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范文(22篇)
分析是一种通过剖析事物的要素、成因、作用等来归纳和解释事物的文字分析。编写完美的总结还需要注意结构的完整性,每个部分都应该有明确的内容和观点。我们整理了一些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一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中共乌敦套海镇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5.6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04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政权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政权、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政权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况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政权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二
要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任务,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工作十分重要。xx市既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苏南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市,同时,又是省委组织部确定的苏南地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试点市。为确保乡镇机构改革的稳妥、顺利推进,我市从步骤上先进行“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然后由“公推直选”产生的新的党委班子来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公推直选”工作从05年9月21日全市动员发动,然后选择试点、完善方案、全面推进,历时三个月至05年12月中旬,10个镇的新一届党委班子全部选举产生。党委班子的领导职数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执行。乡镇党委换届实行“公推直选”的办法,使我市加快形成了民主开放、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工作新机制,在报名、推荐、考察、提名、选举等环节上坚持阳光运作,始终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党员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委班子充分体现了民意。因此,班子成员不仅配强配优,而且更具有代表性,这为接下来实施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各镇在实施改革过程中由于党委一班人的齐心协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使整个改革工作既积极又稳妥地全面推进,直至圆满完成。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三
通过这次改革,各镇内设机构从13个减少到7个,精简了46%;各镇事业单位由10个减少为7个(另有1个划归条线管理),精简20%;乡镇行政编制总数从1148名减少到1033名,精简了10%;乡镇事业编制总数(含畜牧兽医站,不含水利管理服务站、国土资源所编制)从2001年机构改革前核定的2680名减少到1489名,精简了44%。乡镇领导职数由原来的148名减少到现在的112名,全市减少领导职数36名,与2001年机构改革前的24个镇386名领导职数比,减少了274名。新设立的五办二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xx的实际设置的,能有效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镇机关的协调运转,综合办公室不作为一个中间层次,办公室主任明确由分管领导兼任,减少了管理层次和环节,实现了乡镇行政管理的“扁平化”,必将对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次机构改革,全市还分流机关公务员28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7名,为以后财政负担的有效减轻打下了基础。目前,全市各镇机关、事业单位均有空编,为下一步调优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留有较大的空间。
我市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虽然已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领导职数的精简、领导的交叉任职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改革后的乡镇行政体系在入轨运转后,还需检验和进一步的提高,乡镇的综合配套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求索,不断完善。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四
同志们:
今天召开霍城县人民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主要是贯彻自治区、自治州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机构改革工作的要求、内容和具体安排,深入动员、全面启动我县机构改革工作。从全州来看,霍城机构改革工作启动比较早、上报方案也比较早,但动员部署是全州最后一个。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各项工作开局之初,县委、县人民政府不希望因为机构改革工作,冲淡了各项重点工作,尤其是今年重点项目的推进。机构改革涉及到机构的撤并,涉及到岗位的设定,尤其是涉及到领导干部的调整。机构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人员思想浮动会比较大、部门调整力度比较大,是容易产生工作脱节的阶段。全县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步骤,按照自治区、自治州的要求,抓好落实,确保全县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刚才,泰来提同志宣读了《霍城县人民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吴勇同志宣读了《关于严明纪律,确保机构改革顺利推进的通知》,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机构改革工作强调几个方面的意见,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五个好”。
一、统一好思想。
首先,要思想上统一,认识上一致,步调一致地推进这项工作。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声势浩大、意义重大,按照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市场经济的理念设定政府工作的要求,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精简机构、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这些都是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没有办法一次达到目标,都有一些阶段性的要求、阶段性的目标。我们要看到政府机构改革总体是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朝着精简机构、精简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实施和推进。本轮政府机构改革是新一届政府组成过后,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地方政府一定要按照中央、自治区、自治州的统一部署,统一思想,不折不扣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其次,要看到政府机构改革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的各项政府工作。在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由于政府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很多的工作会受到一些影响、受到很大的制约。比如,自治区级政府、自治州级政府和县级政府,机构设置要求上下对应,如果不设机构和人员,上级部门不给资金,考核也不能得分,这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不适应新疆地域广阔、情况复杂的区情。比如,以前伊犁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政府机构推进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有旅游局,但还是事业局,不是政府组成部分。总的来讲,现有的政府机构设置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必须通过机构改革,才能更加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县人民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中对现阶段的政府机构确定了13个调整目标,有一些撤并,有一些更名,有些从办事机构成为政府正式部门,乡镇的七站八所按照职能划分为6个办公室统筹乡镇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这样划分职能更加清晰,职责更加明确。我相信,通过定职能、定岗位,政府运转将会更加顺畅。
最后,要认识到政府机构改革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政府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撤并、人员调整,而是围绕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运转能力,使运转更加顺畅,职能更加清晰,职责更加到位的目标实施和开展的。在这次机构改革当中不少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这次合并要坚持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切实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的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既是上级的部署,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客观需要,是精减机构、提高效能、优化服务的迫切要求。
二、界定好职能。
会议之后,所有的政府机构、政府组成部门和乡镇都要认真制定“三定”方案,通过“三定”方案报批,形成各部门界定职能和职责的实施意见。
首先,在界定职能时要坚持“三少三多”。要坚持“少审批、多服务,少释放、多支持,少收费、多扶持”的原则,重点把工作职能转向发展经济、社会管理、经济监管和监督方面。设定行政管理事项,不仅涉及到调整撤并、更名的机构,其他部门也要认真梳理界定好职能。
其次,在界定职能时要做到“三个分清”。分清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把不该由政府部门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做到凡是企业能够决策的事情交给企业决策;分清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关系,是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能不要简单地划到事业单位;分清上级政府和乡镇政府的职能关系,所有涉及到县级政府承担的由县级政府承担,不能把所有的事权都转移到乡镇政府,必须转移的人员和经费同步转移;乡镇政府也不能把事权转移到村。希望大家抓紧时间,按照统一要求,认真梳理职能,上报县政府、编办审批。
三、设定好岗位。
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对照职能,合理设定岗位,因职能设岗位而不能因人设岗位。在全面梳理好职能的基础上,按照一个部门能够办成一个事项的要求,研究岗位设定,确保工作开展更加顺畅。国营农牧场承担着发展一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的任务。近年来,由于体制问题,国营农牧场得不到上级财政、编制部门的认可,没有编制,人员进不来,经费没保障,处在两难之中。虽然这次机构改革国营农牧场没有涉及当中,但我们要做好国营农牧场的岗位设定和内设机构的确定。编办和国营农牧场要结合自治区关于国营农牧场改革的意见,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解决办法,通过机构改革一并考虑。
四、配备好干部。
政府机构改革最为关键的是领导干部,涉及到调整的领导干部,要通过机构改革配备好各级领导干部、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
首先,要统筹安排好人员。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和每个人的特长、工作经历,合理安排好工作岗位,统筹安排好主要领导。尤其是乡镇这次机构改革任务比较重,涉及到大部门、大系统的调整,各乡镇要整合好人员、统筹好人员,一人多岗、一人多能,培养好复合型的干部队伍。
其次,要多争取各类编制。政府机构改革要求编制管理只减不增,但对霍城来讲、对整个新疆来讲,多争取编制,就是多增加人员配备,多增加经费。近年来,霍城在政府机构改革中都是不折不扣,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这就出现完成的越好,编制就越少的局面。目前霍城编外人员超过2600人。县编办和主要职能部门要根据我县的工作需求,向自治区、自治州政府汇报、沟通,积极争取编制,破解我县当前事业发展人才奇缺的瓶颈。
最后,要加强人员流动的控制。在整个人员管理过程中,要促进基层工作人员、边远地区工作人员、业务骨干合理流动,防止不正常流失。今天到自治州参加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李学军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重点骨干流动没有特殊情况,一定不能流往伊宁市,包括领导干部。现在很多人才把专业技术作为一个跳板,在乡镇工作一年,就通过各种关系调到大城市或是周边县市,以后一律不准”。今后,霍城也要这样做,特别是业务骨干、教师、医生、党政领导干部,要严格控制流动,确保有人干事、有人真心干事,维持队伍的稳定性。
五、促进好工作。
要统筹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和各项工作推进的关系,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使机构改革工作和重点工作两促进、两不误,实现共赢。要把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和重点工作的推进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更好地梳理职能,更好地明确职责,更好地整合力量来推进工作;把政府机构改革和提高效能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机构改革、下放事权,使政务公开、行政问责、绩效管理有更好的抓手;把政府机构改革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职能的界定,把政府的行政边界、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作职能界定清楚,共同推进工作。
总的来讲,政府机构改革是事关全县的一件大事,是事关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一件大事,更是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一件大事,希望大家把思想更好的统一到全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工作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工作内容上来,统一思想、认真部署、加快推进,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五
作为这次乡镇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时三个月的乡镇党委换届的“公推直选”工作把党的干部政策亮给群众,把干部的任职标准和条件交给群众,把对干部的评判权和选举权下放给群众,在比较中鉴别,在竞争中甄选,党委班子及书记的产生更直接地体现了群众的意愿。同时,“公推直选”既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党员干部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扩大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也从机制上促使选出的乡镇领导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xx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工作的顺利完成,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建立民主开放、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开了先河,其意义深远。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和组织、编制、人事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了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制,机关和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的公开招聘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员聘用制以及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度,一种民主的、透明的、公开公正的、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经形成并入轨运行。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六
2005年1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会议之后,职能部门及时跟进,抓关键环节,具体指导改革。一抓“三定”工作的部署。编制部门及时召开了由各镇党务书记和组织委员参加的乡镇机构改革“三定”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乡镇机构改革的“三定”工作。会上,对“三定”方案的规范格式、规范用语、规范申报程序等具体业务进行了明确,并下发了“三定”方案样本。同时,对机构改革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职位分类、人员配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及人员分流,有关单位的合并、划转及人员交接等问题进行具体指导。二抓改革业务培训。编办、人事局举办培训班,对各镇组织委员、人事干部进行机构改革的业务培训。三抓督促指导。编制、人事部门组成二个指导组,到各镇抓落实,及时了解各镇机构改革的进度和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督促各镇抓紧实施改革。对于各镇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现场办公,当场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的,向改革领导小组汇报,及时研究后答复。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市委办、市政府办及编办召集党务书记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统一口径,统一操作办法,并推广改革工作搞得好的乡镇的经验。四抓“三定”方案的审核及沟通。市编办对各镇上报的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尤其是对各镇提出的机关岗位设置方案及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方案进行认真的汇总分析和调整,在不突破总编制的前提下,对职能强化的综合办公室及事业单位适当增加岗位和编制,对职能弱化的减少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对各综合办公室(所)的主要职责和主要岗位设置,各事业单位的编制核定及经费形式提出了建议方案,与各镇磋商并协商一致后,形成各镇“三定”方案的送审报告,上报改革领导小组审核,并报市委、市政府审批。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七
继行政区划调整、2004年村级建制调整后,今年又实行了农业税全部免收的重大举措,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取得实惠的同时,新形势下的乡镇政府工作也出现诸多矛盾。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显得犹为迫切,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同志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为基层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镇自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认真改进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对内设机构的调整、服务体系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部,交通便捷,资源富足,是全国“文体之乡”,**市东部中心镇。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进入**市工业十强。全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2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幅员面积84.48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余万人。
(一)、机关干部基本情况
我镇现定编140人,实际129人,其中参加干部实践锻炼23人,不占编4人,实际在岗102人。其中,财政工资111人,自收自支18人。一级班子12人,占实际人数的9.3%,二级班子28人,占实际人数的21.7%。一二级班子合计40人,占实际人数的31%。
(二)、内设机构基本情况
今年初,为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干部的工作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我镇结合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干部实践锻炼活动,政府对部门和人员进行了调整:一是对职能重复、功能相近的办、站、所进行合并。我镇原有17个部门,经过归口合并,现共有8个部门,具体为:党政办(党政办、文体中心)、经发办(经发办、招商办)、农办(农办、农技中心、林业站、水农站、兽医站)、社事办(社事办、社保所)、计生办(计生办、计生服务站)、综治办、国建所(国建所、城管队)、财政所。二是对个别部门进行人员加强,特别针对与农民群众接触较多,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部门,抽调了部份人员补充其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三是开展干部实践锻炼活动。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锻炼本领,增长能力,争当带头致富标兵,争当带队致富能手,全镇共有23名机关干部离岗外出参加实践锻炼。
二、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何建立服务型镇政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对内(机关内部)加强管理,对外(全镇)加大服务。
(一)、行政服务体系
1、推进效能建设,转变干部作风。
今年,针对机关办事效率不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服务意识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我镇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加强内部管理,构建良好的行政服务体系。在机关效能建设中立足“出成效、出特色、出经验”的工作要求,倡导“三实”(即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做到“三行”(即懂行情、讲行话、成行家),取得“四个明显”(即作风和履职有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干部素质有明显增强、群众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
(1)、注重培训,争创学习型机关。加强机关内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设立“学习日”、“调研月”,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等方式,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在机关中广泛开展拜师带徒活动,明确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作为老师,并制定好带徒工作目标,迅速提高机关干部基层工作经验。
(2)、健全制度,争创高效型机关。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为目标,进一步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公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干部诫勉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各部门重点规范岗位责任、上下班纪律、周前工作会、下村下企业实效评估等制度。
(3)、严格管理,争创创新型机关。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听证、政情通报、政务公示和意见征集等四项制度,突出依法行政。坚决制止管理障碍,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政令畅通、制度逗硬。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实行公开办理的制度,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适合镇情的管理新路。
(4)、强化服务,争创务实型机关。增强效率观念,每名干部要做到“能办的事尽快办、大小事情认真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难办的事情想法办,一切事情依法办”。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做到“一张凳请坐,一杯水暖人,一句话甜心”。主动深入到村社,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化解矛盾。
(5)、重视监督,争创廉洁型机关。建立由人大代表、老干部代表、企业业主代表、村社干部代表,社区工作者及居民代表参与的效能建设督察组,加强对效能建设的监督;建立政府月工作会议制度和“集体理财日”制度,一月汇总一次、分析一次、公布一次;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机制,调整部门和个人目标考核内容,改进目标考核办法。
2、落实政务公开,密切干群关系。
203月16日,镇城管队更换街道行道树种,被不明真相的.百余群众集体阻止,镇领导经长达几个小时的耐心解释才得以平息。这件事暴露了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宣传不到位、政务公开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误解虽平息,但可从中得到启示,在工作中要问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事前听证。凡涉及关乎民生的大事,如公路建设、产业结构调等,要及时组织群众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搞好分析讨论,宣传动员,避免“做了好事留恶名”的误会发生,同时,有了群众的支持,才能更好完成各项工作。
(2)事中监督。工作过程中,欢迎群众参与监督,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事后公布。每一项重大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工作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
(二)、社会事业服务体系
1、开展“一减三”帮扶活动。
为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新路,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我镇在全镇党员、机关干部中开展“一减三”帮扶行动(即:驻村领导、部门一年为村(居)帮扶减少一个特困户、减少一个特困生、减少一件纠纷遗留的问题)。各部门与全镇15村、1个居委会分别结成队子,确定了特困户、特困生和亟待解决的遗留,制定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签订“一减三”目标责任书,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2、规范劳务输出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规模不断壮大,劳务输出对富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使务工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务工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对外劳务输出才能让外出农民工站稳脚根。
