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大全(12篇)
每一次学习和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和条理的清晰,避免内容的散乱和重复。以下是一些关于成长心得的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一
从我踏进办公室的第一刻起,我的心就像青蛙一样乱跳。我们先去看了艺术节开幕式。我觉得那里的哥哥姐姐都很多才多艺。
这次采访的是一位阿姨,因为时间关系,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也没来得及问阿姨的名字。一开始我还结结巴巴,后来,我轻松了不少,做得越来越好了。
我问阿姨:“很多家长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没有时间让孩子参加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或兴趣班,对此您怎么看?”阿姨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兴趣课程也要参加,两者其实是不矛盾的,就看你怎么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听了阿姨的这番回答,也让我陷入了思索,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也困扰着我,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我的第一次采访是不成功的,但是我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如果还有机会,我会做得更好,加油!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二
我们坐着校车去宝安科技馆,路上我非常紧张,就和旁边的同学模拟采访。
到了宝安科技馆,我们有序地下了车。我一抬头,看见一幢威严的大楼,在阳光地照射下,玻璃银光闪闪,非常亮眼。
莫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了科技馆,迎面是一堵齿轮墙,金黄色的齿轮不时转动着,非常壮观。同学们都惊奇地围上去观看,但这里并不是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所以莫老师很快就带着我们离开,到旁边的台阶上坐下写活动主题等。记录完之后,我们在一楼体验了一些科技项目,如vr眼镜等。接着又去看了一场4d电影,非常惊险、刺激。
然后就是我期盼已久的采访啦!开始采访了,我第一个采访的人是一位年轻美丽的阿姨。我有礼貌地问她:您好!我是红树林通讯社的社员,请问您有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吗?阿姨点了点头,我开心得简直要跳起来。好不容易按捺住了,连忙把准备好的问题问出来。问完之后,我期盼地看着阿姨,不知道她能不能答出来。没想到阿姨轻轻松松地答出来了,我很高兴,连连对阿姨道谢,并请阿姨在本子上签名。
今天真是开心又兴奋,因为我的小记者梦想实现了!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三
11月14日下午,我们东方红学校全体小记者一起来到长沙橘子洲进行采访。
一路上,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心里老想着:该怎么采访,该问什么问题……后来,经过报社王老师的指导,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于是,我带上记者帽,拿出采访本,认真地写起准备采访的问题来。
到橘子洲了,我和朋友们飞快地跑下车,怀着既紧张又激动的心情排好了队伍。这时,大队辅导员沈老师安排六年级的哥哥、姐姐去采访工作人员,而我们三、四、五年级的小记者就去采访过往的游客。可是,我和朋友王书笛也想去采访工作人员。于是,我们就去问沈老师,沈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们俩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向工作室走去。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橘子洲美丽的风景:宽宽的马路、矮矮的灌木丛、青青的草地、高高的树木。一阵风吹过,有的黄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有的绿叶像一把把打开的的扇子,随风摇摆;还有的橘树上结满了黄澄澄的橘子,好像在向我们微笑呢。
