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模板18篇)
政治是社会权力运行和决策制定的过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和方法,但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的思考和观点,避免盲目照搬和模仿。以下是一些总结文章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供你参考。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一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
保留原意,使句意清晰、明确;。
多留,少改。
二、修改病句的技法:
1、一般方法:
“增”(增添字词)、
“删”(删除多余)、
“调”(调换顺序)、
“换”(更换词语)。
2、具体修改步骤:
找别扭:结合语境,依靠语感,句意表达上感觉别扭的地方,通常就是问题所在。
巧辨析:针对有问题的地方,从语法、词法和逻辑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判断和修正。
(1)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辨析句子成份是否残缺。
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如: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使我们明白道理”显然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是什么“使我们明白道理”?显然应该是“阅读文学名著”。
(2)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
如:
语文课下课后,黄晓静交给老师二篇课外完成的作文。
这个句子中数词运用不当,应把“二”改成“两”。如不说“二张桌子”“二盏灯”,而说“两张桌子”“两盏灯”。
(3)从逻辑事理入手。
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逻辑即事理,其实不难理解。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如:
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逻辑。应改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3、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三种易被忽略的病句“格式”。
(1)成分残缺:
通过这次普法学习,使我增强了法制观念。(“通过”和“使”同时使用,把句子主语淹没了,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通过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2)不合逻辑(前后矛盾或不对应、否定不当等)。
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卧处当风,三忌吃得太饱。(“三忌”与后面的“忌”矛盾。)。
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之前应加“能否”,前后不对应。)。
新旧体制交替,不免不出现管理漏洞。(多了一个“不”,意思弄反了,否则不当。)。
(3)隐藏的语意重复。
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的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目的”与“为了”重复)。
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以……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属重复)。
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与“左右”矛盾)。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二
(1)感情色彩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分析:“效尤”是“学坏的样子”的意思,属贬义词,用在褒义的语境中不合适,应改为“学习”。(2)关联词用错。归类联想句: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分析:“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分析:“品质”是不能“浮现”的,把“品质”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分析:“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把“队伍”改为“人才”。(3)主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分析:“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3.成分残缺。
(1)缺主语。归类联想句: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分析:“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2)缺宾语。归类联想句: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分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1)逻辑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分析:“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2)关联词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分析: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a句,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b句,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一、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找到语病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个句子我们初读时就会觉得不顺畅,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个句子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二、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即运用语法手段,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不全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补语、状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如:“两队的比赛还没开始,看台上已坐满了数万名热情的人群。”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能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数万名”与“人群”搭配不当。
三、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不容易从语法上分析,这时就要从事理上着眼,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如:“田野里的高梁熟了。远远望去一片金黄。”这个句子,读起来顺畅,语法上找不到错误,但一推敲,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成熟了的“高粱”根本不是“金黄”,而应该是红色的。
四、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判定它是否有毛病时,可以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来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如:“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买才要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同学弄不清,甚至认为句中的“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如: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正确的,因此,原句也是正确的。再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但是否有毛病则拿不太准,这时,同学们可以仿造一些句子,如:“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此推断出原句是错误的。
修改时可采用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使其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1.补充法。
多用于成份残缺的病句,如:这次期中考试,得了第一名。(这就要补主语,改为:这次期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
2.替换法。
将感到有问题的地方从句子里面取出来,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看是不是合适。
例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又如:要搞好食品安全监督,监督人员必须要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应把“熟练”取出来,改为“丰富”,句子也就通顺了)。
3.类比法。
发现某些句子或句子里的一部分同语感相冲突,而又无法断定有什么毛病时可以造出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容易发现语病。
例如:同学们搞好校园清洁卫生是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为目的。(这里“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为目的”明显不妥,我们可以造出一些结构类似的语句:“我们学习是为了考取理想的学校为目的”。从这个相似的语段中可以看出,“为”和“为目的”不能同时使用,应当要么就是“为了……”,要么就说成“以……为目的”。所以此句犯了两种格式混用的毛病)。又如: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写的。(就可以类似的造出相同结构的语段:“这支笔的所有人是我用的”,所以不难看出,这句话实际上是把关于同一意思的两种说法“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和“这本书是我写的”混在一起了)。
4.缩句法。
就是运用对复杂单句成分分析的方法,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定、状、补等),来检查句子的正确与否。
例如: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诵。(这个句子比较长,一时难以判断是错在哪里,我们如果采取缩句的方法就容易判断了,我们可将它缩成“天使奋战在一线,事迹和精神在传诵。”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是“精神”的“传诵”搭配不当的错误)。又如: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我们可以缩成“钱不够养活人的生活”。这就很容易看出钱“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三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遵循“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的顺序。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症,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四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的考试题型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方法,希望对同学们修改病句有帮助!
