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模板12篇)
教案是教学的桥梁,它能够保证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科学性,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条不紊。要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重点:
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从直观上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
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在图形王国中认识一位新朋友,(教师板书单元题目:七、认识图形)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找出图形后,指名回答。(有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学生独立观察找“角”,教师请同学到电脑前指“角”。学生指出后,教师利用电脑演示从图中抽出“角”。
(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角”的样子。)
(二)指一指:初步认识“角”
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角”。
学生试着指出“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
(引导学生正确指出“角”,为学生独立画“角”做好准备。)
(三)画一画:了解“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1.学生试画
师:你能把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画在纸上吗?
生1:我把三角板放在纸上,沿着它的两条边描。
师:你是利用三角板把“角”描在纸上,还有谁也是这样描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借助三角板描出一个“角”。
生2:我看着三角板上的“角”,自己画出来的。
2.教师示范
(1)描“角”
师:有同学用三角板描了一个“角”,请你仔细看老师描,从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个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下面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把这个“角”描下来了。
师:请同学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1:“角”是尖尖的。
生2:“角”的样子像小于号。
生3:“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生4:“角”有两条边,比三角形少一条边。
生5:我们只描了一个“角”,比三角形少两个“角”。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大家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会儿看看谁会用。
(借助三角板引导学生描出一个“角”,可以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出“角”的过程,同时体会到三角形与“角”之间的内在联系。)
(2)画“角”
师:请同学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教师指着黑板说)我把“角”画在这儿,就先点上一个点,(教师边说边点)它就是“角”的――顶点。(教师故意停顿,请同学回答,强化学生对名称的记忆。)再从顶点开始,用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边,(教师仍然停顿,请同学回忆并说出名称)还从顶点开始再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另一条边。(在学生说出“角”各部分名称的同时,教师板书)
师:请同学观察,“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由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就组成一个“角”。(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角”,使同学通过观察教师的手势,再次感悟出什么是“角”。)
(3)表示方法
师:怎样表示呢?从“角”上面的这条边到“角”下面的这条边画一条弯弯的线,它就表示由这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这个“角”。现在有两个“角”,为了清楚的表示是哪个“角”,我们可以给“角”编编号。(教师边说边给一个“角”编上1号,学生自觉想出另一个“角”要编2号。教师再介绍“角”的符号,并板书)
师:请同学观察“角”的符号像什么?
生1:它像一个小小的角。
生2:它像我们美术课上画的鼻子。
生3:它像写4的第一笔。
生4:它像钟表的时针和分针。
(教师请同学观察并想象,帮助同学记忆“角”的符号。)
师:注意“角”的符号下面的线是平平的。
3.学生再次画“角”
请同学对比自己画的“角”,再次画“角”,画好后要边指“角”边介绍,讲给小组同学听。
(四)摆一摆:感受影响“角”大小的因素
1.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请同学用两根小棒做一个会活动的“角”。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制作情况,等学生做好,要求都把做的“角”
举起来,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你能把“角”变得大一些吗?
生1:我拿着“角”的两条边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和他不同,我只动了“角”的一条边。
师:你能把“角”变得小一些吗?
学生操作后,请同学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生:把“角”的两条边往里推,“角”就变小了。
师:通过玩活动“角”,你有哪些发现?
生1:我发现“角”有大有小。
生2:我发现把“角”的两条边往外一拉,“角”就变大,把“角”的两条边往里一推,“角”就变小。
听了生2的回答,大部分同学都满意的点点头,看起来很多同学都同意生2的说法,同学们已经悟出“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只是在用语言叙述时还有困难。
教师利用电脑演示,“角”的一条边慢慢展开使“角”变大,再逐步变小的过程,结合电脑演示,教师说:同学的意思是说,“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2.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
生1:“角”的两条边都变长了,两边叉开的大小没有变。
生2:“角”的两条边都变长了,“角”的大小没有变。
教师利用电脑演示,请同学再次观察、体验“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五)比一比
师:请每位同学把5个“角”摆好,仔细观察。你认为哪个“角”最大,(教师请同学选出最大的“角”并举起来)互相看一看是几号“角”。
生:4号“角”。
师:为什么4号“角”最大?
