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专业18篇)
报告是对某个事件、活动或者问题进行详尽陈述和分析的一种书面形式。在撰写报告时,我们应该根据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收集充分的数据和信息,以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说服力。阅读优秀的报告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报告写作能力。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一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总的看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有两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可供参考:
1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
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
二是网络问卷调查。
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
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
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creditcard)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creditcard)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creditcard)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
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2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更容易了,足不出户也能消费,人们每个月的开销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前卫的潮流方向。因此,本次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总的目的是为了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
三、调查地点
网络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11月15日至月22日
五、调查范围
1.地理范围:在校大学生
2.时间范围:年11月15日至11月22日
3.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大学生
六、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发布调查
七、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调研的目的和调查内容,本次网络调研活动对在校学生展开了调查,向他们发出了网络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38份有效问卷。依据调查的主要目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伙食上
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饮食上,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将主要的花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图一可知,有81.6%的在校大学生将花销花费在了伙食上,仅有13.2%左右的大学生将主要开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此可见,当代的大学生们的生活费主要还是花在饮食上,服饰和日用品所占的百分比也较高分别为65.8%和60.5%,数码产品这种价位较大的产品购买的人数极少,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花费主要为生活必需品。
(二)大部分大学生们在购物时最注重的是价格因素
由图二可知,大学生在购物时最主要会考虑到产品的价格,价格因素占了73.7%,品牌因素只占了39.5%。因此,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还是比价理性的,不过也比较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外观,这两个因素所占百分比相同,都为71.1%。
(三)过半数的大学生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都会选择放弃购买
有57.9%的大学生想买某样东西却发现钱不够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暂时先不买,只有18.4%的大学生会想做兼职挣钱再去购买,仅有2.6%的人选择使用借贷产品先买下,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错,但还是鼓励大学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自己赚钱去购买。
(四)生活费有盈余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存入银行
由图四可知,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占44%,在生活费有盈余的情况下,会选择存入银行,仅有15.8%的同学会拿去理财,大学生应该要学会对盈余的钱进行合理、具体地规划,而就依目前的数据来看,现在的大学生理财的意识比较淡薄。
(五)绝大部分大学生平时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
由图五可知,73.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是父母按月寄送的,极少数大学生,占5.3%是来源于银行贷款,靠自己兼职挣钱的只有34.2%。可以看出,大学生自己赚取生活费的占少数,经济来源都得依赖父母。
(六)近半数的学生会在消费之前做好规划
由图六可知,有近半数学生认为在消费之前应该做好规划,占47.4%;秉持能省则省这种消费观的学生占23.7%,而抱着想买就买这种心态的同学也不少,占了21.1%,即使没钱也要借钱去买的同学极少,只占了5.3%。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还是比较理性的。
由图七可知,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800-1200元之间的占36.8%,而31.6%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1200-1500元之间,仅有2.6%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下,月平均消费在500-800之间元与2000元以上的同学所占百分比相同,均为10.5%,而剩下7.9%的大学生每月消费平均分布在1500—2000元。
(八)大部分学生每月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上花费在300元以下
由图八可知,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44.7%每月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中只花费300元以内,而在300—500之间的占了26.3%,500-800元之间的占了18.4%,800-1200元之间的占了7.9%,消费金额在1200元以上的仅占2.6%。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比较在意形象装扮的,每月在这方面的花费也不少。
九、结论和建议
1、大学生消费观念比较理性。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盲目的跟风和一味的追求品牌,购物时比较看重价格,也比较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购物习惯。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下多数都会选择放弃购买而不是非要以别的方式买下产品,这些都能看出现代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自制力较强。
2、大学生经济不独立。如今,多数大学生每月开销普遍在800-1500元之间,生活费都来自于父母给予,只有少数的大学生是靠自己兼职挣钱赚取生活费的。大学生过度依赖父母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多鼓励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兼职赚取生活费,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大学生在消费时应该要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消费。极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父母的给与都是心怀感恩的,所以,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找份好工作,将来回报父母,回馈社会。
十、总结
此次网络调查仅仅是在网络上进行调查,存在无法控制调查对象的配额的缺陷。调查对是面向在校学生,但参与此次调查填写问卷的学生对象不均匀,多集中在大三女生这个范围中,而且此次收集到的问卷很少,仅有38份,问卷的题型比较单一化,测度项不完整,导致此次调查分析数据与现实情况存在偏差。希望以后的调查里能够合理分配调查对象,多派发问卷进行回收后再进行分析,题型要做到精而简。
十一、附录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二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某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这里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
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个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的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
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活动计划 阶段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1研究确定课题确定课题
2拟写问卷问卷调查打印好
3社会调查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4分组讨论问卷分析
5总结书写调查报告
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访调查了一些人对于消费观的看法,结果和分析如下:
1、对某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某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
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
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
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
2、对某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
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某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
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
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三
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个读了大学就有”金饭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作为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大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职业规划情况又如何呢?对此,我在湖南财专和互联网上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调查.
