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大全(16篇)
总结是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结构,同时注重细节和逻辑顺序。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一
摘要:美国高中生较中国高中生在课外打工上的群体积极性不仅是中美教育体制大相径庭的结果,更是文化差异的体现。该现象反映出独立自主的美国核心价值观,折射出中美文化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高中生打工;独立;价值观;文化差异。
很多美国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打工,这种现象在暑假极为普遍。他们有的在快餐店当服务生,有的在超市当点钞员,还有的在杂货店做搬运工。中国高中生日常课业繁重,即使到了暑假,也以补习学业为主,高中生打工现象十分少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样本调查显示:74、4%的美国高中生打过工,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4、8%。美国高中生打工的原因综合:73、3%的人为赚钱而打工,同时有44、3%的人为增加人生经验而打工。
一、独立自主: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美国高中生打工的群体积极性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从宏观环境看,美国从法律、政策上允许并鼓励年满16岁的青少年打工。联邦法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将青少年工作纳入法律范围。美国劳工部鼓励高中生课余或暑期打工,并为高中生提供工作培训等相关帮助,由旗下就业和培训局(eta)负责。笔者曾与一名美国外教就该问题进行交流。他在高中四年坚持打工,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打工使他获得经济自主权:即使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很少,要想负担电子产品等额外消费或私立名校的昂贵学费,打工赚钱是重要途径。第二,打工经历提升了他的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有助大学申请。与中国高校不同,美国高校招生不只以学习成绩、sat分数为依据,同时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校园活动和课外实践等。
这种社会环境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的独立价值观。高中生打工反映出两个维度上的独立观。第一是经济独立:自己打工赚的钱由自己支配,高中生获得经济自主权。即使在中产阶级家庭,父母也不会给高中生提供足够的零花钱,而是让他们自食其力。这反映出高中生的经济需求并不是由家庭经济情况决定的,lillydahl指出“在打工的高中生中,只有不到10%的人将其赚得的钱用于维持家庭需求”,“工作能使学生承担起更多责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他们对社会工作的信息储备”。第二是精神独立,独立的意识根植于美国人的思想中。自17世纪欧洲人漂洋过海踏上美洲大陆起,贫瘠的土地和重重困难就塑造了移民独立自主的观念。独立也是美国文学界永恒的主题,著名超验主义文学家爱默生对独立精神的宣扬在《论自立》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每个人在求知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当他坚信嫉妒是无知的表现,模仿无异于自杀,人要能屈能伸。尽管宇宙的广阔不乏善举,但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连一粒玉米也收获不到”。独立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从小时候孩子通过做家务获得报酬可见一斑。
中国学生打工表现消极一定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沉重的学业负担挤占了学生课余活动的时间,“独木桥”般的高考制度更促使学生在假期也参加无数补习班。但体制的因素源于意识形态的差异。
一方面,历史文化差异不可忽略。中国受到历来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偏见。在封建社会严苛的层级制下,科举选拔人才是垄断性的晋升机制—读书是唯一出人头地、获得社会地位的机会。在今天的中国,即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读书并不一定能获得成功,“读死书”的人受到社会的讽刺,但大学高等教育相比职业学院仍享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高考对于绝大多数中国高中生及其父母而言,意味着人生的“转折点”,进入一所好的大学至关重要。美国并没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高中生毕业后,可以自主选择进入社会工作,申请大学,或者先体验生活—寻找个人兴趣特长—之后再决定继续高等教育,美国高中生在抉择上拥有更多自主性,美国父母也会下放更多自由权。
另一方面,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观念差异也对中美高中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一种普遍的教育观是:高中生的首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这种观念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社会中极易演变成为群体心理,当学习成绩在当今中学教育体制下被认定为最高甚至唯一评价标准时,这种集体心理规范了大众的意识形态,课外活动和暑期打工被排挤到中学教育的角落,是集体认知的盲点。而在美国,个人主义观念则强调个人的差异化发展,高校申请评判标准多样化,社会对学生的评定也不局限于学习成绩,而是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特点,这种个人自主的意识在美国中学教育模式上得到良好体现。曾本友指出:“美国高中质量极性追求不仅指合格和优异间的差异,还指个性化差异,并从考试内容与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形成了为研究型人才奠基和培养大批合格劳动力的教育模式。”这种个人自主的意识使美国高中生更倾向于从打工等课外实践活动中发觉自己的特长能力,不局限于书本学习。
参考文献:
曾本友、中美高中生质量极性追求与教育模式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9):19。
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167。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二
对于文献翻译来说,是将一种文化,一种语言用其他的文化、其他的语言进行转化的过程,所翻译的文献也是中西文化合流的产物。在进行文献翻译时,由于他国与本国文化、历史、背景以及风俗民情的差异,往往会让作品产生别样的印记,这种印记是文化差异的标志,翻译者只有充分的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化、历史、背景等相关的差异有着综合的了解,才能够进行精确地翻译,才能让翻译更加的精良,让翻译作品更加贴合原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情所愿。只有将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才能让文献的翻译更加贴合我国的文化,让本国人民更好的了解这些文献论著,真正的实现文化交流,真正的将翻译的作用发挥出来。
1.风俗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所诞生的土壤不同,所成长的背景不同,那么所催生出来的风俗文化也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风俗文化体现在了西方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例如中国人讲究红红火火,喜爱红色,因为红色寓意好,意味着幸运,因此,在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大量描写红色的片段,以此来渲染喜庆的氛围。但是,红色在西方却并没有这样的含义,red为红色直译,除了表达颜色外,其往往表达的意思都与中国文化中的喜庆吉祥相差甚远。例如seered在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一个人在极端生气的情况下所反映出来的愤怒情绪,是指大发雷霆。正是由于风俗文化的不同,因此,在翻译上同样的字眼也有着不同的意味,有着不同的象征,这正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
2.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中国人讲究的是集体,骨子里追求的是群体性,然后似乎生来就是要结群而行,崇尚的是群体文化。但是,我们反观西方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往往所体现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认为个人利益是排在首位的,而且更加注重精神和人身的自由,不愿意受到束缚。这一差异可以在众多的文学著作中看到,西方价值观指导下催生出的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而中国的文化价值影响下催生的是集体主义,是牺牲个人而成全集体。