生:4号“角”的两条边叉开的最大。
师:你能找出几号“角”最小吗?
生:2号“角”、4号“角”的大小很明显,1号、3号、5号“角”的大小很接近,看不出它们的大小了。
师:请同学自己想办法,比一比1号、3号、5号的大小。
学生自己动手比较,教师请同学汇报。
生1:我比1号“角”和5号“角”,我把它们的顶点对齐,5号“角”的两
条边在外边,所以5号“角”大。
生2:我比1号“角”和5号“角”,也是5号“角”大,我还把一条边对齐了,看另外一条边就可以了。
师:生1比较方法是把顶点重合,生2比较方法是把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生3:我是用直尺量的,我用直尺量1号“角”的开口是21mm,5号角的开口是22mm,所以5号“角”大。
教师征求同学的意见,显然同学都认同生3的方法,于是我用活动角进行演示,帮助同学理解。
生:不公平。
生3:我把1号“角”和5号“角”的两条边都延长到3cm,再量它的开口就可以比大小了。
生4:我用三角板量,都用三角板的一个角,它比1号“角”大一些,比5号“角”小一些,所以5号“角”大。
师:生4是借助另一个角帮助比大小。
师:还有3号“角”,它的大小怎样?
生1:我比1号“角”和3号“角”,它们一样大,我是把顶点和一条边重合来比的。
师:请同学都比比看。
同学自己把1号“角”和3号“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比大小,这时许多同学露出惊奇的神情,“它们真是一样大”。此时,再一次使同学认识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六)找一找:使同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出它吗?并请你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独立观察后,在全班汇报。
生:桌子上有角,这是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习后学生再找“角”,已经能很清晰的找到一个面上的“角”了,更加接近数学中所说的“角”,不再是随意的立面上的“角”。
(七)全课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角”。
生2: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生3:我知道怎样比“角”的大小。
(八)反思: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新课教授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子。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略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正确认19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三个多音字“重”、“便”、“了”。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以及有关纸的常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和纸的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和纸的知识。学具准备搜集各种各样的纸。
教具准备:
有关纸的课件。
板书设计:
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互相交流自己拿来的纸的名字。
2、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了解纸的文化。
3、教师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5、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小组互相读课文。
三、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便”、“骨”、“改”、“钱”四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四、课内延伸。
1、把自己知道有关纸的常识下在小本本上。
2、办一次有关纸的板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纸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对纸的认识,而且通过自己的整理与搜集,更增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四
在我们四川乡下,相传芭蕉花能治头晕。母亲有头晕病,她一犯病,我们就四处托人去买芭蕉花。
我五岁那年,母亲的病又犯了。我同二哥来到半里外的私塾。学生正好放假,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这朵芭蕉花,后来哥哥送去还了,大概搁在窗台上,最后干枯了吧。
1、识生字10个,积累词语5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提出问题,重点:复习和练习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4、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诚实的可贵,激发学生养成诚实的习惯。
识生字10个,积累词语5个。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重点:复习和练习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诚实的可贵,激发学生养成诚实的习惯。
生字卡片、录音、投影等。
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教师讲述《芭蕉花》的故事,请学生评评理。
2、出示句子:芭蕉花,这就是芭蕉开的花,传说,芭蕉花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呢,它能够治头晕病。
3、揭示课题:20、芭蕉花(齐读课题)。
4、学习生字:芭。
5、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的录音: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自学检查。
(1)分小节朗读课文(正音):私塾大概衣袖。
(2)再读课后的词语。
(3)请读——集体读。
(4)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不懂?查字典理解“私塾”
(5)全班交流:说说你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轻声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2、大组交流,提出问题,在交流时教师作分类反馈。
3、指导提问。
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先自己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不明白的可以作上记号。
四、精读课文:
1、读读课文:思考:“我”和哥哥为什么伤心?为什么我不明白想不通?
