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范文(13篇)
创新是指在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能够提出新思路和创造性解决方案。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重点。5、总结范文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一
在班组管理过程中逐步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构建起以精益思想导入、精益模式推进、精益工具应用、精益龙头把控为主体的精益化管控平台,从而将精益化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接下来就跟本站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精益生产管理心得吧!
细节管理风潮在n年前就盛行,现在很多人把细节管理和精细管理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
首先,细节管理是重点在于管理的过程,而精细管理不仅仅关注过程,更关注结果;。
其次,如果对细节管理没有一个客观和整体的认识,就会走入一个极端,以偏概全,或者是过于注重细节而忽视了全局和整体,对外部整体丧失灵活性,以及观察事物的宏观眼光。而精细管理的核心精髓是立足于细节,站在全面管理规范的角度去管理好各个功能模块,由点到线,从线到面。
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本的生产与运作单元,承担了组织中执行的角色,而且在角色定位中也是属于执行层。所以,对于班组长以及班组成员来说,有效提升他们的执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最佳管理实践的角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基层操作层面的工作是由很多细小的工作环节,甚至工作节点构成,没有所谓的大事情,对于员工的工作细节能力要求和高。
精细管理的内涵很丰富,不仅要求员工有关注工作细节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员工把工作做深、做透、做到位,并且使得工作具备可控制和可衡量性。
要做好精细管理,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1、培养工作落地的意识。
很多班组长在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只知道告诉员工任务内容,没有给到方向、方法,并强调过程的监控和反馈点。在工作分配中,最需要强调的是工作的监控和反馈,以及把工作做实做透的理念。如果在工作与职责面前,你懂得再多,说得再多,没有有效地完成几件事情,关说不做或者少做,那也是白搭。
2、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特别是在实施班组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设定员工的核心kpi,对于行为目标也进行量化考核,尽量避免定性主观的评价,这样对于员工的绩效管理更能深入、客观与真实,增强员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方向感,并有力地促进班组管理的量化管理,用相对完善的绩效管理闭循环来规范班组内部员工的绩效管理,进一步落实精细管理。
3、梳理部门或班组的内部管理流程。
所谓的流程是指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统筹班组内部的资源和条件,充分发挥班组内部的协作精神,使得在所有工作环节都能顺利衔接,不仅是单个工作模块是细节管理,而且把各个工作模块的工作串联或对接起来,保证了整个部分或班组的工作的协同发展,这是精细管理很重要的内在精髓。
4、建立内部监督与反馈机制。
对于工作做细做透,从员工自律的角度分析,恐怕比较难。对于工作的结果管控,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内部工作监督与反馈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必须从文件、标准和制度等硬件层面规划,另外一方面培养员工定期自动自发汇报工作进度及成果的职业化习惯。
5、界定工作标准,撰写岗位作业指导书。
员工不清楚工作绩效标准的时候,他就不清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给班组成员界定好工作的标准,并充分考虑各个岗位的实际,设计标准的sop,并在实际中持续优化,使得各个岗位有法可依,任何一个岗位人变但事不变,不会因为人员变动给班组绩效带来明显波动,同时应该做好帮扶带。
班组长在各个车间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么管理着一个小组,要么带领着一个工班,是兵头,又是将尾,是指挥者也是监视者,起着生产一线的指挥工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班组长要施展主动性,充分调动全班的积极性,保证安全,这是一名班组长最最少应该做到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班组长还应该进步自己的能力,留意自我反思,要辅助上级,完成生产管理职责。
第一、严以律己。
当好班长首先要明确自己所负的责任,不但要对工作尽心尽责,还要不断学习晋升工作能力。当组长以来,我深感自身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欠缺,一直不中断的通过对电工之友、人民日报等专业书籍杂志的学习,以进步自己的综合素质。坚持班前会轨制,保证上级精神得到传达落实,交待清晰当天的工作任务、详细内容和进度要求;现场前提和功课环境;使用的机械设备、工用具的机能和操纵要求等,当真做好工作记实,在铺排生产任务的同时落实员工安全防范措施。作为班组长,就应该比别人多想、多做一点,多走一步,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严格落实尺度化班组,强化组员技能水平和政治素养。
班组员工在重点学习岗位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学习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法律法规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从而使学习知识、追求发展、自我完善成为员工的自觉要求,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使班组凝结力不断增强,员工技能水平和政治素养全面进步。
第三,严抓班组安全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思惟,从查漏做起、从记实做起、从点滴做起,把预防、措施、整改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使员工明确岗位安全责任,自觉遵守安全规章轨制,开展安全隐患综合管理等流动,构建班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每年我都领导组员当真制定该年的安全工作目标。今年的班组安全工作目标是:各项安全规章轨制执行落实,扎实有效地抓好班组劳动保护监视检查及安全隐患整改;重点抓好班组每周变电站和南船台区域的安全检查、安全流动和现场安全监视;实现班组安全零违章、零事故,建设安全信得过班组。在我看来,这是对我推行尺度化班组建设,严抓安全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第四,配合车间,做好维稳工作。
我十分正视这项工作,并积极配合车间,施展桥梁纽带作用,使员工能感慨感染到组织的关心,集体的暖和。有效地保持了班组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了班组的和-谐不乱。从最初的粗放管理,到现在倡导的"人道化"管理所走过的历程。也深刻体会到了班组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今后我将不断完善班组建设,从基础工作入手,找薄弱环节,有计划的开展经验交流会,逐步提升水平,为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提供保障,做出更大的努力与贡献。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二
20xx年7月14日到7月15日,我参加了中国台湾精益生产大师蒋维豪先生主讲的题为“七大浪费与效率损失”的培训课。在为期两天的课程学习中,浪费这个词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彻底改变了我原来的看法,使我对生产中的“七大浪费”以及“精益生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七大浪费的再认识。
在未听课前,我已知道七大浪费是:1、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2、等待的浪费。3、搬运的浪费。4、库存的浪费。5、制造不良品的浪费。6、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7、多余动作的浪费。但只是对这几种浪费有种模糊的概念,认识并不深刻。通过听课,我对七大浪费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1)、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是直接产生对流动资金的占用,这个浪费曾经对丰田公司造成过沉重的打击。在1947年到1948年之间,丰田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大研代一,将生产流程优化,将产量大大提高,结果由于忽视了市场的需求量而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资金链被压断,公司濒临破产。正是由于这次教训,丰田公司才提出了jit生产理念,即“只有在顾客需要的时候,才生产顾客所需质量和数量的产品”。