二是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市场用工信息。
三是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功能和跟踪服务。
2004年,我镇社保所与成人学校组织农民工培训2期,共培训100余人,有组织地对外输出劳动力数百人,今年,我镇与市劳动局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微机培训班已举办了两期培训。
(三)、农业服务体系
1、整合涉农机构,增强服务力量。
年初,镇党委政府决定在不改革人员编制性质,不减弱部门工作力量的前提下,按照“确保运转、务实革新”的内改原则,打破人员编制界限,加强涉农机构力量,将原农办、水利农机站、林业站、农机中心、兽医站归口合并为农办,增加服务人力。
2、抓扶贫示范村建设,带动整村脱贫
我镇原关心村20被**市确立为首批扶贫村,2005年再次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第二批扶贫村。通过3年的扶贫开发,目前该村已修建村级公路6公里,新建电力提灌站1座,整治塘堰提坎4根,培育花椒基地150亩。在扶贫开发中,改变了群众因循守旧的观念,完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解决了困扰该村几十年饮用水难的问题;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的扶贫目标。20占地40余亩,总投资150万元的重庆宏泰养殖场落户该村,吸纳100余农村劳动力,并有效的带动起了原关心村的禽畜养殖业发展。2004年该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20元,比20增加了2060元;培育养殖大户12户。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带动农民增收
实施“两万一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种养鸡殖业。规划万亩梨橙78-1、万亩良种花椒九叶青种植,大力推广品比玉米种植。以“四大畜禽”养殖为重点,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争创**市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猪、肉兔、蛋鸡、库鸭为重点,争取引进重庆渝澳10万头生猪养殖及加工项目;以重庆风味源肉兔加工有限公司的入驻及宏泰谷养殖公司三期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契机,促进“农企”合作,带动全镇肉兔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健群种猪场为依托,大力推广瘦肉型生猪的养殖;同时,加大对库鸭、蛋鸡养殖的鼓励和引导,促进组建养殖协会,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
1、征收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作为乡镇政府,是在扮演维护法律法规的“执法者”还是在担当为民办实事的“服务者”呢?在处理农村计生和殡改工作的过程中,这种矛盾显得犹为突出。一方面,我们要对违反计划生育、殡改条例的要给予处罚;另一方面我们的执法主体地位不明显,加大执法力度也只是表现在宣传上、口头上,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违法超生、土葬现象越来越严重,征收近似空谈,而违法者却得到纵容。就今年而言,违反殡改条例拒不执行火化,私自土葬,并拒不交纳土地罚没款的已有30余户。执法过程中与群众间的矛盾使他们忽视了我们的服务,长此以往造成干群关系僵化,干群矛盾加剧,政府对此显得无所适从。
2、债务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三金”整顿和“普九”建设之后,欠债全部由镇政府承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统计,我镇累计负债达2800万。近两三年来,机关干部的资金补贴近百万元均未兑现,甚至私人垫付工作经费现象时有发生,如此待遇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畏难情绪严重。此外,沉重的债务包袱使政府运转举步为艰,根本无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要实现发展简直困难重重。
3、改革与稳定之间的矛盾。改革可以促进发展,但也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企业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税费改革都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年,事业部门改革,对临时聘用人员进行清退,年教育部门清退代民师等改革所产生的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完全解决,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如再大刀阔斧地深化体制改革势必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4、干群矛盾突出。群众的发展意识不到位,干部的服务意识未完全转变,加之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干群关系日益尖税。主要表现在群众不理解政府行为,干部不能沉身到群众当中,干部群众互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度下降。原莲花太平水库承包人未能与当地群众处理好关系,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政府出面多次调解,双方仍不能和解,群众多次组织到市集访,一来二去,干部认为群众无理取闹,群众认为干部工作能力差。
5、服务三农力度不够。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作为乡镇一级政府没有更好对策、更多的办法、更大的力度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指导不够。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特别是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更加突出。而在专业人员中,传统农业知识多,现代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十分缺乏,知识结构很不合理。虽然农办人力较多,但农技人员的农业专业知识不够强,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在农村推行较难;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小,真正较大规模的建设依靠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由于面广,上级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滞后突出表现在抗灾能力弱,公路建设落后,公益设施欠缺;三是增收渠道较窄。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先天优势,或地理位置优越、或资源丰富、或上级重点扶持,真正做到白手起家,走出一条特点鲜明、效果明显的增收路子十分困难。
四、建议
(一)加大机构改革力度
1、自上而下改革。“乡镇改市县不改、改也白改;市县改了,乡镇不改也得改”。乡镇职权较弱,推行的改革也是治标不治本,改革出现不稳定因素也无力解决,而市县具有相对独立的职权。改革是一场革命,涉及干部“饭碗”、涉及乡镇债务、涉及基层稳定,因此建议:一是应从市县机构改革开始;二是领导应带头参与改革。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收到实效,才能保持稳定。
2、取消事业编制。在乡镇政府中推行事业机构改革,取消事业编制,将事业部门人员转为行政编制,特别是涉农技术人员。一方面可以提高事业部门人员、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全力投入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将机关干部换岗换位,行政人员能从事技术工作,事业人员也能从事行政工作,充分挖掘机关干部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壮大执法队伍。一是成立专门行政执法机构,加大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既可避免执法违法,又突出其执法主体地位,既贯彻法律法规的执行,又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壮大公检法司队伍,减少行政机关队伍。在乡镇配强派出所、司法所、工商税务所等执法征管部门,精减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机关以体现服务为主,将执法权分离。
(二)加强财政体制改革
一是要给乡镇负债消肿,由于“三金”、“普九”等欠债给乡镇带来了沉重的债务,短期内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镇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使乡镇运转困难,负债发展更困难。二是尽快实施乡财县管,控制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三)全市统筹发展
在发展战略中,应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给每个乡镇定位。当前的现状是各乡镇为求发展单打独斗,在招商引资中、农业项目上、优惠政策上只求引进,“你发展养蚕,我也养蚕;你引进一个企业,我也引进一个企业”。最终造成无规划、无规模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究竟每个乡镇该如何发展,发展什么,全市要做好统筹,形成块状经济,形成规模,要像打造职教品牌一样打造**工业、农业品牌,而不是哪一个乡镇的品牌。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瓶颈问题。农村水渠、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一旦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难以为继。由于镇村两级缺乏相应财力,每年的整修都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市委市府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整修,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八
作为苏南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试点市,我市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意图,市委、市政府对于完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精简任务十分坚决,机关行政编制严格按照省规定的10%的比例精简,共减少编制115名,财政所事业编制减少13名,镇管事业单位编制在2001年机构改革前核定的基数上精简44%,编制减少1191名。因此,完成编制精简任务要毫不动摇,决不留情。但在实施人员分流过程中,做到了耐心细致,有情操作。对于镇机关公务员的分流延用近年实行的离岗退养政策,即到2005年底前男年满57周岁、女年满52周岁的提前离岗退养,本人申请要求提前退休或辞职的,按照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法规办理。对于事业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意见》,为乡镇事业单位富余人员的分流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同时,针对乡镇以往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空缺较多,各镇或多或少地使用编外人员,乡镇合并后,编外人员没有及时清理,全市各镇编外人员总数超过700多人的实际,为切实减轻财政负担,规范管理,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利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规范编外用工行为,下大力清退编外人员。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制订了《关于加强镇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的意见》,规定各镇编外人员使用人数最多不得超过乡镇总编制的10%~15%,现有编外用工超过这个比例的必须严格清退,以后不得擅自使用编外用工。在清理编外用工过程中,采取了几个一点的办法进行分流。一是到达一定年龄的切掉一点;二是在实施强基工程中利用村委会、居委会换届,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员推荐下派一点;三是动员编外人员自谋职业分流一点;四是从企业借用的退还一点;五是镇里按严格控制的原则,拿出一定的临时岗位通过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竞争择优留用一点,剩下的则全部清退,并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对他们进行经济补偿。在实施编内人员分流和编外人员清理过程中,各镇党委、政府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同时,对每个人员的情况全面了解掌握,逐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清退的编外人员通过职业介绍所帮助他们在企业重新就业。总的原则是机关、事业单位要严格按规定精简,但精简分流的人员,编制内的保证其基本生活待遇,编外人员确保提供就业机会。由于各镇重视改革过程中的思想工作,并实实在在地为分流人员提供出路,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顺利、稳妥、有序推进,到现在无一起上访事件。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九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势必涉及多方利益的调整,必须得到各个层面的理解和支持,必须转变人们的观念,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使市镇两级机关、部门从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对改革形成共识,并积极参与改革。在接到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任务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改革前的宣传发动工作。首先,统一机关部门和乡镇领导的思想,市里每次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主要领导逢会必讲改革。同时,市级带头对市属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实施转企改制和人员身份置换,对市属社会事业领域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精简编制和人员,并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宣传改革的指导思想、目的和意义,宣传典型经验。对乡镇机构的改革,按照省的指导意见和领导讲话精神及早在市镇两级领导中宣传,使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得到统一。二是在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中宣传改革。通过到基层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一方面宣传上级有关改革的要求和文件精神,更重要的是听取基层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意见建议,让他们参与到改革方案及有关政策文件的制定过程中,对他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充分采纳,并设身处地为他们的利益考虑,使他们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三是利用行政区划调整的契机,尝试局部改革。近二年,我市的乡镇由24个合并调整为10个,对涉及行政区划调整的乡镇,在合并过程中,将精简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分流富余人员贯穿其中,实施局部改革。在完成区划调整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及时组织了乡镇中层岗位的全员竞争上岗,原有中层干部全体起立,按简章规定的条件自愿报名,通过笔试、面试和民主测评相结合的办法竞争上岗,择优录用。许多事业单位也采取了竞争上岗的办法产生单位正副职领导。这些举措在乡镇基层干部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改革的氛围逐渐在基层形成。四是动员发动,明确任务,营造改革的声势。在深入调研,反复听取意见,充分做好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市级机关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市长主持会议,在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就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作动员报告后,市委书记对实施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改革目标;二是要正确把握改革关键;三是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四是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并要求全市各级一定要以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严谨缜密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改革任务,为全省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探索经验,为推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市里动员大会后,各镇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传达市委、市政府改革动员大会精神,研究制订本镇改革方案,并及时召开了本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营造改革的声势和良好氛围。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民生政策,部署开展乡镇机构改革和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同时,向大家通报一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情况。
一、审时度势,加快全省奔小康进程。
党的xx大、xx大确立了到20xx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全国的形势怎么样,全省的进程怎么样,时刻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最近考虑的重大民生政策也都由此而产生。下面,我分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全国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情况。关于小康社会的评估标准,国家统计局曾先后制定过几个指标体系,尤其是20xx年对原来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目前这一新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23项具体指标,基本上可以对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综合衡量,是一个直观的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20xx年全国小康社会的进程是74.6%,比20xx年的72.7%提高了1.92个百分点。分区域情况来看,东部省份总体进程是83.5%,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已经达到90%以上,东北地区达到了77.6%,中部地区也达到了72.4%,而西部地区只有66.2%,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西部省份中,内蒙古、四川、重庆基本上是在70%至80%之间,高于西部平均水平。
二是陕西省小康社会进程差距在什么地方。经我们自己测算,陕西的小康社会进程为71.92%,国家公布的在69%左右,其差距主要是对社会保障人群数量的统计不一致。这几年,除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障政策外,我省很多地方自费推进社会保障改革,由于在不断推进,因此存在统计数据滞后的问题,总体来说,处于69%到71%之间,高于西部平均水平,但是比东部、中部、东北等地区还是有差距的。那么差距在什么地方?在20xx年的6项指标中,经济发展程度是64.05%,比20xx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社会和谐程度是82.98%,提高0.73个百分点。生活质量实现程度74.32%,提高2.85个百分点。民主法制实现程度是89.95%,提高1.51个百分点。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6.51%,降低1.1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63.1%,提高3.35个百分点。从6项指标来看,我们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等三个方面有差距,所包含的具体指标,其中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居民人均收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方面差距比较大。那么,到20xx年我们在西部能不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呢?根据这几年的情况看,仍有几项指标有困难。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标体系要求大于50%。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全国是3.3∶1,我们是4.1∶1,而且还在逐年拉大,到20xx年指标体系要求小于2.8∶1,按通常做法是达不到的,必须采用超常措施来解决。三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求大于5%,我省20xx年的统计结果为2%多一些。四是平均受教育年限,目前是8.42年,能否如期实现大于10.5年的要求,对我们这个教育大省也是一个挑战。五是环境质量指数,指标要求达到100%,我们目前只有62%,任务十分艰巨。所以,按通常的情况来推测,仅仅采取常规的办法来推进,到20xx年这些指标都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下决心用超常措施加以解决。
我省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发展态势和在全国所处的位次,20xx年我们不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还应该在西部率先实现。目前,西部已有三个省明确提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分别是内蒙古、四川和广西,我省也应该创造条件提前实现这一目标。为此,我们组织一批同志专门进行了测算,如果到20xx年提前两年建成小康社会,我省小康社会进程将达97.87%,23项指标中有17项可以达到100%,有6个指标达不到标准,但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全国都建成小康社会了,陕西没有建成,人民是不会答应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突出重点,扎实苦干,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抓好其他工作的同时,要在以下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发展总量,优化发展结构。二是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缩小城乡差距。三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产业,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当然还包括缩小贫富差距等。
我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要经常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和衡量,看看我们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还在哪些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薄弱的程度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认识清醒,奋力赶超。当然,刚才讲的是20xx年的数据,20xx年数据应该会好一些,因为我们去年的增长速度是13.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也比较快,还加大了对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相信在这些方面会有一些较大改善,希望20xx年数据出来后,大家能够认真对照一下,查找工作不足,加大工作力度。
二、同心协力,破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难题。
应该说,我省目前面临的发展难题确实不少,但最突出的就是我6月2日在省政府全体成员会议上强调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水平低三大难题。到底低到什么程度,我给同志们介绍一下。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20xx年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17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在第18位,从表面看两者大体相当。但我省居民收入水平二十几年间排名都在20名以后,20xx年还是22位,20xx年才到目前的18位,也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2.3%,差距还有3046元。农民收入则更不理想,从1980年到20xx年一直在29位至27位间徘徊,20xx年在全国排27位,去年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是1715元,仅相当于66.7%,而且差距还在逐步拉大,大前年差1400元,前年是1500元,去年扩大到了1700元。更重要的是,省内城乡居民收入比例高达4.1∶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来,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2%,年平均增加475元,按这样速度测算,到20xx年大体上可以达到10278元。能否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我省农民收入每年以13.8%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347元,全国年均增长900元,我们到20xx年大体上是7647元,占全国的72.2%,到时候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达不到小于2.8的要求,能不能年均增长14.8%或者15.8%,必须采用超常措施加以推进。最近,省委、省政府研究了一系列民生政策,首先从企业开始,用制度来保障职工收入的增加。20xx年我省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25223元,在全国排15位,但全国平均水平是28395元,我们只相当于90%,20xx年我省基本养老金水平位于全国第16位,达到1382元,是这几年提的比较高的,但还是不平衡,尤其是退休比较早的,工龄比较长的,参加养老保险比较晚的职工反而生活更加困难,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这些人员的收入水平。在提高公务员收入水平方面,也会拿出一些措施。只有企业职工、公务员等收入提高,才能带动社会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二,城镇化水平低。去年全国平均城镇化率是46%,我省建设部门统计的是42%,公安厅按户籍统计提供的是38%左右。因为尽管有些人去城市居住了,但户籍问题没解决,随之带来了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困难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发展步伐,户籍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推进城镇化对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是一个超常措施。北京一些研究机构研究认为,如果城镇化程度增长50%,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7%。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减少农民,发展三产。如果通过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发展第三产业,使三产就业比重上升到39%,估计可以促进第二产业劳动者工资上升5.3%,这已经在四川灾后重建中得到了验证。
