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范文(14篇)
演讲稿是一种用于演讲或演讲比赛的准备稿件。利用图表和数据等形式做数据统计和分析,增加可视化效果。范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自我总结,也有对团队和项目的总结,适用范围广泛。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一
指挥要对于各种拍子(正规拍子、变化拍子、交错拍子)的打法都很清楚,拍点清晰,拍速要稳定。
二、起拍。
一首曲子演出的好坏,可由第一拍看出来。如果预备拍没有给好,那第一个声音一定会失败的。而在打预备拍时,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要跟团员一起呼吸,这样可让团员跟着自己呼吸,进入音乐。
三、收拍。
在合唱指挥的技术上,止拍与起拍占有同样的地位。因为,在乐曲终结时,往往走音乐的情绪最高潮、最精彩或是最弱的时候,听众们全部的注意力都被带到一个顶点。因此,乐曲的止拍若没有收好,对于整个演出有绝对性的影响。
一、表情记号。
指挥对于各种表情记号,要能够准确地表示出来。如:强、弱、渐强、渐弱、突强、突弱、断音、圆滑……等。此外,对于速度的转换,如:渐快、渐慢、还原速度……等都必须可以自然轻松地表示给团员知道。
1.姿势端正:
指挥应把身躯站直,头抬起而肩向后。上身尽量保持平稳?
手的指挥应可让每一个团员皆可清楚地看到。拍子的动作必须在他们最有效之视界以内。因此最好,千拍不要低于谱架,上拍不要高于头部。
指挥者为了要注意各声部的不同效果,或要示意各声部不同时的出现,头部及眼睛的注意力要随之自然的转移。
指挥的脚步及身躯不要任意地移动或摇晃。以不离开指挥台上一固定的中心位置为原则。两脚适度分开,大约五肩同宽。务使指挥本身自己感到舒适平稳。
2.动作要简单明了。
指挥的动作尽量简单明了,使团员容易理解。而手势的大小,便要依合唱团体的编制来调整,但无论如何,太大的夸张动作应该免。
3.自然放松:。
自然放松是指挥的姿势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所有学习音乐的人,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合唱指挥者更是需要注意下列几点:
指挥时,除了端正的姿势外,全身尽量自然放松。
取消因紧张而使手臂太拘束,两肩抬高的动作。
不要一直让左手模仿右手的动作,除非在加强高潮和取得一致的起音和收音时,才会使用。
遇到有需要加强音量或力度的时候,动作不要变得过于僵硬。
脸部表情要放松自然,勿因太紧张而使脸部表情看起来太凶或不自然,要让团员们感到亲切。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二
指挥图式是按照节拍的强弱规律设计的,节拍的强弱无非有强拍、次强拍、弱拍三种情况。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自然用力的方向大都是自上而下的,重心向下、离心向上才符合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设计指挥图式也须遵循这个原理。
于是,就产生了以下原则:击拍动作方向:强拍由上向下,次强拍由内上向外下,弱拍由外上向内下。反射动作方向:反之。以上是设计指挥图式总的原则。
偶而弱拍的方向会和次强拍的方向重叠,虽然方向相同,但线条的长短、拍点的高低是截然不同的。
1、强拍自上而下的直线;
2、次强拍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的长斜线;
3、弱拍自上而下向内或向外的短斜线。
反射线总是于击拍线方向相反,并用直线、斜线、弧线使击拍线连结起来。
指挥图式并没有统一规定,也不是每个人的指挥图式都必须完全一样。指挥图式是可以自己设计的,只要符合音乐中节拍的强弱规律,符合物体运动力学原理,遵循指挥图式设计原则,指挥起来舒服、自然就是合理的。
有的合唱指挥在其著作中认为:弱拍是自下而上的托举动作,我是不赞同的。弱拍的击拍怎样托举?不能理解。
我认为:在基本的指挥图式中,只要是击拍线,无论是强拍、次强拍还是弱拍总的趋势都应是自上而下的。因为击拍动作是需要发力的,只有这样才符合“重心向下”的原理。只是为了区别强拍、次强拍和弱拍,有上下线、上下长斜线和上下短斜线的细微差别。我们知道:反射线总是与击拍线的方向相反的,反射动作是需要放松的,反射线才符合“离心向上”的原理。有一些初学者在指挥过程中,常出现“反拍”现象,就是违背了指挥图式设计原则的原故。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三
合唱指挥是有别于乐队指挥的一个指挥专业方向。合唱指挥的任务和所研究的问题,包括合唱艺术的基本理论、合唱表演的基本技能、合唱指挥的基本技术、合唱的组织、合唱的声音、合唱的训练方法、合唱的'排练方法、合唱作品、合唱作品表达、合唱音响、合唱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等。从事这一工作并侧重于以上问题研究与实践的人,被称为合唱指挥。
作为合唱的指挥,在自身要求与技术要领等方面是非常严格的。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指挥而且无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读谱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并加以纠正。
3)有较好的听觉、记忆力和较强的节奏感。
4)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和处理作品。
5)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于随时号召大家服从指挥,调动演唱者的情绪。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3)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双手的动作要匀称,指挥时拍点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来说,双手的动作相同而挥动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节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强弱等的,动作要灵活,富有表现力。
1)开始。是二拍子型的,其起始拍在第二拍,第一拍为预备拍,第一小节为弱起小节。合唱开始时,第一拍应打出空拍(提示拍,合唱队不演唱),即双手应从上往下至最低点,起唱时间应从该最低点上升时开始,此时为第二拍。注意双手上升时要清楚有力,以对合唱队作出明确的提示。
2)歌曲行进当中,双手和手臂的动作应依拍子的强、弱、快、慢、连音、断音等作出适当的提示,这些提示应体现在双手和手臂动作的轻、重、缓、急、柔和、平稳、果断以及动作的幅度大小当中,必要时可突破常规,以大幅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激烈情绪。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动作节拍准确这一基础之上,注意在整个乐曲行进中,应始终坚持强拍动作由上往下,弱拍由下往上连贯进行这一紧要原则。
3)结束。乐曲的终结,往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挥好乐曲的终结,使整个作品得到完整的表达。
1)动作的准确性应为指挥的第一要则,但反对指挥动作单调而机械地重复,缺乏生机与活力。
2)即兴发挥应慎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练习基础之上,且忌过多。
3)指挥者的面部表情是调动演唱者情绪的有力工具,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面部表情反映出来的必须是歌曲本身的情绪和力量,僵死、刻板的面部表情是指挥者最大的敌人,面部表情平和放松是指挥者的密友。
4)指挥者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就一个合格指挥的主导因素,但盲目自信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指挥者必须在平时加以苦练,以从技术上给自信心以充分支持。
5)熟知和准确掌握乐曲旋律、节奏是指挥成败的关键,而这一切又离不开灵敏的听力和对乐曲思想深度的洞察力。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四
为了适应音乐速度、力度、情感等不断变化的需要,就要调整击拍与反射角的大小和击拍过程的速度、力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击拍技巧类型。一般规律是:快速、跳跃、节奏强的音乐,击拍的速度快、力度大、反射角度小;慢速、柔和、节奏缓和的音乐,击拍的速度慢、力度小反射角度大。基本指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直线型击拍线条为自上而下的直线,拍点十分清晰,反射角为锐角,击拍点前后的加速和减速十分明显。直线型是击拍动作的基本形态,多用来表现中速和较快、快、很快速的音乐及非连音、跳音〔顿音、断音〕的唱法。
