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网
搜索
学分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

2022年高中语文成绩怎么提高(三篇)

时间:2022-11-11 12:43:22 小编:admin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成绩怎么提高篇1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墨子在楚国即将大举进攻宋国之际,用巧妙、崐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借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崐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

教学重点:

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2、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找学生讲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从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学习课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1、生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2、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词穷;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崐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3、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回合,讨论:

⑴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⑵而墨子分析公输造云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终结论又是什么?

⑶这场辩论的结果如何?

⑷公输真的“服”了吗?你能揣测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吗?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回合,讨论:

⑴墨子给楚王讲故事,有什么目的?

⑵楚王是如何评价故事中人的?

⑶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来作类比的?

⑷楚王真的决定不攻打宋国了吗?揣测楚王此时的心理活动。

5、生自读第三回合,讨论:

⑴在模拟攻守前,楚王怎样看待楚攻宋的结果?

⑵而模拟攻守的结果又是什么?

⑶公输真的就此罢休了吗?

⑷墨子又是怎样让楚王彻底折服的呢?

6、教师总结: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节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够在辩论中取胜,他运用了什么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评述此种技巧。

3、这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拥有过人的辩才。

4、在辩论过程中,墨子面对公输,面对强国君主,甚至有崐杀身之险时,他有什么反应?

——“沉静”、“从从容容”、“镇静”。(以上几词出自鲁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写的小说《非攻》)

5、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拥有过人的胆识。

6、教师总结:

墨子是一位具有过人辩才与过人胆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崐章由此而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美。

四、课堂小结:

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仅要从道义上战胜他们,还要用实力来震慑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过人的辩才与胆识。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收录在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

2、积累几种文言句式:

⑴排比句式:……不可谓……不可谓……

舍其……而欲窃之

犹……之与……也

⑵判断句式:以……为……

板书设计:

公输

吾义固不杀人——义不杀少而杀众

道义胜(辩才过人)

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

必取宋——攻械尽,而守圉有余

实力胜(胆识过人)

欲杀之——虽杀臣,不能绝也

高中语文成绩怎么提高篇2

【学习内容】

教材:综合性学习

【学习目标】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展示读书成果。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读书,尤其是那些名著,就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先贤智者相交!这些先贤智者著书或是为了寻求别人理解,或是为了探寻人生的途径与处世的真理。不论他们的箴言沟通于你的人生经验,他们聪慧的感受触发你的悟性,还是他们天才的思想把你蒙昧混沌的头颅透彻照亮——你的脑袋仿佛忽然变成一只通电发亮的灯——他们不是你最宝贵的精神朋友吗?”原来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同学们,少年正是读书时,让我们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

活动一:填写读书问卷

你的阅读状况怎样呢?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作答,填写课本“少年正是读书时”资料二(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

活动二:名家读书轶事

1.请阅读图书“人生之点”之“书伴我行”板块,找出其中一例讲述作者的读书经历。

答案示例:图书:

叶文玲《我的“长生果”》:读书读得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胡玥《读书的经历》:偷着看书的美妙。

冯骥才《无书的日子》:把读书认定是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真正伙伴。

李丹崖《一窗明月半床书》:没有功利性,心无杂念的读书。

尤今《寻找书籍的味道》:书籍是精神“永远的伊甸园”,既是小孩的棉花糖,也是成人的花生糖;花生糖硬而适口,都能给生命的味蕾带来怡人的香味。

2.除图书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名家勤于读书,乐于读书的故事吗?

答案示例:

白居易: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王安石:囚首丧面而谈读书。

3.古人曾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图书“书伴我行”,许多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他们自己读书与写作的联系,并从中悟得一点道理,你能找出来吗?

答案示例:

叶文玲《我的“长生果”》: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要写的真情实感;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冯骥才《无书的日子》:读书是欣赏别人,写书是挖掘自己;读书是接受别人的沐浴,写作是一种自我净化。

活动三:践行读书计划

1.了解名家读书轶事,让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你有没有想要改变自己之前的读书方法,请设计一张读书卡片,制定自己今后的读书计划。

活动四:积累读书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陆九渊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

高中语文成绩怎么提高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和了解童话,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件的方法,认识“申、介”等七个生字,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3.认识口字旁的字,能了解三组带口字旁的字的字义特点。

