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情感德育论读后感(实用20篇)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验到了人性的各种不同面貌。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和评价所读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每个人的读后感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同时也是对作者的一种尊重和回应。读后感是对作品进行思考和赏析的过程,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读后感是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一种精神交流和情感传递,它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造潜力。在读后感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对作品内容、情节、人物形象、文体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和感受。读后感是一种实践性的文学活动,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读后感是一种对作品的回顾和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一
偶尔翻开《情感读本》,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绝症女儿拯救绝症父亲,震撼重庆。”这个标题,吸引着我,让我不知不觉的读起了这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身患绝症只能靠化疗维持生命的女孩,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没有告诉家人,而是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个谎言背后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也同样得了绝症的父亲得到更好的治疗!自己要用钱治病,父亲也要用钱,女孩只能靠自己辛苦打工来帮助自己和自己的父亲!
当谎言被揭穿后,一家人的哭声震撼了整个重庆,那声音无法不让人为女孩的孝心所感动,也无法不为他们父女的境遇而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故事公布后,有很多热心人尽自己的所能为他们捐了一些钱。整个重庆都感动了。就是因为这些好心人,他们的家里又出现了以往的欢声笑语。
读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好久才回过神来,脑子里不知怎么的冒出了一些令我无法解答的问题:这个女孩是怎么熬过来的?她为什么会有如此坚强的毅力?她究竟靠的'是什么力量,来促使她背起了如此沉重的家庭重担?一连串的问题像音符一样跳了出来!
一番沉思后,我得到了结论。那就是责任心!她清楚地知道,她的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如果她自己垮了,这个家也就垮了。就因为这种信念使她坚持到了最后。世界并没有抛弃她!许多好心人听完她的故事,都被她深深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都为她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来拯救这个家庭!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我们应该向那个女孩学习。学习她那种用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学习她勇敢地背起家庭重担、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精神;要像她那样永远拥有一颗责任心和孝心,毫不畏惧的面对挫折。她的精神让我感动并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内心。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二
1、怎样知道自己显卡型号,
a.右击桌面―属性―设置―“显示:”下面写的就是你这台电脑上用的显卡型号,接着打“高级”,窗口上方显示的“即插即用监视器”后边一串字符和数字,就是你这台电脑上用的显卡型号。
b.也可“开始”―“运行”―输入dxdiag,打开“directx诊断工具”―显示,从打开的界面中找。
c.借助优化大师查找,打开优化大师,在“系统检测”界面--计算机设备--显示卡--右边显示的即是你这台电脑上用的显卡型号;点击“视频系统信息”可查看该显卡的详细参数。
d.使用鲁大师、驱动精灵等专业软件查看,
2、如果你手里有随机附送的显卡驱动,将显卡驱动光盘放入光驱,右击“显示卡”下的?号选项,选“更新驱动程序”,打开“硬件更新向导”,选“是,仅这一次”---“下一步”---“自动安装软件”―“下一步”,系统即自动搜索并安装光盘中的显卡驱动程序,如果该光盘没有适合你用的显卡驱动,再换一张试试,直到完成。
3、从专业下载网站下载驱动。如果没有合适的光盘,可到显卡的、驱动之家、中关村在线、华军等网站下载。从网上下载的驱动程序软件,下载驱动一要看型号,二要看适合不适合你的系统使用,要多下载几个备用。
4、显卡驱动下载的程序软件,一般有自动安装功能,按软件要求去安装,就能顺利完成。不能自动安装的,解压备用,要记下该软件在磁盘中的路径,如d:…………。打开“硬件更新向导”―去掉“搜索可移动媒体”前的勾,勾选“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下一步”,勾选“在搜索中包括这个位置”,在下拉开列表框中填写下载的显卡驱动文件夹的路径(如d:…………)---“下一步”,系统即自动搜索并安装你指定位置中的显卡驱动程序。
5、装上显卡驱动之后,再去调分辨率和刷新率。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三
[文章来源]厦门市瑞景小学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是否能够早日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究的。在探究的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脱影而出。它受到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的喜爱,但事实上还有许多教师并不是十分了解“任务驱动”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下面我将浅谈一下对“任务驱动”教学的一些看法。
1.什么才是“任务驱动”教学?