第三,经济外向度低。今年我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00亿左右,增长速度比较快,但是仅占经济总量的1%,全省资金流动总量中外汇占的比例也不高,外资企业的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不高,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差距。
这段时间,我们主要围绕解决“三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低、城镇化水平低方面有一些政策会陆续下发执行。希望大家从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来认识这个事情,从战略上统一思想认识,从责任上统一行动,加大实施力度,已经出台的措施,必须精心操作,见诸于行动。比如,推进农民进城,我们喊了多少年,现在主要精神就体现在这个文件中,公安部门要尽快拿出城市居民和城市居住两个管理办法,过去农民进城要有两个条件,即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现在我们一再强调要放宽条件,在城市有连续的工作和暂时的住所就可以享受城市居民政策。这一制度与我国的土地承包法是不违背的,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精心组织。对于退出享受农村政策的进城农民,要让他们享受城市政策,可以采取宅基地换取城市住房补贴、宅基地变耕地或置换城市用地指标等方法推进。农民退出农村,一定要有补偿,否则怎么退出。当然,目前的一些措施还带有尝试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解决“三低”问题,也需要上下协同,群策群力,省上出台了这些政策,市、县还有什么举措,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做。我省在医改方面创造了神木模式、子长模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出好的经验和做法,然后我们在全省铺开。
三、精心实施,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政策。
乡镇机构改革是20xx年开始试点的,国家20xx年部署,要求用二到三年时间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但由于考虑到我省需要换届和进行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等工作,乡镇机构改革一直在试点,现在到了下决心推进的时候了。而且经过试点,根据我省实际和城乡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思路,现在的方案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成熟,可能不需要二到三年的时间,用二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关键看怎么组织。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有几个重点,大家一定要掌握好。
一是责任在市县,特别是在县委、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怎样实施,怎样推进,很大的自主权给了市县。现在的乡和镇已经大不一样了,我们最大的镇有十万人左右,还用三四十个人去管理肯定不行,而最小的乡只有六百多人,目前的管理体制也已不适应了。因此,自主权还在县里,方案报到市里认可就行。
二是机构如何设置,由县委、县政府来确定。我们提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二万人以上的镇要专门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将党的建设、廉政建设、组织建设等都放在这个办公室,还要设立宣传教育办公室,文化站、中小学要管,还要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工作。除了社会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外,这次还专门设立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要按照城市的标准来建设和管理乡镇,每个镇都要有规划,要按规划建设,镇里的卫生、环卫、垃圾处理、文明村镇建设,包括乡村道路都由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来管。一万到二万人的乡镇,按三个机构设置,一万人以下按岗位来设置。
三是要大力推进撤乡并镇。我省现有1560多个乡镇,而东部、中部的一些省份大部分农村人口比我们多得多,乡镇的数字在600到900之间,少数1000左右,我们的乡镇规模太小,形成不了城镇中心,推进城镇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难度很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过去是管理农民,现在要服务农民,大力推进撤乡并镇,原则上不保留乡,陕南山区乡按25%的比例撤并,平原地区按照30%撤并。撤一个乡镇省财政补助25万,大体上全省乡镇保留在1000个左右,这与推进农民进城政策是相吻合的。现在许多村已经成为留守村,都是老人和孩子,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农民不回去。今天为什么请书记、县长来呢?就是要统一思想,从城镇化的角度,从富裕农民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当然我们没有强制性要求。通过撤并乡镇形成的重点镇,是下一步城镇建设要重点扶持的。改革完成后,由民政部门统一办理手续。
四是其他的政策会相应跟上。包括经济适用房,我们提出市以上主要建廉租房和公共廉租房,省上加大了财政补助的力度。县镇重点是推广经济适用房,主要是给乡镇干部、公共服务设施的教师、医务人员解决住房,做到一户一套房。
五是本轮机构改革后要实行乡镇干部岗位津贴。机构改革什么时候完成,津贴什么时候实行,津贴标准省上确定,偏远和艰苦地方最高,按书记和镇长、副书记和副镇长、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分四档,由县委、县政府确定。乡镇机构改革只要我们准备充分,将会推进很快。
六是分流乡镇干部的去向。这次我们没有提出精简,编制以内的干部照常使用,如何调整是县里的权力,但是不能超编,不能额外进人。干部分流的第一个去向是,没有成立调查队的县,可以由这些干部成立调查队,每个县都要有;第二个去向是,带薪到村里去任职;第三是到公用设施为农民搞服务,特别是文化站之类的;第四是领办、创办为三农服务的实体,前提是服务三农。还可以采取其他途径进行分流,关键是把干部使用好。
乡镇机构改革主要是以上几个核心内容,希望你们结合省上这次出台的两个文件,把精神领会好。与此相配套的保障性住房等文件,我们还要开会研究,将来会有一些具体措施,省级有关部门很快会将有关文件和配套措施下发。各县委、县政府要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并要有机构专门协调相关工作。
同志们,这几项工作都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民生政策,希望大家既要精心组织,加快推动,又要稳妥推进,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我省长远发展。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一
一是正确界定乡镇党委、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职能。正确界定乡镇党委、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职能,是实施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一名分管书记负责,并由编制、组织、发改、财政、人事等部门组成乡镇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重点调研镇级党委、政府的职能定位。围绕乡镇职能运行现状,认真梳理乡镇职能。综改领导小组分别召开了由各镇党委书记、镇长,有关部门负责人,镇分管领导和组织人事干部,事业单位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认真分析目前乡镇和事业单位所履行的职能,然后逐条梳理,理清强化的、弱化的和需要转变的各项职能,然后逐一与各镇领导探讨,形成共识。同时,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在苏州市编办的组织下,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组织、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同志,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广东省东莞市学习考察,分别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及职能定位中借鉴适合xx实际的经验,经过认真调研和梳理,逐步理清了适合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的职能定位。简言之就是发展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致富百姓。详细地表述,就是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突出经济发展职能,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集中精力抓经济,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社会管理职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点加强小城镇及村(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自然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强化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加强劳动保护和监察,切实保障农(居)民合法权益,化解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更多地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市场信息、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围绕职能,科学合理设计切合xx实际的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方案。机构是职能的载体,在梳理明确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能的同时,围绕职能的有效履行,设计切合实际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方案是机构改革成败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通过走访乡镇,召开乡镇机关领导、事业单位负责人座谈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解剖等形式,对各镇原来设置的13个综合(专业)办公室(所)和10个事业单位进行认真的职能分析和梳理,本着严格精简的原则,将职能相近的机构和单位进行合并,职能强化的予以加强,职能弱化或丧失的予以撤并,形成初步方案。几经征求意见并多次向省编办、苏州市编办汇报、沟通和争取,最终形成了乡镇机关设立5个综合办公室和2个所,镇管事业单位除上划条线1个外,其他归并成7个的机构设计方案,即各镇机关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村镇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办公室、民政和劳动保障办公室、教卫文体办公室(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财政所和司法所(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事业单位设置经济服务中心(挂“招商中心”、“统计室”牌子)、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管理服务所、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站(“党校”与其合署)、公共卫生和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从机构改革实施的情况看,上述机构设置方案既严格执行了省委、省政府精简机构的要求,同时也基本满足苏南地区乡镇规模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事务工作量大对机构设置的要求。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二
继行政区划调整、村级建制调整后,今年又实行了农业税全部免收的重大举措,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取得实惠的同时,新形势下的乡镇政府工作也出现诸多矛盾。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显得犹为迫切,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同志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为基层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镇自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认真改进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对内设机构的调整、服务体系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部,交通便捷,资源富足,是全国“文体之乡”,**市东部中心镇。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进入**市工业十强。全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2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幅员面积84.48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余万人。
(一)、机关干部基本情况
我镇现定编140人,实际129人,其中参加干部实践锻炼23人,不占编4人,实际在岗102人。其中,财政工资111人,自收自支18人。一级班子12人,占实际人数的9.3%,二级班子28人,占实际人数的21.7%。一二级班子合计40人,占实际人数的31%。
(二)、内设机构基本情况
今年初,为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干部的工作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我镇结合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干部实践锻炼活动,政府对部门和人员进行了调整:一是对职能重复、功能相近的办、站、所进行合并。我镇原有17个部门,经过归口合并,现共有8个部门,具体为:党政办(党政办、文体中心)、经发办(经发办、招商办)、农办(农办、农技中心、林业站、水农站、兽医站)、社事办(社事办、社保所)、计生办(计生办、计生服务站)、综治办、国建所(国建所、城管队)、财政所。二是对个别部门进行人员加强,特别针对与农民群众接触较多,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部门,抽调了部份人员补充其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三是开展干部实践锻炼活动。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锻炼本领,增长能力,争当带头致富标兵,争当带队致富能手,全镇共有23名机关干部离岗外出参加实践锻炼。
二、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何建立服务型镇政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对内(机关内部)加强管理,对外(全镇)加大服务。
(一)、行政服务体系
1、推进效能建设,转变干部作风。
今年,针对机关办事效率不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服务意识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我镇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加强内部管理,构建良好的行政服务体系。在机关效能建设中立足“出成效、出特色、出经验”的工作要求,倡导“三实”(即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做到“三行”(即懂行情、讲行话、成行家),取得“四个明显”(即作风和履职有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干部素质有明显增强、群众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
(1)、注重培训,争创学习型机关。加强机关内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设立“学习日”、“调研月”,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等方式,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在机关中广泛开展拜师带徒活动,明确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作为老师,并制定好带徒工作目标,迅速提高机关干部基层工作经验。
(2)、健全制度,争创高效型机关。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为目标,进一步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公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干部诫勉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各部门重点规范岗位责任、上下班纪律、周前工作会、下村下企业实效评估等制度。
(3)、严格管理,争创创新型机关。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听证、政情通报、政务公示和意见征集等四项制度,突出依法行政。坚决制止管理障碍,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政令畅通、制度逗硬。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实行公开办理的制度,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适合镇情的管理新路。
(4)、强化服务,争创务实型机关。增强效率观念,每名干部要做到“能办的事尽快办、大小事情认真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难办的事情想法办,一切事情依法办”。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做到“一张凳请坐,一杯水暖人,一句话甜心”。主动深入到村社,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化解矛盾。
(5)、重视监督,争创廉洁型机关。建立由人大代表、老干部代表、企业业主代表、村社干部代表,社区工作者及居民代表参与的效能建设督察组,加强对效能建设的监督;建立政府月工作会议制度和“集体理财日”制度,一月汇总一次、分析一次、公布一次;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机制,调整部门和个人目标考核内容,改进目标考核办法。
2、落实政务公开,密切干群关系。
203月16日,镇城管队更换街道行道树种,被不明真相的.百余群众集体阻止,镇领导经长达几个小时的耐心解释才得以平息。这件事暴露了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宣传不到位、政务公开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误解虽平息,但可从中得到启示,在工作中要问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事前听证。凡涉及关乎民生的大事,如公路建设、产业结构调等,要及时组织群众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搞好分析讨论,宣传动员,避免“做了好事留恶名”的误会发生,同时,有了群众的支持,才能更好完成各项工作。
(2)事中监督。工作过程中,欢迎群众参与监督,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事后公布。每一项重大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工作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
(二)、社会事业服务体系
1、开展“一减三”帮扶活动。
为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新路,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我镇在全镇党员、机关干部中开展“一减三”帮扶行动(即:驻村领导、部门一年为村(居)帮扶减少一个特困户、减少一个特困生、减少一件纠纷遗留的问题)。各部门与全镇15村、1个居委会分别结成队子,确定了特困户、特困生和亟待解决的遗留,制定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签订“一减三”目标责任书,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2、规范劳务输出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规模不断壮大,劳务输出对富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使务工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务工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对外劳务输出才能让外出农民工站稳脚根。
二是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市场用工信息。
三是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功能和跟踪服务。
20,我镇社保所与成人学校组织农民工培训2期,共培训100余人,有组织地对外输出劳动力数百人,今年,我镇与市劳动局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微机培训班已举办了两期培训。
(三)、农业服务体系
1、整合涉农机构,增强服务力量。
2005年初,镇党委政府决定在不改革人员编制性质,不减弱部门工作力量的前提下,按照“确保运转、务实革新”的内改原则,打破人员编制界限,加强涉农机构力量,将原农办、水利农机站、林业站、农机中心、兽医站归口合并为农办,增加服务人力。
2、抓扶贫示范村建设,带动整村脱贫
我镇原关心村被**市确立为首批扶贫村,2005年再次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第二批扶贫村。通过3年的扶贫开发,目前该村已修建村级公路6公里,新建电力提灌站1座,整治塘堰提坎4根,培育花椒基地150亩。在扶贫开发中,改变了群众因循守旧的观念,完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解决了困扰该村几十年饮用水难的问题;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的扶贫目标。20占地40余亩,总投资150万元的重庆宏泰养殖场落户该村,吸纳100余农村劳动力,并有效的带动起了原关心村的禽畜养殖业发展。2004年该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20元,比20增加了2060元;培育养殖大户12户。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带动农民增收
实施“两万一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种养鸡殖业。规划万亩梨橙78-1、万亩良种花椒九叶青种植,大力推广品比玉米种植。以“四大畜禽”养殖为重点,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争创**市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猪、肉兔、蛋鸡、库鸭为重点,争取引进重庆渝澳10万头生猪养殖及加工项目;以重庆风味源肉兔加工有限公司的入驻及宏泰谷养殖公司三期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契机,促进“农企”合作,带动全镇肉兔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健群种猪场为依托,大力推广瘦肉型生猪的养殖;同时,加大对库鸭、蛋鸡养殖的鼓励和引导,促进组建养殖协会,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
1、征收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作为乡镇政府,是在扮演维护法律法规的“执法者”还是在担当为民办实事的“服务者”呢?在处理农村计生和殡改工作的过程中,这种矛盾显得犹为突出。一方面,我们要对违反计划生育、殡改条例的要给予处罚;另一方面我们的执法主体地位不明显,加大执法力度也只是表现在宣传上、口头上,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违法超生、土葬现象越来越严重,征收近似空谈,而违法者却得到纵容。就今年而言,违反殡改条例拒不执行火化,私自土葬,并拒不交纳土地罚没款的已有30余户。执法过程中与群众间的矛盾使他们忽视了我们的服务,长此以往造成干群关系僵化,干群矛盾加剧,政府对此显得无所适从。
2、债务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三金”整顿和“普九”建设之后,欠债全部由镇政府承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统计,我镇累计负债达2800万。近两三年来,机关干部的资金补贴近百万元均未兑现,甚至私人垫付工作经费现象时有发生,如此待遇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畏难情绪严重。此外,沉重的债务包袱使政府运转举步为艰,根本无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要实现发展简直困难重重。
3、改革与稳定之间的矛盾。改革可以促进发展,但也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企业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税费改革都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2001年,事业部门改革,对临时聘用人员进行清退,20教育部门清退代民师等改革所产生的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完全解决,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如再大刀阔斧地深化体制改革势必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4、干群矛盾突出。群众的发展意识不到位,干部的服务意识未完全转变,加之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干群关系日益尖税。主要表现在群众不理解政府行为,干部不能沉身到群众当中,干部群众互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度下降。原莲花太平水库承包人未能与当地群众处理好关系,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政府出面多次调解,双方仍不能和解,群众多次组织到市集访,一来二去,干部认为群众无理取闹,群众认为干部工作能力差。
5、服务三农力度不够。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作为乡镇一级政府没有更好对策、更多的办法、更大的力度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指导不够。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特别是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更加突出。而在专业人员中,传统农业知识多,现代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十分缺乏,知识结构很不合理。虽然农办人力较多,但农技人员的农业专业知识不够强,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在农村推行较难;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小,真正较大规模的建设依靠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由于面广,上级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滞后突出表现在抗灾能力弱,公路建设落后,公益设施欠缺;三是增收渠道较窄。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先天优势,或地理位置优越、或资源丰富、或上级重点扶持,真正做到白手起家,走出一条特点鲜明、效果明显的增收路子十分困难。
四、建议
(一)加大机构改革力度