2、斜线型击拍线条为斜线,拍点清晰,但反射角不如直线型尖锐,击拍点前后的加速和减速明显。适用于表现适中的速度和力度,以及非连音为主的唱法。
3、弧线型反射线条为较大斜线,击拍线与反射线呈弧线连接,拍点只在内心的速度感觉中存在,几乎没有击拍点前后加速和减速的感觉;适合表现慢速、抒情、力度较弱的连音唱法。
指挥法是在指挥者的指挥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指挥者可在指挥实践中正确、灵活、综合使用和创立不同的指挥方法。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五
乐曲的拍子有三种:
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二拍子、三拍子。
2、复拍子: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3、混合拍子: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常用基本拍子的指挥图式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其它拍子的图式都由这三种图式演变而成。图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击拍线(实线)、拍点(位于击拍线末端,击拍线与反射线的交汇点)、反射线(虚线)。
1、单拍子。
a、二拍子二拍子的乐曲最为常见,指挥图式也是最基本的。常见的拍号有:四二拍、二二拍。
对称进行。
b、三拍子常见的拍号有:四三拍、八三拍、
2、复拍子。
复拍子的图式不能用重复的单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如:四拍子图式并不是两个二拍子图式的重复。因为,复拍子的每一小节中只有一个强拍,如果用两个二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就出现了两个强拍的情况,会影响作品表现上的平稳、连贯,甚至会使人弄不清拍子的具体位置,而使演唱出现混乱。
a、四拍子由(2+2)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四拍,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为次强拍,其它为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四拍。
b、六拍子由(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六拍,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六拍、四六拍。
c、九拍子由(3+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九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八、九拍。
d、十二拍子由(3+3+3+3)组合而成。每小节有十二拍,
复拍子中的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由于强拍出现的周期较长,前进的动力受到缓冲,所以乐曲多为较慢的速度,常表现平静、柔和、抒情的情绪,指挥线条也要平稳、连贯。如果乐曲的速度较快,指挥图式则要简化。图式的简化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3、、混合拍子。
a、五拍子由(2+3)或(3+2)组合而成。每小节第一拍为强拍,下一个重音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五拍。
b、七拍子由(2+2+3)或(2+3+2)或(3+2+2)组合而成。从混合拍子的定义来看,七拍子不会是(3+4)或(4+3)的结构,明确了七拍子的拍子结构,才能正确的设计出七拍子的指挥图式。每小节有一个强拍,两个次强拍,其它为弱拍。常见的拍号有:四、七拍。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六
指挥站立要稳,身体有控制的放松,垂肩而立,双脚分开,背部形象舒展、高大,感觉舒适而自然;面部表情丰富而自然;眼睛明亮而富于表达。指挥的双手蕴涵着丰富的合唱艺术语言,每一个动作都表达着一定的意图。手是合唱指挥的主要工具。
手的基本姿势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常用姿势手指自然弯曲,掌心向下,形状似放在排球上的感觉。击拍点位于中指的掌指关节处,击拍时手腕一定要保持稳定,千万不能上下摆动。右手掌心永远向着下方、前下方;左手掌心也可向着侧内方、侧内下方及侧内上方,除极特殊需要,掌心不应向正前方。
2、手握空拳表示强而有力,强收拍时经常使用。
3、拇指和食指轻捏,表示弱,弱收拍时也经常使用。
4、手掌自然伸张,表示柔和、抒情。
5、左手掌心向侧内方、侧内上方,稍呈紧张状态,表示强而有力。手臂逐渐向上抬起则表示渐强。指挥线条由手来完成,小臂附着于手的运动,大臂则跟随小臂运动。当手向中央收拢时,小臂收回,大臂逐渐靠近身体;手向侧前方运动时,大臂则逐渐离开身体两侧。指挥的基本姿势须结合击拍动作经常练习,是指挥者必不可少的功课。一定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七
击拍动作是指挥者进行指挥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动作。这个动作的正确与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指挥工作的成败。击拍动作包括两个部分:
1、击拍是由肩部发力并带动大臂、小臂,手自上而下的一个击打动作。感觉与拿锤子钉钉子相似。这个动作的最低点力量最大,被指挥理论称为“拍点”。
2、反射是由击拍后自然产生的一个反弹动作。感觉与击鼓后的反弹动作相似。
认真体会:点前加速、肌肉紧张;点后减速,肌肉放松是掌握击拍动作的要领。
击拍是指挥的基本功,业余指挥要下一定功夫练习。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八
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混声的齐唱、轮唱、领唱、对唱、重唱以及多声部的、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的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合唱的协调必须具备音量、音色和音准三种因素。
合唱组织是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按照不同的人声,合唱可分为两大类型:
1、同声合唱。
2、混声合唱。
指挥动作的基本原则是“省”、“准”、“美”。省是指挥动作要节省,根据作品的需要,设计指挥动作,动作大小要适度,既不能过分的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对比,注意作品的语气。“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即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净、准确。“美”是指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要做到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一切从音乐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出发,掌握准确的`图式、设计好每个动作。
1、有较强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及高尚的人格。
2、有很强的读谱能力。对一个指挥来讲,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
3、掌握科学的声乐知识,具有较强的范唱能力,还要掌握声与字结合的训练方法。
4、有敏锐的听觉能力。
5、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和动作的表达能力)。
6、有很强的音乐记忆力和较高的鉴赏能力。
8、对合唱队员要有耐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丰富的合唱训练手段对合唱队员进行训练。