单从“任务驱动”字面上看,好像是学生在老师布置的“命令(任务)”驱动下完成某些学习,如果这样的话,那学习过程就不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而是被动积极的学习了,学生主体仍然没有从被动的去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我们这里所说的“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讲画图中的图片翻转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任务:画出一个倒“福”字来。学生得到这一任务后,他们就会主动的思考并学习完成这一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用到“为图画添加文字”这一旧知识和图片翻转这一新知识,学生就可以通过完成该任务学习并复习新旧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把知识综合起来运用。
2.“任务”怎样设计才科学合理?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的去学习还是被动的去学习。就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把任务设计成“告诉老师怎样进行图片翻转?”,那学生就只能围绕这一问题去学习该知识,这就成为被动的学习了。
任务的提出首先要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其次要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任务出现;然后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该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去获取知识,去运用知识。
3.“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环节有哪些?
[1][2]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四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也经久不衰。从小我们就知道了许多有名的中华美德小,这些故事都对培养我们的道德精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故事读后感三篇,以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我读了《。
弟子规。
》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的小故事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却一直映在我的心上,是它让我知道了人要有恒心、有毅力。
这一篇小故事主要写了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时期酷爱读书,但因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十岁时住进寺庙读书。他从早到晚1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忘记吃饭,别人送来又觉得不好意思,便在夜晚量好米,添好水,一边读书一边煮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才睡觉。第二天,米粥凉透了,凝固了,范仲淹就用小刀划开1个十字,分成四块,早上吃两块,傍晚吃两块。在去山洞读书时,采几种野菜切成碎末并拌入盐,佐餐的菜便成了。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是否也是这样有恒心、有毅力呢?
有一次,我吵着闹着对母亲说养一盆花,母亲对我说:“那你要自己给它浇水、施肥哦!”“好的!”我爽快地答应了母亲的话,母亲也给我买了一盆小花。开始几天,我很努力地每天给它浇水。过了几天,我开始放弃了,只是偶尔浇一浇。后来,我完全不管它了。渐渐地,小花收起了笑脸,慢慢地垂下头去,原本那些光滑的花瓣,也一片片落了下来,最终完全枯萎了。母亲见状,教训了我一顿,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宝,一件事只要你有恒心地做,一定是会成功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做事一定要有恒心。”
这一个小故事使我受益终生,它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我们应该要向范仲淹学习。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祖母,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1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祖母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把曲子弹熟。从那一刻开始,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在闲暇之余,我喜欢翻翻各类杂志,尤其喜欢比较通俗的文章或故事,这本《德育故事》引经据典,博采古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值得一读的是前面以古文形式出现,后面是白话文,古文与白话文对比可帮助读者提高古文阅读能力,而且本书故事性强,引人入胜。可以肯定,《德育故事》对于我们通晓经典见证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修养意义重大,不失为一本德育辅导的好教材。
面对家庭、社会共同的需要我们深明光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为师者春风化雨的神圣社会责任。但在具体教学中,单提这些伦理道德的名词,对孩子们来说,确实太抽象了。老师一定要融入生活的事例,以便让学生体会正确的做人道理,真切感知这些伦理道德是如何落实在生活之中的。每则故事都有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老师不可任意增加内容或曲解事实,也不可因今人做不到就妄加批判,老师一定先要肯定尊重人性本善的至德至行。让孩子们融入故事,培养良好德行,这本书高年级的孩子老师可以推荐给他们阅读,而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用老师讲故事孩子听故事的方式进行。老师给孩子们讲完白话故事,可以启发他们思考,哪些人物值得学习,哪些值得警惕?如何在生活中落实文中人物的可贵之处!