1.直译和意译结合。对于文献翻译来说,要想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找到平衡点,让作品更加精炼,也更加贴近原著的所思所想,就必须要将直译与意译结合起来。虽然,然后文献翻译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直译,直译能够将内容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却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语言美感和语言形式。意译则是在了解了原文的内容后,用更加贴近原文作者文峰和意境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和翻译,当然,二者在进行文献翻译时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翻译者在进行作品的翻译时,需要根据先理解原文,读懂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内容和精神进行领悟,然后在选择适合的手法来进行翻译。就如同我上文所举的例子,莎士比亚的句子,如果是第一种翻译的话就太缺乏美感了,也不能够将莎士比亚内心的情感,那种期望又彷徨,彷徨又恐惧的心理表达出来,而第二种翻译“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这一番话,或者是后面的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这一翻译,都用的更加优美,更加贴合中方文化的手法来进行翻译,这种更具意境的翻译将莎士比亚的作品用更加完美,更能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了翻译。选择合适的翻译模式,利用更加贴近原著情感的翻译手法进行翻译,才能够翻译出更好的作品,然后才能够让作品更加的精良,更加的专业。
2.对比译文和原文的语言风格。在进行文献的翻译时,作者必须要将整个文献通读并理解,在翻译时务必要做到文风一致,格调相同,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贴近原著本身。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理解文献句子表面的意思,还需要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内里情感,表达文章所要诉说的情怀和思想,通过揣摩作者的所思所想,通过联系上下文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分析文献的行文风格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进行文献的翻译,不仅要将文献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还需要精确的掌握文献的文风和美感,精确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也只有对作品、作者和中西文化进行分析对比,才能够保证作品的美感,让作者的内心在翻译作品中得到完美的呈现。文献的翻译,需要正视中西文化差异,需要在这种中西文化的碰撞下、结合下来抓住文献的特征,让翻译更加的贴近现实,让翻译更加的真实精确,也更加的具有美感。
3.正视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带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在文化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而在不同国家的文献进行互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比如对于“老”这一字,在中国就是指对长辈的一种尊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但是在英语中的“old”这一词,却代表了不止是长辈尊称的意思,它也可以代表是一种落后,一种落伍。所以说,在进行文献翻译时,就必须对这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结合当地文化以及文章内容进行引申翻译,这样才能精准的表达出原文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内容。
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催生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让文献翻译在这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受到影响,中西文化的缩影都体现在了文字之间。为了更好的进行文献的翻译,让翻译作品更加的贴近作者所思所想,所情所愿,就必须要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差异中去寻找平衡,选择合适的手法来进行文献翻译,以此来催生出精良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卢华。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校园英语,2016,(15):31.
[2]于海利。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道德经》两英译本对比研究[d].湖北大学,2014.
[3]白欣。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糖衣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13.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三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在与老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总是喜欢用“:-)”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则喜欢用“^_^”。作为东方人的你,是否也觉得“^_^”更能表现你的微笑之意、开心之情呢?本文将从中西方对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着手,研究面部表情的不同与中西文化差异的关系。
一、“眼睛还是嘴”
1、网络表情符号的不同。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网络表情符号上,西方人总是偏向于使用“:-)”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却是喜欢用“^_^”。西方人偏爱于用“:-)”这种“倒”着的表情符号,是因为这种“倒”着的符号主要表现的是“嘴巴”的变化。他们可以用半括号、方括号、字母、数字、竖线等等来表现嘴巴的不同形状,从而表现他们不同的表情:微笑、大笑、吃惊、悲伤等等。而眼睛的变化却很少,几乎没有。而相对西方人来说,亚洲人喜欢用“^_^”这种“正”着的表情符号,则是因为这样“正”着的表情符号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眼睛的变化,让眼睛的表情多姿多彩。比如,可以有大眼、小眼、戴眼镜、流泪、流汗等等的变化。
这个现象让我们察觉到,西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注重的是嘴巴,而东方人更注重的是眼睛传达的信息。
2、演技的着重点不同。
在东方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导演通常最看重的是眼神的表演力。每当到人物情感表现的时候,导演通常都会讲镜头拉近,着重展现演员眼神的变化:一个回眸、一个眼波的流转、眼角些许的湿润、一滴欲滴未滴的眼泪,都能将剧中人物最细微的情感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感染观众。所谓的好的演员,都是能很好的把握与控制眼神感情的流露与表达。
而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这样的眼神戏却不出众。他们在表现人物情感的镜头上,通常着重表现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比如在《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在家中初次见到他的孩子的时候,镜头停留在人物脸上有几秒钟,但似乎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
3、分辨表情的准确度不同。
8月13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的《当代生物学》网站上的一份新的报告表明:来自东亚的人们通常比来自欧洲国家的人们更难分辨表现出恐惧与吃惊、厌恶与愤怒的脸。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东亚的人们总是着重观察人们的眼睛,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平均的扫视整个面部。
格拉斯哥大学的rachaele.jack[1]说,他们的研究证实了东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加注重眼睛而往往忽略掉嘴。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2]它是人们表现情感、传达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的非文字表现方法。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曾经提过:在信息的传达效果中,文字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独占55%。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的地位。
国外最早研究面部表情的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3]这些都说明了面部表情对于我们表达与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于面部表情的依赖程度有多深。
paulekman和wallacefriesen研究了一套称为fast(面部表情编码技术)的系统,将人的面部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提出了悲伤、生气、厌恶、惧怕、吃惊和开心六种人类的基本情绪。[4]这一研究展现了人类面部表情的`普遍性。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下,同样的面部表情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东方人通常都可能会用微笑来表示消极的情绪,而西方人则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对于面部表情的着重点也不同。这也就是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为什么在面部表情上西方人更注重嘴部而东方人更注重眼睛呢?