指挥对合唱歌曲要进行分析、理解;对歌曲的演唱作出周密的设计、处理;指导合唱队进行训练;演出时指挥歌队演唱。一个合唱队水平的高低,指挥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诚然,在一个好的指挥手下不一定就会拥有一个好的合唱队(因为这涉及到诸多客观上的不利因素)。但在一个不称职的指挥手下必定出不了一个好的合唱队。反之,一个好的、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它必定拥有一个好的、有经验的指挥。
一个最基本的指挥动作(一拍)是一个自上往下,再由下往上的过程。当手臂从上往下挥动时,动作线与一假定的平面相接触,这个接触点就称为“拍点”,它是每一拍的真正开始点(发音点),一般情况下,拍点应用手心(稍稍靠近手腕)的部位“打”出来。如果用前臂(或肘部)来打拍点,活动幅度大,笨重不灵活,容易造成拍点上不清晰。指挥时如果手是放松的,那么挥拍打下去而产生拍点后,就会有自然得到一个富于弹性的“反射动作”。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九
起拍,即乐曲开始的拍子,是指挥所要重视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既要掌握各种不同拍子起拍的规律特点,又要掌握各种不同起拍的手势变化。起拍的关键是起拍前的预备拍,预备拍决定着起拍的内涵和质量,动作要做得具体而到位,预备拍的技术含量包含了下列内容。
一、起拍的技术含量。
(一)呼吸。根据不同乐曲的歌唱需要和不同的起拍形式,通过预备拍提示队员做好演唱前的呼吸准备,是预备拍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速度、力度。通过预备拍的预示,队员将准确预测到乐曲将要开始的强弱与快慢,队员心中有数,才能放松大胆地进行歌唱。在做预备拍时,指挥要有充分的把握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有正确而良好的开始。
(三)表情。手势做出预备拍的同时,还要通过脸部表情和眼神提示队员要以怎样的情感进行演唱,这是一种综合协调的统一,通过综合的预示,在一定时间内,队员得到正确的呼吸,明确乐曲的速度、力度和情感的表现的信息。初学指挥者要养成将乐曲表情和手势表现协调统一的习惯,学会用眼睛说话,用表情提示,通过眼神与队员交流、沟通,传达指挥意图。
(四)预备拍。根据音乐进入的拍子位置,双手有节奏地在其前一拍上(点后线)做出预备拍,并根据乐曲的力度、速度、表情需要,决定预备动作的不同内涵。如四拍子的第一拍起,预备拍就是第四拍的点后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向上的预备运动与气息向下相矛盾,因此,动作要做得特别形象以示队员正确的呼吸,这样才能有好的歌唱准备。预备(静止的)之后,预备拍(点后线)与点前运动(点前线)到击点是连贯而流畅的,队员可以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得到准确的指示。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十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国际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普遍趋向,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必期待教师能力的提高。这其中教师自我努力的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以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为案例,阐述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合唱指挥教师的能力构成及自我培育途径。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高校合唱指挥教师;能力发展;自我培养;反思;途径。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任何教师都迫切需要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进行反思。目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经逐渐从片面追求教师群体的专业地位转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人角色实践,从关注教师的认知能力和技术化教学转向对教师极富人文气息的文化层面的整体关怀,从机械地要求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整体接受转到鼓励教师进行个人反思,从短期的、集中的学习培训转向教师持续、终身、多样化和多途径的学习与发展。作为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及舞台艺术实践经验,直接关系到合唱指挥课程教学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合唱指挥师资及人才,也将关系到我国合唱指挥事业的泉性发展。随着国内外合唱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合唱艺术以其高雅、专业的艺术形式受到人们及社会的关注和喜爱。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层面广,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指挥技能技巧专业性强,因此,迫切需要对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对教学能力与职业发展的自我提高进行深思。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笔者本文主要探讨自我在反思过程中积累的观点,以期与同行们交流。
一、教学能力反思是教师自我培养与发展的必要途径。
教师专业能力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国际潮流的出现、对教育活动复杂性的认识发展及对教育价值功能的重新评估而产生的一个专门性术语。同时,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内涵一般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等。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专业化过程中,既有一般普通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也有自身合唱指挥专业学科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从教的专业能力和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师的自我能力反思成了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指的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张建伟对教师反思的认识较为客观全面:“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重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合唱指挥”是高校音乐教育学科中一门重要教学课程,也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创作、审美、实践于一体,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课程。由于合唱指挥学科是集理论、创作、表演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这就要求合唱指挥专业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自身专业结构,在专业方面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合唱指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思过程是在当前教育专业化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构成及提高的方法、途径。