(1)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3)通过讨论,逐渐加深对文本情感的把握。
父亲的表现——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重点品味父亲嫉恶如仇的态度。
2、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我不明白想不通?
(1)找找课文中有关句子。
(2)指导朗读“发现、采摘芭蕉花”的句子,体会当时我们喜出望外的心情,懂得这股喜悦来源于对母亲的关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现在我们要开一个小小辩论会,辩论一下,我和各个做得对不对?我们分成甲乙两方,各抒己见。
2、小组辩论。
3、大组辩论。
4、教师总结。
听写句子: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六、布置作业:
a、写出你的观点。
b、摘录一句辩论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一系列的动词来读出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通过读母亲和父亲对此事的态度来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严。有的学生在读后体会到了作者和哥哥虽然一心为了母亲的病能好起来所以才偷摘了私塾的芭蕉花,但是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对的。有的学生理解到了父母看上去严厉的批评教育其实内心对我们充满了爱,在看似严格的话语中透露出希望我们都能做个正派人。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难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二、教授新知。
1、情景。
一、玩翘翘板。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想想:2×1=你用哪一句口诀?
2、情景二、玩荡秋千。
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
想一想:3×1=3×2=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
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个数1234。
人数4。
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1×4=4,2×4=8,3×4=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想一想:
4×1=4×2=4×3=。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4、教学试一试。
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27页“想想做做”。
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找朋友。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六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学生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季节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学生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绘色绘形。作者抓住秋天季节里天空里的白云的形状特点,以及农田里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点,绘形绘色。
(2)情景交融,语言细腻。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生动。
(3)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排比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简约灵动,富有韵律,适合学生感情诵读。
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个别学生头脑不够聪明,反应慢。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朗读能力。
1、情境教学法。
我们地处四季分明的江南,学生对秋景本身就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也了解秋天景色及天气的特点,因此我选用一些典型图片再现秋色,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快地走进文本,欣赏美丽的秋景,感悟快乐的'心情。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拓展训练法。
陶行知说: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如果将知识的传授仅限于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篇课文文辞优美,语句凝练,并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这篇课文中我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拓展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且由词到句层层深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渐渐”、“有时……有时……”、“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学生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季节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季节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第一段。
1、看图,用几个学过的成语形容一下你所看到或者你能联想到的成语。
(相机出示“金风送爽”“凉”)。
2、读第一句。指导朗读“渐渐”
3、在秋色宜人的季节里,最适合去哪里游玩呢?(出示词语“郊外”)。
4、什么是郊外,看图说说你的理解。(城市外面的地方)。
5、读第一段。
第二段。
1、看图,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
除了可以用蓝蓝的,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示很蓝很蓝?(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在于让学生积累词汇。)师:是呀,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所以我们一眼望出去都望不到边了!谁能用一个词来说明天空的大和无边。指导朗读“一望无边”,让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天空的广阔。
在读的基础上提问:课文用“一望无边”这个词写出了天的广阔,你们能不能换个词也能表示天的大呢?然后把这两个词换到句子中去读读。(生读)。
一望无边可以用来说天空,还可以说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呢?不光要说出什么一望无边,还要说出怎样的什么一望无边。
(出示小练习题)。
师:说得真好!蓝蓝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是怎么写的。(生读句子)我重点抓住“一望无边和多变的白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品读、赛读来感受秋天天空的美。
师:为什么这儿用的是“有时···有时···”呢?