例如讲完《黄香温席》的故事,可能学生全记,记在的生活环境不需要我们再手摇扇子凉席了。此时可以让孩子们思考,结合现在的情况,夏天我们如何孝敬忙碌了一天的父母。
启发他们把手摇扇换成电扇或空调,在父母睡前,用电扇吹凉席或把空调调到合适的温度,让父母在睡前能感受凉爽。为了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要细心地照顾父母。让孩子们明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何善体亲心,如何学做当代的小黄香。
又如:讲完《黔娄尝粪》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说说这个故事中的哪个人让你感动?为什么?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不太合适的看法。让孩子们明白过去医疗条件不发达,所以任何化验的工作都要亲自去做。现在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来化验,不用那样亲自尝粪便了。但是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欲报之情是永远没有办法抱尽的,孝是天之经地之义,孝敬自己的父母是理所当然的,是为人子女必须要做的事。
再如:讲完《苏武牧羊》这则故事后,让孩子们说说我们应该向故事中的谁学习?我们要向苏武学习些什么?让孩子们明白苏武至死都不投降匈奴是忠贞爱国的表现,他的这种爱国精神令人感动,不但在汉朝,在匈奴这样的国家也赢得了尊敬。这种爱国精神也给了他战胜恶劣环境的的力量,帮助他生存下来。我么长大了也要象苏武一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不同的道德水准其表现是千差万别,道德高尚的领导人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道德沦丧的领导腐-败之风恣意蔓延,祸国殃民;道德高尚的企业家,会视质量信誉为生命,道德沦丧的企业家会拜倒在金钱之下,任意践踏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由此可见,道德对个人、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影响巨大,培育出一带有道德的接-班人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五
(一)。
本书是关于研究“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专着,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着重从理论的前瞻性宏观引领层面上,分别阐释了教学与德育相割离的现状,教学与德育相融合的客观依据,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关系,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操作原则,教师德育素养的提高等五个方面;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各学科教师的全程教学,在备课、上课、评课、辅导、命题等多种教学行为中如何具体有效地落实德育,通过理论结合教学实例的深入剖析,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众多鲜活的、富有实效性的和可操作性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方法和技巧;第三部分,名优学科德育教学实录展示,主要介绍了吉林省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实践探索。读了这本书,让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深刻的体会,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有效指导”中的有效“提问”与“倾听”一节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我想起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是啊,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在我们每天的教学中是大量的,可以说是贯穿在整个课堂中的,可见,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读完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书中对“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给出了建议:一是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要精心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关键,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使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问还要有层次性,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随之逐步提高;此外,我们还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指导学生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师发问等提问的多元模式,这些都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理念是灵魂。让我们多读书、多学习,掌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导下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纠正误区,优化课堂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更加关注学生,关注教学中“人的问题”,最终促进教育成效。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六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关于“有效教学”,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有效”与“教学”两个概念的本来含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旨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说来,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
第一、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树立“对象意识”与“全人概念”,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同时,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第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第三、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比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来完善语文测试:首先,注重语感训练,语文知识的查考尽可能地结合语境来进行;其次,整体测试与局部测试相结合,加强整体测试;再次,单项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加强综合性评价;第四,注重主观式评价与客观式评价相结合,重视主观式评价;最后,努力加强对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