东方人故来以含蓄内敛着称,比较注重内在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而西方人素来开朗开放外向,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很直接,所以总是会通过嘴巴将自己的感情夸张直接的表现出来。对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在解析表情的时候关注点不同。这也就说明,虽然人类的表情存在普遍性,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中,这样具有普遍性的面部表情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在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不会将真实的感情表露在外,而眼睛却很难控制,因此通过眼睛通常能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而在开放的外国文化中,人们通常都会夸张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直接从面部表情便可知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嘴巴作为最灵活最具表现力的一个部位,自然成为西方人的主要关注点。
四、结语。
总之,非文字语言,尤其是面部表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在眼睛还是嘴巴这样的小问题上就存在如此的差异。由此可见,了解并熟悉面部表情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尽力将不同文化中的表情处理的理论更多的提升到一个更真实的存在描述,在跨文化交际中相当重要,将有助于人们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各种差异而引起的误解,有力地促进各民族团结与世界和谐。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四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笔者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简单的对比,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差异;餐桌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餐桌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可以使人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提高跨文化意识。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一)中国餐桌文化。
在中国,就餐前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中式菜肴上菜的顺序第一道菜是汤,紧接着是主食辟如干饭,再则是餐酒,最后一道菜是水果用来促进消化。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主要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不可用筷子敲击其他物品,更不可以用筷子对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应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要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二)西方餐桌文化。
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点心等。上菜顺序一般是头盘和汤,鱼类菜肴(副菜),肉、禽类菜肴(主菜),蔬菜类菜肴(沙拉),最后是甜点和咖啡。使用刀叉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用刀的时候,刀刃不可以朝外。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已经吃完了,可以将这道菜或盘子拿走。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要拿着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
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别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
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想饮食观。这种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大大阻碍了如饮食文化的发展。西餐讲究营养、菜色的搭配,讲究餐具与服务,但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较为单一。
而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民以食为天”的后半句是“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使不够营养成为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协调唯独,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
(二)入座位置的不同。
在中国,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圆形的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一般是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有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而在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
(三)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要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yourself,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所以,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异。文化促进饮食的形成,饮食反映出各国的文化。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的交流而变得模糊。中西方餐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结合,使两者更趋于完善、科学。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j].中华活页文选(初二),2009(10):5-7.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五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六
[]探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现象,阐释中西方文化交际差异产生的原因,由于中西方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由于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所致的。因此,要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强,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交流迅猛发展,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人们交流时冲突时有发生。常表现为:
(一)问候语的差异。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见到熟悉的人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干吗去?”等来问候对方。对中国人来讲,这是普通又随便的问候话,但西方人听了迷惑不解,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吃不吃饭、我干吗去和你有什么关系”。在英语中,通常以时间进行问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简单地问候对方。
(二)隐私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询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甚至收入,在中国,这是人们之间表达关心的常见方式。然而,在西方,人们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而西方人则讲究个人空间,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由于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所以在中西方交流时会发生冲突。
(三)时间观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要想拜访某人,必须提前邀约,需要说明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但在中国,人们无提前邀约的观念,随便串门,扰乱别人的生活秩序的行为较为常见,这说明中国老百姓的时间观念不够强,使用时间上具有普遍的随意性。在平日的生活中,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较强,人们都对时间做了精心的计划与安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
(四)餐饮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若要宴请宾客,主人通常会提前两周发出邀请函,客人们会提前三天答复是否邀约,以便宴请的主人准备适量的饭菜。在就餐时,主人不会多说劝酒话,常说“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表示诚挚邀请完,然后就将注意力转到谈话的主题上。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喜欢谦虚礼让,即使心里已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还是要表示出推辞一番。在中国人宴请宾客,即使主人摆满一桌美味佳肴,也总习惯讲几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话。就餐方面的差异,是因为在西方人们不喜欢含蓄表达,讲求尊重个人权益,注重个人空间。以上只是跨文化交际实际场景中常见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只有我们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的原因纷繁复杂,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必然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交流差异,甚至是冲突,产生这些差异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有: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整体、圆式为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进行对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追根溯源,我们发现思维定式往往会忽视具体个体事物的差异,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伴有感情色彩,并带有倾向性的固定看法,会直接造成交际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价值取向不同。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pearce等人的理论,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处世哲学等无不受到所在群体价值观的影响与作用。人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自身群体固有的文化的观念,成为该群体人们的处世哲学、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可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在我国文化中,中国人推崇谦虚礼让,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不喜欢个人出风头,不爱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根植于他们的头脑中,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与判断,喜欢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三)社会行为规范与处世哲学不同。