1、探讨的意义:
消耗是一个特别纷乱的题目,它触及社会、经济、人文,直接感化千家万户,不良的消耗风俗其风险是不可思议的,干系到人类的连续和成长。是以,培养精良的消耗风俗是庞大的社会题目之一。勤俭节省是中华民族的死板良习,但是,下述现象对付养成勤俭节省的糊口生涯风俗不可是特别庆幸的,乃至其反效用也好坏常惊人的。在中国,近二十年来,人们的糊口生涯程度渐渐进步了,生育后代数渐渐裁减了。跟着这类现象的产生,一些埋伏的题目缓缓浮出了台面。人们对后代的关怀水公平缓缓走向颠峰:人们对付后代的需求老是尽量满足。泡网吧、金饰、电脑游戏、名牌……在中学生们的身上愈发获得了表现,由此,盲目攀比、华侈无度等等各种不良的糊口生涯习性接踵而来。
2、探讨的目标:
经过议定对当代中学生消耗见解的查看,明白中学生们对付消耗的差别见解和见解,针对所得的探讨结果发出倡导,并向有关部分发起我们公道的定见和发起,令人们珍视中学生的消耗题目,并渐渐培养精良的消耗风俗,另外一方面也使中学生们认识到精确的消耗见解,建立精确的消耗立场。
3、探讨的方法:分组评论辩论法问卷查见解查阅、查寻资料法总结分析法
跟着人民精神糊口生涯程度的连续进步,以及比年来消耗见解的连续变化,学生消耗已成为愈来愈多人存眷的核心。作为一个较为巨大的消耗群体,也作为社会将来成长的生力军,建立精确的消耗见解、养成精良的消耗风俗极其紧张。为了能更加富裕、更加客观地明白我市如今中小学生的消耗状况,厦门市消耗者权柄保卫委员会随机抽取了全市6个区的8所小学以及9所中学进行了问卷查看。查看内容紧张环绕中小学生消耗者的消耗操纵本领、消操心理、消耗行动、消耗维权本领以及获得消耗知识的巴望水划一,共有612名五年级小学生和617名中学生参加了此次查看活动。
1、我市中小学生消耗可操纵环境查看
(一)小学生零用钱的具有及可操纵环境
1、近六成小学生父母平常有给零用钱
查看呈现,有59.7%的小学生父母平常有给零用钱。此中,思明区有70.4%被调核东西父母平常有给零用钱,比例最高;海沧区为67%,同安区63%,翔安区为60.5%,湖里区为55.4%;集美区最低,为40.9%。
2、近八成小学生平常在“糊口生涯、进修必要”的环境下才会要求父母给买东西
查看呈现,有76.8%的小学生在“糊口生涯、进修必要”的环境下才会要求父母给买东西。出于“本身喜好”要求父母给买的占16.7%,因为“他人有,本身也想有”而要求父母给买的占3.7%,在“同学保举”的环境下要求父母给买的占2.8%。
3、近七成的小学生买东西时平常是“找父母拿钱,本身去买”
查看呈现,有67.4%的小学平生常买东西时,平常是“找父母拿钱,本身去买”,有18.6%的小学生是“长辈带着去买”,有11.3%的小学生是父母帮买,有2.7%的小学生是“让同学代买”。
可见,不论是父母平常给的零用钱,还是因为各种必要找父母拿钱去买,我市小学生在消耗中对付零用钱的操纵都具有必定的自力性。但另人不安的是,固然有近八成的小学生具有着精良的消耗念头,但跟风消耗、攀比消耗的小学生比例却超出了被查看者的20%。
(二)中学生零用钱的具有及可操纵环境
1、近四成中学生每个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上
经过议定对零用钱进行分档查看,有61.7%的中学生每个月零用钱(不含炊事费)在“50元以下”;其次是“50元-150元”,占26.7%;再次是“150元-250元”,占6.8%;最终是“250元以上”,占4.8%。
2、中学生对零用钱的利器具有较大的自力性
在问及“父母平常在甚么环境下给零用钱时”,有55.2%的被查看者表现,“要在问明环境后才给零用钱”;36.7%的被查看者表现“每个月巩固时候会拿到巩固命额的零用钱”;29.4%的人表现父母平常给零用钱是“随要随给”;22.3%的人表现“获得好成绩或受到学校嘉奖时给”时家长会给零用钱;14.1%的人是家长“想到时给”;7.7%的则是“做家务后就给”。
可见,明白零用钱去处后才给孩子零用钱的父母比例仅刚过一半,部分家长把零用钱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嘉奖和鼓励,乃至有近三成的父母会“随要随给”,近一成半的家长“想到时给”。这不由使我们不安,处在高速成长期的中学生们可否利用好父母给的零用钱,孩子们零用钱的利用应当由谁来教导。
2、我市中小学生的消耗行动环境查看
(一)中、小学生消耗较为集结的场合略有差别
经过议定此次查看我们发觉,学校附近的小商店不再是小学生消耗最为集结的场合。查看呈现,37.6%的小学生表现本身最凡是到学惯用品专营店买东西,占被查看者比例的首位;其次是大型市集和超市,占31.5%;再次是离家近的小商店,占20.8%;最终才是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占10.1%。而中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大型市集和超市,占被查看者的32.1%;而后是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占27.6%;学惯用品专营店,占21.3%;离家近的小商店,占19%。
绝大大都被查看的中小学生所选择的消耗场合不失为较好的选择。学惯用品专营店、大型市集和超市因为商品的多样性获得了中小学生们的喜好。而具有地舆优势的学校周边店,因为商品的质量等因为,长期以来倍受争议,乃至成为学校三令五申制止流连的处所。但是,查看中我们发觉,中小学生对学校周边店的反响不一,绝大身分源于学校的束厄狭隘,如有小学校要求学生彼此举报等,而大大都小学生其实不太明白学校制止他们到学校周边店买东西的根来历根本因。综而我会觉得,如何指导学生精确选购商品才是杜绝学校周边商品混乱的根本。学校在束厄狭隘学生消耗行动的同时,应同步培养学生精确消耗的本领。
(二)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学生表现本身的零用钱无筹划开支
查看呈现,有14.2%的中学生表现本身每个月的零用钱能“作好利用记录,略有节余”;有59.6%的被查看者表现本身每个月的零用钱能做到“有筹划地用,尽量不超支”;有11.1%的被查看者则表现“想用就用,花完就好”;12.2%的被查看者表现“想用就用,不敷再向父母要”;2.9%的被查看者表现“想用就用,不敷向他人借”。过早地养成无筹划开支的风俗,庆幸于学生的成长。这与我们前方查看发觉的,近三成的父母对付孩子的零用钱会“随要随给”,近一成半的家长“想到时给”不谋而合。我会觉得,中学生应当具有必定自力的消耗本领,这有益于培养他们糊口生涯的自力性,但如果异国科学精确的指导,将会拔苗助长。
(三)学惯用品和零食仍为中学生零用钱的紧张付出
在问及零用钱紧张用于哪些方面时,有65.3%的被查看者选择了“购买学惯用品”;有44.7%的被查看者选择了“购买零食”;有16.3%的被查看者选择了“为同学购买礼品或同学集会”;有13.6%的被查看者选择了“购买游戏软件、影音成品等”;有21%的被查看者选择了“其他”,这部分学生则是入手下手用消耗的零用钱去购买服饰、数码产品等本来更多要依靠父母付出的消耗品。可见,中学生在消耗上入手下手进修自力自立,人情消耗、精神文娱消耗成为中学生消耗的多元化表现。
(四)百分之六的小学生将客岁大部分的压岁钱“救济给必要救助的人”,亦有百分之十六的中学生觉得节余的零用钱应当“救济增援国度构筑或帮助坚苦同学”
查看呈现,对付客岁大部分的压岁钱,49.1%的小学生“交由父母保管”;23.2%的人“存入本身的存折或银行卡里”;7.5%的小学生选择“找个小处所本身放起来”;7.4%的人选择“补助家用”;6.6%的人选择“购买本身最喜好的东西”;6.2%的小学生则是选择了“救济给必要救助的人”。
在对中学生节余零用钱如那边理的查看中,有28%的'中学生觉得应当“寄存在本身上锁的抽屉里”,有21.8%的中学生觉得应当“购买本身最喜好的东西”,有16.7%的被查看者觉得应当“存入本身的存折或银行卡里”,有10.4%的中学生觉得应当“交由父母保管”,有9.3%的人觉得应当“经过议定救济等,增援国度构筑”,有7%的被查看者觉得应当“帮助坚苦同学”,有6.8%的人选择了“补助家用”。
4、我市中小学生的消操心理环境查看
(一)将“质量要好”作为选购商品标准的中小学生比例均超七成
查看呈现,有75.8%的中学生将“质量要好”作为选购商品的标准之一;其次是“代价便宜”,有41.1%的中学生将其作为选购商品的标准;而将“符合期间潮流”和“名牌”作为选购商品标准的被查看者的比例也不小,别离为29.9%和14.9%。而与中学生类似的是,有83.9%的小学生将“质量好”作为其选购商品的标准之一;居第二位的仍然是“代价便宜”,有52.7%的小学生进行了选择;“好玩都雅”、“名牌”选择的人数比例顺次为18.1%和13.7%。质量和代价仍为大大都中小学生选购商品的标准。
(二)小学生在消耗时更盼望获得教授和家长的教导
查看呈现,有62.1%的小学生“买东西时盼望获得教授或家长的教导”,因为他们觉得教授和家长“可以教他们如何选择更好的”商品;有19.1%的小学生盼望获得教导,但盼望“不要管得太细”;有11%的小学生觉得无所谓;有7.8%的小学生不盼望获得教授和家长的教导,因为他们觉得“教导就不解放了”。
比拟小学生,中学生则更趋表现其消操心理的自力性。查看呈现,26.4%的被查看中学生不盼望获得教授和家长的教导,“因为教导就不解放了”;26.3%的被查看者盼望获得教导;有25%的消耗者盼望获得教导,但不要管得太细;22.3%的被查看者表现无所谓。
(三)“喜好就买”成为最多中学生的偏向性消耗见解
在对中学生消耗见解的偏向性查看中,有38.2%的被查看表现本身偏向于“喜好就买”,占被查看人数比例最多;有32.3%的被查看者表现本身更偏向于“要买就要买当前流行的”;而表现本身偏向于“糊口生涯、进修必要才买”的被查看者仅占27.2%;“只要他人有的,我也要买”的占2.3%。
可见,“喜好就买”和“要买就买当前流行的”成为如今中学生的主流消耗见解,加强培养我市中学生建立精确的消耗观时不可待。
5、我市中小学生消耗维权本领环境查看
(一)消耗知识把握平常
购买食物时,查看出产日期和保质期作为一个消耗知识应为每个消耗者所熟知,而查看呈现,有78.1%的小学生表现购买吃的东西时“会”看出产日期和保质期;有18.6%的小学生表现本身“偶尔”会看;2%的被查看者表现“不会”看;1.3%的被查看者表现“不知道”。比拟小学生,中学生在这方面更加薄弱,只有64%的中学生表现会看出产日期;有28.1%表现偶尔看;3.4%表现“不会”看;4.5%表现“不知道”。
(二)维权意识较为可喜
查看呈现,在“买到质量不好的东西或是被卖东西的人骗了”时,有33.5%的小学生入手下手选择“跟父母说”;有23.3%的小学生入手下手选择“向消耗者权柄保卫构造投诉”;有19.7%的小学生选择“找卖东西的人表面”;有3.8%的小学生选择“跟教授说”;有19.7%的小学生选择“不明白之,自认庆幸”。
而“当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有54.1%的中学生入手下手选择“到购买处调换”;有18%的的中学生入手下手选择“跟父母说”;有14.8%的人选择“向消耗者权柄保卫构造投诉”;有0.7%的人选择“跟教授说”;有12.4%的人选择“不管他,将就着用”。
(三)维权知识急迫必要
查看呈现,有85.8%的中学生表现“想知道”本身作为一名消耗者,如何保卫本身的合法权柄不受侵吞;10.8%的中学生表现“无所谓”;3.4%的中学生表现“不想”。可见,中学生们获得有关消耗维权知识的欲望特别急迫。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经济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因此对我们产生重要得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影响,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关注其消费状况,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湘南学院各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
1、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生活费用、衣着费用、化妆品及护肤品费用、日常用品费用、零食费用、其他消费。
2、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消费:购买书籍的费用、参加课外培训费用、文具用品的消费、其它消费。
3、在校大学生休闲娱乐消费:参加课余活动费用、运动健身费用、娱乐费用、其它消费。
4、在校大学生的人情消费:生日聚会费用、同学老乡聚会费用、男女朋友间的情侣消费、受人恩惠答谢他人所用费用、其它费用。