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设计意图:课文文字优美,并且能够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抓住“一望无边”、“有的···有的···有的···”、“有时···有时···有时···”进行说话训练,让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表达出来,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白云,你怎样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是这样美,让我们把目光望向远处的农田,去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
第三段。
1、我们在练习一上面有一首关于秋天季节的儿歌,还记得吗?一起来背一背秋天的庄稼这一段。《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乐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田野里是否真的像儿歌里写的这样呢?看图自读这一段。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里的颜色都很美,你找出了几种颜色?(黄、红、白)。
出示相应美图。
3、师: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稻子()了,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黄?(黄澄澄、金灿灿、黄灿灿等);高粱()了,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红?(红彤彤,火红火红);棉花()了,可以怎样来形容?(雪白雪白,白花花)。
4、完成填空练习。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图,课文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表示颜色的字,但是其中的韵味却无穷。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拓展训练,既丰富了自己的词汇,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5、我们儿歌里是怎样来形容这几样庄稼的?
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棉花朵朵白。
我们把这几句话换到课文里来看看。
6、师:欣赏完色彩斑斓的农田,再到果园去瞧瞧,看看那里是什么景象?
出示小练习。
第四段。
1、看图,他们在草地上干什么呀?
2、出示课文,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的。
读一读右边的词语,读出不同的语气(选择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再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拓展:
师:说得真好!相信下面几句也难不倒你们。出示小练习。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七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读“愤、脏、浑、刨”四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指导学生难字:象系栽浇。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1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环境保护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一篇跟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文《清清的溪水》(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负:上面是“刀”字头,下面的“贝”字第一笔是竖。注意与“见”字区分。
培: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立”和“口”字。“培”字的第七笔是撇。
浇: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尧”字,注意“尧”字的右上方没有点。
象:可以运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像去掉单人旁就是大象的象。第六笔是:撇。
栽:先写“土”字头,再写“木字旁”下面的笔顺是:斜钩、撇、点。这是一个形声字。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5)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读一读:
“小兔气愤地说。”
“野猪跳进小溪,想洗个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脏,变成了一个小泥猪了。”
“野猪刨坑,大象栽树。”
“溪水变成浑浑的了。”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学习情况。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八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识字、写字。
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1秋游。
天空蓝蓝一望无边。
郊外白云有时像……(美)。
同学们农田黄红白。
游玩有的……有的……有的……(开心)。
奔跑奔逐笑喊。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名读。
2.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1)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2)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3)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1.总结。
2.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一.朗读指导。
1.指名读课文。
2.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3.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个人练读。
8.指名读。
9.齐读。
二.写字指导。
三.作业。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组词。
交()兔()家()喊()。
郊()晚()逐()城()。
3.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有的()。大家(),多开心呀!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九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8个一类生字,会读14个二类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故事的大概内容。
2、引导学生学会用部件组合法学习“表、班、级、课、佳、桌、养”,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永”。
3、通过学习这篇小故事,让学生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关爱别人不仅能够得到感激,更要的是给予了别人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一类生字。
2、能够感悟故事大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词语卡片、学生自制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课文,感悟大意。
2、认读一、二类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从你们入学的那天起,老师就伴随着你们的学习生活,有人形容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有人形容老师的笑容很灿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老师的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学生齐读)。
二、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桌。
3、三名同学试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同时数一数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3个)。
4、谁来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2人)。
老师为什么要学生们画画?(因为那天是母亲节,老师想让孩子们画一幅画送给自己的母亲。)。
老师为什么“惊讶不已”?(老师觉得这些孩子的家境不太好,他们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妈妈得到一顿丰盛的佳肴,可是这个孩子却画了一只手,她很奇怪。)。
6、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道格拉斯为什么不画丰盛的佳肴,而画老师的手呢?“永恒”一词,可见这双手给孩子带来了多少温暖,多少快乐!