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用自身所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来判定对方行为的正确与合理,由于双方的社会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同一社会行为常会产生误解、不愉快甚至更糟的后果。比如在中国,人们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这一行为表示友好、关爱的意思,但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行为。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恰当的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会产生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这些问题都是源于交际双方不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尽量避免交际中产生误解或冲突。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七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之一,在近现代的发展当中,茶文化开始随着茶叶的交流走向了国外,并且得到了国外人们的广泛认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在茶叶的翻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阻碍了茶文化的有效传播,即中西文化差异,直接导致了茶叶翻译的效率非常低,有待于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
在时代的持续发展当中,我国的茶叶产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并且也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品茶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对茶文化的传播。但是在茶叶的翻译策略上,由于中西方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直接导致了茶叶的翻译存在巨大的局限性,仅仅能够传播一些浅显的茶文化内容,而对于一些深层次的茶文化内容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播。中西方的文化本身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限制,直接导致我国的茶文化翻译出现了非常大的困难。对于茶文化而言,它最为精要的内容在于茶文化的内涵,但是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茶文化的内涵,在国际交流传播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传到国外的是一些浅显的茶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可塑性,并且也没有得到人们的真实认可。一些时候,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过于明显,还出现了错误的翻译状况,直接使得一部分茶文化的翻译超越了当前的概念,展现出不一样的文化特征。对于这样的状况,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加以引导和遏制,避免茶文化走向错误的轨道。以下笔者就谈谈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茶叶翻译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
茶文化本身是一种具备现代化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十分关注茶的主体性,并且在研究茶的过程中延伸出茶境界和茶内涵,而它的真正美感也在于茶境界与内涵上。但是在茶叶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一部分浅显的茶文化也跟着走出了国门,深层次的茶道却没有随之走向世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本质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文化的理解上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不仅不容易直接理解茶文化,反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知。这些认知的延伸,主要来自于国外对于茶文化的认识。在国外的茶文化当中,对于茶文化的认知集中在它的饮品特征,认为它属于休闲饮品,在人们放松的时候可以品饮一杯,获得独特的感受。而且,国外的品茶有一个大众化的特征,即所有的人无时无刻都可以进行品茶,没有特定的环境和约束。但是国内所倡导的茶文化本身对茶就是一种尊重和认可,品茶的时候需要有十分特殊的环境,要保持环境的平静和自然,要保持心境的自然与和谐,并且在品茶的过程中需要感受茶的美感,体验出不一样的人生悟境。国外的茶显然没有这么深奥,他们更加注重简单的品饮茶水,对于茶的认知也是一种大众化的饮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说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限制了茶文化的有效传播,真正精髓的内容很难传播到国外。对于这样的状况,需要积极采取一些文化引导措施加以调整,使得茶文化能够重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并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在西方的茶叶传播当中,一部分国家对于茶有着较高的认可度,有代表特征的当属英国。这个国家有一种绅士的文化风格,所有人的生活都在追求绅士般的享受,他们认为茶是一种特殊的饮品,而且它的味道较为独特,能够给予人一种独特的芳香。但是,他们对于茶叶的品饮方式往往会打破一些常规和约束,如中国人品茶习惯在一些安静的环境,并会配置一些整洁的茶具,尤其注重不要打破茶叶的美感,因而不会在茶叶当中添加任何其他的物品。但是英国人品茶喜欢添加一些特殊的物质,他们认为仅凭茶叶是无法达到相应的品饮美感的,还需要增加一些糖、咖啡、牛奶。而在中国人的眼里,在崇敬的茶叶当中增加这样的一些物质,无疑会直接破坏茶的美感。这样的茶文化差异直接导致了对茶文化的不同认知,也使得茶叶的美感在西方的传播变得更加缓慢。同时,由于美国对于茶的认可度并不是十分高,因而想要进行茶文化的传播非常不容易,仅仅可以将一些茶的历史以及种植文化传播给对方,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伸展。这样的状况,直接加剧了中西方的茶文化发展差异。现阶段的西方茶文化,依旧处于不断发展和不断延伸的过程中,但是它们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延伸,并没有在意中国茶文化的独特内涵,而且即使接触了较多的中国茶文化,也很难找到其中的美感所在,有待于在以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
2.2中西方文化当中对于茶道的不同认知。
虽然茶道是中国茶文化当中的独特内涵,但是不可否认,西方也有茶道,但是它们的茶道,是一种简单的精神享受,其中包含了茶的休闲美感,给予了人们独特的精神享受。这样的茶道从本质上而言,并不具备太高的现实美感,也容易给予人一种简单的文化认可。国内对于这样的茶道宣传,没有给予实际的认可,反而认为它们这是对茶文化的一种错误传播。在国内的茶文化当中,茶道属于一种精髓,无论是品饮的过程中,还是采茶、煮茶的过程,都会涉及到一定的茶道。茶道需要进行精神境界的参悟,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认知。在时代的发展当中,中国茶文化当中的茶道有了更加独特的内涵,它需要人们将自己的身心完全地放松,跟随茶水的美感去追溯不一样的内涵,这样的精神境界完全沉迷于茶道当中。同时,国内人们的品茶往往是静然的,他们喜欢闭着眼睛感受茶的独特美感,也喜欢跟着茶香去探索独特的精神享受。但是国外则不同,他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态度,喜欢一起喝茶,然后一起大声地讨论最近大声的事物。这时候的茶道成为了浅显的娱乐认知,对于精神境界的感悟没有丝毫的实践效果。
3.1以茶文化为引导注重文化传播。
在新时期的茶叶翻译过程中,要想将国内一些优秀的茶文化传播到国外,必然需要从文化这一方向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且也需要加强文化的科学宣传,以便于茶文化彰显出独特的内涵所在,能够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在具体的茶文化实践过程中,需要以茶作为基础的认知,更多地鼓励人们感受不一样的茶文化,带领人们发现茶文化的独特内涵,并为接下来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实践渠道。文化传播需要注重对茶文化的本质传播,不能过多地宣传一些没有实质内涵的事物。如果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涌现出来一些文化上的差异,需要优先接受对方的文化,并从对方的文化思想上,探索自身文化的表达方式,进而缓解茶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当前时代的发展当中,茶文化的传播速度变得非常快,并且所得出的茶文化认知也在相应地延伸,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茶文化内涵。为了进一步提高茶文化的美感,有待于调整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更多地通过一些茶文化渲染方式吸引人们加入到茶文化当中,推动茶文化的科学传播。对于国内茶文化的传播方向,可以设置在茶道和茶境界上,逐渐引导国外的人们感受茶意境,并产生相应的认知。这样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也可以直接推动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渲染。
在现有的茶文化当中,对于茶道精神的认知度主要集中在茶文化的浅显内容当中,西方的茶文化更是如此,缺乏一些茶道的精髓所在。对于这一状况的优化,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的文化色彩进行突破,更多地宣传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如果所传播的茶道文化仅仅是较为浅显的文化内容,茶文化的本质将很难有效的传播出来。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我国需要加强对茶文化的科学渲染,通过茶道精神的积极塑造,给予国外人们独特的精神感知。在对茶道文化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传播茶道文化的内涵所在,给予茶道文化不一样的精神感知,以便于国外的人们重新审视茶文化的独特性。
4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下,国内的茶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与传播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西方茶文化的独特性,直接给予国内茶文化发展较大的困难,为了全面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以茶文化为基础进行多方面的塑造,更多地通过茶文化内涵进行渲染,以便于人们对茶文化形成准确的认知,推动茶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萍.对等理论在戏剧《茶馆》茶文化英文翻译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xx(17):40.