5、在校大学生的电子产品消费:通讯费、网费、其它费用。
6、其它方面的消费。
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全院学生为总体,在一、二、三年级中按2:2:1比例分层抽样,用样本调查推断总体,具体情况如下:
性别:男25人女25人
大一:20人大二:20人大三:10人
1、在校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用在150—300元之间居多,大一学生占了80%,大二学生占了10%,大三学生占了50%。由此可见,我们学院的大学生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还算合理,在化妆品、衣服、日常用品消费方面,消费额在0—60元大约在80%,对此也比较合理。
2、在校大学生学习消费方面:购买书籍费用在20元以内约占66%,而50元以上仅有15%,购买学习用品平均每月费用在5—10元的占70%左右,5元以内或10元以上所占比例相当,而对于参加课外培训的费用各不等。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就是其天职。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消费还应该提高一点,让自己充实起来,很多在校大学生放映自己很迷茫、很无聊,其实书记便是的朋友。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五
消费,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做的一件事,是生活的基础。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是时尚的风向标,也是时尚的追随者。在某些时尚领域,起的领导作用甚至超过一些大红明星所起的作用。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改善消费构成方面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的态度,通过深入调查和手机数据,我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进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大学的殿堂。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诠释着大学生消费观念。因此父母亲们对教育进行的高额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那么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呢?为此,我分别对苏州市职业大学部分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我对此情况的内容的分析:
1、过于盲目消费,感性多于理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父母的生活费。没有自食其力的经历,不知道赚钱的难处。此外,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的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比如,很多大学生都用苹果手机之类的高端机,这就是一种互相攀比引发的消费,觉得别人都有自己没有会很没面子,这种消费心理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
2、追求时尚和是不老的话题
很多大学生都会买一些品牌的衣服或生活用品。这种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攀比消费,比如上述有同学用苹果手机,这也就是一种崇尚品牌的消费观念。消费应该建立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上的,比如自己用过某种肥皂觉得不错,那么就可以一直用下去,这里并不是说不提倡尝试多元消费,只是不提倡过分的品牌消费。
3、消费倾向多样化
在这个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师、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行,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理财观念需培养和加强
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给的生活费,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赚钱的不易,因此没有节约的观念,更没有存钱的理念。有很多同学是月初是‘高富帅’,月底‘穷屌丝’的状况。没有养成对自己生活费做一个合理规划的习惯,总是有一分钱就花一分钱。
2、消费水平两极分化
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同学还是很懂事的,不会乱花钱,甚至会自己想办法赚钱。这就与那些过度消费,乱消费的同学形成了鲜明对比。有的甚至一顿饭钱够其他学生吃一天。据观察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一些男生比较严重,而女生多少会比男生更懂事,节约一点。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
针对这一点,我发现女生更为突出,有些女生的生活费一半是用来买衣服、玩偶及化妆品的,而自己的饮食消费所占比例则很小不吃饭是不行的,我相信父母给的生活费主要还是应该用来吃饭的。
4、恋爱支出过度
进入了大学,自由了,也有时间和精力了。因此很多学生会找个对象,谈个恋爱,在调查中方我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支出200—300甚至更多,最少的也有150元左右。他们大多是为了追求情感需要而物质投入的,因而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很不理智的消费。这种不理智的现象尤其是出现在男方身上,然而,有趣的是,少数女生也会有这种现象。爱情的盲目力量是不可取的,要在恋爱的甜蜜中保持一种理性的消费。
以上就是我的调查所得的结论,也许我的数据不够,也许我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自己的声音。
针对以上结论对当代大学生几点忠告:
1、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2、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对大学来说还应该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的矛盾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状况,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者方方面面。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的扩招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消费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水平越来越好,越来越合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高中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调查时间:20xx年8月3日至8月12日;
(二)调查地点:xxx;
(三)调查对象:对政法系10级本科班、汉语系09级(2)班本科、音乐舞蹈系10专科(1)班学生共计128人的每月生活费进行实践调查。
基本月均消费状况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中生的消费水平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对其消费途径 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购买衣服:高中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高中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 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上网消费: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创造崭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体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对于上网方式,有19.5%的学生配有私人电脑,在网吧或 公共机房上网者占79.5%。
(4)手机等通讯消费:据调查72.7%的学生月均发短信超过300条,每人通话时间可达230小时。1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200条左右 ,通话时间约150小时。只有14.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100条以内,通话时间在100小时以下。
(1)社会的影响
把高中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高中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 ,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而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费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不少的高中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潮流。因而产生一种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2)家庭的影响
经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能比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因而家庭对每一个高中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学校的影响
当今的高中校园是开放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冲击着校园,学校周边的环境对高中生的消费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校园内许多商家的广告传单、周围的网吧、歌厅、舞厅、咖啡厅、游戏厅、溜冰场、饭店等到处可见。这些都成了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具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高中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