第四、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所追求的价值是什么?”
第五、确立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需要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按照教学流程,现就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作出具体分析。
一、教师角色定位策略。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教师必须铭记“学校为儿童存在,不是儿童为学校存在”,教师应该视学生为上帝,以服务者的角色去开展自己的工作。
二、目标陈述策略。
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师陈述自己的教学目标。目标陈述策略具体包括:目标陈述要层级化,目标的层级化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要用学生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目标真正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要任务化和问题化。
三、教学组织策略。
一名好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策略,只有良好的组织才能够使教学事半功倍。
首先,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培育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之母,兴趣是任何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兴趣和态度。从内在机制上说,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持续学习,学习没有阻力和阻断,兴趣使学生的欲望和冲动理性化,成为专注的学习态度。
其次,促进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主要指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营造活跃而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人的创造性和学习效果只有在一种较为自由的状态中才能发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能够改变教师“满堂灌”而学生“静听”的教学状态,学生能够在一种充满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力和张力进行学习,其学习欲望与冲动被充分调动起来。
最后,借助学生原有的经验建构知识,使学生获得意义。教学组织的第三大任务就是实现有意义学习。这就要求学习必须使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观念进行同化,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并在新知识之间也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最终实现把学生的自然力转换成为专家式的能力,使学生在建构知识中获得意义。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背景以及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的设计和资源的提供,使学生能够借助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经验和体验的相互作用,要使学生从做中学,实现知行合一。
四、课堂情境设计策略。
学生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有赖于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有赖于教师教学组织中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与教学就是学生发展的生态化情景系统。
首先,通过情境的创设,建立师生之间的反思性教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内涵就是指人与人关系的情境。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状态才有利于教学效果呢?建立反思性教学关系是关键。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这种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
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对话,学生是教师强有力的质疑者和反抗者。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创设追求审美与精神的教学情境。如果说反思性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以人境创设带动教境和学境的话,那么,追求审美和精神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的艺境和神境。
从艺境上讲,就是追求教学之美,也就是从情感的投入切入到一种美学的境界,使教学在学生美的享受中获得超出一般的效果。而教学的神境是指教师在忘我的教学状态中使教学出神入化,且如杜威所言:“将我们浸透在学科中,投入进去,压倒我们,湮没之瞬间,清醒过来,运用理性进行反思,达成美学激情与经验反思的交融,是具哲学意蕴的最闪光处。”这是借助理性实现人境、艺境和神境的交融。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七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小学德育目标为:“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明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思想品德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培养工作的开展实施对我国现代人才培养工作任务的实现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素质教育背景下,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可塑性较强,重视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强化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品质教育等教学引导,对学生良好三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逐渐成为教育事业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现状可知,国内大多数家长都存在一个思想误区,即将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完全交给学校,极大程度地忽略了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两大场所,无论是家庭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还是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现阶段,家庭德育教育效力不足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德育教育现实价值效用的发挥。