[3]何琼.《茶经》文化内涵翻译的“得”与“失”――以francisrosscarpenter英译本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62-67.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八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深受中西方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及其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在中国,任何一个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再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西方这个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综上,中西礼仪千万种,以下是我对餐桌礼仪的一些浅析方法。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
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西方人是单一时间观念的人。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说来,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半小时之后到达,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通常会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安排些其他节目,如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让一些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者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很不礼貌的,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十分钟后不到者,将会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二、座次安排的差异。
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南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至高无尚德象征,代表了地位和身份。因此,常常见到一些食客在宴会上推推让让,面红耳赤,原来只是为了谦让座位次序的缘故,在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为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并坐首席,这是因为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儒家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思想。而西方人则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安排座位时,先把宾客的性别列出名单,再据此安排座位的形式和详细座位,如果是有男女共同参加宴会,则由男主人共同主持须将男女宾客分两个名单,通常的座次安排形式: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朝外排列一位。
三、餐具的差异。
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在餐具上的选择也不同,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中国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由于团结与和气;而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受用刀叉,则给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
不过,随着中西经济交往的发展,餐具的使用已没有明显的分别,很多西方人学着使用筷子喜欢吃中餐,而中国人也常入西餐厅和使用刀叉了。
四、进餐礼仪的差异。
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当有新菜上来,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传统美。而在西方的餐桌上,还有那么一些细节是中餐桌上无法得到体会的。
1、使用刀叉进餐时,应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握住食物,右手用刀将食物切成小片,再用叉送入口中。用刀时,刀叉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形,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叉朝向自身,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拿在手里而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手势时应该把刀叉都放下,千万不可手持刀叉在空中挥舞。也不可一手拿刀叉一手拿餐巾纸,也不可一手拿纸巾一手取菜,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内而另一端放在桌上。
2、西餐桌上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若汤过热,可先等稍凉再喝,千万别吹汤。喝汤时,用汤勺将汤从外向内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中,匙把指向自己。
3、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食物时,不要用叉子插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再放入口中。
4、面包一般需用手分成小块再放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或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分成小块再抹。
5、欧美人多以鸡胸脯为贵。吃鸡腿时应先将骨头用力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要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再吃下层鱼肉。要切一块吃一块,切不能切得过大或将肉都切成片。
6、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势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中西方的餐桌饮食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分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未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宴席,主人会已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的话。在宴席上西方人不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会千方百计采用含蓄文雅的词来代替代。
循序渐进,两种文化也将不断融合,贯通。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反映,而生活习惯的形成又不是短时间内可得到了。它其实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所以,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的一个部分。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九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频繁。我是一名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融合带来的新启示。在此,我愿意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中西文化的对比。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家,而西方的文化则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演化为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因此,在文化起源、传统价值观、社交礼仪等方面,中西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交范畴,人们注重亲情和社会关系;而在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第二段:中西文化的融合。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比如,在现代艺术领域,中西方艺术家经常跨文化合作,创造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新艺术作品。此外,在商业和科技领域,中西方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展开了多种方式的合作,推动了世界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中西文化合作的优势在于,两种文化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例如,在历史研究领域,中国和西方学者对于不同文化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解释角度。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完整、更多元的历史知识。