1、自上而下改革。“乡镇改市县不改、改也白改;市县改了,乡镇不改也得改”。乡镇职权较弱,推行的改革也是治标不治本,改革出现不稳定因素也无力解决,而市县具有相对独立的职权。改革是一场革命,涉及干部“饭碗”、涉及乡镇债务、涉及基层稳定,因此建议:一是应从市县机构改革开始;二是领导应带头参与改革。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收到实效,才能保持稳定。
2、取消事业编制。在乡镇政府中推行事业机构改革,取消事业编制,将事业部门人员转为行政编制,特别是涉农技术人员。一方面可以提高事业部门人员、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全力投入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将机关干部换岗换位,行政人员能从事技术工作,事业人员也能从事行政工作,充分挖掘机关干部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壮大执法队伍。一是成立专门行政执法机构,加大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既可避免执法违法,又突出其执法主体地位,既贯彻法律法规的执行,又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壮大公检法司队伍,减少行政机关队伍。在乡镇配强派出所、司法所、工商税务所等执法征管部门,精减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机关以体现服务为主,将执法权分离。
(二)加强财政体制改革
一是要给乡镇负债消肿,由于“三金”、“普九”等欠债给乡镇带来了沉重的债务,短期内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镇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使乡镇运转困难,负债发展更困难。二是尽快实施乡财县管,控制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三)全市统筹发展
在发展战略中,应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给每个乡镇定位。当前的现状是各乡镇为求发展单打独斗,在招商引资中、农业项目上、优惠政策上只求引进,“你发展养蚕,我也养蚕;你引进一个企业,我也引进一个企业”。最终造成无规划、无规模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究竟每个乡镇该如何发展,发展什么,全市要做好统筹,形成块状经济,形成规模,要像打造职教品牌一样打造**工业、农业品牌,而不是哪一个乡镇的品牌。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瓶颈问题。农村水渠、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一旦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难以为继。由于镇村两级缺乏相应财力,每年的整修都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市委市府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整修,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
首先感谢组织和领导为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也感谢同志们对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今天,我站在演讲台上作竞职演讲,心情很激动,这次十分难得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我将倍加珍惜,下面将我的基本情况、工作表现和体会、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向各位作一汇报,希望得到指教。
我叫xxx,现年xx岁,大专学历,19xx年毕业后,先后在xxxx、xxxx工作,工作之余,我始终坚持继续学习,于20xx年参加了学习,并将于明年6月完成。近年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忠于职守、服从命令、勤奋工作,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评。在基层一线多年的工作经历,更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和磨炼,这一切增强了我竞争的勇气和信心。
我参加竞聘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上积极上进。本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积极进取、对工作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二是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能说,能干,能协调,能干成事,参加工作年来,多项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认可。三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爱学习、爱思考,工作中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超前意识强,有利于开拓工作新局面,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四是经历过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深感人生不易,富有人情味,颇具同情心,乐于助人。这些正是团结同志、做好工作的基础。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和其他同志一道,发扬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吃苦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扑下身子、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园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在今后的工作,我将努力做到:
首先,进一步加强个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业务本领。继续发扬爱岗敬业、勤勉好学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一名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
其次,准确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好服务,与其它同志一道,齐心合力搞好工作。工作中,敢于吃苦,勇于奉献,坚持务实,不断创新,既讲团结,又求协作,扑下身子、默默无闻,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再次,遵纪守法,严于律已,在干部群众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严格制度,严守秘密,严守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发挥带头作用。
如果我没有竞聘上,我也决不灰心丧气,这说明我在某些方面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我一定勤奋努力,一如既往的干好本职工作。
谢谢大家。
《乡镇机构改革竞聘报告》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乡镇机构改革竞聘报告。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四
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各地乡镇机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中,乡镇机构究竟怎么改,人们见仁见智,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xx县地处黔中偏西,区域面积1090.49平方公里,辖5镇6乡,317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220xx年年末户籍总人口45.47万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机构改革县编委办独立办公以来,按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机构改革前乡镇有行政编制520名,实有489人,改革后行政编制精简为429名(后增加周转编制2名),实有421人,农村税费改革后,为了确保“”期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5年间除了补充选调生38名外,县委、政府严格空编补员,行政在编人员逐年减少,为388人,为341人。达到了既减轻财政负担,又保证工作运转的目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实际,逐步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
乡镇党委、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确保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正常运转。
首先,我们从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责入手,理顺县乡责权关系。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政府要求乡镇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依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地方组织法等政策法规全面履行职能,同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上的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更好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其次,适当下放权限,进一步完善乡镇管理和服务职能,努力做到责权一致。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将原来垂直管理的农业、畜牧、林业等涉农机构下划乡镇直接管理,设立农业服务中心,并加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扶贫工作站三块牌子;将安全生产、村镇建设委托乡镇行使部分执法监察权,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村镇建设管理站,构建了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内设乡镇执法中队)、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相互依托的体制框架等。通过适当放权,在责权下移中加强政权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其三,进一步理顺县乡责权关系。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设置了中小学、卫生院、国土资源管理所等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同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和“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要求,县委、政府明文规定对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的人事任免、干部职工调动和借用必须征得乡镇党委同意。
二、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着力解决有人办事问题。
以前,由于基层干部紧缺,为了保证工作不断,乡镇通过招工、招干、顶替、转干、退伍军人安置、毕业生分配等补充了大量人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推进,一些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影响基层工作。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关键要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首先,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的乡镇机构改革,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和各乡镇的具体情况,人口在5万人以内的乡镇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5个党政办事机构,5万人以上的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6个党政办事机构。同时,为了确保乡镇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县委、政府还设置了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党政办事机构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部分事业单位,并明确党政办事机构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
其次,大胆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乡镇工作开展。一是适当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将乡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同时兼任副乡镇长;二是采取综合设置办事机构和综合性工作岗位相结合,在党政办事机构内设置组织干事、教育干事等少数综合性工作岗位,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人。
其三,县委为了加强乡镇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以最大限度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
三、建立协调机制,为乡镇运转提供人员编制和财力支撑。
乡镇要运转好,人力、财力保障是关键。我们主要从建立协调机制入手抓好相关工作。一是建立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将编制核定到人,确保乡镇管理不混乱。,县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联合开展身份清理,将干部职工的工作隶属关系全部理顺。,三部门又联合发布“定编定员”公告,将编制核定到每个乡镇干部,并建立了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每年将“实名制”管理、人员变化等情况在乡镇进行公告。二是开展“吃空饷”清理,使有限的财政用在刀刃上。,县纪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财政局联合开展清理“吃空饷”,对在编不在岗人员责令回到岗位,对逾期不回的23人作出除名、解除工作关系、停发工资等处理;对顶岗在册人员进行了清退。通过清理,确保体制高效运转。三是推行按编进人、按编预算、按编取酬,进一步完善乡镇在编人员数据库、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做到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数一一对应,实现规范化管理,消除乡镇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四是建立人员正常的流动机制。我们在严格控制编制和人员增长的同时,按照机构编制先行的原则,会同组织部门建立了“使用领导职数实行组织、编制部门对接制,使用编制实行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制”的管理制度,在乡镇干部职工中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良好氛围。五是建立工资会审制度。起,各乡镇必须在每月15日前进行工资审核,由县编委办先审核编制和实有人数,再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工资标准及工资总额,县财政局最后核拨工资,保证乡镇的工资能及时到位。
同志们: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是在全县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农村牧区多项改革同步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贯彻落实好省、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对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县具有重要的意义。刚才,传达了《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人员分流实施意见》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对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委都作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搞好这次改革的关键,就是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负责人,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抓好乡镇机构改革,是落实中央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确保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在去年6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中央对推进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是乡镇机构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乡镇机关直接面对农村牧区和农牧民,在整个党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系统中处于基础位置。乡镇是否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通过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超编严重、机构庞杂、效率低下等现象,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机关为民服务的本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还是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保证乡镇工作正常运行的现实选择。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单此一项,就减少财政收入万元。收入减少了,如果机构人员得不到相应的精简,财政支出得不到减少,那么乡镇还要想方设法向农民伸手要钱,农民的负担还会出现反掸。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农业税费取消后乡镇面临的新形势,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乡镇管理体制创新,保证乡镇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乡镇基层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二)要充分认识我县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任务。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从月份确定改革方案到组织实施,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且改革内容多、难度大。对我县来说,改革的任务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撤并乡镇。按照省的要求,本次乡镇机构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撤并乡镇,进行区划调整。我县由过去的个乡镇(含胜利农场)减少到个镇,撤并比例为。二是精简规范乡镇机构,特别是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按照这次改革要求,乡镇党政机构只设置三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事业单位只设置三个中心,即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电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xx年,我们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时,虽然也按照省、市的要求进行了改革,但改的并不彻底,在三个中心外,还有其他事业单位,这次我们都要进行精简撤并。三是乡镇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目前,我县共有乡镇行政事业机构个,涉及行政事业人员人。从现编制看,全县乡镇的行政编制超编人,事业单位编制超编人,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超编。按照这次改革要求,对超编人员要进行分流。四是清退非正式人员。全县苏木乡镇聘用、临时雇用人员,在这次改革中,都要一律清退。五是减少领导职数,我县乡镇原有领导职数为个,实际配备人,按规定减少到个,需要分流安置的领导大约人。从上述的五项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县的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二、严格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月初,市委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严格按照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一)要切实转变苏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要按照这次改革要求,把转变乡镇机构职能摆在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位置,使乡镇党委、政府适应农业税费改革取消后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上来,通过职能的调整与重新定位,使乡镇政府从催粮催收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研究制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落实好中央对农村牧区的扶持政策,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法律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高效率地为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要切实规范乡镇机构编制。精简机构和人员,是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职能转变的重要条件。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根据职能需要,对我县乡镇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进行调整、精简和规范,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乡镇党政机构设置,要坚持原定三个机构数额不变;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坚持原核定的数额不变。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总的要减少,原则上按每个乡镇名配备。
(三)要分类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难点。要按照这次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实现由“养人”为主向“养事”为主转变。要合理区分乡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管理性、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管理性职能要收归政府,公益性职能要进行强化,经营性职能要坚决推向市场。
(四)要认真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精兵简政、分流人员是机构改革的难点。各乡镇要坚持“先竞岗、后分流”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所有乡镇无论是否存在超编,都要通过竞争上岗,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重新定编定岗,做到“定编到人、定岗到人、分流到人”。对此,各乡镇必须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方案,在核定的机构、编制、人员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人员定岗,严禁超编制、超职数配备人员。要千方百计拓宽分流渠道,不断探索、创新分流方式,把乡镇分流人员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相结合,把精兵强将派到农村经济建设第一线,鼓励分流人员自主创业,切实做到减事、减人、减财政支出。要吃透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切实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分流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无情分流,有情安置”,维护大局稳定。
(五)要大力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进一步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在乡镇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调整中,要坚持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竞争上岗、实行聘任制等做法,逐步建立一个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同时,要以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活动为契机,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彻底解决部分机关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法律观念淡薄、作风浮躁、办事拖拉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切实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确保我县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按时完成。
乡镇机构改革事关全局,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和纪律性都很强的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估计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不移、有序推进,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总要求,严守“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这两道“底线”,妥善化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进行。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负总责,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将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是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督促、检查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认真搞好组织实施。改革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做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及人员定岗分流等工作。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明确规定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责任制;要制定工作台账,加强工作调度,密切掌握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协调好工作环节的衔接;要加强工作督查,抽调一批懂政策、精业务的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改革工作进行督导,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妥善处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推进有序,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月底前完成。