其二,对高中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高中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高中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认为要正确引导高中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高中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高中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 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高中生的财商
财能力是现今的高中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高中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高中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高中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高中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可见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高中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对高中生的消费有了更深的认识。高中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大了学习教育管理的难度。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 此,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合格高中生,我们不仅应该控制自身消费,向正确道路发展,也应互相提醒,共同走向理性消费、合理消费。要对自己的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做出理财计划。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七
一、项目研究的意义
自20**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入学至今,校园内已有三届学生为90后。他们是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在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的影响下,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悄然发生了变化,从而势必会影响其消费观,包括消费方向、消费心理、消费形式等。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大学生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次研究就是以问卷方式调查,以发放纸质问卷及利用网络发放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xx年6月至20xx年10月。在此期间,项目小组按项目设计计划有序展开的,包括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10份,其中有效问卷4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89%。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三大层面问题。一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其所在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状况等;二是大学生消费的实际状况,包括消费来源、生活费数目、消费的内容或者说消费的构成等;三是大学生对于消费的一些看法,如网购和奢侈品等,还有一些理财观念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家庭条件影响大学生消费水平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得看出:近九成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受访90后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在每月500元以上,其中分别有26%和20%的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其中他们的伙食费多为300~500元,并且有近两成学生的伙食费为500元以上;月娱乐开支大多为100~400元,并至少有13%的学生月娱乐支出为400元以上。来自农村的学生,有60%的人月生活费是在500~1000元之间,有29%的学生月生活费是在300~500元之间,另外还有3%的学生月生活费是在300元以下;主要有47%的学生伙食费为300~400元,另有44%的学生月伙食费水平平均分布在200~300元和400~500元;有70%的农村学生每月娱乐开支为50~200元,14%的学生月娱乐开支为50元以下。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来自农村学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
由此看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水平略低于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并且在调查问卷中,有46%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较低甚至非常低,这表明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而面对一件现在并不需要的物品时,有70%多的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会因一些诱因会忍不住去买,但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41%的人会想去买。这表明了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自己消费有一定的节制,也间接说明了农村学生的消费水平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2.男女生间的消费存在差异
诸如伙食费上,被调查的大学生中64.9%的伙食费实在300-500元之间的',而男生在此区间中的比例比女生高出近7%,可见男生的伙食消费比女生多,因为男生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他们必须多摄入一些食物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再次男生运动量也比女生多的多,也需要更多摄入能量。而女生大多数都希望自己苗条一些,所以在伙食方面花费就比较少。
在娱乐开支方面,每月在50元-200元之间这一中下范围内,女生所占比例比男生高出近10%,而在400-600元这一较高范围内,男生比女生高出近6%,可见男生的娱乐开支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女生的。男生的娱乐范围较广泛,像打电玩,请客吃饭等等要比女生的多,并且在娱乐方面男生花销更加大手大脚一些,而女生相对来说会精打细算一些。在每月娱乐消费的主要项目上,男生多用于数码产品及买礼物请客上面,而女生多集中于购买衣服饰品及化妆品护肤品,其他项目上相差不大。女生相比男生来说更较注重自己的外表,所以在衣饰化妆品方面花费多一些,而男生则对数码产品更感兴趣,并且男生在交际方面也比女生大方一些,愿意花对一些的钱来经营友谊爱情。
3.网购已经成为90后学生群体中不可或缺的购物途径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看出,有68%的调查者会选择上网购物。网购已经成为90后学生群体中不可或缺的购物途径。其原因是网上购物所具备的送货上门,方便快捷,价格便宜、透明、方便等优点。价格低廉以及方便是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最主要的原因,这应该归因于由于大学生还没有收入来源,生活费主要靠父母供给,也正因为此,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过程中比较关心产品的价格。另外,商品多样性以及更丰富的商品信息也是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有网上购物经验的大学生表示最初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所需要的商品在周围实体店中很难找到,而在网上点一下鼠标就可轻而易举的找到。
大学生在接受网上购物这一新的购物方式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网上购物所产生的一定的疑虑和戒备,正是这些疑虑和戒备把约30%学生挡在了选择网上购物这一新的消费方式的门外。这也正反映出了网上购物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缺陷,需要及时弥补和纠正。在没有购买经历的大学生中,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对网站不信任,怕受骗,质疑其安全性,担心网上付款环节等。没有网络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对网络零售商的了解很少,而质量、信息搜索以及订购都是在消费者真正进行消费的时候才能够切身感受的。而一些不法商贩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甚至利用网络漏洞进行诈骗,也促使了一些大学生拒接网上购物。
从90后大学生是否网购这一角度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90后大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快,对网络知识的了解比较多,有7成的大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表明了大学生是接受网上购物的消费模式。在计算机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人们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而网上购物这一方便、快捷的购物形式也被很多人所接受。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未来购物市场上的潜在用户。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有能力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网络营销,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占取新的消费顾客群体。
4.对品牌消费的态度
被调查同学对于奢侈品的态度处于一个较理性的状态,70.6%的学生对于奢侈品只是遇到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购买,也就是说对于奢侈品同学们并不是一味追捧也不是一味排斥。其实消费也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过对于90后年轻的同学们来说,还是尽量不去购买奢侈品,毕竟现在还没有经济基础,消费来源大都来源于父母。我们现今社会还是倡导勤俭节约为主,同学们也应该发扬朴素作风。穿着使用名牌的物品,也并一定能让人产生对你的尊重与认同,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在做起,提升个人素质与修养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