通过读中西方文化的书籍和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各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丰富性。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点:人们都追求幸福、真理和美好。这也是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通过文化吸收和借鉴,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价值观和成果结合起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段:结论。
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将为文化多元化带来新的共鸣和认识。通过实现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挖掘并丰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为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贡献。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会变得越来越深入,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借鉴将为文化和社会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十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西方人:
1、普遍性格独立、外向、强悍、富于进取性。
2、文化就崇尚个人意志,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无论亲疏)都作为个人面对的、需要征服的对象。他们希望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欢,认为那是一种“征服”。
3、突出个人、不那么重视利益友情、尊重真理而非权威等等表现,都是这种民族性造成的。
东方人:
1、性格依群、内向、温和、趋向平稳安定,
2、文化就崇尚整体稳定,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组成的群体)都作为个人应该融入的对象,所谓“天人合一”。相对于让他人尊敬或喜欢,他们更关注是否被接受(包括表面的不管真心与否的“尊敬”),那是“融入”的体现。对权威“表示”尊敬,重视互相帮助的友谊(只在抒情时颂扬“君子之交淡如水”),易于服从集体或代表集体的集权等等,其深层的原因是都民族性。
四、结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十一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不同地区的现代舞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现代舞中西文化的差异,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舞蹈是一种世界的文化艺术,各国的艺术家们都在为本土的舞蹈艺术发展而不断的努力、创新。但是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是有限的,而世界却是广阔的。所以从上个世纪开始,诸多伟大的艺术家,就把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这种结合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去在意文化的差异。例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得到一本英国版的中国《易经》如获至宝他从这本古老的哲学著作,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辩证思想中,获得了艺术发展变化的重要启示。同时他把易理爻卦算命的原理用于他的舞蹈创作,形成“机遇编舞法”,坎宁汉先生似乎从未感觉到过东方文化对他的震荡问题,并且,从本土到世界没有人对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美国化”问题提出任何质疑。显然,文化的差异好像一副“剃头挑子”只存在于东方舞蹈家感觉中的“一头热”。追究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莫过于现代东西文化发展强弱不均,带来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流中,心态失衡,或者西方现代舞蹈文化以势如破竹风靡世界之势所慑,以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而丧失本土的立场,或者苦于自身文化的赢弱,尚无拥有足够的文化积累以超越他文化的影响。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正视,差异确实存在并且我们自身的现代舞蹈文化亦正是在解决这种差异中不断建立。为此,我们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清醒的意识到差异是怎样发生的。静心梳理东方现代舞蹈的发展,全面地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首先不在于西方舞蹈文化的强大,而在于东方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正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所说“一种真正重大深刻的外来影响被一个民族接受,必然因为前者与后者的某种内在要求相吻合”。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就应该主要不在于前者的影响,而在于后者的接受。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方文化的近现代发展中处于相对滞缓状态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经验需要新的艺术语言极其方式表达传递。而文化发展的羸弱与积累匮乏时,东方现代舞者在西风东进中借力而行便成为必然——借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封闭状态,用外来的身体语言符号表达和揭示自我新的感觉经验。那么,成在于此,败亦于此。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语言符号赋予我们周围世界的经验以及形式及其色彩。因此说话的语言不同导致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样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身体语言——舞蹈语言成形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以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着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状态。因此,东方舞蹈家借鉴他文化、他民族的生命经验来表现本文化、本民族的生命经验之时,两种文化、两种环境、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经验之间的距离必然十分鲜明地凸显出来。如果我们对于这种距离和差异缺少足够的认识,在文化借鉴中对语言系统不进行应有的和必要的转化,由于两者间的不兼容性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不可避免。
民族性与国际性,是当下现代舞蹈家挂在嘴边上的两个口号。就其总体意义而言,前者是寻求外来文化“民族化”的一种努力,后者是民族文化“世界化”的一种追求。毫无疑问两种方法的正确性都是无可厚非。前者希望得到国人的认同,后者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同。但是世界的认同似乎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因此与国际接轨成为东方的现代舞者更心仪的目标,然而这却恰恰容易使我们背离现代艺术创造的初衷。因为目前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价值尺度标准,东方舞蹈家常处于被选择地位,尤其为了迎合他文化的东方艺术,很难说有多少东方民族文化独立的品格。
其实身体的语言作为人类最早的语言形态,是对生命进行诗意的表达。舞蹈作为艺术形态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一些伟大的艺术创造是诞生于艺术家不失时机地关注和及时提供了如何解决民族的生命问题思考之中。当代东西方现代舞蹈家的重大成就亦产生于此。
70年代德国现代舞蹈家皮娜·鲍什一跃成为世界现代舞蹈剧场的先锋与核心人物,她那破碎、压抑并充满暴力的舞蹈剧场,或使观众一头雾水、或使观众趋之若鹭,但他们受到人们仰视的决不是表面的破碎、压抑和暴力的形式,而是在这之后所呈现的战后德国人精神的状态和两性之间,或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本质,以及建立在对德国现代文化的深刻反思。皮娜·鲍什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负荷了整个战后德国人精神的破碎和沉重。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说,艺术的国际定位都不仅仅在于艺术家可以追求的形式,而在于这种形式之中的生命与情感的内涵,尤其是对本民族生存状态的反映和对其显存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属于世界的往往是民族最好的。这一观点价值不在于它对民族文化本身的强调,而在于它指出民族文化中,那些解决特定民族生存问题的成功经验具有人性的普遍意义。
由此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关注东方的接受而非西方的影响,当我们将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最敏感的神经,我们的艺术才会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我们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和美学的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我们的艺术本土定位才能成为现实。而当我们成功地解决本民族生命生存中的艺术方式,对他民族提供了经验之时,东方民族艺术的国际定位亦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十二
阅读中西文化差异并不仅仅是理解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更是探究不同文化间深层次的思想、信仰以及世界观的比较。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与友谊。在本文中,笔者将分享我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社交礼仪差异。