小学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的协同开展,对整个小学德育教育价值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实际教育教学情形下,为解决家庭德育教育缺失的发展现状,一方面,学校层面应重视家庭德育教育活动的现实价值,并将这一工作理念传达下去;另一方面,学校层面应组织学生父母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如通过家长会、家访活动等,学生父母可就学生的德育问题与教师开展较为深入、全面的交流沟通,制订相应的德育引导计划,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双方可就各自不好开展的德育引导任务,进行工作内容的交换,从而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八
《情感读本》是一本可以感动人心的小说,里面记载着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一个个让你真心感受到爱的故事。
里面有父母对儿女的爱,儿女对父母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同学之间的爱……。
其中有一刊是关于偏远山区里的孩子没法读书,却渴望读书,里面说的基本都是山村里的孩子,上学时要走的.路、上学的刻苦、和对生病父母的照顾。这些故事,都是平常见过很多的,但用特别的手法写出来,会有不同的感受。
还有一篇故事让我特别感动:一天一位外校的老师去一个学校上课,但当她喊“上课”时,同学们只回答了“老师好”,但并没有站起来,下课是也一样,下课后那位老师问校长为什么,校长告诉她因为有一个残疾的孩子在班里面,因为他失去了双腿,同学们站起来时,他尽管很吃力,但是还不能和同学们同样高度,便安排整个年级都不用站起来了。
就为了将尊严留给他。
看完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后我学会感动、学会珍惜、学会爱也被爱、学会豁达与宽容!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九
今天是国庆长假最后一天,相信很多人已经开始进入工作的准备状态。自己也把读后感写完,好集中精力应对接下去的日子。
第三章叫让人们爱上你的品牌,里面作者提到了几个战略:纳新战略、增频战略、留客战略。同时作者也提到了之前我们分享过的拜伦.夏普的《非传统营销》,对拜伦对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看法有不同的看法。各位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去读下拜伦.夏普的书。作者举了一个球鞋的例子,证明新的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要性。作者特别强调了降价的诱惑以及它的危害:价格是会驱动价值认知的,且后续涨价就变得极其困难。当然降价策略并不是一定不能用,但是当我们习惯遇到事情就降价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很难了。最后作者举了他母亲听说他在可口可乐工作的时候的反应:太棒了,你不用再工作得那么辛苦了,可口可乐自己就能卖的很好。是啊,有很多人会认为为什么每年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物力去跟消费者沟通呢。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要确保消费者不会改变主意,或者让新的消费者喜欢你的品牌,营销人需要的是不停的辛勤工作。选择了这个职业,其实就选择了一种生活。
作者也提到了跟品牌对话的9个原则:1、明确你是谁2、建立品牌理念的时候要避免废话和营销术语。3、成功的品牌不会与所有人对话4、对着他们的心轻声细语5、保持一致性6、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一成不变或是让人生厌7、对待呢你的品牌不要太过严肃8、如果你没什么要说的,那就把嘴闭上9、提前规划好你要说什么。其中第6条是品牌传播内容方面,所以作者讲到了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方式就是讲故事。其中有句话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卓越的'营销不是给人们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是让人们感觉到你想让他们感觉到的东西。作者介绍了一些讲故事的技巧,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看过的tvc,对比看一下,对创意思维会有不错的帮助。另外面对日新月异的营销变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几个小窍门:
1、投入一些优质时间,了解世事变化
2、广告创意因媒体而异
3、技术不会解决你的问题
4、便宜并不意味着更好
5、建立同盟关系
6、关注赢得媒体(earnedmedia)
7、留出一笔预算(小小一笔就好)作为实验经费
作者也提到了创新的方法,其中的门径管理(stage-gate)策略,一开始就给创新算笔账等也是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最后一章,布局未来营销。写在这里,大家一起看下:内容为王,侵扰模式退出历史舞台。营销必须有意思,人们才会搜。营销资金将偏离媒体,偏向制作。优秀营销人员将投入大量资源去创作符合品牌目的的给力内容。传统的赞助式广告将发生改变,广告主要么成为赞助式广告的所有者,要么会要求从节目中获益更多。例如食品制造商会制作出品质非凡的烹饪系列节目,运动服装企业收购顶级运动赛事和俱乐部等等。优质营销必须有强大的调研工具提供支持,还必须能够引发即时以及重复的购买行为,形象驱动式营销将力不从心。创收型营销:从花钱到赚钱。战略联盟将取代广告赞助,付费体验营销将取代样品,公司自己的频道和场地将压倒付费媒体,营销部门经理要么变成商务经理,要么被淘汰。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
(我说德育)作者孙学策是我国著名的德育教育专家,多年从事德育研究工作。文章中作者遵循和谐﹑民主﹑人性的教育原则,从多角度谈到了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最前沿的班主任,读了此书收获良多。
一﹑班主任要有“金子观”的摆位。