(2)、等待的浪费是指企业的资源彼此等来等去,而产生等待的因素则有很多,这其中包括设备的布置离散、生产计划变来变去、生产不均衡、质量波动、物流配送不畅、内部失调、排程不当等诸多因素。
(3)、搬运的浪费是说企业的内部设备不合理的布局、不合理的物流、离岛式的工序和工段、离岛式的车间和部门,从而导致出现不断的搬运。
(4)、库存的浪费是指企业内部由于采购生产的周期长准备的缓冲库存、由于供应不佳和搬运量大导致的余量库存、由于害怕出现问题的安全库存、由于计划粗放和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的呆滞库存。而所有的库存都是要占用成本的,各类成本累加约为成本总和的25%,同时库存更易隐藏管理问题、掩盖管理失误。
(5)、制造不良品的浪费是制造不良品后,返工修补浪费、工期延误浪费,假如不能在厂内发现,则会造成更大的浪费。经常会出现一人错误百人忙的连锁反应,其成本耗费的比率为1:30:600:9000。
(6)、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是指技术部门的浪费而言的,例如:零部件的数量设计过多、增加不必要的加工工序、加严要求、技术要求不足等。
(7)、多余动作的浪费是指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与完成工作无关的动作。人的动作大致分为七级,级别越高,消耗时间越多,因此所有现场设施的布置都应该使操作者的动作级别尽量降低,以节约时间。
精益生产是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的,其原意就好比是一个人穿的一件衣服,无论大小、材料、样式都很好,没有一处是不合适的。传到中国后,也有人将其译为精细生产方式,这是不准确的。最后有人用一句话来概括:“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中国现代的生产企业已经由原来的追求产量的时代到了追求质量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很快就会过去,将进入成本的时代,也就是微利的时代,当这个时代来临时,如果不能降低企业的成本,那么企业必然会亏损,最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因此精益生产方式才被推到了历史的前沿,因为在目前来说,精益生产方式就是控制浪费、节约成本的最好的一种生产方式。因而全世界的企业都引进精益生产方式,希望能改变企业的面貌,获取更大的利润。
三、对如何整顿浪费方法的认识。
对如何消除浪费,丰田公司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比如家里的水龙头开了,流了一地的水,采取的措施肯定是先关水龙头,再拖地。但是在企业中,出现问题,大多数是去想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而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这就与不去关水龙头,而是先去拖地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对每个问题都找出为什么,然后再针对为什么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先关“水龙头”,只有先关闭乱源,才能控制住浪费。丰田公司针对七大浪费,提出了jit的生产方式;并在生产中尽可能地集结制程,对于制程由于设备、场地等因素无法集结的,采用后拉式生产来控制浪费;通过“5s”管理的开展,对现场存在着的库存进行不断的整改;通过运用“防呆手法”(美国称之为“防错手法”)来不断地改进生产中的不合理现象、控制生产中出现的浪费。对这些浪费研究出控制方法后,丰田公司又提出了第八大浪费,那就是忽视员工智慧潜能的浪费,他们认为很多的问题,工人都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针对此点,丰田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来充分发挥工人的参与积极性,比如,他们的工人发现改进解决或改进问题的办法时,工人只需将管理人员叫到现场,说明自己的改进方法就可以了,剩下的填表、申报的工作都由管理人员来执行,工人就可以拿到奖励。?们要求每个工人每月必须有一项创新或改进,并且将一些好的办法在每年底都汇总后编成一本书。丰田公司就是通过这些办法来消除浪费和不断改进不足,以此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四、对分公司的浪费现状分析。
在分公司现在的生产现场,浪费可以说比比皆是,我对现场进行分析后,认为现在分公司存在的浪费较为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不良品的浪费、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
其中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由于计划的不合理,导致很多零部件制造过多或过早,现场需要的零件没有、不需要的零件生产了一大堆,从而占用了资金和场地;搬运的浪费主要是由于生产无序指挥,或因质量问题返修零部件而造成的;库存的浪费是由于害怕问题太多而导致停工的安全库存,以及因计划的变更或设计的改变,而导致的呆滞库存;制造不良品的浪费主要是由于返工、返修太多而造成的;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主要是由于设计、工艺部门对一些不必要加工的零件要求加工造成的浪费,以及工序间零件的余量设置太多而导致的加工浪费。
五、对分公司的一点建议。
1、设立有关整顿浪费的制度,降低工人提出改进、创新的门槛。工人只要提出合理、且对生产有益的改进就算一项成果,并简化申请过程,工人只需将改进的方法提到审理组,其余填表、申报等工作就由审理组完成,每个工人提的改进方法都进行汇总,到年底的时候评比出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和公布。这样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热情,将员工的智慧充分加以利用,也就是先将第八大浪费减到最小。
2、生产计划要尽可能的细致和科学。因为粗放的计划,肯定会造成库存和搬运的浪费,但是科学的计划还需要在下达计划的先期进行细致的工作,将各项零部件的生产节拍掌握清楚,然后再制订出科学的计划,避免不需要的零件堆满现场的弊端。
3、让现场管理真正地为生产服务。现场管理应是生产管理的基石,而不应是障碍。丰田公司的“5s管理”就是为整顿现场的浪费而服务的,只有建立起现场管理为生产服务的理念,才能将现场管理真正地做好。
4、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时,对加工余量的大小应科学、适当,避免不必要的加工和多余的加工,并且在审图时,对图中加严要求的地方应与设计及时沟通,不必要的加严应放松,以减少加工难度和加工时间。
5、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不能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层面上。应制定改善问题的制度,为持续改善创造条件,创造出勇于和乐于面对问题的氛围,并提供对员工的方法培训,以加强对问题的追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全员抓质量的目的。
最后,我想说,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面临生产计划跟不上变化的时候,不是改变计划,而是学会控制变化。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三
通过两天的培训,我想自己还只是停留在“听过精益”,离“理解精益”和“执行精益”还有一大段距离。但其中的理念和工具对自己今后的工作还是很有启发。
有几个关键词:速度、浪费、库存、瓶颈、价值流程图。
所谓速度,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追求规模和营销增长的速度,而是一个更加本质的速度—资金的周转速度。如果说企业的核心是执行,那么生意的核心就是周转。过去,最有效的赚钱方式是卖高价,提高利润率,例如在商品短缺时代,囤积居奇发大财;而今天,最显著的赚钱手段是快速出手,提高周转率,对企业外部叫资金周转率,对企业内部叫库存周转率。目前企业的生存是以客户市场为导向,未来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更要求我们追求速度。
如何加快速度,可以通过消除浪费来缩短生产周期。最关键的就是降低库存,因为库存是企业经营万恶之源,是浪费的最终表现形式。我想库存在表面是占用了资金,但实际更本质的是占用了时间,即影响了速度。库存掩盖了企业的大量问题。
在解决企业的各种问题,降低库存时,最紧迫的是解决瓶颈问题,平衡生产。要抓大放小,改善瓶颈、关键环节,因为瓶颈工序(过程)的产出(效率)决定工厂的产出(效率)。
精益生产的目标是创造价值。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是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而价值流程图(vsm)分析方法正是了解产品生产周期的有效工具。它旨在暴露存在的浪费问题,并彻底排除浪费。只有识别了问题,才能改善。我想,要运用此工具,一定要深入现场,选择典型产品,重点把握库存和时间计算,而不要纸上谈兵。
