。现在教学新改革已经开始,她就象一缕清新的春风吹遍了校园内外。新教材不仅重知识内容安排,更注重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如三年级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不仅让学生与思想品德交朋友,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幸福,从而珍惜家庭、感受亲情。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理寓情,以情导行,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热情,诱导学生发现:思想品德课就在我们的身边,思想品德课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不仅学得会还学得轻松,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听科学家的故事,看历史人物,说身边的现象,培养学生了学习兴趣,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新教材新课堂新教法“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在新课改过程中我清楚看到:一切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现在的教师难当了。我们不能肓目乐观,肓目追求老师与学生的表面平等,我们的教改任务还很艰巨,任重而道远。新的教学改革让我教育教学观念彻底改变。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做到: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相机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6、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格行为”不要过分要求。
总之,教育学生就要从正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你就能撑起一蓝天,用你的道德行为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你,家长就会信任你,你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总结篇二十一
在当下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是一个产生伪命题的时期,也是一个把真命题转化成伪命题的时期。真真假假,难辩真伪。比如,我们熟悉的“三个一切”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如果说教师对学生不负责,那真是冤枉了,我们生怕他们学不好,考不上学,不辞辛劳。不光为了他们的学习,为了他们的安全,为了他们的生活。所以说,对于学生除了他们的父母,能给他们一致的'无私的关怀的就只有老师了。但结果大家都是清楚的,我们其实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他们负责,他们没有因我们的教育而发展、完善,而是走向两种极端:一种学生成了温顺的羊,种成了冷酷的狼。他们没有因我们的教育而感恩,而走向反面。以上学生观实际是把真命题在应试教育中变成了伪命题。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没有不合格的老师”是我们常听到句话,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伪命题,与之有相似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如其他的“没有不合格的xx,只有不合格的xx”,“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素质教育,成在教师,败在教师”等等。这些命题,实际是在夸在教育和教师的力量,其结果是造成“教育万能论”和“教育完美论”。教育不是万能的,总是有缺憾的,我们在夸大追求教育的同时,也让我们教育与其真正的初衷走向反面了。《初中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