(我说德育)中主要的观点之一就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塑造成国家有用之才。他给每一位班主任的启迪就是:班主任要坚定自己的工作摆位。承认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金子,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打造成亮闪闪的金牌。而班主任就是铸金过程中的工匠。能有这样的摆位,需要一种勇气,需要更多的艰苦的付出。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是可造就的人才,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成功人生,是公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真谛。“成功塑造每一位学生”,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很难做到的。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处理即是艺术问题也是工作摆位和心理摆位问题。她要求教师能宽容的接纳同学的失误,同学的不如人意,甚至同学的一次次错误。
二﹑班主任要让学生在“活”和“动”中升华自己。
(我说德育)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活动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管住学生”﹑“规范学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听话﹑守纪只是学生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要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得以发展,就要求班主任适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和“动”中升华自己。学校本来就该是充满歌声和欢笑的园地。生活的真﹑善﹑美是学生在“活”和“动”中才能真正体味到的。让学生在激情中学会感激﹑学会生活。每一次活动都会给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带来无尽的启迪。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光大学生的美点,弥补学生的盲点。通过无数次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三﹑班主任管理中的大敌——情感有亲疏。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一
情感,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色彩;沟通,打开心灵的窗户;交流,让你我消除隔膜。读过一期期的《情感读本》,让我的心也受到一次次的洗礼。
母爱似海,父爱如山。有一位父亲,为了让不能吃苦的儿子走上正轨,让他参加一个真人游戏,学习生活,说是能得到10万元。待儿子成功后,父亲却去世了,父亲把生命最后的时光献给了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他们的爱是最无私的。
友情。好的朋友,会使我们终身受益,朋友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可以倾诉苦水,可以携手共渡困难。我以前一直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因为我觉得别人不够真诚。直到那年我遇到了她,她给我讲解我不会做的题,听我讲述心中的苦恼,我的心仿佛让她打开了。我从此开朗起来,有了更多的朋友。我知道,朋友,是我永远的财富。
爱心。我通过《情感读本》读出另外的一种情感,毫无血缘关系甚至毫不相识的人可以互相帮助,是因为心中有爱。生活中,我们捐款、捐物等,都是在表达爱心,就算没有回报,也是幸福的。
了解情感,感悟人生,或许,这就是我从《情感读本》中得到的。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二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寓言:一只蜈蚣在路上自由地爬行,爬着爬着,遇到了哲学家青蛙。青蛙非常惊讶,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盯着他,还自言自语地说着。蜈蚣很奇怪,就问:“青蛙哲学家,你在干什么呀?”青蛙说:“你真了不起,能指挥几十只腿走路。我正在思考走路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好?”蜈蚣一听,也愣住了,心想这个问题我怎么就从没想过?想着想着,自己也琢磨起来:是先迈左腿好呢还是先迈右脚好?谁知越想越复杂,号称百足之虫的蜈蚣平时走路灵活自如的像蛇一样快,这一刻里竟然再没几只脚能听使唤的。折腾了半天也没能前进一步。过了一会儿,青蛙哲学家恰巧又转了回来,看到蜈蚣在那里伸胳膊踢腿,就很奇怪:“蜈蚣先生,你在锻炼身体吗?”蜈蚣急了:“那里呀,我在思考你的问题,可是我越想越复杂,如今怎么也迈不出步子来了。”
乍一听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笑,但是仔细体味起来,就能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教师的角色就好像是故事中的青蛙,蜈蚣是被青蛙给教坏了。如果联系我们的工作,教学中可曾有过类似的将简单浅显的问题教复杂了?可曾有过将现成的问题肢解细化,细嚼慢咽的灌输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让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有一些不知所措。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一书就给我们这样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良药。100个案例,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管理问题四个方面入手,给我们做了个专业化的展示。书中有许多名言警句给了我许多启示。
王老师说:“我不赞成教师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因为到底什么样的”灵魂“最有利于他将来在社会上发展,你并不一定清楚。再说,你对自己的”灵魂“就那么自信吗?”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老师,我们更没有资格去给学生的人生指路,以成绩为导向而一味的要求学生升学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教育首先是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的服务。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可能从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最后我想套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严格的.要求我自己,努力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三
例如讲完《黄香温席》的故事,可能学生全记,记在的生活环境不需要我们再手摇扇子凉席了。此时可以让孩子们思考,结合现在的情况,夏天我们如何孝敬忙碌了一天的父母。
启发他们把手摇扇换成电扇或空调,在父母睡前,用电扇吹凉席或把空调调到合适的温度,让父母在睡前能感受凉爽。为了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要细心地照顾父母。让孩子们明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何善体亲心,如何学做当代的小黄香。