在培训中,老师通过模拟生产让我们加深对精益生产理念的认识,并感受改进的结果。模拟从按计划生产到看板拉动,然后进行各项改善(tpm、smed、6σ),最后到jit单件流。看板拉动的模式本身并不解决问题,就如我们常常引入某个概念,结果做到一半就扔了认为没用。问题就在于一个概念并不解决核心问题。实际上我们要解决的是藏在企业内部中的与设备、人、质量、工艺、流程等有关的各种问题,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库存掩盖的问题。要解决问题时可应用诸如tpm等工具,这些的基础或许是5s、生产节拍等。
将精益生产的要点总结为:现场发掘并解决问题,然后持续改进。无论精益还是6σ,都在践行一个朴素的原理,pdca持续改进,并有一个目标,创造价值。
精益生产是一个能形成巨大竞争力的生产系统,经由不断改善,来消除浪费,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且很快地把库存转换为流动资金。但是,要实现这一切靠的是人,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全靠人,促使成功的是人,阻碍成功的也是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本身要统一思想,才能带领和激发员工的斗志。统一的意识最重要,意识决定行动。因此要解决生产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精益生产绝对是一次长征,一个永无止境的改善过程,到最后一定会形成企业文化。而且实施精益必须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如果过于教条化,只按准则办事,往往容易失败。在不同的阶段,对人对事的方法一定是不同的。
我想精益生产我们未必能实现,但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创造价值的目标,也可以把解决某一个问题当成目标,持续改进。我们可以时常问自己做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靠什么去实现,完全可以改进我们现实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可以建立基本的信息流、物流体系,通过统计分析,使管理有科学的依据,而不是常常拍脑袋定数据。又比如,半导体事业部的重点问题是单晶成品率不稳定(或低),是否可以通过ie工程改善?其内部各工序的生产节拍可以调整,使工序间更平衡。无论半导体事业部还是锗晶体事业部,在交货期都存在较大的问题。锗晶体事业部的锗原料(或锗泥)占用了较大库存,影响公司资金周转,如何解决?是需要提高每段工序的合格率,是需要减少换型时间,还是需要设计更合理的流程,我们可以做的工作还很多。
如何让企业更快的赚钱,如何识别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和瓶颈,这也是我们实现自身的价值的体现。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四
工序工位及周边物料的放置方法,放置场地都有明确的规定(定位),没有多余。5s做到位,设备备件地板等没有脏污,安全和工作环境没有问题,工作场所清爽很利落。
2、作业标准化在各工序工位齐全,文件修订及时,加工时间不断缩短改善。
3、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要做好,实现多能化工人。
4、员工改善提案制度和小组活动的实施。团队工作法(teamwork)xx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xx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xx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顺利进行。xx团队人员工作业绩的评定受团队内部的评价的影响。xx团队工作的基本氛围是信任,以一种长期的监督控制为主,而避免对每一步工作的核查,提高工作效率。xx团队的组织是变动的,针对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团队,同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
5、全面质量管理xx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过程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xx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xx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xx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五
7月5日至7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举办的《精益生产管理》培训,通过培训,对“精益生产管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投入人员、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并通过对它们的有效使用和优化组合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通过学习,懂得了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就是去除一切不增值的过程,消除一切过程中的浪费,以精细化、准时化、少人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质量最优的产品,实现客户利益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下面结合我们灌溉设备公司的生产实际,谈一谈我对“精益生产管理”的一些感想。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从而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企业中最大的浪费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其它的浪费,如:库存、等待、生产过剩、不合理的动作、制造不良品等,不管其如何巨大,都必须依靠人去解决。这里的人不仅仅指企业的管理人员,而是包括全体员工。因为,一方面,员工的经验和智慧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的每个细节,他们也知道企业问题的症结,另一方面,企业中的大部分人是具体操作人员,领导层所占的比例较小。领导的智慧,不管其如何完美,都不足以解决企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只有使全体员工的智慧得到利用,才能使企业在新的挑战中获得生存。就我们灌溉设备公司而言,操作的浪费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刻存在,如可找出这些浪费及改善是关键,要找出我们身边的浪费,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将工作做的更好更全面。要真正能达到杜绝各种浪费必须做大量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杜绝各种浪费,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准时化生产方式是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和支柱,是有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管理体系,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人、设备、材料等投入要素的有效使用,消除各种无效劳动和浪费,确保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出必要数量和质量的必要产品,从而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产出的目的。准时化生产就是非常准时的按需要生产,它要求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的准时化,没有不必要的物流停顿和库存,按用户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要求进行生产。而它必须通过对生产流程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才能够实现。