高校合唱指挥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研究发现音乐合唱指挥艺术学科中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新特点,使自身专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还要重视教学方法及科研能力的提升,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勤于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坚持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之路。此外,合唱指挥学科也是一门表演艺术,因此还要讲究舞台表演及艺术实践。本文中笔者就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所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具体探讨在教学、科研和表演方面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培养和发展。
1、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内容。
在高等教育职能体系中,培养人才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因此,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内容。合唱指挥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合唱指挥方面的人才,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合唱学”与“指挥法”方面的知识,二者既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又是同属音乐范畴的不同分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进行合唱与指挥技巧的学习,另一方面则要从演唱者与指挥者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各种合唱作品的音乐形象、音乐内涵、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风格特点及处理要求,把合唱与指挥的技巧训练和教学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从而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及专业性。
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既是指挥角色,更是高校教师身份。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观、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教育观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遵循高校学生成长的特殊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指导自己教学工作的教育思想。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学中所需的专业学科知识既包括了教师所教学科知识,也包括教学技能知识,是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的有机统一。合唱指挥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基石,充分认识合唱指挥专业的学科特点是增强教学能力的保障,而运用科学的学法,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推进教学专业化,则将进一步展现合唱指挥教师的教学能力。
只有在教学内容及形式上,突破常规的合唱教学模式,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合唱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教学规范,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具有教学实践性质的课堂教学活动;始终贯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把教学重点放在具体作品的训练和指挥技巧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合唱指挥人才。
2、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高校合唱指挥教师而言,既是指挥,但却区别于一般合唱团的指挥。高校合唱指挥教师无疑是承担培养音乐教育合唱指挥专业师资的主体力量。在长期的教学、排练实践中,绝大部分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特别是对于高校教师,这两者更是不可或缺。但仍有部分教师认为,艺术教育研究只要在艺术学科领域里进行就可以了;合唱指挥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学科,讲究个性,无须太多的理论和规则;只要把专业理论和技能教授好,就是好老师;把衡量标准侧重在教师现有的专业技能以及是否有耐心、有讲解能力等方面。这种种片面性现象抑制了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教学创新、科研出新的主观愿望。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增强科研意识,重视科研能力培养迫在眉睫。近年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因此要求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
目前,人们几乎把高校教师和研究者当成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词,而是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否专业的根本标志。不少合唱指挥教师在教学上、在排练中很有办法及经验,无论他们的口才或者教学的智慧都出类拔萃,所培养的学生也有出色的表现。但如果不注重进行研究并提炼成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未能上升到理论层次,当然也就不便于推广他们的经验。不可否认,合唱艺术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较,其有特殊性。所以,无论是在教学组织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允许存在相对的自由度和个性化。但是,恰恰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统一本身就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最基本的教育理论和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称职的合唱指挥教师首先应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单纯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这就必须强调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强调教育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的探索。根据自身实际与研究能力,自主选择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教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应被统整到课题研究中进行系统研究。教师在课题方案的拟定到实施的过程中,既是一位学习者,又是一位研究者,需要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和技巧知识、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这对教师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可以不断地发展个人的教学思想和反思教学的能力,促进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笔者认为,合唱指挥的教学和实践,必须超越经验阶段,必须与其他的艺术和科学一样,以一种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而不是纯粹凭借经验和模仿。正如王次绍先生所说:“一门学科或一种艺术门类的建设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或形态学层次,只有把它上升到理论和观念的高度才能使其发生质变,并推动其发展。音乐艺术,从实践的意义上看,它充满着经验和技能;但音乐历史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理论的创新和观念的变革。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说:“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而教师教学研究应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这种方式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和自我批判的探究”,而不是零碎的或偶然的思考。因此,作为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从事教学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遵守一定的科学研究规范。研究意味着探求新的知识,其本质是追求现实和真理。只要我们能深刻地反思问题、提出问题,就点燃了我们研究问题连串反映的第一个火花,而研究活动就是由此开始的。