走进工作室,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漂亮的阿姨,原本紧张的我心情顿时轻松了。紧接着,我们开始大胆地向阿姨提问。在举手的记者中,我很幸运地被阿姨点到了,心中暗自窃喜。于是,我鼓起勇气大方地问道:“阿姨,您好,请问橘子洲总面积大约是多少?”“哦,是1485亩。”阿姨用又细又甜的声音回答。“对了,小朋友,‘亩’你字会写吗?”我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地说:“不会。”阿姨笑着在我的本子上写了一个“亩”字,并且还写了“由南到北有5、7公里长。”等阿姨写完,我连忙说了声:“谢谢”。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阿姨漂亮的字儿,回想起刚才自己采访的情景,心里既自豪又快乐,真想大喊一声:“啊!我第一次采访成功了!”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四
我们相约今早7:20去公园采访晨练的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大家约好7:15在我家隔壁的园林局大门口碰面。我7:00七点不到就兴冲冲地奔下楼。我的神经处于兴奋的顶峰,是最没有耐心的时候。我真希望我一出现,她们也马上出现。我的神经处于兴奋的顶峰,是最没有耐心的时候。她们没有来。我在楼下站了不到一分钟,却觉得自己好像等了10多分钟一样。,一刻不停地打电话,仿佛只有打电话她们就会来得更快似的'。
在我的翘首企盼下,郝嘉佳家的车“不紧不慢”地开进了我的视线(其实开得并不慢,只是因为我太着急了,就感觉眼前事物的动作好像在放慢镜头一样)。
我们一路说笑着来到了公园。郝嘉佳首先提议:“采访这位老人吧,他看起来很慈祥。”我们头一次做采访,大家都很扭捏,没人敢追上老爷爷打扰他,向他提问。就这样,我们在犹豫中,已我们不知不觉已在公园游逛了半天,也却没采访到一位老人。
“总像这样可不行啊!”耐性比我更少的郝嘉佳发话了,“我们随便拦个老人采访一下就算了吧。”话音未落,她便一马当先赶赴“沙场”(其实本来她的任务就是负责向老人提问)。她追上一位看似五、六十岁的老人,问道:“请问我们能采访您吗?”老人根本都没看她一眼,甚至连脚步都没有放慢!好像自己身旁是空气一样……郝嘉佳满脸失望,铩羽而归。
我们蹭到公园敬老院门口,方才看起来一个个还满面慈祥的老人,现在一个个却变得凶神恶煞。碰过钉子的郝嘉佳对这里的老人大发牢骚。不断抱怨道:“这里的老人都好凶啊!”余舒晗还有我,狂点头赞同。一番商量后,她们一致推举我负责选择采访对象的选择。
选定了~!就这位老人了!我家楼上李伯伯都曾说过,秃头,厚嘴唇的人都很忠厚老实。就选他了。哈!看来我的眼光还可以,那位老人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三位小记者大喜过望。立刻行动起来:提问的提问,记录的记录,摄影的摄影,拍照的拍照。好不热闹!我们的采访还吸引了很多健身的老人来围观,我还不习惯被围观呢。
一次成功后,大家信心大增。我们向下一个目标挺进。
大家呼哧呼哧地爬上一小山包,登高眺远,看见在山包不远处有一位闲坐的老人。郝嘉佳跑过去问:“请问我们问们能否采访您?”老人很坚决地摇头。大家再次铩羽而归。现在满地钉子,我们都被刺得成了刺猬。郝嘉佳在前线为后勤工作的我们挡住了很多枝箭,她目前肉体和心灵同时受伤。
经过方才一番折腾,我们的热情都被给搅没了。正当大家灰心丧气地往回走时,我眼前一亮:,我们遇见了我的街坊王奶奶!王奶奶开个小副食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采访对象啊!
虽然,我们今天只成功采访了两位老人,但这两位老人都很幸福,有各种保险,子女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看看他们……在公园搜寻采访对象的那一个多小时中,我们看到公园里一直有很多老人:有的在在打太极拳,有的在散步,有的在与街坊聊天,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演奏乐曲,甚至有的老人还在吊嗓子呢……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宁静。我们采访的老人中并没有生活很困窘的人。
我们希望,全中国,全世界的老人都像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两位老人一样幸福快乐!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五