要实现少人化,就必须要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使员工达到多能化,培养多能工是实现少人化的必要手段。少人化是柔性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一人操作一台机器或一人负责一道工序的情况下无法通过工序合并来达到少人化的目的,因此必须要将员工培养成多能工。而培养多能工还能减少员工职业倦怠的情况出现。一人不断重复一项工作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导致效率下降、次品率上升、士气低落、离职率高等情况的出现。假如采取“一人多岗”,使员工工作内容得到了丰富,职责范围得到了扩大,使员工工作积极性、满足感、和责任感均能得到提高,减少职业倦怠的情况出现。而自动化除了设备自动化外,我觉得作为生产部门,人的“自动化”由其重要,人的“自动化”指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自动去做事,自动去寻找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一个人的潜力,使得在少人的情况下能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作为管理者,我们在人员的思想教育方面要多下功夫,使员工的意识上提高,做到发自内心的自愿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动化。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生产计划的不合理和生产过多、过早的产品,导致生产现场混乱;生产的不良品与合格品混杂;不同规格品种的产品混杂;原料、在制品到处搬运;库存的零配件年久锈蚀、报废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我们只要按照精益生产管理的理念进行持续改善、不断改进,一定能取得更大实效。我们学习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不能去照搬照做,不能套公式,而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精神塑造自身,用精益生产管理的理念对待我们自己的工作。通过我们自己不断的去改善,最终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理念,指导我们自己的工作,从我自身而言,学习精益生产管理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自己的工作安排有了一个新的概念。我将不断提高自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把工作做的更好!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六
精益就是要建立一个让更多的人如何去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战略与环境。管理者真正的实质劳动,应当是为团队提供方向与执行规则,营造团队激励文化,提供作业流程与标准化的知识管理系统。
中国管理模式的出路在于针对不同的文化建立流程化起相应的管理模式,搞一件事情就是改变一个人,要把良心越变越好,良心我们就需要在组织体系里面建立良知系统。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信任与业务合作矛盾关系,减小不是浪费或者改善不是对人的实施,而是由人来实施,人力价值永远是最重要的价值源泉。
丰田经营方式的核心是改善。管理者就是家长与导师,他对员工的成长负有责任,他的就是把经验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员工。激发对人尊重与持续改善现状的环境,会对团队有极大的收藏价值。雪铁龙的的基本工资中,科唇工资是重要的一部分,这样可以鼓励公司员工员工长期留下,福利是一种保障员工稳定性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员工的生存环境,提高公司形象。永远把现状弄成最差,永远尊重员工,永远追求浪费资源无浪费的一流制造。做客户最喜欢的卓越产品。
不要担心员工不够素质,要忧虑担心的是管理者习惯对智慧的耗竭。不要把管理粗放归于员工素质低,如何回报让你在员工培育上所花出去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回报,如果你把制造产品的过程,作为把员工智慧转化为创造雇员收藏价值的过程,那么,员工就成了'人财'.员工是操作流程的主人,程序应当由员工做。看板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做到无缝连接,让你没有勒祖的空间,人发挥的唯一空间,就是搞如何把节点做得更加无缝。有了订单,才有看板,有了看板,才有从制造商到部件厂,到车间协作厂之间的无缝看板联结。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数量化管理,大多人都在凭拍脑袋决策与政务办事。把管理反向建立在'以人为本'上能才是精益的必由之路。
以上是培训我这次的精益业务培训体会。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七
精益生产培训的目的:通过实施精益生产以提高产能稳定性和利用率,产品质量和及时准确的交货表现。
对于生产品质的管理,首先需做到以下几点:
1、工序自检;
2、上工序或供应商来料检验;
3、提升生产制造工艺,如通过设计doe试验,获取最佳生产制作条件、参数;
qa网络的建设意义在于,品质不仅仅是品质部单一部门进行管理,而是通过工厂内各部门提升品质意识,全员参与,共同提升品质的过程。从事后把关变成事前预防,一旦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就要维持这种控制状态,才能保证品质。维持控制状态可以采用3种方法:操作者的更多的参与、统计过程控制、防错装置化。qa网络评价活动以制造部门为主,同时物流、品管、生产技术等部门连成一体共同实施。qa是对质量保证程度进行评价的工具之一。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的质量意识并具备专业知识才能正确使用。管理者高度重视并有效指导是使用qa网络成功的关键。
qc工位表主要用于对重要的品质控制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品质改善的运作模式为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pdca是环环相扣,必须按步进行,不可逾越。同时每一次循环的结束,代表着品质的提升。其中总结为最重要的阶段,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及提出新的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tqm,主要是将过去的事后检验,以把关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到管因素的转变过程。tqm的主要特点为: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
6σ品质管理,是生产品质的最终保证,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通过对精益生产中品质管理的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情况,本人对工序的品质改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通过对pdca模式的认知,是需将后续的品质改善按此方式进行,先有周密的改善计划,彻底的执行力,真实的检验结果,认真的总结改善过程中的得与失。
5、6σ为本工序改善品质的终极目标,目前工序仍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统计分析问题,最终一定能达成99.99966%的目标。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八
精益生产一切从改善开始,变传统的经验做法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消除浪费,进而达到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1.改善行动的20守则。
(1)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要能永无止境的改善下去.
(3)就是有问题才要改善,不要等待没有问题才去改善。
(4)要打破传统一个人,固定操作一个工序的观念,朝一个人操作多工序,操作的弹性化需求发展.
(5)要掌握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五项原则,不要仅仅看书面记录.
(6)有五十分把握即可尝试去做。不要等到一百分把握才去做改善.
(7)改善要经历尝试才能成功,不是一次就成功.
(8)要贯彻拙速巧迟精神,马上动手做。不要在会议室思考讨论.
(9)用头脑智慧去克服问题,不是用金钱解决问题.
(10)要朝理想姿态迈进,不要寻找说明不能做的理由。
(11)理想姿态即是:a)依据产距时间生产b)一个流生产c)后拉式看板生产。
(12)要发挥团队互助精神,不要单打独斗,要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13)要问五次为什么,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
(14)先顾大局,例外情况要例外处理.
(15)要观察有否无駄(muda),无理(muri),无稳(mura),三无现象加以改善.
(16)改善固然可喜,维持更是重要.
(17)维持即是要遵守标准作业.
(18)要具备改善循环四大意识:a)品质意识(plan计划)b)维持意识(do执行)c)问题意识(check查核)d)改善意识(action处置).
(19)医生开处方,病人要吃药,老师教改善,学生要维持.
(20)问题就是机会,改善就是赚钱.
2.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创新,但是必须应用最新,最好的科技或设备,这种方法必须投资大笔的金钱.
一种是改善,利用常识性的观念与方法,来达到提高的效果,不须花费多少金钱.
3.改善的五"心":。
(1)信心:相信这些改善活动能给你带来好处.
(2)决心:下定决心赶快去做,不要忧郁不决.
(3)耐心:要永远持续地改善下去,成果自然呈现.
(4)关心:对员工表示出你的关心与重视之意.
(5)爱心:多用鼓励或者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士气.
1.改善活动的方式:。
改善活动的`意义:在顾问老师指导下,由跨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小团队,在特定的期间内改善特定的课题.
改善活动的频率:每月一次。
改善的天数:一般3-6天.
改善小组的组数:2-3个小组.