3、舞台表演的能力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艺术展现。
合唱指挥学科的特殊性,使合唱指挥教师与其他艺术学科的教师不同。虽然声乐、钢琴、舞蹈等专业课也是讲究舞台实践,但只有合唱指挥专业是最体现师生集体创造的特性。以广东省高校为例,在省教育厅及团省委主办下,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全省高校合唱比赛,如“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广东省南粤杯大学生合唱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合唱比赛”等,全省性大型合唱赛事得到了各高校积极参与,促进了各校校园合唱艺术交流,也为高校合唱指挥学科建设及专业展现提供平台,更是很好地检验了各校合唱指挥教师及音乐学科学生的专业水准。此外,各类国家级、国际级合唱比赛、合唱演出也倍受关注。在舞台表演中,合唱指挥教师要带领学生或全体队员,相互配合,共同演绎,把课堂授课的知识及排练的成果通过舞台表演充分地展现在评委和观众面前,接受检验和考查。
因此,合唱指挥教师要讲究舞台形象气质,要大方、得体,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合唱指挥教师走上舞台时,同时也是一位演员,要通过自身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沉着、稳重而得体的动态,稳定、感染和调动演唱和伴奏者,努力通过演出让演出前的所有工作成果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在舞台上,合唱指挥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舞台表演风范外,更要展现准确、协调、得体的肢体语言。指挥动作是无词的语言、无声的表演,表达了指挥对作品的阐释和对合唱队员的演唱要求。因此,在表演过程中指挥动作应当做到科学化、美观、灵动、有感染力。具体说,指挥在指挥任何一部作品时,其拍子图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而必须结合作品的情感内容变化,在图式及指挥动作上相应变化。此外,在舞台上的所有表现,都要服从于音乐内容表达、细节刻画需要和整体调动的需要。指挥教师的指挥动作要讲究省、准、美原则,要与音乐进行和发展保持一致,任何表现自我、哗众取宠的动作和行为都是不适宜的。舞台表演的能力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艺术展现,是体现指挥的综合素质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一部分,是指挥内在素质的外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就是高校教师在教育终极价值目标的导向下,为了个体价值与大学价值的实现和和谐,主动通过学习和研究,向专业发展、成熟迈进的过程。合唱指挥教师既是高校教师、又是合唱艺术再现的组织者及艺术实践者。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在于使主体成为具有宽厚知识基础、研究能力突出,舞台表演经验丰富,能够培养出合格高级人才、创新科学研究成果丰富,且能够以学问研究为社会进步提供直接性服务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力的新型专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渠道,构建不同层次的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机构,进而推动我国的合唱艺术向高水平、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十一
合唱指挥是一项艰巨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要求指挥家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与娴熟的指挥技巧。作为一名合唱指挥,我有幸能够领导并指挥各种规模的合唱团队,实践中我积累了不少心得与体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从同理心、沟通技巧、音乐表达、人际关系以及艺术追求五个方面,谈谈我在合唱指挥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同理心是合唱指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位理解角色,指挥要能够理解合唱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心理需求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我发现,倾听是建立同理心的关键。倾听不仅仅是指听他们的声音,还要理解他们的情感和心情。通过与合唱团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个人背景和情感需求,我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合唱过程中感到被重视和被理解。
其次,合唱指挥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一次次的排练中,我发现,沟通的关键在于简单明了的表达和明确的指令。利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能够更快地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合唱团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此外,我也注重与合唱团员的个别沟通,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或困惑时。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我能够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第三,音乐表达能力对于一个合唱指挥来说至关重要。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的媒介,指挥家要能够在演绎中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要求,并通过姿态、眼神、手势等方式将音乐表达给合唱团队。我经常注意到,当我用全身心的投入去指挥和表达时,合唱团队也会更加投入和表现出色。因此,一个合格的合唱指挥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影响合唱团队。
除了上述的技巧与能力外,合唱指挥还需要处理好与合唱团队成员的人际关系。在合唱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有时会因为意见不合产生矛盾和冲突。作为指挥,我认识到处理好这些关系对整个合唱团队的和谐与团结至关重要。我采取的方法是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努力建立团队意识。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和讨论会,我希望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让大家更加紧密地协作。