20xx年6月15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一次当上小记者,所以我特别兴奋,我的第一个采访任务是:走进星级市场,体验食品安全。
活动第一步:走进会议室,听港口市场负责人黄总监详细的介绍港口市场装修前与装修后巨大的变化。然后,会议室里的小记者们陆陆续续的问起了多个问题,如:现在的水遭到了严重的污染,菜地都受到了影响,如果这些菜被引进到港口市场,那么这些菜会不会卖出去,如果还没卖出去的时候已经检测到了怎么办?黄总监一一回答了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黄总监带我们去参观蔬菜检测室,我们看到了工作人员整个检测的过程,这里可以检测出受污染和带有农药的蔬菜,然后把没有受污染与不带农药的蔬菜放到市场上去。
活动第二步:这个是最有趣的了,体验买菜,我以前从来没自己买过菜,这次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自己买菜,紧张是因为不会买菜,不知道要买什么菜才好。想了想,那就买我最喜欢的和家人最喜欢的吧!于是,找了一个伙伴一起去挑选,我买了最喜欢的土豆和桃子,还买了家人最喜欢吃的鱼。大家买完了以后,所有小记者和老师一起在港口市场合影留念。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港口市场的变化,还体验了自己买菜,任务,让我终生难忘。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六
第二天一放学,妈妈就带着我赶往报社。路上,我满脑子想着一会儿我要问的问题,还是有些许紧张。到了报社,我发现已经有10多个小记者在那了,而且大部分都是我们学校的,我的紧张感顿时减了大半。
我们排好队,在兔子姐姐的带领下,来到了采访室。一张大会议桌,一个中年叔叔和一个年轻姐姐正在接受一位大记者的采访。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导演亦风和演员李微漪,他们和网上的照片一模一样。趁大记者还在采访,我仔细端详起他们二人。李姐姐扎着2根马尾辫,辫子上带着2个鲜艳的黄色蝴蝶结,身穿民国风格的白衣白裙,端庄、大方、知性、美丽。一旁的亦叔叔,留着长长的头发,头顶架着一副墨镜,穿着黄色的马夹,约莫四五十岁,但却依然帅气,一看就很有艺术家的范儿。
大记者采访完了,这下轮到我们这批小记者上场了。大家一个个都是有备而来,积极地举手提问。有的小记者问小狼现在的生活状况,有的问养小狼时最感动的事,还有的问养狼和养狗有什么区别……李姐姐和亦叔叔亲切地、耐心地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终于请到我了,我问:“李姐姐,你们在草原上拍摄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李姐姐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我,说:“主要还是温差问题。草原的白天,太阳火辣辣的,站几分钟便会被烤焦;可到了夜晚又很冷,冻死人。”“是的,还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食物。”这时,亦叔叔开口说话了。他的声音很浑厚,语气很和善。他告诉我们当时他们可能一个月也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食物。哇!亦叔叔和李姐姐太伟大了,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却毅然将小狼送回草原,我从心里佩服他们。他们历时7年之久拍了这部电影,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专注感动了我。李姐姐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小狼的故事。她透露小狼格林经常咬电线,这是非常危险的,于是为了教训格林,她在电线上涂了芥末,当格林咬下时立刻跳开,哇哇乱叫,顿时我们全体记者哈哈大笑。现场的气氛越来越好,与其说是采访,我觉得更像是谈天,从开始的拘紧到渐渐地放松,大家都沉浸在融洽的氛围中。
“今天的采访就到这儿结束了,我们大家再一起合个影”兔子姐姐说。啊,这么快,我都还觉得意犹未尽呢……拍完合照后,我们大家都排队请李姐姐和亦叔叔为我们签名。李姐姐的签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见她仔细地画了一段,然后飞快地撇了三撇,又画一段,再写了微漪二字。我突然惊奇地发现,那几笔画出了一匹向天嚎叫的狼,我顿时觉得好感动。李姐姐是狼“妈妈”,她是多么爱狼,又是多么了解他,她为了纪念,在自己的名字上用了一匹狼,一匹自由的狼!