(三)要处理好改革与工作的关系。目前正值年初时节,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时间紧、头绪多。而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乡镇工作人员都面临着竞争上岗,所有临时聘用人员将要被清退,乡镇干部思想不稳、包袱沉重、压力巨大,势必对当前我们的各项工作造成很大影响。要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做到机构改革和各项日常工作两不误,真正达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停、发展不慢”的目标。要通过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铲除各种体制性障碍,理顺各种关系,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激活乡镇活力,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全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要按章办事,严肃纪律。要认真处理改革中的敏感问题,对于人员的进退去留,必须实行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四公开”,严禁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要严肃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肃机构编制制度,严禁超编进人。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
同志们,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事关我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以对党、对广大基层干部职工、对全县万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努力工作,狠抓落实,圆满完成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为推进全县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五
xx县地处黔中偏西,区域面积1090.49平方公里,辖5镇6乡,317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2年末户籍总人口45.47万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机构改革县编委办独立办公以来,按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机构改革前乡镇有行政编制520名,实有489人,改革后行政编制精简为429名(后增加周转编制2名),实有421人,农村税费改革后,为了确保“十一五”期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5年间除了补充选调生38名外,县委、政府严格空编补员,行政在编人员逐年减少,为388人,为341人。达到了既减轻财政负担,又保证工作运转的目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实际,逐步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
乡镇党委、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确保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正常运转。
首先,我们从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责入手,理顺县乡责权关系。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政府要求乡镇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依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地方组织法等政策法规全面履行职能,同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上的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更好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其次,适当下放权限,进一步完善乡镇管理和服务职能,努力做到责权一致。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将原来垂直管理的农业、畜牧、林业等涉农机构下划乡镇直接管理,设立农业服务中心,并加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扶贫工作站三块牌子;将安全生产、村镇建设委托乡镇行使部分执法监察权,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村镇建设管理站,构建了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内设乡镇执法中队)、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相互依托的体制框架等。通过适当放权,在责权下移中加强政权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其三,进一步理顺县乡责权关系。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设置了中小学、卫生院、国土资源管理所等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同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和“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要求,县委、政府明文规定对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的人事任免、干部职工调动和借用必须征得乡镇党委同意。
二、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着力解决有人办事问题
首先,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的乡镇机构改革,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和各乡镇的具体情况,人口在5万人以内的乡镇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5个党政办事机构,5万人以上的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6个党政办事机构。同时,为了确保乡镇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县委、政府还设置了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党政办事机构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部分事业单位,并明确党政办事机构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
其次,大胆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乡镇工作开展。一是适当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将乡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同时兼任副乡镇长;二是采取综合设置办事机构和综合性工作岗位相结合,在党政办事机构内设置组织干事、教育干事等少数综合性工作岗位,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人。
其三,县委为了加强乡镇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以最大限度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
三、建立协调机制,为乡镇运转提供人员编制和财力支撑
乡镇要运转好,人力、财力保障是关键。我们主要从建立协调机制入手抓好相关工作。一是建立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将编制核定到人,确保乡镇管理不混乱。,县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联合开展身份清理,将干部职工的工作隶属关系全部理顺。,三部门又联合发布“定编定员”公告,将编制核定到每个乡镇干部,并建立了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每年将“实名制”管理、人员变化等情况在乡镇进行公告。二是开展“吃空饷”清理,使有限的财政用在刀刃上。,县纪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财政局联合开展清理“吃空饷”,对在编不在岗人员责令回到岗位,对逾期不回的23人作出除名、解除工作关系、停发工资等处理;对顶岗在册人员进行了清退。通过清理,确保体制高效运转。三是推行按编进人、按编预算、按编取酬,进一步完善乡镇在编人员数据库、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做到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数一一对应,实现规范化管理,消除乡镇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四是建立人员正常的流动机制。我们在严格控制编制和人员增长的同时,按照机构编制先行的原则,会同组织部门建立了“使用领导职数实行组织、编制部门对接制,使用编制实行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制”的管理制度,在乡镇干部职工中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良好氛围。五是建立工资会审制度。起,各乡镇必须在每月15日前进行工资审核,由县编委办先审核编制和实有人数,再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工资标准及工资总额,县财政局最后核拨工资,保证乡镇的工资能及时到位。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六
同志们: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是在全县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农村牧区多项改革同步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贯彻落实好省、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对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县具有重要的意义。刚才,传达了《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人员分流实施意见》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对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委都作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搞好这次改革的关键,就是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负责人,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抓好乡镇机构改革,是落实中央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确保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在去年6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中央对推进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是乡镇机构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乡镇机关直接面对农村牧区和农牧民,在整个党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系统中处于基础位置。乡镇是否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通过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超编严重、机构庞杂、效率低下等现象,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机关为民服务的本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还是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保证乡镇工作正常运行的现实选择。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单此一项,就减少财政收入万元。收入减少了,如果机构人员得不到相应的精简,财政支出得不到减少,那么乡镇还要想方设法向农民伸手要钱,农民的负担还会出现反掸。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农业税费取消后乡镇面临的新形势,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乡镇管理体制创新,保证乡镇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乡镇基层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二)要充分认识我县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任务。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从月份确定改革方案到组织实施,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且改革内容多、难度大。对我县来说,改革的任务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撤并乡镇。按照省的要求,本次乡镇机构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撤并乡镇,进行区划调整。我县由过去的个乡镇(含胜利农场)减少到个镇,撤并比例为。二是精简规范乡镇机构,特别是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按照这次改革要求,乡镇党政机构只设置三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事业单位只设置三个中心,即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电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xx年,我们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时,虽然也按照省、市的要求进行了改革,但改的并不彻底,在三个中心外,还有其他事业单位,这次我们都要进行精简撤并。三是乡镇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目前,我县共有乡镇行政事业机构个,涉及行政事业人员人。从现编制看,全县乡镇的行政编制超编人,事业单位编制超编人,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超编。按照这次改革要求,对超编人员要进行分流。四是清退非正式人员。全县苏木乡镇聘用、临时雇用人员,在这次改革中,都要一律清退。五是减少领导职数,我县乡镇原有领导职数为个,实际配备人,按规定减少到个,需要分流安置的领导大约人。从上述的五项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县的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二、严格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月初,市委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严格按照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一)要切实转变苏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要按照这次改革要求,把转变乡镇机构职能摆在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位置,使乡镇党委、政府适应农业税费改革取消后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上来,通过职能的调整与重新定位,使乡镇政府从催粮催收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研究制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落实好中央对农村牧区的扶持政策,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法律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高效率地为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要切实规范乡镇机构编制。精简机构和人员,是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职能转变的重要条件。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根据职能需要,对我县乡镇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进行调整、精简和规范,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乡镇党政机构设置,要坚持原定三个机构数额不变;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坚持原核定的数额不变。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总的要减少,原则上按每个乡镇名配备。
(三)要分类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难点。要按照这次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实现由“养人”为主向“养事”为主转变。要合理区分乡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管理性、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管理性职能要收归政府,公益性职能要进行强化,经营性职能要坚决推向市场。
(四)要认真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精兵简政、分流人员是机构改革的难点。各乡镇要坚持“先竞岗、后分流”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所有乡镇无论是否存在超编,都要通过竞争上岗,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重新定编定岗,做到“定编到人、定岗到人、分流到人”。对此,各乡镇必须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方案,在核定的机构、编制、人员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人员定岗,严禁超编制、超职数配备人员。要千方百计拓宽分流渠道,不断探索、创新分流方式,把乡镇分流人员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相结合,把精兵强将派到农村经济建设第一线,鼓励分流人员自主创业,切实做到减事、减人、减财政支出。要吃透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切实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分流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无情分流,有情安置”,维护大局稳定。
(五)要大力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进一步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在乡镇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调整中,要坚持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竞争上岗、实行聘任制等做法,逐步建立一个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同时,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彻底解决部分机关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法律观念淡薄、作风浮躁、办事拖拉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切实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确保我县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按时完成。
乡镇机构改革事关全局,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和纪律性都很强的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估计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不移、有序推进,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总要求,严守“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这两道“底线”,妥善化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进行。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负总责,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将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是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督促、检查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认真搞好组织实施。改革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做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及人员定岗分流等工作。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明确规定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责任制;要制定工作台账,加强工作调度,密切掌握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协调好工作环节的衔接;要加强工作督查,抽调一批懂政策、精业务的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改革工作进行督导,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妥善处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推进有序,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月底前完成。
(三)要处理好改革与工作的关系。目前正值年初时节,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时间紧、头绪多。而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乡镇工作人员都面临着竞争上岗,所有临时聘用人员将要被清退,乡镇干部思想不稳、包袱沉重、压力巨大,势必对当前我们的各项工作造成很大影响。要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做到机构改革和各项日常工作两不误,真正达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停、发展不慢”的目标。要通过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铲除各种体制性障碍,理顺各种关系,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激活乡镇活力,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全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要按章办事,严肃纪律。要认真处理改革中的敏感问题,对于人员的进退去留,必须实行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四公开”,严禁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要严肃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肃机构编制制度,严禁超编进人。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
同志们,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事关我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以对党、对广大基层干部职工、对全县万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努力工作,狠抓落实,圆满完成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为推进全县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规范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镇政府,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坚持理顺关系、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乡镇与县的'权责关系,把赋予乡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落到实处,完善乡(镇)与派驻乡镇机构的协调配合机制,促进乡镇更好地发挥功能。
(二)坚持精简统一、高效运行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机关和站所机构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实有人员控制在编制总额内。
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突出小城市管理,充分发挥城关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规范机构严控编制。
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镇党政机关设5个综合性办公室,事业站所设7个,根据工作实际和职能重点,合理规范地进行机构设置。
1、党政机构。
(1)保留党政办公室。
(2)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司法所牌子)调整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司法所按省规定已调整为司法部门的派出机构。
(3)保留经济发展办公室(增挂镇林业办公室、环境保护办公室牌子)。
(4)撤销财经办公室,调整为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5)将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调整为社会事务办公室(挂民政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职能已经消失,保留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领导职数配备:镇领导职数按2003年乡镇机构改革有关规定和乡镇换届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核定;镇行政机构领导职数按每个综合性办公室主任1名(由党政班子副职兼任)、副主任1名进行配备,考虑便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需要,另增设党政办副主任职数1名(兼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2、事业站所。
(1)将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更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牌子、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牌子)。
(2)保留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挂动物防疫检疫站牌子)。
(3)保留镇财政所。
(4)保留镇水务站。
(5)镇文化站更名为文化和社区服务站。
(6)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
(7)撤销镇经营管理站,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管站。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八
同志们:
刚才,继军书记和宇驰书记宣读了我们县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在这次改革中的纪律要求,汪局长代表市委、市政府督查组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把机构改革工作抓好。事实上从今年四月份起,我们就在考虑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并安排县编办、人事、财政对33个乡镇的人口、面积和乡镇财政收支状况、债权债务状况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状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市乡镇机构改革的安排,又多次召开县四大家联席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县委会认真地进行了研究。大家可能知道,当初按照省市的整体想法,我们县除了乡镇机构改革澄清底子、人员分流这些每个乡镇都涉及的问题外,将有四个乡镇撤并,后来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经过县委、县政府反复做工作,形成了今天宣布的这个方案。应该说,这个方案对于进一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是最理想的。在昨天召开的四大家联席会议上,四大家领导同志一致认为,我们这个方案最成熟,而且最有利于推动当前乡镇机构改革。可以说,我们县乡镇机构改革的基础工作做的非常扎实。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上午召开的这次会议,就是全面安排部署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当前,由于我县被确定为全省5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随着“”规划的即将实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阶段,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一个黄金机遇期和快速上升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既是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展开的,也是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要认识到这是新时期我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全县上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固、人才强县、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市场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抢抓机遇、越位奋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金融存款等主要发展指标,近些年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2.2亿元,预计今年全县生产总值将会突破85亿元,为固始的奋力崛起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我县被省委确定为全省五个直管县和省委书记徐光春的联系点以后,固始跃上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在这新的发展基础和起点之上,我们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诸如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我县仍然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落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解决“三农”问题更是今后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当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总体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我们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县仍达不到这一点。我县的乡镇机构改革,就是在这种大的形势下展开的。适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有利于使农村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第二,要认识到这是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深化的需要。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深化改革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使改革不断深化,向纵深推进、向广度扩展。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政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按照中央的设想,农村税费改革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从20xx年开始,主要任务是通过正税清费、规范税制,治理“三乱”,取消“三提五统”,把过重的农民负担减下来,概括起来就是“减轻、规范、稳定”。第二阶段从20xx年开始,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同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概括起来就是“两取消、三改革”。我县农村税费改革自20xx年全面推开,实行“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全县农民总体负担由20xx年的1.59亿元减少到8076万元,减负47%;20xx年,在全县取消农业特产税;20xx年,全县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并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使全县农民减负增收5293万元,农民负担在20xx年减负基础上再减34%;20xx年,全部免征农业税,使全县农民再次减负增收4615万元,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从此成为历史。通过近年来的农村税费改革,新的农业税制初步建立,农村分配关系逐步规范,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干群关系大为改善。但这只是农村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取消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各种税费,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对农村基础组织的职能配置和运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必须进一步创新乡镇管理体制,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如果我们不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不下决心精兵简政,不彻底解决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的问题,就必然导致一些地方重新回到“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老路上,导致农民负担反弹,使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效大打折扣。可以说,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成败的关键。
第三,要认识到这是机构改革尤其是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我县不断推进机构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效果。20xx年的机构改革,是建国以来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幅度较大的一次。改革后,县委、人大、政协机关的行政编制精简20%,群团机关精简25%;县乡行政编制由1800名精简为1542名,精简14.3%,公安、司法机关专项编制精简10%。20xx年的机构改革,又对政府有关机构进行了调整。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乡镇机构改革进展并不理想,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乡镇职能转变不到位。乡镇职能“缺位”和“错位”并存,乡镇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到位,为“三农”服务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各级对乡镇的评比检查较多、较滥。二是乡镇机构设置落实不到位。特别是许多乡镇的事业机构名义上综合设置为四个中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原来的七所八站还依然存在。一些乡镇政府大院各类站、所、办和中心的牌子挂了十几个,专门用来应付上级业务部门的各种检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尽管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三是乡镇超编人员分流不到位。我县行政编制一直控制很严。乡镇机关即使加上撤乡减编因素,人员仍不超编。但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超编严重。截至20xx年底,乡镇农业、文化、村镇建设、计划生育“四个中心”加上劳动保障所,总核编制数1251名,而编制台帐反映,实有人员4129人,超编2878人。平均每个乡镇125人,超编82人,少数乡镇超编上百人。如果加上分配、安置后没有报到上班的人员,实际超编人数还会更多,人员分流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乡镇机构人员编制管理混乱。由于过去多口进人,加上经常性的编制冻结,而正常的分配、安置又难以避免,造成编制管理悬空,进人多、入编少,人员膨胀难以控制。还有一些乡镇违规办事,私招乱聘。不少乡镇对工作人员既不按职位或岗位管理,也不按行政和事业管理,人员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人员混岗现象严重,分不清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分不清正式人员和非正式人员。目前,全县正在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工资专项清理工作,从清理的情况来看,虚报、冒领、多领和超标准、超范围领取财政工资、离退休费以及补助的现象仍然存在。五是乡镇债务沉重,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大部分乡镇都有债务,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个别的甚至达到上千万元。许多乡镇人员的工资执行的是几年前的工资标准,有的甚至连职工生活费也不能按时发放。对以上问题,我们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来解决。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次乡镇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决心把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推进到位。
根据中央及省市精神和我县实际,这次改革不搞过渡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12月20日前完成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根据这一总体要求,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权责一致、精简效能的原则。既要做到权力与责任相符、事权与财权匹配,又要切实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坚持大胆改革、稳步推进的原则。既要坚持改革的方向、积极推进,又要以人为本、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承受能力,确保大局稳定;三是坚持分类指导、配套改革的原则。既要统筹规划、配套改革,又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推进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理顺县乡关系,明确乡镇职能定位,调整乡镇布局,精简规范乡镇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优化组合乡镇事业单位,分流超编人员,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切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确保乡镇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搞好改革,我们既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做好各个方面的改革工作,又要突出重点,认真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整合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我县20xx年乡镇机构改革时,改革方案规定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已经比较精简和规范。按照免征农业税后对乡镇机构编制配备的新要求,我县乡镇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要在落实20xx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调整、规范和精简。一是调整规范乡镇机构和编制。乡镇党政机构,坚持原定的三个机构数额不变。机构名称统一规范为: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乡镇事业单位统一设置6个,即: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财税所、民政与劳动保障所,其中乡镇财税所由县财政局管理。原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除兽医站按上级通知维持现状外,其它各站、所必须进行实质性合并。乡镇国土资源所作为县直派出机构,也要在这次改革中设置到位。乡镇机关编制不得突破省核定我县的乡镇行政编制数,乡镇机关工勤人员编制,按行政编制10%的比例核定。乡镇机关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编制,仍按20xx年县乡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核定。乡镇事业单位的编制,在不突破省核定我县乡镇事业编制总数的前提下,合理核定分解到各乡镇事业单位。二是精简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总的要求是从原来的7至12名减少到7至9名。精简下来的乡镇领导干部,作为过渡可保留原职级待遇。要严格控制乡镇领导职数配备,坚决清理超职数配备的领导干部,提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三是积极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按照分类指导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逐步整合乡镇事业单位。要合理区分乡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管理性、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管理性职能要收归政府,公益性职能要进行强化,经营性服务要推向市场。要逐步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的投入,优化整合事业所站资源。从严控制公益性事业所站的规模和数量,今后乡镇不再设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行设置的要改制转企,不能转制的,要予以撤销。
第二,要切实搞好乡镇超编人员分流工作。人员分流安置问题涉及广大乡镇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历次机构改革的难点,也是推进这次改革的关键点、难点,是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这次改革要切实解决人员分流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要真正解决过去有些地方存在的“分而不流、流而不走”的问题。一要坚决清退非正式人员。对乡镇的各类非正式人员,凡是临时借调、临时聘用的人员,凡是没有经过组织、人事、编制、民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正式手续的人员,凡是假身份、假证明、假手续等弄虚作假的人员,不管什么关系,都要一律清退。凡是被清退的人员,一律要张榜公布,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对该清不清、弄虚作假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二要规范竞争上岗。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搞好正式人员的竞争上岗。上岗和分流人员名单必须公示,严禁暗箱操作。分流人员必须离岗,不能与在职人员混岗,更不能轮流上岗,严禁搞编制混用和轮岗分流。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要严格按编制定编定岗,做到“定编到人、定岗到人、分流到人”。三要认真落实人员分流政策。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这次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乡镇机构改革中人员定岗分流、财政及社会保障的有关文件,来保证乡镇人员分流。主要措施是:明确近几年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考录工作人员,要把符合考录条件的乡镇分流人员作为考录对象之一;对到今年底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xx年的,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享受退休人员待遇;乡镇行政机关正式在职人员,分流后退出编制序列,未就业的每月按本人20xx年国家规定工资标准的70%发放基本生活费,其中任副科级干部十年的可以享受正科级待遇,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乡镇机关正式在职人员,本人自愿、经批准辞去公职自谋职业的,可视其工作年限一次性发给辞职费;乡镇事业单位分流的正式人员,退出事业编制序列,可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1995年1月起补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以1995年以来历年的档案工资为交费基数,按11%的比例补缴个人帐户资金,退休时按照企业办法计发基本养老保险金;分流前已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分流后可以个人身份继续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时按机关事业单位计发保险金;乡镇事业单位正式人员,自愿辞去公职并与单位办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手续的,既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比照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偿;未就业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可比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符合领取失业保险条件的,可向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享受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所有这些政策措施,各乡镇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
第三,要积极稳妥地做好乡镇撤并工作。我们县乡镇撤并工作任务不重,85年丰港是全圩区,因为考虑向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设立了丰港乡。1991年大水以后,修建了桥沟大桥,现在无论是从今后的防汛,还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强乡镇对区域的拉动功能、加快地方的经济发展来看,丰港、桥沟两乡合并都非常合适。不要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看待乡镇合并,必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不论是丰港、桥沟两乡的乡干部,还是村干部和群众,都不要带着感情色彩来看这个问题,乡村干部更不能带着个人利益来看待这个问题,来对待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不管你是从个人感情角度还是从个人利益角度,这次动员会以后,认识都必须统一。如果你仍然带着个人利益来对待这次改革,消极地、被动地、应付地对待这项工作,不客气地讲,县委、县政府将视其态度、行为来考虑你下步工作走向。对于个别干部不顾大局,擅自煽动或宣传、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抗改革、对抗乡镇机构合并,我们将按照纪律要求,该采取组织措施,坚决采取组织措施,处理你没商量。希望在这一点上,两个乡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对待。对于你们个人的使用问题,要相信县委、相信组织会作妥善安排的,不要担心这,顾虑那,你们胡思乱想有什么用?唯有一条路就是投身到改革中来,以积极的态度、积极的行动来接受组织上对你的考验。我相信,两个乡的党政人大班子的同志和广大干部会做到这一点。昨天四大家联席会也作了研究,两乡合并,专门成立工作班子,县委、组织部长周辉,县人大副主任张守忠,副县长王振庆,县工会主席周炳华牵头,从组织、人事、财政抽调人员,今天下午要进一步研究。总的一条,保证固始的乡镇机构改革不给市委、市政府添麻烦,保证固始的改革工作正常进行,保证固始干部思想不乱,保证固始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第四,要转变职能,理顺县乡关系。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关键在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特别是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界定乡镇职能,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着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改进乡镇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工作重点从直接办企业、抓生产经营等具体事务,转到提供政策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乡镇不得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得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得直接干预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按照省、市的安排,清理省、市、县三级下达给乡镇的一票否决和评比达标项目。凡不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票否决项目,以及不应该由乡镇承担的评比达标项目,要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评比达标项目,也要严格进行规范,不准随意扩大评比检查内容和范围。今后,凡法律、法规规定由县级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责,不准转嫁给乡镇政府承担。上级有关部门需要乡镇配合工作的,要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对乡镇的工作考核只限于乡镇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原则上一年一次,并且由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
第五,要强化管理,建立有效的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搞好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是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的关键。要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坚决堵住不按编制多口进人的“口子”,建立有效的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机制。省委、省政府决定,乡镇的行政和事业编制,由省一级实行宏观管理和总量控制,5年内只能减少不能增加;乡镇领导职数一经确认,不得改变。要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和机构编制审核通知单制度,严把乡镇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人关。乡镇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满编后,一律不准增加新的工作人员;乡镇领导干部调整交流的,也必须在编制内和职数内进行。要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的约束机制,乡镇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实行县级统发;县级财政部门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内,按照同级机构编制部门提供的编制内人员名单和人事部门核准的工资标准,逐人逐月发放工资。要将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列入对乡镇和有关县直部门的考核内容,实行乡镇机构编制工作年度责任检查和离任述职报告制度;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严肃查处违反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规定和纪律的行为。
三、狠抓落实,切实做好乡镇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一,要精心组织。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估计到这次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在改革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上,都要有切实可行的组织措施和明确的处理办法。要严格掌握政策,保证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切实把握改革动态,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要统筹兼顾,做到机构改革和各项日常工作两不误。实行领导联系点制度,县处级干部要深入所联系乡镇,加强指导和督促。乡镇党政一把手是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本辖区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经上级编制部门审核后,报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第二,要密切配合。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涉及面广,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县组织、人事、财政、民政、劳动等部门,要分工负责,积极配合机构编制部门做好工作。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部门“条条”干预机构编制工作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构编制的膨胀。县直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克服部门利益,带头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切实做到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业务主管部门不得以项目、资金、评比、检查、达标等手段干预乡镇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核定,不得要求上下级机构完全对应。部门代党委、政府起草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不得涉及机构编制事宜。部门下发的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规定机构编制事项的,一律无效。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管好机构、管好编制、管好领导职数,对于违规违纪行为,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于纠正。