每组的成员数:一般3-9人。
2.改善活动的程序安排:。
(1)起始会议(一般在会议室1-2个小时)。
目的:。
a)检讨上一期改善活动的进展成果;。
b)报告上期改善活动的困难点.
c)由改善小组组长报告本期改善的主题.(涉及的报告主要有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配分表,标准作业表,成果记录表,改善前后对比表)。
d)指导老师的改善方向指示.
e)朗诵改善行动二十守则.
(2)在现场实施改善活动(第3-40小时)。
a)所有改善小组成员及顾问老师均到现场进行改善.
b)依据改善八大步骤,进行改善活动.(八大步骤:拟定主题、设定目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试行、效果确认、标准维持、未来改善计划)。
c)要掌握五现原则(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
d)要以"拙速巧迟"的精神来进行改善.
(3)在会议室准备报告会资料(最后3-4小时)。
主要准备的资料包括:价值流程图、改善事例、柏拉图、五问表、成果记录表、未来计划。
(4)召开结束会议(最后2小时)。
a)各改善小组报告改善活动。(涉及的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改善快报、柏拉图、五问表、改善事例、改善成果表、标准作业票、作业人员配分表(改善后)、未来计划)。
b)指导老师讲评。
c)公司最高管理层讲评。
d)结束会议。
1.改善的八大步骤:
(1)主体选定。
使用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
要点:主题的写法要按照动词+名词的描述.比如提升劳动生产力,缩短交期时间等等。
(2)目标设定:
使用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
要点:选定与改善主题适当的衡量指标。用改善前指标与改善的目标指标达到指标量化。
(3)现状调查:
使用表格:时间观测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分配表、标准作业组合票、加工能力表、柏拉图、五问表、改善成果表。
要点:是现状调查,而不是数据收集、现况调查意味着同时进行“寻找真因”、要掌握五现原则。
(4)真因追查: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五问法、作业人员分配表。
要点:利用“发掘真因七手法”即是:五现法、五问法、比较法、放大法、解剖法、地图法、潜水法。
(5)对策试行: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改善事例。
要点:a)消除三无,即无駄.无理、无稳。b)拙速巧迟c)用头脑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金钱去摆平问题。d)有五十分的把握就去做改善,不要等到一百分才去做改善。
(6)效果确认:
使用表格:每小时生产状况表、生产排程表、改善成果表。
要点:效果若不好,要重复3-5步。成果要数量化。
(7)标准维持:。
使用表格:标准作业票、作业人员分配表、每小时生产状况表、生产排程表、作业标准书、人为疏失表。
要点:应加强目视管理工具,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纠正行动。
(8)未来计划: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
要点:先建立一条示范线供观摩学习,然后尽量将改善的行动扩展到其他的地方。
2.改善成果的衡量指标:。
(1)劳动生产力=产出量/劳动力投入(生产力=产出/投入).
(2)交期时间=库存数量/每日生产速率。
制造交期时间=(材料+在制品+成品)/每日生产速率。
生产交期时间=在制品/每日生产速率。
(3)直通率=[(总生产数-总不良数)/总投入生产]*100%。
(4)可动率=可动时间/生产计划时间。
(5)三准率=准量率*准时率*准序率。
准量率=实际良品产出率/计划良品产出率。
准时率=按订单要求完成的良品数/计划完成数。
准序率=依照顺序完成的项目数/生产的计划顺序项目数。
(6)供货总合格率=品质效率*成本效率*交期效率(qcd)。
(7)换模时间:因产品型号更改而必须更换模具或重新安排生产条件而停止生产的时间.
换模工时:因换模而耗用的人工工时.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九
在刚刚结束的一个星期,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精益生产管理培训课程。这次培训是在早上9点到下午5点,由公司的生产管理部门和一位外部专家共同主持。作为一名生产部门的员工,我对此次培训非常期待,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授精益生产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追求生产效率、质量和员工幸福的企业管理理念。在培训中,专家首先介绍了精益生产管理的历史和基本原则,包括持续改进、尊重员工、消除浪费等等。然后,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原则,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
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精益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我意识到,我们的生产流程中存在着许多浪费,比如过度生产、等待时间等等。通过学习专家讲解的案例,我了解到如何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将这些浪费消除,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这次培训还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意识到,作为生产部门的员工,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要尊重每一位员工,让他们参与到改进工作中来。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与同事合作,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我认为这次培训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我也希望公司能够继续组织类似的培训,让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十
精益生产管理培训是对我来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学习旅程。这次培训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精益生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这次培训的主讲人是一位在精益生产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以生动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了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原则。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精益生产并不仅仅是关于提高效率,更是关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位专家用我们身边的企业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的巨大差异,使我深刻理解了精益生产的精髓。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一次实践项目。我们分成几组,模拟了一次精益生产改善活动。这让我有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精益生产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我不仅深入理解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和原则,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我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将学到的精益生产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十一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因此,应将品质内建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一次做对。精益生产要求做到低库存、无间断流程,试想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的将全部停止,所以精益生产必须以全过程的高质量为基础,否则,精益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
“品质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句话也是我们经常讲的,与其后。
面堵住,不如前面控制。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所有的生产过程中,大家都是主人翁,每一个人、每一道关卡都是很重要的。任何一道程序出了问题,都有可能生产出来不合格的产品。
二、标准化与工作创新。
厂长所讲的标准化与工作创新中的一些理论,我是很认同的。如:“标准化并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将企业中最优秀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得不同的专业人来做得最好,发挥最大成效和效率。而且,标准化也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经验转化成理论,理论转化成教材。教材也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及时更新,及时调整。专人做专事,即提高了效率,也保障了品质。
三、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
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企业也为自己做得更好。出错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对策,下次就不会出现了。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十二
通过学习精益生产的理念,让我对新思维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同时也有了对新管理方法的进一步了解。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益化生产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7月14日到7月15日,我参加了中国台湾精益生产大师蒋维豪先生主讲的题为“七大浪费与效率损失”的培训课。在为期两天的课程学习中,浪费这个词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彻底改变了我原来的看法,使我对生产中的“七大浪费”以及“精益生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将。