又如:讲完《黔娄尝粪》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说说这个故事中的哪个人让你感动?为什么?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不太合适的看法。让孩子们明白过去医疗条件不发达,所以任何化验的工作都要亲自去做。现在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来化验,不用那样亲自尝粪便了。但是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欲报之情是永远没有办法抱尽的,孝是天之经地之义,孝敬自己的父母是理所当然的,是为人子女必须要做的事。
再如:讲完《苏武牧羊》这则故事后,让孩子们说说我们应该向故事中的谁学习?我们要向苏武学习些什么?让孩子们明白苏武至死都不投降匈奴是忠贞爱国的表现,他的这种爱国精神令人感动,不但在汉朝,在匈奴这样的国家也赢得了尊敬。这种爱国精神也给了他战胜恶劣环境的的力量,帮助他生存下来。我么长大了也要象苏武一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不同的道德水准其表现是千差万别,道德高尚的领导人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道德沦丧的领导腐—败之风恣意蔓延,祸国殃民;道德高尚的企业家,会视质量信誉为生命,道德沦丧的企业家会拜倒在金钱之下,任意践踏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由此可见,道德对个人、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影响巨大,培育出一带有道德的接—班人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四
最近,我有幸读到罗金远主编的《情感读本》(精选本),其中一篇篇“真情叙述”,一颗颗“情天凡心”,一个个“心动细节”,撞击着我的心扉,震撼着我的心灵;走进“情感现场”,徜徉“友情花园”,漫步“情感话廊”……满是让人眼睛热、鼻子酸、心弦颤的真情故事。书中那人性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心灵天空,真善美的春意充盈了我的精神家园,让我明白“至爱无价”、“滴水含情”。
情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是化解和消融一切坚冰的最有利武器,是回归心灵最直接的桥梁,是构建和谐最牢固的基石。
只有生活中这种令人魂牵梦萦的真情,才能打开人的心扉;只有这种心灵深处刮起的旋风,才能激荡人的心海;只有这种真诚美丽的情感文字,才能涤荡人的心灵。
最近,我每日都将自己的心灵浸泡在这浓酽的情感之杯里,我用心感悟和品味着这人间真情,我享受着读好书的快乐与幸福。我把《情感读本》推荐给学生,与学生共读,师生一起在阅读中感动,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
愿《情感读本》中的真情文字像一只只和平鸽,飞入你我的心灵天空,愿每个人心灵的天空更加广袤,更加晴美,更加澄澈!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五
花了近2个月时间把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读完了,这是一本回答我们为什么做事的书。在工作中领导常常给我们制定目标,并说达到了会奖励什么什么,达不到会有怎样怎样的处罚,在我刚学美发的那个年代还是有点效果的',但现在人们越来越不吃这套了。工作中有些事是既定程序的,可以用这套方法去激励,但对于要灵活应变的事情来说,这套系统已近过时了。
《驱动力》是趋势专家、畅销书作者丹尼尔?平克的最新著作。在书中,作者详细阐释了在奖励与惩罚都已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们的热情,是对当前传统有关人类积极性理论的颠覆之作。
其实,这是社会现实与人心理的一个互动进化的过程。人活在世上大致有2个目的,一:生存,也就是活下去。二:寻找生命的价值,就是活着的意义。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过了吃不起饭的时代,接下来考虑的就是为什么要活着的事情了,也就是当外在的吃喝住行这些外在的需求都解决了,要想想内在的需求的,当内在与外在平衡了,活着才会舒畅自在。
如何有效激励,是从事hr工作以来始终在思考却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驱动力》给了我答案,也让我对培训效果如何落地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六
《我说德育》作者孙学策是我国著名的德育教育专家,多年从事德育研究工作,德育读后感,文章中作者遵循和-谐p民-主p人性的教育原则,从多角度谈到了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最前沿的班主任,读了此书收获良多。一p班主任要有金子观的摆位《我说德育》中主要《我说德育》作者孙学策是我国著名的德育教育专家,多年从事德育研究工作。文章中作者遵循和-谐p民-主p人性的教育原则,从多角度谈到了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最前沿的班主任,读了此书收获良多。
一p班主任要有“金子观”的摆位。
《我说德育》中主要的观点之一就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塑造成国家有用之才。他给每一位班主任的启迪就是:班主任要坚定自己的工作摆位。承认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金子,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打造成亮闪闪的金牌。而班主任就是铸金过程中的工匠。能有这样的摆位,需要一种勇气,需要更多的艰苦的付出。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是可造就的人才,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成功人生,是公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真谛。“成功塑造每一位学生”,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很难做到的。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处理即是艺术问题也是工作摆位和心理摆位问题。她要求教师能宽容的接纳同学的失误,同学的不如人意,甚至同学的一次次错误。
二p班主任要让学生在“活”和“动”中升华自己。
《我说德育》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活动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管住学生”p“规范学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听话p守纪只是学生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要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使学生在学习p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得以发展,就要求班主任适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和“动”中升华自己。学校本来就该是充满歌声和欢笑的园地。生活的真p善p美是学生在“活”和“动”中才能真正体味到的。让学生在激-情中学会感激p学会生活。每一次活动都会给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带来无尽的启迪。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光大学生的美点,弥补学生的盲点。通过无数次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三p班主任管理中的大敌――情感有亲疏。