5.盈余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知:现今高校学生每月生活费都有些许盈余。首先针对城市学生来说,78%左右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其中65%的学生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而其中仅有13%的学生盈余较多。而有22%左右学生每月没有盈余。统计数据显示,其中有5%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76%的学生认为勉强刚好,19%的学生认为绰绰有余。其中5%的学生包括每月生活费有盈余但不多的学生和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的学生。
很容易看出,来自城市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其每月生活费都有盈余,主要由于城市中大部分家庭达到小康水平,这当然也与城市学生理财能力有关。并且家长能合理规划孩子的每月消费结构,因此占65%学生每月生活费出现仅些许盈余,有效地控制了孩子的花销。也可以看出虽然有22%的学生没有盈余,但仅有5%的学生抱怨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其所需,可以看出城市孩子的消费理念跟理财观念都是比较乐观的。
针对城镇学生来讲,63%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其中50%的学生每月生活费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占13%的学生盈余较多,而在13%中仅有6%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绰绰有余。占37%左右的学生每月没有盈余,这其中有5%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需求。
有调查显示知,来自城镇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与来自城市学生每月生活费不相上下,但却出现比城市学生高出15%的学生出现月末无盈余的情况,其很大原因在于其理财能力。
针对农村学生来讲,占56%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而仅有5%的学生盈余较多,但其中这5%的学生中虽然每月生活费出现较多的盈余,但并没有学生认为每月的生活费能绰绰有余的满足他们的需求,相反他们大多数认为能勉强或者刚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剩下51%的学生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占44%左右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其中8%的学生认为每月的生活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农村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稍低于以上两者。因此明显其盈余状况也低于以上二者。但是盈余状况的差距并不大,这与理财能力关系甚大。但对于5%盈余较多的学生来讲,他们中却不认为每月生活费能绰绰有余地满足其需求,这很大程度上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追求多,因此认为由于需求导致需要更多的盈余来自我支配;再者就是农村孩子消费观念有待提高。作为学生,只要能满足日常基本生活所需就行,没必要追求高层次的生活。
6.理财能力
针对城市学生来讲,57%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3%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仅有10%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针对城镇学生数据显示,6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9%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仅有5%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针对农村学生来讲,62%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2%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而有1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从总体上看,60%左右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大约2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有14%的学生认为其有较强的理财能力。
从上述数据得知:大学校园中来自城市跟农村的学生其理财能力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差异,然而来自城镇的学生其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稍落后于来自城市跟农村的学生。从总体上看,学生群体中认为自己理财能力较强的比例偏低,因此大部分学生的理财能力都有待提高。
原因:当今社会,理财能力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来自城市的学生其家庭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因此家长会更加合理,科学的全方位教导自己的孩子,其中包括其理财能力。而且城市家庭大部分都是工薪家庭,家长每月的花销都是要规划的,否则很难有积蓄,这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因此来自城市的学生理财能力总体上看一般,但还需提高。
而农村的孩子,由于其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年纪相对较小的时候就要学会当家,尤其是家里不是独生子女的,当父母为生计忙于打工或者务农时,他们还要承担照顾家中弟妹的任务,因此也就应了一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其总体的理财能力也不逊于来自城市的学生。
然而来自城镇的学生,其总体理财能力稍弱于前面二者。来自城镇的学生,家庭文化水平一般,经数据显示,家庭一般经商,目前来看,其生活水平不亚于城市家庭,但是家长平常跟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大部分家庭中家长跟孩子的隔阂较大,学生大部分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并且大多数家长忽视理财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消费观念的教导往往只是“不要乱花钱”一句话,据额外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们对于家长“不要乱花钱”这话,往往只是随口回一句“恩”,他们表示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叫作乱花钱,因此提高城镇居民理财意识才是首要任务。
总体上看,仅有16%的学生有较强的理财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财意识需要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3.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因为他们消费能力有限,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4.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
在此,我们对90后大学生消费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大学生应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应根据自身的消费情况及家庭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来更好的买足自身的需求。养成每天记账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消费,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
大学校园应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校园消费氛围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并加以引导。同时,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例如在校开展一些关于大学生理财方面的培训等,使得理财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灌输理财的思想。
父母也应多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兼职,既能赚取一些生活费,了解金钱的得来不易,也能在社会中锻炼一下自我。学校教育高校与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高校和社会应该重视给“90后”大学生更多锻炼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八
报告内容:
每天放学时,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
新学期开学不久,我们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5.8%没有的仅占4.2%.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 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 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调查数据显示:在学生中,每月零花钱在10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68.2%;而100-150元的占12.6%;150-200元的占5.9%;201元以上的占13.3%.相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5.3%;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5.2%;其他亲戚给的占6.8%;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学生的月消费明显比初中学生要高.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以上是我们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的一些结论,仅供大家参考.(附研究过程及调查报告)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个问卷,通过它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一些看法.