心得体会。
总结如下:
一、对七大浪费的再认识。
在未听课前,我已知道七大浪费是:1、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2、等待的浪费。3、搬运的浪费。4、库存的浪费。5、制造不良品的浪费。6、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7、多余动作的浪费。但只是对这几种浪费有种模糊的概念,认识并不深刻。通过听课,我对七大浪费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1)、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是直接产生对流动资金的占用,这个浪费曾经对丰田公司造成过沉重的打击。在1947年到1948年之间,丰田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大研代一,将生产流程优化,将产量大大提高,结果由于忽视了市场的需求量而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资金链被压断,公司濒临破产。正是由于这次教训,丰田公司才提出了jit生产理念,即“只有在顾客需要的时候,才生产顾客所需质量和数量的产品”。
(2)、等待的浪费是指企业的资源彼此等来等去,而产生等待的因素则有很多,这其中包括设备的布置离散、生产计划变来变去、生产不均衡、质量波动、物流配送不畅、内部失调、排程不当等诸多因素。
(3)、搬运的浪费是说企业的内部设备不合理的布局、不合理的物流、离岛式的工序和工段、离岛式的车间和部门,从而导致出现不断的搬运。
(4)、库存的浪费是指企业内部由于采购生产的周期长准备的缓冲库存、由于供应不佳和搬运量大导致的余量库存、由于害怕出现问题的安全库存、由于计划粗放和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的呆滞库存。而所有的库存都是要占用成本的,各类成本累加约为成本总和的25%,同时库存更易隐藏管理问题、掩盖管理失误。
(5)、制造不良品的浪费是制造不良品后,返工修补浪费、工期延误浪费,假如不能在厂内发现,则会造成更大的浪费。经常会出现一人错误百人忙的连锁反应,其成本耗费的比率为1:30:600:9000。
(6)、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是指技术部门的浪费而言的,例如:零部件的数量设计过多、增加不必要的加工工序、加严要求、技术要求不足等。
(7)、多余动作的浪费是指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与完成工作无关的动作。人的动作大致分为七级,级别越高,消耗时间越多,因此所有现场设施的布置都应该使操作者的动作级别尽量降低,以节约时间。
二、对精益生产的理解。
精益生产是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的,其原意就好比是一个人穿的一件衣服,无论大小、材料、样式都很好,没有一处是不合适的。传到中国后,也有人将其译为精细生产方式,这是不准确的。最后有人用一句话来概括:“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中国现代的生产企业已经由原来的追求产量的时代到了追求质量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很快就会过去,将进入成本的时代,也就是微利的时代,当这个时代来临时,如果不能降低企业的成本,那么企业必然会亏损,最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因此精益生产方式才被推到了历史的前沿,因为在目前来说,精益生产方式就是控制浪费、节约成本的最好的一种生产方式。因而全世界的企业都引进精益生产方式,希望能改变企业的面貌,获取更大的利润。
三、对如何整顿浪费方法的认识。
对如何消除浪费,丰田公司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比如家里的水龙头开了,流了一地的水,采取的措施肯定是先关水龙头,再拖地。但是在企业中,出现问题,大多数是去想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而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这就与不去关水龙头,而是先去拖地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对每个问题都找出为什么,然后再针对为什么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先关“水龙头”,只有先关闭乱源,才能控制住浪费。丰田公司针对七大浪费,提出了jit的生产方式;并在生产中尽可能地集结制程,对于制程由于设备、场地等因素无法集结的,采用后拉式生产来控制浪费;通过“5s”管理的开展,对现场存在着的库存进行不断的整改;通过运用“防呆手法”(美国称之为“防错手法”)来不断地改进生产中的不合理现象、控制生产中出现的浪费。对这些浪费研究出控制方法后,丰田公司又提出了第八大浪费,那就是忽视员工智慧潜能的浪费,他们认为很多的问题,工人都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针对此点,丰田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来充分发挥工人的参与积极性,比如,他们的工人发现改进解决或改进问题的办法时,工人只需将管理人员叫到现场,说明自己的改进方法就可以了,剩下的填表、申报的工作都由管理人员来执行,工人就可以拿到奖励。?们要求每个工人每月必须有一项创新或改进,并且将一些好的办法在每年底都汇总后编成一本书。丰田公司就是通过这些办法来消除浪费和不断改进不足,以此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四、对分公司的浪费现状分析。
在分公司现在的生产现场,浪费可以说比比皆是,我对现场进行分析后,认为现在分公司存在的浪费较为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不良品的浪费、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
其中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由于计划的不合理,导致很多零部件制造过多或过早,现场需要的零件没有、不需要的零件生产了一大堆,从而占用了资金和场地;搬运的浪费主要是由于生产无序指挥,或因质量问题返修零部件而造成的;库存的浪费是由于害怕问题太多而导致停工的安全库存,以及因计划的变更或设计的改变,而导致的呆滞库存;制造不良品的浪费主要是由于返工、返修太多而造成的;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主要是由于设计、工艺部门对一些不必要加工的零件要求加工造成的浪费,以及工序间零件的余量设置太多而导致的加工浪费。
五、对分公司的一点建议。
1、设立有关整顿浪费的制度,降低工人提出改进、创新的门槛。工人只要提出合理、且对生产有益的改进就算一项成果,并简化申请过程,工人只需将改进的方法提到审理组,其余填表、申报等工作就由审理组完成,每个工人提的改进方法都进行汇总,到年底的时候评比出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和公布。这样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热情,将员工的智慧充分加以利用,也就是先将第八大浪费减到最小。
2、生产计划要尽可能的细致和科学。因为粗放的计划,肯定会造成库存和搬运的浪费,但是科学的计划还需要在下达计划的先期进行细致的工作,将各项零部件的生产节拍掌握清楚,然后再制订出科学的计划,避免不需要的零件堆满现场的弊端。
3、让现场管理真正地为生产服务。现场管理应是生产管理的基石,而不应是障碍。丰田公司的“5s管理”就是为整顿现场的浪费而服务的,只有建立起现场管理为生产服务的理念,才能将现场管理真正地做好。
4、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时,对加工余量的大小应科学、适当,避免不必要的加工和多余的加工,并且在审图时,对图中加严要求的地方应与设计及时沟通,不必要的加严应放松,以减少加工难度和加工时间。
5、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不能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层面上。应制定改善问题的制度,为持续改善创造条件,创造出勇于和乐于面对问题的氛围,并提供对员工的方法培训,以加强对问题的追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全员抓质量的目的。
最后,我想说,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面临生产计划跟不上变化的时候,不是改变计划,而是学会控制变化。
我接受了一天的精益生产培训,通过学习精益生产的理念,让我对新思维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同时也有了对新管理方法的进一步了解。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精益是一个系统的方法,经过不断的改善以找出及减少浪费,在客户需求时才拉动生产线进行生产,用最低的成本产出高效率的产品,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
学好精益生产,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去改变自己,在工作中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比如看见车间的走道上或是推车边,看见有物料不按要求摆放或乱放了,我们可以做到主动去纠正,从细微的角落去发现问题从而去改善、改正,防止大的问题发生。
学好精益生产,就要在实际行动中去消化、吸收,给生产带来实际性的改变。比如我们之前,已实行的物流控制、拉动式生产等等,多个方面,已经在推行且实施了,只是并没完全把它消化且利用到极致作用。
实施精益生产,可以消除浪费:过量生产、待料窝工、运送浪费、多余流程、库存资金积压、不良品、信息错误。所以我们在生产系统上要学习精益生产模式,建立一个没有浪费的生产模式,当然要做到这样的模式,需要我们逐步改变习惯,把这些新的观念应用在生产上;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持续的改善去完成。生产系统具体应做到两点:
(1)严格按照拉动式生产需求,进行生产,禁止随意调整,否则容易造成在制品库存资金积压、浪费调整工时、物料损耗等;(2)做好数字控制管理,实施监督检查加考核制度,使产品有效及时流转,将流失损失减少到最小化。
我们学习这种模式是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用他们想问题的方式,用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他们的管理理念,用他们的对人的态度,去对待我们自己的工作。通过我们自己不断的去改善,最终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理念,指导我们自己的工作,做我们自己的模式,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精益生产一切从改善开始,变传统的经验做法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消除浪费,进而达到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一.改善的意识。
1.改善行动的20守则。
(1)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要能永无止境的改善下去.