4.认识改正、增补、删除三种修改符号,了解三种修改符号的用法,会用三种修改符号,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5.朗读、背诵三组关于“理”的谚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谚语。

【教学重点】梳理童话,了解其特点及阅读好处;学习形声字;认识并会用三种修改符号;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理解和积累谚语。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你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

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

②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谈收获。

③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读了三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学习童话的收获。

(2)交流第一个小朋友的话:童话真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会说话,而且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①小组学生围绕第一个同学的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的写作手法。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第一个小朋友总结了童话的特点,即拟人化的写法。(板书 交流平台:童话采用拟人化的写法)

(3)交流第二个小朋友的话:这个单元的课文中,又会唱歌的鸟、聪明的蟋蟀、快乐的手推车、值得尊敬的蚁王,从他们的语言、动作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①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他们生动、鲜明的形象。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第二个小朋友是从写法方面交流的。说童话故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比较鲜明,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具体的描写。(板书 交流平台:童话的想象很丰富)

(4)交流第三个小朋友的话:读童话,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板书 交流平台:童话给我们启示)

①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从奇特的朋友,不可思议的事情中获得的启示。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第三个小朋友从读童话故事的收获和童话的作用来谈的。

2.练一练,学运用。

(1)回顾课文,了解“拟人”。

①《去年的树》中的“拟人”: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飞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②《那一定很舒服》中的 “拟人”: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的感受到小推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的“拟人”: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④《一块奶酪》中的“拟人”: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蚂蚁队长复杂的感情变化。

(2)回顾课文,了解“人物”形象。

①《去年的树》中的“人物”形象:从鸟儿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鸟儿的可爱、可敬。

②《那一定很舒服》中的“人物”形象:从大树的语言、动作中了解到大树的优秀品质。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的“人物”形象:从青头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青头对朋友的关爱。

④《一块奶酪》中的“人物”形象:蚂蚁队长带领队伍搬运粮食不受奶酪渣诱惑,以身作则。

(3)回顾课文,交流收获。

①读《去年的树》的收获:读故事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②读《那一定很舒服》的收获:从一粒种子的经历获得了奉献教育,明白了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③读《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收获:从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④读《一块奶酪》的收获: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懂得了在集体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

3.我拓展,我积累:你觉得还有哪些与童话有关的话题和同学交流?

(1)小组同学围绕童话进行交流,记录大家普遍感兴趣的某一方面。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

①我觉得童话故事还能陶冶情操,比如读了《在牛肚子里旅行》我知道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读了《去年的树》我明白了好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

②我觉得读童话故事一定要发挥想象,如读《去年的树》我边读边想象知道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它们真是好朋友啊!

③学了《蚁王》我还和同学表演了童话故事,真有趣!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出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探究交流了解童话中拟人的写法,使得交流的内容不再空洞,变得形象可感。】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 界——介(介绍) 踪——宗(祖宗)

忆——乙(乙方) 招——召(召开) 教——孝(孝顺)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读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①读了这些生字,我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是由熟字减掉偏旁变成的新字。

②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形声字的声旁,每组的前后两个字读音相近。(板书 识字加油站: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形声字的声旁 每组的前后两个字读音相近)

(5)理解字义。

①举例指导:“孝”字可以组成词语“孝顺、孝敬、孝行、孝道”等,联系身边孝敬老人的行为,可以理解“孝”的意思是表示对长辈的孝顺尊敬。

②小组交流,理解其他几个生字。

③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6)巩固生字。

①出示生字,采用随机抽读或开火车读的形式检查巩固。

②鼓励学生用生字拓展组词,丰富词语积累。

申:申请、引申、重申、三令五申

召:召集、召唤、号召、应召、召见

宗:宗旨、正宗、宗亲、祖宗八代

介:中介、介绍、媒介、一介书生

乙:甲乙

孝:孝敬、孝顺、孝敬、披麻戴孝

2.练一练,学运用。

从这些生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伸 申

(1)老师( 伸 )手接过了我写的要参加足球队的( 申 )请书。

界 介

(2)老师指着地图给我们( 介 )绍说:“这里是祖国的边( 界 )。”

招 召

(3)我( 招 )手叫弟弟过来,神秘地告诉他今晚要( 召 )开家庭会议。

乙 忆

(4)爸爸回( 忆 )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到底是甲方得了冠军还是( 乙 )方得了冠军。

孝 教

(5)老师经常( 教 )育我们要( 孝 )顺父母。

3.我拓展,我积累。

(1)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熟字能变成新字吗?