调查对象:初中生和高中生 调查区域:诸暨市应店街镇中
调查人数:300人 有效问卷:250份
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问卷
1. 你是:男/女
2.你有没有零花钱
a有 b没有
3.你每月的零花钱是:
4.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其他亲戚 d.其他
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a.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买零食
d.玩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上网 e.其他
6.你对学生穿名牌,盲目攀比的现象的看法:
很正常,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了
看条件,家里条件好的可以,毕竟好衣服穿起来舒服
应该杜绝这种情况,因为这样攀比下去会影响其他同学
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要别人去说吧
7.你对中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看法
a.应该,一些特殊场合需要 b.没什么理由,应该
c.没必要穿校服,抹杀学生个性 d.说不清楚
8. 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 b.商品的价位
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 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9. 你经常购买的书籍:
a.科技丛书 b.报刊杂志 c.专业用书
d.漫画书 e.文学著作 f.其它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九
现在的吃货也是越来越多,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在此给大家以下建议:
(1)健康饮食,注意卫生,尽量选择有安全保障的食物;。
(2)注音营养搭配,不要为了追求美味而一直吃一些垃圾食品。
另外网购是现在的一大热潮,买衣服或者娱乐活动也的确需要,但我们更应善于理财。以下有一些建议:
(1)不能因为盲目网购,买衣服或者是出去玩而一下子花费很多,不然以后的日子就难过喽。
(2)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性,可以通过记录自己消费方向和比例来督促改良。
网上购物。
(1)提高警惕和防范意识,网购时看清双方交易条款,不要轻易将钱打到对方支付宝或银行卡上。
(2)自己学会选择最佳的购物方式,比如看看买家秀,货比三家,注意售后服务保障等;。
(3)注意权衡自己的消费水平,合理消费,作为大学生,我们没有过高的消费能力,挥霍不是好习惯。
(4)在此特意提醒一下女生,注意适度网购,因为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网购金额还是次数,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而且将过多的精力投入逛淘宝也是不利于健康生活和学习的。
消费观念。
无论是男生女生,拥有好的一个理财习惯是妥善安排自己独立生活的前提。既然迟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自立,何不早一点先自己锻炼起来呢?以下是一些财务管理小技巧:
(1)对自己每天的支出有一个简要的记录,现在有很多相关的app,也有记账的小本子,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2)对自己每个月的支出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做到留有一定余地。
(3)超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然而我们要学会从上一次的超支中了解到自己的不合理消费以避免下一次的窘境。
针对提前消费的调查,调研过程中不少同学表示对“提前消费”这个概念不甚了解,消费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浑浑噩噩地对待自己的钱包很容易就入不敷出了。因此希望同学们能更加关注相关知识,树立自己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
1、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2、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5日至20xx年12月06日
3、调查地点:山东建筑大学、互联网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网络调查
二、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 心理 观念
三、调查报
1.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
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和现状:
(1)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
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2)消费的水平参差不齐。
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7.8%,低于350元的占15.944.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500元之间,31.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
(3)消费产品越来越多样。
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
的热点。接近60%的大学生都拥有手机,而74.46%的学生都表示他们买了电脑,接近一半的同学表示如果条件允许,将会在旅游上进行消费。这些数据都表明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87.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8.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一般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
2.当代大学生消费理念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
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心愿。
(2)人际交往支出过度。
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通讯与恋爱开支大,在拥有手机的同学中
(3)缺乏经济独立的意识,并且理财观念淡薄。
在被调查的503位同学中,有将近400名同学表示自己主要
己是随意消费,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支出状况,而有18.37%的同学说自己每个月的钱经常不够花,这也充分揭示了部分大学生淡薄的理财意识,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3.当前大学生消费理念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中间存在的个性展示与随波逐流的现象导致消费的不
合理性。
当代的许多大学生都充满个性,并且十分佩服张扬个性的
人,因此,自己也会想尽办法消费去置办新潮的装扮,来博得其他人的关注,另外由于部分大学生有着攀比的心理,所以也随波逐流,争相效仿,形成了一种不合理消费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首先是由于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导致消费上面的争相效仿,而在满足了自身的审美需求之后,又要张扬个性,而另外消费以达到求异的目的。
(2)过分以自我的需要为中心而产生了消费自主心理,导致消费
的盲目性。
现在许多大学生都觉得自己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或喜好进行
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3)部分学生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
许多大学生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大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花费一般都是向家里索取,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的,因此,对于自己的生活费通常珍视的程度不够,随意花销甚至浪费,导致了消费的不合理性。
(4)缺乏针对大学生消费理念上必要的引导和教育
一般说来,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
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而在高校也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3.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1)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一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xx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这里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
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个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的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
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活阶段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1研究确定课题确定课题
2拟写问卷问卷调查打印好
3社会调查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4分组讨论问卷分析
5总结书写调查报告
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访调查了一些人对于消费观的看法,结果和分析如下:
1、对xx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xx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
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
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
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
2、对xx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
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xx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
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
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3、对xx市居民购房方式的调查结果。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享几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其次是选择首期付款+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
接下来,有1/5的人选择了整理家务,选择该项的以中年人居多,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儿女又正于读书阶段,双休日他们便在家陪孩子,做家务,补补睡眠等。
还有16%的人选择了上街购物,这和以前的赶集很像,是中国人传统的渡假方式。
另有10%的人选择了用上网来度过双休日,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
各有6%的人选择了文化消费和健身运动,这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浪费时间的事,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
只有5%的人选择了走亲访友,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是过于淡泊了?
5、对xx市居民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评价。
有93%的人选择了“没有过时”或“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这两项的意义大致相同,当问及对于应赋予新的内容的理解时,其回答相仿:该花的时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浪费。
我本以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人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会认为“勤俭节约”是老一辈人才恪守的道德观念;这代人会认为学习上一代人的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是有违于新新人类“舍我其谁”的准则的。而这次的调查结果实在叫人高兴,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续。
6、哪项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
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生活必需品,这类人走向两个极端——离退休人员和刚刚步入社会的打工者。
其次是选择文化娱乐健身的,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再次是有15%的人选择了子女消费,其年龄在25~35岁和35~50岁两个段之间,正于青黄不接之际。而选择应酬交际的4%的人的职业都是私营业主。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
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用于化妆品以及服装、首饰等包装物上的钱占了个人收入(或零花钱)的30%或以下,本小组成员认为这是最恰当的用法。当然不乏因为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特别注重外表的,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钱在“包装”自己上。没有人选择用90%的收入去装点自己。
8、您通常送礼是会送什么
最多的是工艺品,有31%,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者穿着时髦的中年人。这充分说明送工艺品不是酸文人以及富贵人家的专利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修养的体现在亲人好友之间传达情谊。选择“营养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的大都是中年人,他们比较实际。
我很高兴只有8%的人选择了烟酒,这比前几年的大送烟酒的风气好了许多,对健康也有益。当问及烟酒大概都送什么人时,他们回答:生意上的合伙人或者好烟酒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上司或者不太熟的人。
还有8%的人选择鲜花,其职业大都为白领或私营业主。
对问卷上八个问题的分析,最终我得出以下结论:
xx市人的消费观念较为开放但却不奢侈,比前人更懂得支配自己的收入,更国际化,更符合一个xx市人的标准——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存折”。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的活法,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不要定位在同一坐标轴内。他们的生活时时透露出“个性化”的追求,又不乏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心。他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则是愈简单愈好,最好能达到返朴归真的效果。这一切本身就是时尚的体现,这是一种好的风气,就让他延续下去吧!当然,对于xx些人来说,他们甚至对“消费观”这一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这是很可悲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让更多的人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二
报告内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以环保为主旨的绿色产品应运而生。为了解广大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接受程度、挖掘绿色消费品的市场潜力,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近日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重庆、青岛、长沙、南宁等城市开展了一项有关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1863个。调查结果表明,绿色消费品以其健康、节能、无污染等特点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调查显示,86.7%的人认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事关重大且迫在眉睫;71.3%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大有裨益.人们普遍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健康、节能、无污染的特点,对以上特点的认同比例分别超过了70%。
调查还显示,53.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等在内的绿色产品。同时,18.5%的人认为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5.2%的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由此看来,要解决环境危机、推广绿色产品首先应提高我国环境科技的整体水平,促进高新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实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38.7%的人喜绿色食品
调查表明,38.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见附图),这一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有关资料,有67%的荷兰人、77%的美国人和80%的德国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购买过绿色食品的人则几乎达到100%。值得注意的是,17.3%的人反映绿色食品的假冒伪劣问题比较严重。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消费热情。