最后,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也应该有艺术追求。合唱是一门艺术,作为指挥家,要有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音乐曲目和表现方式。我会定期学习和研究不同类型的合唱乐曲,掌握不同的指挥风格和技巧,并且时刻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和激情。只有不断追求,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并带领合唱团队在音乐表演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合唱指挥,我相信同理心、沟通技巧、音乐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和艺术追求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指挥的作用,带领合唱团队更好地完成音乐表演的任务。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十二
指挥作为连接作品与合唱团员之间的纽带,在指挥过程中,通过自己对作品的审美认识,传递给合唱团员,力求达到三者的统一。那么首先指挥就要具有扎实的业务能力,深刻的理解合唱作品。
1、指挥对合唱团员的主导作用。
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只有好的指挥才可能训练出优秀的合唱团。他在合唱团是艺术指导者,是组织者。人们常说“没有不合格的合唱团员只有不合格的指挥”。从这个意义上讲,指挥必须像个统帅,能够对合唱团起着主导作用。笔者认为指挥要成为个“统帅”,必须在“三大语言”——音乐语言、指挥语言、文学语言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
(1)音乐语言。
指挥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全面,丰富的音乐知识和修养。“手之妙韵源于心之妙思”,因此,作为一名指挥首先要心里有,手上才能体现出来。要具有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和对人声的认知及应用能力。要做到对作品的感知,首先要分析合唱谱子,具有对合唱总谱的熟练阅读能力,并对作品中的结构,和声,复调都要有正确的把握;其次就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学意义,准确定位其声音形象。另外,还要多欣赏国内外优秀合唱团体的演唱,通过对比研究建立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在人声的认识和应用方面,首先最好自己比较系统的学过声乐,要明确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歌唱艺术的关系。对各种人声有着准确的了解。如男高音高亢嘹亮的声音感、男低音厚实庄重的声音感、女高音华丽漂亮的声音感、女低音淳朴深情的声音感等等,这样才能够感知美好声音的产生过程。
(2)文学语言。
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是作为指挥必不可少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是指挥能很好展现作曲者的意图,恰如其分的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合唱作品本身就是音乐和文学的合成品,只有对音乐理论知识和指挥动作的掌握而没有或缺乏对文学语言的学研究,就会削弱其解释作品的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指挥不但要多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更要涉猎文学,美学,心理学等其他领域,才能从更高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作品,理解听众的审美需求,达到作品与听众心灵需求之契合。
(3)指挥语言。
指挥动作是指挥的音乐灵魂的物化和外化形式,能帮助演奏(唱)者感知和表现音乐。优美的指挥动作,不仅能把握住作品的力度,速度,节奏等,更能产生一种美感,引导合唱团员更好的表现作品。当然作为种表现音乐艺术的动作体系,指挥动作始终是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的优美姿态,必须满足“稳”、“准”、“省”、“美”的基本要求,即神情自如,动作准确,简练,大方而放松。同时指挥动作还应考虑演奏(唱)者的心理感受的规律和特征,以使指挥动作的方式和意图易被对方所理解和接受。
当然做一个合格的指挥者除了要具备以上“三大语言”之外,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有了全面的思想修养。才能产生种特有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合唱团员受动性与主动性的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既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又是对这种限制的超越。人的实践活动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一方面,主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动性对主动性是种制约。另一方面,主动性又成为受动性的主导,人通过自觉的生产劳动来发展完善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
合唱团员的受动性是指合唱团员在合唱活动中要受到指挥和其他合唱团员的制约。但是在演唱过程中,合唱团员同样具有主动性,即合唱团员既要受到指挥和合唱团整体的限制,又有其个人的主动性,体现了创作主体主动性的一面。这种主动性表现在,在一定的条件允许下合唱团员可以根据指挥的要求以及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趣味,生活经验来积极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合唱团员怎样才能把握好“度”,做到受动性与主动性的统一呢?在合唱中,除了要有一名高素质的,能使合唱团员“合”在起的指挥外,具有良好音乐素养,了解合唱性能的合唱团员也是使一个合唱团达到高水平的必要条件。合唱团员在听从指挥的同时,自己也要加人主动性的学与创造,做名台格的台唱团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台唱团艺术水平的提高。
首先,合唱团员要热爱合唱,具有奉献,团结协作精神才能更好的与其他合唱团员相处,才能甘愿将自己的声音融人集体中,而不是自己“冒尖”发挥“个人主义”与“个人主义”。
其次,合唱团员要具有一定的声乐基础,科学的发声方法,不能有声音发抖,发哑等不良发声习惯,这样才更有利于合唱音响的协调统一。
再次,合唱团员要具有良好的音准与节奏感,学会倾听,倾听自己的声部以及整个合唱团体的声响,才能更好的调节自己在合唱团中的位置,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最后,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也是做一个合格合唱团员的必备条件。只有深刻的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才能唱出真实的情感,直达听众的心灵深处。
合唱作品是通过人声来揭示作品内容的意义,塑造艺术形象。同时,合唱又是种集体人声演唱形式。因此演唱者更需要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声音在集体中起到最有效的作用,达到个体与团体的统一。如果将一个独唱者在独唱时认为很好的声音,不加选择的放在合唱团中就很可能破坏合唱团的声响。日本nhk少年合唱团的教学口号是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因此我们合唱团员在演唱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个性,发挥声音的“群感性”,但是每个声部又要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我国著名青年指挥家“tiankong”合唱团指挥田晓宝教授提倡“合唱团员演唱时最重要的是“倾听”而不是“唱”。”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声音,达到合唱整体音响的和谐统一。