通过今天的采访,我发现采访其实也并不难。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更多的采访机会。当然,等到这部电影上映时,我一定会去影院观看。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七
昨天下午,王老师带我们去汉江国际大酒店,采访全国十佳饼店的老总――宋爱洁女士。当时,我们去的时候,宋爱洁女士还没有来,我们在外面等着,互相猜测着宋爱洁女士长的什么样。我心里挺紧张的。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没想到她竟然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头发染成了红色,化了一点淡妆,穿着比较时髦。我们一群开心小记者围着宋奶奶问个不停,有人问;“您今年多少高龄了?”宋奶奶说:“我今年32.5公岁。”我们瞪大了眼睛,宋奶奶笑着解释说:“就是32.5乘以2等于65岁。”
开始采访了,“您认为怎样才能成功?”她告诉我们,成功的路是坎坷不平的,如果有人在遇到困难时退缩了,他就不可能成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认真的听着,仔细地记着,对宋奶奶的回答非常满意。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八
元月一日,韩城砺智培训学校举行了一次"呼唤亲情"为主题的大型小记者采访活动。我们在屈老师的带领下去采访行人,让我体验到了当小记者的滋味。
正当我茫然的四处寻觅采访对象时,突然发现花园旁边的石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专心致志的看节目。我立即向奶奶走去,走到老奶奶跟前,紧张地用小声问:"奶奶,我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奶奶听到我的话,有些吃惊地看着我。我赶紧做自我介绍。之后,奶奶似乎明白了。她点点头,用微弱的声音说:"行,你问吧!"我心里一阵高兴,可一下又想不起来该问啥,之前准备好的问题早已忘得精光,脸噌一下就红了。奶奶见我不说话就问:"姑娘,你咋不说话了?"我自知失态,赶紧稳住神儿,大声地问:"您的女儿多大了?"奶奶两只手握在一起说:"哦,她已经30岁了。"我又接着问:"您的孙子几岁了?"老奶奶猛然抬头,望着天没有说话。我心里紧张的要命,浑身直冒汗。终于,奶奶低下头,我看见她眼圈红了,说:"我的孙子前几天生病住院了,现在还没好。"我的心里也替老奶奶难受,没再往下问。赶紧拿出报纸递到奶奶跟前,说:"祝您的孙子早日康复,这是我送给他的元旦礼物。"老奶奶接住报纸没有说话。
我的第一次采访结束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虽然这次采访并不很成功,可却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真想大喊一声:"我做了一回小记者!"。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九
今天,我们和扬州日报社的大姐姐一起坐巴士去天韵琴筝有限公司。
进了天韵琴筝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干净的厂房,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制作古筝的每一道工序,我心想,第8道调音工序是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动手动脑,仔细用耳朵听声音才能完成的,如果能采访这位姐姐该多好啊!这时,老师突然说:“你去采访调音的姐姐。”我和乔加昕听了这话以后异口同声地说:“终于有机会采访了。”我们俩迈着大步向调音室走去。
“您好,我们是扬州日报社的小记者,请问怎么称呼?”我大声地说出这句话。“你们可以叫我玲姐姐。”“请问为什么要用这个白色机器?”“这叫校音器,专门在吵杂的环境中来使用。”“这个黄色的.呢?”“这叫调音扳手。”“玲姐姐,为什么线有细有粗的呢?它有什么作用?”“它有细有粗是因为细线弹出来是高音,粗线弹出的是低音。”“那古筝一直都叫筝吗?”“不,它原叫瑟。”“喔,谢谢玲姐姐,再见!”
就这样,轻松地完成了。我想:我们今后一定多找机会锻炼自己啊!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十
前几天,晚报小记者团组织我们去采访东海民族乐团。
到了演出现场,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找了个座位坐下,等待团长讲话。据团长介绍,这个乐团已经历了七年的路程,表演了三台晚会,许多专家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接着东海乐团二胡、古筝、长笛等好多乐器的演奏者们给我们合奏表演了《乐润长河》、《花好月圆》等曲目,曲子时而欢快、时而柔美,我们都听得入了迷。
最后是我们小记者的采访时间,这是我,有些激动,有些恐惧,但又很好奇,最终好奇战胜了恐惧。第一个接受我采访的是位老爷爷,他拉的是二胡,老爷爷说他从十多岁就开始学,已经几十年了。他还告诉我们,这么多乐器在一块表演还是第一次呢!接着我又采访了一位阿姨,她是弹琵琶的`,阿姨也是和我们差不多大时开始练习弹琵琶的,说话时阿姨还给我弹了一下,琵琶的声音真是好听。