中西文化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在社交礼仪方面。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我表现和追求自由,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集体主义、节制和内向。在吃饭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礼仪:西方人喜欢让食物自由流动,因此把盘子中的食物随意堆叠在一起;而在中国,人们将食物一个个摆放在个人碗里。在社交方面,中国人比较注重预约和礼貌的对待,而西方人则强调直截了当的表达和随兴所欲的交流方式。
第三段:思想意识形态差异。
中西文化之间的另一个巨大差异是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区别。东方文化普遍采用道德伦理的观念,倡导人们追求“仁义礼智信”;而在西方文化中,放弃道德伦理的观念,更多的是主张个人理性和自由,强调个人行为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同一问题或者事件的评价标准也不同,这也是导致中西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段:对于教育的不同需求。
教育方面也是中西文化变化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家长和老师注重灌输孩子强烈的知识欲、好学心和奋斗精神,而在西方文化中,家长更加注重的是孩子的自我探索和成长。在西方文化中,孩子被认为比成年人更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中西文化的这种教育差异不仅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同时也体现了孩子和家长在两个社会中的不同期望。
第五段:意识形态的影响。
最后,在东西文化差异中,往往还要考虑到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影响,也就是文化的自我表现形式。比如西方国家中的女权主义运动、LGBT社群等,在东方文化中可能会被视为一种道德败坏。这样的思想意识形态标志着两种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差异,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想法,并在不同之处产生文化冲突。
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差异是一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其深层次、多元化和复杂性是人们习惯和观念差别、道德伦理价值等得以反映和表达的。在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和分析时,我们需要摒弃视角上的偏见和偏执,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和谐的发展。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十三
摘要: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主要讨论中西文化在谦虚方面存在的差异。首先阐述了学者们对谦虚的不同理解;之后分析了中西文化在谦虚方面存在差异的表现;最后简述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谦虚;文化差异;礼貌原则。
引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条至理名言人尽皆知。在中国,谦虚是个人美德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世,我们希望别人谦虚,自己也尽量做到谦虚。谦虚是我们所遵循的准则。谦虚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内容,其具体表现却有别于中国。
1.学者对谦虚的不同理解。
著名语言学家leech认为,谦虚是适用于世界各文化的礼貌原则。在所有文化中,谦虚都被看作是礼貌的表现。尽管如此,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leech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谦虚准则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他认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比西方国家有更重视谦虚准则的倾向;操英语的文化社团(尤其是英国)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东方人和西方人对谦虚的不同态度。当人们受到赞扬时,讲英语的人一般都说“thankyou”以示接受,他们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因而是礼貌的。
顾曰国(1992)把“贬己尊人”概括为中国的礼貌原则之一。何兆熊(1995)认为,把谦虚理解为自我贬低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讲汉语的人一般贬低自己,否定赞语的真实性,以示谦虚。不同文化中遵循谦虚的程度是不同的。总之,谦虚即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差异性。
中华民族自古以谦虚为美德。中国古代有关谦虚的名言很多,如:“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满招损,谦受益。”等等。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关于谦虚的`成语或词语,如:“谦虚谨慎”,“谦诚”,“谦恭”等。
2.1在称呼语方面的差异表现。
谦虚在汉语称谓语中表现最为突出。在指自己或自己一方时,多用谦辞;在指听者或涉及听者的事物时,多用敬辞。常见的谦辞有:家﹑舍﹑小等。“家”一般用于称呼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龄大的人,如:家父,家母。“舍”用于称呼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人,如:舍弟,舍妹。“小”用于年少位卑的人的自称或他称,如:小女,小儿。其他谦称还有愚兄,卑职,拙作等等。中国古代还有其他几种表示谦称的方法,如,以己自谦,以不德自谦,以晚辈自谦。
与谦称相对,汉语中常用敬辞来称谓对方,这体现了中国人的谦虚。常用的敬辞有:贵﹑尊﹑令、高等。例如:贵姓,尊容,令爱,高龄。此外,称呼者还需表明其敬卑和谦骄态度。其复杂性不仅使外国人感到光怪陆离,现代中国青年也感到眼花缭乱。下面这则笑话可以说明汉语称呼语的复杂性。
甲:你家父今年几岁啦?
乙:令尊今年六十有三。虽是妙龄,近来龙体欠安。
甲:哪日一定到寒舍看望。
乙:欢迎。府里宾客至上。
这令人捧腹的笑话问题很多,但并非“妙龄”,“龙体”等词的误用另人发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称呼”,“敬词”等方面错的一塌糊涂。譬如“家父”,“令尊”用颠倒了,谦称自己居住的“寒舍”与尊称对方的住宅“府里”来了个张冠李戴。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价值观冲击并取代了传统的价值观,一系列中性称谓词出现并广泛使用。相比之下,英语的称谓系统,单就称谓词语而言,比汉语简单的多。受平等价值观的影响,古英语中的一些尊称如lord,lady已很少使用。整个礼貌称谓系统趋向简明化。如:mr.、mrs.等已成为一般性的称谓方式。西方称谓系统中的宗法观念比较淡漠,民主的成分比较突出。整个礼貌系统强调人与人的平等。“你”就是you,“我”就是i/me,“你的”就是your/yours,“我的”就是my/mine,不论上下尊卑。
2.2在具体言辞中的差异表现。
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常常自我否定来示谦虚。当受到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在受到别人恭维时,中国人习惯用一些谦辞来应酬。当有人夸你漂亮时,你多半会说“哪里有你漂亮。”之类的话。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西方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中西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人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时,往往要谦虚几句:“这点儿成绩不算什么”或者“我的成功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关心”等诸如此类的话。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从不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别人。他们会说“这是我应得的。”他们认为,贬低自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贾玉新对中西文化中的恭维语反应方略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国人在拒绝和贬低恭维语的语义内容方面远远高于美国文化,而在接受和欣赏方面又低于美国文化。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夸奖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中国,人们很少夸家人而是贬低他们。中国人常常以否定别人赞扬或自贬以示礼貌。
2.3在其他场合下的差异表现。
中国人在请客之前,主人总说:“我也不会做菜,不知和不和您口味。”真正把对自己的贬损夸大到了极限,以示礼貌。这是因为“自卑而尊人”是汉文化中礼貌的核心。而西方人对此会产生误解:既然你邀请我到你家吃饭,为什么不做好饭菜?客人会觉得没面子。在西方,主人会说:“希望您吃好”之类的话,他们从不贬低自己的烹饪技术。
在赠送礼物方面也有差异。在中国,送礼物的人常说:“小意思,不成敬意”,“真拿不出手”。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不好的礼物给别人。在西方,送礼的人一般会说:“希望你能喜欢。”之类的话。总之,中国人习惯贬低自己所送的礼物,而西方人往往表现出欣赏所送的礼物。
3.存在差异的原因。
谦虚在中西文化中存在差异。影响中西谦虚差异的根源是什么那?