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3、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5、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6、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1:“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到齐了。”——应去掉“基本上”或“全部”。
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7、词序颠倒。
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例1:“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8、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9、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应去掉“异口同声地”。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五
一、常见的病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部分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句(1)缺主语,句(2)缺谓语,句(3)缺宾语,这三种现象都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
(二)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例如:。
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隔着雾,眼前的景物(糊糊涂涂)。
这三个句子中的“成就”“”武断“糊糊涂涂”都用得不恰当,句子的意思都不清楚,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北京是季节”,“北京”是地名,“季节”是指时间,“北京”不是“季节”。这个句子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改进”的意思是“改变原来落后的情况,使之有所进步”,多与“方法”“技术”等搭配,不能与“态度”搭配。这句话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四)词序混乱。
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而原句颠倒了词语的顺序,使句子表达不明白而造成了语病。
(五)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例如:“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这个句子中的“优美”和“漂亮”是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就显得罗嗦了,只要选用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明白了,而重复使用两个,反而使意思不清楚了。
(六)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这个句子中的“肯定”和“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肯定”是确定不移的;“可能”是也许能够,或许能够的意思。这两个意思显然是矛盾的,使人看了不明白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哪一个。
(七)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这个句子中的“她”,究竟是指“小芳”,还是指“小丽”呢?要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费解。
(八)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病句。例如:“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夕阳散发的是“余晖”,而“朝晖”是朝阳散发的,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合事理。
(九)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例如:“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这个句子把“猪肉”归属到蔬菜类,显然是错误的。
(十)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指前后两个分句和使用的关联词之间关系不协调。例如:“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这个句子中的关联词“只有”不能和“就”搭配,改为“只有······才”或“只要······就”才能将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
修改病句要把握一条原则。这条原则是:不能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否则,就不是修改病句,而是另造新句。因此,修改病句,一定要弄懂“病句”本身要表达的意思,要照着它的意思去改正。
三、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修改病句要按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步,自由读懂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发现它的毛病,照着原句的意思去改正。许多病句只要弄清楚它要表达的意思,这个病句也就修改好了。例如:“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读了句子之后,想一想:是谁在会上纷纷发言?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加上主语“同学们”或“大家”,这样,句子的意思就表达清楚了,句子也就改对了。
第二步,在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查找,什么毛病影响了这个句子意思的表达。例如:“小明改进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这个句子要说的是“小明改正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原句中的“改进”与“缺点”不能搭配,“缺点”只能说“改正”,不“改进”换成“改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第三步,在查到句子的毛病后,照着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地修改。一个病句的修改,常常不只一种改法,要选择不但最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简便的改法。例如:“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脆。”应改为“这苹果又香又脆。”如果改成“这苹果的味道很香,吃起来很脆。”固然也对,但改法不简便。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六
(1)感情色彩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分析:“效尤”是“学坏的样子”的意思,属贬义词,用在褒义的语境中不合适,应改为“学习”。(2)关联词用错。归类联想句: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分析:“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分析:“品质”是不能“浮现”的,把“品质”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分析:“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把“队伍”改为“人才”。(3)主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分析:“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3.成分残缺。
(1)缺主语。归类联想句: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分析:“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2)缺宾语。归类联想句: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分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1)逻辑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分析:“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2)关联词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分析: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a句,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b句,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一、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找到语病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个句子我们初读时就会觉得不顺畅,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个句子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二、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即运用语法手段,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不全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补语、状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如:“两队的比赛还没开始,看台上已坐满了数万名热情的人群。”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能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数万名”与“人群”搭配不当。
三、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不容易从语法上分析,这时就要从事理上着眼,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如:“田野里的高梁熟了。远远望去一片金黄。”这个句子,读起来顺畅,语法上找不到错误,但一推敲,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成熟了的“高粱”根本不是“金黄”,而应该是红色的。
四、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判定它是否有毛病时,可以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来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如:“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买才要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同学弄不清,甚至认为句中的“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如: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正确的,因此,原句也是正确的。再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但是否有毛病则拿不太准,这时,同学们可以仿造一些句子,如:“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此推断出原句是错误的。