通过采访我明白一个道理,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我既了解了各种乐器的相关知识,又完成了我的,既锻炼了自己,又懂得了一些道理,心里真是太高兴了,真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参加这样的活动。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xx年3月6日,小记者班的同学们要在语桐老师的带领下在兴庆公园组织我们这一班小记者结业前的实习课程:第一次采访。
这天的一大早我戴上小记者帽背上小包兴冲冲地奔向兴庆公园。到了公园门口我看见有好多人来来往往;有老爷爷老奶奶、有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有哥哥姐姐们、最醒目就是头戴红色中华小记者帽的小记者了!我急忙冲进了队伍里。语桐老师带队,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很有气势的走进了公园。老师讲清了这次活动的任务、目的和各项注意事项并为我们分了组;我和我的好朋友李嘉静、韩喻曦是一组。然后解散各自去找采访对象。我走走看看,公园里可真热闹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打羽毛球、有的三三两两在聊天……有好多人。
可我不敢上前打招呼,心里又紧张又担心,害怕自己说错话、害怕人家不理我、害怕忘了采访的内容……。这时候迎面走来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我鼓起勇气大胆的走过去向奶奶打招呼:“奶奶您好!打扰您一下,我是中华小记者:李昕阳,您能接受我的采访吗?”奶奶很痛快的答应了我,我说:“奶奶您知道雷锋的纪念日是那一天吗?”奶奶摸摸我的头慢慢的说:“这个问题我知道,是3月5日啊!”我高兴的说:“是的.!谢谢奶奶!奶奶再见!”我好激动,心想没什么可怕的!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采访。有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还有小朋友,一口气下来我都不知道我采访了多少人。
采访结束了,小记者们又集合在了一起,语桐老师表扬和肯定了我们,为我们的勇敢和自信感到高兴,并让我们各自总结一下第一次采访的感受:我觉得我的这次采访活动很有收获,期中最成功的是: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拿着一根又粗又长的毛笔在水泥地板上蘸着水写字,字写得很漂亮!我走向前去和爷爷打了招呼并聊了聊关于西安世园会的问题,最后我们说到了世园会的口号,爷爷说:“我还真不知道,你能告诉我吗?”我说:“绿色引领时尚,是世园会的口号,就是从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环保节能。”爷爷夸我说的真好!并说:“这次我要把它记清楚了,谢谢你小朋友!”爷爷拿起笔把这几个字写在了地板上,说:“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我最满意的一次采访。这次采访活动不但锻炼了我的自信、胆量,让我知道了人和人的相处并不是那么困难。而且提高了我的兴趣,让我喜欢上了小记者!
第一次采访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今天,做为小记者的我有了第一次采访任务。出发前我在家里整理的我的随身用品,当然包括我的记者证。
采访的主题是关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的话题。到了集合地点,牛通社的大记者哥哥给我们讲解了采访要领,我们每个人都穿上了记者工作服,此刻我既新奇又紧张。
大家开始分头行动了,我看了看手中的调查卷,整理了一下思路,朝着人多的地方出发了。望着来往的行人,我不知道采访哪个人好,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又害怕被拒绝……犹豫了好久,对面一位叔叔悠闲的'走了过来,我鼓足勇气迎上去:“叔叔您好,我是……”话还没说完,叔叔就说:“我还有事,先走了。”快步从我身边走过。我的心情有点失落了,看着手里的调查卷,我调整了状态,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一位阿姨走了过来,我快步走上前去:“阿姨,我可以借用您两分钟的时间采访一下您吗?“此刻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阿姨会不会也像叔叔一样拒绝我呢?“可以呀,小朋友。”阿姨笑呵呵的回答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一些。阿姨一一回答了我的问题,阿姨边说我边记录,还算顺利。第一个采访目标完成了!挥手和阿姨再见:“谢谢您的配合!”
整理了一下笔记,我又在寻找下一个采访对象,一位叔叔从商场里走出来,我急忙跑过去说:“叔叔您好,我是来自青年时报的牛通社小记者王浩宇,可以借用您两分钟的时间采访一下您吗?“叔叔爽快胡回答:”可以啊。“叔叔府身下来仔细认真的回答我的问题,我飞舞着手里的笔记录着。就这样对叔叔的采访也愉愉的结束了。
心里好轻松,像有云在飘。整理好了资料,要去集合了。第一次采访还算顺利的,有些问题叔叔阿姨给了我更多的建议,当记者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辛苦有快乐,当然我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努力提高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