四成居民倾心绿色服装
绿色服装因其具有吸湿性好、透气性强、贴身穿着舒适、柔软等优点而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厚爱。调查中,四成左右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服装,说明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三成居民欢迎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指的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生产的无毒、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调查显示,近三成的人非常欢迎绿色建材,其无毒无害的特点吸引着相当一部分消费者。
23.1%的人愿买绿色家电
当前,家电产品掀起了绿色革命的高潮。绿色冰箱除采用无氟制冷外,还采用杀菌保鲜、抗菌保质、健康卫生的abs材料,从而在确保食品新鲜的同时有效抑制箱内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高效节能;绿色洗衣机则将清洁衣物与消毒灭菌结合在一起,操作简便、安全卫生。与此同时,环保型的微波炉、热水器、手机、水处理机、电脑等产品也纷纷占领市场。调查显示,虽然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仍有23.1%的消费者对绿色家电表示关注,并愿意在购买家电时首先考虑购买绿色产品。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三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项目、消费心理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通过网络发放问卷采取随机抽样形式,有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不同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83.33%其中男生比例为45%,女生比例为55%。由于在抽样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的反应了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为方便调查者答卷,在问卷设计过程中以选择题为主,还有少量的填空题。在被调查者中有25%来自农村,45%来自乡镇,30%来自城市。
1、关于每月的平均生活费。
从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消费情况来看,城镇学生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在被调查者中,每月的平均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仅占4.5%,1301元以上的占5.5%,大部分学生每月的平均生活费在500元到1300元,其中501元—800元的有53.7%,801元—1300元的有36.3%.可见大学生平均月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
2、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对于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有88%的大学生选择了父母,5%的学生靠获得的奖学金来填补生活开支;,15%的同学通过兼职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2%的同学还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然而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来源趋向于多元化。
3、每月的主要消费项目。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在每月的消费项目中,95%的学生伙食占每月消费额的50%;学生服装消费在10%--20%左右;书籍、各类培训费用大二、大三的在每月消费额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大概5%-20%,大一的占用每月消费额相对较少;娱乐、交际在每月消费额中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15%的同学有30%的花费在这方面,75%的学生这方面的比例为10%,10%的学生在10%;对于购物花费在普遍在10%-30%,通讯费用占用5%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娱乐、交际消费将成为学生每月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4、采取消费的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消费的主要形式,15%的学生热衷于网络消费,64.5%的学生还是愿意选择大型超市或其他的百货商场,14.5%的学生会选择专卖店或品牌店,其他的6%则大多数选择小商铺。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消费形式也日渐增多。
5、理财的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85%的学生表明从来没有记账的习惯,13%的学生则有隔三差五的记账习惯,只有2%的学生会坚持每天记账。对于每月的生活费,大部分学生还比较理智。70.3%的学生是一边花一边打算,12.3%的学生是想花就花,12.4%的学生能省就省,5%的学生则会全部计划好再花。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面对相对宽裕的经济条件,学生花钱也相对随意。
6、关于消费时是否会和商家讲价的问题。
关于消费时是否会和商家讲价的问题,大部分同学还是会还价的。53.7%的学生会尽量把价格压到最低,会大概还价的占30.4%,还有7.3%的学生是看情况而定的,重来不还价的占8.6%。现在商家一般会把价格标高,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懂得适当的去还价,这样买东西就不会吃太大的亏。
消费时总会存在一些顾虑,在被调查者中,85%的学生看中的是商品的性价比,15%的学生会考虑资金的问题,10%的学生也会考虑商品的时髦度,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学生会考虑其他同学是否也拥有。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了,攀比现象也少了。
一般情况下,76.7%的学生表明在确实有需要的情况下会去消费,12.3%的学生会看心情去消费,9%的学生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去消费,2%的学生则会选择打折促销是去消费。面对诸如“光棍节”商品疯狂打折季,85.2%的学生选择了看当是有没有需要的态度,7.3%的学生会选择冷静观战的态度,还有5.5%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购物欲望,2%的学生则选择疯狂购物,在所不惜。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相对来说还比较成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现在就有关大学生消费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提以下的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四
a有b没有。
3.你每月的零花钱是:
4.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a.父母b.祖父母/外祖父母c.其他亲戚d.其他。
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a.买书籍b.储存起来c.买零食。
d.玩游戏e.体育运动f.买衣服g.其他。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们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对中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看法。
a.应该,一些特殊场合需要b.没什么理由,应该。
c.没必要穿校服,抹杀学生个性d.说不清楚。
8.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商品的价位。
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9.你经常购买的书籍。
a.科技丛书b.报刊杂志c.专业用书。
d.漫画书e.文学著作f.其它。
10.你对中学生品牌消费的理解是: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五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开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开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进步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才能。〞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完毕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成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方案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2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250-3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23.7%的同学在350-45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6.7%的同学在500元左右“可以潇洒走一回〞;有6.9%的同学在600元左右“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8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清楚。
3.消费构造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置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根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安康饮食知识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装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到达1000元〔比方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成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那么。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场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方案消费、消费构造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假如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表达。
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那么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详细表达为: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缺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到达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应该成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获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指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理论调查开场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据我们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
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严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到达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立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节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爱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根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表达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立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获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兴隆国家的间隔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将来社会建立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辛朴素、节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安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安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才能,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才能,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才能。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才能;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才能。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到达教育目的。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
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表达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风建立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那么,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安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立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安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稳固与开展。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六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我系做了本次题为“大学生消费心理”的问卷调查活动。本次活动中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对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分工到个人,出色的完成了此次活动。
本次调查中,我们在电信系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93份,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0%。此次调查重点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然而由于水平和精力有限,本次调查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望各位领导和同学对此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会争取在下次做的更好。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如下。
1、购买商品注重的是什么: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七
一、前言: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通过我们小组的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们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湖南城市学院大一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也许我们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们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们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们自己的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的新理念。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当前湖南城市学院大一学生的消费状况的调查,以得出21世纪初的益阳市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消费差异以其影响其消费构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过对湖南城市学院高校的抽样调查,力图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等。
二、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界定总体为湖南城市学院土木院大一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发放时间为12月1日-8日,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男女比例11:2。
三、调查现象分析:
总体状况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