合唱分为有伴奏合唱与无伴奏合唱,在有伴奏的合唱作品中,合理,恰如其分的伴奏,同合唱一样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合唱伴奏不仅仅是起着确定音高,引入合唱的作用,而且起着强化旋律,丰富和声与人声部分来共同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它会出现在作品的前奏,间奏及尾声,我们可以从它的音型,和声,肢体,节奏,旋律等全方位去把握它,完美的表达合唱艺术的魅力。
合唱一般常见的伴奏形式:有钢琴,手风琴,管弦乐队,民族乐队等等。出于音乐表达的需要,伴奏在合唱曲中不同的地方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处理指挥,合唱团与伴奏三者的关系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1、前奏。
前奏是合唱的起始,犹如指挥的预备拍,预示着作品的感情,速度和力度。因此指挥应当特别重视,要求合唱团员在前奏时就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
比如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尚德义作曲,邵永强作词的台唱曲《大漠之夜》的前奏是由钢琴弹出两个八度的c音,由远至近,若隐若现,仿佛驼铃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给人种孤寂感和苍凉感,让合唱团员很快就能进入作品的意境中。
2、间奏。
间奏在合唱作品中对于乐句,段落以及乐章之间的衔接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间奏对音乐的烘托调性的转换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黄水谣》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间奏音乐由高到低,最后停在长音震音上,情绪明显由第一段的欢快愉悦转为悲痛阴郁,引出第二段的音乐。
3、尾奏。
尾奏对音乐起着补充与加强的作用,使音乐表现得更加完满,常给人种余音缭绕的感觉。在合唱部分结束后,指挥仍然要照顾到钢琴,合唱团员也不能从音乐的情绪中走出来,直到全曲的结束。音乐学院作曲,韦翰章作词的《山在虚无缥缈间》的尾奏,延续了台唱部分的感情基调,清灵透彻,淡雅无暇,留给人们无限的空幻与惆怅。
4、歌声中的伴奏。
歌声中的伴奏主要起着衬托作用,能够给演唱起到和声与肢体上的支持。有伴奏的台唱作品较之无伴奏台唱作品而言,和声般不是那么完整。因此,此时的伴奏能够填补和声,增强和声的力量,并且能够加强低音,增加和声的厚度。但是指挥也要注意除了前奏,间奏和尾奏以外,都要控制伴奏的音量,特别如果是乐队伴奏时,更不能喧宾夺主,要控制住伴奏的音量取得合唱与伴奏的均衡。
完美的合唱艺术表现是指挥与合唱团员的共同艺术追求,它应将作品的深层次的音乐内涵与音乐美感准确的呈现出来,使指挥与台唱团员,歌声与伴奏,达到理想之契合。要达到这种契合则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来构筑,从而展现合唱的人声交响美,器乐伴奏美和表演和谐美等综合魅力。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十三
合唱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大盗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这种艺术更多地市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
合唱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组织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一个合唱团艺术水平的高低,预示了这个团体每个队员的音乐功底、修养和文学造诣。因此合唱指挥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指挥的排练能给合唱队员留下最具有价值的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体现国民风貌的一个方面。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合唱艺术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演唱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同时陶冶人们灵魂,提高人们审美能力,使人的精神领域得到一种升华。因此合唱艺术有着它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
合唱包括:
(1)童声合唱;。
(2)女声合唱;。
(3)男声合唱;。
(4)混声合唱,即泛指男、女声或加入童声的合唱,简称混声合唱。
1一般左边为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可以排为前排为女高、女低。后排为男高、男低。
2如果是三个声部,可排为女高、女中、女低或前排女高后排为女中、女低,也可排为女高、女中,后边一排为女1氐。
指挥是合唱团队的支柱与灵魂。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同时他又是一个表演者。所以作为一个合唱团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所以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员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炼的去设计每一个动作,做到动作大小适度。“点”到情绪到,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准,即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以及你的预示和眼神情感。美,即指挥的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要美观大方并有可欣赏性,将你内心的情感融会在你的动作之中。这样就会给观众留下美的享受。因此,指挥的动作姿态要端庄大方。雍容可亲,情感真挚,通过指挥的表演激发演员的情感,同时通过演员的演唱使观众得到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指挥的击拍方法有以下几点:身体挺拔端正、两脚站稳、肩放松、腿稍分开,给人一种稳定感,达到一种外形和谐的美。
1指挥的动作要适度,不要过分的夸张,尽量减少多余的动作,做到准确而精炼。通常是右手掌握节拍,左手提示各种表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2根据作品的内容,指挥在处理作品强弱、动作上要有一种“重力向下,离心向外”,即重拍、强拍手势向下,弱拍、轻拍向外的动势规律。手臂不要抬得过高,基本上是在胸前,尽量减少大臂挥手,要以小臂带动手腕。肘关节作为上下运动的枢纽,手腕、手指的关节要灵活,并富有弹性,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要掌握动作的中心部分是手腕。一般指挥快速的动作,主要靠手腕去表现,速度越快动作越小。大臂主要用于速度慢、力度大、较辉煌、声势浩大的作品。小臂则根据作品强弱快慢的变化起一个枢纽带动的作用。
3指挥的动作线条要有一定技巧,富有音乐性,而不能太平铺直叙,太常规化、简单化。在学会图示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一定的指挥技能,动作要做到和你内心世界是相辅的,感受和动作是统一的,这叫做手中有拍,心中有内容。
4指挥要善于调动每个合唱队员的积极性,和挖掘出演员们最火的潜力,在作品处理和表现上要有独到之处,从而体现音乐表现的最高意境。
5指挥的拍子有明拍、暗拍,明拍是眼能看的见的拍子,而暗拍则是“隐伏”在心里的拍子,这种“隐伏”拍实靠你的感觉和心理节奏,使“点”到位。使合唱队员不但能理解明拍的意图,也能意会你暗拍中的`拍点、节奏及情绪。
6指挥要有案头工作,对作品要有分析能力,如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段落之间的变化、对比,作品的内涵节奏、速度、力度、强弱、快、慢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千万不要“遍遍过、句句抠”,使演员对作品再也引不起新鲜感,这就是你排练的失败。
7简单地说,指挥的艺术就是起拍和预备拍的艺术,因为预备拍就给演员提示了速度、力度及情感。清晰的击拍点是指挥的灵魂,是音乐时值准确的体现。指挥的拍子、图形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但指挥的主观能动性和他巨大的潜能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无论快慢及各种复杂拍子的交替,只要指挥能掌握好击拍点,合唱队就能达到统一整齐。