第三,要保证按期完成。省委要求,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年底前完成,不留过渡期,不准拖延。市委要求十二月十日前各县区全面完成人员定岗分流任务。这是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也是总结历次机构改革得出的一个基本经验。乡镇要有时间观念,严格按照《固始县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迅速贯彻落实,不折不扣执行,确保按时完成。各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完成之前,乡镇党政一把手不再调整。要加强督导检查,县派到乡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同时担负乡镇机构改革督导任务,机构改革不结束,督导组不撤回。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检查验收。
第四,要营造良好环境。要搞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增强透明度,让乡镇的每个工作人员对改革政策都能熟悉和掌握。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乡镇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争取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对阻挠改革、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
同志们,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精心组织,有各乡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十九
为加快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根据《中共宣城市委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宣发〔2020〕8号)精神,现就深化我县乡镇机构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加强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着力强化乡镇的统筹协调和综合治理能力,探索建立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扁平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务实高效的用编用人制度,确保基层的权力给基层、基层的事情基层办、基层的事情有人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旌德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强化党组织对乡镇区域内重大工作的领导,切实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感召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坚持依法推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及时清理、修订、完善不符合基层实际和发展需要的政策规定。依法赋予乡镇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和权限,有序推进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
——坚持分类管理。根据乡镇自身特点,将全县乡镇分为一类、二类两个类别,旌阳镇、庙首镇、白地镇、版书镇、三溪镇为一类镇,蔡家桥镇、俞村镇、孙村镇、兴隆镇、云乐镇为二类镇,实行差别化赋能定责和差异化考核评价,充分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统筹“五个平台”建设,推进乡镇职能转变。
进一步明确乡镇职能定位,乡镇工作的重点要切实转移到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发展上来。推进赋能定责与减负相结合,全面清理面向乡镇设置的“一票否决”事项和各类责任状,统一规范乡镇的评比达标、示范创建等活动。明晰县乡职责,建立健全县乡属地管理事项职责清单和乡镇职责准入制度,依法科学合理赋予乡镇更多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着力解决乡镇“看得见、管不着”和责大权小的问题。
对乡镇和县直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相关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项进行归类,搭建工作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实现一个口子抓党群、一条主线谋发展、一张网格强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窗口办服务。
1.构建党群综合平台。依托党政综合办公室,统筹整合基层党建、纪检、组织人事、宣传、统战、政法、人武、群团等方面力量,构建党群综合平台,做好基层上述领域相关事务,负责和承担具体工作。
2.构建经济发展平台。依托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统筹整合经济发展、财政、统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市场准入、村镇规划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经管理、交通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力量,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着力优化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
3.构建综合治理平台。依托综合治理办公室,统筹整合社会治安、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应急管理、矛盾化解、信访维稳、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禁毒戒毒、防范邪教、扫黄打非、扫黑除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力量,构建综合治理平台,强化稳定主责,提升群众安全感。将上级部门在基层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全科网格,实现“多网合一”。
4.构建综合执法平台。依托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筹整合治安、城管执法、自然资源规划、林业、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消防、劳动监察、文化旅游市场、农业、水利、村镇建设、交通等方面执法力量,构建综合执法平台,以授权、委托和联合执法等方式实现区域内综合执法,主要负责日常巡查和现场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5.构建为民服务平台。依托为民服务中心,统筹整合民政、人社、医保、退役军人事务、卫健、公共法律服务、自然资源规划、林业、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村镇建设、扶贫济困等方面的审批服务力量,构建为民服务平台,聚焦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事项,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做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门通办”,切实提高办事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二)统筹机构编制资源,推进管理机制创新。
1.统筹设置机构。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适应乡镇工作特点和便民服务需要,并根据乡镇类型规模和行政、事业编制情况,在总量内统筹设置乡镇机构,统一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综合治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民服务中心等7个机构,其中党政综合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为内设机构,其余为事业单位。二类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置1个机构,一类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置3个机构。需要新设立的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机构可采取加挂牌子方式运行。对乡镇现有对外加挂的牌子进行清理规范,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各类机构一律不得擅自要求乡镇对外挂牌,乡镇机构加挂的牌子总数不超过5个。
乡镇所属机构、县直部门派驻乡镇机构均需纳入相应工作平台,接受平台的统一管理协调指挥。承担“五个平台”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的机构为副科级。
不再保留各镇原内设机构、所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原县财政局派出机构乡镇财政分局。
乡镇人大、纪检机关、人武部和群团组织等按有关规定设置。
2.统筹使用编制资源。统筹管理使用乡镇各类编制和人员,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自上而下调剂使用编制,充实加强基层一线工作力量。本次乡镇机构改革核定乡镇行政编制为310名,事业编制为353名。
建立健全乡镇综合管理机制,县直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实现“县属、乡管、乡用”。实行属地管理的人员统一纳入乡镇相应工作平台,由乡镇统筹管理使用,日常管理由乡镇负责,年度考核以乡镇为主。
3.统一核定岗位。对乡镇承担工作任务,但无法设置机构、加挂牌子的可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按需设置若干岗位,建立“平台+机构+岗位”的运行机制,对应上级业务部门(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可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同时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责任清单,明确岗位职责。
(三)统筹配套政策措施,推进形成改革合力。
1.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县乡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按照收入和财力向乡镇倾斜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县乡收入分配关系。
2.构建统一指挥机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格治理为手段,结合乡镇主要职能,统筹区域内各项资源要素,构建乡镇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和统一指挥体系。强化乡镇党委的领导作用,建立完善以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社情民意动态,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安排重要工作。建立“乡呼县应”的联动工作机制,乡镇负责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履行“乡呼”责任,县直职能部门快速响应,与乡镇联动解决问题,由乡镇对办理结果作出满意度评价,并纳入县直职能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3.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根据乡镇领导班子建设需要,注重从优秀村干部、选调生、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县直机关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招聘,要注重考虑有乡镇工作经历的人员。进一步规范乡镇用人管理,严格借(抽)调程序,从严控制编外聘用人员,对适宜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鼓励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实现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
4.健全干部交流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人才向乡镇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有计划地选派县直机关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优先安排长期在乡镇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到县直机关工作。积极选派乡镇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单位或者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跟班学习。
5.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基层减负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探索开展绩效管理,建立基层干部差别化激励机制,研究制定符合基层实际、与工作绩效挂钩的正向激励办法。全面落实乡镇工作人员各项待遇政策,确保乡镇工作人员收入一般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公务员标准对在乡镇机关工作的事业编制干部发放交通补贴。完善乡镇公务员职级晋升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和职称评定方面的倾斜政策。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营造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良好环境。
2020年12月底前,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基本落实到位。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10月下旬—11月30日)。
1.广泛动员。召开乡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乡镇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改革任务和工作要求。
2.成立组织。各镇要成立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组织专门班子,负责机构改革的实施工作。
3.强化学习。各镇要认真学习省、市、县乡镇机构改革文件及机构编制有关法律法规,吃透精神,掌握政策。
(二)组织实施(11月30日—12 月20日)。
1.制定各镇改革工作方案。各镇负责研究拟订本镇机构改革工作方案草案,于12月7日前报送县委编办。县委编办将各镇机构改革工作方案审核意见按程序报批后,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
2.机构撤并。各镇按要求做好原有机构的注销划转等工作,对批准新设置的机构进行挂牌,同步开展人员岗位调整、办公用房调整、财务资产划转、公章使用和档案移交、“五个平台”建设、乡镇派驻机构人员“县属乡管乡用”等工作。
3.建章立制。各镇要结合机构改革,抓紧建立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新设机构廉洁高效、协调运转。
(三)总结验收(12月20日—12月31日)。
乡镇机构改革完成后,各镇要认真总结,县委推进机构改革领导小组适时开展机构改革检查验收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镇机构改革是党政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基层治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关键。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由县委负总责,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三)注重宣传引导。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对机构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个人岗位变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四)严明纪律规矩。严肃机构改革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严肃查处机构改革过程中的违规违纪和“条条干预”问题。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情况纳入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督查任务和巡察范围,进行督促检查。各镇推进机构改革情况和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县委报告请示。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二十
继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2004年村级建制调整后,今年又实行了农业税全部免收的重大举措,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取得实惠的同时,新形势下的乡镇政府工作也出现诸多矛盾。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显得犹为迫切,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同志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为基层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镇自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认真改进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对内设机构的调整、服务体系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部,交通便捷,资源富足,是全国“文体之乡”,**市东部中心镇。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2005年进入**市工业十强。全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2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幅员面积84.48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余万人。
(一)、机关干部基本情况
我镇现定编140人,实际129人,其中参加干部实践锻炼23人,不占编4人,实际在岗102人。其中,财政工资111人,自收自支18人。一级班子12人,占实际人数的9.3%,二级班子28人,占实际人数的21.7%。一二级班子合计40人,占实际人数的31%。
(二)、内设机构基本情况
今年初,为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干部的工作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我镇结合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干部实践锻炼活动,政府对部门和人员进行了调整:一是对职能重复、功能相近的办、站、所进行合并。我镇原有17个部门,经过归口合并,现共有8个部门,具体为:党政办(党政办、文体中心)、经发办(经发办、招商办)、农办(农办、农技中心、林业站、水农站、兽医站)、社事办(社事办、社保所)、计生办(计生办、计生服务站)、综治办、国建所(国建所、城管队)、财政所。二是对个别部门进行人员加强,特别针对与农民群众接触较多,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部门,抽调了部份人员补充其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三是开展干部实践锻炼活动。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锻炼本领,增长能力,争当带头致富标兵,争当带队致富能手,全镇共有23名机关干部离岗外出参加实践锻炼。
二、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何建立服务型镇政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对内(机关内部)加强管理,对外(全镇)加大服务。
(一)、行政服务体系
1、推进效能建设,转变干部作风。
今年,针对机关办事效率不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服务意识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我镇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加强内部管理,构建良好的行政服务体系。在机关效能建设中立足“出成效、出特色、出经验”的工作要求,倡导“三实”(即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做到“三行”(即懂行情、讲行话、成行家),取得“四个明显”(即作风和履职有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干部素质有明显增强、群众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
(1)、注重培训,争创学习型机关。加强机关内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设立“学习日”、“调研月”,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等方式,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在机关中广泛开展拜师带徒活动,明确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作为老师,并制定好带徒工作目标,迅速提高机关干部基层工作经验。
(2)、健全制度,争创高效型机关。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为目标,进一步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公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干部诫勉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各部门重点规范岗位责任、上下班纪律、周前工作会、下村下企业实效评估等制度。
(3)、严格管理,争创创新型机关。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听证、政情通报、政务公示和意见征集等四项制度,突出依法行政。坚决制止管理障碍,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政令畅通、制度逗硬。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实行公开办理的制度,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适合镇情的管理新路。
(4)、强化服务,争创务实型机关。增强效率观念,每名干部要做到“能办的事尽快办、大小事情认真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难办的事情想法办,一切事情依法办”。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做到“一张凳请坐,一杯水暖人,一句话甜心”。主动深入到村社,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化解矛盾。
(5)、重视监督,争创廉洁型机关。建立由人大代表、老干部代表、企业业主代表、村社干部代表,社区工作者及居民代表参与的效能建设督察组,加强对效能建设的监督;建立政府月工作会议制度和“集体理财日”制度,一月汇总一次、分析一次、公布一次;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机制,调整部门和个人目标考核内容,改进目标考核办法。
2、落实政务公开,密切干群关系。
2005年3月16日,镇城管队更换街道行道树种,被不明真相的.百余群众集体阻止,镇领导经长达几个小时的耐心解释才得以平息。这件事暴露了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宣传不到位、政务公开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误解虽平息,但可从中得到启示,在工作中要问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事前听证。凡涉及关乎民生的大事,如公路建设、产业结构调等,要及时组织群众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搞好分析讨论,宣传动员,避免“做了好事留恶名”的误会发生,同时,有了群众的支持,才能更好完成各项工作。
(2)事中监督。工作过程中,欢迎群众参与监督,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事后公布。每一项重大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工作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
(二)、社会事业服务体系
1、开展“一减三”帮扶活动。
为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新路,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我镇在全镇党员、机关干部中开展“一减三”帮扶行动(即:驻村领导、部门一年为村(居)帮扶减少一个特困户、减少一个特困生、减少一件纠纷遗留的问题)。各部门与全镇15村、1个居委会分别结成队子,确定了特困户、特困生和亟待解决的遗留,制定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签订“一减三”目标责任书,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2、规范劳务输出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规模不断壮大,劳务输出对富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使务工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务工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对外劳务输出才能让外出农民工站稳脚根。
二是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市场用工信息。
三是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功能和跟踪服务。
2004年,我镇社保所与成人学校组织农民工培训2期,共培训100余人,有组织地对外输出劳动力数百人,今年,我镇与市劳动局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微机培训班已举办了两期培训。
(三)、农业服务体系
1、整合涉农机构,增强服务力量。
2005年初,镇党委政府决定在不改革人员编制性质,不减弱部门工作力量的前提下,按照“确保运转、务实革新”的内改原则,打破人员编制界限,加强涉农机构力量,将原农办、水利农机站、林业站、农机中心、兽医站归口合并为农办,增加服务人力。
2、抓扶贫示范村建设,带动整村脱贫
我镇原关心村2002年被**市确立为首批扶贫村,2005年再次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第二批扶贫村。通过3年的扶贫开发,目前该村已修建村级公路6公里,新建电力提灌站1座,整治塘堰提坎4根,培育花椒基地150亩。在扶贫开发中,改变了群众因循守旧的观念,完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解决了困扰该村几十年饮用水难的问题;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的扶贫目标。2003年占地40余亩,总投资150万元的重庆宏泰养殖场落户该村,吸纳100余农村劳动力,并有效的带动起了原关心村的禽畜养殖业发展。2004年该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20元,比2001年增加了2060元;培育养殖大户12户。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带动农民增收
实施“两万一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种养鸡殖业。规划万亩梨橙78-1、万亩良种花椒九叶青种植,大力推广品比玉米种植。以“四大畜禽”养殖为重点,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争创**市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猪、肉兔、蛋鸡、库鸭为重点,争取引进重庆渝澳10万头生猪养殖及加工项目;以重庆风味源肉兔加工有限公司的入驻及宏泰谷养殖公司三期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契机,促进“农企”合作,带动全镇肉兔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健群种猪场为依托,大力推广瘦肉型生猪的养殖;同时,加大对库鸭、蛋鸡养殖的鼓励和引导,促进组建养殖协会,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