熟字去掉偏旁能变成许多新字,如:

摔——率(shuài) (率领) 惜——昔(xī) (昔日)

惹——若(ruò) (若干) 渣——查(chá) (检查)

例——列(liè) (排列) 挑——兆(zhào) (兆头)

(2)我拓展,我了解。

①了解形声字: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②了解形声字的分类。

a.左形右声:伸 招 忆 b.右形左声:攻 颈 削

c.上形下声:界 管 芳 d.下形上声:架 案 斧

e.外形内声:固 病 园 f.内形外声:闷 问 闻

g.形在一角:裁 载 栽 h.声在一角:醛 渠

③了解识字方法。

部件识字法: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3)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几组文字的分析,引出对形声字分类的复习和部件识字法,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相同偏旁的字。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咬 叼 嚼 叫 喊 嚷

咽 啃 口 吼 吵

吞 含 啼 唤

啪 哗 吱 嗡

嘟 鸣 嘀

①小组交流:读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②代表汇报,教师小结:这些字都带有“口”字,都与“口”或声音有关系。

a.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和口有关的动作:

与吃的动作有关——咬 叼 嚼 咽 啃 吞 含 (板书 词句段运用:与吃的动作有关)

与叫唤的动作有关——叫 喊 嚷 吼 吵 啼 唤(板书 词句段运用:与叫唤动作有关)

b.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模拟声音的:

与声音有关——啪 哗 吱 嗡 嘟 鸣 嘀 (板书 词句段运用:与声音有关)

2. 练一练,学运用。

比一比,给下面的字组词。

吞( ) 吵( ) 呜( ) 叼( )

含( ) 咬( ) 唤( ) 啼( )

3. 我拓展,我积累。

(1)小朋友,你还知道木字旁的字吗?

杆 杖 标 栋 棵

梅 枝 椅 柱 楷

柳 柏 松 槐 树

椿 枸 杞 桂 桔

(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举例。

提手旁:扎 扒 打 扑 扔 托 扫 扩 扣 扛 扱 扬 执 扙 抛 扭 拟

心字底:忌 忍 忐 忑 忘 志 忽 念 怂 态 忠 急 怒 思 怨 怎 总

三点水:汉 汇 汁 池 汗 汲 江 汤 沟 沪 沥 没 汪 浅 沮 泪 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口字旁的几组字都具有相同的偏旁,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了在分类中鉴别的方法,增长了知识。】

(二)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一读,找规律。

(1)谈话激趣:人生了病就得去看医生,那句子生了病也要去看医生,谁愿意成为帮它们治病的医生?看看,你们都愿意成为为句子看病的医生,多有爱心的孩子啊!不过,当医生光有爱心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本领。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句子“医生”。

(2)认识病句,学习本领。

①了解病因——认识常见病句的类型。

a.句子不完整。例如:小明是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的。

b.用词不当.例如:我们要热爱花草树木。

c.前后矛盾.例如:今天早晨,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李晓雨还没有来。

d.重复累赘.例如:这道题最后终于被他解答出来了。

e.词语搭配不当。例如:我的家乡是北京人。

f.次序颠倒。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很喜欢它。

g.常识性错误。例如:春天,湖里的荷花开了。

②学习医术——寻找病因。

a.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理清关系。

b.反复默读后就得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认真分析,根据症状进行分析,找出病因。

c.给句子看病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以最简要的方法修改。

③学习医术——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a.“加”。对于“句子不完整”的句子,可以用“加”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例:小明是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可改为:小明是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b.“换”。对于“用词不当”的句子,可以用“换”的方法,把用错的词换成该用的词。例:我们要热爱花草树木。应把“热爱”改成“爱护”。

c.“删”。对于“重复累赘”和“前后矛盾”的句子,用“删”的方法,可以把多余的词语或矛盾的部分删去。例:这道题最后终于被他解答出来了。可将句中的“最后”和“终于” 删去其一。今天早晨,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李晓雨还没有来。“全班同学都来了”和“只有李晓雨还没有来”删去其一。

d.“调”。对于“次序颠倒”的句子,可以用“调”的方法,把不合理的词语顺序予以调整。例: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很喜欢它。将句中的“语文”和“我”调换一下位置即可。

e.“改”。“词语搭配不当”和“常识性错误”的句子可以用“改”的方法,使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例:春天,湖里的荷花开了。把“春天”改为“夏天”就行。