汉文化谦虚概念的形成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中国的封建制度长达两千多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当时占统治地位,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孔子主张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正名”就是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冯友兰,1980)。这种宗法等级制度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正是“礼”的核心内容。“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式的中国礼貌特征正是儒家思想的产物。“礼”的概念延续至今,“卑”的成分已逐渐消失,但是“自贬”和“自谦”仍然是中国谦虚的主要特征。
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平行关系为取向西方社会,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人际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不存在上下尊卑。因此,谦虚表现得不十分突出。
4.结论。
中西文化均视谦虚为礼貌,但两种文化中谦虚的内涵及其在本族文化中的重要性相差甚远。因此,在同西方人交流时,应注意其差异,做到谦虚适度:既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不以本族文化的价值观去衡量对方的言行举止,做到相互理解,以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注意谦虚在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十四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了解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其成因对于学习语言有着重要意义。
1、地域环境的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文化的差异。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6、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非语言交际指语言、文字以外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包括手语、体语、面部表情、空间利用、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据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而且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非语言传递的信息。比如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中国人喜欢轻拍小孩子的头部以示喜爱,而西方妇女却对这种抚爱毫不领情,认为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在英语国家,盯着对方看或看得过久都是不合适的。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对此流露过不满情绪。因为有的中国人见到外国人感到好奇新鲜,老盯着人家看,使得老外很尴尬。还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一家中餐馆用餐,点了菜以后,对服务员比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服务员自以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把小狗带至厨房,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狗肉。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中西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在对目的语所处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的状态下,是很难掌握好一门外语的。有的学习者认为只要学习好词汇、语法、语音、语调就是英语学习的全部内容。长期以来,无论是传统语言学、结构语言学, 还是转换生成语言学,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因此传统的外语教学便陷入仅仅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的误区,englishlearners尽管会造出一些合乎语法规则、意义正确的句子,而且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但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多数englishlearners的语用能力明显低于语言能力。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应抱着这个目的去进行英语学习。鉴于语言与文化有着如此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假如我们没有对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记得看过一部电影,片名叫《刮痧》,是讲由于中国两千年、中医传统经络疗法“刮痧”不被美国认可,造成“虐待儿童”疑案,使得影片中许大同一家被迫服从法律,父子分离、夫妻分居。在中国人看来,明明是对爷爷对孙子的爱而用刮痧的手法为其治病,而美国人却认为是虐待儿童。可见中西文化差异是比较大的,培养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重要性就突显了出来:
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受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因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而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
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实践表明,在语言难度小时,阅读英语作品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乏。这一点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有体会。因为英语作品的对文章的背景文化一般都比较熟悉,材料中词语的运用以及文章意义的表达都自然得体,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但是读者不一定了解这些文化背景,这就轻易出现读者熟悉每一个单词,却不能理解文章意义的情况。
3.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以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
三、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十五
作为一名学生,我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跨文化学习让我意识到了思维和行为的不同,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而且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一、语言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文化中的价值观、习惯和历史。在学习中文和英文的同时,我发现它们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在中文中,我们强调尊重长辈,父母、师长、长者们都被称为“您”,而在英文中则更加注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西方国家在交流中注重个人表达,而中国则更注重先倾听别人的观点。这些语言差异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而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社交礼仪。
在社交礼仪方面,中西文化也有许多不同。例如,在西方国家,人们见面时通常会握手,而在中国则更常见于鞠躬或者拱手。此外,西方人在交流中更加注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在交流中先倾听别人的观点。这些差异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导致的,而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适应对方的文化方式,这需要我们大胆尝试、不断学习。
三、时间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在时间观念上有“守时”的文化习惯,而西方国家则更为注重时间的效率。例如,西方人会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按时完成任务,而中国人会提前完成,以防万一。在跨文化合作中,时间观念差异易出现矛盾。我认为合理的时间观念需要基于便利和效率的原则,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不同文化间的时间观念相互适应。
四、习俗的不同。
从传统节日到宗教习俗,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中西方关于节日的庆祝方式完全不同,春节和圣诞节都属于重要的节日,但春节时常会家里团聚吃团年饭,而圣诞节则重在送礼物交换祝福。这些习俗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要考虑到的地方也很多,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他方文化,以更加有效地和不同文化交流。
五、教育背景的不同。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带来了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中国的教育体制强调记忆和应试,而西方国家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习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认为,在跨文化学习中我们应该放开心态,摒弃固有的观念,打破思维的壁垒,更能领悟不同文化的价值和优点。
总的来说,中西文化差异是我们跨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学习和体验不同文化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将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比对和对照,不断完善自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和行为习惯,注重与他方的交流和沟通,为更好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篇十六
摘要: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并在教学中予以重视。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功能;教学效果。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国情不同导致文化也不同,英语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英语的运用。语言的交流功能是第一位的,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第一位的。语言运用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交流的四大要素,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能力也是一项重要技能。所以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各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阻力。简单地说,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就是要让语言的运用者知道在什么背景下说什么话。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有文化差异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并且在实际中大力运用。比如我们国家向别人道歉时的语言表达和英语国家的道歉方式是不一样的,comrade是我们常用的称呼,而西方人则称呼sir或者madam。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这种差异,那么在交流中就可能会发生误会,影响交流的效果。比如在英语中,教师一词只作为一种职业,而在我们汉文化中,尊师是传统,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称谓,是尊称。这些文化的差异都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进行协调,使学生顺利适应这种差异带来的不便。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使语言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宋修臣.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协调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