1、征收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作为乡镇政府,是在扮演维护法律法规的“执法者”还是在担当为民办实事的“服务者”呢?在处理农村计生和殡改工作的过程中,这种矛盾显得犹为突出。一方面,我们要对违反计划生育、殡改条例的要给予处罚;另一方面我们的执法主体地位不明显,加大执法力度也只是表现在宣传上、口头上,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违法超生、土葬现象越来越严重,征收近似空谈,而违法者却得到纵容。就今年而言,违反殡改条例拒不执行火化,私自土葬,并拒不交纳土地罚没款的已有30余户。执法过程中与群众间的矛盾使他们忽视了我们的服务,长此以往造成干群关系僵化,干群矛盾加剧,政府对此显得无所适从。
2、债务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三金”整顿和“普九”建设之后,欠债全部由镇政府承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统计,我镇累计负债达2800万。近两三年来,机关干部的资金补贴近百万元均未兑现,甚至私人垫付工作经费现象时有发生,如此待遇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畏难情绪严重。此外,沉重的债务包袱使政府运转举步为艰,根本无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要实现发展简直困难重重。
3、改革与稳定之间的矛盾。改革可以促进发展,但也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企业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税费改革都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2001年,事业部门改革,对临时聘用人员进行清退,2002年教育部门清退代民师等改革所产生的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完全解决,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如再大刀阔斧地深化体制改革势必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4、干群矛盾突出。群众的发展意识不到位,干部的服务意识未完全转变,加之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干群关系日益尖税。主要表现在群众不理解政府行为,干部不能沉身到群众当中,干部群众互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度下降。原莲花太平水库承包人未能与当地群众处理好关系,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政府出面多次调解,双方仍不能和解,群众多次组织到市集访,一来二去,干部认为群众无理取闹,群众认为干部工作能力差。
5、服务三农力度不够。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作为乡镇一级政府没有更好对策、更多的办法、更大的力度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指导不够。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特别是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更加突出。而在专业人员中,传统农业知识多,现代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十分缺乏,知识结构很不合理。虽然农办人力较多,但农技人员的农业专业知识不够强,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在农村推行较难;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小,真正较大规模的建设依靠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由于面广,上级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滞后突出表现在抗灾能力弱,公路建设落后,公益设施欠缺;三是增收渠道较窄。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先天优势,或地理位置优越、或资源丰富、或上级重点扶持,真正做到白手起家,走出一条特点鲜明、效果明显的增收路子十分困难。
四、建议
(一)加大机构改革力度
1、自上而下改革。“乡镇改市县不改、改也白改;市县改了,乡镇不改也得改”。乡镇职权较弱,推行的改革也是治标不治本,改革出现不稳定因素也无力解决,而市县具有相对独立的职权。改革是一场革命,涉及干部“饭碗”、涉及乡镇债务、涉及基层稳定,因此建议:一是应从市县机构改革开始;二是领导应带头参与改革。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收到实效,才能保持稳定。
2、取消事业编制。在乡镇政府中推行事业机构改革,取消事业编制,将事业部门人员转为行政编制,特别是涉农技术人员。一方面可以提高事业部门人员、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全力投入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将机关干部换岗换位,行政人员能从事技术工作,事业人员也能从事行政工作,充分挖掘机关干部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壮大执法队伍。一是成立专门行政执法机构,加大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既可避免执法违法,又突出其执法主体地位,既贯彻法律法规的执行,又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壮大公检法司队伍,减少行政机关队伍。在乡镇配强派出所、司法所、工商税务所等执法征管部门,精减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机关以体现服务为主,将执法权分离。
(二)加强财政体制改革
一是要给乡镇负债消肿,由于“三金”、“普九”等欠债给乡镇带来了沉重的债务,短期内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镇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使乡镇运转困难,负债发展更困难。二是尽快实施乡财县管,控制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三)全市统筹发展
在发展战略中,应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给每个乡镇定位。当前的现状是各乡镇为求发展单打独斗,在招商引资中、农业项目上、优惠政策上只求引进,“你发展养蚕,我也养蚕;你引进一个企业,我也引进一个企业”。最终造成无规划、无规模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究竟每个乡镇该如何发展,发展什么,全市要做好统筹,形成块状经济,形成规模,要像打造职教品牌一样打造**工业、农业品牌,而不是哪一个乡镇的品牌。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瓶颈问题。农村水渠、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一旦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难以为继。由于镇村两级缺乏相应财力,每年的整修都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市委市府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整修,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二十一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安排部署全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全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大举措。乡镇是我国最基础的政权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和要求的入口。随着农村工作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乡镇政权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乡镇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因此,只有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才能不断加强和巩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执行力、组织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把基层政权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相继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些强农惠农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能否持续发挥作用,关键在乡镇一级党政机构。因此,只有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提高乡镇党政机构履行职能、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抓生产、搞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中央实施期间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规定以来,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膨胀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因此,只有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领导职数,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压缩乡镇不必要的支出,不断提高乡镇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从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认真做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一)要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新形势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在改革中,各县区要结合各乡镇的实际,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乡镇转变职能的重点,力争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要明确乡镇的职能定位。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乡镇要重点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三农”工作。要结合不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针对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化程度、地处边境和少数民族聚居,以及扶贫工作任务较重等不同类型乡镇的特点,进一步明确转变职能的重点,切忌搞“一刀切”。二是要突出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做好乡村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新型农村服务体系、村镇规划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三是要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要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自治工作的指导,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四是要努力为乡镇职能转变创造条件。各县区要加大对乡镇的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增强乡镇履行职责的能力;要依法赋予乡镇行政管理权和自主决策权;要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不属于乡镇职能的事项,不得列入考核范围。
(二)要进一步理顺责权关系。通过这次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努力实现以责定权和权责对等。一是要进一步理顺县、乡、村的责权关系。今后,凡规定由县级以上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得转嫁给乡镇政府,应该由县级政府部门完成的行政事务,要严格实行以县为主、乡镇协助的体制,确需乡镇协助或委托乡镇完成的工作,要赋予乡镇相应的事权和财权;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村(居)民委员会选举、村务公开、资产财务的指导和监管,确保广大农民群众民主权力的合法行使。二是要进一步理顺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近年来,随着乡镇事业站所的逐步上收,各级各部门对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反映也较为强烈。在这次改革中,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乡镇事业单位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巩固基层政权、确保乡镇高效运转的高度出发,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乡镇事业机构的下放和整合上,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必须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三是要规范派驻机构人员管理。县级派驻乡镇的机构是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单位和人员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抓好派驻机构的人员管理也是乡镇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上级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要自觉接受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领导干部的任免要事先征求乡镇的意见,党群关系仍实行属地管理。县乡党委、政府和县级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管理办法,切实把这些队伍管好用好,发挥好作用。
(三)要进一步规范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在这次改革中,乡镇党政机构的设置既要注意与县级部门工作的衔接,又要结合乡镇党委、政府的特点和实际,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确保乡镇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一是要规范党政机构的设置和整合职责。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责配置,形成“机构设置统一规范、职责配置科学全面、人员分工合理有序、工作运转便民高效”的运行新方式。各县(区)要对现有机构、职能进行清理和有机整合,把工作职责细化到相应的综合办公室,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整合力量,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在实施过程中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设置过渡机构。二是要规范群团组织的设置。乡镇群团组织作为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有关规定或章程设置乡镇的人大、纪委、人民武装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各综合办公室要积极支持配合群团组织的工作,确保群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三是要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机构的设置。根据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各乡镇要全面建立和完善为民服务工作机制。在这次改革中,乡镇服务平台的架构要统一设置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统一集中到为民服务机构,实行“一站式”服务和“窗口式”办公,推行办事代理制,方便群众办事。
(四)要进一步规范乡镇事业单位设置。乡镇事业站所是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一是要坚持政事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综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集中力量、降低成本、拓宽服务面。乡镇事业单位设置总数不超过7个。除已明确的农业综合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广播电视、村镇规划建设、社会保障、财政所等6个事业机构外,各县区可根据各乡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增设1个事业机构,但所设置机构不能只是按系统单项职责简单地进行拆分。乡镇农、林、水机构整合的问题,是这次改革调研过程中比较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省委8号文件明确要求综合设置,这是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是全省“一盘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但不论怎么改,服务“三农”的功能只能增强,不能减弱,特别是一定要保证农、林、水等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抓落实。乡镇事业单位综合设置后,不准在规定的限额之外再设置各类事业站所,原来设立的在这次改革中要一律撤并,坚决杜绝“两张皮”的现象。二是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新办法,实现农村公益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五)要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合理设置人员岗位,科学配备人员编制是确保乡镇高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次改革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确保乡镇机构高效运转。一是要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各县区要在市编委核定下达的人员编制总额内,综合考虑人口、国土面积、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重新核定乡镇人员编制,进一步提高编制使用效率。在领导职数上,中小乡镇领导职数控制在9名以内;大乡镇控制在11名以内;人口超过10万的乡镇,符合条件的党委书记可按副县级配备;严禁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干部。二是要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各项政策和规定,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的级别,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改革中,各县区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执行确定的机构设置限额,一律不得突破;要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的底线。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由省实行宏观管理及总额控制,市负责分配下达,县区负责具体核定和管理,严禁县区挤占、挪用乡镇的人员编制,严禁县区长期借调、借用乡镇人员。同时,机构编制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加强对人员编制的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严禁超编进人,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各县区要以这次改革为契机,严格实行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定编定岗、以岗定人、竞争上岗等管理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落实。机构编制部门要指导乡镇做好乡镇机构的工作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乡镇机构的服务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乡镇服务“三农”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今后,乡镇补充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干部、安置退役士兵士官等都必须在编制限额内进行,严禁超编进人,乡镇领导干部调整交流也必须在规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内进行。要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落实《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各项规定,坚持凡进必考,严禁企事业单位人员未按公务员考录标准、条件和程序选拔,直接进入公务员队伍。同时,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乡镇工作,充实乡镇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切实解决乡镇人员老化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机制,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的增长,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量。要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对暂时无法安置的人员,要通过自然减员等多种渠道逐步进行消化。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今年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必须在今年11月底前基本完成,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狠抓落实,确保改革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县区、各乡镇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领导,党委书记是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严格按确定的时限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得更充分,把工作措施安排得更周密,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市、县(区)委编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认真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改革不违规、不走样。
(二)要严肃纪律,加强督查。各县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得各行其是,更不得搞变通。要严格组织人事纪律,严禁借机构改革之机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干部职级待遇;严格财经纪律,严禁违反规定发放奖金补贴和纪念品,严禁私分变卖乡镇资产。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次改革中,县、乡一律不得处置原站所的办公场所等固定资产,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带头执行好改革的各项规定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禁以下发文件、项目资金审批和工作考核评价等方式干预乡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各级纪委、组织、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机构编制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切实管好机构、管好编制、管好领导职数,要将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县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对改革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三)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改革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切实把改革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改革政策解释工作,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服从组织安排,自觉支持改革,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确保人心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做到机构改革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同志们,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这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会篇二十二
2011年,我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能力配合下,在各村两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计生人的努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年全镇出生328人,其中政策内出生282人,政策外出生46人。在政策外出生孩次中,政策外多孩子出生1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政策外多孩率为%,在全县21个乡镇场中综合排名名,基本完成了年初签订的各项任务指标。在本年度工作中,轩安牛同志获得全县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董家台村计生女专干周英子同志被评为“十佳女专干”。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给予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支持的各部门、各村两委会和广大计生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期,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六低一高,分别是:
7、政策外多孩率高。去年政策外多孩出生13人,政策外多孩率为3.9%,而责任指标仅为0.7%,我镇超过了责任指标近5倍!也就是这项指标,使我镇去年的计划生育工作综合得分受到了严重地影响。
计划生育工作是国策大家都知道,抓了这么多年,我们力气花了不小,人力投入不少,代价不可谓不高,梅铺镇计划生育工作为什么还是这么被动。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共同去重视。
六是素质不到位。个别村只注重抓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而忽视了两个“一票否决”的计划生育工作,村干部怕得罪人,不敢大胆工作,没有找到破解计生难题的办法,对存在的问题束手无策,没有招法;个别计生主任不与镇党委、政府保持一致,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实,畏难厌战,怨天尤人,临阵退缩,通风报信,工作极端不负责任;个别人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独立工作能力差,对计生工作情况不清,底数不明,政策不清,业务不明,更有甚者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瞒报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