(3)学习下面的修改符号,并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①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板书词句段运用: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②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③你知道怎样利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吗?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改正符号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增补符号在增补字词时使用,是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删除符号在多余部分的删除时使用。

(4)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课件出示:

老师以经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②这道题是指导我们修改病句的。要想修改病句,首先应该找出病因。(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

a.第一句使用别字。已经表示过去了用“已”。

b.第二句用词不当。衣服可以用穿而帽子只能用戴。

c.第三句分类不当。西瓜是水果类的不是蔬菜。

③学生交流,修改病句,教师小结:

老师以经走了。

老师已经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和西红柿。

④找到病因后,我们再看书中运用了什么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我们从中认识了表示改正、表示增补、表示删除的三种修改符号。

2.练一练,学运用。

(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我们家离学校很进。

②今年爷爷家种了玉米、麦子、大豆、高粱、松树等粮食作物。

③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学生读句子,用修改法号完成修改,相互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他经常对我们说:“他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爱护它啊!”

修改如下:在“朴素”的后边用增补符号加上“的优良传统”;用删除符号把“小米、小麦和”删掉;把“?”用改正符号变成“。”;用删除符号删掉“的光荣称号”;把最后一句话中引号中的“他”用改正符号改为“我”;再把“辛”改正为“幸”,再用改正符号把“爱护”改成“珍惜”。

3.我拓展,我积累。

(1)小组交流,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修改符号还有很多,常见的有:

(4)教师总结:修改病句对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虽是刚起步,但只要大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再在以后的学习中逐一巩固、加深,那么,“会修改病句,掌握一些常见的病句的类型;能指出句子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也就水到渠成。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病句、寻找病因、学习修改、认识符号、学会运用、典型练习,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与练习中使学生掌握了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

(四)日积月累。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①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③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读一读这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深入体会。

(4)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我发现这几句都是关于明理的谚语。(板书 日积月累:明理的谚语)

(5)理解谚语的意思。

①小组交流,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谚语的意思,并交流受到的启发。

②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

a.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意思:灯不时常拨弄就不明亮,道理不经过辩论就不明晰。

启发:只有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道理要分辨才能明白!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意思: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无道理任何地方都行不通。

启发: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c.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意思:一时的强弱在于谁的力量大,但长远的胜负还得看谁更讲道理。

启发: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6)学生自由朗读,背诵积累。

2.练一练,学运用:选择上题中的谚语填空。

(1)小刚仗着自己力气大欺负小明,小明气呼呼地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咱们找老师评理去。”

(2)我和弟弟闹矛盾了,爷爷耐心地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凡事都要讲道理。”

(3)今天的辩论会开得很成功,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真是(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3.我拓展,我积累: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谚语?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朗读积累:

①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②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③天下的弓都是弯的,天下的理都是直的。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通过所学课文的具体句段,帮助学生理解童话,交流童话,更具有说服力。修改病句,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也有着相当大的难度。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较快地了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在学习这个内容时,引导学生认识病句、寻找病因、学习修改、认识符号、学会运用、典型练习,层层推进,减低难度,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不足之处:课堂练习过于单调。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寓教于乐,把枯燥的练习,变得好玩有趣。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2022年高中语文成绩怎么提高(三篇) 文件夹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3篇)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3篇)
2.1分 1.8万阅读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学习(3篇)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学习(3篇)
4.2分 3.4万阅读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4篇)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4篇)
2.2分 4.6万阅读
2022年小学一年级拼音跟读(3篇) 2022年小学一年级拼音跟读(3篇)
4.8分 2.2万阅读
2022年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五篇) 2022年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五篇)
3分 2.1万阅读
最新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电子课本(三篇) 最新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电子课本(三篇)
2.3分 1.3万阅读
2022年小学一年级拼音跟读(三篇) 2022年小学一年级拼音跟读(三篇)
2分 4.8万阅读
2022年高中语文怎么学才能学好(三篇) 2022年高中语文怎么学才能学好(三篇)
4.6分 3.1万阅读
最新事迹简介大学生(五篇) 最新事迹简介大学生(五篇)
2.8分 4.1万阅读
幼儿园手工制作大全简单易学(7篇) 幼儿园手工制作大全简单易学(7篇)
3.1分 3.8万阅读
最新工作总结精辟简短(7篇) 最新工作总结精辟简短(7篇)
2.9分 2.6万阅读
最新幼儿园故事(八篇) 最新幼儿园故事(八篇)
2.3分 3.8万阅读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优质14篇)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优质14篇)
2.7分 3.9万阅读
2022年高中语文成语积累大全精选 2022年高中语文成语积累大全精选
3.3分 5万阅读
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八篇) 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八篇)
3.2分 4.9万阅读
疫情最新(6篇) 疫情最新(6篇)
2.7分 4.1万阅读
疫情风险地区查询(6篇) 疫情风险地区查询(6篇)
2.1分 1.2万阅读
亲子游戏活动方案设计意图(五篇) 亲子游戏活动方案设计意图(五篇)
3分 4.4万阅读
2022年供应链(5篇) 2022年供应链(5篇)
4.7分 2.7万阅读
2022年亲子运动会活动流程方案(5篇) 2022年亲子运动会活动流程方案(5篇)
2分 1.1万阅读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3篇)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3篇)
2.1分 1.8万阅读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学习(3篇)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学习(3篇)
4.2分 3.4万阅读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4篇)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4篇)
2.2分 4.6万阅读
2022年小学一年级拼音跟读(3篇) 2022年小学一年级拼音跟读(3篇)
4.8分 2.2万阅读
2022年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五篇) 2022年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五篇)
3分 2.1万阅读
最新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电子课本(三篇) 最新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电子课本(三篇)
2.3分 1.3万阅读
2022年小学一年级拼音跟读(三篇) 2022年小学一年级拼音跟读(三篇)
2分 4.8万阅读
2022年高中语文怎么学才能学好(三篇) 2022年高中语文怎么学才能学好(三篇)
4.6分 3.1万阅读
最新事迹简介大学生(五篇) 最新事迹简介大学生(五篇)
2.8分 4.1万阅读
幼儿园手工制作大全简单易学(7篇) 幼儿园手工制作大全简单易学(7篇)
3.1分 3.8万阅读
最新工作总结精辟简短(7篇) 最新工作总结精辟简短(7篇)
2.9分 2.6万阅读
最新幼儿园故事(八篇) 最新幼儿园故事(八篇)
2.3分 3.8万阅读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优质14篇)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优质14篇)
2.7分 3.9万阅读
2022年高中语文成语积累大全精选 2022年高中语文成语积累大全精选
3.3分 5万阅读
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八篇) 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八篇)
3.2分 4.9万阅读
疫情最新(6篇) 疫情最新(6篇)
2.7分 4.1万阅读
疫情风险地区查询(6篇) 疫情风险地区查询(6篇)
2.1分 1.2万阅读
亲子游戏活动方案设计意图(五篇) 亲子游戏活动方案设计意图(五篇)
3分 4.4万阅读
2022年供应链(5篇) 2022年供应链(5篇)
4.7分 2.7万阅读
2022年亲子运动会活动流程方案(5篇) 2022年亲子运动会活动流程方案(5篇)
2分 1.1万阅读
剩余41篇精选文档
一键下载全部合集 4854人已获取
热门排行
最新工作总结精辟简短(7篇)
11-11
最新幼儿园故事(八篇)
11-11
最美教师心得体会(优质14篇)
11-11
2022年高中语文成语积累大全精选
11-11
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八篇)
11-11
疫情最新(6篇)
11-11
疫情风险地区查询(6篇)
11-11
亲子游戏活动方案设计意图(五篇)
11-11
2022年供应链(5篇)
11-11
2022年亲子运动会活动流程方案(5篇)
11-11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党委党组书记一岗双责发言稿范文5篇
03-05
2024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用7篇
03-05
妇联最美执委事迹材料范文通用8篇
03-05
2024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书范文7篇
03-05
巾帼榜样个人主要事迹材料800字精选6篇
03-05
党员一岗双责发言材料2024精选7篇
03-05
关于婚嫁彩礼工作调研报告范文4篇
03-05
巾帼榜样个人主要事迹材料怎么写精选7篇
03-05
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见简短60条
03-05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见最新42条
03-05
最近更新

@xuefen.com.cn 2013-2022
闽ICP备2023010389号-3

复制全文
获取文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