修改时可采用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使其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1.补充法。
多用于成份残缺的病句,如:这次期中考试,得了第一名。(这就要补主语,改为:这次期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
2.替换法。
将感到有问题的地方从句子里面取出来,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看是不是合适。
例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又如:要搞好食品安全监督,监督人员必须要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应把“熟练”取出来,改为“丰富”,句子也就通顺了)。
3.类比法。
发现某些句子或句子里的一部分同语感相冲突,而又无法断定有什么毛病时可以造出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容易发现语病。
例如:同学们搞好校园清洁卫生是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为目的。(这里“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为目的”明显不妥,我们可以造出一些结构类似的语句:“我们学习是为了考取理想的学校为目的”。从这个相似的语段中可以看出,“为”和“为目的”不能同时使用,应当要么就是“为了……”,要么就说成“以……为目的”。所以此句犯了两种格式混用的毛病)。又如: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写的。(就可以类似的造出相同结构的语段:“这支笔的所有人是我用的”,所以不难看出,这句话实际上是把关于同一意思的两种说法“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和“这本书是我写的”混在一起了)。
4.缩句法。
就是运用对复杂单句成分分析的方法,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定、状、补等),来检查句子的正确与否。
例如: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诵。(这个句子比较长,一时难以判断是错在哪里,我们如果采取缩句的方法就容易判断了,我们可将它缩成“天使奋战在一线,事迹和精神在传诵。”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是“精神”的“传诵”搭配不当的错误)。又如: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我们可以缩成“钱不够养活人的生活”。这就很容易看出钱“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七
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主要意思找出病句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八
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3、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5、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6、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1:“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到齐了。”——应去掉“基本上”或“全部”。
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7、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例1:“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8、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9、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应去掉“异口同声地”。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九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
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
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重读几遍。
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
(一)补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例如:。
1、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补主语)。
2、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补谓语)。
3、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补宾语)。
(二)删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和自相矛盾的病句。例如:。
1、玲玲学习成绩好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我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这种方法也用于修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的病句。例如:。
1、通过老师的反复教育,(使)我认识了错误。
2、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甜。
3、西瓜、(南瓜)、香蕉、菠萝这些水果我都爱吃。
(三)换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指代不明和不合事理的病句。例如:。
1、无论谁(违背)违反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2、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提高。
3、他(心上)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四)调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词序混乱的病句。例如:。
1、我们学校过去注意得不够对卫生工作。这句话应该把“注意得不够”放在“对卫生工作”的后面,改为“我们学校过去对卫生工作注意得不够。”
2、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许多小明的先进事迹。这句话应该把“小明的”放在“许多”的前面,改为“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小明的许多先进事迹。”
另外,修改病句还要注意因为词语的调换、删补,而造成句子里标点符号的不妥,修改时,标点符号要有随之移动修改。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一
1、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2、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3、改,对证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1、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4、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5、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6、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8、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9、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二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
(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
4、结构混乱。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5、表意不明。
(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6、不合逻辑。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嘹亮”却看不到。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歌声嘹亮”。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语文课下课后,黄晓静交给老师二篇课外完成的作文。
这个句子中数词运用不当,应把“二”改成“两”。如不说“二张桌子”“二盏灯”,而说“两张桌子”“两盏灯”。
5、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三
例: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四
1.先找语句主干,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妥当。
从汉语语法角度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都由主语、谓语、宾语这几个最重要的成分组成。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语病,首先要检查主谓宾是否完整,或者是否搭配妥当。
例如: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摇篮。其中,主谓宾是,文化站成为工具,当提取出主谓宾,会发现文化站和摇篮明显的不搭配,因此该句明显有语病。
2.看主谓宾的修饰词语。
修饰性词语增加了语句的丰富度,能细腻且准确的表达说话者的意思,但有时候,由于修饰不当,会出现严重的错误。做题的时,在检查完主谓宾是否完整以及匹配后,应当检查主谓宾的修饰词语是搭配否妥当。
例如:指导员严峻且深刻的讲话使这位列兵同志的思想认识水平到了提升。该语句中,主谓宾是话使提升。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是主语的修饰词——严峻在这里用的不当,严峻一般形容形式,或事态,用来修饰说话,就是修饰上的不当,因此该句有语病。
3.检查连词是否用的恰当。
连词的使用使句子的节奏更加紧密,使表达更得力,但是不当,或者错误的使用就会产生语病。
一般常见的连词搭配为:无论...都...;不但...而且...;宁可...也...等。
在使用连词方面常见的错误有,连词的搭配错误,单独连词出现而造成的错误。
搭配错误的例子如:我们国家不但经济发展了,而且人的素质又有很大提高。这里,连词不但应该和而且搭配使用,因此此句错误。
缺省对应连词的:小明委屈得说:虽然我的成绩不是很好,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这里单独出现了虽然这个连词,显得前后意思出现了矛盾。
4.查看语句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错误。
逻辑关系错误,是语句本质上的.错误,而非语法类的错误。
典型的逻辑错误有:
1.同语反复。例如:乐观注意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例如: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3.概念不当并列。例如:音乐分为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和民乐等。