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由图表知大一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支出正在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的方向发展。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40.0%的学生集中在350500之间,500650元之间的约为21.3%,高消费群体(800元以上)为10.2%,低消费群体(200元以下)为9.1%,低消费群体的比重与高消费群体的比重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数据显示:47.3%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2.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3.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4.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5.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6.其它消费。
对于有抽烟嗜好的男生来说,其烟费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通过问卷和深入访问所得数据表明,约占三成的男生有长期抽烟的习惯。根据烟瘾的程度不同,花费也不相同,绝大多数的烟民的品位集中在中低档层次上,因此每月的花费约为40-80元之间。此外,有6.1%的男生有买彩票的习惯,其花费也主要集中在每月10元左右。零食对于60.2%的女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她们的每个月花费在50元左右。此外化妆品的消费对女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72.3%的女生每月的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30元左右,另有少数(7.3%)女生的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30-60元之间每个月,极个别的女生在此方面的消费达到100元以上。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们总的消费理念呈现的特点有:
1.个性与模仿同在: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现在的青年已开始追求时尚化和风格化,而大学生恰好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会找同学或相关人员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
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不离,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今天,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大学生对时尚的领略和把握更为及时准确,尽管他们还不一定拥有,但却能对许多时尚品牌如数家珍。与此同时,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2.多样与实用并存:
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多样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多重比较,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
在消费状况分析中,不论是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中的衣食费用,还是其学习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等;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都越来越趋向于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这从调查统计的休闲娱乐方式和花费上可以明确的表现出来。
3.消费差异日趋明显:
一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构成相对简单、总体消费水平也较低。二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要相对高于农村的学生,同时,消费构成也相对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发达与否,不仅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构成和消费理念。
(二)部分学生消费误区。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
调查数据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
2.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异心理。
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67.1%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也乐于去旧货市场或路边的地摊小店淘金。主要考虑是否喜欢的占到18.0%,也有9.0%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在上述两类学生的心目中,广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调查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家们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
五、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面子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的不良现象,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我们应加强合理储蓄观念。
2对于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合理消费观念。
3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地消费;强调节约、勤劳俭朴等节俭消费观。
4强调理性消费、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等浪费现象。
5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6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步入大学,我们都不再是中学里衣食住行全部都由父母来承担的孩子,离开了家庭,应对一个人的生活,就要学着照顾自我。此刻社会的提高是无法预计和形容的,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期望,同时也背着多重的身份站立在这个社会中,其一就是消费者。在大学里,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对我们今后在价值观、世界观的构成和定位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关注我们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洞察我们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及时培养在消费上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成为了当代各界人士相当关注的话题。
按时所以,此次特地做了以“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主题的采访调查对象是我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我们主要以随机采访的方式记录了我校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实际情景,并整理分析成文。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在我们的周围,有着来自不一样地方的有着不一样家境的同学,这在必须程度上也体现出我校学生基本具有较为理性的消费观。在普通人群中,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从我们的问题设置中能够看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研究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一样,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我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xx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本事有限,大多数的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还是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这种种的现象表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整体呈理性趋势发展。
二、攀比心理着实存在。
采访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同学都开通了花呗等网上贷款服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攀比现象着实存在在我们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当中,个别者还较为严重。
在采访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双名牌鞋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或者买上一部电脑、相机等,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我的其他必要开支。而有的同学明明明白自我的金钱并不宽裕的时候,当自我是一个人的时候,会很注意自我的花销,尽量节俭,可适当与同学朋友在一齐消费的时候就表现的很不一样,出现了“大手大脚”、“浪费”、甚至是“奢侈”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够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构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其实人存在适度的攀比心理是十分正常的一个现象,没有比较,没有发现,又怎样会有提高呢。可是,所有的事物都需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适宜的度,往往就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就如我们今日所看到的各种例子,在他不合理性质的基础上,往往会给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心理行为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者还会影响深远,波及一生。
三、消费分化两极端严重。
在同一个团体之中,不一样同学的每月的生活费不尽相同,但大体维持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可是最低和最高的两种消费中能够看出,此刻的消费分化两极端还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刻经济体制和我们国家的居民收入现状整体呈“贫富差距大”的局面不无关系,大学生此刻的经济来源大多还是由父母供给,每个人的消费状况大多都会结合自我家中情景进行适度消费,源于家庭本身就有较大的差距,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消费整体呈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也不无道理。
四、储蓄观念淡薄。
大多数大学生在此次调查当中反映,当月的消费状况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平时花该花的钱,做该做的消费,而整体共消费多少钱财,心中并无概念,同时,进行消费后记账的同学更少,而大多数同学每次到去取钱的时候才发现钱已经不多甚至透支,而每到这种时候,就只能向家人、朋友、同学求救。在应对如何处理金钱或者生活费的时候,很少有周全合理的计划安排。可见,大学生的储蓄观念仍处淡薄状态,有待加强。
五、学生消费观需引导。
大多数家长在给孩子寄送生活的时候,会采取两种方法,一个是每月寄送定额生活费,限制孩子的花销,一个是把钱交给孩子任其支配,待不够用的时候再寄送。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够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消费还是缺乏引导的,究其原因,能够归结到教育方法和体制上,父母不是限制孩子或者放纵孩子花钱消费,而是,父母在批评或者教导孩子的时候没有发现引导的重要性,要试着让孩子能够主动的进行合理消费,结合自我的实际情景,培养正确的消费观。甚者,农村里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在大学里受委屈,会砸血本会孩子购置物品,完全超出了本事范围之外,而城市里的家长也会放纵孩子的消费,可见,家长间也存在不一样程度的攀比心理,而正是这些种种,造成了对大学生构成正确消费观的障碍。
1、调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职协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坚持正确健康、勤俭节俭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期望教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教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忙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构成正确的消费观。
2、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本事。
所谓理财,它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处理本事,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为此,专家提出了“财商”的说法,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能够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本事,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本事,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本事。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资料: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本事;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本事。我们提议教师围绕这两方面的资料,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到达教育目的。
3、注重校风对消费的提倡。
职协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方面。环境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生活在一个质朴、节俭、善修的环境当中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作出良好的行为,所以,学校要在这一方面有所提倡和侧重,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发生之后,一切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篇十八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以环保为主旨的绿色产品应运而生。为了解广大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接受程度、挖掘绿色消费品的市场潜力,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近日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重庆、青岛、长沙、南宁等城市开展了一项有关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1863个。调查结果表明,绿色消费品以其健康、节能、无污染等特点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调查显示,86.7%的人认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事关重大且迫在眉睫;71.3%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大有裨益.人们普遍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健康、节能、无污染的特点,对以上特点的认同比例分别超过了70%。
调查还显示,53.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等在内的绿色产品。同时,18.5%的人认为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5.2%的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由此看来,要解决环境危机、推广绿色产品首先应提高我国环境科技的整体水平,促进高新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实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调查表明,38.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见附图),这一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有关资料,有67%的荷兰人、77%的美国人和80%的德国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购买过绿色食品的人则几乎达到100%。值得注意的是,17.3%的人反映绿色食品的假冒伪劣问题比较严重。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消费热情。
绿色服装因其具有吸湿性好、透气性强、贴身穿着舒适、柔软等优点而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厚爱。调查中,四成左右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服装,说明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绿色建材指的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生产的无毒、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调查显示,近三成的人非常欢迎绿色建材,其无毒无害的特点吸引着相当一部分消费者。
当前,家电产品掀起了绿色革命的高潮。绿色冰箱除采用无氟制冷外,还采用杀菌保鲜、抗菌保质、健康卫生的abs材料,从而在确保食品新鲜的同时有效抑制箱内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高效节能;绿色洗衣机则将清洁衣物与消毒灭菌结合在一起,操作简便、安全卫生。与此同时,环保型的微波炉、热水器、手机、水处理机、电脑等产品也纷纷占领市场。调查显示,虽然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仍有23.1%的消费者对绿色家电表示关注,并愿意在购买家电时首先考虑购买绿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