(3)就是有问题才要改善,不要等待没有问题才去改善。
(4)要打破传统一个人,固定操作一个工序的观念,朝一个人操作多工序,操作的弹性化需求发展.
(5)要掌握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五项原则,不要仅仅看书面记录.
(6)有五十分把握即可尝试去做。不要等到一百分把握才去做改善.
(7)改善要经历尝试才能成功,不是一次就成功.
(8)要贯彻拙速巧迟精神,马上动手做。不要在会议室思考讨论.
(9)用头脑智慧去克服问题,不是用金钱解决问题.
(10)要朝理想姿态迈进,不要寻找说明不能做的理由。
(12)要发挥团队互助精神,不要单打独斗,要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13)要问五次为什么,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
(14)先顾大局,例外情况要例外处理.
(15)要观察有否无駄(muda),无理(muri),无稳(mura),三无现象加以改善.
(16)改善固然可喜,维持更是重要.
(17)维持即是要遵守标准作业.
(18)要具备改善循环四大意识:a)品质意识(plan计划)b)维持意识(do执行)c)问题意识(check查核)d)改善意识(action处置).
(19)医生开处方,病人要吃药,老师教改善,学生要维持.
(20)问题就是机会,改善就是赚钱.
2.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创新,但是必须应用最新,最好的科技或设备,这种方法必须投资大笔的金钱.
一种是改善,利用常识性的观念与方法,来达到提高的效果,不须花费多少金钱.
3.改善的五"心":。
(1)信心:相信这些改善活动能给你带来好处.
(2)决心:下定决心赶快去做,不要忧郁不决.
(3)耐心:要永远持续地改善下去,成果自然呈现.
(4)关心:对员工表示出你的关心与重视之意.
(5)爱心:多用鼓励或者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士气.
二,改善活动的组织。
1.改善活动的方式:。
改善活动的意义:在顾问老师指导下,由跨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小团队,在特定的期间内改善特定的课题.
改善活动的频率:每月一次。
改善的天数:一般3-6天.
改善小组的组数:2-3个小组.
每组的成员数:一般3-9人。
2.改善活动的程序安排:。
(1)起始会议(一般在会议室1-2个小时)。
目的:。
a)检讨上一期改善活动的进展成果;。
b)报告上期改善活动的困难点.
c)由改善小组组长报告本期改善的主题.(涉及的报告主要有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配分表,标准作业表,成果记录表,改善前后对比表)。
d)指导老师的改善方向指示.
e)朗诵改善行动二十守则.
(2)在现场实施改善活动(第3-40小时)。
a)所有改善小组成员及顾问老师均到现场进行改善.
b)依据改善八大步骤,进行改善活动.(八大步骤:拟定主题、设定目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试行、效果确认、标准维持、未来改善计划)。
c)要掌握五现原则(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
d)要以"拙速巧迟"的精神来进行改善.
(3)在会议室准备报告会资料(最后3-4小时)。
主要准备的资料包括:价值流程图、改善事例、柏拉图、五问表、成果记录表、未来计划。
(4)召开结束会议(最后2小时)。
a)各改善小组报告改善活动。(涉及的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改善快报、柏拉图、五问表、改善事例、改善成果表、标准作业票、作业人员配分表(改善后)、未来计划)。
b)指导老师讲评。
c)公司最高管理层讲评。
d)结束会议。
三.改善活动的实践。
1.改善的八大步骤:
(1)主体选定。
使用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
要点:主题的写法要按照动词+名词的描述.比如提升劳动生产力,缩短交期时间等等。
(2)目标设定:
使用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
要点:选定与改善主题适当的衡量指标。用改善前指标与改善的目标指标达到指标量化。
(3)现状调查:
使用表格:时间观测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分配表、标准作业组合票、加工能力表、柏拉图、五问表、改善成果表。
要点:是现状调查,而不是数据收集、现况调查意味着同时进行“寻找真因”、要掌握五现原则。
(4)真因追查: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五问法、作业人员分配表。
要点:利用“发掘真因七手法”即是:五现法、五问法、比较法、放大法、解剖法、地图法、潜水法。
(5)对策试行: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改善事例。
要点:a)消除三无,即无駄.无理、无稳。b)拙速巧迟c)用头脑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金钱去摆平问题。d)有五十分的把握就去做改善,不要等到一百分才去做改善。
(6)效果确认:
使用表格:每小时生产状况表、生产排程表、改善成果表。
要点:效果若不好,要重复3-5步。成果要数量化。
(7)标准维持:。
使用表格:标准作业票、作业人员分配表、每小时生产状况表、生产排程表、作业标准书、人为疏失表。
要点:应加强目视管理工具,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纠正行动。
(8)未来计划: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
要点:先建立一条示范线供观摩学习,然后尽量将改善的行动扩展到其他的地方。
2.改善成果的衡量指标:。
(1)劳动生产力=产出量/劳动力投入(生产力=产出/投入).