4.偷换概念。例如: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5.转移论题。例如:"我以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整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
6.自相矛盾。例如:"这件事情我没有问过,只是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7.两不可。例如:"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
8.以偏概全。这是不正确构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出现的逻辑错误。
9.循环论证。这种错误发生在一个论证中,论据的证明需要依赖前提的情况。
10.倒置因果。例如:为了加快我国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航天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航天工业发展很快。
5.考察否定词的运用是否符合句子原有意思。
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例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五
很多小学生反应小升初语文修改病,是小学语文考试最难得题目,很多的学生不能够准确的掌握修改病句的答题技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语文病句修改技巧汇总,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答案)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答案)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答案)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答案)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答案)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答案)一进花园, 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听到悦耳的鸟叫声。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六
1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2()。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3()。
a、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b、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处理,都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c、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d、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4()。
a、十月十一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出版了。
b、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c、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d、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5()。
a、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b、老张逝世离现在已经十年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6()。
a、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b、“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d、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7()。
a、《医师法》明确规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注册医师必须要加入当地的医师协会。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七
1.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2.今年2月9日,在执行灭火任务中不幸牺牲的消防战士孙络络的骨灰从上海回到故乡湖北武汉,安葬在武汉市的烈士陵园,湖北各界群众数百人前来吊唁。
3.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4.中国珠算入选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
5.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
6.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7.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8.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9.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10.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1.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12.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13.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14.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15.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16.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17.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18.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19.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20.针对教育资源非均衡分布的情况,教育部提出“就近入学”,本意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学区房竟然疯狂上涨,“就近入学”大有“价高者得”的趋势。
【参考答案】。
1.搭配不当,“任务”不能是“问题”,可删去“任务”或“的问题”。
2.搭配不当,“骨灰……回到……武汉”主谓搭配不当。
3.搭配不当,定语“高雅”“时尚”不能与中心语“功能和作用”搭配。
4.搭配不当,“中国珠算”与“国家”不搭配。
5.搭配不当,“经验阅历”不能“提升”。
6.搭配不当,“一起”不能与“疾病”搭配,可将“疾病”改为“疫情”。
7.搭配不当,“理论”与“实施”不搭配。
8.搭配不当,主语“作品”与谓语不搭配,可将“作品”改为“作家”。
9.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关联词使用也不当,把“就”改为“所以”。
10.搭配不当,“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应改为“我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最后一句应为“老龄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1.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可将“到”删去,“能否很好地”改为“的”。
12.搭配不当,应为“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13.搭配不当,主语“中心思想”与谓语部分“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搭配不当。
14.搭配不当,可改为“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有关本体论问题的论述充满了辩证色彩,因此他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15.搭配不当,改善的应是“生态环境”,而不能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16.搭配不当,“引导”与“顽疾和陋习”搭配不当。
17.一面对两面。在“的状况”前加“良好”。
18.搭配不当,“维护”与“合理要求”搭配不当。
19.“加强”与“精度”搭配不当。
20.搭配不当,“学区房”不能“疯狂上涨”,当改为“学区房价格竟然疯狂上涨”。
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论文篇十八
1.秋天到了,铺满了厚厚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笔直地伸向密林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
3.六一节的那天,他加入了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铃响了,校园里马上顿时安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5.听完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
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8.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师有时经常教育我们爱惜粮食。
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
13.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
14.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___________。
15.艰难的向高峰攀登。
_________。
16.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
____________。
17.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
18.我的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
19.我把教室打扫的整整齐齐。
___________。
20.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
21.宽敞的草原一望无边。
__________。
22.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
23.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________________。
24.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
25.天夜里吹来稻花香一阵。
___________。
26.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
27.爸爸讲的许多雷锋动人的故事。
_____________。
28.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