8起拍与收拍。起拍:是指挥音乐开始前的预备动作。无论作品是热情奔放、或抒情优美、或威武雄壮、或深情细腻,当它发出声音的那一刹那,是最能抓住和影响观众的情绪的。而引起这些情绪的力量就是音乐艺术所追求的最佳效果。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指挥家们对起拍动作有以下几个内容:准确的速度,是块还是慢,还是中速鲜明的力度;是强还是弱。还是不弱不强;丰富的表情,是优美抒情还是坚强有力度。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也是精确给演员开始演唱的呼吸口。使演员们统一吸气、张口、演唱,也就是预备、虚拍、实拍的过程。在某些多声部的演唱中,它的声部是依次进入时,除了要给预备动作以外,还要给其他声部进入提示。如《怒吼吧!黄河》,它进入顺序是男高、女低、女高、男低试论。
收拍:就仿佛是话说完了。故事讲完了。那么无论是热情的、激烈的、宁静的、柔和的或是神秘的,等待的是指挥用手势鲜明地交代清楚,给观众以完美的结束感。反之,如果不确切、不干净、不适度、不恰当,也就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你可能会使作品艺术表现前功尽弃,留下后悔和遗憾!所以收拍是作品表演成功与完美的关键。
9左右手的配合。一般是左手掌握感情,右手掌握拍子,要学会节省每只手的作用,如指挥单声部时,能够用单手完成的任务尽量不用双手。右手准确的给与节拍,左手协助右手做起拍、止拍和加强音乐表情的作用,可协助某一声部的延长而不影响右手的击拍,可协助指示各声部进入等。总之,指挥的双手配合应是均衡的协调、统一的完美。但要切记,虽然左手很重要,但右手准确的击拍仍占主要位置,两手的配合主功能仍属右手。
1轻声训练。首先是让队员们学会有控制的歌唱技能。它能起到很快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并能使喉头松弛,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大声的弊病是普遍存在的“通病”。声音发白、发散,没有穿透力,声音不集中,一般在没有受到良好的头声训练时,一定严禁大声唱,否则美好的声音将会被错误的喊叫而毁掉。也就是说把“发野”的声音“管制”起来,用吟着的感觉唱,喝气的感觉唱,让声音在“楼上”响,即眉毛上,也就是头声。而不要在“楼下”唱,即脖子。也就是喉音和过多的胸声。我们所讲的轻并非松垮无力,而是有气息支持,积极主动的、有相当兴奋状态的一种歌唱。
2歌唱的状态。歌唱状态应是兴奋,歌唱的艺术是微笑的艺术。但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各种腔体的兴奋。简单地讲,就像打哈欠的一刹那,更形象一点地说,是用你的上唇去够你的眉毛,使你的上齿露出来,唇和齿离开,这就形成了兴奋地状态。兴奋才能保证声音通畅,微笑的歌唱才能发出最美的音质。合唱需要的是音质而不是音量。
3吐字。字正是前提,以动人的语言达到优美的声腔,字清声美为一体。字与字之间要相互靠近,做到“宽母音窄唱,窄母音宽唱,横母音竖唱,扁母音圆唱”,“向前的字往后靠,明的字向暗靠,横的字向竖靠,扁的字向圆靠”。把声音送向头腔面罩,使声音获得统一的共性。
4呼吸。独唱讲究个性,而合唱要求共性。在用声、用气上要受多方面的制约,既要有统一规定的气口,又要有不减低音量为原则的循环呼吸。还要控制更重音量的变化,有时轻得扣人心弦,如《摇篮曲》,有时重得激动人心,如《怒吼吧!黄河》。有群体吐字唱词的一致性,和各种对比的默契感。所以,习惯性的东西往往是达不到艺术的效果。虽然合唱训练难度大,但乐趣也在其中。因此,呼吸声发声的动力,说话用气是无意识的,而唱歌则必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使用,如整体呼吸、声部间轮流呼吸、循环呼吸等。
5声音的共鸣位置。合唱艺术的共性在于共鸣位置的统一。解决好各声部的共鸣位置,才能取得合唱队声音的统一。合唱的基础是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是个^基本功的提高。在合唱队的用声上必须服从整体,而适当地淹没自己。好的声音位置和好的音质来自于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兴奋的歌唱状态,及统一的头腔共鸣声区,松懈声音易偏低,喉头发紧易偏高。我们常用哼鸣练习来体会声音的共鸣位置。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面对现代化得未来,更需要全面提高民众的素质的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李岚清同志曾将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的人民假若能多方面发展艺术才能,就能在经济上比其他国家占更优越的地位……”综观合唱发展历史,它对社会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估量的。合唱所体现的音乐精神,也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价值的缩影。
听合唱指挥的课感想篇十四
合唱是一种集体合作的艺术形式,要想将合唱演唱出色,离不开一位优秀的指挥。在指挥合唱团的过程中,我有幸担任指挥,不仅体会到了指挥的挑战和难度,还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指挥技巧、团队配合、情感传达和成果展示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在指挥合唱团之前,我必须对所指挥的曲目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只有充分掌握曲目的结构、节奏和音乐要求,才能准确地引导合唱团的演唱。此外,通过记录和解读作曲家的意图,我还需要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以便正确地传达给合唱团成员。通过细致的准备工作,我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要领,使指挥工作事半功倍。
其次,指挥技巧也是指挥合唱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挥作为一项艺术,要求指挥者具备精准的技巧和表演能力。在前期练习中,我运用了手势、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多种技巧,与合唱团成员进行紧密的互动。通过精确的指令和动作,我能够有效地引导合唱团的演唱,使每位成员的声音可能更好地融入整体音乐中。而在排练过程中,我还灵活运用不同的指挥风格,使演唱效果更加出色。
此外,团队配合是指挥合唱团的关键之一。指挥不仅需要懂得如何指挥,还需要在团队协作中发挥出领导和组织的作用。合唱团成员各自拥有不同的音色、音域和技巧,指挥者需要合理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培养出良好的团队配合能力。在排练过程中,我通过耐心的指导和互动,促使每个成员相互配合、互相倾听,从而形成完美和谐的声音。
除了技术层面的要求,情感传达也是指挥合唱团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需要有情感的传递才能打动人心。作为指挥者,我不仅要在技巧上做到精确,还要用心表达音乐中的情感。通过了解和体验曲目所要表达的情感,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合唱团成员将情感融入演唱中。而在指挥的过程中,我也会用自己的情感带动全体成员,形成共鸣,进一步提升演唱的感染力。
最后,成果展示是指挥合唱团的亮点。经过长时间的排练和指导,合唱团的成果将在音乐会上展示给观众。作为指挥者,我能够亲身感受到合唱团在演唱时的进步和成就感。当合唱团的声音与乐器相融合,奏出悦耳的音符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通过合唱团的演唱,我不仅向观众传递了音乐的美感,也鼓舞了自身的信心和激情,激发了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
总之,指挥合唱团是一项挑战性极高的工作,需要指挥者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准备工作、指挥技巧、团队配合、情感传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努力,我在指挥合唱团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指挥的魅力和责任,也见证了合唱团的成长和进步。通过这一过程,我对于指挥合唱的理解和认识也更为深刻。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成为一名更出色的指挥,为合唱艺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