7、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认读一、二类生字。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文中认读一、二类生字。
3、读字卡。
(先按顺序读一遍,再打乱顺序读一遍,最后学生指名读卡片。)。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检查一、二类字的认读。
2、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二类生字。
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一类生字。
表:上下结构,一字旁。
报表、华表、发表、课表、表白、表达、表。
示、表情、表亲、表面、表里、表里如一、表里不一、表明、表皮、表态、表扬。
班:左中右结构,王字旁。
级:左右结构,绞丝旁。
年级、班级、市级、首级、级别、级任、
高级、中级、上级。
课:左右结构,言字旁。
开课、上课、下课、课本、课表、课内、
课时、课外、课文、课业、课桌、课题。
永:注意笔顺,永远、永久、永不掉队、永远牢记。
佳:左右结构,单人旁。
佳话、佳节、佳人、佳言、佳音、佳作、佳句。
桌:上中下结构,卜字旁。
书桌、桌布、桌灯、桌面、桌球、桌子。
养:上中下结构,八字头。
放养、户养、家养、领养、生养、学养、
养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活、养父、养母、养女、养生、养子、养鱼、养路。
四、复习巩固生字、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指导书写一类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重点指导“表、班、级、佳、养”5个字。
表:注意第3笔是竖,第5笔是撇。
班:第四笔是提,第五笔是点。
级:注意笔顺,第五笔是横折折撇。
佳:注意右半部分两个土的笔顺和位置关系。
养:注意笔顺,第6笔是撇,第7笔是捺,写在横上。
二、做课后练习。
1、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要求学生认识这9个词语,会写并记住.
2、读一读,说一说。
你都和谁握过手?
读了《温柔的手》,再读《老师的手》,说说老师的手是什么样的?
3、读一读我写的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激发学生自己创作的兴趣。
三、作业设计:
握一握爸爸、妈妈、老师的手把你想说的话告诉他们。
板书设计:。
老师的手。
表班级课永佳桌养。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十
这首小诗既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情趣。它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的口味。
1.学生自主识字12个。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丽河山,并且能够以实际行动爱护她的情感。在当前情况下跟上。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在火车上你们都看到过什么?今天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车,去看一幅流动的画。(板书课题)(生发言)。
1.把预习中画出的生字读一读,看看都认识了没有。(自由读课文)。
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1.请同学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并交流)。
2.(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这排字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说哪一个就说哪一个。(观察思考后,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的。)。
(2)这里有两个难字:“梭”“橘”,谁能想出记住它的办法?(出示课件,并谈认识两个字的方法。)。
(3)出示课件,认识“忽”“弄”,前面我们认识的那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注意“弄”字的读音。(指名读)。
3.巩固识字。(游戏法检测)。
看!现在开来了一列火车,满载着我们今天刚刚认识的生字朋友,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读对了,小火车就会继续前进。(指名读词语)。
第一小节:
1.创设情境读课文。请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火车就要开了,让我们坐上这列火车,一起去看这幅流动的画,你都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是怎样的?(学生听火车开的声音,然后自由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学生回答所看到的车窗外的景色。)。
2.让我们透过车窗来看看这幅流动的画,(出示课件)你看了这幅流动的画,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看图,想像并回答。)。
3.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读读书中对这一幅流动的画的描写。(自己在小组里练读并指名读)。
4.出示对比句子,请学生读,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学生自由读)。
5.发散思维:火车在不断地前进,它又到了哪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想像后回答)。
第二小节:(出示课件)。
1.看图谈感受。面对这样一幅幅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做,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煟熝生谈感受,看图说意思。
2.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你认为这是个怎样的娃娃?为什么?