《我说德育》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要求我们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切不能有情感上的厚薄p亲疏。能否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喜爱好学生易,喜爱不如人意的学生难。在应试大棒的指挥下,不冷漠学习差的学生,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关注差生,让差生在一段时间内提升自己,缩短和他人的距离是教育的真谛。在教学上,让学生低进高出,在学习上让分化后落后的学生追上来,是教育的根本。改变一个学习差的学生,重塑一个“问题生”。使之昂首步入优秀生行列是班主任的天职,也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和和-谐校园的前提条。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七
第一步:在“我的电脑”上点击鼠标右键,出来下图:
第二步:点击“管理”,出来下图:
第四步:点击”更新驱动程序,出来如下图:
第五步:选择“否,暂时不”再点“下一步”出来如下图:
第六步: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然后点“下一步”出来如下图:
然后点“下一步”,一直完成安装。
注:
1你指定的这个文件目录下,一定要含有*.inf文件,否则会出现如下图的向导
2当然,如果你的驱动与你的摄像不对应,也可能会出现下面的向导。
另外,一般从网上下载的驱动,常常是exe的执行文件,其实执行文件也会在你安装的时候,将驱动文件放到电脑的某个位置的,如c盘,某文件下,注意观察了。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八
“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求知的乐趣;学得愉快;在教育过程之外,要让学生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此中我明白了自己所谓的德育工作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在我的德育工作中我经常强调的是学生的服从规则、利他、集体主义等等,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求。所以从表面上有成效的德育工作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是不可能有可持续性的和稳定长久的效果的。
针对我自己的阅读特点和理解水平,我对《德育十论》有两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在书中用黑体字或其他字体或者其他形式凸显作者自己的观点。如在书中第3页,文中提到了学术界各种对德育外延的理解,而作者提出“德育即是道德教育,而不能是其他的。”如能将这句话在文中凸显出来,我认为能更加突出作者明确的观点,也能让充满的质疑的'文章内容更有重心。
第二,在书中第40页第二章关于“德育功能层论”,有关“德育功能与教育功能”的论述中,我建议作者给“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下个定义或者像解释“享用性功能”一样告诉读者该词的基本涵义,这样可以方便读者很快的掌握该段论述的主要内容,形成清晰的轮廓。
后记《德育十论》是我的教育硕士导师杜时忠老师的论著,以上也是我一些心得吧。杜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导师兼朋友,在硕士学习期间,从他身上学习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求学的方法,对我来说终身受益!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十九
感动,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甚至是无言。真正的感动,是无论何时想起来,都会融到自己内心最柔软的一角。有个人,在我生命中留下了这样的感动。
时光已经从那天匆匆地掠过,但是我还是能从时光的足迹中描绘出那天的情形。那天是学校的运动会,秋天的太阳暖暖地照在操场上,同学们正在享受这难得的时光。当时,比赛失败的我,感觉连那戴在身上号码布都有一样的耻辱。我缓步地走向高台,坐下,无助地望着天,只感觉有人坐在了我的旁边。当时我没有去看。
那个人慢慢开始在安慰我,让我很高兴。慢慢地,我感觉到了她的真心,不是在敷衍的安慰。她对我说:“人不要老是悲观嘛,总有人会拿第一,你只要下次努力就好了。”阳光轻轻的照在她的侧脸上,她微微地笑了。尽管没有酒窝,但还是笑得很漂亮。
为了努力想让我开心,她还给我讲了她的秘密和笑话,虽然我没笑,但是眼泪却差一点流出来。当时我好感动,那是一个人的真心。她陪我一起难过,一起分担,一起感动……就这样慢慢地看着她看着她……不经意间看到了她擦眼泪的动作,在眼角拖出一道长长的泪痕,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很是显眼,好希望她也能擦去我的眼泪,好希望......
多希望那一天能够长一点,让我多看几眼,停留在那个瞬间。那一刻的画面,是如此美好,那一刻的草坪,那一刻的操场,那一刻冲刺的运动员,那一刻的阳光,那一刻坐在我身旁曾感动我的人。
情感德育论读后感篇二十
最近,班组组织学习阅读了钱穆先生的作品“人生十论”,读后收获颇丰。
修身不是一职业,修身是个人的,也是平等的、自由的、独立的。修身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齐家,只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好合,这样才是人生中有意义的生活。这需要我们有意义的行为来达成,才能齐家。修身齐家之外还有治国平天下,要治国一定要从修身齐家起。修身齐家是我们的行为,治国平天下可算是我们的事业。人的生活如衣食住行,它的意义与价值是来维持和保养我们人的生命存在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向往富裕的生活,在满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需求后,还想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买车购房等,但是大鱼大肉与粗茶淡饭、高楼大厦与陋巷平房,双方的意义与价值是相同的,都只限于生命的维持上,其实大可不必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只要快乐就好,以免徒增烦恼,如攀比他人造成心里不平衡,拼命劳作累心伤身,为了物质享受而贪污犯罪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专为吃饭,专为穿衣,专为住房子,专为行路的。我们应除了衣食住行以外,另有我们的人生行为,兼及事业,此始是人生之主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