(2)交期时间=库存数量/每日生产速率。
制造交期时间=(材料+在制品+成品)/每日生产速率。
生产交期时间=在制品/每日生产速率。
(3)直通率=[(总生产数-总不良数)/总投入生产]*100%。
(4)可动率=可动时间/生产计划时间。
(5)三准率=准量率*准时率*准序率。
准量率=实际良品产出率/计划良品产出率。
准时率=按订单要求完成的良品数/计划完成数。
准序率=依照顺序完成的项目数/生产的计划顺序项目数。
(6)供货总合格率=品质效率*成本效率*交期效率(qcd)。
(7)换模时间:因产品型号更改而必须更换模具或重新安排生产条件而停止生产的时间.
换模工时:因换模而耗用的人工工时.
精益生产仓库管理心得篇十三
精益生产一切从改善开始,变传统的经验做法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消除浪费,进而达到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一.改善的意识。
1.改善行动的20守则。
(1)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要能永无止境的改善下去.
(3)就是有问题才要改善,不要等待没有问题才去改善。
(4)要打破传统一个人,固定操作一个工序的观念,朝一个人操作多工序,操作的弹性化需求发展.
(5)要掌握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五项原则,不要仅仅看书面记录.
(6)有五十分把握即可尝试去做。不要等到一百分把握才去做改善.
(7)改善要经历尝试才能成功,不是一次就成功.
(8)要贯彻拙速巧迟精神,马上动手做。不要在会议室思考讨论.
(9)用头脑智慧去克服问题,不是用金钱解决问题.
(10)要朝理想姿态迈进,不要寻找说明不能做的理由。
(11)理想姿态即是:a)依据产距时间生产b)一个流生产c)后拉式看板生产。
(12)要发挥团队互助精神,不要单打独斗,要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13)要问五次为什么,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
(14)先顾大局,例外情况要例外处理.
(15)要观察有否无駄(muda),无理(muri),无稳(mura),三无现象加以改善.
(16)改善固然可喜,维持更是重要.
(17)维持即是要遵守标准作业.
(18)要具备改善循环四大意识:a)品质意识(plan计划)b)维持意识(do执行)c)问题意识(check查核)d)改善意识(action处置).
(19)医生开处方,病人要吃药,老师教改善,学生要维持.
(20)问题就是机会,改善就是赚钱.
2.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创新,但是必须应用最新,最好的科技或设备,这种方法必须投资大笔的金钱.
一种是改善,利用常识性的观念与方法,来达到提高的效果,不须花费多少金钱.
3.改善的五"心":。
(1)信心:相信这些改善活动能给你带来好处.
(2)决心:下定决心赶快去做,不要忧郁不决.
(3)耐心:要永远持续地改善下去,成果自然呈现.
(4)关心:对员工表示出你的关心与重视之意.
(5)爱心:多用鼓励或者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士气.
二,改善活动的组织。
1.改善活动的方式:。
改善活动的意义:在顾问老师指导下,由跨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小团队,在特定的期间内改善特定的课题.
改善活动的频率:每月一次。
改善的天数:一般3-6天.
改善小组的组数:2-3个小组.
每组的成员数:一般3-9人。
2.改善活动的程序安排:。
(1)起始会议(一般在会议室1-2个小时)。
目的:。
a)检讨上一期改善活动的进展成果;。
b)报告上期改善活动的困难点.
c)由改善小组组长报告本期改善的主题.(涉及的报告主要有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配分表,标准作业表,成果记录表,改善前后对比表)。
d)指导老师的改善方向指示.
e)朗诵改善行动二十守则.
(2)在现场实施改善活动(第3-40小时)。
a)所有改善小组成员及顾问老师均到现场进行改善.
b)依据改善八大步骤,进行改善活动.(八大步骤:拟定主题、设定目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试行、效果确认、标准维持、未来改善计划)。
c)要掌握五现原则(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
d)要以"拙速巧迟"的精神来进行改善.
(3)在会议室准备报告会资料(最后3-4小时)。
主要准备的资料包括:价值流程图、改善事例、柏拉图、五问表、成果记录表、未来计划。
(4)召开结束会议(最后2小时)。
a)各改善小组报告改善活动。(涉及的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改善快报、柏拉图、五问表、改善事例、改善成果表、标准作业票、作业人员配分表(改善后)、未来计划)。
b)指导老师讲评。
c)公司最高管理层讲评。
d)结束会议。
三.改善活动的实践。
1.改善的八大步骤:
(1)主体选定。
使用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
要点:主题的写法要按照动词+名词的描述.比如提升劳动生产力,缩短交期时间等等。
(2)目标设定:
使用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
要点:选定与改善主题适当的衡量指标。用改善前指标与改善的目标指标达到指标量化。
(3)现状调查:
使用表格:时间观测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分配表、标准作业组合票、加工能力表、柏拉图、五问表、改善成果表。
要点:是现状调查,而不是数据收集、现况调查意味着同时进行“寻找真因”、要掌握五现原则。
(4)真因追查: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五问法、作业人员分配表。
要点:利用“发掘真因七手法”即是:五现法、五问法、比较法、放大法、解剖法、地图法、潜水法。
(5)对策试行: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改善事例。
要点:a)消除三无,即无駄.无理、无稳。b)拙速巧迟c)用头脑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金钱去摆平问题。d)有五十分的把握就去做改善,不要等到一百分才去做改善。
(6)效果确认:
使用表格:每小时生产状况表、生产排程表、改善成果表。
要点:效果若不好,要重复3-5步。成果要数量化。
(7)标准维持:。
使用表格:标准作业票、作业人员分配表、每小时生产状况表、生产排程表、作业标准书、人为疏失表。
要点:应加强目视管理工具,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纠正行动。
(8)未来计划: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
要点:先建立一条示范线供观摩学习,然后尽量将改善的行动扩展到其他的地方。
2.改善成果的衡量指标:。
(1)劳动生产力=产出量/劳动力投入(生产力=产出/投入).
(2)交期时间=库存数量/每日生产速率。
制造交期时间=(材料+在制品+成品)/每日生产速率。
生产交期时间=在制品/每日生产速率。
(3)直通率=[(总生产数-总不良数)/总投入生产]*100%。
(4)可动率=可动时间/生产计划时间。
(5)三准率=准量率*准时率*准序率。
准量率=实际良品产出率/计划良品产出率。
准时率=按订单要求完成的良品数/计划完成数。
准序率=依照顺序完成的项目数/生产的计划顺序项目数。
(6)供货总合格率=品质效率*成本效率*交期效率(qcd)。
(7)换模时间:因产品型号更改而必须更换模具或重新安排生产条件而停止生产的时间.
换模工时:因换模而耗用的人工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