读句子:“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要弄脏它!”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知道不能弄脏它的原因了吗?板书:爱(看课件,指名读、齐读。)。
3.看到他如此热爱祖国的美景,妈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4.国庆节就要到了,你也可能跟随父母坐上火车去外地旅游,你会怎么做呢?(结合实际,自由发言。)。
1.配乐朗读。
2.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
3.结束语:
今天我们登上火车去看了一幅流动的画,祖国的山山水水这么美,我们都要用我们的行动去热爱她,保护她,只有那样,我们的祖国才会更美丽。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已知经验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在充满趣味性的朗读、表演中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趣味识字,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篓子里的青虫》这个童话故事,看你们还认识它吗?(出示一棵大白菜)(是大白菜)看它长得绿油油的,多好啊!那还记得它们吗?(出示小青虫)看,它们又爬到了大白菜的身上准备美餐一顿)这么多的小青虫都在吃大白菜,你看它多可怜啊!谁愿意帮助大白菜?只要你读准了这些小青虫背后的词语,你就帮大白菜消灭了一只虫子。谁来?(学生读词后,读对一个就拿走一条虫子)看,在你们的热心帮助下,这颗大白菜身上的青虫都消灭光了,我代表大白菜谢谢你们。
2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还记得小黄鸡最后怎么样了?(指名回答)现在,你们就是小黄鸡,做个“呆住”的样子我看看。(请出做的最像的一个学生)问:小黄鸡你为什么呆住了呀?(小青虫呢?它们到哪里去了呀?)童话中的小黄鸡和你们想的一样,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生齐读)是呀,小青虫到哪去了?(有学生回答:变成蝴蝶飞走了。)那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让我们赶快去学习课文,从这个小童话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看图切入,品读1-2节
1 (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对的肯定,不对的或没看出来的教师鼓励: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 (图文对照学习1-2自然段。)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读完后告诉我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蝴蝶在大白菜上产卵,变成了青虫,青虫吃菜叶长大了等等。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蝴蝶、卵和青虫的图片。)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能再读一读1、2自然段吗?,看看还知道了什么。(这些小青虫很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学生找到“一堆堆”“一条条”“满身小孔”等词后,都说明虫多。“一堆堆”“一条条”是从卵和青虫看出来的,“满身小孔”是从大白菜身上看出来的。教师夸夸学生真会读书并启发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三看图想象,选段品读3-4自然段
1(cai出示第二幅图)请大家仔细看图,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生:鸡妈妈带着小鸡来了,它们捉虫。)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怎样?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生自由回答:1它们十分高兴。2这里的青虫可真多啊!3小青虫,你等着我们来收拾你了。4今天真开心,可以吃个饱了。今天怎么吃得完呢,把他们藏起来以后慢慢吃等等) 2同学们可真会想象,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的这幅图呢?(生:3、4自然段)大家说的都对,第三节是写画面内的,第四节是写画面外小黄鸡的心里想法的。请大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注意扣住“大大小小”“不停地吃”“一大批”“好多好多”体会小青虫的多)
3师设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小青虫啊?联系上文,蝴蝶产了“一堆堆”卵,变成的青虫也应该是一条条的,当然多了!
四看图比较,品评结果。学习5—7自然段
过渡:那么,这只小黄鸡后来吃到了放在篓子里的青虫吗?瞧,发生了什么事
1 (cai出示第三幅插图)小黄鸡看到了什么?(一群蝴蝶飞出来了)(出示第一幅图)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a一只蝴蝶和一群蝴蝶;b有青虫和只有空壳。空壳是什么,知道吗?师边描述边板书:蛹。c小黄鸡呆住了。)
2同学可真会观察,读读课文吧,看谁能告诉呆住了的小黄鸡发生了什么事?(小青虫变成了蛹,之后又变成了蝴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连线。
3揭示蝴蝶的生长过程。
师:同学们想亲眼看看蝴蝶的变化过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大屏幕播放蝴蝶的一生的变化历程:首先是蝴蝶,到卵的发育阶段,然后是幼虫期的生长过程,再是蛹的发育阶段,最后是变成蝴蝶阶段。)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数昆虫一生都要经历这样几个变化过程,谁还想提醒提醒小黄鸡,除了小青虫外,还有哪些小昆虫是不能藏的呢?(蚕,蜜蜂,苍蝇等)
六、升华情感,回归文本
1、学习了这个童话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生自由说)
2、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是啊,大自然神奇美丽,有无穷无尽的奥秘,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索吧!同学们,赶快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年级秋游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体会春天美景。
精读课。
挂图,录音。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
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